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变化,近年来其市场的需求与购买力被大量透支。加之银行放贷的收紧,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自2014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转冷,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指标显示,房地产市场的多项指标均出现同比增幅下滑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与管理模式(重利润、轻成本)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重视寻求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新方法。

我国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早期的研究中,周世江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对工程建筑过程中全部开支的广泛测算,认为将成本测算与预算区别开的处理方式将能够有效管理目标成本。薛敬明的研究认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是一个复杂而周密的系统工程,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时,必须考虑各类要素的风险。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区分,费树林认为相较于其他生命周期阶段,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对总成本的影响最为显著。顿新春等从成本目标的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房地产的成本管理研究着眼于精细化的管控;一部分学者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利用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方法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进行动态管理;还有一部分学者开始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进行分析并从项目整体的角度对成本管理提出新方法。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许多学者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大多局限于从一个主体或客体(如开发商或是承包商)的角度对该类项目进行研究[69\并且缺少对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成本管理的分析,这就导致了目前研究的一定局限性,所以,构建系统的、全面的成本管理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研和问卷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展开深人和全面的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模型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理论与模型。

1.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性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其产品质量的差异化也逐渐降低,房地产企业进入了精细化管理。从基本原理上说,如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在成本预算合理范围内波动,就视为成本管理成功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成本与项目成本预算发生偏差的根本原因是项目及其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发展变化,这些不确定性对项目的影响导致了项目成本与预算的偏差。所以项目风险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是针对这些发展变化,如何开展好项目风险成本的全面管理。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其设计、计划与建设等多个生命周期阶段将涉及不同的相关利益主体,所以在进行成本风险管理的探讨时,也需要考虑相关利益主体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造成的影响。图1给出了考虑项目不同主体与客体的项目风险成本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以及这些项目风险成本与项目预算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各种不确定性成本的存在,所以项目成本和项目开发商与承包商的支出和收入都呈现出一种统计概率分布的情况,而不是一个确切的项目成本或价值的数值。因此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管理要点:一是管理和降低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或预算的不确定性;二是抓住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或预算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的好处或收益(降低项目成本或提高价值);三是抓住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或预算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的坏处或损失(项目成本升高或价值降低)。

根据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总结,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和预算的不确定性可以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利用正态分布、/3分布或其他概率分布进行标示,图1采用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对原理进行了解释。由图1可知,项目成本和项目开发商与承包商的支出和收人都呈现概率分布的状态,这是由于它们都会受到项目及其环境与条件发展变化的影响,出现不确定性的项目成本和预算。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和项目开发商与承包商的收人与支出各有其概率分布标准差S,它给出了项目不确定性的变化大小。因此从基本原理出发,人们管理项目成本和价值的核心是分析找出这些S的值,然后根据需要按标准差的±33(涵盖变化范围99.7%)或±25(涵盖变化范围95%)去做好项目风险成本的管理。因此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性成本管理有四方面的根本任务,一是努力分析和找出项目风险成本概率分布标准差5的值;二是根据需要确定出项目风险成本是按±35,还是按±23去开展管理;三是努力降低项目风险成本的S值而使项目风险成本变动范围缩小;四是努力提髙项目风险成本的发生概率P值以提高项目成本不确定性的发生概率。

2.房地产开发项目承包商风险性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原理为基础,从承包商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管理需要考虑其收入与支出的变化对开发商可能造成的影响,见图2。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承包商的实际支出服从某种概率分布,所以在对其管理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努力减小标准差S的值而使其在±33范围内得以变窄;二是努力提高发生概率P的值而使其尽可能接近于P=1(图2中该处的虚线);三是努力使其中线向左方移动(支出降低)。房地产开发项目承包商的收人也呈现概率分布情况,所以这种收入管理也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减小标准差8的值而使其在士33范围内得以缩减;二是提高发生概率P的值而使其也尽可能接近于P=1(图2中该处的虚线);三是努力使其中线向右方移动(收入提高)。

房地产开发项目承包商的支出和收入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支出管理的结果是支出预算减掉35(图2中支出分布最左端),而收人管理的结果是收入预算加上3S(图2中收入分布最右端),则会获得“承包商最大收益”。反之,如果支出管理在预算加3S处(图2中支出分布最右端),而收人管理在预算减掉3S处(图2中收入分布最左端),则会获得“承包商最小收益”。很显然,集成管理这两方面的结果会得到二者之间的差额,这是承包商风险成本管理的根本所在。

3.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商风险性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从房地产开发商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管理需要考虑其收人与支出的变化对承包商可能造成的影响,见图3。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商支出同样呈现一种概率分布的情况。因此,这方面管理最重要的同样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小支出标准差S的值,从而使其在±3S范围内得以变窄;二是提高发生概率P的值而使其尽可能接近于P=1;三是努力使其中线向左方移动(降低支出)。项目开发商收入也呈现一种概率分布的情况。因此,这方面管理最重要的同样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小收人标准差8的值而使其在±3S范围内得以缩减;二是提高收入发生概率P的值而使其也尽可能接近于P=l;三是努力使其中线向右方移动(提高收人)。

