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1篇

体育文学的概念

体育与文学的有机结合就是体育文学。在体育和文学产生之后,体育文学也就产生了,并且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得到完善。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人的运动,在体育中的一些瞬间的辉煌,都是由文学将它们转化成为永恒的。体育文学能够将体育运动中的情感抒发出来,还能够把社会与体育运动更加深刻更加复杂的关系挖掘出来。军事活动、生产劳动、祭礼活动等很多种不同的社会活动构成了远古时代的体育,而田径、武术、摔跤、滑雪、体操等锻炼身体的各种社会活动是现代体育的主要内容。另外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身体上的锻炼已经不单单是体育运动的目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向精深方面靠拢。

体育与文化和文学的关系

体育和文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萌生在远古时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代的体育文学。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内容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比如蹴鞠是在两汉三国时期流行起来的,当时针对蹴鞠就有很多文学作品,另外体育文学作品也出现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很多次。体育活动在近现代的很多武侠小说中也得到了很大的表现。体育活动在外国文学中也有很突出的表现,比如顾拜旦的《体育颂》,同体育事业一样,体育文学是一个永恒的事业,永远都不会被埋没的。随着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体育文学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体育文学的结构改变了,原来的体育文学结构比较微小,现在的体育文学的结构比较宏大。作家们已经从宏观上开始关注世界,在看待体育上不仅仅是从金牌或者比赛的结果上,而且从一场体育活动中更深层次地看到社会和人性,在对体育活动进行思考的时候联系到广泛的文化、心理以及生命。人们从体育文学作品中也会了解到更多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道德的信息,特别是从体育文学中学习到的体育文学。作者在构造体育文学时,一步一步地对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解剖,使体育活动表现得更加有深度。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相同的地方

(一)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相同的根源

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起源。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的起源,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自身的文化样式就是体育,它是随着人体运动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物质生活已经不再是人类生活的唯一追求,身体运动不是单纯的生物性的,也没有功利性的意义。身体运动是从人们在发掘人体力潜力,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开始的,并且逐渐产生了特有的形式和手段,而体育文学也就是随之产生的。体育文学是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思考,也是在体育运动上产生并且得到不断发展的。

(二)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相同的发展轨迹

由于体育活动是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的共同起源,因此可以说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相同的发展轨迹。由于人类从诞生开始不断地综合演化,不断地改造自身,渐渐就产生了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在人类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游戏、教育、劳动、竞争等方式中形成的。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体育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人类整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体育文化,它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的。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许多学者的不断研究,渐渐地由感性转变为理性的发展。人们创造的体育的形态、目的和性质并没有因为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而不同,而是相互统一、相互传承的。

(三)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都具有民族性

民族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各种传统文化是由语言、道德、艺术、宗教、民族气质的历史稳定性构成的,每一种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是各不相同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族性格、民族语言、民族习惯等是在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的,因此在民族中形成的文学也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体育文学是文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也就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不同的地方

(一)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不同的特性

体育文化具有健身性、竞争性、休闲娱乐性、教育性等特性。首先,增强体质是体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所以也是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由于在体育活动中是需要不断地超越的,而竞争是超越的直接动力,因此体育文化也是有很大的竞争性的。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增强体质了,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身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放松,情绪和心理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很大的调节,因此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休闲娱乐性。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就是德育、美育、智育的相互结合,而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体育道德。因此可以说,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教育性。

(二)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具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特点是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人与自然的统一、精神与炼形的统一、培养人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追求,表现出了很大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的特征,明确的规则、竞争的公平、准确的评价和客观的尺度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西方的体育文化中,竞争力十分强烈,能够促进人们不断地寻找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方式,使现代人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体育文学与体育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体育的灵感是体育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力,在进行体育文学创作的时候,首先要有体育题材,体育活动项目是体育文学的主要题材。体育界的人士是体育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在体育作品中,多描写的是教练和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坚韧和顽强。而体育文学的作品是围绕着体育活动本身展开叙述的,歌颂和赞美了体育精神。体育文学作品主要写的是体育活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明确的体育意识并没有在创作的意图上表现出来。体育作品中的主人公和体育具有十分松散的关系。体育活动的推出是作品的情节展开部分的主要内容,深入地挖掘社会和人性是体育作品最重要的目的,而体育精神并不是体育作品中的唯一表现。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生态体系;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25-03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的一个衍生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于1955年在《文化变迁理论》(Theory of Culture Change)一书中首次提出,我国学者黄育馥于1999年率先介绍到国内,后来再被中国学者引用到多个研究领域。

