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质疑;实践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一,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质疑,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思源于疑。”所有的思考都源自于对事物的怀疑和质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要其进行思考的对象有所怀疑并质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引发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质疑。必须培养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立即提出探讨的习惯。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引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知识一下子被激活,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时,我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这样,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1.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当然,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

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抓住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利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在开展课程教学训练中实现思维的引导和发展

人的思维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形象思维,一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呈现出多向性的四个显著特征,即顺向性、逆向性、横向性和散向性,散向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发散性思维。一般说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充分,抽象思维不足”。对此本文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小学生思维训练主要是解决两大问题:

1.解决训练方法问题,在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有人总结了四种思维训练方法,即抓口算,训练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抓凑整,训练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勤归纳,训练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设题,训练小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通过教师讲述、教学训练、专题引导和巩固强化等各种途径方法,把小学生由现有的以形象性思维为主逐步转向抽象性思维发展。例如小数中有许多“一题多解型”,这对于开发智力、拓展发散性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位教师教学四年级数学题:“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是指导观察图形,让学生根据题意在原图上画出增加部分,并提示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出了五种以上的解法,让现场所有人为之振奋。这样的例子可信手拈来。

四、在实践中注重灵活模仿,在模仿中出新意

模仿虽然不是创新,但在模仿中含有创新的因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特别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灵活的、思考性较强的模仿,避免机械呆板的模仿,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例如,在教学“有关减法”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先创设猴子卖桃的童话情境:一只猴子有4只桃子,卖了1只,还有几只?让学生列式,然后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并列一个算式。有的学生说:“一只猴子有4只桃子,卖了2只,还有几只?”有的学生说:“一只猴子有4只桃子,卖了4只,还有几只?”还有的学生说:“一只猴子有4只桃子,卖了0只,还有几只?”学生的这些模仿,不都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吗?不都富有新意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小小的新意,不就是创新的表现吗?这样的模仿练习,既巩固了旧知,又学习了新知,同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五、增设问题坡度,开发学生思维的潜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知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策略。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教学设计适当的问题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主动探究。针对知识形成的特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当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不仅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且有助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学生并不是不会思考,而是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动力,没有找到让学生思考的有效途径。可只要我们做到了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轻松快乐,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训练;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学生遇到难题请教教师,有时教师可能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是最后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这是值得初中化学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列举如下几种化学解题思维训练方法。

1.勤能补拙,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恰当的解题方法,这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是分不开的。当然,敏捷的思维需要个人的机智,更需要智慧,然而这也是长期训练的结果,熟能生巧就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我们知道,思维的敏捷必须以正确为前提,首先要保证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正确无误。只有在解题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初中化学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要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只有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掌握解题技巧,即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进学生思维敏捷的良性发展。

2.一题多解,提升思维的发散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必须依托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通过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渐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有这么一道化学题:将6g铁屑投入到100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反应停止后溶液中有铁剩余,过滤后称知滤液质量为105.4g,求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道初中化学题,属于典型的一题多解型题目,可由学生自选角度,教师加以引导:①从反应前后溶液中的溶质入手;②从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不变入手;③差量法;④从反应后的滤液入手;⑤从反应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入手。

3.多思敢疑,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发问,课后也同样如此。在化学课堂上,科任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问题见解,建立起开放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新思路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逻辑性属于抽象思维,是经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结果。事理的前后有必然联系,不存在前后矛盾、断接等问题。教师教学中要适时抓住典型实例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具体问题中,教师要抓住已知信息,准确地利用信息,运用掌握的基础知识对题目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推导,从而有效地化解所遇到的化学难题。例如,在复习O2性质、制法时,可以展示下面的图例然后提问:①O2 的重要性质是什么?②CO、CO2、

4.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初中化学实验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并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或者是小组合作得出结论,从而享受到积极参与的乐趣,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授实验室制氧气装置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用哪些仪器好?②收集氧气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有什么优缺点?③有水蒸气冷凝后会炸裂试管怎么办?通过若干问题的层层推进,制取氧气的装置设计就很清楚了。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寓实验原理于操作之中,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的怀疑勇气、思维能力得到磨炼、升华,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修养,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进一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为他们今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

平面设计主要考查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是技校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化素质。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是创造力的集中表现,通过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等形式,来对人脑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再处理的过程,是聚合思维的集中表现,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集中为一体,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提供了便利。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平面广告设计作为一项集数字技术、电脑技术、艺术创意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对提升品牌销售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该项课程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平面广告设计的效果,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直接关系。目前,技校的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了平面广告设计的理论知识及设计软件操作方法,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提升,但是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却较差,审美水平、想象力及思维创新力都相对较差,导致在进行平面设计时,无法实现创新,模仿他人现象频出,不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基于这一现象,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诱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便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独创性及新颖性思维成果,推动平面设计行业发展。

