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茶文化;app;软件设计;跨领域应用

因特网的推广使用,人类社会逐渐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制造了许多便利的生活工具,典型的有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其中手机应用起来最为方便快捷,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手机的运行离不开各种app的支持,随着各种app的问世,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姿起来,诸如微信、微博、腾讯qq等。这些app都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借助app的风靡程度,设计一款用于茶文化传播的手机软件,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的跨领域应用,推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茶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茶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漫时间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逐渐从采茶、制茶、泡茶、表演茶艺、制茶、机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或者说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中融合了儒、佛、道等多家思想,随着社会的推移和变革,茶文化不断被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包括茶道、茶精神、茶具、茶学、茶艺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茶文化体系。1.1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中国传统茶文化中融入了儒、道、佛等多家思想文化中的精髓,追求“怡、清、和、真”的思想境界,首先,“怡”说的是“怡情养性”,明显出自儒家思想,古人认为喝茶能强身健体、滋补养颜,参悟茶道也是基于修身、怡情和养性的目的下进行的,人们从喝茶中不断渗透人生哲理,从而达到“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清”有清廉、清心寡欲之意,茶叶味微苦、茶香清淡、茶水清澈如玉、茶室环境高雅清净,与茶叶有关的一切都追求“清”,故而古人赋予茶文化以“清”思想,告诫人们要按照“清正”、“洁身自好”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和”也是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的典型体现,中国历来崇尚以和为贵,人们以茶会友、接待宾客,整个过程都坚持以“和”思想作为核心指导,处处体现出“和”文化的基本宗旨;最后,茶文化中的“真”思想即追求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境界,以期做到抛开名利、返璞归真。1.2正在消失的茶文化历史上的中国创造了璀璨的传统茶文化,处于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的我们,要做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工作,正面临着新的考验。信息时代各种电子智能设备的出现,几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生活习惯,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变化。精湛高超的茶艺表演的魅力有可能抵不过手机游戏的诱惑力。周边环境的变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若还不转变态度、采取措施,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茶文化即将要从我们的视觉下慢慢的减略。1.3信息技术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作用,拯救即将消失的传统茶文化,推动茶文化的传播,实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信息技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实现茶文化快速而大范围的传播和宣传,各种网站及搜索引擎的开发和建设,为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平台;另外,发达的网络技术可以把死板的文字茶文化知识转换成图片、声音、视频等的形式,对现在的80、90后的年轻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例如:茶艺表演教程、趣味茶故事讲解等,可以增加人们与茶文化知识的接触机会,进行茶文化相关知识和技艺的观赏及学习,使得茶文化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茶文化的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此外,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网友们之间进行资源传送、心得交流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增长见识。由此可见,新技术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过时和淘汰,相反,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包容,实现共同发展。

2app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app,英文全称为application,译为设备、应用,通常是指安装在手机上的使用软件,例如淘宝、支付宝、酷狗音乐等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app。app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规律,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app的应用和协助。2.1app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针对不同产品性能的不同,其适用app的具体开发流程必然也会有所差异,尽管具体设计过程中略有出入,但其基本设计流程还是不变的,通常情况下,app软件的设计流程由市场调查、设计软件、编写代码、软件测试、app及后期维修处理六部分组成。市场调查主要是统计分析大众的需求,从而便于app应用功能的定位和规划;开发者明确开发方向后,就进入软件的设计阶段,包括内部功能设计及外界面的设计,前者要求符合大众应用需求,方便操作,而后者主要是强调软件外观上的视觉欣赏效果,以便充分利用消费者“外貌协会”的心理;代码是app运行使用的理论基础,因此代码的编写显得尤其重要,常用原生语言ObjectC、C语言等编程进行编写;测试结果将决定app是否能投产使用,并且为软件性能提出不少修改意见,使软件设计趋于完善;最后就是关于app的相关市场和维修处理了。2.2app软件设计常见模式app软件设计的常见模式是原生开发和网页开发模式。原生开发也称为NativeAPP开发模式,这种设计模式的特点是其开发出来的app只能在本地操作系统上进行运行,不适用于其他手机系统,离线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消息推送,能够充分利用设备上的本地资源,但开发成本较高、软件升级较为麻烦,所以大多数app软件设计都采用WebApp设计模式,即网页开发模式,该模式开发速度快、安装及更新都比较方便,且能够跨平台设计,所以应用范围较广。2.3文化传播app软件的开发应用近年来许多借信息技术、网络系统,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app软件逐渐流行起来。例如:在2013年故宫博物馆推出的首个iPad应用—胤禛美人图,胤禛美人图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有名的女子绢画,其中绘有美人读书、喝茶、赏竹等12种形态,这款app以动画的形式向大众展现了图集中的内容,让其中的景物活了起来,除此之外,软件界面上还设有许多链接,供用户点击查看画卷的历史背景、生活习俗及细节欣赏等。由于这第一款app市场反响度很好,故宫博物馆又相继推出了紫禁城祥瑞、3D故宫等app。这在市场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app下载。文化传播app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同时还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有效的传播途径,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3信息技术在茶文化传播

app软件上的创新应用3.1茶文化传播app软件设计实例分析3.1.1茶道精神及茶艺文化传播中国茶文化大全茶艺茶道app软件,是以茶道精神及茶艺文化作为基本内容进行设计的茶文化传播app软件,其宗旨是“关注茶文化,品茶艺、学茶道”,软件从茶的品鉴、水的选择、茶具以及泡茶等多方面的内容入手,以视频的形式详细讲解了水温、投茶量、茶具的摆放及使用、冲泡步骤等细节方面的内容,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传统茶道精神及茶艺文化,在居家自饮和待客饮茶等不同场合都可练习应用,实现茶文化的传播普及。3.1.2趣味茶故事分享相比茶艺茶道app,中国茶文化app软件多增添了趣味茶故事分享的应用程序。在学习传统茶文化之余,听听有趣的茶故事,可以帮助用户缓解疲劳,保持愉悦的心情,调整状态。更增加了用户对茶文化传统知识的兴趣,且该app软件还经过了人性化设计改善,既可以视频观看,也可以当做听书软件。其应用起来非常方便,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趣味茶故事分享将成为下一步茶文化传播app的研究开发方向。3.2信息技术跨领域应用的创新展望信息技术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播APP软件设计中的使用,除此之外,中国茶文化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有更大的挖掘潜力,例如茶文化网上教育平台、茶艺网站建立以及与茶文化相关的手机游戏软件的开发设计,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茶文化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将成为信息技术的跨领域应用的新目标。

4结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缔造者,茶文化随着我国的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逐渐形成,其中凝聚了千百代人的智慧和努力,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是中国历史和文明的象征。身为新一代接班人的我们,不应该眼看着中国茶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却置身不顾,而应当以我们所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来推动传统茶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推广,创造属于信息时代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孙莉娜.APP开发应用的创新与实用性分析[J].电子制作.2013(20):99-101.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博物馆;博物馆文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092―02

一、博物馆现象与中国博物馆的产生

博物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国博物馆诞生的标志是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中国人最早见到博物馆并把它介绍给国人的是福建人林P(真)。他在《西海纪游草》中记述了1847年在美国参观博物馆的所见所闻。这本书稿当时在福建、厦门等地广为流传,曾被时任洋务派闽浙总督的左宗棠等人注目存阅。1866年,在清政府派出的赴欧洲考察团中,外交官刘椿及其随员在欧洲参观了20多个博物馆,他们通过“笔记、记忆思索、叙述奇异”等方法和文字,向国人介绍了西方博物馆。

1895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在上海强学会的章程中把“开办博物馆”列为重要项目并上报朝廷。1898年,光绪帝接受了康有为“劝历工艺、奖募创新”的建议,规定对捐款办博物馆者“其款项数额达20万以上者赏给世职,10万两以上者赏给世职或郎中实职。5万两及2万两者均有大小官职或赐给匾额”。这是清政府“重博物、兴办馆”的体现,可惜的是这一办法从提出上书到光绪帝同意兴办,还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就与“”一起夭折了。之后,康有为出访欧洲和意大利,对所到之处博物馆详细考察了解后写成了《意大利游记》一书。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本博物馆学的论著,书中真正接触到了博物馆的保管、陈列、引导、建筑等问题。

到了清末,许多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了一些博物馆,开始向中国人演示西方博物馆的模式、作用,使得中国人直接地看到了什么是博物馆。1905年,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实业家张謇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配合了学校教育,也宣传了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启了兴教育风气之先河,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博物馆是高雅文化的知识殿堂

