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足球作为一项团体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拼搏精神,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足球校队的训练也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高中足球校队训练有效性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训练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高中 足球校队 训练 提升
学校开展足球校队主要是为了发现和培养足球人才,在实施训练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想要提升足球校队训练的有效性,首先要分析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影响高中足球校队训练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高中的学习紧张,学生们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学校里的足球运动员们除了平时文化课的学习,课余时间还要参加足球训练,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对足球训练积极性的降低。还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因为担心踢足球以后的出路问题,又怕影响学习,所以不支持他们参加学校的足球队,导致足球队里很多都是没有基础的学生。同时,平时训练多,参加比赛的机会少,也成了学生缺乏积极性的一方面因素。
(二)教练员缺乏足够的职业素养
训练的有效性跟教练员的职业技能是分不开的。教练员缺少完整详细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和形式单一,目的性不强,这些都是导致训练成果不佳的原因,同时呆板的训练模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每个学校关注的自然是升学率,忽视了对足球队的训练和管理,而足球训练和比赛所需的经费支出也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其次,教练员的工资待遇不高也是造成他们消极怠工的原因之一。很多教练员牺牲寒暑假来为学生训练,但得到的课时费却少之又少。最后是由于比赛机会少,教练员的奖惩制度不完善,都使得教练员的训练缺乏动力。
(三)缺乏完善的训练计划和实战经验
想要提升训练有效性,切实有效的训练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训练计划是实施训练的纲领和准则,是控制训练的前提。有些校园足球队的训练散漫、无纪律,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训练计划。再者,要先把设计好的计划真正落实到训练中,需要学生和教练员的积极配合。实战经验,对一个足球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的实战经验是通过参加正式的比赛来提高的,但由于学生参加足球比赛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实战经验不足,但想要真正提升训练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非常重要。
二、高中足球校队训练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一)加强学生足球训练的积极性
想要促进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就要能够让足球成为能够吸引学生的一项运动,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足球比赛。学校经常举行足球赛,不仅能让运动员跟教练员的实战经验得到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足球文化的了解和吸收。想要在比赛中获胜,学生就要主动在比赛之前付出很多努力,在比赛中就要勇敢拼搏。通过比赛前的加强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足球训练的积极性。
(二)制定并实施训练计划
制定训练计划既要考虑到实际的目标要求,也要符合学校提供的客观条件。系统的足球训练计划要根据学校跟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合理地安排好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保证在不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训练的质量。
可以从以下的方面来将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1.反应和速度
足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反应和速度很重要,这关系到足球运动员技能的发挥。而反应包括转身、变向、急起和急停,速度包括短距离快跑,良好的反应能力能使运动员快速摆脱对手,所以在训练中应注重运动员的反应和速度的训练。
2.力量和耐力
力量的训练在任何运动中都必须进行。在足球运动中,除了要注重全面力量的训练,还要突出部位力量的专项训练,尤其是腹部和下肢。在训练中,要结合不同部位的不同特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足球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足够的耐力,而耐力体现在能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反复冲刺和急停,及时地进攻和防守。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加强耐力的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能使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是在实际中合理应用技能的根本保证,而身体柔韧性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前提。因此,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对足球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三)提高实战经验
