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良好思维的培养

良好思维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受力分析;思维习惯;科学素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15-4

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使他们能够单独或与他人一起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所以,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科学素养的范畴。

不少教师可能会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看成两个独立的教学任务,或者把能力的培养与学科知识的掌握放在一个对立面。如,在初中力学教学中,传授力学有关知识与培养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并不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很少有教师会自己或引导学生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力的示意图及力的平衡条件、力的作用效果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少教师把画受力分析图和解决力学问题割裂开来,没有将其变为解决力学问题的策略,导致学生也不会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如,2015年广州的一道中考题。

例1 如图1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着物体,使其匀速直线运动了5 m,运动时间为10 s。F做功的功率是50 W。这段时间

1)F做了多少功?

2)F多大?

3)在方框图内画出物体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如图2,以“黑点”代表物体)。

4)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学生回答第2问时求出F的大小是100 N。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回答第4问时,直接写出摩擦力的大小是100 N,没有分析这个答案是怎样得来的。我们从答案就知道这些学生没有养成受力分析的习惯,当然也不具备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应该养成相应的科学素养。如,学生完成力学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他们应该具备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这一科学素养。学生能否达到这样的要求,就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引导。

1 力学的学习就是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都是力学的内容,分别是第七章《力》,包括:第一节《力》、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包括: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二力平衡》、第三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包括:第一节《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包括:第一节《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本编排教学内容的逻辑线是先认识力,然后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最后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不少教师可能会认为各章节都是讲授不同的内容,所以把这些章节割裂开来。教师的教没有突出最基本的思路,学生就会觉得力学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无法一一掌握。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路是:1)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情况;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测其受力情况。学生只需掌握这一思路,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用同一思维方法解决不同情境下的力学问题。学生学习完第七章及第八章的一、二节内容后,掌握了受力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等知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受力分析及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包括解决重力的测量以及重力方向的确定等问题。如,确定重力方向时,教师先用绳子系着一物体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从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教师让学生画出物体受到拉力的示意图(如图3甲所示)。教师接着让学生判断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方向相反,已知拉力的方向,可以确定重力方向,教师要求学生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如图3乙所示)。所以,若把第七章第三节《重力》的学习移到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之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是不断重复地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力学问题。第八章后半段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利用受力分析及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如何测量重力及摩擦力”的问题,“如何确定重力方向”的问题。第九章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利用受力分析解释“气体压强的压力差”问题。第十章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利用受力分析及力的平衡条件就可以解决“如何测量浮力以及浮力的应用”等问题。再如,在《浮力》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将一木块放在水中,发现木块能在水面处于静止状态,教师此时同样让学生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学生知道木块受到重力的作用,并画出重力的示意图。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它肯定受到另外一个力跟重力平衡,即这个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并与重力方向相反,这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时,同样是用上述方法。所以,受力分析在力学的学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经验与教育》中说道:“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即教育在理智方向的任务是让学生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是物理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学生应该养成受力分析的好习惯。

2 如何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

虽然初中力学的学习就是不断利用受力分析、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常常直接说答案,没有分析过程,或只是口头问问学生物体受到几个力,没有画图做好示范,学生同样不画受力分析图,不会养成利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题的习惯。因为学生只是在背答案,没有养成受力分析的习惯,所以遇到新情境的题目就不会解答,从近两年中考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就反映出这些问题。所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教师要做好言传身教,向学生展示规范的思维过程

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往往是从模仿教师的思路开始,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境界。教师的示范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规范,所以,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要从教师解决问题的规范示范中开始。例如,在《重力》一节的学习中,书本提到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着钩码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4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很多教师不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并没有在黑板上作出钩码的受力示意图,而是口头上说说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这两力大小相等。教师的示范不规范,学生也会依样画葫芦,并不能养成好的习惯。或者有的教师根本就不作任何的解释,学生只会把这当作一个结论来记忆,而不知道为什么?教师也浪费了一个培养学生受力分析习惯的好素材。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规范的思维过程。首先,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教师检查学生的作图情况,对做错的加以纠正。然后进行分析:因为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知道钩码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为零,所以重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教师的解题过程是规范的,是有理有据的,学生的模仿就会有一定的条理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刚才的思路解决如何确定重力方向的问题。

