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107-05

一、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危机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49个民族成份,其中有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等17个世居民族,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由于贵州省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拥有多种类型的生存环境,既使同一个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其文化也各有特色,如安顺地区的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经历600年的历史变迁,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是研究明代汉民族的活化石。此外,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空间,其文化也相互影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都是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根源。

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14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布依族占全国总数的97.3%,苗族占全国总数49.8%,水族占全国总数的93.2%。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居全国第五位,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12.1%居全国第三位。汉族人口数量上的优势,使得在社会交往中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程度的“汉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大批民族文化遗产正在被侵蚀,民族手工艺、民俗民风、戏剧曲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正外于濒危之中。比如,水书是水族文化的精髓,它是用水族古文字记录水族天文、历法、哲学及各种宗教事项的文化典籍,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然活着的古老象形文字典籍之一。在水族地区,目前在世能看懂水书的仅有2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就有180人。又如,我们能否将屯堡文化再延续600年?如果不是老人的坚持和政府的宣传,恐怕再有几年就很难见到现在的屯堡文化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还可以从Intemet的广泛应用中看到。每到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相关内容在网上纷纷传递,大有全球都必须过的趋势。很多年轻人认为过圣诞节、情人节有现代味、洋味.春节、清明节等守旧、土气而热衷过“洋节”。向来以本民族饭菜更符合营养学而自居的中国人也开始青睐“洋餐”。“麦当劳”、“肯德基”在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就是实证。这些迹象表明了一个问题。即在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西方文化已经冲击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日常生活层面。尽管历史上我们也曾经受过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其影响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来势凶猛、不可逃避。由此可见,贵州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冲击,其民族文化资源亟待保护与开发。

二、贵州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认为,文化是“某种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与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关体系、传统和信仰。”可见其描述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为了方便叙述,本文将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分为:文本民族文献;口碑民族文献、实物和民俗活动;光电民族文献。

1.文本民族文献

贵州省已搜集整理的民族古籍有5000多万字,已公开出版的有近100种。3000多万字。比较重要的有《苗族古歌》、《布依族古歌》、《侗族大歌》、《西南彝志》、《红白杜鹃花》、《物始纪略》、《好花红》、《古谢经》、《水书》、《苗族古歌古词》、《仡佬族古歌》等。我省少数民族文字“水书”,有水族“百科全书”之称,2003年3月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据初步统计,全省民族古籍藏量在20000册以上。

贵州素有歌的海洋,诗的故乡之称。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出版了学术专著、理论文集、民间故事、史诗及歌谣、戏剧和风情作品集157种,约3000多万字。如苗族的《开天地》、布依族的《杨元保的故事》、侗族的《古考和》等。贵州中药材丰富,被认为国内少有的“天然药库”。我省积极开展民族民间医药研究。先后完成了《苗族药物集》、《贵州省少数民族药物集》、《侗族医学》等书籍的编写与出版工作,整理出版民族药物集90多种,1100多个单配方,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来,贵州省民语办、贵州省民泽委及其相关部门共翻译出版100种,350多万册,8000多万字的民族文字图书,从1985年至今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约700多种民族图书。此外,还有一大批贵州的民族研究学者收集整理的民族民间故事与图片资料等。

纵观贵州民族文献的收藏状况,主要分散地收藏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民族院校、民族工作及研究部门等机构,只是藏品内容上各有侧重。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贵州少数民族文献查找、选择、研究、利用上的困难。

2.口碑民族文献、实物和民俗活动

除了文本民族文献以外,还有用简易符号记载和语言代代相传的口碑民族文献,如苗族的《嘎百福歌》是一种说唱文学,流传在黔东南一带。侗族大歌和琵琶歌是重要的民间口头文学。还有贵州的戏剧,主要有傩戏、布依戏、侗戏、花灯戏等,其中傩戏还被视为戏剧研究的活化石。如此等等口碑文献是贵州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各种类型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生产、生活实物,如民族民居、服饰、乐器、雕刻、图腾符号、考古遗物、纪念碑、生产生活用品等,主要以现实存在物的形式展示存储民族文化.它们是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分散于民间,博物馆、文史馆、部分图书馆等单位也有收藏,但也有部分流失海外。

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而导致的贵州少数民族中的主体民族,如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各自有着独特的民族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文化传承主要是依赖一代代族中长辈和民众用本民族的母语说唱、歌舞、手工技艺以及各种民俗活动世代相传。随着一批批老人的去世,流传于他们之中的民间故事、古歌、长诗、传说等文化载体已经绝迹。传统的挑花、刺绣、纺织和一些民族手工艺也在逐渐失传。甚至很多年轻一代不会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又由于信息复制技术的原因,就是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如水族,他们的文化信息产品也是极为有限的,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有的主要是口头、有的则是以口头辅之民俗活动传承。在贵州民族文化载体中,民俗活动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形式。笔者参加过一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有的没有话语相伴,但活动本身却包含了一定的文化信息;有的民俗活动有少量语言相伴,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都可以用口语加以描述,用书面语加以记述,用多媒体技术加以记录。

