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化的创新

乡土文化的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采风;课题;成果介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06

一、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 引导学生开发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吸取其中精华,融会贯通,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2. 建设一支勤思考乐钻研的、能写高质量论文的教师队伍:课题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乡土文化与创新作文”研究时,必须积极撰写论文,养成思考、提炼、参读、随记的习惯,写作要有独到的命意、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发现、开阔的视野、精美的语言、新颖的手法,要求能公开发表。

3. 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以课题专刊《玉荷》为平台,开设“创新天地”栏目,将选登的创新习作再择优选送至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

4. 通过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实践与理论上证明吸取乡土文化精髓,促进农村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 运用课文导引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些脍炙人口的名篇镶嵌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鲁迅的《社戏》、琦君的《春酒》、萧乾的《吆喝》、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那些意趣盎然的民间口语、民间习俗如一幅幅美妙的风俗画,让人回味无穷。还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到民间采风去”,就已经给我们指引了途径。我们在教学这些篇目时,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开展拓展延伸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关注我们生活中的口语、习俗,并利用手头的报刊资料搜集写节日习俗的文章,反复品读,感受乡土文化。

2. 利用网络激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在网上搜索荆州的乡土文化,并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荆楚文化知多少”的手抄报,让学生借此机会重新认识我们的家乡。学生从网上搜到了丰富的资料,设计的手抄报内容异彩纷呈:有荆州说鼓子、花鼓戏、民歌、打莲湘等生动活泼、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荆楚饮食文化、婚俗礼仪、荆州民歌、荆楚大地岁时节令、民间殡葬习俗、三国文化、关羽文化等。大家兴致勃勃,对荆楚大地蕴藏的丰富的乡土资源津津乐道。通过这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3. 深入民间采风

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家乡素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形容你的家乡的?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如“智者大师”见下图册),请查阅资料,向你的亲戚朋友进行调查访问,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向班上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2)认识方言。同学们搜集广泛流传的当地民歌、民谣、歇后语、谚语、笑话(要求内容健康)等,编辑成专辑,在班上与同学交流,还可以说说自己亲历、耳闻、目睹的一件方言故事。如有学生搜集到了这样一则与方言有关的感人故事:一个流浪汉遭遇车祸,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却始终昏迷不醒。有个细心的护士发现,自己查房时用方言与同事讲了句话,病人似乎手指动弹了一下。于是几个护士一起来到病人床前,分别用多地的方言与之谈话。结果奇迹发生了,昏迷多日的流浪汉竟然被公安籍护士的乡音唤醒。读了上述故事,引起你的什么联想?你有什么感受?因势利导,让学生意识到方言的魅力。

(3)乡土发现。组织学生到当地民间进行调查访问,内容包括:民间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汇集采访笔记,举办一期“民俗文化专栏”黑板报。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调查采访,教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文明礼仪课,教会他们如何深入调查、如何文明采访、如何尊重老人。

(4)节日探源。我们生活在多种节俗里,比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节等。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节日起源,搜集有关这些节日的传说、故事、诗词、对联、灯谜,了解家乡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

4. 采集交流知识

组织学生将辑录的专辑、相关的资料在全体学生中交流,以交流的形式来传播文化,获取的信息资源共享,让全体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5. 创新写作尝试

课题组长胡志林老师自承担课题之日起,胡老师就积极地展开筹划工作,多次召开课题研究会,对课题成员的研究专题进行了明确分工。在胡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尽心尽力完成各自负责的专题研究:肖文玉老师负责作文“文体形式的写作创新”专题,裴春知老师负责作文“内容与构思的写作创新”专题,文力军老师负责作文“语言表达的写作创新”专题,陈志老师负责“文章角度的创新”专题,王迎春老师负责“整合研究与实验”专题。课题组成员从广袤宏赡的乡土文化中吸取精粹提炼观点,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试验尝试。学生听讲座进行创新试验。我们的课题研究拟定从文体、构思、语言、角度四个方面入手,借鉴乡土文化进行创新试验,让学生的作文既要有一定的乡土气息,又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在课题成员完成专题报告之后,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到校多功能教室倾听“乡土文化与作文创新”专题讲座。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 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科研水平。课题组教师在研究中不断钻研,不断地提炼总结,完成论文写作,收获颇丰。肖文玉老师对“乡土文化”中的各种文体形式进行采集,撰写的论文《巧借乡土文风,剪出文体新叶》举例典型,论述透彻明了,对学生作文的体裁创新很有指导作用,文章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上刊发。王迎春老师在研究中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收集了许多经典的乡土语言,并写成了论文《带点乡音添情趣》,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创新提供了翔实的创作材料,该论文被《中学生》《新课程导报》《农村孩子报》等多家杂志争相刊登,在作文论坛上引起了极好的反响。文力军老师撰写了《褒贬时事有高招》,裴春知老师撰写了论文《歌海淘金,妙绘文章骨骼秀》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刊发。雷芬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总结了学生创作成功的经验,找出了学生创新失误的症结,并撰写了论文《披沙拣金拾乡土,听唱新翻杨柳枝》,对课题后期的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课题组长胡志林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成绩斐然,撰写的论文《让你的文章不同凡响》《沾染一点“乡土气息”》《巧选角度,文采新异》《作文创新可走乡土之路》《把写作的角度伸向乡风民俗》等近20篇研究论文分别刊登在《语文报》《创新作文》《农村孩子报》《今日中学生》等报刊杂志上。课题研究,让教师提高了自身素质和教研水平!

