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波动;股市波动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发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地价和股价出现暴涨,个人消费迅速上升,银行帐面资产“一夜之间”变大。但是,1990年以后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相继破灭,最后导致整个泡沫经济的崩溃。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出现了劳动力过剩,设备过剩,不良债权迅速增加,个人消费停滞等严重现象,使日本经济陷入了十年的长期低迷。日本的教训值得世界各国汲取。

那么,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那次经济波动中,日本的财政政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日本股市从1985年的11000多点涨到1989年的39000多点,然而又滑落到2002年的8000多点?换言之,日本的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股市波动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研究。

一、财政政策对股市影响的内在机理

现代经济生活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与股市波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周期决定着股市波动的周期,经济波动是股市波动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投资人会通过观察宏观经济景气情况的变动,来决定自己买卖股票的行为,从而经济波动影响着股市波动。那么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也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股市的波动。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会引起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变化,从而引起股市波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对经济运行趋势的影响确实很大。经济波动的周期决定着股市波动的周期,股市波动虽然有时会与经济波动的趋势发生背离,但最终会趋向于经济波动的走势。

经济政策的变动和经济波动与股市波动,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当政府发现经济出现问题时,会采取经济政策进行干预,这时股市通过对政策的预期率先做出反应,表现为短期波动;当经济政策对经济波动发生作用后,股市又对经济波动产生反应,产生新一轮波动并对前一次波动进行修正。从经济政策变动到股市波动的路径有两个,一是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股市波动;二是经济政策变动通过影响经济波动,进一步影响股市波动。

本文重点分析财政政策对股市波动影响的内在机理。财政政策从实施方向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历了长时期的良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活动后,整个经济会出现投资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消费的迅速增加引发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社会资金出现流动性过剩等情况。为了避免由于过度投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过热的需求引发高通货膨胀,从而阻碍经济增长,甚至有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的不良影响,这时政府通常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为经济降温。一方面减少政府购买来缩减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开征新税种或提高原来的税率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达到为经济降温的目的;与此相反,当出现经济增长徘徊不前,投资和消费长期低迷,通货紧缩等情况时,政府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提振经济,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免税收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变动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的具体路径从图1上可以看出: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在心理预期作用下,股市已经开始上涨;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需求增加,物价水平开始上涨,人们为了保值进行股票投资,股市会进一步上涨;当政府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和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特别是紧缩性政策的作用开始显现时,如一些经济指标开始出现下降时,投资者预期经济形势走坏,股市开始下跌。

二、日本1985-2002年间的财政政策回顾

从战后开始,日本一直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不断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日本的经济政策运用地非常成功,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到8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厂”,成功地挤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本文这里主要回顾一下1985―2002年期间日本的财政政策。

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时期日本财政政策的变化,首先我们了解一下1980―1984年期间的财政政策。为了抵抗石油危机对经济冲击的影响,日本自1975年开始发行了大量的国债,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导致赤字增加,财政状况逐步恶化。为了挽回局面,日本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财政重建计划”(张2005),其核心内容是:在不增加税负的条件下,缩减财政开支,逐渐摆脱依靠发行巨额国债来维持财政的困境,最终实现财政预算平衡。主要措施有: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速度,一般会计支出的增长控制在名义经济增长率之下;精简机构,压缩社会保障支出;实行税制改革;推行公有企业民营化。其核心内容就是力争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减少财政支出,到1984年实现摆脱依靠发行特例国债来维持财政的目标。具体过程为:1980年,以压缩国债发行额为前提,制定了比1979年度减少1万亿日元的国债预算,迈出了财政再建的第一步。1982年开始“零增长”计划,日本政府对财政预算提出规定:各省厅的支出不得超过上年度。然而,由于这时期世界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冲击,导致日本经济增长率降低,因此税收收入也大幅度下降。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通过增加国债的发行来解决资金来源,其结果是当初制定的,到1984年实现财政预算摆脱依靠发行特例国债的目标落空。最后把实现这一目标推迟到1990年,实际上到1991年才实现,这就为1987年以后产生泡沫经济埋下了伏笔。

在1985―1900年期间,财政改革继续以紧缩开支为方向,但日本政府为了避免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分别在1985年10月、1986年4月、9月、1987年5月四次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政策,特别是1987年5月事业支出规模达5万亿日元,所得税减税1万亿日元(张玉棉2005)。同时,在1987年和1988年实施了两次税制改革,所得税由原来的10.5%-70%、15段降到10%-50%、5段;法人税从42%降到37.5%(童适平2002)。这实际上表明1985年末到1987年间日本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而成为引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出现泡沫的一个诱因。股市在政策基本面和宏观经济基本面都向好的情况下,开始一路上涨,发展成股市泡沫。股市的大涨,又刺激了国内需求的迅速增长,整个经济都出现了泡沫。面对一片繁荣的景象,日本政

府的机会来了,1989年开始增设税率为3%的消费税,这虽然为1991年实现赤字为零的“财政重建计划”立了大功,但却和随后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一起把经济泡沫击破。股市泡沫率先破裂,到1989年底股市开始崩溃。特别是1992年开征了“土地持有税”,结果人们纷纷抛出地产,房地产经济迅速衰退,股市也是进一步下跌。

面对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在1992年3月开始了“经济景气对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具体措施是:围绕公共投资,多次扩张财政支出和减税政策。这一时期财政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以恢复经济增长为目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缺口通过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低迷。财政支出方面的具体措施详见表1;减税方面的具体措施详见表2。

三、日本财政政策变动对经济和股市波动的影响

1985―1990年期间,日本财政政策实行财政重建计划,但为了防止经济增长放缓,日本政府开始增加财政支出,在1986年和1987年先后出台了财政刺激措施,日本经济1986年出现了小幅调整以后,1987―1990年开始出现加速增长,GDP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2%、6.2%、2.8%和5.1%,平均为4.6%,比1986年的2.9%高出了约50%。日本的股市也开始节节上扬,从1985年末的12000点左右上升到1989年末的最高点39600多点,在短短的4年的时间里,上涨了2.3倍,年均涨幅约为60%,远远超过了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是GDP的平均增长率4.5%的13倍多,参见表3。

在1991―2002年间,GDP增长率从1991年的3.8%迅速下降到1993年的0.3%然后出现反弹,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到1996年恢复到3.4%;看到经济开始复苏,日本政府停止了扩张性财政策,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增长率又开始下降,到1998年为-1.1%;为了挽回局面,1998年4月日本政府又开始加大财政支出,GDP增长率在2000年反弹到2.8%,然后又下降到2002年的-0.5%。这期间从1993年的第一个低点到2002年历时整整9年,这就是著名的“失落的10年”。从1990初开始,日本股市开始一路下跌,到1992年7月跌到了16000点以下,然后开始了调整期;从1992年7月到1996年6月,四年时间内在14500―22500点之间振荡徘徊,从1996年7月又开始下跌,到1998年9月下跌到13400点左右,跌幅高达40%;从1998年10月开始出现反弹,反弹到2000年3月的20300点左右,然后又开始下跌,到2002年底跌到了8500点左右,跌幅58%。

