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花样篮球教学计划

花样篮球教学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花样篮球教学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花样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学校工作计划精选一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全民健身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设和管理,在改善体育基础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并协调各部门组织开展好学校的各项体育常规工作。使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以竞赛活动为抓手,增强全校师生强身健体的锻炼意识,协调好学校工会抓好群体工作,进一步发扬我校武术传统特色。

2、体育学科要继续加强学习、研究,规范体育课堂教学。

3、抓好各校级运动队的训练,在区级比赛中能出尖子选手。

4、面对场地缺乏情况,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规范体锻课活动,加强课间游戏设计开发,控制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体育教研活动,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学校体育教研组要再次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各年级教学计划,按体育教学常规的要求,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2、本学期在学校场地有限的情况下,每位体育老师要依据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切忌放羊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思维,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研究现有场地的体育课活动设计,确保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3、加强科研意识,在学科教学中继续渗透学生好习惯践行课题研究的内容。每位老师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认真撰写论文。

4、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为切入口,建立检查评估制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为目标力争使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稳步上升。

5、加强学科的常规检查,本学期体育老师在室内上课的时间增多了如何上好室内课,课前要充分设计好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要利用现有的场地互相协调好,确保正常的教学,同时还要加强师生课堂安全意识,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二)、加强学科建设,争创品牌亮点

1、加强体育学科组的建设,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到位。如何争创学科的亮点、创建优势项目是本学期学科工作的一个重点。

2、体育组现有的资源要合理有效的重组整合,争取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三)、抓好群体工作,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1、加强课间操的日常管理。继续抓好课间操的进出场(快、静、齐)及做操质量,护导老师、班主任、广播操检查评分员,体育老师都要准时到岗,并在学生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2、组织开展好学生的体锻活动,任课老师要与体育老师密切配合,按体锻活动表有组织的进行课外活动,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3、组织开展好每月小型体育竞赛活动(因场地原因,本学期组织竞赛的方式会做相应的调整,具体见体育组的通知)学校坚持以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有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开足体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每月安排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活动要常搞常新,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力争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锻炼氛围。

4、抓好日常业余训练,体育组要组织安排好校队训练工作,学期初,认真制订好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体育老师要协调好各部门工作,经常、积极、主动和班主任、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并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使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得到保证。训练时要根据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确保运动能力稳步提高。争取出尖子选手。

5、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学校工会要认真组织好教工的文体活动,抓好每天教师早操的质量,体育组要协助工会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教职工的体质。

(四)做好场地器材管理,体育资料整理工作

1、体育器材室配备专人负责管理,负责协调好器材的使用、保管及器材室的卫生工作,每天出借的体育器材要执行登记归还制度。

2、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体育竞赛活动资料的搜集,以及在12月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输入上传工作。

(五)、开展大课间活动。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工作:

1、围绕新大纲要求,修订制定大学体育教学计划。二年级实施选项课教学,根据学校各项资源尽可能多的开设选项项目。

2、鼓励老师开设形式多样的公选课项目,为学生服务。

3、教研活动要有突破,形式多样。主要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上加大力度,教学研究上有特色,并加强检查和质量监控。

群体工作:

1、规范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对测试不合格的学生进行辅导和补测。合格率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的标准。

2、群体方面,组织大型比赛6项,分别为田径运动会;迎新篮球赛;11制足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冬季长跑比赛。

3、指导好学生俱乐部的各单项比赛。

竞赛、训练工作:

1、抓好常规训练队的训练。做到开训前有计划、中期检查及期末测试总结。

2、组队参加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学校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尽可能的参加多项比赛。争取团体总分进入同等学校的前列。

科研工作

1、组织申报校级精品课程,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

2、组织申报省级规划课题、科研课题和教改课题。

3、争取在省级以上刊物15篇。

迎评工作

1、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体育方面工作)。

2、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评估工作(省教育厅)。

具体安排

1、开学前安排好课务,上学期由教研室申报下期开课计划,根据教务处发放的班级及课表,要求第一周教学工作进入正常轨道,包括教学文件的制定、选项教学班级、课表调整发放等,严格按教务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2、训练队的确定:根据全年计划和参加省大运会的要求尽早组队训练。其他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组队训练,老师进行辅导。

3、群体竞赛活动(预计活动项目,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经费情况有所变动,再进行申报):

