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1篇

一、目标导向机制――学习思辨,达成共识。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承的。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建设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是教育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那么作为我们学校应该如何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呢?

(一)“知”――开展专题培训,引领家长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现代精神文明,所以对家长的文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此,我们组织家长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走进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时代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让家长们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化,更认识到了它的博大精深,明确了传统文化教育在今天是不可或缺的。

(二)“情”――与经典同行,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

经典是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为了更好地在家庭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美教育,我们请专家为家长们解读了《孝经》、《论语》,培训中专家通古观今,去粗取精,把它与现代文明理念相融合,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此外,还通过家校网络平台,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让家长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并为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忠等美德所感染。

(三)“意”――举办家长学校,促进家校对传统美德教育达成共识。

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主阵地。通过家长学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当今社会由一些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孩子“自我为中心”、“娇生惯养”、“待人冷漠”……甚至丢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对儿童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势在必行。同时,让家长们树立这样的意识: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以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家风,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实施参与机制――结合实际,循序渐进。

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实施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也不例外。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自身行为相结合。

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善于模仿、缺少分辨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无论对与错,都可能成为儿童的效仿对象。家长要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家长的尊老爱幼、勤劳节俭、乐于助人都会使孩子耳濡目染,体验深刻。反之家长的言行不一,见利忘义、不孝敬父母等不良行为反而为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所以,家长要用自己的实际言行来感召孩子,为孩子树立典范,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随机性、能动性。因此要求家长要有高度的教育意识,善于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在走亲访友、客人来访时对孩子进行传统礼仪教育,培养孩子“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友爱思想等;在讲故事、看电视、出行等过程中,结合实际内容进行更为广泛的传统美德教育。

(三)传统美德教育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春节”“端午”“重阳”“元霄节”等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的祖先和前辈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这些节日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培养孩子和民族自豪感崇高的爱国情怀,学习先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美德。

(四)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会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家长,要极力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并起到对孩子监督提醒的作用,必要时也要一起参与进来,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

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还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家长要时时关注孩子的所学,并通过交流、引导、创设条件等形式,尽可能把孩子在课堂所获得的对“美德”的认识内化深入,并逐渐转化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三、制约完善机制――遵循原则,携手共进。

(一)相互尊重原则

要真正实现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要相互尊重,一方面是教师要尊重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家长沟通,并听取家长的心声,充分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尊重教师的劳动,不要把学校当作是评论和批判的对象。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共享先进的观念与经验。

(二)沟通交流原则

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家校关系最首要与基本的原则。“实施传统美德教育”是一个教师与家长共同认可的目标。为了确保该目标的实现,可以对目标进行分解,把目标具体化为责任,并且具体实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家校要进行定期的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落实目标,定期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弥补。这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才能形成合力,最大效度地发掘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三)与时俱进原则

五千的传统传统,蕴育了中华儿女坚定的民族情感、高尚的民族气节、优秀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是不能回避的,是责无旁贷的,语文学科要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学科,作为教师要做到思想到位,行为到位,把这一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创造民主氛围,发挥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造了

