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教学策略

小学课堂具有独特的思维培养和提升价值,利用数学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引导儿童逐步形成抽象概括的思辨、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理想的效果。根据当前的教育理念与社会要求,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则成为数学课堂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课堂是一种天然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载体,而小学数学课堂则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了其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第一关键期就在小学阶段,所以借助数学课堂利用多维方法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发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性思维概括起来讲包括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思维等几种。

一、从三角形到圆形的思维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儿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这些载体将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各种事物的形象。比如,教师在讲述数量关系的时候就需要用水果进行示范,表示数量的组合与分配等关系。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是引导儿童形成抽象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解决问题所必须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具体形象来展示问题,引导儿童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利用几何图形进行培养形象思维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图形等直观的媒介,引导儿童进行数量关系的比对和转变,从空间和数量等多维的角度思考和判断问题,可以有效的推动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对于立体空间思维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详见表1)。

二、从蝴蝶到飓风的思维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可以为儿童的发散思维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发散思维是一种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以及在事物之间建立天马行空式的合理联结的问题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借助数学课堂中的实例可以有效的开展该项工作。教师在讲述“比较”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将大小、多少、高矮等内容进行启发式的多维训练。比如,A、B、C、D、E比较大小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表格进行引导,建立多种比较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尽可能多的建立不同类型的比较关系,也可以组织比赛,在相同规则下,测试谁建立的关系最多(详见表2)。

除了上述的比较关系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多种的发散思维训练,采用头脑风暴法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教师在讲述园的周长计算方法时,可以启发儿童进行发散思考,寻求尽可能多的测量方法。如果没有包括用绳子或者丝线围绕圆形进行测量,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圆形的面积可以利用厚度均匀橡皮泥按相同比例切割,然后按照同样的厚度改变成长方形,然后策略长方形的面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测量方法?不顾则容器的内部容积无法测量时,可以用水注入,然后将水注入到规则容器中进行测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测量方法等等都是数学课堂中可以借助的促进发散思维发展的方法。

再比如,利用几何图形训练儿童的发散思维可以采用下述问题: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另一内角度数的4倍,求顶角的度数。面对这个问题或者类似的问题,小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尚未具备,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系统进行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教师进行发散性的启发,引导儿童从三角形内角之和的角度去思考,如果题目中的内角指的是顶角还是底角――如果顶角是底角的4倍,应该怎么计算,如果底角是顶角的4倍应该怎么算。

三、从凹透镜到凸透镜的思维培养策略

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常见形式就是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归纳的思考形式,也就是将已知的条件进行充分的运用,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教师,逐步锻炼儿童的这种能力,从看似无关的因素中,归纳出一种成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比如,教师在讲述应用题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类似的训练,假设甲乙二人坐船相向而行,其中甲为顺流而行,流速为15千米每小时,船速为20千米每小时,乙的船速为30千米每小时,二人之间的距离为100千米,试问甲乙二人何时相遇?相遇时各自行驶了多少千米?在此问题中,教师需要进行的引导工作为启发儿童思考水流的速度对于航行速度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多种情境。比如,一只船静止,另一只船顺流而下或者逆流而上的情况下,相遇时间如何?将影响问题解决的各种因素全部考虑进去,系统全面的进行分析和比较,寻找出最终正确的答案或方法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思维训练方式,可以避免儿童因为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出现计算错误。

四、从充分必要条件到假设的思维培养策略

一直以来,数学课堂中就非常重视逆向思维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尝试采用逆向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判断。而这种思维方式也正式创造性思维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许多问题有时候由于惯性思维或者思维定势的影响,无法顺利解决,借助逆向思维去思考则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轻而易举的找出答案。比如,教师在讲述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度时,就可以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如果内角之和的数值不是180度,那么就无法构成三角形。而许多问题同样可以借助逆向思维进行思和判断,通过已知的条件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答案。比如解决部分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尝试假设已经得出得出答案,然后根据答案寻找问题所给的条件有哪些,最后将寻找出的有价值的条件进行正向的运用。最为有效的例子就是填空题,如果无法选择正确的答案,那就将所给的答案代入题中,然后使得题目成立的答案就是正确的选项。类似的案例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发现和应用,有效利用儿童当前的思维定势发展不稳定的特点,进行积极的逆向思维训练。

可以说,利用数学课堂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利用小学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这种研究并没有取得完全的突破,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需要继续努力,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包括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和训练以及深度思维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陈贤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教学与管理,2009,(5).

