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1篇

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①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从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来看,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途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

关键点拨:潜移默化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是从方式上讲的,强调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深远持久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来看的,是从效果上讲的,强调经年累月、难以抹去。

(4)文化塑造人生: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对我国的及其附属岛屿非法实施所谓“国有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事,更期待公民智识提升。某班举行了“关注海洋权益,增强海权意识”主题班会,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提高公民的海权意识提出具体建议。

解析:本题以“增强海权意识”为视角,考查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时要抓住“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这一指向性信息,主要从提升文化素养、学习优秀作品、重在实际行动等方面说明。

参考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参与政治生活。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海权意识。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学习优秀文化作品,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其他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说明亦可)

综合知识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措施和意义: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典型例题:伦敦奥运会成功克服了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诸多困难,组织出色,气氛热烈,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给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伦敦奥运会办得有声有色,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于2012年8月25日至26日访港。奥运英雄为国争光,港人与有荣焉。他们访港为港人献技,与市民亲切接触,大大增强了市民对体育的热情,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悟到文化的哪些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伦敦奥运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的是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了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体现的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伦敦奥运会作为一次文体盛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伦敦奥运会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访港提升了香港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体现了这一点。

综合知识点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正确的态度与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又是世界的。

关键点拨:列表透视文化多样性

3 文化传播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主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除此之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手段:传媒。①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②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关键点拨: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文化传播的途径即文化传播的方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联系:任何文化传播的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4)正确态度: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典型例题:2012年6月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非遗和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幕。作为2012年艺术节的主办方,中方特意选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展示作为艺术节的主要内容,旨在从不同侧面展示各成员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风采,体现上合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对加强青年交流的重视。世界不同民族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珍视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这项活动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清华大学举办,是一次让中国青年近距离感知上合各国多样文明和多彩文化的机会。

(1)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青年应如何作为?

解析:第(1)问是意义型试题。这一艺术节的文化意义,应从对世界文化发展、对中外文化交流和对中华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主体是中国青年,考查角度是“如何做”,应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的举办,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通过举办艺术节,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国青年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综合知识点四、文化继承、发展、创新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3 文化创新

(1)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怎么办:文化创新的途径。①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②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⑤反对错误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倾向。

典型例题: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引起好评。该片以其高质量的拍摄手法用纪录片的形式将“酸、甜、苦、辣、成”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再现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丰富饮食文化,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味觉审美和智慧思考。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止有美食的享受,更有浓浓的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情怀弥漫其中,仿佛一碗“心灵鸡汤”,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它还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让海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关,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何启示?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2篇

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的“和合”思想,实现统战工作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社会各界的和谐,形成最广泛的团结的工作目标。“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极力主张“和为贵”,把在变动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处世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把这种思想方法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国语•郑语》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由于有了“合而不同”,也就有了“兼容并包”“和”的思想是构建和谐统战,促进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者之间人们的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化基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实现统战“团结联合”的思想主题。。这一思想对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需要,才需要建立统一战线;也因为异与同共存,才有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中庸》认为,凡事要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并强调用“持中”的原则,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和谐。以中庸之文化推动区域内统一战线工作,则既要反映统一战线人士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又要从地方党委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要帮助统一战线人士和组织开展工作,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恰到好处,不“过”也非“不及”。

(二)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统一

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利益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引导各阶层人士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分裂祖国,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尽管后来有分有合,但在中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人民反对分裂,抗击入侵者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正是因为这种崇尚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历经侵犯,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儿女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共同维护国家的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最后实现祖国统一。

(三)通过繁荣少数民族灿烂文化,凝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97-02

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当今社会中,作为中国文化交流传统渠道的文言文,正经受着文化爆炸的严峻考验。力求适应时代潮流的需求,文言文应不断充实自己,方能被现今的文化传播现实所接受。因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言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气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突出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文言文在文化传播中继续散发独特的魅力。

在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统一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记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强调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先,探究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使中学生在学习中吸收营养受到陶冶,提高文学修养,增加文学功底。而在我们当今社会中,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充实当代人文精神。但即使如此,对文言文的传播却似乎显得尤为艰难。就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极为烦恼,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而且文章生僻难懂,很难理解,导致文言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在面对这一教学形势难题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充分认识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认清实际教学现状,并从中探索出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文言文难度大。现今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状,即文言文需要精讲,于是许多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总是力求面面俱到,过于强调文章的翻译,以至于学生无法品出文言文的内在美,认为学习文言文枯燥无味。

其次,有些教师容易主次颠倒,往往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而不落实字词知识。结果讲完课文学生只知文章大概。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满堂灌”,使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无所适从。

