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素养课程

人文素养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文素养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1篇

(甘肃省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酒泉 735000)

摘要:针对高职生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意识较强,不关心他人和社会;道德修养不高,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缺乏远大的理想、广阔的胸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和认识,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缺乏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身的基本能力等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已迫在眉睫。就“人文素养”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社团活动、师资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改革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96-03

“人文素养”课程设置背景

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情况。在实践中,不少学校把人文素养培养课程从思想上当作选修课程来对待,培养形式单一,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走过场,甚至还会占用人文素养培养课程的课时进行其他教学活动。

从我各系、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回来的整体情况看,用人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表现大部分很满意,认为品德良好,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在岗位能力方面问题不大,但在与人交流、合作,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还有一些欠缺:如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够严格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安全意识较差,由于违规操作等个人原因出现人身安全问题;过分彰显个性以至缺乏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部分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基本的写作能力欠缺;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与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紧张;还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失去了底线,对工作敷衍了事,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意识较强;有些学生不喜欢施工工地、车间操作等工作,嫌脏、嫌累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到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说明学生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我综合企业技术标准、岗位素质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创立了“231”(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即平行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两大课程体系,其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人文素养”课程为载体,同时涉及多门相关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在“231”课程体系中属于从职业核心能力中分解出来的人文素质模块,是我各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课程设置旨在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具备了解人生、认知世界、沟通交际等职业通用能力,具备适应职场的基本素质以及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尽管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人文素养”课程为载体深入教学并改革,教学效果日益凸显,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拟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人文素养”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教学课时过少 课程内容设计了认知课程、欣赏文学、探究历史、感悟哲学、解读宗教、鉴赏艺术、品味生活等七个学习情境,但总课时仅24节。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师资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团队,现有师资参差不齐,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分散于各个系(部),缺乏统一的培养计划。

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尽管我基础教学部人文素养教研组统一了课程标准,规范了七个教学情境,但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缺乏专业针对性,内容选择往往拘泥于教师熟悉的方面。

教学模式传统 在“人文素养”课程标准的制定中,要求在教学中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以能力为本位,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获取知识,构建起全新的教与学一体、理论与实践一体、课内与课外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但上述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因课时过少等因素,基本上采取教师讲解、点评的传统套路,教学局限于课堂,没有时间开拓与实施课外相关活动。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以开卷或闭卷考试为主,死板、单一,不能有效检测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目前的考核方式较传统,平时成绩占60%,包括出勤率(占10%)、作业(占20%)、课堂实践(占30%),期末考试占40%,形式为卷面成绩。其中课堂实践因为课时过少,更多流于形式,落实有很大的难度。

“人文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转变办学理念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注重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科学地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即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深化课程建设 首先,要尽可能地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酌情把人文精神与专业内容融合在一起,使专业课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接受过程中,感悟相关人文精神带来的启迪与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通过教师自身的品性学识、举止言谈、性格志趣、气质修养以及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其次,要以“人文素养”课程为载体,深化与拓展人文社科选修课。根据“人文素养”课程课时过少的特点,可增设文化素质课的选修门类使之互补。目前,我已开设了二十多门选修课,其中“艺术修养”、“中国古典名著选讲”、“公共关系学”、“文学鉴赏”、“中国现代史概论”、“中外企业文化经典案例”等课程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仍需深化与拓展。

借助社团活动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 应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在建设校园文化时侧重潜移默化的道德渗透、修身养性的心理优化、无声浸润的审美养成,培养高职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1.社团活动可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社团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在策划、组织、参与实施、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如组织和协调活动的能力,为开展活动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关系并持久保持联系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等,都会得到大面积的提高,这是一般专业课课堂教学不易实现的目标。