2. 课题研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文化,开拓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魅力,明白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道理。经过试验,学生写作已初见成效。

(1)活泼新颖的文体创造。学生从家乡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公安说鼓”“公安鱼鼓”“湖南花鼓”“千百转民谣”……)中随机化用、借用文体形式进行了巧妙创造,如刘欣同学创作的《八戒成婚》,文中八戒与嫦娥的对唱就是采用“千百转民谣”撰写的,此文现已发表在《大阅读》《少年作文辅导》《创新作文》上。类似的文章再如:《武松打虎后传》(花鼓戏)、《夸父逐日新传》(花鼓戏)、《狼》(课本剧)、《李元霸之死外传》(花鼓戏)、《刘海砍樵新传》(花鼓戏),学生的创作灵感受到了激发。可以说,家乡的民间文化为学生的创新写作推开了一扇崭新的窗。

(2)别具风味的乡土语言。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聚宝盆中采撷到了许多通俗易懂、朴实自然的乡土语言,有言简意赅的俗语、谚语、歇后语,还有一些妙趣横生的顺口溜、方言俚语,情趣盎然,别具风味。如“你真是屁股上插扫帚――伟大(尾大)呀!”“养儿不读书,赛当养头猪”“你看这条路宽得可以走四条牯牛”“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些语言直白爽口又不失俏皮,隽永耐品。如程欣同学创作的《听奶奶的话》一文中借奶奶之口道出了大量民间谚语,犹如一场谚语脱口秀:“吃不言,睡不语”“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不懂装懂,永世饭桶”“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这些朴素的谚语中富含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仔细思之,受益匪浅。

新奇巧妙的切入视角。学生从民间的许多故事传说中物也能够开口说话中受到启发,在写作时从新巧的视点、视角切入,从新奇怪异的自述主体出发来观览世界、描述感受,从而展示出“视角万花筒”的独特魅力。如张迅同学创作的《一支痛苦的毛笔》,就是站在毛笔的角度,借毛笔之口来表达被家长剥夺休息时间的孩子的苦楚,文笔沉重,引人深思,此文已刊登在《作文周刊・中考版》。再如:王莹的《猎枪与橄榄枝的对话》(现已发表在《优秀作文名师评点》)、毛明月的《月亮被告上法庭》、李娜的《成功与失败的争吵》《直线与曲线的媲美日记》《狼老师编位记》、徐向宗的《一群猪的理想》、李蔡的《聘用现在》、袁圆的《作业受审记》、周珊的《小白兔历险记》均已发表。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乡土建筑:类设计:解读

中图分类号:TU-0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3-0066-03

科技进步和信息发展加快了全球化进程的速度,这一方面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兴起;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中击。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建筑走上了“国际化”,这似乎也成了一种均质分布的现象。然而,传统文化不可能消逝,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也不可能被掩埋,在全球化背景下其结果必定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新乡土建筑的产生成为必然。本文简要概括新乡土建筑的概念和类设计理论,并从类设计角度对中国当代一些优秀的新乡土建筑进行分析,对于为今后新乡土建筑创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保罗-奥立弗在《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中指出“乡土建筑”的几个特征:本土的、匿名的,即“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自发的、民间的、传统的、乡村的等等。陈志华先生也曾有论述:“乡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是乡土环境中各种建筑的总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总之,“乡土建筑”是人们世世代代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并不断积累于无意识间创造的一类文明成果,它与传统生活相关,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其实质是乡土性,以建筑、村落为载体,积淀于建筑、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中,体现为建造生态、功能契合、地域文化浓厚等特征。吴良镛先生说过:“一切真正的建筑就其定义来说是区域的”。乡土建筑就是这样的,虽不是出自建筑师之手,但却是“真正的建筑”,是乡土文化与精湛技艺的结晶,反映着社会史、经济史以及全面的文化史。

所谓“新乡土建筑”,在当代建筑中可以看作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是指由建筑师有意识的设计,脱胎于乡土建筑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新建筑,是对乡土建筑的现代阐释。它是当代现代主义提倡地域性与场所精神设计思潮的结果,更是关注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的彰显。

