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产行业现状

矿产行业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矿产行业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现状;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66-01

引言

矿产资源作为工业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内容,更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支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众所周知,矿产资源评估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战略性与前瞻性,广受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其中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矿产资源储量主要是采用地质勘查来完成的,资源储量也是衡量矿产经济价值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我们在开展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中,必须要保障评估的可靠性、真实性、完整性,从而推动我国矿产行业能够平稳发展。

一、我国矿产资源存储量评估中的主要问题

(一)评估机制滞后,缺乏法律的支持

现如今,针对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名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行业法律,部分相关法律通常都出现在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中。可见,由于缺乏法律支持,从而导致行业职业制约手段无法实施,监督管理机制也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严重影响了矿产资源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再者,由于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机制不够合理,其中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通过买方出资评估u方资源,势必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理性,这也不符合市场交换原则的基本内容。如果通过卖方出资委托,又有可能形成卖与评之间的利益链关系,再加上的当今评估机构缺乏相应的评估效果争议判断与有效推出机制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矿产资源储量评估,阻碍我国矿产行业健康发展。

(二)评估主体不够规范

现如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并不完善,评估机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部分机构并没有专职的矿业评估师,并且内部控制混乱,存在着高额的回扣关系,从而造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还有部分评估机构在工作中不负责任,评估结果也是根据拼凑、套现等形式进行。在市场经济下,我国市场环境变化的非常频发,很多评估机构没有对评估师进行系统培训与教育,对于一些新的知识也不够了解,这不适合当今市场发展需求。此外,对于评估工作来说,很多评估机构为了能够获得短期利益,呆滞评估道德建设落后,社会信息形象差等问题,从而导致评估机构收到严重的信任危机,甚至会影响整个评估行业的发展。

二、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有效性的措施

(一)以法律为依托,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

对于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来说,必须要有法律作为指导依据,并通过相关的评估机制规范评估环节与工作。对于法律层面来说,制定完善的法律我们无法干涉,但通过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质量,从而提高评估标准,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积极作用。根据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人才优势,也就是通过人才推动改革进程,积极参与行业法律与规范体系内容建设工作,并提出更加严谨的评估师与评估机构的准入门槛、人员退出机制、评估准则等。

(二)构建责任追究体制,完善员工的培训体系

对于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行业来说,评估质量的好坏与评估师的专业素养有着直接关联。因此,评估行业协会需要构建评估机构执业自律、评估师执业自律、责任追究、违规惩罚、诚信记录等内容,不断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与市场推出机制等。任何机制改革都需要在原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机制同样如此。根据现阶段的评估方法、评估理论、评估管理,找出其中有待完善支出,不断对新的知识进行更新。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提高评估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强评估师的培训工作,包括:专业培训、基础培训、道德培训、岗位培训等,从而提高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后续教育模式,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系统,通过灵活培训形式,实现因材施教,最终保障的评估师的专业要求能够满足岗位要求,提高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质量。

二、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方法分析

(一)断面法

该种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矿床进行评测,该种评估方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开采条件、研究程度、矿产质量都有涉及。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其分为若干小块段,通过估算能够得出不同类型的资源储量。该方法主要通过勘探线剖面,将矿体分为不同的块段,除了矿体边缘部分之外,每一块段两侧都要设置一个勘探线控制面,同行对块段截面积、剖面垂直距离、工程资源分别计算出块段体积,从而分析出资源储量,同时该方法还能够适用于矿床,特别是矿体厚度较大、结构复杂的情况下,由于断层分割会产生重叠问题,矿体会呈现出褶皱状态,通过该方法能够综合不同地矿情况,最终得出储量评估。

(二)地质统计评估方法

地质统计评估方法主要是将变量理论作为基础,采用变差函数为主要工具,不仅能够对结构中的变量进行统计研究。同时也能够作为较多样本的个体为基础,通过充分考虑品味空间变异性和矿化强度在空间中的分布特征,从而保障估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其可信度更高。近些年来,国际各国与我国技术人员联系相对比较密切,并且一些研究学者的矿产资源评价软件也获得了相关部门许可,在我国应用也愈加广泛。

(三)SD评价法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现状与方法研究

韩军魁 石少坚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河北 石家庄 050056)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矿业投资与开采资本市场日见繁盛。同时,近些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社会各个阶层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要求矿产相关企业必须要保障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平谷市场发展还存在漏洞,包括评估机制不够完善、评估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市场混乱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矿产资源体系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现状;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66-01

SD评价法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该方法主要采用了SD动态分维度几何学理念为基础,从而实现一种几何储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并且通过提出精准的概念,让相关勘探人员根据矿床实际需求,从而控制工程的稀疏密度。SD评价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矿种和矿产勘查开发的各个阶段,通过对几何理论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表明,SD评价法非常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中,通过对勘查地区进行储量计算,将所有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成本,从而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从实际应用情况分析,SD评价法能够根据定量划分形式评价地质可靠性顶级,并且根据新分类标准自动确定矿产类型。并且SD评价法在几十年的创新发展中,能够动态测量矿产资源储量精度,能够计算绝大部分的矿种储量。此外,由于SD评价法能够勘测地质等级,因此该方法还能够评估资源储量探采风险,并且计算出不同段块的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可靠性与精准性对矿产开发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分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中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不断完善评估制度、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强化评估人员专业素质等,为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此外,由于不同的勘探区有着不同的地址特征,需要选择合理的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方法,从而保障评估质量。