如果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商能使其支出处于预算减掉3S之处(最左端),而将实际收人管理在其预算加上3S之处(最右端),就会获得图3中的“开发商最大收益”。反之,如果项目开发商管理失误而使其实际支出处于预算加上35之处(最右端),项目实际收人处于预算减掉3S之处(最左端),则会获得“开发商最小收益”。很显然,集成管理这两方面的结果会得到二者之间的差额,这是项目开发商风险性成本管理的根本所在。

4.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性成本管理的过程模型

根据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原理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模型,从而使企业能够对这类项目进行更为良好的管理。虽然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开发商与承包商等多个不同的相关利益主体,但是对于成本管理的基本过程,见图4。

    4.1根据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预算制定管理标准

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模型中,第一步是根据组织既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预算去制定项目成本管理标准,因为这种管理标准是开展项目成本管理的度量基准,不能凭空想象或“拍脑袋”去制定,而要符合组织的项目预算,又要符合组织的项目成本与管理能力和项目所处环境与条件的客观情况。

(1)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标准的上限和下限。不能使用项目预算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标准,因为一旦出现项目成本管理结果超出了标准就会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失败的后果,所以必须在项目成本目标计划和项目成本菅理标准上下限之间留出“容忍区间”或“预警区间”,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2)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统计管理标准。当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绩效度羞结果出现系统偏差时,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因为系统惯性会导致既定管理标准上下限的失效。

4.2使用既定管理标准去度量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

在制定出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标准后,就需要对照这些标准去度量项目实际成本,从而发现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偏差、问题和实际结果。此时需要注意项目成本管理绩效度量的方式和频率问题。

(1)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绩效度量方式。常用的度量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项目成本绝对值的度量,项目成本相对值的度量,项目成本平均值的度量。其中,前者度量给出项目成本偏差绝对值的大小(增减多少元),中者给出项目成本偏差绝对值的大小(增减多少百分比),后者给出项目成本平均水平偏差的大小(综合单价增减多少)。这三方面度量结果应编制成项目成本管理绩效报告,用文字、数据、各种图形和表格等形式给出度量结果。

(2)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绩效度量频率。因为项目成本管理及其绩效度量是个动态和不断循环的工作,因此这种度量工作的开展频率也决定或影响着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其中,若度量的次数过少就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而造成损失,若度量次数过多则会使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另外,这种绩效度量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而且特别当项目成本管理出现问题时企业就必须提高这种度量的频率,从而更严密地监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和结果的发展变化情况。

   4.3比较管理标准与实际成本并做出分析判断

   比较管理标准与实际成本并做出分析判断是为了发现房地产开发项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1) 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成本是否存在偏差。如果项目实际成本与管理标准相比较没有偏差,企业就不必采取任何措施,但是如果这种比较的结果存在有偏差,那么企业就必须开展下一步的比较分析和判断。

(2) 分析出现的偏差是“问题”还是“成就”。如果人们发现有偏差就需进一步比较分析这种偏差究竟是“问题”还是“成就”。如果属于“成就”则人们不必采取纠偏措施,但是如果属于“问题”,就必须开展更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和判断。

(3) 分析偏差问题是否可以进行纠正。如果人们发现有“问题”就必须更进一步分析这种“问题”是否能够进行纠正。因为在项目成本管理中有许多情况是客观环境与条件造成的项目成本偏差,这是人们“无能为力”的。

4.4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

分析找出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所在,严格区分究竟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环境影响。如图4所示,对于客观环境影响的原因,企业需要采取修订项目成本管理标准的措施,对于主观努力不够的原因,人们需要进一步分析项目成本偏差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

5.结语

通过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目前形势的分析以及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研究现状的概括与总结,探讨目前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现有研究的欠缺与不足,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构建了全面、系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原理,通过研究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概括,并探讨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几个基本要点;二是从开发商和承包商的多相关利益主体视角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原理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对其成本管理的要点进行了深人探讨;三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模型,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深人分析了如何利用管理模型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同时各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会引起本币和外币的市场供求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汇率的变动。外汇风险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储备风险这四种。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为基础货币的国际贸易中当交易到结算期时,山于汇率波动造成了以本币为标准的价值衡量发生变动;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金项目的金额浮动。它仅仅只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并不是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整体报告成果;经营风险是指企业预测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的成本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法预测;储备风险是指把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储备起来,同时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该资产价值的波动。商业银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会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因此.在现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汇风险是由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本币和外币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

(1)积极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者时间因素

(2)科学合理地调整货币或时间因素的基本框架;

(3)为了抵消外汇风险可以使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针对存在外汇实行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个原理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通过外汇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的外汇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努力实现企业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汇风险的防范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围内,通过防范使得汇率变动给本币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只有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则在各行业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从而使得现如今的汇率制度越来越灵活,外汇交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加严重。

1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都在加大

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将外币作为基准货币按照外币来计价和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将交易账户和银行的外汇风险合起来就构成了商业银行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2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所面一临的外汇风险加大,提高了银行受外汇损失的概率