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形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具体的内容及形象为主的思维心态,通过对触觉、听觉及视觉进行再利用的过程,来完成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提升信息加工及处理能力,要明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提出合理化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艺术形态的合理构建,提升平面设计教学效果。形象思维自身展现出了较强的细节性、可感性及直观性特点。形象思维训练和培养作为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促使设计人员洞察力及想象大大提升。另外,基于形象思维能够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给人们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强化人们的视觉感知能力,增强对图像的认知及理解能力,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去,提升广告设计创意效果及广告的宣传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时,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自然及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观察,能够直观地了解社会活动,强化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让学生观察美丽的景色,从景色中提炼出素材,将素材融入平面设计中。并要求学生大量使用图像,将图像与产品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人们能够透过图像了解到产品的含义。并且通过将身边的素材融入产品创作中,增强了人们的亲切感,有助于提升产品价值。

(二)聚合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聚合思维主要是指将广阔的思路汇聚成一个焦点,通过对现有的资料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来得出一个逻辑结论,该项结论具有方向性、逻辑性、条理性。在进行广告设计中,会使用大量的色彩、线条、文字及图形,将这些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来构成特定的空间布局,实现对空间的有效布置。聚合思维设计强调对创意构思的表现,在设计过程中,要满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坚持整体布局方式,凸显广告的独特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聚合思维训练及培养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广阔的思路汇集在一起,强调收集信息的重要性,基于综合考虑及权衡,构建准确性及合理性的设计方案,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及处理,采用概括、归纳及类比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教师收集了手机平面宣传广告,例如,OPPO手机、ViVO手机、华为手机、苹果手机及小米手机,同类商品广告设计方法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让学生找出这些平面广告存在的本质特性,对共同点及不同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自己的想法整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广告设计建立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路融合进去,最终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法。

(三)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指设计者要凭借自己的直觉、想象力、联想及灵感等多方面的因素,来构建出新颖及独特的思维模式,该种思维方式展现出独特性、流畅性及变通性特征,是创造者思维本质特征的集中展现,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设计灵感。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要求学生各项设计工作要建立在已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自己的思维融入实际的创作中。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设计主题,产品为辣椒酱,定位为辣。首先要求学生进入角色。明确辣椒酱的定位,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总结和归纳,在脑海中搜集有关辣椒酱辣的词语,红、热、上火、爽、流泪等。其次,对学生进行变通性训练。以上每个词语又能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及联想,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力,如辣能延伸出来的词语有红—过年—喜庆—春晚—唱歌———辣妹子—宋祖英;还能延伸出热—出汗—空调—凉风—沙尘暴;上火—长痘—丑—面膜—护肤品。通过该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四)联想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联想思维主要是指受某种外因影响,避免在不同的表象下,人在记忆表象系统下所产生的一项联系性思维活动,联想的方式包括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及相似的其他现象等。能够透过相似的现象推理出深层次的逻辑内容,进而来产生某种新设想的过程。联想是想象思维中的重要工作,通过联想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新的事物,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更具跳跃性,使学生在纷杂的事物中,探寻事物的本质特征,了解事物之间的内部关系,将原本不同的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提升问题解决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联想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时,要选择一个主题,从而使学生联想出更多与之相关的主题。例如,在NINEWEST平面广告中,用双手摆出女性穿高跟鞋的姿态,广告语为用手做鞋,寓意是用灵巧的手创造出完美的鞋。再如,在沙宣洗发水的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十只手指向上拖住瓶底,手指头向上联想成梳子,广告的寓意是用手将秀发梳理柔顺,展现出了洗发水柔顺的功能。

(五)跳跃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想象力是一项抽象性较强的概念,通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相关方法对事物进行创造,进而来提升事物价值的过程。联想法是平面广告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跳跃性思维,进而来完成对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该种思维方法将学生从禁锢的思维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思考的机会,解除了学生的思维禁锢,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目的,更快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能够快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六)收敛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收敛思维主要是指引导学生对已经存在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理解,通过对事物探寻的过程,来了解广告的设计意图,寻找广告设计中的事物特征,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综合思考能力,能够通过思考结果,来完成对事物的调研及批判,提升广告设计效果,为平面广告设计提供策略。收敛思维自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教师在运用该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针对课程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确保提出的问题能够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不受课程内容的束缚,与学生共同来找到探究问题的答案,并结合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设计出极富个性色彩的平面广告设计方案。王老吉平面广告设计中,将水、太阳和椰树作为主元素,中间的广告语为“青春正能量,我的王老吉”,与年轻人的思想不谋而合,整体的画面给人以年轻和青春的感觉。还有一则王老吉广告,将正能量作为标语,在平面广告上的宣传语为“奔跑吧,来一罐冰爽王老吉,拨开迷茫,青春向上”,平面广告的主要寓意是向人们传递正能量,给人们带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通过讲解这两则广告,让学生了解广告的设计意图,寻找两则广告中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进入思考。

(七)逆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转移性思考法是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一项重要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转移学生思维的形式,来达到对学生进行训练及培养的目的。除了引导学生从正面看待问题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广告设计,以一种侧面表达方式来看待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和判断。通过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和培养的过程,打破了常规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摆脱束缚,有助于提升平面广告设计效果及设计质量。逆向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广告设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侧面思考问题,并将思考的问题融入平面广告设计中,通过逆向性思维设计方法,使人眼前一亮,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促进产品销售。本文从想象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跳跃思维、收敛思维及逆向思维七方面来论述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创造性思维作为平面广告设计的艺术核心及艺术灵魂,广告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大大提升,确保设计出来的平面广告更具有艺术性及创意性,提升平面广告价值。

参考文献:

[1]章婷.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6(9):176.