2.2 搭建问题脚手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解决问题

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除了做好言传身教外,还需要多创设机会,让学生独立经历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后面章节的新授课内容,教师可以多让学生独立用受力分析以及运动和力的关系解决问题。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不进行受力分析,或不分析过程而直接得出答案的情况。解决力学问题时,如果缺少了受力分析,学生后面的分析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教师可以设计有一定逻辑顺序的问题作为脚手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例如,在《摩擦力》一节的学习中,让学生独立解决“为什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图5所示),拉力大小就等于摩擦力大小?”问题时,可以搭建下面的问题脚手架:问题一,木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请作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问题二,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木块的运动状态;问题三,根据什么原理可以判断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

学生忘记了受力分析,我们就通过问题提醒学生。学生没有说出解答的依据,我们同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解题依据,问题脚手架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学生在每一次的解题过程中都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他们慢慢就会养成好的思维习惯。

2.3 给学生制造在错中学、错中悟的机会

教师只是示范好的习惯让学生模仿,有的学生就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做题(主要是简单的题目)时,没有画受力分析图,没有分析过程,同样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什么非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呢?吃一堑,长一智,要学生知道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并乐意利用受力分析解题,教师可以在编写习题时,故意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踩进去。学生在那里栽过跟斗,他就能体会到利用受力分析解题的好处。

例如,笔者改编了2013年广州的一道中考题:

例2 如图6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原中考题在这两问之前还有一问:“在乙图代表小明的圆点A上画出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笔者故意把这一问删掉,然后让学生直接完成上面两问。如果学生在分析的时候没有受力分析,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判断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很容易判断错误。第二问就是一个陷阱,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教师等学生都写出自己的答案后公布正确的答案,然后让做错的学生按顺序完成下面的问题。

1)小明匀速下滑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作出小明受到的重力。

2)根据什么原理可以知道小明受到竖直方向各力的大小关系?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3)小明匀速上爬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作出小明受到的重力。

4)根据什么原理可以知道小明受到竖直方向各力的大小关系?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发现,他们按照这样的思路解题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他们尝到甜头后,自然会认识到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他们都愿意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画光路图解决光学问题的习惯,画电路图解决电学问题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将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考・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4―71.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思维能力 教学 阅读

教师应积极尝试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做课堂讨论能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的目的。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针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双边关系,本文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阅读、新授、讨论”的三步教学法,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阅读

阅读就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接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看这条渠道进入人的大脑的。这条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政治属文科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并不深奥,许多概念、原理等学生读后一般都能理解。一旦不读,那效果就完全不同。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设计焦点问题来引导。初中思想政治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重点、难点也都贯穿在其中,如果能反复阅读,重点、难点也能领会,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内,不但做不到精读,就是反复阅读也不可能,往往只能是泛读,一目三行或一目十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较多的教学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阅读效果,最好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

新教材可读性强,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材引用的材料丰富、行动、文字较为活泼,所讲的内容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阅读,但如何使学生读懂、理解教学内容,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的引导。教师指导得法,是师生通过读书有所收获的关键,否则将读书变成例行公事,既耽误了时间,又使学生厌烦,教师应把指导学生读书作为备课的主要环节,切忌随心所欲,马虎从事,一定要从教材的内容,课程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缜密地提出读书要求。

1.1 自然归纳法

教材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具体的、典型的、基本的事实出发,逐步引出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在“导读”最易行的办法是顺着教材的脉络自然而然地运用准确的语言,言简意赅地指出各段内容的中心,让学生明白后再阅读,归纳出所要明白的观点道理。

1.2 纵深引导法

在学生阅读教材中,教师提出若干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导深挖深掘,三言两语把问题表达的简明而深透,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能豁然开朗,从而掌握所学的内容。

1.3 逆思跳跃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材的小结部分,从新的角度或逆向思路来阅读教材,从而把握教材所阐述的内容。如学习《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时先要阅读后面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主要特点,然后再阅读《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与《残酷的封建剥削》两用人才框的内容,由于观点明确,教材中又有"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率高"和喜儿变成白 女的具体、行动的事例叙述,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浓厚。

2.新授

新授就是教师把新知识系统地讲解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的新授是否清楚、科学、合理,主要来自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备得好、准备充分,授课效率就高,反之亦然。教师的讲授要注意几个环节:

2.1 时间把握

不少文献资料都提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说归说,真正落实还是不容易。课前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往往把一节课时间大都花在对教材的烦琐讲解上。笔者认为:正确的新授课时限应是本节课的五分之二左右。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部活的机器,也有疲惫的时候,因此,把握效率最佳的一至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新授,远比一节课四十分钟的嗦讲解,学习效率要好。

