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杨家俊(1972-),女,四川内江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25-02
“大学者,有大学文化之谓也。”[1]作为文化组织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其精髓和灵魂,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失去文化之光的校园只是钢筋水泥的丛林,不能称之为大学。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取决于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也就意味着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特色化特征,在校园文化上必然表现出丰富多样和独特创新性。高职作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办学性质和目标上在区别于普通的高等学校,但校园文化依然是其存在和发展之基,其建设质量和水平影响着高职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大学文化生态繁荣发展。而从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来看,当前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认识和实践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进一步的丰富与深入,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因此如何针对高职的办学类型和办学特征探索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是当前大学文化研究的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及特质
“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它们涵盖于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特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之中。”[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定义为:高职院校人的群体意识及其外化物,包括凝结和提炼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和外化的行为模式、组织架构及规章制度和物质设备设施。也就是主观意识的客观化状态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当然从文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办学历史中形成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当然由于意识及其载体的密不可分,精神文化必然要通过物质文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基于高职的办学性质,其校园文化也具有以下特质:
(一)高职校园文化以高层次、高品格为基本特征的校园文化类型。高职的“高”决定了校园文化的高层次和高品格。高职从本质上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层次上来说,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都决定了文化的高层次和高品格要求。要突出和坚持大学校园文化对高深文化知识和严谨治学精神以及良好道德品格和素质修养的的文化精神与文化追求,不能降低品格,沦落为世俗化和功利性的文化类型,失去高校作为精神岛屿和人类文明净土的特征。否则,高职也就不成其为高校,也就只是职业培训中心。
(二)高职校园文化是以职业性和应用性为鲜明特质的文化类型。高职的“职”,决定了其校园文化鲜明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从办学类型来说是职业院校,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3],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适应一线建设、生产、管理需要的应用性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特征。则指出,“治学者可谓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两者有性质之别。”[4]这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传统高校的根本区别所在,也是其独有的竞争优势和存在价值。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要突出其职业性、实用性特征,无论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规格都必须强化职业特色。当然在在学生的素质要求上也要突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培养现代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也是职业院校的理想追求和目标。
(三)高职校园文化是创业创新为独有特征的文化类型。高职是根据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办学模式决定了这类院校的办学机制不同于普通高校。市场风险、政策制约等使其在夹缝中生存,随时面临生存危机和竞争压力,这一点从每年开始的生源大战中可以窥见一二。从整体上来说,这类高校办学历史都较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市场知名度以及特色,处于创业阶段,因此以艰苦奋斗、适应市场需求的以创业和创新为特征的校园文化及精神成为其致胜的法宝和这类院校的文化特质之一。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对10余所高职进行了专题访问,发现高职校园文化总体显得氛围不浓厚,内容不丰厚,无论是从精神文化到物质文化都比较缺乏,也有一些学校有一些物质文化设施设备和精神文化建设活动,但是缺乏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沉淀,世俗化、功利性文化盛行。特别是新办的历史较短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严重缺失。具体问题如下:
(一)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投入不足
课题组问卷调查和专题访问,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调查表明,在回答“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在学校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时,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完全认可, 有64.8%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认可,占调查总数的84.8%。综合调查和访问结果来看,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上都有明确的看法,无疑都认为很重要。在问到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没有财务预算时,与公办院校相比,高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基本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可见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只是停留于形式上,经费保障不足。也反映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认识不高。与公办院校相比,高职从普遍存在设备、设施不足,有些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文化设施,如开展职业教育的实训室、图书资料等,人文环境弱于自然环境。
(二)文化建设形式大于内容,忽视精神文化的提炼与传承
有些学校领导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文化创建措施,总体上来看,侧重于物质文化建设和学生活动,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贴贴标语、口号、雕塑,多搞几次文体活动等,总体上来说形式大于内容,忽视了精神文化的提炼和传承,文化建设浮于表面,没有灵魂的文化建设,也就难以形成气候、也谈不上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办学历史短,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科学规划