一、“文化生态”概念的提出

斯图尔德的学术思想源于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Franz Boas)的文化相对主义和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的新进化论思想。博厄斯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明确确立了文化相对观。怀特认为文化是不断创新的,其创新的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博厄斯和怀特的影响下,斯图尔德在研究美国西部印地安部落的民族志时,把用于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引入研究,从而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在斯图尔德看来,文化与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生命体系,其中人是最具主动性的因素,因此文化生态学既要研究生态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生态学那样仅研究自然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他特别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认为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另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种文化生态。由此可见,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将人类文化置于生态环境的多维空间中给予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性考察,不仅给人类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还赋予生态环境以应有的人类文化地位,因此《文化变迁理论》被学界普遍看作文化生态学正式诞生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内廷,1968)、《献给祖先的猪:新几内亚一个民族的生态礼仪》(R・拉帕波特,1968)和《北方平原居民》(J・贝内特,1969)问世,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研究。70年代,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认为社会下层建筑研究应该优先于基础建筑和上层建筑的研究,其中下层建筑由生产模式、人口结构以及宗教仪式构成,基础建筑主要指家庭经济、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则由娱乐、美学的产品及其服务构成,显然这一研究比斯图尔德等人的研究更具体、更深入,给文化生态学提供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研究平台。20世纪80年代,文化生态学己基本成熟,其影响也逐渐扩大,许多人类学学者都参与了这一研究。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化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系统论被纳入文化生态学研究,并成为这一学科的研究基础;(2)由环境单向决定文化研究转向了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3)拓宽了文化生态环境的内涵,把人化环境、信息环境也作为文化生态环境纳入研究;(4)文化生态研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可喜局面。由此可见,文化生态不等同于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生态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而文化生态只是文化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之一。

二、国内学者对“文化生态”的重释

1999年,黄育馥在《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上《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第一次向国内学者介绍了文化生态学的早期发展情况,并考察了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概念以及运用这一概念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国内一些学者也把自己的研究视角转向了这一领域,有的深入探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有的用它来研究具体问题,使该领域研究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还试图对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做中国化的重释,总的来说可以把这些重释划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生态是一个有一定生命机能的文化生态系统,持此观点的学者有王长乐[1]、方李莉[2]、柴毅龙[3]、孙兆刚[4]、王金柱[5]、徐建[6]、韩振丽[7]等。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由许多文化要素构成,且这些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这个文化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相对来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最多,目前也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但是文化生态所涉及的文化要素到底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没有交代清楚。

2.文化生态是一个由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系统,持此观点的学者有邓先瑞[8]、张[9]、王玉德[10]等。乍一看此观点与前一观点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远不如前一观点深刻,因为该观点只看到了文化生态的复杂性,却忽略了这些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各自的能动性,把文化生态看成了一个文化要素的被动组合体。

3.文化生态是诸多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状态,管宁[11]、李学江[12]、戴伟华[13]、孙卫卫[14]等学者持此观点。这一观点既看到了文化生态的复杂性,也看到了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但他们却把文化生态看成了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状态,忽视了文化要素的系统性及其能动性,就像只看到了风吹树动的动态效果,却忽略了由树构成的森林这个整体效果,落脚点发生了偏差。

4.文化生态是“一定的文化形态与特定自然、历史和种种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5],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高小康。文化形态指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自然、历史和社会环境则属于文化要素,显然这一观点在概念的界定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5.文化生态就是生态文明,即一种和谐的、理想的文化状态,持此观点的学者有熊春林[16]等人。很明显,这一观点把文化生态看作了生态文化,其实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文化要素的有机体,而后者只是文化的一个类型。

三、对“文化生态”的再理解

鉴于以上学者对文化生态在重释中留下的问题和产生的偏差,我们有必要对它做进一步的厘清。

1.文化生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文化系统,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要理解这一内涵,必须先理解“文化”这一概念,因为文化生态首先是一个文化系统。关于文化,多数中外学者都愿意把爱德华・泰勒的定义当作经典去引用,但是定义过于宽泛,难以具体化文化的所指范畴。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曾说:“凡人类(具体点说,是各民族、各部落乃至于各氏族)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地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大都属于文化范围。它既有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也有精神的东西(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等),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资的活动(如打猎、农耕、匠作等)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17]陈建宪在《文化学教程》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文化系统的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和行为文化,里层是精神文化,贯串文化系统表里的是信息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最活跃、变化最快的要素,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有相当的稳定性与继承性,精神文化是文化变迁中最难改变的部分。[18]由他们的界定可以看出,文化生态不仅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且这些文化要素有各自不同的活跃程度和分布区域:处在外层的是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经济、建筑、交通、军事、科技等,它们客观地存在于大千世界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深深地影响着文化生态,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程度的最直接的外在标识;处在内层的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观、审美观,乃至思想情感、民族性格等,即有关“人心”的方面,这是文化生态最核心的部分,是文化变迁中最难改变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部分;处在外部与内部之间的是制度、风俗、语言、文字、图画等,它们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化生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生态得以体现的载体。

2.文化生态是一个具有“生命”体征的文化有机体。方李莉说:“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它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19]这是理解文化生态的关键。文化生态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这些文化要素并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具有各自的“生命”能动性,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成长”,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比如中国文字,经历了从殷商甲骨文到西周金文、春秋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以来的楷书几个发展阶段,它们之所以发生变化,不仅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治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促进自身发展,以适应社会和人类的需要。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要现实的载承。而现实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是‘变’与‘不变’的复合体,‘变’的表征是时间的流逝,‘不变’的表征是空间的凝固。只有在这种时空构造中,文化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20]

3.文化生态是一个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相互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只要有一个文化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引起整个文化生态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比如蒸汽机对纺织、冶炼、机器制造、轮船、铁路等行业的推动发展,既典型地说明了科技与机器制造、纺织、交通等文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它们相互依赖、互兴共荣的利害关系。

4.文化生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受文化要素的影响文化生态也带上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比如我们可以说长江流域文化生态、黄土高原文化生态、峨眉山文化生态、河西走廊文化生态、蒙古草原文化生态、塔克拉玛干沙漠文化生态,也可以说藏族文化生态、苗族文化生态、汉族文化生态、哈萨克族文化生态、保安族文化生态等,就是因为文化生态有其地域性和民族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1]同理,人们创造文化也要受条件的限制,地域和民族是两个主要条件,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态,可以说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其文化生态就不同。

综上所述,文化生态是指由影响文化生成和变迁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习俗、语言文字、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感情等变量所构成的文化生态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变量不仅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演变规律,它们还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文化生态,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参考文献:

[1]王长乐.论“文化生态”[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1):47-52.

