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唯物史观;形成;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35-02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他们肯定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肯定了它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虽然当今世界形势日趋复杂,但唯物史观依靠自身不可磨灭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仍然能够满足当今时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为突出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为坚定我们捍卫唯物史观的信念,本文对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唯物史观的内涵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一切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代,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引起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此外唯物史观还有丰富的阶级、国家和革命理论。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它是一种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

但是这相对立的历史观并不是同时产生的,事实上唯心史观产生在先,唯物史观产生在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唯心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主导认识方法,直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才创立了唯物史观。从此,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开始分庭抗礼,不再是唯心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者,其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在历史领域表现为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

二、唯物史观的形成

1.抛弃唯心史观

1841年9月—12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编辑。该时期他基本上是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者,之所以用“基本上”一词是因为他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仍是理性原则,但同时又开始对这一原则进行质疑。这一时期的斗争实践使马克思接触到许多物质利益问题,并且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起决定作用。这引起了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仰的反思。

1843年5月—10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城,在此期间著有“克罗茨纳赫笔记”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后者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观点,他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该著作可以视为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决裂的开始。

2.探索新历史观

马克思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同时还在筹办另一个刊物即《德法年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首先,马克思分析了宗教的社会根源,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1]其次,马克思还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第三,马克思还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关系。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理论出发点的,说明他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是又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

1844年4月—6月,马克思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其主要研究成果是异化劳动理论。该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石,从这一理论出发所进行的分析,对唯物史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首先,他把生产劳动看做社会发展的基础。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费尔巴哈强调人的受动性,而马克思强调人的能动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费尔巴哈强调人的自然性,而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第三,他指出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的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第四,他指明了实践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理论同实践的关系。这都表明,马克思正在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

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它是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一次总清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提出了一系列接近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首先,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生产劳动看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但把生产劳动看做人的真正本质的展现,现实的劳动则是异化,而在《神圣家族》中则直接把物质生产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这里的物质生产不是理想中的生产,而是与它相对立的现实的生产。其次,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关系中的主、次方面进行区分,从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依赖关系,得出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虽然已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但是还比较笼统,而在《神圣家族》中,他们论证的不再是市民社会这个整体同国家的对立,而是市民社会中的一部分即资产阶级同国家的一致。这表明两位伟人正走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这一唯物史观原理。

3.形成唯物史观

1845年5月,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提出来,这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为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1845年9月—1846年夏,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对青年黑格尔派作了彻底的清算、对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作了尖锐的批判,并在批判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该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唯物史观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1、要强化学习,学习要抓重点、抓急需,形成良好的习惯,使之成为自己工作生活的常态;

2、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理论素养、广博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文字功底、良好的个人品行、规范的办事行为;

3、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快学习基本原理,努力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积粮;深挖洞;促升华

高考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传统的老教法已越来越难于适应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了。为提高教学效果,中学历史教学界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笔者以为,当前形势下的这种调整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广积粮

广积粮,就是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再如,讲秦统一六国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史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料的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第8条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3.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二、深挖洞

深挖洞,就是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挖深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合。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2.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

3.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

4.单元小结,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讲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政治上,是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但分裂当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后来隋的统一准备了条件。经济上,江南得到进一步发展,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民族关系上,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但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也很尖锐、复杂。

三、促升华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哲学有着生死相随的紧密联系。哲学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哲学,作为彻底的、实践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科学的一般性原则。

一、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认为,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人在劳动实践中与自然界和其他人发生相互联系,形成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因素。社会科学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研究人在劳动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可见,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哲学的视野中,人的劳动实践,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因而社会科学也存在一般性原则,并且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则一脉相承,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一般性原则体现在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科学立场。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因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就是社会科学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1.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精神与物质的本源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由物质所派生的。在现实社会中,人是以劳动实践区别于动物而显示其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的劳动实践产生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观点:第一,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基本状态;第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哲学的基本立场为社会科学树立了第一个科学的一般性原则,即唯物主义原则。

2.社会科学研究的辩证性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并且不断运动变化的。在哲学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是统一的。虽然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由物质派生,但是精神反过来也会影响物质,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基本问题反映在在社会历史中就具体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为社会科学研究树立了第二条基本原则,即辩证性原则。

3.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哲学的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时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哲学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实践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观念的变换过程。[3]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实践性。运用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诀就是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哲学的实践特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三条一般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是唯物主义原则与辩证性原则统一的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强调物质对于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辩证性原则强调社会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实践性原则贯穿于前两种原则之中,成为这两种原则融合统一的基础。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都是因为人的劳动实践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就是劳动实践,没有人的社会存在就没有社会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因此,离开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都将不存在;有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具有统一性,统一于人的劳动实践。