高职校园文化缺失和滞后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之一就是高职普遍办学历史较短,也就缺乏文化的传承和沉淀。而且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显得比较随意和零散,虽然有些学校确定了长、中、短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但迫于招生、就业、师资等一系列即时性与关键性的显性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只得脱离自己的规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临时应付, 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培养目标也处于模糊不清或摇摆不定的状况。比如很多高职一到四月份就开始启动招生工作,往往从这时候期起学校基本十室九空,几乎所有工作人员和老师都有招生任务,被派出去招生,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处于应付状态。走访中有老师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经常修改,让人无所适从。从客观上来说,这些都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四)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参与性不足
有人的地方才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从广义上来说也包括其外化物。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其文化创建的重要主体毫无疑问是教师和学生。而高职这两大校园文化主体由于种种原因,参与性都严重不足,这也是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校园文化创建中居于主导性地位,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优良的教风,高素质的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学校学风、校风形成之根本。而高职教师队伍结构及不合理,主要由退休教师和新招聘的年青人组成,缺乏年富力强的挑大梁的骨干教师,而且兼职教师比例大,专职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例如一个学校的学生反映他们大学三年就换了三个辅导员,任课教师基本上是兼职教师,有时一门课中途都可能会由于兼职教师的问题而换老师。高职教师队伍的缺陷造成文化建设中教师主体的缺位和无力,因此即使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尚的价值追求也难以形成文化的力量去感染人和教育人就是因为缺失了主要的文化践行者和传播者。
作为受教育者,无疑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作为教育组织,学生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体现者,我们经常说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看出一个学校的校风就是这个意思。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承受者,他们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因此,不可忽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由于高职的学生生源、学习心理等问题,从总体来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校园文化就表现出缺乏学术氛围和追求科学精神的学习文化,学生更热衷于选秀、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学术讲座乏人问津,因此校园充斥浅薄的世俗文化、娱乐文化。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虽然说文化是自然演进和历史沉淀的过程,但是如果高职业能够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问题,可以根据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自身特色优势、在先进文化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采用科学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应该也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加速文化演进的进程。给予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高职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战略目标和计划。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战略目标和计划之中,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给予专门的人财物的投入,从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系统的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保证校园文化的系统性,使其由自发到自觉,加快文化的生长发育进程,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和育人功能。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凝练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内涵及要素,凝练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着手推进校园精神文化体系的构建。并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凝练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校训、校歌等形式体现出来,使之清晰的宣示与人,并在实践中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和文化活动予以践行和发扬,逐步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三)以精神文化为灵魂,加强学校的物质文化体系的建设,形成学校鲜明的文化形象。校园精神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知,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物质文化建设使之具体化和形象化,使人们能够认识、了解和传承。这里也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导入CIS战略,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以学校精神文化为灵魂来设计校园文化的整体宣示形象,比如学校规划、建筑物、标示、标语、雕塑等,使校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都浸润和蕴含着校园文化之美,从而形成学校鲜明的文化品牌形象。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有一定数量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才能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强有力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充分发挥教师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专职教师队伍。而且这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因此必须改革教师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松散的雇佣关系,要想办法消除教师的打工意识,以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事业留人,增强其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而反过来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成为留人和育人的重要条件。
(五)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激励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优良学风和校风。课内课外相结合是指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听课率。高职院校应利用本身市场机制的优势, 在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教学上进行体制创新, 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多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聘请校外专家或校内优秀的专兼职教师开设各种讲座来引导学生、鼓舞学生,活跃校园学术氛围,达到改善学风的目的。当然一系列健康向上有积极意义的文体的活动也是必要的。
校内校外相结合是指要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校园文化开放包容,实现和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总之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校园文化处处育人、时时育人,每个学生教育的成功也就从根本上改善了学风和校风。
参考文献:
[1]方泽强,刘星.对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2]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0.
[3]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11-17.