相比之下,从贵州民族整体情况来看,古籍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定型记录”,有其特殊的价值。 其它文本文献也只记录了他们的一部分文化内容,而口碑民族文献、实物和民俗活动是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如果忽视了他们,若干年回过头来看贵州民族历史文化,将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一片空白。

3.光电文献

从时间来看,贵州民族文献可分为传统民族文献和现代民族文献,光电文献则指后者。主要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民族文化以光电载体形式存储的民族文献。如缩微胶片、图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数据库等,它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创新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贵州民族文化再生性保护与开发

民族文化的保护方法,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延缓性保护,即对民族文化所依附的实体材料按其原来的形式进行修复、装裱或除去载体内不利保护的有害因素等,以延缓其变质历程,延长其寿命;或是开辟一块民族文化存在的空间,留存一份传统民族文化的原貌。二是再生性保护,即为了保护各种文化载体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而采取的照相、录音录影和数字化等保护活动。延缓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现有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本文将讨论民族文化数字化再生性保护与开发。

就贵州目前情况来看,文本文献、实物等承载民族文化的实体材料分藏于各单位,全面实现民族文化所依附的实体材料的共同管理是很难实现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对各单位藏品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进行一体化管理,是可以实现的。民族文化所依附的实体材料不可再生,也无法永生。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本质变化,就是能够实现信息与其实体材料分离,能够对自然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如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动态的变化进行多媒体的、信息化的保存与传播,这是以往存储技术、胶片存储技术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功能。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民族文化信息脱离实体材料和民俗活动本身进行存储与传输,且这种存储可以不断重复、再生而不受损失,从而使民族文化得到根本性的延续,解决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和利用,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最好手段。

文献信息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界得到普遍应用,有成熟的集成软件管理着众多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目前我国至少有上百家博物馆的藏品信息数据库正在建立过程中,一些有条件的博物馆已经或正在准备实现局域网分享馆藏信息,这些成果为我们贵州民族文化信息实现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贵州民族文化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

1.在政府支持下成立贵州民族文化信息管理组织。

该组织主抓贵州民族文化数字化系统建设,该数字化系统不是单纯的数字图书馆或数字博物馆,而是二者的结合。贵州民族文化信息管理组织的职责之一是协调以下单位:①各级各类图书馆和民族研究机构;②各级博物馆、档案馆、文物管理局等保存了大量民族实物的单位;③贵州省各级具有民族风情的舞蹈、曲艺等文化节目的文化机构和各类出版发行机构;④有将民族文化存储于数字载体的电视台、网络中心;⑤与民间艺人、民间团体保持良好关系,注重民族文化的数字化采集。职责之二是:制定关于构建贵州民族文化数字化系统的规划、标准,实现所创建数据库的共享,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播。并根据贵州民族文化整体情况制定建立数据库的类型,如文献资源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题录数据库);民俗民风数据库(各民族代表性风俗介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生态保护风俗、敬老风俗、特殊的饮食风俗、宗教风俗、民族歌舞等);少数民族人物数据库(著名历史人物、各学科各民族代表人物);民族经济发展数据库(最新科技、农牧科研成果信息库、少数民族民营企业名录、经济发展数据统计)、旅游资源数据库(旅游文化、旅游景观介绍、旅游最优路线、最新旅游信息)。注重发挥各地区、各单位的特长。分配具体任务.做好整体协调工作,整合民族文化信息资源。职责之三是:督导各单位的工作,根据当地民族文化进行数字化的需要,配备一定的设备、技术人员、调拨一定的资金等。

2.建设贵州民族文化数字化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基础资料收集

如今在众多的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中,大都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题各取所需,结果是研究多年、积累多年仍未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基础资料,所以资料收集齐全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判文化资源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对民族文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真实性,而不是表演层次。在保证所建数据库中数据达到一定数量的同时,要适度考虑经济效益,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社会各界所关注热点、企业动态信息以及普及民族文化的信息需求。

(2)技术方法的应用

民族文化数字化系统技术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信息采集和移植,包括传统信息采集和数字信息采集两方面。传统采集技术包括:扫描、缩微、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数字采集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信息处理;②信息的组织,包括信息组织技术、压缩技术、海量信息存储技术;③信息的与检索,包括信息的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信息的发掘与过滤,文献以及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检索;④信息安全,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加密和数字水印等。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信息基础比较薄弱,民族文化数字化系统在硬件技术上可以考虑分为三种信息分享形式:①单机形式,通过基于数据库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藏品信息的计算机管理,通过单机拷贝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②局域网形式,将内部计算机联成局域网,运行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内部各单位信息实时共享;③广域网形式。通过国际互联网的形式运行藏品信息数据库,藏品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采用三种不同形式,所需投入的资金也不同,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实力和藏品类型与数量进行不同等级的数字化建设,只要设计得当,无需大量投入,各单位都可实现民族文化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处理,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面临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贵州民族多元文化,我们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再生性保护与开发,最终实现贵州民族多元文化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该模式将是弘扬贵州民族文化的整体合力、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推进器,凸现贵州民族文化特质,创造和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有强烈时代气息又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贵州民族文化。

