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预防医学的现实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网络式案例教学(WCBL);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等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培养具有基层医生岗位职业素质,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融临床诊疗、疾病预防、保健、疾病康复、计划生育及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基层卫生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实用性高素质医学人才[1]。因此,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也要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如此才能具备为社区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当前信息化教育的大力推行,使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更易共享,因此我们将经典的案例式教学与网络结合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本文就如何进行预防医学网络式案例教学的设计及应用体会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质量。
1“预防医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和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最早起源于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20世纪7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2]。CBL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对案例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模式[3]。“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由于医学专科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多,“预防医学”开设的课时一般较少,加上学生“重临床,轻预防”的思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目前,一些学者已将案例教学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引入一些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把预防医学的知识与临床和社区实践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调动了临床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综合医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4-5]。但同时有学者提出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如学生人数多,使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机会不均,且一些学生倾向于传统教学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影响学生对知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掌握[5]。而且,“预防医学”课程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因此把案例教学结合传统教学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6],使教学效果更优化。网络式案例教学法(WCBL)是近年来兴起的将经典的案例式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利用已经构建好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活动中各要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评估,既弥补教学时间、空间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又方便学生讨论时查找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应现代化学习需要[7]。我们应考虑当今学生网络化和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在“预防医学”中选取部分适合设计案例的章节进行网络式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预防医学”网络式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2.1教材
选用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预防医学》(刘明清、王万荣主编,第5版),这本教材从基层卫生服务应用的角度考虑,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预防服务分成了“临床预防服务”和“人群健康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两章,重点讲述临床场所个体化健康咨询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增加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将合理营养与健康改成合理营养指导,增加了营养调查与评价;并增加了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将部分医源性疾病和伤害的预防融入其中。从内容上看,这本教材比较接近基层服务的需要,更适合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
2.2案例教学内容的选取
临床预防服务(案例:结合健康人群或“无症状”患者的体检情况分析并制订健康维护计划)、合理营养指导(开展大学生膳食营养调查实践、健康人或糖尿病病人食谱的编制)、食品安全(收集食品不安全事件进行案例讨论)、环境与健康(如雾霾、水体污染、家庭装修导致中毒事件的案例讨论)、职业中毒(如铅中毒、苯中毒案例分析)、统计图表的运用(如临床医生常用的统计图的选择)、统计设计(如常见慢性病的专题调查设计)等。
2.3精心选择案例及设置问题
根据各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结合实际生活中与健康相关的真实事件或病例精心设计案例,每个案例后面设置1~3个问题,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问题的难易要适中,多数问题是学生自己查资料即能回答的,有些无固定答案问题的须经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2.4网络平台的选用
世界大学城,网址:,是目前职业院校推广使用的空间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8]。在空间里,教师可在课前在个人空间里上传相关教学课件、视频及在课堂作业子模块中,把案例及问题分发给相应的用户分组(学生),并在空间讨论区查看学生的讨论及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等。
2.5网络式案例教学流程
现以“临床预防”这章为例阐述应用网络式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流程:第一步,在授课前,教师根据这章的学习重点选取案例并设计了3个问题,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上传课件及相关视频,并在空间课堂作业模块中上传案例及问题:王某,男,40岁,公务员,在一次常规体检时发现身体多处淋巴结肿大、无痛感。其父亲曾于48岁诊断患有乙状结肠癌,并于50岁时因该病去世。王某否认其他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吸烟17年,每天约15支;饮酒史20年,每天2两白酒或1瓶啤酒;喜欢吃肥肉;体重超标,不爱运动。根据以上案例思考:(1)如何分析王某的健康信息?(2)应建议王某选择哪些疾病筛查项目?(3)为王某制订健康维护计划的近期目标。教师在空间里给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收集资料,利用即时交流工具如空间留言、QQ等讨论问题,并在个人空间作业版块中教师指定的时间前回答问题。教师在空间上应随时查看及了解学生讨论的内容及进展,并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导。第二步,课堂案例讨论时,首先教师由案例导入,引入情境并提出即将讨论的问题,全班按6~8人分成小组,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鼓励各组积极发言(注意控制时间和纪律),最后由教师对案例问题及相关知识进行深层次阐述,总结并归纳重点,解析难点。第三步,案例讨论课的后一周,在课堂上未发言的同学可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讨论区发言及QQ交流,教师统计课堂发言及在网上发言的学生姓名,根据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3网络式案例教学的几点体会
3.1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7%的学生认为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形式新颖,案例贴近生活及临床,学习兴趣提高;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有利于自学,案例能启发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满意度提高。
3.2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由于学校网络及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不能坚持在网上发言或查询资料,另外也有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做个“安静的”倾听者,在案例讨论中习惯等待别人的答案,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查找资料花费时间过多加重了学习负担等。
