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甘肃;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54-03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形态、乡村气息、民俗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娱乐、休闲、疗养、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国内外的旅游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突破点,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新的切入点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新的着力点,能够极大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和素质双提高和农村环境改善。我国自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这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调整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在一些西部贫困山区,农民通过旅游增收已不再是新闻。同样,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催生产业。

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多少、质量好坏决定着乡村旅游的规模,其损耗速率有无超越自然或人为更新速率则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甘肃的乡村旅游资源规划水平良莠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只有在甘肃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甘肃省发展乡村社区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依赖生存的资源是文化、自然遗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在时间意义上的厚度与丰度,而甘肃省乡村恰恰存在一系列丰厚的自然和历史遗存物。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从古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中原王朝的边塞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于此,形成独特的边塞文化和黄河农耕文化。长期以来存在的区际发展差异造就和存留了甘肃地区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成全了发展旅游产业中最重要的差异性旅游消费需求。

(二)低廉的旅游资源成本

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形成成本较之其他产业的资源成本相对低廉。乡村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不动产性质使之不需要发生空间位移等一系列经济成本,具备成为优势、主导产业的资源成本条件。另外,在甘肃境内,由于受地形限制,部分乡村社区可进入性差,经济比较落后,资源开发的人力、物力成本的低廉也导致乡村旅游成本降低。

二、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分类

由于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地域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的差异,使得省内各个区域乡村旅游资源出现了不同的开发状况。大致分为城郊休憩型、新兴城镇型、景区覆盖型和交通节点型,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全部情况。

(一)城郊休憩型

郊区由于靠近城市,是代表经济基础比较厚实、交通状况良好、农户整体素质比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的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在这种社区中乡村旅游存在时间较长,对社区参与也有着基本认知。城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城市旅游的延伸范围之内,因此在比较成熟的城市旅游运作的同时隐性带动了周边的城郊旅游。目前甘肃省内,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是修整特色农家小院经营农家乐为主,尤其以大中城市周边最为明显。原因在于城郊社区与城市社区紧密关联。城郊社区的发展无时无刻受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经济状况良好,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的支持下,周末假期甚至是一般工作日中,城市居民都可以到城郊享受与城市不一样氛围的农家乐,游玩就餐。城郊农家乐也在近几年迅速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因城市和郊区的地界、经济发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郊社区参与也受到城市社区旅游的影响,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性削弱,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新兴城镇型

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发展,在甘肃政府的支持下,涌现出很多新兴城镇。这些城镇规模不大,但是利用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出的本地人才返乡建设。并大力整治城镇风貌,发展各自的特色工农产业,使得这些城镇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这类城镇都将目光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市场,期望在本地发展乡村旅游,为目前的城镇建设锦上添花。在政府倡导下,开始大范围对社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有了初步的乡村旅游成果。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后,社区内的各种用地进行规划,解决垃圾处理等各种环境问题。这种层次的乡村旅游社区的旅游建设已经不是简单的社区“农家乐”的发展,也开始进行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社区内的池塘、果园或秀美的风景来吸引城市旅游者,但是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整体规划不成功,无法有效的组合旅游项目,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

(三)景区覆盖型

在已经成气候的景区覆盖范围的乡村旅游的客源比较稳定。一般来说,著名的景区大部分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旅游者到景区旅游的同时,得知景区周边存在其他旅游资源后,在不会影响行程的情况下自然会将其划归到旅游项目中来参与乡村旅游。周边社区参与旅游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对景区周边特色风貌、民俗人情、餐饮的利用,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旅游项目、农家特色饭菜、住宿以及农村特有的娱乐游玩。可以说,甘肃无论大小景区周边都衍生了很多农村旅游项目,其层次也有高有低。高层次的是较为全面发展的农村旅游,设计多种娱乐项目,不仅是吃农家饭、游玩乡村,更有住农家院、学做农家活等让旅游者新鲜的旅游活动。而较低层次的社区参与还是从农家乐开始,简单地为旅游者提供农家饭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并且是社区居民零散经营,各自为政,使得乡村旅游整体不成气候。粗糙的项目和内部的混乱都导致对旅游者的外吸引力减弱。

(四)交通节点型

旅游线路离不开道路,而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上的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别优势,就是可以成为以路为生的旅游社区。因为交通节点上来往人流量大,可以将这些人流有效地吸引加入到乡村旅游中。一般情况下,国道和省道上的人流量大,比较稳定,在交通节点处加油,休息,吃饭。所以在交通节点的社区的居民很早就有了经济意识。尤其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居民开办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在甘肃已经比较普及,而路过休息的旅客也乐得就近体验别有风味的农家乐。但是,整体社区参与状况也不尽相同,由于交通节点只是旅客中途停靠的休息站,就存在停留时间短的问题。对于很多旅客甚至就是可能只会路过此地一次,这就是某些农家乐有了不良的经营观念,一次性经营的思想,如高收费、低服务。与此相反,有些居民有正确的经营观念,留下好的口碑,在旅客之间相互传递,以此吸引更多过路的旅客。发展早的地方,借助本地特色,很早就发展起来,例如甘肃静宁是陇东地区到兰州或更西边地方的中途站,由于自古以来此地的烧鸡就很有名,当地社区在静宁烧鸡上做文章,使得静宁有了很多发展很好的农家乐。

