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活动课程

艺术活动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艺术活动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1篇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构建少先队艺术教育活动课的教材体系。一方面根据队员的身心特点,保持原有艺术校本教材相对稳定性,开设管弦乐、舞蹈、书画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原有艺术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创编富有少先队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课程教材,加强少先队活动的设计,体现少先队艺术活动教材内容的特性。从少先队员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精选与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抓住有利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主题鲜明、有吸引力、时代感强的艺术教育活动。比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队员在活动课中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歌舞特色等资料,从中了解、发现各个民族的美的风景、美的服饰、美的文化、美的食物、美的故事、美的人……再由队员们自己发挥各自的特长,比如唱一唱民族歌、跳一跳民族舞、讲一讲民族故事、做一做民族饰品、秀一秀民族服装等等。我们的艺术活动课程就应该引导队员们挖掘身边的资源,巧妙运用这些资源,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学会表现美。

二、创新活动,创造美

少先队艺术活动课,是在辅导员帮助下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的活动课,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我们可以一些开发特色活动,如:举办“五彩童心,放飞梦想”艺术节、“想唱就唱,唱响校园”超级童声歌唱大赛、“校园吉尼斯”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庆“六一”文艺汇演、艺术活动成果汇报、队员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大型艺术类活动,组建红领巾社团训练,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给队员们施展艺术才华的空间和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让队员在艺术审美中体验着无限快乐,在愉快的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

三、多元评价,追求美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制定少先队艺术活动评价机制。首先,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实行的少先队艺术活动不以考试为评价标准。评价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队员参与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是活动的客观效果,辅导员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在评价目的上,主要突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要求和内容、手段的创新。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文艺展演或书画展示、组织比赛等形式,对队员审美能力进行评价。作为一个少先队活动,活动的评价就必须有少先队特色,我们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要落实在培养少先队员审美意识的范畴。活动评价要与奖章激励相结合,进行表彰和奖励。我们可以颁授“雏鹰奖章”,或评选优秀少先队员,评选“红领巾艺术小明星”和“红领巾艺术进步星”,专门制作精美的“红领巾艺术成绩报告单”和“红领巾风云榜”,激发队员参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多元评价也是对少先队员追求美的一种肯定与认可,同时,这样多元的评价也可以让部分少先队员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美的方向,从而培养追求美的意识。

四、德美结合,提升美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中,我们除了要通过活动课来陶冶队员的情操,发展队员的特长,培养少先队员的审美能力,还应该注重提高队员的道德文化修养,使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我校从2000年开始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艺术节,队员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或排演相声、小话剧……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展现。去年六月,在我校举办的第十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全校有11个班的四百多名队员演了武术操,场面恢弘、热烈,表达了队员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德美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少先队员中一度出现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热”,我们可以在表演课上组织队员观看优秀影片。观看影片前,我们要求教师帮助队员理清历史线索,了解历史故事的大背景。观看影片之后,组织影评讲演和征文比赛,不仅提高了队员的审美欣赏能力,而且使队员懂得,一个不能产生英雄、伟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我们在美术活动课中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美与丑的大讨论,使队员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队员爱好美术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武进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让他们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少先队员们的审美意识。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2篇

形成美术活动课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还是解决认识问题,要解决学校领导、美术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活动课的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

美术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美术活动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美术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绘画特长等特点进行重点辅导和培养艺术技能的场所,参加美术活动课的学生,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化成绩在班上处中间水平,但对美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二是文化成绩在班上处中下水平,但有一定绘画特长的学生。前者学习目的明确,他们希望通过美术技能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以便以后能进入艺术院校学习深造。后者由于文化底子薄,但又有一定的绘画特长,他们参加活动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活动课发挥自己的特长,寻找一条升学之路。这类学生占活动课学生的大多数,由于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在班上得不到重视,因此,学习不稳定,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思想。针对这类学生,作为活动课教师首先要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和爱心,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通过努力争取进入大学的校门,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通过活动课教师的不断启发、教育和鼓励,大部分学生会很快从学习的低谷中走出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的甚至会比学习好的学生更发奋。三是参加活动课的更多学生,他们不一定要考美术,但一些美术活动对他们会有吸引力,如:听听美术讲座,看看画册或看看幻灯片等,或者是参与布置班级和学校的黑板报、写一条标语、参与校园的绿化、班级学习园地的设计、各种手工制作活动、文体活动会场布置等等。通过参加这些美术活动课他们得到了欢乐,自己在美术活动课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并且通过美术活动课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得到了运用,为学校或班级的各种公益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学校和美术教师而言,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高尚情趣的一个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创造能力