最后,学生普遍存在懒散的现象,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特别缺乏兴趣和热情。而就中学文言文教学而言,它既要给学生带来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审美陶冶,又必须针对考试要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它将遭遇种种困境,落实和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与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感知人文精神,陶冶情操之间的矛盾;文言文由于时空阻隔所带来的语言理解障碍与现实生活语言交流中常用的通俗易懂的语法,语言特征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 针对问题的应对策略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确立清晰的教学进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新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应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不应是在讲台上一味讲授的“老夫子”,而应是一个积极作指导的参与者。在确立新角色后,应有清晰明确的教学流程。一堂课下来,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都应鲜明突出,在编写文言文板书时,也应力求清晰明了。课堂上语文老师应恰当地提出问题,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互动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挥,文言课堂就会有动有静、有张有弛。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普遍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和恐惧的心理,究其原因,学生不喜欢是其主要因素。所以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展开:(1)应当让学生充分明白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高考所要求的考点,也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文言文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学生,可将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编成课本剧,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给课文配插图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方式的结合使用要有度。

再次,加强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强调背、读的重要性。学习文言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可以说,诵读不但是为将来的高考默写题作准备,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自己的文言文语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只有拥有了对文言文的整体感受,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可以说,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极其重要的方法,文言文自身的写作特点,篇幅短小,富有音韵,包含浓厚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能更好地感受文言文自身的魅力。这样他们提笔写作时,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这些佳作借词、借意、借境、借法,以融入自己的作品,从而大大提高自己作品的表达效果。此外,诵读还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它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当然,诵读是多形式、多层次的表述活动,它包括两大类:(1)学生先读准字音和句读,老师在这一层面上应进行适当地引导,在明白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而对知识点进行适当地拓展和延伸,最后文本熟读成诵。(2)在指导字音和句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文意,然后让学生在精读文章的精彩段落时,不断强化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利用教材内容,联系生活现实,充分发挥文言文对现实生活的有益作用。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结合时代要求,在继承传统教法经验的同时,也应开拓创新,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易后难,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而由于时代的不同,在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上文言文自身特征的影响,使学生在理解和审美方面形成了障碍,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既应联系现实生活,也要走近学生的心灵。毕竟,古文中的情与理许多与今相通,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我们都要善于发掘它对于现实生活的价值。可以说,认真学习古文佳作,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情感、激发思维很有必要。

三 结束语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自觉联系当今时代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自觉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而作为语文教育者更应该让文言文教学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让他们亲近文本,感悟明理。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作为社会文明的象征,涵盖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城市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高度统一。城市文化体现着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国际化的方向和水平,标志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优劣和强弱。基于这种认识,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青岛文化发展的全新定位,更是青岛实现全域统筹、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选择。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既需要硬实力的持续增长,更需要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在青岛新一个百年的征程中,打造海洋文化名城,也就成为青岛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塑造青岛城市精神,铸就青岛文化之“魂”

城市精神是指一座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品格,是城市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城市精神代表着城市的发展趋势、浓缩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城市的精神情感,培育城市精神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塑造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同时也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塑造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凸现时代要求、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构筑道德高地,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很显然,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炼、升华和塑造。

培育塑造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须着重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以提高青岛的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为根本

培育城市精神的基础在于历史文化的继承。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背离历史、抛弃传统,只有植根于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城市精神才能反映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才能贯穿起过去、现在和未来。进一步讲,尊重历史、继承传统的目的不仅仅是寻找一座城市的精神之源,更重要的是通过架设历史文化之桥以通达于未来。因此,培育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彰显本土优势。要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灵魂支柱、旗帜导向和动力源泉作用,通过培育城市精神来引导民众,凝聚人心,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塑造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品位、市民素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同时,通过广泛深入地对外宣传,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青岛、加深对青岛的印象,从而提高青岛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凝聚和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等汇聚于青岛,推动青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以挖掘青岛的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由于特殊的历史积淀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发展诉求,任何一座城市都需要积极探索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利益诉求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地域亚文化的探索和构建,也是地域核心亚文化的构建。如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形成同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市民现实需要相一致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核心价值观就显得紧迫而必要。而城市核心价值观也必然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价值内核,成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培育青岛城市精神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深入挖掘青岛人海纳百川、多元和谐的开放胸襟,向善厚德、重礼守节的城市品格,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文明风范,诚实重义、守信践诺的人文情怀,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等彰显青岛人风格、体现时代特征的青岛城市核心价值观。通过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挖掘提炼,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升华为精神财富,进而转化为文化理念,使之成为青岛的文化之魂、精神之根。

(三)要以提高青岛市民的素质为基础

在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提升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素质,是城市精神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大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育青岛市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形成开放包容、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社会风气。要以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通过扎扎实实地推进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奠定都市之魂,努力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品质相匹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风尚,全面展示青岛文明开明的城市风貌。

二、锻造蓝色文化精品,打响青岛文化之“牌”