一、建设创新型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创新作为大学的灵魂
创新型校园是一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大学组织形式。与传统研究型校园文化相比,创新型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在于,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更加强调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第二,在人才培养上,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在科学研究上,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及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第四,在社会服务上,更加重视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第五,在学校管理上,更加注重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第六,更加崇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天下先。
建设创新型校园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大学必须将创新作为新的理念和新的驱动力,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和定位。
二、建设创新型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是关键。
首先,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对某个学科领域产生兴趣,并为之努力,才有可能激发出创新火花。
其次,创新型人才应养成创新人格。大学要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性的批判精神,要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品质,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严谨勤奋的学风和学术研究的兴趣。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挑战学术权威,很难成为创新型人才。
第三,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协作精神。创新型人才必须善于和别人共事、沟通,协同攻关,集思广益。
第四,创新型人才应主动实践。我国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也就是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是由老师指定的,完全类似于“做习题”,而灵感往往来自主动实践中的自由探索。
三、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设模式
其一,认识创新型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所谓创新型校园文化,就是校园文化主体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创造出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以实现教育目标,促进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动。
其二,确立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基本原则。确立校园文化创新原则的依据在于,校园文化正确发展的方向性;校园文化基本功能的育人性;校园文化形成发展的规律性。把握校园文化创新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先进性原则;把握育人的根本宗旨――目的性原则;发挥师生的积极作用――主体性原则;注重求实的创建方法――求实性原则。
其三,分析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一是校园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它是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即:在社会系统因素和自身矛盾因素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下,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二是校园文化创新的调控机制,它包括优化有效的管理机构、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及即时前瞻的反馈研究;三是校园文化创新的心理机制,这是校园文化创新的心理动因。
其四,研究创新型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一,校园物质文化的创新。即通过规划设计、创建、修整或扩充内涵,把校园建设成为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第二,校园制度文化的创新。即变革学校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以及具体的方针政策等,这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核心。第三,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即培育、提升和塑造优良的校园群体意识和文化概念,这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核心和灵魂。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软实力;实施构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30-02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目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综合竞争力博弈的重要体现,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所凸显的社会性、职业性、实践性和特色性相互交融都为区域社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建设,普遍只关注硬件设施建设的物质保障等硬指标上,却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软实力架构。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社会性文化不突出、校园内职业性氛围不浓郁,高职精神文化、办学理念和文化宣传不重视等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如何发挥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如何着力打造和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概述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他指出:“力量的这一方面,即使人随我欲,可称为间接地或者同化式的实力表现”[2],“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这一方面可以认为是软实力。”[3]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等产生的吸引力,通过让他人自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文化软实力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等一系列包含物态化在内的精神性因素,通过媒体、信息资源、学术著作及规章制度等途径,将民族习性、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及政治制度等精神因素对外展现和渗透的力量,具有无形性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孙子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老子的《道德经》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阐释出“至弱”可以“至坚”,甚至势不可挡的威力,体现出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化于人、物而外示光辉和魅力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概述
马克斯・韦伯曾从文化层面提出社会学假说,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并外化为一种“社会精神气质”[4]。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构架本质,即是提升高职院校的精神气质,体现在物质、制度、意识等方面,内化外溢能够渗透到校园文化运行的各个层面发挥特定功能并起动力作用。通过高职院校的历史、行业企业历史、校风校纪及主流意识形态蕴涵的整体价值取向,提供给个体或社会运行的精神动力,同时对外表现为学院精神、道德规范、纪律约束等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认同力,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构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不断融合行业企业文化、区域社会文化及学院内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深化,因此校园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的不同层面,在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力而表现出来的,以下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软实力三个层面实施构架。
(一)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
物质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是指学院主体在校园学习生活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具体指直接满足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设备、设施等文化产品等,物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是其他层面文化软实力形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制度、规范观念及文化精神等要素,必须借助物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建立沟通、交流与联系,传播自己的制度、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产生感染力、影响力和说服力,逐渐得到社会的理解、熟悉直至认同接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是借助各种传播途径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信息,让外界感知和接受、并产生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制度层面文化软实力
制度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是由高职院校的组织架构、相关规则所构成的制度文化,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企业行业以及与区域社会发展的特定地位关系所建立起来的规范性体系,并用这些规范所反映的价值观念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在长期沟通和发展中,逐渐形成被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所认知直至接受的各种制度、规范等资源的运用能力。制度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是引导外界从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过渡到精神层面文化软实力的推动力,促进人们对高职院校内部运行特有的组织架构和相关规则了解的基础上起到加强的作用,引导人们认识到该高职院校核心价值的驱动力。
(三)精神层面文化软实力
