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次贷危机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银行 不良贷款 化解
一、不良贷款化解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引凤筑巢――A企业化解模式
位于S市的A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养殖屠宰加工能力达到每年5000万只。2013年后肉鸡市场不景气,企业房地产投资失利,个别银行抽贷、断贷,多因素作用下企业濒临破产倒闭边缘,10家银行机构82380万元贷款相继进入不良。
企业风险暴露后,人行S市中支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迅速深入企业和各债权银行开展调研,积极向上级行报告企业风险情况,争取各省级银行机构的信贷政策支持,为企业自救赢得了时间。同时,人行S市中支三次向市政府作专题汇报,组织召开债权人银行会议,各银行机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对企业不、不查封、不抽贷,督促企业压缩固定资产投入,及时退出非主业领域投资近2亿元,并形成风险化解意向。
经过多轮磋商谈判,A企业成功引入正大集团重组,2016年2月,双方正式签订资产收购协议,正大集团支付3.2亿元现金收购A企业有效资产,承接金融债务,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至此,A企业82380万元银行不良贷款被成功化解,企业和银行双双走出困境。
案例二:腾笼换鸟――B企业化解模式
B企业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具备环评资质的再生资源造纸企业,销售市场前景良好。因其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没经过科学评估,导致固定投资远超预期,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长期不足,不得不从社会上高息融资,最终不堪重负,造成资金链断裂被迫停产。
企业风险暴露后,S市农商行成立了风险处置化解专班,拟定风险处置方案,S市农商行积极向政府申请土地补偿款1000万元,配合政府成立资产重组筹备小组。
经过多次谈判,成功引入S市一家担保公司对企业进行资产整合,农商行承诺不抽贷、不罚息并给予降息给企业以最优惠的信贷支持。2015年11月,B企业恢复生产,贷款按期付息,农商行4370万元不良贷款成功化解。
案例三:抱团取暖――C企业化解模式
C企业是一家集香菇生产、收购、加工出口的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015年,因外地银行抽贷,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加至原公司董事长病故,各方债权人纷纷涌入公司索债,公司经营岌岌可危。
企业风险暴露后,S市中行、S市农商行等债权银行联合成立债权委员会,推选农商行为主导银行,初步达成债权人合作协议,共同派驻管理团队。债权委员会多次与S县政府协调,商定S县政府给予1000万元扶持基金,S市农商行按一定比例放大,给予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S市中行将企业已逾期的2000万元贸易融资变更成期限更长的流动资金贷款。
S市中行、农商行在企业陷入危机时,不仅没有收回贷款,反而积极帮其想办法,使各债权人重拾信心,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已恢复正常,2016年计划出口额实现2200万美元。
案例四:司法清收――金融案件专项执行化解模式
D企业是湖北省第一个民用通用机场,2013年1月,公司以陈某等三个股东的股权作质押在S市农商行S县支行贷款1600万元,贷款到期后经多次催收,确未予偿还,随后公司被,S县法院判决公司依法偿还贷款本息,三个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同时公司被纳入金融案件专项执行企业名单。市人行、各级政府和法院综合利用行政、纪律、法律手段督促清收,为避免公司被查封及股东上法院黑名单,公司法人代表主动与S县支行签订了分期偿还协议。在调解的第一个期限内,筹资偿还贷款本息390万元;在调解的第二个期限内,偿还贷款本金100万元;在调解的第三个期限内,公司获得武汉东西湖区大通航项目战略注资1000万元,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为合力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人行S市中支成立了人行主导,政府、公、检、法、金融监管、银行机构等单位参与的金融案件专项执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涉金融案件工作指导和督查。全市共清理金融胜诉案件201件,合计金额21192万元,执结18405万元,占比86.9%,其中工行、农行和农商行,分别收回不良贷款8910万元、4081万元和5414万元。
二、案例启示
(一)政府主导是化解风险的保证
政府在协调各方关系、引进战略伙伴、化解不良风险时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银行和企业一定要积极向政府汇报,明确提出恳请政府支持事项,只有各级政府把化解不良贷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及时指导帮助,才有可能实现危机的化解。
(二)银行合作是化解风险的关键
A企业涉及债权银行11家,B企业和C企业涉及债权银行3家,如果企业出现风险时,有一家银行对其抽贷、压贷、限贷,或向法院提讼,肯定会阻滞企业重组或引进战略伙伴的步伐。危机来临时,各债权银行要在第一时间成立债权委员会,互通信息、共商对策、抱团取暖,分别实施不同的信贷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共度难关。
(三)企业自救是化解风险的根本
当企业出现风险时,绝不能消极的等停靠,而是要积极想办法自救,才能他救,向银行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制订恢复生产经营计划,扩大销售市场,清收企业外欠资金,寻求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用诚实守信的态度赢得政府和银行支持。
(四)法律清收是化解风险的保障
对有钱不还、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钉子户实行司法强制清收手段,能使一些贷户打消了赖债念头,主动偿还贷款,更重要的是对其它贷户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效应,使其不敢轻易违法失信,增强了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包兴安.三个“锦囊”化解银行不良贷款[J].证券日报,2016年7月11日.