想要提高实战经验,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学好基本技能,并针对不足加强训练。如果在训练中发现不规范动作要及时纠正,针对每个动作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结合好多个技术动作,对足球有感觉,才能在赛场上灵活应用。具体对策如下:
1.将多个基本动作结合练习,使队员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同时运用自如;
2.教会运动员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发挥好技术,注重平时的实战训练,坚强队员之间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自主的协调、解决,将技术发挥到最好;
3.培养运动员的防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防守的重要性,并在训练中加以练习,从而提高他们在赛场上的综合实力。
三、结束语
高中足球校队训练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训练计划,同时也少不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随着足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体教结合重要举措的实施,普及性广、关注度高的足球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校园,校园足球现在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校园足球训练是教练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小学生足球训练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应根据小学生年龄段不同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教练员应不断更新自己指导思想和认知体系,用最先进的理念指导小学生的足球训练,从而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基层来说,缺乏专职足球教师,校园足球氛围不浓,如何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实施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移花接木”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音乐是足球训练启蒙阶段的良好助手
在足球训练的初期,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发展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为今后训练、提高技术和身体素质水平奠定基础。选择五分钟左右时长的鼓点由轻柔到较重、明快到舒缓的音乐,能够唤起学生对足球的练习兴趣,将足球的踩、拨、推、转等基本的触球基本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形成独特的足球操,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及时变换动作来促进球感练习,从而改变一直由跟随口令指挥的单调形式。青少年时期,人体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乃至心理活动的水平都处在发育过程之中,而且他们之间发育的水平也并非是平衡的。我们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必须以此为出发点,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强度。重点抓基础训练,以最基本的技术和身体协调性联系为主,他们所承受的训练量和强度都不能过高,在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高他们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机能。音乐的时间长短还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进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编排动作过程中也要注意质和量的控制,逐步加大动作难度,渗透更多的技术内容,最终达到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采用这种练习形式,既能尽快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足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提高运动的能力,逐步形成足球意识,还能养成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足球运动兴趣。
二、游戏在足球基础训练中的调节作用
在此阶段的训练过程中,采用多种游戏形式引导学生的足球训练,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使他们从足球训练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并从乐趣中得到满足。在运动技术方面,侧重形成自己的基本技术风格,通过简单的非对抗练习提高个人技术,培养控球能力和在基本技术动作中,“互挤出圈”游戏能运用主动肌的能力,很好的解决近身争球的技术;“云梯”的快速跑跳能发展学生的灵活性;战术方面,“三点移动”的跑位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通过1对1、2对2、3对3、4对4、5对5的小型比赛,由无战术的自由发挥到掌握拉开距离、接应和盯人的基本概念,能渐渐掌握比赛的基本原则;身体素质方面,“快快跳起”的跳跃游戏练习,能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并能使呼吸循环系统得到充分锻炼,提高体能。游戏练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田径和其它球类运动在足球训练提高阶段的迁移作用
关键词:游戏化足球课程;构建;举措;意义