精神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是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等体现人们文化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内在于人们心理和观念层面的深层认知资源的运用能力,表现为学院精神、学院传统和学院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人们形成对待事物的价值信念和思维模式,从而进行价值判断、确立价值取向的作用力。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精神层面文化,挖掘内涵于其中的“深层”价值观、信仰、文化理念的引导力,凝结出独有的高职院校校园群体心理状态,体现出该群体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外界对其校园文化所体现的内涵价值观进行了解的引导力。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三个层次间相互联系、影响、制约和渗透,构成既相适应又具张力的内外层级的隶属关系,是一个互联互动全面协调且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精神层面的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中最稳定的部分,起到统领、支配和激励的作用;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体系中最活跃的层面,它与经验的外部自然环境衔接,归属、服从并提供资源或能量;制度层面文化软实力是过渡层,将超验理念变成实际行动的桥梁。三者构成统一的价值观,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逐步完成从个体无序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和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导向功能,可保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稳定,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操作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服务行业企业,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高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行业职业特色,因此在高职院校物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凸显出行业企业和职业特色,承载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基础。
1.学院教学楼实训楼的环境布置体现行业企业特色,优化大学软环境。相关环境布置要凸显出学院专业发展的历程、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发展情况的简介和说明,以及相关单位用人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信息。在教学楼或实训楼的走廊或楼梯处,陈列出著名校友、成功企业家的事迹图展,从整体外部环境中体现行业、企业特色,围绕“服务行业、服务产业”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布置教学楼和实训教室。
2.建设和开发标志性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实验实训基地是满足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操作人才的摇篮,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配备设施齐全实验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丰富专业建设和发展,集中建设数控实习车间、拆装维修实训室、材料性能实验室、计算机拆装实验室、CAXA仿真实训室、JAVA实验室、动画设计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可以满足各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3.突出以生为本,转变培养方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需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努力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合作讨论、虚拟情境、模拟仿真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例如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真实工作场景的模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项目的操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模拟车间和电子产品生产线,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虚拟公司。通过仿真模拟训练,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室就能体会到产品生产操作的感受,不仅较好的掌握专业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职业岗位规范的初步训练,同时创造出学院的文化品牌和特色,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和提炼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而成为学院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建设高质量特色化的高职院校,不仅仅需要设施、教科研仪器等硬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和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既是学院教育教学全过程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同时也是其独特性、社会性、创造性、职业性和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是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从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看,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顺应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是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使命体现;从高职院校的内部环境看,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凝聚力量、加强管理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有利举措。
参考文献:
[1]袁廷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办好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在第十次全国社院学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2]Joseph Nye.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NewYork:Basic Book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0:23-45.
[3]Robert W.Rydell,Rob Kroes.The Americanization of the World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处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才能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内涵和养分的基础上形成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才能构成高职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日积月累、逐步发展的产物。文化一经形成,便可产生无形的力量,即所谓的文化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或消极阻碍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富含竞争、合作、质量、创新、规范、职业、岗位等元素。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能够把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把员工的潜在智慧和能量激发出来。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办学实力、竞争力和活力的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处于浅层次的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总和,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处于深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能够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职校园文化蕴涵着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的教育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借助校园文化的内化而完成的。
二、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可能性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看似有着不同的内容、特点,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群体。但是,它们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的共性是一致的,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管理对象都是有情感的社会人。校园文化培养人的能力,企业文化发挥和提升人的能力,都是借助文化这一载体使群体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以此来增强群体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高职校园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为企业文化的渗透提供了空间,为高职院校吸纳企业文化、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前提。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两种文化就有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和无限宽广的话语空间。高职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前奏,企业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延伸。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高职校园文化的形成,也会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内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到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体会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学生感受到了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学生在企业文化熏陶中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认知、强烈的职业情感、积极的职业态度、坚韧的职业意志。
三、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1、以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