博物馆是高雅的文化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我国的故宫,都收藏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珍品供皇室和达官贵人欣赏和把玩。所以,这高雅的殿堂也就变成了上层贵族享受的专利,普通百姓无法问津。法国大革命后,中国后,这两座宫殿作为博物馆逐渐向社会开放。最初的开放虽然不太彻底,有许多限制,但它毕竟为社会民众打开了文化之门。这种大众文化的进程,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其标志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大会于1960年12月通过的《关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的最有效方法的建议》。文中指出“博物馆可以有效地协助完成这些任务”,“进一步推动普及教育及传播文化;通过人民之间的合作促进、不分种族、性别或任何经济、社会差别的教育机会均等之观念;在增进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并保存、增进和传播知识”。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博物馆涵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雏形阶段,博物馆是奇珍异物的收藏所;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遗物受到重视,出现了搜求、研究古物的热潮,博物馆不仅保藏古物,而且对古物进行研究、探讨;19世纪末。人们把博物馆看作“博览兼收、益智集思”的机构;20世纪初,博物馆是“高阁广场、罗列物品、古今兼备、纵人观览”之地;20世纪30年代,博物馆发展为一种文化机构,不再是专门用来保管宝物的仓库,而是以实物来作教育的组织,是探讨学问的场所;50年代就明确提出,“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与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陆续在一些大城市建立博物馆,发展也较快,有国立的,也有省立的,而且各类博物馆的藏品和规模都很可观,像北京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当时都拥有藏品达20余万件,博物馆和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且得到公众的欢迎和认可。

三、博物馆的功能和传播教育作用

博物馆的功能是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任何一个博物馆都必须有藏品,藏品是博物馆全部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藏品,那它再华丽高大也不能称其为博物馆。具备有大量藏品后还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工作,只有对藏品进行深入研究、对历史做科学研究,才能揭示藏品所具有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从而开展博物馆对社会的文化传播教育工作。所以,教育在于有效地将藏品与研究成果和社会公众联系起来,发挥文物这一“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作用。这种手段、中介和方式,就是博物馆的教育传播。

国内学者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博物馆在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中的特殊价值,出于开发国人的民智而引进博物馆。其实美国、日本当时从欧洲引进博物馆都是着眼于博物馆的教育价值,美国不仅在早期甚至现在,都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放在主导地位。我国最早引进与大力兴办博物馆,实则以教育为上,起初许多省在创办博物馆时都定名为教育博物馆。如甘肃省博物馆的前身是1939年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组建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称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被正式命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国家投资280万元,建成了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为上世纪50年代兰州十大建筑之一)。几十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利用丰富的藏品资源和专业化的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中外宾客的好评。2002年,在全国博物馆发展建设的大形势下,国家、省市政府对甘肃省博物馆文化事业极为重视,进行了财政扶持,建成了今天具有现代化藏品保护、科学研究、全方位多媒体陈列展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甘肃省博物馆新馆展览大楼。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3篇

一、民俗文化及其内涵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现象。著名民俗学者钟敬文是这样解释“民俗”一词的:“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的内容繁杂广泛,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等。一个国家的文化由表层文化和本质文化两个层次组成。表层文化分布于浩瀚的古籍文献中,本质文化流传散播于民众生活中。其中,民俗文化即是本质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的价值。

1.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俗风情描写的不在少数,如包含技艺民俗的《吆喝》《安塞腰鼓》《口技》,包含建筑民俗的《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包含服侍民俗的《陌上桑》等,包含岁时节日民俗的《社戏》《春酒》,包含礼仪民俗的《边城》《阿Q正传》《背影》等。这些民俗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时渗透民俗文化,利用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能缩短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且一些文章作者本意已渗透很多民俗文化,如不了解,则很难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文章主旨。

2.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化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民俗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正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比如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在每一位游子看来,不管身在何处,不论工作有多忙碌,不管路途多遥远,都要在除夕夜前赶回与亲人团聚。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乡土情结,根植于每位炎黄子孙心里,影响深远,不可磨灭。这种心理共识,在非常情况下能迅速释放其能量,凝聚人们的心理共识,汇聚成共同的情感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学习体会这些民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一是熟识更多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民俗的载体,一些词汇直接陈述和反映民俗。“柳树”代表离别之意,松柏“寓意着不屈”,“牡丹”代表富贵,“鸳鸯”预示着美好的爱情等等。二能了解天文地理、礼节禁忌、立法岁时等知识。人教版教材编入的小说《边城》,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和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三、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1.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相关素质

对教师而言,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增强自身民俗文化的意识,认真研读领会传统文化专著,以自身的见解引导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汉字,自发明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深刻含义。大量的汉字背后都有一段典故或神话,教师自身能不能解读,关系到民俗文化传承的质量。

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学习民俗文化的主要途径,教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课题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对于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既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又了解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虽然民俗文化教育价值明显,但毕竟不是课堂授课的中心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备课,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运用的时候,考虑具体的授课内容、学生的学期情况等因素,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不可忽视。民俗文化是“活”的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校可安排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是邀请民俗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民俗讲座;二是多组织策划具有当地特色民俗活动的节庆活动;三是举办民俗知识竞赛、话剧表演、作文竞赛、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等校园文化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更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效益多重。

参考文献: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原语文化;目标语载体;双向交流;交际能力

一、语言交际能力与原语文化

美国社会学家Hymes根据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并指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规则知识,还包括在交际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Canale和Swain又将交际能力更进一步地描述为语法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交际功能体现在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上。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交际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的缺失意味着交际过程受阻。

原语文化在此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文化,是他们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体系是语言、文化和言语(即语言交流)三者结合的有机体,语言交际的社会背景是目标语文化和原语文化的交融。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英语课堂上的原语文化内容可以用目标语作为传送载体。大学英语学习中师生双方的文化身份都为中国,原语文化的丧失意味着学习者的语言交际中整体社会背景支持的残缺。

二、单向文化输入与原语文化意识缺失的后果

多元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永不枯竭的文化源泉,带来了文化革新,成就了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在此大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开始关注语言与文化间的密切联系,教材中欧美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习俗等被大量输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相关目标语文化背景。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意识的缺失。亦有人错误地将“多元”等同于英美文化的“单向”输入。

笔者曾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大学英语2~3级)中进行过一次包括口试、笔试、填写问卷、面谈等几项内容的调查,结果发现,80%左右的学生了解并且可以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汉堡包、皮萨等西方食品,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英美作家及其代表作,摇滚歌手、英国女王等英美国家的明星人物。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述和介绍最起码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四大发明、文房四宝、灯谜对联、京剧武术等,有些甚至不知道怎样说孔夫子、道教、故宫和中秋节等。原语文化缺失现象直接导致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整体社会背景支持的残缺。隐含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民族文化信息差异如不加以沟通,是不可能进行顺畅的交际的。

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友人、教师等进行直接交流的场合,本应是交际主体的学生们多数情况下只能充当“客体”的角色:用英语提出问题、倾听、接受、再提问——一个看似主动而实则被动的过程。以“问”代“谈”实属无奈,因为要想用英语说出使受众感兴趣的、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内容就意味着要同时兼备三项能力:一是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二是要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三是要具备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而第三点恰恰是许多学生的弱项,即缺乏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造成口语和书面表达的重大阻碍和心理障碍。

三、原语文化意识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Gardner和Lambert把学习者的动机区分为融合性(integrative)和工具性(instrumenta1)两大类。持融合性动机的人倾向于认可和接受目标语言文化,准备采纳并融入该文化的生活。而持工具性动机的人学习目标语言是为了某种较具体的实用目的,如研读论文、谋求职业、项目交流合作等。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持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要比持工具性动机的第二语言学得好。

如果完全套用这一理论,那大学英语教学中似乎没有必要融人原语文化,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笔者对本年级英语考试成绩排在前30名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面谈的结果表明,只有三名学生(10%)在英语学习中持融合性动机,其余27名学生(90%)都明确表示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实用的目的,也希望能同目标语使用者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但是他们并无对目标语文化的依附心理,也并不准备采纳该文化的生活方式。尽管所有学生都同意“对所学语言及其文化是否持开放、肯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语言学习效果”,他们也无一例外地认为“无法用英语介绍、宣传祖国文化直接导致他们语言交际中的挫败感、被动感”。

依照对于学习者情感分析的框图,可以设置出如下推论:如果能使学生在英语的双向文化交流中以主体身份添加进本土文化内容,进而看到祖国文化得到了客体的认可与赞美,他们会获得成就感并进入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

