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候;农作物;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80-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据调查,最近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18)℃,最近5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了1.1℃,明显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我国的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气候变暖将对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及早开展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1 我国主要病虫害概况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大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病虫害的种类也随之变化。水稻、小麦、棉花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近几十年其病虫害发生状况如下。

水稻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螟虫和稻瘟病为主;60年代螟虫的为害逐渐减弱,稻纵卷叶螟为害较重,病害方面以纹枯病为主;70年代稻纵卷叶螟进一步猖撅,螟虫回升,稻飞虱也上升为主要害虫,病害方面以白叶枯病为主;80年代稻飞虱和纹枯病大量发生;自90年代以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稻瘟病成为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病虫害。

小麦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吸浆虫、粘虫、锈病为主;60年代吸浆虫和锈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粘虫出现先减弱后回升的情况;到70年代粘虫的发生频率增加,赤霉病和锈病成为主要病虫害;80年代粘虫的为害势减弱,麦蚜成为重要害虫,赤霉病、锈病、丛矮病成为3大主要病害;90年代以来,吸浆虫、麦蚜、麦红蜘蛛、蝗虫、赤霉病、锈病成为小麦的主要病虫害。

棉花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棉蚜、红铃虫、黄矮病为主;60年代棉蚜、红铃虫得到控制,黄萎病为害加重;70年代棉铃虫、棉蚜危害加重,黄枯萎病流行;80年代棉铃虫、棉蚜、红铃虫、红蜘蛛4大害虫严重威胁棉花生产;90年代以来,棉铃虫、柿蚜等成为主要虫害。

2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2.1 暖冬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暖冬延长了农作物病虫害在越冬前的发展时间,有利于其繁殖,增加了越冬的病虫害数量,降低越冬死亡率,造成次年病虫害发生加重,并且发生期提前,为害期延长。

2.2 气候变暖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界限、越冬北界北移

由于气候变暖,我国各地10℃积温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增幅为500-900℃。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生存和发育的温度条件变优,扩大其越冬范围。

2.3 气候变暖增加了农作物虫害的繁殖代数

虫害的发生需要一定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气候变暖使各地区的有效积温逐渐增加,这就缩短了各虫态的历期,进而缩短了整个世代的发育历期,繁殖速度加快,繁殖代数增加,对农作物的伤害也随之加重。

2.4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害虫迁飞的影响

气候变暖使农作物害虫向北迁入期提早,向南迁回去推迟,延长农作物受害时间,伤害加重。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病虫监测,健全预警系统

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暴发病虫害之前都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因此,可以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工作,实施病虫监测,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同时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对病虫害进行趋势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3.2 开展综合防治,减轻危害损失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农业措施为基础,药剂防治为关键。

3.2.1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抗(耐)病虫害能力强的作物和品种;耕翻灭茬,提高害虫(越冬)死亡率;及时清除田边杂草,注意田园卫生,清除田边周围杂草营造不利于病虫害生存的环境;合理施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3.2.2 药剂防治 选准用药时期和药品种类,提高防治效果;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 加强组织发动,确保技术到位

各部门要把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与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一样重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途径,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信息与防治技术。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为农民进行讲解,使农民真正掌握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率。

4 小结

气候变暖将会更有利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使一些原来属于次要种群的害虫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控机制,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从整体上研究与设计集约持续农业结构,加强长期和超长期预测,尽可能预见农田有害生物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控,变成灾因素为防治因素,就能遏制病虫灾害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 白慧,梁平,杨胜忠.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5).

[2]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五十年中国大陆近地面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平玉8号;苗期;中后期;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67-02

玉米新品种平玉8号是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260 cm,穗位高126 cm,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锥型,穗长18.9 cm,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9.2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3 g,含粗蛋白8.24 %、粗脂肪4.13%、粗淀粉75.31%、赖氨酸0.165%;生育期133 d,比对照组(郑单958)早1 d。平均倒伏(折)率0.8%。抗病性强,高抗矮花叶病(0.0%),抗小斑病(3级),中抗大斑病(5级)、弯孢菌叶斑病(5级)、瘤黑粉病(8.5%),高感茎腐病(65.8%),平均产量14 659.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适合河南省各地种植。

近几来随着河南省平玉8号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玉米品质和质量,玉米病虫害发病率达10%~25%,严重的达48.6%,造成减产40%~50%。玉米新品种平玉8号常见玉米病虫害对其稳产稳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防治病虫害的难度很大,但为了玉米能够提高产量,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在各个阶段保护好玉米苗,不让其受到病虫害的残害。结合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保障玉米的增产增收。

要做好玉米的生产就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现将平玉8号苗期、中后期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平玉8号苗期病害主要有玉米茎基腐病、玉米苗枯病;苗期害虫有蓟马、粘虫等,若不及时做好防治,对平玉8号生产将造成很大影响。

1.1 玉米茎基腐病(也称青枯病)

1.1.1 发生特点。玉米茎基腐病,也称青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刀菌真菌危害所引起。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0%,严重的达30%以上。该病主要侵染平玉8号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苗自根系侵入,感染该病后玉米根部症状表现在产生纵向扩展不规则状褐色病斑并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使木质部变褐,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随后缢缩,致使初生根、次生根腐烂,引起倒伏或整株枯死。地上叶片症状表现主要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类型。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严重的整株叶片枯黄。该病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种植密度大、天气炎热,同时遭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严重。尤其是雨后天晴、太阳曝晒时发生发病尤为明显。

1.1.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耕种时要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种植抗病品种;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排出田间积水;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将平玉8号玉米种用种衣剂包衣,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50~1/40;增施肥料,如施用优质农家肥45~60 t/hm2、纯N 195~225 kg/hm2、硫酸钾120~150 kg/hm2;收获后深翻土壤;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可用57.6%冠菌清225~30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防治[1]。

1.2 苗枯病

1.2.1 发生特点。苗枯病是由镰刀菌属和腐霉属的真菌复合侵染引起。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该病一般在苗期发生,病原菌在种子萌动期即可侵入,发病株在根尖发生褐色病斑,造成根部发育不良。根茎交界处呈现水渍状凹陷腐烂斑块,地上部萎蔫枯死。叶片症状表现为幼苗基部1~2叶发黄,叶尖和叶(缘)边干枯,由基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发展,严重的植株外周叶片干枯,心叶青枯萎蔫,植株死亡。发病轻者生长细弱,形成弱苗,发病重后期成为空秆。苗枯病的发生在播种过早、过深、低温霜冻和施用未腐熟肥料的田块发病严重。近几年,由于小麦根病发生严重,也加重了苗枯病的发生程度。

1.2.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要选用优质、籽粒饱满、发芽势强的玉米种子;播种前先将种子翻晒1~2 d;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苗期至拔节期追肥,一定要增施磷钾肥,以培育壮苗,尤其注意补充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生长旺盛,以提高抗病能力[2]。药剂防治苗枯病可用35%多克福2 kg对100 kg种子包衣,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g加水100 mL,拌种子5 kg。

1.3 蓟马

1.3.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蓟马是平玉8号玉米苗期害虫,个体小(0.9~1.3 mm),会飞善跳。蓟马的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蓟马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蓟马的成虫和幼虫多在玉米幼嫩部位为害,心叶处更为严重。一般玉米出苗后1~2片叶,蓟马即开始危害,到3~4叶时危害症状较明显,到此时防治,为时已晚。蓟马危害盛期一般集中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1.3.2 防治技术。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平玉8号玉米出苗后开始防治。要特别注意蓟马的防治,在农业防治上,春耕前进行精耕细作,或在初龄幼虫期铲除杂草;对高龄幼虫也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发现有断苗,拨开土块进行捕杀[3]。药剂防治蓟马可用20%威力棒1 050~1 200 g/hm2或2.5%氟氯氰菊酯900~1 050 g/hm2,加水适量进行防治。在防治时,应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原药要二次稀释施用,避免在大风高温天气施用[4]。

1.4 粘虫

1.4.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是一种远距离迁飞危害特性的暴发性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粘虫的卵为圆形稍带光泽,初产时为白色,颜色随生长逐渐加深,将要孵化时呈黑色。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为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5条背线,因此又叫五色虫。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蛹红褐色。成虫:体长17~20 mm,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前翅有2个土黄色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危害轻者玉米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发生时,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1.4.2 防治技术。同蓟马防治技术。

