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联想思维品质的培养
联想是指在对生物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从多角度、多方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逐步掌握具有生物学学科特点的思维规律。为此,生物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条件联想,引导他们学会联想,思维层层深入,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形成良好的联想思维习惯。例如,在复习细胞中的化合物“水”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大跨度地联想,可以联想到水与细胞结构、与新陈代谢、与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与水污染、与生物进化、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等等的关系。通过联想,就可以形成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体系。下面仅列出水与细胞结构、代谢的关系:
(1)含水量与代谢强度、生物抗性的关系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但是生物的抗逆性与之相反,二者比值越大抗逆性越弱,比值越小抗逆性越强。
(2)细胞中产生水的结构及代谢过程
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产生水、在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在核榶体上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作用产生水、植物高尔基体上在合成纤维素的过程中产生水、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元时产生水、细胞核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产生水、ADP生成ATP时产生水。
(3)利用水的代谢过程
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糖元分解、ATP水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等均需要水。
二、对比思维品质的培养
对比是通过对两个或两类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不同处,从而辨析两个事物的异同点和内在的必然联系。对比思维也是学生在生物科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品质。通过对两个生物知识的对比,能加深对所比较的两个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矿质代谢与水分代谢进行对比区别,对比两者在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原理、影响吸收的外界因素、运输途径、利用特点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对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也理解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水分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的深刻含义:“独立”表现在吸收的原理不同,水分吸收的主要原理为渗透作用,而矿质元素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相对”表现在两者间存在有联系:①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吸收 ②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增大根细胞液浓度,促进对水分的吸收 ③两者吸收的主要部位相同。
三、逆向思维品质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的一种思维方法。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为了深入研究葡萄球菌,便对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因青霉孢子的侵入,葡萄球菌被杀伤,使培养失败。这时弗来明便把注意力反转到破坏他实验的青霉孢子身上,最终发现了可以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0年的抗菌素。
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逆向法进行思考,将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应变能力,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如下例: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问:在这对夫妇的子女中,①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多少?②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③两病兼发的概率是多少?④完全正常的概率是多少?⑤只患其中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转贴于
分析:①②③④题按正常思维可解得答案为:①1/4②1/4③1/16④9/16;第⑤题按正常的思路解答为:只患其中一种病的概率=只患白化病的概率+只患色盲的概率=3/16+3/16=3/8,但首先需要算出只患白化病的概率(3/16)和只患色盲的概率(3/16),比较复杂,但若指导学生倒过来思考:只患其中一种病的概率=1-完全正常的概率-两病兼发的概率=1-9/16-1/16=3/8,则显得很简洁,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发散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法规、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和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的得到解决。
如学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以后,可让学生列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切可能措施,诸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通过生物工程寻找新能源、改良新品种;农业生产工厂化等。经常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和开阔。
五、综合思维品质的培养
1. 英语思维品质的价值
北师大王蔷教授在最近一份“高中(英语)课标修订及学科测评对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报告中指出,今后的英语学科评价机制将从“为考而教转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王教授着重强调了思维品质在课改方案中的重要位置。这是养成学生思维品质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方向。学英语的目的是在交际中能灵活使用,它离不开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思维,思维品质则是思维活动的外部表现, 故正确开发学生英语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英语课程改革的着眼点。
2. 英语思维品质的体现
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采用“一纲多本”的教学模式,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具体课本题材,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教学内容为本,发挥创新能力,学会构建认知体系,养成自己的思维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学校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以学习高一课文“Festivals”来说,问学生“Why do so many Chinese young people like to celebrate Western Festivals?”似乎此问与课文教学无直接关系,但完成了课文学习任务后,学生就会积极运用思维能力,得出多种散发性答案,活跃了课堂氛围,更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思维品质的养成方法
3.1依托课堂,开展互动,活跃思维
由于学习压力重,教学进度快,高中生失去了孩童的天真与初中的参与激情。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设计教学,达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双赢”。例如,在分析“What do you find is the most difficult in English learning?”句中“find”的含义时,先设置情景对话,Waiter: How did you find the fish, sir? Customer: By accident, when I picked out some peas I found a few little fish. 再问学生两个“find”的不同意思时,很多学生一时难以回答。经过教师解释,让学生明白了英语修饰格 “双关(pun)” 的意义。教师趁势再给一个语法填空题:A little girl (lie) on the bed, (lie) to her mother that their cock (lay) an egg.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这种思维开发被证明深受学生喜爱。笔者认为课堂可用类似的练习,激活学生思维,多做猜测词意、遣词造句、单句改错、复述课文、指导性写作等练习,养成学生驾驭英语的思维品质。