(2)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需要花费比传统教学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典型案例和设置问题,并设计课堂讨论如何开展。在案例讨论课前一周还要把资料上传到个人空间,并在讨论区观察学生的发言和引导讨论。在课堂案例讨论时,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否则学生讨论容易失控或冷场,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在保证课堂秩序的同时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无论是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还是课堂控制以及课后的讨论人数统计,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3.3正确处理网络式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
网络式案例教学具有新颖性、实践性、应用性等优点,能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讲授传统教学。如“预防医学”中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原理、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授仍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4考核方式的转变
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强调参与讨论积极发言完成作业,因此必须采用配套的考核方式,如增加平时成绩(计平时作业、讨论发言的表现)的比重,由原来的平时成绩占10%增加到30%~40%,才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期末考试也要注重应用知识的考核,增加一些案例分析与应用题,分值大约占总试卷的30%。
4结论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法在高专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可行的大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在现阶段教师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友谊,黄振元,杨敬博,等.面向基层的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36):130-135.
[2]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1-5.
[3]邓月仙,张宝,刘文宝,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62-764.
[4]尹秀玲.案例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1(6):97-99.
[5]邓树嵩.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右江医学,2015,43(4):523-524.
[6]步怀恩,王泓午,赵铁牛,等.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0(2):22-23.
[7]韩嘉宁,徐米清,叶子冠.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44-45.
一、现有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一)惯有临床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临床医生思维方式多为针对微观个体患者的思维方式,临床医学的教学重在个体患者,重在诊疗技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片面地认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是最关键的,因此非常注重临床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难以理解基层医生“六位一体”这些较为宏观的综合职能如何实现及其有何社会意义,难以树立大卫生观和宏观意识,这使得学生不能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手段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校没有预防专业,临床、护理专业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预防医学教学内容过于老化,几十年来几乎固定不变,教学主要是课堂理论讲授,没有安排实践,这很难让学生理解预防医学的实际工作内容,学生普遍对预防医学的教学不感兴趣,认为难度太大又无用,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只是为了学分,学习都为应付考试。我们针对目前预防医学教学效果,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其中,认为预防医学教学对工作有作用的学生占31.42%,认为作用较小的学生占44.67%,认为没有用的学生达到了23.91%。
(三)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未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水平
我校的预防医学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平时作业、考勤等成绩占30分,期末终结性考试占70分。学生靠考前突击背书就可以完成考试,“混个 及格分”就行,这样不能体现教学水平,也不能考核学生适应岗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课程内容改革
在现行的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材中,卫生学内容仍然占很大比重。然而,公共卫生方面的很多内容只适合于具体的公共卫生从业者,比如具体检测技能等,对临床工作而言,没有实际意义。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的教学内容对今后的医务工作更有帮助。我校临床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多在乡镇卫生院工作,针对乡镇卫生院主要工作内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应以传染病控制,慢性非传性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主,这样才能形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符合“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宗旨。在教材选择上,应选择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而编写的特色教材,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开发的方式,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共同编写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实践教材,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编写典型案例分析,注重培养临床专业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学科上的特点,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包含多个内容,比如环境卫生、营养卫生、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与促进、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这些内容复杂抽象,有一定难度。现行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多为单纯的讲授,在学习中学生感到枯燥,有厌学情绪。在教学中,我们可就环境污染、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热点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和视频,首先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再按照事件背景描述和处理过程,讲授事件相关基本理论,就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判断分析和处理措施、应对办法的过程进行教学。这样既达到了提高课堂理论讲授效率的目的,又使得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现场实战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对于比较抽象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则可采用直接在计算机上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边讲边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能立刻实践并理解应用教材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很快就能掌握基本的流行病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并能结合实际采用合适的方法,能真正实现“教一学一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三)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预防医学笔试的办法已被证明并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我们改传统的理论笔试为“理论+实践考核”的方式,理论笔试仅占考试成绩的40%,增加了预防医学见习考核和暑期社会实践考核。见习在正常教学中安排一定课时,主要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参观,让学生了解基层实际工作内容,要求学生以见习报告的形式反馈基层工作中预防医学相关工作内容及涉及的预防医学相关理论知识,见习报告分数占总成绩的30%。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暑期均需进行社会实践,由学校统一开具介绍信,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单位,一般均为生源所在地县(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借助暑期实践的机会,我们布置学生完成预防医学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控制、疫情报告与应急处理、计划免疫、妇女儿童保健管理、慢性病的社区预防控制措施、社区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方法及建立情况等内容,让学生上交暑期实践报告,暑期实践报告的分数占总成绩的30%。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对基层医生“六位一体”这些较为宏观的综合职能如何实现及其有何社会意义有了较为实际的了解,并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了具体的理解和准备。
