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1篇

一、资源型城市和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1.资源型城市理论概述。

1.1资源型城市概念。资源型城市是一个人们广为热议的名词,资源型城市也被人们称之为资源城市或者资源性城市。在学术界来讲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具体衡量标准并不完全统一,在各种不同的衡量标准或者原则中,发生学原则和功能学原则是我们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资源型城市的主要评定原则。发生学原则要求考察一个城市是否属于资源型城市,不仅仅要看这个城市的现在,同样要考虑这个城市的过去,从发生学原则的角度来看,资源型城市一定是因为自然资源被广泛开采而获得发展的城市。而功能学原则关注于城市所承担的资源输出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最为根本的驱动力。简单来讲资源型城市之所以具备资源性,根本性原因在于资源开采或者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在该城市产业中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产业。除了发生学原则和功能学原则以外,一些学术研究中根据资源型城市最初形成时有无城市将其划分为无依托资源型城市和有依托资源型城市,如大庆、东营等城市就属于无依托资源型城市,这类资源型城市是先期开展了资源开发利用后期才逐步建立了城市。而淄博、阜新等则属于有依托资源型城市,这类资源型城市属于先期已经有了城市,后期因为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使城市具备了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具有了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因此被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城市当中,资源型城市已经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2资源型城市基本分类原则和具体分布。

1.2.1资源型城市基本分类原则。其一是根据资源种类进行分类,城市中不同的资源种类,使城市被称为石油城市、煤炭城市、森林城市、有色矿产城市,而这些城市都属于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当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所占比重最高,占到了资源型城市总量的一半,为63座。其二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进行分类,目前主要划分为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和县级市资源型城市。其三是根据城市规模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1.2.2我国资源型城市具体分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城市众多、其分布也较为广泛,在我国的所有城市当中,资源型城市已经能够占到城市总量的近两成,资源型城市数量已经达到了118个,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随着资源型城市衡量标准的放宽,未来被定位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将有可能达到200余个。

2.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2.1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物质再生使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来发展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资源有效使用、资源合理回收、资源循环再利用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生产的基本特征在于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合理运用新科学、新技术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降低单位生产排放量,达到低排放、零排放标准,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侧重点和具体标准,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可持续发展。

2.2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原则。

2.2.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投入,并能够切实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减量化原则体现在具体经济活动中就是要提倡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经济活动中资源的投入。

2.2.2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升资源的再利用效率,避免使用过多的一次性产品,使资源的价值被一次以上开发利用,尽可能使资源价值最大化。

2.2.3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初次利用后,能够重新被变为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进而使资源的可利用性被明显提高。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资源枯竭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先后于2008年、2009年、2012年分3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确定标准为经测算剩余资源可利用量少于30%,可开采的年限低于15年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因其固有资源被大量开采,城市发展逐渐失去资源这一基础,尤其在一些城市当中,破坏性开采、违规开采等行为屡禁不止,在降低了资源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这些城市失去了发展活力,逐渐从资源输出型城市转变为资源输入型城市。现有研究表明,一些被探明能够开采30年的煤矿,往往只需要10余年就被开采一空,不科学、不严谨的作业方式势必将严重影响城市的未来。从现状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城市发展源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的衰落同样源于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经济、轻环境,过分重视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轻视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思路,从根本上是造成资源枯竭的重要因素之一。

1.各类资源出现枯竭现象。

虽然我国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我国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相对落后,高能耗重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一些地方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常见。随着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储备呈现逐渐减少的态势,一部分靠资源带动城市发展的城市,因为资源的减少而陷入发展困境,城市地位下降,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云南省个旧是著名的锡产地,但因持续的开采,其有色金属储量已经出现大幅的下降,地表的砂矿及浅部易采资源出现枯竭现象。个旧本地的冶炼企业已经难以获得来自本地的资源,需要外来资源保障日常生产,目前个旧冶炼企业消耗资源的85%以上来自其他地区.缺乏本地资源,使个旧企业赢利能力下降,发展空间被限制,进而直接导致个旧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2008年个旧已经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一。同样我国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目前辽宁大部分煤炭矿区都属于萎缩矿区,煤炭产能持续逐年下降,同样,黑龙江大庆油田虽然探明石油储量居于全国第一,但随着大量开采,大庆油田的可开采量逐渐下降,其开采成本却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需要量与日俱增,2007年全年煤产量为25亿吨,到2012年六年时间煤产量达到近37亿吨,总产量增长了50%,由此可以看出资源的过度消耗,尤其是煤炭和石油这类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和开发数量的持续增加,使有限资源被快速消耗,不可否认,由资源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急待调整和转变。