[2][19]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2001,(3):105-103.

[3]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5.

[4]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3):100-103.

[5]王金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9-63.

[6]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韩振丽.文化生态的哲学探析[J].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3-97.

[9]张.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5-11.

[10]王玉德.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J].生态文化,2003,(1):6-7.

[11]管宁.文化生态与现代文化理念之培育[J].教育评论,2003,(3):7-11.

[12]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10):118-120.

[13]戴伟华.文化生态与中国文学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35.

[14]孙卫卫.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J].理论探索,2004,(3):21-22.

[15]高小康.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J].文学评论,2008,(6):13-17.

[16]熊春林,等.国内文化生态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10,(3):153-159.

[17]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35.

[18]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19]盘福东.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八桂文化・编者札记[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

[2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7:121.

On Cultural Ecology Again

XU Feng

(Lanzho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College of Literature,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域环境;小说创作;影响

一、地域环境概述

“所谓地域,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作家创作时的聚散之地;一是作品所表现的文化地域。”地域环境又称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地域环境作为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对人类文化以及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同时,地域环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地域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无处不有的。它作为文学的一根重要的指向标,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特定的文学种类和题材,促成了文学的多样性。许多优秀的小说中都不乏对地域环境的描写,正是他们对地域环境的描写才成就了这些优秀的小说。比如,著名的作家迟子建的小说中,描绘了许多有关东北的自然美景;沈从文的小说也深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在人类繁衍和进化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在人类创造生产资料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地限制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从而导致了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独特的地域环境特点。

二、地域文化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地域文化,大致可分为乡土文化和神性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产生的文学,多属于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即便是有神性文化的出现,也多为表现一种生活。小说创作与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地域性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地域文化来起作用。从地域性这一角度来考察小说的创作者,可以发现地域文化对作者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这不仅是说它影响了作者的思维方式、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还影响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我国著名作家孙犁在说到地域文化对创作的影响时说:“幼年的感受,故乡的印象,对于一个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正象母亲的语言对于婴儿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家一同成熟着,可以影响他毕生的作品。它的营养,像母亲的乳汁一样,长久地在作家的血液里流淌,抹也抹不掉。”正像孙犁所说的一样,一个作家所独具的创作风格,是与他的地域文化血脉相承的,并且都秉承了那个地方的文化渊源。比如,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小男孩倔强、粗野、机敏、沉默寡言、生命力旺盛;《红高粱》中,“我爷爷”于占鳌是一个血性汉子,虽然不免有些鲁莽、野性、粗犷,但他却真诚、朴实、豪爽直率,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是一个男子汉的典型形象。从外貌形象上看,光头、光膀子、黝黑的肤色、强壮的身躯,再加上粗矿的声音,这些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汉子;小说《丰乳肥臀》以一种朴素的笔触写出了母亲上官鲁氏的坚忍和豁达、承担了生命中一次次重创的坚强。以上三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从各个方面体现出了高密人刚勇率真、敢作敢为、刚健不屈的形象。

三、地域人文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地域人文环境大体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域文化精神、风格、价值观念、经济伦理、职业道德以及相应的生活和文化氛围;二是地域人的素质、心态、地域性格等因素。地域人文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符号是思想的物质表现,语言与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的想象要以语言为物质载体,由于我国的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地方语言的种类复杂繁多,这就给小说的创作带来了独特性。比如,鲁迅简洁生动地用家乡语言表现人物形象,如在人物对话中,杨二嫂的“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爱姑的“自从我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象个气杀钟馗。”在鲁迅的叙述语言中,对方言的使用,则更娴熟地展示着家乡的人情风貌,如“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赵树理《也算经验》中的语言,“鸡在叫,狗在咬”,《小二黑结婚》中的语言,“邻近的女人们都跑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腿!看那花鞋!”,都体现出了地方语言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地域人文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其次体现在风俗习惯上,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指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文化对小说的创作影响极深,它会对创作主体产生影响,即会对作者产生影响。它影响着作者的主观意志、精神气质、情感内涵等等。小说中的一些内容其实就是对某个地方的民情、民俗的描绘。比如沈从文的《边城》中所描绘的民俗,都是他对自己的湘西故乡的风俗习惯的描绘。就某种意义而言,其实忠实于风俗习惯的描绘,本身就可以成就一番文学事业。

四、地域自然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对该地区居住的人们的影响不同。同时,人的活动必须凭借一定的自然环境,没有自然环境,人将无法生存,人的活动也是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地域自然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是规律性的现象,它是小说具有独特性的前提。作家生活体验的形成与具有独特文化色彩的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离开了土地,所有的艺术都变得虚无缥缈。同时,地域自然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还体现在创作题材上。作者自幼生活的山山水水,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作家创作出的作品,总是会在里面打上作家本人生活过的地方的烙印。比如肖红和她那寂寞流淌着的呼兰河,沈从文和他的湘西故乡,汪曾棋和他的故乡高邮,这些都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地域自然景观。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地域自然环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还包括,培养了作家独特的个性以及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等多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创作就是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与文学相融合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综上所述,随着上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口号的提出,地域环境与小说创作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地域环境与小说创作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由于受到他生活的地域的影响,其在选择题材、选择背景、塑造人物上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植地域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张永.南北地域文化对现代地域小说创作风格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4):101-104.