(四)毕业实习改革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三年制临床医学大专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在基层医疗单位从事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人才。《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大专生必修的课程,但临床大专学生只有3年在校时间(2年在校学习,1年医院实习),却要学本科生5年的课程,学习任务很重,再加之“重临床,轻预防”观念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的学习普遍不重视,缺乏积极性。因此,在预防医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国际教育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法,是1969年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的[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医学院校引进PBL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5]。笔者所在的教研室为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对本校临床医学大专生进行PBL教学尝试,考虑到大专生学习基础较薄弱的特点和初次尝试PBL教学,在学习内容上选取了部分适合设计案例的内容如:临床预防服务、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如铅中毒)、环境与健康(环境污染专题调查)、统计学原理与方法等进行PBL教学,其余内容还是用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并与全部用传统教学的班级比较分析其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临床医学大专的6个班实施教学研究,其中3个班为实验组(PBL与传统教学相结合)105人,另3个班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103人,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使用教材、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相同,且两组学生上学期总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与过程
1.2.1 实验组
教师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精心挑选教学案例与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循序渐进,难易适中,每堂课之前告知学生,让学生针对案例及问题去预习、查阅资料、思考问题的答案。每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7~9人,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负责组织本组开展学习,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参与讨论,并加以点拨并总结重点。PBL教学内容占总教学内容的1/3,其余的教学内容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1.2.2 对照组
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把教学内容系统讲解并突出重点、难点。
1.3 教学评价
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
1)考试成绩评价: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本校同专业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命题,两组学生均采用闭卷考试,考试结束后,由本校3位专业教师流水阅卷评分。试卷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名词解释(15分)、填空题(15分)、单选题(20分)、多选题(10分)、简答题(20分)、分析应用题(20分)。
2)调查问卷(自制)评价项目主要有:课堂气氛、学习兴趣、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与别人的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面扩展性、基础知识理解与记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等。学生根据实际感受和学习效果回答,包括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分别赋分5、4、3、2、1)。调查问卷由学生匿名回答,发出问卷208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预防医学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预防医学考试总分和单选题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0.05);实验组学生在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
表1 实验组(n=105)和对照组(n=103)学生预防医学考试成绩比较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课堂气氛、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兴趣、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与别人的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面扩展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9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0.05),具体情况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n=105)和对照组(n=103)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PBL教学法对临床医学大专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组织和引导,以自学为主和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PBL教学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通过课后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扩展了知识面。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锻炼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2 PBL教学法对临床医学大专生考试成绩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PBL教学组学生分析应用题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而在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成绩均低于传统教学组(P
3.3 PBL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PBL教学压力较传统教学大很多,一方面是备课寻找案例设计问题花费时间精力多,以及开展小班PBL教学同一内容比传统教学多一倍时间,本校大专学生人数较多,课时较少,很难全面开展PBL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PBL教学课堂上引导的尺度和技巧较难把握,学生有时讨论过于激烈,很难控制课堂纪律,有时又遇到“冷场”要懂得调动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学生感觉压力大,课外时间花费较多,习惯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习惯接受现成的知识,对PBL教学难适应。少数同学不愿意花很多精力去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甚至在课堂讨论时不参与发言,习惯等待别的同学的答案。说明实施PBL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学校在教学资源配套设施、教材规划设计、PBL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及评价等方面给予支持。
1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
社会经济水平在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提升,治医疗工作的重点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于老人和儿童的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尤其是儿童的健康问题,正在逐渐由以往的治为主想着预防为主转变。尤其是在儿童口腔医学方面,以往的治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儿童的需要,要想使儿童口腔医学的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更高的满足儿童口腔健康的需要,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以时展的要求为基础,加强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1]。例如:在教学中,针对与儿童口腔医学关系不大教学内容,只需要学生适当的了解,可以适当减少相关课程的学时,而在"儿童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正畸医学""儿童口腔急诊医学"等方面,则需要适当增加学时,确保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真正讲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更好地满足儿童口腔治疗的需要。除此之外,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还需要加大对于周边学科的重视程度,包括医学信息检索、医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研究显示,儿童在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近几年家长对于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患龋齿的儿童数量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30.5%,而进行牙齿正畸的儿童同比上升了20.6%,说明儿童对口腔治疗的需求正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中,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十分有必要。
