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从所周知,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护理不当,或是护士的技能和人文素养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本文在总结继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我院急诊科于2009年10月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规范化管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2护理纠纷的原因

1.2.1护理人员因素主要包括:①责任心不强,接诊、分诊概念不清,服务意识淡漠或语言表达欠佳,工作无头绪、无重心而导致分诊混乱。②院前急救意识淡漠,毫无准备而草率出诊;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或是出诊缓慢;未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在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③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急救技能;抢救物品或急救药品不齐备;缺乏应变能力。④人文素养不够,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重视不够,或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履行告知义务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抢救病人时手脚忙乱,或是毫无头绪和重心,甚至必要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尚未实施;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或欠规范。

1.2.2病人及其家属因素主要包括:①病人及其家属在突如其来的急症情况下措手无策,感到恐惧、惊慌失措而致使心理障碍。②因突发的疾病以及经济上的困扰而急躁或对他人感到十分不满。③健康教育不够,患者及家属缺乏应有的健康知识,对医务人员出言不逊或缺乏应有尊重。④对疾病的诊治和护理不配合。

1.3护理纠纷评定标准

根据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结果自行拟订评估标准,并分为3级。Ⅰ级:一般矛盾,经护士本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后即可化解;Ⅱ级:矛盾突出需经科室领导或护士长亲自协调才能解决,而事后双方均能谅解;Ⅲ级:矛盾尖锐需通过医院领导协调才能解决。

1.4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1.4.1护士方面就护士本身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同时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抢救护理措施。②加强护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1],在急救治疗的同时,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③强化院前急救意识,接听呼救电话须认真仔细,同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详细记录呼救电话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目前的情况以及院前的急救过程,出车路线及其到达的大概时间,同时需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其注意事项,并将电话记录存档备案。④呼救电话一到,急诊科立即召集急救人员即刻到位,并检查抢救设备、器材和药品是否齐备、到位,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做到万无一失;平时对上述物品及药品必须做到四固定(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随时清点、补充、交接、记录。⑤牢固专业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并运用卫生经济学的理念服务于社会,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急救过程中不做、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注意沟通技巧及方法,实行保护性治疗及护理,不扬病人隐私;及时、准确而规范的做好各种记录,包括诊断、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实施情况的记录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⑦强化急诊科管理和制度建设,更新院前急救理念,加强对救护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提高急救能力[2]。⑧实施医学继续教育:制订护士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或进行急救演练;培养急诊科护士的爱岗、敬业精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以崭新的姿态服务、服从于当代急救工作。

1.4.2病人及其家属方面主要包括:①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以及社会急救理念与功能,积极普及急救知识,使民众初步掌握一般急救技能,当发现急危病人或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能正确、及时地进行自救、互救[2]。②针对病人的疾病及其病情,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年龄、社会背景,有的放矢给他们讲述该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介绍该疾病有关的治疗、护理知识及其恢复的过程,同时有必要告知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所需的大概时间和经费。③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感化病人及其家属,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直接感受到高超的护理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圆满地完成治疗、护理计划。

2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的比较: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共接收急诊病人368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152例次,Ⅱ级54例次,Ⅲ级27例次。2009年10月~2010年9月接收急诊病人396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32例次,Ⅱ级18例次,Ⅲ级9例次。经x2检验,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护理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时期,传统的护理教学多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及为患者提供满意护理的方法为主,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以及法律维权意识也越来越高。如何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新时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避免和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渐成为临床护理教学中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对目前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加以探讨,进而提出防范措施。

一、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

(一)带教老师方面

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带教老师多由各医院的骨干护士担任,由于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加上部分带教老师教学经验和带教意识的缺乏,使其常常在教学过程中顾此失彼,无法根据护生的个体情况予以指导,从而为护理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护理学生方面

1.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患者缺乏耐心和宽容,与病人的沟通方式简单、生硬,说话不注意技巧,忽视患者的身心感受,对护理、治疗、观察病情落实的不到位,造成患者情绪上的不满,引起矛盾。

