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年龄;认知差异;中年人。

【作者简介】谢治菊,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乡村治理实践。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多民族地区“大一统”的国家主义教育模式忽视了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族群差异,致使学校课程与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相脱节,这不仅造成多民族地区学校教学质量低下,也导致了大量既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也难以回归传统社区的“文化边缘人”的产生[1]。由于精神文化的贫乏,这些文化边缘人极易对自身周遭的文化产生冷漠甚至对抗情绪,再加上乡村教育本身落后,根本不足以积极应对、消极化解这种贫乏,结果使得他们的精神生活荒漠化,极易引发其愤世嫉俗、对抗社会、沉溺于网络世界、打架斗殴等叛逆行为,诱发社会问题。同时,全球化与现代化带来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已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与精神走向,使得他们对生育、培养自己的这块土地蕴含的深厚文化在认识、情感以致心理上产生了疏离感、陌生感。“在我们看来,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一旦从泥土中拔出,就成了无根的人”[2]。再加上在强大的国家教育的冲击下,中国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与最发达的大都市小学几乎没有区别,都是同样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教材。在此困境中,“乡村学校教育是否可能成为乡村文化荒漠化之中乡村少年的救命稻草,为乡村少年树起一片精神的绿洲?……乡村学校能否承受如此艰难的使命?何以承担如此重大的使命?”[3]刘铁芳教授的追问,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则要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出发,对乡土教育的学理基础、发展历史、价值取向、功能意义、影响因素等进行系统的阐释。然而,目前学界对乡土教育的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发展历史、功能意义、结构转型、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教育的变革路径、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开发、乡土文化的利用等均有较多的关注,对乡土教育的影响因素关注却较少。尽管笔者曾专门论述了社会性别、教育制度对乡土教育的影响,也从乡土教育的内外部生态环境系统阐释了乡土教育变革的动力与必要性。然而,却还未对调研中凸显出来的另一引起乡土教育认知差异的重要因素——年龄(年级)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众所周知,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它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其大小直接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与态度。这意味着,不同年龄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诠释是存在差异的。在乡土教育的领域,这种差异也存在吗?是怎样存在的?影响是什么?为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笔者在2010年3-7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花溪区、遵义县、盘县、都匀市、麻江县、黎平县、惠水县、长顺县八个县(市、区)的三十一所学校(八所中学、二十三所小学)开展乡土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证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4]。调查对象为官员、老师、学生、家长四类群体。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9份[5]。其中:(1)教师问卷300份。在被调查的老师中,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有133人,占样本量的44.3%;学校类型主要集中在小学,有252人,占84%;职位主要集中在一般老师,占绝大多数;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及以下(主要是中师),有164人,占半数以上;性别主要集中在男老师,占一半多;从民族来看,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老师[6],有193人。(2)家长问卷142份。从选择的家长样本来看,以少数民族[7]为主,有105人,占72.4%,汉族家长为38人,占26.2%。从年龄来看,选择的家长样本以中年(36-55岁)为主,占69%;从文化程度来看,选择的家长样本初中、小学为主,占76.5%;从性别看,家长样本以男性为主,占63.4%。(3)学生问卷612份。由于高年级学生升学压力较大,低年级学生判断能力较弱,所以该次调查的学生样本主要集中在小学六年级,占到一半以上,为56%,其余依次为七年级及以上、五年级与四年级,分别占31%、7.4%、5.7%。女同学样本较多,有364人,占59.5%,男性样本有242人,占39.5%。学生样本以少数民族[8]为主,有424人,占67.6%,汉族学生为188人,占31.7%。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老师、家长与学生对乡土教育的认知、看法、态度、情感倾向存在明显的差异。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意象;整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过去,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规划从业人员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了城市建设,而忽视了乡村建设。乡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正在逐年提高,乡村面貌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惊人的演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造农村落后面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建设和谐优美的新农村的同时注重乡村环境意象的打造和重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已越来越引起新农村建设者们的重视和思考。

乡村环境意象

乡村环境意象相对于“意象”“城市意象”而言,是很少提及的概念,武汉大学的熊凯,他相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概念提出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具有“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的特点[1]。

乡村环境意象是人文、地理、景观等能充分反映当地乡村形象的特征在人们意识中的定位和延伸。乡村环境意象的形成不但来自于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的感知,而且还来自于非当地居民的感知和认同,当地居民对乡村意象的认识拥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中国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认知过程中,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道知人事”、“以人事观天道”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的“共同的心理图像” ,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诗意画境,它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它强调“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乡村整体氛围。

与乡村环境意象相协调的景观设计方法

对于乡村环境意象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给予充分考虑,使整治、改造所得成果区别于城市环境而更加贴合乡村环境。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首先,要认定乡村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挖掘其资源价值,明确乡村产业发展定位。从而,依据其特点,通过整治乡土建筑外观、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创造特色重点环境等手段和方法来体现具有本土特色的景观环境风貌。

乡村意象规划还强调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环境景观的可持续,更是人文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的建立与重构。这就需要规划从业人员重塑乡村人文环境的人文氛围。

义乌市上新塘村整治规划设计之实例分析

3.1 明确农村产业发展定位

上新塘村位于浙江省义乌与兰溪、金华交界的上溪镇,纳入义乌十分钟经济圈。杭金衢高速公路( 在上溪设有二级互通口)、浙赣电气化铁路横贯其中;03省道杭金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村庄距镇中心约10公里,距义乌市第一大水库——岩口水库约4.5公里,西面不远是里东岩水库及以休闲农家游而闻名的贝家村;现有建设用地2.85公顷;现状村庄背山面水,呈“负阴抱阳”之势,乃风水宝地。