[2]张淑英.农信社不良贷款化解对策[J].当代县域经济,2016年2月.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宣布18.1亿欧元入主比利时富通集团,成为后者单一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保险业首个海外成功收购案例。马明哲称此并购为“具有中国保险行业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近日也表示,计划收购欧洲或北美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战略性股权。包括此前的工行、中信证券,今年以来中国金融巨头接连成为国际金融界收购案的主角。这其中,固然有长期的战略考虑,但在时机上或者也得益于次贷危机,使得欧美金融机构变得相对廉价,为中国金融业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买入时机。
平安200亿入主富通
手握数千亿可用资金的中国平安终于出手海外并购。
11月29日,平安和富通集团同时确认,中国平安人寿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总代价18.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逾200亿人民币,成为富通集团单一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保险业第一次通过海外收购,更是首度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海外收购的案例。在此消息刺激下,中国平安A股和H股劲升。
中国平安高层人士称,本次交易是中国保险公司首次投资全球性金融机构,也是中国金融企业至今为止对国际金融企业的规模第二大的投资,仅次于国家开发银行对英国巴克莱银行22亿欧元的投资规模。
在成为富通集团单一第一大股东次日,中国平安与富通集团签订谅解备忘录。根据该谅解备忘录,平安有权向富通集团董事会提名一名非执行董事。富通集团董事会同时决定邀请平安集团总经理(COO)张子欣加入其董事会,并将根据惯例通过比利时监管部门无异议审批的前提下在2008年4月的股东大会上申请股东批准。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收购富通股权,将令其进一步优化资产全球配置和提高投资收益。同时,这次投资还为中国平安将来开拓海外业务、发掘新的收入增长点提供宝贵的经验,可谓一举多得。”财经人士曹中铭认为。
事实上,富通集团是一家以经营银行及保险业务为主的欧洲最大的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截至2007年10月31日,富通集团的市值达到486亿欧元,是欧洲前15大金融机构之一。该集团通过自有渠道以及其它中介机构和分销合作伙伴为其个人、公司和机构客户提供一系列完善的产品和服务。
马明哲也表示:“它将帮助平安提高竞争优势,获得更快的可持续发展速度,并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创新。由于中国平安和富通集团的业务模式匹配,中国平安可以学习富通集团在交叉销售、风险管理以及产品设计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令此次交易取得极具价值的协同效应。”
马明哲提到的“交叉销售”,目前恰是中国平安在努力打造综合性金融集团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战略之一。这一特点正是富通集团的强项。富通交叉销售的结果是,其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银行客户也是保险客户。在海外市场,富通已经成了银行保险的代名词。
保险业大举海外并购
“中国公司正对收购海外企业的股份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这样做可以避免直接收购海外企业所面临的政治和战略阻力。”曹中铭表示。
包括此前的中国工商银行,今年以来中国金融巨头接连成为国际金融界股份收购案的主角。而中国平安也终于出手。中国平安集团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金绍梁称,7月份保监会出台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要求相对宽松。政府也力推保险资金出境投资,因为海外公司目前估值比国内的低,走出去有利于降低风险。从人民币升值因素考虑,投资欧元市场的公司还有非常大的获利空间。此人士还透露,在目前环境下,平安还会继续在海外寻找好的投资机会。
“中国人寿也有意作为金融投资者,买进海外公司的少数股权。”在获批QDII资格,投资境外资产的同时,打起境外金融业主意的,还有中国人寿。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近日也表示,计划收购欧洲或北美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战略性股权,目前正在与几个对象进行谈判。他表示,一切虽然还没有得到批准,但政府仍然支持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投资海外资产。
中国不断扩大的富人和中产阶层越来越需要让资金在实现保值的同时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渠道,中国平安对富通集团的交易正是针对这一趋势有的放矢。随着顶级保险公司将目光投向传统保险产品以外的领域,中国的保险业正在经历重新洗牌。
外界认为,最有可能吸引中国保险公司注意力的企业,是英国第二大寿险公司――保诚保险,该公司已经在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地方建立了强大市场地位。正在亚洲发展业务的英国保险公司英杰华(Aviva),也可以为中国投资者提供通向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的桥梁。外界认为,其他潜在目标,还包括法国保险集团安盛(Axa)和荷兰国际集团(ING)。而许多国际保险公司都对中国人寿的战略入股感兴趣,因为这样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它们获得进入繁荣的中国市场的通道。
业内人士据此分析,保险业海外扩张大幕将由此拉开。从内因上说,寿险公司目前资金比较充裕,走出去的愿望强烈。从海外环境来讲,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欧美市场不少公司受伤很严重。一些知名公司的资金目前其实还很紧张,股价也下跌了很多。这些公司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增资需求,很欢迎中国资金的注入。这也是近期国内金融机构频频得手海外收购的原因。
“保险资金的海外扩张应该还会继续行动。”业内人士表示。
借力次贷危机
市场分析人士评论说,中国平安此举可以看作次贷危机中的一种战略性抄底。
“次贷危机使得欧美金融机构变得相对廉价,为中国金融业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买入时机。”马明哲也认为。
富通集团,同很多欧美金融机构一样,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其股价自今年4月于30欧元左右的高点阶梯下行,其间即使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等组团吃下荷兰银行,也未能挽回下降趋势。
平安内部人士称,关于次贷危机的问题,其在交易过程中基于公开信息已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评估,富通目前的市场价格也已经把其在次贷危机方面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考虑了进去。据泛欧交易所资料,目前富通的股价所对应的P/B仅1.16倍,P/E仅6.4倍,从今年4月的高点至今下降了近40%。
次贷危机、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危机、信贷紧缩……众多热门经济词汇演绎全球市场的迅猛变化,而其中尤以“财富基金”最受瞩目――深厚的政府背景、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大手笔的金融收购,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的财富基金,其向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巨额资本投入使之成为当仁不让的投资新贵。
