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基本特征

文化基本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基本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日本文化 开放性 主体性 混杂性

若将中国文化看成是“原生的”、“创造性”的文化,那将日本文化认为是“继发的”、“摄取性”的文化也不为过。正是这种特性使日本文化具有了开放性和主体性。

东亚文明圈或儒教文明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圈、西亚和中东的伊斯兰教文明圈、南亚的佛教文明圈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圈。其中,历史最为悠久、范围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成果最为辉煌的当属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儒教。儒教文明圈发祥于中国,形成、完善于中国。中国作为东亚传统文明的核心,对周边各国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明是以汉族为首的中华民族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历经漫长的历史,不断地与大自然相抗争之下形成的文明的结晶。中华民族创造出独立的、自主的、独特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直至所谓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时,才具有了根基。在历经秦代和汉代之后拥有了最终形态。之后,虽然在宋代、明代时有所变动,但是并未跳脱出原有的范畴。中国文明源于自然,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所以被称为“原生的”、“创造性”的文化。此类文化一旦形成并且定型,就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与周围相异的古代文化抑或文明圈的文化交流、对峙,甚至起冲突时,亦能够发挥强而有力的主导性和自主性。关于中华文明的这些特性,英国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提出:中国和西方邻国的交流和融合超乎想象之多,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中的精髓并没有随之改变,而是保持着自发性延续至今。

中国文明的自立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原生性”这一点上,而且体现在相对的“单一性”特征中。从古至今的中国传统文明,从定型以来,历经了与多民族间的战乱和动荡。在世界的大舞台上,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宗教文明和文化要素,虽也产生了形形的冲突,但中华文明的主体和基本构成并未发生太大改变,逐步繁衍传递了下来。在历史长河中,虽然曾被文化相异的其他民族侵略,并曾一度被支配,但是中华文明保持着其傲人的身姿传延至今。相反,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被伟大的中华文明所同化,或被排除出了东亚文明圈之外。和中华文明并驾齐驱的外来文明与中华文化的冲突也大致如此。例如,对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的佛教。佛教于东汉时期自印度传至中国,经隋、唐到达了鼎盛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喜好,佛教曾一度被重视,甚至超越了儒教,但最终仍被抑制。佛教虽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终究还是儒教的附属物。此外,伊斯兰教亦是如此。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至中国,宋代、元代之后渐渐发展,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伊斯兰教学者,伊斯兰教教育也大为盛行,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其影响虽然遍及中国的广大区域,但仍然无法对抗中国文化的核心――儒教,也未能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文化。归根结底,伊斯兰教在中国能够存在并得到发展,源于它的存在并未对儒教造成威胁。另外,和儒教文化天差地别的基督教也在唐代传至中国,也未能造成大的影响。基督教在元代、明代、清代曾数度在中国进行宣传活动,但也数度被中止。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排他性之强确实惊人,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文明的“原生性”和“持续性”。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周边性”

与中国文明的“原生性”和“持续性”相比,日本传统文化则具有“开放性”和“周边性”。日本文化作为周边文明,从古代起,经过漫长的年月孤立地发展至今。古时的日本,是位于东亚的一座孤岛,独自地发展着自己的文化。E.o.ライシャワ在其所著的『ザ.ジャパニ`ズ中提道:“日本农业文明的产生比起欧洲、中东、印度、中国落后了几千年。”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话,日本文明的发展将是另一番境况。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日本列岛一直保持着当地文明――绳文文化。绳文文化是原始的采集文化和旧石器时代的文明,持续了约8000年。如『ザ.ジャパニ`ズ记载:“在我们的祖先孤立于日本列岛,长期停滞在石器文明止步不前的同时,大陆的汉族早已经迎来了金属时代,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汉族的发展令人瞩目,影响力也涉及我日本列岛,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随着大陆稻作文化圈的民族携带着金属登陆日本列岛,日本就由原始的采集文化进入水田农耕阶段,由旧石器时代进化到铁器和青铜器并用的时代,产生了灿烂辉煌的弥生文化。绳文文化和弥生文化的融合使得日本民族得以诞生。日本文化自身的自然进化,历经了缓慢的形成过程之后,随着弥生时代来自先进的大陆外来文明的渗透而中断。由于本土的绳文文化和大陆先进文化的巨大落差,日本并没有抗拒外来的先进文化,而是兼收并蓄、纳为己用。而且,由于引进、吸收了外来文明,日本列岛迎来了质的飞跃,日本在摄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就具有了开放性这一特征。根据开放性,日本将华夏文明、朝鲜文化、印度文化、南蛮文化、荷兰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本国文明。其过程,可分为以下三大时期:公元645年,大化改新前后对中国隋唐文化的摄取;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欧文化的摄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国文化的摄取。