[2]李英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青海教育,2001,(6).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口译课堂;口译教学;逆向思维;思维定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03-02

一、逆向思维简介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但我们常常会受某种习惯势力或心理定式的影响。因循守旧地按某种思维定式办事。逆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可以说是“另类”的。也就是说,它是与正向思维、常规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但逆向思维并非提倡“异想天开”、“无中生有”,而是提倡看问题和处理事物有新的切入点,有新意和创意,有新的认识、新的心得和新的体会。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如果选择从侧面逆向处理,反过去想就会使问题简单化。

二、将逆向思维引入口译课堂的必要性

1.克服语言转换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按照一定积累的思维活动中已有的思维规律和经验教训,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定型的思维路线和方式。思维定式使得学生在遇到特殊、陌生、模糊、内容冗长等语言信息时,头脑风暴与表达方式瞬间受到局限,循规蹈矩,不求变通,思路难以打开,难以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快速转换,支支吾吾导致口译效果不佳甚至失败。而将逆向思维融入口译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盲点的逆向突破,从语言信息的对立面入手,搜寻反面的线索与思路,即可进一步清扫思维盲区,填补思路的空白,更能有效实现学生对于口译思维的良好掌握。

2.间接夯实双语基础。在英语教学的活动中,人们通常重视英语教育与学习的正向顺序。然而,倡导反向思考的逆向思维,为英语的教学与学习开拓了新思路与新方法,使得教师在“正反”教学中不断对英语进行深化研究。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固,运用也更加自如。

3.养成求异质疑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求异,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开拓技能和积极思考与挑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使其学会主动学习。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尤其是对争做专业口译的我们来说,从侧面历史文化中吸取灵感,从逆向时事政治中处理信息,对传统定式古板的教条主义怀疑质疑,本身就是为培养逆向思维,高效处理语言信息,自主弥补欠缺的知识。

三、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对逆向思维的培养方式

1.教师自上而下的培养方式。课前:①组织针对口译学习的思维模式讲座。以presentation的形式推广正确的逆向思维,强调并引导学生在口译学习中应该具备的逆向思维方法。组织学生建立兴趣小组,总结传统直线思维与前沿逆向思维异同,比较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的优势与益处,帮助学生摆脱口译学习课程前就已经存在的畏难情绪。②教师自身要克服已有的思维定式,改进传统教学方案。老师对于学生逆向思维的顺利培养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定要努力成长和突破自身翻译的正向直线错误,为学生们做好榜样。由于口译本身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往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在有限的课程里安排学生进行模仿和模拟练习,定时定期地训练学生以便完成教学计划。但在客观现实中,短暂的课时难以实现学生对口译兴趣的直观引导,教师应做到自我创新、自我改进,反其道而思之,建立有效、合理的课程计划,帮助更多的口译爱好者通过逆向的思维模式,轻松实现语言转换,体会口译成果完善的成就感。

课中:①鼓励学生不畏惧错误。在教学环节中较为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学生不畏惧说多、说错,帮助学生乐观克服基本功不扎实不自信的心里障碍,鼓励他们正确面对客观现实。大声说、快速写、分意群、勤重复、多模仿、多尝试、多练习、多得分。帮助他们摆脱口译效果不理想、口译翻译内容不精确就要被否定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现有水平基础上,传递信息、转换双语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不怕受到其他学生的质疑,不怕学生犯错犯傻,教师这种鼓励方式和教学思路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传统正向思维的典型方式。增加师生互动,让老师带领学生消除克服心中已有的畏难情绪,同时可以建立和谐的课堂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课堂氛围的和谐。②打通逆向脉络,讲究技巧技能。思维方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训练需要讲究技巧。运用已宣传的逆向思维模式,具体讲解逆向思维的转换技巧。用大量材料及相关例子,训练学生突破定式思维,在教学计划中加入5W+1H法、正反向转换、主被动转换、时空间转换等逆向思路的教学内容。避免学生在言语转换中不自觉地使中英文翻译一一对应、语序语法排列死板等直线定式思维直接导致的片面翻译。在课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颠覆脑中已有的思维定式,逆向翻译目标语言,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自由转换。从易到难,从点到面,结合口译特点进行训练,转换学生翻译过程中旧的陋习,夯实其新的习惯。不再用冗长古旧的文字材料训练学生,而是引导其逆向思考关注当下热点时事,才能精益求精,事半功倍。

课后:①引导学生处处时时留心对逆向思维的应用。逆向思维的培养不但应该在课上,也应该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主动思考。这种引导不仅包括布置家庭作业,也包括向学生推荐逆向思维在其他科学领域中发展进程的相关书籍、优秀的国外典籍和刊物、优秀英文电视节目等。以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中出现的英文进行习惯性的逆向思考,从而养成他们时时思考英文、处处运用逆向的思路习惯。②课后回顾课堂内容可以轻松减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遗忘。而逆向思维不单是一门知识,更是学生处理生活中问题的手段。学生应加强在课后的回顾复习,但是学生常常会遗忘或忽略回顾课堂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学生回顾教师所讲的内容,将脑中的理论连成知识网络,使知识体系变得形象化、系统化,可大幅减少遗忘的概率。其中思维导图是一种较好的梳理知识的方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加强对逆向思维的理解。