参考文献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炭产业 企业税费 税费负担 策略

一、引言

税收制度是国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税收不但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可以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税费的多少与行业有关也与个人或企业盈利有关。针对煤炭产业来说,由于政府不断提升其税费,给煤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而煤炭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关乎国民经济的产值,因此研究煤炭产业税费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在当前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煤炭企业税费现状

有效的研究现阶段煤炭产业税费现状是解决当前税费问题的前提,也是缓解煤炭产业税费负担的重要手段。现将煤炭产业税费现状分析如下:

(一)煤炭企业税费内容

我国煤炭产业税费是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兴起而产生的,经过1994年税务制度改革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炭税收制度,从煤炭税收项目上看,其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资源税

资源税在煤炭税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设立资源税主要是针对当前矿山级差收益失衡致使煤炭企业之间出现恶意竞争等问题而设立的。在具体实施征收资源税的过程中,虽然都是以《中华人名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为主体方针,但各地区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征收标准不同地区之间略有不同。例如:山西省在征收煤炭资源税时,以每吨3.2元的标准收取,在整体煤炭税费中占有越0.6个百分点。

2、矿产资源补偿费

依据我国法律制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管理权,拥有权属于国家。因而煤炭企业在开采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应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同时,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常出现违章开采的现象,这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国家权益,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设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这类现象。具体征收细则问题上,依据《矿产资源法》中的相关条例来实施。同时,征收上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配问题也有一定的原则,例如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或直辖市之间分配比例为1:1,与内蒙古、新疆等自治区的分配比例为2:3。针对于煤炭企业,矿产资源费的不断提升以及层层分配的原则也给其带来了较大的税费负担。

3、探矿、采矿使用费和价款

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矿勘测、煤矿开采等工作时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探矿、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其征收费用具体金额也大都为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所指定。通过对山西省探矿、采矿全使用费和价款的税费问题做调查,可知其具体征收具体原则如下表所示。

4、其他税费

上述三种税费是我国现阶段对煤炭企业主要征收的税费,在整体煤炭税费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也是为煤炭企业带来高额税费负担的主要税种。除了上述三种税费,煤炭企业还要缴纳众多税费,其中包括:土地恢复费、森林植被补偿费、污水管理费等。同时,煤炭企业还是矿难事故多发的企业,因此煤炭企业还要缴纳金额不少的安全生产费。这些税费虽然相较于前文所提到的几个税种略有不如,但是综合起来,这些税费的综合也不容忽视。

(一)当前煤炭企业对征收的煤炭税费的看法

煤炭企业所缴纳的众多税种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部分小型煤炭企业因为负担不起高额的税费而纷纷破产,众多煤炭企业一致呼吁,煤炭税费长势过快,难以接受。然而与之相反的,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是当前税费无法体现的,认为当前针对煤炭企业的税费仍偏低。这两种看法是当前国内对煤炭企业税费问题的主要方向。现针对两种看法一一做分析。

1、企业认为煤炭税费增长过快

从事煤炭行业的人士普遍认为,自1994年我国税务制度改革之后,针对煤炭行业的税费不断增高,较之其他行业,煤炭行业税费可以说一日千里,据统计,税改之后,煤炭企业平均税率高达14.6个百分点,远远超出其他行业税率。这让众多煤炭企业纷纷感到压力过大。认为煤炭税费过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2、学者认为煤炭税费征收偏低

当今社会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可再生资源价值无量,而当前煤炭企业过多,使得众多矿产资源日益减少。同时,煤炭企业是具有高利润的行业,虽然较之其他行业煤炭企业税费普遍偏高,但与获得的高额利润相比,可有可无。因此,认为煤炭企业税费还有提升的空间,只有根据当前煤炭企业获益来制定税费征收标准,逐步剔除小型煤炭企业,这样才能确保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三、煤炭企业税费制度改革

煤炭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是我国支柱经济产业,高额的煤炭税费虽然给部分煤炭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建设的脚步。但是,当前煤炭企业税费过高的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过程。笔者针对当前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现象对煤炭税费改革一题做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增值税转型的进程

增值税转型是解决当前煤炭企业税费过高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必然过程。增值税转型通俗讲就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性增值税,由此取消或降低一部分煤炭企业税费,从而为煤炭企业减负。同时,在进行增值税转型的工作时,国家应针对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行业自身的特点,应该逐步放宽对煤炭行业的一些限制。例如,煤炭行业生产安全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国家应允许企业将投入生产安全的费用来抵消一部分煤炭税费。这样一方面减轻了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性。

(二)对现存税种做一定的整合

煤炭行业的税费高,税种多是人们普遍知晓的情况。为减轻煤炭行业税费负担,促进煤炭行业发展,国家应针对当前煤炭行业征收的税种做出充分合理的分析,剔除冗余部分,整合重复部分。例如,资源费与资源补偿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共通点,可以多税并收。同时,在进行税种整合过程中,可以适当提升一部分税种的征收比例,确保税种被整合后其自身作用仍然能够得到保障。这样既能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又能确保国家在煤炭行业中的利益。

(三)重视环境保护,制定新税种

煤炭等矿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但是,这类开采性行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尤为重要。因此,可以根据这一问题对煤炭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并剔除土地恢复税、森林破坏补偿税等多余税种。同时,政府还应针对煤炭等矿产行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只有在法律上获得保护才能够让煤炭企业带来重视。事实上,无论是土地还是森林、草原等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这类税种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反复征收必然会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而环境保护税的提出不仅能够确保环境恢复、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实施,更是间接的为煤炭行业减轻税费负担。同时,政府还应针对煤炭等矿产行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只有在法律上获得保护才能够让煤炭企业带来重视。

