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基本特征;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生态建筑综合起来,就是绿色生态建筑要满足人们生活条件的需要,那么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从而制定适合当地的绿色生态建筑,其次,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还要满足于当地的气候,从而为人民创造出舒服的生活居住场所,再其次,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并且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要正确的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从而实现建筑的健康发展。

1.基于绿色生态建筑所具有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我们所向往的绿色生态建筑是人们舒适的居住场所,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对建筑物住宅的选址要慎重,即要选择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的绿化场所,并且对建筑物住宅周围要种植绿色植物,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维持生态环境的效果,另外,要保护建筑物周围的文化设施,不让他们受到人为的破坏。

第二,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要把能源的耗用降到最低,并且要使建筑物中的相关水资源以及其他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建筑物要充分的利用各种能量,从而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效果,总之,绿色建筑物应该具有节约能源,减少耗用的特征[1]。

第三,对建筑物的布局我们要合理对待,要使建筑物有效的使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布局也要设置合理,适当的减低相关系数,从而使采暖和制冷消耗的能源减到最低,另外,建筑物表面的结构要非常的有质量,保温隔热效果要好,住宅建筑的采光及向阳性要恰当,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住宅居住场所。

第四,绿色住宅建筑的建造需要体现资源的节约性,对于建筑中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则要充分的循环利用,例如,建筑中的砖,玻璃等可以重复利用的则要进行回收利用,需要改造的建筑物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使建筑成本达到最低。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我们在对住宅建筑重新进行建造时,如果可以不拆除的建筑物,则不要拆除,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新的装修及改造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起到减少建筑成本的作用,从而达到节约成本资源的特征。

因而绿色生态建筑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的需求。

2.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案必须要谨慎对待

2.1 根据侧重面,应用合理的方案对住宅建筑进行有效的设计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就不一样,所以,对于住宅建筑的设计我们要谨慎对待,要建筑适合人们生活的住宅建筑,即在进行对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相关建筑的侧重点,从而适时的改变住宅建筑的布局,另外,由于住宅建筑大部分都是生活居民区,所以用水量也是相当的大,因此,对于住宅建筑地区的水资源我们要充分的进行使用,即要运用科学的技术对水进行净化,从而使水资源重复使用,这种住宅建筑中充分使用水的方法已经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运用[2]。

2.2 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原则

2.2.1 要把以人为本定为建筑的中心理论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但是也绝不是绝对的“以人为本的中心论”,绿色建筑所倡导的以人文本是建立在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在今天,很多的住宅建筑都没有做到很好的以人为本,他们的以人为本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付出,这种绝对的人为中心论,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他们太强调人为的思想观念,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绿色环境建筑理念应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只有使自然环境与人类建筑相协调发展,才能建造出最舒适,最有质量的绿色住宅建筑。

2.2.2 建筑要减少建筑成本,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我们建筑企业要充分的运用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施工,建造绿色建筑时首先要制定正确的设计方案,并且要运用好的施工工艺对其进行建造,改变以前那种旧的建筑模式,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建筑。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建造时要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另外,在建筑过程中还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要运用高科技对污染物进行清理或处理,从而保护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在绿色住宅建筑物的建造中,我们建筑企业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减少建筑成本,以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资源获得最大经济与环境的效益。

2.2.3 绿色建筑的建造中,要使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减少建筑成本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而减少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又是资源的回收利用。另外,在重复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建筑人员,还要运用高科技的设备对其进行重复的回收处理,从而生产出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生产重复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将有关的相关经验进行详细的记载下来,为以后建筑住宅设施提供有效的依据[3]。

2.2.4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基地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

在建筑住宅基地时我们也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建筑进行有计划的设计,使建筑住宅基地别有一番特色。另外,在尊重民情的基础上,我们在建筑生态住宅建筑时,还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出有特色有质量的住宅基地。

2.2.5 打造寿命周期长,科学合理的住宅建筑

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我们设计人员一定要从建筑的整体效益出发,打造生命周期长,又科学合理的住宅建筑,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水平。

2.2.6绿化建筑环境,创造优质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要求我们要有计划的对住宅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建造环境优美的居住基地。为了达到我们的生活追求,首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即要保证建筑的通风以及向阳性,然后还要对相关的污染进行处理与控制,并且在建筑周围建设绿化带,从而起到净化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与此同时,对地面砖块的铺设也要有讲究,以保证住宅的居住环境。

