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在当代是一门重要学科,从教育的观点出发,语文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强学生的洞察能力,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语文在古代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教学方式除了灌输之外,主要以陶冶为主。经过数千年的演进,语文教育至今已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然而内容在变,方式在变,陶冶性教育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这与中华民族的语言美、文字美有着莫大的关联。

一、陶冶性教学概述

(一)陶冶性教学的定义

“陶冶”的本意是烧制陶器与冶炼金属,其含义侧重于过程以及方法,是指通过烧制与冶炼为器物赋予新的形态与内涵。引申到教育之中,初受教的儿童如待开发的璞石,教材是工具,教师是开发者。教师要能够利用好一切工具资源,使其成为开发美玉的利器。因此,综合来说,陶冶性教学即是教师开发教材知识,并使知识影响学生的过程[1]。

(二)陶冶性教学的功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当代中国文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其所蕴含着的知识价值与审美价值既能够推动中国不断地前进,又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陶冶性教学是通过教育工作者对教材知识的开发,使中华文学这座宝库更清晰、全面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并通过影响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祖国建设。

二、对陶冶性教学的探索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教材知识,提取语文教材中的文字美、语言美以及意境美。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具有美感的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熏陶,实现由教师引导向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向过渡。

(一)环境氛围的营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善于利用课堂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学习环境。在构建中教师需注重以下几个细节:

1.墙壁、黑板报、课室一角等区域都是构建环境的良好场地,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场地,使其成为教师的重要辅助。

2.教师要注重加强文字的实质性意义,尽量避免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语句。笔者曾尝试将古诗配图挂在墙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简单的书法作品在课室内展示,以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视界。

3.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环境的反应,要结合教学进度,能够做到时常更新,从而营造常新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师解读意境与学生的感受意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陶冶性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2]。走入课文的意境,可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又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如《黄果树瀑布》一课。在这课中,笔者开篇即引导学生们想象“大自然”的景致,其次让学生们去课文中找出关于描述大自然的语句。通过总的意境联想,使学生们首先在心中大致勾勒出黄果树瀑布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然后通过细节联想以及文本认识,可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意境,进而领略课文的全貌。

学生对课文意境的理解有赖于学生的感受能力,以及想象力,而两种基本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因此,陶冶性教学既要在每堂课上有所体现,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开发教材知识

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课堂教学中强调“教”的功效。诚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多“教”无可厚非,然而过度的“教”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最终导致不教不学的尴尬局面。

所谓开发教材知识,在小学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炼语文课本中的语言美、文字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与“学”并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知识的陶冶下健康地成长,教学质量也才能够提升。

如《望庐山瀑布》,在这课中笔者让学生尝试着找出诗中的优美词汇,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此时有的学生提问:为什么叫做“香炉”?笔者反问:下雨时,同学们远眺高楼,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说:能看到一片雨雾朦胧。笔者:像不像青烟缭绕?学生们异口同声:像。笔者:这就是香炉峰的来历。由于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同香烟缭绕,因此庐山中有一座山峰就叫做“香炉峰”。

通过这样的引导与解答,可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长此以往,这样的语境会逐步拓宽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课文与语境的陶冶下形成良好的个性,以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统观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趋势,即小学语文教学正在逐渐回归传统并超越传统,而成为一种真正的陶冶性教学。这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学重视熏陶感染、性情陶冶可谓一脉相承。当代,教育高于一切。学生们的素质水平需要教师们去培养,而其中语文教育的重任更是尤其突出。既然为人师表,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教师应当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构建小学语文的陶冶性教学,强化教学质量,促进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2篇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从语文教学中受到思想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个观点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公认,并由广大语文教师付诸实践。然而,从目前社会上、学校中青少年暴露出来的问题来反思,思想道德教育这个主旋律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虽然很多,但语文教学自身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依然不容忽视。我们要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这一载体,加强对现有在校学生的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之成为新世纪的合格建设者。

苏教版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在介绍司马迁的生平事迹时,可以着重强调司马迁写《史记》足足用了十三年,在这期间,他曾为李陵辩护而获罪下狱,还惨遭宫刑,但他忍受奇耻大辱,坚持著书,终于为中国留下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光辉著作。又如,介绍司马光生平时,突出他花了整整十九年时间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为此,他“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简牍盈积,浩如烟海”,可见工程之大,用力之勤。另如《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梦圆飞天》《二泉映月》《郑和远航》《秦兵马俑》等课文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教育。

特级教师陈志聪说:“语文课必须而且完全可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江山多娇的祖国,爱人才辈出的祖国,爱语言优美的祖国,爱具有优秀民族特点的祖国。”可见,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而且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健全人的个性。而个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人的心理面貌,也即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语文中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在听话、说话、阅读、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意志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习惯和性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标准》里提出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开始,而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坏。很难想象,一堂支离破碎、干涩枯燥的语文课能够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受到严重的削弱和挫伤。久而久之,也就会使其学习劲头消失殆尽。鉴于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激情洋溢地导入课文;别有钟情地介绍作者;字斟句酌地点拨、讲析;扣人心弦地述说、总结;即使是板书,也给学生以美的艺术熏陶。长期坚持这样做,就能赢得学生的“顶礼膜拜”,学生听课也会有“如沐春风”之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会滋生暗长。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没有哪种灵丹妙药可使学生变得聪明。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发挥大脑的最佳功能状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值得研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自我控制、永恒勤奋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平时要求学生养成读书、写字、说话、作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踏踏实实的习惯,在课堂上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习惯,在课外做到广读、多背、勤摘、勤写、重积累的习惯,读书感悟涵咏、尽情尽兴地评点鉴赏的习惯。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

