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苏州,城市空间规划,策略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剧,2000年至2010年的城市用地面积已经扩大了83.41%,城镇人口增加了45.12%,城市的用地增长率和城市人口增长率的比值达到了1.85,远远高于国际上的公认的合理阈值1.12。这个值意味着在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非常的低,随着这一因素的出现,其还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恶化等,一般来说,这些现象的产生和城市空间的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有利于抑制这些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等方针政策,我们也应该严格遵循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确需扩大的,要采取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布局”等方针政策。论文主要论述了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城市边界下,通过空间的优化、选择、评估等方式,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整体提高城市的管理能力,提出城市空间规划策略[1]。
2 城市空间优化方式
2.1 形态和功能的交织
所谓的城市空间结构,通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1)城市空间形态本身的演变,Lynch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不仅又街道构成,也包括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城市的认识等方面;(2)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及其源动力,如Burgess 等认为由人口,经济,用地等组成的同心圆模式。前者关注的是城市的几何形成和环境行为,而后者更加注重其功能特性。不过对于这两方面的理解,没有较为清晰的边界,有时候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2.2 空间句法一元论
在许多的理论中,空间句法在国际上比较的活跃,该理论从空间营造活动的角度,去揭示城市中的城镇,社区,建筑物等不同尺度要空间形态,其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空间不是一个静态的背景,空间是实现人们动态的经济和文化目标的重要手段,人们的活动和空间之间存在着相互紧密的逻辑关系,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二,空间布局同时要从俯视的角度看,同时也要从人的空间感和体会上布局,俯视是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对城市空间集合图案特征进行分析,和人们在空间中的行走有着很大的差异,俯视可以总揽大局,连续的感知空间形态。第三,空间价值取决于该空间和其他空间的关联度,例如主管路和支路在城市中的连通常常使得人们更容易辨识主干道。
3 苏州案例研究
3.1 当前苏州中心城市布局的问题
苏州属于江苏省经济能力较强的县市,“省管县”的实行,使得苏州的中心城市面临着管理权限和财政权限的削减,同时,由于苏州中心城市分散的组团布局模式,以及长期的任意放手式的地方发展政策,苏州因为其不够突出而影响了其地位,片区政府各自为政,削减了苏州的凝聚力。为了适应“省管县”的改革方向,必须突出中心,使得大城市称为领头羊,带领发展整个地区的经济[2]。当前苏州中心地区的空间布局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组团式的布局模式导致了城市中心不够突出。苏州的城市中心共有7个模块,依托于资源的优势,中心和市区没有形成合理的经济产业梯度,同构度相似,同时,与周边区域缺少了合理的分工,对于形成中心城市是一个阻碍。
(2)和同类型的城市辐射相比悬殊。苏州作为长三角洲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和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等城市相比,距离较大,苏州中心辐射开来的城市结构较其他几个同类型的城市较近,辐射范围小。与此同时,苏州和其他的几个县级市总体上并没有拉开距离,有些指标甚至劣于其他县级市。
(3)老城区演变为洼地,片区的发展不够均匀。苏州中心城市有七个板块,发展的不均匀性及强,各工业园区和新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老城区却显得明显落后,从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指标上都低于其他的区,因此未来的中心城市应该做到平衡区域经济,利用老城区悠久的历史特点去发展旅游资源,发展苏州特色的现代化服务。
3.2 苏州空间布局特征总体评述
苏州市的创新型主题在市区范围内的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很不一样,但是相互存在着关联和依赖的现象。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主的知识型主体在数量上与上海和南京相比显得非常短缺,科研院所等机构成为了科技支撑的主力军,它们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局部的聚集模式。科技型的主题在主要城区的范围集中度不高,而在城市周边的郊区集中度比较高,市中心的分布格局较为分散。服务型的主体在全市范围内的分布都比较的均匀,而且都具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能够在主城区形成了网状的趋势,同时能够与周围的县市很好的结合一起。
3.3 苏州空间布局形成原因及规划策略
3.3.1 形成原因
城市中的创新型主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都非常的多,另外,主体之间由于本身的属性不同,在选择区位的时候就有不同的依据。传统的区位选择理论中,认为创新的区位选择主要是把企业创造的利润与产品的销售能够结合在一起,由于主城区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土地价格一直在飙升,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不断的上升,因此创新型的主体有着不断向城市周边转移的趋势,周边的区域在享受到主体城市的服务的同时,能够降低企业的投资。此外,现在区位理论认为,区位的选择是对具有优势地理位置的区域的选择,遵从增长极理论和区位理论,其能够与该地点的自然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要素特征结合在一起,因此,城市在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同时,也是创新型主体的受益者,为创新型活动提供里必要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最后,中国特色的行政制度同样为创新主体的空间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如各个区都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各个县市都各自为战,具有相互竞争的状态[3]。
3.3.2 规划与策略
面对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特殊阶段,作者认为苏州对应相关的空间规划理念应该从区域规划对创新型主体进行区域空间的引导和规划。从空间的形成要输可以发现城市范围内存在着不协调的恶性竞争现象;知识型主体和科技型主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在空间上的距离却非常的大,且知识型主体的缺乏限制着苏州的发展。因此,针对苏州的现状,提出以下空间规划策略:
(1)首先应该对建立城市区域范围内和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创新主体,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界限,对各个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统筹和规划,在产业聚集不同的创新主体,能够选择最为合适的空间。
(2)在分析城市内资源的同时,对各个创新的主题进行空间的整合和利用,对密切相关的主题在空间上进行调度。
(3)定期对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进行评估,从人才引进、人才创新、产品创新、科研投入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4 结论
论文分析了江苏省区区域发展和财政体制的协同机制,提出了在该种体制下对地方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要求,拇葱麓统理论对苏州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要求,提出了创新主体空间研究的必须性。
参考文献:
[1] 邓东, 杨滔, 范嗣斌. 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初探――以苏州为例[C]//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4.