2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
医学属于经验科学的一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记忆大量的医学知识,但是如果一味地进行记忆的话,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做到"以问题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根据需要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科之间知识内容重复的问题。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教学"儿童常见口腔疾病防治"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真实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研究显示,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期末的教学满意度调查中,表示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非常满意的学生同比增长了20.12%,表示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不满意的学生大幅度下降,说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3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改革
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高校课程改革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之后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与科研有关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启发性,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思考,不仅要做到"学会",还要做到"会学",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到重点突出,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思考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1]。因此,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性、高素质的应用型优秀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改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方法。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新挑战。首先,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一些与营养相关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发病率快速上升,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国民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问题日益显现,医务工作者所担负的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任务日益加重。再者,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食品加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及应用,食品污染物检测的复杂化使得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以及食品安全新问题频频发生。其次, 我国原有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体系已经明显滞后于我国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现实状况,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 如何科学地选择适应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基础[2]。根据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社会需要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孙长颢主编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6版教材。这本教材知识全面,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当今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如植物化学物是21世纪全球营养学界的研究热点,第六版用一章的篇幅对植物化学物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针对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我们编写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指导》,选择的实验内容即满足专业培养要求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学生对知识是否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第6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含十四章内容,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如何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让学生切实学到知识且不感乏味,关键在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
根据教学计划及大纲的精神,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合理取舍, 总的原则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学习到基本理论和方法, 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较为熟练地应用有关的知识。营养学部分,重点讲解营养学基础、各类食品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社区营养及营养与疾病;食品卫生学部分,讲授重点在食品污染以及预防、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以及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和卫生监督管理。通过上述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的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材上的其他内容,采用专题讲座、实践学习等方式介绍。我们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了植物化学物的知识。目前有关植物化学物的研究较多,新的研究结果不断涌现。我们把最新的研究结果介绍给学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热情。
(三)改革并完善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教学方法选择是否适宜,对教学效果能产生较大的影响[3]。传统的课堂教学, 往往采用 “灌输式”教学,老师滔滔不绝讲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减退,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因此,为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我们尝试教授与引导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避免事无巨细的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在阐述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讲授不同人群营养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我们让学生根据各类人群的生理特点结合营养学基础知识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及膳食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教师在教授时对同学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释。这样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讲授食物中毒的内容时,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案例,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学、查找文献、分组讨论等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原则及调查处理方法。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完整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教师在设计案例及组织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实验教学 实验是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实验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素质。