2.社团活动可完善学生的知识技能。自主发展起来的兴趣爱好,本身就利于扩大视野,陶冶身心情操。社团把不同专业学识背景的人聚拢在一起,增加了不同专业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如我校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电系、能源系工科办学的特点非常突出,因此,更要注意在课堂以外渗透各种人文因素,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跨专业、跨系部交流,普及学生的文学、艺术、经济、商务等社科类及人文类常识,以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社团活动可培育学生的心理品质。现在教师普遍感觉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适能力较差。一些学生或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弱,或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或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或承受不住巨大的就业压力,多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和障碍。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自发集体组织,社团同学之间基本是基于志趣相投走到一起的,内部是互相协作的关系,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平等,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因此,参加社团有助于学生找到情感沟通和抒发的渠道,释放紧张焦虑情绪,改变孤僻自闭症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获得社会交往、支持赞同等心理需求的满足。往往一个小小的团体就能成为学生理想的天空和心灵的家园。同时,紧张有序的社团活动,也可有效地改善消极懈怠的心态,有利于形成比较稳定的积极上进、勤勉努力的心理态势,有助于良好心理品格的养成。

加强专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与专任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分不开,所以专任教师应当突破现有的教育观念,努力自觉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拓展和深化涉及人文素养的知识,以深厚的人文知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学校可通过实施专任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定期举办说课、教学研讨会、课件大赛等活动;优化学历、职称结构;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树立“有效课堂”的理念,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努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法与措施,增强专任教师对“人文素养”及相关选修课重要性的认知和理解,切实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提倡以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因材施教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教育资源和人才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所学习的内容。

1.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观摩法、启发引导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情境模拟法可在“谈判”、“求职”等内容的教学中加以实践,在课堂上设置谈判、求职的情境,让学生按照要求扮演谈判个体、公司企业面试主管和求职人进行现场模拟训练,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熟悉谈判、求职环节的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求职和谈判的方法与技巧。角色扮演法可在沟通交际实践教学中加以运用,在沟通交际和职场礼仪等教学环节上,让学生扮演各种职业角色进行沟通交际和礼仪演练,锻炼沟通交际能力。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可在职业人文修养教学中加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可贯穿于职业人文修养的文学、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讨论阅读、欣赏心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案例分析法可选用文学历史故事、生活哲学故事等引导学生培养个性气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在总体上,采用以课堂组织集中讲授为主、以学生实践为辅、注重实践创新和互相交流的教学方式。

2.在教学手段的选用上,充分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一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用电子课件和音像、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人文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建立科学性教学资源,除“人文素养”教材外,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文献资料、案例库、图文信息等。三是开展、落实多元化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学”与“做”的关系,避免传统人文教育只注重知识层面的学习和研究而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缺陷,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实践、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中去,把实践作为“人文素养”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实的人文环境中进行实地观摩,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和积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四是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建立比较全面的课程教学网站,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将各种学习内容、作业要求到网上,全面采用课堂、网络、课外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答疑、辅导、测试、实践等立体化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可以随时学习。

参考文献:

[1]赵卫东.高职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养策略探析[J].继续教育,2012(8).

[2]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周秀娥.构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31).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传统文化;高职高专;教学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不仅在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同样普遍开设。我校同样紧随时代步伐开设了《大学生人文素养》这门课程。课程开设以来已有两个学年。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受到广大学生普遍欢迎。不过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误解在教学中出现。特别是学生对于《人文素养》这门课程和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差。本文就《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加以探讨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程的认同度

在经过了近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之后,我校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程都有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识。经总结大致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对人文素养课认识不清

