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运用,逐渐影响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多媒体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线性结构与单一形态的艺术传播形式,改变了人们被动接收与欣赏传统艺术的方式。人们通过多媒体界面上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可以接收到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以及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使人们在获得内容信息的时候,感受到特殊的艺术审美。新的科学技术与设计理念的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交流。

1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多媒体艺术的综合表现性,多媒体视觉艺术的构成元素包括文字、图片、符号等;多媒体听觉艺术的构成包括语音、音乐等;多媒体的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则是由视频、动画等构成的。多媒体艺术的综合性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等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艺术冲击力,使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二是多媒体的韵律美感,这体现了多媒体运动节奏的控制,通过调节与控制运动的速度与节拍,获得节奏与韵律,从而产生美感。三是多媒体界面的视觉传达,多媒体界面使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用户则通过界面看到呈现出来的信息。

2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不足之处。积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视觉导向。人们往往在获取信息时,动态的信息资源往往比静态的信息资源更具有吸引力,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同时调动起来,通过主次分明的强调方式,将信息资源体现出来。在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中,动态的往往比静态的系统更具有说服力,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二是促进感知和记忆。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特性或者与众不同的图形元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促进感知与记忆。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将图形元素重怎么排列,然后对其中的一个作特性处理,如变大、缩小或者更换颜色等,可以增加图形元素的感知与记忆。三是强化视觉冲击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按照信息传播的需求作各种动态处理,如三维运动,可以使信息更生动、具有活力,从而体现出视觉冲击力的强化目的。四是有利于受众对信息的“过滤”。运用多媒体艺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将信息的重点进行突出体现,以此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信息的内容随着图形与文字的运动方式而呈现,达到信息的“过滤”。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不足表现:一是被动点选中的不足,多媒体是大众自由选择浏览的过程,所以说多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过程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特征;二是版面局限的不足,多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具体页面,与书的页面一样,受到计算机显示器的限制,设计的空间小,无法与海报或是户外广告相比,这是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

3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多媒体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的传达媒介,与传统的传播媒介大不相同,多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强调设计的重点,要求设计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交互性设计与信息设计的表现形式。

3.1 交互式设计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交互式设计可以使用户更容易获得与使用信息,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控制。交互式可以延长信息的存储时间,增强对信息的理解与注意。交互式具有多种意义,交互式最低层次就是对数据的交换,在没有任何要求时,也就是简单地将数据进行转换,当交互式以信息为主时,需要知识的辅助,要求在数据转换时对数据进行解释。不同媒体对内容的表现程度与理解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对不同种类的图像、声音、音乐、视频等进行内容处理时,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表现与理解,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交互。网络多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不同,可以为用户提供可操作选项,允许用户进行创造。而交互式设计最大特点就是对具有可控性的结果,用户可以进行信息反馈,主要体现在游戏设计当中。交互式设计不仅可以给用户提供信息,还可以提供一种交流经验。

3.2 信息设计重组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信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原始资料转化为信息。数据作为信息的记录符号,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原始数据,例如发明成果、调查数据等,首先需要经过加工、组织,然后通过转换成信息才可以用于学习与交流。由此可见,信息的转换是良好交流的基础,而非原始数据。原始数据转换为信息,通过学习与交流转化为知识,最后进化为智慧。信息可以通过数据表达,知识则用信息体现,这就是知识、信息、数据的三者内在的联系。视觉传达成功与否依赖于良好的信息组织结构。所以,在基于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传达成功不仅关系着每一个页面内的信息内容,而是关系着各个页面之间信息的相互关系。在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复杂、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信息的设计与转化过程。

3.3 多媒体多元信息工具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具有多元化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艺术发展成一种技能、知识与经验的结合,伴随着科学技术、艺术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从艺术设计表现形式来看,多媒体设计与其他设计相同,都需要面对许多的问题,例如现代与传统、机械与手动、整体与局部等,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通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为艺术开创了新的领域,增添了技术水平,改变了艺术的创作途径与交流过程。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单向性的视觉传达方式,增添了多媒体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质,其目的就是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也参与到信息的设计当中,改善信息的交流方式,使信息更加丰富化、与有效性。多媒体艺术的表现结合了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詹伟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J].艺术研究,2012,06(15):27-31.

[2] 孙伟.网络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9,06(30):41-46.

[3] 袁恩培,严富华,魏琼.论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4):69-73.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觉;原则;色彩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72-01

视觉(vision)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物体的影像刺激眼睛所产生的感觉,即人眼所观看的景象。而什么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也就便是可视文化。

视觉艺术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语言”,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一样有其自身的结构与规则。如果我们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视觉艺术所传达的信息与意味,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和感受视觉形象语言。就象我们打算通过英语来阅读和写作,必须懂得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关系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对视觉艺术语言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与一个对这种语言一点也不了解的人,在观看同一件作品时,其观看的结果与感受会完全不同。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中所谈到的:“一个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机械师和生理学家,在观看一种伤口、一部机器和显微镜下的标本时,会看到一个新手从中看不到的东西。”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

丰富的生活感受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传达,语言、书写是一种,视觉形式传达也是一种,它们各自有不可代替之处。

对于视觉效应的研究内容侧重于美术形式,与艺术设计联系更为紧密。这是一项汇聚了视觉心理、社会心理,艺术设计、美术创作、美学、及心理得诸多因素及问题的交织心理体现。从哲学意义上来看,它处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理论分界线上。因而视觉艺术也具有普遍性。