虽然美术知识和技能训练贯穿于美术活动课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向学生提供成人的模式,让他们摹仿、比较。这样的后果是手发达了,但思维却退化了。我认为,美术活动课中技能的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要达此目的,在美术活动课中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观察与记忆

学会“如何观看”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一种特有的行业技能,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其结果不同。如,让学生就一姿态或事物,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后,把他们所观察到的姿态或事物默画下来,通过反复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这也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2.想象与创造

想象是一种扩散的形象思维,他的直接后果是创造。就如小孩在玩积木时,用积木“筑高楼”、“建桥梁”、“造汽车”等,这些无不与他们的想象有关。

3.空间与透视

绘画是对一种视觉空间在平面上产生的主观感觉。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绘画最大的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创造这个奇迹的不是别的,就是透视。作画遵循“透视”法则,古来有之,如“近大远小”、“近实远虚”,明暗调子和光影的处理,色彩的远近变化规律等。要使学生能够在平面上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掌握绘画的透视规律和明暗调子的处理。训练的方法主要是写生、观察和分析。

4.构图与比例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南通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78-4

一、研究背景

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21世纪人才服务,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长期以来我们并未找到可操作的依托。国家“体育、艺术2+1项目”行动计划的出台,可以说,这是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体育、艺术改革的十字路口,寻找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实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它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然而,在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要全面、科学有效地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必须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且可以取代传统的体育、艺术活动教学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实践模式,且形成一个新型的、公认的、清晰的体育、艺术活动课程思想体系和理论、实践模式及评价标准。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核心概念界说

1.理论依据

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施研究是一项操作性要求很强的复合型科研课题,它要求我们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系统方法论、教育学、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性观念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着眼于寻求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施的规律性联系和途径。其依据的理论有:

(1)多元智能理论。

(2)教育本质论。

(3)以人为本的教育论。

(4)马斯洛论人的需要多样性。

2.概念的界说

南通:是指特定的地区范围。本课题专指南通地区特定区域。南通这里通江达海,融长江文明和海洋文明于一体,形成了百年光辉灿烂的江海文化。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也是著名的体育之乡、艺术之乡,南通学校体育、艺术人才辈出已成为我国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可以说,南通学校体育、艺术业绩的取得也将南通教育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凸现了南通教育“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豪迈。

中、小学:本课题中学专指初一至初三年级,小学专指一至六年级。

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2”和“1”对学生来说是特定的一项或两项,但对于学校或集体来说应该是“n”项。它包含“三大要素”:①实施范围界定:在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②主体对象:限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③主体行为: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2+1”其中的“+”:具有特定含义,表示“共同具有、必须具备、兼备”的意思,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达到整个学生全面参与的普及,其最大特性就是“群体”和“普及”。

机制:体育艺术“2+1”研究与传统的体育、艺术教育的区别在于其更强调健身性、娱乐性、兴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本课题专指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施的运行机制,即指体育、艺术“2+1项目”的功能、构建、关系以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

(1)南通市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现状和运行机制的调查分析。

(2)南通市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机制构建、功能、关系研究。

(3)南通中学、南通三中、通师二附等学校实施“2+1项目”的个案分析。

(4)南通市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模式(范式)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搜寻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一系列基本理论及实践问题的相关成果,分类编辑“概览”,获取与“2+1项目”的有关理论和经验,为“2+1项目”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以期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展开研究。

(2)调查研究法:依据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调查目前南通地区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呈现的现状,且对“2+1项目”的各种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理性思考、全面考察其“2+1项目”运行的一般规律,从中找出构建和创新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

(3)个案研究法:掌握南通地区具有一定典型和代表意义的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的案例,探寻其内涵和价值,总结其运行机制的成功经验。

(4)行动研究法:对南通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成功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强调“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突出行动的观察与反思,探索其理想的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范式,以作为推广的范式。

五、研究、实验的效果与分析

(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端正,学校体育、艺术地位明显提高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是从市区的部分学校试点到全市有选择的实验。