校级比赛: 四-五月份 11制足球赛(男子)

五月份 春雨杯 羽毛球赛

六月份 毕业杯排球赛

九、十月份 迎新篮球赛

十月份 学校运动会

十一月 冬季长跑比赛

俱乐部活动: 三月份三人制篮球赛

六月份 俱乐部活动月

十一月份 七人制足球赛,乒乓球赛

十二月份 俱乐部活动月

4、参加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

项目:田径、羽毛球、健美操、(篮球、足球、定向等项目另定)

具体参赛时间以教育厅通知为准。

5、体质测试安排: 9-11月进行

6、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评估工作

学校工作计划精选二

20xx年我校的体育工作,以区教育文化体育局20xx年工作思路和局体育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实验,与时俱进、锐意创新,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认真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校训。我校体育工作要继续坚持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法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推动我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体育教学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区教育文化体育局20xx年工作思路和局体育工作计划,充分认识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加大对体育学科课程改革实验的力度。

2.深入探索,成立课题。我们要结合本学科特点,以体育教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抓手,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规范常规,注重预案。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目标,我们应重视课堂教学的规范化,从认真备课、设计教案、抓好教学常规入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安全保护措施,以科学锻炼身体为思想指南,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

二.学校群体工作。

1.体育教研组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要认真制定出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各项计划,对所订计划的执行情况要有检查、有总结。

2.抓好学校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做到教师落实、场地落实、器材落实,在确保学生活动开展的同时, 要强调安全教育。

3.继续开展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安排好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每周各班进行一次乒乓球活动,组织和管理好学生的活动,注意节约能源,能不用照明的尽量不用,并做好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台帐。

4.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年度我们将根据区体育工作的计划,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安排乒乓球文化节和花样跳绳活动,使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入,成为学生乐于参与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5、举办第七届学校体育健康节,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本届比赛要在前几届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安排学生感兴趣、喜欢参与的项目为活动载体,尽可能吸引每位学生参加。今年是大届,我们要精心策划好开幕式,做到隆重、和谐、快乐、健康,使广大师生充分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使体育文化逐渐融于校园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品牌。

三.竞赛训练工作

1.抓住重点。根据区竞赛计划,组建好比赛队伍,抓紧训练,积极参加各项比赛,争取获得好成绩。尤其抓好乒乓球队的建设,在区内继续确立领先位置.

花样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本校对新课程的研究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更好的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理有效地开发学校体育资源,把学校体育资源通过校本化管理,把实践经验上升为校本教材。通过校本教材实施教学,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完善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校本教材开发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校本教材的开发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它是开发校内外体育资源,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校本教材的研究,也能促进许多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校本教材的研究过程,也是体育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能使体育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趋向合理,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丰富经验上升为理论并进行推广,更有助于教师更加积极有效地吸收、消化已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体育实践,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别人的经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特别重要的是,体育教师从事校本教材的科学研究,也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

因此,大力开展体育校本教材的科研活动,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校本教材的科学化进程,对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历程,跟大多数学校一样,实际沦为中考科目的“陪衬”,存在着种种缺陷:体育教材功能与教学目标单一化;体育教育思想教条化与教材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过程规范化与技术化;体育教学组织纪律化与教学活动僵化;教学评价单一化与片面化。随着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中学体育教育与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着体育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不是简单地给以往的“选修课、活动课”换一个“标签”,它是一场以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观念为重点的体育教育思想,在全校师生已形成一个共识,它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是学校体育改革向深层次探索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二、我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法

(一)课程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校本课程要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此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所选教材真正满足本校学生的需要,能促进当地学生各项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材的适用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体育教材上进行延伸,如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跳绳、踢毽子、花样兔子舞等校本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校本课程则关注独特性和差异性。渴望交往成为中学生最强烈的心理需求,热火朝天的网上聊天就是这种心理需要的延伸,渴望与对方的沟通,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

调查表明,我国现行的国家体育课程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与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国家课程基本上以较发达城市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没有充分考虑城乡学校和学生的差别,因此课程的实用性不强,很多内容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入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充实教材,让各种传统的、特色的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如:球类、踢毽、跳绳、兔子舞等。

(三)重视教师资源的利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来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者,他们的自身素质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因素。许多课程研究专家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改革;缺少教师的改革,任何课程改革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因此我们要求体育老师:

1.用心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校本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理解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第二,体育老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2.制定校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这些教学计划能较好地适应课程标准及其目标体系的贯彻,教师能从学习上把握教材及选用和开发教材。

3.重视健康理论知识课。首先,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理论课要与教材组合:体育理论课是由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二类组成。让学生了解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既要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个人生活卫生、公共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同时也要了解一些运动锻炼的知识。

4.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注重因材施教。以我校为例,根据我校特点,确定了两个必修项目(田径、健康知识),五个选修项目(篮球、足球、排球、跳绳、踢毽),且每个项目分三级不同水平的模块让学生选择,在实验阶段,为了更有效地组织教学,稳步推进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转移或形成稳定的兴趣,即有些学生选学一个项目的一个水平模块之后不可能再选,而有些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可能继续选修同一项目,因此,我们根据目标的整体性、项目内容的系统性和递进性这一指导思想及传承体育文化、普及体育知识和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三个层次,从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增强巩固兴趣形成专项特长出发,本着逐步发展的实验原则,对同一项目的模块教学设置了三级学习水平,原则上学生起始选择的学习内容必须从学校提供的选修项目的水平一学起。

5.主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健康体质。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课常采用传统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由于对堂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掌握方法,以适应时展的要求,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例如,采用培养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激励”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并能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6.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助手,提倡多种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如篮球、足球、趣味运动、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举办田径运动会,或建立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四)合理利用和改造学校及周围环境的场地、器材资源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条件不同,学校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时也应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赶时髦一哄而上,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地方的风土人情整合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不同的体育项目需要不同的场地和器材,合理利用和改造学校及周围环境的场地、器材资源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突破口。不同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和办学条件相对较弱,要尽量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登山、象征性长跑、趣味运动会、橡皮筋等就是很好的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同时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我校就是广西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我们可以在田径专项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推广学校的传统项目,有针对性的安排教材内容,普及运动技能和知识,并抓准时机选择我校运动代表队队员。

(五)给学生一个创新发展的平台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也应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校本课程要打破传统课程的设置模式,在学习内容选择方面要以“菜单”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不断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学生的学习、参与是主动活泼的。在学习方式方面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发展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创造式学习,不要让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老师的预设的框架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锻炼中掌握技能,并能有所创新,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1.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使体育教师更能注重利用多种方式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健康意识,愉悦了情感,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研究,使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合作、竞争意识。通过教学模式的探索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究者”,建立了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2.初步完善了校本教材内容的设置,形成了柳州四十五中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法,建立了学校新的体育与健康评价体系。

3.遇到的难点:(1)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2)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四、总结

通过对校本教材的研究,能促进许多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校本教材的研究过程,也是体育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能使体育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趋向合理,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丰富经验上升为理论并进行推广,更有助于教师更加积极有效地吸收、消化已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体育实践,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别人的经验。特别重要的是,体育教师从事校本教材的科学研究,也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

因此,大力开展体育校本教材的科研活动,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校本教材的科学化进程,对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花样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36-0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但是,农村高中学校由于受班级、班额、教师和场地器材诸因素的制约,无法施行选项教学,如何解决此问题呢?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学生在水平五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从而减少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以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一需要,就必须尽可能开设多样的课程内容。在实践中可采用教学内容必选+选项的方式,根据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在一个教学周期内确定一个必选课程模块,如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开设4~5项深受学生喜欢而又切实可行的选项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如篮球、武术、排球、羽毛球、花样跳绳、健美操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自主选择,引导学生在一个教学周期内自主的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选项学习的内容;学生课程选择好后,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中,根据高中学生大都已具备了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在个别项目上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技能和浓厚的兴趣,完全有能力自行学习所选的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采用必选课程以教师主导、学生学练为主,选项课程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同时给予必要的技术和学法指导,提出相应的学练要求和目标,避免对学生在选项课程学习时无序的“放羊式”管理。

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空间

为了能使体育课内选项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开展,必须要有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得以落实。

(一)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堂课中,教师可以安排前半部分以集中学习必选课程为主,如田径、武术等必修课程的教学,这些课程内容对器材等要求较低,学生的练习密度较大,教学组织相对简单,适宜大班化集中教学,后半部分以分组学习选项课程为主,学生分组学练,教师分别给予指导,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运动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各种体育锻炼中去。

