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学与遗传学

免疫学与遗传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1篇

1生物分析原理

将悬浮分散的单细胞悬液,经特异荧光染料染色后,放入样品管,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悬浮在样品管中的单细胞悬液形成样品流垂直进入流式细胞仪的流动室,沿流动室的轴心向下流动,流动室轴心至外壁的鞘液也向下流动,形成包绕细胞悬液的鞘液流,鞘液和样品在喷嘴附近组成一个圆柱流束自喷嘴的圆形孔喷出,于水平方向的激光束垂直相交,相交点成为测量区。染色的细胞经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同时产生光散射。这些信号分别被呈90℃角方向放置的光电倍增管荧光检测器和向前角放置的光电二级管散射光检测器接收,经转换器转换或电子信号后,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储存,计算,分析这些数字化信息,就可得到细胞的大小活性,核酸含量,酶和抗原的性质学物理和生化指标。

2细胞分选原理

在压电晶体上加上频率为30kH2的信号,使之产生同频率的机械振动,流动室也就随之振动,于是通过测量区的液柱断裂成一连串均匀的液滴。由于各类细胞的特性信息在细胞形成或液滴以前在测量区已被测定,并储存在计算机中,因此当某类细胞特性与要分选的细胞相同时,流式细胞仪就会在这类细胞形成液滴时给含有这类细胞的液滴充以标定的电荷,而不符合分选条件含细胞悬液滴及不含细胞的空白液滴不被充以特定电荷。带有电荷的液滴向下落入偏转板间的静电场时,依所带电荷的符号分别向左偏转和向右偏转。落入指定的搜集器内,不带电的液滴不发生偏转,垂直落入废液槽中被排出,从而达到细胞分类,收集的目的。

3主要性能指标

荧光测量的灵敏度:流式细胞技术均可检测到

分辨率:分辨率是衡量仪器测量精度的指标,通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流式细胞仪最佳状态CV

流式细胞仪的分选速度为:3000个/s~6000个/s。大型仪器可达每秒几万个细胞。

4流式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流式细胞仪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现代细胞学分析技术中的常用仪器。它具备快速,准确量,化学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血液学,肿瘤学,病理学,遗传学,临床经验学多领域。

4.1FCM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是在细胞分析和分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细胞参数计量技术。它以其快速灵活和定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现代免疫技术基石之一之称。尤其同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应用,在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析,淋巴细胞功能分析,免疫分型,分选,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测,机体免疫状态的监测,免疫细胞系统发生及特性研究等方面都起着相对重要作用。

4.2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血液病多为肿瘤性,免疫性和遗传性疾病,恶性血液病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流式细胞仪(FCM)在血液病及淋巴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学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白血病患者的异常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受外因,内因或突变等因素的影响曾克隆性异常增殖。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是选择化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FCM结合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对白血病经行免疫分型。可以提高白血病分型诊断的符合率。可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防提供帮助。

4.3流式细胞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技术在细胞生物领域内的应用,是流式细胞仪在基础研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领域。目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应用最频繁也是最普通的是细胞周期分析,包括细胞周期个时期的百分比和细胞周期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内容。在方法学上除一般的化学染色方法外还有抗溴脱氧脲嘧啶核苷单克隆抗体技术,对同一细胞的参数测定技术则导致了对细胞周期的一些新发现,典型的方法是吖啶橙双染技术,这个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细胞周期分析,而且给细胞周期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新的概念。流式细胞测量术和分选术在染色体,,和精细胞的研究及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也都有用武之地。

4.4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在肿瘤学研究方面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引起肿瘤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对于制定近年来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荧光探针标记单克隆抗体为流式细胞技术研究各种肿瘤抗原,肿瘤蛋白,致癌基因开辟了新途径,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研究水平,并为流式细胞技术在肿瘤学研究中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4.5流式细胞技术在AIDS病检测在的分析

流式细胞术用AIDS病免疫功能的检测的重要手段,采用参数荧光标记计数可对T淋巴细胞及亚群经行分析并通过动态监测T细胞亚群可以对HIV感染者或AIDS发病都进行区别。仅为HIV携带者,病毒未复制时,其Th细胞下降不明显。当发展为AIDS时Th细胞水平明显下降,如Th1细胞<Th2细胞时,HIV在细胞间的传播和感染更敏感,易发生AIDS。同时,当HIV阳性而无症状的患者,其Tc对Tc激活剂不反应者,其体内CD+4Th细胞水平下降迅速。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率也同时增加,对Tc激活剂反应敏感者,可维持CD+4Th细胞水平降低较慢或不降低,减少发生AIDS的几率。