(二)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日本文化并不仅仅只具有摄取外来先进文化的开放性,同时,也具有消化、改造、同化吸取的外来文化的主体性。日本外来文化的摄取不是仅限于模仿,而是在考虑到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的一种选择、一种学习。因此,日本文化也具有主体性这一特质。

首先,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主导性方面。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日本皆选择了当时全世界最为先进的文化。例如,公元5―6世纪,中国不仅是古代亚洲文明的中心,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所以,日本将中国隋唐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挪为己用。又譬如公元18―19世纪,欧洲作为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成为了近代文明的中心。日本就由欧洲引进了近代学术和近代思想,以及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二战后,美国作为世界现代文明的典范,成为各国的憧憬,日本也迅速引进了美国的议会民主主义制度和管理科学,将美式生活模式普及到全国。

其次,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选择性方面。日本总是吸取世界当时最先进的文化,而且是对本国发展有益的、能够适应本国国情的文化。例如,在古代吸收中国文明时,日本引进了隋唐时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却抵制了难以在日本实施的科举制和宦官制。中国的科举制虽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但不能适应日本固有的身份制和世袭制,所以日本放弃了科举制。

再次,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其融合性方面。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日本并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而是表现出了极强的融合性。日本在改造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外来文化日本化。例如,日本通过改造汉字,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也就是,以汉字的草书为基础创造出平假名;以楷书为模板,创造出片假名。此外,对传至国内的佛教进行改造,融入日本的固有思想,创造出“现世佛教”。而且在吸取中国儒学思想的过程中,将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改变成以“忠”为本的日本儒学,应用于日本天皇制度。

最后,日本文化又具有对固有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例如,起源于中国,却因为战火而失去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茶道、花道、宫廷音乐等,日本将这些国粹依样保存,流传至今。

(三)日本文化的混杂性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又使日本文化具有了混杂性。在日本文化中,古与今、和与洋、洋与洋的文化要素在统一的文化体系中并存。在明治文化中,作为神话传说中“神的子孙”的天皇既是政治上、宗教上的权威,又在近代的范畴中的议会上体现了其地位。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既有洋室、洋服、洋食、洋乐,又有和室、和服、和食、邦乐。即使同为外来文明,各国的文化在日本文化中也得以并存。例如,英国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进化论,法国的天赋人权论,德国的国家思想体系、观念论,等等。

日本文化的混杂性在日语中体现无遗。以下类似的广告在日本随处可见:「シャ`プなラインが、プ`マらしいスタイルのこちら。フリ`クライミングシュ`ズをモチ`フにしたデザイン。现在的日语中,除了汉字之外还包括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外来语。有人断言,一百年,或两百年后,日语将有70%或者一半将由外来语构成。也有人称日语为“无国籍语言”。日本文化的混杂性特征使得日本文化又被称为二重文化、混合文化、混血文化、杂种文化、合金文化。

参考文献: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一、会主动求和

“会学”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往往远远走在教学进度的前面,不仅做好每一节课前的预习,而且能自发地钻研高年级的课程,新学期还没有开始,他们在假期中便找来各科教科书阅读,他们懂得,要比别人走得快,就得付出比拿1人多的汗水,他们的这种“超前”行动,往往使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记笔记