[2]王艺.地域文化与小说创作的关系研究――以池莉与方方的小说创作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2:1-62.

[3]张春雨.论刘云若小说创作与天津地域文化的关系[J].名作欣赏,2012(9):38-39.

[4]阿拉腾花.地域文化与孟和的小说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87.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4篇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时候,专门制定了《江苏省宜兴中学主体教育特色建设方案》,从“主体德育、多元课程、生本课堂、人本管理、人文校园”五个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指明了方向,勾画了未来发展的蓝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确立了“树立大课程观,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势互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有机统一;教学做研相互融合”的指导思想,决定对我校开发最早、植根于宜兴地域文化的《陶艺欣赏与制作》校本课程深度开发,引领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提升和体系的完善。为此,我们邀请各方面的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制定了《“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方案》,申报2012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获得省教育厅的批准和大力支持。

我校申报这一项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首先,学校所在地陶都宜兴,有着6000多年的制陶历史,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享誉海内外。尤其是紫砂手工成型技艺,更被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最具宜兴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可以植根于这一地域文化沃土,利用宜兴巨大的紫砂创作人才和研究人才优势,获得健康发展,并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我校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于2000年秋季开设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从教学大纲到校本教材,从硬件环境到课程实施、学分评定的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陶艺课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课程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报道。

其三,“十一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六期教研课题《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课题已于2009年高质量通过立项单位组织的专家组的现场结题鉴定。

其四,我校是南师大的附属中学,可以充分利用南师大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科研优势和实践经验,制订科学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规划》,并在建设过程中,获得自始至终的高水平学术指导。

当然,“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玩泥巴,也不是为了培养紫砂工艺师,我们所看重的是玩泥巴背后的文化,看重这种文化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并且通过它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所以在一开始就把“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定位为:以最具宜兴地域特色的紫砂文化为基础,通过构建以“紫砂文化艺术”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子集群,探索利用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途径和规律,探索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策略与规律,从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且致力于把基地建成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研发中心的中型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我们努力在下列方面取得成果:

一、突出文化融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把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学校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学校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特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强调体验学习,突出文化认同感、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与原有的校本课程体系相融合、同时又突出基地建设主题的校本课程群,并借助子课程群的建设,扩大“紫砂文化艺术”课程基地的影响力,提高课程基地建设的社会效能。

四、通过基地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五、探索普通高中与地方研究所、高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机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课程基地的软、硬件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确定了“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群的四个重点研发方向。

紫砂与文学: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诗文大家对紫砂壶及紫砂文化的吟咏赞美;紫砂壶铭文的哲学和文学意涵赏析;紫砂文化的地域印记和密码解读;紫砂文化与茶文化的交相辉映等。

紫砂与科学:紫砂原矿的氧化物组成;紫砂成品的化学晶体结构;紫砂材料晶体结构与数学、化学的关系;紫砂陶色泽与特殊金属氧化物及含量的关系;紫砂材料烧制过程中主要的热变化;紫砂材料烧制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紫砂材料的低导热性与物理学的关系;紫砂表面“水色”与物理光学的关系等。

紫砂与艺术:紫砂文化的艺术特质;紫砂文化与诗、书、画、印的关系;历代紫砂艺术大家与书画名家的联合创作;紫砂文化内生特质及与其他姐妹艺术的相互影响等。

紫砂的国际传播:紫砂文化艺术的域外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域外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对紫砂文化艺术发展的影响等。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49-02

一、目前“非遗”保护及发展现状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和历史印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现状来看,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口头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等等都属于“非遗”的范畴。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以及工业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从目前的文化保护现状来看,国家及社会都加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度,强化了文化保护意识,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有效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滞后、缺乏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从根本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保护效果,不利于推进文化传承。

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发展曲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态势。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漫长,经历了停滞―发展―退潮一再发展的阶段,致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而使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对其重视度不够。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障碍。

2.师资薄弱,有待提高。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毕业,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知识面单一、人文知识浅薄等缺陷。同时,学校也很少为教师成长、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成长,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素质,很难发挥教学价值。

3.教材单一,有待修订。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师使用教材的随意性比较大,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情况,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地方高校没有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教材。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旧资料,无法带给学生最新颖的材料和知识,不利于突出时代化的教学特征,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4.认识不足,有待加强。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也制约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与专业教育无法相提并论,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时,不注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而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于书本趣味性的关注上,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十分不利。

5.机制缺陷,有待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设施等还都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进行课程开设、教学目标等方面无法形成统一共识,这极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十分不利,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速度。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改革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将“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因此,应该积极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进步与成长,为他们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较为系统的、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非遗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统一,以此来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由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实训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类型”课程体系。根据院校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课程内容。确立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从而来完成课程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价值需求来选择合理的课程,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质,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3.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增进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机结合,充分关注地域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此同时,更要充分地挖掘本校教育中的核心优势来完成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教学的对应性和高效性,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灵活度和高效性。派教师向当地文化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学习;同时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契机,邀请民间艺人到院校进行现场演示或开办讲座,让学生能多方位体会民间艺术;构建“双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即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精神,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

5.整合学院各部门、分院资源,发挥本院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这个平台的优势,结合公共教学部、团委、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建筑与艺术分院,开展别开生面、类型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大公共”出发,推广普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来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同时保留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打造高效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为社会发展培育多维、立体化的人才。

6.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从而促进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依托学院各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等载体,踊跃开展活动,注重公共艺术的实践。学院目前设立合唱团、舞蹈队、古筝队、戏曲协会、书法协会等24个院级社团,覆盖学院50%以上的学生。各类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高覆盖面。老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走访民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鉴赏力。

四、结语

“非遗”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统一,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创造了条件。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应该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共享学院各部门资源、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高校教学本质,为人才发展和进步助力。

参考文献:

[1]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美育学刊,2012,(1306):98-105.