这一关系在对3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的以下三项中亦可略见一斑,如表1所示。

这一调查结果基本验证了笔者的设想,即学生们学习目标语文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正理解和掌握其语言。无法用英语进行双向文化交流会使学生们的自信性、自尊心和积极性受到打击,继而影响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原语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回归途径

造成英语教学中原语文化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交际能力,即语言、交际、本土文化综合知识能力的薄弱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如下三点:

1.教与学中原语文化意识的淡漠

某些英语教师过于注重外语语言知识和西方国家文化知识的讲授,而不是从整体视角去解读语言背后的多元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使用英语传播本土文化能力的培养。

2。英语考试引起的应试学习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中几乎没有本土文化能力方面的测试项目,凡是涉及到文化背景的考查概不涉猎原语文化信息。英语考试的这种“异化了的功能也迫使学生不得不抛开英语中的原语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

3.英语教材内容输入比例不合理

很多英语教材忽略了在中国本土进行的英语教学背景下师生双方的文化身份,在知识点的编排、文章的选取、词汇的释义、语法的讲解以及习题的编制等方面仅局限于目标语文化与背景知识的导入。

要想唤起学生们的原语文化意识,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英语教师必须具有传播多元文化的意识

教学目标、内容和整个过程都应该渗透着多元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和手段,找出授课内容可以映射到的原语文化信息。在向学生介绍、解读课文时,适时地向学生输出相应的原语文化,使学生在比较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异同的同时,学会使用英语表达原语文化信息(如对西方特有典故进行讲解时,可引入意义相似的中国成语典故)。

2.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原语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首先要强化学生热爱本土文化,渴望输出本土文化的意识。不应当妄自菲薄,抛弃母语文化。文化是多样性的,也是多元化的,其内在价值的平等性决定了文化无所谓高低之分。每种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思想和智慧的沉淀,它与本民族有着根和生命的意义。学生需要以宽容、理性、欣赏与平和的心态,去鉴别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语言中的文化意蕴,并在已有的文化知识基础上,获取自己的文化判断力和文化敏感性。

3.教材输入内容的合理分配

Hutchinson和Waters将教材设计中的“输入(Input)”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语言知识(Language),二是主题内容(Content)如图2所示。

教材中作为载体的语言Language无疑是目标语,但是从主题内容Content上完全可以使目标语文化与原语文化双向输入各占一定的比例。如在介绍奥斯卡奖、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节”及苏格兰传统舞蹈目标语文化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同时介绍中国戏剧、民乐、曲艺等舞台艺术。在涉及某些对中国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的、具有地域色彩的中华民俗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实物展示。之后,在Language和Content输入的基础上设计出双向交流的Task。在对目标语文化和本土语文化这两种东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参照和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现象,更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同时也能介绍、宣传中国文化。在这样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以良好的心态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

4.开设ESP中国文化课

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开一门以介绍祖国文化为主线的特殊用途英语(ESP)课程。文化学家通常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表层,即器物文化;中层,即制度文化;深层,即观念文化。在以提高双向文化交流能力为目的的中国文化课上,教师可以以第一个文化层面为主,同时结合时事及学生们的兴趣热点兼顾其他两个深层面。课程内容应当是有代表性、民族性和趣味性的主题,如传统舞台艺术(戏剧,民乐等)、笔墨艺术(书法、国画等)、文学艺术(唐诗宋词等)、饮食文化(小吃、茶艺等)、服装饰品(旗袍、蜡染等)、修身养性(太极、武术等)、传统思想意识(儒、道、佛教)等。

中国文化课用英语为载体介绍中国本土文化,这一奇妙的组合将使以往在外语课堂上学生们习惯的角色从被动的西学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东学弘扬者,在对目标语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对比、对照、学习、借鉴和宣传中,在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英语的实用能力。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张珩;书画收藏家;书画鉴定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24-02

张珩(1914—1963年),字葱玉,又字希逸、西村居士,斋号韫辉斋、木雁斋,吴兴(今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其祖父张均衡(1871—1928年),字石铭,号适园,为南浔著名藏书家和书画碑帖收藏家。父张乃烨(1892—1918年),字仲平,工诗文,精于版本目录之学。伯父张乃熊(芹伯)为银行家、著名藏书家,叔父张乃骥(叔驯)为著名古钱币鉴藏家。张葱玉4岁时其父逝世,张葱玉就由祖父张石铭管教着。张葱玉和祖父生活在一起,整天泡在古书画堆里,从小过眼的古书画不计其数,耳闻目睹,日夕熏陶,加上祖父在旁指点,其读书、练字、品画的功夫自然非同一般。

张葱玉14岁时(1928年),他的祖父就去世了。三年后张家分家,17岁的张葱玉一夜之间成了身价200万的百万富翁。 “古代人论史学家须具有才、学、识三长。今天谈到古书画鉴赏的学问,我认为三长之外还须添上半个字,还须有财”,“张珩先生在有财力的家庭中,自己又夙具颖异的天才,接触的师友又多是当时饱学之士,所以他所具有的成就,绝非偶然而得的”。①葱玉先生经过多年购藏活动,建立起门类齐全收藏体系,所藏书画上至晋唐五代、下至宋元明清,尤其是对高古书画的收藏,名列榜首。吴湖帆在《醜簃日记》中说:“葱玉年才廿六,所藏法书未海内私家甲观,而自书仿元人亦至佳,洵少年中英俊才也。”②收藏大家吴湖帆都如此称赞,可见张葱玉昔日收藏之盛况。笔者从1947年张葱玉好友郑振铎为其编撰《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70幅古书画作品的统计中得出,唐代2幅,北宋1幅,金1幅,元代22幅,明24幅,清20幅,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唐代张萱《唐后行从图》轴(绢本设色)和唐代周昉的《戏婴图》卷(绢本设色)。

张葱玉的书画收藏眼界极高,其钟情于晋唐宋元,对明清书画的热情不高。 收入《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中的唐宋元作品共26幅,占了37%,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清初六大家”13幅占了收入清代作品的65%,“画中九友”14幅占了收入明清作品的29%,对于明清的作品其则是注重收入名家的精品。郑振铎在《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的序言中说“葱玉为吴兴望族,袭适园旧藏,而十余年来,所自搜集者,尤为精绝,自唐张萱《唐后行从图》以下,历朝剧迹,无虑数数十百轴,皆铭心绝品也,元人宝绘尤称大宗,至明清之作,亦抉择至慎,只眼别具。”③对于张葱玉收藏的品味和史料价值给予极大的赞誉,同时也对他的鉴赏眼光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启功对张葱玉的鉴赏水平的赞赏:“这次大家都是初次接触散在东北故宫的著名书画,其中只有几件以前延光室出版过影印本的,看到曾经见到影印本的原迹,都不免有所赞叹欣赏,而张先生却一直冷静的指出其可疑之点。如倪云林的《狮子林图》、梁楷的《右军题扇图》等,终于确定这是临摹本而非原件。我们由此不但对张先生的学和识更加佩服外,又见他在不为古书画大名头所震慑,坚持冷静地、客观地分析研究的一贯态度,才明白所以《韫辉斋所藏唐宋以来名画集》中那些名画无一伪品的缘故了。”④翻开张葱玉1938年到1941年的日记,我们发现他和现代画家多有交往,却很少谈到收藏现代画家的记录,唯独提到关于齐白石绘画的收藏。张葱玉对齐白石可谓是慧眼识人。在张葱玉的日记中,1941年1月23日:“至荣宝斋购齐白石画一帧,精妙绝伦。拟装成横卷,以俟五百年中识者鉴赏。”⑤1941年2月25日:“余购齐白石画二帧,观者嗤怪,因跋而藏之,不复示人。”⑥当时齐白石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而张葱玉在不到40天内,就两度购进齐白石的绘画,我们不得不佩服张葱玉的鉴赏眼光。

张葱玉是现当代著名书画大收藏家和大鉴定家,高才博学,记忆惊人,堪称一代鉴定“天才”。张葱玉曾在1934年、1946年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关于张葱玉的书画鉴定思想,充分体现在其著作《怎样鉴定书画》、《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古代书画的厄运与幸运》、《说明》、《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及201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张葱玉日记》中。

余绍宋曾在日记中嘉许张葱玉的鉴赏水平,说:“张葱玉、沈晓帆来访,极致倾慕之意。葱玉年少十九,而看书画颇有眼光。询其在芗泉处所见如何?所答颇与余相合。芗泉所藏瑕瑜互见,实因所见不多,故真伪难以确辨。然而收藏既富,其中亦多精妙之品,在杭州固有自诩一大藏家也。大抵鉴赏一事,关系天分。若不能书画者,尤难穷其奥窍,此真索解人一得。”⑦