“会学”的学生不仅会下苦功夫,更会找窍门,这集中表现在记课堂笔记上。有的同学从教师开始讲起,便趴在桌子上一字不漏地记录,这样的同学已变成了“书写机器”,当然也学不了多少东西;有的学生手很懒j一节课上完,无论书上还是本上,干干净净,一字不写,这样的同学复习起来毫无凭据、,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会学”的学生则不然,他们是有选择地记录,把“想”和“记”结合起来,侧重于记录老师讲课中对自己最有启发的部分,为了提高记录速度,他们还常常自制些符号,以缩短书写时间,提高记录效率。

三、会发现问题

“会学”的学生头脑中问号最多,常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来,对于教科书,他们也从不迷信,敢于大胆质疑。

四、会探索“所以然”

“会学”的学生从不满足于书本上现在的结论,喜欢研究得出结论的推导过程,探究其“所以然”,而有的同学解题时喜欢对答案,只要答案相同就放过去了,而不重视解题过程,这样做的习题再多了等于没有做。“会学”的学生解题之后往往反复思考解题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找出规律恒的东西来,每做一题就要懂得这一类题目的基本解题思路。

五、会多方求解

“会学”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能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例如在证明几何题时,积极主动地变换辅助线的位置,代数问题用几何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用代数、三角函数方法求解,在读书或做作业时能从多角度理解和发挥。

六、会总结规律

“会学”的学生能自觉及时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归纳,找出规律,并用这一规律继续指导自己的学习,使之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七、会用工具书

“会学”的学生一般都不是死记硬背的能手,相反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记忆力并不突出,他们深知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努力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所以工具书成了他们的好伙伴。

八、会广泛涉猎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物质民俗主要是指人类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俗习惯。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生产、贸易、饮食、居住、行旅、服饰等文化传承。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等。

社会民俗:包括家庭、家族、村落、民间组织、岁时、人生仪礼等。

精神民俗:包括巫术、信仰、宗教、禁忌、口承语言民俗、民间游艺、竞技等。

民俗礼仪的基本特征:民俗礼仪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由群体共同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各种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民俗礼仪由于受民族的不同、阶级的差别,以及人类文化的共通性等影响。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变异性、传承性和群体性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摘 要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印度的文化中,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又是宗教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印度文化就是各宗教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进一步区分,印度文化中至少又可以区分出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锡克教文化、部落文化及基督教文化等。印度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就是印度教的特点,作为国教的印度教的教旨,就成为印度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其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其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宗教 文化 体育事业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印度的文化中,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又是宗教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印度文化就是各宗教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进一步区分,印度文化中至少又可以区分出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锡克教文化、部落文化及基督教文化等。这些各大宗教及其文化在印度长期并存,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成为印度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并在文学、哲学、天文学、造型艺术等方面共同熔铸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陶晓辉 名族学院学报 2004年9月]。印度是一个宗教之国,97%以上的人口都信奉宗教,而其中的91%,信奉的是从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因而也可以说,印度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就是印度教的特点,作为国教的印度教的教旨,就成为印度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吠陀》、《奥义书》、《薄伽梵歌》,堪称为印度教的三大圣典[ 《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陶晓辉 名族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在印度,宗教不仅仅是信仰,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由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是教育人们不是追求平等,而追求的是差别和对差别的容忍。虽然婆罗门教演变为至今的印度教,印度教虽然抛弃了婆罗门教的血腥的祭祀,却继承了婆罗门教最核心的教义,就是对差别的容忍。这种对差别的合理性认识和容忍,致使印度在整体性发展和进步上缺乏必要的冲动。

与印度文化相适应的印度体育的发展则打上了非常深的烙印。其发展呈现出了其自有的特色。其传统体育与目前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境遇。

提及印度的体育,人们头脑中那个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瑜伽。瑜伽是印度传统体育的代表。瑜伽在印度语中的意思译为“一致”、“和谐”和“结合”。瑜伽在印度的发展有着长久的历史。

从瑜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瑜伽的盛行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瑜伽是宗教的产物。瑜伽不单单是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一种宗教的教义的解读。这样一来符合印度的以宗教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其次,瑜伽的修行轻物质,重精神。强调调养生息,以达到内心的祥和与安宁。这与印度文化中的重精神轻物质的传统思想相一致。最后,印度人民对于其宗教与文化的认可也给予了瑜伽发展最肥沃的土壤。从瑜伽在印度的发展也可折射出印度的文化,印度的社会在贫富差距极大的现状之下仍然较为稳定,反映出印度的容忍文化的内涵。而瑜伽正是符合了这样的文化内涵。瑜伽的修行并不是在于与他人的比较与超越,而是在于自身的宁静。这也是对印度文化最好的解读。