通过二年的课题研究与实验,各实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端正,从人们不理解到理解;从部分教师实验到全员实验;从教师督促学生学习到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活动;从班主任只问学生文化学习到亲自指导学生锻炼、陪学生写生……也有效地确立于体育、艺术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调动了广大体育、艺术教师搞好教学、丰富课外体育、艺术活动,逐步赢得了社会、学校、学生、班主任的信任、支持与认同。

(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体育、艺术学习习惯的养成

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全市各实验学校以体育、艺术“2+1项目”改革为龙头,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扎实认真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

1.改变学生学习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艺术学习积极性

习惯是指“人在后天所养成的一种在一定的情境下自主地去进行某些学习的特殊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有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诠释这种过程的:“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可以通过体育、艺术“2+1项目”实践来培养的。过去,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在体育、艺术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两年来的研究与实验,我们从打破学生原有的体育、艺术学习习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强化,使学生形成了新的学习习惯,并以此促进学生体育、艺术活动自主学练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心理活动也始终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

2.增强学生的意识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艺术活动的内在动力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使人能够用客观现实中引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它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认识形式。体育、艺术意识则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艺术现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体育、艺术学习行为倾向的一种心理活动。实验中,我们通过”自定学练目标、自控学练过程、自评学练效果”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艺术意识,为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培养了学生学习个性,发展了学生体育、艺术的学练能力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它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个体倾向性主要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不同的指导思想、指导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模式,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态度、乐趣、身体素质、选择能力和效果方面有了显著差异。其中多项指标实验班明显好于对照班,t检验p≤0001呈非常显著水平;机能方面实验班稍好于对照班,t检验p≤005有显著意义。这说明实验班教师的指导方法、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见附表):

1.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情况

由表可知实验班的学生非常喜欢学习“2+1项目”,同时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很好的心情,保持了高涨的情绪。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坚持完成并最终解决困难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形成了学习的定势,95%以上的学生能够很自觉地完成学习“2+1项目”任务并体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种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了知识本身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适当的满足,产生了愉快的情绪。

2.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

由上图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2+1项目”中感觉愉快,她们在学习中非常愿意学习。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愉悦的状态,在这种心境下学生各方面的机能都被调动起来。从身心两方面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2+1项目”的成绩。

3.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的情况

通过上图可知实验班的学生之间在学习“2+1项目”过程中保持了很融洽的同学关系。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建立了友谊,形成了和谐、融洽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2+1项目”兴趣,培养了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素质。

4.学生在实验后各项指标的增长指数比较

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的实施促进学生生理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实验模式的建立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锻炼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传统的体育活动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只能被动地跟在体育教师后面跑,至于怎样去学,为什么要这样学却很少涉及,以至于产生了体育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的怪现象。实验中,我们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体育“三基”,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改革活动的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行建立学练小组,并以“引”、“导”为主线,使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四)构建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活动模式又称活动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育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两年来,广大教师经过实验、探索,形成了体育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的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结构,构建了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自主活动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优化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内容、结构,提高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质量,促进了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能力的提高。

1.形成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的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结构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能自主地学练和活动的一种实践能力,这种自主实践能力及能力表现见下图:

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体现了学生在自主学练和自主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和心理的综合品质,掌握体育、艺术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是发展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自主实践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又是获得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提高的重要条件,二者是相互影响、制约,其发展又不是同步和平行的,只有引导学生将知识、技术技能方法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和实现情感的转化,才能使学生实现发展。

2.构建了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自主活动模式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模式是在体育、艺术活动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用于组织和设计的活动方法论体系。它由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主题、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构成。其内在结构是对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目标达成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揭示。根据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实际和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体现活动性思想,为完成自主实践能力目标和内容而围绕一定的主题形成稳定的活动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见下图:

培养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自主实践能力,旨在优化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主体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练和活动,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由此可见,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设计充分体现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自主学练和自主锻炼的体育两类课程的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自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优化了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方法,促进了教与学的综合优化

两年来,我们以改革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为突破口,科学设置了评价目标。凡教育部《技能标准》中同类项目,以教育部为准。教育部没有列入的项目,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参考相似或相关项目的技能标准,加以制定,其中以强化能力目标评价为重点。通过能力目标的评定,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懂得了为什么、学什么和怎样学,起到左右学生学习方向的作用。根据这一特点采用了起评分的办法。例如在学习后滚翻成半劈腿的动作时,对于上课认真、积极、主动练习,但是由于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制定新的评价标准。如能完成连续前滚翻的学生可以由起评分50分开始技评,能完成该动作学生起评分为70分,能够较好完成动作并合理地衔接其他动作形成联合动作的学生起评分为90分。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创新能力、帮助其他学生练习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最高分可达到120分。在技能类项目的评价中,由学生推荐选出四至六名评委与教师共同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的方法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师生互评等。这样,既改变了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通过评价激励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了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显然,由于突出了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学生的学练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使教与学之间互相配合,优化了教学过程,达到了综合优化的目标。