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它们是构成一件作品的基础。相当于建一栋房屋所需要的砖、瓦、水泥、钢材等等。也类似于文字语言中的字和单词。设计原则包括:布局、对比、节奏、平衡、统一。它们是艺术家用来组织和运用基本元素传达意的原则和方法。而视觉艺术的传达便是艺术家根据各种各样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雕塑或是绘画、具象或是抽象等等),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能够传达特定信息的图像。

视觉艺术是一门艺术形态,其类似于视觉的语言,它有其自身的规律,也便是的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原则:从人类文化的开始到现在,人类通过自身创造的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一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基本手段。这些视觉形象在今天被我们称之为“视觉艺术”。它们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大方向来看,视觉艺术包括图形艺术和艺术两大类。图形艺术指的是:与商业目的相关的艺术设计,而艺术:指的以自我欣赏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创作。

色彩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元素,也是心理学一直研究的重要对象。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的推陈出新,吸收心理学的科研成果对于艺术来说十分必要。具体到运用色彩元素创造艺术的视觉空间,虽然近年的色彩心理学研究没有突破性的发现,但对其新进展的应用还是有利于将创作和理论研究从经验式的尝试转向理论化的自觉。

视觉艺术的学习还包含对视觉文化的学习,分析和研究视觉世界中观念性的因素。以颜色为例,学习颜色不仅包括使用颜色的各种技术使用手段,还应包括更广阔和更深入复杂的问题,要求理解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各种颜色引起的情感反应,全面认识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文化中,颜色使用方面的各种微妙问题。它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

从物质到精神、从内容到形式。在短时间内,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广泛深入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视觉艺术从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机能(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入手讨论视觉发生原理和基本的视觉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视觉感受,进而对艺术家如何受到自己视觉的影响及运用视觉感受进行创作。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艺术抽象 视觉艺术 具象 抽象美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沃林格尔的《抽象与移情》这本著作,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移情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象的趋势”。产生抽象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一种恐惧感,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与安慰,便从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沃林格尔说:“移情冲动是以人与外在世界的那种圆满的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密切关联为条件的,而抽象冲动则是人们由外在世界引起的巨大内心不安的产物。而且,抽象冲动还具有宗教色彩地表现为对一切表象世界的明显的超验倾向,这种情形对空间产生一种极大的心理恐惧。”①艺术抽象存在于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形式中。不论是绘画的色彩或线条,音乐的曲调或节奏,雕塑的体积、块面和结构,还是建筑艺术的空间构造、形式布局都离不开抽象的把握。

毕加索说:“抽象艺术是没有的,由于它的起始,总得有所凭依,然后才能抛开现实的外表,那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对象的概念已经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个痕迹激励着艺术家,鼓舞他的思想,诱发他的感情。思想和情感最终成为他的作品的俘虏。不管怎样,这些痕迹再也不能在画面里消失。即使它们的存在已不可辨认了,它们依然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视觉艺术中,形和色是最基本的要素,绘画和雕塑的优势就是能够把客观事物、人物形象直接传给人的视觉,如达·芬奇所说: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万象表现给我们的知觉,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视觉艺术由于自身语言的直观性决定了它比其他艺术形式具有更具象的摹写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视觉艺术只是对现实的如实模拟,它同样表现出超越外界物象的“抽象美”的因素。例如中国画当中独特的笔墨形式,其“离形得似”的美学主张没有停留在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表层结构上,而是深入到二者关系的深层结构之中,体现出艺术家对宇宙人生的综合体验和抽象把握。雕塑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同样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普遍性,例如古希腊的维纳斯像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爱,就在于它蕴含了一种情感、一种爱的表情抽象在、寄寓在雕塑作品上,充分体现了温柔、典雅之美。这种表情并不仅仅属于创作者个人,而是代表了古希腊人对生命形式的愉悦和赞美,它是一种理想,具有某种普遍性。就像黑格尔谈到艺术抽象时曾指出的“雕刻所塑造的形象事实上是具体的人体的一个抽象方面”。③视觉艺术离不开抽象的把握,它的抽象性的特征之所以没有音乐——听觉艺术明显,主要是由于视觉本身的直观性造成的。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音乐的抽象性表现得最为鲜明,它不具有绘画艺术的直观性,也不具有文学描写的具体性,既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描绘生活现象,也不能像文学那样叙述生活事件、故事情节。音乐的美是各种音响、曲调和节奏的构成,音乐形象不能按造型艺术或者语言艺术的特点来理解,声音没有形状、色彩的可视特征,也不能持久的存在,音乐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点,因此描绘不是音乐的优势。音乐间接反映现实,直接表现情感,正像海顿所说的:“音乐家不能描绘夜晚,只能表现人们在夜晚的情绪。”所以音乐是最概括、最富抽象意味的艺术,它最能打动心灵,激感,也是表现性最强的艺术。音乐抽象性还是一种数理关系的体现,明代朱载育发现十二平均律即是将音乐曲调作数字化的排列,沿用至今。有人将音乐和建筑联系在一起,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中的空间序列像音乐中的时间序列一样,也有前奏、开端、冲突、发展、、结尾等过程,人们在这个序列中行进,视点有高有低、视角有仰有俯、视野有大有小、空间有开有合,视景分隔、联系、调和、对比、高低、起伏、变换频率,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感。这些建筑不断地敲打着人们的心弦,激起种种感觉和情绪的波动,并从中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来。建筑和音乐之间发生内在联系的原因即二者的抽象结构、建筑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使其具有了某种音乐性。