3.2依赖课本,启发思考,拓展思维
由于取材范围有限,英语教师应尽量利用教材内容,拓展思维空间。例如:在处理Unit 2 中Speaking内容时,提出 “Heroes in my heart” 的话题,要求学生通过大脑的急速思维,谈及心目中的 “Heroes in peace” 的伟大形象,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逐步得到了展现,做到思维品质的积累。
3.3依据课标,开拓视野,求源思维
学生思维源泉何来?来源于课文、校阅览室里的《新概念英语》、《英语广场》等报刊杂志。阅读能开拓学生视野,活跃思维,扩大词汇量。若所读文章和教材中话题接近,定会给学生的学习作铺垫。如在学习Module 1 Modern Heroes时,因为不少学生已在《英语广场》上阅读过文章 “It is cool to be Yao Ming”,当教师把Lesson 3 Sports Star与Bulletin Board的内容加到讨论中时,课堂就热闹了,连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speak a little,这既增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又促进了其思维品质的养成。
4. 值得关注的问题
《智力的培养》中有论述:思维品质反映着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更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种个性。由于思维品质的多重性被外语教师误认为是理科教学重视的对象,而常被置之高阁。既然“新课标”要求:“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那英语教师就该更新观念,让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在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寻找规律,培养思维能力,经过思维整合,形成熟练运用英语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学生一般年龄为15-18岁,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的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深刻,生活更加丰富多采。这种巨大的变化对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高中教学教师,应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利用成熟期前可塑性大的特点,做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工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使更多的学生思维具有灵活特点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以“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思维灵活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的“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的培养就是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发散思维”指“从给定义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比较重视集中思维的训练,而相对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所必须的,也是迎接信息时代、适应未来生活所应具备的能力。
l.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例如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归纳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基本方法:(1)统一函数种类;(2)统一角度;(3)统一运算。一题多解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2.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发散
对结论的发散是指确定了已知条件后没有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多地探究寻找有关结论,并进行求解。开放型题目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不仅仅思考条件本身,而且要思考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根据条件运用各种综合变换手段来处理信息、探索结论,有利于思维起点灵活性的培养,也有利于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
3.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
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是指问题的结构确定以后,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以思维灵活性的提高带动思维其他品质的提高,以思维其他品质的培养来促进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由于思维的各种品质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处于有机的统一体中,所以,思维其他品质的培养能有力地促进思维灵活性的提高。
(1)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过程的抽象程度,指是否善于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是否善于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揭示规律。通过知识串联、横向沟通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在思维深刻性的基础上,思维灵活性才有了用武之地。
(2)思维的敏捷性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的指标有二个:一是速度,二是正确率。具有这一品质的学生能缩短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思维灵活性对于思维速度和准确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3)思维的批判性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的程度,是否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仔细地检查思维过程。我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甚至怀疑的意见,注意引导和启发,提倡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结论的可靠程度进行怀疑,在独立分析的基础上。
三、灵活新颖的教法探求和灵活扎实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法常常影响到学生的学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富有新意的学法指导能及时为学生注人灵活思维的活力。
“导入出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创设情境”,“叙述故事”、“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引用名句”、“巧用道具”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错解剖析”――提供给学生题解过程,但其中有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反串角色,扮演教师批改作业。换一个角度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求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例题变式”――从例题入手,变换条件寻求结论的不同之处;变换结论寻求条件的不同之处;变换提出问题的背景,寻求多题一解;变换问题的思考角度,寻求一题多解;……以变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编制试卷”――列出考查知识点、考点、试题类型,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份测验试卷.并给出解答。使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体验出题心理,更好的掌握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高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的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深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巨大的变化对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逐步趋向成熟。作为高中教学教师,应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利用成熟期前可塑性大的特点,做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工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敏捷供、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几个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是建立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并为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提供保证的良好品质。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照章办事易,开拓创新难,难就难在缺乏灵活的思维。所以,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教法常常影响到学生的学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富有新意的学法指导能及时为学生注入灵活思维的活力。