[2]王冲利.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3]袁志正.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5,(9504):104-105.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特色产品 整体形象 区域文化 个性

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风俗习惯、传统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内容。从符号的交互作用出发,文化有一系列竞争的形象组成,它们用重要的标记和符号通过媒介进行传播。不同的区域文化塑造不同品位的人,不同品位的人创造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兴衰。当区域文化经过挖掘、整合、归纳、成型,被群众所认可,进而深入人心之后,它就会树立起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能动性影响和作用,而这正为区域特产产业的在塑造品牌形象上提供独特的文化背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区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科学利用,区域文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文化与特产品牌具备依存关系

在如今,虽然设计呈现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但设计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特色在多元化发展中却增强了,究其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个性文化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设计较之于一般性企业产品尤其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正是基于深厚的区域文化提炼与创新,才能表现出独特的内涵和视觉特征。文化与形象的不断补给提炼出品牌形象,才能使区域下特色产品的个性品牌形象塑造出来并持续发展。创造企业和产品“合身”的个性设计,只有了解了这个地域的文化所赋予产品的深层价值,设计师才可能创造所求的个性品牌。

区域文化与个性设计需要对话,需要融合。在现代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中,怎样应用这种传统的美,怎样才能在保留的前提下做出更符合现今审美水平的设计,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过于直接、肤浅的继承必然会让设计呈现一种没有活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状态。贝聿铭先生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不论是过去的中国的香山饭店还是刚刚开放的苏州博物馆,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赋予现代建筑强烈的中国文化情怀。大师们自身所具备的文化能量,所挖掘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情致,使我们感到亲切。

对于今天得现代设计师来说,对区域特色产品品牌的文化性设计要更善于形象思维,更注重微观体现。区域文化在产品品牌的传播媒界中的体现要愉快,这样才能准确体现特色产品及其品牌的文化主调。通过对现代生活环境的理解,适应现代紧张工作之余的轻松需求,使得生活在激烈竞争中、生活在快节奏中的大众消费者享受自主文化得个性品牌产品的内心深处的愉悦,使区域特色文化的个性产品品牌具备的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层次。

二、区域特色产品的个性文化根源

表面上,区域文化是一种流淌于文字底下,散布在街景市集之中的古旧风气。事实上,区域文化也是一个完整的血肉之躯,是传延至今的优秀神经脉络。在大的国际主义设计环境下对区域设计要追寻地域文化,并不是对区域文化的肤浅理解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区域文化的精髓融入进去,然后把这些精髓以现代的设计风格传递给受众。我们对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敬仰,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它们需要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对待我们身边被我们漠视的“土特产”。

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都有它的“根”,人的精神领域事实上都保留这样一块“根”的领地,在物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国际化,在快餐文化的厌倦后,人们又开始寻求物质的精神家园,这恰恰是文化的特色经济、特色产品和品牌重新被追逐,并且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拓宽了招商引资的领域,推进了企业软硬件环境建设步伐,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一大批特色个性地域产品品牌孕生并初放活力。

三、个性品牌形象设计的文化整体创新

个性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辨证与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很好地结合,也会产生相互矛盾的情况。单从设计性的个体来分析,其情感与形式的结合处于一个适当的结合点上,是辨证与统一的关系,是事物的两面性在起主导作用,如果从事物的统一性来分析,一个具有美感的商业品牌的诞生,可能成为某一地区或全球的亮点,完整的融合到现代消费中去,既具有个性的形式美,同时又是整体环境中一个元素与组成部分,两者相得益彰,整体设计的美感体现如果没有个性的体现,整体也就没了生命力,事实上这种个性最大程度的差异来自特征文化的独到体现,就设计而言,就是利用设计手段、设计方式来表征文化的主体元素。

所有优秀的品牌设计,都是在商业社会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造,从而来提炼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而现代的社会中,产品同质、个性缺乏的产品多,如缺少的更是设计如何在应用中丰富地域文化的特色和现代设计灵活性的完美集合,品牌的整体设计个性化要求把特色文化与品牌的系统设计巧妙的衔接起来。

个性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品牌形象的创新。把品牌文化形象转变为有竞争力的商品,创新设计的整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创新设计是建立品牌竞争力的第一步,整合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商品的质量感、品位、形象、周期、市场与经济效益,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都十分重视的品牌形象创新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品牌设计的发展速度飞快,初期以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风格,进行消化和仿制,是以复制和借鉴的特点方式实现的。但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建立企业形象的灵魂。我国地域特产企业应加快自身的创新设计,建立符合地域特产产业发展的品牌形象,用有利的设计表达方式和符合我国地域特色文化的设计理念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