2.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程度较低。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当中资源型产业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一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较突出的发展成绩,但因资源型城市产业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带动城市发展,靠山吃山、有矿吃矿的产业模式使得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模式创新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中城市化程度偏低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一些资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因无法持续对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投入资金,使得城市建设质量较低,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公众的现实需求。目前来看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城市金属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从城市长远发展的入手,去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建立并完善城市综合体系,在资源型城市中重一二产业、轻第三产业的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内部结构不合理就直接导致城市化发展受影响,城市化程度低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三、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相关建议

1.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

想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循环发展,那么就要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思想转变了,那么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就能有保障。从政府的角度要全面建立并健全推进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强化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节能减排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扶持力度,通过资金补贴、补助、贴息贷款等形式予以财政支持,使政府对投资的引导作用直接体现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在城市建设方面,政府要将财政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促进一批节能环保项目的发展,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为达到节能减排条件的项目提供更为优惠的金融服务,促进这类项目的开工建设。政府要通过调研、调查,掌握城市发展现状,进而拿出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配套措施,实现资源性产业的升级改造,对能够实现节能环保改造的企业实施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对于暂时无法实现产业升级且对生态破坏较大的企业实施限制生产,强制企业予以改造升级,对确实无法实现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的企业,采取合并、清退的方式,实现企业退出。为了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循环发展,加快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政府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第三产业当中,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在第一、二产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城市第三产业升级发展,使城市增加新的发展活力,改变单一产业结构,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

2.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工业企业之间能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产业链,使工业原料与工业生产废弃物之间可以实现不断消耗和再生,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要想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模式是根本之道。以贵州开阳为例,该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磷矿产业升级,该市在磷矿区实现了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同样减排的目的也得以实现,万元产值水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0%,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万元产值能耗得到明显下降。同样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安徽省铜陵市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在这里得到实现,从饲养场的鸡鸭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到沼气工程生物发酵,实现了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即生产出无害有机肥料,同样生产出的沼气还可以用于饲养场孵化室等场地的加热,这一套生态循环生产模式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高效生产。同样在铜陵市还实现了产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2007年起,铜陵市就开始了工业冷凝水循环使用的尝试,通过政府的统一调配,工业企业生产产生的热水被有偿提供给服务业中的宾馆、浴室,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也将一部分不达标的燃煤锅炉淘汰,促进了城市环保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传统资源型城市要想沿着循环经济的道路发展,需要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量,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真正达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有机协调。

3.加快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启示

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或“资源安全”问题,早已受到国内外科学家和政治家们的广泛重视,纷纷从人口、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探索缓解资源危机的各种途径,提出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资源集约型经济等不同理念。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呼唤循环经济,尤其要确立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我国,必须开拓新的资源观,着眼于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寻求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因此,深入分析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先行者”的做法,对于我国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可以从国外这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循环消费模式

美国是开始循环经济实践和探索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推行循环经济概念,制定了一系列以资源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1976年,美国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勒冈、新泽西和罗得岛等州制定促进资源再生循环法规以来,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从1997年开始,美国把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循环利用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涉及传统的造纸、炼铁、塑料、橡胶以及新兴的家用电器、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和家居用品等行业。美国是一个环保主义流行的国家,不仅重视废旧物品的处理和加工利用,使其成为再生资源,而且十分重视循环消费。所谓循环消费是指当你认为某件消费品没有使用价值想扔掉时,应先想象它对其他人是否还有使用价值,如果有,就让他人再消费,直到对任何人都没有价值时,才将其作为垃圾进行回收处理,从而使一个消费品经历多个消费过程。由于循环消费观念的普及和循环消费社会机制的发展,循环消费已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亚于以废品、垃圾处理和加工为中心的资源再生工作。美国开展循环消费的途径很多,主要形式有庭院甩卖、旧货交易、商业网站或政府支持的网站进行的旧货买卖等。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回收系统(DSD)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循环经济实施最早、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德国的循环经济是以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与处置为主线演变而来,起源于“垃圾经济”。