为了进一步形象地说明日本财政政策对经济和股市的影响,我们把1985―2002年期间日本财政支出变化、GDP增长率和股市走势做成一张图来进行观察研究,参见图2。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85―1990年实施财政重建计划期间,日本的经济和股市都处于上升之中;在1992―1996年期间,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的小幅反弹,股市也一样,1996―1998年期间,政策效应消失后,经济开始滑落,股市也随之下跌;1998年4月一2002年,开始重新采取措施后,经济和股市都有所反弹但又很快下降。由此可见,在1985―2002年期间,财政政策先是刺激了经济与股市的大幅度上涨;但在1992年以后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越来越小,到2000以后已经基本失效。

四、结语

1980年以前的日本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起了良好的作用,但却留下了“赤字问题”。在1980―1900年期间,日本的财政政策在解决赤字和刺激经济增长之间徘徊不定,最后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发生。特别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日本开始实施略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大了财政的支出。这与它的财政重建计划相矛盾,这也说明政策制定者没有考虑到未来会出现经济泡沫和股市泡沫。从表面上看,到1991年日本完成了财政重建计划,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泡沫经济带来的丰厚的税收收入对日本的一般会计预算平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实际上在1985―1990年期间,日本的财政政策是从泡沫中抽出的资金又放回到了泡沫之中从而导致了泡沫的不断膨胀,最终导致股市泡沫的发生。为防止经济过热而采取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一起击破了泡沫。并在泡沫破灭后,继续加征土地持有税,结果了导致经济走向衰退和股市进一步下跌。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治理;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近些年来,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多次发生,破坏了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将经济拖入了危机的泥潭。各国政府都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政策,因此,必须结合各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实践,分析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效应。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也是物价总水平失衡的另一种表现,总需求的萎缩造成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下降,使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失业增加,消费需求萎缩,经济被拖入萧条与衰退的境地。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与治理政策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贬值,在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下,通货膨胀才开始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经常性和普遍性的现象。它破坏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使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中相对价格的波动程度加大,使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按其产生原因的性质,可分为内生性的通货膨胀和外生性的通货膨胀。前者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造成的,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后者是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货币供求失衡而带来的,也称为货币冲击引发的通货膨胀。反通货膨胀的重点在于治理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或货币失衡引起的通货膨胀。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所以,追求宏观经济总量均衡,即总供求均衡和货币均衡是反通货膨胀政策总体目标。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1.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

一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出售政府债券,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存量。二是提高再贴现率,使银行借款成本上升,减少非借入性基础货币投放,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市场利率的上升使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借款成本增加,以抑制过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利率管制的国家,货币当局一般会直接提高利率以紧缩信贷。三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缩小货币乘数,通过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抑制其货币创造能力。四是收回再贷款或压缩再贷款规模。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效果较好。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削减政府支出,使总需求下降;或增加税收,抑制企业的投资冲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降低总需求以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但是它同时减少了对劳动的需求,产生了更多的失业,又使工资增加的压力减小,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因此,以降低总需求为目的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可有效的反通货膨胀。

2.紧缩性的收入政策

紧缩性的收入政策也是一些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紧缩收入能抑制过快增长的消费支出,也会起到抑制总需求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是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指导线”是政府在一定年份内允许货币收入增长的目标数值线,政府根据它相应地采取控制各行业工资增长率的措施。二是管制或冻结工资。这是一种强行把职工工资总额或增长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的措施。三是运用税收手段。通过对工资增加过多和过快的企业或行业的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所得税的办法抑制收入增长速度。

3.价格管理

价格管理一般是通过法律形式进行的,为了控制垄断高价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美国政府通过公用事业委员会对公用事业的价格进行管理。全面的物价管制一般伴随着工资的管制。从管制的范围上讲,物价管制分为全面的物价管制和局部的物价管制;从形式上讲,物价管制分为行政性调控和物价冻结。其中,全面的物价、工资管制和全面的物价、工资冻结是物价管制的极端形式。物价管制能有效地控制物价总水平的大幅上涨,同时会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负作用。物价管制是人为地压低商品价格,商品的短缺仍然存在,若取消物价管制,价格会出现“补偿性”的猛涨。所以,物价管制仅为治理通货膨胀的应急手段,不可长期运用。

4.有效供给政策

有效供给政策也被一些国家用于治理通货膨胀,此政策通过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差距,以实现平抑物价的目的。主要的有效供给政策为产业政策,它是政府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措施促使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有选择的重点配置以调节供给结构的经济政策。此政策适用的条件是通货膨胀是由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总供求缺口引发的。此措施改善了供给结构,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效果较好,而此方法却见效较慢。

5.指数化政策

指数化政策的含义是收入指数化,它是按物价变动情况自动调整收入的分配方案。指数化的范围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实施办法是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物价指数对各种收入进行调整。其效果:一是可消除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收入指数化剥夺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二是能抵消和缓解物价上涨对个人收入水平和现有生活水平的影响,克服通货膨胀导致的分配不公;能借此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微观主体的行为,防范抢购商品、贮物保值等使通货膨胀加剧的现象。此方法对面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中小国家有积极意义。

6.改变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适应性的还是非适应性的,一般影响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例如,政府的高就业目标使政府在总供给下降的过程中要刺激总需求的上升,这种适应性的政策会出现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企业员工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使他们不断要求增加工资。相反,如果政府采取非适应性的政策,企业员工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也不可能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可能就会降低。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与治理的政策措施

(一)通货紧缩的判别标准及负面影响

在经济运行实践中,判断一段时期是否出现通货紧缩:一是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负;二是物价的持续下降是否经历了一段时限,例如我国以一年为界,通货紧缩以其发生的期限长短为界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降低,因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是技术进步、效率提高造成的成本下降,必然减少经营部门的收入并减少从业人员的收入;企业被迫缩小经营规模,大量从业人员失业;收入增长变缓,消费水平下降,消费的萎缩又使物价下降。通货紧缩的发展使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变坏,民间投资萎缩虽然物价下降能使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人们从中得到一些实惠,而收入下降的预期使消费者不愿进行当期消费,经济不景气的预期使企业失去投资意愿,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陷入衰退。

(二)反通货缓缩的政策目标

政府反通货紧缩的目标一般是刺激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和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货币供给量。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总量的不平衡,总需求萎缩造成物价总水平降低,货币供给总量下降;货币供给结构中强流动性部分的紧缩也造成物价水平的下跌;产品结构性供给过剩也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下降。有的制度性的因素也影响消费需求水平,例如收入制度、福利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预防性货币需求动机增强,减少当期消费。

(三)反通货紧缩的措施

1.扩张性货币政策

要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利率、进行公开市场购买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中央银行要直接下调存贷款利率,刺激企业投资和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在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经济不景气的预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动机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经济不景气抑制了银行的贷款增加,各方因素均阻碍总需求的增长,使经济很难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