上新塘村处于两山之间,山谷幽静,地形地貌特点鲜明。村山地、荒山荒沟以全部栽植桃树,种桃树的历史悠久。

因此,规划将上新塘村定位为:尊重原有村落文脉与空间肌理,发展乡村旅游、提倡高效农业,建成“一轴、两心、两带、四片”,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村风村貌纯朴的省级现代化乡村旅游新农村示范点,发展成为以观光、赏花为主题的观光休闲乡村旅游胜地。

3.2 整治乡土建筑外观

上新塘村现在使用的宗庙祠堂,坐落于山脚,正如江南依水而建的徽派建筑、马头墙、白墙黑瓦,在某一层面上,正是乡土文化的最好反映。但村中现存的其它历史较久的建筑一般都是以木结构建造,到现在都破旧不堪,呈现出内部萧条的景象。新建民居沿马路向村口聚集,争相开办以农家饭为主的农家乐。虽沿小溪临水而居,但确因缺乏统一的规划或控制而存在明显的异构特征。为对其进行梳理和协调,规划通过统一风格来塑造和谐并具有乡村本土特色的乡土建筑,使乡村中的建筑物如民居、宗祠建筑和其他建筑形式都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

规划采用三个途径进行整治。首先,对年老失修,尚无人居住的闲置民居进行拆除,用作公共活动空间。其次,对保留的原有民居进行“穿衣戴帽”整治工程,即在屋顶、挑檐等部位做成仿木的形式,加马头墙、勾线、甚至彩绘,刷白墙身,使之看上去具有中国江南民居古建筑的形式,总体上呈现黑瓦白墙的鲜明特点。(图1)再次,对新建建筑均采用江南民居形式进行建造。充分结合乡村山水环境,或依山傍水变化围合成院,或临水设置景观小品,或于山间建设赏花、采桃游步道,或依水打造儿童嬉戏水上乐园等方法,形成义乌精品桃花坞民居群落。(图2)

图1现有民居整治规划图

新建民居 新建村委会新建村委会南立面

图2 新建建筑风格

3.3 优化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环境区别于城市环境主要表现在田园野趣和自然地貌。农村环境整治中必定要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尊重地形地貌,山体、水体、动植物等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上新塘村可耕种的农田不多,却有大面积的山间桃林,无数个大小不等的池塘。

规划在村南的池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既可减轻水患、改善生态,又能在塘基上种桃。在保护和保留大面积的桃林的同时,在山体桃林间就地取材,修筑赏花、采桃游步道、观光长廊等,在保留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了山与人、水与人的关系,增加了亲水性和可达性,让人们可以更好的融入自然,体现了乡村土地的基本肌理。

此外,在植物种植方面也作了详细规划。比如,种植常绿乔木的同时加进了彩色灌木以及那些既可赏叶又可观花的高档树种,而且村口的空闲地也被改造成了村口接待小广场,进村道路两侧种植观赏性极强的银杏,房前屋后或栽植观赏树木,或点缀以玫瑰、月季等花草等等。

3.4 创造特色重点景观

山体和水体的充分利用体现了乡土的基本肌理,加以重点景观的打造更能活跃乡村气氛。

首先,上新塘村的建筑主要沿中心道路两侧修建,为打造桃花坞乡村旅游设置了一条特色商业街。该商业街结合村中主要道路两侧民居而设,规划约250米,以农家手工制品(布鞋、布娃娃、绣品、竹艺商品、剪纸、桃花艺术品、桃核工艺品、扫帚等)、农家蔬菜瓜果(无公害蔬菜、溪鱼、桃子、桃浆等)买卖为主。让来上新塘旅游的人们能带回一些乡土气息的物品回家,回味乡村的宁静与安详,休闲与淳朴。店门前红红灯笼高高挂,呈现一派祥和而富有生气的新景象。另一方面,商业街的打造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其次,利用现有南北向溪流设置一桃花岛。溪流中段现有吊桥,可供游客及村民行走。但现状溪水较窄,为加强行人高空走索桥强烈的心理感受,深深体会“险”的游玩乐趣,规划将溪水拓宽至30米,并设计一观赏性小岛。该岛最宽处约10米,长30米。岛上种植桃树,布设水车供游人观赏。

3.5 重塑乡村人文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整体上可理解为一种乡村意象, 乡村意象的外观表现既为乡村景观。也有观点认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乡土性休闲空间和场景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卖点[2]。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可促进乡村景观的改善, 乡村景观的改善又促进旅游的发展[3]。

上新塘村的规划不仅修复与再现当地的传统民居、特色风貌、风俗宗庙等历史文化痕迹;同时,还通过营建物质性景观,诸如景墙、壁画、灯具、植物造景等来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因素。此外,村中商业街的打造,对传统生产资料的保存和利用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且在新建的村委会综合大楼底楼设置农耕农具展示厅;修建了附有传统建筑色彩的山顶农家乐;以传统工艺建造土坯草舍,展示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树立代表地方风俗的雕塑;设立采桃节、滑草比赛、传统高跷节、传统民俗节,开展寻迹松风古道活动等。

结合上新塘村乡土文化特色,与农村经济挂钩,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规划设置三大乡村观光、农事体验等相关游线,打造乡土文化品牌。三大游线如下:

(1)寻迹松风古道觅幽一日游(寻松风古道遗迹,觅幽静松林) 上新塘村庄民俗风情参观—农家商业街观光—北部山腰上香祈福—农家院用中餐—过吊桥,至凉风洞—水之源—松风古道—纪念碑—寻访鲤鱼之眼—农家山庄用晚餐(观夜幕下宁静而祥和的村庄)。