[2]陈铭.浅谈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J].大众文艺,2016(5):249.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思维训练;头脑风暴法;戈登技术

一、创新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推动力。”在信息社会中,设计师要着眼于从有形的世界创造无形的世界,这种创新能力无疑是设计的灵魂。工业设计就是要将科技成果的创新变成人们生活所需的物品,从而改善和引导人们的生活。

工业设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的是设计思维的发展,创新设计也就是设计思维的创新,是个人素质、能力、文化积淀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框架,提出新见解、新方式的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工业设计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二、影响工业设计教育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应试教育对设计类学生的负作用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试教育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完成作业的学习方式,学生很少自主地安排学习,学生的学习都是教师推着向前走,这是一种极为被动的学习方式。应试教育强调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以至学生对事物认识脱离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式,对创新问题缺乏动力和兴趣,他们普遍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这正是设计类学生最容易陷入的误区。设计是一种造物活动,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的最大禁忌就是盲目的跟从和模仿,真正的设计是勇于突破现状、打破常规,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着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家长式的教学模式,多采取启发式、研讨式的授课方式,增加实例教学内容,拓展实践空间,启发学生运用思维规律去激发创造的潜能,指导他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设计人才。

(二)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因素

工业设计教育是现代型的设计教育,更是未来型的设计教育,从教学模式上讲,工业设计教育不能封闭于高校内部。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很难令社会满意,设计教育存在许多滞后于社会需求的问题,其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紧密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多数学校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学生对所设计对象本身缺乏深刻理解。因而,设计的作品往往流于肤浅和平庸,缺乏创新力。工业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在教材、教学场地和教学方式上须加以创新。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互连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给设计教育带来新的教学方式,设计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师讲一本书,学生学一本书的教学历史,而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了解更多、更广、更新的知识。但是大多院校没有全面引进相关联的教学新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和课程设置上几年如一日,很少进行调整,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学生停留在旧知识体系下,而学不到最新的知识,使教学和社会脱节。

(三)课程设置的因素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决定着学科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进入信息时代后,工业设计学科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呈现出文理结合、工艺结合,学科之间日益综合化和多样化的趋式。近年来,我国的许多院校已经意识到将工业设计与其他学科整合、交叉学习的重要性,打破过去专业方向各自为政的条块计划,共享课程资源,既为教育提供丰富的横向资源,也为专业方向的深化教学创造纵向发展的空间,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工业设计教育改革、教学理念、内容和运行机制走出一条新途径。

三、以产品设计课程改革为例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体,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方法,没有创新意识,就很难充分发挥思维创造潜力。据调查,通过合理的训练可以提高创造潜力。工业设计教育应该设立创新思维开发课程,如设立创新方法与技巧、创新实践活动等课程来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策略,创作灵感有时如风暴疾驶而过,闪动的创作火花需要教师呵护、鼓励才能结出丰硕成果。教育教学中要杜绝扼杀有不同主见的大胆创新者。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训练方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

“头脑风暴”是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通过暂缓作出评价,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为此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规则:

(1) 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

(2) 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 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

(4) 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头脑风暴法会议过后,列出一系列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根据问题本身的限制,包括经济、时间的限制,以及伦理道德的要求,选择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在产品设计课上我们举出0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就是联想创新设计中心100多位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用户研究人员“头脑风暴”的结果这一实例,来引入“头脑风暴会议法”的理念。奥运火炬的设计初期,经过联想设计团队的头脑风暴法,提出了祥云、凤凰、长城、糖葫芦、卷轴、Purefire、风筝等多个方案(如图),后来又经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形成表面蚀刻造型祥云图案纸卷轴造型的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奥运火炬设计方案。……

