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 核心能力 课程改革 公共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41-01

公共基础课教学必须改革,出路在哪里?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公共基础课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公共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探索与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以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课改思路,整合教学资源

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如何把公共基础课有机嵌入专业课程建设中?这两个问题理解的程度,直接关系公共基础课的存在意义和发展方向。改革必须从上而下。

第一,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公共基础课担任着实现为专业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三大任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的作用。

第二,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中的主导地位,优化课程结构,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的培养,尤其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围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加强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

第三,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2010年成立了教学督导组,聘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实际工作经历的专家教授担任课程的监督员,建立健全的教学监控体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三点一线”的工作思路,“三点”即为学风建设、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互为推进;“一线”狠抓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动摇。辅导员工作实行“三进四跟”,即进公寓、进课堂、进网络,跟学生早操、跟学生晚自习、跟学生活动、跟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安全稳定工作。

二、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用能力和工作技能、专业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物质载体。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它在教学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普遍采用临床实习、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训相结合,大力推广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项目化体验式等教学形式,进一步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改进。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运用。

第二,加强校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挖掘新项目,实现学校和医院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谋求合作共赢。不断深化与医院的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学院的临床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成员不论谁有了好的教法、好的案例、好的项目,都会与其他成员进行资源共享,促进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为我院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促进我院办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劲的动力。

第三,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测评相结合。引入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办公室的职业核心能力测评体系,在学生中开展测评工作。通过测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提高现代医学诊疗技能临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合适的职业核心能力大赛方式。引入“校园定向”“急速60秒”“沙漠掘金”等适宜大赛的项目。

三、深化公共课课程群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和资源库建设

第一,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基础部团队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团队合作趣味活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讲座、项目训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基础部的核心竞争力。启动了职业核心能力精品课程群和资源库建设,将团队合作、职业沟通、解决问题等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正在逐步建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资源库。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群和达标课程群,推动了其他公共课程改革,形成适应独立学院层次的职业核心能力、外语、体育、思政、就业、创业五个公共基础课课程群。

第二,外语教学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完成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将四六级历年考试真题,翻译、阅读理解、课后习题等内容融入,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结合学生专业和将来的岗位工作任务增加教学中实用性的内容。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深得大学生喜爱的品牌项目。如外语教研室举办英语角、英语戏剧节。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就业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回复行政管理学研究以来,迄今为止,已有3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民办高校。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起步不高,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或多或少存在諸如重理论、轻实践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广、高校扩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民办高校,因受其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影响,学生就业形势更是令人堪忧。

根据有关学者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延伸能力不强、专业知识转化实际运用能力不足,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不够,毕业生的再学习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职业精神不够、服务意识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等品质。因此,民办高校充分发挥其市场反应快的优势,紧贴市场需求,改革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改革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以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一定要适应民办高校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就业导向原则。高等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正确定位,才能办出质量,突出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上均应坚持“就业主导型”,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就业为主导,形成有利于就业的教学链。

3.渐次推进原则。我国现在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形成于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蓝本”。几十年来,课程结构有所改变,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就其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基本上仍沿用了50年代的系统。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存在着前沿理论与陈旧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矛盾。矛盾激化,决定着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渐次推进改革,不断探索,是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必由之路。

4.合理性原则。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总体结构必须考虑民办高校的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考虑社会的整体需求,注意知识的实际运用,课程结构合理,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基本思路

1.实现课程体系的渗透化、综合化。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学科发展相互渗透、综合集成。课程体系的综合化顺应了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时代趋势,一方面是基础科学与技术、工程科学相结全;另一方面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综合,克服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加强学生对各学科之间联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高等教育只有十分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才能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2.建设课程体系的现代化。一方面是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即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更新课程门类,新开设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课程: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以及讲授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3.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重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综合性人才,专业技能的获得对专业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技能的提高与就业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注重“三观”的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教育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改革的重要环节。行政管理本科,作为人文性专业,它的精英教育实质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教育上,更体现在高素质、高思想品质的教育上。

三、具体措施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课程改革结合民办高校特点,重在切实实行“三五体制”改革——即课程建设的三大层次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五大系统改革。

(一)三大层次

课程建设采取分层次建设的方式,层次目标分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和合格课程三大层次。学校成立课程建设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教务处、系部主管教学的负责人和教学督导组成员组成。合格课程每年由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估,优质课程每两年评估一次,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按比例、按专业学科确立校精品课程。民办高校更应在课程改革中极力推进课程建设水平,在课程改革中实现分层次资助。切实做到精品课程、优质课程优先建设,推广到其他课程建设上来。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五大系统

1.通识课程系统

通识教育源自于教育,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文明人”。在通识课程设置上,现在的通识课程系统往往重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身体素养两大方面。而且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由于受到学科的限制和师资结构的限制,所开通识课难以达到目标。部分课程还局限在专业教学的老路上,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偏重知识的传授,课堂讨论少,对学生思想启发不够。

改革方法:

(1)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彻底打破现在的由专业课教师担任通识课教师的局面。

(2)通识课程内容上增加人文素养部分。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特点,在原有的通识课程基础上可增加文学艺术欣赏和商务礼仪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4)通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还可在其他系统的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性教学。

2.就业课程系统

民办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努力打造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作出努力。此时,就业课程系统的建設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止前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放在通识课中,主要内容是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就业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知识。与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系统性上,都有很大差别。

改革方法: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将之与就业指导课程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教学,使毕业生不仅知道应该如何去找工作,而且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效果会更好。

3.专业基础课程系统

专业基础课系统好比大厦的基石,课程的设置一定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要注意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效果检查和评定等,教学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改革方法:

(1)加强现有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和教学工作,为学生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综合其他专业门类基础课程,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就业面。如增加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原理》,金融专业的《金融市场学》,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概论》,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营销学》等,民办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自行制定和选择。

4.专业课程系统

专业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的需求,即既能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又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纠结学生的基本能力。

改革方法:

(1)专业课的设置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的开设顺序必须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同时,确保各门课程又有一定的横向联系,教学课程的时间也要科学。

(3)教学中增加实习实训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教学课时比重应达到50%以上。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是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和劳动实习等,将实习与专业教学相连,课堂讲授也要强化实训过程。

5.选修课程系统

(1)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按照高等教育的特点,不应追求专业的理论体系,而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技术层面上,为了适应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学生将来就业面广的要求,可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开展知识讲座,增加实践课程,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高校;在线教育;慕课;教育信息化

随着林业建设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林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已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门类的林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拥有独立的高等林业院校6所,森林警察学院1所,一大批高等农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有林学院或涉林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校林科专业本专科(含高职)学生约13万人,全国开展涉林研究生教育的单位75个,在校林业学科研究生总数约1.3万人。