2.2 方法得当

教师在备课时,教什么内容已是心中有数,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教的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问题如此重要,我们教师怎能置之不理呢。就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教师应该进行斟酌。

新授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最好用“参观法”和“讨论法”,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的能力。无论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2.3 突破难点

主要之处详讲,重点所在精讲,次要部分少讲,跟教学无关的不讲。以学生为中心,新授自己预先确定的,与本节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重点知识,解答学生渴望解答的疑难之处。尽量做到张驰相济,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讨论

讨论,也称课堂讨论。讨论也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或学生自己提的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补充,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前面的“阅读”和“新授”中。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知”,但还缺乏“行”。课堂讨论是“知”过渡到“行”,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讨论诚如一位大师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种思想”。讨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有效的训练。

3.1 以学生为主体

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学生是天生的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还是讨论者,他们个个喜爱讨论,也能够讨论,从这一实际出发,讨论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少的一曲。教师在组织的每一次讨论,都力图使每个学生能参与,都让学生尽兴发挥;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讨论积极性的激发者。

这种课堂讨论既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人人参与讨论,也回归了教育体系的基本理论――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回归到了教育的主体――学生身上,因而使讨论这种交往形式成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机制。

3.2 做到有始有终

“不打无准备之战”,在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问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实施办法等等,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不但老师做到胸有成竹,而且学生也应该做到胸有成竹。准备充分才会取得成功。当然在讨论完成后,教师应指出发言的正确意见和错误之处,肯定其优点,否定其不足,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给学生感到有始有终,且清楚明白。讨论小结可稍长一些,也可三言两语,但不能不有。

3.3 让讨论有话可说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思维习惯;培养

思维习惯,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自觉性、习惯性思维方式,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儿童时代的智力开发;在于依赖高品质的教育,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来培养。

初中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的智力发展时期,学生的自觉思维水平比较低,他们依靠生活经验和直观感性的支持来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对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理解抓不住本质特征;对历史事物虽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喜欢思索,疑问也较多,但抓不住主题和关键,往往无法释疑,也缺乏认识的独立性。因此,学生历史思维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幻想:有的想当军事家,有的想当政治家,有的想当科学家……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成败原因的分析,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再次,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历史小品等形式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事物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喜欢思索、喜欢提问的特点,通过历史故事、地方历史以及课堂设问等,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对学好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让他们学会并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指点预习的好方法。

其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找关键词、关键句,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教师设计问题。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学生应该知道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还应该带着问题听课等等。

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习惯

辩证思维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思维习惯,如果教师的方法得当,学生完全可以初步掌握其方法,如通过讨论来评价历史人物曹操、武则天、唐玄宗、隋炀帝等,可以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通过唐朝长安和宋朝东京的比较让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其辩证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四、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

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比较吃力,对这类概念要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较为直观的教学形式,借助其形象思维的优势来理解抽象概念。所谓形象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抽取史实本质属性的思维。它反映的是史实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界限。如:“中央集权”,问学生班上的干部是如何产生的,如果都是班主任任命而且班主任有时可以撤换,班级管理的权力都在班主任;如果国家管理也是如此,就是中央集权。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习惯

历史学科由各门其他学科知识组成,历史教师应该知识渊博、熟悉各科知识,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历史现象,以培养学生用联系、综合的方法学习历史的习惯。如在学习“都江堰”时,设问“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就需要运用地理上的知识:在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一到成都平原,流速突然减慢,所带泥沙石子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每年夏季水势骤涨,常常泛滥成灾,而后又出现旱季。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4篇

一、培养学生质疑思维的良好习惯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照本而宣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创新只有在高质量思考上才能达到,而质疑思维是提高思考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本来就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这种特点,把小学生单纯的好奇心转化成质疑思维,让小学生在面对数学例题时能够先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对吗”,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质疑,才能够不断地培养自身勤于思考的能力。一旦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种质疑思维就会成为促进学生走向成功的垫脚石。教师还需要在讲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营造一种利于学生质疑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数学例题“一个书架有两层,上层放书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取30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两层书架上各有书多少本?”这道题是对学生掌握数学倍数知识点能力的考察。而“买4个羽毛球和6个排球共用去120元。已知排球的单价是12元。羽毛球的单价是多少元?”则是对学生四则运算的考察。在解题过程中小学生肯定会提出很多问题,有的是对这道题本身设置的质疑,有的是对解题方法的疑惑。作为数学教师需要肯定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通过质疑来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质疑思维也是良好思维习惯中的一种,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质疑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对质疑思维的渗透,让学生从接触质疑思维向掌握质疑思维方向转变。质疑思维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教师需要通过数学题强化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思维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观察以及探究思维的良好思维习惯。学生在观察和探究中才能提出对具体问题的疑问,所以观察探究思维对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思维时需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限的,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每个学生掌握学习能力的程度都不相同,教师只有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再设计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思维。