2.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能在相当程度上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需求,同时能还可增加就业和部分人的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政府应通过减税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减税能增加企业的可用资金,减少由于财务困难陷入破产的企业数量,也可防范由于企业破产而出现的失业。政府应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的方式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这是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3.调整产业政策

政府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压缩供给过剩的产品生产以抑制此产业的扩张,支持适销对路的、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产品的生产,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对重点产业要给予优惠政策,解决因结构性供给过剩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抑制通货紧缩的持续。

4.价格管理政策

政府要对一些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直接或间接管制,如:禁止某些产品的不正当价格竞争,对违反规定者依法罚款或通过道德教育让厂家放弃降价促销等做法。此政策仅可在短期内奏效,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刘庆华,等.正确判断和认识通货紧缩[J].市场与发展,2000

[2]赵全新.通货紧缩的内涵界定[J].价格辑刊,2003(8)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结构性调整;斯旺模型;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017-06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巨额的贸易逆差与国内借贷经济模式的共存标志着美国经济处于内外失衡的状态。然而,这种内外失衡的美国经济模式却与中国经济的国际收支巨额贸易顺差、大量外汇储备以及国内储蓄居高不下的状态相得益彰,构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既成就了美国十余年平稳的经济增长,也造就了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中美两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然而,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终结了这种国别经济失衡所构成的相互之间相对均衡的发展模式。这场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国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使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依赖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的中国也深刻体验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寒潮。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危机到来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以及纠正产业空洞化的长期战略,我们应当意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所一贯奉行的发展模式必须尽快加以调整。中国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不仅受制于国外需求的萎缩以及进口国的保护措施,而且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还增加了通货膨胀以及储备资产缩水的风险。因而,纠正经济发展的失衡状态是当务之急,也是金融危机赋予中国的结构性调整机会成本最小的良机。运用经济学工具对内外失衡状态进行分析,或许能够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找出一种解决之道。本文通过对斯旺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从调整失衡状态的政策组合来看,斯旺界定的四个失衡区域过于粗糙。本文将每一个失衡区域均一分为二,并采用不同的政策组合将其调整为均衡。运用拓展斯旺模型分析中国经济所得出的结论是,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与长期内人民币升值相结合的政策组合是逐步将中国经济调整为均衡状态的有效路径。

二、斯旺模型及其发展

(一) 斯旺模型的主要内容[1]

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2]提出了著名的斯旺模型。在假定经济体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同于经常账户收支的前提下,斯旺模型分析内外均衡冲突并提出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需搭配运用才能解决内外失衡的问题。

图1纵轴表示实际汇率e,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升值表示为e 的减小,本币贬值表示为e的提高,也就是支出转换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不改变总支出、总需求水平而改变其方向的政策,也就是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主要包括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横轴表示国内总支出的增减变化,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也就是支出增减政策。

支出增减政策:主要通过改变支出水平来调节社会需求的总水平,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EE曲线表示外部均衡,即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保持平衡的实际汇率e和国内支出的组合点。其公式为X-M=0。

X表示出口额;M表示进口额。EE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当本币贬值,即e的值增大时,国际收支状况会得以改善;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内支出水平必须相应提高,以便增加进口。EE线右边的点表示在现有的实际汇率水平下,国内支出水平超过平衡状态的支出水平,因而为国际收支的逆差。EE线左边的点则表示在现有实际汇率水平下,国内支出水平低于均衡状态的支出水平,因而为国际收支的顺差。YY曲线表示内部均衡,即能够维持国内充分就业的所有实际汇率与国内支出水平的组合点。 YY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实际汇率e 的降低(本币升值)将导致贸易逆差,从而使总支出小于充分就业的支出水平,国内出现失业;要恢复国内平衡,需要增加国内支出。 YY曲线右边的点表示在现有实际汇率水平下,国内支出水平高于均衡状态(充分就业)的支出水平,因而为通货膨胀的状态。YY线左边的点表示在现有的实际汇率水平下,国内支出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充分就业)的支出水平,因而为失业状态。综上所述,只有在EE线与YY线的交点E点,一国才同时实现了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EE曲线与YY曲线相交划分出四个区域,Ⅰ、Ⅱ、Ⅲ、Ⅳ则分别代表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与失业、国际收支顺差与失业、国际收支顺差与通货膨胀。

斯旺认为,当一国处于国际、国内失衡状态之中时,仅依靠一种政策工具来解决失衡问题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同时使用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例如,当一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点O′(国际收支逆差、国内通货膨胀)的时候(如图1所示),如果采用紧缩国内支出的支出增减政策,则会促使经济状态向A点移动,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国际收支的失衡,但却导致国内经济衰退,出现大量失业。如果采用本币贬值的支出转换政策,则会使经济状态向B点移动,结果是离YY线越来越远,即国际收支失衡的缓解是以国内通胀进一步恶化为代价的。所以,要在实施紧缩的宏观政策的同时,搭配本币贬值的政策,促使经济状态由O′点移动到E点。

Rajan(2004)把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 第三代货币危机” 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是外债的国内价值激增所引起的对一国偿付头寸的负面影响, 即资产负债表效应; 二是资本流入的骤停甚至资本外流对一国流动性头寸的影响。中的资本流动因素运用于传统的斯旺模型中,指出资产负债表效应与资本飞逃效应,并提出汇率与利率政策的配合。徐长生和苏应蓉运用新斯旺模型分析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问题,提出应当采取利率、汇率“双升”的政策手段[3]。然而虽然近年来中国在资本金融账户的管制方面有所松动,而且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方式流入中国,但是中国资本金融账户仍实行较严格的资本管制,并未完全开放(如表1所示),而且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市场化程度还非常有限,因此传统的斯旺模型用于分析中国的政策选择仍然是适用的。

(二)拓展斯旺模型的研究

斯旺模型将内外经济的失衡状态分为四种情形,并得出单一的政策工具难以同时解决内外失衡的结论,这是非常可贵的。笔者通过对此模型的进一步思考,认为在斯旺模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每一种失衡状态分为两个区域,而且,同在一个失衡区域的O及O′(如图2所示)所采用的政策组合是存在差异的。

图2中,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的失衡状态可以分为Ⅰ、Ⅱ两个区域;国际收支逆差与失业状态可以分为Ⅲ、Ⅳ两个区域;国际收支顺差与失业状态可以分为Ⅴ、Ⅵ两个区域;国际收支

