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康复训练的好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语言;语言康复;康复训练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用来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符号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具有语言障碍情况的学生在中重度培智学生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这种语言障碍使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把语言康复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发展中重度培智学生的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
培智学生语言发展特点:(1)培智学生的语言发展较晚,表达能力差。几乎所有培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都比正常学生差,且语言发展速度慢。(2)培智学生语言词汇贫乏,语法简单。(3)培智学生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为使中重度培智学生能够在尽可能少的监护下进行自我日常生活料理,在语言康复训练上必须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巩固才能逐步形成技能。中重度培智学生语言康复训练必须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开展。
一、利用多元化的语言进行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自身的特征决定着语言训练的情境应该是多元的。而多元训练情境的创建是各个方面的,必须给学生创造语言交际实践的机会和适合语言发展的环境。如,可以在学校内创设家庭、医院、商店等模拟环境,让学生进行“打电话”“看病”“购物”等仿真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教师根据各种情境的交际需要总结出的言语模式,反复进行对话练习,强化语言能力。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活动,使孩子动起来,在活动中边说边做,渗透语言训练。如看电视、听音乐、讲故事,雪后让学生观赏雪景,带学生堆雪人,打雪仗等,在这些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各种环境下感受语言,并帮助他们把生活中的人和事与语言联系起来,磨炼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智学生对外界的接触范围是有限的,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还应坚持个别化教育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转换自己的身份,充当一个做“医生”的角色。因为有很多智障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构音,他们对发音的部位和方式把握不好,这时候教师的传道解惑是不行了,充当“医生”,借助辅助工具来达到语言康复的目的。
二、抓住一切时机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活动中的幼儿》一书中说道:“必须要以经验来作为谈论有趣事件的基础,并有产生交流的契机和激情。”我们始终要坚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激发学习的兴趣作为语言训练的基础。例如:一般来说,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来校后,只要问问:“昨天晚上看什么动画片了?”学生就会颇有兴致地告诉你他昨晚看了什么,有时候下一集要演什么都能说出来。这就是在用谈话方式进行语言训练。
对于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的学生来讲,用活动和游戏的方式使他们能够在积极的情绪和动作的前提下主动地去学习。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就可以让他们自己说一说谁扮演什么角色,在游戏的扮演中进行语言的训练。
同时多媒体对语言康复训练的学生无疑多了一条“路”,它为学生提供色彩鲜艳、图像清晰的画面,把抽象的空间转换以简单的视觉形象展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形象、生动、新颖、趣味融为一体,符合智障学生直接思维的特点,在突破中进行语言的训练。
三、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可以由学生说的一句话、一个词来诱发他们的语言交流。例如,当某学生说了话。这时你就不要说:“不许随便说话”等消极的话,避免打消他们练习语言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作语言上的引导,如:学生说出的话语“桌子”。我们可以说:“抬桌子干什么?你要和谁换桌子?你喜欢她的桌子吗,为什么?”等等。这样引导他们说话,让他们说得轻松而没有压力,这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对话,发展了语言。
又如,大部分培智学生喜欢食物。由此可利用食物诱导学生主动说话。这样可让他们向老师说出想得到食物的想法,认知并说出食物的名称、颜色、味道等。在给他们吃之前,先让他们说一说,回答正确后再当奖品发给他们吃。这样既能达到训练语言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了说的好处:有得吃,又能得到了表扬,从而积极性高涨。这样他们的语言也会得到发展,获得提高。
在语言训练时,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培智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通过观察事物去发展培智学生的语言。例如,画苹果,学生在苹果的旁边画了两朵云,云的下面还有小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幅画的意思。根据他们的注意所在引发出一系列的语言训练内容。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达到了语言训练目的。
美妙、轻快的旋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喜欢的,培智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唱歌、听音乐的方式进行语言的训练,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爱好,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