2.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课前:克服畏难情绪,接受口译学习新思路。积极配合和参加学校组织的思维模式讲座,总结出自身的不足并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到克服以往传统直线思维的突破口,课前主动积累思维转换的技巧。比如,英语民族习惯使用委婉隐含的方式表达肯否定的意义,而汉语民族习惯于用言简意赅、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和目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应该实现逆向思维的转化,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惯用方式等的差异。使译文更加忠于目标语的习惯表达,也更加忠于原文的意思。

课中:逆向思考,熟能生巧。在课堂已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下意识的用逆向思路训练和提升自己,运用自身已有的语法、词汇储蓄,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素质能力。在课堂训练中,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大胆尝试,大胆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克服直线思维和已有定式思维的桎梏。中英文主、被动人称转换,时间、空间语序的前后,主动、被动的习惯用法,俚语、俗语的灵活应用,都是自主练习逆向思维时需要注意的典型技巧。时刻提醒自己逆向技巧的使用,同时熟练运用多种方法。

课后:从学习生活多方面训练自己。针对自己在逆向思维训练中的不足和弱项,观看大量英文书籍报刊,听、说新闻术语,了解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同处异处,下意识在专业学习和业余生活中训练自己对已有信息的逆向转换,为瞬时间的逆向思路打下一定的基础,熟能生巧,渐渐替换原有正向直线思维。

四、定期检验成果

1.改变传统直线教学思路,减少考试,注重实践。教师定期录制学生口译模拟视频,与学生以往的表现进行对照,找出问题。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与学生共同商讨在逆向思维引导下的水平提升与在翻译过程中解决困惑的具体措施。

2.兴趣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多加练习,开拓思维。自主进行模拟大会的口译练习,共享文字材料或影像资料以便检验自己的逆向转换水平。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将逆向思维运用于口译课堂并不是烦琐复杂和遥不可及的工程学说。逆向思维的训练及应用应通过课堂自上而下的教师引导及学生自主积极的课堂配合来实现。而且,逆向思维可以运用在学习和生活的多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口译课堂,打开逆向思维的大门,突破传统定式的障碍,为争做综合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思维研究进展与前瞻[M].外语学刊,2012,(06).

[2]姚姗姗.逆向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

[3]Maureen J.Lage and Glenn J.Platt. A Gate 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讲话,这个题目大家可能认为不值一谈.人一生下来就呀呀学语,谁还不会说话呢.说话是一门口才艺术,而且是一门很重要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

在现实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人提起笔来扬扬万言,笔下生辉,却说起话来期期艾艾,不知所云;为什么有的人通古知今,知识渊博,却言谈起来反映迟纯,言不及义;为什么有的领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讲起话来结结巴巴,辞不达意.相反,有些人貌不惊人,却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以上说法不一定普遍,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前者说的是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后者说的是胸有成竹,出口成章.那么为什么在语言上会有天壤之别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谈的主题—即兴讲话的基本技巧.

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年轻人都想在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也希望能说会道,谈吐有致,可就是嘴吧不争气.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你成功,说话木讷令人坐立不安.

(一)什么是即兴讲话

即兴讲话,也叫即席说话.即兴讲话者事先未作准备,是临场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景而发、因情而发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对来说,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以即兴为多.如同志间一针见血的辩论,朋友间滔滔不绝的谈吐,酒席上要言不繁的祝辞,谈判时有条不紊的应对等.有时不可能拿着稿子去念.因此,即兴讲话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即兴讲话的技巧,遇事则脑门充血,无言以对,颠三倒四,哼哼唧唧.

(二)即兴讲话的特点

即兴而发,针对性强.

形式自然,灵活多变.

相互制约,听说并行.

情感激发,诱导联想.

语言精炼,达意为上.

(三)即兴讲话的主题

主题是即兴讲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是整个表达的根本依据.讲话时每一层次、每一段落、每一句子、每一个词都反映着一个意思,这些意思都要统帅于主题之下.因此,即兴讲话要寻找触点,临场发挥,及时提炼新颖而典型的主题.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主题的方法:

1.临场发挥.着眼于临场某一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本质,进行主观联想,立即闪现出一种思想,然后把它言表于外.

2.内心孕育.当开展调研或检查工作时,从别人讲话中得到启发,荫发一个新的观点,这时就成了孕育主题的素材.

3.问题凝练.问题是形成主题的摇篮.当你参加会议,大家都说了话,你自己正襟危坐,此时不说也不行,于是你就向自己提出了一串串问题,怎么办?说什么?怎么说?有价值的主题往往就形成于有价值的问题之中.

4.角度更新.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使之更加新颖,表达出众.如:以小草为题,有人说“小草默默无闻,造福人类”,有人却说“小草逆来顺受,软弱无能,不思反抗”.

(四)即兴讲话的布局

即兴讲话要注意结构的整体布局.整体布局主要有纵式、横式、总分式、递进式.整体布局是考虑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主体材料应放在何处,次要材料应放在哪里,需要讲几个部分,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

(五)即兴讲话的标准

即兴讲话是临场之作,不宜过长,切忌繁杂,防止罗嗦.即兴讲话应符合以下标准:

思维敏捷,反映迅速.