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为游客提供游览会展服务、休闲娱乐服务、旅游宣传服务、旅游购物服务,以此来发展文化休闲娱乐、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文化产业,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形式。

1.1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地纷纷掀起了一股文化产业发展热潮,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层出不穷。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各地旅游都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文化氛围的营造。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由于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因此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有:湖南凤凰、广西桂林、云南丽江等地,这些城市依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以旅游开发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形式,大大促进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1.2 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推动下,各地争相发展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但不少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照搬其它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没有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具有市场竞争力以及持久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同时,部分旅游区忽视了旅游者的实际需求,旅游的开发手段和提供的旅游产品也非常单调,旅游者很难从中获得高品位的旅游体验。

由此造成了众多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形式雷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如何找到适合不同地区、城市的旅游开发模式,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2、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其实,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品、旅游发展条件等方面的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关键是如何深入挖掘提炼出适合本地区开发的旅游主题,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活动与产品,以此在客源市场上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旅游主题形象,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本文将从旅游区“主题化”打造手法、“游乐化”设计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旅游区的开发与设计,为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2.1 旅游区“主题化”打造手法

主题化打造是指在对旅游景区深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具有最大开发潜力的核心主题元素,并对主题进行包装,以此来统领、整合景区的旅游资源,并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形成主题鲜明、活动丰富的主题旅游景区。

一、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景区主题形象

每个景区之所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是因为拥有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吸引核,这个吸引核唤起的是旅游者的消费欲望。我国的传统观光型景区不论是自然景区还是人文景区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深度挖掘其本土文化,凝练景区潜力大、吸引力强的主题要素,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打造,形成吸引核。

二、主题展现手法

景区主题化升级的成功,除了准确的主题定位外,还依赖于有效的主题展现方式。通过实例总结,可以由以下方式展现主题:

(1)编撰故事

世界各地的湖泊多不胜数,只有英国尼斯湖和新疆喀纳斯湖轰动一时,这主要得益于湖怪的故事。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新疆喀纳斯又把当地图瓦人的神秘信仰编进故事中,以此进一步提升湖区吸引力,这说明景区有无文化内涵是牵引市场的焦点。

(2)情境体验

特定时期文化情境的再现,对渲染景区文化氛围,突出景区主题,激发旅游者情感想象和参与活动的意愿具有重要作用。情境体现不是单纯新建古建筑、营造环境氛围等物质空间场所,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意境的营造,以及让游客、原住民参与到活动中。如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封清明上河园采用的就是情境体验的方法来突显景区的主题。

(3)节事活动

节事活动是放大当地文化的窗口,通过节事活动可以达到突出文化主题、提升品牌的目的。旅游景区利用节事进行主题营销和扩大品牌形象,一般有四种形式:文艺性节事,如丽江的《印象丽江》,黄果树瀑布的瀑布节;民俗活动,如湘西的苗族歌会;景区游乐活动,如西安华清池贵妃古装春游等;节庆活动,如中国的传统节日。

2.2旅游区“游乐化”设计

游乐化设计是指在旅游景区确定了核心主题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游乐性、参与体验性和互动性项目,对景区主题进行进一步演绎,形成主题鲜明,集观光、游乐、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旅游景区的设计手法。

一、建筑游乐化

建筑游乐化是将旅游区中的部分建筑融入游乐化的趣味,使得建筑在满足自身的功能需求同时具备更强的游乐趣味性。如在某草原项目设计中的 “鼹鼠之家”, “鼹鼠之家”设计从草原上的鼹鼠身上获得灵感,形成了全覆土的生态建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建筑构造如同鼹鼠的窝,内部像一个迷宫,成为一个旅游吸引物。

二、交通方式游乐化

交通方式的游乐化,是指规划设计具备景区特色的、有一定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特色型交通方式,或者对常规型交通方式进行包装,使其成为一种可体验的特色游憩方式,为旅游者增添参与性和游乐性。

如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中设计的“黄盖出行”、“步辇体验”即为特色通产品,既符合大明宫特色,又具备趣味性,成为特色消费的交通产品。

三、文化展现游乐化

(1)风情环境再现

风情环境再现是通过营造一种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再现文化风情,使旅游者在参与中产生属于自己的、值得回忆的感受,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

如在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项目中,设计的一系列春秋文化体验产品就是对春秋文化环境的再现。以春秋时期的中华版图作为淹城文化广场的铺面,用“动感立体街画”的手法,标出主要诸侯国、城池,以及著名的战争发生地;依托春秋广场举办各种活动等。

(2)虚拟时空再现

改变传统的陈列式展示形式,利用现代高科技,建立虚拟体验系统,增加互动性、娱乐性和动感化体验项目。

如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中,设计了遗址的虚拟体验系统,依据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宣政殿、延英殿、紫宸殿五大主要宫殿的建筑规模、形制、故事,设计出3D动画,结合立体显示器、操纵杆、头盔显示器、立体投影设备、虚拟行走系统,让游客虚拟体验“含元外朝”、“宣政常朝”、“紫宸内朝”、“延英问政”、“麟德御宴”五大场景,游客通过操纵杆可以以多种方式(步行、车行、飞行等),化身为虚拟的人物形象在虚拟场景中活动,大大提高了真实体验性。

四、旅游商品游乐化

随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相对于传统的纪念品,游客更希望买下的是“体验过程”、“记忆”作为纪念。因此,纪念品的开发不再是单纯的小商品售卖过程,而应该是饱含历史文化内涵的一种能够承载游客“体验过程”的东西。

根据游客要求,可以购买扮演角色的服饰道具,或将体验过程拍摄成DVD作为旅游纪念品,这种形式的旅游纪念品,对游客来说比照片更具有价值和吸引了,对经营者来说,商业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3.结语

在各地发展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时,如何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与手段,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实例总结,提出“主题化”打造手法及“游乐化”设计两大发展策略,以期为不同地区发展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旅游管理,2008.