人文素养教材内容分为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和礼仪六个章节。在学生学完一学期的人文素养课程之后,很多学生表示这门课程像历史课。也有很多学生反映,觉得更像哲学课程,更有少部分学生感觉人文素养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有几分相似。学生的这些感受,是由于教材安排与课程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鉴于以上情况的出现,个人建议,关于历史事件的学习最好在教材中略去。而注重具体文化内涵的传授。单纯历史事件的传授比较枯燥,学习过程中主要靠死记硬背。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都没有益处。人文素养课程应该让学生感觉是在体验传统文化精髓,是让文化的魅力自然的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来指导行为。说到这里也必须理清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的区分。思想道德修养课往往是以说教的方式来阐明人生大道理,并且内容主流、宏观。其中一些观点甚至与社会现实脱节,教材内容与如今一些社会现象矛盾。所以大学生在学习思修课程时,明白道理,却无法将之化为内心的一种自觉。最后说一下,关于人文素养课程绝不是简单的大杂烩。可能在教材的编排上会有一种简单拼凑的感觉。但实质上在这些章节中都有着同样的内核———民族精神和民主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体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中的;民主精神则由西方传入,五四时期开始深入到中国社会之中。这才应该是人文素养课程真正要传授给学生的东西,不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精神内核。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近年来开始在全球升温,我国自然也是对传统文化保持一种较高的热度。这一股热浪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在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校大学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认同度。在课堂上讲到关于中国古代官制、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时,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在学习先秦哲学思想,当讨论到人性本善和本恶的问题时,学生普遍都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而学校自发的社团组织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就有如汉服社、古琴社、书画社、古风社还有散打社等。这一些意在发扬传统文化的社团的存在,也印证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认可度最高、最受欢迎的课是礼仪课,其中中国传统礼仪更是特为尤甚。学生认为礼仪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与日常生活接近,没有高深的理论,容易理解。初略统计,我校学生对礼仪课的喜爱达到95%。礼仪课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学生的学习期待。在中学和大学课程设置中,很多课程理论性较强,而且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没有多少使用机会。而日常礼仪和传统礼仪恰恰是能够现学现用的,是个人人文素养的外在体现,且终生受用。礼仪本身并无高深的理论,相比哲学和文化章节的高深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二、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同度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最终要落实到的是对学生思想品质、人格以及日常行为起到良性影响。要做到这一点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由两个方面来着手落实。一个是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我个人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另一个是课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一)情景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在结构主义教育学家认为“新学科概念进入学生头脑之后,同原有认知结构上有关概念进行同化、顺应、转换,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学习者的知识发展,就是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发展。”①由此可见想让学生能顺利接受一个新知识点,那么这个新知识点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相契合。在与已有知识相结合之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接受并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若新知识完全与学生之前的知识结构没有契合点,那么无论多么高明的教师也很难让学生顺利接受。所以在此为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人文素养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找到与学生中学时代和生活阅历中相契合的点。这一点是我们在教学导入和讲解环节值得注意的。在此要专门提出关于哲学章节学习中遇到的教学难题。文学、艺术、礼仪都具有可感的形象,而哲学没有,这是哲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此外哲学课程在中学时代涉及很少,只有马列哲学基础部分有所学习。但是中国传统哲学多是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其认知方式与辨证唯物论相去甚远。这就造成了传统哲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如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道”、“气”、“空”等概念。所以关于哲学章节的教学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佛道等唯心主义哲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师生互动难以展开的情况。根据结构主义教育学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形成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同样都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简单的以老师教授为主。不过在教授人文素养课程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教育时,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积极性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比如对文学名著的讨论,首先很多学生就没有阅读过四大名著,更不要说其他名著。对作品不了解,根本无法谈及进一步参与讨论。另外即使阅读过作品的学生,也极少有能够体会到作品意义的。所以在讲解文学和艺术作品时,往往难以形成一种积极的讨论,反而容易让教学冷场难以进行。个人认为在这种通识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师可以对每个班的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派人主讲,再让全班同学参加讨论,而主讲的同学需提前进行详细的准备。这样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的有效手段。