为了改变“垃圾经济”的二次污染,德国的环境政策发生较大变化,从废弃物倾倒逐步向废弃物循环管理转变。1972年,德国出台了第一部垃圾处置法律――《废弃物处理法》,该法确定了垃圾无害化处置业务可以由私营企业承担等重要原则,标志着垃圾处置走向了有序化和法制化轨道。1974年,德国颁布了《联邦污染物排放控制法》。1975年,德国了第一个国家废弃物管理计划,首次提出了“预防、减量、回收和重复利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分担处置成本”等重要原则和目标。1986年,德国全面修改了1972年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法》,重新制定了《避免废弃物产生及其妥善处置法》,提出了两条具有开创性的规定:首次规定了预防优先和垃圾处理后的重复使用;首次对产品生产者的责任进行了规定。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出台了许多旨在提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完善经营和管理体系的新条例,如《避免废弃包装品和容器的政令》、《包装条例》等,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在总结这些法律法规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德国于1994年正式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并于1996年开始生效。该法定义了废弃物的概念,把废弃物分为“可利用废弃物”、“妥善处置废弃物”,并将废弃物的管理级别分为三级,即特别监管、监管和无序监管。该法的目的是使德国的垃圾管理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垃圾处理废弃转向垃圾回收再利用。

德国负责包装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双元回收系统模式是循环经济实践和运行的典型模式。德国的双元回收系统(DSD)公司在德国工业联盟(BDI)和德国工商企业协会(DIHT)支持下由95家零售、日用品生产和标志生产的公司发起,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回收者对废弃物进行分类,然后分送到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收的则送返制造商,目前共有1.6万家企业加入了DSD系统。德国自1991年开始对包装物进行分类,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有此标志的商品,表示它的包装可以回收,也就是要求消费者把它放入盛包装物的分类垃圾箱,然后由DSD系统回收企业进行处理。政府只规定回收利用的任务指标,其他一切均按市场机制运行。DSD系统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其运作的资金来源于向生产厂家授予“绿点标志”时收取的注册费,这些注册费全部用于包装废弃物的管理。对没有“绿点”标志的包装,则交由零售商回收处理。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立法推进模式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完善的国家,也是国际上较早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发达国家之一。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日本立法机构在2000年前后自上而下颁布了6项新的重要法规。这些法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法,即《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二是综合性法律,包括《废弃物管理与公共清洁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三是专项法,包括《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及《绿色采购法》,从而构成了日本循环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集中体现了“三个要素和一个目标”,即减少废弃物、旧物品再利用、资源再利用以及最终实现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目标。

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了具体规定,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国民等相关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使相关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官、产、民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以丹麦为代表的生态工业园模式

丹麦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世界上最早和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建设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所有企业通过彼此利用“废物”而获益。

总的看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借助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其他企业的原材料或替代部分原材料;减少了包括水、煤炭、石油、石膏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有效缓解了工业发展对大气、水和土地资源的污染;在能源生产过程中提高了其综合利用效率。

二、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应当结合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特点,用发展的思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实践。

(一)建立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

各国在建设循环经济的同时,都将立法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手段。日本有全面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德国、丹麦及欧盟区其他国家也都建有一系列相关法律,并且这些法律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之中。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完备的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回收主要由政府负责,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实行经济激励措施。

(二)开发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也是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的载体。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带动了技术进步,也推动了循环经济关键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促成了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杜邦公司之所以历经300多年而经久不衰,不仅是生产制造技术领先,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科学技术也走在世界前沿。他们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3R”原则发展成为与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我国应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设计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路径,建设高新技术园区,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计划。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理念,避免走弯路。

(三)利用经济手段,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政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利用各种政策,包括建立征收环境税费制度、财政信贷鼓励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押金制度等,通过治污、清洁生产等途径使外部不经济性转入内部解决,从而实现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除了经济政策外,还发挥其他政策的作用。如在政府奖励政策方面,美国就设有“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支持对化工业降低资源消耗、防治污染的有实用价值的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发。日本为了鼓励居民进行资源回收,制定了针对居民的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等。

(四)重视政府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指导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服务指导。继续扩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创建生态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

三、小结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彻底变革,循环经济体发展模式既受自身约束条件制约,也受到社会约束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应该重视经济激励手段在引导生产和消费行为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不同经济手段的具体应用途径,设计针对经济实体的多目标激励机制,完善宏微观约束激励体系,引导实体经济走循环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郭正涛.美日等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杨嘉倩.欧洲“心脏国家”的循环经济――德国的循环经济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企业,2006(2).