传统的实验课由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实验器材、配置试剂,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为理论课服务, 多以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内容为主,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很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加上一些学生对实验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因此上实验课时缺乏积极主动性,不愿动手, 敷衍了事,导致实验教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针对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预习,对疑点、难点进行记录。②教师讲解:实验课上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对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疑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在书写实验报告时,不仅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还要求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③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选择2~3个实验内容让学生们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试剂的配置、实验条件及实验步骤的确定和完善、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严谨性、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④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如鲜奶卫生学评价综合性实验设计,通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相应的卫生检验指标综合判定鲜奶的卫生状况。
(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我们采用多媒体形式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的使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直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巩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寓学于乐。此外,我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练习题等上网对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五)改革课程考试方法
“一考定乾坤”的终结性考核评价制度在中国的本科教学中可谓根深蒂固。过分注重终结性考核的结果,造成有的学生平时不认真读书,而热衷于在期末考试时猜题、押题、作弊投机,其结果是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没有构建起来,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从传统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向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引进较为科学的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形成性考核,包括:上课考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平时作业、课程小论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创新、社会实践等。在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是学科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全面、系统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为改善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整合;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直接关系到大学和专业在人才质量、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学科知识不断扩张,教学内容重复交叉越来越多,课程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联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全国许多院校开展了课程整合式教学改革,使相关课程能够交叉融合,形成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体系”。根据其他院校改革经验,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并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初步尝试,目的是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整体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顺利发展。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管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根据教育部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列出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主要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医学院校,举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因此,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以围绕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而定。经过我们的调研,认为过去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学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过大
作为医学院校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过去,我们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上一直是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突出医学特色。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认为医学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长期形成了“医+管”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总量大的问题(2007年培养方案调整前共开设了13门医学课程,共计878学时,占总学时的31.90 %。2007年培养方案将医学课程调整为12门,共710学时,占必修学时的28.35%)。加之过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收的是文科学生,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难度大,学习负担沉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点。笔者所在学校采取“医+管”的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表现在忽视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1)知识体系庞杂、层次混乱:即有行政管理的内容,经济、工商管理内容,也有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2)课程分类不准确、课程功能不明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界限化分不明确,如《公共关系学》这么课程究竟归入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一直没有定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重点,教师在讲授中也不知所措。(3)课程内容陈旧或交叉重复以及相对脱离实际等问题,如《初级卫生保健》课程的内容已经非常陈旧和脱离我国现阶段卫生保健的实际需要。(4)管理专业课程学时所占比重较低,占总学时数的22.08%。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以前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医学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牵强的捆绑在一起,可谓泾渭分明,缺乏逻辑关联,形成管理与医学的教学各唱一台戏,课程设置不完全合理,出现教师对专业培养目的不明确,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整体认识,造成了教的不自信与学的不明确现象。因此如何解决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针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对相应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其目标是立足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索并构建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必要医学知识的特色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此对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进行确切的定位,从专业建设角度对医学课程和管理课程分别进行整合,以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医学课程内容,同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医学理论知识。
(一)医学课程的整合