(六)更新了体育、艺术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了体育、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

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改革,体育、艺术教师必须要用整体的思想对学校体育、艺术进行整体的综合思考设计、实施,而整体思想的建立要求体育、艺术教师必须进行观念更新。通过两年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各实验点学校体育、艺术教师建立了五种“新观念”,达到了五个“再认识”,形成了一个“个性”,也培养了一批利研型体育、艺术教师。

五种新观念:

(1)从育人教育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就是体育、艺术”的片面育人观,充分认识到体育、德育、智育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的,只有“三育”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从学校体育、艺术价值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是纯生物学功能的传统偏见,充分认识到体育、艺术教育是人类从事生产中的决定因素――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产业。

(3)从新型人才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人才就是“金牌”人才的狭隘观,充分认识到体育、艺术人才不仅仅是为国争光,更主要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有具有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的新型人才。

(4)从体育、艺术效益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体育、艺术单一功能的时间观,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艺术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体育、艺术,而且其终身受益于体育、艺术,获得丰富的能力储备。

(5)从现代体育、艺术观上转变了认识,克服了以运动、技艺为主的自然体育、艺术观,充分认识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扩大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现代人生活结构中健、力、美作用和社会需要的现代科学体育观。

五个再认识:

(1)再认识了把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改革的重要性,提高了改革的自觉性。

(2)再认识了学校体育、艺术必须从育人的总目标出发,与德智密切配合、互相渗透的重要性,激发了工作的主动性。

(3)再认识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鞭策了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创造性。

(4)再认识了体育与艺术是社会的要求,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保证了工作的方向性。

(5)再认识了既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又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推动了自己的个性创造。

一个“个性”:

广大体育、艺术教师已经普遍从教育和体育、艺术两大系统来认识学校体育、艺术的重要作用,从各种角度去考察和开发学校体育、艺术在社会、生活与促使个体全面发展的多功能价值,从生物的、社会的、心理的三维观去探讨学校体育、艺术的发展,去开创学校体育、艺术工作。

培养了一批科研型体育教师:

体育、艺术“2+1项目”改革研究与实践居功至伟,其功之大者,莫过于锻炼了体育、艺术教师队伍,使广大体育、艺术教师走出了经验教学、“低效教学”的沼泽,走向了“经验――理论结合型”、“专家学者化”的理想境地。不少体育、艺术教师已脱颖而出,且以强劲的实力在学校体育、艺术管理、教育教学中挑起了大梁,承担了主角。大部分体育、艺术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努力在科研园地中耕耘,他们撰写并发表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见解和水平的论文。据初步统计,两年来的课题实验,全市实验教师在全国、省、市级报刊共118份。

六、结论与结束语

(一)结论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的关系概括为:两类课程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所占有的课时比例有多少之分,但在功能无轻重之别。

第一,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作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中“2+1项目”活动课程与学科类课程都以实现学校体育、艺术的培养目标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只是二者发挥作用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体育、艺术学科类课程的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系统体育、艺术文化知识,具备体育、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类课程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第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内容上的互补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内容的知识的互补。体育、艺术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是根据体育、艺术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系统组织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类课程则不同,其内容的选择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因时因地地迅速调整,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科类课程内容滞后的不足,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在时间上的完整性;二是不同形式的体育、艺术知识的互补。体育、艺术学科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其内容侧重于成链状排列的分科系统知识、理论性知识,这些内容从知行结合的角度讲,更注重知的方面,对于操作技能的具体实践和道德品质的行为表现则相对不足。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类课程的内容多是围绕―个主题题或活动主题来组织的,呈立体状的结构,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应用性知识。

第三,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学习活动方式上的互促性。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学科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的互促关系是通过二者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在彼此之间迁移而实现的。一方面,学科类课程中的接受学习适合于学生学量的间接经验,这为活动课程中的“从做中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基本的思考方法,使学生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另一方面,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中的“从做中学”方式强调亲身参与和自主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体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类课程在功能上的整体优化性。

