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1篇

我不国际主义情深,我看到捧金碗要饭的不肖子孙就会不淡定。

爱的是中国气质的食物

现如今终于有富于责任心的电视人愿意在饮食文化这一领域给国人尤其是一帮历史考试不及格的小年轻们上课了。《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次文化的自我标榜,也是传统文化的自我拯救。用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精心的编排把那些就要遗失殆尽的岁月积淀的食之精髓呈现在观者眼前。颇欣赏那些还坚守着古法手工艺炮制食材的老脑筋们,无论是自己煮盐腌制火腿的父子,还是78岁仍然经营百年虾酱老号的婆婆,以及广西那仅存的五个高跷捕鱼人。劳动成果的量在现代的工业文明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轰鸣的机器,分子层面的化学和成品,工厂化的生产,能让这些人的产品瞬间被淹没。当这些坚守者离去,悠悠传承而来的文化还剩多少?在一切想方设法快起来,高增长的社会心理之下,慢调的优雅如同没落的贵族。环视周围被快乐儿童餐催生的小胖墩,他们一定没有享受过幼儿园绿化小铁碗吃肉龙,然后在温暖而不想睡觉的午后玩枕巾的乐趣。《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些金贵的手工技法和思维方式记录下来,既是不是存亡断续的举措,也起

了呐喊呼号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将心性修养的重要用一种诱人的方式向每个观众悠悠诉说。手工制作饮食的过程就是发现和调和的过程,有个词汇叫调和鼎鼐,既可以用来形容宰相,也可以用来形容厨师的工作。越是名厨越是注重对文化的理解和心性的修养。国际名厨,在日本已经扬名立万的扬州厨师,还每每回乡都去冶春茶社寻觅一些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的意境以充实自身,其意境如禅,其意境似道,除了在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之外别无他法。在我们热衷于改造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上一些本应珍视的东西逐渐被我们用来当做交易的筹码支付给了历史。看看《舌尖上的中国》里查干湖78岁的鱼把头和他们坚持使用的六寸网眼的稀疏大网,“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中阐述的大

《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并非易事

道就被这些可能连孟子都不知道是谁的人们朴素地践行着,这就是天道。除了天人合一的道之境界,心性修持也在这部片子中被提及,一些食材制作过程漫长得足月经年,这个过程既是不断调和料理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心性修养的过程,三年以上的火腿可以生吃,这三年里如果没有静候花开的耐心,只怕火腿也要早夭。在我们惊艳于美食,垂涎于美味的过程中,也不禁要审视自己的心灵之力。

《舌尖上的中国》最让人感动的是,将味道和情感一一关联。窃以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的家庭气息和从中传递出来的情感表达完全不输“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所透出的春闺情趣。时过千年,相亲都开始万人同相每人八分钟了,这里边的情趣也荡然无存,一切只为快,试问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被卡耐基成功学课程鼓动的人们,是否还记得自己厨房里的油烟味和妈妈手中的家常饭菜香?食物不但果腹充饥,也是滋养心灵的途径。亲情、友情、爱情诸多情感融汇之下的烹饪是感情浓烈的表达,是中国人可贵的传统,在味蕾送上满足与愉悦的同时情怀不可遗忘。谢谢《舌尖上的中国》,给每个还有情怀而忽视了情怀的人提了个醒。

荡涤心灵之旅

喜欢《舌尖上的中国》里边的美食其实还在其次,喜欢的是里边所流露出来的美食家气质。陆文夫先生曾经写过一本名为《美食家》的小说。在陆文夫笔下的美食家是这样的:对本地的美食所在了如指掌;哪里有新的美食,他们必然火速赶到;他们对美食的点评恰如其分。

将本来是用来维系生命的摄食变成一种艺术,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人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在厨房中上演了一部孜孜以求的发现之旅。于是根据地域,民风,食材出产的差距派生出了“四大菜系”,“菜系”,乃至“十大菜系”,以及不可胜数的地方小菜系。每个菜系又因为历史的沿革,经济发展的变化而轮流盛行。在厅堂之上的菜系之外,还有那浩若星辰的弄堂口的小吃。几乎没人能够完全地统计究竟在中国有多少食物的种类。《舌尖上的中国》用7集的时间却能将中国饮食文化的神髓展现出来,实在难能可贵。