一、游戏化足球课程的提出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喜欢运动,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幼儿的各项运动机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当然也包括各种球类运动。德国学前教育学者认为,运动对幼儿大有好处,可以提高幼儿的爬、跳、跑等能力,对于在幼儿园广泛开展游戏化足球课程这个项目来说,幼儿通过此项运动,可以感触外界环境,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前后联系,所以游戏化足球课程的提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游戏化足球课程的设定
1.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幼儿
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足球课程,包含一定的技术训练和竞技内容,总体来说包括基本的运球、传球、颠球、顶球和射门等内容,当然,在这些基本动作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还增设了擂赛、三对三比赛、五人制或者七人制的游戏足球联赛,在这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参与的活动,充分乐享其间。
2.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以足球为载体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化足球教学游戏,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以足球为基本工具、以体能素质的提高为基本目的,可促进幼儿对足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模式。比如,对小班幼儿可开展“小猫运鱼丸”的足球游戏,这样不但练习了双手运球的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同时为发展幼儿智力、积极独立地去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对中班、大班幼儿,则相对加大学习力度,增加运球、拖球、射门以及比赛规则等足球知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游戏的基础上,训练幼儿逐一练习脚背内侧运球、定点射门、组内传球等能力,参加各类游戏化足球竞赛。
3.达到培养幼儿意志品质
根据幼儿身心发育的实际特征,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化足球趣味体育活动,在重视幼儿体能素质提高的同时,更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达到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从游戏化足球运动本身和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来看,适当的运动不仅会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尤其通过进行游戏化足球活动一段时间后,幼儿的跑、跳、投等大肌肉动作已完全具备,其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时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力。
三、游戏化足球课程的构建举措
1.营造愉快环境,培养幼儿能力
丰富多彩的游戏化足球课程的开展,离不开自然、宽松、愉快的运动环境,比如,我园就充分利用了各个班级之间的走廊通道,分别布置成了足球游戏廊、足球畅想廊和足球文化廊等。足球游戏廊里悬挂着许多的照片,分别是幼儿和教师们在一起玩足球的照片;足球文化廊里张贴着足球的起源以及我镇支持足球的相关事件;足球畅想廊里高高挂着的是幼儿的足球想象画,可爱的七星瓢虫是用足球变成的,等等。
2.足球游戏化,引导幼儿学习技能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开展足球活动的游戏化,使幼儿能在“玩”中体会到“学”的乐趣,针对幼儿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而且肌肉力量小,耐受力差,容易疲劳的特点,幼儿园有的放矢,开展适当的游戏化足球训练,本着运动负荷小,运动时间短的原则,在游戏化足球教学中,把“玩”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玩,增加幼儿参与游戏化足球课程的兴趣,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张弛有度的锻炼,习得足球基本技能,达到足球教学的目的。
3.有的放矢,选择教学内容
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合理开展不同的游戏化足球活动,本着基础性、适合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让幼儿在游戏化足球课程中实现可感、可见、可操作的目的,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尽可能地为特殊幼儿提供个别的、特殊的内容。比如,“小花狗运豆子”“小猫咪端鱼丸”“小蚂蚁送种子”等活动,在全面锻炼幼儿的足球技能的基础上,达到培养幼儿兴趣、磨炼幼儿意志、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教学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5 项简易测评指标,对女大学生运动协调能力的评价模型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输入“运动协调”“协调性”“专项协调能力”“动作评价模型”等关键词搜集相关文献,了解常用的测量协调性的方法与手段,为本研究提供框架和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在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就研究所需要使用的相关指标等问题进行了专家咨询,依据专家的专业知识,选取测量指标。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将获取的实验数据使用Excel 进行整理,并通过spss 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1.2.4 测试法 对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选修课健美操班的31 名女生按照预期设计的5 项指标进行测试,不同的测试项目采用不同的量化标准给予评定。具体测试项目说明如下。