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账户,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客户的外汇资产,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的波动比较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凼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来说其外汇资产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盈利状况难以估计,导致其向商业银行的偿债的能力减弱,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此外还是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运转能力。

3外汇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银行具备良好的定价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些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时银行还可以进行自主报价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相关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

1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董事会作为最高的管理决策层,它承担着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相关政策以及外汇管理的具体程序,到这些战略规章制度的审批实施董事会都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充分的了解外汇风险。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够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而现实中很多的银行高管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无法对本行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这种情况下,董事会难以发挥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职能。

2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需规范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专业化水平较低,与国际专业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规范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要积极的将这些规章制度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执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战略战术。

3外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较弱

外汇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进行衡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跟国际上的同类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衡量外汇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外汇风险衡量标准和方法较落后,早在上世纪10-80年代使用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一风险计量工具,如今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使用。同时,外汇风险的监控能力也很弱。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以及监控方法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外汇风险管理。

4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至今未建立专门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独立部门,大多数是由其审计部门同时兼职负责。而内部审汁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准确度,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效果不太显著。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如果不是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巾的潜在外汇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因此,在实际巾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的外汇风险审计能力。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的措施

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儿点建议:

1商业银行的高层管人员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高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管制较多,在实际中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中没有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机制着手,强化高管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还需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

2逐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使外汇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尽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反馈政策与程序,做到权责分明、组织结构清晰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程序有系统的了解,保证各种外汇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识别以及计量等,进一步的制定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3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1企业财务政策的简述

1.1企业财务政策的含义企业财务政策就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运用一系列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以实现财务目标的策略。它是以企业为财务主体,在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财务行动准则。

1.2企业财务政策的特点财务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企业财务政策运用的主体是企业;财务政策的运用应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企业财务政策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务政策体系的构建

企业完整的财务政策体系应当包括财务政策战略、财务政策类型和财务政策实施三个部分。

企业财务政策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应当与理财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内容相适应,它能有效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从理财观念上看,尽管管理者应当树立的理财观念很多,但风险观念和信用观念是极具重要的两大基本观念;从理财内容上看,尽管涉及到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管理是理财的四项基本内容。据此,企业财务政策的类型应当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六个方面。具体如下:①风险管理政策。②信用管理政策。③融资管理政策。④营运资金管理政策。⑤投资管理政策。⑥股利管理政策。

3财务政策选择遵从的基本前提

3.1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假设:理性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这些约束条件包括法律、政策条令与生产技术条件等社会规范。

3.2政策选择的基本原理:优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人在法律制度加以确认和保护的一般规则的约束下,根据利润极大化原则上,生产者可自主做出经济选择与决策。

3.3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从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着企业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了财务政策选择的结果,其基本原则应包括: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边际分析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4财务政策类型的选择

4.1风险管理政策的选择风险和报酬是现财行为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事实证明,不顾及风险,一味地追求过高报酬,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风险管理政策选择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抉择。供选择的风险管理政策类型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控制风险政策;转移风险政策。

4.2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信用管理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宽松的信用管理政策和从紧的信用管理政策两种类型。任何一个信用管理政策均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4.2.1信用标准政策它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通常以预计的坏账损失率表示。若企业信用标准过高,将会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定的标准而被拒于企业商业信用之外;反之,则会使企业冒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和支付较高的收账成本。为了评价、证实和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用以确定对其可否给予商业信用的标准,一般可采取“5C”评估法:客户品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提供的担保品;经济情况。采用以上五项标准,对需要给予商业信用的客户分别进行评价,是保证应收账款安全的必要手段。

4.2.2信用条件政策它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两个方面。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赊销需要采用的最佳信用期,企业采用的信用期越长,赊销的商品就越多,发生的销售收入就越大,取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大,而且坏账损失也可能越高。其次还要确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它是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优惠。现金折扣的实施可以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但要发生折扣成本。

4.2.3收账政策它是企业对收回账款所采取的措施。企业对收账政策的制定要宽严适度,若收账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客户更加拖欠货款,增加与应收账款投资相关的成本;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失去较多的销售机会,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我们认为,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应收账款占用水平;②市场竞争的程度;③公司的销售状况;④客户的信用等级;⑤公司信用制度;⑥公司管理能力。

简单地说,当公司的应收账款占用少,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销路差,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制度严密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强之时,可实行适度宽松的信用政策;反之,则可以实行适度从紧的信用政策。

4.3融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融资管理政策选择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一般而言,融资管理政策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仅有普通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与债务资本的资本结构政策。

4.4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选择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依靠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考虑风险与报酬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一般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有以下三种类型: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冒险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以上各类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各有利弊,其中:冒险型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小,风险最大,但其总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大,风险最小,但其总成本最高,收益最低;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收益与风险则介于二者之间。

4.5投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投资管理政策按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稳定型、扩张型、紧缩型政策三种类型。我们认为,企业应根据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等为依据,正确选择投资管理政策。在确定投资管理政策时必须考虑以下“三性”原则:第一,从属性原则;第二,指导性原则;第三,风险性原则。