一、林业高等院校推进在线教育的实践

面对不断扩大的教学规模和不断提升的办学目标,在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今时代,伴随着日益先进的计算机互联技术,以在线教育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模式陆续提出,凭借其跨时空、易传播、可再现等特点,强有力地促进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作为全国重点林业院校之一,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在优质共享资源开发、学习平台建设、管理与制度等方面开展了较多探索性工作。

1.合作机制与平台

(1)发起创建亚太林业教育协调机制

北京林业大学提出倡议,在国际组织――亚太森林网络的支持下,在2010年创建了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该机制的协调办公室挂靠北京林业大学。通过该机制的沟通与协调,发挥亚太地区各国主要林业院校的共同优势,就林业教育热点议题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交流。

(2)成立林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

为了给研究林业教育信息化提供更好的平台,北京林业大学于2014年12月倡议并发起成立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2016年5月,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高等院校代表交流了各自在林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绩与宝贵经验。

2.共享资源开发与应用

(1)开发亚太林业慕课

在以“在线教育”为名的各类教育模式与技术中,慕课是当前最为热门与流行的教学形式。慕课可通过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与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视频)形成丰富的课程内容,利用互联网传播,使全球各地的学生能够突破传统课堂在时间、空间和人数方面的限制,便捷地享受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优质课程。[1]

在亚太森林网络组织的资助下,由北京林业大学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共同主持,联合墨尔本大学、菲律宾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已开发完成6门全英文的林业慕课,该慕课项目已获得加拿大国家级优秀创新教育技术大奖。

(2)建立网络课程资源联盟

2014年5月8日,北京林业大学发起创建了“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首批联盟单位成员包括10所林业高校。2016年5月16日,全国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也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网络课程资源联盟的成立,显示了林业高校对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高度重视,通过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互换,也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了各高校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从而促进网络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3)创办北京林业大学在线教育平台

北京林业大学在线教育平台目前是由三个子平台构成,分别为:亚太可持续林业管理创新教育项目平台、全国林业特色资源课程联盟平台和北京林业大学在线学习资源与课程平台。目前一大批亚太地区林业慕课、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已上线,同时借助网络课程资源联盟内的资源交换与共享,实现了与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林业高校的课程资源交流。

(4)慕课情境下的翻转课堂探索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通常译为翻转课堂,其核心思想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学习的时间与内容。通过在课堂外布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检索或由教师主动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主动专注地研究相关问题。回到课堂上师生之间再进行有针对的交流,解决实际的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实践,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课程为例:首先给参与翻转课堂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包含知识要点的课件、思考题、视频、图片、文献等课程参考资料;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修改完善课件;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并由任课老师进行点评并主持讨论,同时布置户外观察作业,补充课堂教学现场感不足的问题;最后,建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型考试考核方式。应该说,教学效果很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践证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受学生欢迎。

3.管理与制度创新

(1)创立北京林业大学网络课程制作中心

完成在线教育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做支撑。北京林业大学网络课程制作中心目前已拥有一套智能高清广播级数字录播系统,其中包括三机位的高清摄像机、多通道录制系统、多功能控制系统、手动及自动导播切换系统、大洋非编工作站和多套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套设备。同时,为指导各位老师更好地完成在线教育课程的开发录制,北京林业大学制定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慕课开发基本规范和流程。

(2)提出在线教育管理认证制度

为配合推进在线教育的实施,北京林业大学推出了面向教师的《北京林业大学视频类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和面向学生的《北京林业大学视频类公共选修课学习指南》。针对不同级别的视频类网络公开课(本校、外校、著名在线教育网站),规定了其选修的门数与学分数,并通过不同形式如提交课程论文、开展主题汇报等进行考核,最后给出两级制(通过与不通过)的成绩认定。

二、对当前在线教育一些问题的思考

在线教育领域内影响力最大、接受与普及程度最多的形式是慕课。当前,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各类慕课类网站百花齐放、层出不穷,足以令人感慨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便捷。然而,面对玲琅满目的慕课,如何去粗存精,这就需要进一步对慕课的功能与定位进行思考。

1.慕课的组成要素与功能定位

以教育为目标的慕课,其组成要素必须包括授课视频、习题作业和论坛互动。授课视频是慕课最重要的要素,它是经老师对教学内容精心梳理、提炼,将相关的教学资源碎片化,再进行多层次的问题设计和系统的数字化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而成的网络教材。习题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需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信息经过网络平台大数据处理,都能够即时地反馈给任课教师,老师才能据此再组织深入的教学与答疑。同时,论坛互动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吸收内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之一。具备以上三个要素的慕课,才能真正具备有效的教学作用[2]。

慕课具有显著的优势与特点,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慕课首先必须是可共享的优质课程资源,但慕课本身绝不可能完全替代现有实体课程,只能作为改进传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的补充。慕课具有自由性、自主性等诸多特性,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石,也是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的前提,但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塑造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等,单纯的线上教学形式是无法做到的。所以,慕课情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即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的结合形式或线上线下教学结合(O2O,Online To Offline)是新型教学模式[3]。

2.慕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切事物都必须经过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就慕课而言,可认为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提供的课程教学质量论证不够充分,受限于课程时间与录制成本,尚未实现每门课程知识点的系统化,大部分慕课还属于片段化、以知识科普化为主,难以满足专业核心课程的需求,而不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封闭性与现有慕课资源的开放性尚未有效衔接。(2)慕课的学分论证和互认机制尚处在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机制或范例,对于慕课的自主性而言,学生完成考核的诚信考试机制并不完备。(3)对于我国现有的一些慕课而言,普遍存在国际化较弱的缺陷,课程内容是中文版居多,英文版极少。

3.慕课适合的课程类型

虽然目前各类慕课百花争鸣,但我们须认识到,慕课不是万能万通的,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其适应性不一样:慕课的教学形式最适合于开展公共基础课教育(如数理化、人文社科、素质养成、思政等通用型、广谱性课程),其次是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对于具有很强的自然生态地理区域特点或属性,并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如林学,要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相同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不可能的,有时在像中国这样疆域大、自然生态地理类型很多的国家,即使在一个国家内共享相同内容的一门课程也不现实。以《树木学》课程为例,仅在中国就分南方本和北方本两种教材。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慕课的形式一般更加适合理论课,而开发实践类课程则比较困难。此外,慕课在继续教育领域会更加容易进行推广。