(1)足球曲线运球
测试意义:反映受试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既要观察目标物又要能在快速移动中绕过障碍并完成运球的协调能力。
测试方法:受试者在起点听到开始的口令运球绕过障碍物,快速回到起点。以秒为单位记录本次成绩。
评价方式:在运球绕过障碍的过程中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协调性越好。
(2)花样跳绳
测试意义:反映受试者在连续跳跃过程中的节奏感以及眼与四肢的协调能力。
测试方法:在基本摇绳姿势的基础上,摇绳过脚后一腿做提膝动作,支撑腿跳起后伸直,再次跳跃过绳后,两脚并步落地,然后换另一条腿重复提膝动作。依次的3 个动作为1 组,以组为单元记为1 次。在听到开始信号后,记录在1 分钟时间内跳跃的次数,若中间出现失误,未完成1 单元不计1 次,并要求从第1 个动作开始跳。
评价方式:在1 分钟时间内跳跃组数越多说明受试者的节奏感以及眼与四肢的协调能力越好。
(3)5 米三向折返跑
测试意义:反映受试者在快速跑动中快速变换身体方向的协调能力。测试方法:受试者在听到开始的信号后,按照预定的路线快速跑到起点,以秒为单位记录本次成绩。(图1)评价方法:在快速跑动的过程中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协调性越好。
(4)篮球双手同时拍球
测试意义:反映受试者在双手同时拍球的过程中,手、眼的协调能力。测试方法:受试者在听到开始的信号后,双手同时拍球,记录在1 分钟时间内拍球的次数。
评价方式:在1 分钟时间内拍球次数越多说明受试者的协调性越好。
(5)绳 梯
测试意义:反映受试者在连续跳跃过程中眼与双脚的协调能力。
测试方法:受试者在起点听到开始的信号后,双脚跳入第1 格,然后向右侧弓步,收脚成站立姿势,再跳入第2格,然后向左侧弓步,收脚成站立姿势,重复以上步骤,记录所需时间。评价方法:连续跳跃所有空格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协调性越好。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试项目的可靠性分析
经过查阅书籍、文献资料、经验总结初步确立反映协调能力的测试指标有:篮球三步上篮、篮球双手同时拍球、排球对墙传球、5 米三向折返跑、哥萨克跳、十字步、足球曲线运球、双脚连续跳等11 项指标。为了使所选取的测试指标更具有科学合理性,对选取的测试项目进行了专家访谈,通过对12 位专家的访谈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 项测试达到了75% 的同意率。在专家交谈的过程中,有专家建议可以用绳梯替代双脚连续跳和跨步跳,且方法灵活易操作,建议在测试协调性的方法手段选取上尽量不要涉及一些健美操的步伐动作,因为专家打分误差较大,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去评判。因此,最终选定的项目有篮球双手同时拍球、花样跳绳、绳梯、5 米三向折返跑、足球曲线运球。
为了进一步研究所测试项目之间的结构特性, 明确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各测试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从图2 可以看出,有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63.133%。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运动协调测定的定性模型。根据陡坡图分析可以看出,几个因子整体趋于平缓,故将运动协调的测定指标归为一类因子。协调性测试指标初始因子载荷分别是:篮球0.793、跳绳0.077、足球0.894、绳梯0.314、5 米三向折返跑0.612。其绝对值越大,在判定协调能力时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就越大。
2.2 各测试指标的评价模型
为了提高运动协调能力训练的科学性,试图建立比较系统的指标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本文采用判定协调能力的5 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2.2.1 评价标准的制定 累进积分法的公式为:Y = kD2 - Z,Y 为累进记分数,k 为系数,D 为变量,Z 为常数。根据D 变量与原始变量X 和标准变量U 的对应关系,建立累进记分公式。D变量的转化公式为:
若起分点的分值为0,满分点的分值为100 时, 则根据累进积分法的公式可得累进记分的标准公式:Y=1.67D2 - 6.68。例如,1 名学生的跳绳成绩为135 个,则根据D 变量转换公式可求得D=6.11,根据累进记分公式可求得y = 55.82 分。同理,可分别求得其他指标的单项得分。因此可确立相关测试指标的分数一览表,由表1所示。
2.2.2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在判定女大学生运动协调能力时,要考虑到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整体性分析,明确各指标的权重,从而便于综合性的评定。为了更好地反映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使综合评价的结果尽可能的合理,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载荷系数,求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Tx1=0.29,Tx2=0.03,Tx3=0.33,Tx4=0.12, T x5=0.23,并使用多元回归求得解释率为86.7%(回归方程R 值)。
综合计算公式为:Zn=0.29 Z1+0.03Z2+0.33 Z3+0.12 Z4+0.23 Z5本研究将综合成绩划分为3 个等级, 前20% 的水平定义为优秀,20%~ 80%的水平定义为良好,20%以下的水平定义为一般。因此,确定协调能力的综合评价标准:优秀等级Zn ≥ 51.26 分、良好等级23.37 ≤ Zn< 51.26 分和一般等级Zn ≤ 21.37 分。
3 结 论