顺差与通货膨胀区域可以分为Ⅶ、Ⅷ两个区域。即使对于同处于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的O点及O′点(图2中分别位于Ⅰ、Ⅱ两个区域),要将其调整至均衡点E,所采取的政策是不相同的:O点需要采取本币升值与紧缩性宏观政策配合来将其调整至均衡状态;O′点需要采取本币贬值与紧缩性宏观政策配合来解决。两种不同的政策组合是由失衡点距离国内均衡线与对外均衡线的位置所决定的。如果距离国内均衡线较近,如O′点,说明其国内通胀问题相对于国际收支失衡而言并不严重,虽然本币贬值会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但仍可以运用本币贬值搭配紧缩的宏观政策来调整内外失衡的问题。如果距离对外均衡线较近,如O点,则意味着国际收支失衡相对于国内通货膨胀而言压力较小,虽然本币升值会加大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但仍可以采取本币升值的措施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得内外失衡状态均最终得以调节。

三、斯旺模型的应用:中国政策的搭配

从外部均衡,即国际收支平衡的视角考察,1994年起,中国进入了长期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时期。即使在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了持续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态势(如表2所示)。2007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3 71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增加4 619亿美元,达到15 282亿美元。2008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为4 261亿美元,增长15%,增幅较上年减少32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为190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减少74%。外汇储备增加4 189.78亿美元。2009年,虽然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等主要项目收支规模较2008年有所下降,但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仍然保持“双顺差”格局,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 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 4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6倍,新增外汇储备3 821亿美元;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总顺差4 717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顺差3 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占GDP的5.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 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与此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2007―2010年外汇储备余额分别增加4 619亿美元、4 189.78亿美元、3 821亿美元以及4 717亿美元。截至2011年3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3万亿美元HYPERLINK"finance.省略/money/forex/index.htm"t"_blank"。国际收支双顺差态势的持续以及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加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储备资产缩水的风险,同时也会削弱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因而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状态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从内部均衡的衡量指标之一――通货膨胀率的视角考察,2007年3月CPI指数突破3%,并于2008年8月达到8.7%的高点,中国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在金融危机引发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2009年CPI比上年下降0.7%,通货膨胀似乎不治自愈。但进入2010年以来,通胀风险又开始显现出来: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 10月CPI达到4.4%,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以来的新高。虽然12月份CPI调整为4.6%,但进入2011年,通货膨胀成为难以控制的问题。2011年前两个月份CPI尚且保持在4.9%,3月攀升至5.4%,4月、5月的CPI分别为5.3%、5.5%,其中食品价格涨幅始终高于10%,国内居民对通货膨胀的反应比较强烈。因而,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不断加大,降低和稳定物价水平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

运用内部均衡的另一衡量指标――失业率来考察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虽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低于5%,然而如果综合考察广大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伴随城市化进程刚刚转变为“城市人”的城郊人口、国企改革中下岗人员等被忽略在统计范畴的人群以及“登记失业”造成的统计误差等因素,中国的实际失业率应当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认为,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2010年3月22日,总理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年会时曾提到,中国失业人口有2亿[4]。可见,失业一直是掩盖在官方失业率之下的隐性问题,政府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绝不可对失业问题掉以轻心。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状况是: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通货膨胀是显性问题,尤其在通货膨胀预期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应该位于拓展斯旺模型(如图2所示)的区域Ⅶ或Ⅷ。但Ⅶ区域内各点距离国内均衡线较Ⅷ区域内各点更近,说明国际收支顺差相对于通货膨胀问题更为严重;同理,Ⅷ内各点的国内失衡较国际收支失衡更为严重。在采取本币升值的政策下,解决Ⅶ区域的失衡需要搭配扩张性宏观政策,解决Ⅷ区域内的失衡则需要搭配紧缩性宏观政策。那么,目前中国经济究竟处于区域Ⅶ还是处于区域Ⅷ呢?这是确定中国采取何种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图3 斯旺模型应用于中国经济分析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是2007年12月20日以来的首次加息;随后2010年12月26日,央行再次将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由2010年年内两度加息以及截至2011年2月陆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足以显示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也意味着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经济进入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的失衡状态而且通货膨胀的问题更为严重,即图3所示的区域Ⅷ。假设中国经济处于失衡点O′,则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货膨胀。然而根据开放状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当面临经济内外失衡的局面时,政府仅采取支出增减政策进行调整是远远不够的。要使经济恢复到均衡点E,应当以人民币升值的支出转换政策,搭配紧缩性的支出增减政策。由图3可见,这样的政策组合从实施的过程看有两条路径:第一,首先采取紧缩性支出增减政策,再采取人民币升值的支出转换政策。这种政策在实施之初,会使失衡点进一步偏离国际收支平衡线(EE),但却可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如能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度地推出人民币升值政策,则会使内外失衡问题同时得到解决。第二,首先采取人民币稳步升值的政策,可使国际收支顺差逐渐得到调节,但人民币持续升值可能会导致国际收支进入逆差状态,因此必须适时推出紧缩性支出增减政策,以遏制通货膨胀,从而将经济调整至内外均衡状态。

通过分析可见,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区域Ⅷ,在支出增减政策的选择上,应当采取紧缩性政策,但在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上如何具体操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路径二的政策组合是更优的选择。若采取路径一,即首先采取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然后搭配人民币升值的政策组合,不仅在政策实施之初会加剧国际收支顺差,而且由于外汇储备增加所形成的外汇占款会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不利于内外经济的均衡发展。路径二,首先采取人民币升值的支出转移政策,既有利于调整国际收支失衡,又通过减少外汇占款以及降低进口商品价格等多个角度起到缓解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搭配紧缩的支出增减政策,可以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问题。

四、结 论

通过运用拓展斯旺模型分析中国的内外失衡状态可以得出结论:要解决中国的内外失衡问题,当前应该采取人民币升值的措施并搭配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要将人民币稳步升值作为长期措施配合运用。

(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应同时推出

虽然在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形势下,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受到更多的认可,但笔者认为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紧缩性宏观政策的推出应当区别对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应当适时推出,财政政策却应继续保持一定的宽松性。居民的消费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意愿通常是判断一国国内经济活力的主要依据,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的测度显示,“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从2009年3月开始持续加速上升,但主要由政府消费和集团性消费增长构成,居民的消费意愿和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并没有开始上升。”“ 企业投资意愿虽然有所回升,但动力明显不足。2009年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高速增长,但主要是由财政信贷资金投资增长率迅速上升造成的。企业自有资金投资增长率的上升极为缓慢。”[5]由此可以认为,目前国内经济活力还未完全恢复,有待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继续扶持。之前提到的国内较高的实际失业率也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并未真正走出阴霾。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收紧,则可能使中国经济“硬着陆”,进而导致失业问题更为严重。斯旺模型只是笼统地提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应对方案,但未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构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当如何制定给出答案,因而本文在斯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1.紧缩性货币政策应当适度推出

为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9月中旬至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百天之内五次降息, 12月当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 718亿元,同比多增7 233亿元。2009年1月前20天,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9 000亿元[6],创单月历史纪录。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政府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无可厚非。但是,在结构性失衡没有得到有效调整,国际收支顺差仍然继续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的货币供给增加与国际收支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会形成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并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2010年以来的通货膨胀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在通胀压力不断累积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收紧有助于减少流动性,缓解通胀压力。央行2011年三度加息,可以看到政府治理通胀的决心。但同时也需要警惕,以加息为主要方式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仅会增加房贷的压力,而且增加包括房地产企业的广大经济实体贷款的压力,一旦形成坏账,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打击不容小觑,因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要适度,避免超调。