体育、艺术学科类课程与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在功能上的区别是由二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决定的,学科类课程所选择的内容使其成为学校体育、艺术完成传递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任务的最重要媒介。它便于教师经济有效地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这决定了其在普及体育、艺术教育和提高全民族体育、艺术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学生个体,学科课程则有利于他们掌握体育、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学科类课程只能给学生提供很少的实践机会,内容难以密切联系生活,不易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内容的即时性、实践性和“从做中学”的活动方式则决定了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具有可以弥补学科类课程不足的突出功能: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②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并培养创造才能;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④加强课程的社会适应性。这是学科类课程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在功能上的相互补充,同时二者还相互促进。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4篇

艺術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汇泉小学首先对艺术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了改革,开发实施微课程,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1、自愿申报,目标明确

推行微课程之初,学校专门召开了微课程培训会议,从思想上达成统一认识,随后外派多名老师外出培训,让老师们了解微课程,进而更好地实施微课程。有了对课程的充分认识,再结合老师们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很快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并开始进行自愿申报,制定微课程实施方案。作为一线教师,要想开发一项系统的课程,确实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学校设置了四结合的梯度要求,老师们在确定项目的时候可以结合本级部的特色课程、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级部特色和拓展课程予以考虑。

2、多措并举,交流提升

微课程的实施总少不了过程性的指导,为提高微课程实施效益,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优化设计,学校定期举办沙龙、专题研讨、论坛、研讨会等,一方面为做得好的老师提供平台,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帮助有困难、疑惑的老师找到问题所在,及时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全校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3、开发序列化教材,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首先,根据教材,把握课程生成的动态,注重针对性。以美术课教学为例,各年级的美术教材都有学习的侧重点,微课程的开发则必须与教材内容一致:一年级侧重于学生绘画元素点、线、面的认识和运用,如《彩线连彩点》《下雨了》《五彩烟花》;四年级侧重于学生对色彩的进一步感知,如《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对比》;五年级有相应的国画课程《学画山水画》;六年级针对学生速写能力进行训练,如《远近的奥秘》《风景写生》。

其次,分析师资,横向上激活课程策略,实现多样性。各门学科的微课程从产生到实践,都经历了动态的生成过程:第一,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提炼出微课程实施策略;第二,实施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性地运用策略;第三,课堂实施中,通过观察学情,结合大家的智慧,重新调整策略;第四,再次投放课堂,在动态的过程中完善微课程。每门学科,凡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是参研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制定微课程的生长点,从课堂教学中提炼出来的,能真正让策略发挥功效,让学生切实受益。

学生个体虽然千差万别,但在一年年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的艺术微课程的实践与学习中,基本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既增强了自信心、张扬了个性,又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使自己的学科素养得到了序列化的有效提升。

4、聚焦课程,拓展艺术素养

活动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成立艺术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让以美育人落实到学校教育环节中,让学生在各类课程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向往美。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霍华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个体至少表现有七种智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为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汇泉小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活动课程建设中设置了全员兴趣课程和提高课程两级活动课程。在开足、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策划,大面积开发活动课程。活动课程采取师生双向选择和单项选择结合,打破年级、班级界限,以学段为单位,开设了40多门兴趣型课程,集中在周四、周五下午进行。在全员参与的兴趣型课程活动中,学生们个个如鱼得水,尽显风采:语言表演入情入境;民族舞蹈轻舞飞扬;声乐合唱歌声嘹亮;美术星空风光无限,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兴趣型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人地位,使校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同时,为了让优者更优,让有特长的老师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和技能类四类提高型课程,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聘请社会专业人士担任部分课程教师,提供更多、更专业的指导,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及能力提高的需要。

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有力地补充了学科教学,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课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活动课程,学生学到了课堂教学中未曾学习的知识,弥补了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生成的差异性,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互相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5、聚焦活动,展示艺术才能

活动是美育的绿色课堂,学校每年举办音乐节、美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欢乐节等五大节,每个节日都给孩子创设展示才艺的舞台和机会。

美术节中学生们创作的美术作品,手绘的个性风筝、手绘油彩脸谱、用废旧物品创作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件件惟妙惟肖,充满童真的幻想,充满奇思妙想;音乐节中的各种特色才艺与绝活的展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可谓是丰富多彩,精彩连连。