2.防范意识淡薄,忽视患者隐私和安全意识。在临床实践中缺乏防范意识,常不注意场合谈论与治疗无关的话题;或者在做某些特殊的护理操作时,如为患者导尿、灌肠、搽洗身体时,未采取保护措施或因操作不顺利,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

3.责任心不强,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处置、执行医嘱及进行各种治疗前后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未按护理要求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相应的措施;未按护理常规为患者更换吸氧管、引流瓶等;对重病患者的生活护理不到位、敷衍应付,部分护理工作由家属替代完成;未能认真填写输液巡视卡,等等。

4.专业技能不熟练,业务素质欠缺。护生由于缺乏临床护理经验,业务技术不过关,如静脉注射未能一针见血或插胃管、导尿管未能一次成功,加重患者的痛苦,而引发纠纷;工作经验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实际操作技能较差,不能熟练使用呼吸机、吸引器、除颤仪等医疗器械,导致患者产生了不信任或不合作的态度。

(三)病患方面

现代医学的高知识性和高专业性,导致患者普遍对医学临床诊断的复杂性、医生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当前医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等状况认识不足,而医学设备的发展和某些医学领域的突破,又使患者对医疗效果往往有着过高的期望。因此,一旦医疗过程出现并发症、后遗症及药物的副作用,甚至治疗失败时,患者就会将责任归咎为医护人员,最后发生纠纷。

二、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一)重视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名合格的护理带教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护理技能,能帮助护生分析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技巧和方法;还要熟知一定的法律知识,来约束和规范自身和护生的护理行为,进而在教学活动中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和预防纠纷的发生。

(二)改善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生需加强个人服务意识,重视沟通技巧,及时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认真说明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介绍配合临床护理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等,从而有效减少护理纠纷。

(三)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

护理常规及规章制度是长期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确保护理质量及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认真执行医嘱,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掌握并熟悉患者的病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四)加强法制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缺陷 因素分析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4-02

2013年1月-12月我院产科住院总数4256人次,其中分娩量3912人次。配置护理人员51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16人,护士30人。2013年发生护理缺陷2起。现将我院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缺陷因素及防范措施浅析如下:

1 产科护理存在缺陷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未严格按护理制度和规定执行,操作部规范。包括未严密观察产程,未细致观察病情变化、未及时详细记录病情、在产前产后出血或母婴有异常先兆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导致治疗延迟病情加重。若未重视孕妇的自觉症状,对胎心监测不按医嘱规定执行,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现象未早期发现而胎死宫内的现象发生。

1.2 护理人员法律、法制观念不强。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完善和网络的普及,医疗科技的进步及公众对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提高,患者及家属不断增强了维权意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法制法规,加强法律意识,临床护理人员若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制观念淡薄,对潜在的医疗隐患问题忽略或视而不见,进而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1.3 专科护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业务技术水平。产科护理工作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专科性较强,对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观察及处理,稍有疏忽均会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1.4 未严格执行医嘱。包括未严格执行医嘱,漏执行医嘱及在非抢救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如为促进早产儿胎肺成熟,需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医嘱未及时执行,可导致部分新生儿出生时还未应用,易造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发生,甚至发生新生儿死亡。

1.5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①护理记录不规范:临床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尤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是对医生、护士、医院公正评价的客观事实依据。②记录不准确:部分护理人员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对检查应付了事,将未行观察的护理内容,未实施的护理措施,未及时评价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③记录缺乏:护理记录表格在产科病历中需填写的内容较多,非操作性护理未详细记录或护理记录不真实,如告知性、健康宣教性护理措施未记录,病程记录与前后护理记录不符,护理人员实事求是的慎独精神缺乏,个别护士提前写交班报告及病情记录,使护理记录失去意义。④病历管理意识缺乏:在病历书写过程中到病房处置,在需要复印病历或患者结账时将病历交给患者或其家属导致病历私自复印致纠纷的发生。