四、结束语

过高的税费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不利于煤炭行业的发展,间接上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针对当前煤炭企业税费问题作出系统的调查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煤炭企业税费现状做分析并提出针对税费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梁燕.浅析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现状[J].会计之友,2011

[2]范慧军.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和政策研究[J].商情,2012

[3]徐淑芳.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分析与建议[J].中国电子商务,2013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规避策略

中图分类号:P61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文章对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规避策略进行了探讨。

二、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矿业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矿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投资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的矿产地质勘查的投资方向转向法制的、开放的、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除掉这些良性的发展趋势,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也还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投资的体制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其改革。下面我就针对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做下具体分析:

1.“探、采”等方面的体制,相关部门并没有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的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国家投资低效、社会投资进入受阻”困境的形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性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民营矿业受阻也会阻碍我国矿业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体制,以确保矿业地质勘查风险投资活动顺利进行。

2.运行机制的市场发育度比较低。当今,我国在这个行业的投放不多,导致市场发育度不高;矿产的资本市场不断缺失;主题改革也严重滞后。而作为特殊市场主体的国有地质单位只是一味延续传统运行机制,没有创新,因而并未起到所谓调节市场的作用,这就导致我国严重缺乏符合市场需求的涉勘企业。

3.勘查权益的相关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滞后,法规政策的透明性、稳定性未满足商业性投资需求。技术方面,专业性中介组织与市场未完全发育,数量少且不规范,因此无法确保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也不能更好地实现矿业的权融资。

4.只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既然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投资制度,那么这个风险和收益,就不能只让国家参与。我国目前对矿产地质勘查领域的投资现状是,中央部门投资比重过大,而社会投资和外资投资比重过小,发展后劲显得非常不足。这说明我们的市场化程度还处于非常低的阶段,整个资金市场的规模也偏小、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后的发育过程很不健全。

5.缓慢的投资增长,这个数据不能单单看我们在这一个领域内的投资,要横向比较,也就是要和其他领域相比,这就看出了差距、看出了重视程度。虽然投资额度增大了,但是投资比例却缩水了,这就意味着投资力度在减少,很不利于这个市场的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谈不上促进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了。

三、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

1.“探、采”的体制,没有真正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国家投资低效、社会投资进入受阻”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的发展。

2.勘查权益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滞后,政策法规的稳定性、透明性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商业性投资的要求。

3.市场发育的程度不高,矿产地质勘查要素市场不发育。矿业资本市场缺失,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的投入规模偏小;专业技术服务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发育,数量少,不规范。市场主体改革滞后。国有地勘单位和国有老矿山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继续依赖于旧的运行机制,对市场信号和市场调节不灵敏。我国符合完全市场主体要求的涉勘企业并不多,大多是事企混合运行的地勘单位。

4.探矿权流转不畅。我国目前探矿权的流转不活跃,转让方式单一。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市场仍然是为“大而全”的国有地勘单位所垄断,缺少机制灵活、经营有进有退的中小型勘查公司和找矿人,整个矿产勘查市场缺乏活力。在矿业权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往往作为矿产勘查风险企业的股东参与运作,并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财务等专长,一方面保证矿业权融资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又在谈判中保障了风险企业原有股东的权利。

四、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规避策略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防范要综合考虑矿产地质勘查中三种风险因素,而不是孤立的考虑一种风险,某些程度上三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是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是知识技术的载体,发挥人的主动性是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对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而言,人才队伍建设是资源开发技术力量的保证。降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风险,既需要工作人员发挥敬业、务实的工作态度,也需要人力储备加强勘查者工作经验、方法等。投资者聘用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行业相关的财经法规学专家等都是必要的。通过专业团队、专家对市场需求强度、矿质价格波动周期的分析和对投资矿产项目所在区域的政府关系、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量化分析,确保矿产地质勘查投资的回报,最大限度的降低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

2.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首先是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是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的分析,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上对矿床的矿化强度、规模控制和各种示矿要素进行综合提取,对找矿前景做出科学预测,对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做出评价。地质勘查项目的准确研判能够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以及进一步勘查开发的计划。其次是地质勘查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应用。矿产地质勘查只有严格遵照各环节工作的量化标准,尽量避免因为人为而产生的风险,才能进一步抑制风险的延展。因此严格按照国家勘查技术规程施工,对规避各种风险有重要意义。最后是安全操作技术流程的创新与应用。实践证明有效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事故发生进而控制成本,对规避经济风险效果显著。

3.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市场化建设。市场化意味着资源共享,要配套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地质资料共享、技术成果共享平台以规避风险。目前地质勘探单位还是以国家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存在居多,这就造成勘查行业市场化不足,大量地质资料、技术成果、地质勘探信息都掌握在少数单位手中,技术、信息、资料的垄断,不利于勘查行业资源共享和风险规避。实际上,建立国家级省级资料、技术、信息共享平台既可以避免行业重复投资,亦可以为新上项目获得规避风险的大量资源。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于勘查业的资本市场、规范的矿产交易市场,尽可能降低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预测的不准确性。