在这部片子中没有烹饪大师,没有烹饪大赛,没有严重的商业广告植入

型的店面介绍。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 0多岁的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太婆制作年糕的浙江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正是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这是真正的美食家气质。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平民理念;文化认同;营销方略

中图分类号:J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76-02

纪录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融合思想性、艺术性、纪实性于一体,具有展示现实、传递观念、传承文化、提升审美等功能。建国后曾出现多部让人津津乐道的优秀纪录片,如《话说长江》、《望长城》等经典作品。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纪录片开始衰落,无论是作品数量、规模,还是作品的影响力都急剧下降。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却令人眼前一亮。这部原创大片自2012年5月14日十点半开播,连续七天播出。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而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与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1]。引发公众对纪录片的强烈兴趣,由“舌尖”引发公众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探讨。之所以引发公众对此纪录片的热烈反响,笔者将从纪录片的制作精良、平民理念、社会文化认同以及商业化运作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审视与思考,以期对当今的纪录片创作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一、纪录片制作精良,中国艺术审美的独特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精良,首先是人员的投入,该纪录片由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两位专业人士担任顾问,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就有8人,15位摄影师拍摄,并由3为剪辑师剪辑完成。另外,该摄制组跨越我国国内自北向南的60个地区,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基本展现我国地大物博的资源,风情迥异的饮食文化。整个纪录片共七集,分别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讲述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文化传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摄影方式上采用微距摄影。摄像机在近距离的拍摄,为观众呈现食材本身的纹理构造,这样天然的图案都因此表现得非常唯美。《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海报即是明显的例证,美丽的山水风光,远山近水与轻舟,其实是筷子与肉的微观特写。该片通过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人们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发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艺术的本质在于展现生命力,人的审美情趣则从人的本性上要求艺术回归本真,表达出人们的某些共同情感历程[2]。所以纪录片必须采用符合大众普遍审美规律的创作手法。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无论是摄影画面,还是讲述的故事,都是与人民大众相关的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散发着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的审美情趣,因此能引发人们的兴趣。

二、纪录片平民理念,善讲故事的探索

尊重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以平等、理解的视角与普通百姓沟通交流,即为纪录片平民化创作理念。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没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没有高高至上的口号宣传。有的只是故事里的小人物,故事里的朴素情感。这样使得我们普通人通过故事得到了真正感动。纪录片所探讨的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而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人民的颂歌。在纪录片中也少见“烹饪大师”与“美食专家”的专业讲解,更多的是与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例如黑龙江70多岁的“鱼把头”、陕北卖黄馍馍的老汉、浙江慈城陪外婆制作年糕的小姑娘等等。

国际纪录片的成功制作标准,就是“平民化”与“造悬念”。在节目开始,故事的主角必须在最初的30秒钟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在经历过一个阶段以后,再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神秘事件,制造一些麻烦,最后留给结尾一个悬念,使观众不得不跟着往下看。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就大量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的“鱼把头”已经70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鱼呢?正当观众看着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此时镜头一转又跳到其他地方,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纪录片里的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就这样用“蒙太奇”的编辑手法串场,再排序出场。整个故事没有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实实在在的讲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与生产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达到善于讲故事以吸引观众的最终目的。

三、纪录片制造社会文化认同,引发民族的情感共鸣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3篇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一段时空跨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现实或历史。那么,无论是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都应立足当下,做到真实、可信,做到“真、善、美”。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纪录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纪录片纪实化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一)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运用纪实长镜头切入对文化与历史的表述,让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例如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以现实和过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饮食文化的交错叙述,让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所讲述的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现在一些文化类纪录片也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也令纪录片的讲述更加有理有据,让观众感叹,看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看一部电影,例如酒泉台摄制的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选取了玄奘取经路上最险恶的一段,讲述初唐时期玄奘为西行求法,置朝廷通缉于不顾,夜半偷渡玉门关,历经九死一生,终达伊吾的传奇故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剧情表演,再现了千年前的传奇故事。文化类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完整记录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例如,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等。