张葱玉结合自己长期的书画鉴定实践,对历代的书画鉴定经验进行了分析,颇有创见,初步形成现代中国书画鉴定学的理论和方法。张葱玉1960年曾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邀请,做过《怎样鉴定书画》的系列讲座,也应邀故宫博物院刘九庵、文物出版社张圣福及旅顺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举行书画鉴定演讲。在他去世之后,友人王世襄根据上述多次演讲记录整理成《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关于《怎样鉴定书画》,薛永年这样说道:“此书不但引进了西方美术史学中的风格概念,而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在集前人之大成并参以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把鉴定可依据的画内外诸因素剖析成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提出了有效使用风格比较方法的主辅依据理论,初步建立了书画鉴定之学的学理与方法,在治学上表现出注重理论性和方法论的特色”。⑧

《怎样鉴定书画》在可用于书画鉴定的诸方面依据中,以辩证的思想,紧紧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书画本身,又从美术史学中引进了“风格”的概念,把书画的时代风格、个人风格作为鉴定的主要依据;把印章、纸绢材料、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等作为鉴定的辅助依据。他既指出了辅助依据的运用,存在着先把握时代风格、时代特征的问题,有指出了在主要依据缺乏比较而不足征信的情况下,辅助依据相对的决定作用。如果说《怎样鉴定书画》以讲述书画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反映了他在书画鉴定上的理论建树,那么他编定的《说明》和文物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则以个案鉴定为特点,反映了他对书画鉴定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是张葱玉留给后人最宝贵的学术财富,从1960年开始到1963年,他凭记忆列出所见书画名迹,共著录绘画1380件,书法821件,这虽和他的理想目标六千余件有距离,也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书画作品。特别有价值的是张氏对许多书画都记下了自己的鉴定意见,显示了他对书画鉴定的真知灼见,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启功在该书的《序》中所概括的书画鉴定五个要素:第一,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第二,了解书画作品的情况(包括伪品);第三,各代书风、画派的了解;第四,熟悉各代收藏记录和利用此类材料;第五,虚心承认今天还未解决的问题。

张葱玉把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书画家个人风格作为书画鉴定的首要条件,是对传统的鉴定方法的一次革新。对元代姚廷美的《有余闲图》卷的评论,他写道:“书法学赵孟頫,此图画法北宗,虽学郭熙,实近子昂,与王渊、张渥相似。元时北宗有二派,唐子华以宋人为宗法,不失故步,余则皆在子昂影响之下。诸家中惟朱泽民稍兼有之,故名独著。若水、叔厚则以花鸟人物名,山水非其所长,然与廷美皆是一家眷属。廷美之名不见于画谱,《图绘宝鉴》仅载姚彦卿,与孟珍同时,师郭熙,笔亦劲健云云。余尝见彦卿小卷,画法与此无异,疑廷美乃彦卿之名,且地著吴兴,与孟玉涧同郡,又是子昂一派,渊源有自,或不诬也。”⑨通过张珩的鉴定意见,足见其对书画时代风格之熟悉。他首先从书画风格判断画法北宗,然后提出元代绘画北宗有二派,一是唐棣宗法宋人,其余的画家都受赵孟頫的影响。他提出《图绘宝鉴》对姚彦卿的记载,并结合自己见过的姚彦卿作品,画法也此图极其相似,其在辨识风格、引证文献的结合中,反映了以细心观察和广博知识求得结论的谨慎不苟。

启功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的序言中说:“人无一切都是完美的,在知识和学问上更不可能那么全面,我自青年时曾见到许多位老辈,听到他们在书画方面的议论,当然也包含对古代书画真伪评价。有些个论点在我后半生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无误的,当然也不是没有个别近似以上所列负面论点的。我从十四岁从师学画,到今八十五周岁,这大半生中,所接触这方面的学者中,最令我‘心藏不忘’的要推张珩先生了。”这应该是中国书画鉴定界对张葱玉的公认。

注释:

①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文物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启功《序》.

②吴元京审定,梁颖编校.吴湖帆文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257页.

③张南琛,宋路霞.张静江、张石铭家族.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305页.

④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文物出版社,2000 年12 月第一版,启功《序》.

⑤张珩.张葱玉日记·诗稿.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第169页.

⑥张珩.张葱玉日记·诗稿.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第176页.

⑦余绍宋.《余绍宋日记》第七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391页.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博物馆 多媒体技术 信息化 陈列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05-02

博物馆是以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为基础,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博物馆把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采用形象化方法,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陶冶艺术审美情操。可以说,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世界文明的窗口,也是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金字塔。

现今在我国各种各样、形形、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几千座。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其陈列展示手段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从最初的博物馆网站建设到现在的博物馆3D虚拟展示,多媒体技术始终贯穿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晋祠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家族中的一份子,也在探索信息化发展方向。

1 晋祠的文化遗产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距离市中心25 km,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园林景观为一体的著名遗址类文化遗产地。晋祠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国的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石刻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孤例;同时,晋祠也是世界王氏、张氏的发祥地。晋词博物馆作为晋祠的主体管理单位,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安全保卫、景区建设、重要接待及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

晋祠文化遗产丰富,建筑、彩塑、壁画、碑碣等均为国宝。

北宋以来的各类古建筑100余座。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的圣母殿堪称宋代建筑典范;同期兴建造型奇特的鱼沼飞梁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实物孤例;建于金大定八年的献殿稳如大殿,巧似凉亭,是我国唯一一座殿与亭结合的古建筑。此外,对越坊、水镜台、胜瀛楼等古建筑也各具特色。

北宋以来的各式彩塑190尊。彩塑侍女像突破了北朝以来宗教造像的藩篱,是中国雕塑史上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研究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以及研究宋代彩塑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元代乐伎像为目前已知的全国唯一一组完整的元代乐队塑像,是研究元代杂剧和古代乐器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此外,水母楼鱼美人像、老君洞金身三清像等古代塑像,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壁画12处,最有价值者当属关帝庙内壁画,是目前己知的唯一一套完整的古代三国志连环画壁画。

碑碣石刻400余通。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被誉为第一通行书碑,是晋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凿刻于武周时期的华严经石刻,共132块,内有19个武周造字,武则天亲笔为之题序,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此外,晋祠金属文物也有突出代表。四尊宋代铁人挺拔威武,虽历经风霜,历千年而雄风不减;五对铁狮分别铸于宋、明,张牙舞爪,威风八面;五口大钟满布铭文,记载着历史岁月沧桑。这些文物代表了古代冶金技术的突出成就。

晋祠青山环绕,碧水川流。在这里,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古树掩映,曲径通幽。馆区内有古树名木80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26株。西周初年所植周柏(卧龙柏)、长龄柏经碳十四科学测定,均已有3000年树龄,隋唐所植的数株槐树,历经1500年风霜雪雨,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苍苍。

2 晋祠的陈列现状分析

2.1 晋祠的陈列内容及方式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1696亩,其中,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占地1518亩。馆区建筑面积22762.4 m2,约占馆区面积的19%,古代建筑100余处,共计14165 m2,占建筑总面积的63%。目前,博物馆内绿化总面积达36548.4 m2,约占核心景区面积的30%。其中新增人工绿地7305 m2,约占整个绿化面积的20%。

由于晋祠博物馆主要是以古建园林为主的博物馆,有别于传统的历史类博物馆,其陈列展示的技术手段受到很多局限。类似于故宫博物院,所有的陈列展示必须依托每一个单体建筑才能实施。但是晋祠又具有其独特的元素,在晋祠的每一个单体建筑内,又有诸多附属文物,例如:彩塑、壁画、碑刻、楹联匾额等。加之晋祠的每一处建筑的建筑年代有所不同,所以每个单体建筑的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都各具特色,形成了如今晋祠这样一个古建筑博物馆,具有晋祠特有的风格。另外,晋祠古树众多,最早的古树为西周所植,距今3000多年,之后历代均有所植。加之晋祠建筑类型丰富,亭台桥榭均有实例,又使晋祠成为了一个园林式博物馆。但晋祠既不像颐和园皇家园林那样规模宏大,又有别于苏州私家园林那样小巧别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此,晋祠的陈列主要以本身固有的建筑群、古树名木及建筑附属文物为主要内容,陈列手段也就比较单一。在整个陈列过程中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在不涉及文物本体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辅助说明,例如:说明牌等。但是所有的陈列元素必须符合晋祠自身的建筑风格,要与建筑本身浑然一体,因而缺乏生动。许多前卫的设计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无法实施,所以晋祠的陈展风格就只能古色古香,不能有过多现代的元素出现。