在产品设计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头脑风暴法”在学生的灵感创意阶段非常有效,由于头脑风暴没有任何约束的规则,学生们能够更自由地思考,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当同学们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就大胆的说出来,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来,但不进行批评。只有头脑风暴会议结束后,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思维,开拓了思路,加强了交流,受到学生的好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戈登技术”是美国学者戈登于1961年提出了一种与头脑风暴法不同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技术。运用头脑风暴法时,教师在讨论问题之前向与会者或学生提出完整和详细的问题。但在使用戈登技术时,只提出一个抽象的问题。例如,当要讨论停车的问题时,先只提出“如何存放东西”之类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存放东西的各种方法。随后,教师缩小问题范围,如提出“要存放的东西很大”。然后,进一步缩小问题的范围,提示“东西不能折起来,也不能切断”,最后提出停车的问题。再例如,要研究剪草机的改进方案,可提出“用什么方法把东西断开?”随着学生的自由想象,会产生剪切、刀割、冲开、锯断、扭断、拉断、砍断、电解、激光等许多方案。待积累到足够数量的方案后,教师再向学生公布,最终设计的目的是设计更好的剪草机。这时,再引导学生进入深入的思考,舍去那些不可行方案,对可行方案再进一步展开,最后就可以提出采用理发推子形式的锯齿形刀片、镰刀式旋转刀片、圆盘式刀片等各种具体方案。最后,通过更深入、更具体化地研究与试验,则可得出最佳方案,进而设计出更好的剪草机。在产品设计教育教学中戈登技术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常把它运用在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课堂实践,使学生学会并在设计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设计,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水平。

“把思维变成生产力”是个极有创意的新观念,表述了科学、艺术、教育之间以思维为本质而必然联系的新思想,也是对人才,特别是工业设计人才的素质提出的根本要求。肩负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工业设计人才重任的大学教育应该首先高度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后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为更多的中国产品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奠定人才基础。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知识及创新,我国的工业设计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工业设计的发展与改革,现代我们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生学会思考,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扩展设计思维的创造空间,呈现出好的设计作品来。

参考文献:

[1]郑建启,李翔.设计方法学I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2]李艳提高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3):65―66(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济南卫生学校)

[3] 浅谈研究性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7年05期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篮球战术;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38-01

篮球是中学生体育必修的课程之一, 也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运动。但在篮球教学和比赛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学生战术运用生搬硬套,实效性差;不合理的跑位接应多,防守时不知如何选位等问题。而这些战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竞赛规律的认识不足。中学生处于基础训练阶段,所以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与运用方法。

1.篮球战术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放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战术和技术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篮球战术意识来源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变化着的客观事物的初级认识过程,产生于运动员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高级认识过程,并通过运动员的具体行动表现出其主要的特征和作用。

2.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性

2.1从篮球比赛中的作用看,培养战术意识是关键的。战术意识被人誉为运动场上的"活灵魂",是运动员高度智慧的结晶。战术意识与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智力能力相适应, 战术意识的强弱,往往是衡量一个球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认识战术意识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影响,关键是要摆脱"意识会在训练比赛中自然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束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律去指导训练,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讲清战术意识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

2.2从篮球运动的特点来看,培养战术意识是必需的。篮球运动激烈、对抗、复杂、多变的特点决定了比赛是瞬息万变的。在比赛中队员要根据场上不断变化的情况采取正确、果断的行动,才能取得"攻必克、守必固"的效果。如果缺乏战术意识,就只会蛮干、硬攻,既消耗体力,又往往事倍功半。同时,篮球运动作为集体运动项目,不仅要使队员融入到整个队伍当中,而且要使自己成为有独特个性的个体。这些都要求队员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战术意识的形成是思维活动在执行战术行动中的具体体现。

2.3从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来看,培养战术意识是极有可能的。中学生运动员的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并逐渐占主要地位,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已能帮助他们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中学生运动员的观察力的准确性和持久性也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对训练中出现的情况,既好奇又困惑,正是摆正和增强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当然,由于这个时期接触的技术、战术都属于基础性的,他们的思维能力必然受到一些限制,而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教练员必须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反复训练、举一反三,不仅让学生学会多种战术,更能深入领会这些战术意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加强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比赛时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以沉着应战,超常发挥。

2.4从中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内容来看,培养战术意识是切实可行的。战术意识是抽象的,只有在技术、战术的运用中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技术、战术训练中培养战术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运动技术的形成是动力定型建立的过程,是在感性知觉基础上建立生动的表象,并经过思维加工而成的,所以,技术的形成既是强化动力定型的过程,也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即技术意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技术训练切忌成为简单的机械式操作或单纯的增加次数、延长时间,而是要在技术动作练习的同时,经常地、反复地进行讲解、分析、强化,使中学生运动员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同样,在战术训练中,无论是二、三人的配合,还是全队的整体配合,要运动员明确各自的职责、行动线路、配合形式,通过战术分析,加深对战术内部规律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战术思维能力;要不断地加强训练的要求与难度,通过训练培养他们在复杂条件下分析判断形势、估计预测形势变化以及迅速果断作出决策的能力,从而提高战术意识的实效性。

3.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对策

3.1对学生进行战术配合的训练。战术配合通常是指两个或多个队员,在战术行为上相互协作进行战术活动的行动方法,通过在教学比赛中的战术配合来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首先抓好个人技术训练,把学、练和技术应用结合起来,进行篮球战术意识的熏陶和渗透,有意识地全面掌握和巩固动作技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观察是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窗口,是形成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判断各种反应动作都源于观察,培养观察力和强化视野训练,以提高学生对场上复杂变化的分析判断力。例如:在传球时要观察防守队员,在投篮时提前观察同伴以及对手的情况,以便投篮受阻时顺利将球传给同伴进攻;如防守持球突破队员,要观察对手的面部表情、脚步移动以及可能采取的假动作等。