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在充分挖掘校园现有景观、雕塑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集美观、实用、富含企业文化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具象或者写意的手法,把一些象征标志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在校徽、校服、建筑物的命名、指示牌的标识上都应力求突出职业特点。高职院校要让静态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训室等实现动态化、人性化和职业化。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著名企业家的画像,在实训室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营造出职业氛围和环境。学生统一服装,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里,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领悟企业文化的真谛,加深对职业内涵、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打下企业文化的烙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参与者和引领者。高职院校要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工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赴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以专业实践为主的挂职锻炼。根据挂职教师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工作需要确定挂职岗位、提出具体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挂职锻炼活动,即教师在挂职过程中必须参与到企业的研究项目中,或者自带与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等密切相关的项目、课题到企业中,与企业有关人员合作开展研究。教师在参与企业活动的同时,学习研究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真实地体会企业文化的真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高职院校要聘请知名的企业家和企业先进工作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企业的运作和发展的前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企业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的作用。
3、以课程文化作为突破点
论文摘要: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和谐。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一种产生于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从内容上分,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所呈现的方式不同,校园文化可分为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1 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主流校园文化是指由学校基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支持和倡导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的高品位的群体文化。主流校园文化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目前我国学校的主流文化生活主要表现为: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健康娱乐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
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广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非主流校园文化依其存在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传统的非主流文化和新生的非主流文化两大类。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大致包括“课桌文化”、“宿舍文化” 、“厕所文化”等;新生的非主流文化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诸如“影碟文化”、“网络文化” 、“洋节文化”、“新新人类文化”、“手机短信文化”等。
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同时存在于校园生活中,是校园文化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从目的性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明确的目的,它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方向,以课时目标或群体活动为表现方式;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缺少明确的目的性,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其最终效果或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或与教育方针背离。从表现方式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较为严谨的组织形式,如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等,是学校文化生活的主体;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为松散或隐蔽,既可能是课桌上随意的涂画,也可能是同学之间互发的一条调侃短信等。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具有原创性、综合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而和谐性是优良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它是校园文化成熟的标志,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发挥其功能的检测标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应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校中的群体主要有领导群体、教职员工群体和学生群体,这三个群体之间应相互协调、互谅互助、团结友善,共同构成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2)人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及校园网络平台等。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师生身处其中能增强对美的感受,陶冶积极的情感。(3)人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及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它反映出学校的个性和风貌。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加强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人与校园制度文化的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既包含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群体,也包括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等,是学校基本特点和基本精神的历史沉积和总结。统一协调,步调一致的校园制度,会使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信赖感和威严感。
3 非主流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和谐。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3.1 正确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
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有些教育者持贬斥态度,认为是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及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的结果;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化趋同趋势在校园中的反映。应该说,二者的认识和判断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变革不仅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健康、清新的活力,同时也正是在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过程中,又使学生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非主流校园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不合谐内容,我们不能简单以其不符合健康向上的道德要求就粗暴地加以打压,而是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其形成、发展的原因,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与主流文化生活互相协调,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2 强化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主流校园文化对非主流校园文化有替代、引导与升华的作用。教育者应有意识地用丰富多彩、高雅、乐观、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生活占据学生的文化生活阵地,从而使消极的、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无立足之地。教育者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健康心理、竞争意识、坚强意志等,从而对非主流文化生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的高尚情操、价值观念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高尚情感,改造非主流文化生活中的低级趣味,使真善美的德行和品质逐步向各类非主流文化生活中渗透,这样就能通过高尚情操的内化,促使学生种种非主流文化品位的提升。
3.3 充分利用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就其所产生的效应来划分,校园文化可分正效应文化和负效应文化。正效应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健康向上地成长;负效应的校园文化则使人陷入迷惘、颓唐,或情趣、格调不高。应该说,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运行良好的学校的主流校园文化通常是正效应文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其非主流校园文化就都是负效应文化。非主流校园文化中仍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如果教育者注意挖掘和利用,依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针对校园内的某一不文明现象,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各个网民的各抒已见,激烈争论,学生们最终对这一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这种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往往比正式刻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 薛丽.隐性课程德育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并解决几个基本的关系问题:“实与虚”的关系问题,“前与后”的关系问题,“内与外”的关系问题,“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问题。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当下语境里,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格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真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高校都把建设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进程中大力开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对于如何建设好校园文化,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们的努力无疑为推动校园文化向良性方向发展做出贡献。然而,笔者认为,关于搞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思想认识方面,我们必须思考几个基本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成共识,清除观念上的抵触和障碍,齐心协力地投入校园文化的建设活动中。