除了晋祠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之外,晋祠还有董寿平美术馆、傅山纪念馆、世界王氏、三晋廉吏馆及赵梅生美术馆等基本陈列。这几个展览依托各自独立的展览环境,运用了一些常规展览的技术手段,有展柜、灯光、说明牌等。为了增加展览的视觉效果,在展柜的选择、展品的布置、灯光的照射、说明牌的设计等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整体展览色调的把握均与展品本身溶为一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比如在昊天神祠内布置的三晋廉吏展,展览以图版的形式出现,展览运用暖色调,这样在灯光的照射下,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图版中用历史人物画像结合文字说明,设计讲究,图文结合融洽,给人一种和谐之美,使人有种亲近的冲动。另外,在一些展区运用了一些多媒体设备,比如在董寿平美术馆和三晋廉吏馆安装有液晶电视,循环播放董寿平生平视频及图片、历代廉吏小故事等内容,作为辅助陈列增加了展览的观赏性和知识的延展性,起到了极佳的展览效果。

为了丰富展览内容,我们在董寿平美术馆内专门布置了董寿平先生生活馆。该馆是与主展区紧密连接的,不仅陈列有董寿平先生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还原了董老生前家中的生活场景,而且仿照真人等比例制作了董寿平先生硅胶像。在游客参观完董寿平书画精品之后,观看董老生前的生活情景,使游客更加了解董寿平老先生这位书画巨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

2.2 晋祠现有陈列的局限性

晋祠虽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对其流连忘返,但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也给广大游客带来了遗憾。例如:在晋祠主殿圣母殿内陈列的北宋彩塑侍女像,因为常年处于大殿内,环境相对独立。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及行走带入的灰尘会对彩塑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出于对文物保护的目的,我馆不得不将其封闭,游客只能通过栅栏远远观看这些美妙绝伦的艺术精品,无法近距离观摩;在圣母殿南侧的水母楼二层陈列有明代彩塑鱼美人像,是晋祠的又一彩塑精品,因为水母楼为木构建筑,而且通往二层的通道既陡又狭小,也有同圣母殿内彩塑一样的原因,故而游客也无法看到其尊容。

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我馆在景区正门入口广场宣传栏内设置了部分展示,但这些展示只是诸多精品中的一部分。另外,我馆的印刷出版物《晋祠彩塑》中较全面的展示了彩塑内容,但出版物只能平面展示,无法展示全貌,对广大游客来说同样无法感受彩塑的传神之处。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我馆也做了一些工作。2012年我馆对晋祠景区核心景点进行了全景扫描,并经编辑后制作成景区虚拟展示数据,链接在晋祠官方网站上。这样,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身临其境,看到晋祠全貌,也能领略实地无法看到的内容。但是,对于不经常上网的人群,同样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 多媒体技术应用构想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尤其近年来在博物馆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文物展品的三维展示、文物制作过程的模拟、建筑结构的三维模型展示、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镭射银幕展示等,这些辅助陈列都依托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这样高速的信息化发展大潮中,晋祠也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技术手段,摸索今后博物馆信息化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们对晋祠景区内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了影像数据采集,内容涵盖古建、彩塑、壁画、楹联匾额、碑碣石刻、铁质文物、馆藏文物、古树名木、四季景观、文献史料等方面,形成了庞大的影像资料库,这为我们进行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我馆文物进行恰当的辅助陈列,从而丰富我们的展览,增加与游客的互动和交流,起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晋祠自身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陈列内容。

第一,利用自身资源,增加多媒体展示平台。

利用我们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立晋祠文化遗产数据库,运用电子屏或触摸屏等介质在景区内充实展示内容。在晋祠景区入口处宣传栏内设置大型电子屏,循环播放晋祠的宣传片、高清图片等内容,使游客在参观前就能全方面了解晋祠,引导游客游览。游客服务中心内设置触摸屏,展示晋祠虚拟漫游或晋祠文化遗产数据等内容,使游客在休息之余用指尖触动晋祠。这样,游客能够系统化地了解晋祠的文化遗产,而且可以通过触摸屏的交互功能更深的探索晋祠内涵,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深对晋祠文物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尝试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核心景点的触摸屏展示。例如:圣母殿廊下,设置一到两台触摸屏,专门展示圣母殿内宋代彩塑及水母楼二层明代彩塑的三维影像数据,全方位的展示每一处细节,这样的辅助陈列可以弥补游客无法看到这些艺术珍品的遗憾。而且交互式的操作,可以拉近游客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使游客更深的了解文物本体。

第二,发掘自身优势,打造独特展示内容。

晋祠拥有独特的文物资源和文化内涵,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展示内容。比如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它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宋《营造法式》的典型实例。中国古代建筑的诸多建筑方法在晋祠这个古代建筑博物馆内均能寻见端倪。如果将这些建筑结构建成三维模型进行还原,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进行交互式展示,将是古代建筑结构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实例。另外,晋祠这个建筑群是自西周以来经过多次改扩建形成的,了解每个建筑就能看到晋祠的发展历史,而且晋祠在历代形制规模也不尽相同。因此,把晋祠每处建筑、古树等运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记录,并开发一套交互式模拟展示平台,通过时间线拖动的方式进行不同历史时期晋祠规模的模拟展示,能形象的展示晋祠的演变过程。同时在每一处时间节点上可以展示当时晋祠发生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内容,将是对晋祠发展历史最直观的展现。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无法脱离。因此,晋祠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将自己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宣传展示。

首先,将内部局域网进行延伸,在景区人流集散地及游客服务中心架设无线AP,搭建无线网络。同时开发ios、Android、wince等版本的智能终端客户端程序,部署信息服务器,承载晋祠虚拟展示、晋祠文化遗产数据、晋祠景点介绍、晋祠景区导览等方面的数据,使游客既可以通过无线访问网络资源,也可以从信息服务器下载适合自己手机或智能终端的客户端程序,实现晋祠景区导览、资讯查询等功能。使游客在晋祠的参观无处不在,即使离开景区,其内容在手中的智能终端里也将一直存在,直至将其删除。

其次,可以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家运用商合作,在景区内架设其WLAN热点,这样游客在晋祠可以畅游网络。当然,合作的内容首先是运营商为晋祠提供晋祠信息的推送服务。即当游客在景区内开启WLAN或数据服务时,将接收到晋祠景区的资讯包,包括晋祠的介绍、晋祠的门票价格、景区天气等服务性内容。这样,运营商和晋祠景区将实现双赢,晋祠也多了一种宣传展示的途径,而游客将得到最好的服务。

有了前两个网络基础,最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我们可以丰富网站内容,链接各类数据资源,游客在景区内通过自己的网络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晋祠网站信息,获得晋祠资料。同时,加大对晋祠官方微博、微信的维护力度,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对晋祠加关注,实时进行沟通、咨询。这样,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展示,是符合博物馆信息化发展要求的,能弥补传统陈列的不足。

4 结语

晋祠博物馆虽然陈列环境有所局限,但是正确的审视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成熟的多媒体技术,不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可以为晋祠博物馆打造一个高水准的信息化平台,在今后的博物馆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给晋祠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祁庆国.新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首都博物馆案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7篇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徐立璇

摘要当代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高创造力的时代,随着信息传播快速、网络普及与科技之高度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大幅改变,我们需要的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能力,更是需要知识的统整、创意与创新,借由学习艺术的过程,可以启发自身的审美意志与美感思维,并培养高度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以2007年至2008年间,台湾数个艺文活动造成一票难求、万人空巷的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其参观人次的大幅提升是否意味着参与艺术的人口的增加并探究如何将这些观众予以维持,由此投射出艺术教育扎根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揭示艺术教育与社会脉动结合的必要,以培养学生美感思维、鉴赏能力,透过艺术教育带领其接触艺术,习得美感判断,成为新时代所需的高创造力、高感知的美育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感思维、创造力、视觉艺术、馆校合作

前言

当前,在信息不断扩充、知识负载的速度无限上升的时代,透过艺术教育来培育全人类的创造力与美感已是时代的趋势与潮流;我们不再只能倚靠单一知识的专业来面对这个极速变动的世界,换言之,我们需要高度开发右脑的能力与感性思维,在新时代做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高度自我认同与高感知的个体才可能得以面对这个视觉文化与信息充斥的新世代,并和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