培育蓝色文化,是青岛社会进入新的文明时期的表现,也是岛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几年来,青岛市围绕海洋做文化大文章,致力于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采取营造政策软环境、推进重大项目、打造产业园区(基地)等举措,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文化创意等主导文化产业,有力推动了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11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达到525亿元。如今,青岛已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文化产业已成为青岛新的支柱性产业。在品牌发展上,青岛市实施了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围绕打造“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三大城市文化品牌,确立并重点发展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纳入市级培育的100个重点文化企业着重扶持,纳入市级每年确立的10大文化产业项目着重推动,纳入市级确立的8大优势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着重发展,实行政策支持、项目立项、专项资金支持三优先,有力地推动了青岛文化品牌的健康发展。因此,精心打造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文化品牌是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围绕核心价值演绎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精神、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引领。品牌核心价值是文化品牌的精髓,是统帅品牌的纲领、宗旨,体现着品牌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竞争力之间成正向关系,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与引导得有力,则文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强;反之,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则弱。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贯穿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要从青岛的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发展繁荣青岛文化,精心打造具有青岛特色、青岛风格、青岛气派的文化品牌。

(二)创新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总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的积淀和外来文化的浸润,使青岛形成了丰富性、多元化的历史文脉。这是青岛发展城市文化的深厚基础,也是建设青岛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培育文化品牌要以青岛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积极意义上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集聚、整合,根据文化发展新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期待,通过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表现手段的持续创新,前瞻性地展示青岛文化品牌的地域性、独特性、时代性特征。城市品牌需要一种可感知的形式、一个能与受众沟通的平台,各类城市节庆活动为城市品牌建设找到了最佳平台。在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岛城,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各区市依靠举办各种节会大打文化品牌,纷纷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或在节会期间展览,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饱尽眼福耳福。节庆产业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拉动了多项关联产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青岛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更多的青岛文化品牌从国内“知名”逐步迈向世界“著名”。

(三)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文化品牌

科技创新是文化品牌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创意是文化品牌基本元素,文化创意活动中需要综合应用计算机、光、电、声、色、仿真、化学等多种技术,创造出各种活灵活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和产品。通过科技提升文化创意品牌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动漫、电影、游戏、设计、会展、数字出版、手机媒体以及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方面。为此,一要抓自主创新。要自主研发3D技术、仿真、数据传送、多媒体动画等共性技术;自主研发动漫、影视、网络游戏、出版、工业设计等高端关键性技术;自主研发消费阶段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等。二要抓基地建设。要推动文化创意先导基地、文化创意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艺术中心、新媒体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要探讨建立文化创意行业联盟,通过科技项目引导大中小企业按照产业链和技术链合作,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三要抓品牌整合。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无论用现有哪一个品牌代表青岛都略显单薄。虽然每个品牌都很诱人,但是除了青岛是它们的共性外,很难从名称上找一个清晰的文化主线来贯穿。所以,我们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过程中,不仅要有量变,还要深度挖掘,不是品牌越多就越好,要让其产生“化学反应”,对那些“子品牌”要进行整合,产生品牌合力。在这方面,旅游品牌“好客山东”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传扬青岛文化之“名”

(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

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主阵地、主力军,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因此,要把提升青岛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青岛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做大作强主流新闻媒体,壮大总体实力,提高青岛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传播能力。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推进新闻媒体技术升级,不断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最大限度扩大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必须科学把握这些新形势、新趋势,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数字化采编播能力、统筹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发展能力。

(二)做优做高网络文化

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就必须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就必须把握新媒体发展主动权。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战略高度重视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切实增强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要切实重视和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青岛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青岛市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和传播青岛城市文化、打造青岛城市精神的新阵地。

(三)做实做新对外文化

目前,青岛市已经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年出口5亿元以上的文化企业集团有5家,外向型文化企业253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6个,文化产品出口额达到7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达到17%。青岛电子数字娱乐产品出口、钢琴乐器出口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两位,每年组织对外文化交流项目100余项。中国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国青岛国际印刷设备及成果展、青岛国际动漫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等文化会议、青岛国际帆船航海博览会等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因此,要通过文化产品创作、文化人才交流、文化产品营销、文化领域投资、文化旅游领域的广泛合作等方式,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文化交流,以此提升、传播青岛城市形象,提高青岛知名度。青岛是著名的啤酒城、奥运帆船比赛地、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可以与国际城市开展广泛的旅游合作,也可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节会、文化论坛、产品展览等,推动青岛文化“走出去”,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稳固青岛文化之“根”

(一)抓好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着力点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薄弱点在农村,着力点也在农村。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任务来抓。一要突出重点地区。青岛市与全国一样,地域发展差异大,文化建设极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长期欠账较多、发展滞后,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把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农村配置,把更多的文化项目向农村安排,大幅度增加为农村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二是突出工程化措施。实践证明,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是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力度,不断壮大基层文化生活阵地。三要突出群众性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加强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深受农村和基层欢迎,要进一步健全机制、拓宽渠道、创新方式,推进活动开展的经常化、制度化。