(2)采摘祈福一日游(采摘桃李瓜果,上香祈福)上新塘村庄民俗风情参观—北部山腰上香祈福—凉风洞、水之源参观—农家院用中餐—遍地桃花观光(桃林采摘、农家瓜果采摘)—农家商业街观光—农家山庄用晚餐(观夜幕下宁静而祥和的村庄)。

(3)幽静休闲一日游(溪涧嬉戏、山庄下棋、打牌等) 上新塘村庄民俗风情参观—北部山腰上香祈福—农家商业街观光—凉风洞、水之源参观—农家山庄用中餐—溪涧嬉戏、下棋、打牌等—农家山庄用晚餐(观夜幕下宁静而祥和的村庄)。

结语

现今我国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实践已证明,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有相当大的差异,具有其独特性。在景观环境的营造上,就必须有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利用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优势。我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内容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能改变农村的居住环境,也利于就地改善农村民居的生产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 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3).

[2] 孟明浩, 顾晓艳, 蔡碧凡, 等. 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开发规划研究———以杭州富阳市白鹤村为例[J] . 福建林业科技, 2006,33 ( 4) : 225- 229.

[3] 梅燕. 论现代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 . 农村经济, 2003, ( 10) : 53- 54.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乡土;城乡对立;边缘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157-03

文化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同的单元体若想持久生存,都需建立一种稳态性的文化机制,以期获得其群体认同。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得以繁衍不息的根本,通过民族、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凝聚着本民族人民的心理认同感,建立了一种隐形的文化壁垒。因此在当下民族文化研究潮流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表达”[1]的民族文学成为打开民族文化神秘之窗的重要形式,各民族文学创作者们纷纷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融于艺术想象中,共同探视群体隐含的共存文化,使得民族文学创作出现百家齐放的繁荣景象。

而自然环境是文化产生的基础,“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2],因此民族文学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约而同的以地域环境为基点,研究不同地域上所呈现的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80”后女作家马金莲是宁夏回族文学创作者中的突出代表,她将作品立足宁夏西海固乡土,在文本叙事中作者拒绝政治意识形态的进入,将乡土的一切置于地域和宗教文化的体系中去思考与表现,呈现出西海固的地方特色及回族文化特征并折射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前后的中国西部农村现实和农民处境。但在她质朴的文风下,将最苦西海固通过默默温情展现出人在严酷自然环境面前的绝望无助,但人与人之间却能守望相助,给予读者的不仅是感伤的情绪,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熏陶和情感取向的认同,为读者揭示出生命的活感性和文化的诗意性。并且文本中贯穿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其笔下的艺术形象即使生活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依然拥有着很高的幸福度,人们将生存的突破寄予在真主“可能虚幻的永恒中”,现实的一切都是真主对自己的历练和奖励,因此这里的人民怀着向善的心面对现实中的一切,挖掘出了回族文化背景下回族人生存状态、心灵归依和精神境遇,建构了其创作的文学深度和人文关怀。

一、诗意的乡土

马金莲的小说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她在叙事中借助个体生命的生存进入到民间文化生态与世俗生存的本真境况,在西海固的土地上寻找最为本源的生命情态和存在本相,以对本民族生存的探索获得更多历史、地理和文化的支撑,述说着田园劳作、土地生存的悲悯。从她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照,对乡土风情的醉心描绘和对乡村百姓的诗意刻画,可以见其对乡土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立场。即使在如此贫瘠之地苦苦挣扎,马金莲对乡土生活的理解依然是积极向上的。在小说《永远的农事》中虽然开篇“人活着,屎难吃,苦难下”,为读者营造出农田劳作的艰辛,但是“土地已经在春风的日夜吹拂下苏醒过来”[3],却通过开春土地上可喜的景象,为我们营造出质朴轻松的艺术想象。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我们的一生都与这种叫做庄稼的东西有关……一年四季,从开春到入冬,上至快入土,下到刚刚懂事的娃娃,我们全都把精力心思花在庄稼上。”[4]即使再苦再累“日子还得过,好歹都得往下过”[5],在现代文明背后的乡土社会,人们从生至死都在土里刨食,为生存奋斗,但是他们依旧虔诚的相信,只要脚踏实地的流着劳动的汗水,真主就会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即使没有获得回报那也只是真主对自己的历练,这种纯粹而又坚定的信仰,是这片土地给予人们最朴素也是最至理的生存哲学和生活智慧,融注着作者的民间理想,而“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是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的,是普通人在寻求自由、争取自由过程中所表现开朗、健康、热烈,并富于强烈的生命力冲动。”[6]这里依然在困顿中挣扎的最淳朴、最勤劳的乡民有着远离城市喧嚣的平实和拙朴的人生观念,通过他们的生存哲学触及到了民族结构的心理深层,是特定地域民族文化的审美镜像,体现了马金莲炙热的乡土情结和人文关怀。