相对于印度传统体育的以奥运会为载体的竞技体育,印度则发展的较为落后。

纵观历届奥运会印度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迄今为止,只获得2块金牌。印度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并且印度的容忍、稳定的传统思想与西方强调竞争的竞技体育有着非常大的隔阂。

印度在竞技体育方面发展缓慢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先生说过:“一个民族不能吸收他族之文化,犹如一人之身不能吸收外界之空气及饮食”。如果一种文化特质与西方文化相背离并且呈现保守状态,那么在该国竞技体育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就成为必然。首先,由于印度的与宗教在印度中的地位导致其他文化进入有严重的壁垒。固有的思想与西方的体育思想有很大的冲突。印度的传统文化思想是重精神轻物质,并且重集体轻个人,重和谐轻竞争。而西方文化的重要特质就是开拓、冒险、竞争和敢于同自然搏斗。这就导致两者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其次,印度对本土文化的优越感也是造就这样发展局面的原因。《印度教徒报》引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全世界47个国家所做的调查,得出结论:“世界上,印度人最自恋。”调查显示,93%的印度人认为本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另有63%的印度人认为印度在任何方面都比别的国家好[ 《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赖云华 崔国文 《体育文化周刊》 2009年05期

]。印度对本土文化固守一份心理宁静而对外来文化的不屑与轻视,必然导致新的文化在印度发展的不顺。本土文化在印度人民心中的地位与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这也是中国与印度同属东方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竞技体育与印度竞技体育发展千差万别的原因。

综上所述,任何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是特定历史文化的必然产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创造的文化和历史必然酝酿出不同的体育思想[ 《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 孙鸿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3月]。印度的传统文化充满着宗教色彩,并且在印度国内印度人民对于其宗教文化的认可与顶礼膜拜是印度的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不同发展境遇的根本原因。由印度的体育发展历程也可以得出:当保守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发展发生冲突时,各种文化交融的不适会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吐故纳新,与异种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就是多样化的融合,只有与世界文化相融合,才能为本土文化补充新鲜血液,才能让本土文化立于世界之林。

注释:

①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名族学院学报.2004.9.

②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名族学院学报.2004.9.

③赖云华,崔国文.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J].体育文化周刊.2009(05).

④孙鸿.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参考文献:

[1] 陶晓辉.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名族学院学报.2004.9.

[2] 赖云华,崔国文.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J].体育文化周刊.2009(05).

[3] 孙鸿.影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根源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2、能力目标:能运用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识别民族;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民族观念。

[教学重点]民族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民族与种族的区别;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预备]CAI课件

[授课类型]单一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新课)CAI展示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里的“民族”、

“花”、“兄弟姐妹”特指什么?

生:民族。

师:那民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学习。大家先看五分钟的

书,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民族具有四个特征,它的地位怎样?

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一、民族的形成(板书)

1、时间

2、过程

师:民族形成于什么时候?

生:原始社会末期

师:为什么不是其它时候?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师: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

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

即民族逐渐形成。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副板书)

师: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民族

1、概念

2、特征

1)、共同语言

师: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师: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板书),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

就是同一个民族呢?

生:略

师: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

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

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我们怀集就有好几种

语言。再来看第二个特征:

2)、共同地域

师: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板书)。这是民族与氏族

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要害的一步。既然这

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

生:略

师: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怀集也有好几个民族。

3)、共同的经济生活(板书)

师: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板书),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

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

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共同的心理素质

师:大家齐读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

生: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

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

师: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小背篓》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

(放音乐或教师亲自唱〈小背篓〉)

师:这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她就是凭着这一首歌而一炮

走红。在这首歌里面就很好的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吃——糍粑

住——吊脚楼(副板书)

用——小背篓

师:同时,我们在投影上看到绚丽多彩的衣服就是土家族的服饰。(穿——衣服)

