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 现状分析 教师引导力 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55-02

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有现实的意义。当前"优质"与"公平"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然而如何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这两大目标。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现象普遍存在,打造地理高效课堂,成为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地理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引导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其价值。

一、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

(一)普通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二)普通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整体水平低。

1.大部分普通初中地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地理专业教育。

2.大部分普通初中地理教师业务素质不高。

3.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三)普通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当中自我认同感不高、正能量不足。

二、对现状调查综合与分析,认真思考,探讨提高教师课堂引导力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的培养,发挥教师课堂引导力的影响与辐射引领作用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市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浪潮亦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胜任社会赋予的重要使命,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使教师自觉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便成为目前工作的重心。那么,我们每一个初中地理教师怎样才能全面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呢?

①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明确修养方向,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观。

②培养良好的师德情感。

③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师课堂引导力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故此,教师修炼自身素养,提高自身人格魅力至关重要。完美的教师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课堂引导力的重要保证。如何培养高尚完美的教师人格魅力,发挥教师课堂引导力的影响与辐射引领作用?

①提升教师的人格品位完善教师人格魅力。

②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

③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④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通过热爱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来的。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地理课堂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师课堂引导力,从而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形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课堂引导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1)把具体内容简略化。

(2)对单纯而记忆量比较大的内容,可增加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发挥教师课堂引导力的作用。

(3)把概括性的内容具体化。

(4)把零散的地理教学内容联系化

①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②学科内部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③与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与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既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也可增加学习的情趣,加强学生热爱学习地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站在高山之巅将比站在山麓的平地上"早看到日出,后看到日落",这些可以佐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形状。"只见白日升上去,不见青天落下来"、"今年年头,去年年尾,年年年头接年尾"和斗转星移等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鸡叫三声天亮、青蛙冬眠春晓等生物节律也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地理教师课堂的引导力,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感召力、前瞻力、决断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之上,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心策划、精心制作、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永远是我们地理教师极力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2篇

浅谈数学教师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路径

——听张齐华老师报告有感

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怀周学校 于大民

我国学者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对一门学科而言,它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学科知识目标和教学活动方面。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最关键、最重要的素养呢?下面谈谈我的感悟。

一、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必需进行专业阅读

一个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一般在自己所教学科都能做到准确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高效的教学,但是学生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生到底是怎样想的?很多老师却不知道为什么?也就是说对学情把握不够,不会进行学情前测或不知道怎样对前测进行分析?怎样改进我们的教学?比如《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我在教学中也只停留在让学生拉一拉,体验三角形是不容易被拉变形的`,平行四边形是容易变形的。因为老师理解的三角形的特性就是这样的,所以教学中也就只让学生停留在拉一拉这一表面现象上来理解三角形的特性。这就充分证明教师自身数学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进行专业、系统的数学阅读,拓宽教师知识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当然这里必须是教师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还要配有专业化的研究平台才能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驶上"高速公路".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必需进行修炼

我个人非常认同刘金生教授在《课堂教学素养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到的五项修炼:有效教学设计的修炼;有效运用教学策略的修炼;驾驭课堂能力的修炼;人本精神修炼;理论素养修炼。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数学专业知识的发展,更要注重教学智慧,语言和人格魅力的修炼。只要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你这个人,才能更喜欢你的课,才会上出与众不同的课。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3篇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学校的制度文化。它构成了学生成长的小环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学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中更有其重要、独特的地位,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一条有效的渠道。

一、 在创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中,提高学生的素质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基础工作。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熏陶学生的思想品质,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中,结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仅美化、优化环境,还能树立学生在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创设校园环境中结合教育。在劳动课中组织学生学习植物的育苗、栽种、管理,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形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在美术课中一可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二可为学生提供审美,创造美的感知形象;三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自然课中指导学生认识植物,采集标本,锻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在作文课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中,还可结合创办劳动基地,结合开展班队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科学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 提高教师素质,创建健康的人际环境