4.慕课引发高校重构教育分工

慕课是具有规模开放效应的公共社会产品,从制作到运行维护都需要专业化的分工团队,因此,随着慕课的不断普及,它可能引发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重构教育分工。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慕课,学校需要组织高水平的主讲教授和辅导教师;为了更好地把握慕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校需要组建专业的课程运行团队,包括教学设计专家和课程管理人员;最后,为了实现最佳的慕课教学体验,学校也需要聘请专业的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员。

5.慕课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教学管理变革

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当前国家政策层面正在积极引导,但出台的配套政策少,在“教”与“学”两者之间未形成一种良性机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制定,例如:缺少慕课质量评价标准,品质必定良莠不齐,但标准由谁制定?质量由谁评价?慕课成果如何纳入各级教学成果评奖体系?学生学习效果和学分认证如何评价?可见想要推动慕课并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先理顺教学管理的相关环节,做到“学生受益、教师乐意、学校满意”,并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高校彰显优势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体现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尤其对于在线教育的命题而言,是发展的机遇,但更是挑战。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时代的潮流,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模式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体验。但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盲从或随波逐流,网络教学是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之一,但不可能完全替代经典教学方式。

对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工作而言,其任务可总结为四个“共”:引导社会与学校达成共识是基础,推动学校共建课程是手段,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目的,完成教育质量管理的共认是关键。在这共识共建共享公认的链条中,“共认”是关键环节,是推进在线教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共同跨越。

参考文献:

[1]韩艳辉.MOOC起源及其概念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刑法课;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88-02

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列入其中。课程吸引力,是职业教育吸引力基础而重要的一环。基于刑法课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紧密相连的主干课程,刑法课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的工程[1],本文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刑法课教学为例,考察高职刑法课吸引力。

一、高职刑法课教学现状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是广立建制的政法院校,自2002年起,开展普通高职教育。刑法课一直是该院法学课程体系中的骨干课程和优势课程,是全院各专业方向的必修课,开设具体情况是:法律事务专业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课,安排112学时,一个学期结课;司法警务专业、刑事执行专业(含狱政管理、社区矫正方向)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安排92学时,一个学期结课;律师助理、司法信息技术、法律文秘、法律英语、东盟法律、涉外法律、贸易法律等专业(含方向)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安排72学时,一个学期结课。为了体现法律高职特色、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2],从2003年起,该院开展刑法课教学改革,包括课程名称改革、课程教材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课程师资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经过不断改革和建设,该院刑法课被评为自治区级高校精品课程,刑法课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根据我们的调查,该课程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校内督导、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社会均对该课程高度认可,政法行业部门普遍反映由该院毕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刑事法律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学生是刑法课的直接受众和参与主体,他们喜爱刑法课、对刑法课感兴趣是刑法课吸引力的直接体现和典型代表,具有相当说服力。因此,在刑法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刑法课教育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满足社会对刑法课教育的要求[1]。

二、高职刑法课的吸引力

学生欢迎刑法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司法考试刑法分值高、刑法社会关注度高、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材有吸引力、课堂气氛活跃等等,这些就是高职刑法课吸引力之所在。

(一)刑法的吸引力

1.刑法的理论地位和作用。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与其他法律相比,刑法具有自己的特性:其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保护的法益重要,刑法不理会琐碎之事;其采用的制裁手段严厉,不仅可以剥夺人的全部财产、终身自由,还可以剥夺人的生命权;其任务是惩罚犯罪,维护上层建筑、巩固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秩序以及保障公民权利。①在法律体系中,刑法处于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法地位。刑法在根本上与其说是一种特别法,还不如说是其他一切法律的制裁力量[3]。刑法是保障公民权利和犯罪人权利的大,在高扬人权保障的今天,其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刑法威力十足。

2.刑法的实践关注与应用。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决定了刑法是应用领域最广的法律之一。从日常生活看,在众多的形形的各类案件中,刑事案件是人们关注程度最高的。从刑事案件处理看,无论是公安等机关侦查、确定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还是检察院的批捕、对案件的审查、向法院提起公诉;无论是法院对公诉、自诉案件的审判,还是监狱、社区矫正机构等机关对刑罚的执行,都要运用刑法。从司法考试看,刑法课是司法考试的重中之重,刑法在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一直比较大,且比较稳定。据笔者统计,2004年司法考试刑法分值为85分,2005年75分,2006年82分,2007年80分,2008年78分(若加上选做题则达到103分),2009年80分,2010年80分,2011年84分,2012年81分。日常生活中对刑法的关注、刑事案件处理、司法考试等等,表明刑法课是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进而表明了社会需求,这与大学生就业有关,

乎学生的命运,而这恰是高职教育的真谛之所在。

(二)刑法课的吸引力

1.课程目标的特色。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其职业性、实用性。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特色所在;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所在。课程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以职业性、实用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刑法课就是为培养学生运用刑事法律办理刑事案件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以职业性、实用性为其目标。职业性、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刑事法律办理刑事案件的法律职业技能,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并从事刑事法律服务工作,确保刑法课及刑法教育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法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师资的建设。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师德风貌等直接决定课程的质量。教师创造适宜大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和谐、愉悦的心理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型的教学环境,[4]使学生觉得有亲近感,容易拉近师生距离。基于学生的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教师不仅告诉学生要做,还要教学生如何做,进而监督学生去做。教师不仅要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及时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具备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活动。由此,刑法课教师魅力尽显。

3.立体化的课程教材。教材是教学改革的更高要求和集中体现,优秀的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保证。采用全国优秀高职高职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以自编教材为主的教材改革模式。自编教材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更强。以刑法学界的通说为基础来论述各种刑法原理,避免过多的学术争论;反映我国刑法的最新立法动态、吸收刑法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体现现实指导意义和时代精神;密切关注刑法的司法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5]多形式教材建设活动,使得刑法课教材建设基本实现立体化:不仅有理论教材,还有实训教材;有主教材,也有辅助教材;既有纸质的教材,又有数字化教材。立体化的教材可供学生参考选择使用,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 4.课程内容的优化。刑法课教学不仅需要具有刑法实体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具有程序方面、证据方面以及法律文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刑法课必须重视知识内容的整合和充实,既注重刑法基本理论,又强调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只有这样,才符合高职教育所强调的理论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否则只是对“必须、够用为度”的误读。具体来说,就是贯彻刑事一体化思想,将刑法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学放置于整个刑事诉讼案件的实践当中来进行,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来传授刑法学方面知识,将实体法知识与程序法知识结合起来,与司法实践所要求的实践能力对应起来。明确课程重点、难点,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由点到面,点面结合,运用合理措施解决问题。依据法律职业岗位的能力培养基本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课程内容的整合及优化,使同学们觉得耳目一新。