笔者所在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疾病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本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才能,同时也必须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我们以往的医学课程内容包括了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十余门课程。由于科目多,内容多,课程之间的衔接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把握深浅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有畏难情绪,重视不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让其后在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为此,在不违背医学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分离,设置独立的适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即把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医学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见表1)
基础医学概论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有机的融合一体。临床医学概论是把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有机地融合一体。这对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要求教师对一些疾病的讲解应“着重从管理角度应抓住些什么问题才能提高诊断、治疗、护理质量;如何判定该病的病案书写、诊疗计划的质量,用药是否合理规范,卫生服务者通过何种努力才能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损失与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等”。
“医学课程的整合不是几门医学课程的简单压缩,而是医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其优势在于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重点,增加了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目的地、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当然这种整合也有一定难度,整合后的知识体系可能涉及几个学科和几个教研室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而专业教师匮乏可能是制约课程教学效果的瓶颈。
表1 医学课程整合统计表
原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整合后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基础医学课程:系统解剖学44
生理学60
免疫学20
微生物学24
病理学58
药理学60
病理生理学54 基础医学概论120
临床医学课程:诊断学84
内科学102
外科学102 临床医学概论120
(二)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和整合
作为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是能力强、素质高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经济分析和预测。因此必须具有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管理学知识,必须掌握和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因此,需要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对此,我们明确了管理为主,医学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管理专业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增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统计等课程。对一些内容陈旧的课程则直接砍掉,如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在总学时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精减了近 268 学时的空间来发展管理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教育。(见表2)
同时对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1)法学课程的整合。依法管理是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最基本要求。作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系统的法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学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有限,作为管理专业不可能开设系统的法学课程,因此在实践中将上述相关法学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整合在专业课程《卫生法学》中。既节省了课时,又普及了学生相关法学基础知识。(2)增加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比例及其工具课程比例,对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卫生管理岗位上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管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门类开设少,课时也偏少,无法培养学生预防意识。通过课程改革,预防医学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增加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学时,并将统计软件应用整合在卫生统计学中。(3)对一些课程中重复的内容,采取确定为某门课程重点讲授,其它课程简单介绍或不讲授的原则,这样既节省了学时,又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和轻视态度。
表2 整合前后医学课程与管理专业课程对比
整合前 整合后
医学课程总学时 608 240
管理专业课程总学时 846 1062
医学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4.28 9.58
管理专业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2.08 42.41
医学课程门数(门) 10 2
管理专业课程门数(门) 20 20
三、课程整合的实施保障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将几门课程糅合在一起,在整合过程中应该有科学调查与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师资等作保障。具体说需要以下保障:(1)需要有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置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等相关机构。(2)要有专职教师。要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在教学中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要对教学内容全盘把握,使相关学科的教学恰当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脱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积极听取专家、教师、学生意见,了解课程整合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4)多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如学历教育、外出进修等。课程整合对师资的要求高,这需要教师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5)优化教材。教材的选择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应优先选择具有实践案例较多的优秀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有关卫生改革的新思路、新理论、新做法,提出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前沿讨论课题,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金昌沫.袁文丹等.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2] 景浩,梁旭.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
[3] 王以彦,黄冰.我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刍议[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 数学建模; 医药学发展; 人才培养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突破狭隘的经验束缚,向着定量、精确、可计算、可控制、可预测的方向前进。在此发展过程中,数学已成为现代医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加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医药科学的数学化更是得到了长足地发展。但长期以来,在医药学院校普遍只对学生开设以微积分为主的高等数学理论课程,这种传统的数学课程设置割裂了微积分与医学的联系,未能充分彰显微积分的巨大生命力与应用价值,使得高等数学成了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课程。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当前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体系中缺乏一门将数学与医学问题有机结合的课程有很大的关系,它使得学生领会不到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决医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而限制了他们现代医学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在医学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更新、丰富数学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和医药学知识结合起来。