四、扩大感知范围,提升理解能力
在中重度培智学生语言沟通训练中,应扩大学生的感知范围,丰富感知经验,强化对词汇的获得、理解,尽可能多地积累词汇。这就需要智障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识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了。而培智学生特点是智力发展缓慢,但他们可以用眼睛看,和他们一起看图,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他们从刚开始接触到就是高水准的图和文,他们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字。绘本无疑是一种让智障学生的眼睛享受,让心情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五、教师与家长沟通进行家庭康复
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培智学生的依靠对象,那么在家呢?家长必须发挥作用,根据训练内容以及孩子已有语言水平巩固培智学生的语言的康复训练。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不嫌麻烦,耐心等待”的能力对智障学生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中重度培智学生的语言康复训练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的、繁复的工作。只有遵循其感知的特点和原则,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其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综合护理;措施
Comprehensive care of elderly stroke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omprehensive care of elderly stroke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Methods From 2005 to 2009 and 82 cases of elderly stroke patients,47 patients were male and 35 female; their were takon comprehensive care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80 cases of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methods of care through an appeal,the markedly effective was 98.75% 79 cases,1patient was invalid(1.2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75%. Stroke rehabilitation can be seen in a good curative effect of integrated care. Conclus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th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behavior has stabilized the patients emotions,and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patients fight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Elderly stroke; Rehabilitation period; Comprehensive care; Measures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全国每年脑卒中患者数超过150万人,致残率达86.5%,脑血管病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1]。多数患者在急性期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文就如何运用现代的康复治疗护理技术,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及改变原有的护理方法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2009在院就诊的8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其中男47例,女35例:最小年龄63岁,最大年龄91岁,平均70岁:左侧肢体仿瘫48例,右侧肢体偏瘫34例:CT表现脑出血31例,脑梗死51例,意识障碍24例,尿失禁33列,进食困难20例,失语19例:入院最早2 h,最晚为7 d,平均为3.5 d。按常用的肌肉分级分为重组(0I级)32例,中级(ⅡⅢ级)25例,轻组(IV级)25例。
2.2 护理方法
2.2.1 心理护理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患病后可引起一系列心理变化,担心遗留后遗症,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消极、悲观或拒绝治疗,忧郁、烦躁、紧张及焦虑等。因此,在积极康复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心理护理[2]。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充分使用美好语言这一交际工具,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赞赏、肯定的语言,以影响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唤起他们对肢体康复的欲望,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2.2.2 营造温馨环境
整洁、安静、标志清晰的病区走廊,张贴的健康知识图文并茂由浅入深,让恶性血液病患者和家属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知识和教育;色彩柔和的病房内卫生设施齐全,绿白相间的床单元之间配以淡绿色的隔帘,不但减轻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紧张心理,也保护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隐私权;病区内设立了家属休息、娱乐、吸烟空间,并配有34寸的挂壁式电视;医院食堂香喷喷的饭菜及微波炉的应用,使家属免于在医院与家之间的奔波劳累;病区内还设立了便民措施:提供针、线、纸杯、笔、纸、剪刀、雨伞等,以方便家属的需要[3]。