她的小说致力于描写她生活区域的穷山恶水的民间,记载了在饥饿状况下,人的种种窘迫。但马金莲的乡土世界与余华等人借饥饿的乡村暴露人在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罪恶不断、人性扭曲不同,她笔下的西海固人民活出了虽苦犹甜的坚韧,深刻体现和保存了西海固文化的精神特征和风貌。《长河》里的西海固到处是“金黄的色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但作者的用意并不是想勾画出一个乌托邦世界,而是借此来反衬生存的艰苦和表现乡民在将面对苦难时秉承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映衬出的内心的强大力量;《糜子》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打碎了赛麦一家生存的希望。在这片贫瘠干旱的土地上,靠天吃饭的生存现状并没有击垮人们的精神支柱,即使一年四季不能闲的农人们,“在严冬里,焐在土炕上歇息真的是一件最舒服最最幸福的事”[7],即使“几十亩地里的收成加起来才半口袋”[8],父亲也不允许母亲长吁短叹,依旧坚韧的过着自己的生活。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饥饿如影随形,在特殊年月中大人不得不偷吃拌着尿液的种子以缓解饥饿,孩子不得不减少活动以延长生命的长度,正如林语堂所说:“凡是到中国旅行过的人们,无不为中国劳苦大众低劣的生活水准所震惊,尤其使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在这种条件下居然颇感快乐和满足。”[9]在西海固贫瘠的土地上到处充斥着饥饿,而饥饿不是怨天尤人的悲悯,而是生存的一种常态,将苦难回归到大地本身,获得一种来自精神信仰上的大乐。而作者对饥饿忍受的描写,就是对底层生命韧性的肯定,是对民间生存价值取向的流露和体现。马金莲的小说中借助乡土生活的饥饿背景寻觅诗意的家园,构建西海固地区的乐园图式,将现实贫困诗化为身心的净化与自然健康的人性状态,蕴含着作家对西海固乡土生命的讴歌与赞扬和对的秉持。

二、城乡的二元对立

“文学是意识形态性的”,文学不仅是人类审美的对象,更是传达着人类精神思想与政治意识的场域。厚重的文化和共同的使得西海固形成了共同的保守、静态的文化性格,对城市文明形成一种本能的排斥,但乡土文明依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被逐步被蚕食。《舍舍》中保守的乡民为了生计涌向大城市,在城市文化熏陶下逐渐丢弃了传统回民的特殊装饰,烫了头发,化了妆,摘了头巾和盖头融入都市文化中,而乡村小媳妇舍舍虽“见了世面”,却依然坚守回民传统,成为“这方圆,年轻一茬里,她是唯一戴着盖头的小媳妇儿……坚守住了一份教门上的传统的东西”[10]。在社会风气迅速变化的当下,马金莲看到了回民们观念的转变,体现出城市文化的强大,但作者借助典型形象在向读者传达事实的同时,也用文中主人公的操行表达了自身对城市文化的抵制,渴求坚守住回回穆民的操行。但是作者没有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上来审视乡村传统,去批判乡土的落后与愚昧,而是立足宗教文化的体系来审视从乡村走出去的这群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乡村“人”的个体生命单位,体现对他们的宗教关怀,以期在世俗世界中营造一个守护他们灵魂纯净的精神家园,实现生命纯真的救赎,这也成为其作品的价值归宿。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乡,在都市文明的浸染下逐渐忘记了他们曾经的信仰,同时也把都市文明的习气带回到他们曾生活的土地上,使得至上的文化体系受到了现实的严重冲击。而由传统道德支撑的精神支柱在城市的浮华下,侵蚀了他们的身心,偌大的城市隐藏着诱惑与罪恶,不再有乡村的恒定与善良。人们因为日子紧困而出外打工挣钱,但年轻人被“外面是花花绿绿的世界,能挣来养家糊口的钞票”[11]诱惑着,而老一代坚守的庄风不再被年轻人遵行,麻将、牌九也进入了这个封闭淳朴的山沟沟。甚至出外打工的小媳妇们被都市繁华迷失双眼,为了金钱沦为,更是严重冲击了乡村固守的伦理道德。《少年》中的哈三、哈赛和着众多从家乡走出来的少年成为工业体制下最廉价的劳动力,小小年纪忍受着身体的摧残和心灵的煎熬,还要被层层剥削,这时的他们无比怀念那个黄土地上的矮房,那是他们生存的根和灵魂栖息的港湾。在马金莲笔下的他们,从乡村走进城市,流转于城市底层,他们没有获得平等的社会资源,从事着最辛苦最廉价的工作,他们有的为了生存不得不忍耐艰苦的工作环境;有的渴望融入城市却学了皮毛,成为城市与乡村的边缘者;有的被金钱迷失双眼,成为被城市和乡村都排斥的道德堕落者;而有的在无法获得公平的社会资源与人格尊严时,重回到那片生养他的土地上。马金莲在文本中通过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尽力描摹出他们自然状态下的生命本真,以返现现代文明对社会存在的假丑恶和不平等对人尊严的践踏和对身体的摧残。同时透过这些平淡的现实文本,从这群出外打工的年轻人的遭遇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出作者对于他们遭受不平等社会待遇的微弱抗议,对于挣扎的异化生灵们谴责而又同情的悲悯,而故乡的温情是他们肉体得到拯救,灵魂得到净化的最终归宿,以期实现唤醒祖祖辈辈都在坚守的精神向度和价值准则,体现出的是作者对传统乡土文明的坚守和对其内含的普适性价值观的传播。

三、边缘者视角

受传统社会环境和宗教因素的影响,西海固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儿童和女性往往是被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边缘化的群体。而在马金莲的小说中,却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她直接采用儿童或女性视角作为叙述者,以一种类似于局外人的身份洞察周边的一切事物,关照着这片土地上最为原声态和最为纯洁的一面。