二、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方法论基础――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发展观

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是哲学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具体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受到的世界观、整体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而社会历史观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作为选择方法的指导思想,才能坚持唯物论、排除主观先验论;才能从特殊中把握普遍性、从复杂现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才能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结构体系,包含着物质多样性、丰富性。因此,作为反映这一整体性的人的观念有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系统、整体与个别、全面与片面等哲学范畴。社会科学的研究只能以整体之中的某一局部、某个层次或系统中的某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但社会科学研究同时遵循着整体性原则。发展观是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发展观是科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包括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为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和运用这些原理时的基本规范,实际上就从方法论上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的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23.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质。对唯物史观之生成的理解.必须回归到马克思哲学一经济学一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学术系统中去;对唯物史观之功能的理解,则应当区分哲学方法和历史科学两个维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主义;唯物史观;人道尺度;历史尺度

一、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在的理论来源,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当中,思想家对市民社会、对资本主义奴役制度的批判和对人类幸福的向往,最终都陷入了抽象人道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一方面,他们根据理性预设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并将其作为人道尺度衡量现实,从而得出现实“不合理”的批判性结论;另一方面,当他们想使异化现实“恢复”到理性状态时,又不得不诉诸哲学家的道德呼吁和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总之,从“破”到“立”,旧哲学的方法论皆走不出抽象人道尺度的窠臼。

只有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现哲学革命之后,被世代进步思想家孜孜以求的人道尺度,才真正填平了应然与实然的鸿沟,找到了理想现实化的道路。抽象的“理性”并不能实现世界的大同,对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只能是无产阶级依据历史规律改造世界,解放自身,从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的实质称为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所谓人道尺度,是应然、规范、价值性范畴,主张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其最初产生时直接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受奴役、受剥削的现实;所谓历史尺度,是实然、事实、真理性范畴,即科学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历史运动的规律性,从而在历史的可能性空间中选择、塑造理想生活。可见,历史尺度作为对抽象人道尺度的扬弃,内在地包含了人文关怀,是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

唯物史观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代思想成果的创造性发展,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系统,梳理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史,我们才能看到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生成过程。

二、历史观的历史演进——唯物史观的动态生成

的历史观经历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其唯物史观又经历了提出、运用、发展诸阶段。

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1842—1844年),由于现实力量的介入和思想内部的矛盾,马克思开始了其世界观转变的艰巨过程。在1843年撰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但此时马克思还没有从市民社会划分出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并且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把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形式视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或“人的本质的客观化”,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国家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在次年写就的《巴黎手稿》中,马克思首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思想。异化理论的隐性前提,是预设一个永恒不变的人之本性,当现实与该预设不符甚至相悖时,则为异化状态。异化的扬弃就是人向本来面目的复归。可见,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基本思想仍未脱离近代的人本学模式。所以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巴黎手稿》之前,马克思所持的历史观本质上仍旧是唯心史观。但是,从1843年开始的、在《巴黎手稿》中全面展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却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提供了思想策源地。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篇论著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新世界观探索中发生了质的飞跃,唯物史观已经形成。在从旧世界观向新世界观的跃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转折,并不是法国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所称的神秘的“断裂”,而是马克思在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和历史情境下,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实践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概括之后指出,这是他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在布鲁塞尔继续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总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所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因此,对于初创时期的唯物史观,我们有必要分两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唯物史观的提出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使得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成为方法论上的现实;第二,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所生成的基本原理,是以科学假说的形态出现的,必须要在实践中予以求证。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著《资本论》正是这一的思想实验室。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直到1883年去世为止,历时整整40年。如上文所述,唯物史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的结果”,唯物史观的证明和运用,更是在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具体展开、实现的。《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思想体系的百科全书。《资本论》的哲学意义首先在于,它把唯物史观作为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实现了这一目的,从而使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得到较为充分而严格的验证。因此,列宁指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说,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对于这一论述,我们同样要作辩证理解:一方面,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得到了确证;另一方面,需要反思或深入思考的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主要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研究的成果,然而,从本质上是西欧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理论出发,能否推演出普适性的历史规律?相信科学研究、拒斥抽象思辨的马克思在晚年正是陷入了这一沉思,而作为其思考成果的则是《古代社会史笔记》。马克思晚年的学术变化,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马克思毕生的心血之作《资本论》,其后两卷却被马克思搁置不发,在他逝世之后才由恩格斯整理出版,而从这两卷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手稿并不完整,《资本论》并未杀青,他就已经转移了思考重心。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第二,虽然马克思毕生都在关注原始社会问题,但在晚年他却投入了异常巨大的研究精力,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第三,马克思把视阈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探讨落后国家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问题,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以上三点,值得每一位力图从生成、变化的发展立场来理解哲学的研究者的重视与反思。如果说,在唯物史观的初创阶段,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提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假说,在唯物史观的求证和运用阶段,证明了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研究中的真理性的话,那么,在唯物史观的第三阶段,即马克思重点研究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的时期,唯物史观已经在自觉反思其方法论和具体原理的双重向度。这是因为,马克思在《古代社会史笔记》中的研究思路依然坚持着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指向性,但在得出的具体结论中已有了重大突破,即打破了把西欧社会发展线索作为普遍历史规律的隐蔽归纳。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哲学;变革;唯物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38-02