[关键词]乡村景观;历史园林;现代园林设计;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规划
自人类定居以来,乡村一直都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现代文明诞生之后,科学、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不管怎样,园林依然是人们“理想的天堂”,是人们为了补偿人与大自然环境的相对疏远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20世纪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乡村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观受到冲击,也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师涉足乡村景观规划的领域,可以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乡村风貌,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状况
我们从乡村景观与东西方历史园林、乡村景观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园林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影响园林设计的因素很多,哲学思想、自然观念、功能需求、艺术潮流、技术水平都会对园林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建设园林也就是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对理想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认识,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这些地域特征除了纯自然环境之外,在相当程度上就体现在农业景观上。地域的农业景观对西方历史园林以及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其他知识结构体系的规划学科中。
二、乡村景观的概念
1.乡村
乡村,在现代地理学词典中的解释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生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理解和划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上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明显差别。典型的乡村地区包括城镇、村庄、村落和环绕它们的开放地带;森林、农田、湿地、牧场及其它开放地带构成了围绕乡村居民点的环境。
2.乡村景观
景观一词自出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概念的争议,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中,景观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纷繁复杂。论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景观以及乡村景观,认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
三、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产、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和土地的适应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乡村景观的形成和构成来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生产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者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原有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完善、修正和创造,这种行为本身是以生产、实用为功能目的的,因此,生产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自发性:乡村景观的形成是“劳作”出来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使用他们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最低能耗下去满足生产、生活和居住的需要。
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受所处地域影响较大。另外还有生态性、审美性,还有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四、乡村景观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乡村景观这种“人工化的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不断的体现出其所对于人类文明的内在价值。
1.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2.工业文明时期:对环境的意义
在延续着农业文明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的同时,乡村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果园、落英缤纷的田野等自然气息,在工业文明下也突出的体现出对于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环境价值和休闲游憩作用,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源泉,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后工业文明时期:地域认知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乡村景观所体现的这些特点和价值意义,既是影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所应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H].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晓彤.传承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H].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单德启著.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H].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韩炳越.风景园林规划中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
[6]韩选棠.农村社区更新规划之基本理念与实务[J].台湾:农业工程学报,1992
测绘事业快速发展
条例实施特别是修订以来,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工作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全省约80%的市、县(市)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完善了大地测量基准,建成了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获取、更新了覆盖全省的航空影像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生产、更新了覆盖全省的1∶10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1∶50000电子地图和基本覆盖全省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1∶500至1∶2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36个县(市)建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还不断推进地理信息广泛应用。建立测绘成果资料汇交、、提供、使用和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向国土、建设、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环保等20多个系统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近30万幅、大地控制成果27000多点。全面完成了“一县一图”工程,开展了全省陆域面积、主要河流长度、主要湖泊面积等重要地理信息测算。建成并开通省公益性地图网站和省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及地理数据库在省市应急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与省发改委共同开发了“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和“浙江省空间规划布局和重大项目选址辅助决策系统”,与省民政、林业、交通、水利、经信、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发了区划地名、森林、水利、公路、无线电、警用、公共卫生、城管等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共建共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继嘉兴市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授予“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衢州、舟山、丽水等市和德清县已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监管职能需要进一步落实
调研组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基层市县对测绘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测绘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基础测绘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基础测绘工作职能理解含糊,混淆了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关系。一些县(市)基础测绘尚未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年度经费投入偏少,一些基础测绘项目得不到实施。依法监管的机构不明确,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职责界定不清晰,条例赋予的监管职能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测绘成果应用面不够广。测绘基准和数据标准不够统一,测绘成果的协调协作机制还不畅,部分地理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投入、重复测绘、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
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随着实施“两创”总战略和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切实推进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调研组提出不少建议。
调研组认为,要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编制实施测绘发展规划,依法将市、县(市)基础测绘项目纳入政府的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做好基础测绘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协调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公共服务。并结合省级基础测绘的实施,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测绘项目支持。
与此同时,要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完善机构建设,行使和发挥执法主体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工作,严查涉证、、涉军、涉外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国家安全。
【关键词】新疆 少数名族 景观生态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383)、新疆紧缺专业建设项目及新疆土壤学重点学科资助。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69-02
1.前言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主要来源于地理学中的景观学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的交叉,它把地理学对地理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尽管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但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和城市建筑等许多领域,并在生态建设规划、区域生态环境预警、土地生态评价与规划、森林规划与保护区设计、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等方面,并对上述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1]。尤其是通过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规划等工作,对森林资源管理、土地利用、保护及开发利用等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7个民族,其中主体民族13个。由于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大,新疆中小学校使用7种语言文字授课,高校使用4种语言文字授课。无论从多民族角度来讲,还是从教育对象和教学语言来讲,新疆的教育都主要以民族教育为显著特点[1]。