4.6股利管理政策的选择选择科学的股利政策对于保障股东权益,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稳定股票价格和维护企业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股利支付的稳定性划分,企业股利政策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固定股利政策;②固定支付率股利政策;③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④剩余股利政策。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贷风险 评价模型 协同学 企业管理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包括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部需求不足、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因而开展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研究,进而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银行信贷风险

(一)定义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信贷具有风险较高、收益突出的特点,对整个银行的经营至关重要。目前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未能形成有效的企业估价体系、信贷投放的结构性不合理等。

目前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及道德风险等。在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上述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从制度和管理上都有清晰的认识,并制定可行的风险处理方法。

1.建立完善高效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从制度上完善信贷管理。进一步完善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授权授信、分级审批等风险控制制度。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可承受范围等。对中小企业信贷材料的收集及检查进行明文规定,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2.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

根据商业银行的特点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模型,从客户选择、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经营中的信贷风险点,确定风险控制和处置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信贷风险问题,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进入良性循环的境况中。

3.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将贷款风险评估具体落实到独立的职能部门。贷款评估是监测贷款风险的一项具体工作,需要客观地对每一笔贷款的风险状况做出量化评估。采取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者同时对企业进行贷前评估,并持续监视企业的风险预警信号,及时进行有效的评估。

(二)信贷风险评价方法

从2002年以来,中国全面实行信贷五级分类制度,按信贷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种类别: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将正常及关注类归为正常类,次级、可疑和损失类信贷归为不良信贷。

目前已有的风险等级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专家评分的方法,把各位专家的评价进行简均,从而进行评价。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过于主观化的问题,无法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的信贷能力及风险状况。文献[1,2]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文献[3-5]采用模糊评价方法,但没有考虑到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

本文将协同学原理应用于风险评价中,可以综合各种主客观因素,较好地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

二、风险评价模型的特征工程

由于企业信用风险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信贷风险衡量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财务状况。为了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根据已有研究文献,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的方面选取一些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可能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内外部因素,从而衡量企业的信贷风险程度。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如表1。

三、基于协同学原理的风险评价模型

(一)协同学原理

协同学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aken创立的。协同学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协同学的核心思想是把无序的状态通过协同演化形成有序状态。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在一定的外力下,通过非线性关系形成有序状态。目前协同学原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协同学的主要思想就是用演化方程来研究协同系统的各种非平衡状态和不稳定性,通过序参量的演化得到最终的获胜模式,其动力学方程为:

这里为待识别模式,为网络参数,为原型模型。

(二)协同信贷风险评价模型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是各个模式的确定过程可以看成序参量的竞争过程,竞争过程中,具有最强支撑的序参量将得到胜利,从而得到最终的优胜模式。本文将企业信贷客户看为待确定模式,通过序参量的竞争,最终得到的获胜模式即为该客户的风险等级。整体风险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四、结论

本文提出的模型可兼顾主客观因素,充分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反映企业的信贷状况,给出相应的风险评估。由于目前贷款分类标准和评分准则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实际应用中,对于具体问题仍需具体分析,从而促进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灵敏.基于AHP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评价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5(09):178-181.

[2]赵焕臣.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1986.

[3]蔡明瑞,黄志强.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银行贷款风险分类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12):23-24.

[4]王建成.企业信贷能力的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2002(03):93-96.

[5]刘晓星,何建敏.银行项目贷款风险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J].研究管理,2003(06):49-54.

[6]Haken.Synergetic Computers and CognitionA Top-Down Approach to Neural Nets.Springer-Verlag,Berlin,1991.

[7]Zhenhua Jiang,Roger A. Dougal. synergetic control of power converters for pulse current charging of advanced batteries from a fuel cell power source.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4, 19(04)1140-1150.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风险评估是保险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极易被忽略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频发,单一事故造成的损失巨大,虽然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根据保单约定进行了积极的赔付,但事前的风险管理与评估工作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与各保险公司人员进行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从认识上各保险公司都能够意识到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风控经费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对风险管理的思路、流程以及方法认识不清,尤其是面对各种风险时,把握不住重点,存在畏难情绪,所开展的风控工作也仅限于现场识别风险,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估思路,所取得的成效不大。通过对保险承保风险特征的分析,保险风险存在大量风险与同质风险的特征。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的思路,将保险的风险评估过程标准化,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对于有效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的概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保险风险及标准化的概念特征

(一)保险风险的特征

保险是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或风险转移的一种机制。通过保险,将众多的单位和个人结合起来,变个体对付风险为大家共同对付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保险的经济补偿制度,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分散过程。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将众多投保人所面临的分散性风险集合起来,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又将少数人遭受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通过保险的补偿或给付行为分摊损失或保证经营稳定。保险风险的集合和分散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大量风险的集合体。保险在于集合多数人的保费,补偿少数人的损失。大量风险的集合,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也是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原则在保险经营中得以运用的前提。二是同质风险的集合体。所谓同质风险,指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和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如果风险不同质,那么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就不相同,风险也就无法进行统一集合与分散。此外,不同质风险损失发生的频度、幅度也不同,若对不同质的风险进行集合与分散,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的不稳定。