4.6流式细胞仪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A抗原的分析

有些疾病的发病常与一些类型的HLA抗原检出有关,在这些疾病中,某些HLA抗原检出率比正常人群检出率高,最典型疾病是强直性脊柱炎,其外用HLA-B27表达及表达程度与疾病的发生有很高的相关性,利用FCM可以进行HLA-B27/HLA-B7双标记抗体检测HLA-B27阳性细胞,同时又排除交叉反应。通58%~97%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检出这种抗原,而正常人仅为2%~7%检出这种抗原。FCM检测HLA-B27快速,特异,敏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帮助。

总之,流式细胞技术在血液学,肿瘤,细胞生物学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血液;实验室检查与分析;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054-01

随着现代医疗实验技术的提高,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渐渐成为诊断医疗的有力依靠。人体机能在发生某些变化时,血细胞成分的数量质量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在确定病患基本资料,了解病史之后,借助现代化的自动化的检测手段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有利于疾病的快速确诊。由于检查方法的日益增加,检查结果涉及的种类与检查精度也同时增加。以常规检查为基础,检查主要围绕血细胞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测定,而新兴的骨髓检查、生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则可对其他相关血液进行探究,甚至可以在分子生物学的高度对患者细胞内染色体情况进行研究探查。本文重点就血液常规检查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血液检查

1.1 检查项目与指标

常规血液检查的主要对象是外周血中的血细胞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外周血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质数变化能够反应患者的骨髓的造血情况的一些病理变化。

随着自动化检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血液的实验室常规检查已经从半自动的计数仪发展成为外周血细胞的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可以对血细胞进行分类分析。大型医院或者与医院有合作关系的大型实验室甚至配有根据流式细胞仪原理进行血液分析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这都给血细胞的分析检查提供了更便捷、更广泛、更精确的方法。

全自动的血液分析仪在取代传统人工显微镜的技术方法后,可以在检查中为医生准确提供外周血液血细胞计数,包括:测出红细胞总数(RBC)、白细胞总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与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分类计数(D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等等,并且通过全自动检测仪,这些数据可以同时测得。

在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形态的病理变化时,仅仅有上述数据还不足以判断,还要通过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需要注意的是,检查中要观察有无异常细胞或者寄生虫的存在,如白血病细胞、微丝蚴、疟原虫等。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3篇

围产医学是7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儿科、产科、遗传及优生等诸多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父母遗传、母子关系、胎儿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早产儿与新生儿的复苏抢救技术。围产医学在国内外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围产儿的死亡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围产保健工作是当前儿科、产科医务人员的艰巨任务之一。

1围产保健的意义

(l)提高母婴的健康与民族素质。

(2)保护母婴的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和家庭幸福。

(3)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4)降低母婴的发病率和伤残率。

(5)是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的基础措施。

2围产期范围的计算方法

2.1围产I期孕满28周至产后7天或胎、婴儿出生体重)10009。

2.2围产I期孕满20周至产后28天或胎、婴儿出生体重》5009。

2.3围产班期孕满28周至产后28天或胎、婴儿出生体重>10009。目前,我国通常采用围产I期来计算围产期。

3如何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对34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产后7天内围产儿的死亡率一般在7一10%。,我国北京、上海约为14~15编,边疆不发达地区超过25编。这里看出,发达国家的卫生水准较高,围产儿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因此,我国要不断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其具体方法为:(l)基层保健机构对孕妇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蓝本,并对高危孕妇作出特殊标记。(2)高危因素繁多、病情严重者均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检查、治疗。(3)上级医院全面衡量高危因素对孕妇影响的程度,预测胎儿的成熟度及胎盘功能,选择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方式。凡有妊娠禁忌证者,及早动员其终止妊娠。(4)做好分娩期保健。(5)做好产褥期保健和三访视工作,指导母乳喂养及避孕节育。