3.生态建筑还应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

建筑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它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因此在进行建筑建造时,我们要遵循当地的地域文化,使我们的建筑具有地方特色。另外,还要让我们的建筑贴近于人民的生活实际,从而给我们居住者带来地域的亲切感[4]。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居住场所,它应以人为本为核心,以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发挥环境与资源的合作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另外,住宅的建造还要遵循当地的风土民情,使我们的住宅建筑具有别具一格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姚佳丽,刘煜,郭立伟.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设计决策控制要素研究——以住宅建筑为例[J].绿色建筑,2011,01:33-38.

[2]陈俊羽.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浅谈[J].科技风,2013,03:144.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材 涵义特征 传统建材 绿色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76-02

一、绿色建材的涵义和特征

1.绿色建材的涵义。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了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概念,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控制建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在1999年召开的首届全国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上,明确提出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国际上称之“生态建材”、“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建材是生态环境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延伸,从广义上讲,绿色建材不是一种单独的建材产品,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等属性的一种要求,对原材料生产、加工、施工、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贯彻环保意识并实施环保技术,达到环保要求。绿色建材定义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绿色建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材的特征。传统建筑材料的制造、使用以及最终的循环利用过程都产生污染,破坏了人居环境和浪费了大量能源。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绿色建材生产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垃圾等废弃物;(2)采用低能耗和无污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3)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含汞、镉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产品具有抗菌、灭菌、防毒等多种功能;(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及再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可见,绿色建材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安全、舒服、美观的居住环境的需要,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

二、传统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未来建材工业总的发展方向应该具有健康、安全、环保的基本特征,具有轻质、高强、耐用、多功能的优良技术性能和美学功能,还必须符合节能、节地、利废三个条件。

1.水泥与混凝土类建材绿色化。传统水泥从石灰石开采,经窖烧制成熟料,再加上石膏研磨成水泥,生产过程耗用大量煤与电源,并排放大量CO2,污染了环境,不是绿色建材。为了水泥建材的绿色化,我国发展以新型干法窑为主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水泥生产技术,大量节约了资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采用高效除尘技术,烟气脱硫技术等,基本解决了粉尘、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气体的排放。高性能绿色水泥应具有高强度、优异耐久性和低环境负荷三大特征。因此,改变水泥品种,降低单方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将减少水泥建材工业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粉尘污染,还能够降低其水化热,减少收缩开裂的趋势。

传统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建筑构件断面增大,构造物自重增加,减少了室内可用空间;且其用水量及水泥量较高,容易产生缩水、析离现象,容易潜变、龟裂等缺陷,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变成严重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的缘故。因此,使传统混凝土绝色化,开发高性能混凝土十分必要。

2.建筑玻璃的绿色化。目前,建筑对玻璃的要求从白玻、本体着色玻璃、热反射镀膜到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变化。玻璃的颜色由无色、茶色、金黄色到蓝色、绿色方向的发展变化。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人性化、亲近自然,对玻璃的要求逐步走向功能性、通透性转变。全世界建筑行业对玻璃的要求有向高通透、低反射方向转变的趋势。

绿色建筑玻璃应包括生产的绿色化。首先是节能,门洞窗口是节能的薄弱环节,玻璃节能性反映了绿色化程度。其次是提高玻璃窑炉的熔化规模,其燃烧方式有氧气喷吹,氧气浓缩,氧气增压等先进燃烧工艺,比传统方式提高了生产清洁度,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延长熔炉寿命。再次是要有高度的安全性,防止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

3.建筑金属材料的绿色化。建筑金属材料一般是指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钢材(如各种型钢、钢板、钢筋、钢管和钢丝等)和铝材(如铝合金型材、板材和饰材等)。

目前建筑金属材料的绿色化技术主要强调在保持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使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消耗较低的资源和能源,排放较少的三废,并且在废弃之后易于分解、回收和再生。开发金属材料的绿色化新工艺,例如,熔融还原炼铁技术、连续铸造技术、冶金短流程工艺、炉外精炼技术和高炉富氧喷煤技术,革新工艺流程对于降低材料生产的环境负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木材的绿色化。木材是人类社会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是一种优良的绿色生态原料,但在其制造,加工过程中,由于使用其他胶粘剂而破坏了产品原有的绿色生态性能。木材的绿色化生产的关键是进行木材的生态适应性判断,应具备木材生产能耗低,生产过程无污染,原材料可再资源化,不过度消耗资源,使用后或解体后可再利用,可保证原材料的持续生产,废料的最终处理不污染环境,对人的健康无危害。