4.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在政策方面,应规范矿业权出让和矿业开采审批制度,谨慎监管矿业投资者矿业开采进度,设置更严格的资质和行业准入门槛,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勘查力度并鼓励和拉动社会投入。避免地质勘查项目盲目上马,就要从提高矿业开采门槛和地质勘查资质门槛上下功夫。风险的源头是利益的驱动,国家应对矿业开发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加强矿产开发的宏观管理,提高矿业集中度及矿业产值。还要对地质勘查队伍资质进行严格审定,保存实力雄厚的力量,杜绝不具备资质的单位追逐利益而造成大的风险。另外,还应通过政策的推行以及资源宏观管理去除市场泡沫,避免矿产地质勘查盲目投资,促进矿产地质勘查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这个领域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面对巨额利润,已经理性分析和投资,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跃;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探讨[J];财务前沿;2011(02).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 勘察开发 形势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13-01

当前,地球资源逐渐进入枯竭期,不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都逐渐不能满足人炸所带来的需求,而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有限性,在当前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在不可再生资源中,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早期的工业发展中,可以说是支撑工业发展的核心。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不断开采以及人们对于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矿产资源也面临着逐渐枯竭与匮乏的问题,对我国的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形势

1、勘察较为落后,开发速度低于消耗速度

此外,由于矿产勘察工作较为艰苦,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从确定可供开发的地区,到真正找到矿产,其成功率仅仅约4%。在找到矿产资源后,还需要对资源产地进行调查、普查、分析、调研,了解可以开发的数量,才能进一步进行勘察与开发,这是一个十分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然而,由于部分地区的勘察技术、勘察工具有限,不能高效地进行资源的勘察,导致勘察的效率较为地下,且不能及时勘察到质量较高的矿产。

与此同时,工业发展的速度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往往是还没有开发出新的矿产资源,现有的已经被消耗,开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工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速度。

2、替代能源尚未全面使用,国家面临着资源枯竭危机

虽然当前人们提出了很多替代资源,来缓解矿产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但替代资源并没有全面使用,人们仍然面临着资源匮乏的严峻现状。

替代资源的成本较高,且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就我国当前整体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品过来看,不能实现全面的使用。因此我国面临着原有矿产资源匮乏,新型替代能源不能全面落实的困境,并且受到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正处于复苏发展阶段,能源的短缺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干扰。

二、造成当前资源勘察开发严峻形势的原因

1、传统工业对资源的依赖

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服务业所占工业的比重逐渐提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许多传统工业则迁移到中西部地区,接近矿产资源,进行传统的工业生产。

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监管力度较为薄弱,存在着许多非法开采、乱采资源的现象,自90年代初期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提出“有水快流”的错误口号起,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没有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盲目开采,甚至屡禁不止。尤其是在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许多非法矿产生产企业,利用小作坊的落后开采工具,进行大量浪费式的开采,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资源的匮乏,给企业的生产工人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缺乏系统性的管理

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在进行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市场自身发展存在缺陷,且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导致矿产勘察开发行业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职能不明确,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案在2013年通过,实施时间不长,仍然有许多地方没有真正落实,导致许多内容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

3、缺乏科学的勘察开发技术,综合利用程度低

与国外相比,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起步较晚,且使用的方式较为单一,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大量浪费。如在我国矿产资源中,除了主要的矿产元素外,还存在着许多的其他元素,而当前对于其他元素的使用率尚达不到30%,与其他使用率达到2-4倍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矿产资源使用远远达不到相关的标准。

造成这样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本身的技术较为落后,另一方面是由于开发商的利益追求,为了实现成本的降低,宁愿开发大量的矿产资源,仅对眼前有用的部分进行提取,提取完自己需要的资源后则将其遗弃,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三、改善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现状的对策

1、推广高新技术,革新勘察开发技术

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于石油的开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地域,而是将开发的眼光放到了海域,此外,许多金属矿类也从传统的寻找矿山到转向更为深入的地区进行勘察。这类勘察对技术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勘察人员具有较全面的知识,还需要提供先进的技术,确保勘察与开发能相互结合。

在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煤、铁、铜等矿产资源在近些年来逐步被人们勘探与开发出来,但其开发程度较低。

因此,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地区,都必须推广高新技术,革新勘察开发技术,提高矿产的整体勘察与开发水平,并有重点地进行勘察与开发,实现全方位的技术水平提高。

2、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监管制度

要确保矿产资源的勘察开发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必须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监管制度。首先,结合我国市场发展的整体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与制度,对矿产勘察和开发进行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其次,落实到各级政府,应当改变传统的多层管理方式,多层管理效率低,且在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贿赂等现象,因此应当将审批制度进行集中管理化,将办理的手续尽可能地简化,提高政府职能的办事效率。最后落实到各级职能部门,应当安排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对勘察和开发进行专业性、科学性以及发展性的监管。

矿产资源监管制度除了传统的从上到下的政府监管外,还包括市场自身的监管。市场应当发挥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对于行业准入进行严格的管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的通过行业协会进行监督与举报。

3、积极与国外先进国家合作,开发新能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走出去”、“引进来”等战略计划,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但平均下来,人均数量却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人们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矿产资源的全球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必须将眼光放到世界,一方面,积极引入外资,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进行投资,与我国的矿产勘察企业合作,提高技术,并共同开发新能源,降低开发新能源的成本。另一方面,利用我国企业的优势,积极走出去。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企业的优势早已不仅仅是廉价的劳动力了,而是拥有一批高新技术人才,但这批人才可能由于当前技术、工具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与外资合作的工程中,可以使用外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共同努力,开发新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为人们提供综合使用的、循环使用的新型能源。