1.6 护患间有效沟通缺乏。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与孕产妇及家属缺乏一定的沟通方法和技巧,生硬、简单应付回答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造成家属不满,同时未及时采取有效心理、人文关怀对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焦虑、疼痛、恐惧进行疏导,引起其不满而发生投诉事件。

2 防范措施分析

2.1 强化产科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及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规章等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使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安全意识,将护理工作制度落实。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安全知识,医院、科室、个人经常性地进行学习,熟知内容,对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时刻用国家法律和部门规章进行约束规范,防犯于未然。

2.2 加强医嘱执行力度。对药物的性质、剂量、用法和配伍禁忌需充分掌握,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仔细核对后再执行,坚决不执行非抢救情况下的口头医嘱,每日医嘱查对,每周医嘱大查对。

2.3 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修养。就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就护理人员因产科病房的工作压力而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管理者需有充分的认识,以积极主动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自觉维护,适当安排休息和工作时间,实行弹性排班制,避免护理人员出现疲劳上岗;注重护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指导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压力进行科学调节,使护士以轻松心态、严谨态度应对日常护理工作。

2.4 加强专科护理人员培养。组织护理人员对上级医院学习参观,掌握新的技术和经验,开展综合护理急救模拟训练和专科教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分析,探讨护理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防风险意识深入人心,将护理缺陷防范工作当作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使护士对产妇微小的病情变化进行可预见性的观察和护理。

2.5 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就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的教育需在护理人员培训工作中加强,严格做好以下环节:①用“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指导,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利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护理人员真正对自身服务水平进行体验,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持续改进,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关爱生命、真诚、讲究语言交流艺术。②在护理工作中对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护理体贴精心,对产程的进展按规范严格细心观察。③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抗挫折的能力。

2.6 护理文件规范化书写的管理。要准确、及时、客观、真实、完整的书写护理文件,护理记录单要与医师记录的内容保持一致,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应采用专业术语进行护理记录的书写,避免使用模糊和主观的词语,如精神可、阴道流血不多或血压无变化等,需就阴道流血的具体量和血压的具体数值进行书写,做到字符、数字精确,避免隐匿、修改、销毁病例,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 护理安全隐患

1.1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意识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够,护士长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护理资源。

1.2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专业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慎独”精神,对儿科用药特点掌握不全面,主动巡视差,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3护患沟通因素

儿科面对的病人大多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加之陪护多,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家长主动有效沟通,甚至有时对家长的提问,表现不耐烦,回答问题语气生硬,做各项治疗、护理未履行告知义务,出现护患纠纷。

1.4家庭因素

一方面患儿绝大多数是独生之女,家长对他们平时过于溺爱,小儿患病家长常有内疚、焦虑的心理,住院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护士就应当伺候他们,对护士的要求值高,要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用药后病情很快好转,花费低,住院时间短;另一方面陪护及探视人员多,难于管理,易造成患儿院内感染,家长出现不满情绪,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招到家长训斥、谩骂,发生护理纠纷。

2 防范措施

2.1管理方面

2.1.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习ㄍ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懂法、守法;组织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培养高尚医德,认真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程。 2.1.2科内建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工作职责、计划、考核目标,检查科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

2.1.3护士长对急救物品、药物应做好“五定”管理,充分利用护理资源,做好弹性排班,保证病人多时护士多,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2.2护理人员方面

2.2.1更新护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培养其“慎独”精神,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护士年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专科疾病护理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儿科用药等,通过培训使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专科技术水平提高,熟练掌握儿科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与医生配合密切。

2.2.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病人做到“八掌握”,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仔细,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2.3护患沟通方面

2.3.1护士面对的不仅是病人,更重要的要面对家属,首先提出先服务家属在服务病人。[2]儿科病人陪护多,家长频繁更换,这就对护士提出更高要求,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心情,对所提问题以真诚的态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耐心解释,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3.2护士和蔼友好的微笑,亲切轻柔的抚摸,都能给患儿带来心灵上的慰籍,使患儿感到安全与舒适。[3]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