(二)课后延伸的重要性及措施

在现代教育中已经被证实,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来自家庭教育,其次是朋友间相互影响。而学校教育对行为习惯和道德的影响排在两者之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同样有与之相似的特性。不同的是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思想上比较独立,而且已经离开家庭。所以课堂之外的大学日常生活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有极大的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思想和信息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到我们学生的头脑里。而很多信息可能带有负能量。这种负能量一旦在学生中相互传播,极可能形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同时又富含传统文化的氛围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步,我认为社团活动、讲座和学校文艺活动是课后延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在大学往往都是各种社团林立,其中以传统文化为主的社团也占据了一定规模。这些以传统文化作为主题的社团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学生社团存在一些问题,社团多数组织松散,多数学生一时兴起,时间长了兴趣消退。一些社团不能组织有力的活动,让学生没有办法获得归属感,或者没有办法取得进步,社团人数逐渐减少甚至解散。为了进一步推进社团活动,建议要把学校文艺活动组织,以及教师指导社团建设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学校文艺活动现在已经有很多种比赛,如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歌手大赛、绘画比赛等等。但是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传统文化的元素比较缺乏。传统乐器、书法、成语接龙、猜灯谜等等。让传统文化有展示的舞台,让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也有自我展示的舞台。这几年各电视台打造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类节目,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学校可以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模仿此类热门节目,以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另外关于学校老师指导社团建设这条建议。我认为教师以提建议为主,不直接干涉社团建设,不具体参与活动。教师主要从社团的组建形式和文化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指导。指导教师需要有与社团主题相关的特长。如书法社的指导教师,需要在书法方面有所长。另外指导教师需要定期为学生进行文化理论方面的指导,开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提高社团学生的理论水平,随时传播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李森.结构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3]姚中秋,闫恒选.现代中国通识教育经典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万资姿.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到指标体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马斯诺.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钟仕伦,李天道.中国美育思想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当今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业已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 教师专业化 人文构建

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民族素质。这个重任就落在语文教师身上,因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传承优良文明,奠定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更要具备内在的人文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担当起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任务,这一任务不但要求语文教师要懂得人文素养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以自己的人文素养来熏陶学生,用自己的行为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社会上的人喜欢把教师与其他职业区别看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比社会上一般人更高的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是一种生活,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生活,是一种教师个体专业和教师群体专业都要不断发展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生活。既然语文教育是“语言文化”的教育,那么,教师的专业途径就应该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来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而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应表现为:丰厚的文化底蕴,终极关爱精神,独特而又鲜明的人格魅力,高贵的审美品位,强烈的时代感悟精神等。

二、坚持“语言为本,文化为真”的语文理念

语文教育兼具教“文”育“人”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的“文”,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思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履行自身职责的前提,因此,语文教育必须以“语言为本”。同时,语文教育又必须坚持“文化为真”的教育。

陶行知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放在语文教育上也是十分准确的。文化素养是最为真实的全面素质,这就是“文化为真”。语文教师如果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会失去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语文本身具有的深厚的文化性是无穷无尽的,语文教师都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对其进行阅读、进行了解、进行探讨、进行判断、进行创新,形成更为有用于自己教学的知识。语文教师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者,研究语言现象,研究文化背景,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教育现状及发展的未来。

转贴于

三、教学资源多元化背景下应变“知识构建”为“人文构建”

叶圣陶先生提出:“课本只能当工具看、当手段看。通过这些工具和手段,使包含在里头的种种东西在学生的思想、意识、行动、工作方面起积极的作用,这才是目的,教师要尽责任,就得努力达到这个目的。”在海量教学资源充斥网络的今天,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的老师往往会陷入迷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任教的老师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概念,不知道在哪个阶段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其实,教学资源越丰富,我们可挑选的空间就越大,教学可选的切入角度更多。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老师还是有很大空间的,语文老师的教学自主权相对较大,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学资源多元化背景下,当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不再,语文教学由“知识构建”向“人文构建”的改变也便势在必行了。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策略探究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概述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说的素养,都是指人们在后天通过活动所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和思想修养等,素养主要就是由个人能力与个人精神两部分组成的。而人文素养,也是以人为中心,其中对人文科学(包括文学、道德政治和经济学等等)方面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从而体现出来的,以人作为对象和中心的一种精神。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中心和重心的精神,对人类的生存意义与价值进行关怀。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当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道德伦理,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让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人文素养,并不是直接将教育转化成实际的效益,而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成效。因而,在学前教学专业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在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得到均衡的发展,这也说明人文素养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够促进人文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来源于学校方面,因为学校的教学宗旨就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因而出现了许多与学校办学宗旨出现偏差的现象,比如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这就使得整个教学都以专业技能教学为中心和重心,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却被严重的忽略了。长此已久,这种偏重于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就会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降低,职业技能也不佳,而且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