5.课程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实现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密切结合。通过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得到良好的锻炼,能够满足职业能力的需求并胜任工作。刑法课可运用的教学方法丰富,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为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的研究与讨论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为实践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着重夯实理论基础,实践教学着重培养操作技能。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在刑法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教学效果良好。

6.丰富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遵循学生认知基本规律和法律职业岗位的能力培养基本规律,以就业和职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素质和法律职业技巧,包括律师辩论技巧和能力,法官组织开庭和掌控法庭节奏的技巧和能力、检察官的控诉技巧和能力等等,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并从事公诉、辩护和、审判等法律应用、法律服务工作,并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调动、激发学生对刑法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刑法理论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适应司法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7.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是课程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难以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刑法课的考核方式应予以多样化和科学化[6]。进行多元化考核,既有理论考核,也有实践考核;既有日常考核,也有期末考核;既有知识考核,也有技能考核,既有学生自我测评,也有老师考核;既有考试考核,也有工作任务考核;既包括单项考核,也包括综合考核等等。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日常操行考核和社会实践考核[7]。实训考核就是综合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实训态度、举止、仪表和纪律;法律文书和材料的写作;角色表现及法律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法律专业知识及运用等。通过这些方面,综合科学判断学生刑事法律职业能力的高低。

参考文献:

[1]李芳晓.刑法学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2).

[2]吴萍,孔国荣.教学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刑法学教学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3.

[4]李智利.刑法学教学改革之若干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5).

[5]王汝惠.高职刑法教材内容体系构建之探索[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6).

[6]钱叶六.刑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平面设计赛项以个人的形式参赛,从校级、市级到省级逐层选拔,最后参加国家级比赛。此项比赛包括广告设计、编辑设计、企业和信息设计等工作任务,竞赛时长共6小时,得到了各中职学校的积极响应。在艺术设计类的比赛中,平面设计赛项是参加人数最多的赛项之一。技能竞赛能够促进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质量,完善赛教融合的培养模式。

一、以竞赛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参照平面设计技能竞赛规程,首先调整竞赛内容,由原来的两个任务“标志设计”“主题海报设计”变成现在的三个任务“广告设计”“编辑设计”“企业和信息设计”[1]。虽然任务只增加了一个,但是调整后的竞赛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真实的项目,完成三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企业中一个具体的项目。其次,比赛时间由原来的210分钟调整为现在的360分钟,主要目的是考查选手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为其今后在工作中合理地安排任务打好基础。最后,取消理论的考查部分,取而代之的是考查选手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创新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艺术修养。平面设计技能竞赛的各个环节越来越注重统一协调,如,文字、色调、图案、标志、企业文化等都需要统一风格。平面设计课程需要细化人才培养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从2020年的赛项内容与分值的调整看,竞赛的内容不仅更加紧贴行企业需求,而且提高了对参赛选手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改革应以职业岗位要求为着力点,根据知识、技能、素养三个方面,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2]。

二、以竞赛为桥梁,促进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指的是实训设备,而软件资源指的是教学仿真软件。不论是实训设备的建设还是仿真软件的购买都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教学管理者都需要慎重地考虑。如果实训设备或仿真软件是技能竞赛中需要的,教学管理者会优先考虑,加大投入,以此促进设计专业的发展。以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为例,在2019年地市级平面设计技能竞赛中,学校平面设计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省级比赛,这引起了一些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学校先后为平面设计专业建设了摄影摄像技术实训室(包括数码相机、彩色喷墨打印机等)、3D实训室(包括3D打印机等)、数字影音设备与维护实训室、虚拟演播室,完善了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室(增设了数位手绘板和彩色激光打印机),同时也购买了相应的教学仿真软件。几年内,学校购买了几千万元的软硬件设施,完善了平面设计专业的软硬件资源建设,促进了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以上实训室和仿真软件不但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使学校成为兄弟学校的榜样,许多兄弟学校来到学校参观学习,这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争取了一些机会。另外,地市级的教研活动、平面设计技能竞赛在学校举行,举办各类专业的教研活动促进了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软件资源的建设。

三、以竞赛为纽带,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备战市级、省级、国家级平面设计技能竞赛,教师提升了专业能力,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如各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金牌教练等。同时,指导教师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如,受邀请到兄弟学校介绍经验,申请省级课题,等等。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竞赛成绩较为理想,因此,竞赛指导教师经常受邀到兄弟学校介绍经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平面设计专业群也被立项为“双高”专业群,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平面设计专业还申请到2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和1门在线精品课程,这些活动促进了专业教师的成长。现在,平面设计技能竞赛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企业的力量,聘请平面设计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企业专家和技能大师作为辅助指导。这些专家和大师不仅熟悉平面设计赛项对应的技术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而且大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设计经验。学校的辅导教师也可以从这些专家和大师身上学到实践经验。职业院校在“双师”建设方面除了要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还应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可将企业中的大师或技能竞赛中的专家裁判等纳入特聘计划,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拓宽高技能人才的从教渠道,促进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的双向流动。学校聘请杰出的企业平面设计师、省级技能大师等能工巧匠为校外聘用教师,扩充专业师资力量;同时,邀请杰出的校友、劳模来学校举办讲座、座谈等,培养学生的匠心精神。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指导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共同研究新技术、新手法,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训,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形成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扎实专业技能的教师创新团队。