2.4家庭方面

患儿入院护士应热情接待,安排床位,查看患儿病情,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完成治疗和护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针对一些家长缺乏疾病知识,没有安全感,采取不同的健康指导,如:疾病知识、检查的目的、饮食指导、如何护理患儿、如何配合护士的治疗及护理、安全防护知识等,使家长消除不安心理建立信任感,积极配合护士的工作。

3 结论

儿科护士要做好护理安全的防范工作,首先要提高护理质量,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心爱护患儿。其次,要加强病房管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治疗、修养环境,做到病人及家长满意。

【参考文献】

[1]尹慧贞.临床护理安全的相关分析及管理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第3期.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1.1护理人员缺少专业技能:要想保证目前骨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能够从根本上引导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其基础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水平将会对护理工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骨科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一个科室,很多护理人员因为工作时间相对较短,无法掌握系统的护理技术,缺乏临床经验、难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判断,从而很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操作行为,无法提供较为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

1.2缺乏责任意识:骨科护理工作量相对较大、任务较多,所以,护理人员在长时间的乏味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工作积极性较低的现象。还因为频繁加班、大量夜班都让护理人员出现身心疲惫的现象,容易缺乏积极性。任何不到位的护理工作都可能让患者出现消极的情绪,诱发较多的医患矛盾。

1.3管理制度有待提升:骨科护理制度缺乏科学性要求也是导致目前护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的主要原因,管理部门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导致很多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进一步诱发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人员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导致护理工作中漏洞百出。

1.4管理工作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中因为质量监督不到位、日常管理工作难以实施、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质量管理意识弱等问题导致护理工作水平相对较低,这些因素也为目前的骨科护理工作带来较多的安全隐患。

1.5设备不够完善: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病房都存在医疗设备或者器械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地面未设置防滑地板、病房未设置护栏、电源设备或者电源线老化、心电监护仪、养疗机过于老化,都可能对护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1.6患者自身因素:很多骨科患者疾病的突发性相对较高,所以,他们承受的心理冲突相对较大。并在受伤之后出现程度不同的波动,很多患者还存在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也有部分患者因为心理因素而对护理人员进行打骂、拒绝治疗的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其疾病的治疗无法顺利进行。

2提升骨科护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2.1做好骨科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医院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并组织有关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对其培训效果进行检验,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医院还要制定出较为完善的考核评审制度,并监督护理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护理水平。

2.2对相关制度加以完善:对于目前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医院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对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规定、实施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保证对患者的病理进行正确书写等。骨科护理质量的监控工作重点分布在不同的操作中,例如手术前准备、输液输血、急救措施等。有关部门还要对相关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并开展相应的质量评比工作,定期进行大小检查,对于检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正。

2.3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医院需要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对于各种医疗卫生事故的实际处理能力,并引导他们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来约束自身行为,进行自我保护。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6篇

1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的不安全因素

(1)高危风险评估能力差。因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护理队伍组成不稳定,新入职护理人员相对较年轻,由于经验不足,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老年骨科患者中潜在或已存在内科疾病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缺乏预见性评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多发伤、复合伤或病情变化较快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更具有特殊性,颈椎手术后容易发生呼吸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腰间盘突出老年骨科患者因视力减退或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而容易跌倒等。这类可能发生风险或意外的老年骨科患者,对护理人员预见性和评估能力要求更高,而多数护理人员因理论知识缺乏,只机械地执行医嘱,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2)责任心不强。临床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落实核心制度;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不到位、不细致,对病房的巡视工作不到位,仅留于形式,导致未能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如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差,骨科手术出血多,术后体温容易发生波动,护理人员如观察病情不到位,患者可因高温而容易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提醒主治医生采取相应措施,严重时可危及老年患者生命。(3)业务水平缺陷。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专业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导致他们的临床护理工作缺乏预见性,而老年骨科患者原发疾病迥异,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如在护理老年骨科患者时,不能对不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在致命并发症发生时,护理人员措手不及,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4)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对于因意外损伤而入院的老年骨科患者,患者及家属情绪往往比较激动、急躁,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服务态度不好,不能合理、耐心地给予相应解释,会导致护患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如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糖尿病而造成手术伤口愈合延误导致家属不满时,护理人员应依据专业知识,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高血糖容易造成伤口延迟愈合、严重时可造成感染而危及生命的情况,避免因误会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5)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由于法律知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防护措施,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潜在的隐患。病房护士流动性大,其护理专业素质也存在较大差距。当患者较多,加之病情复杂时,部分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未能按要求严格护理、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未能严于职守。