师:其实,土家族还有很多风俗习惯,其他少数民族也一样。以后讲少数民族时再

给大家介绍。这些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

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才使之成为区别民族的最

显著的特点。

师:民族的这四个特征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师: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同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师民族形成的首要的前

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咯额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

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

师:关于民族及其特征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区分几个概念:

三、民族与氏族联盟、种族有什么不同?(板书)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师:1、关于民族与氏族部落

A、产生的时间不同,民族产生在氏族部落之后。

B、基础不同,氏族部落以血缘为基础,民族以地缘为基础。

2、关于民族与种族

A、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种族是自然现象。

B、区分标准不同,种族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特征老区分,而民族则以四个

基本特征来区别。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 儿童群体

1.实证研究调查范围――厉山镇简介

随州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43所,在校学生34.83万人。小学学校总数200所,小学生总人数14.47万人,其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4.7万人,占所有小学生总数的32.5%(随州市教育局提供,数据截止2011年底)。

厉山镇位于随州市西北郊,距市区20公里。厉山版图面积239.5平方公里,有6.2万亩耕地,1.55万亩水面,15万亩林场。其中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辖2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8万人,劳动力3万人。2008年实现工企业总产值11亿元,农业总产值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6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100元。

2.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随州市厉山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1~6年级在读学生,年龄分布在6~12岁之间。厉山镇4所小学总人数1938人,其中留守儿童553人,占所有儿童总数的29%。4所学校位置情况如下:厉山镇中心小学在厉山镇上,条件较好,人数众多,留守儿童总数较少。其他三所全在周边村子里,尤其是王岗中心小学,离镇区远,交通不便,条件不好,学生全部寄宿在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较高。三河中心小学是调点,因其留守儿童众多,存在问题最大,全校286人,留守学生200人,占70%(所有数据来源于厉山镇各个学校提供,截止2014年12月)。我们走访了全部4所学校的校长和部分老师,也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各个村,发现农村7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其中务工者中30%是夫妻双双外出务工。打工赚得的劳务费是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量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使当地百姓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远离乡镇较远、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的王岗等地,外出务工人员比例上升到88%。我们面向小学各个年级450名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发放问卷调查表,收回425份。按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

2.1农村儿童抽样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表3 农村儿童抽样样本基本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在抽样学生样本中,从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看,父亲单独外出打工比例最高,占27.9%,其次为父母同时外出打工,占12.3%,母亲单独外出打工比例最低,占9.8%,三类合计比例50.0%,说明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高,若按此比例计算,全市约有7万名6~12岁农村留守儿童。

2.2农村留守儿童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表4 随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样本基本特征

从表4可以看出,在随机抽取的随州市厉山镇农村留守儿童样本中,留守儿童平均年龄较低,为9.5岁。小学留守儿童比例较高,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可能还会呈现上升趋势。在监护方面,9.8%的留守儿童由父亲监护,15.7%的留守儿童由母亲监护,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监护的比例高达72.5%,说明隔代监护现象较为普遍。

2.3随州市外出农民工样本特征分析

表5 随州市外出农民工样本特征

从表5可以看出,在抽样外出农民工样本中,男性占72.6%,女性占27.4%,男性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36.2岁。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文化程度占23.6%,初中文化程度占43.0%,高中文化程度占30.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说明外出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在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值方面,期望值高的占92.0%,期望值一般的占6.8%,没有期望的占1.2%,说明绝大多数外出农民工对子女都抱有很高期望。从中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外出农民工对子女的学习都抱有较高期望,但是由于受到家庭条件的影响,随州市外出农民工对子女的年教育投资平均值为2612元,按照目前教育投资需求显然偏低。

2.4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样本特征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在随州市厉山镇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样本中,男性占47.0%,女性占53.0%,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监护人样本的平均年龄57.6岁。在文化程度上,文盲的占1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9.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5.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0%,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总比例占到82.3%,说明随州市厉山镇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表6 随州市厉山镇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样本特征