四、小结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矿产资源不断增加的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必须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新型资源的方式来实现行业的转变,走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在进行资源的勘察、开发、研究时,还需要结合自然环境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自然资源,应当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艺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9).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功能定位;目标优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ZD07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9JZD0019)“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CJY038)“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产权制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4日

作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矿产资源规划是依法审批与监督管理的依据。发挥矿产资源规划作用的基础是矿产资源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下,明确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优化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既有助于深刻理解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实践,也有利于通过规划制度的完善,提高规划体系的质量,实现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和目标。

一、矿产资源规划的内涵

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家或地区根据其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属地的矿产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现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针对矿产资源保护、勘查与合理开采利用,以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本质上,作为勘探、开采的前序活动,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家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所作的时空配置,目的在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矿产资源规划包括矿区规划、品种规划、矿业权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完整有效的矿产资源规划应该包含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等,怎样做、何人做、什么时间做、什么地点做,需要投入哪些资源、各自数量多少等基本问题都应考虑在内。此外,规划要明确修改的前提条件,该条件与规划有效的条件互补;为增强规划适应性,要明确不满足规划前提条件时采取的对策。

矿产资源规划的结果是对未来矿业发展的行动做出预测与安排,有效的规划通过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为整个矿产资源产业未来行动提供路径图,减少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事先分析和规划有利于合理配置有限的矿产资源禀赋,减少浪费;目标、任务与责任都明确的规划,能够清楚说明目标与任务的关系,制定指导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日常决策的基本原则;同时,通过事先的目标制定,矿产资源规划为整个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确定了各类活动实时、反馈控制的标准,从而提高各类活动的有效性。

二、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

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三个矿产资源规划制度法规中,明确了各层次各类规划的内容、任务以及指标化的目标,也基本确定了各层次各类规划的相互关系以及上级目标(指标)对下级目标(指标)的约束作用,但各级各类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却不明确、不清晰,使得规划成果主要指标体系达不到预期的、兼具宏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性于一体的要求,规划的作用受到根本性削弱。

在矿产资源规划实践中,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的资源保障,中央政府加强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需要解决矿产资源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布局问题、政策工具运用问题等重点事项,涉及法律法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等重大议题,因此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强化指导性是其主要功能。

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属于地方性矿产资源规划,是规范政府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主要依据,需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特点、区位特点、市场条件,同时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战略和宏观的角度来安排、部署全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终的成果是划定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开采的矿种和区域。相对于全国规划具有针对性和较强的操作性,重点议题在经济绩效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上。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是对上级规划的进一步细化补充,对上级规划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和安排,主要特征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规划目的性。其中,市(地)级规划仍带有宏观性质,一般以矿种为主线,将规划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到市所辖的县、区,一些重要的指标要落实到大、中型矿区;而县级规划作为终端规划,应将省、市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及各项调控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地块、矿区和矿山。在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调控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提升本地区矿产资源的相对优势,培育矿产资源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一层次的规划强调经济绩效的实现,兼顾环境保护。

专项规划,如勘探开采的重要方面、特定地区、专门矿种的规划,强调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一是对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进行分析和论证;二是提出需要开展的公益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部署和安排,应具体落实到项目和地块上;三是合理划定规划分区(分勘查、开发两种,规划区包括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类);四是对大、中型矿区和重要的小型矿区合理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划定具体的勘查、开采范围、矿权数量及其经济合理的开采规模,规定相应的准入条件(包括最低开采规模、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采选治理结构调整等。

总之,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宏观指导性为主,兼具实施性,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以实施性为主,兼具宏观指导性;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则完全强调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各级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相对于同级的综合规划则更是强化了实施性而弱化了指导性。

目前,关于省-市(地)-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尺度、深度如何把握,如何定位,人们理解和认识不统一。省、市和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文本内容要求趋同,没有很好地在明确各级规划任务侧重的前提下提出不同要求,以使其能各司其职、相互衔接。更为突出的是,作为矿产资源规划的终端规划,县级规划的内容大部分不符合其功能定位,而是与省、市(地、市)两级规划雷同,仍然以宏观规划为主,任务目标没有具体落实到地块、矿区和矿山,从而导致整个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可操作性差,难以实施,形成事实上的无规划和盲目开采。此外,在成果形式方面,规划图件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等,由各省制定编制技术要求,市、县级规划成果标准化和信息化存在着较多问题。

三、指标化的矿产资源规划目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相关法规制度,我国矿产资源规划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围绕总目标,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兼顾当前与长远、中央与地方利益,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利用国(区)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矿种与区域重点,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的政策措施,具体表现为对新增储量、持续供应能力、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平、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状况、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等一系列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的确定。(表1)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由各层次、各类规划目标(指标)组成目标(指标)体系。全国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任务的完成依赖矿产资源勘探开采中重点领域、重要行业以及省、市、县各级机构的共同努力,为此总目标需要层层细化、分解为各专项规划、各行业规划以及省、市、县各级规划的子目标,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目标体系。目标表现为量化指标,所以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的各项指标是全国性指标的分解和具体化。与规划目标体系对应的是指标体系,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指标之间有如下关系:下级指标是在上层指标的约束下制定的,上级专项规划指标对下级总规划、专项规划的指标值也存在约束作用,同级的总规划指标约束同级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的指标,同级的专项规划指标值约束同级的行业规划指标值。也就是说,所有下级规划的指标是在各个区域自身资源禀赋、能力条件、经济社会总体目标的制约下对上级目标或指标的分解和细化,同样的各专项规划指标不但是上级专项规划指标在区域内的具体化的子目标,也是同级总规划指标值在该领域内的具体分解,各行业规划的指标亦是如此。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确保指标体系的相容性和一致性,同时保证各专项规划、各行业规划、各下属地方规划子目标(指标)的实现支撑矿产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总指标)的完成。