[2] 徐楠,宋保平.浅议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与保护[J].承德民族职业学院学

报, 2003 .

[3] 孙淑英.体验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策略[J].商业研究,2007,(10).

[4] 李春林.唐大明宫遗址的历史底蕴和保护的若干问题[J].文史纵横,2009,(12).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现代旅游企业;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35-02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在中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的《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和《对称经济学丛书》中第一次提出并加以系统的阐述。

旅游企业,即利用历史文化、地方文化为主要资源,通过旅游服务业务实现其盈利目的的企业。其经营活动是由本企业与各相关部门、其他行业等共同协调完成的。因此,具体旅游企业可以大致分为:(1)以旅行社、餐馆、景点、娱乐场所为主的直接服务行业;(2)以管理公司、宣传公司、通讯、食品生产、运输等为主的辅旅游服务行业;(3)以政府机构、建设公司、投资公司、人才培养机构等为主的开发性协助组织。当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为:旅行社、住宿、交通。以此三大支柱为主体,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旅游相关业务。

一、知识经济为旅游企业带来的冲击

1.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世界性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下,特别是“世界非物质遗产”、“地区非物质遗产”及“生态环保”两项重要举措的促进,使得旅游行业所面临的环境逐渐产生变化。一是消费者数量的增加,部分旅游景点因为网络、电视等宣传手段而令旅游爱好者向往,如中国少林寺、青城山、黄果树瀑布等,不但因为电影和广告而被本国消费者广泛知晓,甚至在国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近年来接待的游客数量较20世纪有巨大突破,与日俱增的消费者群体,不但是对旅游企业接待能力的挑战,也是旅游企业发展的机遇。二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景点、旅游企业的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印象中的知名对象;另一方面,诸多其他企业组织或是个人在旅游业蕴含的利益驱使下,开始定位于旅游事业,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或是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比如几年来不断涌现的“生态旅游”、“农家乐”等。三是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庞大的社会信息促进人群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健康、安全、舒心等新式的旅游目的,相对单一的“观光”而言,更为消费者所推崇。加上节假日时间的限制,消费者组建形成了快捷的交通运输、人性化的服务、安全环保的实物、干净宜人的环境等要求。这些都是对现今旅游企业的新要求。

2.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创新。旅游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实现经营效益的增长,就必须要了解社会新兴的社会技术和理念,引以为己用。(1)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较快,民用航空在近年来飞行线路增多,而航空事业的发展,及国家石油加工行业的推动下,飞机乘坐费用也逐渐呈大众化趋势。火车的提速,为长距离经济型出游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动车组的适用,更能够节约将近一半的乘车时间。而高速路的大量兴建、各水域航线的升级,都使消费者出外旅游及商品、原料的运输更加快捷。(2)随着人们对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客观联系的深入认知,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的要领逐渐被剥离出来,形成了诸多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以信息化管理和人文管理为主,对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帮助。(3)横向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理念的生成。(4)以信息网络建设和计算机设备、技术为依托,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信息交流,通过虚拟化操作促进资金流通等。

二、旅游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管理创新方案

1.创新管理结构,突出团队精神。首先,传统的管理制度采用分层管理办法,企业内部呈金字塔式的权力管理模式。从上至下是管理指令的传达,从下至上是信息反馈。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加强企业集权化管理力度,但是各层工作人员之间只能做到初级的业务配合,难以发挥出员工整体的能力,员工之间关系淡漠,企业向心力得不到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开展一定的企业内部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在企业内部开展普遍监督,或是通过变动企业内部人员设置,激发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其次,优化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比如,导游、销售、财务人员、日常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等,不但要培养其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重为其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另一方面,要对人才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根据个人能力的长短,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此外,还应当健全奖励机制,利用物质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后,要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活动的关键环节,不但要保障旅游企业收支账目明确,还应当为旅游设备的完善,及新型投资等提供助力,保证企业建设能够得到及时、足够的资金注入。

2.健全网络连接,实现网络经营和信息交流。(1)健全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在传统的旅游市场,消费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因为空间限制而相对闭塞。而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信息网络为旅游市场搭建了及时交流平台,旅游企业与消费者能够实现“及时”“动态”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消费者能够了解目的地的消费水准、特色项目、交通条件、历史文化情况,甚至是天气近况等具体信息,便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删选。旅游企业通过网络,也能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了解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创新成就;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继而为企业调整服务项目,改变经营战略做好准备工作。(2)建立销售和运输网络。在销售方面,主要是以周边地域为基本,实现旅游服务的点、面式扩张,实行“走出地区面向全国、走出中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方针,通过网络自主宣传、政府支持、寻找合作伙伴等方式,将地区品牌推向更广的消费者群体。运输方面,则应当配套适用“游客接送”、“多种形式的运输”、“兼顾成本节约和运输效率”等原则,有效利用水、陆、空等方式,增强游客流动性,增加商品更换速度。利用销售网络与运输网络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企业的市场占有力和市场竞争力,以网络结构合理规划市场,进行市场激励。(3)建立行业经纬网。即在横向上,加强旅游企业与周边行业的联系,统一购、销意见,在消费者引导,信息反馈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共同增长。在纵向上,加强旅游企业与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联系,保障旅游服务和延伸服务的协调性,让游客得到全程化照顾。(4)实现多元化经营管理。旅游企业同样分为许多部门,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不一,就需要有各个专业的员工。因此要做到财务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后勤人员的多元化聘用,实现专人专用。除了原本的旅游服务之外,还应当建设性地开发与旅游相关的交通、产品生产、文化培训等业务,实现风险的负荷分担。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推动下,建立以信息化管理和人文管理为主的,结合性管理模式。