4围产医学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中,人口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解放前后我国的人口情况变化很大。解放前,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低自然增长,平均寿命短,属世代更替迅速的粗放型。

解放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高自然增长,平均寿命延长,属世代更替减慢的过渡型。

目前我国围产医学的奋斗目标是降低出生率、死亡率及低自然增长率,延长平均寿命,提高人口素质。实现这一重要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前者需通过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等措施方能实现。后者需要全人类的长期艰苦努力,积极发展有关方面的科学技术,才能逐步实现,亦即所谓优生学。

优生学分为预防优生和积极优生两部分。预防优生指导进行必要的普查及目的明确的检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及措施防止有遗传缺陷的不理想人口出生。积极优生的目的在于掌握人口遗传,应用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积极改进和提高人口素质。其内容包括围产儿死因分析、出生缺陷监测、染色体及有关遗传学指标的普查、病原学(特别是病毒学)的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因素等。因此,必须积极提倡合理婚配,大力控制环境污染,加强劳动保护,提高文化修养,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5我国围产医学的现状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病因;遗传因素;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环境因素

近视指眼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变性近视、恶性近视,屈光度在-6.00D以上,其特点是眼轴进行性延长,近视屈光度逐渐加深。病理性近视是严重影响视功能的常见眼病之一,其全球患病率为0.2%~8.4%【1】,我国的患病率高,群体调查患病率为0.95%【2】。高度近视眼的眼球病理改变主要有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巩膜变薄、睫状体萎缩、玻璃体液化混浊、脉络膜萎缩变薄、视网膜退行性变化等,且眼球病理改变程度随眼轴增长、屈光度加深及年龄增长而加重。

目前,针对病理性近视的研究发现可能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化学特性改变、胶原基因和自身免疫学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层粘连蛋白等。

一、遗传因素

现在普遍认为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关系较大,遗传方式主要为单基因遗传,具有遗传异质性,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连锁性遗传等各种遗传方式【3】。自1990年第一个病理性近视相关基因座MYPl被确定以来,标志着病理性近视病因研究已发展到基因水平,现在发现的相关致病基因有MYPl、MYP2、MYP3、MYP4、MYP5、MYP11、MYP12、MYP13、MYP15、MYP16等【4】。

二、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化学特性改变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5】:病理性近视的发展与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化学特性改变有密切关系,而胶原作为巩膜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和积聚的改变与病理性近视的发展明显相关。高度近视人眼的巩膜显著变薄,尤以后极部为重,伴有巩膜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究其原因有两种观点:巩膜被动延伸和主动扩张。病理性近视后,胶原纤维明显分裂,微原纤维以无分裂现象。因而整个胶原结构变的更加疏松,还可见胶原复合体中央变的稀疏,从而巩膜更易扩张,眼轴进行性延长。在胶原纤维改变的基础上,由于亲和胶原分子内的蛋白多糖键破坏而发生微原纤维分解,分解过程随着近视的发生而发展,在病理性近视中达到最大限度。病理性近视时,除微原纤维分解外,亲和胶原和胶原纤维完全分解使巩膜变薄。

三、胶原基因和自身免疫学说

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了胶原基因和自身免疫学说【5】,实验性近视的动物模型眼的病理学研究发,近视眼巩膜软骨层增厚,双核细胞及成对细胞增多,细胞密度降低,提示巩膜软骨增殖和分泌增加。后极巩膜胶原积聚减少,巩膜变薄,胶原纤维直径变小,组织丢失,病理性近视发展时眼球的过度扩张是在巩膜的参与下形成的,巩膜是近视发生时眼内所有调控机制的最终靶组织。

四、环境因素

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围产期因素、调节因素和形觉剥夺三个方面【6】。褚仁远等对258对双生子进行围产期调 查后发现早产儿近视患病率较高,推测围产期胎儿体重及生长发育可能是病理性近视发病因素之一。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可使调节处于紧张状态,睫状肌紧张,脉络膜血循环不良,巩膜随之扩张变薄,进而导致眼轴变长。形觉剥夺也可导致脉络膜萎缩变薄、眼轴增长等病理改变。

五、层粘连蛋白的相关性

病理性近视的形成与层粘连蛋白的相关性表现在【7】:LAMA1基因发生突变或表达异常导致层粘连蛋白的合成、分布、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眼球巩膜生物力学的改变,最终导致眼轴变长及其相关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遗传因素在病理性近视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已得到公认,目前已确定多个病理性近视相关基因,提示了病理性近视具有显著遗传异质性。同时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病理性近视对视觉健康的危害极大,所以找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病理性近视的治疗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urtin BJ.Pathologic myopias.Acta Oplalmol Suppl,1988,185:105-106.

