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骼疏松症状

骨骼疏松症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骨骼疏松症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1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简称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是在1885年被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的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会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高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高平均缩短3-6cm。

(3)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富含松质骨的区域,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由于骨折后必须要卧床,故容易发生肺炎、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心脑血管异常。据国外报道有10-20%的病人在发病第一年内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什么是骨骼?

我们的骨骼除可以为肌肉提供支撑外,还可以保护重要器官免受伤害,同时骨骼是储存钙的场所。这些钙是维持人体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因此,一个健康的骨骼为生命健康提供了保证。

人们也许会认为骨骼是坚硬的、无生命的。但实际上骨骼是有生命的、复杂的组织器官。在人的一生中,老的骨组织不停地被清除,新的骨组织不停地建成并替代被清除的老的骨组织。

35岁之前,骨生成大于骨吸收,骨骼不断地增大、增厚、延长。因此30-35岁之间,骨量大到一生中最高峰。35岁之后,骨的吸收逐渐占上峰,骨量不断减少,吸收大于形成。正是这一点,骨量开始慢慢地下降,妇女在更年期时,骨量开始加速下降,其丢失量远远大于男性。到70岁之后,男性与女性的骨量丢失量又趋于一致。

骨质疏松病因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年龄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等比例的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而致其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病理性骨折。椎体变形、体态变形致“龟背”出现,伴有周身骨骼的疼痛等症状,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晒太阳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2篇

骨质疏松的危害

1 潜伏期人过35岁,骨量丢失开始,骨密度下降,骨骼开始退化,有轻微的腰酸、背胀、乏力感。

2 警示期人到45岁以后,骨量丢失达15%左右,胶原蛋白缺乏达20%以上,这时会发生颈肩痛、腰痛、背痛等症状。

3 高危期骨量丢失高达25%以上,胶原蛋白极度缺乏,骨骼千疮百孔,就像被蚂蚁掏空的树干,极易发生骨折,并伴有全身疼痛、行走艰难、弯腰驼背。

4 致残期骨量丢失达25%时,一旦因骨质疏松骨折,由于胶原蛋白的缺乏,断骨很难连接恢复,导致卧床不起。

骨质疏松与单纯补钙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骨质疏松简单地归咎于体内钙元素的缺乏。的确,钙质的大量流失和缺乏是导致骨质减少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选择各种方式来设法补钙――吃各种各样的钙片、含钙食品等等。

但是,为什么单纯补钙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为什么医生常常要提醒人们及时走出盲目补钙的误区?因为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不是单纯缺钙所致。很多研究骨质疏松的专家都证明:骨骼中胶原蛋白的流失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骨质疏松与胶原蛋白

人的骨骼是由三分之二的钙和三分之一胶原蛋白组成的。两者好比是沙石与水泥的关系。只有人体内的胶原蛋充足,骨骼中的钙才能被牢牢固定住。但是,人在25岁左右时骨骼中的胶原蛋白已开始慢慢流失,到60岁左右时骨骼中的胶原蛋白流失量超过50%。胶原蛋白少了,钙也就没有了可以依附的“住所”,同时补充胶原蛋白和钙,才能更快、更有效地预防改善骨质疏松。

补充胶原蛋白,足量才有效

食物中富含胶原蛋白的是猪蹄、牛筋等,但这两种食物都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不宜多吃。而且,老年人胶原蛋白的需求量很难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满足(60岁老人每天需5克胶原蛋白,相当于每天吃10斤猪蹄),所以想获得充足的胶原蛋白可通过胶原蛋白相关产品补充。

怎样选择优质胶原蛋白

什么样的胶原蛋白才是好的胶原蛋白呢?研究显示,分子量小于3000道尔顿的水解胶原蛋白才是最易吸收、最有效的胶原蛋白。目前,全球最大、最优质的胶原蛋白生产商是法国罗赛洛集团,其生产的胶原蛋白完全符合这一标准,吸收率高达90%。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3篇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疼痛。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就会出现骨痛。骨质疏松症造成的疼痛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疼痛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也会加重。