第二,来源于老师方面,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的老师依旧以灌输式教育和应试教育为主,这就使得传授的专业技能知识有所限制,不能够拓宽知识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也会使得老师的综合素养降低。因为老师自身没有渊博的知识,从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将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相互融合,在教学中体现不出人文素养的教学,使得教学中缺乏诚信、敬业等方面的教育,不能够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符合。

第三,来源于学生方面,学生自身的人文知识与专业技能都比较薄弱,基础不够多,很多学生还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不流畅的问题,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制约和阻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养要求不够严格、不够高,自身没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使得学生毕业以后,很难适应社会的教育工作。

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通过加强教学质量的考核,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奠定雄厚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有一个协调而稳定的发展,通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就对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人文素养和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制定出相关的教学档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标准,通过相应的活动或者比赛等等,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心与自信心,让学生从提高自身开始,最后达到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2.通过完善课程的体系,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完善教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和增加人文素质课程,通过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多数的情况下,人文素养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课程:(1)文化修养课程,这门课程以历史文化为主,把文学经典作为主讲内容,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2)审美艺术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讲解诗词、书法、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社会生活课程则,这门课程主要是讲解一些社交礼仪和哲学等内容;(4)人文知识讲座,这门课程主要是给学生讲解儒家思想,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育儿知识,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总而言之,作为人文素养的四门基本课程,都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这些课程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当中,能够丰富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如说,通过人文知识的讲座,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修养得到快速的升华,;社会生活课程中的哲学,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维;文学修养能够把人性和人文进行良好的融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精神品德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6篇

1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的现状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人文课程进行了有益探索,这对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放之国际视野之下,我国护理人文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失。

1.1人文教育观念的滞后

在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护理课程设置注重的是对医学理论知识的诠释与传授,而把护生的道德、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培养交给了偏重于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类课程,或少量的护理人文显性课程,从而导致了目前护理教育中“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同时也暴露了课程设置中“重显性轻隐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护理人文课程设置的单一性。

1.2护理人文课程缺乏对人文隐性课程的深度开发和提炼

目前护理人文课程中,利用隐性课程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去拓展护理人文教育的力度明显不足。其表现为:第一,在精神文化方面,教育者把护理人文教育粗放的理解为校园的社团活动、比赛、讲座等,看似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对其中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人文素养等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和系统考虑。第二,在物质文化方面,当今我国的医学院校在追求校园环境优美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医学人文环境的建设。校园里的各种自然环境、建筑设施更多的是停留在实用功能上,而未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和道德风尚,因此难以发挥物质文化育人的功能。第三,在制度文化方面,长期以来,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多偏重于以“生硬”的姿态规范和约束学生,它注重护生人文显性课程“学分”的获得,而在制度中所折射出的人文素养尤显不足,对新形势下护生的情感、个性的理解与关爱也缺乏足够的考虑。

2护理人文隐性课程设计

2.1以护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

在护理人文教学系统中,护生是其中两个关键人物之一(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前人研究已经证明护生和教师都具有自身的隐性课程。以护生为中心的人文隐性课程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际临床上对护生的人文素养需求,这也恰好是开发和提炼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首要条件和设计基础,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施护理人文教学过程的依据。正确的需求分析有助于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制定,从而培养出适应不同需求和变化的有内涵的高级护理人才。需求分析的另一个方面就涉及到护生个人需求的分析,包括护生目前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性格特点等,它的分析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做到有的放矢。

2.2课程设计中突出教师的角色作用

长期以来护理教师的职业身份被定位为技能培训者的角色,造就她们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和使用者,但在新的护理专业教育模式下,护理教师的角色应相应地转变为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换言之,护理教师应该成为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开发主体。