没有好的环境和条件,任何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会受到限制,不会被无限的发挥出来,创造民主氛围是很好的途径之一,直接决定着创新性人格和创新性思维的生成。假如我们教师强调学生的学习,强迫学生干什么,孩子们不能自主学习,打击挖苦嘲笑孩子们,不能容忍孩子们的一点点的错误,不能容忍学生们的不同见解,不能有什么风吹草动,只要自己的教学一帆风顺,孩子们的思维被禁锢,创造力被遏制,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就只会迎合和顺从,就像是个温柔的小山羊,就不会有什么创新能力可言。教师要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的陈旧架子,把孩子们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把孩子们的思想解放出来,为孩子们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为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形成铺平道路。我们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身心都是健康的,知识水平都是相差无几的,都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都应该得到我们的欣赏与尊重和鼓励,叫孩子们来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前进,不断有新的水平的产生,不能被分数所限制,所左右,也不能按照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孩子们的品质性格要培植、张扬和促进其发展。我们要鼓励个性,听取多方面意见和见解,鼓励有新的思维的产生,鼓励开动脑筋、自由想象,才会有创造思维的存在和成长的,才会有创新能力的形成的。我们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的充分展示和发展,只要是孩子们身心是愉悦的,思维才能是活跃的,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二、突出学生主体性,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们的最大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眼中要是没有学生,只有教材,知识点,永远不是好老师,教学成绩也只是一般般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学会了,会学了,才是最好的原则,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愚蠢做法,做到根本的改变,把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真正的突出和发挥出来,才是我们的正道。如何上一节有效的教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填鸭式教学已成为过去式,这样的教师只会把自己搞得很累,盲目而无目的,没有多少功劳。一节课的好与坏不是看你教师讲解的多么详细,多么满头大汗,不是看教师有多么丰富的知识容量,不给学生留下一点思考余地,而是看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方法,会不会运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做到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要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去充分的阅读、充分的质疑、充分的思辨、充分的表达,孩子们就会有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创新能力就会挖掘出来。叫孩子们学会自我调控,动脑思考,打开心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独立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对外在事物和自我的超越。

三、善于变通,灵活运用,改变任务完成教学

没有变通性和灵活性,就没有思维的开放性,就没有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养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去教,只要是研究透彻教材和教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是可以的,不能被教材所限制,只要是教学目标达到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也是可以的,学生们更会乐意学习。我们要从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出发,确定处理教材的深度。应该灵活的安排和控制教学的流程,每课都有最合理的切入点,都有从发展学生创造力出发而确立的突破口,不是全面扫荡,而是重点出击。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力,必须有区别于传统讲授法的新教学方法,如发现法等,最大限度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其创造潜能。

四、做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不能有遗漏和遗憾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要经过长时间培养的,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是不能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孩子们的自身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去培养,无论是语文中的听,还是说,读,还是写,要做到时时刻刻都注意,节节课要培养,有系统性地、有顺序性地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分数作为重要的内容的,每节课都是以提高孩子们的成绩为基础的教学目标的,至于学生们的能力被丢弃,被忽视,每天做不完的习题,篇子,心中只有考试,只有分数,唯分数是论,没有创新意识,更不能有的是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现在的课堂,以树立长远目标增强学生创新的内驱力,以新鲜感、愉悦感、充实感、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在困难挫折面前锻炼他们的顽强坚韧、锲而不舍的坚持性,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诱发他们强烈的兴趣,激起浓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他们养成热情、独立、自信、乐观、幽默、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等良好的创造个性。我们要教给孩子们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开动脑筋,不拘泥,不刻板,能看到和善于捕捉事物的发展前景,灵活的运用迁移的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方位思考问题,把事情搞清楚,想全面,不留遗憾。做到有自己的思维,不人云亦云,具有自我独创性,鲜明的个性品质,善于总结规律,提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要养成深入的思考问题,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总结规律,抓住关键,切中要害,不浪费时间和生命。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3篇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亲近文本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以身作则,榜样激励

书的老师往往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班上的孩子。老师旁征博引的博学之气、清新优雅的书香之气都会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价值,进而发自内心的敬佩老师、爱上阅读。

(二)巧用启发诱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经典形象巧引路。小学低年级可利用学生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特点,把孙悟空、哪咤、白雪公主、葫芦娃等孩子喜闻乐见的经典形象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在书中去了解他们的故事,激发阅读兴趣。(2)创设悬念吊胃口。先提“引子”,后卖“关子”――要想知后事如何,请读这本书,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3)巧设问题引好奇,引“鱼”上“钩”,让智慧的好奇心唤起读书欲望。如公鸡为什么会打鸣?植物难道也会吃东西?(4)故意激将促探索。老师故意对读物做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欲擒故纵,诱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阅读、理解。(5)自拟广告荐书目。如为了让学生勤查字典,可用下面的话进行引发:有位不说话的老师,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假如你每天跟它学几招,一定能成为世界奇才。