研究显示,篮球双手同时拍球、花样跳绳、曲线运球、绳梯、5 米三向5项指标能够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在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测试中发现,这5 项指标能够较好地评判女大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本研究给出了篮球双手同时拍球、花样跳绳、曲线运球、绳梯、5 米三向5 项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便捷地对这5 项指标进行测试,并完成单项评分和综合等级判定。运动协调能力是人体运动的基本运动能力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这一能力的判定以理论定性研究和训练方法为主,便捷性评判模型相对不足,对大学生群体的测评缺乏一致性的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这5 项指标主要是基于一种教学便捷的角度,虽然预测效率相对较高,但还需实践的不断验证。
参考文献:
[ 1 ]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一、足球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足球游戏本身也是一项具有很强对抗性和竞技性的运动,对于参与人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足球运动需要参与人员局有很强的体能,这与开展足球运动所需要的要素和体能是十分接近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中间切实了解足球并且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很少,因此对于初期正式接触足球的学生来说,首要的就是增强足球运动的趣味性,避免单一的重复练习,而且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设置符合他们身体状况的运动,足球游戏的运用是有效的途径,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富有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锻炼良好的身体协调性。
2.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足球技战术
足球游戏虽然是一种游戏,但是其并不是随机设置的,其具有明确的规则,而且也有严格的技战术要求,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足球游戏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的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置一些专门的练习,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能通过相应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3.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心灵上的享受
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足球被称之为勇敢者的运动,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断进取、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当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可以从学习的烦恼和焦虑中解放出来,建立更加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足球游戏大多以集体参与为组织形式,而且具有明显的组织纪律性和规则性,同时也考验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因此在足球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足球游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心灵上的良好体验,同时让学生在足球游戏中感受到足球的乐趣,既提高教学效率,又锻炼学生体质,也能陶冶学生情操,达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二、足球游戏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1.教学整理活动中足球游戏的运用
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高强度的训练,而经过一堂课的训练,在临下课时期学生以及处于疲劳状态,这时可以通过足球游戏的运用,帮助学生缓解疲劳,使学生兴奋的神经得到放松。比如,在下课之前,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圈,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利用腿和脚进行颠球游戏,每个人在接到球后再转移到另一个学生,直到足球落地,游戏结束。教师可以将学生颠球的过程做记录,由颠球记录较好的学生进行技术总结和分享。通过这种简单的游戏,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昂送,更好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2.足球战术教学阶段足球游戏的运用
足球是一个集体性的项目,需要团队中的成员进行有效的配合以及良好的战术和技术转换,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将足球游戏引入到足球战术教学阶段中,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较为放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技战术学习的效果和掌握的程度,而且能为学生技战术的锻炼和应用提供凭条。比如在技战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盯人游戏,三对三、二过一、半场或者全场盯人等,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战术,而且在没有比赛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轻松的应对。另外也可以通过设置头球传递、顶推游戏或者定远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头球能力,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种技战术的训练游戏,不仅能够消除以往训练中单一、枯燥的分为,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更扎实的掌握技战术的运用。