蜡染的第一道工序――画蜡

画蜡是制作蜡染的第一道工序。在画蜡前,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将要用来蜡染的白布事先用以磨芋为原料做成的浆水浆过。以增加布料的硬度。将白布晾干后,把白布平铺在用来画蜡的小案桌上。准备好要用的几把大小不等的铜质蜡刀。蜡刀是用长约10厘米,直径为O.3厘米的小圆木棍作为刀柄。刀口是由两块薄铜片组合而成的。蜡刀根据要绘制的图案需要有大有小,一般刀宽l厘米左右,最宽的有2.5厘米,最小的有O.5厘米。画蜡时,要先把黄蜡(也称蜂蜡)和白蜡各取一半,即以一比一的搭配比例放入小锅里,将小锅置于蜂窝煤小火上。待蜡溶解成蜡汁(化蜡只能用小火。现在当地每家每户都用蜂窝煤作燃料,十年以前则是用柴火,那时则将小锅置于木炭小火上使蜡溶化。)画蜡时,用蜡刀蘸起蜡汁直接在布上作画,蜡汁盛于蜡刀的铜片中,借助铜片传热的特点使蜡汁保持在便于作画的合适温度。画蜡时,蜡汁温度不能太高,以保持在60度至70度之间为宜。若蜡汁温度超过70度以上,蜡汁在布上容易渗浸四周而使纹样模糊不清。而如果蜡汁温度过低,在布料上凝固过快,同样也不能绘成纹样。绘制图案时,一般不打样,而是全凭想象熟练地绘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近些年来,经济的步伐所到之处,少数民族的原有文明迅速改变,人们不禁思考: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进步”,难道必然要以原住民的文化原型的变迁或同化为代价么?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经济的步伐和民族文化保护加以整合,即在开发生经济的同时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延续,成为目前学术界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在开发中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群体一致认同,经过世世代代传承、淘汰而得以保留,至今仍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范式、价值体系、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地旅游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迅速脱贫,已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认识还很不到位,许多旅游经营者还是把片面追求旅游规模、争取游客放在第一位,从而导致破坏性开发。例如,一些珍贵文物因过度开发而遭破坏,一些传统风俗也因被过度舞台化、艺术化而失去了原有韵味和风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传统文化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或毁灭,就再也不可能重现。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民族旅游时,一定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2、在保护中开发

诚然,经济开发给民族文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决反对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名来限制民族旅游业发展的行为。保护不是保守,更不是自我封闭和与世隔绝,因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主流相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相符。采用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违背了少数民族人民追求富裕和现代化的美好愿望,其本质是阻止民族文化的进步。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是独特性、传承性、整体性的统一体。为了充分展现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应多挖掘一些优良的、高尚的、易于教化和传播的风俗。要想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民族文化,我们应当把能表现民族精神、民族特性、行为偏好的文化广泛传播和推广。因为少数民族文化价值是在开发、保护、传播及其与主流文化的相互撞击与交融的辩证过程中得到体现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资源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充分保护。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保护性开发”的道路。

二、关于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关系的思考

1、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1.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共同需要。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陆地、水域、海洋中所有的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它们所构成的系统之间的丰富度、多样化、变异性和复杂性的总称。文化多样性是与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的,笔者以为,文化多样性就是指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异质化以及文化所依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世界上可能并不存在完全未被侵扰的自然环境,就像世界上并不存在未被侵扰的原的文化一样,任何自然环境都承载着许多人类文明入侵的痕迹,而任何文化都打上了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烙印。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文化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正是后者为人类社会和特定的生存方式以及文化的建立提供了无数的物质材料。正如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种类型都有其生存的合理性一样,每个民族的文化也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有机的自成体系的环境系统,像生物一样有自己平衡发展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在历史上是协同进化的统一体。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进程中应被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共同追求。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旅游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应用。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与自然、文化、环境相统一,以形成一种旅游业与经济、文化良性协同发展的模式。虽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文化变迁等问题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旅游业的开发却强化了这些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造成民族地区环境的恶化,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民众的价值观受到震荡,并使很多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部分面临着衰退变迁的困境。

三、关于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整合的思考

保护与开发是世界性的课题,至今没有完全成功的例子。但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的视角审视旅游活动和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生存方式的本质是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民族文化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两者相互依存,自然和文化交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生存空间。民族文化的保护只能植根于本土环境,只能在体现民族氛围的地域中进行。保护民族的生存空间必须重视民族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必须保护这个区域原住民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只有重视这一点,才可能维持一个民族长期完整的环境体系。

搞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及其遗产的保护是第一位的。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的基本吸引物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文化因素,但通常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文化或倾向,或者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倾向变化情况。

要想处理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必须进行保护性开发。要想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必须明确保护对象,并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此外,还须正确分析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体系,使各主体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旅游论坛综述.