三、甘肃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针对这四类乡村旅游社区资源的优势及不足,必须因地制宜。

(一)休闲化开发城郊休憩型

这类旅游社区靠近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上很容易被城市旅游社区资源规划模式同化,乡村性特色容易被忽视。同时,见多识广的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旅游项目的要求随之增加。但是,正因为靠近城市,客源丰富,拥有较好的区域位置及经济基础,所以资源规划上必须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将它建成一个重心不在田园观光旅游,而带有乡村性休闲娱乐的休闲旅游社区。方向定位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城市远郊型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重点落实在休闲度假上,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旅游区区位佳、经济背景较优越之长,回避与城市旅游资源相近的劣势。

(二)整体开发新型城镇型

新型城镇一般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但是由于很多城镇在统一规划时以城市规划为模板,众多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城镇规划中被埋没。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的资源规划,需要挖掘旅游资源的现代乡村性,以新农村新面貌提升普通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目前,很多普通的乡村景观环境直接作为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这样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但如果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或进行整体策划,则可将其利用价值提升和扩大。将以往分散的旅游资源如渔场、果园、观景山等进行资源组合开发,使整个城镇成一个整体乡村资源。从游客进入城镇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购买,体验各类乡村观光,农事活动等旅游产品。如苦水镇的玫瑰极具特色,苦水镇的整个乡村社区资源规划就以玫瑰为主题,以玫瑰为依托,利用周边大环境营造一种氛围。

(三)田园景观化开发景区覆盖型

此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可以利用园林设计中“借景”手法来规划资源。可以尽量通过借用的手法将景区的观光资源“借”过来,为自身景观锦上添花。在规划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周边景区的资源特色性,在规划开发时,注意统筹思想,使得两个区域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可以考虑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是否可以成为景区资源规划的一个延伸,拓展整个旅游区域的景观空间与娱乐内容。或者与景区进行联动开发,实行资源与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将多方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式销售,增强旅游吸引力。例外,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设计大地景观,较平淡、传统、分散的乡村田园景观资源,通过一种主题构思,设计不同色彩质地的植被、水面、农田等斑块特色,使其与景区旅游在和谐中旅游产品产生鲜明对比,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四)诗意功能化开发交通节点型

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及拥有大量的客流量的特点,打造成“以路为生”的乡村旅游社区。此类旅游社区的资源一般比较平淡,一般资源特色也不鲜明,但其交通中途休憩餐饮的需求功能性很强,对这类旅游区要进行功能性强化,开发乡村诗意功能空间,充分挖掘乡村特点的内涵,加以扩展与放大,强调其田园人家特征,让其更容易被大众所识别。例如在资源规划中将其乡村观光功能与接待功能结合起来,变成乡村特色旅游接待中继站,相对于一般接待饭店而言有了比较优势。这些规划将大大拓展其客源规模,克服自身吸引力有限的局限。

总体而言,甘肃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资源规划要凸显西部乡村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资源规划需要注意游客的心理舒适度,乡村旅游的绝大数客源来自于现代城市,这些游客旅游不仅是满足猎奇心理,同时也是休闲放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 ,(7).