[2]褚仁远,倪鹏生,倪敏健,等。病理性近视眼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0,17(3):178-180.

[3]胡诞宁,近视的发病机制。见: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29-2430。

[4]高婷婷,龙琴。病理性近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纵览,2015,2:45-49

[5]王丽娜,张丰菊。病理性近视巩膜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临床眼科杂志,2007,15(1):92-94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5篇

千百万年以来,造成人们死亡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全身所有器官都损伤或衰竭,而可能仅仅是某一个器官损伤或衰竭所致。那么,人能不能像机器一样,某一个零件损坏了,换上一个新的,使机器重新运转而不致报废呢?这个美好的设想很早就有了。传说我国战国时代的医学家扁鹊(又叫秦越人)就曾经做过“剖腹换心”的手术,连西方国家也公认这是人类对器官移植的最早设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幅名画,画上一个圣徒锯掉生癌的腿,换上一名黑人死者的腿,这是比扁鹊晚了一千多年的欧洲启蒙思想。但这些毕竟是传说和设想,按当时的医学水平,根本不可能开展器官移植。

最先移植的器官――肾

真正开展器官移植研究是本世纪的事,而首当其冲研究的器官是肾脏,因为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都有两个肾,取一个肾不致造成供肾者死亡,这是因为肾周围组织器官联系较少,外边有一层脂肪囊,剥离较为容易。

1902年,奥地利医生乌尔曼,首次完成了动物的肾脏移植手术,但存活时间很短。1936年,前苏联医生伏诺洛伊给一位26岁的肾功能衰竭病人做了肾移植术,这在人类是第一例,患者术后仅活了48小时。1952年,法国一位16岁的木工因外伤造成肾破裂,大出血不止,医生按照常规,准备做破裂肾的摘除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事有凑巧,原来这个木工是先天性的一颗肾,这惟一的一颗肾摘除后,病人必死无疑。医生在万般无奈之下,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木工的母亲。母亲很爱她的儿子,愿意捐出一颗肾挽救儿子的生命。于是该医院的第一次移植手术正式开始。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患者术后恢复也十分良好,但在术后第22天的时候,病人突然死亡,整个医学界为此而震惊。经科学鉴定,手术及用药均无问题,那么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医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免疫排斥反应,简称排异。

器官移植的难题――排异

原来,人体有一个非常微妙的本领,它能够识别“自己的”和“外来的”组织,凡是自己的组织都一概接受,凡是外来的组织都一概排斥。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乔治・斯内尔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研究,在老鼠身上发现了“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H2系统。1958年,巴黎大学年轻的血液学助教让・多塞发现了人体白细胞相容性抗原(HLA),认为这就是人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相当于斯内尔发现的老鼠体内的H2系统。

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不仅白细胞表面,而且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组织细胞表面都带有HLA抗原。为什么器官移植以失败告终呢?归根结底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的HLA不匹配所致。这样一来,受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不容性外来抗原的刺激而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时,就会对外来的“异己分子”发动猛烈的攻击而使移植器官遭到破坏,使器官移植归于失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巴鲁什・贝纳塞拉夫确定了免疫反应的基因,提出这种基因如何指导T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理论,他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人群中HLA系统与疾病易感性的联系,使整个医学界对免疫学和遗传学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1980年12月10日,瑞典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述三位科学家――乔治・斯内尔、让・多塞和巴鲁什・贝纳塞拉夫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是他们揭开了“排异”之谜,攻克了器官移植的难题。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6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趋向老龄化,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也成为临床诊治中毋容忽视的一个群体。现将我院2009年1月1日~2013年3月30收治的57例初治老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7例住院病人,男26例,女31例,男:女为1:1.19,发病年龄60~80岁,中位年龄67.08岁。全部病例均经血象、骨髓象、组织化学染色确诊,部分病例行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均符合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标准(1)。