(三)家校配合,用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的形式吸引孩子阅读的兴趣

在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更能在成人与孩子愉悦、开放的共读过程中,使孩子们爱上阅读,进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各自孩子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

(四)立趣味评价机制,开展系列趣味活动,保持学生阅读积极性

(1)班级“图书漂流――好书交换看”活动。学生自带图书,相互交换阅读。学期末举办“最受欢迎的图书”评选活动,通过推荐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图书”,对图书主人给予奖励或表彰,让学生感受到“赠人图书,手有余香”的喜悦感和成就感。(2)读书计划展示会。由学校少先队大队、年级组、语文教研组,每学期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读书计划书展示会”。(3)在班级中张贴“阅读进度表”。每周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奖励一颗星,按照完成的顺序排在前20位的可以奖励一颗苹果。(4)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在每月进行的读书笔记、阅读记录本展评活动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奖励一、二、三颗星不等。(5)每月进行“阅读之星”评选。每次选出前10名进行奖励,奖励方式不拘一格,如:奖励去图书馆借书的机会;举办“读书经验交流会”、“故事会”、“作品展示会”;发放小奖状、奖章;在班级网站上发喜报、照片……(6)举办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小小读书博览会”。采用“书海接龙”、“开火车”或临时抽签等方法,每天上课前安排1~2名学生,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中的心得体会。(7)出读书小报。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读书风云人物、新书推介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学期出版一期或多期读书小小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发表作品”的兴奋;学校或年级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小报评比活动。

二、引领阅读内容,让孩子们书源不断

(一)让经典诗文与童年相伴

经典诗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小学生处在人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抓住时机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我们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内容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惟、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智慧。

(二)让文学经典与学生相随

经典是通过文化历史长河汰洗出的文字精品。而儿童文学作为首选读物应该作为儿童阅读的“主食”。我们将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跨越了一本语文教材的教学模式,让语文的课堂充满书香。师生共读,读整本书。并将指定书目阅读和学生自由阅读相结合,将读与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创新读书形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如何让孩子进行大量持续地阅读,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我们可以确立导读、共读、讨论的班级读书模式。在导读中,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有一份阅读的期待。指导读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共读中,建立话语环境,师生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在讨论中,让文字温暖彼此的心,让不同的观点彼此碰撞,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彼此交融,让孩子的心智在交流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

组织班级读书会:大声读给孩子听,图画书阅读,名著导读,阅读交流会,读物推荐会等多种形式。设计时要把握: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孩子逐步拥有思辨的眼光;话题设计能启发学生多元思考;精心选择书本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点等。

四、指导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事实上读书笔记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4篇

【摘 要】 探究式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点明 “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和核心,并给出了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字】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也是强调问题思维的重要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讲,培养数学基本技能,锻炼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以问题、思维为核心的学科,小学数学更应该提升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正因为如此,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才会一改传统的教学陋习,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小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学习快乐,感受数学的奥妙和乐趣。

对于探究式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各地的学校都开始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新生的事物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受到条件和教学陋习的影响,“探究式学习”方法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为,针对“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推行科学的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明晰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和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实现教与学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实现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主旨,以自主学习探究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提升为主要目标。

二、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探究式学习是一个个性化、科学化、自主化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途径,它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给予推进。

1.以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动机,就是引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为了实现高效课堂,就需要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去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究欲望。而学习的兴趣激发的最好方法,则是通过提问创设情境。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其从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如,在《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玩摸球的游戏。具体的做法是,在口袋里放两种颜色不一样的球,每个人多模几次,并把摸出来的球的颜色记录在册,等到游戏结束后,轮流让学生报自己的摸球情况,并问他们,为什么大家摸球的情况不一样?而且每个人每次摸球的情况又不一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渴望用数学来解释这一现象。