从“新乡土建筑”和“乡土建筑”的概念比较可知――“新乡土建筑”实质上继承了“乡土建筑”蕴含的“乡土性”,二者的区别仅在于与“乡土性”相联系的生活方式和对乡土性诠释的方式不同,后者与传统生活相关,是乡土性的“积累”:前者与现代生活相关,是乡土性的“再现”。而此种“再现”也绝非肤浅的模仿,或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延续与创新,让人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发掘、尊重、传承和创新“乡土性”将是新乡土建筑永远的核心主题和基本特征。

2 类设计的概述

“类”包含相似、类推、法式等意思,在建筑上,其作为一种设计手法或思维方式,则体现为强调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在北京菊儿胡同改建工程中提出了“类四合院”居住模式,而后国内一些学者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住宅类设计模式”,并进一步推广至其它建筑类型,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类设计理论框架。类设计强调的“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统一与新乡土建筑所倡导的目标是基本吻合的,对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简而言之,类设计是指传统建筑的某些元素经过提炼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再现。其设计过程也是分层递进的,首先是进行范式的选择,即遴选典型形式,这也是类设计运用的基础。传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形、气候、经济、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单体还是聚落为适应变化往往会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形式。形式多且繁杂,而范式与形式不同,必须具有典型性,它是通过简化、抽象和还原繁杂的形式得来的,属于种类范畴的乡土建筑的“基本类型”(genofype)。其次是从范式中提炼要素,这也是类设计的关键。“‘要素’可以是单纯的建筑形式表征,可以是单纯的建筑文化内涵,也可以是两者兼而有之。”从传统符号到空间要素,从环境意识到场所精神都可作为要素提炼的对象,可以是有形的,也可是无形的。而所谓“提炼”概而言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对所选择的范式进行解析,对其构成要素进行遴选和分析。同时“范式中的要素在类设计模式中的再现,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部: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当然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然后根据这些要素的潜在结构来进行变化演绎,设计出多样统一的方案,并与各方面建立内在联系,创造出既能延续历史文脉,又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建筑。

3 对当代新乡土建筑的解读

类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主要是通过形、神或是形神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实际上,许多当代优秀的新乡土建筑都充分体现出了类设计的思想:“在延续中再现建筑的地域传统,在创新中寻求建筑的个性表达”。

3.1 “形”――建筑形式的表征

刘家琨的艺术家工作室这组新乡土建筑主要体现了对四川当地乡土环境下建筑形式表征的隐喻和抽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与社会的流行相抵抗。以其中的何多苓工作室为例,其原型主要来自藏族碉房(如图1),碉房建筑平面都较简洁,多为方形,也有曲尺形平面,以平屋顶为主,立面封闭,门窗洞口较小,墙体很厚,往上收分明显,由片石砌筑而成,让人感到很强的防御性,就个体而言,简洁的外形以及突出的防御性应该是藏族碉房的最大特点。何多苓工作室则是藏族碉房很多要素抽象转换的提升,这些要素包括形体、形式片断、色彩等。其基本形体是一个方体,我们可以将其看为是范式选择应用后的结果,建筑采用砖混白色抹灰,没有大面积的开窗,而是在高处开孔,或是将原有要素转换为长条形窗放在相对靠里的位置以增加采光,封闭的立面,厚实的墙体,突出了围合的主题,让人感到的防卫性也正好符合在其中工作的艺术家的心理需要。同时将天井揉人建筑内部,然而,在此,这个元素的应用并非是为了传统意义上的采光,而是为了强调一个精神场所。这一切便是基于传统藏族碉房语汇更新后的建筑形态(如图2)。

3.2 “神”――文化内涵的传承

细细品味万科第五园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但在现代的大背景下透着传统的气息,处处散发着传统民居让人意味无穷的神韵,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如图3)。其质朴、神秘的气息得益于徽州民居(如图4),而空间布局的原型则是粤中乡土民居。粤中乡土建筑聚落空间以“梳式”布局为典型,即村子平面布局为网格状,以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在巷子两侧,院院相套,并以“高墙冷巷”作为建筑院落的组合要素。第五园则是对所选范式的空间形态及构成要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将它们运用得相得益彰,立足于传统空间形态而又不囿于成见。整体规划由两个“村落”组成,中间由绿化景观相隔,每个“村落”都由院落构成,其内部又以汲取“冷巷”特点的深幽街巷为构成要素,宜人的尺度形成了亲切感十足的邻里空间(如图5)。同时将原本单纯的院落形式抽象转化为多种形式:开敞的院落、有顶的院落、下沉的院落、有水的院落、对称的院落、组合的院落,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内向”型空间的再现,更让其所具有的空间属性得到了升华,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和谐,这也是传统空间所无法达到的。第五园追求对中国乡土建筑“神韵”的把握,使其文化内涵得以延续,着实让人产生一种回归和认同感,甚至可以不由得感叹这种新乡土建筑是具有中国气质的。