身高变矮、驼背。身高变矮、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人体脊椎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所以,骨质疏松后脊椎容易受压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造成驼背。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个椎体的高度在2厘米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个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呼吸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症造成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后,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的用药原则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骨吸收抑制剂。此类药物可有效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如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异丙氧黄酮等。第二类是骨形成促进剂。此类药物主要是为了增加骨量,如氟化物、维生素K、甲状旁腺素、雄激素、生长激素等。第三类是骨矿化促进剂。此类药物可促进骨钙沉着,增加骨量,如维生素D与钙剂等。这些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因为男女生理上的区别,所以用药也有所不同。

女性适用的药物:一是雌激素。雌激素是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若女性没有子宫、等方面的病变,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增强骨密度。但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应慎用雌激素。二是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弱雌激素。它不仅对治疗女性更年期症状、推迟和消除更年期不适作用非常明显,而且还具有很好的辅助补钙作用。

男性适用的药物:一是双磷酸盐。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男性患者来说,双磷酸盐是首选药物。长期坚持使用,可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二是降钙素。降钙素不但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减缓骨质流失,还有中枢镇痛作用。所以,骨质疏松症伴有疼痛的男性患者可以选用。但由于降钙素有“逃逸”作用,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变弱,所以,疼痛不适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通常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晒太阳是最简便实惠的办法。一般来说,晒太阳的时间每周累计年轻人40分钟、老年人60分钟就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身上要有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才行。维生素D可以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是骨骼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阳光照射不足,应保证膳食中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肝脏、鱼油等。

钙和维生素D应同时补充。从儿童期就要开始注意补钙,要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同时,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因为钙在体内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

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物。人在35岁以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能够很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最为强壮。35岁以后,骨丢失将逐渐大于骨形成。所以,35岁以前要让骨骼最大限度地储存钙,从而为中年后减缓骨量丢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础。每人一天喝一杯奶(牛奶和酸奶都可以),有助于骨质健康。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4篇

骨质疏松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其主要症状有:疼痛,以腰背部多见;驼背,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骨折,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

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因此,老人跌倒,不能认为没有疼痛就不会发生骨折,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一旦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此时骨破坏大于新骨的生成,骨骼中的矿物质减少,骨骼中的骨小梁变细、变脆或发生断裂从而导致上述症状。此时单纯服用钙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需要综合治疗骨代谢失衡,不仅要促进骨生成,同时也要阻止骨流失,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骨质疏松。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延缓其进程呢?建议老年人做到以下4点:

1.生活有规律,戒烟限酒;

2.不偏食,要摄入足量的含钙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多喝牛奶非常有必要(编者注:牛奶每100毫升含钙约120毫克,一瓶250毫升的牛奶,含钙约300毫克。每天喝2瓶牛奶可补充600毫克,加上每天摄取的食物中含钙约400毫克,一天的钙摄入量可达1000毫克);

3.加强锻炼,平时经常有计划地参加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定,同时要经常晒太阳;

4.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一个人每天需求钙的量是1000毫克,而根据我国饮食习惯,每天摄入钙的量是400毫克,远远低于正常需求,因此可适当地服用补钙药物和维生素D。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5篇

专家提醒:中老年妇女别忘补钙

文/田家英

有很多中年后的女性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心存疑虑:骨头不痛、没有骨折、腰背笔直,怎么会有骨质疏松呢?原来,绝经后的中老年妇女失去了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骨质流失增加,导致骨量丢失或骨质疏松,继而骨骼疼痛、驼背、身高缩短甚至骨折。

没有上述症状不等于没有骨质疏松症。事实是,大多数骨质疏松症妇女没有不适表现,由于其他疾患就诊时,医生建议做骨密度检查而发现的。得不到及时诊治的骨质疏松症,可谓中老年妇女骨骼健康的隐形杀手。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不多,目前医保可报销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二磷酸盐类、降钙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虽然这些都是抗骨吸收药物,但作用机理各异,适应症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到骨质疏松症专科看病。