1.5 小地老虎

1.5.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地蚕)属鳞翅目、夜蛾科,经历卵、蛹、幼虫、成虫阶段。小地老虎的卵为馒头形,直径约0.5 mm、高约0.3 mm。初产为乳白色,渐变黄色。蛹,体长18~24 mm、宽6.0~7.5 mm,赤褐有光。口器与翅芽末端相齐。幼虫,为圆筒形,成熟幼虫体长37~50 mm、宽5~6 mm。头部褐色,体灰褐至暗褐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4]。成虫体长17~23 mm、翅展40~54 mm,头、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翅褐色,前缘区黑褐色,外缘以内多暗褐色;后翅灰白色,纵脉及缘线褐色,腹部背面灰色。小地老虎初孵幼虫就可为害玉米,首先在嫩叶上啃食,把叶片吃成小的缺孔,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芽。3龄后食量开始增加,白天潜伏土中,晚上在近土面处咬断幼苗嫩茎,有时把咬断的嫩茎拖入洞中作为食料,一般24 h能咬断幼苗2~3株,常造成缺苗断垄。

1.5.2 防治技术。同蓟马防治技术。

2 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及其防治

2.1 纹枯病

2.1.1 发生特点。纹枯病为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平玉8号玉米生长后期,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发病部位主要在叶鞘和茎种上,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多为圆形至长椭圆形,也有不规则形、水渍状,后期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染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7―8月遇多雨年份发病比较严重。

2.1.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实行轮作,选用抗(耐)病的品种或杂交种,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在药剂防治上,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 500~2 250 mL/hm2,对水750~900 kg/hm2喷雾;大喇叭口期,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3 kg/hm2,拌无菌细土300~375 kg/hm2撮施于平玉8号大喇叭口内;也可用井冈霉素毒土一次性施于心叶,可兼治玉米穗腐病[5]。

2.2 穗腐病

2.2.1 发生特点。玉米穗腐病主要为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层出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瑞孢菌等近20多种霉菌侵染引起。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病粒无光泽,不饱满。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

2.2.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实行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清除并消毁病残体。在药剂防治上,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隔7 d再喷1次,便可治愈穗腐病[6]。

2.3 玉米螟

2.3.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多食性害虫。卵为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的卵一部分为黑褐色。蛹,长15~18 mm,黄褐色,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老熟幼虫,体长25 mm左右,圆筒形,头部为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2排毛瘤,前后各2个。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 mm,翅展20~30 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2条褐色波状横纹,之间有2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玉米螟主要是幼虫蛀入平玉8号玉米主茎或果穗内,使主茎折断,致使玉米减产降质。

2.3.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部,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也可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药剂防治用可20%三唑磷乳油1 125~1 500 mL/hm2,拌成毒土后施入心叶;还可用三唑磷500~8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 500~2 250 g/hm2拌细沙土120~150 kg/hm2施入心叶。

3 参考文献

[1] 叶永梅.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2):33.

[2] 王敏,李均忠,穆金虎.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J].乡村科技,2010(5):17.

[3] 尹元凯.浅论玉米施肥、水灌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44.

[4] 马洪振.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11(3):17-18.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祖花;鲜切花;标准化生产

1 前言

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红掌、火鹤花,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革质,花为掌状佛焰苞花序。具有明亮蜡质光泽,肉穗花序圆柱形,花姿奇特美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于1853年在拉丁美洲哥伦比亚的热带雨林中被发现,1876年传入欧洲,法国植物学家安祖以自己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安祖花”。1940年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引种、培育和生产,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

安祖花是国际上流行的高档切花材料,是世界名贵花卉之一。为目前较为珍贵的花叶兼用的观赏植物,其花色鲜艳,花姿奇特,花期持久。并且瓶插寿命可达一个月。在全球花卉生产中,安祖花切花的栽培面积达到5km2。以上,销售额逐年提高,仅次于热带花卉兰花,而国内安祖花栽培面积不足50hm2,在花卉行业属于面积较小单种花卉栽培,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几年来,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发展安祖花在我国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名贵花卉之一。

国内安祖花以设施栽培为主,除云南、海南、广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均采用玻璃温室栽培,以高密度种植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云南、海南以及广东的气候相似,栽种方式基本相同,采用露天、遮阳网棚式栽培,冬天需要加温。河南、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还需要对空气加湿来保证安祖花的品质。因此制定一套标准的设施生产技术能对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 生产设施

2.1 基本设施

在自然条件下,安祖花生长在高温高湿较阴暗的环境中,不受极端气候的伤害。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安祖花生产及贸易基地,其全部采用现代化电脑环控(温度、遮光、二氧化碳浓度等)的玻璃温室栽培(图1,图2)。种植安祖花切花的温室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相似,主要目的均是最大可能地创造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环境。

一般情况下,空间越大的温室,对温度、湿度的调节缓冲能力越好。据调查,华东地区的玻璃温室空间达到5000km2,大的达到10,000km2,且全程采用现代化电脑环控栽培。为了保证室内的温度不至于过热,要求温室的通风透气性良好,且要达到一定的高度(5~5.5m)。在生产过程中依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实际经济情况选择不同的温室来种植。依据调查将各地区的温室使用情况大致划分如下: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可选择塑料大棚或目光温室:西北和华北地区选择可调控温度和湿度,及通风效果好的日光温室,但成本较高:西南地区可适用成本较低的塑料大棚及荫棚。

2.2 辅助设施

2.2.1 风机―湿帘降温系统

在温室的横向处,一侧安装风机(图3),一侧安装湿帘(图4)。湿帘上有水流下,风机向外抽风,以此来实现降温,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气湿度。另外在温室的上方还增加了一些内循环风机(图5),以达到更大的降温效果,现在多数的温室均以此方式来实现降温。

2.2.2 加温装置

安祖花为喜温植物,热量要求高,采用管道加温可使温室均匀受热,避免煤灰污染,整洁卫生,但缺点是热能耗费比较大,成本高。(图6)不同地区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保证冬季生长的最适温度。

2.2.3 水处理系统

安祖花对水质要求严格。经过处理的水可用于灌溉和喷雾系统。不仅解决了水质问题也保持了叶片和花的整洁(图7)。

2.2.4 灌溉装置以及肥水供给系统

安装喷灌和滴灌系统(图8,图9),喷灌在灌溉的同时还可以取到降温和增加湿度的作用,但是耗水量大,对水压要求高,价格昂贵。

2.2.5 遮阳系统

遮阳系统采用进口或国产75%遮光率的银灰色遮阳网,以防阳光直射。遮阳系统安装可分为内外两种。内遮阳冬季保温效果好,但夏季降温效果相对较差(图10):外遮阳夏季降温效果较好,但夏季光照过强,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2.2.6 计算机和检测仪器

计算机和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检测仪器有PH、EC值测定仪,温度测定仪等(图11,图12)。

2.2.7 虫害防治设备

防虫网、电子杀虫器等一些物理防治系统。用来监测和、控制温室内害虫的发生(图13)。

2.2.8 库房和生产加工区

每公顷(10000m2)的太温室需要600m2的附属建筑,仓库、包装车间、工人房等。

3 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受市场欢迎、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性强、花瓶期长、花型花色漂亮,适应性强、适宜本地区栽培的品种。常见品种有‘Evita’(‘爱复多’)、

‘Tropical’(‘热情’)、‘AleX’(‘阿里克丝’)、‘Joy’(‘欢乐’)、

‘Glorla’(‘光辉’)等,其中以红色的品种最为畅销,红色品种以TropicaI和Evita最受市场欢迎。常见的品种有红色和粉色,其次是黄色和白色品种(图14)。

4 前期准备

栽培前十五天密闭温室,可用敌敌畏烟雾或百菌清烟雾密闭熏棚,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50~60℃,维持8~10天,进行灭菌杀虫。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杂草、青苔,减少病虫的滋生传播。栽培前对安祖花生产温室及其配套设施,特别是温室地板和苗床应每年定期喷施杀菌剂,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