2.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加强民生保障

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消极作用,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国内需求的诸项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国中央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而且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从国务院出台的措施看,政府已将拉动内需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重点是推动国内投资和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同时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死灰复燃,显示出中央政府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坚定决心。但在政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中央政府的长久大计会与地方政府的眼前利益出现矛盾,从而使中央政府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升人民福利的政策目标难以在地方落实。因此,加强对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管理,严格审批每一个具体项目,控制每笔资金的流向,严查“双高”项目以及重复建设问题可以适度避免资金的浪费。此外,应将民生工程以及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中之重。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较快发挥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但是作用的周期较短。与之相比,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国内消费需求不仅有助于走出目前的经济低迷,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从而保障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中持续、稳健的发展。与提振经济这一周期性目标相比,调整经济结构失衡,依靠内需发展经济应该是我们设定的最终目标。应当看到,中国内需潜力较大,不仅拥有世界第一的人口,而且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远高于其他国家。如何在世界经济低迷、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挖掘内需潜力,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实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与市场双管齐下,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通过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激活民间资本对社会保障的关注。强化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网的建设,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失业有救助。其次,应当通过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逐步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通过增加供给量逐步挤出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回归正常价格,减轻居民购房的沉重负担。最后,推动教育、服务业的改革进程。要增加政府对教育以及公共服务业的投入,减少国民接受教育、享受公共服务的支出;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增加市场供给,以解决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过高问题。另外,通过调整税收、增加政府转移分配以及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保障。

(二)对人民币升值的思考

虽然人民币升值问题被美国推升至政治层面,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我们应当头脑清醒,理性对待。既不应当屈服于外在压力而被迫升值,同时也应当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主动、独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从调整国内经济失衡的角度看,一方面,人民币稳步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带动国内替代商品的价格下降,有利于降低国内物价水平,缓解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人民币稳步升值会降低进口能源、资源、原材料价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仅有利于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从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角度分析,人民币稳步升值会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从而有利于经常账户趋于平衡,并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外,人民币稳定升值会促使国内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从而缓解资本金融账户失衡的压力。同时,国际收支的平衡又是减轻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砝码,因为持续的顺差必将增加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导致的流动性增加会使通货膨胀雪上加霜。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国际化踏出的第一步。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年中,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从美、欧、日转向了美国和中国。美国以占全球经济30%的实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50%,而中国以世界经济5%―7%的实力,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25%[7] 。所以,只有在人民币升值的基础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部署,才符合中国日益崛起的经济地位,才能形成强国无弱币的合理格局。由此可见,采取长期内人民币稳步升值的政策是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现状决定的,是符合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

由拓展斯旺模型的分析可知,长期内的人民币升值是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关键所在;从现阶段的背景看,金融危机也恰好为人民币稳步升值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市场的需求仍然稳定,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减少,这对于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的中国而言,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外部需求疲软的情形下,即使让本币贬值,中国出口行业也难以继续维持以往的业绩,因此,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被迫要加以调整。权衡两种情况不难发现,如果在外部经济环境良好的条件下调整汇率,我们会为人民币升值付出更高的机会成本。所以,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中国经济的内外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Dominick,S.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朱宝宪,吴洪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Swan,T.Longer-Run Problems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A].Arndt,H.W.,Corden,W.M.The Australian Economy:A Volume of Readings[C].Melbourne:Cheshire Press,1955.384-395.

[3] 徐长生,苏应蓉.从新斯旺模型看我国汇率与利率政策的组合[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

[4] 李潇,李卉.总理:中国会扩大美国产品进口[DB/OL].中国日报网,2010-03-22,china.省略/aboutchina/zhuanti/xwbd/2010-05/05/content_19975633/.

[5] 姚枝仲,何帆.经济增长继续高涨,货币政策应及时退出[J].国际经济评论,2010,(1):89.

[6]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CD%A8%BB%F5%C5%F2%D5%CD&channelid=6697&record=1.

[6] 苗燕.2009年1月我国新增贷款达9 000亿元,创历史新高[N].上海证券报,2009-02-02.

[7] 黄海洲.美元和人民币:何去何从?[J].国际经济评论,2010,(2):7.

Methods to Adjust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 T Swan Models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DU Xiao-yu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Center,Dalian Liaoning,China 116025,Dong bei U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Abstract: The Financial Crisis not only disclose the imbalance status of the US economy but also expedite the adjustment process of Chinese economy.It is the right time for us to 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s the world demand is decreasing.This study made some improvement for Swan Model.It is found that each area of the four explored by Swan Model can be divided in two parts, which need different policy mix.Using the improved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ight-money policy and expansive fiscal policy with a RMB appreciation would be a better solution for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conomy.

Key words: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Swan Model;policy mix

收稿日期:2011-08-15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国;经济增长;政策协调;财政赤字

1阐述GDP波动阶段选择原因

首先,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笔者选择1990~2012年的实际GDP增长数据。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可知,分别在1993年、2003年、2009年出现了三个经济增长的大波谷,并且经济增长为负。1993年的经济下滑是因为东西德的统一,联邦政府的大量转移支付以及东德的巨额重建费用。2003年,德国经济的下滑,既有911事件、伊战和欧元升值等临时性因素影响,更主要是由于德国经济、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性弊病所致。2009年则是因为2008年美国出现严重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世界的经济大地震,德国2006年通过税制大改革,而获得的向好的经济形势再一次跌入谷底。我觉得三个时间点很有意思,恰恰是经济学上的三个经济周期,看来万事万物都有这么盛极必衰的规律,而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周期性。因为考虑到2003年和2009年这个时间段较为接近,具有政策调控的典型性,笔者就选择2003~2007年这个时间段,回避2008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复杂影响,作为进行模型分析对比的主要对象。