当前新疆全面推行双语教育,高等学校老师必须用汉语授课。在这一大背景下,面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差,以及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如何使少数民族班级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新疆高校景观生态学教学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迎合专业设置
随着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环境教育启蒙和环保社会风气的形成,申请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也开始大幅度增加。当前专业课程设置应当以地理学和生物学为基础,围绕景观生态这个概念可提供许多不同的教学课目和方向:如景观发育,景观规划,环境规划,地理生态以及景观管理等[2]。建议将景观生态的教学附属在地理学或生物学主专业之下,并常常体现在相关的辅助专业教学内容中,避免将景观生态设立为独立主专业。同时根据不同大学对景观生态的研究重点不同,对这一专业的理解也存在着许多歧义,景观生态也可有不同叫法:如地理生态,景观规划等。
3.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新疆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和教育质量低下影响了少数民族的认知发展,造成少数民族学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同时基础差和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客观上阻碍了少数民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3]。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现状,在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强专业汉语学习
由于景观生态学这门学科本身的跨学科性和复杂性特点,它的研究和教学主要是结合地理学或生物学的各要素课程,突出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方向,如农业景观生态,森林景观生态,热带景观生态等。由于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预科期间主要加强学习的是一些中国传统文学的作品,并且汉语水平考试(HSK)内容针对景观生态以及相关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涉及的也较少,因此,在学习景观生态学课程前期应当加强专业汉语的学习,从而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景观生态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4]。
3.2突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大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新疆少数民族在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应当紧抓这一点,不求多,不求难,根据学生特点结合专业采取合理的方式讲授课程。
根据景观生态的教学目的首先让学生掌握景观生态和地理科学的基础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和科研的能力。理解在全球化,区域化和地方化影响之下的普通和应用景观生态学知识,理解生态因素影响下的空间规划和信息。其次,还要让学生掌握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方法和技术,如数据的收集,计算机辅助操作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等,特别是针对未来从事职业培养学生对景观生态问题的方法性认识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5]。
3.3讲授和野外实习相结合
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多人格特质上表现出典型特征:一方面具有乐观外向、开朗热情、坦白直率、与世无争、不计小节、自律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存在学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顺从保守、畏怯退缩、缺乏自信、不容易信任别人等特征。根据民族学生人格特质在教学的过程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实习、练习,对学生实施分组辅导,同时穿行讲授。实习分为野外实习,研讨,课题作业和社会实习的形式。讲授应当以讲师以上职称讲授为主,主要讲授景观生态学基础知识,介绍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常常与短期的野外实习相结合[6]。
练习与分组辅导课由助教及高年级成绩优秀的汉族学生协助辅导,除了帮助学生答疑解难外,同时协助老师训练少数民族学生的制图和数据分析技能,在教师介绍操作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每组配备一个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
研讨课应当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形式,在上课的第一周进行分组,由于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总体表现为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因此分组时应充分考虑汉语水平问题。各个学生从代课教师处获得一个研讨题目,然后自己阅读文献资料(高级研讨班还要求学生有野外实地调查),撰写论文,每次上课先由学生用汉语宣讲并演示半小时(不用脱稿进行),然后在主持人(一般由汉语水平较高者担任)组织下,集体围绕该题目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教师对该题目作评论和总结。
每一门研讨课都应对相关专业知识学习进行一次全面考核,特别是考核运用地理和生态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景观生态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野外实习和实验操作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和动手能力,比如GIS方法和地理遥感的判读能力。大型的野外实习分校园周边短途实习和疆内长途实习,短途实习主要围绕一些生态专题(或辅修专业)进行,为期三天左右,而疆内长途实习主要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利用假期进行(一般在暑假),大约三周,这也是对整个学习课程的综合检阅。由于专业基础以及汉语水平的差异,野外实习和实验操作可与汉族班学生结对子,促进民族班学生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技能[7]。
3.4 强调课题作业重要性
课题作业往往是全面考察学生掌握景观生态及相关辅修专业知识程度的重要环节,在课题作业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三至四人一个小组,由于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的差异性,因此在分组时根据汉语水平搭配分组。从收集资料,野外调查,加工分析(一般运用地理信息和遥感地图等方法)花费一到两个学期(业余时间进行)的时间最终形成报告。课题作业内容一般以大学实验基地具体的生态规划实例为主,分析评估实验基地的生境系统,绿地、森林,土壤等要素的动态变化和影响以及城市及郊区休憩公园的景观生态演变过程等。通过课题作业培养少数民族独立研究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分析和表达并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题作业争取与实际相关部门合作,为合作单位和部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锻炼了汉语,也培养了少数民族同学与校外单位的沟通能力,优秀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发表或作为毕业论文的基础。社会实习是主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少数民族学生在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如政府部门,自然保护区,研究所,规划局,公司等),至少持续两个月[8]。
3.5注重前期的基础课程设置
无论是汉族班级的专业课程设置,还是民族班级专业课程设置,在开设景观生态学前期必须有相关基础要素课程学习支持,根据少数民族特点,新疆区域特点,大学培养的重点方向,院系应当设置不同的基础要素课程。一是设置普通与应用景观生态学,如景观生态的规划方法,景观生态的空间规划;二是设置地理科学基础要素课程,如地质地貌、经济地理、生物、气候、土壤、水文、历史、文化等;三是专业方法,技术以及基础理论课,如制图、遥感、计量地理、计算机以及GIS等;四是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9-10]。
4.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就业
4.1教学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
由于新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大尺度大区域的景观研究的开展,新疆高校景观生态的教学应紧抓教学与科研都紧密联系,根据当地各个单位都有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特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优势,与实践单位相配合,共同研究和解决新疆辽阔区域的实际生态问题。比如对农业生态的教学研究,对沼泽地和湖泊生态的教学研究,对森林生态以及生态建模的教学研究等。在充分考虑学生安全、家庭收入、民族信仰等情况,采取学生自筹学校补助的形式,根据景观生态学教学重点进行短期疆外地区景观生态的教学实习。
在景观教学中,室内作业与野外作业实际相结合,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民族学生和汉族结对子,促进专业知识交流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学生演示自己的作业时,争取邀请实际规划单位参加并对全校公开,促使学生早日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4.2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景观生态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协作的教学形式,分组原则紧抓“民汉结合”、“双语学生和非双语学生结合”和“城市民族学生和农村民族学生结合”的原则。组织小组野外实践、文献查阅、分工合作、集体讨论与个人作业交替进行。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同时又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另一方面,分组协作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完成作业的责任心,这无疑为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创作了良好条件[11]。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促进了民族学生对景观生态学专业知识在汉语水平层次上的理解。
4.3引导学生就业
在国家对少民族地区教育优先扶持的大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果成绩优秀,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计划报考研究生,向有关老师申请攻读硕士的资格。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很少,大多数毕业生都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在当前大学生扩招的前提下,面对逆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在新疆本地就业,同时拓宽就业思路,在人与环境关系日益得到注重的今天,认识到具有景观生态学背景的毕业生择业面非常广泛。少数民族毕业生可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景观规划师、景观保护问题专家、企业环境评估专家、生态环境咨询专家、教师(须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记者、乡村、城市和区域规划、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12]。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生由于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又很强,同时由于新疆的少数民族特色,必将受到新疆各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买合甫来提・坎吉,木合塔尔・甫拉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14-615.
[2]陈芳,冯革群.德国大学的景观生态教育[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3:103-108.
[3]闫丽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双语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4]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楚光明,宋于洋,李明艳,李园园.林学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221-222.