3.3 形神结合

武夷山庄是中国新乡土建筑中的经典,是对闽北乡土民居的延续与创新(如图6、7)。闽北民居在受徽派建筑影响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纵向组合的建筑空间,主次分明的屋顶组合,轮廓自由的风火山墙,精致优美的建筑装饰等。让人感受到简洁朴实的建筑风格,层层引深的空间布局,质朴大方的建筑造型,清新淡雅的建筑色彩,丰富多变的细部处理。武夷山庄的精到之处也就在于其以形神结合的方式再现闽北乡土民居,建筑群体布局依山就势,错层组合,随着山势的高低变化错落有致,相互间又有着或显或隐的内在联系,或曲或直外在表征,最大限度地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群体之中。错落的屋顶,伸展的飞檐,白色的墙面等要素的运用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形的表征,而“神韵”的体现则是对环境尽心营造的结果,这是情感智慧的结晶,武夷山庄在对原型要素抽象简化的基础上,采用庭院的组合的方式,并引入富有意境的园林,营造出诗意的空间,使其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体。以其水帘餐厅来看,水面从餐厅顶部直流而下形成瀑布,建筑、山、水、人共同处在这样一个情景之中,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山水画卷。细部装饰上则就地取材利用竹、麻、绳作为装饰材料,体现民俗。

古朴典雅的山庄在与优美的武夷山水交融中,展现着民居谦逊、自由、内敛的文化韵味,杨子伸、赖聚奎教授对武夷山庄设计的总结中有两点就是:高低错落、山村特色、叠瓦穿檐、民居传统:奥曲敞透、相得益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这也如同诗书大家林楷先生称道:“秀而野,巧而拙;精微而寓宏放,古趣而饶新姿;瞻其外,错落若雪鹭霜鸿:人其内,朗净如澄潭秋月”。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乡土文化资源;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对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历史教师应该从激趣――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动情――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践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三方面整合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一、激趣――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历史,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更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得以优化。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是和学生生长和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的,但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历史现实,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索历史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1.备课过程中

在备课过程中,积极收集与本地有关的历史故事、地名典故和风俗习惯等。历史教学中,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或依事牵连,或依人联想,或在导入新课环节,或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的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风土人情,在课堂上巧妙地引申拓展,既可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结合郡县制,可介绍本地的历史沿革,针对宗法制,就与学生探究本地姓氏中几个“大宗”的来历;在教学古代中国的经济时,结合本地的一些地名比如“横溪”“田市”“皤滩”等的来历,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向学生介绍本地的一些重要历史遗迹、历史名胜,要求学生课余进行参观和考察,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对有关故乡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深厚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调动起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课堂教育效果也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2.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相关的乡土历史知识,会让遥远的、全国性的历史变成学生所在家乡的历史,学生周围的、看得到的、摸得着的活生生的事件,可以缩短学生认识水平与遥远历史事实之间的距离,让空洞的历史知识变得真实而生动,从而使历史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同时,通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由乡土文化学习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可逐渐迁移到整个历史学科。这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二、动情――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乡土历史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家乡的辉煌过去、灿烂文化、名人事迹都是让学生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情感的生动材料。同时,家乡历史名人的非凡经历和生动感人的事迹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民族精神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好例子。本地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乡土人文资源可以说相当丰富,这一切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活教材。

有位法学家说:“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活生生的榜样对人的情感教育作用往往事半功倍。在校本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家乡资料,形成自己的“家乡英雄谱”,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穿插一些当地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感觉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可以成为榜样那样的人物,而学生在了解家乡历史中的优秀人物、先贤名人的格言、历史人物的成长足迹的同时,效法先辈、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也被激发起来。家乡美景、历史名人凝结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学生在亲密接触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共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达到了培养人文素养的功效。

三、践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从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到思考历史、运用历史指导现实是一个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智慧积累和能力锻炼的过程。结合乡土文化的特性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考察和探索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和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乡土知识的渗透外,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如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家乡英雄谱”,且有每个英雄的个人传记,每个学生还要寻找“身边的历史”,能对人介绍“我身边的历史”。要完成这些探究活动,学生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乡土资源,开展各式各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周末、清明以及其他节假日时间,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考察自己本家本族的历史,搜集相关的历史变迁、诗词名句、历史典故等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类。这些实践性的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教具、语言进行虚拟情境的欠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和创新场所,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发挥了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同时,汇报和交流学习成果活动也使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为构建和谐课堂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乡土文化的渗透已成为达成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帮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润物细无声的乡土情结中,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亮.整合乡土历史资源,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文教资料, 2013(24).