3.热身阶段足球游戏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 游戏教学 教学策略
为数不少的高中体育教师认为:“游戏”是幼儿园学生、小学和初中学生们的体育课堂“专利”,其实高中学生更需要在体育课上有“游戏”练习,因为转眼三年从高一到高三将面临人生的第一重大选择——高考,而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同时又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学习压力,陶冶性情,培养毅志品质,培养合作意识的好的教学手段,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那么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高中体育教师要自觉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认识,用高超的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巧妙”安排“游戏”,达到以上多种目的。
一、“巧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高一田径必修项目如快速跑教学,是多数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因为许多学生认为无非是练习起跑、起跑反应、疾跑、途中跑、冲刺等。为此,学生在学习快速跑时,大多是应付,出工不出力。如果体育教师利用下面的游戏贯穿在快速跑教学中,一定能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器材:装满水的碗8只,桶一只,水:80公斤。方法:比赛者分为8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排头手中碗盛满水,各队排头听到教师的出发声向50米外的横线迅速奔跑,到50米处然后往回跑,参加者既要有速度,又要避免碗中的水泼出,到达起点后交给排二,继续比赛。规则:比赛为50米往返;碗中的水泼出最少并最先完成的队为胜。这样的“游戏”比赛,既练习了学生的速度,又发展和锻炼学生的协调性,集体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寓教与乐”的效果。
二“巧用”游戏:针对学习的技术环节,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
器材:排球。方法:10-15人一组围站在直径8M的圆圈上,按顺序报数并记准各自号数。游戏开始,由两人在圈中垫球两次,当第三次垫球时,垫球的同学先任意报一个数(不重复报数),被叫者立即进圈在第三次球落地之前将球接起来。此时圈内第1人代替进圈者到圈上,如此反复进行。规则:先报号数,再垫第3次球,球必须在圈内的任意位置,不出圈,否则无效;被叫到号数的同学没有接到球“奖励蹲起4-6次;第3次垫球高度不得低于4米。排球垫球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游戏,不仅节约器材,同时使学生的垫球技术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体会和锻炼跑位、移动接球的重要性,一举多得。
三、体育游戏与基本技术教学相结合
与基本技术相结合的体育游戏,可以改善教学气氛,使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如:篮球技术教学方面中,可以采用“长传快跑接球”、“运球接力”、“传球接力”、“盲运球”等体育游戏;在实心球投掷教学中,为了提高生投掷实心球的出手角度,可以利用了学校的足球墙、排球墙,在墙上离地一定高度的地方做了各种标记,学生在离墙一定距离的位置依次进行练习,教学中,加入比赛机制,进行投中或投远比赛,学生有了明确的投掷目标,提高了练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自然就有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枯燥乏味的中长跑教学中,引入各各形式的变形接力、定时不定距跑、团队组合跑、定距不定时跑、校内小型越野跑等,通过形式、方法、地形的改变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最终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四、巧用游戏,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器材:绳子。方法:每4人一组,站成一列横队,用3根绳子从右至左,右为第一人,分别把第1人的左腿和第2人的右腿捆住,把第2人的左腿同第3人的右腿捆住,把第3人的左腿同第4人的右腿捆住,经过3-5次的自行磨合练习后,再听教师的哨声进行10-15米的往返跑游戏。规则:4人一组自行练习,统一行动口号,协调步幅的一致性;以1次来回且中间不出现绊倒优先到达起点的组为胜。这种游戏,最能体现集体协作的精神。4人的身高肯定有差别,步幅有一定的差别,同时步频也各自不同,必须进行多次磨合、探究,才能基本达到步调的一致,更进一步的达到快速完成游戏达到获胜的目的,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养成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五、实施“体育游戏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9月23日早上8点12级动科3班、动医3班
活动地点:足球场
主办单位:动物科技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部
活动内容:
一、森林大逃亡(破冰游戏)
项目介绍:事先分组,3个人一组,2人手拉手拉成一个圈扮大树,一人站在圈里扮松鼠。并且扮演松鼠的那个人自我介绍向大树。培训师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就要钻出来到别的大树里,并且和大树相互认识介绍。培训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分开寻找别的同伴扮演大树,并圈住松鼠。松鼠大树再自我介绍……培训师喊“地雷”,大家打乱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也可以扮演松鼠,直到大家相互了解了就结束。