2.2.3 卧位护理
卧床患者采取偏瘫良肢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①患侧卧位是所有中最重要的,增加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肢体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另一个明显好处是健侧手能自由地活动。头部枕软枕,患肩前伸、前屈,避免受压,在其下方放一枕头,伸肘、前臂旋后,手伸展,躯干稍后旋,后背用枕头稳固支持,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后枕头上,下肢呈迈步位,健腿髂、膝屈曲并由枕头在下面支持。②仰卧位时,患肩垫枕,使肩胛处于伸位。同时患侧上肢也要垫枕,使肘腕伸直,掌心向上。下肢臀下至小腿置一低平长软枕、窝处再加放一小鞍枕,使腿微屈。足底与床尾之间置一硬枕,防止足下垂。保持屈髋、屈膝。踝背屈90°。双足之间夹一硬枕,防止小腿内收。③健侧卧位时,肩胛处于伸位,患侧上肢应支撑,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健侧,健侧下肢稍后伸,屈膝,患侧下肢放在健侧下肢前,膝关节>90°弯曲,并在膝内侧至足布置一较厚软枕(厚度为13 cm)左右,保持屈髋、屈膝,踝中立位。
2.2.4 主动运动
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嘱开展床上的主动运动训练,以利肢体功能的恢复,主动运动应在护士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2~3次/d。主要训练方法有Bo 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Bo Barth握手:帮助患者将患手五指分开,健手拇指置于患手拇指下,余4指相对应交叉,并尽量向前伸直肘关节,以健手带动患手上举,在30°、60°、90°、120°时,可视患者情况,要求患者保持5~10 min,手不要晃动,不要憋气或过分用力。桥式运动:嘱患者平卧,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以足抵于床边,助手压住患者双足关节,尽量使臀部抬离床面,并保持不要摇晃,两脚关节尽量并拢。做此运动时,抬高高度以患者最大能力为限,嘱患者不要过分用力憋气等,保持平静呼吸,时间可从5s开始,渐至1~2 min,2~3次/d,5下/次,这对腰背肌、臀肌、股四头肌均有锻炼意义,有助于防止甩髋、拖足等不良步态的发生。床上移行,教会患者以健手为着力点,健肢为支点,在床上进行上下移支。健手握紧床头栏杆,健肢助患肢直立于床面,如桥式运动状,臀部抬离床面时顺势往上或往下做移动,即可自行完成床上移动。若患者健手肌力达5级,可教会患者以手抓住床边栏杆,健足插入患肢膝关节向健侧或患侧翻身[4]。
2.2.5 日常生活训练
此项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或半自理,其中包括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及室外活动。在锻炼中必须行人照顾,患者有独立生活能力时,才能逐渐脱离助手[5]。
2.2.6 出院指导
嘱患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要有规律,冷暖适宜,坚持合理用药,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按时到医院检查。
2.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3 结果
4 讨论
4.1 80例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经过上诉方法护理之后,显效79例(98.7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98.75%。可见年脑卒中康复期综合护理疗效良好。
4.2 脑卒中各期的护理特点
4.1.1 急性期
一般均表现为弛缓性麻痹,既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会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上处于全面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但不宜长时间卧床。一般来说,必须卧床时,采用健侧卧位是最佳的选择。只有在为预防褥疮等必要的情况下,作为过渡可以短时间采用患侧卧位和仰卧位。
4.1.2 痉挛期
肌张力增高,腱反向亢进,联合反应出现,患侧肢体出现随意运动,但由于肌张力分布异常,姿势与运动出现异常模式。这个时期康复的目的是预防和减轻痉挛,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在我院的康复训练中有的急于求成,超强度功能训练,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活动模式,久之形成了习惯,使肌群间肌力不严重失衡,出现典型的下肢偏瘫状态。我们必须在早期对这些异常模式的输入予以抑制和控制,给予正确的康复运动指导,保证运动活动适度,不要强迫高难度训练[6]。
4.1.3 运动康复
锻炼过程是患者主观努力的过程,肌肉锻炼过程是单调、艰辛的,肌力的增长也是缓慢的,患者的积极参与配合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患者,应向患者具体说明肌力锻炼的意义和方法及期限肌力增长的规律。尽早鼓励患者进入康复室参与集体复。这样,患难与共者之间可以相互鼓励、模仿、竞赛,产生连带感、加归社会感,并利于产生一种疾病的客观化,消除孤自卑感,这也是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付朝云,吴非.老年脑卒中后咽喉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全科护理,2009,(9):124126.
[2] 范亚硕.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康复训练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7(7):116119.
[3] 梁爱华.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康复训练62例报告.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8):102106.
[4] 付铁彦,段友范.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吞咽障碍.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152155.