(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根据标准化法条文解释,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因此,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作为标准化的对象。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的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包括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且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简化原理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协调原理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最优化原理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障,也是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实施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应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三、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的必要性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对于保险中的风险评估,不同的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如保险公司内部的不同层级和部门,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关注的焦点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各相关方之间的不配合,难于开展对风险管理效果的客观评价,也就难于达到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效益。通过将风险评估活动标准化,为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和公式,有了统一的标准,实施风险评估的各相关方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风险管理过程,有了相同的决策、处理基础,对风险评估活动持有共同的认识,有利于规范保险的风险管理活动。保险所面对的风险具有“大量、同质风险”的特征,风险评估标准化的过程,也就是针对各类大量同质风险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进步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累计的先进经验,使之相互结合,加以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规避风险或减少损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和经验如果以标准的形式来表达,对于保险公司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中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分析

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要基于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原理,根据保险风险因素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过程中的共性的、重复性的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识别出来,使决策者及有关各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类承保风险,以及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为确定最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法奠定基础。根据《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结合保险风险评估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环节中的标准化重点进行逐一解析,分析各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和方法,实现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

(一)风险识别标准化

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保险事故发生的事件或情况,一旦风险得以识别,保险公司应立即对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对风险源、风险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识别的方法包括:1)基于证据的方法,例如检查表法以及对历史数据的评审;2)系统性的团队方法,例如专家团队遵循系统化的过程,通过一套结构化的提示或问题来识别风险;3)归纳推理技术,例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等。此外,也可利用各种支持性技术来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其关键是在整个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组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二)风险分析标准化

在风险分析过程中,重点应当考虑导致保险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要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为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分析通常包括对风险的潜在后果范围和发生可能性的估计,该后果可能源于一个时间、情景或状况。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可能是一系列事件迭加的结果,或者由一些难以识别待定事件所诱发,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和薄弱环节,检查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风险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定性的风险分析可通过重要性等级来确定风险后果、可能性和风险等级,如“高”、“中”、“低”3个重要性程度。半定量法可利用数字评级量表来测度风险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并运用公式将二者结合起来,确定风险等级。定量分析可估计出风险后果及其发生可能性的实际数值,并产生风险等级的数值。

(三)风险评价标准化

风险评价将包括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相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的等级。风险评价利用风险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对风险的认识,对外来的行动进行决策,包括:1)某个风险是否需要应对;2)风险的对应优先次序;3)是否应开展某项应对活动;4)应该采取哪些途径。依据风险的可容许程度,将风险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不可接受区域、中间区域和广泛可接受区域。不可接受区域内无论相关活动可带来何种收益,风险等级都是无法承受的,必须不惜代价进行风险应对;中间区域内的风险应考虑实施应对措施的成本与收益,并权衡机遇与潜在后果;广泛可接受区域中的风险等级微不足道,或者风险很小,无需采取任何风险应对措施。

五、结语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风险;项目风险管理;石油化工工程

Abstract: risk management throughout all phases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other areas, is a key and difficult in project management. Its essence is to eliminate various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in the most reasonable way. Risk management includes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risk response, a set of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I combine practical work, standing in the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tractor's point of view,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chemical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risk.

Keywords: risk;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etroleum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E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风险及项目风险概述

1.1 风险概述

风险的定义很多,但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定义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第二类定义强调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事实上,风险是一个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它可能带来不确定结果的综合效应。风险具有客观性、偶然性、可变性等特征。

1.2项目风险的概念

工程项目风险就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从项目决策开始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性及其发生的概率,项目风险的差异性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因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经济的不确定性。

2项目风险管理

2.1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项目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指对项目活动中涉及到的风险加以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实现项目总目标的科学管理方法。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

2.2项目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分五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决策、风险决策实施以及监督、检查、评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反复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

2.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2.1.1 风险识别的过程

(1)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

(2)建立初步风险因素清单。

(3)确立各种风险事件并推测其结果。

(4)制订风险预测图。分析风险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潜在的危害。

(5)对风险进行分类。

(6)建立风险目录摘要。

2.2.1.2 风险识别主要方法

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分解法、故障树法、专家调查法、流程图法、情景分析法、财务报表法、敏感性分析法。

2.2.2 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

2.2.2.1 对风险评估的认识

风险的评估就是在前期预侧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出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重点处置这种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将影响风险管理的决策,它的准确性决定了风险管理的正确性。

2.2.2.2 风险评估的方法

按性质分为定性、定量及两者结合的方法。定性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等;定量的方法主要有蒙特卡罗模拟法、图形评审技术、风险评审技术等。

2.2.3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是对已识别并量化的风险采取各种措施和对策,尽可能的规避、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相应措施,完成工程项目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制订规划对策、执行对策、监督检查等几方面,风险应对应注重事前控制,其主要的措施和方法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降低、抵消、分离、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

3石油化工项目风险管理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装工程量巨大,参建人数多,风险控制难度极大。质量、进度、成本、HSE四大管理目标的风险管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须统筹兼顾。