自1953年科威特投资局设立至今,保守估计,世界已有超过20家财富基金成立,约有近3万亿美元的财富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进行运作。而美林全球研究2007年下旬的一份报告则认为,财富基金在今后的五年将以年均1.2万亿美元的速度保持增长。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众多参与者而言.如下共识已然达成:财富基金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将迅速增加。
粉墨登场
说到财富基金,不能不提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这个曾令抵押银行家和经纪人风光一时的业务,如今却大面积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股市的全面下挫。据高盛的一份报告中称:自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已经导致全球银行及券商遭受约1460亿美元的损失,而欧美各大银行2008年将进一步减记资产600亿美元。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的救市措施,但依然不能阻止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而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所谓抄底机会则迎来了财富基金的粉墨登场。
2007年11月27日阿联酋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投资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权。12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东投资者共同向瑞银集团投资117亿美元。12月1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斥资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的可转换股权单位。而就在中国的农历新年期间,中国国家财富基金又传新动作。据相关报道称:中司正在就拟以40亿美元投资由美国私募机构J.C.Flowers新组建的一只基金进行深入谈判,此基金将主要关注世界金融领域中的投资机会。如果此次成功投资,这将是继中司30亿美元入股黑石、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以来的第三笔海外投资。
业内人士及有关专家均表示:财富基金的大手笔投资,在缓解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压力,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方面作用明显.为那些陷入次贷危机的发达国家之金融机构解了燃眉之急。
神秘低调
与财富基金的财大气粗相对应的是其行事的低调与神秘。典型的如阿联酋下属的各财富基金,总规模早已超过万亿。曾有研究指出.其投资获利已足以填补阿联酋国内财政赤字,但其投资策略和投资案例却鲜为人知。阿联酋2007年11月13日设立负责联邦储备基金投资的酋长国投资局,其网站上仅有地址、电话两项最简单的信息。在广为人知的超过20家财富基金中,如新加坡淡马锡和挪威财富基金一般有较高透明度的也并不多。
而这显然引起了一些欧美国家的不安。以美国为例,其2007年10月24日生效的《外国投资和国家安全法案2007年修正案》.强化了美国财政部对外国公司投资美国资产的审查和限制的权力。而在2007年11月14日美国国会的财富基金听证会上,部分议员要求采取更为严厉的立法来抵制和约束财富基金。
更多的声音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传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2007年下半年曾强调,财富基金给基金组织成员国带来了挑战,并暗示他们可能成为金融不稳定的新来源。
尽管面对要求其加强透明度的许多声音,但在陷阱满布的全球金融市场上,出于对其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各国财富基金仍倾向于保持其一贯的神秘风格。
博弈正在进行,妥协也在做出。卡塔尔财政部长及经济贸易部代部长尤索夫.卡玛尔・胡先便表示.卡塔尔最终会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对财富基金进行监管的相关协议和框架。但针对欧美国家对于财富基金透明度、投资目的,对他国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等质疑,他指出大部分财富基金的规模并未超过欧美金融市场那些私募股权基金的资产规模.未达到威胁他国经济的程度。财富基金们认为,相比于掀起亚洲金融危机的对冲基金而言,他们显然是对市场更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
【关键字】中小型外贸企业 经济危机 制约因素 国际化发展战略
一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1.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内涵
中小型外贸企业,即外向型企业,就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主要以出口加工方式为主的经营业态,其产品或服务的客户主要以国外客户为主,同时也兼营少量国内业务。外向型企业主要是以外贸出口、OEM/ODM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外向型企业的客户主要以企业客户为主,很少直接面向数量众多的终端消费者,其客户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国际采购集团、商、中间商、世界知名的品牌商。
2.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近几年可以说是一个坏消息不断的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对质量安全的标准越来越高;美国次货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和欧盟为解决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而逼迫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生产的玩具在美国被大规模招回,还导致生产企业老板走上自杀的不归路;面对美国及欧盟的政府与媒体负面报道压力,美国及欧盟的部分商家开始着手考虑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产品替代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工人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水平大幅度提高;企业结束了政策优惠期。所有这些,再加上企业之间、中国企业与其他成本更低的非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都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使部分外向型企业受到巨大冲击,企业利润越来越低,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一年无利,甚至亏损。