在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孩童视角并不少见,孩童不仅仅是一种叙述视角,也是一种叙述心理和认知方式。孩童缺少社会认知,对事物的攫取不会带入太多社会偏见,因此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更为纯粹,不经意间就能揭示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同时立足孩童的视角,以孩童的懵懂拒绝对人物进行道德善恶的评判,让人物在相对自然的生存空间中充分展示自己,使生命得到完美再现。在马金莲的小说中,作者通过孩童视角着重挖掘西海固人民平凡生活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同时将和生存哲学蕴藏在童言童行的表现中,还原民间生存经验,张扬生命意识,因此作品“显示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高度的人道关怀,表现出对人们生存欲望的深刻理解和同情。”[12]小说《长河》中儿童将村民们的无常视为自己的节日,因为送埋体可以得到两毛或五毛的“海底耶”,还“可以大摇大摆在主人家进进出出地自由活动”。他们单纯无邪的眼中真实地再现了大人的悲痛和凄然,展现了面对死亡时人们真挚的情感和内心深处的纯洁。《父亲的雪》中我因气母亲改嫁,坚决不喊新爸爸,而新爸爸却因大雪天护送“我”回家落下病根而死,真切的反映了一个孩子深深的忏悔和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巨鸟》中的“我”被安排守家的任务,却失职的让喜鹊咬死了二十一只鸡娃娃,“由于这沉重的教训,我忽然长大了,成熟了……我的肩上也该担一份生活的担子,认真往下抗。”[13]从一个稚嫩儿童的顿悟,让读者真真切切了解到这里生存的压力,连一个爱玩的孩子都知道承担生活的压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马金莲笔下的童年生活都是在困苦的环境下,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一部分家庭责任的成长过程,更加真切的反映西海固地区凄厉的生存环境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关切和同情。

同时,马金莲的小说给予了在男性文化中的另一边缘者――女性以极大的关注,尤其是生存困境之外附加的文化困境。她们是时代进程中的沉默者,但马金莲笔下的她们区别于启蒙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立场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需要被开化、被拯救的艺术形象。作者没有隐藏她们作为传统女性需要面对的不平、阴暗与屈辱,但是她更相信在宗教文化的氛围中她们具有的更宽厚、更仁慈的悲悯,折射出了在传统文化的压抑和的教化下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边缘文化心理。在《掌灯猴》中水嫩的小媳妇儿为了家庭,在针线的穿梭中变老变丑,却甘之如饴。《风痕》中的哑奶,不能说话整天傻呵呵的对待其周围的世界,丈夫好吃懒做且对其不忠,哑奶没有抱怨,依旧乐观的面对着残忍的世界。《长河》中操劳一生的母亲突然瘫痪在床,发现自己不能再为家庭付出,用拒绝吃药的方式希望真主能早日收走自己,不要拖累丈夫和家人。马金莲笔下的这群女子在面对苦难和精神压迫之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坚韧性,她们用良善、淳朴、坚韧和博大的母性融于她们的生命潜镜中,展示出了女性生命的原色魄力,其昭显的女性意识有着显著存在和积极力量,具有超越有限话语的神性。因此马金莲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不仅是她对西海固大地上回族女性生存状态与生命过程的关照,还是她对此所做的深沉思考,即女性悲剧命运不仅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制约,更来源于文化的制约,女性原罪感根源于浓郁的封建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

在马金莲的回族小说创作中,其立足宁夏西海固的土地上将本民族生存状态的书写作为主要关注点,为研究民族共存的集体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和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审美特性提供了研究渠道。同时她对笔下人物投入了极大的女性关怀意识,用其亲身经历的乡土体验、宗教视角和城乡对比,让读者不仅领略到西海固独特的地域图景,也让读者看到即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乡民为何有着如此高的幸福度的原因,使得焦躁的心灵得到宗教的的净化和救赎,具有审美通约性。

参考文献:

〔1〕韦勒克.文学理论・代译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9.

〔2〕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23.

〔3〕〔4〕〔7〕〔8〕〔13〕马金莲.父亲的雪[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1.87,110,1,111,213.

〔5〕〔10〕〔11〕马金莲.碎媳妇[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72,154,291.

〔6〕陈思和,何清.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J].中山大学学报,1999(5):2.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4篇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5篇

地域不同,便有风俗区别,风俗区别,就在于文化不同,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多种文化形式,文化的价值在于对人类品性的影响,文化的作用在于裨益人生。

---题记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被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成就了一种戏剧形式,它就是皮影戏。它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动画片”它的起源比莎士比亚的戏剧早1800年,比卢米埃尔的影像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独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就是它,把我带入民族艺术的殿堂;正是它,在我成长的数十载的过程中,给我活力,给我乐趣。

我从小生活在民风淳朴的乡村,在那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每年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无异于正月十五过庙会的那几日,村子里每家每户集资从外省请来戏班子,热热闹闹的唱上数天,第一次接触皮影戏是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和同村子的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子,由于是第一次看皮影戏,我们的劲头都很高早早的站在戏台前等待着皮影戏的开始,不一会儿,只见屏幕上,一位衣着明艳的姑娘 正端坐在镜子前调朱弄粉,有趣的是姑娘的脸庞和身体在同一平面上,只露出半边脸,但表演出的动作却充满活力,栩栩如生。这样有趣的表演,不禁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了解就需要一个过程,越是接触得越深就越是兴趣盎然,再探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为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的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着戏曲中的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皮影戏的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18世纪的歌德和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上了初中,涉猎面广了,对皮影戏的兴趣也更深了,“隔帘说书,一口道尽千古事,影子乱弹,双手舞动百万兵”。听说这是对皮影戏的最形象的描述,皮影戏那浓厚的乡土气息,使我充满活力,乐此不疲,呈现的是一幅幅真实的乡间的风土人情。

皮影戏成了当时乡村最受欢迎的一种文化形式,曾经丰富了多少人的心灵让他们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而在这背后倾注了多少民间艺人的心血,他们,同样是在生活的间隙里,把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对历史的诠释,对生活的追求,全都寄托在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儿身上。

可是现在,声光影色俱全的电视机,VCD,DVD MP4,还有和互联网同时出现的电脑,让人们走出了闭塞的乡村,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那些曾经温暖香醋的皮影戏,终于成了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有几个孩子曾经看过其实很有趣味的皮影戏呢?