(二)抓好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这一关键点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要坚持城市文化抓提升、农村文化强基础、城乡统筹抓互动,加快构建以城带乡、以城促农的长效联动机制。一要积极推进城乡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等优势文化资源要积极向农村和基层流动,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势互补。二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帮扶。鼓励城市骨干文化企业向农村延伸,扶持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支持主要媒体推出面向农村的栏目和节目,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就近、方便地享有文化成果。三要强化以城带乡的保障机制。把支持农村文化发展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逐步建立健全同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要进一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和能力。

五、建设人才智能宝库,培育青岛文化之“本”

(一)优化专业人才结构

目前,培养、引进、用活专业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科技人才等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根据文化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结构优化、规模宏大、适应长远发展的人才队伍。要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制定政策、创新用人机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懂文化产业发展,又熟悉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人才。

(二)壮大业余人才队伍

业余文化人才是文化系统一支不可替代的有生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同时,必须积极加强业余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抓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文艺宣传骨干,调动他们组织、参与文化活动,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抓街道、社区文艺活跃分子,使之成为发动、组织群众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三是抓遍布乡村的民间演出队,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引导,让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用先进文化思想牢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使文化业余人才与专业文化人才相得益彰,形成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农村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上下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文化人才队伍网络。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地轮转;金融改革;教育改革;社会保障;人口转移

一.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价值的重新认识以及如何建立农村土地资源的轮转制度

近来对于农村土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多,多数意见认为土地所有权问题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明确土地所有权并容许土地轮转并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是多数农民不知道该如何在商业化社会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问题。一旦土地私有化,可以自由买卖,大量手头缺少现金、生活贫困的农民会立即以很低的价格出卖土地,而在出卖土地一段时期之后并不能保障自身生活条件的长久改善,这样农村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我们说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中国国情对农村土地和劳动力价值的重新认识。

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中农村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农业群体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没能得到社会的恰当评价。这牵涉到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形成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问题解释能力的问题,涉及到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对相同行业在国家中地位的价值判定是否应该依据相同标准的问题,它的解决涉及到是否要依据自身情况而突破传统理论的问题。

我国农业成本的低廉不是开放的国际环境下的成本低廉,而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的二元化结构基础上的农村和城市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过大造成的相对的低廉。这种低廉是与我们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相违背的,也是诸多农业问题的根源,急需改变。

参照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土地集中是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根本途径,在我国这样的农业人口大国土地的集中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如果措施不得力就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如前所述土地所有权的确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土地集中以及农民与土地分离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

承认农民对于土地拥有绝对的使用权就可以作为土地轮转的基础,依此以农民现实承包土地为基础在乡镇范围内进行具体的土地使用权确认,颁发法律凭证。容许农村现有资金以及城市资金注入成立大型的农业公司,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公司依据法律程序向自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征收土地,采取每年或者每月给与一定现金补助的形式把土地征用款发放给农民,在农民进城时作为基本生活保障。

农民可以按照自身意愿转让和收回土地使用权,但对于种植业这样有一定周期性的行业,随时交换土地使用权时不现实的,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如每年可以在一个特定时间段进行轮转,或者采用农业公司留取一定机动土地进行轮转的方式即可。公司在一定时期后对于已经在城镇安居的农民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的方式得到土地长期使用权,政府和农会共同对此行为进行督管。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司进行扶持或者补助,以及针对其主体部分对于城镇化的具体措施采取微调以配合整体战略的实施。

采取这种方式的优势是:⑴实现了土地集中,为现代化农业的实施打下了基础,给中国农业生产力成本的真正降低创造了条件。⑵避免了土地所有权的争论,土地仍然属于国家所有,但国家不参与对其产业利益的分配,产业利益的分配只在原有使用者和现有使用者之间进行,操作层面仅仅存在土地使用权的转换。⑶避免了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交易可能带来的农民抛售土地后失去长期保障的现象。土地使用费阶段性发放无论是对于进入城镇的农民还是继续在农村的农民都相当于一种社会保障。当然这种保障是比较低的,仍然需要农民在进入城镇后谋求新的职业。⑷给农业人口城镇化在农村方面的进行打下了基础,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为农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改革问题

我们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这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它需要我们首先能够认清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需求。在我国现阶段需要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要求可以从直接增加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层次两方面入手。前者在某个层面可以理解为增加企业数量,后者在某个层面可以理解为构建新的就业形式。我们在对人才成长的研究中发现这些能力的产生需要以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为基础。针对于此要求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调整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在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迅速更清楚的看清所处环境的结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具体操作中达到知行统一。那么现阶段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应该是,重新构建教育的评价体系,增加教育层次,增加教育和社会就业的联系程度。

现有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并不是说高学历的人太多了,更多的是大学生本身和家长没有从以往人才培养的意识下走出来并忽略了社会发展现状,从而对大学生能力的认可程度过高。本科多了读硕士,硕士多了读博士,似乎高学历成了保障,事实上这种考试和评价制度下很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都不高。这就需要改变教育制度和评价体系。