[3]陈学文,刘立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

[4]俞益武,李健,肖胜和等.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

[5]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生态旅游的资源应该侧重其生态性以及原始性,所以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应该要将其和传统的旅游资源区别开来,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旅游资源都还没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所以本文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也只是做一个大概的描述和总结。目前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别,第一种是自然型,主张自然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华斌,自然型认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内容是维护自然生态的系统,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旨在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以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旅游的有各类自然动植物园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等等。第二种是自然人文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张建萍、杨桂花等人,自然人文型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利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美感来吸引游客。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由于对生态旅游资源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因此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也多种多样,大多数学者都是参考国家旅游局颁布的相关政策来进行的。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将其划分为观赏型、民俗型、探险型等等六类,但是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局限性,因为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都具有多种类型的综合特征。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机理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原生型生态旅游资源,即是由大自然天然生成的如原始森林等,另一类是延生型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指非自然生成而是靠人工干预而成的生态资源,比如人造湿地、历史文化遗产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对于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标准化原则,比如对于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我国各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标准来进行评价的;二是实事求是原则,这个主要是说要从当地的生态资源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各相关学科比如地理学、民俗学、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秉着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既不夸也不贬,科学的解释生态旅游地的内容、属性、形成等信息;三是动态发展的原则,因为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生态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所以在对其的评价过程中应该考虑其动态发展的方面,才能更好的为生态旅游地的空间布局提供控制和调节的依据;四是全面系统的原则,因为生态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其展现出来的功能和价值也是形式各样、层次复杂,所以这就决定了在评价中应该全面进行系统的评价,综合衡量资源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所处的外在因素,才能准确和客观的反映资源的价值;五是综合效益的原则,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是为了对其开发和利用的,也就是说要获得一定的效益,获得的效益不能只是经济上,还必须包括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开发和评价生态资源必须考虑其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是对于生态资源用具体数值表达出来的计量方式,是由很多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而组成,构建出一个层次有序的体系结构,用于对生态资源的综合价值评估。评价体系是根据层次分析的方法将指标结构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层,最上面的目标层,目标层下面是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最下面的就是指标权重层,比如对于黔西南乡村旅游,其目标层就是对于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准则层就是黔西南乡村景观资源和黔西南乡村环境资源,黔西南乡村景观资源的子准则层是黔西南乡村自然景观资源以及人文景观资源,黔西南乡村环境资源的子准则层是黔西南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人文环境资源,最下面的指标权重层就是黔西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各项具体的指标。

(三)评价标准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资源分布、调查与评价》的标准中,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其分类的各项因素比如可视因素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生物多样性、资源季相变化、民族文化、珍奇度等,可感觉因素中的大气环境、声环境、负离子浓度、气候舒服型等以及生态旅游中的价值因素中的开发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等,对于这些因子根据向量计算进行相应的评价得分并得出对于旅游地综合的评价和划分等级。根据评价标准的赋分总值和综合价值,生态旅游资源可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第五级生态旅游资源是最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被称为特品级生态旅游资源。

三、总结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建议

乡村旅游源自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国家的农村,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理论才被正式提出,并在西方国家中形成了多元化、多功能和多层的发展格局。乡村旅游的具体含义就是以乡村的田园风光、生活文化和乡村背景为旅游的吸引物,实现农业和农村等特色资源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体验生活的旅游活动。

1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分析

乡村旅游具有不同于都市旅游的特色性质。首先,乡村性。它是以乡村的自然和文化形成独特的景观来吸引广大游客。其次,文化性。乡村本身不具有旅游资源的特性,然而乡村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习惯的保留,却使得乡村旅游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观赏资源。再次,生态性。乡村本身的工业化程度较低,传统农业依然是广大乡村地区的重要产业。这就使得乡村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等生态资源,成为现代都市居民摆脱紧张压抑生活的良好去处。最后,体验性。乡村旅游是以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传统为特色的旅游,它重点强调了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

2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2.1 产品初级化

这种初级化具体表现在产品和需求的初级化。造成这种初级化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乡村旅游内涵认识的前期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很多地区在没有充分调研乡村旅游资源、市场分析和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就开发实施乡村旅游,成为导致了乡村旅游产品初级化重要原因。

2.2 过度盲目的开发

为了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没有深刻理解乡村旅游内涵,只是对原有乡村景观的轻微改动后就将其作为旅游景点。还有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景点存在着明显的人工痕迹,失去了原有的乡村旅游价值。此外,过度盲目的开发,造成农村环境承载力破坏,使得乡村旅游失去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2.3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和乡村景观为依托的,而且多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活动与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将农业、土地、环境、旅游以及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协调配合起来。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乡村资源和景观都属于私人所有,这就造成了乡村旅游的无序开发和粗放型经营。要想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3 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议

3.1 实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区参与”一体化发展战略

乡村旅游发展是一项专业化、系统化的综合性发展工作,如果仅仅依靠当地居民来发展是无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将乡村地区生产和生活的时空整体性、乡村的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当地居民的理解支持三者的力量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将乡村旅游纳入区域旅游的整体开发规划当中,以做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科学安排和合理的力度。首先,政府的积极引导,能够减少乡村旅游的投资失误,从而防止出现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其次,市场在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利用专业化的手段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并要加深产品的设计,消除乡村产品的初级化,还应当设计经济的旅游路线,实施专业的市场营销手段,以推动乡村产品和旅游资源的销售广度和深度。最后,乡村旅游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征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而且,由于居民会承担诸多的利益和代价。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相关部门必须全面调研居民的态度,以避免由于居民的消极态度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程度的受到限制。

3.2 科学制定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属于高层次、高品位和专业化强的旅游活动。因此,科学的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中存在的过度盲目开发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下。第一,科学选择乡村旅游的布局区位。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依靠的旅游资源较为普遍,并且本身所吸引的范围也非常的局限。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资源的布局时,应当根据客源市场和交通便利的程度来确定乡村旅游景点的布局。第二,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水平。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时,不仅要体现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文化性和生态性,还应当提高产品本身的档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所以,在保证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性资源,将观赏性、享受性、知识性、参与性、体验性等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乡村文化特点的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当中。第三,科学计算乡村环境所能承受的客容量。每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环境承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要请专业的人员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科学的计算出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确定所能接受的客容量。在确定合理的客容量之后,还应当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为乡村资源提供合理恢复的时间。