一、“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关系问题
所谓“文化”,有人将之描述为“人们赋予工作和生活以意义的社会虚构”也有人解释为:“文化可以被定义为凝聚社团共享哲学、思想观、价值观、假定、信仰、期待、态度和规范”至于学校文化,有学者认为包含以下内容:假定、价值观、规范、思维方式、信仰体系、历史、男/女英雄、神话、仪式、人工环境、艺术、听得见、看得见的行为模式。实际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具体可见的和抽象难以定义的,但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如果我们分得更细的话,也可以将之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取后者的分法。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社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此相同,校园文化形态也以物质、精神和制度等面目出现。正如我们探讨社会文化时必须讨论“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关系问题一样,我们必须处理好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制度”的关系。
首先,物质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公论了,同样适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改善和美化校园环境,这是校园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一个优美安静宜人、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最容易催发优质的校园文化。难以想象,一个校舍破烂、环境恶劣、杂草丛生的校园还能谈上什么文化呢?因此,学校在学校建设中应该对学校环境的改造投入足够的资金,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一个高等学校必须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一个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必须制定出一整套保证学校顺利运转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它的办学目标必须明确,办学思路必须清晰,办学措施必须果敢有效。这是一个学校文化的精神实质,缺少这些就意味着学校文化没有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化就不能称之为文化了。
再次,一个学校文化的呈现很多时候是通过师生员工的一举一动体现出来的。因此,学校里面相关的成员思想和行为举止的进步是一个校园文化的良好发展最为外在的表现和推动力量。因此,学校应该通过经常性的集体活动,包括各种庆典、纪念活动等,让学生记住历史,找到奋斗的动力,同时养成具有一定特质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与别的学校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成员们普遍拥有的气质。更为具体地讲,学校必须改良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学校人际关系以及师生员工的行为举止等方面。
二、“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凸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经过长期的努力、积淀、创造而建设而成的。一旦基本形成的校园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进步而有所改变。一成不变的校园文化总会腐朽和没落,最后消失在古旧、坚硬的外表之下。因此,建设校园文化,要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亦如何才能更好地继往开来的问题。
以上校园文化的含义告诉我们,它更多侧重于由观念、信仰、态度、精神风貌等让人可以直觉到,却又不易描述的东西构成,这些东西不像物质材料建成的东西那样,短时间可以推倒了重建,旧貌换新颜,甚至可以脱胎换骨,完全没有以前的建筑风貌。校园文化总是历史地形成的,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相传相承,最后慢慢地形成的。美国学者罗伯特?g?欧文斯认为:“和一般文化一样,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经历一代又一代人。”他所说的组织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因此,我们下定决心把校园文化的建设向前推进的时候,必须在自己学校丰富的历史中进行“淘宝”,总结并充分利用珍贵的历史经验,警惕和避免那些曾经引起伤痛的教训,用丰富和珍贵的历史经验来给校园文化添砖加瓦。当然,新建学校面对要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时又是另一番情形,这不是说它们不需要继承,而是它们更多借鉴别的同类同级学校的成功做法,它山之石,为我攻玉之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继承问题,只是这种继承是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继承是承袭先前成功的东西,校园文化还面临着将自身传递下去的任务,因此必须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来的建设者提供少走弯路或错路的经验材料。
创新使一种文化得以永久发展、生存下去的必要前提。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引起校园文化进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随着学校性质的改变,校园文化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比如,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或学院升为大学,校园文化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必须和学校新的身份相配而行;2.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校周围社区的变化对学校的办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比如,社会亲睐复合型人才,学校周边被建成科技发展新区域等。作为学校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校园文化也需要相应的革新,否则,校园文化与学校整体就会发生不和谐的对立冲突状态,这对学校的发展不利,对校园文化本身也是毁灭性的。3.学校文化不是孤立于一隅的东西,它总是和周围的环境发生联系,对外产生外射性影响,特别是对周边的居民产生明显的、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周边社区的文化反过来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学校文化,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同化,也就是说促使校园文化发生必要的革新。当然,对校园文化而言,同化是在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的情况下才发生的。
总之,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不管文化创新的动力如何,它总是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继承,不断地在某些方面肯定自己,又在别的方面否定自己,在辩证运动中向前发展。
三、“校内与校外”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尽管上述有所提及,但还是需要专章进行讨论。我们知道,世界万物总是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不能孤立于世外而存在。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存在,也总是处于与外界发生多方面联动之中,因此,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并认真对待学校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互相借鉴,互相推动,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服务。
首先,我们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给自己做出正确合理的定位和发展规划。我们必须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才能到那里去?”等。弄懂这几个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建立何种性质和规模的校园文化了。比如,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必须建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打造出专业特色,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毕业生,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凡此种种,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夯实基础。另外,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校历史的教育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通过一致认可的规章制度对师生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进行规范;学校的标识一定做到鲜明、艺术、有特色等,通过如上所述等等内部建设措施,把自己的文化打造成为独具特色、让人叹为观止的校园文化,别人无法复制的文化,是学校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就像罗伯特?g?欧文斯所说的那样:“走动于学校间的观察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直观的感觉,觉得每个学校都有一些几乎无法定义但有力的方面性质不同且独具特色。这种感觉当我们在一所学校时似乎容易觉察到,更容易把那个学校描述为:‘这就是那所学校’”。
除了在学校内部做出努力外,我们还需要把目光投向校外,不能做井底之蛙,否则,就容易犯上鼠目寸光或妄自尊大的毛病,这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百害而无一利。“一个特定学校的文化往往会反映这个学校地区组织文化的某些主要特征而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各个学校的文化也往往有差异。”有相似才有比照的基础,有差异就意味着相互学习的必要。所谓把目光投向校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如何,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在与外面世界,特别是与别的同类同级学校的接触和比照中才能做出较为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找出自己的优点或差距何在。此外,别的学校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建设具有难得的借鉴意义,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的工作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第二,高校具有三大功能,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途径很多,包括培训、技术支撑、项目的帮扶,智力的援助等等,而作为高校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校园文化实际上也具有向外辐射的服务功能,只是这个功能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一个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周边社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引导、纠正或肯定着周边居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态度等,同时,也给别的学校起到表率作用。给别人做表率的同时,也给自己更多的自信和谋求更上一层楼的勇气和动力。