2.5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联系情况分析

表7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联系情况

从表7可以看出,父母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留守儿童生活关心不够,尤其对留守儿童为人处世等做人道理的教育不够。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重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就是说,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从属于企业文化,在事业单位发展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文则主要探讨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然后以会计文化为基本出发点,分析会计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在充分了解事业会计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想对应的重构策略。

一、事业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

经过20多年的摸索与探讨,对于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没有统一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称会计文化是由多种内容组成的,包括会计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信念追求、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这种文化内容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在相关的文化精神背景之下形成相关的文化内涵。还有另外一种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会计从业人员在时间活动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财富,它主要包括会计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作风等。

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会计文化也逐步随着其发展而成熟,其主要是由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谨慎、保密这六个因素共同组成,是会计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和集合,为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文化力量。

二、事业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

(1)事业会计物质文化――贫乏性

会计物质文化则主要包括物质文化、手段、工具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就是人类在实际社会实践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这种物质财富往往是与会计相关的。会计物质文化可以称作是会计精神文化主要外在载体,物质文化是有形资产的一部分。从历史角度来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程度都是有先后的,物质文化往往先于精神文化,因此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都会先于精神文化的发展程度,这一点会计物质文化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国当前会计物质文化已经朝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摆脱了手工做账的弊端。但是会计物质文化也存在相对应的弊端,在很多方面很不成熟,会计从业人员的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包括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也需要时间适应,并且事业单位编制紧缺,人员相对匮乏,为事业单位会计物质文化发展形成了强大的阻碍。这样一来,物质文化发展的贫乏性势必会阻碍会计精神文化的发展,从而不能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事业会计文化。

(2)事业会计制度文化――滞后性

随着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我国也开始渐渐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也取得很大进步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比如《会计法》,包括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推进了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但是这些法律制度都是通用的,没有充分地结合相关事业单位的特点,不能完美地与事业单位相关的会计制度和自身的特点相融合,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制度与事业单位管理等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影响了会计功能的完美发挥,进而会导致事业会计制度文化的滞后性。

(3)事业会计精神文化――多元复杂性

事业会计精神文化是一种软文化精神,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的一种文化产物。换言之就是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事业会计精神文化,主要指的就是会计从业人员的精神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等,从业人员的价值感念和信念追求等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最好要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等有效结合,发挥创新精神,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事业单位的决策等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事业会计文化的重构策略

会计文化当前虽然已经有了相对应的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得到完善与发展。深化事业会计文化的发展,加快相对应的发展等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会计文化的重构策略首先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由于我国目前国情的不同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桎梏,我国目前的会计文化重构没有形成和完善,因此要采取要队形的策略,从多种渠道来获取相对应的资源。其次要实现动态发展,一个事业单位的会计文化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首先要跟上事业发展的脚步,会计文化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慢慢沉淀,到最后的更新、重构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除此之外,也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要求人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会计文化重构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一是会计文化的规划,必须严格遵循科学规划的原理,进行合理的分析,传统文化和现实会计文化相结合,有取有舍,有进有退,使得会计文化能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凝聚会计的领导力量,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模式对于会计文化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要适当的改变管理模式,员工也要适可以事业单位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为会计文化的发展创造强有力的发展条件。

结束语

一个事业单位的文化对于是都能够体现自己本身的品牌价值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事业单位的精神面貌和核心价值的实现和体现等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员工的形象来完成的。会计文化作为事业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否真的充分了解会计文化的基本特征,从而真的是否可以对症下药,提出想对应的重构策略对于事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也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整个事业文化的顺利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云,石晓磊.会计文化重构与再社会化:一个中国文化背景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刘冬荣,陈晟.会计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8篇