⑴在社会舆论方面引导整个社会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把大众从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的意识下唤回,而真正认识到教育仅仅是社会成员自身丰富并获得一定认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过程。而在人才选拔上丰富各方面人才的选拔评价方法,甚至设立专门的人才评价机构。

⑵在学校和教育部门方面增加教学科目设置,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增加教育的深度,特别是把教学科目和现在的科学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的前沿相结合。这就为就业层面的丰富打下了基础。同时以学校带动图书馆,带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接纳和承载更丰富层面的供给打下需求的基础。

⑶增加教育和社会就业的联系程度,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建立高效创业实验园区,由城镇与高校相结合,社会各方出资构建一个产业链的龙头,采取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方式架构这个产业链条。实验园采取实验组,孵化器,保障机构以及评审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计划创业项目,报送评审机构审核,通过审核则启动孵化器进行创业,实验园的保障机构给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辅助,多方共同获利。

这些措施让学生所学是自己所向往的方向,并且能在学校直接和社会相接触,避免了教育同社会、同就业的脱节,并且为社会生产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高校创业实验园与城镇的合作避免了科研对大城市偏重的现象,更大程度调动了资源。也由于研究成果当地实施的原因,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问题解决,整体人群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劳动力吸纳能力等问题的解决都有利。

三.资本的启动和转移问题

在中小城市和城镇集团建设过程中,项目启动资金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我们看到,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并不是没有资金,而是我们没有对这些资金的投资加以很好的引导。我们看到部分省市已经开放民间资本对大型项目的投资,这是一种引导,但是我们说对于城镇化这样需要大范围、全方位投资的建设来说这是不够的。

我们说一方面进行农村和小城镇的金融改革,一方面增加城市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规范投资方式,引导资本向农村和小城镇方向流动是很必要的。除了金融机构还可以放开和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并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于农业相关产业减免税收和其它费用,利用金融机构开办针对优质农业项目投资的基金,深入研究信贷基础,在增加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加大放贷力度。政府拨款筹建大型工、农业项目,发展战略性投资项目,发展军工项目,从而带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让一个项目带动一个地区,这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同时增加融资手段,建立民间融资机构,使企业闲置资金可以进行自主的投资项目选择,得到更高的增值空间。

四.农村,小城镇金融改革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以来它的操作都不是十分规范,这就带来了很多争论。我们看到多数争论的焦点都在在我国是不是要走合作化道路上。有意见认为应该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造农村信用合作社,另有意见认为应该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双方都是以现有的合作社不符合合作制为依据。在我国一直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就是用某种理论来规范行为,而没有意识到理论的存在仅仅是对现象在某个时空条件下的解释,拿出一种理论,哪怕是一种在发达国家百试不爽的理论对于我们来说也可能是根本没有借鉴价值的。所以我说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问题不在于“合作制”要不要存在,因为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是能够很好的解释、解决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本身就是有待研究的,所以我们说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不在于用如何现有的理论来指导,而在于用什么具体方式解决农村金融所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走中国特色道路思想的根本所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金融领域也表现出一些特征。那就是金融总量的扩大,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但是我们看到,这种金融总量的扩大在很多农村地区并不是建立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的基础上的,而是为金融机构自身利益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对于多数农村地区还是显得很遥远的,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意识,是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而不是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根据用户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的向市场化方向靠拢。因此我们说在城镇化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对自身利益的定位进行一些调整,要把长远利益的眼前利益相协调,把胆子放大,工作做细,从具体的运作方法上回避风险,这就要求在市场化的同时更多的为城镇长远发展建设服务,使服务种类和数量与当地的实际经济需求相适应,在一定时期内淡化某些指标的概念,把城镇化的金融保障工作做的深入、切实。还可以一方面对信用社进行改革,一方面引入新的大型金融机构,这就从内在改变原有金融机构的结构,又从外部引入了竞争。让它在新的思路下运作,又在新环境下学会服务的规则,自然而然的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这样既改变结构又构造环境的方法正好是针对旧有金融机构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刀,所以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各地自身情况,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把信用联社改造成为服务性农业银行的方式,对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可以采用组织较高级别的农村信用联社的方式,便于更好的控制风险,以及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资源。总之是以为农民、为将要构建的大型农业企业、为城镇化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服务和保障为前提,有利于这个前提怎么样行式的改革都可以。这就是解决方法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转变,这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仅要容许组织形式上的多元化,也要容许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容许城市资本、民间资本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入,在各地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为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一方面也是构建环境利用市场手段对于闲置资源的有效调动,是为金融领域的市场化转变营造了大的环境。形成一系列的农村合作联社,一系列的城镇商业银行,让他们更多的针对个体服务,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以后可以把这种针对个体服务的金融机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两家新的农业银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期要对这些改革后的金融机构加以保护,对其在市场环境下的不利因素加以控制,在某些方面减少大型银行对它的竞争威胁;金融机构的自身定位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更偏重于服务性,让它能够在农村城镇扎根并长期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城镇化服务,在一定时期以后,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政府逐渐与其脱离;尽量做好基层工作,对于大项目最好移交大型银行运作,避免资金上的紧张。