1.2 AL类型 形态学分型:AML 45例,M1 1 例,M2 23 例,M3 2 例,M4 10 例,M5 8例,M6(原发性) 1 例;ALL 12例,L1 3 例,L2 5例,L(形态未分类) 4 例,ALL:AML为1:3.75 。免疫学分型:54例做流式分型,表达髓系标志者45例,表达淋巴系标志者7例,同时表达髓系及淋巴系标志者2例,表达CD34+细胞20例。细胞遗传学分型:25例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16例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t(15;17)2例,t(8;21)7例,t(8;14)2例,t(4;11)4例,+8三体1例。

1.3 临床表现 贫血52例(91.2%),发热18例(31.5%),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瘀斑、齿龈出血、鼻出血、脑出血共11例(19.2%),胸骨压痛32例(56.1%),骨痛9例(15.8%),淋巴结肿大6例(10.5%),肝大4例(7%),脾大3例(5.2%),双下肢浮肿4例(7%)。

1.4 化验室检查 外周血:WBC

1.5 合并症 合并糖尿病4例(7%),肺部感染5例(8.8%),脑出血2例(3.5%),银屑病、冠心病、肺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肠梗阻各1例,高血压病3例(5.2%)。

2 治疗与转归

2.1 诱导缓解治疗 AML中 12例用HA方案(HHT 2-4mg/d ×5-7d,Ara-C 100-200mg/d×5-7d),6 例用DA方案(DNR 40-60mg/d× 3d,Ara-C 100-200mg/d ×5-7d),4例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5-7mg/d ×1-8d,Ara-C 10mg/ m2 q12h×1-14d,G-CSF 200ug/ m2 ×0-14d),7例用HAG方案(HHT 2-4mg/d ×5-7d,Ara-C 25mg/m2 q12h d1-14,G-CSF 200ug/ m2 ),2例用HOAP方案(HHT 2-4mg/d ×5-7d,VCR 2mg/d d1,Ara-C 100-200mg/d×5-7d,Pred 45-60mg/d×5-7d ),4例用IA方案(IDA10mg/d×3d,Ara-C 100-200mg/d ×5-7d),1例用TA方案(THP 40mg/d×3d,Ara-C 100-200mg/d ×5-7d ),1例用全反式维甲酸(40-60mg/d)联合DA方案治疗; ALL中5 例用VDLP方案(VDS 4mg/d d1.8.15.22,DNR 40-60mg/d d1-3 15-17,L-Asp10000u ×6 d,Pred 45-60mg/d,第15天后减量), 3例用CODP方案(CTX 0.2-0.6/d d2.5,VDS 4mg/d d1.8.15.22,DNR 40-60mg/d d1-3,d15-17,Pred 45-60mg/d,第15天后减量)。2例用COP方案(CTX 0.2 d1.3,VDS 4mg/d1.8,Dex 10mg/d×8d),1例用COAP方案(CTX 0.2-0.6/d d2.5,VDS 4mg/d,d1.8.15.22,Ara-C 100mg/d×5-7d)。1例用MOEP方案(MTZ 5mg/d×3d,VDS 4mg/d d1,VP-16 0.1/d×3d,Dex7.5mg/d×7d)。

2.2 支持治疗:留置深静脉导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化疗期间给予水化、碱化尿液、止吐,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成分输血、抗感染及G-CSF治疗。

2.3 并发症 均出现骨髓抑制,并发口腔、上呼吸道、肺部、消化道、肛周、皮肤感染者共32例;出血21例,其中皮肤黏膜出血15例,消化道出血2例,牙龈出血2例,泌尿系出血2例;肿瘤溶解综合症1例。

2.4 转归 9例未化疗自动出院,8例姑息治疗, 1例M3患者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治疗,以上几种情况均不计入疗效评价〔2〕。39例接受化疗,10.2%(4/39)治疗失败,9例在化疗第一疗程后达完全缓解(CR),CR率23%(9/39)。12例达部分缓解(PR),PR率30.7%(12/40)。总有效率为53.8%(21/39)。死亡8例,20.5%(8/39)的死亡与化疗直接相关。WBC>100×109,CD34+细胞阳性,t(4;11)的患者无1例达CR,SF增高的患者3 例达CR,LDH增高的患者3例达CR, 60-69岁患者CR 7 例,占77.7%(7/9)。