因此,以辩证、联系的观点对待校园文化内部建设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问题,对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问题
最后,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应该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问题。我们讨论一个组织文化时,首先要想到这个组织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讨论便是空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文化的建设必不可能脱离这个前提。而教书育人的方法方式、渠道和场所多种多样。对于高校的师生员工来说,活动(包括行为举止)构成校园文化的动态状貌。而学校活动场所主要分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对于校园文
化建设意义非凡。
由以上定义可以得知,在一所学校里,假定、价值观、规范、思维方式、信仰体系、历史、男/女英雄、神话内容等主要是通过第一课堂获得或习得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认同学校所做出的假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内化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为性格品质和精神需要,养成勤思善思的良好习惯,坚定自己的信仰等等,通过师生的认知和认同,转而化为校园文化的质素。但是,光靠“第一课堂”的努力,校园文化会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可以感性认知、实践锻炼的平台。广义的“第二课堂”包括教室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空间,它们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它们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显示出校园文化的风貌,甚至有时就代表着校园文化的某些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应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校园文化补充新的能量和质素,为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校园文化应该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良好配合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结语
以上所述告诉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解决好有关校园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物质、精神和制度”、“传承与发展”、“校内与校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等关系问题,这对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一、企业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的订单教育,恰恰体现了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源头和归宿。学校的教育教学应围绕企业的需求而展开。企业希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到岗后能尽快为企业做贡献。
2.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有巨大的凝聚力和规范作用。分析现代企业员工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主要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来影响他们的职业文化素养,从而达到从业后能够适应企业环境的目的。
3.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源的共享,特别是知识资源,因而教育不再是封闭式的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在现代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难见成效,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内容结合起来,其中的捷径就是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二、寻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融点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企业文化一般由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构成,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泉和核心。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融点:
1.对象相同
在学校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是学生,而这些学生终究要走进社会,大部分融入到各个企业中,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将进一步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
2.内容相通
校园文化要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校如家的习惯,培养学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和活动中形成竞争意识、主人翁意识及参与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养成效益观与经济观等。这些内容同时也是要求企业员工必须做到的。
3.相互联系
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续。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学生平稳地过渡为企业员工做好充分准备。这种相同、相通,在一种积极文化的带动下,必将健康有效地和谐发展。
三、怎样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1.确定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设置的比例,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企业文化
课程设置要求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并进。专业课程,要适应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要适应地方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不能忽略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课程设置《企业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创新与就业指导》《语文》等课程。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2.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
第一,注重打造“双师型”教师,安排各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让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
第二,推行毕业生的“双证制”,培养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紧“盯”学生学好专业基础课,紧“盯”学生学好操作技能课。
第三,各个专业还应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建立起各自的“专业文化”或“班级文化”。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在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在考试考核中、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文体生活中体现出来。
3.利用见习、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理解企业文化
一方面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另一方面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来校指导学生实习训练,同时引入ISO9000-2000 系列质量管理标准来建立实训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习和实践中,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接受锻炼。比如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中心,并在实训中心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走进实训中心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
4.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 和谐校园文化 构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的目标思想,这既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是顺应时展的全新理念。和谐校园文化作为和谐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必须创设和谐育人环境,为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体育教育能培养受教育者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丰富和累积受教育者的知识经验和道德修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可能代替的。为了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各级各类高校必须加强体育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大致有四种阐述:一是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实现人的最高本质方面所达到的程度。二是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指校园这一实体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既包括有计划的正式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也包括没有计划的各种活动。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内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精神与物质的成果。三是认为校园作为限定语,既有学校这一特殊范围的指标,也有对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界定意义,即它涵盖了由学校主体组织进行或完成的在校内或校外发生的一切活动。四是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课堂”,即通过学校的环境氛围、学校的良好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熏陶起到教育作用;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是“亚文化”即单指学生文化,而且仅指学校的社团、娱乐活动。