3.发展企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以长期积累知识资源为条件,以知识的创新发展为基本保障,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持续增长。因此,要建立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达成高度的群体共识,充分利用旅游企业中文化网络的沟通功能与碰撞效应,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而知识的激活是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企业应当大力倡导创新价值,积极鼓励个人创新和部门创新,注重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开发,努力塑造各个工作层的创新型员工,使员工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主体。所以,第一,要以“创新”和“服务”为主流,创造出适合旅游行业的企业文化,将旅游业的经营标准和理念贯穿于日常管理中去,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员工的熏陶。第二,要以旅游景点为基础,配合地区性风俗文化特色,在宣扬传统旅游文化的同时,科学引用外来元素进行旅游文化创新,以“特点”和“亮点”来吸引消费者。第三,实现企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交融,在宣传企业经营项目的同时打造企业品牌,发展新时代旅游知识。

三、创新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遵守环境规律。旅游业在寻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的承载力,有效防治次生环境问题的产生。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应当遵守国家和地区政府的规定,在既定框架下开展良性竞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注意风险防范。风险的大小与投资注入资金大小呈反比,因此在规划新项目投资时,应当考虑企业资金的现状,量力而行。

3.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工作人员,只有科学兼顾企业员工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员工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而作为服务行业来讲,顾客的主观意向是服务的根本目的,因此,要尊重消费者的意愿,照顾消费者的情绪,尽量营造轻松、欢愉的旅游气氛。

四、总结

当今时代是知识结构为主体下的信息化经济时代,无论是文化发展,还是经济增长抑或是各国家和地区的行政活动,具呈现出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等因为网络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在全球化趋势强力推进下,旅游企业也应当放开思维和眼光,立足长远的发展,不断借鉴和创新管理理念,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合理配置可利用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管理建设,以此保障企业发展的合理性,从而实现效益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刘肖梅.中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4,(4).

[2]刘耿大.中国旅游业集团化发展的障碍、问题与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3]刘维华,郑向敏.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发展新趋势[J].旅游科学,2000,(2).

[4]张捷,温明华,吕淑菲.知识经济与21世纪旅游、闲暇业[J].旅游学刊,1998,(4).[责任编辑 王晓燕]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5篇

1.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世界性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下,特别是“世界非物质遗产”、“地区非物质遗产”及“生态环保”两项重要举措的促进,使得旅游行业所面临的环境逐渐产生变化。一是消费者数量的增加,部分旅游景点因为网络、电视等宣传手段而令旅游爱好者向往,如中国少林寺、青城山、黄果树瀑布等,不但因为电影和广告而被本国消费者广泛知晓,甚至在国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近年来接待的游客数量较20世纪有巨大突破,与日俱增的消费者群体,不但是对旅游企业接待能力的挑战,也是旅游企业发展的机遇。二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景点、旅游企业的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印象中的知名对象;另一方面,诸多其他企业组织或是个人在旅游业蕴含的利益驱使下,开始定位于旅游事业,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或是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比如几年来不断涌现的“生态旅游”、“农家乐”等。三是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庞大的社会信息促进人群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健康、安全、舒心等新式的旅游目的,相对单一的“观光”而言,更为消费者所推崇。加上节假日时间的限制,消费者组建形成了快捷的交通运输、人性化的服务、安全环保的实物、干净宜人的环境等要求。这些都是对现今旅游企业的新要求。2.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创新。旅游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实现经营效益的增长,就必须要了解社会新兴的社会技术和理念,引以为己用。(1)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较快,民用航空在近年来飞行线路增多,而航空事业的发展,及国家石油加工行业的推动下,飞机乘坐费用也逐渐呈大众化趋势。火车的提速,为长距离经济型出游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动车组的适用,更能够节约将近一半的乘车时间。而高速路的大量兴建、各水域航线的升级,都使消费者出外旅游及商品、原料的运输更加快捷。(2)随着人们对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客观联系的深入认知,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的要领逐渐被剥离出来,形成了诸多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以信息化管理和人文管理为主,对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帮助。(3)横向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理念的生成。(4)以信息网络建设和计算机设备、技术为依托,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信息交流,通过虚拟化操作促进资金流通等。