3.3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散性和私有性,导致了乡村旅游资源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不利有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将乡村旅游纳入到区域旅游的系统开发当中,并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集中管理乡村旅游资源,真正将这些旅游资源实现最为有效地开发和使用,以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总结

随着工业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老龄化问题突出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然而乡村旅游却将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农村的空间组织结合起来,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旅游规划管理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将发挥更重要的经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奎.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2):30-31

[2]孙梅红.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创新性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52-53

[3]严春燕.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探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4):68-69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4篇

现代休闲农业的主要特征有:①自然性,休闲农业的资源主要来自于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资源,而非人工建造的景观。②体验性,休闲农业重在亲身感受。游客可以在观光的同时,参与农业生产、果实采摘等。③休闲性,休闲农业为国民提供了休闲的机会,使得游客可以更好地与当地居民增加了解、交流互动,体验农村生活。④产业性,休闲农业是融合了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型产业经营模式[7]。在我国,各地区结合自身农业优势开创了很多休闲农业的实践体系,形成了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田园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农家乐、村落乡镇、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休闲模式,其中以田园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因为这种休闲模式投资相对较少、见效也快。

2德化县南埕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2.1德化县南埕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由此,旅游资源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前提与核心,也是旅游业产业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统一的农业景观,具有广泛性、多样性、时代性、季节性、地域性、系统性等特点[8]。德化县南埕镇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基础良好、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呈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图1):该区的桃仙溪自然景观、桃花岛农业观赏园景观、石笋峰景观、石笋洋水电站在旅游区内部形成局部的黄金组合优势。这里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安静的村庄、水声潺潺的溪流、参天古树、茂密的植被,充分体现了桃仙溪乡村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极具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价值。同时,德化县南埕镇积淀了深厚的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及民俗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这些旅游资源内容丰富、优势突出,具有发展当地现代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但是已开发的景区相关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不完善,可进入性较差,且与周边乡镇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有极大的相似性,旅游资源易被替代;南程镇还有一些旅游资源处于未开发状态,如地文景观资源石笋峰、遗址旅游资源(湖兴宫)等。

2.2德化县南埕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层级结构

德化县南埕镇开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目标客源市场主要是泉州市、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等,其中针对的顾客群主要是一些想回归自然、体验农家乐的城市居民、开展夏令营和春游等形式的中小学生、怀念家乡的海外侨胞等。因此,德化县南埕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在确定旅游资源类型结构的基础上,再结合目标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动机、特征等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确定德化县南埕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层级结构。

3德化县南埕镇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德化南埕所具有的气候资源、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及其地域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休闲农业开发的模式。

3.1生态观光农业园

德化县南埕镇应积极招商引资,并充分利用闽台的五缘优势,引进台湾的观光休闲农业,建设以种植桃树、葡萄、枇杷为主的农业观赏园;在巩固发展桃花岛农业观赏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生态农业观赏园的规模,为南埕镇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其中,南埕镇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古厝、村庄、溪流、温泉、古树、森林等,积极打造以桃仙溪景区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品牌。

3.2农业体验园

德化县南埕镇应启动“乡村游、农家乐”旅游线路,推出“农家自助餐”、“农家旅馆”、“垂钓台”、“生态田园乡村”、“素质教育拓展基地”等生态旅游项目,完善生态旅游要素,从而设计出欢乐农家体验区、科研考察基地,将南埕镇打造成知名的乡村旅游景区,不断扩大乡村旅游项目在省内的影响力。其中,重点开发农家乐生活体验区、茶树种植区,并利用当地村落古民居打造乡村客栈,使乡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在接待服务上更加完善。此外,还要形成当地富有特色的乡村墟市、农业艺术等民俗风情旅游品牌,这样才能促使德化县南埕镇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走多元化、可持续道路。

3.3温泉休闲养生度假村

德化县南埕镇应充分运用当地景色宜人的农村和农业观光点、温泉、田园村舍等旅游资源,按照一定的布局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村舍,打造温泉休闲养生度假村。这样可以使得游客不仅可以观光、体验农家生活,享受乡土乐趣,又可以使游客养生、住宿、度假、游乐,从而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度假场所。同时,农业度假村的建设还可以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进一步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民俗 文化旅游资源 城市 乡村 物态 非物态