5 播种繁殖

安祖花须以随采随播形式种植。为避免果皮果肉腐烂发霉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应去除果皮,洗去果肉。用纯沙催芽法播种,将种子点播在干净的河沙中,播种深度为0.4~0.7cm,一般14天左右就可发芽,长到5~6片叶时,移栽至基质中进行假植栽培。现在栽培多以组培苗移植,优点为生长整齐一致,病毒少。种植方式现代化大温室多采用盆栽、槽栽和床栽等。

6 栽培基质

要求有良好的保水性与排水性,保肥力强,支撑能力强,水、空气维持一定的平衡。推荐使用珍珠岩:椰糠/泥炭土=1:2的基质配方,小块颗粒必须在2-5cm之间。理想的基质环境pH保持在,5.5~6.0,EC保持在0.8~10mS/cm之间。

7 定植

7.1 定植时期

大型温室栽培可周年种植,但尽量避免极端温度季节。华北地 区(北京、河北等地)每年的3、4月和9、10月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最为适宜,为最佳的定植时期。

7.2 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为每公顷12-14万株,定植不宜过深,不宜将心叶埋在花泥下,生长点应露出基质表面。种植前用600倍的普力克进行蘸根,防止根部病害,同时又能刺激根的生长。防止伤口感染和其它病害,以及人为的交叉感染。

8 栽培后管理

8.1 温湿度管理

最佳温度为白天晴天20~28℃,阴天18~20℃,夜间18℃以上。极限温度为14℃和35 cC。相对湿度要求白天晴天大干50%,阴天70%~80%,晚上低于90%。一般情况下,温度低于14℃,就会发生冷窖,温度高于35℃时,会造成花芽败育或畸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通风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也可通过喷雾系统来降低温度,这样既可增加湿度又可以保持植株干燥,同时还能降低病害的侵染机会。在冬季,温室中气温低于17 oC时,使用暖气管道进行加温,防止植株冻害,使其安全越冬。

8.2 光照管理

影响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最佳光照度为15000~25000Lx。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使得同化产物的减低;当光照过强时,植株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一些品种色泽暗淡,更严重时可能出现叶片变色、灼伤或焦枯现象,可通过遮阴网来进行光照调节。

依据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的差异,进行有效的调整。营养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较高,可适当加光,促进生长;开花期间对光照要求低,可适当遮光,防止发育不良,色泽暗淡,影响观赏。

8.3 肥水管理

安祖花对盐分较为敏感,规模化生产应使用经过处理的纯净水进行定期灌溉,使水质达到其生长的基本要求,降低盐分在基质中的积累,且基质的PH值需控制在5.5~6.5之间。夏季可2天浇水一次,气温高时每天浇一次水:秋季一般4―7天浇水一次,供水量一般为夏季每周20L左右,冬季每周7L左右。人工浇水一定要均匀,有经验的工人来操作较为恰当。

安祖花通常采用根部施肥。因为安祖花的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不能对肥料进行很好的吸收,且此方法还可以保持叶片和花朵的干净整洁,所以对安祖花进行根部施肥比叶面追肥效果要好。依据不同的基质、季节和植株的生长发育时期定期定量的施用液肥。施肥时间因气候环境而异,一般情况下,在8:00~17:00施用:冬季或初春在9:00~16:00时进行。秋季一般3~4天为一个周期,如气温高,可视盆内基质干湿程度2~3天浇肥一次。

8.4 田间日常管理

8.4.1 拉线

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需要在栽培床两边拉线,防止植株向两边倒伏,减少走动过程中对花和叶的伤害。

8.4.2拔出杂草

定期拔除栽培床和地面的杂革,避免水肥的浪费,同时还能减少病原物的寄主。

8.4.3 定期修剪老叶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定期修剪老叶增加植株之间的空隙,利于通风,增加更多光照,避免病虫害蔓延,降低植株发病率。且叶片太多花芽难以露出或产生言花,茎弯曲,损伤花芽和花朵。通常修叶每株应保留4~5片功能叶。但是不同的品种剪叶次数和保留的叶片数量不同,应视具体品种而定。9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安祖花切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其中搞好化学防治之外的工作非常重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温室的温度控制,搞好环境卫生,避免生产区人员、作业工具的流动等。

2)加强温室的管理,经常通风,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非生产人员严禁出入,如要进入必须按要求进行消毒。

3)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杀虫剂和杀菌剂一般在早上或傍晚喷施,钢制剂容易对安祖花造成伤害,应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细菌病主要有细菌性疫病和枯萎病,主要采用1.5%的农用链霉素防治。真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等,80%代森锰锌、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800倍液防治、50%克菌丹等。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一共2~3次。虫害主要有蓟马,红蜘蛛等,用20%的绿威乳油等防治。

10采收

可根据佛焰苞下面的花茎是否挺直坚硬或通过花瓶期测试最佳收获时期。同时结合市场情况,适当调整采切时间和采切量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采切时尽量将花茎切至最长,但注意切花时植株上应保留3~4cm的茎。剪切下来的花枝应尽快放入盛有净水的水桶中。每个步骤中应注意减少损伤并及时消毒。

11分级

分级标准参见GBT/18247.1~20OO《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一部分:鲜切花》。

【参考文献】

[1]摩文波,张宏达广东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4,2(3); 1-11

[2]段代祥,陈贻竹,叶华谷,等广东省乳源县野生维管植物资源调查[J].广东林业科技,2005,21(1):48-51

[3]胡军民,安祖花[J].中国花卉园艺,2002,5(23):50-51

[4]李政红,郭涛,李中勇,国内外安祖花生产及科研概况[J]温室园艺,2009:60-61,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护地;土传病害;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187-03

当土壤内部条件适宜时,生活在其内的线虫、真菌、病毒、细菌等侵入作物体内引起的病害统称为土传病害。近年来,蔬菜的集约化种植、保护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连作时间的延长等为土传病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给蔬菜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抑制另一种生物的防治方法,不仅对植物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环境无污染,生态平衡得到保护,被称为绿色防治方法。目前,已在棉花[1]、番茄[2]、辣椒[3]、小麦[4]、茄子[5]、玉米[6]、水稻[7]、甜瓜[8]等植物上得以成功应用。因此,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的研究、预防,势在必行。

1保护地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

保护地蔬菜栽培,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轮作倒茬困难,连作周期长,内部温度、湿度大等条件都有利于各种致病菌的存活、繁殖,并最终导致病害的发生、传播,所以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难度就相当大。近年来,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成为影响保护地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1.1连作、重茬现象严重

目前,保护地蔬菜栽培普遍向规模化和单一化方向发展,植物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场所因为连作现象而得到保证,导致病原菌大量繁殖,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如由镰刀菌引起的番茄和瓜类的枯萎病、青枯病等。保护地土壤障碍一般在种植后第3~4年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作物对某种元素单一性吸收,打破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种植同一作物,根系分泌物或自身残体分解产生的物质中存在阻碍后续作物根系发育的克生物质,使得生物酶活性会下降[9-12]。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种类,放线菌次之,真菌排第3位。连茬作物根系的多年分泌物和代谢物长期积累,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发生变化。一些有益菌(如氨化菌、硝化菌等)的生长受到抑制,使土传病原菌数量(如青枯病、炭疽病、枯萎病、软腐病、根结线虫等) 逐年增加,从而造成严重病害[13]。研究表明,有害细菌、真菌数量:大棚>温室>露地[14]。

1.2肥料用量比例失调

为追求产量,农民在保护地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中各养分元素比例失调,从而导致植株相关部位出现缺素症状,而农民则一味地加大施肥量。因此,目前施肥问题表现在氮肥过多、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偏少。

1.3土壤内环境恶化

土壤中的寄主植物、病原物质、有益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结果表现在土传病害发病程度的轻重。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病菌能大量繁殖并侵染感病寄主,而连作则为病菌的持续致病提供了可能。如果外界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菌存活或土壤养分被消耗殆尽时,病菌即进入休眠期。此外,植物本身的自毒现象也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

2保护地常见的土传病害

在我国保护地中,常见的土传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瓜类的枯萎病、立枯病,大白菜的软腐病,茄子的黄萎病以及根腐病、根肿病、疫病、青枯病(南方发病普遍,北方较少) ,黄瓜、芹菜、木耳菜的根结线虫病等。而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其他病害苗期发病很少,北方地区青枯病和线虫发生少。常见土传病害在土壤中存在的年限及繁殖器官见表1[15]。