3.3.1成本风险控制

成本风险管理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图预算是使施工阶段控制目标。它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把计划成本作为项目目标成本,由于各种风险的存在,势必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将实际支出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偏差并找出偏差值,在分析偏差原因即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如图1所示

图1 成本风险控制动态循环图

工程策划阶段是项目总体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施工方案选择科学、施工技术先进的策划,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造价5%~10%。石油化工项目策划阶段重点应把握好组织机构模式的选择、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编制、施工过程控制的策划,另外,选择资质能力强、具有相应管理能力和施工技能高的施工队伍也是确保避免成本控制风险的前提条件。

3.3.2进度风险控制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加强施工阶段的进度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进度风险管理就是指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制定、审核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对产生偏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或修改工程进度计划。进度风险控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直至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成。

进度目标能否按期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必须事先对影响进度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预测、评估这些因素对工程建设进度产生的影响,并编制可行的进度计划。在执行进度计划过程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计划产生偏差的各种风险因素,经过分析、评价后,找出主要风险,制定措施并加以实施纠正偏差。措施的确定应依据两个前提:一是通过采取补救措施可以维持原进度计划,使之正常实施;二是采取补救措施后仍不能按原进度计划执行,要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后,再按新的进度计划执行。

因此,进度风险管理必须事先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对进度计划的影响,然后编制进度计划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差别,对出现的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风险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计划,循环反复,直至项目竣工,如图2所示。

图2:进度风险控制的动态循环图

3.3.3质量风险控制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从准备工作开始直到竣工验收结束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指对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技术、人员、机具等方面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控制,保证消除或降低准备阶段可能的质量风险。事中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过程控制发现可能影响质量的风险因素或关键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或降低质量隐患。事后控制是指施工完成后对于已形成的成果包括资料作最后把关。

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风险因素有五个,即: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方面考虑,如图3所示。

图3:质量风险因素分解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风险因素分专业、按工序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合理地设立“质量控制点”,针对关键因素进行质量风险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3.4 HSE风险控制

HSE是英文Health,Safety,E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HSE体系按规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改进(ACTION)运行模式建立,即PDCA模式,它是通过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

石油化工项目HSE风险因素多,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高空坠落、高空坠物、机械设备伤害、交通事故、放射性伤害、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会同具体实施作业人员组成的风险识别、评估小组,共同进行讨论,对危害程度高、发生频繁、超出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风险进行重点识别、评价,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危害因素,一一列举形成HSE风险检查表。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2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产永恒的主题,当前按照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各级组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突出了安全风险管理,强化了过程控制,把铁路安全这一系统工程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理念,强化了安全意识,优化了安全工作思路。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作管理举措,使安全管理的手段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和富有针对性,坚实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基础。

一、多角度认识和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1.做好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作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来不得半点马虎、松懈和麻痹,如果说基层单位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漏洞,事故隐患就将有所抬头,甚至就会发生。这就要求广大干部职工都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在实际作业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落实作业标准,努力实现“要好”向“我要干好”的方向转变,形成至上而下都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对待,上下同心,遵章守纪,确保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2.做好安全风险管理的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铁路运输系统都要把“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当做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逐级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广大干部职工要加强学习,熟知、掌握好本单位的风险点、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只有这样,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抓好安全风险管理,各单位要从源头上深挖风险因素的隐患,从过程控制中卡控好每一个作业环节和风险因素。对过去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类,进行细致的排查和梳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防范、卡控措施,以“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为主要切入点,加强对风险要素的控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安全管理的范围之内。

3.从纵向角度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所谓从纵向角度开展,就是管理机构按照从上而下的机构设置来把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基层单位要坚定不移的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其次,加强对“风险管理过程控制”。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和作业程序,加强对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素的卡控。

4.从横向角度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所谓从横向角度开展,就是从管理人员到现场作业人员全员把握好“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基层单位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盛部长提出的“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安全要求,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全体职工要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作业标准,落实自控、互控、他控的“三控”要求,把风险因素控制在作业安全的范围内,减少风险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干扰。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大对现场“风险点”的检查力度,上车看车,下车看站,加强作业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同时对问题较严重的部门、处所和环节的管理人员及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帮促进行整改。工作要具体到全体干部职工,各级管理者对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关键时段等的作业要加强管理,必要时候亲自上岗把关,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

二、把握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1.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从思想上将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大力开展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将开展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意义灌输到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心中,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恪尽职守,切实提高安全责任心,将安全理念装进心中。同时结合分公司实际,认真开展以“严管厚爱”为主题的安全生产的教育,不断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不能有任何纰漏。7·23动车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把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抓好,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风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点,才能牢牢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切实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让人民满意,让国家放心。要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安全问题不过夜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

三、实施科学培训,夯实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加强职工“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至关重要。因此要: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根植于职工思想深处;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充分认识本职岗位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类事故;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提高安全风险的识别、研判、控制、应急处置能力及其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要求,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有序。

1.注重“安全第一,教育先导”的原则。要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放在职工培训的首要位置,讲清违章违纪行为给行车安全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与职工算“政治账”、“经济账”,教育职工时刻牢记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和个人的“饭碗工程”,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全体职工的思想深处,落实到职工岗位作业的全过程。