学校的育人工作主要依靠的是教师,我们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爱护、关心、理解和尊重学生,正确地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首先是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开展树新风,讲贡献的师德教育活动。

其次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1.注重教学管理,强化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切实要求教师做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考查学生。2.重视继续教育,认真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函授、自学,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学科基础知识水平。3.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基本功的水平。4.加大教研力度,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互帮互学;集体研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个人钻研,确定课题,提高能力。5.发挥教师之长,任用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担任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

三、 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活泼,优化活动环境

开展教育活动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欢乐,受到教育,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活动,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娱乐性活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要有劳有逸,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才会有好的效果,学生更是如此。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组织、有指导地开展音乐舞蹈、琴棋书画、球类游艺等娱乐性活动,使学生在娱乐中得到放松,受到美的熏陶,发展兴趣和特长。

2.求知性活动。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开展求知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汲取各种知识,请英雄模范讲事迹,告诉青少年怎样做人,怎样对待奉献。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不仅有利学生增长知识,还有利培养人才。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45—0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变成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实现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反思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创造以便从中探索教学规律,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因此,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反思自我

“反思”这个概念源于西方哲学家的论述,通常指人对自我精神的内省活动。它是思想反过来对于自身的认识,或者说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是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意识地对既往教育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活动的回顾反省。自我反思能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合理性,提升教师自我评价的能力。“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在教师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作为评价主体对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实践的把握必须是准确的、合乎教育实际的,是真实的。保证教育教学实践这个客体的真,就能够平衡好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合理性,才能提升教师自我评价的水平。

二、反思教材

以化学教材为例,化学作为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编排以实验为主体,而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讲解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比,最后进行概括总结。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极不妥当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而且这种情形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背道而驰,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列出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不能只重结果,也不能只进行单纯的智力培养。这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面对一节新课,教师必须要有一条明晰的教学思路。这节课该如何导入,怎样导入才能打破知识要点上的瓶颈,如何降低知识的难度,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点上;在新知识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学生学习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如果你是年轻老师,可以回顾你的老师当时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如何化解这些难点的。当初你自己学习时,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则要考虑以前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主要的问题在哪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尽力避免这些问题。

四、课后反思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策略

        目前,我国城市中学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很娴熟,但大部分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还普遍落后。如何在短时间内缩小农村与城市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差距,提高农村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从而提高农村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我校推行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措施,谈谈提高农村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的策略。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1.以校为本,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自新教材投入使用以来,我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如聘请课改组的专家来讲学;组织内容丰富、有实效的教材培训;组建教研网站及组编英语教学通讯等。这些针对性强、学术水平较高的活动为教师们理解新教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师除了继续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了解教改、课改方面最新的动态外,同时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学校还要求英语教师经常订阅教学书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讲座,观摩英语教学录像、影碟,并利用电脑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了解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形成广博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2.加强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研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学习和了解高三高考动向。高三教师主讲,分析和汇报高三本周内要复习和训练的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及训练的练习题。让高一高二的教师也详细了解高考热点练习,以便他们讲授知识时能渗透高考信息,有针对性地精讲精练。然后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想像力,分析讨论怎样上好这个单元,用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途径等等。统一每周教学的重、难点,讨论和设计好日练、单元练习和周测题,控制好题目的难度指数,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学有所成的喜悦,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成立新老教师一帮一,以一带多的互助形式,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谙熟网络知识和多媒体,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但他们缺少经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分析和讲解知识欠全面,未能做到精讲精练。

        老教师虽经验丰富,谙熟课文,教学组织能力较强,思想和教法却保守,对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及丰富的网络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学校领导倡议一帮一,以一带多的互动形式,鼓励和组织青老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取长补短。有经验的老教工给年青教师上示范课,课后分析讲解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及操作途径等。通过听,讲,评,谈传授教学技巧给青年教师。

        同样地,年轻教师也孜孜不倦地教老教师如何搜索网络上的资料,怎样制作优秀的课件,怎样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怎样制作网页等等。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新老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实现了新老教师的共同进步,让他们共同活跃在教育的最前线上。