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应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学校教与学的具体办学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反映高校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发展水平。其主体应该是校园人,即工作和生活在校园里的人们。学生、教师、管理者三方面人员构成校园人这一有机的整体,任何一方都是校园文化的创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必须把这三大群体之和看作是校园文化的主体。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校园环境;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群体行为规范和习俗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为校园大多数主体认可、遵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校园行为文化,是指校园主体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其核心是教风和学风。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和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社会性、民主性、可塑性、发展性、超前性。高校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但是,高校校园文化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功能应是育人功能,即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宗旨来培育人才。
二、高校体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和谐”就是指协调,配合得当。音韵和谐则优美,色调和谐则入目,关系和谐则顺达,文化和谐则雅正。和谐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校园文化,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性的思考,通过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提高高校教育的绩效,培养适合和谐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体育是和谐校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文理相结合的文化,应该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文化。体育素质是人文素质中最富魅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本身就蕴涵着文化底蕴。体育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进程。前苏联当代著名体育学家卡岗认为:体育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讲,体育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
(二)体育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高等教育所传播的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化基础知识,是高层次文化的传衍,这种知识就是要发掘一个人的潜能,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因素和谐发展,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素质、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这就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价值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体育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健全人性。
校园文化不仅要有“物”的品位,而且要重视“人”的塑造。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大学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性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化艺术活动,在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的同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使学生具有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体育学是人学,它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体育学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文化、民族品质,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从而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做到发展个性,健全人性。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真善美的情感,种下民族之根。要想在现代化进程中倡导一种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良好素质,即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品质,使校园成为学生喜欢、依恋和维护的家园。
三、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一)抓好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建构规范、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是开展体育教育的关键。要确立体育学科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建立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系统的体育教育。
高校可以根据本学校专业特点、学生要求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如,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课程(田径、体操、球类和体育概论等)作为必修课,二年级以上开设不同的选修课,以适合不同基础、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要求。
当前,高校开设体育课的时数非常有限,而体育门类又相当丰富,要讲授的内容很多,逐门开课是不可能的,即使作为选修课,每人所选项目也不过两三项。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受到理想的体育教育,一种可行的做法就是整合体育内容以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浓缩与优化。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与教学的主导,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高校校园文化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造诣深、人文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派、起表率作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师的行为举止、政治立场、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理想、信念、性格、气质和作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这对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很大。因此,要针对高校体育教师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提高,为他们创造一个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利条件。同时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外出参加有关重大比赛的裁判工作,有机会聆听专家的学术讲座,从而启发青年教师重视科学研究,提升体育教师的学术水平。
(三)切实转变师生的观念。
目前,在普通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抱有较大的兴趣,乐于参加体育文化活动,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工作抱有热情和责任心,但由于体育素质教育与就业关系不大,与毕业文凭的获得关系不大,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在思维情感、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尚嫌不足,所以在专业与就业压力下,“学生上不上体育课,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教学效果得不到正确评价,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尽管高校对体育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智力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因此,我们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确立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四)开展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加强校园体育环境建设。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体育才能的机会,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利用平时一些重大节日、每年的新生入学和学校的体育节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展示才艺、发现人才,组建各种专业性较强学校体育代表队,参加校外的各种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和比赛,展示学校体育教育水平。这样,不但提高了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和鉴赏能力,而且活跃了校园文化。
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成立体育健身咨询、业余训练辅导中心,使学生在课外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还可以随时咨询一些体育锻炼和保健常识;要积极组织体育知识讲座,邀请知名教练员、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传播最新的体育信息;也可以邀请高水平运动员来校表演,开展联谊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学校组织各种体育社团活动,加大体育课广度和深度,不仅可以渗透体育学科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加强校园体育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人文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这种春风化雨的过程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起到了无声教育的作用。搞好校园体育场馆、器材、美化、绿化建设,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在公共场所建立体育文化走廊,竖立格言、标牌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窦红.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J].辽宁师专学报,2003,(4).
[2]杨劲松.论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