3.2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整体战术意识。整体战术意识的训练需要以整体、系统的观点加以分析,其立足点是个人技术、战术行为和集体配合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个人和配合训练时,全队攻守战术意识的主要形式、方法、变化就应存在于教师的训练计划中,并贯穿到学生的个人技术训练、战术行为和集体配合训练之中。

3.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篮球战术意识形成的关键,是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培养和探索,教师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战术的概念、战术的形式等用形象的语言传授给队员,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教师在比赛前的动员工作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根据对方的情况有意安排战术配合的重要时机。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习 培养 知识 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归结为:传授知识、树立观点、训练方法。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而思维是核心。思维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要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从基础知识入手,在点请、点透知识的同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准确、深入、灵活地把握概念及规律。 例如学习《功率》时,我们可以这样做:1、功率概念及引入2、功率的物理意义3、推导功率的公式4功率的几种计算方法及区别5训练: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A为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经时间t,求重力的平均功率和t秒末的瞬时功率。[P=(mg2tsin2α)/2;P=mg2tsin2α]

由于学生对公式P=Fv较熟悉,而对该公式的应用条件:F与v在同一条直线上接触较少,这个训练题能使学生对功率概念有一个深刻、全面的理解。同时,拿出真伪难辨的东西让学生来识别,能暴露出学生糊涂认识,加以纠正,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领悟、理解和记忆。

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听学生反映:物理太难了,老师讲课时听着都明白,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哪里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呢?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使思维活动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先不讲给他,可以让他先思考所问题目考察哪些概念,如果概念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其次,学生遇到了问题,要让他弄清楚物体在什么条件下,物体遵从什么规律、用什么表达式才能表达这一规律,物理过程清楚了,题目也就容易做了。

例1、如图所示,电容器极板间有一可移动的电解质板,介质与被测物体相连,电容器接入电路后,通过极板上物理量的变化可确定被测物体的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不变,x变大,有电流流向电容器的负极板

B、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不变,x变大,有电流流向电容器的正极板

C、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不变,x变大,电容器极板上带电荷量增加

D、若电容器极板间上带电荷量不变,x变大,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此题应弄清楚电容器电容的概念以及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平行电容器表达式C=Q/U、C=εS/4kπd的应用。由题意得x变大则ε变小,根据C=εS/4kπd 得ε变小则C变小,由表达式C=Q/U得U不变C变小则Q变大;Q不变C变小则U变大。结合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可知A正确。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多方位思维。一般物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不止一个,分析问题是要广开思路,进行全面考虑。例如功的求法在高中阶段有四种方法:

(1)W=fscosФ(适用于恒力做功)

(2)W=Pt (P恒定)

(3)W=Ek2-Ek1(恒力,变力均可)

(4)W=qU(电功)

求功时,具体用哪种方法,只要看条件,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例2、悬挂于轻绳下端的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竖直位置,慢偏移Ф角,设绳长为L,球的质量为m,则F所做的功为:( )

A. mgLcosФ B. mgL(1-cosФ)

C. FLsinФ D. FLФ

此题属于变力做功问题。上述方法(1)(2)(4)显然实行不同的。由方法(3),即动能定理:因动能变化为零,可知合外力对小球做功为零,那么F所做的功与重力所做的负功大小相等,也就是等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可求得B答案正确。

三、多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

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动脑,找出教材中的关键之处,从而能理解教材,使学生有问题可想,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另外,引导学生敢于做综合性强、考查各种能力集于一体的题目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维要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对习题的设计要掌握好尺度。例如处理电磁感应与力学相结合的问题,可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电磁学部分思路:

①找出谁相当于电源,分析电路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

②选择公式求出感应电动势(E=nФ/t E=BLV);

③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理顺电学量之间的关系;

(2)力学部分思路:

与力学研究方法相同:明确研究对象,搞清物理过程,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这里应特别强调伴随感应电流而产生的安培力,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的导体受到的安培力恒定,变速运动的导体受的安培力随速度(电流)变化而变化。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的动态分析思路方向是:导体受力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通电导体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变化…周而复始,循环结束时,导体达到稳定的运动状态。

四、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法

由于思维方法的不同,做同样的一个习题,有的同学可以很快完成,有的同学却完成的比较慢。物理中有很多同类的习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例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习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和步骤解决:

(1)确定圆心的位置,确定圆半径,画出运动轨迹。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往往往是运动轨迹画出后,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2)把题中已知量标在图中,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出该圆的可能半径R或圆心角θ

(3)利用公式qvB=mv2/R结合(2)中R求解(R或长度)

(4)利用公式qvB=mv2/R结合T=2πR/v、t=θT/2π以及(2)中θ求解(t)

以上步骤经过举一反三的反复运用,使学生逐渐形成思维定势,一见到这方面的题目就习惯性进入这种思维境界。这样,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逐渐养成了。