维生素D和钙剂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血钙水平,是骨质疏松症的辅助治疗药物。况且中老年妇女一般情况下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终身补钙,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身体状况选择一种价廉物美的钙剂是很重要的。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和适当锻炼。如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素也是骨骼所不可缺少的成分。老年人不宜进行高强度、力量性和速度性的活动,而且大多合并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因而,步行和太极拳比较适合老年人。

链接

老年补钙应以食补为主

老年人要坚持喝鲜牛奶,因为牛奶里含钙量较高,晚上应加喝一杯牛奶,这样既能安神又能有效地补钙。此外,选择适当的钙营养剂补充也是十分必要的。实验证明,老年人每日三餐加服6粒珍珠钙胶囊(每餐2粒),可增补700毫克以上的离子钙,对老年抽筋、腰痛、手足乏力、高血压、肩周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服用方便。

女性外阴痒 莫忘查血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医学博士 陆叶

女性朋友经常会有外阴瘙痒,此症可由多种疾病造成,比如外阴白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俗称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这种疾病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豆腐渣样或乳酪样白带,由真菌感染造成,而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约10%的非孕妇女和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并不都会引起症状。只有当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时,念珠菌的繁殖就会引起炎症,一般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激素治疗者。

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或使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经常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因素,使会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容易导致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一般经过正规治疗能很快治愈。如果该病频繁复发或久治不愈,又没有其它的诱因,一定要考虑是否有患糖尿病的可能,应该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查。如果患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只有去除了高血糖这个诱因,才能彻底治愈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消除外阴瘙痒症状。

女人生气易导致身体变化

上海心理咨询室

1、长色斑。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问题。

2、加速脑细胞衰老。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

3、胃溃疡。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中的血液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

4、心肌缺氧。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氧。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6篇

如果把生命比作大树的话,骨骼就像这棵大树的树干,它默默地支撑着人体。有了骨骼,人体才能有一定的外形,维持一定的姿势;不仅如此,骨骼还具有保护作用,比如,头骨可以保护脑,胸骨、肋骨、脊柱等可以保护心脏、肺等内部器官;骨骼还是运动器官,它在肌肉牵动下运动,人体就能做出各种动作。

骨质疏松症被医学界称为“无声杀手”,这是因为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常无症状,等感到腰酸背痛、腰弯驼背、身高变矮时,往往认为人老骨脆是自然规律。所以不是很重视它。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折。发生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老年人约有15%~20%在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存活者中仍有50%以上留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骨折不仅使国家和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而且会导致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糖友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友常见的髋部骨折、腕部骨折及无明显症状的脊椎骨折,绝大多数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身高缩短、O型或X型腿、驼背也较常见。糖友往往只重视糖尿病本身的治疗。忽视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而由骨折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要超过糖尿病本身。

那么糖友特别是老年糖友平时应该如何让防止骨质疏松

1 积极治疗糖尿病。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2 戒烟戒酒控制饮食。过量吸烟、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或茶水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患者还要合理控制饮食,保持均衡营养。还要接受足量的阳光照射,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利于钙的吸收。多吃含钙量高的食品,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豆腐、白菜、油菜等,使日饮食钙摄入量达到1000毫克左右。

菌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成分同肉、奶、蛋的蛋白质成分十分相似,可以保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菌类中含有多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可参与体内糖代谢,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并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还含有微量元素铬,是维持正常葡萄糖耐量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也是与胰岛素配合的因子之一,可促进机体糖代谢的正常进行。

3 积极适量运动。进行陧跑、步行、爬楼梯、打太极拳及其他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防止骨折。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特别注意防止跌倒。

4 配合药物治疗。钙剂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之一,每日应补充元素钙500~1000mg。碳酸钙含元素钙最高,且不增加尿钙排泄。服用钙剂有时可引起便秘,可分次服用。糖友体内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