2.3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情景化设计

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设计要突出情景化,鼓励护理教师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开发护理人文校本课程。(1)情景设计护理人文课程通过设计相应的模拟情景使护生体验到情景中内隐的知识和理念。首先设计并呈现情景,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出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高度吻合的蕴藏人文素养的体验情景,情景可通过相关的游戏或临床模拟形式,再加之声、光、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呈现,然后由教师与护生共同参与其中,护生为主角,教师为主导,人文素养是主旋律,情感是基石,同时在情景展现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调动情境气氛,以激发护生情感,引导护生去感悟护理人文精神的真谛,使其产生强烈的同理心,内化人文素养,最后采用如冥想、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组织护生分享彼此的感悟。(2)情感共鸣在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用真感情触动护生,以唤醒护生对患者的尊重、同情、体谅与关怀等人文素养。在隐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如倾听小故事、书写感悟、小组间交流互助等方法促进护理人文知识和人文理念的生成,使其人文素养品质得以真正内化。(3)重在实践护理人文素养的形成是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外化并不断提高的。在人文实践过程中护生通过情景化体验后常伴有强烈的情感感悟和意志磨练,可以使护生的人文理念更为持久深刻,人文知识得到不断巩固。

3结语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7篇

应用型本科是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但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文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如何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人文教育;应用型本科;相融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有了明显的转变,高等院校有了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分化发展,大学教育从以前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教育逐渐分化,国家对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了各高校探讨的关键,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观。近年来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应用”为主要特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基础。虽然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但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全面协调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文教育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强化专业实践和职业性,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新性和职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以行业为本位,以技术体系为依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专业经验知识)并重渗透,形成复合性、动态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1]。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跨学科跨专业人才。

2.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

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或认为是人的终极关怀,或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或认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或认为是一种超越又现实的精神。无论如何,人文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2],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育,以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为核心,涉及道德、知识、法律、审美等各方面。人文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含人文素养。应用型本科与以往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区别是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模式。人文教育本身即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人文素养涉及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应用型本科的人文教育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设置人文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人文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强调以思考、理智、判断等能为为主要特征,不是某种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以常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其知识在交流中产生,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放人的心智和促成人心智的成长[3]。人文教育不是专门知识的灌输,看似无用的知识,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吸取人类智慧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

服务国家,从属于经济的教育格局一直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开始注重加强本科的职业教育,注意加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免持有“职业至上”的观念,试图为各技术领域培养专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由于对人文教育较忽视造成的后果。人文素养课程在多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中比重普遍还是相对较小,且人文素养课程门类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囊括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等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多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挖掘出具有本学科本专业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特质,无法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专业所涉及的人文精神极少关注。总之,高校的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程度更低,这无疑对真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阻碍作用,培养出的学生即便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为职业做准备无可厚非,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技能上要出类拔萃,还有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与人文教育关系密切。

二、人文素养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之初,各高校为了强化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十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途径,但人文素养教育也同样不能剥离。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打破了学科单一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目前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即是适应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具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性的人才,其特点是知识面广博,知识交融性高,思维辐射宽,社会适应能力强[4]。复合型人才体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倡导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包涵哲学、文学、历史、政治、法律、经管、艺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一般而言,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知”,人文素养教育重培养人的“情”、“意”,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是“知”、“情”、“意”的统一。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试图在人格健全、人格独立方面有所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能,还应该培养有明确目标、情操高尚、有一定审美趣味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各行业领域中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俏,各企业单位都强调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所以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应给予高度重视。

2.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眼界,有助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

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专业技术,专业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可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事实判断,而人文素养却能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即“应该如何”,仅有专业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看到前方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在价值判断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对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涵盖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体系,而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基本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人文素养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感的同时,还涉及职业道德,某些企业认为学会做人态度和技能是人才的第一层次,实用技术为第二层次,知识才是第三层次,在实际工作中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真诚地对待工作对象,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对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重要。而人文教育中的文、史、哲知识、经管、法律知识能从不同的层面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因为除了学校所学知识之外,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人生各阶段中,为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英国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场所也不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5]。人文精神是终身学习的内涵之一,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培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