2阐述德国政府平复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

2003~2006年,2001年以后的经济衰退形势依然不可挽回,德政府不断调整和出台若干财政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排序是:以刺激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主动创造就业需求和适时增加财政收入,以扭转近两年经济不断下滑的颓势。因此,德国政府强行突破《马约》标准,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2003年年度财政赤字高达772亿欧元。根据历史数据,可知德国政府具有相当大的财政支出刚性,主要是对东德的持续辅投入。例如,2002~2003年的财政困境也与两德统一以来历年累积的大量转移支付政策有直接关系。据统计,统一以来,联邦政府每年用于东部重建的各项经费很多是通过转移支付完成的,平均每年在1200亿马克,约600亿欧元。因此,东部重建在联邦财政的过量扶植下进行的。当然,赤字激增固然与财政支出刚性强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有直接关系,但基本原因在于这两年经济持续疲软而导致税收增长目标落空。德国在这两年中失业率居高不下,外加上出口加工疲软的因素,多重原因导致经济下滑。政府想要采取减税的财政政策,可惜以高工资、高福利和高成本为特征的结构性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劳工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及税收改革计划,希望经济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活力。2004年德国政府陆续推出多项“重建财政”的调控措施:在财政方面,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强化其支配能力,联邦政府每年向乡镇拨款25亿欧元,减少乡镇上缴的营业税额;在税收方面,减轻民众税负,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所得税的起点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下降10.9%、11%。2006~2007年,为了强化政府的财政能力,开始采取紧缩型的财政政策,默克尔政府通过以增税来稳定财政预算的“税收改革法”,该法将增值税率由原先的16%提高到19%,仅此项改革就为联邦政府增收约500亿欧元;修订所得税税法,提高高薪者的所得税,规定单身年收入超过25万欧元、夫妇年收入超过50万欧元的高收入者,适用税率由42%升至45%;完善财政“内在稳定器”功能,对失业救济的使用做出更加严格的规定,失业保险费由6.5%降至4.5%。从变动幅度看,此次税率变动堪称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税收改革。2007年,德国政府继续实行结构性较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大幅削减联邦政府事务性开支,节约办公经费,同时对政府投资的新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淘汰一批收益前景不好的项目,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德国2007年首度出现自两德统一以来的财政盈余,尽管盈余与GDP占比仅为微弱的0.1%。

3阐述德国政府平复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

首先,我们要明确,德国政府并没有货币发行权,并不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发行量,仅能在欧洲央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动。这方面的数据,笔者将会参考欧洲央行给出的年度数据,具体数据下文也有图表参考。2004~2006年,美联储先后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担心此举可能诱致欧洲外汇资产出现外逃,进而加大欧元趋贬压力,在此期间4次调高利息,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2.0%升至3.0%。由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元区成员国的利率水平不能超过欧盟指导利率的1.5个百分点,故欧洲央行的升息行动使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增加。为了更好地控制通胀风险,防止资本项目出现外流,联邦银行亦在不违反欧元区利率标准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本国再贴现率及不同档次的信贷利率。显然,这一时期联邦银行执行的是具有紧缩性质的货币政策。从政策效果看,德国2004~2006年的平均通胀率为1.83%,低于欧元区统一消费价格指数2%的中期目标水平,也是欧元区中仅次于芬兰的通胀率最低的国家,即便是在国际油价不断飙升进而拉动物价指数上涨的2007年,德国的价格水平也表现得相当稳定,仅出现2.3%的“温和”的通货膨胀。

4阐述

IS-LM模型的理论研究理论上,推导2003~2006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情况,德国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断增加政府赤字,每年接近700亿欧元。在税收方面,减轻民众税负,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所得税的起点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下降10.9%、11%。从货币政策上来看,欧洲央行在2003~2006年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减少货币供应量,以缓解因为美联储先后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而加大的欧元的贬值压力。理论分析上,IS曲线会向右移动,如果货币供应(M1)减少,那么LM曲线将会向左移动,使得利率升高,进一步抑制过热经济。通过IS-LM模型分析,可以预测经济将会出现小幅上升,GDP将会增加,利率将会上升。对比实际情况,整个欧盟的(包括德国)实际的利率由2.0%升至3.0%,德国的GDP这三年也以较快速度上升,最高的实际GDP增长率达到3.7%。经济刺激效益显著,理论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体利率情况可以参考下图(欧洲央行给出的存款利率情2006~2007年之后,欧洲还是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德国政府采取结构性较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淘汰一批收益前景不好的项目,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默克尔政府通过以增税来稳定财政预算的“税收改革法”,该法将增值税率由原先的16%提高到19%。理论分析上,这是典型的财政紧缩政策,IS曲线应当向左移动,利率应当降低,GDP增速将会相比较前几年放缓。但是欧行和德意志联邦银行在货币政策上持续紧缩,继续调高基本存款利率,LM曲线向左移动。实际经济上还是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达到3.3%和3.7%,这段时期的政府的主要货币目标应该是抑制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飙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从实际结果来看,德国通货膨胀控制得很好,没有超过2%得欧盟整体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德国经济的总体结构性问题并不是这几个财政和货币政策能调节好的,德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超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而导致的劳动力资源缺乏,劳动生产率又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加上超高的社会福利拖垮了整个财政体系。因此,如果德国想要真正回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领头羊的位置,必须对自己的整个社会结构,政府政策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结合最近默克尔接纳移民的宽松政策,我想这个既是出于对难民的人道主义关怀,可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部分解决德国低层次劳动力的用工荒,进一步刺激德国经济的发展走强。

参考文献

[1]丁纯.德国经济的回顾与展望[J].欧洲一体化研究,2004(1).

[2]陈德兴.德国近年经济和社会调控的特点[J].当代世界,2007(7).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5篇

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国民经济,使其达到理想状态的宏观经济政策基于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的差异,财政政策主要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抑制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积极财政政策也称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是刺激总需求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时使用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中性的财政政策就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不紧缩也不扩张,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主要包括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供给效应和制度约束三个方面,其中需求效应包括一般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供给效应则体现于税收和支出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影响以及企业生产成本的短期和长期性影响上,财政政策的制度约束是指政策时滞、政治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财政政策的制度性效应。

二、本次实施积极财政的特点

(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巨大超出意料

2008年中国第一至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这是中国GDP增幅近十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其中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跌至9.O%,GDP呈现回落趋势[3]。由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2008年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792.4亿元,比去年同月下降3.1%。其中,中央本级财政收人2040.94亿元,同比下降8.4%。这是数年来从未有过的下滑数字。事实上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下降是从2008年7月份就开始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显现,甚至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对此中央政府果断决策,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2008年始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

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中央决定从2008年11月末启动1000个亿资金,提出在2010年末投人40000资金,拉动经济增长。1000亿元投资主要投放到六个领域:一是用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安排了100亿元;二是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了340亿元,占到了1000亿元的1/3;三是用于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了250亿元;四是用于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安排了130亿元;五是用于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安排了120亿元;六是用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安排了60亿元,这些投资都在2008年年底全部下达。本次中央政府增加的投资,首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支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相信我国有能力渡过这次危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比如,外汇储备现在是19000亿,支付能力应该说是世界最强,2007年中国GDP到了25万亿;中国完全有能力做这些事情。政府在扩大需求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投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支持地震灾区尽快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加快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搞好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等。

2.扩大内需的组合拳

本次加大投入是一个组合拳。这次中央提出十大措施,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扩大国内需求,通过扩大需求来保持整个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既有基础设施投资,又有民生投资,比如保障性的安居工程、廉租房。要完善加快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要完善我们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可以使农民小病不出乡,使我们城市的每一个人都能有方便就医的机会,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又能解决现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有将会加大教育上的投资,比如说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初中学校校舍的投资,对乡村文化设施也会加大投人。所以大家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同时又能解决大家未来一个支出预期。