饮食限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每天的食品低于正常人,导致钙摄入减少;同时大量膳食纤维的摄入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因而钙摄入进一步减少。

日照不足。因疲乏、肥胖或情绪不稳定引起户外活动减少,日照不足。

肥胖。维生素D更多地存储于脂肪组织中,导致血浆中活性维生素D的含量减少。

肾功能不全,导致活性维生素D水平降低。此外还有遗传变异、膳食不当等也会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维生素D不是钙,但它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升高。骨折的几率也比普通人高。

糖友若出现以下症状,要考虑到合并骨质疏松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骨密度:

1 腰背疼痛:呈酸痛、冷痛、钝痛等;

2 骨痛:疼痛部位不一,多发生于背、腰、臀、大腿等部位,可以单发,也可同时出现,或转移到其他部位;

3 抽筋:好发于手臂或小腿:

4 乏力:有站时想坐,坐时想卧的感觉:

5 身材变矮: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法;芍药木瓜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危害性大,正在威胁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4年5月—2009年12月观察治疗14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均摄X线片确诊,选用芍药木瓜汤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3例,男49例,女94例;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

1.2 入选标准 参照WHO骨质疏松症标准(外院骨密度检查结果)及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

1.3 临床表现 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四肢关节疼痛、麻木、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酸痛及周身骨痛,脊柱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或关节变形。X线摄片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质透亮度增加,骨皮质变薄呈线样变或葱皮样改变,髓腔增大,骨小梁变细、稀少或消失。

1.4 治疗方法 以芍药木瓜汤为基础方:白芍、木瓜、首乌、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续断、骨碎补、熟地、淮山药、党参、黄芪、茯苓、蜈蚣。颈肩臂痛为主者加葛根、桑枝;胸背痛者加桔梗;腰背痛者加狗脊、杜仲;腰腿痛者加牛膝。每天1剂水煎服,复查,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之后隔1~2天服1 剂,坚持3~6个月,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复查X线片。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日常生活,骨质疏松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剧烈时病变部位仍感不适,骨质疏松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所选病例完成疗程后,按前述标准判断疗效,143例中,痊愈104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6%,平均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

转贴于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与载荷功能异常,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慢性、系统性骨骼疾病[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以WHO推荐的骨量低于同性别人群骨峰值的两个标准差为标准[2]。尚无骨密度仪的单位,可以用X线片初步诊断骨质疏松,一般常用腰椎,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状骨X线片。并参考年龄、病史、骨折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虽然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在骨量丢失30%~50%时,X线片才能有阳性所见;但其方法直观、经济易行,且基层医院受检测仪器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本组均摄脊柱、骨盆或跟骨X线片检查确诊,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及二磷酸盐等,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费用的关系不易为每个患者所接受。笔者选用芍药木瓜汤加味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本方是根据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的原则选药组方。

中医学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个病名, 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髓藏于骨而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肾气不足,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而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则脆弱无力。肾精的盛衰与骨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3]。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中医的方法补肾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还能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因此骨质疏松者须补肾。方中首乌、骨碎补、续断、熟地、淮山药补肾填精。

脾失健运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虚则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肝为血海,主筋脉,肝血足而筋脉始柔。方中党参、黄芪、茯苓、淮山药健脾益胃、养血和血。

气滞血瘀则是骨质疏松症的促发因素,血瘀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筋骨失于濡养便易疏松脆弱。方中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行气活血化瘀。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明显延缓去势大鼠及SD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4] ,活血化瘀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而且具有类似激素作用,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及其受体水平来防治骨质疏松,续断、丹参还直接参与钙的代谢 [5]。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顽固性老年性疾病,治疗服药要做到持之以恒。该病起病、发展都是个缓慢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因疼痛而就诊,经摄片等而确诊,因此方中重用缓急止痛之白芍(30~40g),加用蜈蚣、全蝎等味辛走窜,通络止痛力猛性雄的虫类药加强止痛,缓解症状,取得患者信任,配合长期坚持用药治疗,是达到疗效的关键。

通过以上诸药配伍,组成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之方剂,以奏治疗骨质疏松之效,取得满意疗效。因此,认为芍药木瓜汤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剂,也突显了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69-170.