二、旅游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管理创新方案

1.创新管理结构,突出团队精神。首先,传统的管理制度采用分层管理办法,企业内部呈金字塔式的权力管理模式。从上至下是管理指令的传达,从下至上是信息反馈。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加强企业集权化管理力度,但是各层工作人员之间只能做到初级的业务配合,难以发挥出员工整体的能力,员工之间关系淡漠,企业向心力得不到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开展一定的企业内部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在企业内部开展普遍监督,或是通过变动企业内部人员设置,激发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其次,优化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比如,导游、销售、财务人员、日常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等,不但要培养其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重为其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另一方面,要对人才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根据个人能力的长短,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此外,还应当健全奖励机制,利用物质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后,要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活动的关键环节,不但要保障旅游企业收支账目明确,还应当为旅游设备的完善,及新型投资等提供助力,保证企业建设能够得到及时、足够的资金注入。2.健全网络连接,实现网络经营和信息交流。(1)健全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在传统的旅游市场,消费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因为空间限制而相对闭塞。而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信息网络为旅游市场搭建了及时交流平台,旅游企业与消费者能够实现“及时”“动态”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消费者能够了解目的地的消费水准、特色项目、交通条件、历史文化情况,甚至是天气近况等具体信息,便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删选。旅游企业通过网络,也能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了解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创新成就;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继而为企业调整服务项目,改变经营战略做好准备工作。(2)建立销售和运输网络。在销售方面,主要是以周边地域为基本,实现旅游服务的点、面式扩张,实行“走出地区面向全国、走出中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方针,通过网络自主宣传、政府支持、寻找合作伙伴等方式,将地区品牌推向更广的消费者群体。运输方面,则应当配套适用“游客接送”、“多种形式的运输”、“兼顾成本节约和运输效率”等原则,有效利用水、陆、空等方式,增强游客流动性,增加商品更换速度。利用销售网络与运输网络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企业的市场占有力和市场竞争力,以网络结构合理规划市场,进行市场激励。(3)建立行业经纬网。即在横向上,加强旅游企业与周边行业的联系,统一购、销意见,在消费者引导,信息反馈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共同增长。在纵向上,加强旅游企业与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联系,保障旅游服务和延伸服务的协调性,让游客得到全程化照顾。(4)实现多元化经营管理。旅游企业同样分为许多部门,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不一,就需要有各个专业的员工。因此要做到财务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后勤人员的多元化聘用,实现专人专用。除了原本的旅游服务之外,还应当建设性地开发与旅游相关的交通、产品生产、文化培训等业务,实现风险的负荷分担。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推动下,建立以信息化管理和人文管理为主的,结合性管理模式。3.发展企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以长期积累知识资源为条件,以知识的创新发展为基本保障,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持续增长。因此,要建立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达成高度的群体共识,充分利用旅游企业中文化网络的沟通功能与碰撞效应,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而知识的激活是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企业应当大力倡导创新价值,积极鼓励个人创新和部门创新,注重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开发,努力塑造各个工作层的创新型员工,使员工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主体。所以,第一,要以“创新”和“服务”为主流,创造出适合旅游行业的企业文化,将旅游业的经营标准和理念贯穿于日常管理中去,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员工的熏陶。第二,要以旅游景点为基础,配合地区性风俗文化特色,在宣扬传统旅游文化的同时,科学引用外来元素进行旅游文化创新,以“特点”和“亮点”来吸引消费者。第三,实现企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交融,在宣传企业经营项目的同时打造企业品牌,发展新时代旅游知识。

三、创新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遵守环境规律。旅游业在寻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的承载力,有效防治次生环境问题的产生。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应当遵守国家和地区政府的规定,在既定框架下开展良性竞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注意风险防范。风险的大小与投资注入资金大小呈反比,因此在规划新项目投资时,应当考虑企业资金的现状,量力而行。3.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工作人员,只有科学兼顾企业员工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员工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而作为服务行业来讲,顾客的主观意向是服务的根本目的,因此,要尊重消费者的意愿,照顾消费者的情绪,尽量营造轻松、欢愉的旅游气氛。

四、总结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第6篇

综合研究有现代过程的研究和历史过程的研究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景观学和土地科学从类型结构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而自然区划则从区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较之人文地理学更强一些。20世纪50年代以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1]和《中国地理》[2]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经历了20世纪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目前在科学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古地理学、综合自然区划、景观学和土地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1古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此项研究遵循“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通过沉积、孢粉、同位素、冰芯、树木年轮、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等多种分析手段获取各种代用资料,对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行复原。

我国古地理学研究是随着近代地质学、近代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等地球科学的出现而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后,古地理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周廷儒于60年代初提出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古地理研究室。《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3]和《古地理学》[4],分别为国内古地理研究的第一部区域性与原理性专著。80年代后,他将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改变的文化景观—未来景观的预测联成一体进行规律的探索,以期把握未来环境变迁的方向,引领中国环境变迁研究。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对过去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古地理学研究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竺可桢开创的基于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气候变化研究,刘东生、安芷生等领导的中国第四纪黄土及古季风研究[5],施雅风领导的中国东西部第四纪冰川研究[6]、以及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汪品先等领导的中国海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及其他大量区域环境演变研究[7~9]。青藏高原、第四纪黄土和考古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备受中外学者重视。

古地理学研究的突出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过程与全球变化过程在总体格局上一致;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其自身从亚热带景观向干寒方向转化,还导致现代季风环流系统的建立与加强,强化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出现荒漠环境;新生代以来我国的环流系统经历了非季风、古季风和现代季风的演变过程;第三纪是我国自然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我国气候普遍比现代温暖,其后随着全球性的新生代衰退,温暖程度逐渐降低;第四纪时期,随着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变化,我国自然地带发生多次推移;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温度较现代高2.5℃左右,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气候干湿程度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不亚于冷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西部和华北的干旱化趋势得到认证;第四纪时期,海面随冰期—间冰期的交替而升降变化,最后冰期时海面低于现代海平面130~150m,与此相应,大规模的海陆变迁成为第四纪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地理变化之一。

我国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研究恰与国际性的全球变化研究相接轨,积极参与了PAGES等国际研究计划,正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在中国的表现与响应、以及中国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关注15万年来及两千年来两个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注重分析技术的改进、新代用资料的开发、高分辨率序列的建立,及定量化程度的提高。