3、黄英娜等.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2004(8).

4、肖光进,赵莹.安全视角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其立法的经济学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

5、Edward J.Feser,Edward M. Bergman.National industry cluster templates:A framework for applied regional cluster analysis [J].Regional Studies,2000(1).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3篇

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循环经济示范点的建设关系密切。早在2000年左右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引入我国,最先在工业领域倡导生产过程资料的减量化投入、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十五期间在全国建设了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10个循环经济示范点[2]。十一五期间各省制订了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贯彻到农业领域中。2006年4月份,为了在农业领域贯彻这一原则,中国农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发展技术和模式,提出了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3]。当前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定位不准、产业链条的设计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节能减排的效率评价难以操作、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等问题。笔者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及循环农业基本原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构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原理、定位及应遵循的原则。

1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框架构建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从学科性质上来说,综合了自然地理学、资源与区划、农业气象、资源科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基础学科、畜牧学、农产品加工、农业区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生态学、循环农业、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学、设施园艺和园林规划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4-8]。从单纯制订规划的理论依据上来说,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划分为循环农业与生态工程、现代农业科学、园林景观、农业经营管理四大领域。理论体系框架见图1。

2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基本内涵及特征

2.1循环农业原理

2.1.1循环农业基本原理。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据,以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多层次利用为手段的规模化、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我国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弃物”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在此过程中,人们以经济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对农业生态系统是破坏性的,以反向增长的生态代价来谋求农业产出的数量增长。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将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1,9-11]。

2.1.2循环农业三原则。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它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2.1.3农业废弃物的“四化”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废弃物,根据目前现有技术和利用模式,主要有材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4种模式,其中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和肥料化、秸秆的能源化和饲料化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主要途径,也是技术比较成熟的利用方式。利用秸秆作为建材、编制用品,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利用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2.2现代农业基本原理在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涉及到设施农业、园艺栽培、畜牧业、农作学、现代农业装备科学、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技术等学科相关理论,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因此,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进行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重要理论支撑[12-14]。

2.2.1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该概念表明现代农业具有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定义也会更加明晰。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角度分析来看,现代农业具有明显的时代新特点,主要概括为:①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并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②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③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药等生物环保制品以替代化学品,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和灌溉,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控制,避免或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生产卫生合格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④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现代农业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将现代农业由小农业拓展到大农业,由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拓展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由农业的单一功能拓展到多种功能。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一体,运用先进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2.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形成的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现代要素的投入、工业部门的介入、科学技术的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二元经济的逐步消失,使现代农业成为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

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还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①生物化:现代农业利用分子技术培育高产、抗逆、优质农作物产品,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通过动物生物技术改善畜禽的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利用代谢工程技术生产、生物反应器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②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业研究和生产的对象和过程实现数字化和模型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技术由经验走向科学;3S技术使农业管理科学化;精准农业技术使农业经营由粗放到精确;网络技术使农业信息由闭塞到灵通。③安全化: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逐渐向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促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环节紧密衔接、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检测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安全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的综合动态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不良因素。④环保化:科技对资源的转换和替代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现代农业技术逐步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节水、废弃物资源化、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等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农业更适应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⑤循环化:现代农业由传统的种养业分化发展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产业部门,科技创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产业的全程连接,各个环节均注重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生产模式,相对于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⑥标准化:现代农业着眼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有关方面的利益,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目的,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2.3园林景观学农业科技园区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休闲体验和观光功能,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须依据农业生产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从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类学的角度去考虑[15]。园林景观学涉及到地图学、制图学、美学、photoshop等学科和工具,在园区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遵守自然地理、地貌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因势造景,因时造景,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尽量将园区的生产功能与景观、休闲功能结合起来,获得最佳的效益。