[2]徐国祯.是适应,是选择[J].绿色中国,2005,(12).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多元一体;一体多元

[作者]张文静,甘肃省陇东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助教;杜军,院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中图分类号]C95;D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015-004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当今时代,多民族国家怎样把多个民族包容在一个统一的政治体系之中,如何加强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来的又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来临,全球范围的民族分裂、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恐怖活动等,严重影响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构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离、分裂主义倾向;反对“”、“”、“”;反对国外恐怖势力对我国渗透和破坏。坚持在多元的基础上,实现“政治一体”与“文化一体”,以增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本文主要从文化层面论述通过何种途径构建国家的“共同文化”,实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增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

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人们普遍怀有的不需要与任何人敌对的情感,它不需要象极端民族主义那样用敌意来培育。爱国主义是一种自然情感,是个人对其故土、传统、历史、朋友――尤其是对童年朋友――和亲属的眷恋,往往也是对民族国家政治制度的赞赏,一句话,是对民族的一般文化的眷恋。①最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是自发地表现出来的,自愿地承担对其他人、对作为人认同基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自己社会拥有责任的感情和意识,与公民民主国家有着内在的联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面临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侵略时所表现出的全国人民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当作增强政治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来干涉、纪念抗日战争、反对、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实际上都是爱国主义宣传行动的具体体现。强化国家利益,调动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二、淡化族群意识

随着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迅速地觉醒,在一些少数民族中甚至达到了相当强烈的程度,并且形成一种趋势。这对于少数民族的自立自强、奋发有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多民族国家族际整合的角度来看,渐趋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其他多民族国家提供的前车之鉴,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个族群与周围其他族群具有差别的方面越多,差别程度越大,它的民族意识就越强烈;反之,差别越少越不明显,民族意识就越淡漠。@在5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获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得到各项优惠,这种政策使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在进行“民族识别”时申报了400多个族名。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如果做横向比较,我国部分民族(如与汉族差别较小、长期与汉族混居的满族等)和一些民族的部分成员(如在城市和政府就业,长期与汉族职工共处的人员)的民族意识在淡化,也有部分民族的民族意识有所加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意识的发展趋势也不同,这些变化受到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也受到国外政治势力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淡化民族意识。第一,要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从政策上缩小民族之间的差别。第二,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其在经济上达到与其他民族的平等。第三,要注重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在人大中的比列,使其利益得到体现。第四,要鼓励各个民族之间,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多交流。第五,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鼓励其文化发展。第六,建立民族意识的调控机制,使各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与国民意识保持一致。首先,要建立民族意识的评估和预警机制,对少数民族意识增强的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对出现过度发展的境况要有所预警。其次,对民族意识中过度发展的现象,国家要保持必要的调节和控制机制。只有这样的一套机制,才能从民族关系的另一个侧面为政治合法性提供保障。通过一系列的调控和调整,使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与国家的国民意识保持协调。

三、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实现双认同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是建立在各个民族的认同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不同层级的政治单位系列中,民族成员往往会形成多元的政治认同。也就是说,会同时认同于不同层次的多个政治单位,如同时认同于国家、民族、地区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民族将何种认同置于最高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非洲国家之所以会出现民族间的剧烈冲突,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就是在该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内,社会成员对民族的认同高于对国家的认同,冲淡了对国家的认同,甚至根本就不认同于国家。因此,多民族国家一旦产生政治认同危机,就有可能导致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马戎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中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无论是各族的社会精英还是普通的民众,他们分别都在多大程度上建立起了相互认同的“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由于各种历史上的原因,很可能在不同的族群中对“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认同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些在历史上与汉族交往程度和融合程度较深的族群,那些在近代反抗外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斗争中与中华民族的其他族群密切合作的族群,它们的“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认同就会高一些,其他一些与中原汉族地区文化(语言、宗教)差距较大、交流与融合程度较低,在近代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与中原地区合作较少的族群,这种民族主义的认同程度可能就会低一些。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各个民族政治认同的多层次性。因此,我们在加强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多层次性。

现代国家不能消除民族成员作为认知主体对现实差异的觉察。更无法消除民族成员对这种现实存在的差异感到不满、忧虑并希望它得到改善的自主意识。多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目标和出发点应该是求同存异,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创造一种具有更大包容性的制度空间,使各个民族都可以在不损害他族生存和利益的前提下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且在保持传统的族裔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具有更大包容性的政治认同。使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认同于“中华民族”的前提的认同于本民族,确立一种双向认同。这种多层次的身份认

同,既是多民族国家公民民主的题中之意,也是多民族国家文化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更是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可以说,不论是中华民族层面上的认同还是国内各民族的认同都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增强。

四、构建多民族的中华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元性是中国的特色。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关注哈贝马斯关于在国家层面“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和印度的成功经验,在文化多元性的同时还应该强调文化的一体性,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这种“共同文化”是一种包含了多元成分的“复合文化”。首先,它不是简单的与意识形态挂钩的“政治文化”。因为具有现代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的历史一般比较短暂,缺乏历史延续性和持久性;其次,它也不是简单的以政治实体的地理边界为基础的“国家认同”,因为在历史进程中,政治实体的地理边界往往发生过多次变化,是不稳定和容易引起争议的;第三,它也不完全是以语言或宗教这样的文化传统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因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很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应当是以上各种认同的综合体,以上的各种认同都应当是“国民认同”的组成部分。