四、以竞赛为平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将竞赛精神传递给每名学生,实现竞赛的成果人人享有,学校借助竞赛平台,以竞赛为“指挥棒”进行课堂教学改革[3]。1.教材改革——适时更新的新型活页式教材目前,平面设计专业的教材内容陈旧,一些案例与当下企业的生产实际脱钩,实用价值较低。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开展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规划教材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教材,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加强企业、院校调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并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课程开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发适时更新的工作页式开放性校本教材。受到编写、出版周期的限制,书上的一些案例已经过时,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补充适时更新的工作页式开放性校本教材,以结合当时当地的新鲜案例吸引学生。“互联网+”的环境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题材和资源变得容易,让打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也让教材的形式从纸质的一维变成富媒体的多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4]。以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为例。教材上的一些案例陈旧,学生兴趣不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时间点,依托“互联网+”环境,方便快捷地确定当下时间的设计主题,设定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情境,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避繁从简,把教材原有的目标和要求、课程的应知应会要求(素养、知识、技能)结合进行教材重构。如,2020至2021下学期,平面设计课程5月的案例主题重构如表1所示。适时更新的多类型、富媒体、立体化新型教材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果,需要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打破教学时空的限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这是以教材为突破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尝试,目标是让学生乐学、爱学并学有所用。2.教学方法的改革——“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在平面设计技能竞赛中,相关人员非常注重对参赛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考核。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教师适合采用让学生更易获得成就感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顾泠沅曾说:“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只有激起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回顾以往的教学改革,最终离不开下面这两条:要么是鼓励学生自觉学习,要么是探索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区别对待。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那就是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5]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为突破口,能够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具体过程如下。(1)设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挑战自我在平面设计课程中,教师可根据当下时间点设计教学情境。如,为母亲节设计电子贺卡,为国际博物馆日设计宣传招贴,为校园科技文化节微视频大赛设计海报,为电影《悬崖之上》设计观影宣传海报。与时俱进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效果展示,观察分析,明确制作要求与思路向学生展示一张教师已经完成的母亲节电子贺卡,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提出母亲节电子贺卡的设计要求:有“母亲节快乐”主题词、母子形象元素、祝福语或想说给母亲的话,背景干净、美观、温馨,画面装饰元素使用合理,体现母亲节主题,整体设计、构图排版、色彩和谐、美观、不杂乱。(3)通过“互联网+”环境推送学习资源(微课、要领等)推送资源有微课、技术及艺术要领、信息化教学及资源平台、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互联网+”环境。教师通过设定情境,任务,展示参考目标效果,分析制作思路,提供必要资源,营造信息化环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增强使命感、荣誉感,明确制作任务和制作思路,通过“互联网+”环境获取完成任务需要的资源,开始自主创作。教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而要以“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启发式教学。(4)实现分层次教学依托“互联网+”环境,搜索具有开放性的参考设计效果和素材,制作过程通过互联网、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微信群等获取帮助。教师点评不同层次学生提交的作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实现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开展分层次教学的目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具有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的优点,有利于创设环境,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互助互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信息收集能力。让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有幸福感的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3.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达到增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中,项目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础性、关键性的环节。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项目式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设置相关的教学专题项目;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思政元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课程,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如,在讲解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蒙太奇效果时,笔者选用电影《横空出世》中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片段作为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和课程思政教学。创作者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所有人激动、兴奋的场景刻画得非常形象:先是表现所有人激动奔跑、跳跃的远景、全景,紧接着展示几个特别人物的近景、特写画面,如,用大特写表现冯石将军眼里的泪花,用近景表现陆光达教授与妻子紧紧相拥而泣的场景。这一系列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艰苦创业、无外在经验支援的艰苦条件下,一群怀着崇高理想的儿女朝着共同目标奋勇前行的精神,感受到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挚爱国情怀[6]。平面设计技能竞赛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等综合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要强化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传授基础知识应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通过板块、专题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教师应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要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将立德树人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4.评价方式的改革竞赛的评价标准是许多专家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教师应将竞赛的考核标准、规则作为参考,通过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分别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是参与度评价:考核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参与度,对其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主动思考等进行过程性考核。二是完成度考核: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如圆满完成、超额完成、未完成。三是创新性评价: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元的智能数据进行学前、学后的对比分析。四是缩合性评价:包含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文化素质等多方位的评价。根据以上四个维度的评价,形成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课程改革措施。竞赛是剂,能让指导教师、校级领导、行业专家静下心思考,真正地实现“课赛融通”,让每名学生享有竞赛的成果,同时也能让竞赛促进日常的教学改革。改革的任务应由管理者、专家、教师共同承担,每位实践者的通透理解和熟练掌握是最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2021年度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批赛项竞赛规程[EB/OL].(2021-01-18)[2022-09-07].

[2]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EB/OL].(2020-09-16)[2022-09-05].

[3]黄忠仕.浅析高职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9):74-75,79.

[4]贺美珍.探索以赛促教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9(2):162.

[5]陈佶.高职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9,7(1):24-26.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构建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教学,专业发展的传承特征。从19世纪早期的“学院派”建筑教育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教育在德国包豪斯出现 ,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一直是本专业的核心之一,是提高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核心模式

1 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1999―2005年,发展建设时期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0]19号 )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发[2000]41号)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七部委以教职成[2004]13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4号)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

1.2 第二阶段:2006-2010年,以示范院校建设为动力,专业建设为抓手,提高质量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1995年《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

1.3 第三阶段:2010-2015年,以骨干院校建设为动力,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为抓手,提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号)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教职成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强建设类专业学生企业实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人〔2012〕9号)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

即将修订或出台的法规、文件:

修订《职业教育法》、修订关于教材建设的意见

颁布《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出台《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即将召开的会议:第七次全国职教会议

高职教育的教改已经从宏观发展到中观和微观,教改的微观问题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最紧迫的问题。

目前,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开发、专业师资队伍个体能力、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2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素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调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含

教育理念(基础要素)

教育目标(核心要素)

培养过程(关键要素),可以含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基地、教学模式、方式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等。

2.1 关于教育理念、观点

高校的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文化传承。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端技能型的企业人,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

九融合:校长与厂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课堂与车间、作品与产品、理论与实践、招生与招工、育人与增效。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无法传授,只能靠训练来有效解决。知识是完成任务的工具,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知识本身不是教学的目标,而是为做事服务的工具。

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知识与能力之间有一道沟,这道沟只能用实训来填平。“有了知识,就有能力”这是职业教育教师观念上一个误区。

职业院校学生不是来泛泛接受知识的、盲目积累知识,而是来通过学习能在未来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

2.2 关于教育目标

专业课教师要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设计者,不能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实施者。

课程教学必须以课程目标为标准,不能以课本为标准。要教课,不要教书。从课本到课堂需要一个教学设计过程。

善于从直观实例出发,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打破“先学后做”的习惯,采用“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

2.3 人才培养构建要素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叙述: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12号文)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9号文、12号文)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8号文), 与行业(企业)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12号文)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8号文件);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12号文)

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8、9、12号文件)

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9、12号文件)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8、9、12号文件)

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8、12号文件)

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8、12号文件)K

2.4 关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1)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2)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宏观):

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中观):

各学校细化(微观) : 123、 411、2+1、12368、333

(3)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宏观)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行动导向(中观)

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先做后学、先学后做)(微观)

教学模式要适应培养模式,适应生产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实现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4)教学形式

班级式(行列式、中心式、圆弧式)、分组式、个别式(个别交流、自学、独立工作式),现代师徒制

(5)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演讲、问题、讨论)、直观演示(实验、实物展示、实物分解)、实例讲解(案例分析、现场考察)、问题讨论(师生、学生、团队)、情景教学(模拟教学、项目、表演法、障碍排除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法……

(6)教学手段

场所、布局、媒体(实物、教具、视频、多媒体、软件、网上学习)