3.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具有积极思维个性和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环境活动中取得社会进本成果的能力”[6]。个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一线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而人文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创新人格、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证明,创造性人才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人文教育既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又可创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营建、校园文化活动等培育创新环境。总之,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结合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体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可以相融的,要实现二者的结合应该首先改变急功近利,职业之上,只看眼前的培养人才观念,改变忽视人文教育价值的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提倡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比例

要真正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课程结构的优化十分重要。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以往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则适当地向实践性和职业化倾斜,人文素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类偏少,且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较僵化,很多人文素养类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教育效果。优化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试图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的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人文素养类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且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显示人文素养课程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科学设置课程

专业技术有与某种人文精神是相通的,没有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专业技术也将是行之不远的。每一个专业领域基本上都有一些与之相合的人文精神,以这种人文精神指导开展专业教育,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如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挖掘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力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的树立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深度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为之设置与专业契合的、更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营建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3.营建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人文精神最好的体现,虽然不是课堂教育,却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影响,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和谐的校园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形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挖掘专业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校园融合的合理途径。

作者:吴建冰 李作华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性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8.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3.

[3]徐贲.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4]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11.

[5]周春儿,洪茹燕.终身学习政策研究:香港的理念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

[6]曹蓉蓉,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9.

人文素养课程范文第8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摘 要:人文素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种种因素制约,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等问题。要提升人文素质课程的实效性,须从观念上提高对人文素质课的认识,从政策上制定促使人文素质课良性发展的措施,从执行上保障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63-02

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人文素质课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情感的提升,从而促进大学生同一性的形成[1]。各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一直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的教学和实践。但实际上人文素质课教学实践如何?最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状况在中部城市某高校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本次调研发放调查问卷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8份)。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期望较大,学习目的相对比较明确,但是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很多方面期待改进。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现状

(一)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对于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必要性来说,59.1%的学生认为可适当地开设,36.7%的学生认为要加强人文素质课程,4.2%的学生认为不必开设。

(二)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期望

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感兴趣的原因来说,65.7%的学生认为能提高个人素养;并且67.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是否建立一个人文素质类课程交流的网络平台并参与来说,66.6%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并会参与,6.9%的学生表示不希望并且不会参加。

(三)提高人文素质的建议

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学校应该加强的工作来说,52.6%的学生认为应该多邀请有影响的人士,开展一些有影响的人文活动,48.4%的学生认为应该投入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人文教育硬化环境,46.6%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

(四)学习的重要性

68.5%的学生认为学习很重要,学习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高度,26.8%的学生认为一般,比起学习别的方面可能占的比例更大,只有3.6%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现在社会学习到的东西起不了多大作用;对于学习的目的,51.7%的学生认为自我增值,42.2%的学生为了就业,6.0%的学生认为是报答父母。

(五)大学生的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上课状态来说,56.6%的学生认为基本能集中精力,23.8%的学生认为经常心不在焉,15.6%的学生认为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9%的学生在上课做其他事情。

(六)大学最重要的事情

72.5%的学生认为大学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64.0%的学生认为是发展人际关系,50.1%的学生认为是社团活动,能锻炼能力,4.6%的学生认为是做兼职赚钱。

(七)高校人文活动存在的问题

56.9%的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不具吸引;对于课后是否阅读相关的人文素质书籍,高达65.0%的学生认为阅读但很少;对于一周花费在人文素质类书籍上的时间来说,41.7%的学生认为1小时以下,只有5.6%的学生在8小时以上;对于学生逃课的原因,17.3%的学生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逃课,而高达67.3%的认为视情况而定。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开设很有必要,对人文素质课程期望比较高,学生整体对大学学习目的和学习状态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类活动不太满意。