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的皮影戏走向世界,震撼西方之时,它却如此寂寥的散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禁不住想要告诉炎黄子孙,别忘了皮影戏,别丢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皮影戏,成了我们关注的目标。但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能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受到神圣的沐浴,灵魂的洗礼。

朋友,不放在闲暇之时去领略一下我们民间文化的魅力。

--投稿人:张韶华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画片;儿童;传承;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56-01

一、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儿童除去生活中的玩伴之外,动画片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童把动画片当成自己的另类伙伴来陪伴自己的重要原因是:现在城镇化普及,改变了以往农村大家大院的生活状态,每户都住在大楼里,邻里关系生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家长陪伴儿童的时间很少,使儿童对动画片的依赖加深,而且现在儿童在户内、户外都能接触到动画形象,也使动画片与儿童之间距离越来越紧密。

目前许多电视台都在播放的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其内容对儿童的影响大致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儿童想象力、幽默感发展非常有益,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动画片对儿童既有它积极的意义,也有其不良的影响。儿童对很多事情不能辨别真伪和对错,加之儿童喜欢模仿大人和电视里的行为,如果家长、老师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可能会导致儿童模仿一些错误的行为。儿童很多知识和见闻都是来源于新闻媒体和动画片,动画片是影响儿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动画片的内容对儿童来说极其重要。

二、中国乡土文化

现在中国乡土文化渐渐被大量涌入的外国文化淹没,尤其是90后、00后对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已经非常陌生。中国是一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国家,乡土文化凝聚着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给人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乡土文化承d着民族文化,在劳动、祭祀、娱乐、家庭等活动中代代相传,承担着传递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1]

如央视的戏曲栏目中很多儿童有模有样地唱京剧,以及去年央视的诗词大会中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在节目中的精彩表现,实质上是我们中国人心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将乡土文化融入动画片中,是一种向儿童传递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动画区别于别国动画的重要标志。同样乡土文化也需要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播,这才是它存活下去的根基。

三、日本与中国动画片中的乡土文化

日本动画片《忍者乱太郎》和《樱桃小丸子》两部片子描绘了日本在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忍者乱太郎》描绘了战国时代日本农村民房的样式,人们的穿着打扮和生活起居方式。日本传统乡土文化中的“忍者”、“忍术”用有趣的方式在这部动画片中展现出来,给他们本国的儿童上了一堂关于“忍者”、“忍术”的启蒙课程,也让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化。《樱桃小丸子》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细节描绘得非常仔细。从这部片子中我了解到日本人吃饭是采用分餐制,睡觉是“打地铺”,学校里是穿专门室内的鞋子等。

我从未去过日本,但我却能从动画片里了解到许多日本传统文化。同样我们也能用动画片让国外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提到中国动画片,那就不得不说《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采用戏曲妆跟中国戏剧人物相似;配乐采用中国传统器乐和京腔京韵的音乐和鼓点,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感觉;音效采用民乐加锣鼓打击乐相配合,民族风味浓郁。片中人物动作吸取了京剧表演中的动作,由于片中运用了民乐加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使锣鼓点同人物动作和镜头衔接、转换相得益彰,使人物动作流畅并有节奏感。[2]《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这部片子将中国传统水墨画技艺与动画电影结合得浑然天成,将水墨画中形态各异的水生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新的动画片形式,也让中国水墨画和童话故事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示给世界。而现在的中国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描绘了很多乡村场景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件,很受儿童欢迎,但片中的场景和内容却没有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

四、乡土文化在中国动画片中的意义

在如今这个乡土文明被现代文明严重冲击的时代,乡土文化被贴上了“封建”、“守旧”的标签。我们忽略了那些土生土长在农村接受当地乡土文化洗礼的人们,乡土文化是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守望。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洗礼孕育出各种文明,无论是现代文明还是传统乡土文化都是其重要的部分。在动画创作中寻求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相处之道,要求动画人用宽容的心去尊重、理解、关心社会上的各个阶层,才能让乡土文化在动画片中绽放光芒,用动画片给中国儿童上一堂关于乡土文明的启蒙课程,向世界讲述中国的传统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华斌.乡土文化传承:价值、约束思路及提升思路[J].理论探索,2013,(2):12-13.

[2]动画片《大闹天宫》的音乐赏析[EB/OL].百度.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7篇

新农村建设应指向乡村复兴

社会历史变迁规律上的“新”,并不是横空出世的东西,历史上,抛弃一切“旧”的“新”事物从未长时期地存活过,倒是继承一些传统乡村基因、又旨在解决现实之需求的发展趋势,却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特点。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规定性,取决于其“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根据,它存在于有千百年持续生命力的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中;而“外因”是条件,除了国家工业化剩余的财力用于乡村建设之外,还有基于目前过度城市化和全球农业资本主义危机的、城市居民和中产阶级向往乡村生活和食品安全消费的社会潮流。