(二)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是表达的另一个主体,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声音语言的作用不可缺少。今年年初,笔者拍摄的《尕海湖边的故事》中,效果声的运用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在尕海湖边拍摄冬候鸟大天鹅时,清晨清亮的天鹅叫声,顿时让冬天的尕海湖边响起了候鸟的歌声。如何能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尕海湖边的这种场景,光靠唯美的画面是不可能做到的,《尕海湖边的故事》就将常规的效果声的音频指数略微提高一些,突出候鸟的叫声,充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各种声音元素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和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文化类节目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肃电视台10多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录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甘肃卫视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也在大大增加。

二、文学化是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

纪录片不仅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同时也需要依靠文字的逻辑来推动纪录片的叙述向前发展,而仅靠影像是不能完成推动这一逻辑叙述的发展,所以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文学化的表述。文化类纪录片不是新闻专题,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纪录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以及中央台9套节目的开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类型相伴相生,文学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体”一时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纪录片的语言表达方式,被观众们所喜爱和接受。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是对过往历史的复活。简单、沁人心脾的解说词,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节目当中去。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

三、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体现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4篇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句旁白。而这句话,正是这部以中华各地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的动人之处。每一道菜、每一种食材、每一样做法

都与乡情、亲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食物中所蕴合的传统、文化,人与人的情感勾连。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经济思维;谷物;创新;品牌

古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奠定了中国农业大国的基础。继农业与工业之后,服务业逐渐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主要产业,服务业中涵盖大部分文化产业,以文化创造经济价值成为了一个极具优势的商业模式。如何在文化经济思维的视角下对谷物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索,以更优的方式赢取利益,达到顾客与商家的双赢,创造更好的消费者体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对文化经济思维的理解

文化经济思维,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以文化创造经济的思维模式。里面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是一件商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经济是一种盈利方式,思维则是从与其他同类商品或前期商品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的一种创意。文化经济思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一种以文化为基点的商业模型的呈现。

例如,“花制作”服饰是一家西塘本土的品牌,结合了西塘作为古镇的文化内涵,制作出一系列改良复古的服饰,并且在同里等其他古镇也开设了自己的店铺。除此之外,“花制作”还在西塘创建了一座“花制作工艺博物馆”,在里面进行展示和销售,很多人不会去店铺里购买,但是会去博物馆里面参观进而购买,“花制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以文化为基点进行盈利的案例。在很多创意产业园区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文创产品以新奇或温馨博人眼球。在体验经济时代,文化成了一种主流。

2 谷物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

“谷物”统称即粮食,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及其他杂粮。谷类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主要是植物种子和果实,是许多亚洲人民的传统主食。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国家,直到工业的出现,才慢慢改变,直至现在仍有大部分人以耕种为生,尤其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地理现象,使得粮食作物可以规模生产。[1]

现下的谷物销售中,分为整销和零售。由于整销对于价格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本文中只讨论谷物零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营销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使用,在其他产业纷纷做出自己的特色去吸引消费者时,谷物产业仍是以传统的比价和比质策略进行销售,销售者不去宣传谷物中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消费者也仅仅关注是否美味。在线下营销中,商家以同样的方式去宣传,消费者机械地购买,或许只是因为谷物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谷物的确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消费它属于消费必需品,但每一粒果实都是耕种者对于消费者的献礼,这样的谷物便有了不同的含义。

3 谷物产业的创意发展策略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的文人关怀便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关怀在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优势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2]

3.1 谷物中所蕴含的文化

谷物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感性的文化,作为中国人的主食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每一粒谷粒都经历过雨水、阳光和营养,都饱含着耕种者的希望和感情。谷物每天都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虽然不起眼,但是却连贯古今,成为了一种延续的方式。从谷物种植的区域来看,不同区域的谷物也有着不同的价值。例如,东北地区的稻谷一年一熟,每一粒米都吸收了一年的养分,一粒米便代表了一年。