四、特色品牌形象文化的图形建立

设计的创新,不仅要有新颖的形态,还要有新的理念。品牌的形态是塑造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标志形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构成关系营造出特定的形象,使消费者在产生某种心理体验中建立起特定的品牌形象印象,在逐步通过对使用价值的理解,以及全面感受产品的品牌特色价值。

标志是品牌信息的载体基础,也是消费者识别产品的重要依据。为了避免和其他品牌相混淆,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形态的构思上尽量要新颖独特。设计构思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1.强化品牌的差异性优势和特点;重视符合特定文化需求的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图形去表达个性特征。

2.每一个品牌都具有不同的地域性;它可能包括品牌的历史背景,产品或服务背后的文化根源,市场的范围和对象差异等。标志不仅可用显著的地域特征语言去感动特定范围的消费受众,而且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是塑造独特形象的根本。

3.融入现代化、国际化的设计手法。国际的竞争在产品同质化时代,在参与国际化的竞争中,独特的差异性的文化和地域属性往往是其产生竞争力的重点,在其标志形象上一方面考虑吸取国际上流行的设计精华去适应现代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利于传播个性区域文化的现代设计手段更好表现其差异化。

在现代设计中的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作为传达思想的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设计就是由设计者准确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与企业、产品、文化、地域特征等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成为自身与受众共同认可的符号,把图形符号与文字结合在一起,重新构成新的概念,并赋予它特定的含义;企业标志由图形、色彩、字体组成完整的LOGO形象,企业在最初会花很大精力考虑直观、综合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企业名称,在考虑其综合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目标中,国际设计理念往往会将文化直接表征的文字作首要考虑。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述。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在现代品牌塑造中充分使用先进的图形设计能力,依靠文化的魅力,产生强竞争里的个性品牌才有可能。

五、地域品牌形象中文化个性化成为必然

创造地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及企业制胜的法宝和出路。地域产业品牌是一般企业产品的名称,也是产品品质、服务品质的标志。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成为企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标识,体现出其背后所代表的深层内涵。越是知名度高的品牌,给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就越大。象贵州的茅台酒、西湖的龙井茶等这些世界著名地域品牌都代表着良好的产品品质,其强烈的地域文化吸引力使得受众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在享受地域产品带来的人文、历史、风俗等附加值。

所谓地域品牌需要个性化就在于打破传统思维的“传统路径”, 在理念系统的提炼企业文化方面,对外要立足于传播角度,坚持突出个性,突出特点的原则;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构思出别具一格的品牌新形象,通过对企业有效资源的整合与提升,通过对企业内外联系沟通,建立一种有社会价值观、文化观、品牌形象观的形象;形成以企业理念为核心,视觉传达为手段,行为识别为方法的企业整体印象。在整个系统中,用VI系统形象的统一视觉语言来传播企业文化和理念,通过视觉载体形成企业综合的品牌价值印象,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通过对现代品牌战略的思考和市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通过品牌的设计,改变企业形象资源分散、无整体系统、无文化感、无地域信息的状况;通过提炼塑造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整体设计规划,明确品牌形象设计对本区域产业有效营销发展的关系意义。

现在看来,一个区域文化的独有特征对一个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思考的意义。不同的地域的品牌形象通过一些很细微的构思,站在异样的角度去设计思考整体设计所特有的具体内容形态,通过具体的视觉设计来展示产品的形态、文化及地理情况等等,很形象、生动的展示品牌设计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很自然的让消费者体会到视觉上的统一感及地域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个性美,如此构建地域品牌更为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查常平主编:《人文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

[2]艾米莉・斯鲁贝・波茨(美):《品牌设计(以优秀的设计赢得市场) 》

[3]凯瑟琳・麦克德莫特著:《20世纪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

[4]《实效的CI》中国CI发展探索,原文发表于中国CI论坛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7篇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的设计是立体的,可以灵活应用。以人文话题为主线版块结构,使学生学习语文变得更加脉络清晰。板块组合设计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脉络更清晰,突破了一直以来以单篇课文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另一方面,专题的设置弥补了语文学习的局限性,它在各学科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使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封闭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借盛泽地域的文化来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是契合教学要求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运用到语文学习当中,在增强兴趣的同时,也有效地学习了语文知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正确的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综合性学习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有效的学习目标,指引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设立了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特色、风俗民情,节日文化,文物古迹等等都可以被利用,成为教学的有效资源。这就为盛泽的本土文化融入苏教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

一直以来,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训练,往往忽视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外,还要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首先,要让教学内容情感化。注重情感熏陶,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情感的投入。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其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让学生“乐学”。导入盛泽地域文化,正是这种情感教育的良好途径。

四、盛泽地域文化与高中生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张抗抗;小说研究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92-03