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IPCC明确指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引发的温室效应造成的。长期以来,碳排放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商业部门、交通部门等,这种“部门”的碳排放研究忽视了个人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忽视了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生产活动终端需求的家庭的生活消费。目前,从研究成果来看,家庭的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如比娜(Bina)等运用CLA模型对美国居民消费行为和环境影响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超过80%的能源使用和CO2排放是由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满足其需求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根据社会学基本理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居民消费多以家庭消费方式展开。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997年家庭消费行为占全美能源消耗的28%,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美排放量的41%;王彦等研究中国家庭碳排放,结果表明,家庭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由1995的19%上升到2004年的30%。由此可见,家庭碳排放对全社会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部门”碳排放研究不能解释家庭活动的碳排放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也无法解释同一个城市或社区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数、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等)差异而产生的碳排放的差异。因此,基于家庭消费视角的碳排放研究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基本特征和家庭能源消费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国外学者帕乔里(Pachauri)借助家庭微观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是家庭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杰克逊(Jackson)的研究表明,家庭规模、住房面积、成员结构、消费水平等家庭特征是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弗林格尔(Vringer)等发现,户主年龄在40-50岁的高收入群体,其家庭能源消耗最大。杨选梅等以南京为例认为常住人口、交通出行、住宅面积是影响家庭碳排放的显著因子。杨瑞华等对全国不同地域9个城市的家庭碳排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城市家庭碳排放特点和不同地域城市碳排放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碳排放量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和家庭常住人口数呈正相关,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家庭的碳排放量高于内陆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威尔森(Wilson)等研究了家庭成员的环境认知、能源消费行为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二是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阿尔蒙德(Almond)等研究发现,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由于需要家庭集中供暖,其碳排放量特别高。卡恩(Kahn)通过使用1993年美国居住能源消费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居住郊区化对能源消费的显著影响以及其环境后果。黄茹等通过广州市3个不同区位类型社区家庭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市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居中,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张馨等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碳排放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碳排放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碳排放有所下降。三是从时间序列分析家庭规模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蒋耒文等认为,相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消费的主要单位,在人口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家庭规模变化导致的家庭户总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碳排放产生明显的影响。陈佳瑛等就中国1978-2007年家庭模式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家庭规模与总户数对于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力,家庭户单位体现出对人均单位未能包括的家庭消费行为模式的包容,因而可能成为更合适的居民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的分析单位。王钦池认为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应该存在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家庭规模,称之为最优家庭规模。当家庭规模大于或者小于最优规模时,都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总体说来,家庭碳排放的研究视角从开始较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家庭微观层面。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能耗消费量将不断增长,导致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对某一区域或省域的家庭碳排放特点及变化特征做详细调查研究,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区域的家庭特征、低碳消费行为分别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社区及微观家庭成员的减排政策。本文将以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江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并分别对调查城市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成员低碳消费行为与家庭碳排放的相关性作回归分析,最后得出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城市家庭碳排放调查”研究小组对江苏省城市家庭活动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按照江苏南北区域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等特点选取了苏南的南京市、苏中的南通市以及苏北的连云港市,由于三个城市2012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与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最接近,且南京市是江苏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南通市是苏中地区三个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连云港市2012年人均GDP排在江苏13个地级市的倒数第二位,因此,选取这三个城市体现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典型代表性,可以代表不同区域的城市家庭碳排放基本情况。研究在每个城市选择三个社区(市区社区),为了使数据收集更具广泛性和灵活性,并且提高问卷收集速度,在每个社区选择150户家庭采用入户随机发放和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家庭18周岁以上成员填写调查问卷。研究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8份,问卷有效率为95.4%。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家庭基本特征、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和家庭碳排放结构。家庭基本特征包括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消费特征(居住面积)、出行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家庭收入)五个方面,其中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家庭低碳消费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每周购物频率、在外就餐频率、垃圾分类情况、空调温度调控、自备购物袋以及“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六项内容。家庭碳排放结构包括家庭能耗(家庭用电、水、天然气或罐装液化气)、交通出行(飞机、火车(动车)、长途汽车、地铁、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家庭生活垃圾三个方面。

2.研究方法

比娜等提出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onsumerLifestyleApproach,CLA),该方法是从家庭外部环境、个人决策因素、家庭基本特征、消费者行为以及消费行为产生的后果五个方面研究家庭碳排放。该模型首先被用于美国家庭碳排放研究中,随后该模型被众多学者引用。此模型中消费者是指为满足其生活需要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的实体;生活方式影响并决定了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该模型的目的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以便制定出更好的公共政策。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交织,并且其中一些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了解“消费者”变得很复杂。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绘制了基于家庭消费行为特征的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技术路线图。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