五、强化思维训练

物理教学的根本是让学生把生动活泼的现象上升到物理概念、规律,变静态观察为动态现象,又把动态现象变静态处理,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才能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这个飞越过程要通过思维训练来完成。特别是近几年高考加强了对重要现象的考核,这实际是要求学生从给出的物理现象中分析出所给条件,再检索出有用条件,然后用物理规律进行逻辑推理,把考核的起点由知识的运用变为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要求学生具备从独立的文字阅读中建立运动状态、过程的物理情景的能力。

例如,对抽象的概念、规律的教学,可采用类比法。如电场、磁场象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研究风时可从树枝摆动的方向幅度来反映风的方向和强弱;研究电场时引入检验电荷,研究磁场是引入通电导线,根据它们受力的大小、方向来研究电场电场磁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类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难度,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物理概念、规律建立之后,还要进行强化训练,强化思维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巩固,是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讲练结合,讲中练、练中讲,归纳总结加深理解。处理问题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用“一题多解”做到“弄清一道题、明白一串理”;运用“一题多变”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这两种训练都能使学生深刻、透彻的理解物理知识,灵活运用概念、规律解答各类物理习题。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物理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4..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思维课堂 思维教学 对话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63—03

[作者简介]朱潇潇,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讲师(江苏徐州 221000)

思维一词在英语中为thinking,它来源于拉丁语tonge—re。在汉语中,思维与思考、思索是近义词。思维科学认为,思维是人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活动过程,而且是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思维是人类所独享的一种专利,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主要标志之一。一个人能否把握机遇、应付挑战、赢得成功,主要靠的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既来自于遗传天赋,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而且思维是智慧的核心,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所有学科教学活动的基础。帮助学习者形成一种敏锐的批判性的思想模式——怀疑自命的终极真理和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乐于接受不同的选择,承认知识受到环境的约束——是教育过程中的精粹部分。这个目标既适用于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也同样适用于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尤其要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国内外思维教学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思维的认识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教育中应该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公众要求在现有课程中增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内容,甚至要求大学开设专门的思维类课程。人们几乎没有分歧地认为,新千年的挑战要求人的思维能够超越感觉,实现清晰、公正、批判的问题解决和决策。愈来愈多的教育专家认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能力已被视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核心技能,而且许多学校已经把思维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从2001年起,剑桥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等都把思维能力测试纳入了高校入学考试当中。国外大学的思维教学已实现了跨学科性,即除了专门开设思维教学训练课程以外,同时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实现跨学科教学。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对思维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了解。教学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与学生共享重要的事实与概念,教师注重语篇分析和语言点讲解,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往往满足于罗列口语表达中所需要的词组和句型,引导学生做重复的口语操练;或者就某一个话题和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时把要点表达提供给学生,按照教师给定的要点进行讨论,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答案的差异性很小,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这种授课模式不但没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反而限制和约束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在大学校园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感觉只是高中学习的延续,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是如此。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语言知识是第一位的,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缺少深刻认识。

其次,大部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师本身缺乏职业反思,教学中仍然以学科知识内容教授为主。单一的教学目标、庞杂的内容材料和片面慢表识记的做法常常使人很少注意实际思维的过程。虽然教师也讲思路,学生也在思考一些问题,但由于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分散的思维练习,其效果是不明显的,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在这类课程中,思维只被当作一种对知识进行分类、吸收的工具,思维技能中的分析、解释、问题解决等能力没有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所以,学生的思维技能在大学期间难以得到提高。

二、大学英语思维课堂建构的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思维课堂的建构要求教师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将英语教学和思维训练相结合,采取思维教学策略教授英语学习内容,在提高和训练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教学的机理是,人脑总体神经元减去用于躯体功能部分后,尚有数量很大的待开发的神经元,具有巨大潜力;天赋遗传素质仅提供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大脑对于思维的先天性影响较之后天教育训练的影响要小得多。思维教学把思维当做一种技能,认为学生通过技能训练可获得并增强这种技能。

近几十年来,众多的研究者为思维能力提出了各种模型和理论:杜威最早提出反思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学者吉尔福德1959年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英国剑桥认知研究中心主任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思维技能是可以培训出来的,为此他设计了多套思维训练课程方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斯腾博格1996年提出了智力(思维)三元理论。

在众多思维能力研究模型和理论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与其同事曾合作开发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维理论框架,可以为各种学科和思维教学的结合提供理论指导,并用于培养比较复杂的思维能力。布卢姆思维分类法的改进版,由安德森、克拉斯沃尔及其同事(2001)修改,他们区分出学习所包含的不同种类的知识,即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为此他们将布卢姆分类法中的第一级从“知识”改变为“记忆”。安德森保留了思维能力的等级性,他将高级能力分为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而记忆则属于低级能力。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如下图(从低级到高级):