立意明确,内容集中.

条理分明,逻辑严密.

语势连贯,跌宕起伏.

用语规范,贴切易懂.

适切语境,话语得体.

生动优美,诙谐幽默.

把握时机,灵活善变.

(六)即兴讲话的思维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化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的过程就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考虑话该怎么讲,是一种思维活动,尤其是即兴讲话,是一个激烈的思维过程.它经过思想—句子—词汇—语音的快捷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一般有三种方法:如何提升你的即兴演讲能力

1.定向思维训练法.是按常规恒定思维的模式.这种思维可以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习惯.

2.逆向思维训练法.是反过来想一想,变肯定为否定,变否定为肯定,变正面为反面,变反面为正面.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独立发表见解的特点.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主题训练 创意思维 摄影

根据高校美术学和艺术学专业的课程需要,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摄影基础课程,而在教学方向上也展开了一些争论,到底是以客观记录的纪实摄影为主还是纯艺术道路为主,没有结果。陕西地区部分高校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艺术学专业开设摄影课程,如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由于师资短缺以及适应高校教学的摄影教材匮乏,教学时间有限等问题,摄影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学生自主创作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并且和专业接触不紧密。

在大学艺术专业的教学中,摄影课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绘画工具之外更加写实的记录工具,解决摄影教学方向中纪实摄影和纯艺术道路的纷争。自2000年开始,有很多高校陆续开办起了摄影专业方向,系统地学习摄影理论,有别于非摄影专业教学中普及摄影知识的教学方式。然而在新时代的今天,数码产品日益普及,传统相机淡出市场,持续了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面临着市场的考验,主题训练与创意思维开发的教学思路是解决目前困境的一种尝试。

通过一学期主题摄影和创意思维开发的摄影训练,效果颇为乐观。既能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点,还能让他们知道自己要拍什么,想拍什么,并解决如何拍的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摄影课开设的目的。因为,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摄影应该更能够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潜力。

一、主题摄影的内容及训练方法

摄影是艺术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其拍摄范围包含很广,有新闻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微距摄影等。主题摄影又称专题摄影,用多幅照片和多个瞬间全方位来展示事物,客观表述大于主观理解。

1.要解决技术难题

对于只有书本理论知识的学生,应该注意实践拍摄时的现场指导。首先要用实际操作来化解和简化摄影理论。对于景深概念和白平衡在画面中增加的环境气氛,可反复练习;镜头焦距长短取决要拍摄对象的类型,相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同一主题,更能取得效果的一致性,增加画面张力。

2.确定主题

主题摄影的题材包罗万象,如人文纪实、风景、静物、人像等,在课程的初级阶段,教师事先布置给学生确定一个拍摄主题,避免无目的拍摄。经过一个主题训练之后,安排学生自己寻找主题,既不选那些不好表现的事物,也不能过于浅显,所挑选的事物要有一些观赏价值,否则拍出的图片会很呆板。实践证明,主题摄影对学生的拍摄技巧很有帮助,通过训练能培养出一双敏锐的眼睛。第三个阶段则要引导学生在拍摄之前制订拍摄方案,共同讨论计划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当一个主题牵扯到多人合作时,良好的协调统筹非常重要,遇到困难可以共同解决,教师的职责就是帮他们完善画面。即便是相同的主题内容,作品中传达的感觉也会因审美差异有所不同。

3.运用逻辑思维

要运用逻辑思维,需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其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的内容为:每个思想的自身必须是统一的,不能用一种思想去顶替另一种思想,更不能混淆概念,必须保持思维的确定性。[1]在逻辑思维训练中,同一律应用最广,就是在照片中表达看法时态度始终要一致,当有新的想法时也不能顶替了前面的观点,否则会引起混乱。而在矛盾律中则是指画面设定的一组矛盾关系要对立。主题摄影就是要让读者接受你的观点,如果画面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将是一组苍白无力的主题创作。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时,还要整理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分析主题拍摄内容的可行性和可表现性及内在关联性。首先要有整体观,专题照片不力求每张完美,但必须做到组合成为整体的完美性。其次要使景具有多样性,拍摄内容有特写、近景、远景、全景的关照,兼顾影调关系和冷暖关系,以及拍摄角度的表达。

4.形象思维表达

摄影离不开形象思维,面对自然,人们经过反复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引起对某些现象的强烈感受,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进而加以舍取和加工,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最后构成了摄影形象。[2]其最大特点是思维活动和具体形象结合,把自己体会的结果用形象表现出来。

指导学生拍摄之前,先要求他们观察事物,然后根据个人得到的感受再去表达具体形象。教师分别给予技术指导和注意事项,完成拍摄之后,根据需要进行补拍。例如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个主题,姚佳龙拍出了缠绵而又轻柔的幻觉。柳絮飘落的时节,思绪在细如青丝的柳条上放飞,翠嫩嫩的叶儿随风起舞,校园春天的气息得到表现;杨展则以激烈的运动场面表现校园的阳刚之美。