1护理
1.1严密观察有无出血
观察有无颅内出血症状、体征。观察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改变及肢体瘫痪加重等,应考虑脑出血并发症。溶栓后出血是最易出现的副作用,常见的有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出血,严重者合并颅内出血,故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有无皮肤黏膜、牙龈、脏器出血征象。同时,注意其他部位及全身有无出血,密切观察出血的动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
1.2心理护理
溶栓患者普遍存在心理负担重,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因此,溶栓前医护人员必须细心做好解释工作,将溶栓后肌力并不能立即达到健侧肌力状态的实情告诉患者,讲解密切配合治疗与预后的关系,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
1.3生活护理
为患者创建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应予以低盐、低脂饮食,进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卧床、消化功能减退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造成排便困难,可反射性影响心率和动脉血流量而引起意外。因此,对于排便困难者除应用缓泻剂外,还应鼓励其适当多吃水果、蔬菜等,避免用力排便,应适当注意输液速度,以保证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采取恰当的措施,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树立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早期康复治疗
溶栓后3天应卧床休息,第4天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2.1超早期护理
发病3天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加强基础护理,维持肢体功能位,同时尽量鼓励患者取健侧卧位,并加强患侧的感觉刺激,以利于健侧肢体活动。
2.2稳定期护理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规范的康复训练。护士对家属要详细解释,对病人要耐心开导,强调早期锻炼的好处和不肯锻炼的后果,并列举以往成功的例子,使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肢体功能锻炼的原则:既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心身兼治,医患合作;又要方法有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2.3溶栓后肢体和语言的康复
病情稳定后,溶栓患者若心功能好、无出血倾向要注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并加强功能锻炼。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在早期应指导家属对病人的患肢多进行被动运动,直到患肢肌力有一定恢复后再进行主动锻炼。
2.4作业疗法
溶栓后患肢的功能大部分待以恢复,通过作业疗法来恢复上肢的功能,如小号插板训练等,目的是训练手部的精细动作及稳定性。让患者坐位时肘关节尽量不离开桌面,多做前臂的旋前、旋后,手的握伸动作。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效果一般比下肢差,要使上肢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训练下肢时,可让患者在平衡杠内屈膝15%,做双下肢、单患肢站立及下蹲训练等。在病房里,患者要主动用健肢帮助患肢活动,或家属帮助活动,或手掌撑在椅子上,肘关节伸直,尽量将身体的重力压向患肢,以增强肌肉张力。溶栓后语言的康复训练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让患者做构音训练、发音训练,对着镜子纠正口型。采取患者容易接受的语言,通过指图、指物等方法对患者反复进行听力训练,并进行口、唇、舌活动操训练。出院前将具体的训练方法、训练工具,作为出院康复指导的重要内容传授给患者及家属。
3讨论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86-02
中风病又叫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中风是以猝然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謇涩或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脑卒中从字面解释,即脑为脑府,卒为突然,中为损伤之意,脑卒中就是脑府突然受伤的疾病,简称中风病。因该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病[1]。偏瘫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为60%。严重的偏瘫症状不但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而且更易影响其形象与情志,研究资料显示约有50%~60%会产生郁病,导致患者拒绝治疗。本院于2010年2月~2010年6月,曾对26例中风后患者进行临床中西医健康指导后,提高了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神经内科26例中风后出现偏瘫的患者中,年龄最大94岁,最小44岁,平均年龄64岁;平均住院日16 d。
1.2 调查方法 采用提问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题,并通过对26例中风后的患者提问调查后,进行综合归纳,找出共因。
2 结果
2.1 偏瘫发生率 调查26例中风后患者,有2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占92%。
2.2 偏瘫的程度 轻度症状6例,表现为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中度症状8例,表现为进展型;重度症状10例,表现为完全型。中风后,偏瘫症状多发生在1~2周之间。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健康知识缺乏是致偏瘫症状加重的重要因素。就偏瘫的程度而言,本组有10例重度症状表现,超过42%,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神经内科疾病所决定的,80%的神经内科患者住院者多由虚、风、痰、火所引起,其机理较为复杂。根据中风偏瘫患者的心理、生理身体特点,对患者进行评估,针对不同层次的偏瘫患者制定出不同的护理计划,让患者以愉快的心情配合康复健康指导的实施。
3.1 时时注意观察中风后患者的病情 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趋势,把握住病情变化的关键,不失时机的配合医生抢救和治疗。并且知道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易出现肩关节、髋关节脱位,胫骨、股骨骨折。为预防骨质疏松,应遵医嘱按时给患者补维生素D和钙剂。
3.2 情志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情志变化,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有的放矢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多与周围人接触,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多与医护人员沟通,安心接受治疗;同时配合给予中药解郁汤、安神汤口服以疏肝理气、宁心安神,克服急躁、焦虑等不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指导家属给予患者生活及情感上的帮助,解除患者心理障碍和精神负担,使患者坚定信心,调整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后期康复的开展,促进身体早日康复。并发动家属及亲友做其思想工作,使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对恢复期患者更应做好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大怒、大喜、大悲、大恐都有引起再次中风的可能。在平时应注意克制情绪激动,尤其是要特别强调“制怒”,从而使气血运行通畅,减少复发因素。
3.3 起居有常 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的环境,在不影响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下,按病情和证候分配病房,尽量满足患者要求,以利其适应陌生的环境,而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引起兴奋的因素(如高谈阔论、看情节凶险离奇的书籍),早晚用舒经活络的中药水泡脚,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另外,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锻炼3次,每次5~10 min,用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先被动运动,以后逐渐变成主动运动,以使关节滑利,经络通畅,调和气卫营血,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3.4 饮食有节 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对脑组织功能、瘫痪肢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作也起到一定作用。因此饮食营养要全面,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次,饮食总量的多少也是关键所在,《内经》中有“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之说,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后也易导致中风,故节制饮食,以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早中餐量较晚餐多为原则较合理。同时可根据患者或病情的需要进行食物的结构调整,增加特殊加工的调理药膳粥,以养血安神、调经通络、祛风活血、益气理中、调和脾胃。还可多喝绿茶,因为绿茶有清上而降下之性,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和防癌作用,适当饮茶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并嘱患者饮食应忌食羊肉、辛辣食品。