在数学例题“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柱形玻璃器皿里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9厘米的圆锥体铅锤。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这个圆锥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这是小学六年级的数学例题,在这道数学题中有对圆柱体体积的考察,也有对圆锥体表面积的考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观察这道数学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知识点中总结概括问题,根据问题不断地探索解题思路,从而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观察和探究思维习惯是数学思维习惯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它会影响一个学生最终是否能够成功。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上述问题时需要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摆脱数学题表面的困扰,帮助学生通过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培养良好的发散思维习惯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经验积累;发散思维;直觉思维

古今中外,习惯培养始终是教育界备受瞩目的问题。古有“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尔盖茨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成功源于好的习惯”。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除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外,就是能够不断迁移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即要从传统的被动单一学习方式向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变革。学习习惯本质上是一种素质,终生可用,且可持续性发展。学生要达到自主探究学习,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有方法也就有习惯的问题。于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变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便变成了比较迫切的问题。

长期以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大多侧重在行为习惯方面,而忽视了思维习惯这一方面。数学思维是以数学为对象,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思维。主要有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等。思维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一些好的思维情感与好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五个要点:

一、适当期望,激发潜力

严格有助于习惯养成,但过于严格也会适得其反。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可以说是万般宠爱集一身。于是,在学习上,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不爱动脑筋的惰性思想。做作业时,会有家长代劳或抄袭他人的作业等事件发生。如:班上李××同学入学时年龄比其他同学小一点,能力也相对弱一点。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家里过多的指导他做作业,会让他失去了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时机。以至于他不爱脑筋,只会机械地接受知识甚至是答案。结果在四年级开始两科主科均不合格。所以,对待孩子的学习,家校要多沟通联系,根据孩子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要求,才能有助于孩子信心的形成,从而激发学习潜力。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和家长亲切的鼓励和不断的强化。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宽容、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因素,有着一语三春、事半功倍的力量。就算孩子偏离了主题,教师也应当维护学生的尊严,不能简单粗暴地伤害学生。往往言语上的鼓励和点拨,能让其继续思考,活跃思维。对客观存在的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除了用“低要求,多成功”的原则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外,还应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多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才能让那些孩子不断突破自己,爱上思维,养成爱思维的好习惯。

二、重视知识的内化与经验的积累

有人把数学形象地比喻成一串美丽的珍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通过教师的归纳,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离散变为集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条理化。教师不应让学生停留在明白的浅层面上,而应让其去掌握,去运用知识,从而让学生善于综合运用知识,形成在头脑中不断联系和区别各种知识,正确选择最佳知识点和最佳策略去解决问题。这一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如:草地上有42只兔子,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5,求黑兔有多少只?这类题目在学生还没有学习比例知识的时候可以用方程解答,学完比例知识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分数和比的关系从而把这题转化成按比例分配的题目:草地上有42只兔子,黑兔的只数和白兔只数的比是3∶5,求黑免有多少只?通过平时的联系比较,知识网络的贯通与再现,使学生的学习经验得到不断积累,同时培养了学生转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激发求知欲,克服思维的惰性

良好的思维习惯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思维积极地运作。要达到思维积极运作就要克服思维惰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充满渴求以及对学习素材充满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展开学习和思考。例如:在计算150+450÷18×36时,学生只按一般顺序计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50+25×36,发现这一步可以简算成150+25×4×9,学生感到自己有点成功啦!紧接着教师再次指导学生可不可以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计算呢?于是学生终于发现150+450×1/18×36这一特殊的简算方法,学生感到很兴奋。这样的引导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从而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直保持着思维活跃、积极运作的良好思维

习惯。

四、改变思考方向,克服思维的定势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创造力。但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受固有知识经验的影响,限制了思维的发展。所以,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在教学中,一些开放性题目可以训练学生的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公园有一圆柱形的柱子,高是