5.化学建材的绿色化。化学建材是指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配有各种改性成分,经加工制成的各类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管道、塑料门窗,建筑防水涂料、建筑涂料、建筑壁纸、塑料地板、塑料装饰板、泡沫保温材料和建筑胶粘剂等各类产品。

由于本身导热性差和多腔室结构,塑料门窗型材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它在生产环节,使用环节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木、钢、铝等材料和生产能耗,还可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传统的建筑涂料大多是有机溶剂型涂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有机溶剂,室内长期存在大量的可挥发性的有机物,除对人体有刺激外,还会影响到视觉、听觉和记忆力,因此,开发非有机溶剂型涂料等绿色化学建材(如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杀虫涂料等)就显得非常重要,向无毒、耐热、绝缘、导热绿色化方向发展。

6.建筑卫生陶瓷的绿色化。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具有洁净卫生、耐湿、耐水、耐用、价廉物美等诸多优(下转第293页)(上接第276页)点,其优异的使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但陶瓷的生产又以资源的消耗、环境受到一定污染与破坏为代价。因此,建筑卫生陶瓷绿色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筑卫生陶瓷绿色化贯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全过程,包括产品的绿色化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产品绿色化的重点为:推广使用节水、低放射性、使用寿命长的高性能产品;超薄及具有抗菌、易洁、调湿、透水、空气净化、蓄光发光、抗静电等新功能产品;利于使用安全、铺贴牢固、减少铺贴辅助耗能、实现清洁施工的产品等。

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过程的绿色化重点为:陶瓷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优质矿产资源,推广节能、节水、节约原料、高效生产技术等。

建筑陶瓷绿色化要求树立陶瓷“经济——资源——环境”价值协同观,在发展中持续改进、提高、优化;绿色化需要企业、政府、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重视;需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关系;需要法律法规、道德的约束和超前的远见卓识;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调控,严格的管理和监督,需要政府的鼓励和科技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龙惟定译.绿色建筑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9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材料

1-1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材料的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

7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作者就己着手研究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及对人体健的危害性,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到了90年代对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思路逐渐明确,制定出一些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并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同时积极鼓励开发生产绿色建材新产品和建造健康住宅。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处在世界前列,首都北京的污染程度又处在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之列。我国在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中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国家环保总局正在抓环境标志产品及认证工作。,住宅室内装修热方兴未艾,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某些装修材料的危害性也有说法,如花岗石衰变会产生氡气,人长期处在高浓度的氡气环境中会有致癌的危险;木材类复合板的生产,多用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会释放出游离甲醛,它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硬化,人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甲醛气体会导致癌症的产生;涂料所用成膜助剂主要是毒性较大的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和苯甲醇等;油性涂料中的氯化物溶液或芳香类碳氢化合物以及塑料制品中使用的铅类热稳定剂等对人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性等等。这些说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

然而,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仅是绿色建材内涵的一个方面,而作为绿色建材的发展战略,应从原料采集、产品的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方能界定是否称得上绿色建材。众所周知,环境已成为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人类不断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后,地球上的资源必然越来越少,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为了地球生物的生存,人类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对待的态度,由一味向自然索取转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积极地寻找新资源的同时,目前最紧迫的应是考虑合理配置地球上的现有资源和再生循环利用问题,走既能满足当展的需求又不致危害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到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结合。

1-2绿色建材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绿色建材的定义

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建材工业是国民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是天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消耗最高、破坏土地资源最多、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2、绿色建材的分类

在制造和使用总过程中,对地球环境负荷相对最小的材料称为\"环境材料\"或\"绿色材料\";而有益于环境健康的材料称为\"保健环境材料\"或\"环保型材料\".然而,环保型建材在国际上却仍处于研究阶段。