3.经济危机下的中小型外贸企业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一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动荡,对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第一,经济危机概述。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坏账为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将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预计最终损失将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由于银行发行贷款证券(缩写为MBS),形成债务后再出售债券(缩写为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在全球形成债务链,债务链一但中断,便产生多米诺骨 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
第二,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可以概况为以下三方面;次贷危机引发美元动荡;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
第三,经济危机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经济危机爆发后,对于外向型企业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金融危机引发世界各国需求大幅减少;金融危机引发汇率大幅变动;金融危机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金融危机下各国贸易保护的加剧。
二 制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因素
1.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认识上的误差
许多中小出口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管理系统不完善。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即便有一定出口规模,一定效益的企业也缺乏整体的应对策略和长远规划,缺乏入世后与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看齐的接轨能力。 一方面,大多数中小外向型生产企业的前身为私营企业,属于私营经济体制并是家族企业,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时期多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并非家族企业就代表着落后、不好,家族式管理就一定水平低。事实上,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知名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但目前的情况是,当企业迅速膨胀发展时,规模到了一定程度时,家族式的管理就显得难以为继了。特别在中国,企业的成长往往和经营者独到的眼光和对市场转型时期的一些漏洞加以利用密不可分的。这也造成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认为只要寻找捷径丽不用理会管理,但这实际上是把企业推到了相当危险的境地。因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知识经济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流,经营者或管理者(大多数企业合二为一)的素质和观念会影响企业的存亡。另一方面,有些外向中小企业则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其经营体制虽已是私营经济企业,但计划体制下的惯性仍在延续。
面对崭新的市场竞争格局,由于众多管理者的素质尚不足以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深远意义,市场的预测和运作能力低下,管理方式和经营体系仍相对落后。
2.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政策上的不适应
目前我国对企业跨国经营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领导。境外企业分别由中央和地方兴办,贸易型和非贸易型跨国企业的主管部门各不相同,民营企业的进入渠道不顺畅。第三产业更涉及商业、金融、卫生、交通运输等众多行业和部门,要求不一,各级政府没有明确指导,缺乏相关的立法等。这种情况影响和制约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3.缺乏专业性人才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但由于中小企业的基础薄弱,加上在用人体制上存在的问题,难觅到好人才是不少企业的苦水。同时,有的企业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培养的外向人才很容易就流失,或跳槽,或被同行竞争对手挖去,最后只能又回到培养自己家族人的老路上来。中小外贸生产企业还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要逐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方面外,还有一些制约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诸如缺乏对国际市场应有的了解;缺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条件;动力机制疲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换等等都加大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难度。
三 案例:汇孚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发展调研
2006年12月美国的次贷机构提交破产申请,全球投资者和金融监管者都不会预见到这会成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开端。随后的22个月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从单一金融产品向复杂产品蔓延,从单一金融市场向所有关联市场传导,从单一国家市场向全球市场扩散。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只是局部区域性危机,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也仅是某一特定行业的危机,一般性的历史经验和政策手段都不足以对危机发展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这要求金融从业者必须着眼于本次危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站在历史和全球的高度真正推动金融体系持续修正自身的缺陷。
次贷危机是当前金融市场恐慌的“导火索”,但不是根源随着2006年底贷款家庭违约率的高企,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质量持续恶化,次贷相关金融产品的恐慌性抛售,导致了场外交易市场的失灵。众多金融机构由于过度参与次贷产品相关交易而蒙受巨额损失,导致了严重的流动性困难。随着信用评级机制公信力丧失,投资者趋于保守,信用市场短时间内迅速紧缩。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在缺少外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随着时问推移难以支撑。本轮危机以次贷恶化为“导火索”,但究其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等资产价值形成互动,推动了价格泡沫的形成。在缺少自我修正能力和外部监管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步入了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运行的泡沫循环。
二是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日趋激进,导致经营行为的投机化和短期化。在经济繁荣周期,众多金融机构的利润诉求被绝对化、单一化。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异化使得金融资本更多地流向短期回报高的领域,并使用过高的杠杆率。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一定程度上被扭曲。