3.5 肢体康复训练指导 对偏瘫患者早期遵医嘱定时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可以防止关节强直,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协助患者取合理的,偏瘫肢体处于良姿位,功能锻炼不能操之过急,运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每日 2~3次,每次 20~30 min,配合穴位按摩,能促使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上肢康复训练主要有上肢的伸展收缩、手指的抓握屈伸、肩肘关节的旋转等训练。下肢的康复训练包括直腿抬高训练、髋膝关节屈伸训练、踝关节的内收外展等。肢体康复训练由被动到主动,由关节的屈伸运动到逐渐的起坐、站立,逐步提高肌力和关节功能,进一步训练精细动作,提高生活技能。日常生活训练早期须在护理人员指导及协助下进行,从最基本的摄食动作开始,逐步扩大到入厕、刷牙、洗脸、穿脱衣等,此期训练也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动作到逐步自立,可将基本运动训练中获得的功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动作,证明其实用性,对提高患者的愿望有效,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3.6 中医特色护理指导 中药湿热敷:在中风偏瘫患者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集药疗与中药温热刺激、渗透为一体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采用本科经药监部门批准的中风偏瘫方剂进行煎制后,取其汁液蒸煮毛巾,待汁液煮开后,取3片毛巾热敷患部,每日 2次,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改善偏瘫肢体循环的作用。
3.7 疾病知识宣教 每周二、四下午安排1位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偏瘫健康指导方案,采用口头讲解、书面指导、电视播放以及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让患者掌握中风偏瘫的危险因素,促进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 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37-02
脑卒中后遗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治疗,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过去,我们对脑卒中患者认识不足,只重视抢救生命,忽视了功能锻炼,致病情恢复慢、后遗症严重。康复护理通过采用综合方法包括药物、饮食等,运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手段对功能障碍者进行反复训练,以使其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高水平。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速率在发病后3个月特别是最初4周内最快,所以,早期康复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1 偏瘫早期康复的重点
预防患肢挛缩与畸形,而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又有不同,它的特点是:(1)护理对象较狭窄局限。(2)护理目的:及早最大限度地恢复所丧失的功能,增加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的提高生活质量。(3)护理形式:通过护士指导和督促,使患者变被动为主动,是一种“自我护理”方式。(4)康复护理沟通了护患关系。
2 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2.1 积极观察病情进展
①观察患者意识情况。经常深入病房,指导家属反复呼唤患者姓名,嘱患者做睁眼、闭眼、伸舌、握拳等动作,如有心目动作,应抓紧训练患者进食、语言功能。②观察患者饮食情况。试探患者进食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口腔活动和吞咽动作,如患者有吞咽动作,可喂蛋糊、面糊等食物,试进食时护墙一定要亲自喂,如有呛咳,即停进食。因流质饮食易引起呛咳,应发行量避免。③纳罕患者语言能力。对于失语、失忆患者和、语言表达功能障碍者,护理人员经常教家属与其对话,同时进行剌激,强化患者的应答能力,问简单音量,如认人、认数、发简单的“啊、咿”,以锻炼患者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思维能力。
2.2 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
①床上被动功能锻炼。主意加强患肢功能锻炼,以“健”带“患”,对患肢出现水肿或萎缩时,进行全身擦浴,按摩、抬高患肢,改善微循环,以减轻水肿,保持正确,加强患肢功能恢复。②下床主动功能锻炼。病情平稳,意识恢复时,应及早训练患者主动活动能力。具体方法:患者仰卧位,嘱其髋与膝屈曲,背部用力做“架桥动作”,使臀部离开床面,让患者向两侧翻身,使躯干肌肉得到锻炼,同时应对指、腕、肘、趾、踝关节做被动伸屈运动,注意把肩、上臂、臀部和大腿姿势置于抑制痉挛位置上,勿使大腿外旋,目的在于减轻肌肉萎缩。从简单动作开始,由旁人帮助,指导进行。在锻炼过程中,对患者微小进步加以鼓励,以增强患者信心,取得患者配合。锻炼时间每日3次,一般在输液前、后、睡前进行。活动量逐日增加,从3人协助活动到1人协助,最后独立行走。
2.3 心理康复
①心理护理。首先要掌握心理护理的原则即心身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心理康复要贯彻始终,以心理康复促进机能康复。在进行护理时,要从患者心身整体进行,并注意顺应患者个性,稳定情绪,减少应激,重视患者家属和亲友对患者心理的作用。②针对性施护。由于患者机体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差,对所患疾病顾虑较重,焦虑、恐惧,加之早期活动患肢的疼痛不适,患者往往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惰性思想,再者患者缺乏疾病的有关知识,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致不配合。针对心目情况,护墙应同时做好家属和患者两方面工作,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对患者家属应详细解释,说明早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对患者耐心开导,进行安慰、鼓励,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相应护理,帮助其消除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抑郁情绪,促其主动锻炼并说明主动锻炼的好处用对疾病预后恢复的影响,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屋和稳定心态,密切配合。③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有利于疾病的二级预防。④综合康复训练护理。
2.4饮食护理
因功能锻炼,患者消耗一定能量,而疾病懒得需较多营养,所以,必须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食物,注意应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酗酒。
2.5生活护理
生活规律,消除精神障碍,避免心形线激动,为病员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休养环境。
2.6 膀胱括约肌功能锻炼
为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在留置导尿期间,会阴每日2次擦洗,鼓励患者多喝水,持续夹管,定时,以锻炼膀胱壁收缩功能,为拔管做准备。
2.7 锻炼患侧上肢功能
因患侧上肢锻炼效果远比下肢差,要使上肢恢复,需较长时间,并要有坚强毅力。嘱患者用健肢自己进食,自己刷牙,以健肢带动患肢利于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脑梗死;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满意度
doi:10.14033/ki.cfmr.2016.35.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096-03