“导入出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创设情境”“叙述故事”“利用矛盾”“设置悬念”“引用名句”“巧用道具”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及早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错解剖析”――提供给学生题解过程,但其中有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反串角色,扮演教师批改作业。换一个角度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求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例题变式”――从例题入手,变换条件寻求结论的不同之处;变换结论寻求条件的不同之处;变换提出问题的背景,寻求多题一解;变换问题的思考角度,寻求一题多解……以变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编制试卷”――列出考查知识点、考点、试题类型,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份测验试卷,并给出解答。使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体验出题心理,更好地掌握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撰写小论文”――根据学习体会、解题经验、考试心得等等,撰写学科研究性小论文。选择比较好的指导修改并编辑出版,激励学生善于进行总结,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上只是我在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方面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几年来,我所教的学生在经过有目的的培养后,思维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后,常常来信谈及虽然数学知识有许多已经遗忘,但老师教的数学思维方式却常令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得益不少。
一、把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基本思品教学思想
因为,思品所研究的是现实数量关系和逻辑可能的结构关系,是由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语言、思品概念术语以及思品表达模型而构架起来的。因此,在思品学科教学中,需要采用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概率与统计思想和必要的哲学思想,将实际问题情境进行思品组织化,将陌生的思品问题转化为已知的或已经会解的思品问题来处理。而与之相适应的思品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思维加工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才能正确地掌握应用这些思想化的思品材料,才能恰当地体验运用这些思品思想和方法。
所以,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良好的思维品质决定着思品教学的成败。
二、确立良好思维品质的发展目标
1、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思品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数和符号。要用思品命题,公式法则和相关的图形来正确刻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就必须以准确鲜明的数感和符号感为必要的前提。
2、发展学生的思品信息感。
思品信息感不仅包含教材所提供的常规思品模型,还包括关于解答问题,探索规律,学习知识等方面的思想方法。思品信息是抽象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的关键因素。
3、 发展学生的思品过程清晰感。
思品过程清晰感,包括对观察、分析成果的清晰表述,对解题过程的清晰展示,对思考理由的清晰阐述。学生具有思品过程清晰感,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具体体现。
4、发展学生的质疑意识感。
质疑意识感,包括提出中间问,确定中间结果,制定解题计划,明确复杂问题可分解为成的简单问题,提出对“双基”知识的理解障碍点,体会学习思品中的心理问题。较强的质疑意识感,是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催化剂。
5、 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感。
正确的自我意识,包括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的自律习惯,能与他人交流思维成果,自觉体验思品的应用价值,随时评价优化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感,就会发挥利用积极因素,自觉加强思维品质的修养。
三、精心营造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活性剂。因此,教学双边的思维活动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要让学生始终处于民主和谐、积极活跃、心理负担适度、施教过程自然、师生感情融洽的环境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从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中,从学生思维的失败中,培养学生急切体验成功的情感。给学生思维以正确的导向,使学生能在一种激活状态中优化自己的思维。
四、切实培养学生的下述思维品质
1、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一题多解、变式练习和多题一思等强化训练活动;要使知识呈现方式和教学讲解方法体现多样性;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思维活动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灵活运用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规律、方法、步骤和技巧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取向和学习价值取向。
2、思维的敏捷性。
在教学思想上,要建立有关速度、正确率、状态调整的目标体系;要注重提高快速感受“双基”知识、思品经验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思品反应能力;要注重提高几何语言图形化、空间观念形象化、相关概念系统化、思品模型与现实情境相转换的直观感应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效率,增强师生双方反馈信息的灵敏度。
3、 思维的逻辑性。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展示对于概念本质的抽象过程;注重展示对于思品问题的思考分析过程;注意展示相关判断和思品命题间的逻辑结构关系;注意思品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和思品方法对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遵循认识规律、坚持理解记忆的凭据推理的自觉性。
4、 思维的深刻性。
在教学取向上,既要重视顺向理解,还要训练学生的逆向思考技能;既要把重点知识和关键内容的本质特征讲深讲透,还要适时展开多层面、多方位的强化训练;既要重视教材的编排体系,又要进行教材的再加工;既要要要求学生把握知识本质、把握知识内在关系,还要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5、 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采用比较练习式、评价讨论式、尝试探索式;经常进行识错、析错、纠错练习;支持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多创设关于学生观点的展示情景;使学生养成检查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正确审视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评价学习质量和思维效果的能力。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l)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2)定时练习,训练速度;
(3)一题多解,训练思路;
(4)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5)设计新情景,培养迁移能力;
(6)一般题争取一题一得,典型题一题多得(包括知识、思路、方法等)。