我们在建设我国“共同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共同的文化是民族形成和存续的基本条件,而民族的文化要以民族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与汉族融合程度较高的民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国家都帮助他们确立了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随着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各少数民族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民族利益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另外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也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各个民族的团结。这些都影响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所以,我们在构建多民族国家“共同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在允许各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的条件下,分析民族间往来中语言的变化,怎样促进语言上的相互适应来加强各民族间的信息沟通,一方面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又要鼓励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汉语的推广,使它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以适应商品流通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客观要求。在少数民族地方鼓励使用双语教学。

第二,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正如王建娥所说的:“民族建构的外延取决于司法、行政在其中得以实施的政治地域。但是,光有政治地域的统一性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在它的公民中间建立起一种自觉的联系。这种联系必须有一定的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而‘历史’,或者毋宁说人们关于祖先的记忆以及‘对祖先的崇拜’,正提供了这种功能。”这就说明,历史在增进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形成共同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文化多样性 原生态 民族唱法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wWw.133229.cOM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彭丽媛、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彭丽媛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 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 民族神韵 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5篇

现代国家是“公民国家”,以“公民文化”、“公民精神”及其升华的“现代国家精神”为基本团结纽带。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属性千差万别,但都以塑造公民文化、公民精神、现代国家精神为基本目的。

在现代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那些“特殊主义”的传统民族意识、宗教意识、宗法意识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动荡,那些以“普遍主义”的“公民文化”、“公民精神”、“现代国家精神”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持续稳定。实现由“传统国家团结精神纽带”向“现代国家团结精神纽带”的转型是“国家和国民精神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包含建设“社会主义公民国家”的内容。新疆地区现代化建设也应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内容。应当用现代“公民性”去统合“民族性”、“宗教性”、“血缘性”、“地缘性”,使国家性、民族性、国民性得到有效协调。

血缘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都在过去历史形成并在现代持久延续,只有以“公民文化”、“公民精神”为纽带的民族才是“现代新型民族”。现代化不仅包括科技、产业、社会等的现代化,也包括“共同体团结精神纽带的现代化”。只有完成了由“传统文化民族”到“现代公民文化民族”转换的国家和地区,才是真正实现了“团结精神纽带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

信息化、全球化对国家团结力有渐近、巨大的“离散作用”,哪个社会存在“重大文化隔离”,这种“精神裂缝”就会在全球化、信息化离散作用下渐渐变大。没有强大的公民精神、国家精神统合的社会,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就会导致“一个社会的精神分裂”。一个“精神文化隔离、分裂的社会”,发展、变迁越快,“精神的裂痕”越大,社会的动荡就可能加大。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以传统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宗族文化为基础的团结”与“以现代公民文化为基础的团结”的区别,世界多数国家都开展“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公民团结”教育,以此融化、协调“传统族群差异在现代社会的冲突性”。

“多民族、多文化”是好事,但“多”当中要有统领,“多”当中要有丰厚的共性作为根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特有的最深最强的社会心理需求是人格需求,人格需求的核心是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实现的途径是由于自己与他人的共性而获得他人的认同以及自己对他人身上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的认同。人格的基本特点是共同性产生理解性、理解性产生认同性、认同产生心理亲和、心理亲和产生团结。这种“心理亲和团结”与“功利利益团结”构成团结的两大基本内容。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在与他人搞好关系的时候,都要“寻找共同点”、“产生共鸣情”。人际关系是这样,族际关系也是这样。所以,当今世界绝大数国家普遍重视综合运用文化、教育、政策、法制等手段大力塑造“公民人格”,使有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等等差异的人们首先彼此以“共性的公民身份”“同事同仁”对待,而不首先以地域、民族、宗教这种“差异的身份”划线和对待。

基于此,应当把建设公民文化、公民精神、国家精神并以此统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目标,把挖掘和放大各民族之间族源、文化和实际生活的共性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倡导正确对待和处理差异性、多样性的包容精神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

“多民族、多文化”是好事,但“多”当中要有统领,“多”当中要有丰厚的共性作为根基,“多”之间要联通、吸收、互包互容,这样的“多”才构成整体“既活力又和谐”。建设“新时代的新的精神认同”,从而有效地协调“多”,这应当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追求。

每个民族都只有实现“传统民族性”向“现代民族性”的转型,才能真正地保持“民族性的生命力”

传统性是神秘型、情感型文化主导的,现代性是科学、市场、法制等理性主义文化主导的;传统性是更倾向于按区别亲疏远近的特殊主义思维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性是更倾向于按公民普遍主义思维处理人际关系的;传统性是相对封闭的,现代性是不开放无以存在的;传统性是倾向于从过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现代性是奉行创新进步主义的。这些都是传统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巨大的一般差异。

在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多民族之间既非单向的趋同、也非单向的趋异,而是在相互开放、吸收的基础上,在共同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在人的个性更加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共同性与多样性都增加。健康的现代性是共同性和多样性都得到发展。民族性有“传统民族性”和“现代民族性”的区别,每个民族都只有实现“传统民族性”向“现代民族性”的转型,才能真正地保持“民族性的生命力”。那些“机械地保守传统民族性”的民族,注定被淘汰;那些“机械地全面模仿的民族”,民族性会逐步减淡;只有那些创造性地实现“民族性转型”的民族,才会在未来长久地彰显自己“发展着的特点与价值”。