传统天然材料及大多数人造新材料均属于\"绿色建材\"的范畴。\"健康材料\"的概念系指具有特定的环保功能和有益于健康功能的材料,可具有空气净化、抗菌、防霉功能或电化学效应、红外幅射效应、超声和电场效应等。\"绿色建材\"主要针对地球环境负荷,而\"保健材料\"是指直接与健康有关的居室内小环境,也有人把二者总称为\"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是指气、水、地球环境及光和热等自然条件之外,微生物、动植物等与人类有关的一切环境。因此,把\"生态环境材料\"分为如下几种:

(1)气环境材料-净化空气材料

(2)水环境材料-净化水材料

(3)地环境材料-改良土地、利用废渣

(4)循环材料-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

(5)保健环境材料

1)空气净化建材

2)饮水净化材料

3)保健抗菌材料

4)健康功能材料

3、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绿色建材满足可持续的需要,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与长远的结合。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更大需求。总之,建材的发展、绿色化进程,不但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发展,还关系到能否和国际市场接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关系到功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大事。因此要以战略的眼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促进各种绿色建材的发展,以绿色建材建造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建筑和室内环境,造福于,造福于人民。

1-3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不再只是政府、民间团体、科研机构的事情,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行动来直接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据资料介绍,界中每年大约有400-500亿吨的CO2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消耗,同时每年动植物呼吸、微生物的分解及燃烧等,又把数量相当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去,所以千百年来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长期稳定在0.03%这个水平上。但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和运输业迅猛发展,大量化学燃料被燃烧,数以百万吨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去,严重干扰了大气中的CO2循环的动态平衡。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报告,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经从1800年的280PPm,上升到1995年的364PPm,增长了30%.目前正以每年1.8PPm的速度继续增加,预测新世纪时为600PPm以上,这将给地球大气的变化带来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量并回收排放的CO2,因而提出了许多治理CO2。例如:

(1)节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开发氢能、原子能等无污染的能源;

(3)CO2的分离、吸附和再利用;

(4)CO2的化学和生物法固定;

(5)海洋固定;

(6)地下或海洋中储存等。

在以上这些方法中,虽然用化学、物理方法可以回收CO2,如气体吸收或膜分离技术等。问题是回收后如何处理,即如何把它变成其它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另外把回收的CO2送入大海或废弃的天然井中,不但所需费用昂贵,而且储存在海洋里的CO2还不知道对地下水资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据日本Ounma的估计,不论是采用太阳能发电、CO2的分离和海洋储存,还是种植物等各种方法处理,每吨CO2要花掉3-4万日元。所以,用以上方法处理CO2问题,目前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很难达到降低CO2排放量和有效利用的水平。我国每年排放CO2量为23亿吨,12亿人口和居室小环境中CO2排放量为6亿吨,占总排放量的1/4左右。

除了CO2以外,更为严重的是燃烧和机动车排放的NO2和SO2等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可产生酸雨及光化学烟雾。

谈到空气污染,人们往往只意识到大环境中的大气污染,却对居室内空气污染认识不足,其实,居室内的污染对人体的侵害更为直接。这种小环境是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与人们朝夕相伴,与健康息息相关。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关于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它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它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材料的再生利用。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3)减少废物排放。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

(4)环境与文化属性。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取得同等地位。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心。

(2)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首先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其次是力求建筑节能和生态平衡,也就是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

(3)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4)注重生态建筑的地方性。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

(5)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3、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人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

著名学者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4、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1)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20世纪末,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2)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5、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人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人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6、生态建筑的创新观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某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将这些天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生态环境 生态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进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着,直到人类意识到恶劣的环境不仅影响了其现在的生活状况,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人类才重新开始审视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寻找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点,如何让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环境中,这是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建筑是整个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建筑的美感从整体上来讲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固定的不可随意搬动的具体物体,必须要借助于周边环境恰如其分的布局才可以得以完美的造型体现。绿色植物会随季节变化和易修理剪裁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了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单是和建筑形象息息相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的重要特性,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爱好的不同,促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不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于相同,不可避免使建筑风格的产生同化现象,但不同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截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和周围的现有建筑相互呼应,立体感上的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机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活和心理的去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物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性是发展问题,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归纳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变成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毋庸置疑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二、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1要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环境物理条件。调查研究设计地势的气候条件,比如温度、相对湿度、日光照射强度、风力大小和风向等地域自然因素;周密考虑建筑场地,例如方向、定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环境及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以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

2保护土地资源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保障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舒适的田园环境。最大可能的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以形具有当代乡土气息的建筑。