        4.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合作

        我校经常与兄弟学校一起交流教改经验,探讨处理教学中典型问题和学生个别问题的方法,与兄弟学校既分担难题,又分享成功。各校之间互相听课,学习,指导;共同商榷,编写日练,周测,月考练习和测试题。交流测试情况及结果,测试题的反思以及指导方向。

  二、指导并鼓励教师适时合理地应用远程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远程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给农村中小学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现代远程技术设备及远程资源。远程资源的应用使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步入了信息化轨道,也给农村英语教学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不竭的源泉,使我们农村教师得到了许多从“天”而降的宝贵的网络资源,激活了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缩小了农村与城市英语教学的差距。

        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系统强,操作易懂易学,资源中的内容逼真、形象。英语原汁原味,材料多样化,内载的口语纯正,情景模式及游戏的设置合乎学生味及心理特点。内存的口语及听力材料在空中教室里可反复播放,学生亦可反复聆听,模仿,教师省时省力。远程教育资源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地为学生们提供了逼真的视听环境,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易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兴趣。网络中的看图说话,情景会话,故事讲述,英美流行金曲及英文中的名著名篇欣赏使得师生流连忘返。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6篇

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戈尔曼(D.Goleman)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戈尔曼在书中称情感智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即自身认识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并且认为在对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我国学者有关情感智商的研究大多依据戈尔曼《情感智商》一书作为理论基础。一般认为情感智力的主要因素有五个部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力。教师情感智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处理学生、教材以及自身情感的能力。良好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发展耐挫能力。因而在教师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重视情感智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教师。本文欲从激励视角来探讨教师情感智力培养途径。

二、激励理论和情感智力的关系

激励理论是西方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激励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因素激励人、调动人的积极性。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求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等。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受认识和情感的影响,其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有认识而没有情感,人的行为就缺乏驱动力,那么怎样激起人们的积极情绪体验,调动人的工作热情,这正是激励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激励理论和情感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激励理论中,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它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合理需求,引发人的积极情绪,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进而提高行为的积极性;期望理论主要是利用期望激发教师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教师的自尊感;公平理论主要是通过消除不公平和挫折,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教师的耐挫能力;而教师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耐挫能力都是教师情感智力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激励理论从最终结果来说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但就其实现过程,是通过各种措施,引发教师的积极情绪,激起积极的自我体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坚强的耐挫能力,即提高人的情感智力来实现行为积极性的调动。

三、应用激励理论,提升教师情感智力

由于教师是一个知识型群体,他们敏感而自尊,刚性化管理显然不符合教师的自身特点,因而在管理过程中如何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用恰当的激励策略,有效提升教师情感智力水平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探索,笔者认为结合激励理论,考虑教师群体自身的特点,将激励理论具体化,是提高教师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教师的情感智力。

1.目标激励:培养教师情感智力的起点

所谓目标激励,是运用激励目标,刺激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教师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才能消除迷茫,克服消极的情绪,激起更大的热情去工作学习。所以在构建激励机制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目标激励,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培养教师情感智力的起点。怎样正确运用目标激励,首先我们在设置目标时,首先应考虑到目标的设置应该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师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目标太难,教师在实现目标时容易受挫,教师易自我效能感丧失,进而失去进取意识。目标太易,难以激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我们在给教师设置目标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的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的不同需要。例如新手教师阶段(1-3年)应把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端正职业态度作为目标。在胜任水平阶段(5-10年)应把提高学术水平,多出科研成果作为目标。在熟练水平阶段(10-15年)应把专家型教师作为目标,所谓专家型教师,就是具备科学的教学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时还应该将教师的个人目标同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的发展目标实现才更有现实意义。