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哲学到底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根本变革?这些变革的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哲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哲学的根本变革

在整个哲学史和认识论上的深刻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哲学的研究内容上,哲学使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之间由分离走向了统一。哲学并不是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简单相加与堆砌。它是在对以往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具有思维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创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经说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16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从而能够将辩证的观点融入旧唯物主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二者的结合。但同时也指出“在它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2]218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又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不仅实现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更在于发现了存在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能够用于剖析和透视社会结构与整个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视角,这对马克思哲学的其他方面的变革也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哲学不但使哲学在理论发展上达到了质的飞跃;而且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立足于实践和现实生活,从而使他的哲学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展开和发展。

第二,哲学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彻底转变。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哲学界中占主流地位的便是一种过分崇尚理论,而贬低实践活动,蔑视让哲学回归现实生活的理论倾向。近代哲学家只看到哲学是知识,而没有看到哲学更应该被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哲学则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它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和实践,不是把哲学看成是一种理论体系哲学,而是看成一种相对的、开放的属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哲学体系。理论哲学的思路是认为仅仅在理论活动的圈子里就能构建出整个世界,而不需要经过实践活动的环节;实践哲学的思路则是认为理论活动尽管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归根于生活实践的一个部分,它在构建整个世界时必然要立足于实践活动之中,而不能超越实践活动。这两种思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理论活动和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关系是怎样的。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理论哲学越来越表现出自己的局限性,它的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理论思维的主体是人,而人是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中的人不可能脱离实践活动,所以当理论哲学在认为理论活动可以独立于实践活动时就是错误的。马克思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他从现实生活出发去理解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哲学只有回到生活中,立足于实践,进而用以改造实践,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哲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也使哲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哲学第一次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为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辟了广阔道路。在认识论领域中,围绕着认识本身,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以及如何能认识世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各派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已。各派唯心主义者在哲学基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他们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无论是认为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最终来源的主观唯心主义,还是把概念说成是造物主的客观唯心主义。它们都是以唯心主义为前提的先验论,认为认识是意识的自我认识。这种前提性的错误导致它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论。旧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但是它们把这种反映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观地反映。而不了解实践活动才是认识的真正来源,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哲学在对待认识的问题上,首先是以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本前提的,驳斥一切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哲学看来,人的认识对世界的反映,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的特性有二个:其一是摹写性,其二是创造性。但是认识的目的绝不可能是简单地模仿,而更重要的是创造出新的东西。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以及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对认识的这些作用赋予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伟大作用,也只有实践才能充当认识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桥梁,从而使主客体之间达到统一的效果。“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55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受不断变化的实践来检验。所以认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又表现出它的相对性。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的发展也不会有终点,所以不可能存在所谓的终极真理。哲学也绝不可能是那种终极真理,而只是为认识真理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则而已。

二、哲学变革的意义

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诠释对哲学的理解。它绝对不是对以往旧哲学的简单延续与机械模仿,而是对传统哲学的彻底变革。