王继伟在构思《对话》中想要表现一种时空的概念,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表现方式。一次在画室里,偶然发现逆光下海盗石膏像似乎在和他说着什么,灵感即来,随即将石膏像搬到阳台上。夕阳西下,“海盗”和背景现代建筑形成对比,时空在这里凝结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野蛮与文明的对话、西方与东方的对话。

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们寻找自己的表述手法,在题材上力求大胆创新,不必考虑所拍题材是否能提供具体的形象,只要拍摄的主题形象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一个概念或是一种感受,大家在观图时,这个符号能否被读懂,表述方式和其效果是否能够产生共鸣。有感而发,有情则抒,充满对生活的思考能够使摄影进入一定境界;但是有些学生茫然中不知所措,拿起相机脑中一片空白,我说,这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表现吗?宋华的《城中“锈”气》很好地把握了这种状态,锈迹斑驳的铁门上抽象的图案让思维迅速飞翔。

创意思维训练

创意思维在摄影中决定着照片的艺术魅力,也是成功照片的起点。创意思维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方式。创意思维,通常是以一种多路思维的形式出现。是指拍摄者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被摄体,积累丰富的视觉信息,以便找到最佳的拍摄点,采用更多更新的拍摄方法和技巧。[3]这种拍摄方法是根据现有物进行发散思维,而不像主题摄影那样事先确定一个主题指导拍摄,这种封闭式的思维和观察干扰了想象的路径,所拍作品也会枯燥无味。

第一,要做到打破常规。创意思维中常用的如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等都可以拿来一用,特别是逆向思维。

一幅好的照片不仅是思想的表达,而且还有感情的迸发为之添彩,情感做催化剂的同时也是创作的不竭之源。情是最难表现的,创作手法上引进油画中的基调、版画的肌理、国画的墨色等他山之石,渐入佳境之后,能够感受到摄影艺术王国丰富多彩而包容睿智。

第二,思维训练。创意摄影最普遍的表达是抽象摄影,对于抽象思维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说成是抽象的,把物理特征明显的、容易被人感知的东西说成是具体的。[4]抽象艺术是原创的艺术,可以任意地用色彩、线条、构成、细节来布置艺术空间,可以在随意的涂抹中发现灵感和选择精华。[5]由于镜头的写实功能,很多学生困惑于实景而如何表达抽象画面。

最为抽象的物象莫过于时间,时间是什么,时间是否能够留下足迹,毕介青的《蚀》系列,找到了岁月斑痕,是古老苍凉、厚重之美。借助油画的基调将藏在内心深处那种感伤情怀抒发出来。解决了这个现实与抽象的问题。

综上所述,主题训练重现实场景的表现,创意思维开发重在主观意向,力图寻找思维深处的一个灵感。两者是相互对立的思维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在摄影创作时不再盲目,看待问题的深度也得到增强。同时,主题训练和创意思维开发的摄影教学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突出特质,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毅华.专题摄影概论.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08p52.

[2]徐枫.摄影手册(再修订本).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04,3.:667.

[3]刘遂海,蔡林.数码摄影技艺教程.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11:6.

[4]杨滟君,任戬.设计原理教程.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8:63.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出题要出心里话

即教师出作文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这条教学建议切中作文教学的要害,强调了联系学生实际的必要性。因为只有这样命题,学生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说出他们的心里话。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

教材是要尊重,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如果教材要求写什么我们就写什么,教材中拟什么题我们就写什么题,那么,学生写作的空间就很狭小,就会制约学生的思路。况且有些题目,也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所以,即使使用教材命题,也应补充命题,或允许学生自命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便于书写内心的真情实感。

二、创设情境引真情

即作文课要想方设法,创设某种感人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和词语。”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1.以教师情激发学生情

华东师大附中名师熊瑾在她执教的《亲情唤真情,情意化诗意》的作文课上,用自己对父爱深情的回忆,打动了学生的心,激发出学生对父爱深情的回忆,可谓成功的范例。

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真情

还是那节课上,熊瑾老师在上课之初播放了刘和刚演唱的《父亲》MTV,深情的歌声、感人的画面,撞击着学生的视听。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谈自己对父亲的评价。这样导入,自然而切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3.联系社会生活导入激情

江苏名师丁卫军在他的作文课《拣起地上的石子》上,以汶川大地震的难忘场面导入,让同学们谈感受,引出对作文素材的整理指导。

还有很多方法,如由课文范例引入,做游戏等,只要你精心设计,必有妙法。

三、课堂指导重实效

现在的许多作文课(包括自己的),缺乏对学生富有成效的指导。既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又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任由学生闭门造车,硬着头皮写。难怪学生不爱写,因为他们在作文课上没有多少收获。研究各地名师的教学实例,或许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他们的教学共性有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如宋晓明老师的教学案例课,紧扣“勇敢”这个话题,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各抒己见谈“勇敢”朗读范文树标杆发散思维再交流点评指导上台阶当堂落笔写成文。这堂作文课,真正使学生在提炼新颖、深刻的论点,运用真实准确而典型的论据方面有了深切的体验,提升了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而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宋老师并不回避,而是一一点评,澄清是非,可谓指导有方。