[6]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2008,3:52-54.
[7]黄义雄.地理理科基地班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工作的探讨[J].福建地理,2002,17(2):25-26.
[8]陶波兰,郁书君,齐家祥,等.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2010,10(6):86-87.
[9]吴兆录.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短期户外观摩――云南大学的实践[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1):1-4.
[10]张明如,温国胜,侯平,等.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5:60-63.
[11]楚光明,宋于洋,李明艳,等.林学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8):221-222.
[12]杨矫,赵炜.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探索针对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以景观生态学双语课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97-298.
[13]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2008,3:52-54.
作者简介:
[关键词]寒地城市 城市设计 公共空间 景观设汁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寒地城市与寒地城市建筑特点
1.寒地城市的定义: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的城市。主要分布于北亚、北美和北欧等高纬度地区。欧美国家称为冬季城市,而日本称为"北方城市"。中文称为"寒地城市"更为贴切。
影响寒地城市建筑设计的因索很多:
第一,风。风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需要屏蔽冬季盛行风进行保温,并通过设计"风道"将夏季盛行风引入城市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同时,合埋的建筑物布局,尤其是合理的高层建筑布局能够降低人在外部空间环境中由于局部地区高风速引发的不舒适,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这--点尤为重要。
第二,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地理纬度、天空、云量和海拔高度都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强弱和不同地区对日照要求的差别使得城市布局、建筑群体组合和单体设计都有所不同。严寒地区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索,因此城市设计应以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为出发点,不仅应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还应充分关注室外活动场地的日照条件。
第三,降雪或降雨加雪。北美、亚洲的寒地城市冬季以降雪为主,北欧的寒地城市冬季雨加雪较多,频繁的降雪带来雪清理和再利用的问题,有效的城市空间组织可以为积雪的清理和利用提供便利条件。
在我国,寒地城市数量很多,按照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国土面积广阔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的东北部等地区都属于北方严寒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白昼及日照时间短,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多风。
概括的说,寒地城市应具有五项基本的气候特征,即:1)气温低于0度;2)以雪的形式降水;3)日
照较少,白昼较短;4)前三项持续时间长;5)季节变化明显。
2.寒地建筑的特点:
(1)体型特点:
寒地城市建筑体型多以集聚型为主,墙体较厚,但近些年新型材料的出现,墙体的厚度逐渐变薄。
(2)色彩特点:
冬季黑夜较长,色彩的显色性差。
(3)室外景观特点:
气侯寒冷,万物萧疏,景观单调,给人心里感觉沉重而压抑。
(4)绿化特点: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本来适宜生长的绿化品种就受到限制;冬季景观较为单调,导致公园等绿地冬季利用率不高。
二.寒地城市居住者行为特点
1.寒冷的冬天,市民的出行明显减少;
2.室外休闲活动几率降低,即便是在户外,人们也是寻找避风向阳的地点;
3.由于景观萧瑟,人们在街道上行走的速度加快;
4.由于寒风的原因,人们互相交流及对视的几率降低;
5.由于道路的积雪,车辆的行驶速度变缓,行人会选择有阳光一侧的人行道行走;
6.冬季,窗扇开启的几率减少,多数仅开启气窗通风;
7.采暖期前的-个月,闲暇的人们更愿意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点驻足,采暖期间,室外活动明显减少;
8.居住区内的凉亭等小景,很少有人光顾;水池等景点的水已经干涸或被人工抽取,只有面砖或是石子露于外面;
三.建筑对环境的负荷
由于建筑设计未能充分考虑气象因素,促使建筑不得不动用大量采暖和制冷设备来解决舒适性问题。空调的运用带来新的问题,即更大量的能源需求,再加上仍然不断增长的人口,一个可怕而巨大的能源需求会出现并会导致严重的能源短缺。中国地域大,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建筑物对能源的需求不仅是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生产能源的工厂也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紧急有效的节能措施节约有效的能源。在世界各地,任何气象条件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只有取长补短,设计高质量低能耗的建筑,或称适合气候条件的建筑才是当务之急。
四.寒地建筑设计
1.居住建筑:
居住区内群体建筑的布局,主要包括适宜的朝向选择、日照间距控制、建筑密度及高度控制等。不正确的建筑朝向和布局会导致过长的阴影,过高的建筑密度使得户外环境阴暗,而高层建筑的存在则意味着风效应的产生。研究表明,比周围环境高出许多的高层建筑会造成近地风速过高,密集的高层建筑布局还会产生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在严寒地区这些都会降低行人热舒适度。
因此,合理进行建筑群体布局,尤其在冬季最大限度追求热舒适,是寒地居住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以研究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设汁而著称的英国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其提出的"风屏蔽"设计对策,即在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可以为其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以及其他层数较低的住宅抵御北向的寒风提供有效的屏蔽,这一对策有效地改善了冬季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了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厄斯金认为,往宅和城市应该像鲜花一样向着春夏的太阳开放,并背向阴影和寒冷的北风,同时对平台、花园和街道提供阳光的温暖和寒风的防护。
2.公共键筑
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应针对严寒地域的特点创造舒适的冬季公共空间环境,以便居民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室内公共空间虽然可以为人们提供常年的气候防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但却无法满足人们对蓝天、阳光、水、花草和树木等自然要索的向往。因此,在寒冷地区,除了大型室内公共中心以外,还应注意通过城市设计手段创造半室内化空间,既有效地实现气候防护,增加环境的舒适程度,又通过自然要素的引入满足人与自然接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比如在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一些社区中应用较多的室内商业街,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街道,将室内艺术装饰与室外的阳光、植物等因索结合,兼有室内、室外的双重特点,能够为市民提供全年的气候防护,为生活在高纬度气候条件下的居民所乐于接受。
3.环境景观:
适宜的城市色彩设计策略和夜景观设计策略有利于调整生活在漫长冬季里的寒地居民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与人类情感密切相关,并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心境,而城市色彩主要由城市建筑及其环境来体现。一些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如俄罗斯、冰岛、芬兰、挪威、丹麦等,城市的色彩极为丰富,而加拿大魁北克的-些小村庄也以明快的色彩闻名。在许多气候寒冷的城市,红色、粉色和金色都是受居民喜爱的颜色。在哈尔滨市总体城市设计中,设计者结合寒地城市的气候特点,以“明快、含蓄、温暖、和谐”的原则设计建筑色彩,确定城市总体色彩。以明快的米黄色系为主基调,以此为基础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形成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寒地城市色调。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解的逐渐深入,气候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我国,寒地城市建筑设计还处在进-步研究改进阶段,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倡导下,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正从重视人对自然改造的“以人为本”向重视自然与人文环境达到生态平衡的“以环境为中心”逐步过渡和转变,设计温暖的寒地城市及寒地城市建筑也会不断发展下去。
主要文献:
[1]冷红,郭恩章,袁青.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3,27(9).