2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10]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是对自然区域的划分、研究、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区划水平是反映对自然地理环境认识深度和自然地理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出发进行的地域划分。综合自然区划不仅要正确认识地域分异规律,还要深入分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各级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综合科学考察的逐渐深入,各类观测站网的建立,比较全面地、系统地积累了许多基本科学资料,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因而有了长足的进展。先后有林超等[11]、罗开富[12]、黄秉维[13~15]、任美锷等[16,17]、侯学煜[18,19]、赵松乔[20]、席承藩等[21]以及郑度等[22~24]、傅伯杰等[25,26]几个方案。其中侯学煜、郑度、傅伯杰等的方案更多地渗入了生态学的观点。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黄秉维方案。由于该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林、牧、水等事业服务,区划所采取的原则,一是先进行类型区划,然后进行区域区划;二是偏重现代的自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三是以地带性为第一性因素,非地带性为第二性因素;四是地带性因素先考察较难以人力改变的温度,然后考察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限度内可以人力改变的水分状况;五是在拟定温度带(原称热量带)和水分状况地区的界线时,一般先着眼由温度及水分状况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其他现象的地域差异,然后选取界线,再寻求较能体现地理相关性的界线指标。原则和方法既适合中国特点,又便于与国外相比较。综合自然区划的结果显著地显示出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将全国划分为3大自然区,6个温度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这是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性区划,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60年代和80年代,黄秉维又对该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

50年代以来,中国各省区大多先后完成自然区划研究,并有专著出版。如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27],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一些特殊区域,如河西走廊、珠江流域、华南热带、川西滇北、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干旱及半干旱区、黄土高原等也都作了相应的综合自然区划。此外,还有为特殊目的服务的自然区划,如为水土保持服务的黄河中游黄土区自然区划[28],橡胶宜林地区划,为公路建设规划服务的全国公路自然区划[29]等。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自然区划的若干基本问题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和不同见解。例如,从时空角度综合来看,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地表最基本的分异规律。因此,在自然区划中,应该将贯彻始终、影响全局、决定分异本质和过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有机结合关系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总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划分中,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分异联系的主导规律,是否应如此就引发了单列系统和双列系统之争。发生学原则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已开始应用到区划实践中,但迄今国内外学者仍缺乏共同的理解和明确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发表了不少文章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此外,关于区域共轭性原则的争论集中在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上等。

对于区划原则和等级单位体系存在的观点分歧和方案的不同,集中地反映在各级区划单元界线划定上。为了解决热带与温带之间连续过渡所产生的困难,结合中国亚热带性特别显著的特点,借用气候学的概念,划分出一个亚热带,可以缓冲和弥补某些缺陷,更正确地刻画自然界的渐变。竺可桢[30]、黄秉维[31,32]等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亚热带的北界接近北纬34°,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由于这条界线无论在自然条件方面,还是在农业生产上,意义都比较明确,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但界线的具体拟定仍存在一些分歧。中国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地域广袤,两者之间无论在自然界的客观实际还是在农业生产状况方面都存在显著不同,把它们区分开来是有意义的,但它们之间的界线划分至今仍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议[33~40]。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地表最基本的分异规律,亦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关于地带性学说,近百年来一直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不同的理解。黄秉维主张从广义来理解地理地带性分异规律,认为自然地理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3个组成部分。胡焕庸等主张狭义理解,即地带性主要是指纬度地带性,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属于非地带性。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1959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揭示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各类自然区划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而得到充分反映[41]。

在黄秉维1959年区划方案中,直至第三级的划分都遵守生物气候原则,即根据气候与土壤、生物、农业的相关性来划分。所考虑的规律主要是广义的地带性,划分的结果亦基本上是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反映。低级区划单位的地域分异则是地方性差异,主要取决于非地带因素,以地貌、地质构造与岩性、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为划分依据。

在垂直地带性规律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所产生的由下而上的带状更迭,称为垂直自然带。发育在不同地域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具有各自特殊的带谱性质、类型组合和结构特征。发育在不同水平地带的垂直自然带的各类型之间,亦存在一定的联系,反映出它们在三度空间上的规律变化。黄锡畴[42]研究了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带结构类型,划分出大西洋沿岸垂直带结构亚纲、大陆垂直带结构亚纲和太平洋沿岸季风区垂直结构亚纲。姜恕[43]在划分川西滇北山地垂直带类型时,主张将垂直带谱分为纲、类、型等3级。

多山地和高原是中国自然界的突出特点之一。60年代以后,随着青藏高原自然区划工作的开展,高原山地自然区划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并日益深化。应用三维地带性观点进行垂直自然带谱分析,已较广泛进行。中国几大高原的地势结构不一,海拔高度不同,在自然区划中的位置也不一样,郑度等[44,45]认为,要阐明其自然地域分异,必须对高原各种地貌类型组合的基面的海拔高度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不同区域确定代表基面及其海拔高度范围,以便首先使水平地带性得到充分反映,然后再体现垂直地带性的差异。张荣祖等[46]按照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带谱结构、优势垂直带以及温度、水分条件等特点,将青藏高原的垂直自然带划分为季风性和大陆性两类带谱系统,前者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和高寒半湿润3个结构类型组,后者又分为高寒半干旱、高寒干旱、高寒极干旱、极干旱、干旱和半干旱等6种结构类型组。郑度、杨勤业等[41]认为,热量平衡随高度而改变是垂直地带性的起因,是在能量分布和水分作用等基本分异背景下派生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既有与水平地带相同的成分,但亦有大量相似的和独特的成分,它不完全重现纬度地带的序列。同时,垂直带的类型结构存在于它所处的水平地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育和发展起来的。