转贴于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它的书面符号——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中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和艺术家的情感。文学创作和视觉艺术创作一样都要从现实生活的矿藏中挖掘素材,并且对这些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和凝练,离不开抽象的把握。然而,文学艺术具有自身非常独特的语言媒介——语言文字,这种媒介和其他物质媒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小到一瞬间闪现的感性现象,大到对世界本质的哲学思考都可以表现,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文学的语言能同时诉诸听觉和视觉,并通过它们唤起生动的表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语言艺术在描绘一种具体的生动的图景时,必须经由欣赏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才能呈现出来。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看,文学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加自由,它没有绘画的局限,也不像音乐那样抽象,而是用抽象的物质语言媒介构成源自审美经验、融合着理解和情感的感性图像。

从总体上说,艺术抽象存在于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形式之中,但是反映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丹纳曾根据具象与抽象对艺术种类进行划分:一类是绘画、雕塑、诗,另一类是建筑和音乐。显然丹纳的这种分类法是受到时代的局限,他所处的时代普遍继承了自古希腊以来的观点,将绘画、雕塑和诗称为模仿的艺术。虽然艺术的抽象性在建筑和音乐当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但绘画、雕塑和诗同样离不开抽象,有了抽象,伟大的绘画和雕塑才留住了时间,成为永恒。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得以实现的,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艺术抽象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将“创新”摆在首位。然而,传统绘画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只有对艺术抽象的表现形式深入地研究,有意识地去挖掘新的课题进行研究,才能将专业研究向深层次延伸。

注释:

① 沃林格尔《抽象与移情》第60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艺术家在追求视觉造型元素的理想之后而进入艺术的表现和多样手法的样式体现,这些"样式"特质不仅此在"瞬间"的视觉停留,更是文化的特征创造和再现更新的视觉精神意义。

对艺术家来说,视觉不仅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认识活动,也是努力寻找视觉语言形式,表达造型元素的艺术多样手法的体现。视觉艺术语言的表现形态在文章主要研究架上绘画及架上雕塑作品中,由造型元素结构的结合表现组成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完成造型表现上,点、线、体面及黑、白、灰、色彩这些基本元素,呈现表现形式的结构及艺术形式和形象。把作品中的式样和形体、位置来构结一种形式——题材内容的确立,构图创意表现,色彩笔触变化,技法材料风格的运用,出现有文化特质的艺术表现形态。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形态及文化思想语言表现

魏晋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率先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古代绘画标准,“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不论运用那种形式和手法,画面要“如音栖弦,如烟成霭”,这一时期的艺术美学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文化特质不仅在给画、书法等视觉艺术上得到反映,同时影响了设计装饰图案上。

中国两汉时期,符合天地、阴阳、儒家礼教的“和”与建筑、环境、设计为人要求的“适”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核心。壁画雕塑之风空前兴盛,上至宫廷建筑,下至县府、学校祠庙都有壁画或雕塑。汉代艺术的表现形态特征之一,就是把对上天神界的想象与地下现实生活的内容结合于一个画面之中。汉代历史较长,地域较比秦朝广阔,其作品思想内涵,艺术气质见长表现形态和文化特质成为我国历史上艺术的转型期,在雕塑作品《马踏匈奴》(长1.9米,高1.68米)作品里,一匹气宇轩昂的战马和被踏在马蹄下的匈奴武士,塑造了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典型形象:战马肥硕矫健,昂首屹立,战败的匈奴武士手持弓箭蜷曲于马下,作挣扎状。“马踏匈奴”运用了象征性的艺术手法,由这种手法而看到的视觉艺术表现形态和文化特质结构关系透露出了典型的东方写“意”写“韵”特征。

前面提到的“气韵生动”是出自东晋画家顾恺之对绘画文化特质的见地,顾恺之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位画作留名和画论皆为后人推崇的画家,根据三国曹植名篇创作《洛神赋图》被后人评为“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趋电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笔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画鉴》)有此可见书法艺术的“动”之美在画中的体现。在

画面结构上,长卷式构图分为三部分:第一段描绘曹植在洛水边忽见洛神出现;第二段描绘曹植与洛神互诉爱慕衷情;第三段描绘这对恋人在辞别后又相偕共乘般车归去。全图以山峦、溪流、林木为背景贯穿首尾与故事的时间进程与画面结构流程一种表现形态关系。唐代画家王昌龄在“写意山水园”中提出“意境”一词,不仅给当时的绘画又注入了新的文化特质,同样也影响到了当时的园林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意境”是不仅经过艺术想象,而且通过艺术典型手段去反映事物本质,是“张于意而施于心”,这与更早年间先秦时代的“文质兼备”(孔子)有一种很深的哲学渊源和文化特征联系。

二、西方视觉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质的表现比较

公元前500年左右有人提出了关于世界万物是由“数”为本原的思想,使西方人的宇宙观踏上了完全有别于东方的道路。这时候,直接继承了古埃及传统和希腊绘画,开始出现新的创造。《出征的战士》是创作于公元前500年的希腊瓶画,图中是以青年武士正在披挂准备出征,他的父母站在两旁协助和叮嘱他。这幅画的表现形态主要是来自严格遵循埃及式手法规则来描绘的:一个人物的外形都是完整的,互相之间没有交叉,无论什么动态,人们头部总是侧面的。画中的“盾”将不是我们视觉中可能出现的圆形样子。而是从侧面看上去倚在墙上。