[2]刘德明.寒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1995.3.
[摘要]:本文简略的介绍了城市广场的缘起、含义及其分类,论述了兴建城市广场的必要性,阐述了城市广场面积及其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关系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关键词]:城市建设 广场建筑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挤得满满荡荡,给人以壹种千城壹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壹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建筑格调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壹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壹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壹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等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壹、壹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既协调又和谐、相得益彰。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壹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壹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壹百年。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壹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的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兴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春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壹点绿树红花,多壹点蓝天白云。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 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风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又如上海市人民广场既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休闲的去处又是游览观光的好地方。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壹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协调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壹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壹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络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壹部分。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壹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壹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朝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则打破了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2、现代城市广场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代之以商业性的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壹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附有一定的规模、特征和要素要求。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壹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组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二)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壹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它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组织一般性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通常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壹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般一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则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壹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壹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般一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壹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国 别 广 场 名 称 面 积(公顷)中 国 北京天安门广场 39.6大同红旗广场 2.9太原“五壹”广场 6.3天津海河广场 1.6郑州“二七”广场 4.0外 国 庞贝城中心广场 0.39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 0.54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1.28巴黎协和广场 4.28莫斯科红场广场 5.0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 0.60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 0.40,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 0.60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壹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壹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壹)“以人为本”原则。壹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壹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壹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壹步贴近人的生活。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壹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它广场壹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二) 地方特色原则。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壹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锺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锺楼、鼓楼,衬托锺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锺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壹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壹个生动的例子。(三) 效益兼顾原则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壹。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壹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壹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壹条快捷方式。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四)突出主题原则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壹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壹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小区级合理规划,壹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质量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壹版,第234页。[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壹版,第158页。[3]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4]刘 超·《营造开放空间 提高城市质量——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思考》,城建研究网。[5]黄大成·《让广场旋风刮出雁城新姿》,《衡阳工作》,1994年第七期。
1 背景-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19世纪以前,全球只有百分之几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当今的城市已居住了全球人口的50% 左右。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将在全球范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从1979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04年的5.4亿人,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城市化水平从17.9% 提高到41.8%,年均增长0.92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快了2-4倍。未来几十年,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将呈现出进一步加速的趋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测,2030年我国的城市居民将增加到9.1亿,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4%。
城市化意味着城市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张,这是一个复杂的时空转换过程,最终使得以自然为主的土地利用/覆盖变成以工厂和住宅为主的人为土地利用/覆盖,往往导致对各种自然过程如径流、蒸散发过程和生态过程等的改变,带来复杂的生态环境后果,影响城市、区域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确实有效的规划和相关政策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扩展。
2 新思潮-城市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方式的反思
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规划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相反,在大部分地区,城市建设土地审批管理不严格和房地产开发过热等现象,造成城市规模盲目扩大,耕地大量流失,水资源短缺,土壤和水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经济的繁荣与生态的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那么如何化解快速城市化导致的人地关系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呢?国内外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界,纷纷献计献策。复杂性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念、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思想逐渐被引入城市规划和政府城市管理中,从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增长管理与城市规划的新思潮。
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蔓延问题使得美国民众、规划专家及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其对环境和社会分裂的负作用,纷纷进行反思,提出需要对城市增长进行管理,并提出了积极的城市和社会变革方案,其中包括目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明增长”、“新都市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规划运动[2]。针对这些规划思潮,美国各界探讨各种增长管理的“工具”或“技术”,包括各种特殊类型的管理法规、计划、税收政策、行政手段、审查程序等。传统的综合规划、分区条例、土地分割管制和基础设施改造计划是增长管理工具的四块基石。而最为著名、应用最普遍的一项增长管理工具要算俄勒冈州首创的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所谓城市增长边界就是围绕现有城市划出的法律界线,用于限制城市地区的增长,并作为分区管制和土地利用决策的依据。目前该方法已经作为非常流行的工具,应用到美国多个州及各个层面的城市规划中。实践证明,这些城市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的新思潮对解决因城市蔓延而带来的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如城市低密度无序扩张大量吞噬自然景观和农田资源、郊区化引起旧城中心衰落、城市内部出现阶层与种族分化、市政设施效率低下、交通拥挤及郊区缺少社区氛围等,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3]。