2.成就激励:激发教师的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师自我意识是指教师了解自己的能力,它是教师情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自我意识可以使人产生自信、自尊的情感体验,消极的自我意识会使人产生自卑、自怨等消极情感体验。那么,怎样使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构建积极的心理图式呢?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经过试验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不断取得成功,他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都无法逃避失败的命运,就会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感”,进而会产生自卑等消极的自我体验。由此可见,不断激励起教师的成就需要,帮助教师获得成功,不断获得成就感,是提高教师自我意识的有效途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成功所带来的个人成就感。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有密切关系。既然成就激励是可行而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教师成就感。具体说来,作为管理者首先应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进取的工作环境,为教师走向成功创造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和物质条件。其次,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良好的培训机会,提高教师能力,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保证。第三,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奖励力度,对取得成就的教师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让教师进一步体会到成就感,感受到努力奋斗的乐趣。

3.情感激励:点燃教师的激情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励是指通过感情沟通满足人们的社会性需要而使之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激励方法。情感因素对人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推动作用。教师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需求层次较高,自尊心较强,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简单地采用物质激励、制度管理等策略,很难满足教师的社会性需求,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因此在教师管理中坚持情感激励,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教师的受关爱、受尊重及自我价值等社会性需求获得满足,这样才能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提高管理效益。怎样做到情感激励?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深入了解教师,学会欣赏教师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管理者应该深入教师群体,了解每个教师的特长和兴趣、优点和缺点,并能赞其所长、容其所短。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教师的进步,发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欣赏会激起教师内心的快乐与幸福感,激励着教师自我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注重情感投入

在管理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注重感情的投入和交流,注重人际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情感激励”作用,将制度化的“刚性管理”和情感化的“柔性管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刚柔并济”。在这样的情感激励中,教师将更加爱生、爱校,并将这种爱化为动力,努力工作。

(3)提高教师需要层次,满足教师的各种需要

情绪是在各种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高层次的需要是在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应深入了解教师的各种需求,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满足教师各种层次的需求。可以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满足教师的低层次需求;也可以通过帮助教师成长,促其走向成功,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只有当各种层次需要实现以后,教师才会产生满足、幸福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4.公平激励: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1965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教师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后,如果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报酬”合理,就有公平感,因而心情愉快,工作积极性高。如果发现所获得的“报酬”和“贡献”不符时,则会产生心理上的严重不平衡,有时会以减少贡献来求得公平,严重的还会造成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当前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公立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大锅饭”现象,甚至还存在着“体脑倒挂”现象,造成承担教学任务的主力军收入偏低。教师常常感到知识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即使许多中小学对教师实行奖酬制度,这种奖酬也仅根据升学率来进行,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激励制度,往往也让教师感到不公平的存在。以上种种现象,往往造成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职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紧张。面对以上现象,学校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科学地制定评价制度,合理评价教师的贡献与报酬。第二,作为管理者对下级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教师,尽量让教师公平分享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第三,引导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贡献与报酬”、“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帮助教师消除心理上的不公平感。

5.期望激励:培养教师的耐挫能力

耐挫能力是指遇到挫折后,教师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适应环境的能力,它是教师情感智力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面对各种问题,如学历、职称和学生升学等,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挫折,产生挫折感,因而培养教师的耐挫能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怎样提升教师的耐挫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期望激励法,当教师遇到挫折时,首先,作为管理者不能袖手旁观,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在精神上给以鼓励。其次,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在学校管理、工作安排等方面做些改进工作。再次,让教师学会合理处理情绪的方法,如发泄、转移、升华、理性情绪疗法等,这样教师可以在遇到挫折时有效地调节自身的情绪状态。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教师遇挫失败时,管理者要充分信任教师会有成功之日,发挥管理过程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激活教师的工作潜能,提高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进而提高教师的耐挫能力。

6.自我激励:教师情感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我激励是指个体具有不需要外界奖励和惩罚作为激励手段,能为设定的目标自我努力工作的一种心理特征。德国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到:“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我激励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引擎,是教师情感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程文、张国梁在《高级研究人员自我激励因素研究》一文中对高级研究人员个体特征分析,并提出高级研究人员自我激励因素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成就与挑战、个体成长、工作自治、认可、目标导向。因而教育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帮助教师确立自己的工作目标,明确目标导向,不断创造机会让教师不断地进修,促进教师的个体成长。同时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应充分认可,并鼓励教师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自我激励,进而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总之,在教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深入理解激励理论,灵活运用目标激励、成就激励、情感激励、期望激励、自我激励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激起教师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身的情感智力,进而转化为行为动力,提高行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华建宝.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9(1).