水平地带和垂直自然带关系的深入研究,为高原山地的自然区划提供了可能。关于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长期存在不同观点。或认为水平地带性被垂直地带性所掩盖,或认为高原上的地带仅能由垂直带辨认,或强调高原非地带性明显,不应划分为自然地带等。郑度等[47]认为,从三维地带性出发,高原边缘的垂直带与毗邻低地的水平地带有联系,在内部其基带优势垂直带在高原面上联结、展布,反映出自然地带的水平分异,反过来又制约着垂直自然带的特点,是三维地带性在高原上的体现。从上述认识出发,依据大地貌的区域差异,温度、水分条件的不同组合,地带性植被、土壤和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的异同,高原被划分为9个自然地带。这一划分已经成为协调区域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亦为世界其他高原山地提供了借鉴[48]。

地表的自然地带性是复杂历史过程的产物,每一个地带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年龄。由于现代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四度时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张荣祖等[46]研究了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水平地带和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邢嘉明等[49]分析了更新世以来华北平原水平地带的变化。杨勤业等[50]绘制了黄土高原不同时期自然地带示意图,认为现代自然地带是第三纪以来地质历史演变的产物。但时间因素或残遗因素的研究仍然是初步的,尚待今后进一步深入。

3景观学与土地科学研究

土地类型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在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以及继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型研究,因而其形成、发展被看作是20世纪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陈述彭等[51]就开展了大比例尺景观调查与制图的实践。此后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广东鼎湖山、北京怀柔、内蒙古毛乌素、甘肃民勤等地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随后相继开展了中比例尺制图与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以来对许多山区进行的山地垂直带研究和制图工作,也是中、小比例尺的土地类型研究[52]。自70年代起,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并开展农业区划的应用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在林超、赵松乔、陈传康的倡导和推动下,吸取德、苏景观学派和英、澳土地学派的长处,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系统研究,已经全面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根据1978年制订的全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科学发展规划,在全国开展了编制1∶100万土地类型图、土地资源图和土地利用图的研究工作。此期的研究成果,一是提供了宜农荒地自然类型、质量高低、开发条件和面积数量,为国家农业开垦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在土地类型分级和土地系列制图上积累了经验,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独立的土地类型学体系,并为土地科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1981年1月成立了由39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组成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主编赵松乔),参与此项研究的专业人员200余名,至20世纪末,取得的进展包括:第一,确立了土地类型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明确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的类型综合体,具有反映地段综合特征和属性的功能。通过系列制图的实践,土地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级:土地类、土地型和土地单元。从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大的实际出发,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在土地类之上设立0级单位(土地纲),作为土地类型分级的控制单位,实际上也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单位。土地纲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水分、温度大尺度分异,将全国划分出:A湿润赤道带,B湿润热带,C湿润南亚热带,D湿润中亚热带,E湿润北亚热带,F湿润半湿润暖温带,G湿润半湿润温带,H湿润寒温带,I黄土高原,J半干旱温带草原,K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L青藏高原。土地类为土地类型分级单位的高级单位,反映了主导分异因素地貌的变化,如滩涂,低湿河湖洼地,海积平地,冲积平地……等。适用的制图比例尺为小于1∶100万。土地型是土地类下的续分单位,表示植被型(或亚型),土壤类(或亚类)的组合匹配形式,适于1∶20~1∶50万比例尺作图。土地单元是土地类型分级的基层类型单位,表示的是植被群系(或群系组)、土壤属(或种)的组合,或局部地段的综合特征,适宜于1∶5万~1∶10万比例尺成图;第二,具有大批同一区域不同比例尺土地类型系列图件,适于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级别的精度需求。至1989年,按国际分幅出版了西宁等8幅彩图,鉴定评审通过了北京等23幅,覆盖面积达国土面积的40%以上。各省(区)同期为农业区划需要编制了大量1∶20~1∶50万比例尺土地类型图件,基本制图单位为土地型。以省区级独立完成的有宁夏等19个省区,大部完成的有四川等10个省区;第三,拥有大量典型区域以土地单元为制图对象的资料、图件,是深入解析不同自然区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合理布局的基本依据;第四,对某些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土地类型,如沼泽、海涂,荒漠、绿洲等进行调查、制图,在促进区域开发和环境整治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第五,亦有不少理论方法总结,如《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53]、《贵州省地域结构与资源开发》[54]、《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55]等。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不同利用目的的应用研究,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进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合理用地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方面。《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主编石玉林),基本摸清了我国宜农、宜林、宜牧土地质量与数量,并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在若干地区的研究中,也取得成绩。如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研究[56],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完成大中比例尺的现状调查,这在全国是没有先例的。服务于单项目的的土地质量评价研究,亦有很大发展,如对水稻、柑橘、茶叶、橡胶的单项土地适宜性研究,均可视为土地属性深入研究的成果。80年代后,土地的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扩展到旅游、城市用地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旅游质量用地评价依据土地利用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采用景点、景观单元、游览线和景区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北京旅游区、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广东丹霞山风景区、黄果树瀑布区等的研究,初步确立了我国旅游用地评价体系。城市土地评价在90年代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不仅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更多地依据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地租)进行评估,对于建立城市用地合理结构有积极意义。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基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研究,有80~90年代在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林灌草布局规划、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水土流失治理设计、吉林西部退化土地恢复整治生态建设、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利用土地类型空间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自下而上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80~90年代完成了北京市、贵州省、青海省、云南省、甘青宁“三北”地区、江汉平原区、关中地区、秦巴山地等区域。在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基础上,80~90年代相继开展了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以土地评价分等单元为依据的类型等级法,进行了柴达木盆地、黄河大柳树灌区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由静态研究转变为跟踪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的动态研究,以适应动态管理决策的需求。