本文以上述观念为基础的出发点,希望透过当前台湾目前社会艺文展览等活动的参与现象,来反思艺术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列举2007年到2008年的艺文活动,对其活动人次的参与先进行概略性的介绍:

从2007年2月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世界文明瑰宝:大英博物馆250年收藏展”,总计约43万人次参观1,表现亮眼,造成展览期间每天在展览区大排长龙,参观观众必须经过数小时的排队购票与排队入场方能进入展场中;而2008年5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的“惊艳米勒——田园之美”大展则是在3个多月的展期内,成功击败不景气,缔造逾67万人参观2。另外在表演艺术类,2006年在国家戏剧院上演的“百老汇歌剧·歌剧魅影”票房大卖,另外知名太阳剧团的经典大戏《Alegria》欢跃之旅,即将于2009年年初到台湾进行40场巡回演出,10万多张门票从2008年9月2日中午开卖,10天内就销售一空,创下台湾艺文表演售票新纪录。上述台湾社会艺文活动造成全民大力响应,参与人数一再突破高点,以下是提出几个尚待厘清的问题:

·是否意味着这些参与人口的动机是基于欣赏艺术的观点7·是否也意味着国家成功推动艺文活动的见证7·是否同时意味着艺术教育的落实,使得这些艺文活动成为全民美育活动7·以“米勒”、“大英博物馆”、“百老汇”、“太阳剧团”这些在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口碑,的确得以构成吸引票房的一大利器,但这些观众是否可能再度参与艺文相关活动,还是只是昙花一现7·艺术相关的活动,有好的票房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观众对艺术的参与7·若能使大众的审美能力与美感思维整体提升,使其能够真正地欣赏与了解艺术,并能够自发性地去接触艺术活动,有无可能性?

为理清上述问题,笔者尝试用文献探讨来从三个层面来讨论艺术教育的落实,三个层面分别为:

(一)学校艺术教育推展,(二)美术馆艺术教育推展,(三)馆校合作的发展与可能性。从这三个层面切入,融合各项理论的基础,探讨从艺术教育的基础点上,该如何加强与落实,让艺术的审美、创造力、鉴赏力能够真正根植大众心中。

学校艺术教育的推展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没有特定内容的。各个时代、民族依照其社会、大环境现实的需求,赋予其各式的内容,以期能达成预订的目标。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自难超然独立于社会的价值体系以外。教育思潮的演变往往反映现实的需要。(郭祯祥,2001)以这个观点来看学校艺术教育的推行,必须要能够与时代脉动相结合,艺术教师必须对时代趋势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并将之应用在教学课程中;再者,若是学生发现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能够与其所在的现实生活有所关联与呼应,更能够激发出其对艺术教学的兴趣,加深其投入艺术课程的意愿与动机;在这样的观点下,艺术教师不仅要将现在社会的脉动最全面性的了解,更应将其理解有系统性的运用在其艺术课程中,使其课程有连贯性的概念。

Spring (1998)指出,一个胜任的教师尚应对其所任教的教学环境之制度以及其社会氛围有所认识。

换言之,身为一视觉艺术教师,即需对视觉艺术教育的体系,以及当下社会脉动中的视觉艺术教育思潮能有所了解。而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应该用更多元的、广泛的概念来涵盖艺术课程,并用以视觉形象为脉络,用更广泛的艺术内容、教材资源来设计与呈现艺术课程;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角色中,已经不再是一个被动接收着的角色,教师必须将学生引导到日常生活中的美感训练与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的环境中,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当前视觉文化的种种意涵,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并建构出主动学习的概念。

基于上述概念,若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师能够将大环境所需要的能力纳入课程的考虑,并能够用统整且具连贯性的方式进行艺术课程教学,学生在有计划的艺术课程下,能够培养以下的能力:

·提升创造力,增加其创意思考即问题解决能力·习得美感判断,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帮助学生发展自尊并帮助一个学生获得正向的自我概念·艺术透过过去和现在的文明和文化知识提供学生更好的跨文化理解(郭祯祥,2001)若是学校的艺术教育扎根工作做得好,学生可以借由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获得美感经验、习得美感判断,亦可提升其创造能力;此外,当艺术教师激发出学生对艺术探究的热情后,可以将学生导向主动探究 的学习精神,若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可和当前社会脉动有所结合,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在社会场域中去寻找艺术的踪迹,深化其在艺术课程的学习,无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换言之,教师除在课堂上提供多样的艺术相关知能外,更需要能够去帮助学生搭起课程与生活间的联结与互动,使学生在艺术知能的学习更完整、更有意义。

以上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切入,冀望艺术教育能够将美感的培养与对艺术鉴赏的感知能力根植学生心中,启发其对艺术探究的能力并激起其接触艺文的兴趣;以下就社会教育——美术馆的艺术教育的面向来探讨,如何加强美术馆的推广教育,使得观众的维持有更好的效果。

美术馆艺术教育推展在教育的观点上,学校艺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有其不同的特性,美国博物馆界着名文集《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 for a New Century)》提醒大家重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CMNC,P.55)博物馆相较于学校而言,它有更白由且开放的情境;学校中的教学通常在既定的程序作息中而博物馆的学习环境则是自由开放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是博物馆学习环境的特色。人们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通常是自我导向的(self-directed),学校里的学习则常是他人导向(other-directed),另外,观众在博物馆情境中的学习,其效果与影响远超过一般学校知识的传输;博物馆若能充分地发挥其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特色,以课程规划的角度来规划展览与教育活动,才更能发挥其教育功能。(刘婉珍,2002)。

《新世纪博物馆》中也提到: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和各种刺激,基本上是不同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这些不同的环境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博物馆刺激想象力、训练观察力和丰富思想,博物馆鼓励欣赏不同的文化……学习到的不仅是新知,而且是对自我、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了解与增进。(CMNC,1984,p.59)所以美术馆与博物馆展览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能够促进观众的审美理解、对自我的了解及对世界的了解,我们应该要谨慎地策划并有计划性地设计与推动相关的教育活动,来促使大众可以透过展览情境或其他教育推广活动的参与来达到展览最大昀实质效益。

在2006年台北市立美术馆观众研究中有提到以下概念: “增加观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意愿的方法,除改变观众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态度,扩大观众对于展览活动的心里期待,展览与其教育推广活动一样重要。”对于一个美术馆而言,虽然很多的特质、教育形式、情境等因素都和学校有所差异,但站在文化教育与推广的角度而言,无非是希望观众的观展经验和质量可以达到一个水平并且发挥其教育的功能;而美术馆不仅拥有自由的开放情境,它也是一个艺术家与大众间的桥梁角色,除了教育的功能外,美术馆还兼具了保存、研究、展示等功能,这样的场域对于学习艺术来说,是非常丰沛且有别于学校艺术教育环境的。所以,美术馆展览品的功能除了展示之外,它应该还包含了教育层面的推广、作品意涵的解读与欣赏,使得观众在参观美术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透过观看艺术作品达成心理期待,更可以借由各种方式了解艺术品的文化价值。

博物馆集合很多不同意义的实物,目的在借此诠释其多元价值,令观众从中得到知识和启发,实现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文化多元化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和做法,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应有以下的修养:

·具备文化比较与思考分析的能力·勇于接触各种文化的热忱,并设法接触·了解不同文化的关系特质与价值·熟悉各种文化素材与观众的需要·巧妙运用时空点及设备,并掌握如何营造不同文化氛围的要领且美术馆发展至21世纪不再只是传统、神圣、严肃文化殿堂的单一角色定位与刻板印象,等着观众上门,而是要主动走入小区、学校等角落,让美术馆成为一座容易亲近的、更符合民众需求的,令人主动想前往参观或利用的大众聚会场所。美术馆必须顺应世界潮流变化,其需具备执行力、竞争力与创新的精神。(黄永川等,2005)提升美术馆教育的整体素质,必须要透过专业的美术馆人员对展览内容、观众研究有所了解与研究,不单只能推出各项的展览形态,更重要的是美术馆专业人员对学习者和观众的了解。充分了解学习者的背景,并透过展览与教育活动的策划以实现活动具体的目标:票房对于美术馆而言也许是努力的方向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透过美术馆展览的承办与规划,切实地达到社会艺术教育的功能。