画家弗尔美一生只画了十几张油画,画面人物少,器物简单,视觉艺术表现形态常有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过程。弗尔美在这一点上显示了独到的修养和技巧。他们代表作《厨妇》刻画了天光自然流泻照在人物身上。调子变化微妙,亲切动人,用银色的冷光表现画面的透明感。物象上泛起一种珍珠般的光彩,女厨工的黄色上衣和兰色围裙鲜明对比,墙壁处竹篮偏黄色构成一面黄色主调,衬托沉着鲜明的蓝色在对应中构成统一。陶罐、牛奶、粗毛料衣服形体单纯却质感很强与人体体态健壮,神态和顺,创造了一处平和、宁静的崇高审美趣味。

古希腊时期,为了培养公民一种特殊教育,因为没有战争机器、全凭肉搏,塑体格最好的持久斗志者是人们的普遍理想。在当时人眼中,理想的人不是心灵敏慧,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例匀称、身手娇捷。受其艺术精神影响,作品《大卫》表现了少年大卫在一次抵侵外敌人战斗送饭上前线并参加战斗中的勇敢,刻画了大卫投石杀敌的一瞬间;大卫左手上举,握住搭肩上的“甩石带”右手下垂,似将握拳,头部微侧,怒目裂眺地直视前方,处于迎接战斗的状态。

法国年史记载:十四世纪战争中加莱城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包围,全城在饥饿和困乏下被迫准备向英王求和。但骄横的胜利者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这个城市派出六个最有声望的市民,身穿麻衣,颈上套着绳索,去英国军营交献城门的钥匙,这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使命。罗丹根据这一史实,决定用六个人组成群像雕塑。六个形象各自独立地布列着,使观者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每个人物的完整面貌:为首的长胡子严肃老人深沉悲痛的目光凝视地面,默默赴难;在他身边是一个双手拿城市钥匙的中年男子,昂起头,紧闭着嘴,露出坚毅执着的神色;另一个双手抱头,似乎在恐怖和绝望之下,第四个人对别人的犹豫感到烦,第五具是明智的,对别人充满屿和怜悯,他伸开两臂,好象邀伙伴前去。第六个人一只手神奇地牵起来,一个最严重的生死问题落在这只伸起的手里,他被问题所压倒,头低垂肩,眼睛看地,目光似乎落在一个无底的深渊。雕塑用的是推泥写实手法表现视觉形态关系,正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完成了这一宏观巨作。

现代派雕塑作品《双重阶梯》坐落在洛杉机阿尔科广场,这件雕塑由美国著名雕塑家赫伯特·拜尔设计。雕塑的四周环境都是单一造型的立方体大楼,整齐排列的窗格给人单调而重复。《双重阶梯》的运动弧线和鲜明的色彩打破了这个空间的沉寂。作品利用长立方体及两个垂直轴心的对称式、等距离阶梯式旋转合并在顶部的造型。并把雕塑后面的大楼也作为造型元素使用,使建筑造型进行又一次更深层次的延伸,解决了重于实用的建筑无法表现的造型,并对城市环境中人的焦虑、烦躁、心理冲突等精神压力的缓解和调适作用。

三、结语

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共同创造发展了人类文明史,在创造模式和对视觉艺术形态表现上又有许多不同手法和形式。所有的艺术家追求视觉造型元素的理想之后而进入艺术的表现形态当中,为了实现完成这一任务积极也接近由艺术手段表现出现的形态体现的文化特质,这些特质不仅仅只限于在画布上完成,而是去如何表现整个艺术家心中全部恢弘的视觉元素中的精神意义。

参考文献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5篇

    科学性原则

    医学美术有别于其他的视觉艺术,其主要特征是服务于医学科学。医学美术工作者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尊重医学科学的前提下,结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完成医学美术作品。医学美术工作者除了要有视觉艺术的表现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譬如在临床医学教学图像中是最为常见的血管,当用医学美术作品表述动脉和静脉时,如果缺乏医学科学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只凭主观感觉去表现就容易使动脉、静脉在同一画面上混淆不清。因为它们表面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都呈管状,但由于各自的功能不同,在管壁的厚薄、弹性、颜色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医学美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医学科学知识,除了充分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状大小、色彩明暗、纹理质感等基本形态结构特征外,还要对其内部组织结构、生理特征及功能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作的作品符合科学性,反之就会造成所表现的物象特征不明,甚至传递错误的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误解,作品既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医学临床教学中,临床病例的选择和表现尤为重要。为了能充分体现教学病例的临床特征,在教学多媒体中医学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必须科学性第一。不能一味地强调艺术性,更不能凭感觉主观臆造,一定要在科学的基础上用艺术的表现形式真实、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多样性原则

    医学美术学的职能是借鉴、融合古今中外一切造型艺术的手法,将医学科学视觉化,以获得医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完美的直观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过程中各种可用的多媒体手段也越来越多。为了使多媒体的作用最大化,就有必要综合使用各种媒体手段和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根据教学要求,医学美术工作者除了可以通过传统的表现方法,还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教学病例发病机制或不可拍摄的疾病发展过程进行媒体描述。医学教学中,许多微观事物及抽象生理过程是很难用肉眼观察到或拍摄记录的,因而需要借助大量的平面或立体,静态或动态图像模拟再现来辅助教学,达到既真实直观又形象生动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在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所带来的理解偏差和阅读厌倦感的同时,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模拟疾病发展过程。如三维动画的应用,使虚拟图像更增添了立体空间感,在表现物体的运动生长,表皮的肌理质感等方面非常优秀,因此其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图像在表现形式上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具象表现形式和抽象表现形式或两种表现形式相结合。具象表现形式就是对事物实际状态真实客观地描绘,因此多用于表现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和体征、肌理质感等;抽象表现形式是表现事物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用点、线、面或符号化的形和色高度概括,用精练的视觉语言加以表现。如教学模式图就是将医学原理经过高度概括、加工提炼而成的说明性图形,其特点简洁明了。抽象表现形式多用于生物分子结构模型、细胞结构和一些复杂的物质反应等,如神经传导、病毒感染。