中国人对谷物的感情就像对家乡的感情,因世代积累而流传下的感情,这就是谷物中的文化。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古老的人类文明都发生在大河流域的两岸,因为那样的土地才能孕育人类的饮食,这就是农业的初始。所以,中国的象形文字都是从认识虫、鱼、鸟、兽,日、月、山、川开始,要与环境天长地久。农业就是自然而然的文化,是创意的源头。

3.2 谷物产业发展的品牌策略

感性的文化往往伴随着情感的消费,在经过理性消费、感性消费直至情感消费的今天,文化成了一个最大的买点。现有的谷物销售品牌大多都是从单纯的“吃”的功能来构建的,无论从品牌的核心价值、形象,抑或是推广的方式,都只是单纯表现了其功能性,没有融入更深层次的附加价值。因此,创造的价值也仅局限于功能性。

将谷物的文化融入其中,在谷物的包装方面,选取最接近谷物原生态属性的牛品纸、麻布进行包装,用尽量简洁的包装来展现谷物自身的自然气息。粮食本就是最原生态的东西,原生态也是现在社会最缺少的品质,这样的谷物在销售时不仅是销售一种食品,更是销售一种品质。

在品牌文化方面,可以更多地去宣传一种自然的理念,而不是谷物的实用质量。例如,台湾品牌掌生Y粒,自2006年建成以来,都在坚持透过最平凡平常的白米,传达想呈现的真正的价值,就是台湾人的生活风格,包括了历史的文化风霜、地理的风土条件、人文的感官飞扬,以及最重要的台湾人对待土地的友善态度。

将谷物与时节的结合也是谷物产业发展的一种创新方式。惊蛰时节,第一粒种子埋进来土地里;谷雨时节,耕种者们便开始期待;小满时节,谷物有了生命;立秋时节,即将收获一年的喜悦。将原生态的谷物与最传统的节气相结合,加以简单却别有韵味的文字解读,既普及了耕种知识,又蕴含了传统的中国风韵。

中国的文化起源于农耕,谷物本就是中国人的文化。现在将谷物产业进行创新的发展,就是在还原一种原生态精神,去进行情感的售卖,让人们在食用时想到,每一粒米都经过风和雨水,都有着耕种者的希冀。

4 结语

谷物产业是蕴含中华民族历史风韵的产业,其涵盖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在一个民族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需要向更高层次进行追求,便是精神文化。中国人对于土地的热爱,对于粮食的感情皆可通过原生态的农业展现出来,但是越来越比质、比价的竞争阻碍了国人对于农耕文化的思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物品所具有的文化更不能丢弃。文化经济思维是以文化创新品,也是以经济促文化,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积淀,都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农耕的文明粮食的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深植于心底的信念。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各种各样的破坏层出不穷,原生态的自然是现在最需要的环境,而这种原生态就存在于饭桌之上,口齿之间。

参考文献:

[1] 周蕙秋.东北地区梗米的品质、价格和销售比较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4):8-10.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汉语拼音声母zh;历史变迁;日语吴汉音读;对照

中图分类号:H1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37-02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彭丽萍(1975―),女,江西余干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1汉语古音对日语音读的影响以及两者进行对比的意义

历史上,由于汉字的传播和利用,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字的传播不仅仅给日本文字带来了契机,而且汉字读音也对日语发音的影响颇深。现代汉语读音和日语汉字音读已经有了较大差异,但是某种程度上日语汉字音读仍然保存着古汉语的痕迹。因此,在研究古汉语时,借鉴日语音读不失为一种科学方法。

2汉语语音发展的几个阶段

通常把汉语语音数千年来的历史划分为下列三个阶段:第一时期,先秦时代及秦统治时期(公元前207年以前);第二时期,汉唐时期(公元4~10世纪);第三时期,宋元以后(公元11世纪以后)。第二时期相当于中古期,大致经过四个阶段,即汉魏、晋、南北朝、唐。日语的吴汉音正是这个时期传入的,因此主要受这个时期的语音影响,其语音形成变化都与此时期古汉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汉语拼音声母zh的历史变迁