3加强自然环境与使用者的紧密度,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介质,要尽可能的将自然界的元素引入使用者周围,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尽可能的增加自然采光度,建造起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创造较佳的通风对流环境,形成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创造开放的空间环境,让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比如设计屋顶花园。

4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建筑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备将来发展。再生能源的利用:沼气、水循环系统、垃圾资源化;建筑物的再次利用:比如拆除新建物即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又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近些年在欧美等地有许多成功作品问世。

5要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周密性,无论建筑怎样进行设计、处理,最后都应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也就是作为人类每日生活作息起居、工作的环境,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生态建筑在注重环境的同时还应对使用者以足够的关心。例如: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适宜的温馨环境,保证舒适感。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1材料

建筑师设计的一座建筑要从图纸变为正真的建筑物,离不开材料 同样的一堵墙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就会带来不同的热工效果,空间效果。合理选取当地建筑材料对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实践来说,因地质气候选取当地的材料是极重要的原则,而本土建筑材料又直接的形成建筑的性格,同时建筑又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载体。

2空间布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土地被侵占,绿色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出,然而物极必反在这混凝土的森林中,人们变得越来越烦躁,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如何让绿色重归人们的生活,如何让城市生态系统对整个生物圈的危害减小。

(1)垂直绿化。在建筑的每一层的公共空间中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并在建筑的四个面上布置金属网,种植爬藤植物,使得建筑中处处充满绿色,充满生机 在室内空间和外界环境中形成一个过渡的区域,建筑外面上的藤蔓植物能遮挡阳光对建筑的直射,并且通过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蒸发吸热而带走部分热量,边庭就成为建筑与外部环境间的生态调节器同时,边庭内的绿色植物成为优美的视觉焦点,有助于舒缓工作的紧张氛围,在工作之余能直接地感受阳光和绿色,建筑与绿色植物和谐相处,人与绿色和谐相处。

(2)坡台地的面积及利用。积极利用场地内不利的高差,采用局部的架空处理,设置地下车库或就近边庭做成下沉式的展览空间,利用内外空间的渗透形成流畅的通风效应,增强建筑

底部空间的空气流动,通过空气的循环效应,而达到降低建筑表层温度的效果。架空的地下空间结合绿化合理地开口,实现自然采光通风,减少了机械排风和照明的能耗,实现建筑节能的生态化。

3自然通风。在设计中尽可能的采取自然通风,避免机械通风。

4景观

(1)植物配置。在当下的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本土化,地域化,生态化是目前景观设计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初期很多景观设计只注重美学的因素,对植物的生态属性忽略不计,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巨资种植不适宜在北生长的热带植物棕榈树等阔叶植物,结果导致成活率低,后期维护费用提高 更有甚者,直接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物种一枝黄花等,然而因为缺少天敌,相对于本地的植物在种间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其迅速生长繁殖,泛滥成灾,严重影响本地区的生态平衡 目前在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搭配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形成合理的共生关系。

(2)水景。水是人类发展之源,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择水而居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水景一直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然而目前全球水资源匮乏,水的循环利用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

5能源。全球能源危机是目前全球所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之一,解决建筑全寿命过程中的高能耗一直是设计师所梦想的日前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的发展也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太阳能屋面,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沼气能发电等已逐渐在建筑中应用。

推进绿色建筑,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就要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将以发展绿色建筑为基础,扩展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社区和绿色企业建设,最终可以实现建筑与人,城市与环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走以绿色建筑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用主动的方式避免快速城市化对能源的大量耗费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减缓能源和环境对后来人的不利影响。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施工改造时,应结合该区地形与空间现状、建筑与周围环境、地域风貌与传统文脉等,来确定其环境与建筑总体的空间设计,保持好该地区自然植被、水域、景观,保护好地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成, 陶花明, 陈岚.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7) [2] 陈铁. 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生态建筑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3] 李广群, 肖杨.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2)

[4] 樊亚明.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5)

[5] 陈铁. 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生态建筑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环保型;节能材料;实践运用

1引言

在社会经济运行及发展中,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追求逐渐提升,居住环境也不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为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明确的方向。在研究中可以发现,传统建筑材料会环境的污染较大,对人们的生活水平造成严重限制。通过环保型节能材料的使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建筑环境,优化节能工程项目设计理念,从而为施工单位的环境意识优化提供支持,满足环保型建筑节能材料运用的基本需求,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发展理念,促进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特征