3防治保护地土传病害的有益功能菌

功能菌是指栖息在土壤或植物根区的具有潜在生物调节能力的菌类。其利用自身快速繁殖的优势来调节根区微环境,限制土传病原体繁殖,参与生态位竞争,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发展,但这种功能作用受外界及土壤内部环境的制约。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功能菌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和病毒等种类,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土壤放射杆菌和巴氏杆菌等;真菌主要有木霉菌、毛壳菌、淡紫拟青霉、酵母菌、厚壁孢子轮枝菌、小盾壳霉和菌根真菌;放线菌主要有链霉菌属及其相关类群。

3.1真菌

许多真菌资源对土传病害具有很好的生防作用。可利用的土传真菌病害的主要生防因子包括木霉菌、毛壳菌、寡雄腐霉、非病原性菌尖胞镰刀霉Fo47菌株、非病原性双核丝核菌等真菌因子[16]。用于草莓和蔬菜灰霉病防治的商品化真菌农药主要是木霉制剂,效果较为理想,应用前景较好[17] 。

3.1.1木霉菌。木霉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成员,是一类分布广、繁殖快、具有较高生防价值且对一些广谱性杀菌不敏感的生防有益真菌。大多数木霉菌可产生多种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昆虫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比如细胞壁降解酶类和次级代谢产物,并能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农产品产量。木霉菌对多种病原真菌和一些病原细菌有拮抗作用,特别是对土传病害。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由立枯丝核菌、腐霉菌、齐整小核菌、镰刀菌等引起的棉花、杜仲、人参、三七等的幼苗立枯病,以及对茉莉、花生和辣椒的白绢病、番茄的猝倒病等。利用木霉菌对其进行防治,均可取得较好效果[18]。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木霉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作了深入研究,证实了木霉对病原菌的重寄生现象[19],同时在温室及田间试验中欧冠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胡明江等[20]利用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进行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82.08%,明显高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69.81%,差异极显著。刘 任等[21]利用哈茨木霉T2菌株对辣椒疫霉、齐整小菌核、立枯丝核菌等辣椒土传真菌病害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板测定抑菌率分别为68.12%、82.12%和84.19%。

3.1.2毛壳菌。毛壳菌降解纤维素和有机物的效果较好,并可抑制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土壤和有机肥中[22]。毛壳菌在田间已经被应用于防治苹果黑星病菌引起的苹果黑星病,苹果黑腐皮壳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和由茄丝壳属和尖镰孢属等引起的松苗猝倒病。同时,毛壳菌也可预防谷物秧苗的枯萎病和甘蔗猝倒病,降低由镰刀菌引起的番茄枯萎病和黑星菌引起的苹果斑点病等的发病率,且对立枯病丝核菌、拟茎点霉属、甘蓝格链孢、毛盘孢属、葡萄孢属等病原菌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山杨根腐病、小麦斑枯病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此外,关于淡紫拟青霉、厚壁孢子轮枝菌、小盾壳霉和菌根真菌具有生防作用的也有报道[23]。

3.2细菌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绿色植保;技术措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41-03

建湖县地处江苏里下河农业区腹部,境内河网密布,自然水源丰富,以稻麦轮作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8万hm2左右,小麦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由于地下水位高、地处暖温带,农作物病虫发生种类较多、发生程度偏重,最突出的是小麦赤霉病、后期病虫重发频次高,因而常年化学防治次数较多、农药用量大,从而严重影响小麦、稻米的品质和经济效益。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实现化学农药用量年减3%的指标,近几年来,建湖县大力推进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运作,努力推行农药减量使用方案,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安全。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大力推广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通过推广应用抗(耐)病品种,增强水稻、小麦、蔬菜、玉米等作物的自身抗(耐)病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经过大面积试验示范,水稻筛选出较抗(耐)条纹叶枯病的品种有淮稻5号、徐稻3号、盐稻8号、扬粳9538等,较抗(耐)黑条矮缩病的品种有镇稻99、淮稻8号、扬辐粳8号等;小麦主要以扬麦11、扬麦13、淮麦20等品种为主,淘汰百农矮抗58、西农979等高感赤霉病的品种。常年抗(耐)病品种种植面积在3万hm2左右。

(2)加强种子处理。建湖县水稻、小麦、玉米播前都进行药剂处理,蔬菜进行温水烫种等技术处理,控制种传、土传病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强化栽培管理。合理应用先进生产方式,压低病、虫、草基数。一是实行耕翻种植。控减稻田套播种麦、实行耕翻种麦,压低灰飞虱越冬基数[1];大力推广机插秧,控减直播稻,近几年建湖县机插秧面积达2万hm2左右,机插秧播种迟、秧龄短且统育统管,缩短和阻隔了秧苗期灰飞虱的传毒,减轻了水稻病毒病发生,同时麦收后及时旋耕上水插秧,还可杀灭大量1代灰飞虱[1],从而减少了2代灰飞虱发生基数,另外控减直播稻,还极大地减轻了稻田草害的发生,减少了化除用药。二是因地制宜实行轮作换茬。建湖县东部属沿海农业区,地势较高,实行以“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轮作为主;中部属内圩农业区,土壤肥沃,发展以“水稻―小麦―陆地蔬菜”轮作为主;西部属沿荡农业区,水网密布,提倡以“水稻―小麦―水生蔬菜”轮作为主。不仅改善了土壤结构,而且也有效地压低了农田病、虫、草基数。三是合理调整播栽期。调整玉米播期,春玉米在4月15日前播种结束,夏玉米在6月15日后开始播种,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和玉米感病叶龄期,可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流行。四是合理稀植,平衡施肥。水稻栽培通过合理稀植,控减氮肥,增施磷、钾肥,施肥不要前重后轻,要根据各生育期需求特性平衡施肥,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

1.2 积极实施物理防治

(1)苗床覆盖防虫网,阻断灰飞虱传毒为害。据2009年试验,秧田全程覆盖防虫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病株率均在1%以下;而露地育秧的,病毒病病穴率平均8.01%,病株率平均5.5%,盖网秧苗比露地秧苗发病程度减轻83%。由此可见,秧田覆盖防虫网可有效阻断灰飞虱传毒,减轻病毒病发生程度。近几年来,建湖县防虫网覆盖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07年、2008年防虫网覆盖率60%左右,2009年、2010年覆盖率达80%,2011年、2012年覆盖率达90%,2013年、2014年覆盖率超过95%。

(2)安装诱虫灯诱杀害虫。据2009年对建湖县颜单镇“三虹”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诱虫灯诱集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进行统计分析[2],诱虫灯对稻飞虱的诱杀效果较好,7月、8月、9月平均单灯分别诱集飞虱22 208.0、32 486.7、37 800.00头(表1)。1 hm2安装1盏诱虫灯,7月、8月、9月大田调查,灰飞虱百穴虫量分别减少11.3、16.2、18.7头;白背飞虱百穴虫量分别减轻0.02、0.36、0.57头。由于5代灰飞虱发生量减轻,减少了上穗部为害,减轻了灰霉穗的发生,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压低了下年灰飞虱的发生基数。目前,建湖县颜单镇“三虹”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上冈镇草堰口社区悦达农庄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都已安装了诱虫灯。

1.3 开展生物防治

(1)稻田放鸭,抑草、食虫。在水稻秧苗移栽活棵后放养鸭子(平均225只/hm2),到水稻灌浆期赶出,鸭稻共作60 d。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稻田放养鸭子能明显抑制杂草生长,且控制时间长,栽后45 d的鲜重防效明显高于栽后15 d的鲜重防效;从对不同草相杂草的控制效果看,阔叶草>莎草>单子叶草。稻田放鸭还能取食稻田角螺,增强水稻根系通透活力[2]。机插(或人工移栽)秧田采取稻田放鸭控制草害,其控草效果虽不如化学除草的效果,但基本上可控制住杂草的猖獗危害,对混合杂草的鲜重防效也能达65%左右(表2)。

(2)保护利用天敌,抑制飞虱繁殖。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让稻田蜘蛛充分繁殖,取食稻飞虱等害虫。由表3可知,秧苗活棵后,在7月上旬,常规用药区已开展灰飞虱的防治,药前各处理区稻田蜘蛛数量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化学防治的开展,常规用药区稻田蜘蛛数量偏低,空白对照区和绿色防控区稻田蜘蛛得到有效保护,数量明显较常规用药区高(图1)。