    创新性原则

    相比不断创新进步的医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服务于医学科学的医学美术也要与之相适应。但当前很多医学美术作品内容较陈旧、表现形式单一,甚至存在偏差。东拼西凑、乱抄乱搬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因此造成医学美术作品质量不高,缺乏个性风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坚持创新性原则,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不仅要运用古今中外一切造型艺术的手法,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创新和丰富医学美术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艺术性强的医学美术作品,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可视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对特定问题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如笔者参与制作的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感染性休克》[3],其中微循环衰竭的病理变化是重点,这种视听教材如果按传统的表现方法,就是简单地用平面示意图配上大段解说,效果就跟普通幻灯片差不多,无法发挥多媒体视听教材的优势。因此,笔者独创性的使用了三维动画表现微循环衰竭变化这段内容。首先构思,决定将毛细血管用红、蓝色分出动、静脉,管壁半透明状,以利于看清血管内病理变化过程及特征;然后使用计算机3DSMAX软件制作,首先建模,赋予材质;为了表现细胞在血管中的流动和液体渗出,应用软件中粒子发射器,设置生长时间,添加粒子路径跟随、粒子的空间绑定,最后渲染完成每帧动画配上背景音乐,完成全过程。相比传统的简单线条图模式,这种方式更加真实、立体、层次清晰,较准确完整地表现授课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微循环衰竭变化知识点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实践性原则

    作为一名医学美术工作者,不但要经过全面的美术专业训练,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能力,比如说创意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能力等,还必须对医学专业知识和对医学科学的视觉表现有很好的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医学实践活动,从中观察、认识和汲取,丰富完善自己的医学体验和艺术感受[4]。在临床外科学手术图谱中,医学美术作品承担着外科手术技术传播的重要作用。如何使这种作用发挥得更为充分,作品表现的内容既真实准确,又简洁明了、主次分明,则需要医学美术工作者除了有艺术造型能力和外科学专业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到手术室认真观看手术实践、增加感性认识。细致地观察手术的每一步骤、细节和要点,如器官、组织的形态特征,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及针线的缝合方式等,选择其中最具表现力的空间视角用笔或影像工具把手术的步骤、方法记录下来。透过众多纷呈的信息,分析、整理,确定创作方案和表现形式。有了以上实践,在作品的创作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做到胸有成竹,在艺术表现时更显灵活自如、得心应手。最终创作的作品既有传达无误的主题内容,又有较强的可视性,给人似而不俗、赏心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可见,除了掌握扎实的绘画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参加医学实践活动,医学实践活动是进行医学美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5]。

    艺术性原则

    艺术是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意念的形象来传达内容,含有美的价值,或符合美的原则,并能引起观赏者的知觉活动与审美反应[6]。医学美术作品除了保证医学信息的真实准确外,还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优化信息的传播效果,合理运用艺术原则(均衡、节奏、对比、夸张、和谐等)和艺术的多样性表现手法,去繁就简、去粗取精,使作品清爽悦目。但据有关资料显示,70%的多媒体课件不能或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部分教学多媒体存在着信息量过大,色彩搭配不合理或渲染过于华丽等制作水平低下的表现[7]。究其原因就是对视知觉的认识有误,在艺术原则的应用方面有偏差,以及对色彩的基本要素(冷暖、明度、纯度和对比度)没有把握好,因而带给人的心理反应不是烦躁就是压抑,造成视觉的疲劳,最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临床教学多媒体制作中,对点、线、面、色彩及各种创作元素的构造,包括文字的字体选择及大小粗细都要符合艺术的法则,增强它们视觉张力,使之尽量完美而具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心理上给人以愉悦、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例如在临床教学多媒体中对动静脉、神经、淋巴的表现,通常用较鲜艳明快的红、蓝、黄、绿颜色予以表现,虽然颜色与客观对象不尽相同,但适当的夸张恰恰是艺术的特点,这样表现既能让对象在图像中更加醒目突出、易于识别,又能让对象的空间位置更加明确。因此所传递的信息速度快、印象深,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视觉艺术;语言形式;表现形态 

 

对艺术家来说,视觉不仅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认识活动,也是努力寻找视觉语言形式,表达造型元素的艺术多样手法的体现。视觉艺术语言的表现形态在文章主要研究架上绘画及架上雕塑作品中,由造型元素结构的结合表现组成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完成造型表现上,点、线、体面及黑、白、灰、色彩这些基本元素,呈现表现形式的结构及艺术形式和形象。把作品中的式样和形体、位置来构结一种形式——题材内容的确立,构图创意表现,色彩笔触变化,技法材料风格的运用,出现有文化特质的艺术表现形态。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形态及文化思想语言表现 

 

魏晋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率先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古代绘画标准,“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不论运用那种形式和手法,画面要“如音栖弦,如烟成霭”,这一时期的艺术美学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文化特质不仅在给画、书法等视觉艺术上得到反映,同时影响了设计装饰图案上。 