X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指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是患者生命健康的一大威胁[1]。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指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为止为其提供的全程化、专业化、个体化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2-3]。为了进一步分析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笔者开展本研究,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脑梗死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CT、磁共振成像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2±4.7)岁,平均病程(3.1±1.4)个月。轻度19例,中度21例,重度4例;观察组44例患者,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6±4.6)岁,平均病程(3.3±1.6)个月。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例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小于6个月;意识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和无法随访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例如:详细向患者介绍医护人员情况和病房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并为其制定治疗与护理方案;确保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及时更换床单、被褥等;密切观察病情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对策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脑梗死因偏瘫、失语及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速度慢、需时日长,日常生活需依赖他人照顾,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不良情绪可增加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关心、尊重、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等。例如,采取诱导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针对其不良心理问题进行梳理和干预;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扮演好聆听者和沟通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导致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对症处理;若患者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可引导患者采取哭诉的方式宣泄内心情感;及时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1.2.2 康复训练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训练、运动训练和协调能力训练。告知患者和家属康复治疗的知识和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分析和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因素,落实康复计划,并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比如语言障碍,鼓励患者利用纸笔、卡片、手势等与之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例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不同意。动员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对伴有肢体瘫痪的患者,积极协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锻炼。另外,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练习行走,并根据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还要告知患者和家属功能恢复需经历的过程,使患者和家属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到坚持锻炼,循序渐进。嘱咐家属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使患者体会到来自多方面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掌握恰当的进食方法,营养需要得到满足。做好心理沟通,选择患者喜爱的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好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恰到好处,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多给新鲜蔬菜、水果、谷类、鱼类和豆类,保持能量供需平衡,戒烟、限酒。
1.2.4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按时用药的重要性,遵医嘱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予以监督。对于服用降压药物和脱水药物的患者应加强观察,以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和治疗效果为依据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2.5 家庭支持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家庭支持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性,给予患者关怀,使其感受到温暖。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与感受,并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患者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从而更为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
1.2.6 健康宣教 定期与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并通过电视、图片、录像等途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活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或抑郁状态越严重,心理状况越差[4]。
护理满意度评价: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自行设计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后进行统计、分析[5]。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中的主要项目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水平、心理支持、健康宣教和关爱患者等,满分为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临床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4.0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起病急、病情危重、进展较快,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6]。
优质护理是临床护理中较为常用的临床护理模式,是对传统“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颠覆。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要求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使其在心理状态健康的情况下配合治疗,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7]。近些年来,优质护理在我国各科临床中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指导、家庭支持和健康宣教。给予患者优质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疑虑,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使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而言极为重要,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对患者持续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给予患者优质的用药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病症;为患者建立家庭支持体系可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找到存在的价值,进而更为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更为详细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升脑梗死患者家庭护理质量[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爱英.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131-133.