(二)分组轮换法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学生选项情况把学生分成人数差不多的两组,一组先在教师引领下学习必选课程所需的基本技能技术,如球类、体操等必修课程的教学,这些课程对技术要求和场地器材要求较高,特别是我们学校,因为没有田径场,所以教学组织相对紧凑而复杂,不过适宜教师分组分别教学;另一组根据选项内容按要求进行自主练习或组织比赛,教师根据时间鸣哨进行两组轮换,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器材少、人数多的供需矛盾,增强了学生练习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理论和教学实际,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运动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保证体育课内选项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具体做法是:

(一)适当提高选项课程的评价比重

必选课程与选项课程分别评价,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性的评价,选项课程可适当加大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知识技能、进步提高、情意表现评价内容的权重,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功能。

(二)加大考核评价内容的的选择性

增加选项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增加学生考核的选择权,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选择考核的内容,根据能力水平提高或降低要求,如乒乓球的考核可选择推挡个数、质量的高低,技术的优劣等进行评定,通过考核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和和选择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对课内选项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及对策

(一)安全隐患

每堂课积极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安全方面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培养责任心强体育骨干,担任每一选项小组组长,负责小组的训练、计划制订、器材的领取和回收以及活动安全,严格选项课程学习时的制度和纪律,学生在教师指定的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学习,并按照指定的分组情况主动参加学习。

(二)自主选项学习时兴奋性过高,必选课程学习时效果较差

教师在教案中要体现各选项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和目标,经常检验,加强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合作精神的相互评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处理好量与强度的关系,对于先选项后必选学习的要指导学生以基本技能学习为主,不得组织对抗激烈的比赛,以至影响后半时的学习。

(三)与同时上课的班级产生了场地、器材冲突时

制定出每一学期,每个年级的具体项目,同一选项课程人数较多可按能力水平分成不同小组,如基本组,提高组等,分别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学期学年教学计划,加强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合理配合使用好有限的场地器材设备。

(四)少数学生选项不明确,每次参加不同选项课程,器材损耗较多

花样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教学常规是教学的根基,落实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近年来,大荔县教育局将落实教学常规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从规范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人手,集思广益,制定了《大荔县中小学教学常规》;汇聚全县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200余人,编写形成了覆盖义务教育段各学科的《大荔县中小学学科教学指导标准》丛书,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由大化小,由粗化细,由学科到章节到每一堂课,“手把手”地指导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知识点和基本教法,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怎么练、怎么评,为广大一线教师规范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强有力地促进各学校进一步明晰落实教学常规的工作方向,把落实教学常规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精、更实。

变革初期大荔县教育局领导班子马不停蹄地深入基层。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改什么?怎么做?在苦苦的思索中追寻,在激烈的碰撞中捕捉,在反复的论证中聚合。“保基本,重建设,强管理,提效益”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深入推进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大荔教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不断明确。

大荔县教育局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反思、修订和重建。从机关建设与管理、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学校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系统竞争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制定了《大荔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大荔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常规》等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大荔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常规》(修订):1.学校领导的管理常规。2.教职工的管理常规。3.学生的管理常规。4.德育工作的管理常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5教学工作的管理常规。6.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常规。7.艺术工作的管理常规。8.安全工作的管理常规。9.校园的管理常规。10.财务财产工作的管理常规。11.后勤工作的管理常规。

《大荔县中小学教学常规》(修订):1.基本教学原则。2.教学计划管理。3.教学过程管理。4.课外辅导常规。5.考试常规。6.学生评价常规。7.教学研究常规。8.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常规。9.管理督查指导常规。

提高教学质量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不断前行。在已构建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制度之中,有一项是大荔教育矢志不渝的坚持,并以超强的行动力不断推进,那就是必须扎扎实实抓常规,踏踏实实依靠常规落实提质量,一蓝苦,不容含糊。在常规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用制度激励,用制度约束。翻阅《大荔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大荔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常规》,可以说常规管理的理念几乎贯穿到了每个细节。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常规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备课一上课――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的落实上,及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管理上。凡是教学质量好的,无一例外,都是教学常规做得扎实,管得有效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平时的一砖一瓦,哪来教学质量的高楼大厦。可以说对学校的考核细化到了每周是否召开周例会、班主任会,每两周是否组织教研组长会,会议是否有详细记录的程度。对教学管理的考核具体到了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每个环节。