新疆的多民族在共同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共性与个性都得到发展才是正常的,把一切共性的增加都当作对民族性的威胁是错误的。相互开放、协调、和谐、共生、共济的差异性、多样性、丰富性是宝贵的。产生离心倾向的、相互排斥和冲突的差异是有害的。

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各民族都要考虑各自民族性与国家性之间的关系、各自民族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民族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性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文化是人本的、理性的、开放的、进步的文化。应当把这些基本的道理,向各民族的干部、知识分子、其他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直截了当地讲透彻。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6篇

一、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形成原因

民族声乐教学以民族声乐为基础,民族声乐本身的多样化要求民族声?方萄б惨?多样化发展。民族声乐本身的多样化来源于民族声乐的音乐元素的构成要素多样化,而民族声乐的教学深深根植于民族声乐的特征,故,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的形成原因在于民族声乐音乐元素构成以及民族声乐教学与民族声乐的关系。

1.民族声乐的音乐元素构成要素多样化

民族声乐的音乐元素主要由传统文化、生活要素、审美情趣等构成。而其中,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要素、审美情趣等文化符号的统领基础和抽象概括;生活要素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具象表示和孕育堡垒;审美情趣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活要素的上层建筑和情感升华。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要素、审美情趣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在这样的音乐元素构成之下,不同民族由于有着不同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地貌特征,其生活方式以及构成生活方式的生活要素皆有其独特性,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为游牧文化,其生活要素的构成主要是肉食、奶制品、蒙古包、草原等,蒙古族的审美情趣多与其生活经历、生长环境以及文明类型发展程度息息相关,这就造成蒙古族音乐多富含马头琴元素,以长调或短调形式出现,长调旋律悠长、深沉,短调则欢快富于跳跃性,作品中多表现自然风光和民俗场景。而藏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息息相关,带有神秘色彩。世世代代于高海拔地区生化的藏族人民,其生活要素主要包括青稞、哈达、佛教、戒律、转经轮等,这就造成了西藏人民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时,其音乐作品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因而,不断地追寻生命的真谛以及自我完善便成为藏族民族声乐的特色。可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俗所孕育的音乐文化有所不同,这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的构成要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2.民族声乐教学根植于民族音乐

由于民族声乐教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系统的学院派教学方法将民族声乐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感悟尽量掌握“声、情、字、味、表、养、象”的基本要素。而通过对民族声乐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声乐的音乐旋律富有生动具象的民族生活场景,这决定了民族声乐与其他音乐类型比如流行音乐的不同之处,音乐旋律是民族声乐最大的特点。因此,民族声乐教学想要使学生掌握“声、情、字、味、表、养、象”这七个基本要素,必须坚持多样化教学方法,以不同教学模式教授学生不同民族声乐技巧,使学生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引导学生如何详细尽情的体悟民族声乐背后的民族风土人情、情感态度、表达习惯。所以,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发展是由民族声乐的学科本质所决定的。

二、民族声乐教学现状

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问题之一是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层次单一,问题之二在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演唱实践经验。

1.民族声乐教学层次单一

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多以高校院系形式展开,在歌唱实践教学中,多为课堂上老师教授学生声乐知识和发声技巧,对民族声乐的教学仅仅停留在一维的技巧方面。根据上文的分析,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颗瑰宝,由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地域以及生活习惯决定其发声技巧;由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决定其声乐内容表达;由不同民族的信仰和传统决定该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而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层次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很难使学生掌握民族声乐情、味、养、象等要素。因此,其教学层次仅仅停留在一维是远远不够的,民族声乐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授声乐演唱的技巧,更重要的还要注重声乐体会和声乐欣赏。

2.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歌唱实践经验不足

民族声乐是一门表达的艺术,其成果以声乐表达为载体。但是,当下的民族声乐教师群体多关注的是理论研究,一部分教师的声乐表达经验并不丰富,这就使得我们的民族声乐教育多半停留在理论阶段,缺少歌唱实践教育的基础。在教师缺乏歌唱实践经验的状况下,民族声乐的教学偏向于机械化,使得民族声乐的学院派表达变得、僵硬,缺乏灵动、深刻地表达,即只有书面的理论再现,没有民族文化、民族生活、民族审美的再现。真正教学能力全面的民族声乐教师必须是技巧、歌唱实践相结合的,于理论中带领歌唱实践,从歌唱实践中总结新理论,反复循环,使得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欣欣向荣。

三、民族声乐教学多样化呈现形式

民族声乐教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状态,这主要表现在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方法多样,民族声乐教学主导方式多样三个方面。

1.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不同民族的民歌,还包括不同地域的戏曲,以及创作歌曲、艺术歌曲、古曲、歌剧等内容。若将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细细拆分,可谓是包罗万象,应该是一个国家所包括的所有民族的旋律式表达,这就使得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演唱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将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带?M课堂,使学生充分体会各地域、各民族声乐作品的不同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不同作品的辨识能力。