一、引言

民俗文化是指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是一定群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生活模式,它包含着人类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与竞技习俗、岁时与岁日习俗、礼仪与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既体验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各自文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由此也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本质特征。不同地方,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更由于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参差不齐,致使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了解不同文化、体验不同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古城墙、四合院、琉璃瓦、大运河、地方小调、玩龙灯、踩高跷、赛龙舟等,这些带有强烈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印痕的城市传统民俗,凝聚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和审美观,隐藏着本土一系列的人文观念和人伦关系,是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录,是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者了解城市文化个性,领悟城市风情,体验城市传统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茶馆、山西的大院、苏州评弹等都是旅游者感受地方传统民俗风情、传统民俗文化的旅游热点。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城市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传统民居、街道、会馆、当铺、作坊、商号、祠堂、府邸、书场、剧院、戏台、庙宇、园林、碑石、城楼、学堂等,都属于物态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传统建筑及其古老的结构布局,真实地记载了城市百姓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是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及城市形态连贯的记忆与韵味。如上海的石库门房子,是大多数上海市民的主要生活、繁衍生息的场所,它是中西建筑艺术及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随着上海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的不断变化,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适合于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所打破,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都成为了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石库门房子作为最具上海社会人情、最富有上海地方情调的上海居住文化特色,成为旅游者了解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还比如说,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西关大宅院等,都因其中蕴涵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成为旅游者体验传统民俗真实生活的热门旅游景点。

传统城镇民居、古老街区,包括建筑文化、生态文化、礼仪文化、商业文化、风水文化等都具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以城镇中未经现代改造或毁坏的传统街区、坊巷、院落为主,并包括其周边的城镇自然环境及风貌。如浙江的周庄、同里、乌镇,北京的胡同,丽江与平遥的老城区,苏州的古城等,均是典型的代表。这些传统的民居、街区,具有民居建筑、街道布局、自然环境的观赏功能,是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城市的标志――城楼和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它蕴含着不同的传统城市文化。城楼是标示城门的位置,观察控制出入城的人流,望敌情的,可以瞻示威严;钟鼓楼是城市的中心,也是一项景观工程,既为报时又做礼仪之用。从过去到现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遗留着它自身的历史痕迹,也记载了现时代的面貌与存在的状况,这种历史与现代集于一身的真实反映,证明了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如北京的正阳门,湖南的岳阳楼、河北的正定长乐门、西安安定门等等。几百年来的时代更替,城市在变,城市里的人也在变,不变的是文化和人的情结。城楼和钟鼓楼,它带给旅游者的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是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有众多的会馆,如北京的“老舍茶馆”,成都的茶馆等,无不渗透出浓浓的地方风味。

园林则是一种自然山水和人的思想意境相融合的一种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苏州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自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如我国主要的传统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传统节日是传统民俗文化生活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大量有趣的传统节日民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

(2)传统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的娱乐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传统民俗文化颇具特色的内容之一。龙舟竞渡、清明踏青、重阳登高、元宵赏灯、春放风筝、夏日赏荷、秋斗蟋蟀、冬作诗会以及踢毽子、舞狮子、玩龙灯、打秋千等,都构成了丰富的城市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3)传统民俗文化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技艺包括传统民间歌、舞,传统戏剧、曲艺(如京剧以及各地的传统戏曲),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等,底蕴丰厚,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地方风味。传统民间美术中如被称为来自民间的“大百科全书”――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具备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连续性。它的内容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追求理想精神的实质,把文明审美观和生存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各地都有代表本地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从一个城市的传统手工技艺及工艺品中,可以断定在过去这个城市民族的手工业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更可透析出这个城市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如江苏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等。旅游者从一个城市的手工技艺中可增加对这个城市民族历史的了解。

三、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那些远离现代城市的村落、乡村,有着完全不同于都市生活经验的生活场景。那些散布于广袤土地上各个角落的建筑、服饰、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文体游戏等,都是传统民俗文化活生生的载体。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乡村民俗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些特点是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古村落、乡间民居文化旅游文化资源。古村落是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单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箱底。它保存着各种历史记忆和细节。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源乡的西递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报德乡朗德上寨、安徽黟县的南屏村和宏村、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村等等。