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信用问题,特别是针对农民个人的贷款,经常是并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敢放贷,很多地方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总的来说是现有的信用基础有问题。片面的强调自由和法律的作用并不能解决信用基础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既然承认劳动的价值,既然在农村和小城镇又有那么多需要做却没有人做的事情,可不可以采用金融机构投资做劳动密集型公益事业的形式来解决?就是说容许金融机构运作一些有长远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这样由于项目本身的盈利性能保障金融机构的收益,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以对无力还贷的贷款者优先雇佣,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以其劳动余额偿还贷款。这样就达到了建立放贷信用基础的效果,缓解了个人贷款中出现坏账的压力,并且给小型金融机构以稳定的收益,而且还能建设一部分公益事业,这是四全其美的事情。在这样的金融改革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于基层银行和信用社的内控机制的监管。一方面是保证对于农业和城镇化的投资方向,一方面是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性,一方面是抵制新的腐败滋长。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日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驱除障碍、构造环境。

五.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过程,一方面是大城市人口的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前者的转移在数量上是主要的,这个过程对于接纳城镇来说是总的需求增加的过程,是我们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后者在数量上并不是主体,他主要给城镇带来技术,思路,方法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以扶持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接纳城镇来说是一个总供给能力增强的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的具体的环境构建可以从以下一些层面进行运做:

[NextPage]

⑴大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转移。

大中城市低收入群体及老年群体转移问题主要针对人群大致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离退休职工,他们有一定财产,有一些技术经验,能吃苦对生活要求不高;一部分是初高中毕业闲散人员,没有什么财产或者家庭可以提供一些小额投资,有一些知识或技术和再学习能力,向往好的生活,不适合大城市激烈竞争;一部分是有一定能力不喜欢大城市紧张生活的人员,有技术可以独立创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喜欢平淡的生活。这三种人在大城市中基本属于活力相对不足的人群,但是只要给他们适当的环境就可以开发出他们的潜力,改善自身生活水平,并为社会建设出力。

大中城市人员向小城镇移动的益处是可以解放大中城市中无活力人群对城市资源的占用,降低其生活成本,比如住房交通等,由于他们的让出使城市能够更大程度接纳农村能吃苦的年轻劳动力,和一部分高学历就业,提高城市活力,进而加大城市用工需要,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同时带动乡镇发展,相当于一部分知识技术资金投资,为农村人口城镇化增加接收能力,同时也能相对提高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城乡交流。

相应措施在城市方面要多方式启动移民工程,拿出多种针对不同情况人群的具体的操作方式,从生活环境改善和就业机会增加上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转移人口给予优惠政策,养老保险等按期拨付;开辟固定财产主要是房产转让市场,甚至可以政府接管一些,促进其流动;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组织考察团等形式的组织让有移动意向的群体真正知道好处;开放户籍制度。在乡镇方面提供足够的房屋,良好的置业政策;提供小额创业贴息贷款;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引导就业;尽量稳定其工资待遇,解决子女教育等问题。构建良好的交通设施,便于往来。

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人民群众的城乡差别观念——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将移动人口实地考察来改变;传统的赡养关系观念——可以通过制度保障,说服来改变;故土难离的观念——可以用实际的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主要引发点,并采取就近安置,提供便利交通来引导;与政府现有经济政策有抵触——可以做战略上调整;资金困难——可以启动一部分民间资本,改造城镇级金融服务项目,政府做贴息贷款等来实现。

⑵建立高校创业实验园区。

在高校教育改革方案实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校与小城镇合作创办创业实验园的方式,把地方硬件和资金,市场资源直接提供给高校使用,把高校的学术和研究资源直接通过这种形式引入到城镇建设中。让就业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一方面对于学生相当于在就业前直接接触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就将有很大一部分人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大大缓解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城镇总将有一部分学生留在城镇居住工作,这相当于为城镇留下了人才,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高校创业实验园区的建立还将附带很多相关的科技文化研究成果,这些将有利于产业多元化和就业层次多元化的实施,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为进入后工业时代打下基础。