2.注重“突出重点、解决关键”的原则。“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针对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两个层面,重点围绕:“如何洞察风险、如何预见风险、如何消除风险”,突出相关岗位安全风险防范的培训。其中对班组长要侧重解决其在安全风险识别、研判、控制方法和应急处置组织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作业层人员要侧重解决其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执行标准化作业和应急处置方法掌握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

3.注重“按需施教、注重能力”的原则。“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紧紧围绕各岗位安全生产实际,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培训需求,有区别、有重点地采取有效方式开展入脑入心的教育培训活动,做到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培训中必须注重职工实际能力的提高,切实做到在安全风险面前会识别、会研判、会处理。

4.注重“深入持久、反复培训”的原则。要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贯穿于所有职工培训活动之中,确立终身培训的观念,定期和及时地反复组织专题培训,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巩固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让职工始终明确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项点、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技能。

5.注重“有机融合、注重实用”的原则。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必须与现有职工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在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安全生产技术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使全体职工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知识与现有安全教育知识的关系,注重针对性,不能与现有安全教育相割裂,不得另起炉灶、脱离实际,避免形式化、复杂化和教条化。

6.注重“因材施教,区别施教”的原则。要以各单位运输生产一线职工为主体,实训提高标准化作业能力;要以与运输安全关联密切的岗位人员为重点,实训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要突出新职、转岗、晋升等岗位变化人员的岗前补强性培训,实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注重加强班组长人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培训,实训提高安全风险实施和组织能力。

四、结合实际,培以致用

1.实行普及性培训。主要是让职工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管理流程、事故树分析、风险防范和控制流程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要抓好铁道部《关于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业务系统制定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培训,提高全体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

2.实行应用性培训。主要是抓好各单位制定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安全风险控制表》、《安全风险控制卡》中相关安全风险项点和防控措施及“安全风险数据库”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要做到“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与职工岗位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灌输“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理念,对班组长人员要强化安全风险识别、研判、控制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掌握风险起源,明确风险等级,提高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和防控措施落实质量;对作业层人员要强化本岗位相关的安全风险项点识别、防控措施掌握和作业标准、应急处置方法的培训。

3.实行标准化作业培训。主要是做到经过培训使职工熟练掌握岗位作业标准,人身安全、作业安全、消防安全、事故处理安全等相关规章制度要“牢记于心”,加强基本规章的学习与培训,侧重于业务素质和作业标准方面的“补强短板”;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立标、学标、对标、达标”,使职工真正做到立足本岗、“严守于行”,要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化”要求,不断强化训练“执标习惯”,最大限度减少职工作业脱标行为,有效“纠正陋习”。

4.实行应急处置培训。要做到定期化、常态化地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活动,把应急处置培训作为“安全风险管理”的常态工作,作为职工技术业务的本能。通过反复演练,使职工对相关应急预案、非正常应急处置和故障处理的有关流程 “牢记于心”;要在演练中找问题,针对问题抓好补强培训,保证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始终达到“流程掌握准、规章依据准、用语使用准、环节操作准”的“四准”要求。

5.实行新安全知识培训。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新工艺之前,必须认真抓好对作业人员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培训,保证相关岗位人员做到理论知识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实作技能操作熟练、流程准确。并要做好“四新”知识投入后人员掌握情况的跟踪指导,及时做好补强培训。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RAROC;资本配置;绩效考核;全面风险管理

国内商业银行考核盈利能力的传统指标主要有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这类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很容易通过银行公开报表获得,但是它们不能完全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即这类指标没有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在风险盛行并渐趋复杂的今天,这类指标未能将风险做出评估,因而是不完善的。因此,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考核盈利指标――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

RAROC由美国信孚银行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资金分配和绩效评估的工具,它更深入更明确的考虑了风险对银行业的巨大影响。

一、RAROC的核心原理

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对银行不同经营部门、产品和客户间的收益情况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比较,以达到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衡量。通过RAROC手段可以衡量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不同产品以及针对不同客户的收益大小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

或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其中,收益可以包括利差收益和非利息收益(如业务收费等),经营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成本;不同风险类型的预期损失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其要素有四个方面,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值和期限;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承担风险的最低需要,用以衡量和抵御非预期损失。

RAROC表明损失一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回报的大小,有效地度量了获取收益的风险效率,一般情况下,RAROC值越大越好。预期损失以准备金形式被计入了银行经营成本,而只有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全部内涵就是准确估计出不同业务可能导致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以收益抵补预期损失,以风险成本冲减利润,得出真实的收益水平,并为非预期损失配置一定数额的经济资本,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以避免那些不考虑风险而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盲目扩张行为,从而最终保护股东价值和存款人的利益。

RAROC方法的运作程序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RAROC的核心思想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同时,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

二、RAROC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应用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经营综合化,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手段难以适应新阶段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以风险调整收益为核心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技术及理念,逐步建立起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实现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和统一。