2 童培建,肖鲁伟.老年骨折的预防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

3 李跃华,董元龙.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肾虚证型关系的调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6:366.

骨骼疏松症状范文第8篇

一边是全民补钙热潮的久久不退,另一边却是因骨密度低下造成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不断上升,“二十岁的人四十岁的骨头”已不再是笑谈。有专家指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1亿人骨量偏低,约有9000万人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另有统计表明,我国骨关节疾病的门诊量已仅次于感冒,死亡率则仅次于肿瘤。不仅如此,本应在35岁―40岁左右才开始逐渐下降的骨密度,已经明显提前。

10种习惯加速钙流失

在国人防缺钙的意识中,“补”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很多人却没意识到,忽视了钙的吸收率和流失量这两个更重要的环节,就可能造成“越补越缺”的情况。而一些生活习惯也在加速身体内钙的流失。

吃的太咸。人体内的钙是通过与钠相伴从尿中排出的。因此,如果吃盐多,尿钠就排出多,同时尿钙排出量也会增加,身体内的钙丢失也随之增多。

吃肉太多。吃肉太多不仅会造成脂肪超标,还会导致钙流失。在各类食物中,肉是钙含量最低的一类,猪牛羊肉的钙含量在各类食物中算是最低的。此外,吃肉太多还会导致膳食总蛋白质过剩,进而增加尿钙的大量流失。

动的太少。在人体代谢活动中,骨组织的发育需要有一定的力学强度来支撑。当人体的运动量不够时,骨组织会自动降低骨量。但现在,却是越来越多的人以车代步,每天面对电脑,能不动就不动。

晒的不够。每天出入办公室的生活,让人们晒太阳的机会渐渐变少。不少女性更是出门必涂防晒霜、撑起遮阳伞,生怕自己被晒黑。抹防晒霜,打遮阳伞,会阻止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的生成和转化,对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

蹲的太少。下蹲运动和肌肉力量强是预防骨质疏松和减少因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的重要因素。以前人们出行多骑车,现在多坐车;以前妇女常蹲着洗衣洗菜,现在很多家务都不用自己动手做了;以前人们多使用蹲便,现在更多使用坐便。这种慢蹲状态的减少,让身体缺少了相应的锻炼。

吃的太偏。一些女性为了减肥,吃得少且偏食,常以蔬菜和粗纤维食物为主,高蛋白食品摄入不足。低蛋白饮食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还会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和骨量。

粗粮太少。在食物中,谷物是富含钙及维生素D的一类;但现在的饮食习惯中,粗粮和谷物渐渐离开了我们的餐桌,快餐食品越来越受追捧。这些都会让钙摄入受到影响。

爱喝咖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喝浓咖啡的习惯,而且每天喝的量比较多。这也会加速体内钙的流失。有统计表明,每天饮用4杯以上咖啡就会影响钙的吸收;每天消耗300毫克以上的咖啡因,就能加速钙质的流失。

碳酸饮料过多。年轻人最爱碳酸饮料,但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人体骨骼钙的流失。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韦什克等人发现,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发生骨折的危险是不饮用这种饮料的青少年的3倍。他们指出,原因可能在于碳酸饮料中所含磷酸成分影响了骨质沉积,从而对骨骼生长产生了副作用。

喜烟嗜酒。烟酒对骨骼的伤害一直没得到重视。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牛奶喝太多反缺钙

美国卫生署及哈佛医学院曾发表一项报告:食用太多的奶制品与蛋白质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吃肉类和动物性蛋白质多,患骨质疏松的几率越高。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增加钙的排泄,因此如果成年人一天摄入多于1500ml的牛奶,很容易物极必反。