五节不断激发了学生幸福成长的激情和动力,锻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五个一活动则固化了幸福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幸福教育的育人成果。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智慧与力量的凝聚,潜移默化地让幸福教育中所蕴含的精髓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和心灵的深处,成长为学生的习惯和品格,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和财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学生的艺术素質正在养成,艺术鉴赏能力普遍提高。

6、聚焦环境构建,彰显艺术的魅力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汇泉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校园文化的投入力度,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精心设计,从视觉环境、听觉环境等方面为学生营造美育展示和熏陶的空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深处的感染与熏陶。

一方面,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校园四化方案和校园十景提升方案,从行道树的设计、不同树木花草的栽种,到阳台绿化、立体绿化的考虑,都努力使校园一年都披绿,四季有花香。同时,学校重点打造了清新的幸福路、欢快的幸福泉、多彩的幸福墙、典雅的幸福厅、静雅的快乐书吧、古朴的緗帙斋、温馨的童乐园、梦幻的菁藤园、如画的绿筠轩、别具一格的全方位、立体种植的紫芸阁,构成了 精、深、高、雅的汇泉小学幸福教育魅力十景。另外,在教学面积紧缺的条件下,学校还充分利用走廊,为每层楼设立了一个主题,如一楼读书廊、二楼科技廊、三楼幸福廊、四楼艺术廊,其中,三楼的幸福秀场专门用来展出学生的作品。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5篇

一、美育是首都教育的亮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用实际行动落实《决定》精神,实现文化强校、文化强教、文化强国的目标,成为首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在首都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承担了美育的重要任务,其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学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目标越来越多地蕴涵美的要素、蕴涵教育民主的内容,更多的学科广泛借鉴和结合艺术教育的真、善、美进行教学,使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得到同步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首都学校艺术教育的规模与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校内外、课内外的学生艺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个体的生命动机,平等的交流活动孕育了理解与包容,展演和比赛培育了竞争与合作意识。伴随着社会大课堂的扩大、文化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美育的开展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出现了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并举,艺术小舞台连接起社会大舞台的可喜局面,美育成为了首都教育的亮点之一。

《决定》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要综合改革,拓展教育改革的范畴,这意味着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现行模式的创新转变。虽然,首都学校的美育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学校美育离各方面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在深入学习体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过程中,我们结合首都学校美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对美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教育欠缺的实际状况,深入探讨美育对和谐社会发展、对人类文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校美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美育并未完全被看作是个体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中的美育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美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仍是薄弱环节,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求。从美育的长度、宽度、高度等不同角度看,还不能符合首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一)长度问题:忽视立美习得养成

学校美育的长度,泛指美育的科学发展,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影响,对此问题认识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认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实现德育的工具和辅助手段,在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时却忽视了二者的区别和美育的独立性。还有部分人对美育存在狭义理解,认为美育只是艺术教育的范畴,定义其为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从而将美育的功能缩小和降低,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和健全人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在落实审美观念的同时忽略了“立美”的存在价值,没有把审美认识的形成与立美实践辩证统一地来看待,造成重视艺术教育的短期收益而忽略长远价值,重视艺术教学的审美认知积淀,而忽视艺术活动的立美习得养成。这些都表明学校美育所存在的长度问题。

(二)宽度问题:艺术教育的丰富性被削弱

学校美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会审美的一代新人,它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将普及和提高并重。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通过具体行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机会进入平衡、综合、有序的艺术学习和审美活动之中,可以说这是美育宽度的基本内涵。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宽度受到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现状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从课程体系上我们延续了历史上的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缺少艺术课程的丰富性,舞蹈和戏剧等艺术门类没有真正进入课程体系,使得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水平差距拉大,满足不了师生不同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制约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艺术教育中的课内外艺术活动还显得不够丰富多彩,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创新不多,学生参与面不够广阔,还是少数有特长的学生的展示舞台。

(三)高度问题:艺术课缺少美育的要素

这是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传统,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是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于乐”不仅是指艺术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指人格的完善和人类的最高追求,那就是自我实现的满足,这就是“以美储善”的含义。如果仅把艺术活动、比赛获奖看作是美育的追求,片面重视艺术比赛的成绩,就会忽视大多数学生艺术萌芽的播种与发展。片面重视教师的艺术表演和“做课”水平,就会忽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或者把美育看作是纯精神的追求,都会降低美育的水准。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随意性和无序性,危及着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学会几首歌而没形成真正的音乐素养,学生中音盲、谱盲、乐盲的产生,无形中就降低了音乐学科的教学水准,阻碍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形成与人文品德素养的提高,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正是由此而来。只有把立美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才能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进而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三、学校美育的新起点