绩效考评管理机制,是激励先进、惩戒后进的有力措施。如城关中心小学制定的《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教育教学表彰奖励方案》《教师、学生学科竞赛、评优奖励方案》《我的最优秀教学活动评、比、看奖励方案》《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等。都对教师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城关中心小学每学期拿出来10万元奖励、激励教师,在强大的激励机制推动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这样的努力给大荔县带来丰硕的收获。2014年高考,大荔县600分以上考生比上年增加36人,二本上线率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2015年高考二本上线率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一本上线率同比提高了3.1个百分点。中考成绩跃居全市第二,500分以上考生较去年增加285人,全市前10名大荔县占2名,前100名大荔县占23名。优异的成绩,让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对全县教育系统进行重奖的决定。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一个带有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很多地方基础教育生态遭遇冲击,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流失,形成恶性循环。但在大荔县,城乡教育同步协调发展的局面却已初步形成。

截至2015年全县累计实施了119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拆除了8万多平方米的危楼校舍,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县教育局要求全县所有农村新建学校标准全面向城区学校靠拢,确保建成一所,达标一所。与此同时还为农村学校添置图书10万余册,增加部室60个。添置多媒体教学设施550套,更换桌凳9600套,生活柜450个,架子床500套,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为了提升农村教师待遇,大荔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拿出300万元财政用于农村学校教师生活特殊补贴。除城区近郊的4个乡镇外,目前全县农村教师都被纳入了乡村教师生活特殊津贴补助范围,补贴标准也由原来每人每月平均120元提高到了150元。另外,县上出台政策,全面推行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鼓励优秀校长副校长到农村、薄弱学校交流任职,在乡镇内部中小学之间进行教师交流。仅2015年,全县交流教师就达到341人,城乡轮岗校长12名,并把招录的70名特岗教师也全部充实到了农村教学一线岗位,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短缺情况。

教育只有着眼于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大荔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教学“十项活动”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细落实,集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健身技能比赛、教学能手比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大赛、教案板书设计比赛,开展了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比赛、成语知识比赛、综合素质展演,召开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后勤管理观摩交流现场会等,通过比赛、展演、观摩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调动师生全员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大荔中学学生篮球代表队获得高中男子3×3篮球联赛全省冠军;大荔县学生运动员代表队夺得渭南市第五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青少组团体第一名。

直到走进大荔县羌白镇初级中学的时候,记者还颇怀疑眼睛,眼前这学校,哪里是一座农村学校啊?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挺拔雄伟,道路、运动场水泥硬化,绿树成行、花朵绽放、草坪如毯,来来往往的学生非常礼貌地向老师和记者打招呼……张光明校长告诉记者,他来学校已经三年了,实施双常规以来,学校会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的变化,周边村民心明眼亮,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娃转回来上学。从大荔县城实验初中主动转回来的赵英杰同学说:“之前有好兀.个同学都从县城转了回来,听他们说这里有多么多么好,我便也有了回来的打算,给家里人一说,他们都很赞成。”

花样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400人,体育任课教师90人为调查的对象。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收集、整理、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和国内外近五年的相关研究报告、文章,分析了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以及登陆中国期刊网网站,为完成本文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师及大学生发放问卷,并进行了信度和专家效度的检验,结果均符合调查研究要求。本次调查共发放了学生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 有效率达到90%; 为教师发放问卷90份,回收了有效问卷82份,教师问卷有效率是91.1%。(3)数理统计法。对收回发放给师生的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和归纳。

二 结果与分析

1 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运动防护课的现状

对于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大学生们来说,扭伤、摔伤、撞伤、拉伤等各种意外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运动防护课就是针对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及时进行预防以及救护的课程。现阶段已开展运动防护课的高校都是结合了安全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大学生预防和处理体育运动中可能会发生危险的技能,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拟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伤害防护练习,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形成在运动中较强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救护他人的能力。然而,当前大学生对发生运动危险的应对、处理方面的知识,仅靠普通高校设置的公共体育理论课,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从而导致大学生在运动防护的实践技能掌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2 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防护课的满意度