馆校合作的发展与可能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丰沛性,非常适合成为学校课程联结即延伸的场所。对博物馆而言,学校机构因拥有最多观众群,是最适合合作的对象;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的环境、方法和范围上皆有所差异,但在强调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今天,欲使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学习机构及有效的学习场所,将学校与博物馆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形态在英美教育中,已有相当的发展历史和成效;而馆校双方的合作互动,不但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两者资源的整合,更可以达成教育的双赢目标。美术馆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伙伴的关系,相互截长补短,此是很正确的看法,可是如何互补互助?必须找出补及被补足之间的平衡点,才是美术教育应有的方式。可以借由学校教育来培养喜爱博物馆、运用艺文资源的能力。

以英国为例,“馆校合作”(museum school collaboration)已是国家课程标准中的一部分,所以不论学校还是博物馆,皆有一套发展步骤,一方面学校于师资培育机构中,融入“博物馆利用”的课程,所以英国教师普遍有博物馆学习的知能;另一方面,博物馆学习已是学校艺术课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有完整且具体的参考指标,所以课程的规划多能与学校课程相关。而在美国,馆校合作方案亦非常普遍。

在期待艺术教育得以落实下,除了学校和博物馆教育的努力之外,馆校合作亦是可以尝试的方法,将两者无法单独达成的目标予以合作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彼此相辅相成,重要的是馆方人员和教师都应当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与积极的态度来共同截长补短,将整体艺术教育的质量向上提升。

未来期许与建议在生命洞察方面,美感知觉能使我们对感受到之生命或得洞见(Eisner,1982),且对于各类艺术之探讨事实上能促进精神路径之成长,有助于改进记忆且增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Miller,2000),此种初级认知(如记忆)与高层认知(如思考、问题解决)能力可因美感教育活动中各类艺术之接触而充分发展,亦及美感教育能增进“真”之探讨。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8篇

当前金融危机宣告以美国为主的虚拟经济体系的崩溃,导致全球经济恐慌,而受经济危机所累,以中国为主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两大经济增长方式都受到挫伤的今天,实业界在痛苦中应如何求索了未来经济以何种方式增长?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又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2009,“危”中有“机”

傅强:前一阶段在和有些专家交流的时候,有一位专家说,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和美国穿上了一条裤子,一条腿是虚拟经济、一条腿是中国的实体经济,但是现在这两个经济同时在出事儿,由此中国原来的一些发展规律是不是被打破了?请问周教授,你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还有什么样的变数?未来的发展态势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去重视?

周其仁:2009年当然还会有很多变数,我们专门研究经济的人也不完全知道。但是有一点是知道的,中国已经形成了高度外向的,自己内在比较粗放的这种模式,这是我们应该主动加以调整的。但是一个社会,一个经济或者一个公司,没有很大的外部压力,完成调整有时候是有难度的。

原来的模式,是中国两个三角洲生产大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到美国,赚了外汇回来,这就变成了很高的国内市场的景气变动;另一头变成了国家外汇储备,又是一个两难局面,买了这么多的美国国债,就要受它形势的影响,无论是美元币值的变化还是美元资产的变动,分分秒秒都牵动着全球最大的外汇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很多中国企业对世界的理解,这是正面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环境的开发压力实在太大了,原有的模式导致了过度的环境压力、过度的出口,过度依赖出口市场。珠三角这次调整,虽然是冬天,但是有好处。我不是说中国应该关起门来,中国的GDP中进出口占60%-70%,在所有大国中这个数据偏高,中国有那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变成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买了美元资产,美元资产又在贬值。倒过来想想,这些资源我们能不能用得更好呢?所以要兼顾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很多产品国内是有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要怎么开发出来,这是我们量近关注的问题。一张单子往外走很容易,同样一张单子在国内做难度就大了。最近远大的总裁告诉我,他的业务很有意思,六个做外销的业务员,做的销售额等于250个国内业务员做国内业务的总量。为什么一个极高,一个极低7这就是有一个商业分工的问题,也有一个商业配合的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关注水利怎么样、政府服务怎么样、信用体系怎么样、契约承诺守信等等。但是我对今天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所有变革要有技术支撑,但不是纯技术,它和社会需要是一体的。

上一波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经过调整,冒出一批新兴企业,比如说阿里巴巴,它就是利用新的技术,阿里巴巴提供了一种通道,在我看来是开发国内市场。你到大街上开一家店很困难,无论是成本,费用,手续都很困难,阿里巴巴是在网上开很多店。马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也不知道在网上年轻人会想出,发泄出这种需求。有一个年轻人在阿里巴巴上卖蚊子的标本,这种产品有市场,供不应求。这真的是匪夷所思。

傅强:其实讲蚊子标本也好,讲什么也好,我们从周教授的发言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危”讲起,最后落到“机”。

“智慧的地球”,随需而出

傅强:今天的话题是有关变革。我从业以来一直在跟踪关注IBM,确实感到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抛出一个概念,从“e-Business”、到“随需应变”、到“创新”、到“智慧的地球”。不知道概念本身或者背后是否有深刻的背景?还是IBM自己遣出来的一个名称而已?

钱大群:“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是IBM长期跟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全球市场变化而制定出来的。其实IBM每次提出一个概念,都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全世界在改变。

当前不仅是金融危机,还有很多问题对全球影响深远,比如,资本和信用危机,经济低迷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的石油价格和能源短缺,信息爆炸带来的风险与机会俱增,全球化和新兴经济,新的客户需求和商业模式,等等。这些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需要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去面对的;而如何通过更加“智慧”的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发展之道。当然,在当前这个经济萧条的寒冬时期,如何能够通过更加“智慧”的方式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同时IT技术正在经历15年前“互联网”出现后的IT技术变革。在“互联网”发展的15年中,人们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从现在起,是将IT技术深度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运用新的计算模式,把“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开创以前做不到的更有智慧的城市,更有智慧的电网,更有智慧的企业,使得人类文明往前走。

傅强:我特别注意到你给“智慧的地球”赋予了一个概念“互联网+物联网”。这是什么概念?

钱大群:我们对互联网很熟悉,但是我们可以透过物联网把货物或者资讯进行更有效率地传输,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你就会发现可以做到很多以前没有突破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把互联和物联结合起来,可以开创很多新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社会提升。

用智慧的方式帮助企业

傅强:吴总是物流行业的,我知道企业转型过程是相当艰难的,比如说很多外向型的制造业,让它转向内需就会发现一切都不配套了,生产环境、销售不配套,信息系统不支撑,这个转型几乎等于重建一个企业。不知道你怎么理解“智慧的地球”的定义,怎样看待它的机会?

吴坚忠:我们这个地球所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思考能不能和环境和谐地可持续增长,这就是我对所谓的“智慧的地球”的理解。

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生活品质要不断提高,这个转换过程一定要和谐,不能耗尽也不能不平衡。物美是做零售业的,把商品从生产端根据需求给消费者。这里有一个智慧的问题,就是供应链效率要比较高。在供应链的过程中,商品损耗很多。首先第一个环节就是你对需求的把握要准,老百姓需要的东西你是否知道,你知道了以后通过物流配送来满足消费者,这个效率是很高的,这个过程中时间是不是浪费了,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是否懂得需求。我们最近在做SAP,就是通过需求驱动我们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以前我们都是先生产出来,然后推销,卖不掉就变成库存,库存损耗以后就折价卖掉,这是生产驱动的,这不是智慧的方式,应该是需

求通过我们的流通引导生产。如果这个链条能够做得更好,我相信在商品的供应链过程中效率就会提高。

高新民:其实在克林顿执政的时候美国副总统提出过“数字地球”,现在我们提出了信息化,我经常讲信息化本质不仅仅是运行环节、不仅仅是办公自动化,不仅仅是互联网,本质上是挖掘这个社会的智慧的潜力,发挥智慧的生产要素。人除了体力要素外还有智力要素,社会的智慧要素不仅仅是人的智力要素,每个事情的运作都有它的流程,流程中也有智慧的因素,所以“智慧的地球”是最接近我们提出的推进信息化本质内涵的一个概念。

如果说智慧的地球更接近于信息化本身,那它确确实实是我们国家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一个最重要,最现实的战略措施和途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商业竞争、企业竞争,市场竞争。靠什么?就是靠信息化,或者靠“智慧的地球”的理念支撑经济,社会、企业、政府、甚至包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加以改变。信息化本身要融合到各个领域里,推进它的智能化或者智慧化。

傅强:因为胡锤先生任职的机构是标准的公共服务机构,您怎样看待“智慧的地球”对于会共服务的影响?