另外,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大学英语课堂也是思维教学的最好媒介。思维是具有交流潜在性的大脑活动,思维交流之媒介是多元的,即语言、图像、艺术、科学公式以及数学等。不过,人类最主要的交流方式还是语言,语言在我们的思维中扮演的是核心的角色。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中提供了关于语言和思想的二元理论:思想是内在的而语言是外在的。在他的《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取消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分歧,他认为思想离开语言无法存在,即当人们学习语言的时候,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思考,思想和语言是一体的。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思维,思维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进行。语言是思维的高级工具,是抽象思维发生的前提。语言通过语言表征影响着思维活动的质量、效率,通过表征和认知而影响着思维的内容、方向和和行为活动的方式。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人类发明的高级思维工具,只有通过语言人类才能有效超越时空和具体情景性的限制,超越状态、形态、形象水平的认知,实现对事物抽象性质的认识。语言的掌握影响和制约了思维的发展,语言掌握的能力、质量和水平影响和限制了抽象思维发展的程度,所以,对于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对于意识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思维定势的克服等对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思维本身的问题。在和其他人交流中,传播了我们的思维,验证了我们的想法,同时还能激发和活跃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想可以通过接受他人思想而得到启发,并进行反响和反弹,产生新的思想。我们的观点可以混合、杂交并且成为新型思想成长的根基。大学英语课堂作为语言交流的课堂,为思维教学提供了最好的外在表现媒介。

三、基于对话策略的大学英语思维课堂的建构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依赖于任课教师树立起这种意识,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地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安德森、克拉斯沃尔及其同事(2001)对布卢姆分类法的修正,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三种思维能力:分析,将内容分解为有意义的部分并将各部分联系起来;评价,基于标准得出某种结论;创造,将若干要素重组为一种新模式,新结构或新用途。

在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会实施以下两种策略:照本宣科策略和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在照本宣科策略中,教师直接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在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中,教师通过一问一答引出大量的事实,并且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对”或“错”的评判。以上两种策略在向学生传达信息和发现学生知识中的疏漏方面非常有效,但是对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却帮助不大。

对话策略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这种策略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在这种策略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采用评论或补充学生发言的办法来进行教学。在这种策略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向导或协助者。

对话策略与照本宣科策略、问答策略相比,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原因有两点:首先,只有在对话策略中,学生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而不是仅仅复述书本上的答案或者教师的授课就可以过关;第二,在对话策略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思维,扮演了一个最佳典范,向学生亲身示范他们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批判性地思考。思维教学的推崇者布卢姆曾在芝加哥大学对大学生进行过基于对话策略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训练,他经过综合测验将学生分为榜样组和补教组两组,两组学生在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和智力方面相同。训练方法是让榜样组和补教组学生都大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请补教组学生找出自己的解题过程与榜样组学生的差异。如此经过10到12次训练,他们的成绩与同等能力和背景但未接受训练的学生相比,提高了0.5到0.7个等级点,并表现得更自信。这项研究以对话策略为基础,侧重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教学者所主张的那样强化正确的解答结果。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间的对话进行学习、评价、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比直接告知学生结果对学生的帮助更大。原因就在于,基于对话策略的教学,让学习者本身变成了思考者,而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

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实施的都是照本宣科策略或简单的问答策略,师生间缺少互动,而在实施对话策略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采取解决问题这一思维活动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师生间存在大量互动。

实施对话策略的教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且希望学生不但要知道表象,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思考为什么,以此提高他们的高级思维能力,即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但是在实施对话策略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对话策略作为自己备课不充分的替代方案。事实上,运用对话策略的教师要想取得成功的话,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因为对话策略要求教师对所讲的内容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而且还必须认真考虑要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此外,教师组织小组讨论的能力要强,否则,课堂讨论就会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

注释:

①周心红,洪宁译,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3—14.

②顾肃译,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

③刘艳萍,文秋芳,国外大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评析及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5).

④徐辉译,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09.

⑤⑥⑦韩广忠译,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103,7—10.

抽象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制图;技校;教学方法;兴趣;创新

1.引言

《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是技工学校电气工程类、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电气图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工程界的共同语言。基于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等特点,该课的教学有一定难度,如何根据教学对象、生产实际、培养目标,运用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是摆在专业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2.《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只强调课程基础性忽视了学科发展性

该课不仅要解决零件的形体表达问题,而且还要解决电气图的表达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认知零件的能力和识读电气图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以上两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将会严重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

从以往教学执行情况来看,由于任课教师多年《机械制图》课的历练,零件识图这一环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而识读电气图这一环节效果不好。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电路元器件在电气图中的作用不清晰;第二、综合分析电气图的能力不够强。这反应出学生在掌握电气专业性课程知识上的欠缺,如果要很好的解决识读电气图这一环节的,必须结合实际,加大训练力度和难度。特别是要通过典型的电路模块训练,积累经验,再由典型电路模块向外延伸,从而全面提升电气图阅读能力。

2.2 只强调课程独立性忽视了学科交叉性

目前随着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发展越来越明显,复杂多变的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更加全面,尤其电气图是各种信息的整合,是各学科知识的交叉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机械与电气、电工与电子、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等知识的交叉联系;同时在学习中还要注意后续课程与前面所学课程与的联系、同时学习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等。