如(表1)所示,通过对已开设运动防护课的高校调查得出的结果,仍有67%的大学生认为对运动防护知识的学习没有满足自身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相关体育运动防护课的知识在已开设的高校中没有得到重视,体育运动防护的知识仅是通过一至两次的体育理论课或一张考试试卷来考核,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对运动防护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使其无法转化理论知识为实践技能。可见,高校运动防护的课程体系仍需改善。在设置的运动防护课中,应使学生懂得运动防护知识的重要性、实用性,还要解决在实际救护过程中技能生疏的问题。遵照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体育课的要求,应明确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程的作用、目的,并使运动防护课的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更为科学、规范、合理,而且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运动防护理论知识与实践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且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以及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表1 高校学生对体育运动防护课的满意度 N=360

3 发生运动遇险时大学生的应对处理情况

由( 表2)可见大学生对于扭伤、摔伤、撞伤、拉伤、溺水等各式意外伤害的处理能力情况。“初步掌握”缺乏操作的人数 占29% ,“会操作的”仅占18%,“不会操作的”竟占了53%。可以了解到,学生运动防护技能实际操作经验欠缺,而体育授课教师则更应加强对大学生自救及互救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学校体育教学的成熟期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在这个时段里,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而且更应学会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险情的预防以及掌握处理运动危险的手段、方法。

表2 学生对运动防险情的处理能力 N=360

4 开设运动防护课的影响因素

从(表3)中得知,在已开设运动防护课的普通高校中,影响开设运动防护课的关键因素是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对传授体育运动防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认识和运动适应能力方面的调控。因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防护教学的重要保障是来源于高校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和大力支持。

表3 影响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的因素 N(学生、教师)=490

注:表中数据为多项选择结果

5 高校开设运动防护课的特色内容

体育运动项目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各运动项目会遇到不同的危险。通过观察发现,相似项目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按照项目的特点进行归类划分,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同场对抗性”项群,像足球、篮球、橄榄球、手球、冰球和水球等项目。“隔网对抗性”项群,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沙滩排球、藤球和毽球等项目。“表现难美性”项群,有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武术套路等竞技项目。“格斗对抗性”项群,包括摔跤、拳击、柔道、跆拳道等项目。运动防护课授课教师可依据对所教授运动项目容易发生意外危险的频率程度进行调控,并运用运动生理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向大学生详细讲述、演示可能导致发生危险的原因和运动过程中身体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从而在第一时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认知;再加上结合学生自身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掌握相应的运动遇险防护措施,使其可以预防并减少运动危险的发生,以及即使发生运动危险后可以自救和救护他人。

6 运动防护课在普通高校开设所需的教学条件

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所需条件包括有教学场地、器材、经费、教科书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学设计、学生运动基础等“软件条件”。

对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所需的教学条件的分析,第一,明确教学计划、设计好教学方案,根据运动防护课教学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的放矢。 第二,高校顺利开展运动防护课还需依靠教学经费的保障,成立以高校领导为组长的学校教学经费保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经费保障的领导工作,确保教学经费使用占学校总开支中的比例。从运动防护课长远的发展来看,还应不断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资金投入和教学经费支出,从而保障运动防护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三,普通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应有较为专业、系统的教材作为参考使用,学校也可组织相关的教师和专家根据自身的情况编写教材。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师资、学生基础等软件方面的分析来看,首先,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是开展运动防护课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领导的教学管理与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比例之间存在着某种间接的必然性,其次,师资水平也是开设运动防护课的重要条件。学校应制定对运动防护课授课教师的外出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的鼓励政策。最后,防护课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要设法让学生们认识到运动防护知识是生活中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从而产生积极学习运动防护课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 结论与建议

结论:(1)丰富教学资源及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运动遇险防护课所需的重要教学条件。通过对运动防护课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高校能够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安全保障。(2)高校开展运动防护课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氛围,以及其他相关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特别是提高高校领导的重视度是非常关键的,运动防护课的开展要取得高校领导的关注、认可、支持。 (3) 高校能够顺利开展运动防护课的最直接动力仍来源于高校大学生的兴趣和社会需求。

建议:(1) 高校运动防护课程的构建和开展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根本任务。(2) 始终坚持将运动防护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运动防护课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安排“个体探究”“小组探究”“集体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在运动防护课中体验到“发现规律”的快乐,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3)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素质与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的编排形式,改善体育场地、器材与设备,使高校运动防护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子朴,孙学明.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构 [J].体育学刊,2012,19( 5):93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