各层次矿产资源规划的目的、功能定位各自不同决定了各自指标的特征、作用的差异,上级规划指标更强调指导性,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时间跨度倾向于中、长期;专项规划、行业规划、下级规划指标偏向于指令性、约束性,弹性小,下级规划时间跨度通常侧重于中、短期。

四、其他规划制度的借鉴

我国的土地使用规划制度中,国家、省、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宏观控制性规划,任务是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在各产业部门和地域间调整和配置土地资源,而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微观实施性规划,任务是按照上级规划的控制指标和布局要求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区的土地用途和使用条件,因此,两类规划的文本内容要求有所区别。规划图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根据行政区的空间尺度差异,省、市、县、乡级规划的图件基本比例尺一般分别为1∶50万、1∶20万、1∶5万和1∶1万。相对于多层级、职能化的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制度,国内土地利用规划实行简单却更为严格、更为权威的审批制度,省、省会城市、100万人口城市、指定城市等的土地利用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市县、少量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由省级政府审批、多数乡镇的规划由设区的市级政府审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本身就伴随着土地的使用,而其耗竭性也不是土地的可复垦可以相比,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审批应该采用比土地使用规划更审慎、更严格、更有法律效应的制度,但现实恰恰相反。

在英国,法定的矿产资源规划实行二元体系,分别是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结构规划的任务是为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框架,并作为编制地方规划的依据;地方规划的任务是为地区发展制定详细政策,为开发控制提供主要依据。规划层级分为中央、郡、区三级,以郡规划为主,中央协调;规划采用许可制度,强化管制和约束;规划的编制以郡、区政府为主,职能部门参与。这些安排使英国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构成简单、关系明晰,一体化程度增加,同时规划的权威性、执行力也得以保障。英国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对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更强的借鉴意义。

五、结论

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安排中,多元化、多层级的结构使规划体系的功能及其相应的目标体系复杂化,协调、衔接、一体化的难度增加,条块分割的可能性加大;而各规划功能定位的不清则使这一隐患成为现实,无规划、规划冲突、各自为政以及规划的权威性低、难执行等问题突出,结构布局优化、环境保护、矿地复垦等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大目标被虚置。明确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优化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体系是提高矿产资源规划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6篇

Abstract: Practice is the core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students of ge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courses of geology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ore in this new 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s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aims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atur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character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prospectin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aspect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proceed with,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geology major and thinks that practice is the only way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skills and quality.

关键词: 高职;地质;实践教学;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geology;practice 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13-02

0 引言

高职类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专业培养的专科生大多去地勘单位工作,主要从事野外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工作。这些工作都必须有大量的野外实践经验作为支撑,使学生掌握常见矿物、岩石识别及地质编录的基本技能,熟悉区域地质、矿区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胜任矿产勘查基础工作且具备编写常规地质报告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实践课程的开设。

1 专业课程性质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高职中主要开设了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矿产勘查地质学、地球化学找矿、数字地质填图、地质制图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设有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两个重要的实践课程。

其中,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基本,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矿物学包括五大类中常见矿物的鉴定,岩石学包括三大岩类常见岩石的鉴定;构造地质学包括多种构造地质现象的识别与判断;古生物学包括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化石的识别与鉴定。这些内容的学习离不开标本的观察与学习,也是认知地质学科的基本功。

矿床学的学习离不开成套的不同成因矿床标本,勘查地质学的学习离不开岩心,地球化学找矿中取样位置及样品的处理必然有实物操作过程,数字地质填图必然应用掌上机,地质制图更是该是计算机的实际处理工作。

地质认识实习与地质填图实习更是以野外工作为核心,进行地质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的过程。因此,从专业的课程体系上来讲区域地质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是学好本专业的必须过程。

2 地勘工作特点

地勘行业具有较大的超前性和不确定性,其工作成果关系到国民经济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发展前景和速度。而地质工作是矿业开发的基础,地质找矿工作是地勘单位的立根之本。

地勘单位的工作离不开基础地质,其根本在于区域地质填图和矿产勘查,这也是矿产开发的前提,国民经济规划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地勘行业的人员结构上,今年进入了较多的本科生,但每年仍有60%以上的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毕业生进入了地勘行业,从事一线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工作。

地勘行业的基本工作是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从专业培养目标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是掌握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基本技能,这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决定的。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具备矿物、岩石的鉴定能力,地质构造分析能力,地层、岩相分析能力,地质填图能力,地质报告编写能力等。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学生必须具备矿床成因分析能力,找矿方法和技术应用能力,勘查工程布置和编录能力,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能力,矿产资源工业初步评价能力,矿产地质报告编写能力。

地勘行业的工作决定了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所开设课程,学生所学内容与他们今后的工作是一致的,那么这些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能力就必须得以加强、强化,毕业生才能够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连接,为地勘行业培养优秀的毕业生。

3 人才培养流程分析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开设课程门类、课程先后衔接方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为适应当前技术革新,近年来增设了数字地质填图、计算机制图的课程,能够满足地质行业的需求。但是从调研的情况分析,当前的毕业生质量有很大的欠缺,主要反映是技能不够熟练,而技能的掌握又必须有理论进行支撑。