由于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和计算机的应用,土地研究日益向定量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利用假彩色合成卫星图像和彩红外合成航空像片逐渐普及,解译准确性和制图精度亦渐趋成熟,90年代开展了超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解译及应用。利用卫星像片编制1∶50万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图件在80年代已经成功,利用1∶10万TM卫星像片编制相应比例尺土地图件,已较广泛应用于若干重大项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和ARC/INFO软件制图的新技术应用,90年代亦日渐成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正广泛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57,58],成为土地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与环境效应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但是,不同驱动力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驱动力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定量化表述存在难点,从而严重阻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综合研究以及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运行[59]。

景观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最早是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景观生态一词为C.Troll首先提出,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作为位居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在景观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为所长。

景观生态学的建立源于西欧20世纪30年代,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1988年是引入介绍阶段。1983年林超发表了C.Troll的“景观生态学”和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两文的译文,在国内是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文献。1985年陈昌笃发表“评价Z.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1986年景贵和发表“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陈昌笃发表“论地生态学”,对景观生态学和地生态学内涵作了有意义的探讨。1988年李哈滨等发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新概念构架”,重点介绍美国学派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60,61]。80年代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景观生态类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生态过渡带研究、以及其他方法研究。90年代,出版了几种景观生态学教材。以后,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被国内同行广泛接受。

4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秉维就提出自然地理学要分别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他指出,从更广阔的视野看,3个方向存在着外延部分叠合的关系,可以将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并将导致对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及其地域分异秩序的全面了解[62]。这样,就突破了描述性的、以要素为主体的传统综合研究模式,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深入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开创了新路。物理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水力作用研究包括径流的形成过程,侵蚀作用与河床过程,则与坡地利用和坡地持续生产力研究相联系,偏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科本身的系统研究只是在20世纪末才渐有起色。化学过程原以盐分平衡开端,水盐动态着手,后来转向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地方病和环境保护研究;生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后来,发展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综合研究。它包括蒸发过程、蒸腾过程、根系吸水过程、土壤水分运动、土壤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交换过程以及水分在传输过程中各环节和界面上的势能变动和阻力等在内的水分传输和能量传输研究。1956年,黄秉维就提出要发展自然地理定位观测与实验。60年代初相继在石家庄、德州、衡水和延安、武功、民勤等地开展定位试验。又于1979年在山东禹城建立了禹城综合试验站,80年代筹建了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对太阳辐射能、光量子能量、农田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状况、作物叶面温度、作物气孔阻力等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测定,还对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耕作和轮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完全与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融为一体。随后几年研究的主要进展是建立了田间试验研究网络。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直接主持的田间试验网络包括从中温带至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8个试验站,在80年代进行了两整年的同步观测、其中作为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基本组成部分的太阳辐射分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辐射)观测研究在国内是首次开展;建立了计算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数学模型。这些定位观测试验的部分研究可以认为是黄秉维开创的热水平衡研究和左大康开创的太阳辐射研究的继续。但实验研究和测定技术仍然薄弱。1973年黄秉维首先提出了光合潜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项系数的数值。认为,光合潜力是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其他环境因素都处于最适宜状态时,具备最适宜于接受和分配阳光的群体的,高光合效能作物充分利用阳光所能生产的植物质(包括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含水15%的干物质)。所采用的光合潜力估算方法是将太阳总辐射〔卡/厘米[2]〕数值乘以0.124(后订正为0.123)便是光合潜力[斤/亩]数值。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每项参数的选择都经过比较仔细的考虑,又经过一些验订,总的倾向是偏保守一些。随后又完成了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就全国各区域的情况分别予以讨论。此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自然区域的综合研究工作中。过去几十年,点上的观测试验、方法论研究和过程模拟已经相当深入,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深入是无止境的,但工作内容过细,学科比较单一,已经不像综合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试验研究。似应建立更加综合的试验基地,开展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是正确的方向。同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综合显得十分不够,亦需要予以解决[63]。

5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区域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国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自然区划(初稿)丛书、70~80年代的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的《总论》、任美锷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赵松乔的《PhysicalGeographyofChina》以及各大学地理系编撰的《中国自然地理》教科书等。

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丰硕。《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64]从综合自然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地下水、土壤地理、植被以及动物地理等方面对干旱地区分别进行了概要分析和探讨。《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65]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概况,并对区划划分的各个单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自然地理》和《中国的青藏高原》[66]全面阐述了青藏高原基本自然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诸多要素,揭示了高原区域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自然地理》是我国第一部重视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区域地理阐述的著作,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扬。《横断山区自然地理》[67]讨论了横断山区地域分异特点、垂直自然带谱、地形因素以及区划界线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自然区划。《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探讨了高原山地地区土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分析了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分区、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发展规划和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等子系统,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中国绿洲》[68]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干旱荒漠区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绿洲地域系统及其类型、特征和演变,绿洲结构及其功能,绿洲经济与文化,绿洲发展规划与管理体系建设等。《中国天山自然地理》[69]是对我国境内天山全面系统论述的自然地理著作。此外,较具代表性著作还有《湖南自然地理》[70]、《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1]、《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2]、《青海省自然地理》[73]、《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74]、《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75]、《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76]、《广东自然地理》[77]等。可见,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大多与综合考察相结合,始于边远、资料缺乏的地区,而后才逐渐向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同时,研究亦从单纯的自然地理学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此外,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坡地改良与利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以及环境脆弱与环境冲突研究等领域亦都取得成绩[78~80]。

区域地理学新的发展趋势包括综合研究与区域整合、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地理研究的信息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关注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81]。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