[2]王燕,剑英,张仙飞,等.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2):145-149.
[3]陈杰英.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2(30):271-272.
[4]李静艳,孙宁,马宝英,等.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河北医药,2016,38(12):1898-1900.
[5]孙春梅.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88-90.
[6]刘红梅.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4-16.
[7]蒋丽.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8(21):122-123.
1 满足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需要
每个患者都希望护士尽快认识他,都希望护士能够了解他的疾病和其他问题,达到对其重视的目的。因此每位护士在脑卒中的心理康复过程中应尽快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病情及心理,帮助他们适应医院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动患者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2 在康复早期
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时了解思想变化,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计划,恰当解释病情,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解除悲观情绪,消除顾虑。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要尽可能的让患者接受自己喜欢、依赖的治疗,这样会使他们产生自我安慰,并且能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心理障碍的康复。
3 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
患者的心理问题较多,护士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如擦澡、洗脚、修剪指甲等。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关心体贴患者,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消除焦虑抑郁心理。尽量帮助患者摆脱孤独的境地,督促和教育其亲属按时到医院探视,明确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问题,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学会看懂患者的手势来代替语言的表达,要通过患者的面部表情,举止行为了解患者内心活动,采取与之吻合的护理。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法;高考体育;尝试
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主要作用在于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动作中的损伤,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核心力量强调动作的发力应依靠身体的中心,肢体末端的用力以躯干和腰的发力为起点,能够延长力臂,增大力矩,获得更大的力量。
1.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人体核心部位的能力增强,可以让身体各环节形成有效的动力链,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学生在运动时,腰至臀部的位置是整个身体的中心地带,它控制着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对全身的运动起着纽带的作用。核心力量越发达的人,其在做动作时就会越协调,从而表现更加协调有力的发力。控制和发挥核心力量,在运动技术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1]
2.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弹力带训练方法
2.1弹力带训练的机理