由表4可知,稻田蜘蛛的积累对稻飞虱的繁殖可起到抑制作用,对灰飞虱、白背飞虱的发生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2]。灰飞虱2代成虫繁殖成3代若虫,绿色防控区和空白对照区为14.3倍和17.4倍,而常规用药区高达27.4倍;3代成虫繁殖成4代若虫,绿色防控区和空白对照区为13.1倍和16.4倍,而常规用药区高达29.5倍(图2)。白背飞虱,四(1)代成虫繁殖成五(2)代若虫,绿色防控区和空白对照区为8.1倍和11.4倍,而常规用药区高达20.5倍;五(2)代成虫繁殖成六(3)代若虫,绿色防控区和空白对照区为14.2倍和17.3倍,而常规用药区高达28.4倍(图3)。

1.4 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防病治虫

扩大应用井冈霉素、井冈・蜡芽菌、井冈・蛇床素、井冈・嘧苷素、低聚糖素等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推广应用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虫酰肼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扩大印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甜核・苏云菌、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在水稻、蔬菜上的治虫面积[3-4]。2014年共推广使用蔬菜生物杀虫剂1 333.33公顷次。

1.5 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1)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噻虫嗪、氟铃・辛硫磷、虫酰・辛硫磷、阿维・氟铃脲、噻呋酰胺、呋虫胺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近几年推广应用面积均超过87%。

(2)选择高活性、高含量、助剂少而优的对环境低污染农药。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农药以乳油、可湿性粉剂为主,这些剂型的农药,大都含量较低、助剂较多,因而用量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浪费较多,农药及其包装对环境污染较重。为倡导“绿色植保”理念,在药剂选择时,注重含量高、助剂少、剂型好的农药的推广应用,如27.8%宇龙满仓(噻呋・己唑醇)悬浮剂、10%稼喜(井冈・丙环唑)微乳剂、75%巨镰(苯磺隆)干悬浮剂、70%宝贵(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等,减少农药商品用量和助剂对环境的污染。

1.6 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慎重决策防治用药

(1)在病虫轻发时期和农作物再生性强的时段,少用药或不用药,减少农药的绝对用量。如放弃轻发生年份的2代稻纵卷叶螟、2代中黑盲蝽的防治等。

(2)选择长效农药减少用药次数[5]。如防治水稻纹枯病选用24%满穗(噻呋酰胺)、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残效可达15 d,防治稻纵卷叶螟、大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残效可达14 d,从而减少了防治次数。

1.7 大力推广植保新技术,全面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1)推广植保新技术和新药剂。一是普通植保药械3年来已完成更新换代。原来手动喷雾器,手动压杆频繁,水箱、配件损坏快,药液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多用药、防效差、污染重;现在都更换成电动喷雾器,一次充电可喷13~15箱水,在喷头、喷片上都加强了改造,不需人工压水、省力,喷孔小用水少、雾花匀防效高、利用率高污染轻。二是高新植保机械的运用引领绿色植保方向。无人植保飞机超低剂量喷雾极大地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大型伸杆式喷雾机械大面积施药,农药可改成大包装,减少了包装废弃物污染。三是环保药剂加快上市。随着对环境友好型的新药剂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以及2014年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农药的要求又有了新的提高,更加快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取代速度。就此相关工作业绩,建湖县植保站2011―2013年连续3年被省植保站授予为“全省新农药新技术推广先进集体”。

(2)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植保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全承包专业化统防统治,有利于运用先进的植保机械,有利于推广植保新技术,有利于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从而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

1.8 示范运用化学农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减少农学农药使用量

四川蜀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减维康”(倍创第5代浓缩液),其成分主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油酸甲酯,据多个省份植保站安排试验,与化学农药混用,能减少化学农药常规用量的40%~50%,且确保常量防治效果。建湖县植保站在直播稻田防除禾本科杂草马唐上做了除草剂减量与不减量防效对比试验,2014年7月9日喷药,常量用药区用10%韩秋好(唑酰草胺)乳油1 500 mL/hm2,对水225 kg/hm2防除马唐,减量用药区用10%韩秋好(唑酰草胺)乳油900 mL/hm2,对水225 kg/hm2+减维康105 g/hm2(15袋/hm2)防除马唐;7月16日目测常量区、减量区马唐全部中毒发红;7月24日调查防效,常量区、减量区株防效、鲜重防效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减维康(倍创第5代浓缩液)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而不减效的作用,加强其研制、开发和利用,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无疑是一次技术革命。

2 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建湖县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弘扬“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新理念,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上充分运用各种综合防控措施,使全县化学农药用量逐年减少,生物农药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大(表5),为建湖县2013年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检收做出了贡献,2014年建湖县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县。通过创建生态县活动,建湖县2013年化学农药使用量首度降到3 kg/hm2以下,保护了农业生态安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诞生了多个农产品品牌。由于绿色防控技术和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促进了建湖县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品牌创建。目前,建湖县已经有165个无公害品牌、31个绿色品牌、5个有机食品品牌。如“三虹”牌有机米、“建湖”牌大米、“仙姑”牌挂面、“”牌黄瓜、“绿盛”牌番茄、“恒美”牌荷藕、“上冈”牌葡萄、“绿指”牌梨等。

(2)创建了多个绿色防控示范区。运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有机稻米比正常开展化学防治生产的常规稻米,品质好、价格高,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建立。截至目前,建湖县已建立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区,主要有沿河弘宇生态园、弘森生态园、颜单有机稻米生态园、草堰口悦达生态农庄、建阳刘以勇绿色葡萄园等。

(3)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2013年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建湖县稻、麦、蔬菜等主要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农残合格率达99.2%以上,比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5年前提高3.2个百分点。建湖县合格农产品不仅遍布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各大超市,而且远销全国和出口。

(4)培育了良性农业生态环境。据调查,由于化学农药的减量使用,河塘、沟渠里的野生鱼、虾增多,取食鱼虾的野生鸟类种类、数量增多,常常看到一行白鹭在田头的景象。由于鸟类数量的增多和取食农作物有害昆虫,减少了防治次数,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说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显露出较好的生态效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持了生态的平衡,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大力发展绿色植保,提高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实践面积,是保证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创造富庶生态建湖的重要举措。建湖县是鱼米之乡,水稻上病虫草绿色防控是确(下转第147页)

(上接第143页)

保农业“三个安全”的关键,水稻在病虫害中等发生的情况下,利用稻田放鸭除草、稻田蜘蛛取食稻飞虱、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飞虱、植物源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生物农药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等绿色防控措施,可基本控制住水稻常见病虫的为害,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在生产实际中,采取“病虫大发生时以化学防治作应急,偏重发生时绿色防控和化学防治相配合,中等发生时以绿色防控为主”的策略,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总量。实践证明,绿色植保可有效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同时还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安全[5]。

4 参考文献

[1] 仇广灿,成晓松,胡健,等.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新品种筛选试验简报[M]//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与防治研究新论.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9-161.

[2] 张开朗,谷爱娣,游树立,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建湖县的应用实践与效益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1(5):17-21.