中国两汉时期,符合天地、阴阳、儒家礼教的“和”与建筑、环境、设计为人要求的“适”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核心。壁画雕塑之风空前兴盛,上至宫廷建筑,下至县府、学校祠庙都有壁画或雕塑。汉代艺术的表现形态特征之一,就是把对上天神界的想象与地下现实生活的内容结合于一个画面之中。汉代历史较长,地域较比秦朝广阔,其作品思想内涵,艺术气质见长表现形态和文化特质成为我国历史上艺术的转型期,在雕塑作品《马踏匈奴》(长1.9米,高1.68米)作品里,一匹气宇轩昂的战马和被踏在马蹄下的匈奴武士,塑造了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典型形象:战马肥硕矫健,昂首屹立,战败的匈奴武士手持弓箭蜷曲于马下,作挣扎状。“马踏匈奴”运用了象征性的艺术手法,由这种手法而看到的视觉艺术表现形态和文化特质结构关系透露出了典型的东方写“意”写“韵”特征。 

前面提到的“气韵生动”是出自东晋画家顾恺之对绘画文化特质的见地,顾恺之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位画作留名和画论皆为后人推崇的画家,根据三国曹植名篇创作《洛神赋图》被后人评为“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趋电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笔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画鉴》)有此可见书法艺术的“动”之美在画中的体现。在 

画面结构上,长卷式构图分为三部分:第一段描绘曹植在洛水边忽见洛神出现;第二段描绘曹植与洛神互诉爱慕衷情;第三段描绘这对恋人在辞别后又相偕共乘般车归去。全图以山峦、溪流、林木为背景贯穿首尾与故事的时间进程与画面结构流程一种表现形态关系。唐代画家王昌龄在“写意山水园”中提出“意境”一词,不仅给当时的绘画又注入了新的文化特质,同样也影响到了当时的园林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意境”是不仅经过艺术想象,而且通过艺术典型手段去反映事物本质,是“张于意而施于心”,这与更早年间先秦时代的“文质兼备”(孔子)有一种很深的哲学渊源和文化特征联系。 

 

二、西方视觉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质的表现比较 

 

公元前500年左右有人提出了关于世界万物是由“数”为本原的思想,使西方人的宇宙观踏上了完全有别于东方的道路。这时候,直接继承了古埃及传统和希腊绘画,开始出现新的创造。《出征的战士》是创作于公元前500年的希腊瓶画,图中是以青年武士正在披挂准备出征,他的父母站在两旁协助和叮嘱他。这幅画的表现形态主要是来自严格遵循埃及式手法规则来描绘的:一个人物的外形都是完整的,互相之间没有交叉,无论什么动态,人们头部总是侧面的。画中的“盾”将不是我们视觉中可能出现的圆形样子。而是从侧面看上去倚在墙上。 

画家弗尔美一生只画了十几张油画,画面人物少,器物简单,视觉艺术表现形态常有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过程。弗尔美在这一点上显示了独到的修养和技巧。他们代表作《厨妇》刻画了天光自然流泻照在人物身上。调子变化微妙,亲切动人,用银色的冷光表现画面的透明感。物象上泛起一种珍珠般的光彩,女厨工的黄色上衣和兰色围裙鲜明对比,墙壁处竹篮偏黄色构成一面黄色主调,衬托沉着鲜明的蓝色在对应中构成统一。陶罐、牛奶、粗毛料衣服形体单纯却质感很强与人体体态健壮,神态和顺,创造了一处平和、宁静的崇高审美趣味。

古希腊时期,为了培养公民一种特殊教育,因为没有战争机器、全凭肉搏,塑体格最好的持久斗志者是人们的普遍理想。在当时人眼中,理想的人不是心灵敏慧,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例匀称、身手娇捷。受其艺术精神影响,作品《大卫》表现了少年大卫在一次抵侵外敌人战斗送饭上前线并参加战斗中的勇敢,刻画了大卫投石杀敌的一瞬间;大卫左手上举,握住搭肩上的“甩石带”右手下垂,似将握拳,头部微侧,怒目裂眺地直视前方,处于迎接战斗的状态。 

法国年史记载:十四世纪战争中加莱城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包围,全城在饥饿和困乏下被迫准备向英王求和。但骄横的胜利者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这个城市派出六个最有声望的市民,身穿麻衣,颈上套着绳索,去英国军营交献城门的钥匙,这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使命。罗丹根据这一史实,决定用六个人组成群像雕塑。六个形象各自独立地布列着,使观者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每个人物的完整面貌:为首的长胡子严肃老人深沉悲痛的目光凝视地面,默默赴难;在他身边是一个双手拿城市钥匙的中年男子,昂起头,紧闭着嘴,露出坚毅执着的神色;另一个双手抱头,似乎在恐怖和绝望之下,第四个人对别人的犹豫感到烦,第五具是明智的,对别人充满屿和怜悯,他伸开两臂,好象邀伙伴前去。第六个人一只手神奇地牵起来,一个最严重的生死问题落在这只伸起的手里,他被问题所压倒,头低垂肩,眼睛看地,目光似乎落在一个无底的深渊。雕塑用的是推泥写实手法表现视觉形态关系,正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完成了这一宏观巨作。 