2.1实现对人体健康的保护

在环保型建筑材料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化材料的使用分析,可以强化人们的环保理念,优化建筑行业的绿色材料项目设计机制。同时,由于建筑市场发展革新,通过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运用,可以完善环保建筑的基本理念,从而满足健康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1]。

2.2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建筑企业发展中,由于工业产业的发展革新,我国资源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现阶段绿色建筑理念分析中,通过装饰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生态化的设计理念,降低有害建筑材料使用对大自然造成的影响,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从而为生态环境资源的优化提供良好支持。

3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分析

3.1建筑节能主墙体的材料性能

第一,加气混凝土砌块,对于这种建筑材料而言,其材料的来源相对广泛、材质稳定而且强度较高,在材料加工中存在着保温、隔热以及耐火性强的特点,这种材料的运用是现阶段单一墙体设计的核心。但是,在一些寒冷地区,任然存在着隔气防潮、防止内部冷凝受潮等现象。第二,EPS砌块,在该种砌块使用中,其构造相对灵活,而且结构牢靠,在施工中其存在着使用方便以及综合造价相对较低的现象。第三,混凝土空形状的使用。对于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而言,大部分使用了190mm×190mm×390mm标准型的空心砌砖,这种方式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一定的不便。

3.2建筑而节能外墙保温材料性能

第一,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通过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的运用,可以提高材料的绝热性能,其导热率也会呈现出降低的状态,在该种环保材料使用中,可以有效简化工程的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第二,硅酸盐符合绝热砂浆,在该种材料运用及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贵重材料的运用,可以充分保证建筑项目隔热性能的良好性,简便施工项目的操作程序,在该种材料运用中可以进行直接性的涂抹。第三,水泥聚苯板的运用。对于该种建筑施工材料而言,其存在着材料保温性能良好、容重轻、强度高以及施工方便等优势性,但是,在该种材料使用中,其强度、热导率等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而且,配比成分量的变化会对板材性能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全面姐姐建筑工程中的地板裂缝问题,为环保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化提供良好支持[2]。

3.3建筑节能门窗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节能门窗材料使用中,门窗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要求相对较高,通过节能玻璃的运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空玻璃,热导率相对较低,存在着一定的保温优势性,通过中控玻璃的使用可以提升门窗的节能使用途径,为建筑工程资源的悠哈提供良好支持。第二,真空玻璃。真空玻璃作为普通空气或是充氩气等,具有较高的隔热性能以及隔音性能,可以为建筑工程环保工程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第三,镀膜低辐射玻璃,通过该种节能材料的运用,可以充分保证室内能见度,通过对紫外光反射率的提升,可以减少室内外的热交换,从而达到室内保温的最终效果。

4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实践

4.1墙体及护栏环保节能材料的运用

在现阶段建筑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环保建筑材料主要被运用在复合墙体以及护栏的构建之中,对于该种过程而言,建筑单位需要通过对储热性能良好状态的分析,进行保温隔热工程性能的优化,这种建筑材料是现阶段建筑构建中所选择的首要材料。同时,在建筑企业运行及发展中,通过建筑墙体填充,进行空心砖、及多孔砖内填充珍珠岩等保温材料的使用,全面实现导热性能的有效降低。因此可以发现,通过会环保节能型材料的运用,可以优化建筑墙体设计的结构稳固性,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3]。

4.2天花板、和门窗的环保节能型建材

在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由于玻璃棉、矿物棉等建筑材料的运用,在实际建筑工程中,需要对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实现天花板、地板以及门窗构建的合理性,从而为房屋的保温及隔热提供依据。在实际工作项目分析中,需要通过对门窗构造、建筑项目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进行钢铁、铝合金门窗等材料的科学化选择,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理念,充分满足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保型建筑材料的运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环保材料作为建筑中的必然产物,可以提升建筑环境对建筑材料的整体要求,提升人们对升天环境保护的关注理念。同时,在建筑物设计以及材料使用中,需要通过和谐绿色化环境的构建,完善节能型社会建筑的理念,从而为绿色化工程建筑的设计提供支持,满足社会运行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布艳婉.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3):20~21.