[3] 程学清.汤阴县特色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93,17.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6篇

关键词:铁皮石斛;栽培;管理;采收加工

中图分类号:Q949.7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142-03

1 引言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兰科石斛属多年附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颇受世人喜欢。铁皮石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多见于海拔800~1600 m的森山老林、悬崖峭壁或岩石缝隙中,野外常见于山涧旁的石堆、腐木或古老的活体乔木上,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1~6],生长期内一般以白天温度在15~22 ℃,昼夜温差在10~15 ℃,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且通透性良好的环境为最佳生长发育场所。

自古以来,人们对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认同度很高,认为它具有养阴生津,除脾下气,补五脏虚劳羸弱,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的效果,是一种难得的保健佳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7~9]。铁皮石斛内含多种益生元素,如多糖、氨基酸及多种甙类物质等,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扩张血管,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醛糖还原酶,增强人体免疫等功效。随着人们对铁皮石斛功效的不断认识,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也达到空前水平,导致许多野生资源被非法挖掘、采摘,铁皮石斛资源濒临灭绝的尴尬境地。针对铁皮石斛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人们通过扩大繁育体系,提高生产能力,创新栽培方法等手段[3,4],大大缓解了供求之间的矛盾关系,也使得铁皮石斛成为当前发展最快,销量最大的中药材。笔者就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铁皮石斛的大棚栽培及活立木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指导相关的生产工作。

2 场地选择

2.1 大棚选址

应选择交通便利,无污染源,有活水源头或大型水池的地块或缓坡作为场地。铁皮石斛不能忍受太阳光直射,但是生长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因此,应选择向阳坡作为大棚建设地,忌选择太荫蔽的北坡和山谷地块。此外,还要求场地内水质好、空气流动性佳且昼夜温差较大为宜。

2.2 活立木林选址

应选择环境湿润且空气湿度在60%~80%,通风性好而又不是太荫蔽的活立木林作为缚树仿野生栽培区,树种选择上一般应以胸径≥20 cm,树杆笔直或枝干平横,树皮粗糙,水分含量多且无辛辣味的活体树木作为定植载体。

3 栽培环境

3.1 大棚栽培环境营造

应在地势较平坦的地貌修建薄膜大棚,钢或竹结构均可,一般棚高为2.5~3 m,宽6~8 m,长30~50 m为宜,棚顶先覆盖薄膜,最后加盖一层遮阳率为75%~80%的遮阳网,四周镂空以增加空气流通速率。为减少病虫危害,应在大棚内搭建高架栽培床,四角用水泥砖立桩,桩上固定好木横条,再架上石棉瓦做栽培床。一般床架高出地面40~50 cm,栽培床面宽1.20~1.50 m,长15~20 m,中间留足方便工作的通道,宽50~80 cm为宜。栽培床面四周用木块或竹片围栏,防止栽培介质外溢。最后,于栽培床上平铺10~15 cm发酵过的栽培介质。

为降低生产成本,栽培介质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一般可由松树皮+杂木削+羊粪构成,其配比为(2~3)∶(1~2)∶(0.5~1),松树皮及杂木削的直径大小以1~3 cm为宜,过小不利于石斛根系吸收空气,过大则不易于进行水分管理。栽培介质应提前3个月以上经过混匀、堆沤、发酵及高温消毒处理程序,以减少病菌、虫卵等的潜在危害。

3.2 缚树栽培环境营造

由于是露天N植,缚树栽培时所需要的环境营造就显得相对重要。首先,缚树载体个体的选择不能太小,一般以胸径≥20 cm为宜,这样既方便开展种植工作,又能降低对树木的伤害度,不至于捆绑的原因导致树木凋零死亡。其次,载体林分不能过于荫蔽,可以通过适当间伐或修剪个体树的枝干以满足树栽铁皮石斛对光照的生长需求,一般遮阳率在70%~80%即可。最后,应对栽培的个体树及林子进行清杂工作,除去个体树杆上的青苔、杂草及蘖枝等减少病菌对铁皮石斛的侵染,防止争夺铁皮石斛的生长养分,并对林子里的杂草、矮小灌木及枯枝等可能藏匿病虫害源进行清除,降低潜在危害。

4 假植炼苗

无论是大棚内的仿野生种植还是缚树仿野生栽培法均应该进行种前炼苗环节,以增强幼苗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成活率。一般来说,从组培苗出瓶到完成炼苗过程需要90~120 d。在进行炼苗时可将组培苗3~5株做一丛进行栽培,一是方便管护,二是提高成活率。炼苗所采用的栽培介质为经过高温脱油的松木糠或干水苔,忌发霉腐烂以降低病真菌危害风险。种植时应轻轻压实介质,并适当淋湿。平时管护应注意控制水分,以含水量占25%~35%为宜。

5 仿野生栽培

5.1 大棚集约化栽培

在平铺了栽培介质的种植槽内进行定植,种植规格以行间距15 cm×15 cm为宜,可栽45~50丛/m2。种植时先用手指挖出一个定植穴,将石斛苗种下并轻轻压实根基,切忌弄断根系,最后喷淋定根水。隔3 d后检查栽培介质的含水量,将介质紧压手心时有水分渗出,松开时介质立刻散塌,此时介质含水量在30%~35%正当合适,若过干则应补充水分,过湿则应加强通风透气,减少介质含水量。

5.2 缚树仿野生栽培

种植前先将废布或无纺布裁剪成宽5 cm,长1 m的条带,提前一天用清水浸泡打湿。不用砍伤树皮,用废布条或无纺布条带直接在树杆上绑缚石斛苗,可先将一头用图钉固定好,再将幼苗轻轻压放布条内,拉实、钉紧,每隔15 cm绑缚1丛,上下间隔25~30 cm,钉紧固牢,最后喷淋定根水即可。

6 日常管理

6.1 水分管理

F皮石斛性喜荫凉、通透的环境,忌水分过多,过多则容易落叶烂根,甚者死亡。因此,栽培管理上要特别注意控制水分,做到“宁干勿湿,不干不湿”原则。由于缚树仿野生种植控制水分较大棚栽培难,因此,只能通过控制其透气性来解决,可通过砍伐或间伐树杆方式增加其光照及通透性,达到控制水分目的。但平时也要注意防旱,特别是9~12月刮北风的季节,此时天气干旱更要注意加强水分管理,必要时可对缚树栽培的铁皮石斛每日进行1~2次的清水喷淋工作。

6.2 适时除草

种植在大棚内或树杆上的石斛,由于湿润适合常会引起杂草丛生,直接抢夺了石斛生长所需的养分,影响石斛根部气生根对养分的吸收,阻碍石斛生长。为保障石斛的正常生长发育,应及时拔去杂草,除草时将长在石斛株间和周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除去即可。

6.3 养分管理

石斛是寄生性兰科植物,主要依靠吸收空气中的养分维持生长,一般来说对养分的要求不像其他经济作物般强烈,但也要做好田间养分管理工作,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在石斛的生长季节可用堆沤腐熟的花生敷或菜籽饼+鸡粪+过磷酸钙(1∶1∶0.5)混匀后撒施于根部,或者喷施0.05%~0.1%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追肥时应遵循薄肥多施,重肥不施的原则,避免出现烧苗、死苗现象。

7 病虫害防治

影响石斛生长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烟煤病、炭疽病及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菲盾蚧、蝗虫、夜蛾若虫、非洲大蜗牛及蓟马等[11]。一般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方法主要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代森锰锌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是用低毒性拟除虫菊酯+吡虫啉进行喷雾防治。也可以采用诱虫灯、杀虫板等进行物理杀虫。平时勤于管护查看,做到防范于未然。尽量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使用,达到野生纯天然的目的。

8 采收与加工

每年春末萌芽前进行采收,采割时应选择生长3年以上、枝长≥20 cm的茎枝进行收割,保留嫩茎促其生长。一般先将腐烂叶及其他杂物去除,再把茎上叶片全部除去,最后将老茎码齐缚成一扎,整齐摆放,以免影响后期加工。

石斛干条的粗加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茎干洗净,放入85℃热水中滚烫1~2 min,捞起,摊在竹席上暴晒,晒至5成干时用手搓去鞘膜质,再摊穑至干即可。二是将采收回来的石斛洗净,沸水中烫煮5 min,捞出晾干,置于竹席上暴晒,每天翻动2~3次,晒至身软时,变晒边搓,反复多次直至残存叶鞘去净,然后晒至足干即可。在搓揉时也可将其卷搓成风斗状,以提高其商品性。也可以晒干后将其打成微小粉末,包装再出售。

9 结语

铁皮石斛是多年生兰科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流动性良好的环境,野生资源常见分布于山涧林边,悬崖峭壁的石缝、腐木及古老乔木上。铁皮石斛主要依靠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养分,对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是一种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及生态价值都很高的植物。随着人们对铁皮石斛的不断认识,其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野外资源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因此,开展铁皮石斛的仿野生种植显得十分必要。

采用笔者所述的两种栽培方法,不但能保持其应有的内含物成分及含量,达到与野生资源一样的药效[10],还能增加铁皮石斛的栽培面积,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度。从另一角度考虑,这两种栽培方法均能实现大规模种植,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药农的经济收入,特别是缚树栽培新方法与前人的栽培方法相比较更具优势,不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还能提高对林分的利用率,开拓了林下种植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钟小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J].现代园艺,2016(2):42~43.