3 讨论

老年人白血病初起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高龄体质所掩盖,容易误诊漏诊。本资料统计约38.5%(22/57)的患者就诊时就出现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因此,老年人定期进行常规体格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

本资料共统计57例老年初治AL,其中AML45例,M2占51.1%(23/45),患者多伴有糖尿病、肺部感染、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常有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本组接受化疗的患者以HAG、IA、VDLP方案缓解率较高,HAG方案缓解6例,CR率85.7%(6/7),IA方案缓解3例,CR率75%(3/4),DA方案缓解4例,CR率66%(4/6),IA方案诱导缓解优于DA方案,20.5%的死亡与化疗直接相关。VDLP方案缓解4例,CR率80%(4/5).

Haferlach等[3]通过多中心研究分析认为细胞遗传学、年龄、高LHD水平与预后相关。本资料统计显示高白细胞(≥100×109)者占12.2%(7/57),骨髓明显活跃以上占38.5%(22/57),LDH升高占50.8%(29/57),SF升高者占61.4%(35/57),免疫学表型:CD34+细胞阳性者占35.0%(20/57),染色体核型异常者占64.0%(16/25)。上述患者均有极低的CR率。本资料统计CR率为23%与文献[4-7]报道的25.6%-47.6%相接近。老年AL缓解率低的原因为:①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对化疗药物清除缓慢②既往有前驱血液病病史,如MDS [6]。③化疗后抵抗力低,易并发严重感染,出血,病死率高。④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p-糖蛋白(p-pg)高表达 [7]。

对于老年AL的治疗,各家都有报道,但迄今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我科应用HAG方案治疗初治老年AL7例,其中缓解6例,CR率85.7%(6/7),CAG方案治疗4例,3例达CR,CR率75%,鉴于观察例数较少,无法正确评估其疗效,关于CAG、HAG方案治疗初治老年AL的确切疗效有待于大样本资料进一步观察。

总之,老年AL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自身特点,治疗应个体化,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及探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4-1061.

[2]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8:131-133.

[3] Haferlach T,Schoch C,Loffler H,et al.Morphologic dysplsia in denov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is related to unfavorable cytogenetics but has no independent prognostic relevance,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ntensive induction therapy:results of a multipedamenter analysis from the German AML Cooperative studies[J].J Clin Oncol,2003,21(2):256-265.

[4] 王小超,陶丽,陈诗强. 7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4):534-535.

[5] 李红华,达万明,王书红,等.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效果观察[J].白血病・淋巴瘤,2002,11(1):13-15.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流产,自然,复发性;淋巴细胞;免疫疗法,主动

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连续2次以上(包括2次)怀孕(同一)在同一妊娠周发生自然流产的现象。当一对夫妇患有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且排除解剖学、遗传学、内分泌和感染等诸多因素时,常称其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其中大约有40%~70%是由于免疫学因素造成[1]。我院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7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60例,均为早期(

1.2治疗方法

专人对夫妻双方进行免疫治疗知识宣教后,签订知情同意书。方法为采用丈夫(或无关第三个体)的淋巴细胞,早空腹时抽取丈夫(或无关第三个体)前臂肘静脉抗凝外周血12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提供)提取淋巴细胞,生理盐水洗涤3~4次,用1ml生理盐水稀释到活淋巴细胞数为(2.0~4.0)×107个,于妻子前臂内侧分6点作皮内注射[3]。孕前注射4次,每次间隔2~3周。孕前治疗2次后,指导性生活,争取3~4个月内受孕。如治疗后3个月未孕,加强1次;孕后再增强治疗1~2次或2次以上,治疗的开始时间是,只要妊娠试验阳性即开始,争取在孕60d内完成;同时进行黄体支持保胎治疗。

1.3观察内容

1.3.1妊娠成功指标妊娠>28周、B型超声未见异常或分娩活婴视为妊娠成功。

1.3.2细胞因子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水平。测定过程严格按试剂盒(Endogen,美国)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结果

2.1妊娠分娩情况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60例,其中再次妊娠30例(将妊娠超过3个月、B型超声未见异常或分娩活婴视为妊娠成功),分娩正常婴儿15例(其中足月分娩12例),早产3例,28~36周妊娠9例(失访1例),16~27周妊娠3例(失访1例),失败3例。治疗成功率为89.28%(25/28)。