2.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方法多样

上文已经提到,民族声乐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民族声乐教学必须兼顾理论与实践,在二者的相融相通中达到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论是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将实训作为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的指标,将实习作为学生学习的结果考量,还是联系校外演出机构实战演练,举办校内民族声乐比赛,都会促进声乐理论联系歌唱实践,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完善理论,提高教师与学生解决歌唱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另外,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方法的多样还体现在环境与民族声乐作品的结合上,如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赴民族声乐作品诞生的原始地采风,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受特定地域的特殊文化。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拜访民间艺术家、参观艺术博物馆、观看民俗表演、游览当地风光,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之中,让学生真切领会到蕴藏在民族声乐之中的文化精髓,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对民族声乐的感受力,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声乐作品中所反映的内涵。

3.民族声乐教学主导方式多样

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有教师主导课堂,教授学生声乐知识、理论技巧、歌唱实践,也要重视学生主导课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声乐教师以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歌唱动机,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对民族声乐的兴趣,最终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民族声乐的教与学中来。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互换课堂主体,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对歌唱的问题发问,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学习基础来讲授气息的运用,发声的位置等专业知识,使得学生主动练习,探寻最适合自己的声乐学习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成果高效生动。

四、民族声乐教学发展方向展望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记已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化和艺术之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的特征,就为其艺术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生态保护则成为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结语

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都是民族独特性的体现,以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保护能够保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保留二者的整体与差异性,保持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保护空间和谐型,延续涵盖性和包容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是一种不可以商业化的自然状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护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晏月平,廖炼忠.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转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75-76.

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185-05

新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采取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种文化多样性体现在组成人类的群体和社会的特征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作为一种交流、创新和创造的源泉,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界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当今和未来世代的人类的利益而予以承认和肯定。”《宣言》还强调指出:“文化多样性也是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受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 文化多样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全球层面的文化多样性;二是一个国家内容层面的文化多样性。在中国国内,无庸讳言,也存在着文化相对的两重性。一方面是面对全球,在现代西方文化输入的强大冲击下,以汉族传统文化艺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相对处于被动守势的弱势地位,因此有必要强化保护中华本土文化作为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另一方面,在国内传统的文化领域中,强大的汉族文化艺术又一直处于优先的强势地位。”[1] 因此有必要强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多元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我国非常重视社会向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强调多种文化并存的价值。但是多元文化是否在课程改革中得到体现,我国以往的课程改革中是否很好地反映了多元文化的理念,是否避免或克服了主流文化的立场来编制课程,这是值得分析的。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当前实施和推进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的文化目标问题。

一、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文化创新

有学者认为:“建国五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教育成就。中国的基础教育赢得了整体教育质量和全局效益;培养了学习者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习者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培养人的深厚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2] 建国以后至今,我国民族基础教育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民族基础教育来说,不仅与普通基础教育一样,存在着应试教育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民族文化传承逐渐断裂与缺失的问题。这些成就的取得在民族基础教育中是在丢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个性的代价前提下获得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片面地传承着主流文化。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角度分析,各国现行的教科书对待非主流文化通常存在四种形式的不合理性:首先是忽略,即教学内容中有意无意地省略某些非主流文化的历史、传统和观念;其次是肢解,即教科书中仅包括非主流文化的部分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还被彼此分割在各个章节中论述。同时,教科书仅从主流文化视角去分析和理解非主流文化,而忽略其他文化族群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形成学生对非主流文化是似而非或一知半解;第三是歪曲,即教科书站在优势文化的立场,美饰主流文化,歪曲非主流文化,对历史和当代生活经验进行某种不真实的表述,而且常把民族矛盾、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第四是刻板化理解,即教科书用传统、僵化的眼光审视非主流文化、文化族群,拒绝承认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否认文化的多样性。其中集中体现在课程生活脱离民族生活的实际。我们知道,生活方式是文化的表征,一个民族的生活及其方式就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脱离一个民族的生活就等于脱离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我国民族教育及其课程很少联系少数民族生活。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照搬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缺乏针对性。我国民族教育的课程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实行高度集中和统一,没有专门指导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全国统编的,虽然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也涵盖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知识,在一些民族地区也开设了双语课程、乡土课程等,但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使得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长期以来难以提高。由于民族学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存有差异,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应该适合各民族学生的特点。少数民族学校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普九任务完成上,从而限制了民族地区从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出发开发适合本地区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影响了民族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只有建立起包括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理念的课程文化观,才能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效率,才能更好地反映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本次新课程改革为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新课程立足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三级课程格局,在国家课程为主导的前提下,根据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人群心理素质倾向,编排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各级各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强化对本土知识的挖掘是十分重要的。科恩科林(Conklin)认为:本土知识即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内容与形式的知识体系。[3] 这种知识体系深刻地反映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包括信仰、道德、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要的能力及习惯,并为本土人民提供一种他们自己熟悉的界定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这就要求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本民族知识文化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知识文化的认同,获得理解民族知识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他们将会自信地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和谐地相处,并容易对一些事情达的起因做出客观的判断。学生将终生受益,会把欣赏民族知识文化的观点带到以后的成人生活中。少数民族在与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对话中,在不断学习对方优秀成果的过程中与国际教育接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其次,使每一个民族学生不仅能够用民族语言有效地交流,而且能够借助民族语言成功地进行民族知识文化的学习,了解本民族习俗,理解和弘扬本民族传统知识文化价值观、信念及民族精神。再次,新课程改革从课程标准的层面规定了多元文化选择的合法性。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们要使民族儿童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一般特征和历史发展;了解本民族区域自然与地理的概况;了解本民族的艺术与民俗;了解本民族的当代社会与生活;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资料,学会筛选资料。