[作者简介]徐洪娓(1982―),女,黑龙江鹤岗人,硕士,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1950年出生的张抗抗从出生地杭州到北大荒再定居北京,复杂的人生经历及生活场域的不断转变不仅使她的思想不停地发生转变,更使其笔下的文学作品也因为地域文化的渗透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属于一定时间与空间的山川河流、气候轮回、草木枯荣、历史传承等相对稳定的物质和精神催生了地域文化,但同时也为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筑造了堡垒,使得同属一定地域之内的人在心性上存在难以摆脱的共同品性,这些特定的地域性格经过时间的沉淀成为某一族群多数行为或性格的释因。这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促成的人类某种共性逐渐成为文学抒写者的叙述之源,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的丰厚宝藏,但是这种共性从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文学的流向与视域。人作为地域与文学之间的纽带,一方面抒写出地域传递出的信息,另一方面又通过文学推动改造地域文化。但是,这种互相影响的关系又并非如此简单和纯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也越来越普遍,单纯的焦虑与抗拒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文化的此消彼长与融会贯通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另外,在文学的地域性上,除了自然环境的限制之外,时代元素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分支,一个作家的生长、生活环境与创作时代的完美结合才会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美学形态。以此来关照张抗抗的文学创作,笔者发现,地域环境的转变与时代因素相结合所带给她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在她的创作中得到了完整的呈现,这种贯穿了江南文化、黑土地文化、京都文化的复杂背景在张抗抗的作品中并没有显示出多少矛盾性,反而在她身上体现出了“积淀着、杂糅着得风气之先的岭南文化、婉约的吴越文化、犷悍的关东文化和既古老又开放的京都文化”之特点,在创作个性和审美风貌上也是“既柔情似水又急如湍流;既脉脉温馨又冷峻凝重;既细语低吟又慷慨激越;既婉约雅致又昂扬抗争”。

出生在有天堂之誉的杭州,张抗抗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江南山水孕育了她婉约雅致的情怀,自幼父母对她的文学熏陶,培养了她对文学的浓厚兴趣。19岁远去北大荒寻找她的“广阔天地”,八年的艰辛劳作与历练,张抗抗渐渐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并崭露头角。进入第二次婚姻后,张抗抗随第二任丈夫定居北京。有着三地生命痕迹的张抗抗,在江南文化与北方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差异与碰撞当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同时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其作品中也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再现。

一、江南文化:一曲悠远的童谣[HTSS]

江南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仅代表了一种地理位置上的概念,它更是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和审美体验,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认同和所属。张抗抗在江南烟雨的浸润中成长,这种特殊的文化归属培育了她青少年时期的心灵之根,即使以后远离故土,但是生命早期的文化体验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力量渗透在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当中。在张抗抗的作品中,江南水乡或者杭州记忆所带给她清新与明丽成为属于她的特殊印记,也影响到了她作为江南女子的审美追求,成为她无法割舍的特殊情结。可以说无论是在心理归属还是形式追求上,江南成为她不可忽视的所在。

小说《情爱画廊》中,江南水乡的娟秀柔美在作者的笔下得到最充分的诠释,除了在烟雨中充满灵性的四月新茶“碧螺春”和绕城而去的小河,人物性格中饱含的“江南特色”更是随处可见。阿秀秀外慧中,她从内心深处爱慕吴奂雄,但却从不说出来,只是尽心地照顾阿霓。而吴奂雄性格中的“淡然”则在于他对妻子的态度,尽管对妻子的作为有过不满,但他却一再帮助妻子排除困难,成全她追求的幸福。面对丈夫的宽容,秦水虹除了感激之外,一再的想要帮助丈夫走向幸福,促使丈夫与阿秀结合。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江南人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人性自然形态的张扬和追求,对生活朴实无华又不乏理性的淡然心态,使得整部作品都弥漫着清澈干净的江南味道,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人生选择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让一切的发展如此自然与合情合理,小说中的人物超越了世俗的评价标准,也超越了一般的人性评判,在自我的调节和反省中用人性的美好缔造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没有对立与怨恨,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认同与尊重,对自我对他人的认同与对自然规则的尊重相辅相成,使得江南文化的神韵在这种淡然与认可当中呈现出别样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并不仅仅指他们对某种意识形态的追求,而是渗透在他们的整个生命、整个思想、整个传统当中,成为“江南特色”的一部分。

二、黑土地文化:一方璀璨的极光[HTSS]

对于张抗抗来说,除了作为童年记忆的江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黑土地作为承载着其创作生命的又一重要版图,也是她创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张抗抗早年毅然选择到北大荒去实现梦想,她的知青小说正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来的丰硕果实,可以说张抗抗的知青小说创作贯穿了她的整个写作生涯,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呈现出俞加成熟的发展趋势。

在北大荒的八年期间,张抗抗创作了处女作短篇小说《灯》,接着《大森林的主人》《小鹿》《分界线》等在时期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作品相继问世,这一时期的作品后来被评论界作为知青小说的代表作,虽然在今天的标价评价标准之下这些作品会带有明显的“硬伤”,但是作为重要的艺术尝试,这些作品仍然为作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小说开始从新的历史视角进入知青们的人生经历,探讨了尊严、人生价值、人道主义精神诉求,直逼知青人性的本质,引发文坛广泛而热烈的争议。

小说《隐形伴侣》以一群在北大荒接受“再教育”的知青生活为题材,通过女主人公肖潇自我的两面:“显我”和“隐我”的矛盾表现了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的冲突,但是作者所要着意表现的似乎又不仅仅是这些。肖潇因不堪忍受丈夫陈旭的一再说谎而与之分道扬镳,然而当她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之后又对自己原先信奉的“真诚”发生了怀疑。作者在这部作品当中借助知青小说的框架,对人的主体精神以及在这些精神中所蕴含的悲剧元素进行了深刻的透视。另外这部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北大荒广袤的黑土地上的山林、荒原、冻土,都无不展现了东北以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中所蕴含的质朴与热烈,苍劲与雄浑,冷峻与高昂,正是这些独特的风格孕育和创造了北大荒文学苍键雄伟、质朴大气的特点,使之充满了阳刚伟岸的力之美,同样,东北严酷的生存环境也锻造了东北人独特的心性结构和道德观念,豪爽耿直、乐观勇敢、不拘小节、富于冒险的精神品性使东北人在中国文化版图中拥有独特的位置,尤其是东北女性独特的泼辣性格、果敢利落的行为习惯、豪放直率的情感表达在张抗抗的笔下也得到了完整的展现。