⑶招商引资及建设老教授再创业机制。

招商引资就是继续依靠自身自然资源和构建的资源等条件吸引外来商业投资的过程,这里城镇的引资主要是在前期以自身自然资源引资,在中期依靠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时规划而得来的资源优势,以及本地高校实验园研究成果等来吸引投资者。这主要是一个自身经济环境改良的问题。发动大企业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小城镇的建设不仅仅是当地政府的问题,不仅仅是移民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是中华民族能不能持久维系的问题,是党的战略规划能不能实施的问题,是共同富裕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企业投资与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对口支援与扩大西部市场相结合,把企业投资和解决城镇就业相结合,这才是解决农村问题和企业长久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们经常在城市的公园,茶舍看到很多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赋闲在家并不觉得舒适,反而喜欢去思考,喜欢融入社会,并且他们往往有独特的视角,更高的认知能力,以及丰富的社会经验,如果能够在大城市人口移动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在城镇养老,并且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无疑是给城镇增加了很大的社会资源。当然对于这一部分老人有身体上和精力上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组建适当的组织结构的形式来弥补这些,并给与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特别是致力于城镇社会保障方面的项目要给与扶持。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基础上更大的开发社会资源,为城镇建设服务。

⑷创办政府或金融机构督管下的创业投资咨询公司以及资金上的保障。

很多民间项目无法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对市场清醒的认识,这样也就没有办法做投资前景分析,甚至很多小本生意都让投资者由于彷徨。而民间的投资咨询公司很少针对中小投资者,能够疏导的不能得到很好的疏导,这也是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一个原因。

建立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督管下的针对小型投资者的咨询公司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由于从业人员的眼界和专业分析能力能够对小型投资者的投资给与保障,又能够适时掌握城市各行业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指导性的调整,这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的督管下才能保证真正的为中小投资者服务而不是谋求自身利益,并且可以和金融机构在城镇化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的其他服务相协调,能够更好的保障贷款的安全性。

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在加大监管和建立指导性投资咨询公司的基础上放宽放贷条件,对有前景和有战略性的投资项目甚至可以给与政府保障或贴息的贷款。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开展相似的高监管力度下的投资性贷款。

⑸构建商务信息平台。

小城镇经济生活的不活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不能够给居民提供很好的信息渠道,不能够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息。如果各城市能基于自身情况构建一个电子化商务信息平台,并在一定区域内达到对各城市信息平台的连接,那么他就将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同时使城市的整体商业环境的建设得到一个提升,也为本地企业走出去做好了基础工作,为日后创业园的产业化打下伏笔。

⑹建立区域经济合作联盟制度,促进区域内商品流通,打造区域性品牌。

在建设城镇集团的指导思想下,依靠区域联网的商业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并在此过程中打造区域性品牌,以优质优价以及地域性优势占领市场。地区各行业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让本地区供求尽量在本地区解决,加快产品流通速度和数量,达到资本的本地积累本地化。从城镇小而全的产业结构向地区大而全的结构转变。一方面合理保护了本地产业,一方面达到资本积累,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⑺居住和文化方面。

在城镇建设问题上要重视本土文化的延续,各地域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不要都按照大城市的建设方法拉建设。重视生产与环境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进一步吸引城市和农村人口创造条件,做到“引其来、使之安”。并且加大城乡道路建设,便于城乡交流。

对于个人购房贷款进一步放开,采取多种形式为城市和农村移民在城镇的定居提供便利。对于农村移民可以由政府和企业来投资进行一部分移民的房屋建设,可以借鉴三峡移民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于移民和原住民的融合问题,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项政治工作来作,细致到街道、居委会。加大对各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宣传教育工作,在教育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各地于自身的新的文化特质。重视对这种新型文化积累的记录、分析、整理工作。以居住的小区域为基础使之成为文化交流的基层载体。

六.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我们看到农民主要是靠土地、靠子女或者靠自我积累为自己提供保障。这种保障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在历史上对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当前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保障体系在保障能力上就显得捉襟见肘。诚然它为我们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时间,减小了压力,但是这是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违背的。所以在当前这个条件已经具备了的时候就需要着手对它进行改变。

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为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维持社会的稳定并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我们看到我国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在具体实施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不要把社会保障在这样的过渡时期模式化。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考虑到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长远发展因素,照顾到社会承载能力等问题来实施社会保障。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坚持采取城市和乡镇分制的原则,对于城市和部分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镇应该尽量把社会保障的相关事务交给市场来运作;对于农村部分根据土地流转的具体办法将一部分保障资金以农业公司土地租赁款的形式发放,对于进城的农民再由当地政府扶持就业,这就有了生活保障,当经济条件逐渐转好的时候可以把这一部分人的保障交给市场来运作。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一部分将进入农业公司工作,社会保障由公司承担,国家可以给与一定补贴和政策上的优惠;一部分将仍然作为个体农户存在,但是将由于整体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使收入增加,这一部分人可以采用联保的形式,再由国家补贴一部分作为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对于养老部分在这个时期应该依然采用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不会给社会造成过大压力,也由于对亲情的提倡利于整体社会的整合。医疗保险可以采用国家补贴,群体联保的形式来作为过渡。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由于经济能力原因可以暂时搁置,只对于个别无劳动能力的进行救济,在整体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时候再进行规划。灾害与事故保险要以保险公司为主,大面积铺开,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参与和支持。我们看到上海周边地区的农业投保率是比较高的,其中不乏经济情况好的因素,但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灾害与事故保险事务中借鉴。