项目目的:让班级同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急速60秒
项目介绍:2副带有数字信息的扑克牌,被放置在绳结成的形状中,每队有2次进入场地接触纸牌收集信息的机会,每次进入绳圈的时间为30秒,时间一到所有队员必须离场,在采集卡片信息时,只允许一人进入(可随时换人),其他人只允许在圈外给予语言上的帮助。在规定的5分钟内将数字由小到大交到裁判手中。
项目目的:合作其实比竞争更重要,培养决策和统筹意识,增强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对目标偏离时,怎样快速沟通重新调整计划,体会团队工作中协调的重要性。
项目解释:赢得此活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第一个队员开始就有条理有顺序的翻牌,并记住你所看到的是什么,回来后告诉队长,队长记录下来,刚开始可能有点慢,但之后你会发现你后面要找的牌都记录在案,直接过去就可以翻到
三、盲人方阵
项目介绍:所有队员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统一给的工具做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所有队员相对均匀的分配在四条边上,时间为20分钟。
项目目的:领导在实现团队目标中的重要性,策划、组织、协调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沟通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必要条件,对"方法"的重新认识。
四、驿站传书
项目介绍: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一小组成员排成一列纵队在条件非常苛刻的情况下,队列中的最后一个人获得一份重要情报要交给最前面的一个人,整个过程禁止说话和传纸条。
项目目的:体会组织分工和协作的重要性,体会共同参与和充分发挥个体特长的重要作用,培养团队的创新能力与沟通技巧,在欢乐的气氛中,感受创新的乐趣。
森林大逃亡
五、信任被摔
项目目的:信任,在你信任他人的同时也会赢得他人的信任,体会责任,并且得到团队的帮助与支持,通过肢体接触,拉近队员的感情。
备选方案
自行车“慢”游比赛
项目介绍:
⑴活动材料: 自行车4辆
⑵活动目的: 锻炼同学们的身体协调性
⑶活动内容:
①对参赛同学进行分组,每组人数应为4~6人为佳。
②取跑道直线段划定距离,每人骑一辆自行车,从起点出发,走各自的跑道。记达到重点时所用的时间,取所用时最长的前三名进入下一轮。若中途有人脚点地停下,在所记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处罚,在所用时间中减去,点地一次减去两秒。
③若每组有用时相同的,则比较脚点地的次数,如果依然一样,则一同晋级。
④骑出自己跑道或撞到他人的减去四秒的,被撞者加一秒。
⑤依次进行,根据所用时间长短排名并记录在案。
经费预算
扑克牌4副 20元
绳、胶水 10元
纪念品 200元
【关键词】足球;踝关节;损伤;分析
引言
1.踝关节运动损伤
踝关节韧带扭伤是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的关节部损伤,它是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和胫腓韧带联合的损伤。通常,胫腓韧带联合坚韧而富有弹性,不容易受伤;内侧副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较细密而坚韧,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也较少见;外侧副韧带为最容易受伤的踝关节韧带,外踝扭伤占踝关节扭伤的80%。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调查对象
天津市河西体校足球队部分队员,共十二名。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并精读其有关运动员损伤的论文,广泛学习、吸收和利用涉及各运动项目损伤方面的书籍、期刊以及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知识,全面了解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其病理原因、发病机制等,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加工和概括等,为本文提供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参考。
2.2.2 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直接与被访者面对面接触,通过有目的地相互交谈,了解情况,搜集事实材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走访河西体校足球队教练及队员,教务人员,科研人员。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启发思维、认证观点、丰富知识和检验研究成果,为课题的实施提供帮助。
2.2.3 逻辑分析法
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较深入的分析。本研究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教育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专项训练理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对本文有关观点和数据进行了论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结果统计
河西体校足球队现有队员12名,全队平均年龄13.2岁,平均受训年限6年。球队基本信息如下表:
姓名 年龄 受训年限 运动等级
焦庆阳 13 6 二级
杜鹏生 14 7 二级
何宇翔 13 6 二级
张鹤凡 13 6 二级
张佳豪 12 5 二级
高鹏 13 6 二级
王豫恒 15 8 二级
战永灏 14 7 二级
李栾林 13 6 二级
李凤展 13 6 二级
姚舜禹 12 5 二级
王志彬 13 6 二级
球队12名队员在最近两年踝关节受过伤的人数为12人,占全部人数的100%,其中受过两次和两次以上损伤的人数为9人,所占比例为75%。受伤后停训平均为时间1周。
12名队员中损伤类型均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调查中队员们称为“扭伤”。对于损伤的处理,24小时内其中一人一次在简陋条件下用冷水冲洗踝关节,其余均选择或医院就诊。12人受伤后24小时后均停止训练,中草药贴敷患处。同时有4人在受伤后有选择过按摩,理疗等。