现代汉语拼音声母zh是不送气的清音塞擦音。普通话的zh是翘舌音,国际音标拟作[t 瘙 D ]。世间万物一直在变化发展中,语言也一样,但是它的变化不是杂乱的,而是有规律可循。我们根据古人流传下来的研究资料可知,现代汉语的zh是由古音声部的知组、庄组以及章组演变形成的。下表是我国唐宋间研究汉语音韵的学者对汉语声母归纳的结果,俗称36字母,是切韵的代表声母分类。

zh的发音演变较为复杂,古往今来各学者众说纷纭,其中主流的观点有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学说,由此引出照三归端、照二归精等推断。

现代汉语拼音zh是由中古时期知组的知母、澄母,庄组的庄母、崇母以及章组的章母、禅母发展演变来的。

(1)知母是全清不送气音,上古时期归并于端组,为舌尖前塞音[t]。中古受知三介母的影响,变为舌面前塞音[],到了近代中原音韵时期,分化为舌尖后塞擦音[t 瘙 D ]及舌叶塞擦音[]。直到明末清初,才终于完成了演化,形成了现代普通话翘舌音的[t 瘙 D ]。现代汉语的摘、展、张、长、帐等字的声母发展都属于此类。

(2)全浊音的澄母上古拟音[d]、中古拟音[],中古后由于浊音清化运动,全浊音的澄母发生了很大变化。浊音清化中一个很大的规律就是平送仄不送。中古的平声转为送气音,仄声(即上声、去声、入声)则转为不送气。这样澄母的仄声就分化为不送气的t

瘙 D ,即现代汉语拼音zh。

(3)庄组的庄母是全清不送气音。上古时期属于精组,拟音舌尖前塞擦音,中古进化成舌叶塞擦音的,及至中原音韵时期,和知二及章三部分合流,最终演化为舌尖后塞擦音[t

瘙 D ]。

(4)庄组浊音崇母也有少数后来演变成现代拼音zh,其演变过程如同澄母。

(5)章组的章母是全清不送气音。上古发音近似端组,拟为舌面前塞音[],而后经过中古时代的舌面前塞擦音和中原音韵时代的舌叶塞擦音两个阶段,最终演变成现代汉语拼音[t

瘙 D ]。古汉语的章母很大部分变成现代汉语的zh。如振、震、蒸等都属于此类。

(6)最后是禅母,禅母也是浊音,只有极少数后来演化成zh。它的变化规律如同澄母。

五、小结

汉语和日语自古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另辟角度,着眼于争议较大、使用率较高的汉语拼音声母zh,通过研究古汉语音韵的历史变迁,与日语吴汉音进行逐一对比,力图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从而为日语爱好者学习日语提供一个平台,并且对于古汉语的研究也不失为一种科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日)虮具M吉国Z音の研究|京:岩波店,昭和二十五年.

[2](日)沼本克明日本h字音のs史|京:|京堂,昭和六十一年.

[3]成春有日语汉字音读研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7篇

近期,一部没有事先张扬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勾起了许多中国人对美食的找寻,成都无疑是最好的去处之一。成都就像一个巨大的美食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美食,最悠久最成都最有味道的应是锦里和宽窄巷子,这两处应是成都美食以及悠闲生活的最好体现。

锦里,有“西蜀第一街”之称,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而建。古街布局严谨有序,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酒吧娱乐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武侯祠里的肃严和锦里的市井气息鲜明对照,犹如四川的“变脸”转换只在瞬间。因此,“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徜徉其间,当然不仅只为寻找“舌尖”上的美味,更为找回“西蜀第一街”曾有的味道和记忆。锦里,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在锦里,我们可以重新领略历史、现实、人情世故中的美食情怀,也可以看到建筑、情感和家园的传承。锦里,别样的四川童话,她的美总是在不经意间,一角即一风景,一景即一吃。放眼望锦里,火锅、串串香、棒棒鸡、担担面、肥肠粉、冷锅鱼、香辣蟹比比皆是。巷子的一边是店,一边放了四方桌椅,可以随要随坐。这就是美食的锦里,这就是成都人的幸福年华。