(7)教学组织

多学期、分段式地组织教学,选择相适应的形式、方法、手段

2.5 关于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规格:是指依据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具体标准。通常以较为具体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描述,包括通识知识和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拓展知识与能力。

对培养规格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容:一是要划分清晰,不要混淆;二是不要遗漏内容;三是在后面的课程目标中能找到影子,前后呼应。

【调研:职业能力建设司(处)、行业、企业、人才市场、毕业生跟踪、教育领域等】

2.6 关于课程体系

(1)课程改革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向加强实践教学的改良型学科体系课程转变。

第二阶段――指向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阶段――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2)课程体系构成

由文化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与工学结合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其中,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大体为1:1,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学时的70%以上。

新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职场)

传统学科体系: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理论和实践分离开设(考场)

(3)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的内容:课程标准、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 (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评价等)、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等。

其中:课程教学资源包含文本库(教学文件、课程介绍等)、图片库(设备图片、内外工作场景图片等)、音视频库(教学录像、任务演示、工艺流程、职业环境认知等)、动画库(业务流程、业务操作、法规宣传等)、案例库、素材库、政策法规库、行业特色资源库、考试培训库、习题库、试题库等。

2.7 关于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自评、互评、主持(学生、教师、企业人员等)评价;过程考核(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出勤率、课堂表现、创新创意等)与成果考核(小结、展示与交流评价)相结合。

考试地点:教室、基地、在线考试等。

考试形式:笔试、面试、实操、成果展示、能力证据考核、免试等。

成绩构成:不同类型的课程,构成要素的权重不同。

3 结语

河南建职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为主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个阶段(“2+0.5+0.5”)、三种课程类型、三种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

双主体、双体系、双证书、双师、双基地

“三”个类型(学校、企业、学生)的人员或“三”个层次(领导、职工、学生)的人员“舞”动起来办充满活力的学院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螺旋递进、真题实做‘2.0+0.5+0.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Z].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0]19号)[Z].

[3]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发[2000]41号)[Z].

[4]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

[5]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

[6]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七部委以教职成[2004]13号)[Z].

[7]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4号)[Z].

[8]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9]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Z].

[10]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Z].

[1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Z].

[12]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Z].

[1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

[14]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

[15]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征求意见稿)[Z].

[16]关于加强建设类专业学生企业实习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人〔2012〕9号)[Z].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普通化学;非化学专业;教学探索

《普通化学》是一门省级精品课程,通常在大一学年开设,其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方向的重要内容。由于大一的学生刚刚从高中迈向大学的学堂,经历了高考的选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对他们来说这门课程并不陌生,这样更有助于这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很多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高中的化学知识薄弱或者从心里排斥化学而对本课程丧失学习兴趣或者感觉无趣,进而不愿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有关化学的知识。因此,针对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就要有不同于化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1]。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的方向、模式以及考核评价的方式。由于授课的群体是非化学专业学生,所以要针对于学科特点调整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一些外在影响学习的条件。充分把握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把思政教育放到重要的教育环节[2]。如果教学重点还是像高中那样照本宣科,很快就会使得刚入学的学生失去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方面,《普通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无机和分析化学方面的知识,课程安排也是由易到难。对于非化学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简单而熟悉的课程内容,这就将导致学生对难题探索的排斥。由于大学上课方式,评价方式的不同,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科目的时候没有像高中那么大的考试压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就需要调整,要能够深入浅出,适当引入一些学科的经典事迹、人物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开阔眼界,培养科研思维以及更好的规划未来四年的学习[3]。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问题在于普通化学的课程内容不够系统,与本专业课程的直接相关性不大以及传统的考核方式的局限性。笔者会从这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分别探索解决,并提出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与时俱进的几种策略[4]。简而言之,本文将针对非化学专业教授《普通化学》这门课程,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出有益于提升非化学专业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可行性建议。

1《普通化学》课程在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几乎都出自“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理念仍是现代教学的中心思想。在现代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继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很快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依旧是教学的绝对的主体,而学生只能作为被动的学习,对于像《普通化学》这样的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四大化学的基础内容,所以知识点的系统性较差。如果不能让学生也参与其中,长久的灌输式教学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地从自身开始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归还给学生[5]。

1.2《普通化学》教材内容与专业相关性不足

《普通化学》的教材一般都是更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不同的专业需求缺乏针对性。以本校为例,开设《普通化学》这门课程的专业包括生命科学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等许多专业,但是作为基础课程,没有将化学与本专业的内容特点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化学知识的价值,认为化学与自己的专业关联性较差,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该课程的动力。

1.3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下教育需求

其实一直以来,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都是以线下为主要授课场所,而这种方法的空间限制性较高,且仅仅依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讲课也很难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毕竟课时有限,课上能讲授的知识有限,能传授的知识类型单一,很难将大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合理利用起来,使学生失去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6]。1.4考核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全面尽管高等教育在原有“一考定终身”的基础上,增加了“上课出勤率”和“作业完成度”考核,但是这从根本上还是以分数定才能的模式,而根据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专业需求,教学内容、模式的不同制定更加公平合理考核方式。

2针对《普通化学》的课程需求提出的几点建议

2.1改变教学理念

想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课程教学成果,首先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初高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授主要包括“备课”、“授课”、“提问和解答”,其中在课堂上最重要的部分多是老师在讲解知识,教师会在课下花费较多的时间备课,能够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也能尽可能的学到需要的知识,而对于提问环节一般耗时较少。对处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学习的科目多、内容杂等原因,这种方式无疑是效率更高,更为省时。但是,这种方式却并不适合高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尤其是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学的课程考核一般不会与升学相关联,学生压力减小。(2)普通化学的内容较多,知识点系统性较差,就很难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3)考核方式单一,课后的作业安排较少,学生很难温故而知新,无法掌握课程重点。这些问题就要求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首先,在备课上要更加全面,同时也要注意删繁就简,因为普通化学这门课程中约50%的内容在高中阶段已经接触学习过,例如:“原子和分子结构”、“简单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内容。尽管这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但却是集中在基础原理及应用上,没有更加深入的探究其实质,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学会抛砖引玉,提炼出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进而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够真正的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2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理念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提到关于大学非化学专业普通化学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现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学会对《普通化学》的教材进行合理删减,同时也要增加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实例。以现在本校生物专业使用的教材为例,教材中主要包括热化学与能量、物质结构基础、配位化合物、电化学基础等章节,其中物质结构基础的内容包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波函数、化学键等,针对像波函数等抽象且晦涩的知识点就要进行合理删减,否则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过多类似的知识,将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7]。此外,授课教师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优化教学大纲。同时,授课教师还应与各专业的老师进行深入交流,这不仅能够帮助其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从而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实际事例。这样的安排既可以教授知识,又能够引导学生养成由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一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从而感受到普通化学的学科魅力和实用价值。以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例,可以把“酸碱反应和酸碱平衡”的章节作为重点讲授,引入“体液的酸碱平衡对人体的重要性”、“食物的酸碱性”等实例,深入浅出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处处皆学问,更好地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对于土木专业和机械制造等专业,像电化学基础这一章节就需要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讲授,因为“原电池”和“电解”这两部分内容与其专业相关性较大,初步了解电池的构造后可引入锂电池的发展对于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如讲述手机的更新换代中电池的重要作用,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如山东号航空母舰的舰体的防腐涂层就是国产航母在生产制备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但是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终于打破国外的专利封锁,使我们的国产航母拥有了“金刚不坏之身”[8]。