3米,底面半径是0.5米,把塑料花布满在它的侧面和顶面装饰成花柱。如果每平方米有40朵花,准备400朵花装饰这个花柱,够吗?在学生讨论解决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同的方案。有的从共需要多少朵花来考虑,有的从400朵能布满几平方米来考虑,还有的从400朵花去装饰这根花柱,平均每平方米能有多少花来考虑,呈现出思维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在今后要注意全面考虑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重视直觉思维的运用和培养

多年来数学教学中偏重于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视直觉思维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直觉思维的发展应得到充分的重视。直觉思维是未经过一步步分析,无清晰步骤,而对问题突然间领悟、理解或给出答案的思维,它是一种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实质的思维。直觉思维的这个特点反映到教学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的猜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正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方式。

如有这样一个应用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种题目很多学生都觉得难以理解,也无从下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找到答案后,可以请他们回顾一下猜测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整理;最后借助表格将“鸡是0只,兔是8只”一直到“鸡是8只,兔是0只”中所有情形下的脚的数量计算出来,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出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猜测—交流—验证”的教学过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而且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也在猜测中获得了有效发展。事实证明,善于运用数学直觉思维这一良好思维习惯的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总之,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重要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数字;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91-0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建立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的基础上,要突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实践也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数学发展至关重要。初中生可塑性强,这个阶段是最好、最适宜培养良好习惯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成才的真谛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上更好的发展与成长,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职责。全日制义务教育书序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初中生可塑性很强,这个阶段是最好、最适宜培养良好习惯的时代。抓好初中时代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而使他们终身受益。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外作业、测试检查等环节。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和测试检查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一、传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一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际操作中,一开始可以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去阅读课本,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某些问题,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去做。如讲统计表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好同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2、认真听"讲"的习惯

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坐姿端正,发言要举手,不插嘴,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体验新知识生成的过程,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倾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识比较的积累的过程。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2)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的习惯。(4)验算的习惯。

二、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进入新世纪,时代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计算技术和解决常规问题为重点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比获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联系?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

赞可夫有可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言语,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如:一位老师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请大家折一折,试一试,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学生很快找到了下面三种方法: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看看还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学生经过努力,又找到了下面的分法: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习惯。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培养

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数学学科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加强思维训练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3、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思维特点,变记忆式教学为发现式教学,加强发散思维训练。首先,教学中应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感知,促进他们思维的流畅性。例如教学“23―8”,教师先让学生准备23根小棒(2捆加3根)教学时,提出一具问题:“从23根小棒里拿出8根,该怎样拿,还剩多少根?该怎样算?”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说“3+5=8,10-5=5,10+5=15”,有的说:“13-8=5,5+10=15”……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法,这样,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与集中思维能力同时都获得发展。其次,加强变式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学生思维活动如果定式化,势必死板教条,缺乏创造性,这是教学失败的标志。教学中如能加强变式训练,就能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增强他们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多角度、多向性思维。如教学梯形概念应通过大小不同、位置各异、明显与明显的图形观察比较,形成各种梯形的表象,抽象出梯形的本质特征。教学中,如果只多次重复一个或某一类图形,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忽视概念本质属性。又如应用题教学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看图看式编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变式训练方法。再次,让学生问难质疑,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具有问题性的特点,即凡是积极思维必定是遵循“疑到问,从问到思”的规律。学生的学习是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的。教学中变学生的静态式学习为动态式学习,不仅让学生动手动脑,而且多让学生问难质疑,动脑动口,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重要途径。

良好思维的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小学生;创新思维

1前言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型人才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国家创新目标的主要力量。因此,如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国家创新目标的关键所在。要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得需要良好的教育。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小学体育教育创新思维启发作用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体育教育对小学生创新思维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在体育教育层面上为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2小学体育教育剖析

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进行的体育锻炼的教育。以实践性的手段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卫生常识的培养。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进行适当的科学锻炼。主要以游戏为主,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手段以学生自主锻炼和习惯养成相结合。

小学体育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三个方面:1、 小学生的生理方面,他(她)们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旺胜期,身体柔韧素质较好,相反他们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等都处于初期发育阶段,所以我们的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是放在他们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良好的体育活动参与习惯上。2、小学生的心理方面,体育教育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快适应从家庭迈向学校的第一步。3、小学生的智力方面,通过体育教育的实践尝试、模仿和创造,促进他们对外界的感知、增强记忆力、促使思维更加敏捷,提高创造力和思维想象空间。