针对美国城市增长管理的实践和中国城市规划的不足,国内学者也对传统规划理念进行了反思与探索,提出了许多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新思想。比如倡导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提出将城市生态规划、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纳入区域和城市规划之中。其中,我国学者俞孔坚先生提出的“反规划”(Anti-planning)理念很具有代表性。“反规划”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反规划”就是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安全格局方法。国内外生态规划的思想、绿地优先的思想、景观规划的传统都可以作为对“反规划”概念的一种理解,但是反规划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空间规划途径,是一种基于前人丰富成果的整合,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当下规划方法论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提出的,以应对急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不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4]。浙江台州规划是“反规划”的一个经典案例,而北京目前正在实施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提出的“限建区”规划理念也是对“反规划”这一新规划途径的思考。
3 新工具-城市增长系统动态模型
城市规划新方法和新增长管理方式的探索,需要建立在对城市化过程基本规律和城市增长系统动态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然而,城市增长系统是一个典型自组织系统,表现出非线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使得难以用传统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系统理论特别是复杂系统理论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城市增长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借助遥感、GIS,从复杂性科学理论和多学科角度,利用多种微观动态模拟方法对城市增长系统动态进行模拟研究受到重视,如基于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和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 MAS)的城市增长模型模拟。这些动态模型试图从微观入手,探索地理微观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宏观地理格局的动态过程;可以对复杂的城市增长系统进行模拟及调控实验,为城市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依据[5]。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态模拟建模框架,具有模拟地理复杂系统时空演化过程的能力,在城市扩张模拟中具有巨大的优势。许多学者在不断扩展标准CA的基础上,结合分形理论、多因子评价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马尔柯夫链、多智能体系统等模拟方法和 GIS、RS技术手段,先后对城市系统动态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相应的城市扩展CA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基于CA的城市扩展模型可以对过去城市扩展进行动态模拟,并实现基于历史发展趋势的未来预测;产生优化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各种政府政策与决策的评估;与其它环境模型进行结合,评估城市扩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这些模型对模拟结果予以空间直观表达,使决策者能形象地看到各种可能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城市管理方式造成的生态后果,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城市扩展CA模拟多侧重自然环境因素,缺乏考虑复杂的空间决策行为及人文因素。而多主体系统(MAS)可以直接捕捉许多自然和人为系统相互作用特征和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系统行为。对于城市系统来说,多主体模型可以用来反映城市复杂系统中不同的角色在影响城市和土地利用系统演化中所起的复杂作用。利用CA与MAS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探索多智能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导致城市和区域宏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把政府的规划决策行为、环境经济资源学分配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合到模型中,可以方便地获得不同的规划情景,为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有用的规划工具[5]。
因此,在城市化迅速扩张和遥感数据资料日益丰富的背景下,发展城市增长系统动态模型,模拟各种情景下的城市扩展过程与空间格局,并评估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者、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资源管理者制定可持续发展决策的重要工具。比如我们可以将城市CA模型与“反规划”思想相结合,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不同级别下的城市扩展情景模拟,提供多个城市空间发展可能方案,供规划师加以评估、比较和选择,从而确定较为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 应用实践-开展烟台城市增长系统动态与城市规划创新研究
4.1 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北面渤海,南临黄海。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后,烟台市各县、市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自身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乡镇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到2006年,全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超过45%,比1978年增加了35个百分点。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32km2,扩大到2004年的145km2,非农业人口近90万人,进入了大城市的行列。与此同时,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小城镇规模逐渐扩大。
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持续的城镇扩张和“星罗棋布”式的城市发展布局,使得烟台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问题更加严重,区域整体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大大降低,给城镇增长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据预测,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山东省半岛城市群的建设,烟台城市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将持续扩张,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急需烟台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确实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扩展。
然而,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增长管理政策的制定需要我们加强对烟台城市区域自然环境、城市增长系统动态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理解。但是,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烟台城市发展的研究侧重在对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定性探讨,缺乏对烟台市城市系统动态和城市增长管理方法的研究,对城市赖以生存的区域自然环境和生态支持系统的关注还不够。新一轮的《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未来,但是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协调城市人口扩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和高密度的人口集聚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烟台城市增长系统动态与城市规划创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4.2 项目研究目标与意义
通过该项目研究的实施,我们可以揭示烟台市城市系统空间动态发展规律,探讨不同土地利用和城镇发展政策对烟台市未来城市发展格局及其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为烟台市城市规划部门、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同时,还会提升公众对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的关注,增强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安全意识。对于促进烟台市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对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促进山东半岛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
① 探讨基于城市增长系统动态模型制定城市化空间发展战略决策的新方法。
利用城市增长系统动态模型,结合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各种土地利用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GIS中设计多个城市发展预案,模拟不同政策和发展条件下未来城市扩展情景。从格局、功能、过程和居民福利角度建立一套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估不同发展情景下城市扩展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终确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城市化空间发展方向,从而为烟台市城市化过程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② 将居民的福利效用与自然资源变化、城市扩展相联系,测定城市扩展背景下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居住家庭的受益福利,使其能够准确而全面地评估自然资源价值,寻求可提高当地居住家庭的福利效用的城市扩展模式。
4.3 项目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这项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基于遥感、GIS与计算机模型模拟手段,从景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环境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烟台市城市系统动态,实现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模拟、预测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确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居住家庭福利效用最大化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城市规划与增长管理的新方法,以提高烟台市城市化过程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水平。
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项目技术路线
4.4 项目研究的技术手段
① 以“3S”为技术手段,野外调查、专家咨询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
综合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各种图件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3S”为技术手段,采用野外GPS定点观测、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与计算机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烟台市城市系统动态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化空间动态的计算机模型模拟。采用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与空间动态模拟方法,深化数据分析,实现三者分析内容的有机集成。
②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思想的相互交融
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对城市系统动态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多个学科领域。项目研究从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经济计量学、复杂性科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将自然科学思想与人文科学思想相互交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成果的理论水平与应用前景。