[2]宋丽婷.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山东师范大学,2008.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土面点;发掘;应用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313-01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受地理环境、民族习惯、人文特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地方特色乡土面点。乡土面点制作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面点师的不断实践和创新形成一些别具风格的面点。笔者结合当前餐饮业发展现状、乡土面点的特点和顾客的消费心理阐述乡土面点发掘的必要性、发掘的具体方法以及乡土面点在餐饮业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餐饮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餐饮业得到快速发展,餐饮企业间竞争激烈,从单纯的价格、产品质量竞争发展到文化品位、品牌的竞争。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是为了满足温饱,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心理和精神需求,这样经营者越来越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文化品位。现在餐饮业已由过去少数饭庄酒楼和路边摊点,发展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高档餐厅和酒楼;环境优雅的快餐店;地方风味浓厚的小吃街;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餐厅;送餐上门的外卖店等。

目前,连锁经营、集团化已成为我国餐饮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拉开了中国连锁经营的序幕。外资企业多采取直营连锁发展进行品牌渗透,内资采取特许加盟方式。一些大型餐饮企业如全聚德、小肥羊、俏江南等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

国内企业正在追求规模经济和资本运作。像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西安饮食集团、锦江国际酒店、百胜餐饮集团、小肥羊等成为上市公司。

我国餐饮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餐饮企业规模小,难以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从业人员相对缺乏。(2)创新不足,产业化进程缓慢。

二、乡土面点的特点与顾客的消费心理

中国的乡土面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风格各异。乡土面点有很强的地域性,各民族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风俗习惯,利用本地原料创造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地方风味面点。乡土面点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通过继承、发扬、开拓、创新而形成。

不同的饮食消费者在消费同一食物时消费心理是不一样的,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饮食消费心理:(1)有一些消费者对过去的食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些消费者就带有怀古、恋旧心理,这样的消费者中老年居多。有些老年食客常常抱怨食物味道不如以前,总喜欢老字号。(2)目前,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年龄大的、收入低的和家庭负担重的消费者还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营养丰富的食品。这些消费者就具有求实求廉心理。(3)一个时期在一个地方吃的总是同一类食物或味别,就会倒胃口,这样消费者就希望消费新的食物,这类消费者青年人居多。饮食消费者的求新心理往往在对新鲜食品上市上体现得更突出。像江苏的饮食消费每个季节都有时鲜货,如冬季的螃蟹、春季的刀鱼河豚,虽然价格十分昂贵,但竞相攀比的追鲜食客大有人在。另外某些饭店推出一种新菜受到一些人欢迎,饮食消费者听说后也会争相品尝。(4)有些消费者追求无公害、无污染的天然食品,对都市生活不安,渴望回到大自然,追求田园生活。这些消费者都希望就餐环境优雅,不愿意在脏乱差的饭店吃饭。(5)人们的日常消费关系到身体健康,餐厅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饮食健康心理越来越强烈。(6)由于受到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追求外国饮食。(7)一些消费者比较注重环境、饮食、服务档次,对价格不太关心。这类消费者一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三、乡土面点发掘的必要性及方法

乡土面点是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历代古籍中有大量饮食方面的著述,我们应当取其精华,把那些有特色的乡土面点继承下来。乡土面点的发掘有利于把具有乡土风格特色的面点保存下来并开发利用,推出新的品种,丰富人们餐桌,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乡土面点具有丰富多彩、技艺高超、调味精妙、特色浓郁等特点让世人折服,通过创新开发出口到国外还可以增加外汇收入。

乡土面点发掘方法主要有:(1)古为今用。我们发掘整理一些古代面点,运用当时的制作方法,根据现代人口味需要加以改进。(2)举办一些乡土面点大赛。通过大赛展示地域民俗文化,展示乡土面点发展的成果,推动乡土面点产业化。(3)高校相关专业加强创新开发。(4)对于一些制作方法难度较大的乡土面点,加强人才培养,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5)借鉴国外的烹饪方法。外国的烹饪注重工具设备的使用,特别是加热设备,而乡土面点注重手工,在保持乡土面点原有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烹饪方法。

四、乡土面点在餐饮业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乡土面点在餐饮业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现代社会节奏加快,要求生产经营者对面点的加工速度也要加快,慢工出细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2)乡土面点要方便携带。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要将开发的品种进行必要的包装,尽量用盒,便于袋装、手提。例如半成品水饺、元宵。便携性可以保证扩大经营范围,大量供应、扩大销售。(3)乡土面点要体现地域风味特点。乡土面点在香、色、形、味及营养方面各有千秋,在面点的制作过程中要保持原有的地域性特点。乡土面点在开发过程中,在原料采购、技艺的运用,要尽量考虑各自的乡土风格,突出地方性特点。尽量利用当地独特原料,当地人的加工方法。

小结:随着社会发展,乡土面点得到大量消费者追捧,为了使乡土面点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有必要进行发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目前餐饮业现状、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发掘方法以及乡土面点在餐饮业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诸葛敏.充分利用广西原料资源开拓面点品种[J].中国食品,2009(3).