中国乡间民居按地域主要分为北方乡间民居和南方乡间民居,其中中国南北乡间民居有很多不同。如最具有江南水乡代表性的苏州、杭州的乡间住宅规模和布局很有特色。住宅的墙壁高大,房房相连,中间由风火墙隔断,庭院的面积不大,高高的楼房,使天井显得分外高深。它与北方乡间民居的明显区别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十分淡雅,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幽深,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旖旎的水乡风光,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乡村建筑文化,是江南水乡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2)自然风光及环境文化旅游资源。乡村居民的传统农田房舍、牛羊稻麦、耕田插秧、碾米织布、浣衣煮饭等生产劳动和家居生活,无不渗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结果与生态特色。这一切构成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最自然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乡村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活动,有汉族“春节”的庙会,“元宵节”的舞龙灯,有壮族的“三月歌圩节” 等等,成为了旅游者体味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乡村的“元宵节”舞龙灯是一种民间乡间舞蹈,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舞龙灯的民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将龙视为能呼风唤雨、降福消灾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舞龙一般用草、木、竹、布、纸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以图吉利。除颜色的区别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页龙”,用木板凳制作的“板凳龙”,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用布糊制成的“布龙”等等,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还有汉族乡村的“斗鸡”、“爬竹竿”、“练拳脚”,藏族的“锅庄”,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传统文化娱乐。如蒙古族的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它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娱乐游艺等项目为主要内容。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是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是当地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2)传统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乡村社会中,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宗教、仪式、庆典、习惯等等还相对保留着较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更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巫风色彩和人神崇拜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湘西、鄂西土家族、苗族的傩堂戏、傩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藏族、土家族的热贡“巫风舞祭”,江苏等地的唱麒麟、唱凤凰等带有巫风色彩的艺术活动。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乡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如聚居在湖北清江流域的土家人,至今仍盛行以欢乐的歌舞来吊唁逝世老人的传统习俗,当地土家人叫它“撒尔嗬”。“撒尔嗬”即“跳丧”,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后就流传“跳丧”,它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据说它源于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直到今天,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仍然保持着这一文化习俗。还有土家族的婚俗――哭嫁等均是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与民间文学故事、神话传说有关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某些自然景物外型特征像人形或其他生物,人们便将其想象为有思想有行为的生命体,或者是一些在当时的人看来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的想象和猜测中产生了一个个神话故事。如长江三峡的神女峰,因赋予了巫山神女的传说而使长江三峡游更具魅力;如山东蓬莱阁,由于海市蜃楼这一自然景观而被赋予了“八仙过海”的神化传说,使得山东蓬莱阁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还有湖北省孝感的董永传说、浙江省诸暨的西施传说、浙江省天台县的济公传说等等,这些都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4)传统民俗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间歌、舞中如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锅庄舞;传统戏剧、曲艺中如安徽省凤台县、颍上县的花鼓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中如河北吴桥的杂技,河南的少林功夫;传统的手工技艺中如藏族的唐卡,苗族蜡染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及各地乡村的剪纸技艺等等,这些都是各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类别与编号:一般项目2007d449。)

【参考文献】

[1] 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2] 中国自然资源从属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旅游卷)[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

[3] 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4] 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市场营销;SWOT分析

湖南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乡村旅游理论指导,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游客比较分散,市场没形成规模,开发盲目、缺乏特色和管理混乱、项目单一没有特色、文化品位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此对湖南省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研究,提出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策略及建议,以此寻找一条适合湖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湖南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湖南乡村旅游概述

湖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级别在我国居于靠前位置。以2010年为例,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数超过4亿,其中湖南省占比高达约23.46%,即全年的接待规模为9383万人。另外,湘潭市的隐山,长沙市的岳麓山,常德市的桃花源,道州濂溪等,这些名山、名水都是风景名胜之地。近代历史产生的红色景点,如伟人故里韶山,“将军之乡”平江等,为湖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更添特色。而湖南省也很重视乡村旅游的建设,于2010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3521”工程看,力求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强省。

(二)湖南乡村旅游开发的特点

1.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湖南省境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湖南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之一就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风俗的特点,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如娄底新化县水车镇利用花岗岩风化物具有疏松透水性等天然优势,合理引水布局,创造出世界一绝的紫鹊界秦人梯田,再加上独特的自然环境为该镇生产风味小吃和土特产提供了先决条件,使紫鹊界秦人梯田成为娄底市旅游资源中的一个显著亮点。同样,湖南省还充分利用丰厚的自然资源开发了“岳阳市君山区乡村之恋”、“湘西州凤凰县苗人谷景区”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2.资源分布较为平衡,形式多样。

湖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以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来看,全省现有517家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各地市均有分布,其中省会长沙及其周边地区较为集中,占到总数的2成多。另外,湖南省乡村旅游项目形式多样,如“度假型”农家乐和“客栈型”农家乐,其功能涵盖教育功能、经济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可以说,湖南省的乡村旅游正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三)湖南省乡村旅游现状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分析。

(1)独特的区位条件。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于我国中部地区,境内湘江贯穿南北。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这些区位条件使湖南省拥有潜力巨大的地方性休闲农业市场和广阔的中转性潜在休闲农业旅游市场。

(2)优越的自然环境。湖南地处我国中部,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优势。较大的地势差距和齐全的地貌类型,是湖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必要条件;充足的降水和充沛的光照,是湖南省农作物生长良好之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

(3)深厚的文化底蕴。湖湘文化底蕴深重浓厚,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有“天下隐山”之称的湘潭隐山,“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等,奠定了湖湘文化的基础,也有助于推进以湖湘文化为亮点的湖南省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2.劣势(Weakness)分析。