问题就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的产生,才会引起探究的欲望,通过简单的提问,创设出有氛围的数学环境,让小学生在浓郁的探究欲望下,开始了数学学习之旅。

2.以任务推进课堂,促使学生探究的行动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并非天生,探究的本领也非自成,而是需要后天教师的有效指导。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需要多措并举,想方设法地去设置一些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会探究的本领。

比如,在《圆的周长》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去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研究他们的周长怎么计算,还找到影响周长的各种因素。通过这个任务设定,学生们开始了探究的过程,他们首先复习了图形知识和基本的图形转化方法,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基础,开始主动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指导,认识到倍数关系,更进一步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通过合理科学地布置任务,教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孩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更让大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数学学科的价值。

3.以小组合作为辅,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一根筷子易折断,众人划桨开大船,合作学习一直都是提升全体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合作学习亦是非常重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探索、积极互动交流,利用团队的力量取长补短、强强联合,一起提高数学能力。

比如,在《三角形》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知识学习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将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并研究拼成图形和两个三角形的关系。伴随着老师的指导,每个学习小组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学习讨论。但第一组讨论进行到满意的结果后,老师再次提出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将三角形尝试着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小组成员一起探讨出新图形和三角形的关系。这样,小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探究,交流合作,最终弄懂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更运用割、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了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复习了以往的知识,也将这些图形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特征,彻底打破了陈旧的被动学习模式,使得课堂更为高效,学习更有趣味,效果更佳明显。作为小学数学的教育者和推进者,我们需要积极的去学习和实践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快速培养出探究精神和能力,从而为其数学学习奠下根基,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梅.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2.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5篇

美术教育在幼儿时期是非常的重要的,作为这一时期的幼儿老师,千万不可以要求孩子模仿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创造性产生一定的阻碍,我们要尽力培养幼儿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幼儿学习美术的重要性

1.1 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活动是以个人为主的活动,没有其他干扰,可以独立完成艺术活动,更加主张"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述。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鼓励孩子追求个性、表达自己的同时,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更加突出,直接显示"超额"的自信,或心理承受能力差,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1.2 幼儿美术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艺术活动是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法之一,因为他们可以从绘画中体验到自己创造的幸福与快乐。

1.3 幼儿美术可以开发孩子观察、注意、思维和记忆等能力。幼儿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大脑右半球的潜力,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力,非理性和理性的平衡,奠定完整的人格。能否开展好幼儿美术活动,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幼师的美术教育应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中之重,应不断加强与发展,使每名幼儿教师都具备全方位的素质。

2.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策略

2.1 转变幼儿美术的陈旧观念。家长和教师的角度,都应从思想上转变对美术教育的观念,应把美术教育从"世俗态"逐步转变为"启蒙态"。转变某些家长的不全面的认识,在社会上加大对美术及美术教育的宣传,通过媒体等宣传,使家长真正理解美术教育的深层次含义及美术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更新了家长和教师对美术教育的陈旧观念,支持幼儿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并且把图画与精神相结合,才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幼儿真正感受艺术的魅力,启蒙幼儿的审美意识。

2.2 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幼儿在不同时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其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的所开展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多元化。教师首先要从实际出发,掌握班级每一个幼儿的特点与习惯,从幼儿的角度思辨,因材施教,摆脱单一的填鸭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与技巧,但从长远上看会抑制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要把理念与实际相结合,要懂得变通。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最好从美术欣赏入手,逐步把游戏、故事、识字、数学都融进其教学中,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方式,更能增强幼儿通过美术对多种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2.3 提高幼儿教师的师资力量。美术教师不仅要掌握美术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艺术鉴赏能力等,更应懂得如何将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幼儿,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师资力量直接决定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开展,也影响着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美术幼儿教师的师资力量,除了要加大对美术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外,还要对现有的教师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培养策略,每学期派教师到美术学院进修,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美术教师进园进行讲座。此外,教师在平时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补充美术知识与技能。