三是央行等金融监管者无条件地信任市场,导致了监管空白。货币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没有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政策策略。在市场出现泡沫化倾向的时候仍然坚持“市场万能”的理论假设。
金融危机的真正前景取决于金融市场的修正,而不是短期二救市”措施
针对本轮金融危机,此次国际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干预措施,其规模和频率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政策意图直指当前金融市场存在的信贷极度紧缩、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从短期看,市场的信用“痉挛”源自于投资者、交易者的信心丧失。对于交易对手的缺乏信任使得市场参与者手中储蓄的流动性无法转化为市场中可用的流动性。“救市”举措就是用国家信用填补市场信用的不足,这是短期之内的应急措施,也是无奈之举。
从长期看,金融危机要得到根源性的缓解,必须在市场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一系列真正的调整和修正,重新建立起市场参与者相互之间的信任,而不是市场参与者对国家的信任。
一方面,市场纪律必须得到重新梳理和改革。理性、均衡的市场文化需要回归。正如传统的金融理论所言,市场中应该是风险对冲者和风险投机者协调并存。在投资取向多元化的市场中,交易价格才是平稳而准确的。从近期情况来看,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巨幅波动,主要金融机构股票价格被大量做空仍然反映了市场中的投机倾向的泛滥。许多金融机构激进逐利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因危机的发生而改变。这一局面如果得不到根本上的改观,或将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恢复,或将为未来其他新的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金融监管者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审视市场的发展变化。市场并不总是万能的。特别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一国的市场往往不仅在本国因素的影响下自我调节,而是受到全球市场的共同影响。在市场自主运行的领域,金融监管者需要不断质疑本国金融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性,持续对市场运行规则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并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在政策直接干预的领域,监管者需要全方位地运用监管工具,及时地掌握不同金融机构的风险信息并分类采取监管措施。建立清晰明确的监管规则,让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机构和产品进入,让不利于市场稳定的机构和产品退出。
中国金融业需要充分利用此次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十分有限。这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所提供的坚实基础,监管部门制定了审慎有效的监管要求,以及我国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等原因。但从长期趋势以及全球实体经济联动性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心存侥幸,独善其外,而是以此为鉴,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是按照宏观调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应对短期国际经济冲击,充分加强内需的缓冲效应。此次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将不断显现,并将可能危及全球实体经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出口依赖型向均衡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加快这一进程,庞大的内需市场也是我们对冲外部影响的重要支撑。中国金融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更多的行动适应和参与这种转变,以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规避风险。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来自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的证据
资产证券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次贷危机背景的分析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探析
中国货币替代的测算、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新银行监管模式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思考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事业部架构下相关准入监管的思考
论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美国两轮非常规货币政策评述与比较
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香港债券市场的特点及对内地银行间市场建设的启示
加快推动澳门金融IC卡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政府诱导型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广东清远案例
邮储银行支农成效及其制约因素分析——以广东肇庆市为例
股市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和债市的波动相关性——基于BEKK模型和失败检验法的研究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动的时滞效用研究
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下房贷险的出路探析
我国建立婚姻保险制度初探
中国小企业成长之路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下一轮增长周期的核心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演进历程与发展条件
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房地产市场垄断、供给失灵及其治理
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研究
对转型期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原因探析
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
企业直接融资制约因素实证分析:佛山案例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体制的思路
台湾农业金库的运作模式及其对内地农信社改革的启示
压力测试及其在中美两国中的应用
美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政策研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梅州油茶模式