这无论从医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培养学生角度来说都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符合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今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从层次构成上基本可分为四种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跨学科课。课程体系的形式构成通常把上述四种类别课程按其对本专业的相关性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选修课三种。课程的设置基本上属于“学科中心型”,即以学科为主,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置极少,各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而美国社会以讲求实用为一大特征,因此美国高校开设综合科目课程较之其他国家更为普遍,他们通常选择一些现实问题作为综合科目,由学生选修,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的目的;日本和英国等国也十分注意文、理、工三方面跨学科的教学、跨学科的研究,大量增设跨学科的课程和综合课程。如,日本在学科组织上采用学群、学类制,在课程设置上拓宽基础、扩大学科交叉;英国将两种以上的科目结合在一个课程之中。而我国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理论好,但综合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创新观念差,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知识型教育向综合能力型教育转变,高校课程设置也应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封闭走向开放,课程形式和课程实施方式上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除注意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外,要注意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和门类,鼓励教师广开丰富多采、百家争鸣的选修课,可以是新兴的边缘学科的课程,也可以是教师科研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课程。数学模型是对现实世界对象,为了特定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1]。随着数学在医药学领域的不断渗透,数学和其结合地更加紧密。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这样的边缘学科课程,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又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能力。
2 现代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现代医学已经摆脱了经验的束缚,向着量化、可控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从CT技术的诞生,生物工程的应用,以及药代动力学无不体现着数学的身影,并由此逐渐派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药代动力学、计量诊断学、定量生理学等边缘学科。而一些诸如,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传统学科也都在试图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数学理论方法来探索出其数量规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数学模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传染病模型为例,为了能定量的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人们建立了各类模型来预测、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这种模型的建立是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选择了一些相关因素(例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作为参数,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描述传染病学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一些规律特征。运用这些规律,人们可以估计不同条件下的相关因素参数、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趋势,设计疾病控制方案及检验假设病因等。比如,通过预测高峰期的时间及发病人数,可以让人们提前进入预警状态,从而增进个人防御意识及社会的整体防疫力,预算对突发事件的物资投入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减少浪费,并使突发疫情对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不便最小化。在2004年,我国的医学科研人员用数学和传播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很好地预测了“SARS”的发展趋势,对研究该疾病的传播规律及其防治措施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在医学研究中建立数学模型,尽管其无法极其精确地模仿生命系统的运作机制,却有助于将很难单独抽离出来观察的事物作为某些变量隔离出来,来预测未来实验的结果,或推论无法测量的种种关系。如,为了研究颅内高压与颅内容积的关系,用兔做实验,采用脑内持续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造成兔急性颅内压增高,发现颅内压随容积增加呈S形曲线有限增长。能否利用数学方法找出一个方程来拟合这条从实验中得出的曲线?能否从理论上探讨一般规律呢?最初设想压力P与容积V的关系为:dPdV=kP (k为常数)(1)解此微分方程得:P=aekV(a、k为常数)。显然颅内压力不可能随容积的增加呈指数曲线无限上升,(1)式的描述应予修正。受Logistic人口模型的启发,改设压力P与容积V的关系为:dPdV=a(P-bP) (a,b为常数)(2)解得:P=b1+ceabV (a,b,c为常数)(3)(3)式的图像正是递增的S形曲线,理论与实际完全吻合,反过来证明(2)式的设想是正确的。(3)式揭示了颅内高压与颅内容积的一般有限增长关系,具有理论模型的价值。
3 新时期人才观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尤其是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成了确定性的生产要素,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数学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再认识,再表达,在数学建模过程中除了需要想象、洞察、判断这些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范畴的能力外,同时也需要直觉、灵感这类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参与,因而它是培养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数学建模中,对给出的实际问题,无论是用机理分析法还是测试分析法都需要本着符合科学的精神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去建立新的实用的模型。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需要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选取信息、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获取与题目有关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地提高。在数学建模中,必须准确地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并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数学建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综上所述,在医药学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对医学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门课作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续课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高等数学知识和方法,具有开设这门课的逻辑起点。但是,由于医学院校学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开设数学建模课,不可能系统学习数学建模理论和方法,而应该结合医学知识,以案例式的教学方式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对现实的医学问题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提出假设,分析制约因素,给出合理的边界条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现有的软件运算结果用结果来解释医学问题并经受实践的检验。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就可以在课时少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拓宽医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及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应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善于思考、勤于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姜起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赵静,但琦,主编.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张双德,王育强.生物医学的数学化及医科数学教育的改革.工科数学,2002,18(3):55~59.