2.注重师生互动,重在学生活动,而教师的点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南名师常作印的作文课上,学生说广告语,上网搜索广告知识,依据广告语猜商品,赏析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语,归纳广告语的特点,创作公益广告。活动充分,真正体现了最新的教学理念。而穿插其间的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却起到了引导作用、过渡作用、深化认识作用和激励学生的作用。可以说,学生的精彩活动源自教师精彩的点评引领。

3.作文指导的核心是思维训练

不论是审题、选材、立意,还是结构安排,都离不开作者的思维。怎样训练思维呢?古文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会学生一些思维的方法至关重要。而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的途径,就是在课上启发他们的思维。如宋晓民老师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刘芳(广东名师)指导学生进行收敛思维、逆向思维训练。

四、日记作文一齐抓

光靠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学生的作文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主要原因不在训练方法,而在于写作内容与主题的来源。日记作为一种自由式的作文,为大作文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积累思想,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因为学生的作文素材,不外乎来源于观察和阅读两方面。而我们要求学生写日记,不仅要写自己对社会、学校、家庭生活的观察所得,而且要写自己的阅读所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多少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学生读写能力就强。所以,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求学生经常写观察日记、读书日记,并经常讲评,是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的最重要的办法。

总而言之,提高作文教学成效,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借鉴,不断地反思。我深信,只要我们的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作文能力就会得到快速的提升,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春天也就到了。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开放教学 创造思维 策略研究

开放式教学能把小学数学教学同提高学生的素质结合起来,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空间,增大学生参与力度,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意识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前提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意识。不要用设计好的僵化的框框去套每一个学生,而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大胆开放,敢于创新;善于启发学生,善于随机应变,通过心灵的撞击去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让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和图形的周长。笔者估计学生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一元硬币、象棋子的周长,无法直接测量出画在纸上圆的周长,从而在矛盾冲突中进一步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规律。在教学时,学生果真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然而,对于笔者故弄玄虚的这个“画在纸上圆”的周长,却被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老师,我只要用尺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给他说出来了,怎么办?”笔者审时度势,及时调整预定设计:“3.14是什么意思?”生:“3.14就是圆周率。”继续追问:“圆周率是什么东西?”(其他学生哗然大笑)学生振振有词:“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 14倍。’”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道:“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笔者从容不迫地应对:“这两位同学真厉害,知道了这么多。他们认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 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那么安静,而笔者分明读出了一双双眼睛中透着的疑惑,脑海中正欲奔腾而出的思维浪花)“那么,我们暂且把这种说法称为‘XX猜想’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X X猜想’……”一场“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干戈”就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化为了“玉帛”!事实上,笔者在预设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圆周率和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然而,课堂是动态和不断生成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生命活动。在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多向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被自己设计的“预案”所奴役,而是抓住学生即时生成的所思、所想,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积极走入“开放”的境界,从而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

(二)设计开放性操作,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基础

1.操作工具开放。现实问题是多样复杂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往往是多样或非现成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目标,自由选择操作工具,是实现开放性操作的重要方式。例如,教学实际测量时,让学生自由选择测量工具,量出教室的长或宽,学生经过讨论、实践选择的工具各有不同。有的用卷尺直接测量;有的用米尺累计测量;有的伸开两臂累计加测量……学生既要利用各种工具,又不成为工具的奴隶,培养了自主探索能力。

2.操作策略开放。同一个问题,由于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其解题的策略也不会相同。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不要过多地暗示,要把设计操作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实现操作策略多样化。例如,教学正方形认识时,让学生手拿正方形纸片,自己想办法了解各边的关系。结果对于“正方形四边都相等”这个特点,有的学生是测量发现的;有的是比照正方形一条边的长作一条边,再将它与其他三条边相比较发现的;有的是将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的……学生在开放性的情境中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再创造”。