[2]钟志惠,熊红,程万兴等.苦荞系列保健面点的开发[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朱在勤,陈霞,张文娟等.淮扬风味面点特色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24(2).

[4]张春.开个炸饼早餐店小本好赚钱[J].农产品加工,2009(2).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 小学美术 融合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远历史,在这历史的星河中不断发生着巨大变迁,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凝聚着无数祖先前辈的智慧与经验,传统的乡土文化便是经由不断地演变、不断地传承而发展至今的,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是自然与人类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对于人们人格的熏陶和情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将乡土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一、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

美术作为一门优雅的艺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等,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将美与情感同时结合并且表现出来,它高于生活,但同时它也源于生活。传统的乡土文化资源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其中包括建筑、饮食、手工等多方位的元素,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利用身边简单朴实的素材,激发无限的想象空间,将现代与传统跨时代的联系起来。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意义

陈旧的、局限的教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美术教学,趋于改变或者逐步接近淘汰的边缘,小学美术教学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是要大胆使用强烈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敢于挑战创新不受制约,敢于质疑权威。怎样的合理取材,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人文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乡土文化,就地取材,科学有效的使用本地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内涵的契机。

(三)乡土文化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国家”没有国哪有家,经济全球化,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取代陈旧的生产生活工具,在生活不断方便、进步的今天,我们得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城市的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人类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逐渐对土地、对自然失去了原有的热爱,对家乡的认识也逐渐变淡,正向我国拥有众多民族一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的地区文化,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对民族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民族的归属,乡土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民族传承的钥匙。

二、对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的建议

(一)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改革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乡土文化,这是历史年代的沉积,现在的教育属于“全国化”教育,忽视了原本属于该地区的特色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区差异,教师应当在新时期课改的条件下改变对于陈旧的传统课本的依赖,将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多元化,将教学的课程架构不断地完善,也可以引进吸收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将其带入到课堂当中。与此同时也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发的投入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之中,也可以让学生合作调查,共同探寻,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实践不仅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除了检验真理以外,还是知识探索的重要途径,在课本教学之外,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乡土文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品的制造,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也可以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与传统的手工艺人或者老一辈的艺术家交流沟通,吸收经验,开阔视野,也可以让学生组织小队,搜集传统的民间故事和趣事,在课堂上用画画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体验、观察、想象来绘制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性。

(三)以“学”为本

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育人,以“学”为本的“学”指的并不仅仅是学习,还包含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学会美术,而是要从“心”出发,立足学生的根本,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喜欢接近自然,愿意去了解乡土文化,不是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利用,更多的还是要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灵活多变的将美术与乡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发现乡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这期间放飞心灵,得到升华。

三、结语

乡土文化浓缩的是无数先辈的生活印记,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的灵魂,乡土文化资源应当受到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在小学美术这道美味珍秀中只有不断地交织不断地融合,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的美味,让学生体验到博大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美术教学充分融合乡土文化资源,并在其中得到活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曾丽娴.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建瓯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版画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山西青年,2016,(14).[2]王欢.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小学美术教学资源[J].中华少年,2016,(09).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资源;教学有效性

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使用乡土历史资源。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意义深远。因此,拓宽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五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而又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有效途径

乡土历史资源丰富而又广泛,但是具有分散的特点。因而,要想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就必须注重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获取。那么,如何获取乡土历史资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搜集与获取:

一是在历史文献中进行搜集,如本地的各种地方志、党史资料、地方名著等中进行搜集;

二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进行搜集,如参观本地区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考察本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掌握更多具体而又形象的乡土历史材料;

三是采取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进行搜集,如访问本地文化部门和历史研究学者等。

对这些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认真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精选精编,突出本地历史文化重点,确保乡土历史资源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

三、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方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分别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

1.穿插式利用

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在利用教材的同时,设计穿插乡土历史资源于教学中。常见的穿插方式是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材料,另外就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简约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本土历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专题式利用

为确保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乡土历史资源,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使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乡土历史资源专题式的教学,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随堂进行,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专题式的教学能还原乡土历史面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应注意,历史教材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进行乡土专题历史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把课本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将乡土历史资源孤立于初中历史教材之外,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历史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在分析乡土史与全国史的关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乡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3.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不仅能很好地延伸和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初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难以代替的教学职能,给学生提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课后阅读的方法。教师根据课文相关知识,选择一些可读性强、情节生动、语言形象的乡土教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指明阅读的重点及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思考题;阅读后,教师要做小结,给予点拨、启发。

二是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乡土史料和历史遗迹进行搜集调查,访问参观。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极大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7篇