胡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在万物中都是主体,但是信息技术打造的技术平台,使人们跨越时空的阻隔,将异地异时的各种信息尽收眼底,人们因此更容易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并采用更加智慧的方法去应对各种问题,让人类所主宰的地球更加智慧。

在“智慧的地球”的建构中,博物馆的责任是提供文化资源。文化反映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历史文化“物证”的场所。在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博物馆,就是将博物馆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以诺言、文字、图片、影像等等各种载体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广域传播,突破地域,时空的阻隔,放大实体博物馆的作用,帮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轨迹,用更加理智的方法来应对当前发生的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又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当然,在博物馆内部也存在借鉴,引入当下计算机业界在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等事务管理领域已经相对成熟的相关计算机技术,建立博物馆内部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效率。

市场经济也需要智慧的计划

傅强:IT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责任来推动工业化的进程,更大程度还是在社会方面推动社会的变革。有时候我觉得,即使没有这场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国很多企业的发展方式也真的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刚才吴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谈到一个希望,希望从客户端更好地了解需求,这样再谈物流、配货,然后在后端又可以指导相应的生产。听完后我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智慧地球”的提出打破很多行业界面,会不会让大家理解成再往下运行,大家都讲计划和分配,反而让市场失去了活力?

吴坚忠:人们生活需求很多,是要用“看不见的手”的价值取向来控制整个社会过程。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有计划还是很重要的。举一个例子,刚才说零售业过程中有大量库存,大量的食品损耗。比如,北京有六七百家店,假如所有的员工卖可乐或者卖苹果,就根据每个店的销售发订单。订单汇总以后给供应商,你把货供过来。可能几百个员工天天在订货,每一个人为的判断,他们的思维,思考能力就会影响订单。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还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时候订单可能有的时候太多,有的时候太少,供不应求影响销售。这样就出现经常在高库存和低库存之间控制,有很多食品是要过期的,即使从供应商到物流,到店铺,最后卖给消费者的过程中,如果做不好就会有很多生产出来的商品浪费掉。

现在我们引进了ERP系统,通过所有店铺数据的处理,我们做出一个预测,认为这时候消费者需要这个产品,在未来三天当中需要什么,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下订单,这个订单给供应商以后,送到我们的物流中心,再配送到商店。我们比较起来,订单不合理或者高库存的情况大大减少。这样一点点减少就会产生零售业在供应链过程中的浪费减少30%左右,我认为社会财富就会产生。这也是我们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一种办法,从企业来说可以更有计划性,从社会来说市场化能够提供很好地配置。

周其仁:市场经济从来不反对计划,一个企业甚至大型企业怎么可能没有计划?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在什么地方?计划经济是用强制手段控制,市场经济是没有人可以有这个控制,你怎么猜、你怎么理解顾客的需求,不能定他每个月一定吃多少,这是差别所在。计划经济的失败不在于它的计划性,计划经济的计划性很差,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在调整。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强制性,不恰当地运用了国家权力深入到消费细节当中。市场竞争怎么可以没有计划性?要有很强的计划性,但是不能强制。别人买你多少东西?这个只能自己去猜。我们观察全世界最厉害的公司,并不是光猜你有什么需求,要影响你的需求,比如说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不过就是影响而已,不能强制别人接受,其他公司可以提出别的概念。

“智慧的地球”带来什么

傅强: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现在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帮助企业提升计划,控制一些新的变革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家觉得“智慧的地球”的提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有何必要性?能解决哪些社会上和企业上“遭遇的现实问题”?

钱大群: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设“智慧的地球”是当务之急。我们先看资源问题,现有的油井中只能提取20%-30%的石油;在中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加剧了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再看供应链,由于供应链低下,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每年损失约为400亿美元。还有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方面,美国一个国家,每年就出现220万起由于手写处方导致的配药错误: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这些问题,IBM也在进行认真思考,并且已经在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比如智慧的医疗;IBM正在帮助主动医疗网监控美国38个州的1.2万多家诊所,为超过200万病人提供注射液、疫苗及其他药品的适当运输网络。主动医疗网采用IBM软件降低治疗费用高达90%,降低病人,诊所应用费用达60%。

智慧的交通:IBM正在与布里斯班、伦敦、新加坡及斯德哥尔摩合作建设更为智能化的交通系统。通过一系列措施,斯德哥尔摩交通流量已减少20%,污染物排放降低12%,每天新增4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智慧的追踪系统:IBM与挪威的Matiq公司正在开发一套更先进的食物追踪解决方案,它采用RFID(射

频识别)技术,从农场、供应环节到超市上架,全程追踪肉类和禽类食物,以确保食品保持最佳状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有把实体世界和数据世界融合在一起,才能把世界变得更加智慧。

傅强:“智慧的地球”在真正运用过程中,会给我们某些方面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问胡锤老师,从文化的留存和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你怎么看待“智慧的地球”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胡锤:我们在国外调查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故宫,没有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人也不会浏览博物馆的信息,对信息的获取自然有屏障。观众头脑中固有的知识框架和博物馆的实物认知是有差距的,而且博物馆展出面积不断扩大和展陈品的繁多,给观众带来体力和精力上的疲劳,都会造成观众认知度的下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化现象的关注都不一样。

关注博物馆的人群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的浏览者,一类是具有相当文化知识的爱好者,另一类是文化学者和从事某一方面研究的专家 这三类人对于博物馆文化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浏览者希望看到各种炫技的画面,爱好者希望得到线索明晰的文物知识,而学者和专家关注的是文物本身解释出来的文化现象。因此,不同的信息内容,不同的编排形式,不同的载体形式和信息提供的时机都会影响受众的接受程度。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博物馆有条件满足普通浏览者,一般参现者和专家,学者的不同文化需求。怎样有的放矢地提供文化信息是数字博物馆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傅强:社会提供文化资源,如果借助IT以后,可以更广泛地为社会文化进行相关的传播。

胡锤:常规博物馆只能在占地位置来传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受众。但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以后,可以在广度,深度上提供很大的传播。但是在信息建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传播信息的准确。博物馆是一个物证机构,就怕信息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但是博物馆信息化工作中怎么保证传达的信息是准确的,这是我们工作中争论最多的事情。博物馆是一件件具体的藏品,作为“物证”来展现文化现象的,“物证”的作用就是防止以讹传讹而产生的认识偏差,这也是实体博物馆存在的意义。而通过数字博物馆收藏和传播的文物言息大多是经过“采”、“编”的信息,是“二手”信息,因此难免不带个人的主观色彩通过数字平台的广域传播、放大,很可能误导受众。

采编过程中怎么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包括我们和数字图书馆之间、数字档案馆之间的定位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考虑比较多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希望计算机技术来帮助我们进行广域的传播。但是怎么客观记录这些文化的现象,物证的记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技术和装备。

傅强:前一段北京市政府也在谈企业转型,由制造业大量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变化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我甚至产生了怀疑,中国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很难真正地改变,怎幺办?中国后30年的变革之路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转化,IT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高新民:最近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一个观点,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既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补充。现在我们还是依靠制造业,国民经济的税收等各方面,制造业是功不可没的。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但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后GDP怎么增长,这就产生了一个循环。我们现在制造产品在国际上有大量的竞争,但是我们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到高附加值的竞争力,高附加值的竞争力怎么转移?台湾的施振荣早就提出了“微笑曲线”,从研发设计、加工、组装、销售、真正高端的附加值在两端。制造业是很多环节组成的,实际上我们做的制造业就是加工,是附加值最低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调整,制造业的服务化里真正的信息化或者说智慧化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通往“智慧的地球”的路径

傅强:其实我们在座嘉宾的企业也有“智慧的地球”的例子。比如说物美,前一阶段他们一个很小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比较大的应用问题。2008年的福娃由于销量很大,生产量更大,导致福娃有很多积压。物美采取了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在结账的时候,在POS机上有一个提醒,多少钱以后加十元就可以得到福娃赠品。这可能比以前智慧一些,不知道钱总你怎幺看待这样一个身边的例子?“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很大,但它会不会就在我们身边?真正做智慧的企业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到底大家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这样的变革?

钱大群:这个例子很生动,在POS结账的时候就可以顺便把这个福娃送出去,解决存货很高的问题。事实上利润也很好,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刚才我们谈智慧的观念就是,今天在前端可以有很多智慧的点,使得企业的信息可以接轨,利用这样的观念或者业务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提升它的方式和竞争力。

在开创通往“智慧的地球”这一美好远景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解答四个关键的问题:

新锐洞察:面对无数个信息孤岛式的爆炸性数据增长,我们需要获得崭新的智能和洞察,利用众多来源提供的丰富实时信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智能运作:我们需要开发和设计新的业务和流程需求,实现在灵活和动态流程支持下的聪明的运营和运作,达到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