[2]邓思丽.建筑装饰节能环保新型材料优势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195~196.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也逐步得到拥护和确立。但是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对于如何正确对建筑进行绿色生态规划还有这许多的疑问,这就需要对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要点进行良好的认识和把握,并妥善使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以居住者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为主要目的,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进行整理和发挥,展现一个高水平、高标准、高绿化的绿色生态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

生态建筑,是指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而绿色生态建筑在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概念,笼统的来说,就是充分利用环境与自然的资源,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保证人的身体健康,确保与建筑相关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绿色生态建筑的最最基本的特征是要保证周边环境的洁净,没有自然灾害的侵袭和虫害的威胁,保证人的基本生活和健康。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建筑物周围要保持一定的绿化度,尽量开辟与保护绿植,种植可以防风、遮荫的数目,改善建筑周围景观的生态平衡。在建筑物的室内要尽量保持空气的流通,并注重对周围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的保护。

建筑过程中及建筑所使用的能量、资源等的消耗要尽可能的控制在最低的程度,将其充分的进行使用,并尽可能采用对环境污染影响小的清洁能源,努力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并满足人们对安全、健康、舒适的需求。

建筑物应采用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房间朝向,保证太阳能源最大范围的与建筑物接触,减少因采暖和制冷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并采用高效保温隔热的构造,并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与通风条件,使建筑物室内的房间设置既满足了人们对保暖和舒适度的要求,也节省了能源的消耗。

将一些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将旧的资源尽可能的按照原有的状态保护好,根据不同建筑情况的需求,进行回收利用。例如钢材、木板、玻璃等,这些资源可以进行再次的利用,使旧的建筑材料在新的建筑方案中发挥新的作用,形成良性的循环。同时,要积极的开发加工建筑废弃材料的新技术,使废弃的建筑也能通过环保的技术进行转换,成为可以继续利用的新能源,这样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并且减少能源的损耗,增强对环境的保护。

由如上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绿色生态建筑的特征是可持续发展,将一切资源尽可能的最大效用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并且保障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保证绿化率和阳光照射率,建设自然、舒适、健康的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绿色生态泛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就是要妥善处理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关系,既要保证居住和周边的空间具有舒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阳光、无噪音的影响,也要保证周围的绿植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下生长。下面根据对绿色生态建筑特征的分析,提出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注重建筑设计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居住者的健康,要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噪音、磁场等对人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采取毒性小的材料,最好是不含毒素的绿色环保材料。例如,在选择墙面涂料的时候要选择无毒或者毒性较小的涂料,地面最好选择瓷砖、硬木等材质来装修,使用的建材选择无甲醇或者甲醇含量较低的,并且减少木制品、地毯、污染涂料、织物等对健康不利的装修材料,防止产生多余的灰尘和毒气。并且,在室内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通风口的设置,将空气在室内形成良好的流动路线,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要注重对室内温度、湿度、辐射、磁场等的设计,墙壁要采用隔音效果好的材料,水管要采用无毒的管道,确保水源的质量。在对室内窗户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阳光照射率的分析,尽量选择最大的阳光覆盖范围。在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的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注重对能源消耗的控制

(1)生产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控制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控制。以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结构建设为前提,尽可能的选择生产中产生污染和能源消耗较少的建筑材料,或者是回收利用价值比较高的建筑材料,例如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钢铁、铝材等,保证建筑的整体是绿色生态的、可持续的。同时,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应尽可能选择本地的材料,这样大大的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

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控制

建筑设计应重点控制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从建筑设计的本身来节省能源,防止污染。例如,房间朝向、屋内结构与布局的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节能设计。在设计墙面、门窗、阳台、围栏等结构的时候,要增强室内的保温隔热的功能,这样能使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并且对建筑的节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3、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清洁资源的利用

比较常见的清洁资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灵活的将这几种能源合理的利用。例如,将屋顶设计成太阳能光电屋顶,或者建造太阳能墙和太阳能光电玻璃,使太阳能转化为建筑本身需要的热能,减少浪费其他有污染的资源。还可以增强风力在建筑中的作用,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产热的设备,使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可供建筑使用的能源。

对回收旧资源的利用

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旧资源,如木料、混凝土、铁、钢材、砖块等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可以重新利用,这样的资源要妥善的进行保管,并且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将这部分资源进行合理的改造,满足新的建筑需求,将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降到最低。同时,可以多应用可再生资源,例如木材、废纸等等,不仅能减低建筑施工中的成本,也能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损害。