[2]斯金平,俞巧仙,宋仙水,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4):481~484.

[3]斯金平,董洪秀,廖新艳,等.一种铁皮石斛立体栽培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76~4579.

[4]吴应齐,王声淼,杨 龙,等.锥栗林活树附生栽培铁皮石斛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5(5):94~95.

[5]胡 丹.不同附主栽植季节对活树附生栽培铁皮石斛生长影响的研究[J].福建林业,2016(3):30~32.

[6]章德三,徐高福,余明华,等.铁皮石斛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技术与应用[J].绿色科技,2015(2):62~63.

[7]聂少平,蔡海兰.铁皮石斛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33(23):356~364.

[8]吕圭源,颜美秋,陈素红.铁皮石斛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4):489~493.

[9]陈晓梅,王春兰,杨峻山,等.铁皮石斛化学成分及其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9):1634~1640.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7篇

关键词:陆川县;番石榴;根结线虫危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6.65 文献标识码:A

1 陆川县番石榴根结线虫发生危害的现状

1.1 陆川县番石榴种植情况

番石榴属于桃金娘科,俗称那拔,热带果树。番石榴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年降雨量以1000~2000mm为宜。喜欢光照,对土壤要求不高,比较耐旱耐湿。陆川县位于桂东南端,这里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降雨丰沛,年平均温度为21.7℃,非常适合番石榴生长发育。

从2007年开始,陆川县从广东湛江、茂名等地少量引进台湾珍珠番石榴种植,因其当年种植当年挂果并且一年四季均能结果,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因而备受一些想在农业发展的老板所青睐。2009年之后,种植发展较快,尤其是乌石镇,番石榴已成当地特色种植业,至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乌石镇、良田镇、马坡镇等,全县种植面积多达500hm2。番石榴种植的地块,大部分为原先种植水稻的水稻田,但经过开沟改土,土壤为沙壤土,排水条件一般。

1.2 陆川县番石榴根结线虫发生危害的现状

1.2.1 番石榴根线虫为害症状

遭受根线虫侵害的番石榴果树,表现为生长树势衰弱,和干旱、缺肥水症状相似,刚发新叶变小,叶片无光泽,而且容易脱落,枝条枯萎,严重者可以造成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会出现鸡爪状肿胀,表皮变成褐色,主根腐烂肿大,其须根也会生出一些肿瘤,形成根结。如果剖开这些肿瘤,就可以发现大大小小的根线虫,这些根线虫呈白色蛔虫状,主要通过吸食吸收根对番石榴形成侵害。一旦遇上高温天气,或是干旱严重时,病状会表现更明显,病株会整体矮化,叶片枯死。

整个玉林地区已经形成规模种植,特别是陆川县已经打造万亩珍珠番石榴种植基地。因为种植时间比较短,缺少一些经验积累,特别是一些农户对番石榴栽培技术知之甚少,病虫害防治比较薄弱。像根线虫就是番石榴常见病虫害,由于不能及时防治,近年来,给陆川县番石榴种植带来不小的损失。根线虫病原体众多,传染性很强,而且传播渠道复杂,防治有一定难度。陆川县部分番石榴园发生大面积感染,严重的只能整体铲除,损失可想而知。

1.2.2 番石榴根结线虫发生为害的现状

番石榴树龄愈长抵抗根线虫的能力愈弱,病害当然就愈严重。一般情况下,没有进行根线虫防治的3a生番石榴树,病株死亡率可以达到95%以上,危害程度可谓是触目惊心。

2 番石榴根线虫病传播途径和条件

广西陆川县气温较高,湿度也比较大,根线虫可以全年危害番石榴根系。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土壤温度达到14.1℃时,根线虫幼虫就可以侵入根内了。在陆川,根线虫完成一世代循环大约需要50d左右。这样算来,根线虫1a可以繁殖多代。二龄幼虫1a之中可以出现6次高峰期。幼虫大多寄生在须根之中,冬季春季最多,夏季比较少。成年雌虫的寄生量没有太多变化,它们大多生存在浅土中,95%以上都在表土20cm以内。

二龄虫由根冠上方侵入生长锥内,并不断分泌物质刺激根系导管细胞,使其迅速膨胀,根系出现众多巨型细胞或虫瘤,其体内的幼虫不断发育成为成虫,然后又开始产卵,新一代根线虫孕育。那些二龄虫离开卵块,进入土层后再对根系进行侵袭。如此循环往复,番石榴根系病状便会越来越重。

病原体传播主要是通过病苗进行的,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从外地引入的番石榴种苗就带有根线虫侵害形成的根瘤。当然,根线虫传染还有其他一些渠道,像水流、人畜、肥料、农具、运输等,都有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在广西陆川县,还有很多植物也有根线虫的病原体,像花生、蔬菜、胡椒和其他一些热带果树,也会发现根线虫病害。这些病原体,都有可能成为传播源,危害番石榴的安全。

3 番石榴根线虫病防治方法和对策

根线虫病防治还是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治方针。要把预防工作放在前面,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3.1 植物检疫

番石榴种植新区不断开发,严禁病苗传入是综合防治的首要工作。特别是大片规模种植,需要购进大量种苗,在植物检疫时,一定要把好关,绝对不能让带病种苗进入无病区和新开发区。从源头掐断传播渠道,比发病治疗其防治效果要强之百倍。

3.2 培育无病苗

为了保险起见,可以自行培育番石榴种苗,要用无病土或进行消毒过的土进行育苗。土壤消毒处理用石灰粉与表土搅拌混匀,在太阳底下曝晒。这样可以有效杀菌杀虫,确保土壤无根线虫病菌。砧木可以选用本地的小番石榴苗。

3.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根线虫可以采取很多方法。

3.3.1 彻底铲除

病死株要彻底及时铲除,并进行烧毁处理,植穴要挖开并曝晒1个月,可以用石灰消毒后再补栽。千万不能用病根沤肥,也不能用病土垫圈。

3.3.2 大水淹杀

有条件的话,可以让果园长期保持湿润,因为土壤没有透气性,根线虫就会窒息而死。这种防治效果非常好。

3.3.3 高温蒸杀

土壤透气性越好,根线虫繁殖越快,如果用塑料薄膜平铺在地面上,保持一段时间,土壤温度就会升高,一旦温度达到30~40℃时,不管是成虫还是幼虫,大多都会被有效蒸杀。

3.4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包括很多方面。合理密植重施有机肥是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肥水控制,不仅能够促进植株生长,还能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像茶籽麸粉、鸡粪、猪粪等,可以抑制根线虫生存。无机肥料可以多施用钾肥,也能够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给番石榴施用叶面肥,也能促进植株生长,可以选择丰产素、硼砂、硫酸镁等。为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番石榴幼树时,可以间作辣椒、生姜、大蒜、甘蓝、玉米等抗病植物,而成年果园则适宜采用生草少耕的方法,或在田间种植猪屎豆、万寿菊等植物,对根线虫也有抗逆作用。要经常保持番石榴根部湿润,或选择水田种植番石榴,因为水田果园根线虫发病率要比旱地种植低很多。还可以在根线虫感染区种植一些容易感染根线虫病的蔬菜,诱使根线虫到蔬菜根系上,蔬菜收获时,将根部进行集中处理,杀死根线虫。

3.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农药防治。在选用农药时,还要注意农药的毒性不能太高,不然会有太多的农药残留。对那些轻微病苗的处理,可以用敌敌畏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浸泡根系30min。比较严重的果树,可以采用1.8%爱福丁乳油680g/667m2,兑水200kg浇施于15~20cm耕作土层,因为爱福丁属于生物药剂,不仅防止效果好,还没有残毒,对人畜都比较安全。也可以用3%米乐尔颗粒剂撒施沟穴之中,6~7kg/667m2,药效也可以达到2~3个月。施用农药要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结果园要选择采果后施肥时施用米乐尔,挂果期和成熟期,要尽量少施用农药,更不能施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像呋喃丹是最需要禁止施用的。

3.6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除了上文提到的种植猪屎豆、万寿菊能够拮抗根线虫以外,还可以通过保护根线虫天敌来减少根线虫指数。根线虫天敌生物有捕食性线虫、水熊、扁虫、螨类等几种生物。这些捕食性生物大量存在于各种结构特性的土壤之中,它们的捕食能力都很强。当然,土壤孔隙的大小对这些生物的活动性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4 结语