12名受伤队员中有3人在最近1年在比赛和训练时选择患肢穿戴护具,另有4人在损伤踝关节感觉不适时选择穿带护具。
3.2踝关节损伤原因
踝关节损伤在足球队队员中非常常见。尽管调查中发现轻度损伤者占大部分,但仍影响训练比赛;而对于重度损伤者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通过调查发现致伤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3.2.1 落地踩到别人脚上很容易引起踝关节韧带受伤,是由于踩关节主要依靠内踝韧带和外踝韧带固定。距骨滑车前宽后窄,使踝关节跖屈时易发生外翻和内翻。而在足球训练与比赛中有很多的起跳动作,踏跳的瞬间,踝关节的负重可达400kg以上,因此较易受伤。而且外踝的损伤多于内踝。在争抢头球时,往往采用单脚起跳,踝关节负荷进一步加大。如果落地时缓冲不好或者踩到其他队员脚上,使其过度跖屈内翻,容易造成外侧韧带的损伤。特别是当被踩队员猛然把脚抽离时,造成损伤更为严重。
3.2.2 准备活动不充分同样很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循环呼吸等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促进机体的代谢水平,并使体温升高,肌肉粘滞性下降,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多,关节活动幅度随之增大,灵活性加强,肌肉弹性增加,并且促进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加强条件反射性联系,促进人体迅速转入工作状态,为正式训练做好准备。准备活动对预防损伤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一年四季的训练汇中,冬季损伤率最高,而夏季最低。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血液循环较慢,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均可引起损伤。
3.2.3 由于技术上的缺点和技术违背人体结构的特点和活动规律,造成损伤,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中不均衡,分化抑制能力较差,学习动作时常常因为要领掌握不好而受伤。带伤训练和疲劳状态下训练,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相对下降,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动作变形而导致严重损伤。
3.2.4 缺乏安全教育,预防损伤意识较弱,在训练中不能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盲目进行训练,或急于求成,不遵守循序渐进和量力则行的原则而造成损伤。
3.2.5 比赛中合理冲撞也会造成损伤。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天津市河西体校男子足球队队员踝关节损伤较为普遍,75%的队员存在反复损伤。损伤后康复疗法简单,复发率高。
4.2建议
4.2.1 做好准备活动
要重视准备活动,在训练和比赛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这样能提高机体的兴奋性.准备活动做到有效、适量,有针对性,特别是有踝关节旧伤史的队员更要做好该关节准备活动,就能够降低再次损伤的风险。
4.2.2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练在教学和训练中,一方面要加强对队员的自我保护教育,另一方面,队员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当自己踩到别人或身体失去重心时,要顺势倒下,使身体重心迅速自然下降,分散或卸掉足部所承受的压力,就能够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运动员应加强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医学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踝关节损伤发生的概率。
4.2.3 平时要加强踝关节训练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尤其要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同时注重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踝关节的生理解剖弱点是力量弱,关节不稳固。因此,只有加强踝关节稳定性锻炼,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踝关节损伤的发生。锻炼踝关节的主要方法有:负重提踵、负重交叉换跳、踝关节的外旋和内旋、内斜、凹或凸面上进行各种跳跃运动等练习。
4.2.4 在较差场地训练时更应注意预防
在较差场地训练和比赛时,踝关节或易伤部位最好戴上保护带,要减少粗暴或凶猛的犯规动作,这样可避免他人或自己受伤。
4.2.5教练员应遵循区别对待、适宜负荷及适时恢复等训练原则,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科学安排训练负荷和内容,避免因训练安排不当而引发的膝关节损伤。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充分认识恢复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同时加强医务监督及自我监督,防止过度疲劳。教练员应细心地观察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的异常心理状态,并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节运动员的心态,防止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导致的踝关节损伤。
参考文献:
[1]刘宗达,万昌志.体育保健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郑怀贤,刘伟俊,张希彬等.运动创伤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人体解剖学编写组.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