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的退出

我们说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多的利用政府的指导、调配作用,能够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营造环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忽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这就要求政府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经济行为主体独立化的过程,给生产者,消费者更多的自主性,让经济行为主体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对制度改善的参与。要求政府的经济决策分散化,从微观决策领域退出,只在宏观领域起作用。要求政府引导所有制形式向多元化转变,要求政府逐渐退出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定价过程,要求在政府的监管下使经济行为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秩序化、信用化。

我们看到很多社会问题的研究者都对城镇化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很多看法都是有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对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而城镇化进程的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者对问题的认识不足或者顾虑太多而带来的实施力度不够造成的,这就需要进行一次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思想梳理,使实施者通过这个学习、交流和再认识的过程了解到城镇化问题的实质和具体运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广西;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2011年2月颁布的《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是一份指导广西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描绘了2010-2020年广西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且对未来10年广西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振兴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和策略。下面通过解读《广西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政策措施。

一、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背景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育繁荣先进文化、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未来十年将是广西加快实施“富民强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广西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与东盟国家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从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广西高等院校由58所发展到75所,在校生人数从48.6万人增加到69.2万人,增长42.4%。其中,研究生在校生从1.1万人发展到1.9万人,增长74.8%;普通本科在校生从14.5万人发展到23.9万人,增长65.1%;高职(专科)在校生从19.4万人发展到29万人,增长49.6%。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比2005年的15%增加了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为提高各族人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较多的突出问题。如,同质化倾向明显,未能彰显教育特色;高等教育规模有限,布局结构不合理;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比较薄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冲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拔尖创新人才短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振兴高等教育的策略,把全力振兴高等教育作为今后十年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并将高等教育振兴工程纳入未来十年十项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

二、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目标及主要任务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力振兴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一政策目标将对广西高等教育教育发展起到指引作用。这个政策目标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到2012年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第二步,到2015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第三步,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围绕振兴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务:

第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要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除了要以育人为本之外,很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内涵的发展。内涵式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质量、结构、特色。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就成为广西今后十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广西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国际合作日益加深的需要,扩大规模,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广西作为拥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壮族自治区,其高等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民族教育。因此,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教育,支持民族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发挥民族院校在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区域合作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高等教育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从“世界工厂”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就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处于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第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把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再次提出,看似没有什么新突破,但却体现了广西教育政策的连续性。随着时展,这一基本任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在“富民强桂”的新形势下,围绕广西优先发展的千亿元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校应着眼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教育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及教师应积极参与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并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广西教育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中的重大作用。

三、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策略

《广西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广西教育工作历史经验,科学分析了广西未来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全力振兴高等教育的策略。

1.组织实施“高等教育振兴工程”

为切实完成《广西教育规划纲要》的历史使命,使得《广西教育规划纲要》能真正地带动广西教育自身的发展并同时促进经济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从而为社会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广西教育规划纲要》规划了“十大重点工程”作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高等教育振兴工程”则是其中之一。这一重点工程围绕广西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着眼于增强广西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点是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关键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一重点工程具体包括以下项目: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升计划;参与实施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东部重点高校对广西高校的对口支持,区内高校对口支持;支持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广西大学“211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学;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实施高校专业、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双导师制”;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支持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建设。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可以确保广西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关注高等教育改革重点

第一,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是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都要体现和服务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既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国际国内的挑战,各国都希望率先打好人才储备之仗。因此,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广西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广西高校承担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对人才的需要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第二,完善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承担着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全国部分省份率先实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内容与形式、招生方式与录取办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广西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探索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办法,结合普通高中新课改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录取机制,支持高等学校实行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录取办法。同时,加强招生录取工作过程的公开透明度。

第三,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保证教育改革取得成效、推动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涉及的管理权力下放只是中央放权给地方,并未真正解决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基于此,《广西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健全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完善自治区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相关制度,促进高校依法规范办学,统筹协调高校合理定位、科学发展;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

第四,推进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扩大广西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广西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一是深化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明确“区市共建”高校的经费分担责任和人事管理权限;推动区内高校对口支持,促进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二是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在实施高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时,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应同等对待;对符合年度检查合格条件的民办高等院校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支持。

第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的教育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涉及大学与政府、社会等外部关系的规范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广西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各高校正确处理好内外部关系,对外坚持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对内坚持和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

3.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合作交流的最前沿,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优势,与东盟国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特色办学,提高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着力点:一是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支持广西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开展境外办学,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强双向的文化交流。三是多方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生学习与知识传递的纽带,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发展教育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西教育规划纲要》要求高校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实施“八桂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计划、人才小高地建设工程和广西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5.提高高校教育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