2.4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在教学课程中,任何一种教学课程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一种课程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界限。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课程时要注意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应把激励性与游戏性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首先,课程设计体现激励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以鼓励幼儿为主,多留意其优点,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当幼儿得到正面评价时更能发自内心地去进行美术创作。其次,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中要有趣味性与游戏性。比如,大班幼儿在秋天的落叶时,教师可以借助大雁的教具来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大雁往南飞了,是什么季节来了?"由此导入到课程当中,并把幼儿分成几组,分别完成画作后,一起来学大雁飞行的动作与样子,最终由教师进行点评与打分。大雁的游戏自然融入到课程中,让幼儿感到趣味无穷,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改善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体系往往是单一的,仅仅以画画的相似度来衡量幼儿的美术水平。这种传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因此,在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程中,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而是应该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审视,多询问幼儿的创作灵感,促进幼儿与教师间以及幼儿与幼儿间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鼓励,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幼儿的欣赏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幼儿的审美能力,使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

2.6 在幼儿园内开展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相关实践。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育部门、幼儿园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对教育部门来说,在提高对生活化教育模式认识的同时,加大对幼儿园相关课题的资金和人才投人,帮助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开展;对幼儿园来说,应该多次开展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相关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进美术教育生活化伙对幼儿园教师来讲,应该不断学习,积极与优秀的教师交流,提高自身在美术教育方面尤其是生活化模式教育方面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上融人生活化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活动,从而推动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新发展。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6篇

前段时间,接到朋友电话的倾诉(我朋友是初三思品老师),她觉得很是委屈:中考结束后,在初三学生回校的日子里,她对全校她所教的四个班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喜欢,并且觉得根本没必要开设思品这门学科的占25%;认为可学可不学,无所谓开不开设这门课占了45%;只有30%的同学认为初中阶段有必要开设这门课,且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帮助很大。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的理由是:教材内容太空,太枯燥,不现实;老师太严肃,语言古板,照本宣科。作为在一线教学的思品老师,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为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实我觉得要让学生爱上思品这门学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的思品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里曾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极大地鼓舞学生去努力学习,推动学生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师生在良好的合作中,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思想政治老师上课情绪饱满,富有热情,用微笑取代不苟言笑,这既是老师自信的表现,也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愉快的接收新知识,也有利于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需要老师做到心中有学生,关爱学生,用真爱去换取真情。虽然我们这门课一周只有两节课时间,课时少,但我们还是要多和学生交流,走近学生,学会倾听,因为我们眼里看到的孩子往往与真实的孩子并不完全一样,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肯花时间,如可以向学生发明信片(不署名),让孩子写出自己的心声,学生所写的内容往往是真实的,而这些真实的内容则生成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资料,且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更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与学生心与心的融合,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之后,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也才能是真实的,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学语言的幽默化

幽默是美学范畴,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一种境界。列宁也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对于教学内容略显枯燥的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教师幽默生动的语言能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课堂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课堂艺术的感染中得到情感的释放,享受成长的快乐。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的理由是思想政治老师语言古板、无味、缺乏美感,甚至使人昏昏欲睡。所以要使我们的课堂变“无味”为“有味”,我们的老师就要在提升语言魅力上多下功夫,在做到政治语言科学性、逻辑性的同时,增强语言的幽默性和趣味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思想政治老师平时就要做有心人,不防多学习,多积累,多留心一些语言类的文艺节目,如相声、小品等。每年春晚大家喜欢看一些语言类节目,如赵本山的小品等,著名主持人毕福剑、李勇老师他们虽然其貌不扬,但人们喜欢看他们的节目,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语言幽默、风趣、诙谐,带有很强的艺术性,有化平淡为神奇之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情境化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环境。”情境化教学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活学生的思辨,让学生说出心理话。