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基于金融结构和宏观稳定的分析
基于CVaR-SV-N模型的股指期货风险度量
中国保险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保险业“低碳”发展分析
国库电子化的国际趋势及启示
贸易保护主义是调结构的催化剂
如何认识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解读
商业银行弱经济周期性分析及启示——以美国富国银行为例
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与启示
FDI、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要素投入还是TFP?——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部经济对货币政策实施区域效应的影响:外部表现、内在机制和实证分析
美国CFTC对期货交易的信息监管及其启示
社区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美国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就业状况、政策调整及其启示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思考
农村金融服务研究:东莞视角
加强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建设的思路
次贷危机、信息不对称和指数交易
论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空间
我国私人银行服务研究
BSC与KPI在银行绩效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信贷资金定价机制问题探析
影响银行卡追透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房地产上一阶段的发展基本与美国同步,同样是住房价格的持续上涨与住房抵押贷款的迅速扩张,高增长的表象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同样孕育着不小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重视房地产及其抵押贷款市场中存在的风险。
(1)我国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资金依赖度过高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非常薄弱,房地产开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以全国银行发放房贷总额为例,1998年全国银行房贷总额仅为426亿元,到了2005年房贷总额为近5万亿元。房贷总额在7年间飙升115倍。根据央行公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70%以上。另外,房地产还牵涉着数十种上游产业,这些相关行业为满足房地产膨胀所带来的硬性需求,扩大产能而进行了数目庞大的基础投资。而这些基础投资很大程度也是来自银行的信贷。这意味着,除了目前银行已知的5万亿元房贷外,银行还向更多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投入资金。因此,可以说,房地产业的周期将直接影响到金融资产的质量,在当前房地产价格回调的情况下,尤其构成中国银行系统安全的隐患。
(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风险可能比预期的要高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住房抵押贷款被公认为安全性较高的信贷业务,但次贷危机的爆发显然打破了这个神话。2000年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期末余额仅为3316亿元,而2007年底则高达2.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2.42%,高于同期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增长率。尤其是在中国当前并未实现完善的个人信用管理制度情况下,申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门槛较低,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很多人不能满足个人每月按揭贷款还款额不得超过个人家庭月可支配收人的50%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假收入证明、假工资证明现象屡见不鲜。业绩压力也使得国内部分银行在房贷时放松了贷前审查。因此,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质量良莠不齐这种情况下,中国实际信用风险很可能要比预期的要高很多,中国同样需要对信用风险保持足够的警惕。因此,对于未来中国房地产发展来说,有几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首先,必须要重视高度房地产周期波动导致的风险在银行系统的高度集中问题,不仅加强对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质量的监管,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单一问题,同时通过审慎推进优质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化解当前房地产金融风险。其次,必须加强住房抵押贷款申请审查,制定更加严格的住房贷款审批程序,优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质量。再次,必须尽快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实现对个人信用的科学评估,从源头上降低信用风险。
二、合理运用反经济周期调节政策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密不可分。上世纪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以后,美国经济陷入低迷,为对抗经济周期,美联储采用不断降低利率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9•11以后,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低迷,降息更加受到推崇,美联储连续13次降低利率,货币政策的放松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急剧上升,流动性泛滥和资产泡沫开始发生。这带给我们一个思考:反经济周期政策应该如何使用?现代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强调宏观经济调控应该反经济周期,熨平经济波动,以保证经济体稳定增长。但这一理论特别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在理论上遭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反对。弗里德曼坚决反对以利率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媒介。他认为,当国家运用利率作为中介指标时,会给市场参与者发出一种不利于货币政策实施的信号,有悖于政策制定的初衷。例如,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货币当局想采取提高利率的方法来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这时可能会给市场参与者发出经济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信号。在此情况下,市场参与者认为通货膨胀即将发生,考虑到把货币持在手中或存入银行只会使货币相对于物价的上涨而贬值,而不如尽快将持有的货币甚至包括活期存款都花费出去。