2004年,经过长期策划筹备,《瓯江报道》推出大型电视系列报道《穿越瓯江》。这一极富个性的大型原创策划的新闻采访活动历时9个多月, 5个摄制组多头并进,采编人员爬高山、探源头、过溪水,涉及瓯江沿岸的近百个乡镇,探寻了瓯江的整条干流和五条主要支流,整个行程上万公里,连续发表了190篇报道。这组连续报道获得当年浙江省广播电视政府奖。

电视媒体的特点在系列报道《穿越瓯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并且策划组早在电视报道开始之初,就着手活动出书的各种准备工作,目的是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延展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效应。

2005年,《瓯江报道》在电视连续报道的基础上,再次组织精干力量对有关穿越瓯江的电视新闻和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浓缩提炼,认真编撰,结集出版《穿越瓯江》一书。同一资源以多种媒体形式延伸,体现了地方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即在瓯江流域走出物质贫困并开始走向文化复兴的时候,媒体人对瓯江乡土文化身份的认同作出了努力。

《穿越瓯江》一书的出版,成功地对新闻资源进行了有效地深度开发和利用,而且,使《瓯江报道》的民生新闻品牌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以瓯江为核心深度开发的乡土文化新闻策划活动并没有到此为止。

2006年,瓯江的开潭电站开始蓄水,丽水市区形成了一个面积为5.6平方公里的南明湖。2007年,《穿越瓯江》这一品牌活动又推出“发现南明湖”系列新闻策划。在延续“穿越瓯江”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发现南明湖”把策划理念进一步提升到乡土文化认同的高度,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通过摄影、摄像、文字、美术等创作手段加盟,多“兵种”调动,全方位挖掘,共同发现丽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乡土文化资源散发出的持久魅力和产生的独特作为。

以最新的新闻理念为创新高度,以生活主流为报道责任,这些主流的民生新闻策划实践锤炼采编队伍,有效地做开、做大、做实、做深了民生新闻。《瓯江报道》与当地电视媒体的其他栏目相比,得到了老百姓更深的认同感,获得全市优秀栏目奖,其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也遥遥领先本土同类节目。

近年来,以社会新闻为主体,以城市平民为收视定位的民生新闻作为一支生力军,在收视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与娱乐节目、电视剧三足鼎立。这其中,民生新闻拼时效、拼现场、拼猎奇、拼煽情,各种各样相似甚至相同的奇闻逸事、事故火灾、市井纠纷等成为当下不少民生新闻的身份标签,这类民生新闻往往也被看成电视频道争夺收视市场的利器。在各地的收视份额竞争中,民生新闻虽然被各种质疑的声音包围,却常常还是高居各类栏目的榜首。

但是,一些民生新闻如此急功近利地攻城略地的后果,常常是以牺牲节目个性和媒体美誉度、公信力为代价,去追求短暂的泡沫似的成就感。有人打趣地说,只要看过一个城市的民生新闻,就可以知道全国民生新闻的模样。

就今年全国的“两会”来看,“关注民生”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共建共享”,最紧要的是以民生为核心。在今年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资金投入达到4778亿元,可见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生其实很主流。因此,民生新闻的传播不应该是大同小异非主流的消息,而应该在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在主流声音的表达中找到打破低俗和同质化的出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资源已经失去了唯一性,任何媒体很难以独家新闻取胜。在乡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上,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新闻策划,能有效避免同质化,不断提升新闻含金量,打造出品牌栏目。

各个地方都有丰富而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下,及时把握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和现实意义,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可以策划和发掘出很多独家的新闻。这样,从选题上就掌握了独有文化资源的第一开发权,同时也就掌握了实现民生新闻提升品质,突破同质化的主动权。

乡土文化的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土建筑;现代建筑;风格探讨

建筑,不仅具有物质性,更具有精神性。其精神性的外在体现就是所具有的风格。可是今天,中国建筑的风格在层出不穷的形式表现下,消失殆尽,形成一种流行代号,经不起时间考验,成为一种城市负面效应。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的一个设计项目,究竟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采用乡土风格?每一位建筑设计工作者都在面临抉择。

1.乡土建筑的特点

一个城市是在它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以及其人文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凝聚着它所有物质文明的总和。而一个城市的风貌,则正是这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特征的外在反映。不同的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所经历的文化历史过程各异,从而形成了不同风貌,具备了自己的个性和表情,这也是一个城市的地方特点,或者乡土建筑特点之所由来。