2.3 只强调课程理论性忽视了课程实践性

在具体教学实际中,《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往往与《机械制图》的教学一样,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传统的制图课能坚持在专业制图教室完成练习就不错了。要结合生产实际,走出教室,走进车间,走近设备。这不仅是满足课程本身性质的要求,也是满足用人单位对动手能力强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产生和应用普及,要求学生不仅要达到传统《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课的要求,还要学习计算机绘图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绘图技巧。

3.《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教学方法研究

3.1 根据不同专业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汽车维修类专业均开设《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这门课程,是为了让这两个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读图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但是每个专业对该课程的侧重点要求不同,知识点要求也不同。因此,在采用相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需要根据不同专业情况对本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做适当增删,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

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对电气符号、原件符号、电子电路、电气控制线路等专业图示的认识与绘制能力很重要。因此,电气制图是该类专业的学习重点,同时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该类专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例如,电视机、机床电路等电路图的识读,不但要学会分析原理和作用,而且还要能根据原理图与接线图进行电器的组装、连接、调试,必要时还要进行电路的测绘。而机械制图部分只需要对简单图样进行识读,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

零件图、装配图和电路图的识读是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重点,该专业学习的关键是看懂零件图与装配图,并能想象出空间图形或与相应实物联系,由此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改造新产品,着重要培养空间想象力。所以,上课除用到一些通用模型外,还要用一些与专业课联系紧密的汽车零部件挂图与实物进行反复练习。理论指导实践,真正达到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而电路图则是主要与汽车电路相联系,现今汽车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汽车舒适与安全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电子技术的应用,所以汽修专业的学生只有熟练掌握电路图的原理、作用与画法,才能尽快熟悉每个车型的电路结构,也才能提高汽车电气维修水平。

3.2 根据学生知识水平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多数技校学生整体文化基础水平不高,素质修养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理论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而《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比较抽象,学习掌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很多学生没有学习高中立体几何知识,尚不具备立体几何的概念,空间想象能力欠妥。所以授课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搞好文化课摸底,在点、线、面教学之前,应该补充必要的立体几何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机械制图是以三视图来表达形状的,即是以二维图形来表达三维空间。要使学生树立起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多接触模型、实物,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方法,即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开始学习时要借助教学模型、捏橡皮泥、切割果蔬、画轴测图、现场参观等直观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完成由实物到图行的转变。

例如:绘制圆柱体的三视图,对照实物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旗杆、树木等圆柱形物体的影子,学生就较易理解圆柱体的三视图是一个圆和两个矩形。变换圆柱体的相对位置,又可得到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三视图,从而进一步总结圆柱体三视图的特点。

又如:绘制平面切割圆锥图形时,事先准备好萝卜和刀子,现场切割,即可顺利得到等腰三角形、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各种截交平面。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近距离地观察到了截面图形,那么画它们的三视图就可迎刃而解。

再如:绘制组合体视图时,如果手边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画轴测图的方法增加其直观性,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进入实习车间观摩阅读零件图和对照零件成品,避免闭门造车。

3.3 教学方法应具有趣味性、创新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不要看老师教的如何,而要看学生学的结果怎么样。当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下变成了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快乐中勤思考、大胆说、动手做,愉快地接受并完成学习任务,在潜移默化中获到知识,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特别多、似乎面面俱到,喋喋不休,生怕遗漏知识点、技能点,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课堂没有主动积极思考的余地,经常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尽管老师讲的很卖力,学生也感觉索然无味。为了避免制图课的枯燥无味,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上课兴趣,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加入一些新创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凭着它强大的信息处理和交互能力,相关的二维、三维绘图技术也日趋完美和智能化,这就为培养空间想象力提供了新的平台,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比如:讲圆柱、圆锥、圆台等回转体的形成时,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先画一矩形旋转360度形成圆柱体,再把矩形拉伸成直角三角形旋转360度形成圆锥体,再把直角三角形截割为梯形旋转360度形成圆台体。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这种抽象的描述转化成一个生动而有趣的动态演变过程。学生亲眼看到了三维实体的形成,兴趣大增,轻松愉快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又拓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3.4 及时归纳总结,采用口诀教学也是一种尝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认真观察并科学归纳为一些口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绘制与识读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可以归纳为:半剖表示对称件,点划线作分界线,半边图形互推想,内外形状就相见;局部内形要表现,局部剖视最方便,顺着中心取剖向,范围就看波浪线。通过口诀式的总结,两种剖视图的特点便一目了然。

再如:螺纹画法,可以总结为:螺纹画法两种线,用手摸着来分辨,摸得着时粗实线,摸不着时细实线。口诀式的归纳总结,既过目不忘又琅琅上口,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总之,技校《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教学要突出自身特色,要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特点及要求,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编.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2]刘春编.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曹秋棉.浅谈如何构建快乐高效课堂[J].教育学文摘,2011(11).

[4]陈传尧.启发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