(1)经营者管理水平低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湖南省乡村旅游尚处于市场初级无序发展阶段,导致乡村旅游大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人才亟待匮乏,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其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导致出现服务空缺和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游客的观感和心态。

第二,人文景观保护意识淡薄,景观塑造同质化严重,这不仅使乡村的本来面目得到破坏,而且导致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第三,行业缺乏有效监管,“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乡村旅游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产品开发度不够。这包括对产品开发的力度和深度不够。湖南省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挖掘不够充分,长期以来,乡村旅游没有将当地的人文景观和乡村习俗融入旅游中,多为对其他乡村旅游发展地区的简单模仿,难以维持游客对其的吸引力。

(3)淡旺季明显,对旅游接待形成巨大压力。乡村旅游主要以近程旅游为主,湖南的春、秋二季温度适中,气候也适合外出,所以其是旅游的旺季。这六个月外出休闲旅游的游客较多,但乡村旅游景点的软硬件服务却难以承载过多的游客。而冬季由于温度低、景观观赏性降低,导致旅客较少,造成了大量乡村旅游服务设施长时间停用,造成资源闲置。

3.机遇(Opportunity)分析。

机遇方面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静态方面的外部环境的改善,尤其是日趋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比如湖南省政府实行了乡村旅游建设的“3521”工程,此举大力拉动了湖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是时展过程带来的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们面临着工作压力大、居住空间小、生活节奏快等问题,他们迫切的希望可以亲近自然和放松身心,乡村旅游就应运而生,应运而壮大了。

4.威胁(Threat)分析。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青海

1 青海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发展乡村旅游是提升青海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是青海正在兴起的几大旅游产品。其中,乡村旅游是极具特色的综合型旅游产品,是产品创新的重要途径。就全国范围来看,以高原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的青海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也是极具特色的。对于入境游市场而言,青海乡村旅游也具有稀缺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加强青海乡村产品开发建设,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于调整青海省旅游业结构,提升青海旅游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发展乡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实践。

青海发展乡村旅游将引导广大农牧民向非农领域转移,有利于农牧民的脱贫致富;乡村旅游促使传统农牧业附加值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可推动现代农牧业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农牧业、观光农牧业、生态农牧业等加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调整[1];乡村旅游发展将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1.3 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快速改变,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旅游发展很好地应对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改变,实现了旅游业和农牧业的良好融合,通过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旅游消费,带动了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的融合,而且还有利于加快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2 青海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1 乡村旅游资源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2]。青海地处“世界屋脊”,自然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具有高、大、奇、绝的特征,分布着青海湖、江河源、可可西里、塔尔寺、原子城、昆仑山等堪称世界绝品的顶级旅游资源。省域内高山、高原、江河、森林、草原、盐湖、大漠等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藏、蒙、回、土、撒拉等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厚博大、独具特色的青海民族地域文化形态,形成了神秘、极具感召力的文化资源。青海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雄厚的资源保障。

青海乡村旅游资源是以村庄为核心,依托自然山水的大背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下,展现不同的建筑形态和建筑文化。历史悠久的乡村集镇――古镇更成为各村落之间文化、经济、信息联系的纽带。青海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农牧业资源也十分丰富,也是乡村旅游可依托的资源类型,比如高山、森林、河谷、湖泊、高原、草场,以及可供游客观光体验的牧场、果园、绿洲等。因而,特色村庄及古镇、乡村自然生态、乡村民族文化资源和高原农牧文化是青海乡村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2 乡村旅游资源类型

2.2.1 特色村庄及古镇

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表明,早在远古时代,青海就有人类活动。随着战争迁徙、商贸活动的开展,各民族的交流融合,青海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区域经济、文化沟通为纽带的古镇古村落,其文化艺术深受汉、藏、回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2.2.2 乡村自然生态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部较为低缓。适宜开发乡村旅游的资源多处于东部及东北部低海拔地区,丰富的植被、多类型的农牧业、优美的自然环境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旅游画卷;全省的河流主要有黄河、长江、澜沧江、湟水等,内陆河主要有格尔木河、哈吉尔河和布哈河等,共有大小湖泊230个,其中有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温泉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青海各地区。此外,青海省还拥有众多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百鸟王国”之称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环境纯净朴实,优势突出。

2.2.3 乡村民族文化

青海独特的民族构成和绚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从古至今,各民族人们和谐共处,共生共荣,完好地保存着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河湟谷地的西宁、湟源、大通、乐都、贵德一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在这里扎根的年代久远;青海的民族服饰做工精美,热贡、泥塑、堆绣、织品、手工制品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族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出了勃勃新姿,极大地繁荣了民族文化市场,为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青海的文化之窗。

2.2.4 高原农牧文化

青海省地理环境特殊,地形结构复杂,气候因素多变,然而农牧民因地制宜,克服重重困难,沿高山深谷两岸建构村寨,开辟农田和牧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高原农牧文化。