当前课内实训的技能训练满足不了行业技能需求。首先,在近三年的招生情况看,学生的高考分数每况愈下,学生的基础弱,学生目前多数为90后出生的,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但是责任意识弱、辨别能力弱、集体观念弱、承受能力弱,在由知识学习向技能学习转变和适应的过程中,受自身知识体系限制,在有限的两年之内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难度相对的增强了。其次,当前的课程教学,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课程必须注重基本理论,这是学生学习、掌握技能实训的基础。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时,课程涵盖基本能力多,课程专项技能实训没有开展,学生不能够从整体上对基础技能进行强化实训。再次,地勘行业基本上每年四至五月出队,这就导致学生在第四学期的学习不能够顺利进行,而如果推后至七月份,则大多地勘单位已经把任务安排结束,学生的顶岗实习不能够及时落实到位,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压缩,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4 实践教学改革的着入点

在从事专业建设过程中,经过自己所带课程的试点及同诸多高职院校的交流,初步分析了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实践教学的切入点,认为有四个方面尚须完善:

4.1 师资队伍建设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要培养具有一线生产能力,能够胜任地勘工作的技术人才,需要教师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具有地质野外工作的丰富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引进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引进地勘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与讲解,这需要校内教师进行配合,共同完成学生技能项目的训练;二是提升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对学校来说,这是最为根本的做法。在师资力量不是特别充沛的条件下,应集中力量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得教师在暑假期间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工作,或采用替换法,教师分别去进修或去单位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这都是增强教师素质的可行措施。

4.2 拓宽实践学习方式

时间是学习的保证。在学生在校时间固定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增强学生技能掌握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采用理论学习安排在课堂,主要的、关键的首次实训安排在课堂,需要反复观摩、强化的实训必须要利用业余时间,补充教学时间的不足。在地质专业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实习技能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观摩与强化,才能构成学生的基本技能。矿物鉴定、岩石鉴定、古生物识别、原始地质编录等都必须有大量的、反复的学习才能够形成学生自己的基本技能;而罗盘使用、GPS使用等工具更是一个反复的使用过程,也只有经常性的观摩学习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这只要一个开放性的针对学生学习的实训室就能够满足,达到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4.3 变革考核方式

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培养体系,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应试方式,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考核方式变革的内因。加强实践过程中的考查,强调平时技能积累的重要性,通过对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技能目标的细化,针对每一技能进行考查,并且在考查过程中让学生讲解技能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这样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考核的难度降低,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在这样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4.4 教材体系建设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专业所用教材基本为本科教材或本科教材的缩略版本,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材没有形成体系,不能够迎合地勘行业的需求。案例与理论相统一的教材结构还没得以充分体现,应在教材中突出实践,能够涵盖典型案例,案例支撑理论,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一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工作、调研与讨论等手段,收集行业人才需求条件,分解行业任务具体到课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构建理实一体的教材体系。

总之,实践是高职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学生掌握技能的核心,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实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最终提升毕业生质量,达到行业需求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建设,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

[2]桂和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4.

[3]杨广泉.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办学水平[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134-136.

[4]余际从,王果胜,汪安佑,等.未来10~15年我国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5]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等.坚持教育改革,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2-16.

[6]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我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7篇

不久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代表中国政府与南非政府代表――南非矿产资源部部长苏珊・萨班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地质和矿产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承诺:将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促进两国地质、可持续矿产资源管理、利用与开发领域的合作,重视专业经验及两国间存在的合作机会。

2

国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在不久前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土部将继续做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深化补偿费精细化研粳加快补偿费征收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

要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摸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情况,在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开展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等;加快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标准建设,分矿种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引导激励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组织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

3

中国铝业西部投资比例将提至70%。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熊维平日前表示,借助于铜业综合实力全国第一的优势,未来5年中铝在西部的投资比例将扩大到70%以上。

“十一五”时期,中铝在西部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达到50%,未来公司在国内投资重点将集中在具有优势资源和后发优势的西部地区。“十二五”时期,中铝在西部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将提高至70%以上。

熊维平认为,铝行业用电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40%以上,西部煤炭等资源富集地区的企业采取煤电铝一体化经营方式,将煤就地转化为电,电直接供给铝企业,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经营模式。

4

国土部近日在其官网披露,我国现已全面完成28个矿种共2.16万个矿区的核查工作,完成了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等16个重要矿种核查成果的全国汇总;2010年全国开展储量检测的矿山超过5.3万个,基本实现甲类矿产和乙类矿产大中型矿山全覆盖。

国土部还称,其会同财政部于2010年安排资金37.6亿元、2011年安排资金42.7亿元,通过“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的方式,激励和引导矿山企业更好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今年首选煤、稀土、钨、锑等4种矿产,确定内蒙古等19个省(区、市)和相关单位进行矿产地储备试点;并完善了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严格限制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压覆。

2010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额为141.8亿元,同比增长25%;当年全国矿产资源开发违法违规案件7301起,同比下降32%。

5

国内首个黑色金属交易所在昆明成立。

泛亚黑色金属交易所成为国内首个为黑色金属交易而成立的交易所。今后,铁、铬、锰等各类黑色金属商品都将在交易所采用现货电子交易的模式进行商品交易,此举也将为我国钢铁业掌握国际定价权打下基础。