因此,新农村建设并非形式或本质上的诸种城市化表现,抛弃和违背了乡村传统生命力的标准化、单一化、市场化、规模化等做法,不但解决不了城乡“张力”所产生的问题,反而会滋生或加剧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更多疾患。一般条件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农村建设,其道路只能、必须、也应该指向乡村复兴。而所谓乡村复兴,是中国乡村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传统向现代转型历程之后,相对于历史悠远的传统乡村而形成的、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取向。复兴是乡村传统性智慧在现时过度城市化形势下的重新阐发和发明,是对乡村乃至民族生命之根的重新发现、发扬和创造,也是乡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和而不同”的“合和”之道的自觉践行。就历史变迁来看,去掉了“根”的乡村建设缺乏所处之源由;就现实空间来看,与城市趋同的乡村则缺乏存在之凭依。

正如多年来由知识分子参与的乡村建设行动,除了开展寻找生命之根的行动,以乡村朝话、饭话和夜话等形式,感觉天地、田野、建筑、人文、生活等而通达至心灵和理性之外,还在基层干部的主导下,通过与农民精英和积极分子相结合的办法,发动组建老年人协会、村庄文艺队等,以秧歌、腰鼓、盘鼓、传统太极和地方戏曲等多种弘扬乡土传统文化方式,恢复和重建这种乡村由来已久的公共生活空间。这是传统乡村“复兴”要义之一。另一方要义在于它是在城乡“张力”之中自觉疏导城市化问题的“合和”行动,其新内涵是动员组织各种人才投入到适合于后工业时代的新型乡村建设试验中去,它是集农民合作经济、乡村休闲旅游业、生态民居工程、城乡互助型有机农业、乡土性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性试验。

发现乡村“传统基因”的生命力

乡村复兴欲存活于当代,其任务和内容取决于当代精神的需要。对传统农耕社会系统被支解的忧虑不是来自于形而上的“乡恋乡愁”之情感,而是来自于解脱过度城市化危机的现实需要。当代乡村复兴的任务,首先是要汲取祖先智慧。

农村地区饱含祖先智慧的历史遗迹和传统,那些乡土建筑、聚落文化、民间戏曲、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和农耕技术,难道只意味着过往辉煌的残余吗?而日渐式微的道德自觉自治、实物互换经济、宗法秩序维持、民间纠纷调解……,在今日公共服务成本愈来愈高昂的情况下,是否有条件得以激活和再生,从而成为国家和政府乡村公共服务的补充或者替代形态?以2011年的碧山丰年庆为例,其主体展览《互助·传承》,正是对来自传统农业社会互助自治、政治经济建筑文化作为一个相辅相成体系的初步呈现。此外,《百工》展览厅还将各种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传统手艺、工艺和创作,以及创作它们的民间匠人、艺人和民间艺术家,发掘出来。至于手工艺市集的庙会展现,则是活生生的农村生活用品盛会和社会交往方式。这些承载着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别样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的物或人,虽然有的已经鲜为人知或正在消逝,但仍然承载着与乡村地理风物资源自洽共处的、多样的、本土的风格。

显然,有别于工业文明生产生活的乡土文明样式,在工业文明的上升和鼎盛时期,是那样的老套、落伍和不合时宜;但在工业文明晚期和生态文明初期,传统农业文明样式在遭遇困境的当下,又得到了重新解读的生命力。当乡村乃至整个社会面临诸多严重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祖先的智慧,以反省我们虽短时期形成却相当固化的工业化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从而形成影响今日经济政治模式的可能性。当代中国农村和整个社会重建需要祖先的智慧做参照。漫长岁月积累下来的祖先智慧,“决不像一件旧衣那样可以脱掉和抛弃,它是一种现实的力量,规定着一个民族今后行为的速度和方向”。

形成“从城市到乡村”的资源洄流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一种社会主流存在的状况下,如何实现城市乡村之间的“兼相爱”、“交相利”?也即相反的双方呈现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

一个路径是提高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人文、自然景象的自觉性,促成“从城市到乡村”的资源洄流并聚集乡村的可能性机制。以安徽黄山黟县古村落为例,越千年的黟县古村落自有其独特的景致雅韵,至于古朴的服饰、饮食和民风,以及那种庭院洒扫、田间劳作的怡然自得,更是自然而淳美。依托于朴素的人文自然景象,黟县逐渐成为一个集文化、度假、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地。至于普通农村,即使没有上述吸引城市人向往的自然、建筑和生活,也是有着一套别样于城市高节奏、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乡土家园视觉系统、生活系统和建筑系统。对乡村原貌的修复和重建反而更有利于吸收城市资源,从而有利于留守人群的生活保障,并将最终解决离土人群的后顾之忧。

另一路径是发展有机农业,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普通的乡村,其产业只能也应该是农业,用以与城市交换的是农副产品。今日普通乡村出产的农副产品,大都是化学化、石油化农业和增产型农业的产物,它不但最终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因农药、化肥、激素等残留物长期作用于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等生物系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大众消费品不安全的根源。中央早在2007年就提出 “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并呼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显然,一种新型的城乡经济互动机制——建立在生产者安全生产、消费者文明消费基础上的农副产品公平贸易机制之形成,将成为未来中长期的一种发展趋势。普通村庄顺势而为,践行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念,发展多样化、中小型化、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有机农业,完善乡土社会的经济系统,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事业。

盘活“外发促内生”的动员机制

如何缓和 “城”与“乡”作为对立面的“剩余、派生或者分化”,从而达到双方的协调与共生,这要求处于矛盾主导地位的一方积极主动地将对立面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责任。多年来,我们在包括河南在内的乡村复兴建设过程中,总结出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动员经验,其中,强调了“政府与社会力量”作为外发力量对农民主体内生力量的激活、促发、带动作用,被称为“外发促内生”的动员机制。