3.操作结论开放。条件的开放性往往伴随着结论的不唯一性。有意识地减少常规操作实践题的条件限制,可诱发学生全面思考,大胆想象,多向探索,使结论趋于多样化。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后,让学生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弯成长方形,再求出它的面积。学生操作后,发现可以制成无数个长方形,虽然相邻长和宽之和为6厘米,但长、宽无法具体确定。因此,面积答案也无穷多,有的学生还发现长方形的长、宽越接近,面积也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即边是3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最大,从而在开放性结论中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以上三种开放性的操作方式并非完成割裂,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能使操作实践题更有开放性、思考性、挑战性,就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操作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达成开放式教学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思维宽阔的多行道上,发展创造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增强思维创造性。例如,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三角形与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然后再让学生用一个等腰三角形,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思维量不断增加,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鼓励大胆猜想,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创造型的人才,我国的教材过多的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其实,从探索新事物的本质、规律即从创造性活动考虑,直觉思维由于具有整体性、跳跃性(而不是像逻辑思维那样具有直线性、顺序性),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于探索和创新的需求。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直觉思维。伊恩.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创造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设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哈密顿在散步的路上迸发了构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又叫做猜想。这种直觉思维的结果不一定正确,还要经过检验、证明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此,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估计、大胆假设。因为新颖独创的思维往往产生于猜想、估计、假设之中。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自由猜想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出许多种方法。如:①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状,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②将圆柱体容器装满水,然后倒入长方体容器里,测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体容器的体积;③将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长方体(教材上的方法)。尽管有的设想不切合实际,失败了,但这些猜想中都包含一个成功的因素,那就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3.精心挖掘练习题,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整体进行的,而逆向思维总是与顺向思维交织在一起。因此,教学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顺向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教材里存在着大量的顺逆运算、顺逆公式、顺逆关系,如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空间里的上下、前后等等。许多数学知识也正是通过这种可逆转换来发展和深化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顺向问题都可以变为逆向问题,而且问题的条件越多,改变成逆向题的数量也就越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进行数学问题的逆向转换,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教学应用题:“一年级二班教室里原有学生45人,出去多少人,还剩25人?”在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时,让学生理解:“原有的人数减去出去人数等于还剩人数,即45-( )=25”或“原有的人数减去还剩人数就等于出去人数,即45-25=( )”,还可以想:“还剩的人数加上出去人数等于原有人数,即25+( )=45”。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先顺后逆的认识训练,这对学生解决问题本身以及扩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4.设计数学开放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的开放题,不但要有多个答案,而且要有多种不同的解法。也就是说,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观察,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教育价值。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例如,在算盘上用一个上珠和四个下珠表示出两位数,从不同的方法考虑,可以得出27、36、45、54、63、72、81、90等。又如:“一辆汽车要行300千米,前3小时行了全程的2/5。照这样计算,走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解法一:300÷(300×2/5÷3);解法二:3×[300÷(300×2/5)];解法三:300:x=(300×2/5):3;解法四:(300×2/5):300=3:x;解法五:1÷(2/5÷3);解法六:(3÷2)×5……通过以上多种不同的解法,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题目,由于思维角度不同,解法也各不相同,能够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可见,经常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促进其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注意几个问题

1.要常抓不懈。对学生思维训练必须长期精心培养,贯穿于每一节数学课,每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

2.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不“唯纲”,不“唯本”,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薄弱环节,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体质、年龄、智商、学习态度等方面条件各不相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出现差异。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宜采取不同训练方法,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创新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可以说是教与学的灵魂。而历史学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中学历史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本人将就在中学历史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创设教学问题情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应热情地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质疑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师还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能嘲笑。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学生的问题,要创造民主气氛,杜绝从言语上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防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火花。对于那些取于发表反驳教师意见的学生更要加以表扬。即使他的观点是错的,也要先肯定他的勇取,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切不能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做好示范促进学生质疑,并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从哪些方面质疑。教师在适时解答学生疑问的同时,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或相互研讨自行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的创造性解答加以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质疑的方法,而不至于无疑可问。

二、创设“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再发现’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将“单边式”的课堂教学转向多边“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交流与合作”,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质疑—讨论—解疑”的“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其方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教材,然后再通过分组交流、讨论,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质疑就是为了解疑,讨论就是论疑和解疑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采用“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面个性差异的每位学生,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给学生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自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更有利于师生之间乃至生生之间的互动。 转贴于

三、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以改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学习为向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利用这一教学模式可采用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如“主题规定型”开放式教学,即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中学阶段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景。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某心理学专家在研究了多年高考情况后指出,学生在考试中的失误往往不是知识有缺陷,主要是学习方法上的失误。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目标学习法、选择学习法、实践学习法、整合学习的方法等等。

五、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有类比思维、联想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训练方法。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挑起新争论,激活新思索;介绍新观点,拓展新思维等。

总之,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求,对已有结论的质疑,都是他们未来科技创新的潜在源泉,“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历史创新意识的启发者和培育者,从多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更充足的条件。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手册》……主编 冯克诚 西尔枭 中央编译出版社

《历史教学实施指南》……主编 杨 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逆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必备素质活用教材丰富内涵影音示范对接专业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有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口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中职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择业前景。作为即将踏入社会,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中职生,如有一副好口才意味着就业机会和将来开展工作的优势条件。在校期间练好口才,既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也为自己拓宽了就业道路,为今后的职业发展铺就成功之道。