现代派雕塑作品《双重阶梯》坐落在洛杉机阿尔科广场,这件雕塑由美国著名雕塑家赫伯特·拜尔设计。雕塑的四周环境都是单一造型的立方体大楼,整齐排列的窗格给人单调而重复。《双重阶梯》的运动弧线和鲜明的色彩打破了这个空间的沉寂。作品利用长立方体及两个垂直轴心的对称式、等距离阶梯式旋转合并在顶部的造型。并把雕塑后面的大楼也作为造型元素使用,使建筑造型进行又一次更深层次的延伸,解决了重于实用的建筑无法表现的造型,并对城市环境中人的焦虑、烦躁、心理冲突等精神压力的缓解和调适作用。 

 

三、结语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抽象艺术 装潢设计 视觉影像

抽象艺术的形式技巧及形而上学的审美观念,对当前装潢、平面设计都具有较多的借鉴之处,抽象艺术的应用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客观需求相关。抽象艺术作为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融人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外的抽象艺术开阔了我国艺术设计工作者的眼界。但在汲取外来艺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其为我国设计服务。

一、抽象艺术概述

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一是从自然现象出发,以简单、机械化的方式来抽取其中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最终形成概括性、简单性极强的表现要素,代表人物为康定斯基;二是脱于自然界物象的几何构成,代表人物为蒙德里安。在经过详细分析后可以得出,两种类型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主不拘泥于特定的自然物象,注重形式感等。在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中,抽象绘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20世纪前半叶的欧美,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抽象艺术创作家从欧洲来到美国。这其中包括著名的德国艺术家阿伯斯。其在抽象艺术设计领域造诣极高,使现代艺术的观念为更多人所知。

20世纪70-80年代间。抽象艺术融入到我国的绘画界和设计界,自改革开放后,对形式美的概念有了更多的认知。内容决定形式的论断有了更多的扩充.这都为抽象艺术融人中国社会作了铺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抽象艺术作为实用的艺术设计被广泛应用于装潢设计中,在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我国特有的设计风格,形成了适合中国人需要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二、抽象艺术对装潢设计的视觉影响分析

在艺术设计领域中。东方绘画既有现实生活的美。也具有广阔大气自然的美。在绘画中更加注重图案和线条的陈设。装潢设计虽然和绘画有较大不同之处,但抽象艺术中的设计思维理念也可以应用到装潢设计中。并发挥较强的设计作用。如何更好地突出设计产品,那就需要以合适产品的包装对产品的外在进行诠释,包装设计能进一步刺激人们探究产品的欲望。在装潢设计中应用抽象艺术广阔的思维方式,将现实主义精神概括融入于设计理念,不仅会彰显出装潢设计的巨大魅力,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抽象艺术应用于装潢设计中。是将抽象画的装饰作用和线条美感应用于产品包装装潢的设计之中。这是源于艺术的生活美。同样也是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艺术素材。经过不同形式的加工与再创造后加以表现的一种形式。抽象艺术对装潢设计的视觉影响表现为:给人们呈现出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回味无穷的设计美感。这是对人们审美的另一种提升,同时也超乎一般的审美境界。

新时期国内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新的设计学将人们带入到新的时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填补了人们视觉艺术需求的空白。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虽然没有在绘画艺术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应用在现代设计学中却发挥了抽象艺术的美学价值。将人们的生活引领到新的境界。在当前艺术领域,商品与艺术品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显,在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中,新颖的设计形式使产品更加具有时代特色。而这一特色则是一些美学家所不能企及的。将商品自身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结合,是当前众多艺术学家、美学家、经济学家以及科学家所关注的事情,商品的发展和它的装潢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的价值。抽象艺术中的图形是通过简单的点、线、面等形式组成视觉图像,这种看似简单的抽象艺术形象,实则是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联想是一种极具创新且有效的表现方法,它能传递艺术家内心所想的任何效果,使装潢设计上升到新的境界。但值得注意的是,抽象艺术虽不能准确地传递艺术家所定位的信息。但却以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美。

三、立体派的装潢设计视觉影响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艺术表现形态。而这些形态均来源于自然本身和人类智慧的再创造。画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来寻找生活中的视觉映像,但这些观察对象并不能满足艺术家的创作需求,因此,他们在现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抽象性的创造论。以客观实在的物体为模型,将自己想象中的形态或物象以可视的方法加以描绘。并与工艺造型相结合。但是立体派艺术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艺术界和受众的认可,其关注度也相对较低,其发展受到局限。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现代艺术的发展,抽象绘画与光效结合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审美艺术表现手法。应用到产品设计及装潢设计中,体现了较强的艺术感召力。将抽象绘画与光效结合在装潢设计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视觉效果。说起立体派绘画,则让人联想到著名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其代表作品为油画《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公认是包含了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立体派作品的特点是将物体的各个面都呈现在一个平面上.即将正常视觉看不见的侧面和背面翻转。将三维空间的画面归结为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用曲线和直线的构成和堆积,形成极具趣味和情调的风格。立体派创作风格并不是从一个视点来看事物。而是从不同的视点将观察和理解的事物呈现在画面中,表现出时间的连续性,抽象绘画风格不仅要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知,还要靠理性的创作方法和敏捷的思维。毕加索的作品中将实物与艺术构思相结合,成为后来的波普艺术,而波普艺术的发展很快成为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将产品与装潢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产品更具魅力。