2.3调整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非化学专业的《普通化学》的课时一般为48课时,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自然是不太可能,所以在前面两方面的努力之后,就必须在教学模式上也要做到同步更新。众所周知,现在的互联网科技和人工智能影响着我们各个方面,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如果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将互联网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能够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进行课程学习,与授课教师保持交流,答疑解惑,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普通化学》课程中的原电池章节为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时候都是在所讲述的枯燥的知识点。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就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安排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理论基础学习,初步掌握原理,为此授课教师需要提前建立课程管理系统,从而尽可能地确保学生都进行了学习。课上授课教师可以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最后答疑解惑,这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还实现了授课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9]。此外,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安排学生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如何原电池的原理来解释,例如铁的腐蚀就是很好的切入点,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深入思考。总而言之,新的教学模式就是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将互联网教学与课上教学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2.4提升考核方式

当代大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包括上课出勤率、作业的完成度、试卷考试等按比例计算后作为最后的科目成绩,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但是弊端也十分明显,因为出勤率和作业完成度一般很难真正地考核学生。大学的期末考试内容一般来说不会过于深奥,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达到通过考核的目的。因此教科教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方式的各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既然采取互联网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那么考核评价方案就要细分,一方面是针对互联网学习的考核,通过后台记录、课程完成度、课后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这也是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一种考验,因为互联网更要求老师把握一个平衡度,不能过于开放,任由学生随便学习,过于发散思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已不能过于死板,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就是课上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考察出勤率,还要有小组活动,安排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最后也有个人的知识总结,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集体荣辱观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符合国家教育理念的。最后就是要系统化考核机制,不能将考核方式流于书面,这也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和专业需要进行合理制定,公平合理而又全面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来说举足轻重,需要当代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

3结语

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MOOC;SPOC;在线教育;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01-04

一、MOOC与SPOC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国内翻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根据发音也将其称作“慕课”。2012年MOOC流行于美国,并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国内高校有些自建MOOC平台,有些加入MOOC联盟,有些持谨慎的观望态度。当初MOOC以其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数量,加之各国著名高校以及教育企业争相开发MOOC平台企图抢占教育市场先机,这种“MOOC风暴[1]”的到来对传统高校造成了强力冲击,甚至带来了被取而代之的恐慌。但是,随着Udacity、Coursera、Edx等领军MOOC平台上暴露出来的教学难题,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认识并反思高校究竟如何开展MOOC教学。2013年,随着哈佛等国际著名大学的尝试与实验,SPOC模式开始进入各国高校视野。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可译为“小规模校内在线课程”,主要指以本校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 MOOC 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开设的在线课程。因为SPOC课程建立在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的理念之上,也有学者将其称作CH-SPOC,其中C(Collaboration)代表协作学习、H(Hybrid)代表混合学习[2]。MOOC与SPOC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线课程”,都要求在网络上实现所有教学过程,可以说SPOC是为满足学校教学而产生的一个MOOC“变种”。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规模以及开放程度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数据量、学习方式、互动答疑、评价认定、作业辅导等方面的不同。两者的主要差别可以用表1概括出来。

MOOC以其完全免费和开放的理念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推动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民主化以及终身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MOOC没有先修条件、缺少互动答疑、完全依赖于学习者的自控力和学习力等缺点使得MOOC课程并不适合于普通高校教学;而SPOC则具有更多的选修要求和控制措施,课程的学习者也具有相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更加贴近高校教学过程,更加符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SPO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MOOC 的教学法缺失这一症结,带来完全不同的在线教育体验”[3]。下面将以SPOC为例,介绍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过程,探究在线课程给高校教学及其师生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希望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型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SPOC课程建设与实施

SPOC教学可以分为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两大部分,SPOC课程建设过程可以用图1概括,SPOC课程实施过程可以用图2概括表示。单从模式图来看,SPOC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比较清晰,这也正是SPOC更加适合高校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SPOC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具有特定的要求,正是这些特定的要求“倒逼”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甚至于体制改革。

SPOC课程建设之前需要了解课程需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某门课程适不适合采用SPOC模式教学,二是某门课程学生是不是期望用SPOC的方式来学习。SPOC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首先根据课程目标对该课程做出整体的教学设计;其次是“分离打散”传统课本上的知识组织结构,站在学习者的角度重塑知识单元;再次根据事先预定的知识单元拍摄录制微视频;然后设计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价方法,包括知识点测验和最终成绩考核;最后是配备课程教学人员,包括课程主管、主讲教师、课堂教师、助教等,有些课程还需要招募课程测试志愿者。课程建设完成后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我们将其称作“SPOC课程委员会”)审核,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SPOC课程上线后,首先需要学生注册选学(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并进行资格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学生才具有线上讨论、互动答疑、以及参加考核和学分认定的权利,没有通过审核的学生只能学习相关知识内容而不具有其他任何辅导和帮助,也不能参与期终考核和申请学分认定。学生根据提供的学时与进度建议,自主观看微视频、线上互动讨论、完成单元测试,只有完成上一单元的学习和测试后才能进入下一知识单元的学习,在此期间老师要及时组织讨论、回答疑难问题、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期终考核主要包括线下考试成绩、学习行为分析评价(包括对作业完成情况、线上讨论、互动的评价等)和课堂上的表现三个方面。期终考核的总评成绩合格后将给予相应课程的学分认定。

三、在线教育对高校的影响

1.教学模式的改变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用“广播”的方式传递知识,这种方式在教师是唯一知识来源的年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知识来源多样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深受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才能真切的提高教学质量。SPOC模式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与翻转课堂的方法,先让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知识单元的内容,而在师生面对面的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学生线上没有“消化”的问题。这种模式不但把学习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选择权、学习的主动权和灵活性;也给教师腾出了时间和精力做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无法企及的事情,如疑难解答、人文关怀、思维训练、问题解决、学习方法指导等。