一方面,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人们正确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不仅对哲学基本问题有了正确的回答,还提供了在此基础上关于整个世界的方法论原则。由于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必须从这一前提出发树立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万物都蕴藏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人们对历史的演进过程有了规律性的认识,社会历史不再是单个人和群体可以随意操纵和摆布的僵硬局面,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的。此外,马克思还看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客观的,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能选择和决定的,不能被超越。这一观点奠定了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石,彻底反驳了人可以主宰历史的荒谬论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不是活动在历史表面的英雄人物,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作用,调动了最广大人民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的历史唯物主义为近代以及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都起到了引导作用,为人们把握历史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唯物史观的正确性被一步步的现实社会所验证。对我国而言,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在新时期的今天,我国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指导我们去研究这些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尽快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哲学吸纳了实践观这个新元素,使哲学成为唯一能动的实践哲学。人的实践活动是指人作为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有意识的能动物质活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形式,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处理的主要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应该学会兼顾两方的发展与和谐。如果过分地向自然界索取,那么只会适得其反,使环境恶化,从而制约人类的发展。只有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中主要体现的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利益关系,这是在保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则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向前推进,关系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从长远来看,影响到对未知世界的开拓程度。在当代社会,哲学的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成为无产阶级在治理社会中的指导思想。它也应该成为全世界处理当今矛盾冲突的重要理论借鉴。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益冲突十分尖锐,各种不和谐的因素日益暴露,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中,自我们党执政以来,始终以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实践观,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我国根据当今世界的发展现状而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确立的科学理论。它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我国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也是我国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建立的未来和谐的理想社会必须要以此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物理 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方法论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掌握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显然无法达到学习的要求,因此,我们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感到物理难学。怎样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呢?笔者以为,在教学中适当贯彻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一、在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人们只有对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这一认识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后才能够把握事物的规律。而对于只有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来讲,理解掌握这一认识规律显然是很困难的。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已经观察认识了一些物理现象,这种经验的直觉思维往往影响他们正确认识科学的物理规律。凭“想当然”看问题,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一种原因。

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比如在讲授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一物理规律时,首先让学生跟我一起做个小实验:把尺子平放在食指,使它静止不动,让学生分析尺子的受力情况,并观察尺子掉下的现象。然后摆出平衡的三条假设及思考题,最后设计了下列实验。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完成了感性到理性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识发展的两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只是完成了认识过程的一半,重要的是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次飞跃意义更伟大。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我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学生通过这两个实验,检验了自己所得出的两力平衡的条件,从而牢固地掌握了这一知识,并能正确应用。

又例如在讲授“阿基米德定律”这一物理规律时,我改变了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师讲述得出定律”的模式,变演示实验为探索实验。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已有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1)压力差法:F =F -F ;(2)实验法:F =G-G′]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找到用实验研究计算任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普遍规律的方法。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器材和步骤自己动手做实验,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对每一个概念、规律我都不断地、有意地让学生搜集事实、提出假说、验证假说、作出结论、验证结论。遵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组织教学,学生容易于潜移默化中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在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辩证法的规律可归纳为:1.量与质的互相转化的规律;2.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知识和辩证法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教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因素,我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1.量与质互相转化规律的渗透

在讲初中物理第一册弹簧秤的原理时,我启发学生认识到,由于弹簧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性质,所以弹簧秤可测力。同时给学生做一个拉力过大超过弹簧的限度而损坏弹簧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解,像这种弹簧秤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大,引起弹簧秤质的变化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量变到质变规律的具体体现。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了:物体由无限远靠近凸透镜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像的质的变化。而二倍焦距就是像的性质由缩小到放大的关节点。焦点则是使像由实变虚,由倒变正,由与物分处凸透镜两侧而变为同侧,由能用光屏显示和不能再用光屏显示的关节点。

通过这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奠定了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质互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向前发展的。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物理知识入了门,教师教也轻松。师生始终处于一种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气氛中,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对立统一规律的渗透

世界上每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方面。一分是二是观察事物的一个根本方法。例如我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到摩擦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利和害是矛盾的、对立的,然而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不仅摩擦问题如此,其它问题也符合这个规律。

在热膨胀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一般物体都是温度升高时膨胀,温度降低时收缩。教师这时提出问题:“热膨胀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应用吗?”这时一个学生回答:“热膨胀对人们是有利的,比如一次我的乒乓球瘪了一块,把它放在开水里一烫,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使球重新鼓起来了。”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道:“老师,难道热膨胀只有利而无害吗?”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感到高兴,这说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已初步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他们看问题有辩证的思想。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发学生讨论,举例说明采取那些办法来防止热胀冷缩受阻时产生的力的破坏作用,同时教学内容“热胀冷缩在技术上的意义”很快被学生掌握了。

实践证明:在学生如饥似渴地接受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与知识融合在一起的思想教育因素真实可信、自然亲切地被学生接受了。和追求新知识一样,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思想教育,其已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就这样,德育如潺潺春雨,丝丝缕缕潜入学生的心田,为学生由衷地接受。

物理知识的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有极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材料。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阐述教学内容,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在分析讲解物理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