四、超现实主义的装潢设计视觉影响

在抽象艺术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是超乎于常规思路之上的。超现实主义所创作的作品与现实中存在的物象严重不符。这种极为夸张的表现手法。在表现方式上却是极为直白的。这种直白的表现形式将艺术内涵直接传达给受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既夸张又简单,只需要夸张的图片点缀、少许文字便可以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真实表达出来。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其优势在于目的明确,虽然过于怪诞和刺激人的感官,这种表现手法多被现代商业摄影所应用。

颜色是抽象艺术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为装潢设计所服务,不同颜色所传递的情感、信息是极为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受色彩来联想到抽象意味。通过不同颜色的相互搭配组合成不同的抽象元素。给人们带来不一般的视觉体验,这是通过抽象意味的联想而达到的,颜色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形成的,如:紫色代表高贵,蓝色代表冷静忧郁,红色代表热情似火。装潢设计师准确掌握颜色的各自特征。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和自身创作经验。将各自的特点加以提炼,按照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设计,合理搭配颜色,最终形成抽象的颜色,达到颜色所赋予人们的抽象美感和意境。作为抽象派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和蒙德里的作品创作理论是将一条水平线和一条直线连接起来,从而产生近乎于戏剧的设计。康定斯基和蒙德里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来源于自身。是艺术作品形式自身的表达。对于装潢设计来说,一些产品并不需要形象来说明内容,如医学产品、化学产品以及光学作品等。抽象情绪通过兴奋与镇定反映出来。这种色彩与形式的结合容易让人产生认同感,同样也会传达出产品的具体内容,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具有特殊的功能,因为人们并不需要了解画面中所蕴含的模糊表现形式。但这种表现形式也具有其特殊的功能。

作为抽象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蒙德里安为抽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以窗式方格发展了阿尔巴斯的艺术,以几何抽象探究出了矛盾的空间,甚至以点、线、面与光线和物象的错综结合。产生一种捉摸不定且不稳定的波动现象。这种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旦产生,在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中便可为广泛接受,并加以应用,可以说,这种抽象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装潢设计视觉艺术的发展。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摄影技术;油画创作;联系与影响;创新发展 

 

现代光影成像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主体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动,是摄影艺术再现功能的泛化。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摄影与油画艺术的联系特点,阐述了摄影技术对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 

1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形态的分类中,摄影艺术和油画艺术既都是视觉空间艺术的类别;又同属于再现性造型艺术的范畴。二者在艺术特征上同样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特点。 

2具有协调的视觉空间 

摄影和油画本来都属于平面造型表现,借助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的变化效应,通过平面描绘形式,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创作灵感,表现物象的空间立体感。 

3具有瞬间的生活表现 

摄影和油画艺术表现,都需要针对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瞬间捕捉,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4具有统一的物象并列 

作为平面造型艺术,摄影和绘画都可以把彼此交错的物象、形态和景象,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观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手段的影响 

摄影和绘画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创作手段去实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油画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油画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摄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油画艺术创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质感、光感与空间等造型因素。 

1摄影技术的运用,减缩了写生手段的繁杂化 

油画艺术的审美再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运用写生手段,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取舍,把其形象依照严谨的构图方式初步表现在草稿上,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而现代摄影技术快捷的再现功能,为油画创作提供了相当写实的物象造型资料,省略了相当多的写实活动。相对来说,摄影技术的运用减少了油画创作写生过程带来的麻烦。 

2摄影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绘画材料的广泛化 

材料是艺术家内心表达的媒介,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摄影艺术是科技文明的产物,而油画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画颜料、画笔和画布画质等材料。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应用于图像艺术。同时也为油画艺术创作材料的开发及综合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油画材料也由传统的布、纸、木、石、颜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属、纤维以及任意的现成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逐渐广泛化。

三、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上的影响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基础上塑造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过程。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的创作影响如下: 

1 促进了油画创作风格在思想上、形式上的多元化发展 

油画风格是指体现画家生命特质和审美倾向的油画组织秩序与品质。具体受画家生命特质的稳定性,画家审美倾向的社会性与变化性等因素影响。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视觉艺术中,摄影技术图像给人们带来的图像化审美形式已经成为时代特征。与此同时,新一代画家采用自由、开放的观察方式,引进一系列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摄影技术,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创作思想与个性情感,体现了当代油画最显著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 

2 改变了油画艺术对文化符号图像的独创形式 

摄影作为一种利用机械科技来记录视觉画面的方式,一经产生便预示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模式,摄影技术从诞生由一开始对绘画图形及文化符号的借鉴,逐渐发展到现在绘画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挪用越来越科技化的摄影图像,改变了油画绘画艺术对人类文化符号及图像创制的再现、记录、叙事、宣传等诸多固有功用,借鉴摄影技术中对于视点、尺寸图像分割法的油画创作,呈现时空、观念和风格的集合,标志着当代油画已进入了图像化的时代,当代油画与摄影图像的结合在表现技法上趋向融合。 

3 衍化了油画艺术对摄影技术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油画是建立在对现实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规律基础上的模仿和再现,是记录具体物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摄影技术的运用,生成了油画创作手段自身的物象再现功能的弱化,摄影技术对物象的快捷性记录方式,对油画创作艺术的再现功能提出了严峻挑战,油画艺术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法则及创作规律,通过对物象的线条、色彩、形体、构图、肌理等创作要素的组合,塑造物体形象,它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而摄影技术则可以运用科技材料针对物象的造型进行机械性复制。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为油画创作提供可观的创作资料和素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油画艺术,是对摄影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结束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并以纪实功能和成像快捷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种艺术形态的交融互动,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实现摄影与绘画艺术的共同融合,是现代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