二、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文化创新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但在传统的民族教育观念中,将课程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权更动课程,教学就是教师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在这种观念下,教学变成了教师教、学生背书的过程。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文化思考的个性,只需要听讲和记忆就能成为掌握文化知识的“好学生”,却缺乏文化思考、文化诘问、文化批判、文化创造的能力。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丧失。这样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文化探究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总之,长期以来,在整齐划一的课程模式下,忽视了一些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语言、等不同于汉族学生的差异,并没有引起学校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心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过多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不同于内地学生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点。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方法。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问题探究式。这是围绕当地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明确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展开的观察、调查、实验、操作等活动和寻求解决方法而组织的学习。二是实践体验式。这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学习感性知识的过程,是发展其情感、意志、态度的过程。三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活动,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其特点是师生民主、平等、和谐、协作。四是计算机网络学习方式。这是教师从地方课程目标或学习所关心的问题出发,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它不但能解决地方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狭隘的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4] 因此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方面,课程的具体实施上要体现民族文化个性,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个性。即是说,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结合并适应不同民族社会的特殊性,根据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环境,在考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人口语言等诸方面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民族教育课程体系,以便在目标方向、课程结构、实施途径、课程教材、师资条件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上全面达成民族教育课程与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特点的最优结合;打破我国课程文化建设中单一设置主流文化课程的开发模式,在保持必要张力的原则下,尝试整合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与主流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有机结合;将多种课程形式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关注活动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地方与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使之成为课程开发主体;使民族学生通过调查、观察、感受、体验、探究,了解和参与生活;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历史文化传统,接受优秀传统,评价现实问题;通过合作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产生经过,体验在民族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文化创新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很少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即便重视也片面重视主流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对本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认同、体认相对忽略。在新课改之前的民族基础教育中,汉语各科教材基本上都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少数民族母语教材也都是由汉语教材翻译过来的。在教材的具体编制问题上,过多强调政治性而忽略民族性,强调统一性而轻视差异性。主要重视主流文化的学习,轻视非主流文化的学习。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仍主要是以占主体地位的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等为中心来进行设置和安排的,往往忽略了其他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这样使得少数民族教育的课程设置从形式到内容都照搬内地,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设,缺乏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疏离于自己的民族传统。对此有研究者提出,“民族地区大多数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在以汉族文化为主导文化的地区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否在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对不同文化心理背景的民族学生都同样适用还值得商榷。从教材的内容来看,统编教材基本上以汉文化为主编写的。教材反映的概念即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很容易被生活在汉族文化背景中的学生所接受,他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同化的方式接受知识,他们的语言、感性经验等对教材的学习理解是适应的。少数民族则不然,一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独特的宗教、独特的民族人文背景,还有独特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作为族内的交际工具,全国统编的主要面向汉族学生的统编教材的内容就未必适合民族学生的心理、文化背景。教材所蕴涵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由于语言的障碍,或者是大的人文背景的差异,对少数民族学生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和民族教育的现实必然产生一定的反差和矛盾。”[5] 课程与教材的大一统局面使少数民族学生缺乏用自己的语言编写的教材,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又使教材中民族传统文化找不到正规的学习渠道,间接造成课程内容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而这种缺失状况又加重了学生的辍学、失学现状。由此可以看到只有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学校课程才会具有生命力。尽管汉族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绝对多数,但我国同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对少数民族文化应该有一定的比例的反映,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令人振奋的是,新课程改革为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一个途径。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门课程标准中对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可见一斑。《语言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数学课程标准》也认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标准》认为,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艺术课程用艺术的感人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艺术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与相关文化”一节中强调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根据自己的生活与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提出,认同民族文化,培养人文素质。《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跨文化交流”等。从以上各门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文化的表述,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文化目标的高度重视。因而对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目标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具体体现为:其一,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关注本民族所在的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为本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志向;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愿望;注重社会实践,关心民族、祖国和人类的命运,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二,培育学生对主流文化的风俗、价值和信念等的理解与接受,同时培育学生对构成我国人口的多样民族、文化、语言群体的理解与接受,承认文化丰富性和多元性,消除歧视与偏见。其三,培养民族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语言、宗教等背景的理解与接受精神,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和自尊感,并养成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本土意识。

参考文献:

[1] 乌丙安, “遵循文化多样性法则,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A]. 张庆善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216.

[2] 柳海民, 孙阳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J]. 教育学报,2005(3):23~24.

[3] 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