2.4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原理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管理是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和转化功能的关键。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涉及到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产品营销、质量监督和产品流通等。在农业科技园区组织管理模式上,组建一个组织得力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科技、社发、城建、土地等不同部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日常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在园区经营模式的选择上,目前有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和农户主导型管理模式等,选择那一种模式,要根据园区的属性和目标来决定。如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是示范区政府用来展示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示范园区,整个园区的功能主要以技术展示为目标,盈利为次要目标。产品的营销模式上,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一般采取客户入园游玩采摘、就地消费和通过简单的加工之后进入超市这几种模式。生产优质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功能和目标之一,也是其生存盈利的主要途径,生产优质农产品除了园区采用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保障之外,对园区生产农产品的监督和管理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在园区建设一个专门针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部门,实现园区产品质量的安全[13-14]。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4篇

化石能源稀缺以及气候变暖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发展低碳模式的根本动力。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利用和使用方式上的改变,以及引发的技术和产业变革,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事实上,低碳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是一脉相承的,而为投资者热捧的新能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全球范围内的低碳经济转型已经开始。面对严峻的气候和能源问题,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都将为低碳经济模式的突破和推广带来契机。企业需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一变化。无论是能源行业、运输业等碳排放密集型企业,还是金融等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的行业,都必须将低碳经济纳入战略规划。虽然向低碳经济转型应当如何开展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做好低碳经济规划在未来20或者30年里将关乎企业的输赢,甚至生死存亡。

当气候变化和环境成为政府、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时,对行业的高管来说,无论他们是否相信气候科学,都必须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从中寻找与自己企业相适应的机遇,这就是生存之道。

企业如果期望在此次转型契机中获得先机,就必须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迎接低碳。比较直观地说,企业必须努力优化现有产品的碳效率(单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基础设施、供应链和成品;设计能够满足大幅度减排要求的新型低碳解决方案,这可能需要打破现有产业布局并创立新产业价值链。

历史上看,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态度常常陷入企业效益好时不在乎节能,效益不好时又无力节能的恶性循环。企业决策者节能观念的转变对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中长期而言,这个转变可以依靠消费者行为转变来推动,短期更容易见效的是来自政府的政策动力。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向企业明确发出信号,帮助企业从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使企业实现从被动服从向主动采取应对措施的转变。

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相应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也很快。但由于基础设施的更新时间较长,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持续几十年。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发生重大的技术突破,经济可能会面对一个所谓的“碳锁定效应”。就是说,如果今天用常规的低效或高碳技术去装备基础设施系统,那么它可能就决定了未来几十年的系统效率,未来几十年的排放状况不可避免地在最近几年内就被锁定。以后要改变它,除了可供选择的空间小,成本也将大大增加。因此,如果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确定,那就应该尽快实现从传统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排放主体,企业对减排的理解和态度转变是关键,而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5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坚持参加市委中心组的学习活动,认真研读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文件。通过学习,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对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工作有了新的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现根据学习收获,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作用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议题。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是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是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指导各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纲领性作用。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逐渐加大,我市面临的新困难、新挑战也在不断增加,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更加重要和繁重。越在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坚定信心;越在需要想办法、出举措的时候,更应该坚持科学发展。为此,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求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为目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强力实施工业强市、石化兴市战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下大力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石化兴市”战略的实施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大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审时度势,科学论证,缜密规划,提出了“石化兴市”的战略思想,吹响了**由石油城市向石化城市转型的号角。

(一)转变思想,扎实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必将出现一个经济发展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点和新一轮发展的起点。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实现“完美转身”,首先要在思想上得到转变。**经过30多年的油田开发建设,依赖油田、依靠油田的思想在一部分人心目中已根深蒂固,自身发展意识相对淡薄,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缺乏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摒弃这种思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正确判断上来,统一到落实“石化兴市”战略上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增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积极有作为的态度,推动“石化兴市”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石化基地是石化优势比较明显的内地化工基地,但土地、水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要实现石化基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精心布局,走产业聚集、要素集中、功能完备、集约节约、循环发展的路子。要按照“五个一体化”(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思路,规划形成产业体系的基础和骨架。同时,实行“专业化、大规模、促循环、产业链”的原则,进行石化产业的规划、布局和招商。