蛋白质与氨基酸是骨有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但高蛋白饮食使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率降低,尿钙排出增多,蛋白质摄入量增加一倍,可使尿钙排出增加50%。多余蛋白质的摄入将增加负钙平衡(当人体内吸收钙小于排泄钙时,称为负钙平衡状态)。

人进入老年,由于体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以及骨钙丢失的加速,吸收的钙不能补偿排泄的钙,体内容易处于负钙平衡状态,这时机体为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就要动用骨库的钙来维持体内的钙平衡。虽然每日动用的骨钙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缓慢持续地动用,终究会使骨钙亏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等病理变化。而长期蛋白质摄入缺乏,也会引起骨基质合成不足,新骨形成落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应进适量蛋白质膳食。

钙质的吸收和磷是相对的,牛奶的钙含量比母乳高出3~4倍,问题是,牛奶中磷的含量太高,影响钙的吸收,而母乳钙含量虽然没有牛奶高,但母乳的磷含量很低,比较起来,喝母乳反而可以吸收到更多钙质。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加工食品,例如泡面等都含有大量的磷,这些食物都会影响钙的吸收率。

人体的蛋白质需要量,1公斤体重只需约0.75克,以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每天只需45克就够了,随便一块肉、一个蛋、一大杯牛奶就可能过量。根据研究,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每天的摄取量约在300~500毫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量为400~500毫克。

四大症状辨识“骨松”

骨骼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组织,在人的一生中,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破骨细胞不断分解旧骨,成骨细胞则不断形成新骨。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青少年,生长过程大于破坏过程,骨骼不断发育,增长增粗。然后两者保持相等速度。进入老年期后,分解速度大于形成速度,骨钙和其他矿物质以及骨基质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直到一定程度方相对停止。骨质疏松引起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改变,骨折危险度增加。

这种由于生理性退变引起的骨质疏松,叫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所引起。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其常见的症状与体征有:

一是骨痛,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常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二是脊柱变形,多在腰背疼痛后出现,导致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可形成身材缩短、驼背。而腰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也会加重腰背疼痛。

三是骨折,这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尤其老年人大部分都存在着视力、平衡力、肌力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容易摔倒,而摔倒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主要外部因素。骨折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四是其他症状,由于患者出现脊柱畸形,可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便秘、腹胀、上腹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此外,患者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易折也不少见。

多处入手强壮骨骼

被喻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乃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想要得到健康,特别是骨骼的健康,这样几点更是不可或缺。人们骨密度的降低与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并不是单纯的“缺钙”那么简单。对于防范骨质疏松,定期补钙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老年人补钙过多反而难以吸收。因此应该从饮食、运动、晒太阳等多方面入手,打响骨骼保卫战。

首先,膳食要合理,在食物中补充钙和维生素D。一般来说,成人应每天饮用250毫升―500毫升牛奶,以保证对基本钙量的补充。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等。奶类制品的含钙量高,且钙磷比例合适,更适合老年人。

其次,运动要足够。骨骼也是“用进废退”的,应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以延缓骨量丢失。快走、慢跑、骑自行车、乒乓球,包括扭秧歌都是很好的运动。下蹲+太极+骑自行车是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简单有效的方法。下蹲是美国运动协会专家公认最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方法;不适合剧烈运动的老人练太极最好,能增强平衡力;自行车是有氧运动之一,最适宜中年人。

最后,每天晒太阳20分钟。晴天保证每天在户外呆20―30分钟,非暴晒季节,光照时间段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为最佳,暴露面尽量多一些。上班族可在周末或放假时尽量多接受光照。晒太阳不能隔着玻璃,在室内时应拉开窗帘、打开窗户。

人到中年后,补钙的同时要注意不吸烟,少饮酒,饮用咖啡、碳酸饮料等要适量。有条件的可定期检测骨密度。如果知道峰值骨量,以后每1―2年测1次。女性绝经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老年人、育龄妇女、青少年等钙需求量较大的特殊人群,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适量使用补钙产品。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