调查发现不少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理由是教学内容太空、太枯燥,学生根本没有什么兴趣,更谈不上什么学习的热情了。所以我们的思品老师就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捕捉到生活情境运用到教学中来,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把学情和教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教材的“可教化”,同时把教材与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整体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真思考,从而在生活实际中作出价值判断。但学生的资源很丰富,我们创设情境时不能杂乱无章,要瞄准目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注意内容要精选,视野要开阔,手段要创新。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需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虽是一门科学,但更是一门艺术。思品这门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学生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产生道德情感,由道德情感支配道德行动。所以,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起板着脸的说教,多样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激情。

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采取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可以采取的形式很多,比如:(1)报告会。报告会可以是专题知识的报告会,也可以是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要注意配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要通俗易懂,时间也不宜过长。比如,在学习法律之一专题时,可以请附近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来学校为学生报告分析当前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情况及原因与对策。(2)社会调查。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注重实践性,强调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社会调查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扩大视野,提高孩子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社会调查要注意准备充分,组织严密,作好记录,要形成书面材料,写好调查报告。(3)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充分认识到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的老师可以利用一些重要节日,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如每年三月份的学雷锋月、重阳节、植树节、普法宣传日、环境日等等,我们都可以组织与教材内容相符的一些活动。当然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文艺演出、经典诵读、参观历史博物馆、组织红色旅游等。我想,只要我们的思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我们的思品教学就能充满活力,而不是呆板枯燥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 经典诵读;传优;养心;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4

一、什么是经典――以“传优养心”为精髓

经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的解释,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经典”一语大约从汉魏时期就开始使用,主要指儒家典籍。范晔在《后汉书》中提及的“昼修妇业,暮诵经典”,此处的“经典”指的就是“六经”和史书。后来,凡一切具有权威性、能流传久远并包含真知灼见的典范之作都被称为经典。[1]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是各个知识领域内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伟大著作,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新、奠基性的著作,比如,《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百家、辞赋、诗和文等,都属于经典,它们以深刻意义塑造着民族历史和文化。 刘勰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可谓一语中的。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里提到,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如四书五经及诸子、辞赋等,其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造就通才。

经典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的根基和民族精神的纽带。只有经过反复不断地被阅读、被解释、被评价,其价值才能逐渐被认定,也才能最终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经典。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体现着价值多元性的特征,是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就如同孔孟老庄之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活动,文化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经典诵读则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2]要厘清青少年经典诵读教育的“经典”是什么,则需要明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一般而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青少年的心理年龄和学习特点入手,以生为本,通过经典文化素材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提高民族认同感,塑造民族性格。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传优养心”的经典教育理念。“传优”,即传播、传承、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传扬,培养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觉。“养心”,即将民族精神中最具凝聚力和当代价值的爱国心、责任心、诚信心、友善心等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中国心”和世界眼光的当代青少年。“传优养心”的落脚点在经典,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经典诵读不仅是母语养成、知识收获的过程,也是心灵滋养、智慧启迪的过程,更是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的过程。因此,经典是有利于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凸显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经典的、富有持久震撼力的典范性、权威性著作。

二、诵读“什么”经典――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与传承

目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经典诵读主要有蒙学经典、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和学校自编经典读物等。不同专家对青少年经典诵读的范围观点各异,有的学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有的主张学习蒙学教材,有的则提出读佛教经典,有的甚至还将经典范围扩大到莎士比亚等外国经典。可见,实践中青少年经典诵读内容混杂。如何选择经典,选择什么样的经典就成为首要问题。