4.5 项目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烟台市土地适宜性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首先要开展烟台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摸清烟台市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背景,把握对烟台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生态要素和区域安全格局,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阈限。
②烟台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预测
分析烟台市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与区域合作优势,总结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烟台市未来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住房需求、土地利用需求等进行预测;了解烟台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相关政策、城市规划、区域开发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
③烟台市城市化格局、过程和机理研究
基于遥感影像、各种地图图件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烟台市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监测烟台市内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变化,掌握影响烟台市城市系统动态的关键格局和过程。
④ 烟台城市系统动态的多情景模拟
基于遥感和GIS,采用基于微观系统动态模拟方法的城市模型对烟台市城市系统动态进行模拟;对不同区域生态安全级别或者不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发展政策下的城市扩展进行情景模拟;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⑤ 烟台市城市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运用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评估城市扩展所产生的水文效应、非点源污染、土地资源的消耗、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确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城市化空间发展方向。
⑥ 烟台市城市扩展所带来的城市居民福利效用组成模式的变化
采用联合分析实验和经济计量学的方法确定烟台市居住家庭的福利效用组成模式和自然资源的边际经济价值,分析城市扩展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对居住家庭福利效用的影响,以寻求可提高当地居住家庭福利效用的城市扩展模式。
⑦ 烟台市城市化空间发展战略选择与空间调控
基于以上烟台市未来城市扩展情景模拟和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参考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信息,确定烟台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用地类型;并结合烟台市城市发展的自身条件,从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烟台市城市发展格局进行景观生态调控,并提出进行城市扩展综合管理的建议与对策,目的是促进烟台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城市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4.6 项目预期成果:
揭示烟台市城市系统动态机制;建立烟台市城市空间扩展时间序列图;构建烟台市居民关于自然资源为因子参数的福利效用模式;确定烟台市自然资源的边际价值;建立一套城市扩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编制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烟台市城市化空间发展规划;对烟台市未来城市化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调控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5 启示与对策-项目研究对烟台市中心城市发展的指导意义
5.1加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城市管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目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工作覆盖面越来越广泛,涉及国土资源、地下管线、自然地理、交通网络、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领域,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亟需庞大的、系统的地理信息支持,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必要环节。构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实现数字化的前提,最能体现政府的职能和服务水平。可喜的是,我们烟台市的数字化城市建设工作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去年,“数字烟台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的地位;烟台市也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国家首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试点城市。无疑,这将进一步促进烟台市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步伐。
另外,进一步的工作是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相互集成,建设城市管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以辅助地方各级政府决策者进行高水平的决策。这个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从计算机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和信息;由数据形成判断;用模型辅助提出决策问题;计算最优解;支持决策者进行判断以形成决策方案;预测决策方案的效益或效率;进行决策方案优选[6]。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需要强调两点:
一是,要充分利用遥感数据,开发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库。
二是,将基于城市增长系统动态模型模拟的预案研究纳入到城市管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
5.2 寻求符合烟台实际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未来的烟台城区必须具备更强的区域职能,有自己鲜明的空间特色,才能在区域和市场的竞争中更好的发展。因此,要从整个烟台城市发展和演化中把握其脉络和特色,寻求符合烟台实际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倡导土地集约利用和适当的高密度建设,加强不同城区之间的功能联系,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5.3将生态优先的思想纳入城市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之中
烟台市拥有的众多城市金牌—国家级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都离不开本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烟台未来的城市发展仍需要以生态制胜,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以最小的成本赢得经济总量的跨越式扩张。必须将生态优先的思想纳入目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之中,确实制定严格的规划和相关法规来保持烟台市的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
5.4 加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条件,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总体。烟台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能源、水源及给排水、交通、卫生环境、绿化水平都需要加强。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烟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原则,强调应在开发之前设计和规划生态基础设施。所谓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是指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7]。生态基础设施的关键意义就在于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前瞻性和持久性支持作用。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应将生态基础设施置于先行考虑的地位,将生态基础设施的价值和服务功能与土地利用决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和开发规划。
5.5 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和谐发展的城镇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是在实验区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可持续发展示范试点,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载体,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地。依靠牟平和长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和谐发展的城镇。示范区建设要围绕经济建设与结构调整、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点、关键问题,开展创新性实践与示范,探索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
另外,可以积极建设省级或者国家级城市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深入探索烟台市可持续城市建设模式与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规划、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与机制、推进城镇节能减排、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与提高人口素质等,促进中心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烟台市各级政府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将烟台市建设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清洁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社会体系与人居生态和谐,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水平与潜力的海岸带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何春阳, 陈晋, 史培军, 等. 基于CA的城市空间动态模型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2): 188–195.
[2]于文波美国城市蔓延之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 人文地理, 2004, 19(4): 55–58, 81., 刘晓霞, 王竹.
[3]吴冬青, 冯长春, 党宁. 美国城市增长管理的方法与启示.城市问题,2007(5): 86-92.
[4]俞孔坚论“反规划”. 城市规划, 2005, 29(9): 64–69., 李迪华, 韩西丽.
[5]黎夏, 叶嘉安, 刘小平. 地理模拟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 2006,30(6): 69-74.
关键词:美丽中国;绿色发展;森林生态经营
1 引言
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已经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明贯穿成“五位一体”的核心支柱。而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途径和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森林生态经营是林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的大局相关联。
2 美丽中国,是美的生存哲学
2.1 美丽是视觉范畴
什么是美丽?从字面意义上说,美丽意味着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对自己来说是视觉的享受[1]。
2.2 美丽中国的基本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最基本的目标是山清水秀天蓝,片片净水净土净空气,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就是要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在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一些山川正在失去丽色。
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这种压力不仅来自我们的目光所及,也感受于我们的呼吸所至。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中国发展的选项,但是强大富裕了却付出环境恶化的代价,也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
2.3 美丽中国的哲学凝炼与发展思维