种植番石榴是陆川县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而能不能有效防治根线虫是确保番石榴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要提高防治意识,更要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要把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鸿秀.珍珠番石榴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

[2]张爱民,杨延林,刘廷良,等.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J].上海蔬菜,2012(03).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智能温室;高档盆花;养护

20世纪90年代,尤其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发展,花卉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温室也由进口逐步实现国产化,温室面积大幅度增加,广泛应用于高档盆花、鲜切花及其他科研与生产活动。现代化温室高速发展,为我国花卉业的快速发展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同时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很好的示范作用[1]。

1花卉盆栽的特点

花卉盆栽小巧玲珑,花冠紧凑,有利于搬移,随时布置室内外的花卉装饰;花卉盆栽能及时调节市场,全国的盆栽花卉相互调用,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花卉盆栽能多年栽培,可连续多年观赏;花卉盆栽对温度、光照要求严格,北方冬季需保护栽培,夏季需遮阳栽培;花卉盆栽条件人为控制,要求栽培技术严格、细致,有利于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盆栽花卉的盆体积小,盆土及营养面积有限,必须配制培养土栽培。

2温室在花卉生产中的重要性

温室对花卉生产的重要性早为栽培者所熟知,使用温室栽培花卉,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生产优质的花卉产品,还可以打破花卉生长的季节限制,达到周年生产、供应鲜花。另外,对于那些不适宜本地栽培的花卉,也可以利用温室设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行引种和培育。使用各种环控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温室,可以维持温室内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使花卉生长良好,具有较高品质。温室设施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发展花卉产业,温室已成为先决条件,没有先进的温室设施就很难生产出优质的盆栽花卉。

我国花卉生产总面积33.4万公顷,花卉设施生产面积(加温温室、日光温室、塑料棚)有4.7万公顷;每年完成各类育苗面积20.2万公顷,生产合格苗木近200亿株。全国花卉生产的主要城市,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更是大力发展设施栽培,以获取最大利润。回顾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与设施农业的紧密联系,花卉产业迅速崛起的20年,正是我国温室行业迅速发展的20年[2]。我国北方花卉业的兴起,正好印证现代温室技术对于花卉生产的重要性。也正是智能温室的广泛推广为广大花卉经销商提供了无限商机,使花香四季不绝。因此,要更好地发展花卉产业,不仅要依靠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必须很好地依靠和利用智能温室设施。

3智能温室下高档盆花生产养护的要点

3.1上盆

上盆是指第1次把花苗种入盆内的工作。选好大小合适的花盆(现多用透气性好的塑料花盆),将培养基质的粗粒放入盆底,粗粒上放入细的培养土,再栽花苗。栽植的深度,应在上盆或换盆前按原来种植的深度,或较原来种植时略深一点,绝不能过深,否则影响生长。土而应低于溢口,留出浇水位置。

3.2浇水

上盆(定植)后要浇足水,第1次浇水后,待土壤吸干,再浇第2次,使水溢出,才算种植完毕。盆栽后花卉的浇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浇水过多,土壤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势必造成烂根死亡。一般决定水量的多少是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盆的大小、大气、季节等各个方面来做判断的。如喜欢潮湿的威类、兰科植物要多浇些水;随着植物生长开花对水的需要量也逐渐加大;到结实期,要少浇水;体眠期更要少浇等等。一般除冬季低温和阴雨天以外,每天都要浇水,少者隔天1次,多则1天2次。但到秋大,为使花卉植物充实老熟,常要减少浇水量。浇水时间应在植物生长活动时,但又要避开烈日曝晒的时间,所以,一般冬季浇水应在上午9-10时以后,夏季应在清晨8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对在阳光直射卜的植物,早上浇水量要大,否则到下午就萎蔫了。除直接在植物根部浇水外,喷水也很重要。热带兰喜湿度大的环境,在夏季应每日喷水数次;冬季大气干燥,每日在枝叶上喷水1-2次[3]。

3.3施肥

为了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养花肥料除常用有机质基质和草木灰外,多用无机肥料中的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

现代养花最理想的肥料是复合肥,它是利用各种化肥按适当比例加工而成的颗粒肥,以氮、磷、钾为主,加上其它各种微量元素组成,能供给植物生长的各种营养需要。一般7L盆,每盆每次施用60粒;5L盆40粒,每施1次可维持肥效20天以上。如今水溶性复合肥使用非常广泛。水溶性肥料作为一种速效肥料,施用方法非常灵活,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

3.4修剪与换盆

修剪整枝可调整植株长势,促进生长开花,形成良好株形,增加美观。

3.4.1 剪枝

剪枝有疏删修剪与短截修剪 2 种。前者是将病枝、枯枝、重叠枝以及其它不需要的枝条,自基部完全剪去;后者是将枝条先端剪去一部分,但要注意芽的位置,留芽的方向要根据生出枝条的方向来确定,如要向上生长时,留内侧芽;如要向外方斜向生长时,则留外侧芽。此外,还要注意各主枝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均势,如主枝之间生长势相似的竞争枝可短剪,以抑制其生长势。如竞争枝强于主枝,而且符合作主枝要求时,则不妨用来代替原来的主枝。

3.4.2 剪梢与摘心

剪梢与摘心是将植株正在生长的枝梢去掉顶部。枝条已硬化需用剪刀(枝剪)的称剪梢;枝条柔软用手指即可摘去嫩梢的称摘心。其作用都是使枝条组织充实,调节生长,增加侧芽发生,增多开花枝数和朵数,或使植株矮化,株形丰满,开花整齐等。此外,摘心也可抑制生长,延迟花期。

3.4.3 摘叶

摘叶是在生长季节中,当植株叶片生长过密时,摘去部分叶片的工作。它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生长和开花。如不去除老叶,新芽就萌发得迟缓而影响开花的时间。此外,植株基部的黄叶也要及时摘叶以保持植株清洁美观。

3.4.4 剥芽与剥蕾

剥芽是在发生侧芽的基部将芽剥除,剥蕾是生长在侧蕾的地方将花蕾剥除。如香石竹侧芽太多时,常影响主芽生长,也影响通风采光,不利开花。因此要经常进行剥芽工作。在花蕾形成后,侧蕾常影响主蕾生长,要及时剥去侧蕾。佛手花蕾多会影响结果,要及时剥去多余的花蕾。但有时为了调整全株花朵同时开放,也有剥去生长势强的主蕾而留侧蕾的。

3.4.5 摘果

开花之后不使结果的,宜及早摘果,以保持生长势。去除不需要果后,养分将更加集中供给剩余的果实,会使留下的果实更加硕大[4]。

3.4.6 剪根

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换盆时进行。播种苗主根太长时,可于移栽时剪短。换盆时,如遇腐烂的、冗长的根也可去除一些。

3.4.7 整枝

整枝包括支缚、绑扎、诱引等工作,通过整枝可以起到枝条匀称,固定茎干,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生长的作用,也有通过整枝、造型,增加观赏价值的作用。整枝的材料可用竹片、铅丝、塑料绳、棕线、棕丝等。整枝形式上的要求,是以人的意志结合植物生长状况而定的。如攀缘植物藤本天竺葵,可扎成镜面形,西番莲可扎成圆球形。为了使一品红植株矮化,常在枝条近茎处弯曲,虽仍为枝顶开花,但株形矮小而完整,花朵都在一个平面上,可以增加观赏价值。

3.4.8 换盆

随着花苗的日渐长大,或需要更换培养土时,就要进行换盆。换盆与上盆的方法基本相同。决定换盆的依据是:花苗长大,根须发达,原种植的花盆容积已不够花苗继续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扩大容积时;原来的盆土营养缺乏,或物理性状变劣时;根部患病、生虫时;要进行分株繁殖时。

结论

针对盆栽花卉在温室栽培中很容易发生的病害和顽固性虫害,要加强管理,控制环境因子对病虫害的引发。采用低毒药剂,适当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总之,利用温室栽培花卉,有许多其它栽培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利用温室,生产出品质一定、规格统一、数量一定的花卉产品。

参考文献:

[1]刘聪. 室内盆栽花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2013,01:29.

[2]杨阔. 盆栽花卉的栽植与养护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