问题在于,当前农业地区县乡政府的主要任务仍内在地具有“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冲动的惯性,其主导乡村复兴的角色虽有但仍很不到位;而社会参与的力量则往往显得理念充足而实际经验和力量不足、功用弱小的状况;农民更是由于组织缺失难以形成有效主体。在这样的境况下,有条件就大干、没条件就创造条件、有制度空间就利用,没有制度空间就依靠人的志愿联合体的主动性发挥,尤为重要。

最后,可以强调几点:执政党“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体制内空间和开明领导的存在、城乡市场空间的存在等事实,是乡村复兴实践的依据和起点;知识分子之先行探索,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参与力量;农民组织主体力量的形成,需要借鉴传统宗法制度及传统国学文化的积极因素。乡村复兴这一事业,将在诸多合力错综发展的必然王国中,奋然前行。顺之者心安事和、国稳民昌,逆之者乡愁加剧、弊象丛生。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more and more light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cities to the countryside. Village is the basic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rural landscape has a simple beauty of natur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as the enhance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also in gradually improve, the country also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modernization.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construction need natural surrounding, through rational planning of rural landscape, can guarantee the local features and culture of rural landscape to continu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dustry more perfect.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众所周知,乡村环境是人们居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空间。随着现代风景园林的不断深入,人类为了满足在乡村地区的生活、生产需要,逐渐改造乡村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天然的乡村景观,从而体现出特有的乡村田园风光。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与其他专业人员一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乡村景观规划,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构成

通俗地来说,乡村为非城市化地区,它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具有其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而景观在各种学科中的解释不同,从地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景观看作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具有多种过程及多种功能的承载,可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一个证明。

乡村与城市随着原始聚落的分化逐渐出现,我们可以依据人类的聚居状况来划分地球表面的景观类型:乡村景观、纯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从景观特征上看,乡村景观相比城市景观有较强的自然属性,较低的人类干扰强度;而乡村景观相对于纯自然景观来说,又具有一定的人工的气息.从地域范围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具有人类聚居以及相关行为的地域空间。乡村景观区别于纯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关键地方就是乡村景观主要是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和田园文化以及依靠农业的生产景观。乡村景观就是指人类因生活、生产的需要,在乡村地区范围内和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综合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表现,既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也包括乡村人文景观。

乡村聚落是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最直观的人文景,具有浓厚的生活基础和浓郁的乡土色彩,它设计灵活、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外观朴实,主要包括人们活动和休息场地及生产场所,如房屋建筑物、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河沟、井泉、菜地、果园、林地等。乡村聚落的建筑形式、空间格局和物质形态对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依赖性,是利用当地地方材料建造形成,与乡村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特色,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

乡村景观的特点和价值

(一)乡村景观特点

乡村景观的特点主要由以下六点:

(1)自发性。依据地域本身自然而然的植物条件、地貌条件、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乡村景观本身就有它自身生长、演变的过程。

(2)文化与历史的体现。乡村景观也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社会的和自然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地域发展的历史信息。

(3)审美性。乡村景观所体现出来的亲切宜人的田园风光以及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4)生产性。乡村景观密切联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使用者对原有的乡村土地进行创造、修正和完善,目的是满足生产性和实用性。

(5)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乡村景观的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6)生态性。理想的乡村景观显示出良好的生态保护,乡村环境的生态美由景观丰富性、生物多样性和各种要素共同协调构成。

(二)乡村景观价值

目能乡村景观被人们熟知的价值有三点:审美性、生产性和环境价值,除此之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乡村景观的两外两个重要的价值:文化历史价值和地域认知价值。乡村景观的形成凝聚着丰厚的地域人文精神,反映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等发展状况,集中体现着地域的特色,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村景观是综合体现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在乡村景观的构成中,生产特点、社会组织、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人文因素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而在乡村景观的形成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扮演各自的角色。因此,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体现出地域独特性。乡村景观反映了地域内在文化和地域历史,如同一个活的博物馆,比历史记载更为可贵,成为解读地域文化、延续地域历史文脉、推进社会文明的积极要素。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则和意义

(一)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园林设计师来说,是设计乡村景观的一个舞台和契机,对改善国土和区域环境更是一个良好生活的开始。对乡村景观规划来说,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时还需要关注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关注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乡村景观的视觉品质,体现乡村景观的价值。

(二)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目的是提供自然保护、乡村游憩、景观保护和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设计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四点:

(1)开放性原则。乡村景观作为一种景观资源,乡村景观的区域应当是开放的,应当为全社会公众共同分享。

(2)农田保护原则.农田是具有生命力的土壤,农业生产水平的好坏与良好的农业土墩密切相关,因此,农田具有不可代替的宝贵价值。

(3)历史性和地域性原则。乡村景观的设计必须尊重并延续当地历史文脉的原则,保留乡土特色。

(4)整体性原则。乡村景观设计必须和周边环境、位于的或邻近地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把每一个具体的设计注意兼顾左右,承上启下,注意景观整体的和谐和个性的表达相统一。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可以归纳为:

(1)乡村景观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反映了当地人适应地域气候、土地上的自然及人文过程的物质形态,是一种乡土景观.

(2)乡村景观能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更为透彻地了解景观特点、地方的行为以及当地风俗。

(3)乡村景观给人带来了的独特体验,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园林作品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景观与地理、交通、水文、历史、经济、社会、生物、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所以,园林设计师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合理规划与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特色和美感的乡村景观。此外,了解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保持乡村的悠然风光,维持乡村景观的多样性,从而让乡村景观能积极反映出地域特色,才能为整个景观规划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晶.从风景园到田园城市—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西方景观规划发展及影响田[J].北京林业大学,2012.

[2]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M].北京林业大学,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