4 曹波,唐志宇 .医科院校数学建模教育模式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66~67.
5 刘国良,陈智华.医学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必要性的探讨.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698.
6 万志超,蒋善丽.对医学数学教学的探讨与思考.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6):462~463.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临床医学
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被人们称为化学的四大基础化学。其中,有机化学是目前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有机化学方面研究迅速的发展,内容越来越多,对于教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除了要体现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还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把握有机化学教学方向,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和基础知识渗透到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注重所教专业方向,指导教学内容,将相关专业课程与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结合,做到课程前后贯通,同时,将有机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有机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医疗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有机化学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较早接触的课程,与随后的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以及医学化学技术试验课程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为多门课程开设奠定了知识基础。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大,同时,各专业针对性地开设了许多新兴课程,导致有机化学基础课程的教授学时减少,而且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能够学好有机化学这门基础课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师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材选择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制备的应用性学科,医学中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组成人体的物质中除了水和一些无机小分子之外,几乎大部分的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1-3]。因此,制定适合于医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有机化学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贴切于医学专业学生的需要,由组成人体组织的成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但对于化学专业学生中要求掌握的有机反应机理以及波谱解析的相关知识,由于与医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关联较少,此部分内容可以略去。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立体化学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在临床上经常会涉及药物的使用、药物的生理活性以及作用效果,这些都与立体化学的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材选择上,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结合,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做到重基础、重应用,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
2教学思想
该校是一所地方性应用型人才高等医学院校,主要面对的一线技术型临床医生的德智体方面的培养[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思想,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开设过程中除了要完成基础性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教授的知识与临床医生专业性培养方向的一致性,与其他专业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的融合性和实用性。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的课程,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精通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于边缘学科的联系,将有机化学知识外延,搭建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理论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医学院校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绪论讲授中由德国科学家利用偶氮磺胺染料使患有细菌性血中毒的孩子康复的事件,让学生体会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同时,在药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也会涉及磺胺类药物的知识,因此,有机化学在课程的设置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有机化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实例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培养的多为记忆性人才,学生缺乏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研究表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目前,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动画演示教学方法、举例练习教学方法等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各门课程教学实施中。根据有机化学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我们对有机化学教学进行重组,将多元化教学模式(即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动画演示教学方法、举例练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入到理论课教学中,通过建立传授和学习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多元化方式,让学生从平面、立体、时间等多视角学习抽象的有机化学理论知识,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明确学科间的联系的目的。针对有机化学不同章节的各自特点以及学生专业的特点,运用模型、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以及设问、案例、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效果。例如,利用现代医学史上轰动的“海豹儿”事件,由“灾难性”药物—沙利度胺介绍手性药物的相关知识,将立体化学的理论知识与药物联系,帮助学生明确该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
4评价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最为常用的评价方法就是考试。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5-6]。然而,作为以应用型人才输出为主的地方医学院,应试教育显然与我们的办学方向是相悖的。对于应用型医学院校学生的考核方法,可以将评级体系进一步的划分,使评价体系不单单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加体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针对教师和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通过对教师的阶段性评价,反馈学生意见,教师可以清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同时,学生的成绩由多方面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所占分值减少,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由学生提前通过自学,查资料,整理PPT,课上由学生派出代表进行汇报,汇报期间,教师和其他同学针对内容进行提问或者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进行学生互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状态,及时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更好地促进教学实施。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机化学已经深入到化工生产、工农业生活、能源开发以及医药生产等众多领域。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影像医学、口腔医学、检验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学、病理学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因此,本门课程的知识储备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的随后的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效果。由于有机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繁多并且抽象的特点,加之教学课时的精简压缩,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知识储备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有效实施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是我们需要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静.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77.
[2]王少印,李祥子.高校有机化学绪论课教学策略浅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5-87.
[3]孙婷,赵光,张启俭.浅析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45-46.
[4]杜春雷.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管窥[J].时代教育,2015(21):11.
[5]吴红梅,郭宇,张震斌.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