美丽是美学,美丽也是哲学。美丽中国离不开秀丽山川、秀美风景,但美丽中国的内涵显然不能止于生态、止于环保。新时期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要在融入中建设,在建设中融入。孤立地谈生态、谈环保注定是事倍功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生态文明建设和谐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这种融入背后,体现的是科学发展的真谛。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寻一种人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境界,但限于历史条件,对如何依靠人的认识、实践,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依然缺乏实质性的途径。今天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唯物辩证法哲学凝炼的表达。因此,中国人对美的认识是发自内心的,中国的古典园林可以用“赏心”两个字描述。西方园林的指导思想大多讲究整齐划一的“悦目”手法。中国古人心中的美就是自然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让我们更加理性对待自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能为生态和环境而制约发展,更不可能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新回到原始生产状态,建设一个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必须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 绿色发展,是绿的行为方式
3.1 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
发展是时代的永恒主题,但如何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又是时代的难题[2]。所谓绿色发展,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发展要求既要改善能源资源的利用方式,还应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绿色发展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步型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的行为方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3.2 绿色发展的基本特性
绿色发展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二是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三是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四是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五是强调社会的公平性[3]。
4 生态经营,使文明融入林业
4.1 森林作为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人与森林的和谐共存,就要对森林进行生态经营。而作为有意识的经营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经营目的。但是,森林经营目标的确立,则取决于人们对森林功能与作用的正确认识。森林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是由自然、社会条件、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的特征所决定的。现代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一般归结为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类功能。人类经营森林的目的就在于要合理地、明智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存和良好的生活服务。这种利用应该是有限的、有序的,以不损害森林生态系统本身为前提的[4],因而也是绿色的、生态的、可持续的。
4.2 森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森林作用的片面理解和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林业经营以单纯获取木材为目标,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退化[5]。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功能单一,经营效益低下,综合服务功能不强,是制约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瓶颈[6]。
4.3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体系
从国家层面上,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一是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以重大工程推动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 三是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四是着力构建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确保生态建设有长期、稳定、有力的资金支持。五是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维护生态正义。六是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创新生态文化传播形式和平台[7]。
5 新时期森林生态经营策略
5.1 森林生态经营的提出
森林经营的方法如同其他科学技术方法一样,有其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存在借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8]。一个好的经营方法应当是技术上合理、生产上可行。合理就是合乎科学道理,可行就是经济又可操作。基于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的理念,森林经营方法必须是生态化的,我们称之为森林生态经营,它与美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和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以及结构化森林经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森林生态经营强调务实,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调整与完善森林生态经营措施中,往往还缺少完整的理论依据,需要不断地从实践从中得到完善,但任何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实际操作上更是无法面面俱到,不可能将一个森林生态系统都考虑周全;同样,“近自然”、“结构化”都有其理论体系,由于森林的许多特性,经营者按一个单纯的理论方法进行长久完整操作是十分困难的。森林生态经营是结合林业生产、林地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森林健康经营、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发展等实践需要,综合运用普通生态学与专门生态学的原理,实现绿色发展,使人类有一个山清水秀天蓝的生存环境。
5.2 森林生态经营的目标
森林经营是林业活动的全过程。它包括育种和育苗、整地、造林和更新、森林抚育和保护、直到森林收获。森林生态经营的目的是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一个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它包括树种组成、林分密度、直径和树高结构、下木和草本层结构、土层结构等。就现阶段,我国原始森林很少,以次生林为主,所以作为森林生态经营的最高目标向着顶级森林生态系统努力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因而一般性目标是建设一种异龄、混交、复层、近自然的林分。林种分类就是粗线条的经营方向,它在实际生产上是很有用的。因为,讫今为止,森林经营措施定性多,定量少,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技术、经济、监管等许多限制因素,森林功能是动态和相互影响的,经营决策只有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技术条件完善与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实施,才是符合自然发展与演替规律,真正达到持续、和谐发展[9]。
5.3 森林生态经营对策
5.3.1 确立以保护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手段的保育方针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森林生态经营的主要目标,是以提升森林的质量和综合功能为主旨,提升林业生产力,所以要确立以保护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手段的保育方针,森林资源保护仍然是我们森林经营的主基调,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抚育是我们森林抚育的主要方式。
基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发展包括彩色树种在内的阔叶树和针叶树相结合的混交林,更有利于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为建设“森林浙江”和美丽浙江,目前,一批“高富帅”树种已经被专家们纳入了彩化浙江的调色板。高,是指身材高大的乔木,富指珍贵树种,帅指彩色。重点推荐树种有:金钱松、银杏、檫树、榉树、杂交马褂木、薄壳山核桃、黄连木、香椿、榔榆、朴树、七叶树、枫香、无患子、黄山栾树、乌桕、水杉、池杉、落羽杉、冬青、香樟、舟山新木姜子等。促使浙江的春天青翠欲滴、夏天枝繁叶茂、秋天层林尽染、冬天蓄势待发;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5.3.2 坚持适地适树,分类施策的指导思想
科学经营的前提,是要把我国现有森林进行科学的类型划分,按照不同类型,制定科学的经营方针,分类指导,分类施策,以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森林的功能效益。而适地适树是造林的最基本原则,森林生态经营的主要原则还有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功能与效益统一、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等。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经营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及影响,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性。
在营建商品林的过程中,积极推广多树种配置,大力营造混交林,树种选择应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在重点公益林区,采取卫生伐的形式伐除已被危害的林木,如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雪压、森林火灾等危害木。同时,围绕优化林分树种结构和林龄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开展非采伐的经营活动。在一般公益林区,采取以促进生长为目的的抚育性采伐或更新[10]。
5.3.3 科学抚育改造,发展林下经济
南方林区的针叶林阔叶化改造,要力求建设具有近自然的、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改造时选用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主,合理安排建群树种与伴生树种,科学搭配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尽量留养天然生长的目标树种,适当保留部分过渡树种,既保证短期内的森林生态功能,也为今后的森林群落正向演替创造理想的雏形,最终构建群落结构稳定、生态功能最大化的森林群落。
经济社会要发展,林农要增收致富,林区要和谐稳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森林生态经营的好途径,一个切入点。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小气候的优势,采取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采摘及加工、森林资源采集及加工、生物质能源、森林景观利用等,进一步拓展林业生产空间和领域、缓解保护利用矛盾、放大林业生产潜能、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林农经济收入、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
5.3.4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完善森林经营保障体系
(1)高度重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科学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永续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盈利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2)实行动态化管理。把森林生态经营看作一个渐进连续的过程加以调控和把握,逐步建立起健康、稳定、多效益并重的高效益森林生态系统。
(3)完善相关政策,全面保障森林生态经营。森林生态经营是林业的长期工作,需要长期持续的政策支持。完备的政策体系是确保森林生态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森林生态经营投入机制。要将森林生态经营作为林业科研攻关、技术推广、标准建设、技术培训的重点加以扶持。
参考文献:
[1] 董碧辉.美丽中国,是美的生存哲学[N].钱江晚报,2012-11-14:(A16).
[2] 马洪波.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J].攀登,2011,30(2):67~70.
[3] 薛建辉.森林生态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 沈国舫,翟明普.森林培育学(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5] 雷加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 许新桥,赵中华.我国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J].林业经济,2012(12):70~73.
[7] 杨丽婷,潘春芳.我国林业将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N].中国绿色时报,2013~01~03:(A21).
[8] 惠刚盈,赵中华,胡艳波.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