1.RAROC在资本合理配置方面的运用

RAROC方法将风险与收益直接挂钩,倡导“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才是银行的真实收益”的基本理念,这与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忽视风险控制、直接将未经风险调整的账面利润作为业绩衡量标准和经营目标的现象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和长期稳定的风险调整收益标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保证收益增长与风险控制相统一、银行员工对风险与收益标准认识上的统一以及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真正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银行总体层面,计算银行总体需要的经济资本并与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进行比较,评价自身资本充足状况,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其次,在单个业务层面,以RAROC为业务决策依据,衡量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决定该笔业务做与不做,同时据以做出业务定价。

基于RAROC的风险资本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申请和RAROC的计算结果得到初步方案,将风险资本分配到各业务部门,每过一段时间重新进行RAROC测算,对于RAROC低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减少其风险资本,对于RAROC高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增加其风险资本,这样可以使风险资本由绩效较差的部门向绩效较好的部门转移,从而整合资源配置,最终达到提高整个机构风险资本的效益。

2.RAROC在绩效考核方面的运用

从绩效考核角度来看,RAROC风险管理技术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目标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的相对错位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是基于风险理念下的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将风险因素纳入到银行整体绩效评价体系当中,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各级分支机构与业务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一般都侧重于短期的时点数据,而不是用风险调整后的反映长期稳定的收益指标来衡量业绩,使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很大差距,而以RAROC作为风险与收益应保持匹配的驱动机制,强调的是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为不同产品、客户和部门的风险建立共同的衡量基础,引导财务资源配置。

RAROC考核体现长期激励效果,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各级分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员工的正确行为,激励他们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标。每笔业务在进入审批程序时,首先必须满足资产组合的限额管理要求和RAROC指标要求,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审批决策,单笔业务一旦经过批准即进入动态的、积极的组合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组合资产进行盯住市场式的动态监控,一旦发现某些业务或组合的RAROC值有所弱化或有明显的不利趋势,就立即采取措施(如资产出售、信用衍生工具或证券化等)进行处置,目的是将有限的资源从资产负债表上释放出来,为新的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实现银行总体在可接受风险下收益的最大化。

3.RAROC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RAROC是银行内部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商业银行内各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它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组合,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的需求,也是当今监管机构对各银行提出的一种新要求。

以RAROC指标为核心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入银行各项业务工作中。RAROC建立在风险评估的资产组合框架基础上,其结果可以被管理者和各业务部门用来分辨、评估和度量资产组合的风险,有助于形成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政策的整体认识。经风险因素调整后,将风险调整后收益目标细化分解到所有的地区、行业、产品、客户等各级各类风险敞口,使所有承担经营风险的分支机构、部门和个人都用尽可能少的资本去创造收益,在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股东和银行价值最大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用RAROC存在的制约因素

1.运用RAROC方法进行绩效考核对固有的信贷文化提出了挑战。风险管理实施联系着银行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的重塑,涉及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我国银行业中,企业文化的变化以及内部报告和披露是很敏感的,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文化的欠缺,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低,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基层信贷人员对评级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使得评级体系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导致信用评级结果与企业实际风险等级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2.运用RAROC方法需要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来确定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大小。我国目前尚无被国际上认可的评级机构,计算违约率只能依靠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数据,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在评级方法、数据采集与加工,以及对评级结果的检验、评级工作的组织以及评级体系的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极大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也制约了RAROC方法的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国际评级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评级方法,与国际接轨。

3.运用RAROC方法的内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未实现,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相对严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各行、各分支行不良资产极度不均衡,导致各分支行的考核起点不同,很难真实反映各分支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RAROC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诸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并在银行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其核心方法RAROC还需要在银行内部外部多方努力,特别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是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要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构架如下图所示,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2.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RAROC基础结构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RAROC业绩报告平台必须综合考虑风险资本和贷款损失并确保总体上的各个层面的其它金融信息的准确性。银行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来开发和使用RAROC方法。通常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很复杂,它需要复杂和详细的数据收集,强大的数据计算机器,大量的存储能力和信息分配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RAROC就可以成为银行信息基础的核心,能够促进风险控制过程的一体化并加强银行内众多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要求所开发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能进行风险的识别,即通过所建立的数据库与知识库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专业模型库对其后果做出定性分析;其次,要能对风险进行估算和评价,就是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库与方法库的协同运算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做出定量估计,并确定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范围;再次,能对风险进行控制与决策,也就是说,根据知识库中存储的专家知识提出应采取的相应的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下图描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3.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根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资产风险测量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对于一些风险模型如KMV和Credit Metrics,Credit Portfolio View缺乏数据支持,应用较难。但风险管理的量化和用数学模型来来模拟和预测市场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从市场风险计量到信用风险计量,乃至操作风险计量,以及从早期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到公司客户违约率的测算,风险计量己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收集整理各部门各机构的历史数据,建立综合的数据库,打好应用模型的基础条件。把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进程,将风险管理模型分析得出的定量分析和非模型分析的定性分析相结合作为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袁桂秋.RAROC原理下的信用风险度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

[2]杨晓丽.RAROC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海南金融,2006(4).

[3]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