接受免疫疗法患者分娩的15例婴幼儿随访(15个月)结果:3例早产儿体质量1.96~2.20kg,出生后转儿科,0.5~1个月健康出院;其余12例体质量均在2.55~3.5kg,出生时表型正常,随诊生长发育及智力均正常。

2.2细胞因子变化

60例患者治疗后IL-10、M-CS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见表1。

3讨论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占已婚育龄妇女的10%,病因复杂,多数与免疫因素有关,并且涉及医学的多个学科,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探讨其临床机制及治疗方法,提高妊娠成功率和婴儿活产率,对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疫因素造成自然流产的原因是:胎儿是一个既带有母系遗传基因同时带有父系遗传基因的新个体,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直至分娩,胎儿与母体之间存在着免疫对抗和平衡。一旦母、胎双方发生免疫不协调,即可引起母体对胎儿的排斥而导致流产。

免疫学与遗传学范文第8篇

1.1“框架”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框架式”教学设计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框架一词是由闵斯基提出的,他的看法是“在一般情形下,当一个人遇到新情况时,会从他脑海中的记忆结构里去搜寻相关的信息”。在这里所说的这个记忆结构就是“框架”,是一种架构,而“框架”即是代表典型情况的资料结构。为了更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框架式教学法授课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把握,不在教学内容的“细节”上纠缠,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调控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其分散,以降低课程难度。

1.2“框架式”教学法的优势

知识框架的建立,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有了初步的整体概念,而且知识框架的建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讨论医学免疫学知识有系统的指导作用。并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河北北方学院2010级两个医学本科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3名学生,分为实验班(43名)和对照班(40名)。

2.2研究方法

2.2.1教学方法

学前对两个班进行免疫学基础知识问卷调查。实验班采取框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按传统教学方式授课。两个班理论授课内容和学时数相同,授课过程中进行两次理论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其内容、方式、时间均相同。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2.2.2“框架式”教学法的应用

首先对教学内容划分模块、重视教材中“免疫学简介”章节的教学,引入框架式教学理念。比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针对所有医学免疫学内容搭建如图1的基本框架,使学生从整体上领会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及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对具体章节搭建框架。教学中针对本章节的主题,确定教学目的,按照从总到分的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框架,为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比如对“抗原”这一章:先要求学生掌握好抗原的概念及特异性相关知识。再引导学生举例日常哪些物质可以成为抗原,这些物质又具有怎样的共同特性,最后总结出抗原的概念及具备哪些特性就可以成为良好的抗原。再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在基本框架搭建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学习以充实自身的框架,比如可以向学生提问抗原是怎样被机体识别的?其特异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提供相关书籍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网络搜索、互相讨论解决问题,充实框架。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惜删掉一些叙述性的内容,对于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等过程中的细节之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讨论,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易于理解和掌握,便于加强记忆。

2.3统计学处理

学生成绩以x±s表示,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学前免疫学基础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与对照班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之前,具有同等水平的基础知识。

3.2对照班和实验班考试成绩比较最后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考试分数均呈正态分布、考试的可信度较高。两个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见表1。经统计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班期中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两个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经统计分析,实验班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学生对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教学满意程度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而激发学习兴趣实验班也高于对照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它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生物化学等相互渗透、互相推动,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但是其理论内容深奥、抽象,概念多,各种概念相互解释,并且以英文简写出现,使得学生感到纷乱复杂,难以把握。高等医学院校免疫学授课还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并且不断更新,学生班容积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台上“津津有味”地讲,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为此本文对框架式教学法进行了探讨。框架式教学法是系统理论在教育理论中的应用,它强调知识整体性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脉络,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和应用。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框架式教学法就要求:授课要精选精讲而不是面面俱到;对整门课建立内容的框架结构同时强调其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课后学生要自己丰富、充实框架所包含的内容。本研究随机选取的两个班级学生免疫学基础知识水平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实验班采用框架式教学法授课,对照班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经过处理,获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说明框架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是可行的。同时框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从整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省去了大量细节知识的讲授,节省了课时,适应了免疫学学时少的情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框架式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构建本学科的新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独到之处,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