(三)以人为本,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石油化工是典型的重化工产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问题。**石化基地不具备天生的环境优势,更需要协调处理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要素优化与环境的关系。要按照“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要求,将环境保护、安全评价、水资源论证、防洪评价和水土保持等方面作为石化基地规划的重点,做深做细。要合理确定工业区与生活区的界限,建设防护林带,打造天然的绿色屏障,将石化基地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园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进一步加快**石化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科学规划,健全体制,为石化基地建设保驾护航。石化基地是一个特别强调供应链管理的工业园区,需对产品链、公用工程配套、物流配送、电子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保护和安全防灾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因此,工业园区的开发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鉴于一些沿海省市石化基地由省、市政府正式批复总体规划并纳入省、市级开发区的做法,建议加大跑办力度,促使省政府尽快批复**石化基地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并将**石化基地列为省级工业区(开发区)。同时,从省、市、县三级均成立石化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石化基地领导小组为基础组建**石化基地管理委员会,或将**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入石化基地,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基础上成立石化基地管委会,负责化工区内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工作。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6篇

一、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整合,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推进国有大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及低成本扩张,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全省支柱产业的集中度,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进而带动全省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一是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合资合作,延伸钢铁、煤炭、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链条,进一步做优做强我省传统产业。二是大力推进钢铁产业的整合重组。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主导,创新联合重组的途径和方式,发挥优势互补效应,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的市场话语权,促进我省实现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的转变。三是加大矿产资源的整合力度。以河北钢铁集团、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河北国控矿业公司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对省内中小铁矿、煤矿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统一规划和集约开采,提高开采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我省宝贵资源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四是加大省外、国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与山西、内蒙古、青海、新疆等资源大省(区)合作,争取与老挝、蒙古、加拿大等国家资源类企业联合重组,提高我省优势产业的资源保障能力。五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高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3~5家上市公司,开滦集团等已有上市公司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六是加强省、市企业间的合资合作。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省、市属企业各自的优势,合作推进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省调结构、转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先导作用

鼓励国有企业抓住环首都经济圈、冀中南经济区、沿海经济隆起带和曹妃甸冀东北工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率先进入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在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率先破局的作用。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港口、铁路、机场资源为基础,构建快捷服务网络,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产业;积极发展西柏坡圣地城红色旅游等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保险、担保、基金、期货、债券、股权交易等金融产业。二是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风能、生物质发电,研究风—光—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开发煤炭清洁能源技术,推进煤化工、盐化工产业链的延伸,研发培育高端新材料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生物产业。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产品,为建设我省生物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四是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依托信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发展卫星导航、LED半导体照明、数字建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产业。五是振兴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在工程机械、煤矿机械、冶金机械、环保设备等高端整机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全省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

引导全省国有企业把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企业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型转变。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着眼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力争到2015年末,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二是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联盟,通过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研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三高一低”新产品,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三是积极占领高端市场。利用国有大型企业规模大、实力强、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认证资格,占领并扩大在国内外高端市场上的占有率,并逐步退出技术含量低、营利能力差的低端市场,与中小民营企业实现错位发展。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省经济逐步实现低碳运行中发挥示范作用

引导并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努力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带动全省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一是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格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与配套,将上游产品用做下游项目的原料,立足副产品全部回收利用,在企业内部形成“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闭合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积极促进社会资源实现良性循环。下大力发展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瓦斯发电等清洁能源,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优化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广泛吸收消化社会上的废旧物资,实现循环利用;根据生产规模,配套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工程,实现水资源闭路循环再利用。三是实施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广泛推广风机、水泵等变频节能技术;积极利用高炉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发电、集中回收热能等技术,实现能源二次利用;煤炭企业推广高效综采技术,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采取回收率。力争到“十二五”末,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0%,钢铁、煤炭、化工、电力等大型企业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目标要求。

五、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在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中发挥保障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将努力在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为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一是深化和拓展对标活动。指导企业完善对标指标体系,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围绕创新理念、技术装备、研发设计、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机制等关键环节开展对标活动,确定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吸引、培养、储备、奖励的有效机制,努力以人才优势形成领先优势。三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全面风险防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集团管控体系。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7篇