在城市文明中,具有视觉形象特征的建筑文化直接反映城市的面貌,所以动人的城市风貌,除有赖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外,还在于它有无丰厚的建筑文化积淀。一般地说,一个城市的建筑传统建筑越悠久、规划布局越合理、历史建筑遗存保护完善、新容旧貌处理越谐调,这个城市和景观面貌就越丰富多彩,城市地个性就越突出。这是因为这样的城市体现了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双重特点,具备了空间和时间双重的深度感和美感的缘故。这就是为什么象北京、巴黎、威尼斯等历史名城比某些现代化的新兴城市更具有耐人寻味的美感和引人入胜地原因。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名城的历史文化尤其突出。如拉萨,一方面蕴含悠久的历史事迹和人文特色,一方面又凝聚着藏族建筑的特点。布达拉宫高耸入云,宛如山上自然长出;大昭寺凝结着汉藏联姻,文化交流的历史;罗布林卡成为我国高原园林之秀,加入民间的八角街,大小寺庙和民居等,构成拉萨历史文化特点的最强音和协凑音。新疆、云南、贵州、广西等其它少数民族聚居的古城名址、地方建筑也存在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既有的风格。

水乡建筑是基于地区环境,源于生活和经济、文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表现为一种地方味十足的特有风格。“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杜荀鹤)又如:“半酣凭栏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问出,东西南北桥阳望。水道脉分掉麟次,里间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白居易)。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实的乡土建筑城市风格何其优美。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传统的乡土建筑是地区建筑,它之所以各有特色,原因有:一是“原始”,二是“封闭”。

所谓“原始”,是相对于科技昌明的今天而言。乡土建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用手工业方式生产出来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人们建造房屋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因地制宜”建筑形式跟着地理条件走,从而形成地域特色。

而所谓“封闭”是指农业社会受地理阻隔,人们都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形成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这也是乡土建筑各不相同的另一个原因。

2.现代建筑的风格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探索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现建筑,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理念,也引进了现代建筑这个概念。

在如今,中外建筑师在这基础上形成很多流派,产生了一批的代表作引领了一个时区、一个地域的建筑发展。它们使用了现代几何造型,采用了多种现代材料,并运用了现代的交通工具、信息技术、机械技术,让建筑得以震撼人的眼球。他们成功了,但却迷惑了,迷惑源于建筑生命力的延续。

中国的建筑设计是否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彷徨之后,更关心设计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的创新,在建筑的本质探索上有更新突破,形成自己的风格。前时,中国建筑吹起了仿古风,过后又有一段欧陆风,再就是构架飘板的盲目运用。“现代了”,但却失去了地域特色,让建筑的外观显得浮躁和不安。

2.1我们利用现代建筑的造型手法,对现代建筑的反复应用,使现代建筑的景观正渐渐的趋于雷同。相距几百或几千公里的地域,地理环境不能完全表达出各自的特征,使得所见得城市景观如出一辙。可以肯定,我们并不愿意只选择一种方式来构建建筑及其环境,多样和丰富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而建筑的风格定位了城市风貌的同迥异,城市离开了地域建筑艺术、建筑风格的引领,也就不容易表达地方特点、地域特色,这就是现代城市外在景观为何趋于雷同这一弊病的关键。这就是又要求建筑设计要去挖掘和探讨建筑风格内在涵义与精神实质,其前提是对地理环境及乡土建筑特征的正确判断,地域性才是建筑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

2.2在西方多元化的风格流派中,流行着一种新形式主义或称之为新地域主义。其依据不同的地域条件掺入某种具有传统气息的文化意蕴。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状况的优越,在建筑的处理手法上多停留在形态和文化层面上。而很多发展中的国家乡土建筑,它们也关注建筑形态,但更多的是拘泥自己国家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状况。

2.3分析这两种情况,综合我国国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我们体会到这两者不但不可偏废,而且还有着深刻的联系。这是因为历史积淀的传统建筑的文化,正是在特定的地理气候和风土习俗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否则,将会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如今,技术进步了,经济发展了,观念也随之改变了,但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都依然如故。人的审美情趣虽然也与时俱进了,但也不可能与以往一刀两断,多少对往昔有着很大程度的眷念。凡此种种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的乡土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这一设计构思内涵。其间是相辅相成。

3.乡土现代建筑运用

现代建筑乡土化,或说地域化,是指建筑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在传承地方文脉的基础上,创造有效多变的外在形象和有序空间,以形成建筑的独处性。这就是金茂大厦一样,它是中国的塔,只有放在中国才能展现她的魅力。

乡土建筑现代化的灵活运用与上相同,它们是事物存在的统一体。对于乡土建筑的延续,要存其形。贵其神、得其益,形神兼备。这对于乡土建筑风格的保护规则与设计是重要的。

乡土建筑的风格现代化得体几点内涵:创新精神、发展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在创新精神方面。要做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不能总局限于传统文化中,而必须对现代化的演绎,对现代建筑的本质作必要的探索,形成新的理念。而建筑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其物质存在的依据的。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对其节能化、智能化、生态化得以实现。进而在这一种基础上形成一种特定地域中创作建筑的一种理论,形成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