弹力带训练法是自由力量训练(Free weight training)的一种,弹力带拉长时产生阻力,肌肉要增加运动单位收缩克服阻力。同时,随着牵拉延长阻力加大,肌肉要增加运动单位的动员数量,提高肌蛋白的代谢水平,使肌肉横截面积增粗以适应力量训练的需要。[2]如果不想增大肌肉的体积,可以进行快速训练。这样要依靠发放冲动从而对肌肉产生更强的刺激,增加发放冲动的频率,使肌肉产生强直收缩,收缩的能量叠加集合,使运动单位产生更加大的力量。这一途径是通过改善神经系统支配肌肉的协调性来达到提高最大力量的目的。弹力带是多关节肌群参与的训练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力量训练的效率。弹力带侧重于肌肉的向心和离心收缩,初始拉伸肌肉阶段和肌肉回缩阶段都会存在弹性阻力。研究还发现这种训练的最大好处在于肌肉回缩阶段牵拉肌肉的抗阻练习。
2.2弹力带工作特点
弹力带的工作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多关节肌群的参与。弹力带训练不仅可以训练四肢大肌肉群,而且可以训练核心区、背部等深层的小肌肉群。如蹲拉、收腹牵拉、平衡垫转体牵拉等练习都需要全身多关节肌群的参与,可以提高肌肉锻炼的效率,适用于多种竞技项目。其次,主动肌和对抗肌平衡发展。弹力带侧重于肌肉的向心和离心收缩,初始拉伸肌肉阶段和肌肉回缩阶段都会存在弹性阻力。跳跃、投掷中很多动作都是这样用力的。研究还发现这种训练的最大好处在于肌肉回缩阶段牵拉肌肉的抗阻练习。因为大多练习都侧重于肌肉的发力运动,很少关注肌肉的制动,实际上制动能力在竞技项目中的作用也很大。[3]
2.3弹力带训练的适应领域
弹力带不仅可以用于竞技项目训练中,还可以用于健身康复训练中,只需正确的安排不同的训练负荷即可。1)当用于康复训练,要选用弹性系数较小的浅色带子,练习次数在18~20次/组,共作2~3组。牵拉和放松时都要缓慢,组间间歇大于2分钟,每周锻炼2~3次。2)当用于健身训练时,要选用弹性系数中等的稍深色的带子。练习次数在8~12次/组,共做2~3组。牵拉2秒左右完成,放松还原用4秒左右,组间间歇1分钟左右,每周锻炼2~3次。3)当用于快速力量训练时,要选用弹性系数较高的深色带子。练习次数在3~6次/组,只做2~3组。在10秒左右完成,组间间歇50秒左右,每周锻炼2~3次。4)当用于力量耐力训练时,要选用弹性系数较低的浅色带子,练习次数在15~25次/组,共做2~3组。牵拉2秒左右完成,放松还原用4秒左右,组间间歇2分钟左右,每周锻炼2~3次。[4]
2.4弹力带训练注意事项
采用弹力带对考生进行训练,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1)体能训练之前要先热身。在进行运动之前要尽力做全身热身,对将要用到的几组特殊的肌群做好热身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运用各种牵拉方式活动开肌肉和韧带,可以简单地设置几组多次和轻对抗的热身练习。2)保持正确的姿势,维持正确的姿势可以极大的减少损伤概率,最大限度的增加运动的效益。站立时,要保持脚的开立与肩同宽。不要锁膝,以减少膝关节的压力。保持背部平直,完成动作时不能弯曲、扭转,尽量保持关节运行的轨迹与弹力带在同一条直线上。3)正确的运动形式。注重运动的合理性,重视参与运动的特定肌肉。不要为增加重复次数和负荷而牺牲正确的训练方式。4)正确的呼吸。做任何弹力带牵拉动作时,都不要屏住呼吸。屏住呼吸时会使胸内压增高,增大血压流动的阻力,导致头晕或休克。基本规律是是动作用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5)肌肉感到疼痛时要停止训练。6)频率。每个肌肉群每周都要进行2~3次的训练,每个工作肌肉群训练后至少要休息48小时。如果做全身的锻炼,每周进行3次锻炼,每隔两天进行锻炼是足够的。7)持续时间。身体的任何部位的负重练习要持续45~60分钟。如果做有氧运动,则要额外增加20~60分钟。8)疲劳。在建议的次数范围内要尽力使肌肉疲劳,疲劳是人体在特定负荷下不能继续做动作的状态。9)动作幅度。动作幅度达到最大时持续运动要求肌肉在收缩前要有弹性,并且增加募集纤维数。这时柔韧性就会被维持甚至增加。10)动作速度。动作速度要慢要根据锻炼的目的。如健身训练时完成动作要2~3秒,还原时要控制3~4秒,不要瞬间快速完成动作。进行爆发力训练时,完成和还原的动作则要求加快。[5]11)间歇时间。组与组之间要间隔30~60秒,使肌肉再次运动时有部分得到恢复。
3.结束语
核心力量训练法和弹力带训练法是适合考生的生理特点的训练方法,他们具有经济性,简易性的特点,趣味浓厚,深受学生欢迎,不妨大胆尝试,会有意外的收获。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保持基本姿势,完成基本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同时,也是运动员身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核心肌群的力量越大,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就越好,就能在运动中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和制胜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文新主编.现代体能训练-核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10.
[2] 孙文新主编.现代体能训练-弹力带的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生杰.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