1 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内涵

生态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该区域社会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立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与高度统一。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早在1966年发表的《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中就提出了生态经济这一概念。他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 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 有效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正因此,鄱阳湖生态区的建设必须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的是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由于低碳经济的特性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定位不谋而合,因此,应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的优势,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在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程中,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发展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取得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建立低碳产业,利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取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和江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和重要途径。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3.1 开发替代能源,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初步建立了包括核电、太阳能、风能等在内的多门类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3.1.1光伏产业、LED产业在国内形成了先发优势。已投产和在建的光伏产业及关联企业20余家。在新余、南昌、上饶等地,已形成了以“生产晶硅料―多晶硅片―薄膜电池―生产组件”上下游一体的全国重要光伏产业基地。作为节约能源的LED产业,是鄱阳湖经济区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3.1.2充分利用釉矿资源,大力推进核电建设。鄱阳湖经济区铀矿产量和铀产品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因此鄱阳湖经济区新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是核电。核电属于清洁能源,是可以大力发展的新能源。彭泽、万安核电站工程正在规划建设当中。鄱阳湖经济区核电如按规划建成, 年发电量可相当于1000 多万千瓦燃煤机组的发电量,将占全省年发电量的40%,可年减少入赣原3000 万吨,将大大减轻鄱阳湖经济区省电煤外购运输的压力,大大降低燃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3.1.3实施鄱阳湖风电工程,全面开发鄱阳湖风能资源。鄱阳湖经济区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合理开发风力发电,可以有效缓解全省水电丰枯矛盾,实现风电水电互补。而且风电是环保型能源,没有废气排放,且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振兴新能源也是鄱阳湖经济区省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持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鄱阳湖经济区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提升能源国际竞争力的一种必然趋势。

3.2政府统筹领导,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作出引导。发展低碳经济,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国家新的战略安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扶植。

3.2.1 为了统筹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制定全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重大策略。并建议相关部门从税收、信贷、土地、产业等方面,指出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意见,特别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给予激励政策。对于一些开发新能源的企业应设当给予政策优惠和政策倾斜,以鼓励新能源的利用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3.2.2 低碳经济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技术推广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为了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机遇,应先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3.2.3 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推广应用低碳经济利国利民,为使广大民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并变为全社会自觉行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法律,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保障。

真正要将发展低碳经济转化为百姓对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就需要在法律层面上着手。

由于发展低碳经济是从国家长远发展的经济效率而言的,长远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总体经济效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动力, 而经济法律制度的调整所追求的也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 这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正向相关性, 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立法迫切需要。

首先,应贯彻落实已有的相关法律,加强普法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力度和参与能力。只有加大与百姓的关联性,尽可能做到有法皆知,法律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第8篇

近日,他代表自己的团队接受了《新经济导刊》的专访。在专访中,门小瑜并没有回避低碳舆论里那些炒作氛围,似乎已决定用特有的平静和耐心,推动和等待这个领域回归本真。

低碳意识需正面引导

《新经济导刊》:近年来,诸如“环保产业”、“新能源”、“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相继流行,可谓概念丛生,口号也层出不穷。然而,在社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形式大于内容、口号多于具体行动?社会是否应该为过度的概念炒作降温?

门小瑜非常高兴能接受你们的采访,很愿意就低碳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实际上,低碳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从一开始就和环保、节能、新能源、循环、生态等不可拆分,殊途同归,最终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量,为减缓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做出贡献。这无论是从提高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还是应对日益增大的国际压力,都是必要的。中国人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是需要正面引导和带动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多点这方面的宣传和炒作,我们认为不过分。

《新经济导刊》:从另一角度说,上述概念领域相互交叉,皆指向环境问题。但由于概念多理论杂,令人眼花缭乱。它们之间究竟应该梳理出怎样的逻辑线索,才能形成一条在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都彼此衔接的完整价值链?

门小瑜: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理想目标,就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范畴最大,是资源运用、社会和谐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境界,循环是指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强调运用过程;环保是指为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一切活动,是目的导向:低碳经济也是生态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创新手段,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

种经济发展形态,应该说低碳经济也是有目的导向的;新能源是可以同属于循环、环保、低碳经济的一个分支产业。

《新经济导刊》:梳理完整价值链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做大做强。而碳足迹咨询公司也提出要成为“碳资产管理专家”,对此又有什么具体计划?