1.2引起跌倒的外部因素

(1)环境因素。因老年骨科患者多为外伤入院治疗,此类患者多行动不便,病房内拐杖、助行器等障碍物较多,患者夜间均留有陪人,因陪人床摆放不规范,造成病室内通道狭小、拥挤;床头呼叫器故障而不能及时与护士沟通;保洁员清洁地面时地面湿滑,未能及时放置警示牌;以上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跌倒或滑倒。(2)药物性因素。腰麻、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的患者,由于神经阻滞,其肢体疼痛消失,自行下床时因肢体感觉弱且无力而造成跌倒。部分老年患者也可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跌倒,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而晕倒。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或突然改变发生低血压。使用抗心律失常、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或任何对平衡造成影响的药物都会引起跌倒。(3)骨科辅助支具使用情况。如轮椅、助行器、拐杖都是老年骨科患者辅助步行的主要工具,若支具维护不当,如拐杖底部防滑垫损坏、丢失、拐杖支架连接松动,致其性能存在问题但未及时发现,可使患者失去平衡导致跌倒。(4)其他因素。老年骨科患者多数长期卧床,因患侧肢体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自主运动,卧床通常超过2周,突然起坐,可因出现眩晕导致跌倒。

1.3引起跌倒的自身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是引起跌倒的主要因素之一;身穿病服过长、过大,鞋子大小不合脚或鞋底不防滑;老年骨科患者关节多僵硬,或因外伤或闭合性骨折而不能正常坐立,活动受限时,起床时会因突然改变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晕而跌倒。

1.4引起坠床的因素

老年患者发生坠床通常与纠正失衡的能力降低等有关。老年骨科患者由于多为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制,加之因惧怕疼痛而翻身困难,如翻身时幅度较大或远处取物,都会加大坠床的风险。

1.5引起烫伤的因素

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较差,其感觉也较迟钝,进行如微波治疗、红外线照射或使用热水袋等理疗时,如时间、温度长或功率偏大,均可引起烫伤。

1.6引起误吸的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由于神经反射性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不协调,而造成吞咽障碍。进食时易发生呛咳,因误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也有老年患者服药而误食药品的锡纸包装,据统计每年因误吸、误食窒息死亡占死亡患者总人数的1.3%。

1.7引起压疮的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并伴有其他疾病,不能自主活动,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缺乏营养摄入或营养吸收不佳时,导致患者身体状况不如正常人,加之老年患者反应迟钝,感知度减弱,护理人员如不及时帮助其翻身,即可导致压疮的发生。

2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重视护理人员专科培训

根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医院护理部应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分层、理论、操作的培训及考核,从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科室每月针对老年骨科患者,以护理安全为核心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质量考核,与绩效考核挂钩,从而使护理人员从意识上给予重视,积极主动学习,确保护理质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关爱每一位患者”,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打下坚固的基础。

2.2全面评估风险因素

从医院的设施、环境、患者精神状态、病情、家属及陪护人员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筛选安全隐患发生率较高的老年骨科患者,建立高危风险评估登记,班班交接,重点监护,加强对陪护人员及家属风险因素的告知力度。

2.3制定风险防护措施

(1)运动障碍患者。老年骨科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步态不稳而行走困难,此类老年患者必须。

24h看护。根据患者实际情

况增加床栏,防止坠床。(2)智力障碍患者。针对智力障碍的老年患者,详细登记高危风险评估表,并建立老年患者走失评估表。针对神志不清的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2.4完善应急预案