3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启发作用

3.1小学体育教育手段的创新思维启发作用

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小学体育教育的手段是由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等组成。

3.1.1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可以促进小学生感知的发展

感知是大脑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并对大脑整个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小学体育教育通过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使小学生视野开阔、听觉灵敏、反应机警、容易捕捉瞬息万变的各种信息,中枢神经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比较强。

3.1.2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能增强小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人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等以映像的形式在人脑中保持,可以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这种在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是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活动,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必须是亲身体验,直接感受,而且体育活动场所给人提供了特殊的情境。因此,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记忆所包括的内容都能同时再现,得到锻炼,进而提高了小学生的记忆力。

3.1.3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能促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参与体育活动,能同时培养以上各种思维。因为小学体育教育中,小学生必须一边进行运动操作,一边要进行思维,领会动作要领。这既培养了小学生的动作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运动后,当小学生再次回忆动作过程时,就对具体动作和形象形成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促进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简言之,体育能促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灵活。

3.1.4体育运动、游戏和比赛能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个体为了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展开思维想象,产生独特、新颖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能力。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是某些人之能力的整合。具体地说,创造力可解析为六种主要成分,即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由于体育项目的不同,因此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小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会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乒乓球能培养小学生的敏感性和灵活性,体操能培养小学生的流畅性和独特性,围棋能培养小学生的再定义性和洞察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都能得到极大的训练,不断提高脑中枢传输速度,使思维更加敏捷,综合分析能力增强,有利于牢固地掌握知识,达到提高智力发展的目的。

3.2小学体育教育形式的创新思维促进作用

小学生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锻炼身体、活跃身心、促进生长、放松身心、活跃思维、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小学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外教学形式,通过课外的体育活动来实现。课外教学形式一般有三种:单个、分组、集体。

3.2.1单个教学形式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一般是让小学生独自去进行的一些体育活动,在进行中会发生两种可能:一、小学生会感到很茫然而不知所措;二、会促使小学生展现其想象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种形式的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在于给小学生较大的空间和余地,给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较大的展示空间。

3.2.2分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每组按照随机的形式组成或者按照特定的要求分组。分组形式可以展示团队协作精神,将团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其中尤其能将创新能力强、执行力强、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的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分组形式的创新思维促进作用在于激发不同的创新思维,最终形成比较可行的方案。

3.2.3集体教学形式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集体形式是较难激发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因为集体必须按照较多的规则进行,否则就难以进行集体性的活动。然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对集体没有很强的概念,他们受集体的约束性比成年人少,所以并不阻碍他们在游戏和体育比赛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其良好的创新意识可以继续得到发挥。对小学生而言,在不强制灌输集体规则的前提下,即能克服这一不利条件,使其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尤其在一些团队协作的游戏和比赛中,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是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情境。

小学体育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思维交流情境。教育的环境不仅可在室内,更多的是在室外,不仅注重个人能力,更注重团队协作。因此,小学体育教育形式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交流和启发环境。

3.3小学体育教育内容的创新思维启发作用

小学体育教育内容主要以游戏和比赛为主。柏拉图定义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在这一模拟活动中,小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内容的创造者,这些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趣是由活动主体所决定的。因此,游戏对小学生创新思维促进作用体现在它使小学生成为了一个有意识的独立的活动主体,使其在活动中独立发挥其意识能动性。因此,游戏为小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促进的平台。

体育比赛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在现代小学体育教育中将复杂和具有对抗性的体育比赛转变成简单和没有或者很少对抗性的比赛融入到小学体育教育中。转变后的体育比赛兼具竞争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因此有效激发了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在体育比赛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在运动中促进了大脑的兴奋性,有利于思维的兴奋和活跃,使思维更加敏捷。为小学生开启创新思维起到了基础性的促进作用。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体育教育对小学生创新思维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这些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感知、良好的记忆、敏捷的思维,为创新型人才打牢了创新基础;二、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交流和启发环境;三、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启发创新思维的平台,促进了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展开。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应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http:///view/553529.htm

[2] http:///content/2008-08/05/content

_14037564.htm

[3] http:///rolling/201207/09/t20120709_169048

42.shtml

[4] http:///view/389807.htm

[5]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