门小瑜:这是我们对低碳发展前景的一个预期。国际碳交易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基于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H),是承诺减排额的发达国家向没有承诺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权,另一种是联合履约机制,承诺减排额的发达国家间相互购买碳排放权的交易,最近在国内也出现了第三种交易机制,即有社会责任心、有减排意愿但暂时没有潜力的组织和个人去购买自愿减排权,用经济手段实现社会责任。不论哪种,碳排放权都被当做一种资产进行交易,我们希望通过咨询服务积累客户,帮助更多的客户管理碳资产,完成碳交易。

《新经济导刊》:有观点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孤立地去算帐。比如:不能只看到电动汽车运行时不会或极少排放温室气体,其实,在电动汽车使用电能让它开动时,其前端为了提供电动汽车用的电能,其后端为了解决废旧车用电池的回收处理,已经比传统燃油汽车排放了多得多的温室气体。再比如,太阳能是低碳,但生产多晶硅的过程本身却是“高碳”――因此有人担心顾此失彼,发展低碳经济是否面临着类似的尴尬?

门小瑜:没错,国外也有很多用高昂代价去换取低碳帽子的案例。我们谋求的是,从前期设计研发、生产、运输到消费者使用、直至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全社会成本的低碳化,而不是用高碳成本去换取低碳的名声。

《新经济导刊》:各级政府部门是“低碳”理念的引领者。以你们的实际工作观察看来。目前,政府部门的“低碳”工作,在理念、实际行动方面,处于怎样一种状态?面临哪些挑战?

门小瑜:以我公司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央政府在节能领域的力度较大,给大企业的能耗、减排任务也很具体;但基层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对影响本地区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排放单位、重点减排对象等概念不清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区发展、GDP导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如何引导国内出口企业做好防范国际社会碳关税、三可要求(可测算、可报告、可核查)等经营风险问题。

有真正的行动就是真低碳

《新经济导刊》:企业是“低碳”重要的践行者。也是“低碳经济”的支柱力量。实际上,吸引企业加入低碳大军的根本动力在于经济效益。“低碳经济”到底能为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低碳产业”本身商机何在,能否做大?

门小瑜: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和转型的根本动力,简单而言,节约就是低碳,传统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流程分析,节约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就是低碳了,也“经济”了;低碳经济导向刺激了新能源、高效低碳交通、绿色节能建筑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给产业革命和技术改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思路,我们相信,一定能做大。

《新经济导刊》: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建筑”一夜风行。在政府“低碳”宣传浪潮中,不乏有众多“伪低碳”项目开发者浑水摸鱼。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门小瑜:不久前,我与大卫、许国鸿先生等就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低碳建筑、低碳测算及物业等方面进行过讨论与交流。其中,我重点谈到四点物业问题。

一是观念方面。应该将低碳理念从物业管理前移。我认为应该运用2/8理论。首先设计过程要有低碳的观念和理念去引导;其次是建造过程要运用低碳技术;第三才是运营管理过程要进行低碳化运行。前期20%的投入,后面可以产生80%的效益。

具体来说,物业公司要向前延伸,例如像世邦魏理仕和仲量联行等五大行那样做物业全程咨询服务,在项目前期介入时要求开发商用低碳理念做规划设计,最后自然而然享受低碳思想的节能成果,事半而功倍。

第二是技术方面。要多引进先进的技术,引入能源绩效管理或称能源合同管理,如深圳许多大厦已经开展的引入专业公司进行变频等节能技术改造,分享节能收益等。

第三是宣传方面。物业与业主关系密切,可以多做环保方面的引导、宣传,号召业主从小事做起,如测量碳足迹,既为保护地球做努力,又可节省家庭开支,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地球,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是物业公司自身方面,也可以做很多。比如物业公司也可以做碳足迹测算,从整个工作流程中去发现哪些环节和细节可以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小自己的碳足迹,比如号召员工少开私家车上班,尽量节省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张等等。

《新经济导刊》:低碳风潮中,有人关心社会责任;有人当成营销手段;也有人附庸风雅,人云亦云。如何从制度、政策层面去区分“真低碳”和“伪低碳”?

门小瑜:有真正的行动就是真低碳,一边喊口号,一边还继续做着高碳的事情,当然就是“伪低碳”了。只要有了真正的低碳行动,即使是营销手段的一种,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