青海省的农牧业以日月山为界,以西为牧区,以东为农牧业区。牧业区面积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东部农牧业区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3%,且多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3]。青海省有800余种动物,2500余种植物,有经济、药用价值的植物1461种[4]。动植物中稀有名贵种类繁多,这些特有的动植物品种为青海省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青海省的广大农牧业区,主要种植油菜、马铃薯、冷季豆类、青稞等农作物,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种植的小杂粮,例如黄豆、糜谷、莜麦、荞麦、燕麦、紫花苜蓿、毛苕子、香豆子等。这不仅给民族地区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成为开展城郊型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

3 青海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青海省拥有高原、河谷、山地等层次多元的自然地理条件,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习俗风情异彩纷呈,依托这样的资源禀赋,结合青海村庄的分布特点,以及自身农牧业、文化发展特点,可采取以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3.1 依托特色村庄群落的文化体验兴村模式

青海省民族村庄众多,村庄中传承有丰富的原生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村庄各有特色,有的保留有独特的民族建筑、艺术,乡村景观和乡村文化韵味十足;有的因自然山水生态景观而闻名;有的是原生态文化遗产与乡村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些民族村落适合采取依托特色村庄群落的文化体验兴村模式。旅游者置身于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在领略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可以参观、了解村落保留的传统文化遗产,甚至可以有幸参与体验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这种兼有自然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使乡村旅游者获得丰富、充实的旅游体验,心里得到很大的满足和放松,同时也延长了其在乡村观光消费的时间。

3.2 发展乡村旅游基地兴村模式

青海省农牧业发达,青海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紧紧抓住特色农牧业这一主题,依托农牧业生产基地、农牧业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将其建成乡村旅游基地,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向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线路产品订购等。作为乡村旅游基站,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全程的联程服务,尤其是为自驾车旅游群体提供便利服务,使乡村旅游者享受一体化的旅游服务。

3.3 发展现代商务度假旅游兴村模式

在青海省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可以考虑发展商务度假旅游兴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为企业会议、商务投资、谈判、企业员工奖励度假等提供旅游接待和服务。乡村地区除了要具备上述商务度假接待条件能力外,最好是当地也拥有特色的农产品资源,这样对于商务考察等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仅可以通过商务接待拉动乡村经济,而且可以借助商务活动,促进该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交流,拓展商品销售市场,甚至引进商业投资。

3.4 城郊型乡村休闲兴村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再加上现今家庭汽车拥有量的猛增,城市周边以“农家乐”为典型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方式市场火爆。在青海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周边,尤其是在西宁、格尔木城市周边,郊区农村可以充分依托邻近客源市场和区位条件优越的优势开展乡村休闲度假游。主要借助农家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空间载体,为城市居民提供农业观光、农家餐饮和住宿、农作物采摘、农产品购买等服务,让他们真实体验原汁原味的农牧家生活,满足游客周末或小假期的休闲需求。

3.5 发展生态农牧业旅游兴村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在青海农业或牧业发达地区,依托大型的农牧业示范园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模式。首先,农牧业示范园区作为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其首要的功能是农业生产功能,但同时其为游客开放,游客可以观光了解其现代的农牧业生产工艺、农作物成果,以及基地在农牧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交流等环节的举措、经验等。这种模式很好地实现了现代农牧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密切结合,做到了生产、旅游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3.6 依托大型景区景观意境体验兴村模式

处于或者邻近大型景区的乡村,根据各村庄所依托的资源环境、文化特色,来发展与大型景区氛围一致、互补的乡村旅游。借助成熟大型景区的知名度和客源优势,充分利用和挖掘乡村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意境,开发特色产品,展示乡村特色,让游客在观光游览大型景区的同时体验特色乡村旅游。这种模式游客的游览空间有很大的扩展,旅游环境容量较大,旅游活动内容丰富,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也比较大。

3.7 发展现代新农村观光兴村模式

近年来,党和政府积极致力于新农村建设,选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落规划整齐、村容村貌良好的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的典范,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展现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新风尚。让游客通过观光游览,对比新农村建设前后的巨大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3.8 发展农牧业科技旅游兴村模式

通过展示青海农牧业科技发展的图片资料、实物等遗迹,展示现代农牧业科技景观设施等进行旅游活动的乡村旅游模式,与农牧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和人群都可以包含在内。一般是借助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农牧业科技场馆、农牧业科技推广基地等实体单位开展观光游览,展现对于农牧业高科技人才培养、农牧民生产方式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成就,让游客领略现代农牧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感受科技对于农牧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20-16922.

[2]国家旅游局.中国乡村旅游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2.

[3]胡永科,等.中国西部概览(青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5.

[4]马进福.发展青海高原特色旱作农业的比较优势与思路[J].青海科技,2009(1):17-18.

基金项目:

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资助(1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