注重对建筑寿命的延长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若想增强建筑的可持续性,就要延长建筑的寿命,从根本上增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采用耐久性较好的材料,减少材料的更换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对建筑本身的伤害。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尽量灵活的使用不同的建筑设计来增强建筑的寿命,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在户型的设计上,应采取便于进行二次改造的户型设计,便于住户因个人问题而进行的户型改动,增强建筑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绿色生态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建筑施工的问题,更要思考建筑能源消耗、可持续性和与人互动的舒适度与健康。绿色生态建筑对于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效率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行业内同仁的共同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艳艳 王晶. 试论绿色生态建设设计.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年第2期。

[2]戴婷 施烨.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之我见. 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 年第3期。

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生态建筑 建筑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人、建筑、环境,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 年178 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 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在这一背景下, 生态技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 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 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 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 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 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 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 可以说, 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 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 采用现代科学手段, 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 .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现今注重运用替代能源代替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 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其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 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 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 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 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 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3]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 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 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第一, 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 清洁的空气, 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 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 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 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 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 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 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总的来说, 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 从建筑设计上看, 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 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 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图1.世博会零碳馆(主设计师陈硕):

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除了利用传统的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外,“零碳馆”还将取用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将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房子朝南的墙壁采用的是镂空设计,以后会装上玻璃,自然采光;而房子的北面墙壁则被设计为斜坡状。在坡顶设置可开启的太阳能光电板和热电板,另外还将种上一种名叫景天的半肉质植物,有助于防止冬天室内的热量散失。( 图1.世博会零碳馆)

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 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 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 再现自然, 运用生态技术, 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见图2,3)

图2 新加坡展览塔楼 (网上图片)

. 图3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 (网上图片)

4. 攀枝花市生态建筑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 生态建筑代表了21 世纪的发展方向,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 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攀枝花市这一重工业城市而言,生态建筑的设计探索更为迫切。故本案例为生态技术设计在攀枝花市高层住宅中的运用探索:

4.1对风能的利用:

4.1.1.整体规划方面:

(图4设计案例)

本案地处攀枝花市炳三区,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在规划布局方面采用了南部点式和北部板式住宅组合运用的方式,这样既可以解决在狭窄的进深地段围合性建筑不会对北向的住宅日照采光上影响。同时散点的点式住宅和北向板式形成了一个恨好的引导风向的组合体,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利用风能。

4.1.2.建筑单体方面:

(图5设计案例)

如图5所示:板式的内走廊住宅建筑的室内通风效果不好,本案采用挖取的手法在体量上挖取了大面积的通风“通道“,这些通道或为住宅的挑空阳台,或为公共的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通风走廊,解决了建筑的通风问题。

4.2.对生物能的利用

4.2.1.来自住宅西立面和屋顶的热辐射

攀枝花的西晒和来自屋顶的日照对室内的环境影响很大,本案对西向和屋顶的回应是利用垂直绿化,种植墙面和隔热材料来最大限度的降低西晒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通过植物对热量的吸收和隔热材料的双重效应,最大程度上的降低齐影响。(见图六)

(图6设计案例) (图7设计案例)

4.2.2.来自地面的热辐射

本案图七的车库设计为半地下室,目的是在侧面开窗能够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但是半地下室带来了车库室内地下室集热量上升的影响。为此,车库的屋顶得进行覆土种植处理,以降低对半地下室的影响。本案采用绿化坡地的形式逐步提升覆土厚度,在大型停车库上面的覆土厚度保证达到0.5米以上的覆土厚度,这样能解决半地下室集热的问题。

但客观来讲, 生态建筑在攀枝花市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 “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 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 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三是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 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结语: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用国家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 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 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同时,在建筑领域里,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 提倡应用各种建筑生态技术, 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全球环境品质的推动, 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品质。对于发展中国家, 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 推进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9

【2】冯颂军.《绿色生态建筑――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广东建材2007年08期

【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4

【4】贾衡。《人与建筑环境》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8

【5】(英)布莱恩 爱德华兹译)周玉彭.宋晔皓.《可持续性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6】(西班牙)帕高 阿森西奥(译)侯正华 宋晔皓.《生态建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GB/T 50378-2006,

【8】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S)JGJ/T22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