这样,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变得更多,物价会继续上涨,利率的提高本来是为了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通货膨胀,但却使得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通货膨胀更甚了,使得调控的结果与初衷相悖。同时,宏观调控成功的前提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必须能够分清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并且能够采取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事实上,由于宏观经济的复杂性,这两个前提都很难满足。前者依赖于政策制定者的经验和判断,而后者历来是各种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难以形成定论。而更重要的是无论哪种宏观经济政策都有弊端,都将对市场主体利益产生影响,而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很有可能扭曲整个市场,进而导致宏观经济更大的波动。因此,反经济周期的调控政策必须要慎用,政策调控不仅要考虑到当下的经济状况以及政策之间的搭配,还必须考虑到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考虑调控政策出台的时机,才有可能熨平经济周期,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可能只是将经济危机延后,带来未来经济更大的动荡。尽管是由金融创新工具引发,但金融创新却并非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弊的一面,但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只有创新不当和监管不力才会引起市场风险,合理运用不但能够规避分散市场风险,而且能够增强一国的金融市场竞争力。事实上,金融创新也并非现代独有,翻开金融发展史,无论是从金币或过渡到纸币还是从单一的商业银行过渡到商业银行、保险业、证券业并重,每一次进步都可以看作是金融创新,而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极大的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与历史上的金融创新相比,现代金融创新只是更加人为化,技术上更加先进,但在其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美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根源就在于其强大金融创新能力。因此,不能因为次贷危机就对金融创新退避三舍。金融创新应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协调为最基本的标准。与美国市场不同,中国金融创新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的问题。2007年末中国的居民储蓄率高达69.14%,而由于金融市场的纵深度和多样性不足,中国储蓄转化投资的比率并不高,导致中国这样一个储蓄大国,实体经济巨大的资金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国内投资仍然相当程度的依靠政府投资与国际资本。因此,为了解决投资需求与储蓄资本的转化问题,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转化能力,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必须加快推进金融创新。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之一是金融监管机构对于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使得系统风险不断累积,最后导致危机一发而不可收拾。因此,在推进中国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对其加强监管。首先,必须吸取次贷危机教训,对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进行严格监管,防止金融创新产品先天不良,将风险转嫁到整个金融市场。其次,提高金融创新的透明度,合理利用金融创新技术,使金融创新在阳光下运行,降低信息的不对称风险,使投资者能够充分认识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再次,加快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中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目前还不完善,如多部门管理可能导致市场分割,不利于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各部门监管标准存在差异,各部门间的监管权力之争可能诱致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产生道德风险,不利于金融稳定等。尽管美国监管体系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不少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监管体系依然比中国先进,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借鉴其合理之处,吸取其教训,防止出现监管重叠、监管遗漏或空缺的现象,次贷危机为中国提供了绝佳的案例学习机会。最后,监管手段要紧跟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还要保护创新主体的热情,鼓励与支持进一步创新。
三、结语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两年间教育领域的投资案例数量占到了两年所有投资案例数的72.2%,投资金额占总金额的73.5%。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教育培训行业更是逆势而上。这一行业的融资纪录不断被刷新:少儿培训、网络教育等非学历的细分市场上出现了最高单笔融资;连向来不被看好的学历教育,也首次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
这个行业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反经济周期特性,即教育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使得投资人普遍认为教育培训是一个绝佳的避风港。就像投资界的人士曾说过“金融危机来临,学MBA的人特别多”。
据全美商业经济协会(NABE)的调查报告表示,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中,到2009年第三季度时失业率将达到7.5%,而有人称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能只有50%。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很多人都萌生了通过进修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想法。因此,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培训机构都变得异常火爆,其间产生的利润和价值必然会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除了拥有持续增长的需求量之外,风险投资对教育产业青睐有加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教育机构拥有良好的现金流,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小。一个企业是否有着充沛的现金流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顺利度过经济危机。而在中国教育行业普遍采用先付费后消费的模式,因此,不会存在“教育次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