完善压疮高危评估、跌倒、坠床、走失等应急预案,外出患者做好相关记录。

2.5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成员(责任护士)—小组长(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护士长)的三级质控管理,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意识上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6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工作时,因老年骨科患者的理解、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健康宣教质量要求较高,宣教后须确认宣教效果。加强患者及家属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安全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跌倒相关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系统有组织、有目标、有实施计划的一项评价性教育活动,可以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向所有护士、老年骨科高危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及指导训练方法,使其从意识上重视跌倒预防。重点对护士、护工、保洁、患者及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风险防范措施,并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

2.7加强法律意识及专业知识培训考核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定期进行提问考核。加强护理人员骨科专科知识、技能培训,包括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科内患者安全应急预案、护理常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及原则,使其掌握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专科操作技术,提高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的识别能力,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

3结语

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于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安全[3]。老年骨科患者突发事件较多,做好护理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给予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关心,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质量安全,让患者和家属满意[4-5]。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合理排班,完善日常工作分配,护士长需不定期抽查并指导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并指导纠正。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安全管理计划及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方案、成立科室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强调专科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培训,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入院宣教及安全教育质量,科室全员参与质控管理,加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思维,并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服务。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大大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护理人员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促进了老年骨科高危患者早期康复,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增高。

作者:龙卓毓 单位:西安凤城医院

参考文献:

[1]王鹰.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4,20(8):324-325.

[2]郭庆玲.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12):18.

[3]贺云.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7,26(12):43-44.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7篇

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因此,护理安全管理应贯穿医疗护理的全过程,并列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减少和杜绝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1 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管理因素 主要指管理制度、护理常规不完善,护理管理者对护理服务流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及时发现,缺乏有效的报告、监测、评价系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员缺编,不重视业务技术培训,对病人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未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启动各项应急预案。

1.2护理人员个体因素

1.2.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护理人员忽视医疗护理活动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如紧急抢救的同时没有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告知义务,病人一旦出现异常,容易导致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引起护患纠纷发生。

1.2.2护理人员技术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及开展,护理工作也变得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有些护士缺乏应急急救能力,从而延误病人的治疗及抢救时机。

1.2.3护患沟通不到位 部分护士忽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导致患者不满引发护患纠纷。

1.2.4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不规范

护理记录中存在问题有: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楚、涂改,病情描述简单,不能体现专科疾病特点以及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缺乏连续性。一旦发生纠纷,拿不出真实可靠的证据,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1.3患者个人因素 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状况、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危险性。患者能否与医护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疾病治疗,对患者本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1.4护理设备因素 仪器设备不健全或不处于良好状态,都是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1.5环境物品因素 如危重、昏迷、幼儿患者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地面过滑导致跌倒,热水袋温度过高致烫伤,感染性病人与非感染性病人同住一室,造成院内感染。

2 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对策

2.1强化法律知识教育,提高护士安全意识 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避免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要求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工作责任心及自我保护意识。

2.2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改革,根据不同时间及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

2.3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 护理记录是护理服务过程的文字记录,也是发生护理纠纷时的重要法律文件。因此,要求护理文件记录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文件书写标准,组织护理安全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素质及专业水平 有计划地组织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确保护理安全。鼓励与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2.5积极有效沟通,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建立护患沟通制度,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多与患者进行信息沟通、意见沟通、情感沟通。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建立护患之间良好、诚实的互信关系。鼓励患者与家属参与医疗护理安全活动,为患者与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使其依从性增加,减少其违医行为,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2.6确定监控重点和薄弱点,规范护理行为、制度安全操作流程 护理管理者针对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和优化各项护理工作流程,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组织护士观摩各项工作流程示范,指导年轻护士掌握各项工作流程,切实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操作。确定护理监控重点,健全各项护理风险的应急预案,制定不良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及逐级上报程序。

2.7强化医院感染管理 护士在临床承担着大量对病人的治疗和照顾性工作,与病人接触密切、连续、广泛,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关系密切。组织护士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意识。平时护理工作中加强手的卫生,做到规范洗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病人知识缺乏护理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ICU 护患纠纷 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49-02