3.减税让利给企业与个人

本次积极财政政策提出,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①国家决定从2009年1月1日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②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对小规模纳税人上缴的增值税,由现行的6%降到3%。③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继续执行好2008年下半年先后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费需求。④研究取消和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⑤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在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l2月113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取消了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

促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人群体收人,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标准,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支持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实施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逐步提高并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企业全面落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

5.增收节支以及加大投入资金的监管

①增收节支。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以减税和增支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势必加大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对此,要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偷骗税等违法活动。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对各项税收和非税收入,努力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人、车、会和网络、招待”等支出增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②对投入的资金加大监管。2008年11月已经投出1000亿资金,加强监管增加检查力量势在必行。加大检查力度,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中央新增投资稽察的重点,包括工作落实,审批投向,项目进度,资金使用,建设程序,工程质量等,以确保财政资金取得良好效果。

三、对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预测

在当今世界金融动荡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降至2%以下,我国依然保持9%的经济增长率。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始终有强劲的增长惯性。本次积极财政政策是在上次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的,并且在政策的系统性和着力点方面,比之前更宽泛,力度也更大。并且这次政策的重点比上一次更丰富,开始就把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民生事项等通盘做了考虑,且我们的市场条件比那个时候更有所完善和发展,因此,可以预见我国此次积极财政政策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在未来两年内将会稳定发展,并产生以下积极效应: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将会有效地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②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将有力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唇民在住房方面的压力将大大减轻。③关于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安排将会加快灾后重建工程,有助干受灾地区的经济恢复和灾区人民正常生活的恢复。④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具体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贫困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启动内需,刺激消费,扶根本上引导国民经济逐渐步入内需推动的内源型良性循环轨道,而且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从而逐步实现社会平衡发展。⑤通过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将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而且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6篇

2011年我国的cpi经历了高速上涨,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物价水平的上涨。2012年的我国的cpi将呈现何种走势,我国的财政政策应该何去何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2012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由于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 2012年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粮食价格趋于平稳,非食品作用凸显

中国已经经历了从2004—2011年粮食连续8年的增产,国内粮食储备充足。2012年中国如果没有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即使气候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也不会出现短缺现象,可以预知2012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有可能呈整体回落的趋势,甚至个别粮食价格还将下跌,比如玉米。因此,食品将不再是推动cpi上涨的首要因素。2011年,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如加工维修服务、家庭服务、服装价格等均创历史新高。这些非食品价格上涨均与人力成本上升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2012年,随着食品价格趋于平稳甚至下滑,而非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将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更为复杂,由于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出高位震荡的局面,震荡幅度可能比2011年更加剧烈。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上半年价格高位运行,下半年铜、铝、锌、铅等基本金属以及原油、农产品等价格全面震荡下行。而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由于受国际情况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上涨预期。比如原油,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伊朗局势紧张,如果爆发战争,那么国际油价将直线上升,有可能远远的高出2011年国际油价;2012年初,铜价涨幅达到8%;主要受到印度政局的影响,铁矿石也维持在较高的价格;原油、大豆的价格也在高位运行。而我国对铜的进口依存度达90%,原油和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达50%—60%。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必将对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形成一定的压力。

(三)外汇占款将会减少,货币供应机制发生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11年前9个月外汇占款持续增长,但从10月份开始外汇占款余额出现下降,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12月份。2011年10月末,我国外汇占款总额为254869.31亿元,而9月末为255118.23亿元,10月份外汇占款月环比负增长248.92亿元,11月,外汇占款余额减少279亿元,到2011年12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3587.01亿元,较11月末余额减少1003.3亿元。2011年外汇占款的减少,是自2007年12 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2012年的外汇占款是在2011年12月份的基础上继续下降还是反弹上升主要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上是非常严峻的,由于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美国经济的低迷、欧洲的债务危机困扰都将导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几率上升,整个世界经济可能进一步下滑。而世界经济的下滑将使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减少。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2012年全年外汇占款增量在人民币1.5 万亿元左右,将远远低于2011年的2.5万亿元。自2001年到2011年,我国m2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外汇占款的快速增加,外汇占款占比一度超过了50%。2012年将是我国外汇占款的减少将导致我国货币供应机制发生变化。为了抵制经济的低迷,国家有可能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增加货币供给量,仍有可能造成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物价上涨。

(四)通胀预期将推动物价上涨

通胀预期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一种心理预期,也就是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损失,而预先做好应对通货膨胀的准备。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预期,不是真正的通胀,但它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对通货膨胀有了预期,那么他们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比如,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的价格会快速上升,那么他们就会将存款从银行提出,去购买产品,从而达到保值或减少损失的目的。人们采取的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加快通货膨胀的到来,造成社会商品价格的继续上升,从而加剧通胀,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2011年物价持续上涨,消费者和投资者对2012年的物价只会看涨而不会看跌,从而形成通胀预期,这种通胀预期的存在将严重威胁到2012年的物价水平稳定。

二、2012年采取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主要使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十分理想,需要财政政策与之进行配合来调控经济的运行,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

(一)化解物价上涨与外汇增加的矛盾需要财政政策介入

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那么就说明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发生了过多货币追逐较少商品的现象,从而导致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因此,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紧缩银根,通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影响货币的供给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目的。而现实是我国的外贸盈余逐年增加, 中央银行为了吸收过多的外汇供给,就需要不断的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矛盾境地,调控物价水平的作用降低。这就需要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共同解决我国外汇盈余和物价上涨的矛盾。

转贴于

(二)财政政策对化解成本拉动型的膨胀更有效

对于化解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当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必然导致社会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企业贷款利率上升,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增加,企业就会把这部分成本分摊到产品生产中,生产商品的成本就会提高,因此不但不能降低商品价格,反而推动商品价格上升。二是针对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需要财政政策通过降低税收、加大企业投资支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加以解决。

(三)一致性的货币政策导致马太效应加剧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好,企业利润高,人们收入高,参与货币市场的金融机构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金融机构,资金流通量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人们收入低,参与货币市场的金融机构以国家的四大银行为主,存在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不足。因此,当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东部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对货币供给的减少承受能力大,而西部地区的本来企业投资行个人消费就不足,由于利率提高,加剧了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不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财政政策进行将对货币政策的这种效应进行修正,防止这种马太效应的发生。

三、2012年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保障人们收入增长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是货币政策所不能达到的。因此,为了预防通货膨胀的发生,保障经济平稳增长,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

(一)通过税收优惠、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保证粮食供给

虽然2012年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因素对物价水平上升的影响较2011年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逐年减少,未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保证粮食供给,稳定粮食价格水平仍是2012年我国预防通货膨胀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需要保证国内粮食的供给数量。一方面,通过减税、增加农业补贴等政策提高惠农的力度,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同时需要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对于非法占用农业土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避免农业土地作为它用,另一方面,对粮食进口企业进行政策支持,扩大粮食进口来增加国内粮食的供应,从而达到稳定粮价的目的。其次,加大政府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保证农民利益不断提高,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粮食收购和储备体系,对于非法囤积、炒作粮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保证粮食市场的有序进行。最后,需要对农业技术创新增加资金支持力度。对于先进的种植技术进行重点培持力度,并推广其普及力度,加大对农民种植技术的指导,提高粮食产量。