6

矿产行业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风险;对策

1 引言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其开发也发展强劲与迅猛。所谓的地质勘查工作就是使用专业的技术方法,结合地质科学理论,对客观的地质体以及矿产资源进行专业的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其中,对于客观地质体或者矿产资源的研究调查,主要涵盖普查与勘探两种形式的工作形式。错综复杂的地质环境对矿产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与限制,对于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够保证其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但是,要对矿产资源性合理的开发,首先要科学的规避地质勘查中的种种风险。在我国,矿产地质勘查一直属于国家计划的工作范畴之内,一般的勘查工作经由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并组织开展和进行,相关的费用也是由国家财务划拨,上述这种情况,导致矿产地质中的相关利益责任机制变得淡化,相应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2 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现状

随着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我国地质找矿尚有很大潜力,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增长速度较快,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探矿权登记空前活跃趋于调整回稳,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资源量同步快速增长。地质找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期处于地质找矿的低谷期;随着矿业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勘查投资也逐步回暖,近年来地质找矿处于上升期;同时,矿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繁荣与政策利好因素叠加,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地质找矿活动空前活跃。随着钻探工作量投入的增长,矿业权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固定费用在勘查投入结构中趋于稳定,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盲目申请探矿权市场进入无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3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

矿产地质勘查中不幸事件或人们不希望出现的后果发现的概率被称为风险。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风险就是地质勘查项目投入失败的可能性,也就是项目成果与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可以通过对风险的分析、估计和评价得出的风险值(即风险系数),风险值直接反应出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

3.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矿产在短期或者长期上都有一定的价格波动与走向的变化,这些导致不能特别准确的预测矿产的市场价格,这种价格的不可确定性造成矿产的取得的经济效益必然有一定的风险因素。

3.2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即自然风险或找矿风险。我国找矿中,由于地表矿和浅部矿多数已被探明和各种自然矿藏丰度的下降,虽然矿点众多,但探获经济矿床的成功率只有1%~2%,找矿难度越来越大,风险也就越来越高。

3.3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经济矿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导致预期收益的变化,即投入和产出与期望值的背离所产生的风险。以上三类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普遍存在于不同矿种勘查工作中的不同工作阶段。

4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对策

4.1 进行人才队伍的不断培养与建设

技术知识要经由人才能够得到发挥,要避免风险必须经由人作为技术知识的载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保证规避风险,这是风险控制的基础与前提。在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对于人才进行建设与培养是进行资源开发的基础保障。要降低勘查风险,不仅要相关工作人员兢兢业业、诚恳务实,同时也必须要不断的储备技术人员以不断累积勘查实际经验等。矿产开采投资者首先要使用相对专业的技术队伍以及相应的财经法规学专家,这是进行矿产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经由专业的人员、专家,综合分析市场需求、矿产价格变化、政策情况以及资金筹集等等各个因素和方面,才能够保证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量化分析,保证矿产地质勘查能够得到满意的回报率,最大程度上降低此项工作的风险。

4.2 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

针对目前我国在地质勘探方面的现状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只有在工作的开展方面做好详细的分析,才能够提高技术,促进工作完成。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上对矿床的矿化强度、规模控制和各种示矿要素进行综合提取,对找矿前景做出科学预测,对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做出评价。地质勘查项目的准确研判能够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以及进一步勘查开发的计划。其次是地质勘查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应用。矿产地质勘查只有严格遵照各环节工作的量化标准,尽量避免因为人为而产生的风险,才能进一步抑制风险的延展。因此严格按照国家勘查技术规程施工,对规避各种风险有重要意义。最后是安全操作技术流程的创新与应用。实践证明有效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事故发生进而控制成本,对规避经济风险效果显著。

4.3 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在政策方面,应规范矿业权出让和矿业开采审批制度,谨慎监管矿业投资者矿业开采进度,设置更严格的资质和行业准入门槛,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勘查力度并鼓励和拉动社会投入。避免地质勘查项目盲目上马,就要从提高矿业开采门槛和地质勘查资质门槛上下功夫。风险的源头是利益的驱动,国家应对矿业开发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加强矿产开发的宏观管理,提高矿业集中度及矿业产值。还要对地质勘查队伍资质进行严格审定,保存实力雄厚的力量,杜绝不具备资质的单位追逐利益而造成大的风险。另外,还应通过政策的推行以及资源宏观管理去除市场泡沫,避免矿产地质勘查盲目投资,促进矿产地质勘查行业的健康发展。

4.4 不断促进与推动地质勘查向市场化发展与进行

所谓市场化就是能够实现资源以及风险信息的共享,同时技术也能够得到共享,保证能够更大限度的规避风险。现在大多数的地质勘探单位是以事业单位的形式存在的,这样就导致此项行业的市场化存在不足,很多地质信息、技术、以及勘探数据都被少数单位控制,这种信息、技术形成类似于垄断的形式,导致在这项行业活动在资源以及信息上很难实现共享,因此风险应对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如果,我们在国家或者省内成立专门的技术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能够防止行业内的重复童子,同时能够给新的开采项目规避风险提供更多的信息数据资源。并且,要不断推进建立专业的针对矿业勘查的资金市场,以此来规范矿业市场的交易行为,将矿产品的市场价格加以管理与控制,规避一些因为价格走向预测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经济风险。

5 结语

总之,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和工程,同时使矿业投资经营的关键环节与内容之中。在这项工作中,鉴于矿产资源具备隐秘性以及不确定性,导致矿产地质勘查存在相对较多的风险。本文主要对风险以及原因做简要的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洋. 试论矿产地质勘查的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8)

[2] 娄清. 地质矿产勘查风险探析[J]. 科技传播.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