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双基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有关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定理、命题和数学方法等,只有正确理解并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并且在逐步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才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发展和延伸。事实上很难设想,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会有什么发明创造。
能力总是存在于人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就必须加强数学基本技能训练,如加强基本运算的训练、加强识图与画图的训练等,这样才能在直觉认识上,理性地分析和挖掘内涵,创设条件,然后经过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的有创造性的结论。
二、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一个不具备数学基本能力的学生,又怎能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怎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准确性、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因此只有具备良好思维品质的人才能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按自己的理解在个人头脑中积累和整理,从而通过联想、类比、想象以形成一种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然后才能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三、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而教学过程又是老师
组织安排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因此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状况特点,将教学过程安排设计的有条理、有根据、有新意、有科学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
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
贵在参与是大家经常说的。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更应在参与中体现和培养,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思路。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创设恰当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只有参与了,才能谈得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思维培养与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为布鲁姆的认知发展模型。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分为六层级思维技能,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并且界定了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的概念范畴,阐述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的辩证关系——高阶思维以低阶思维活动为基础,高阶思维活动(分析、评价、创新)带动和促进低阶认知活动(记忆、理解、应用)。高阶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后,可以产生巨大的思维能量。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四种授课模式培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1.阅读理解课(读一说一写)
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在每周一节原版阅读课前要完成至少一本书的阅读。阅读后学生需要回答课题组编制的部分问答题。以阅读小说The Lost World为例,学生在阅读每一章节时都需要回答相应的问题,从而检验对本小说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综合理解进行掌控与引导,要求学生用英文写出或者口头汇报作品概要,并且要求学生对故事进行大胆续写和改写等,从而激发培养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
指导学生把书中的人物画出来或者借助思维导图厘清人物关系。学生用文字向画面转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再次深刻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过程,也能够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逻辑性与创新性。
2.阅读赏析课(读一看一说)
学生通过阅读原版小说,和作者、主人公进行心灵碰触,从而感悟体会作品给予读者的核心要义。对于原版中的经典情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品味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鉴赏。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再次对视听材料进行语言输人,拓宽语言学习的渠道。另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说片段情节及对白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在学习《典范英语》“Jem Stone Genie-the Crash”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创设了情境“Show a trailer about a Harry Potter”,帮助学生很快地进人学习状态。在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语境,主题承载语言知识,有序地开展教学。分析完全文后,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经过20多分钟的准备后,学生们分组进行了展示,有的小组将书中的阅读材料当作情节补充,有的小组直接把课文改编成了话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3.阅读讨论课(读一说一写)
教师依据不同作品,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和交流,由内容到含义,挖掘小说的深刻意义;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对文本信息进行筛查、辨别、分析、质疑、推断、概括和评价,挖掘言外之意,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例如,学习《典范英语》“Jem Stone Genie-the Crash”时,需要分析人物特点。分析人物特点,不仅需要学生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还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判断,从而找出证据。教学时,笔者通过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如Why do you think Jem Stone is careless。学生不仅要概括思考Jem的性格特点,同时还要思考为什么,并且要从文中找到一定的证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程度不断加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在不断发展。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复述课文,这里的复述课文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求学生一章一章地复述,这样学生既可以找到每一章的主旨,也能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从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而且要做好记录,并且要将自己的所思在时间轴上呈现出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复述,也就是将其思维过程阐述出来。学生的批判性、逻辑性思维也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4.自选阅读课(读一写一说)
以小组形式对小说进行展示。学生可以附上图片、视频等进行介绍,或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或分享自己心仪的某个片段,还可以加上人物角色扮演,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同学们在自主阅读Jane Eyre时,不少学生会自主制作读书笔记,笔记不再是单一的抄写好词好句,而是围绕着文章概要、章节分析、人物性格、人物外貌以及人物关系等要素进行归纳与整理,条理106清晰;有的学生则选择自己心仪的某个片段,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等等。
三、结语
思维品质包含了一个以逻辑性为起点、批判性为过渡、创新创新性为重点的三维立体化结构体系,其中逻辑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惑、求同变异、评价预测;创新性思维技能包括模仿创生。这三种思维技能是实现思维品质目标的重要突破口,而语篇则是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