(二)实施非均衡化税收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本质就是社会货币的增长幅度大于商品和劳务的增长速度,出现了过多货币追逐较少商品的目的。从整体来说,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速度大于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个人收入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人均收入高于西部地区,城镇人均收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比如: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我国东部地区和城镇居民消费能力高,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大;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低,对商品和劳务需求量小。而对于通货膨胀造成威胁的应该是高收入的地区和人群。因此,税收的力度应该是非均衡化的,对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力度需要加大,而对经济落后和低收入人群的税收力度适度的降低,从而在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同时,避免马太效应的发生。

(三)通过降低税收、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加大企业支持力度

2012年由于非粮食价格的持续高涨,尤其是工资具有的只涨不降的刚性,国际大宗商品受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性的影响,2012年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趋势明显,有可能带动物价新一轮的提升。因此,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是预防通货膨胀发生的重要途径。政府通过降低对企业征税力度,比如:降低企业销售税、利润税等来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资金支持的力度,可以通过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减少企业信息流通的成本;加大企业创新力度支持,增加对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通过提高技术降低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产业互补;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发达国家的民营经济相比,我国民营资本在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金融体系中,存在参与程度较低,金融压抑现象较突出等特点。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广泛进入,国有商业银行在短期内也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战略性市场退出,在此背景下分析完备、安全的金融体系的构建,探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业将逐步对外全面开放,面临的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冲击将更加猛烈,发展民营银行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步骤,从我国当前情况看,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体现在: 

1.1构建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现代金融组织系统应该是包括国有制、股份制、合作制和民营机制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系。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促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客观上要求发展民营银行等非国有金融机构。当前个体、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客观上要求金融机构为个体和私营经济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国家也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服务力度,但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个体、私营经济的融资环境并未得到改善,缺乏金融支持是制约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想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关键在于我国金融业要按照生产决定流通、经济决定金融的规律调整经营战略。 

1.2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产业互补性优势 

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大企业容易得到低成本贷款,同时有利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进行。在信息处理固定成本的分摊方面,大银行为大企业提供贷款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相对应的是在信息处理固定成本分摊原则下,中小企业难以得到低成本融资。发展民营银行,可以在比较优势分工原则下,与大银行在产业分工上形成协作与补充。大银行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高,缺乏灵活性。而民营银行分散在各地,对中小企业情况较熟悉,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运作灵活。这样民营银行的出现将弥补大银行服务的遗漏,为中小企业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1.3解决三农发展金融需求的问题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中,存在着角色转换滞后的问题。在原有机制下形成的信用机制,非公有制经济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制度之外,无法获得国有经济得到的信用安排。截止到目前的金融改革,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信用关系,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很难向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发展民营银行,可以优化现行金融体系下的信用机制,改变对三农发展金融服务短缺的现状,促进三农的健康良性发展。 

1.4发展民营银行,是实现积极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的最优选择 

虽然我国目前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均在国家可控范围内,但都达到历史最高记录,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相机退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将使社会总投资减少,社会总收入也随之减少。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发展民营银行,以利润最大化引导投资,可以弥补因投资减少所带来的社会总收入减少。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民营银行为当前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发展民营银行的制约因素 

 

我国具有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但现实中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缓慢,是因为诸多制约因素(如民营银行设立方式的选择,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限制了民营银行的发展,分析制约因素并以期为民营银行发展政策制定者提供思路。 

2.1设立形式的两难选择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紧缩政策 双顺差 扩大内需 监管

一、经济背景分析

本年度下半年,央行提高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三年以来的央行首次加息,同时也预示着货币政策可能走向紧缩的趋势。不断走高的通胀压力和通胀水平对于央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此时出台加息政策的一个显著目标就是管理通胀预期。从统计数据看,当前我国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内物价上涨的同时人民币对外连续升值,通胀的预期不断上升;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双顺差,国际收支失衡。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见表1),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收入和内部调节作用较为有效,财政政策趋于无效。所以这种背景下的紧缩性政策主观上是为了抑制通胀,但在客观上对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对国际收支的负面影响分析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际收支在会计核算最后总是平衡的,但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的失衡,并且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失衡主要是结构性和收入性的。

根据一般性原理,在实行支出增减型货币政策进行国际收支需求调节时,存贷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重要方面(本次政策属于此)。这种上调利率趋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般意义上会造成资本和金融账户中资本流入,逆差减少或顺差增加;而对于经常账户短期则会导致成本增加,收入下降需求减少物价下降,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逆差减少。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的涌入又会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出口减少,贸易收支逆差增加。个人认为出现了一种顺差逆差悖论的有趣现象,这种互抵机制取决于国内出口商品的总需求平均弹性,如果弹性系数e变化较小,则逆差较多;如果e较大,则顺差成分大,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e比较大,顺差居多。

于是紧缩性的政策在贸易顺差和国内通货膨胀并存的环境下,一般会导致顺差的进一步强化也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加剧;这也符合米德冲突关于内外均衡冲突矛盾的论断,虽然有利于稳定物价,同时也造成顺差扩大;斯旺模型(见表1)中支出增减性政策有利于解决内部均衡而对外部均衡不利的论断也验证了这种效果。国际收支顺差程度的增加必然导致本国货币国内供给量的增加,这会使国内过热的经济更加深化,价格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强化,内贬外升造成国民福利水平的下降。

贸易顺差的扩大化一是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可能造成未来国际收支逆差的急剧增加,不利于未来出口;二是加剧了国际贸易间的摩擦和汇率战,贸易条件恶化增加了未来国际间经济交流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以出口需求为主而不是内需拉动gdp的贸易大国更是加剧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波动;三是我们付出高亢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福利损失,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对于未来的国际收支稳定同样不利。

三、合理化的建议对策

1. 扩大内需是实现国内均衡发展,促进外部均衡的有效途径。促进国内收入分配的均衡,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过度依赖于出口;利用税收手段,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变顺差在国内,利润在国外的不利局面。

2. 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性战略性投资,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逐步推动境内机构开展境外证券投资。

3. 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汇率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行的措施是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增强汇率弹性,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供求, 使汇率有序地向均衡方向调整, 减弱汇率稳定要求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约束,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 发挥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4. 有效监管投机资本的流入

现阶段由于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资本,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要尽快完善对投资资本的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及时掌控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源头、动机、途径、结构和规模,及时监督管理

不良资本的流入。

四、总结

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货币当局更要注重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充分考虑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有针对的对经济宏观方面进行有效的调节与监管。调节的重点要充分考虑国民福利的得失,站在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引导经济走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正常化,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系统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抗打击能力,克服短视的行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监管,密切关注其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冲击,打击不健康资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