口才作为一个人从事职业的必备素质之一,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但就目前口语交际训练在中职校开展的情况看,形势并不乐观,普遍重视不够、开展不力,学生的口语实际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如何为学生练好口才提供有效帮助?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开展口才训练?如何实现训练内容与学生将来的职业标准相对接?笔者在广泛学习各类口才训练书籍之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实际,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实际口才训练的方式方法。

1观念先行,口才为重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宰命运。开展口才训练,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深刻认识到练好口才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练好口才非一日之功。“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练出一张嘴”。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说话水平技巧只能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口才不可能速成,需要长时间刻苦训练,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很难持之以恒。此外,口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对每一位口语交际者的思维、心态、字音、语气节奏和遣词造句的能力都提出要求,它是每一位口语交际者德、识、才、学的综合体现。训练口才也就意味着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开掘,我们更应该重视口才,把口才训练摆在核心位置,将其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始终,把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开口说话都当作口才训练,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活用教材,打好基础

练好口才,不一定要使用专门的口才训练书,立足课本,活用课本,也能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1 阅读教学:朗读、对话训练口才。练好口才的基础在普通话,课文无疑是最好的训练材料。多听、多说、多练是说好普通话的关键。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个人读、学生之间互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多读。阅读教学中要少讲、精讲,保证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朗读训练中,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要求,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求能使用标准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求运用诵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水平不错的学生可鼓励其训练快读,快读有助于锻炼伶俐的口齿、清晰的吐字、敏捷的思维和快速反应力。分层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口才训练的兴趣和信心。打好朗读基础,说话能力也会水到渠成。如果我们能把朗读技巧中的重音、顿连、语气语调、节奏有意识地运用到说话中去,那么我们的说话抑扬顿挫,生动活泼,就会让人愿意听,喜欢听。除作为朗读材料外,还可以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口才训练。训练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礼貌对话的良好习惯,教师的任务在鼓励引导学生把想法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及时纠正、指导学生规范用词、用句。

2.2 写作教学:训练思维,口头作文。学生害怕当众说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知道怎么说?在紧张的状态下,出现表达语无伦次、条理混乱、应变力差等现象,这与缺乏思维训练有关。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 思维训练是培养口才的核心。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在教学中可结合写作思路的拓展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纵深思维、辐射思维、延伸思维、限时反应快速表达等口头作文训练。

3丰富内涵,深厚底蕴

学生不敢当众演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知说什么好?要想有话可说,就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内涵深厚才能妙语连珠。通过自主阅读,广泛涉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准备一个小本子,把每天从报纸、杂志、书本、网络中看到的新观点、新思路、新鲜事、好词好句都记录下来。有空闲时就拿出来看看、背背,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拥有广泛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和各种人都有话可说,才能够说出对方爱听的话。此外,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言为心声”,人格高尚,懂得尊重他人,谅解他人,说出的话才能真诚、雅致、得体,有礼有节,受人欢迎,招人喜爱。引导学生提高修养,可通过讲故事比赛(例如讲述有关善良、尊重、诚信等故事)、话题讨论、社会新闻评点、小辩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道德品质、社会公德的认识提高。既锻炼口才,又提高修养,一举两得。

4影音示范,模拟实践

学生对静态的理论知识学习相对不感兴趣,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而影视、广播这些动态的影音资料,为学生掌握口才技巧提供最直观、形象、生动的示范。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在观看影视作品、网络视频时有意识收集适合学生学习口才的好范例,为学生们挑选高水平、高质量的经典影音供学生模仿。让学生边听边模仿,边看边模仿,从模仿对象的语气、语速、表情、动作等多个方面进行模仿,要求尽量模仿得像,通过坚持不懈的模仿,口语表现能力定能得到长足进步。例如笔者在进行口语交际应聘教学时,先为学生播放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和中国教育频道的《职来职往》两档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视频片段探究求职者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简短自我介绍,如何展示自己的职业能力、个人才华,如何关注细节为整体形象加分,如何应对提问,如何谈论待遇。在充分的探究、讨论之后,结合本专业进行模拟应聘。在各色求职者的带动下,学生们跃跃欲试,渴望一展身手,在模拟实践中都有精彩自信、落落大方的不俗表现。

5对接专业,强化专业口才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是为提高日常生活口语水平,更是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助力。训练口才,尽可能与学生的专业对接,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对口才的要求,有意识地强化提升学生的专业口才。

譬如笔者所教专业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对幼儿的教学和教育工作,进行课前训练时就可开展儿歌朗读、古诗讲解、讲故事等活动。在学生从幼儿园见习回来后,模拟记者采访的方式,让学生畅谈对幼儿园的观察体验、切身感受。将学生在将来可能遇到的教育孩子、与家长交流沟通的一些常见问题设计为卡片,让学生作即兴发言训练,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成功案例让学生作为借鉴,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的标志。它在学生就业、转岗、晋升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赢得事业成功的常变常新的资本。出色的口才,过硬的专业技能,是雄鹰展翅高飞的最有力双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好口才这一利器,未来所向无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