儿童的经典诵读主要以传统蒙学读物为主,这是一些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等方面易于记忆、注重知识教学和品德培养相结合的著作,包括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综合性蒙学读物,《小儿语》等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读物。[3]儒家经典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道家经典以《老子》《庄子》为主;佛经经典包括《心经》《金刚经》等。学校或地方自编经典读书,主要强调经典的混合和精选。比如,广州市天河区开展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以诵读《千字文》《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诗经》等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编写的《进课堂》教材,共23篇,分别以仁、义、礼、志、孝、为学之道、修养之道、朋友之道等为主题,选取《论语》中的相关篇目进行组合。[4]

如上所述,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一般是指《论语》《老子》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厚的民族精神资源,并长期作为经典逐步渗透到中小学课堂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南怀瑾先生说过,从儿童时期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倡导的“直面经典”,把具有古代汉语精致、雅致特点的古今习用的丰富的历代人文知识,作为青少年诵读经典、进行母语养成教育的宝贵材料,是对经典诵读的充分展现,也可以完成对青少年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教化。现有经典诵读的素材众多,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需要明确青少年经典诵读甄选的原则。

首先,坚持思想性原则。目前,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要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首先就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哪些传统是好的,哪些传统是不好的,须经过深入的思考、学习、实践才能逐步厘清。比如《弟子规》的思想性不太强,取材多是儒家孝道文化的具体化、规则化,是否适合作为现代青少年广泛诵读的经典,值得我们去思考。《心经》《金刚经》虽有思想性,但是否适合给中小学生诵读?《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否适合当代青少年?等等。

由此,选择经典读物,不能纯粹按照古代经典的范围,还应考虑立德树人,传优养心的根本目标与出发点。其思想性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从卷帙浩繁的古代史书和诸子百家著作中挑选涉及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德行等各个方面的人物典故,其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应该与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致。这是判断思想性的唯一标准,至于是否儒家,是否道家,并不是关键。

其次,坚持开放性原则。经典选择的开放性,意指只要是具有传统价值、民族文化特征的典范作品,不论古今,不论儒道墨法,不论文言白话,都可以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经典诵读主要以儒家传统文化为核心,也不能排斥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经典。经典派别的开放性,不拘泥于儒家经典。对于青少年诵读经典,应该是取百家之所长,而不拘泥于一家。文学题材的开放性,不一定是经书,可以是诗词歌赋,如唐诗宋词,都是适合中小学生诵读的经典。这可以从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所罗列的经典中得到印证。以经典诵读教育为载体,坚持以开放性的原则选择经典,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的继承。

最后,坚持可读性原则。所谓“传优”,意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扬。就涉及到经典的选择,那就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特点,多以情感、境界而不是立场、观点来选材,注重性情和审美趣味,在儒家经典中选择最具价值的作品,以精神提升和生活教育为主。巧妙地精选体现中国语言文字的作品,提高经典读物的易读易记性,使之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此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经典并非一定要原著,也可以选编和改编,比如一些比较好的经典学习的版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读物的选材特别注意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大量选取历史故事,典型人物,民间传说,流行趣事。如《增广贤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撵旧人。”这些兴趣盎然的内容,极易引发儿童爱读、乐读的积极性。又如,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劝学、勤学、励志、修身、孝悌等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内容对青年少品德、人格完善能起到重要的熏陶和教化作用。《龙文鞭影》就有大量列举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如体现忠诚的武穆精忠、杲卿断舌、赵苞弃母、捐生纪信等;体现守信的韩康卖药、季札挂剑、羊祜推诚、尾生岂信、布重一诺等,这些历史故事除了人文性、趣味性外,其人物本身就是传统道德规范的楷模,对青少年德育教育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5]