医院ICU肩负着全院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工作繁重。其护理工作中存在专业性强、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技术要求高、器械设备多等因素,存在很大的纠纷风险[1]。随着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日趋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医疗护理工作已成为高风险行业[2]。现将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护士方面原因

1.1 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专业知识匮乏、仪器设备使用不熟练。ICU是抢救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要求所有的操作都必须熟练、准确、快速,所有相关抢救设备均需熟练使用。一些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缺乏,碰到急需抢救及一般生命体征较差的患者时往往因护理操作缓慢或不熟练而引起护患纠纷。

1.2 护士沟通技能差,与医生、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够。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前,与医生缺乏沟通,导致医护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不一致。一旦出现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家属往往不能理解,导致纠纷。有的护士在交代病情或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缺乏技巧,使用刺激性语言、批评性语言、过多的专业性词语,引起沟通困难甚至患者反感,导致护患纠纷。

1.3 护士交班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ICU患者病情危重,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繁杂,护士交班不仔细易出现治疗、护理措施未执行或晚执行,导致护患纠纷。护理记录是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的真实反映。有缺陷的护理记录,尤其是抢救后出现的涂改、漏记、回忆性记录或与医生的病程记录不一致的现象,可使家属对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产生怀疑,而引起护患纠纷,并得不到法律保护。

1.4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导致工作出现失误。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ICU护士是产生心理压力的高发人群[3]。过度的心理压力导致护士态度冷漠、言语生硬、缺乏同情心、护理措施不到位,甚至对一些抢救效果欠佳的病人产生倦怠、懒惰情绪,出现影响医疗护理秩序和情绪的负面影响[2],引起护患纠纷。

2 患者及家属方面原因

2.1 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程序及方法的不了解。ICU患者经常会进行一些侵入性或高费用的医疗护理操作,患者及家属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会有些不配合或抵触情绪,有的甚至有过激行为,引发纠纷。

2.2 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的不良发泄。ICU患者病情危重,病人及家属都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安慰和交流,得到关于病情及预后的更多消息。但他们对言语刺激或病情恶化的承受能力较弱,往往将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引起护患纠纷。

2.3 患者及家属对预后及医疗护理期望过高。患者及家属都希望有一个好的预后。当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时,往往不能接受,容易将失去亲人的痛苦、对医疗费用高等抱怨等发泄到医护身上。尤其当医疗护理工作有瑕疵时,如医嘱执行不及时,抢救技术不熟练等都会导致护患纠纷。

3 对策

3.1 加强ICU护士培训。ICU护士尽量选择经验丰富,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加强护理技能,专业知识、沟通能力方面的培训。排班时注意新老搭配,做好传、帮、带。护理管理者做好整个科室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预见性,具有良好的应急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配合医生近进行抢救工作。

3.2 设计制定专用的护理记录单,监测项目齐全,功能先进。护士在完成监测、治疗、护理等措施后,在床边完成全部记录内容,省时便捷。使护士省出更多时间观察、救治、护理患者[4]。使用交接班登记本,将未完成护理操作,特殊交代事情落实到笔头,防止遗忘。

3.3 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注重护士心理压力的缓解与释放,使护士能以稳定的情绪、高昂的工作热情、文明的言语、微笑的面容面对患者。

3.4 应用护理人文关怀,注意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并及时给予满足。不能满足的给予合理的解释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将护患纠纷消弭于无形。护理人文关怀的准则是:方便关爱无死角,尊重人格无例外,心理沟通无距离,处置诊疗无遗憾[5]。

4 体会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法律法规的出台,我们针对ICU护患纠纷的高发因素,将安全管理思路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有效规范护理行为,保证ICU工作质量。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取得他们对我们的理解、信任、配合,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荣.安全文化在防范ICU护理隐患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16):124-125

[2] 刘明,楚娜莎.慎独在ICU护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医学.2009,15(27):124-124

[3] 彭玉兰,杨柳枝,吴玉兰.ICU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1,No.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