如果说锦里的美是“小家碧玉”,那么宽窄巷子的美一定就是“大家闺秀”。尽管是晚上去的,在宽窄巷子声色斑斓的背后,我感觉到的却恰恰是一种低调的奢华。细心走近,会发现许多店家是关起门来做生意的,没有吆喝,也无须招揽生意,成都人逍遥安逸,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展露无疑。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组成。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和书店……构成了宽窄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和老成都的慢生活在这里一览无余;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如果身处其中,大约会觉得自己正在电影中的某个场景。这里的院落无论如何奢华,但美食依然是主线。麻辣鲜香、百吃不厌、口齿生津的老火锅店;热辣红艳、回味悠长、推陈出新的川菜馆;每条巷子、每个院落都各有各的不同。远离、近看,每一个角度,每一种色调,都会让人想按下快门。找了家茶馆坐下,不是不想再走,也不是为了齿颊留香的小吃,而是想真正静心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宽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而我对这个地方的记忆就是如此。身在市井却不吵闹,倒有旷世桃源之感,我只身宁静平和地闲逛,幸福就是与这沉静时光相依。

去过或未去过成都的人,都会说到各种各样的美食。的确,成都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城市。仅靠听是感觉不到的,因为味道的体现一定要走近,走近市井和人家去体会和品尝。听人说,有一种旅行,不为跋涉千里的向往,只为漫无目的的闲逛;不为人山人海的名胜,只为怡然自乐的街景。或走,或停,唯一的原则就是看心情。成都,就是这样,不仅是我们舌尖上的故乡,从锦里和宽窄巷子更让我们认识和理解了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它让我们懂得了每一道小吃都是一面镜子,代表着当地的文化和习俗,文化是没有地域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无论哪种艺术都有各自艺术的民族特性和独特魅力。其实,在成都吃的艺术更是如此。因为有时候,直到一些珍贵的时刻成为了回忆,你才会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第8篇

这话放在餐饮美食行业里同样适用,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观众意识到,原来解读一座城市一片地域的载体不仅仅是鸟巢、东方明珠、“小蛮腰”这些新建筑地标,也不仅仅是故宫、长城、兵马俑、拙政园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文宝藏。美食,作为中华文化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它的深刻而隽永也许是浸染在中国人的骨血里的。

去旅游,先要找当地特色美食,旅游回来,为亲朋好友带的手信往往也是特色小食品,旅游与美食的联系是如此亲密,以至于我们总把它当做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形态忽视掉。中国美食有菜系,还不包括一些细微的分支与小类别,当中国城市在外在表象上越来越趋向于统一之时,美食就成为了区分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

一段6分钟长的关于云南诺邓火腿的记录影像,让诺邓火腿的原产地——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声名大噪,这个曾经宁静的因火腿出名的小村庄现在正在面临幸福的烦恼,不仅诺邓火腿厂的杨厂长每天有多得接不过来的电话,连村民们也发现村庄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拨接一拨的名为“美食饕餮者”的人群,他们一副职业旅行家的架势,不远万里来到诺邓,一个新的热潮“美食旅游”正在被创造出来。

在纪录片热播后,携程网的反应算是相当快,这家著名旅行网站迅速梳理了国内著名餐饮美食,与相关的团队游、自由行产品结合,打造了海南和乐蟹、云南过桥米线、陕西肉夹馍、内蒙古涮羊肉等国内20多个省份的美食旅游线路,在网上推出“舌尖上的旅行”旅游主题,还通过微博与网友互动直播。据悉,“舌尖上的旅行”自5月中旬推出以来,人气一直稳中有升,北京和丽江的美食线路刚上线才几天就成团。

来到北京,当然不能不到全聚德,不能不吃全聚德的烤鸭。今年适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60华诞,所有人艺经典剧目都再次一一与观众见面,这其中就有一部讲述老北京人“吃”的《天下第一楼》。2012年3月,这部讲述了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华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的人艺经典话剧,再次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而《舌尖上的中国》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不知道有没有让院方有些后悔把这部有关中国人以吃励志的经典排得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