三、“如何”诵读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传递

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学方法。实践中,用于青少年私塾学堂和体制内学校的经典诵读方法各异,主要有王财贵的“大量读经”教学法(朋友,跟我读)、陈琴倡导的“中华经典素读”教学法、徐健顺的“中华呤诵”教学法、韩兴娥探索的“海量阅读”教学法、陈杰思的“中华经典义理”教学法、武家舫的“中华孝雅”教学法,以及张庆华总结的经典体验教学、许凤英提出的“三环七步”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简单梳理发现,上述经典诵读方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老实大量读经,包本背诵,追求读经数量;二是主张借助吟诵方法,即古代私塾读书法,提高诵读的趣味性。这两类读经法,共同点都是“读”,只不过一个朗读,一个吟诵,讲究平仄等用韵,有些趣味,但本质一样。

适当诵读与记忆经典文本是母语养成和经典教育的基础。吟诵,即按照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语调和一定的节奏,低吟浅唱,陶冶性情的读书方法。王财贵的读经理念是“早诵读比晚诵读好,诵读经典比诵读唐诗宋词好”。这种经典教育和经典训练是主体文化精神从自在走向自觉、从潜在走向现实,从感悟转化为创造的过程,是培育、生成、壮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6]大量读经的方式虽在古代曾经对青少年的教育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时至今日,如仍沿袭其旧有套路,未必会有好的效果。事实上,读经派的十多年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能背诵20万字经典的青少年寥寥无几,而且大批接受过读经教育的少年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素读等教育模式也与之类似。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读经本身以外,还有不同教育理念相冲突的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能够结合孩子们的生活与心理,对经典有针对性地适当讲解,不但提高兴趣,降低难度,还可以开启孩子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国学大师在讲述自己的私塾读书经历时,说自己的母亲给私塾先生高于别人三倍以上的学金,只为先生可以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而其他的学生,先生只是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可见,即便是以前的私塾读经,讲与不讲,其效果还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在课堂上作适当的注解与串讲,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诵读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经典诵读,其实不仅是记忆,更应有理解,在抑扬顿挫中理解古诗文等经典,应该考虑到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将朗读、诵读、研读有机结合,层层推进。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适当地讲解与研读,打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束缚,尽可能地引导学习者对经典文本进行研读。

不同年龄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不同,要求经典学习方法的不同。对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我们发现,小学低年级开展启蒙教育,宜诵读浅近的古诗;小学高年级,宜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初中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高中阶段,能阅读篇幅较长的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青少年儿童读经典,不是注入式的刻板教育,而是启发式的活泼愉快的学习,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力求符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经典诵读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解读”和“研读”,主要针对经典文本思想的可懂度、经典文本语言自身的阅读障碍和学习者对文本理解性学习的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引导学习者对经典文本进行思辨性的研读。在诵读基础上提倡研读经典,真正做到经典文化价值的传承。

笔者编著的《传优养心青少年传统文化读本》,并以此为蓝本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经典诵读部分主要学习“知不足者好问,耻下问者自满”“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笔者没有先讲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诵读,然后请他们挑出自己懂的先讲。部分同学基本上都能理解并背诵出来,可见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很强。但通过观察,有的孩子很难专心学习,在教师的提醒下,才能回到书本中。可见,专注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了专注力,不但能很好地领会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还能静下心来自己研读。但专注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训练出来的,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阅读的乐趣,专注力才会慢慢加强。

经典诵读应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计课堂教学。在讲解“不学无术”时,通过经典诵读、古文初读,让孩子们理解,不论天资如何,学习都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当下孩子的学习目标多被定在了分数和名次上,这很容易让他们对学习失去持续动力。如何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目标与动力,是课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又如,针对这一节的古文初读部分,选取了《薛谭学讴》作为素材,让孩子理解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即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

总之,经典诵读,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经典是什么,并以“传优养心”为核心去选择适合青少年儿童的传统经典,在诵读的基础之上有效地解读、研读经典,从而有效地传承经典文化的现代价值,体现对青少年母语的养成教育,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教化,促进学生在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等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象愚. 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 2006(12) :44-58.

[2]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156.

[3]王炳照.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J].寻根,2007(2):4-7.

[4]王利民,张居峰.与经典同行――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 2016(9):17-19.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范文第8篇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