学校美育的主体是艺术教育,在开齐开足学校艺术课程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完善的艺术课程计划,追求美育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要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三者的互为支撑,形成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一)完善艺术学科教学

1.强化立美教育。立美和审美是辨证的统一。仅把美展示给学生,而不告知美的原因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完全和完善的教学。学生的艺术学习是用一种先会后知的方式进行的,既先立美后审美,先实践后认识,先刺激后反映,先操作后评价,动手与动脑交替作用,循环往复。学校应该探索“先会后知”“操作内化”式的立美艺术教育体系。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与智力发展的相关性,从立美—审美的哲学、心理学角度,探索一种适合未来人才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途径。

2.重视艺术启蒙和兴趣培养。在艺术教育发展中,启蒙和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持续自主的艺术学习至关重要。应该说,这是学生进入艺术学习的关键。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课上根据“关键期”的理论逐渐扫除音盲、谱盲、乐盲的现象,小学无学习基础,中学就面临无米之炊境况。无播种就没有成长,无启蒙就没有养正,学生只有通过操作的完成方能走进艺术、亲近艺术、学习艺术。因此,必须加强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强调课堂上有序的双基教学内容,以此增进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跨进艺术学习的门槛。我们应该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启蒙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中,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艺术学科课堂内容。

(二)完善活动课程

有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现象制约影响美育教学的效果。为使艺术教育成为终身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应该科学有序地开设美育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由此构成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1.创设活动课程。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艺术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的动机兴趣为中心的课程类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开阔视野,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更通过选择性学习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信心得到增强,为一生的幸福发展奠基。如首都部分学校以金帆艺术团为依托形成的金帆文化,所开设的活动课程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推进课内外一体化艺术教学。艺术课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被称为第一课堂。教师授课时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外艺术学习经验,要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艺术双基能力的有序性发展。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被称为第二课堂,在活动中评价学生艺术水准的同时,要注重训练和表演中的人文体验与社会性发展。中华民族一向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传统,推崇实践性学习与知识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做学习的主人。第二课堂有利于补充课程设置的不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才符合艺术教育的完整性。

(三)拓展学校文化资源

艺术教育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它构建着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学校的门面和标签。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学校的校歌、校徽、校训、校服、文化宣传、校风等都是课程的内容,大都与美育相关,它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资源,发展学校文化课程,是学校美育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学校文化应与社会各类文化系统相交融,形成互相依存、相互助推之势,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多年来,首都学校艺术教育已经积淀为一种崇尚的美学精神,为学校和社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其内涵,拓展其资源,真正形成丰富而充盈的美育之势。

(四)创新美育评价机制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创新艺术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制度、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公示制度和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等。

1.建立学生艺术发展评价常模。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学生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授课难以实现因材施教,更难以将艺术基础学习提高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课堂教学完成的是教材内容,课外训练完成的是比赛曲目,这都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差距。所以,要尽快实施评价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完整的课内外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凭此来备课授课,开展问诊式教学,学校凭此档案来检查学生审美和人文素美的提升幅度,评价艺术学科教师的工作业绩。

积极探索建立动态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机制。新的评价机制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下,动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力,避免以往的艺术考评制度主要是以测验为核心的静态评价。同时,新的评价机制还要促进艺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和融合,让美的追求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和动力之源。

2.完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目前3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学科教师已逐渐成为教学主体,他们不乏学识却缺少艺术教育实践经验,缺乏教师文化的视野与教师文化的自觉建构意识。当前,要采取各种办法促进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他们在个性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职业态度和行为上发生变化,能够准确地把握艺术教育的功能、特点和规律,避免出现艺术社团常以竞赛水平为标准、艺术课堂教学审美和人文体验不全、学校开展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行为,因为这些问题都将阻碍学校美育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与道德品位的养成。要积极推行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民主观,把教师、学生及家长列为课程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共同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文化。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6篇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2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3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4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

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4.1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7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中,教师要真正转变角色,放手学生,成为名符其实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帮助者,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成为快乐的、自主的学习者,激发学生主动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索意识。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共同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认为语文活动课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阵地。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一、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

二、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艺术活动课程范文第8篇

 1.语文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

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 2.语文活动课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

 3.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