二、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与大班额不甚合理

就某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来说,课程是根据现有教师情况开课,而不是根据学生需要开设,课程设置有些随意性。近一年该高校尝试鼓励专业课教师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也是一个积极探索;另外人文素质课程上课班级一般都是百余人,班级人数较多,不利于师生互动,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更不利于教师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

(二)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

一方面由于人文素质课程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宽松,学生不太重视。人文素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查,一般以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和结课论文得出总评成绩。学生认为这种考核方式比起专业课来说较简单、易过,结课时找资料写上剽窃、抄袭。另一方面考核方式不严格导致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视不够,表现为学生选择素质类课程比较随意,比如有些学生听别人说某课程有意思或者容易通过就选了该课程。还表现为上课出勤率不高,学生上课不专心,有玩手机、写作业现象。学生的消极态度和情感,也易使教师自身对人文素质课的存在价值和教学意义产生怀疑,教学积极性受挫[2]。时间一长,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

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深度不够,理论性偏多,缺乏实践性,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上课大多采用课件、图片、视频材料等,这些不足以吸引学生,当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大班授课制所局限。而同时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期望很高,但与实际有落差,养成应付、混学分等学习习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即便是授课好的教师的课,学生也一概不认真学习。

三、提高人文素质课程实效性的对策

(一)从观念上提高对人文素质课程的认识

一是学校行政部门对人文素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同一性形成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因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具有隐形特征。只有学校行政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到了认识高度才会大力支持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二是教师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也要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有明确认识,明确自己肩负着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重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是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认识。一般而言,每门课程第一讲学生都能到齐,学习态度相对比较端正,人文素质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一次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文素质课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程要加以正确指导,避免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程的无目的性和杂乱无章、浅尝辄止。同时,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利用合适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人文素质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从政策上,加强人文素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稳定人文素质课程教师队伍。从各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任课教师来源看,其中少部分是人文素质课程的专职教师,而大多数是来自各学院或行政部门的兼职教师。对于兼职教师来说,大多数时间用来做行政,用于教学时间比较少,这使得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研究不深,同时教师总数比较少的情况下采取大班授课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建立一支数量合理、人员稳定的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并且对人文素质课程相关问题通过教研室活动、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重视人文素质教师培训。人文素质课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上好人文素质课的前提,应该利用可能的机会参加人文素质理论知识的培训。培训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讲座的形式,比如参加校外的培训,或者邀请专家来校内对教师进行人文素养培训,并且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后可组织教师交流、探讨,切实加强人文素养教师培训的实效;二是加强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教研培训。每学期固定时间的人文素质教研活动可以通过专题讨论、示范课、研讨会等形式,让教研活动切实发挥实效,增强人文素养课程教师人文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从执行上,保障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是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合理设置人文素质课程。目前高校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是根据人文素质教师开设课程情况供学生选择,学生选修具有盲目性、被动性。根据对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喜爱,56.0%的学生喜欢实用技巧类,36.2%的学生喜欢艺术类的,35.5%的学生喜欢文学类的,26.5%的学生喜欢史学类,25.5%的学生喜欢社会学类,16.6%的学生喜欢哲学类,6.7%的学生喜欢政治类。开设人文素养课要根据学生需要,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

二是加大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期望还是比较高的,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同一性形成也是高校的目标。所以,除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人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校还应该加大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虽然高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开设公选课、多组建社团活动或是开设几次大师讲座可以提高的。当然这些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在全校全院学生中形成一种人文素养氛围,在学生中更大面积地举办一些人文素质活动,使学生以积极心态去参加,这将对全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是实施严格而符合人文精神的考核方式。人文素质课的考勤、考试方式大多非常宽松,以至于很少上课、论文东拼西凑的学生都能合格。这样的评分体系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有失公允,对学习态度差的学生亦是不负责任的纵容[3]。所以要建立严格合理而又符合人文精神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真正重视起来,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奚彦辉.以高校人文素质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