[2] 周明星、邓新华.成功学生全面素质测评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吴应荣.现代教师情感智力结构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09(8).

[4] 李丹.激励理论在改善高校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应用.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9).

[5] 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7篇

一、对农村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在农村教学,在待遇和工作条件上肯定没有办法跟城市里的教师相比。这就更需要教师有平衡的心态和为农村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加强师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各学校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标培训

根据(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使教师熟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逐步应用于教学中。另外,还应组织教师结合新课标认真研读教材、探索教法。运用示范课、集中研讨、教学反思等形式,使教师在教学中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教学、教科研能力培训

各学校应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并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使每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应采取不同方式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与研讨,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落实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课堂教学都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各学校要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质量检测等环节,向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不定期对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保证课堂教学达到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要求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特殊的教学环境,农村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有懒散或应付的心态,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不愿再花精力去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用通俗一点儿的话就是“知道是什么病,却不愿想吃什么药来治好病”。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课前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课中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3)课后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这也是一系列反思中的重中之重。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四、探索农村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农村教学信息相对闭塞,教学模式较落后。虽然偶尔会有机会参加省、市级的培训或观摩课,但由于环境的限制,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而当前课改的重点就是课堂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要努力探索“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这就要求农村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另外,与城市中的师资水平相较,农村教师中的佼佼者不多见。因此,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骨干教师的成功经验,在普通教师的群体中形成共识,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应用,加以推广;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通过说课、评课等环节,让普通教师对怎样是一堂好课多一份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水平。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范文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论素养;创新人才

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关注的还是怎样“教”课文,怎样引导学生领悟教师研读文本时获得的一些感悟。其实学生的感悟和教师的感悟完全是两码事,要求学生去感悟教师的感悟,课堂中教师势必过度辅导,导致学生活动时间被教师讲述分析所挤占,被表面热闹,实质上低效甚至无效的讨论所占用,而原本应该用大量时间完成的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往往被边缘化。如何在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增加语文课堂,中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建设高素质的建设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现代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应具有崇高的理性信念,热爱祖国,富于献身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知识能力方面,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教育科学功底,要富于创新精神。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以及文明的行为规范学习。在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同时,应着重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学识修养,鼓励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因为“人的素质跟文化知识是离不开的,不把文化素质提高,就不能领会,或领会不了教育的规律,心理学的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于因循守旧,乐于模仿而怯于创作,热衷于“标准答案”的“唯一确定性”,讲课时照本宣科,虽无错误,但学生缺乏兴趣,根本原因是专业知识不博不精。专家之所以为专家,在于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诀窍。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用素质教育的要求审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发现其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从培养的目标看,它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他素质,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教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其次,就教学过程看,教学只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兴趣爱好、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再次,从课堂结构及教学手段看,传统的教学结构单一,大多是“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而且教学手段陈旧,黑板、粉笔、讲台三位一体,学生感受到乏味,无法启迪灵感,谈不上活跃思维。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掌握知识。为此我校实施了“四循环教学模式”,即自学质疑,合作释疑,展开评价,巩固深化。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小老师,使课堂实践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落实在课堂上。语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心里鲜活起来,意向在学生那里丰富起来,言感悟在学生那里深刻起来,情感体验在学生那里充盈起来,语文技能在学生那里发展起来了。

三、改进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师生健康成长

语文课程是一个综合整体,评价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而不能像以往那样只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评价。就评价领域而言,它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知识与能力,即认知领域,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既要对产生这一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既要看到学生和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作用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