三、京都文化: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HTSS]

张抗抗在1984年移居北京,京都文化所具有的核心地位以及它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对于这位人生经历复杂的作家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清新柔美的杭州、粗犷壮美的黑土地相比,以北京为代表的现代大都市已经开始摆脱乡村的影响。而文学在这样的社会潮流的影响下,也开始逐步的发生变化,由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一统转变为多元文化诉求下的真实表达。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张抗抗凭着自己坚韧而大胆的文学追求,地进行着城市与乡村、知青文学与都市文学的艰难探索,不断为文坛展示了她的立体与丰富。

在作品《情爱画廊》当中,描写所呈现出来的灵与肉结合、情与性结合、欲与美结合,呈现了作者古典型的爱情观。除此之外,小说当中苏州和北京成了城市的代号,但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沉浸在苏州水巷的烟雨迷雾、小桥流水中,沉浸在苏州人宁静恬适的生活氛围里的时候,在内心期待着水虹到达北京后,那古老的北京城将会带给我们一些老北京的深厚底蕴,新北京的时代风采,但出人意料的是水虹到了北京后就和周由在小小的两居室里爱得昏天黑地,甚至在周由和水虹出外郊游时的外部环境,本该是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很好契机,作者也吝啬笔墨简单带过,而展现了女性原始欲望的美与真,成为作家向都市文学迈进中的一大突破,可以说“欲望化叙述”也是都市文学一个恰当表现现实生活的有效形式。

到了《作女》中的城市就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主人公陶桃、卓尔、郑达磊的交往可以说就穿梭在城市的血液和脉搏里,城市也在这部小说中呈现出一片风光的景象。在这个物质空前繁荣的现代都市中,“作女们”喜欢主动出击,与传统女性的保守内敛相比,她们好挑战、不安分,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富有挑战精神,对于婚姻和家庭也报以最开明的态度,那种既定的内容和模式对于她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束缚,只要条件允许,她们就会不顾一切去做一些只为自己幸福的事情。以主人公卓尔为代表的女性从思想观念到日常行为都体现着对传统彻头彻尾的颠覆,她们作为一群高学历、高收入、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女性,成为张抗抗对都市新女性全新的勾勒和期望。

在张抗抗的都市文学探索中,不难发现作家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从城市到乡村再到城市这种复杂的人生轨迹再加上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普遍的疏离感,使得作家对于城市文化处于一种半游离状态,当然这也是作为精英文化中知识分子的身份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作家对底层百姓生活经历细致深入的观察,以及这种朴素的人道主义关怀之下作品中所发掘出来的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使得张抗抗的京都小说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博大的包容力,她对城市的审视与观照让她的作品更多的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被繁华热闹与光怪陆离所包裹下的其他角落,而这些恰恰是她不同于一般都市文学的地方。

从最初的知青文学开始,张抗抗的创作经历了不断地探索和超越,其文本书写空间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既得益于作家对其创作模式的不断拓展,更大程度上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从江南水乡的童年记忆到北大荒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再到逐渐成熟稳定的京都生活,张抗抗的创作也随着所生活的地域空间的转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当然这些都是以作家自己的主观色彩为关照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她的创作并不是固定以某一地域构建起来的,因为她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她浸染了江南文化的印迹的同时又不断去接受新的文化洗礼,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截然相反的地域环境也造就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正是在这种矛盾多元的文化交汇中张抗抗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视域,她以超越某一地域的高度俯瞰整个社会,使得其笔下的江南文学、知青文学、都市文学均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范式,精致内敛的江南文化视角加入东北文化中的崇高粗犷、泼辣勇敢的复杂多样,再到后期京都文化的典雅包容,这种既厚重又委婉,既开放又内敛,既质朴又绚丽的多元文化视角成为其创作的独特标签,也成为她深入探讨人生、人性等复杂问题的有利资源,在她的笔下关于人的存在价值、人的尊严、人性本质等问题的思索突破了简单知青文学、都市文学的内涵,呈现出更多形而上的思考,尤其是其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忏悔意识更是将一代人命运与历史的残酷进行了深刻的拷问。

综上所述,张抗抗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活场域的变迁息息相关,对于作者来说,每一阶段生活场域的空间转移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的变化,与其生活环境相关的文化氛围、人文气息都随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作家对于过去的文化印迹重新选择并适应新的文化形态,从而建立全新的文化体验与审美范式,在这一融入的过程中,作家不可能完全的将过去的所形成的心理积淀祛除掉,这必然会形成一种多元杂糅的文化视域,这种复杂的心理体验对于张抗抗的创作来是是一种更深意义上的提高和开拓。

参考文献:

[1]张抗抗.作女[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9).

[2]罗樱波.漂泊的人生多变的姿态――从张抗抗的人生经历谈她的创作特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张抗抗.大家人生:问问自己[M].武昌: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11).

[4]顾玮.女性自审意识的衍进和文化批判的局限――论张抗抗三个时期的女性写作[J].当代文坛,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