2.考评机制的改变

在线课程对高校教学考评机制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课程资源”的考核。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和“课程材料”两部分内容。“师资”是指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的人员构成以及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课程材料”是指在在线教学平台上组织安排的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视频、测验、文本、多媒体素材等内容。对课程资源的考核也主要是对上述两方面内容的考核,一是看师资力量,包括课程主管的组织协调、宣传推广能力;主讲教师“教”的水平,是不是遴选出讲课讲得最好的老师,而不是职称、资历等其他方面的“最优”;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助教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和互动评价的能力和水平等。二是看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知能力,微视频的设计和录制、文本和多媒体材料的设计与安排等是否满足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要求,能否激发学习兴趣等等。

其次是对“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带来的冲击,最明显的是教师工作量的核定,SPOC模式下教师不但要完成传统模式下几乎所有的教学工作量,如备课、讲课、辅导、布置作业、设计试卷、阅卷等,并且增加了如重塑知识结构、录制微视频、设计评价方法、制作SPOC课程、课堂答疑、组织讨论等内容。SPOC课程的学习者数量一般定位在500人左右,甚至更多,所以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教学团队的形式开展,团队中不同角色教师的工作量、绩效待遇、评优、晋升、职称评聘等办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要作出调整或重新设计,如果以命令式的任务下达而没有充分调动各类角色教师的积极性,SPOC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再次是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多以行政部门抽查听课、教学材料检查、课程结束后学生网上打分等方式进行,“但现实中网评往往变成了走过场、走形式,无法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4]”。SPOC课程要求由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向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转变,“加强对平时作业练习、课中和课后测验、学习日志、论坛参与、演示操作等等的评价,弱化传统的期中测评和期末考试[5]”。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而不是在所有课程过程结束后给学生一个合格与否的评判。

第四是对“学生”的考核。传统模式下学生成绩以期中、期末考试等结果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更适合应用于选拔性、分等级、下结论之类的考核;SPOC模式以教学平台为基础,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绩效,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时向师生提供反馈信息,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解决某学生具体问题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成就感与学习绩效。

3.机构职能的改变

无论是MOOC还是SPOC,为适应在线教育的要求,专职教师的数量将会减少,而助教、技术支持、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教辅人员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将导致高校现有机构职能的调整和改变。尤其是诸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未来教育中心”等之类的“以IT技术”冠名的教辅部门的常规业务将大幅拓展,并向服务于“教学”集中。“校园已经发生巨变,现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过程都依赖于IT 技术,大学的所有因素都将被技术所驱动,MOOC 推倒了大学的围墙,但也意味着IT 在大学的领导者地位变得至关重要[6]”。高校不能再把教辅人员当做“IT技术工人”来对待,应当把这些所谓的教辅部门的职能调整与发展列入学校发展战略来考虑,由他们推动甚至于引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给他们机会和权力协同广大一线教师探索教育技术如何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学实践。

4.管理模式的改变

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在改变着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SPOC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冲击。普遍认为,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侵蚀了教书育人的学术权威。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管理层必须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改变陈腐的官本位思想,“从制度上加快中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调整高校内部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的关系[7]”,本着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为广大教师发挥“教书育人”之才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外,从长期来看SPOC课程的成本可能较低,但是在课程建设并取得良好效益之前SPOC课程的成本不会低于传统课程的成本,并且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大幅增长,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四、在线教育对高校教师的挑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也不能再是“滔滔不绝”的知识灌输者,而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协调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从“权威的教学者”的枷锁里解放出来向“平等的助学者”的角色转变。随着在线教育的不断成熟、教学理念的不断改变,以往从事教师职业便自动加载的“师道尊严”的光环将会逐渐消退,教师尊严将主要依赖于学生对教师给予自身学习的帮助程度的认知和认可,教师只有切实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获得真正的“师道尊严”。

2.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与传统教学相比,SPOC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SPOC教学要求教师完成重塑知识结构、录制微视频、设计评价方法、制作SPOC课程、课堂答疑、组织讨论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时时刻刻都在考量着教师对课程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多媒体教学材料开发能力、与学生交流互动以及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SPOC课程弱化了纯粹知识的讲授过程,加强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和责任,教师不仅要“教书”更是强调“育人”,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挑战。

3.教师专业化发展

这里所陈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不是笼统意义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而是用以描述学校内部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岗位的专业化趋势。这种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更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和灵活多样且在特定情境下具有真实效用的教学技能。在信息时代,教学技能专业化突出的表现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正如:“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8]”;教学技能的专业化要求必然导致教师岗位的专业化发展,未来高校中教学岗位、教辅岗位和科研岗位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清晰,并且对各岗位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专业化,各岗位人员都将难以胜任其他岗位的工作。

五、在线课程对大学生的要求

“MOOC促使学生向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学习转变[9]”。要想在诸如SPOC之类的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习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能够熟练的运用相关技术的能力,如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学习平台使用技术等;二是掌握信息化学习的方式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获取、处理、探究、吸收知识的能力;三是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一系列个人特质,如“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调节、高效的自我时间管理、在线独立工作、在线协作与合作的能力、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甚至快速打字能力等等[10]”。而这些能力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学生因其学习不力而显得浮躁无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若想在线课程取得成功,就必须重视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内驱力的培养。

六、结束语

每一次新兴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融合都会产生一种特定的信息化教学新形态,高校也为适应这个新事物的发展诉求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遗憾的是,从OCW(开放课件计划)到ORE(开放教育资源),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再到现在的MOOC与SPOC,每一个在线教学新形态的产生都使得高校在寻找相应的应对举措里疲于奔命,并且每一次都没有取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高校不能仅仅为了适应每一次出现的新事物而采取短视的措施来加以应对,而应当把教育技术发展对高校教学的影响纳入一个整体的框架来把握。桑新民教授敏锐的指出“网络课程能否成功,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习者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营造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网络环境和各种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11]”。高校应当从信息化教学制度的顶层设计入手,健全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育高校良好的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氛围,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改革,使信息化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吴剑平,赵可等著.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

[2]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58-67.

[3]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7:18-25.

[4]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6:61-69.

[5]翟国. MOOC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和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1):235-236.

[6][美]David Lambert.MOOC挑战下,大学如何应对?[ EB/OL].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7]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78-84.

[8]杜杨.谈话・关于网络公开课“慕课”对高校体制五挑战[N].光明日报,2013-8-21.

[9]谭佐军,肖湘平. MOOC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J].江苏高教,2015,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