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必备知识点

护理必备知识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人,对照组50人,两组同学一般资料及上学期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取内科护理学教材中的消化系统作为授课内容,两组内科护理教师为同一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即遵循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在讲授每一个疾病之前先引入1~2个典型案例,案例是从医院、网络等途径获得,并与其他资深教师讨论确认无误后方可引入,案例问题尽量以开放式为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第二,带着案例引入的问题开始具体内容的讲述,内容讲述严格按照三步护理程序执行即进行综合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后根据首优原则实施护理措施。第三,每6~7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案例问题,比如经过分析患者所患什么疾病、哪些信息可以辅助诊断、可从哪些方面展开评估、可提出哪些护理问题、该如何实施具体护理措施等,讨论之后每组选派组长就所提问题给予回答,组长回答完后组内成员可补充,最后由老师统一纠错并就问题进行整体归纳总结,尤其是要强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整体护理过程。

1.3效果评价

单元测试:消化系统内容结束后两组同时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题目分基础测试(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案例分析两部分,测试后分别对两个班级基础测试得分和案例分析得分进行比较。问卷调查:在充分查阅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两组同学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在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99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单元测试成绩比较

2.2两组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2篇

职业生涯规划是美国著名的职业辅导教育家帕森1908年首次提出的[1]。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未来发展的主客观进行分析、判断和测定,确定自我的视野奋斗目标,并制订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护理专业学生(护生)上岗前打基础,实现理论知识与向实践转化的必要过程。实习生活的开始,就意味着护理生涯的序幕已经拉开,实习的成败对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客观的评价自我、认真地完善自我、让自己的护理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塑造一个优越的岗位角色,应准确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1 职业生涯的认识 在一名护生即将决定进入护理工作前,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项艰辛的,高风险的职业。很多护生刚刚进入临床工作时充满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热情容易被平凡和琐碎的工作、严格的制度,尤其是为复杂的医患人际关系所影响,往往不能持续很久,这样会影响护理人才的发展。护生的岗前培训中首先使护生对护理职业生涯有充分了解,才会在进入护理工作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未来各种不如意具有一定免疫力,更好地承受来自工作中的压力。

1.2 职业心理的转变 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应该在心理上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转变。包括工作、学习方法的改变,乃至包括素质、心理、责任等多方面的转变。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够因学会一点东西而沾沾自喜,而应该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具备一个合格医护人员的素质,有意识地使自己早日实现这种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1.3 职业环境的适应 护生离开校园从事医院临床实习,校园的环境相对较单纯,而社会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时不仅是自身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生活的场所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人际接触的范围扩大,环境由此而变得复杂,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盲目、胆怯的心态。这时应该多和环境里的人交往,带教老师是交往的主要对象和与患者建立治疗性关系,与其他医护人员建立团队协作关系的最好桥梁,所以首先要学会与带教老师沟通,并主动去学习环境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以积极的态度消除这种陌生感。

2 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

2.1 热爱自己的事业 热爱自己的事业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事业成功的源泉和原动力[2]。作为一名医学生,不管是自愿还是某种原因,只要选择了护士这一职业,就要自觉担当起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为之终生奋斗。

2.2 虚心求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对于实习生必不可少。要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上的知识拓展到身边的病例上,求学的对象不仅是带教老师和其他医护人员,还应包括患者,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身体的症状方面将会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3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实的工作态度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地结合,它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是一类非常神圣的学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错误,将带给患者无法挽回的损失,作为学生绝不能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对任何一项护理操作都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绝不能擅自操作。

2.4 勇于吃苦的精神 医务工作是艰辛的,危重患者的抢救、大手术、值班等通常会通宵达旦,有时学生的劳动付出甚至会比教员多,要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充分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

3 合理解决好几个问题

3.1 正确把握实习护士的双重身份 “实习护士”即实习生加护士。在教员眼里实习护士是一名学生,而在患者眼里实习护士又是一名护士。怎样处理这种双重身份,是实习护士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应当放在首位,在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的同时,可以主动和带教老师探讨教学模式,以便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同时要适应在患者眼中“护士”的角色,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言行要对患者负责。

3.2 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护理工作是一门崇高的事业,是一门艺术,但护理工作也是琐碎的,她是由无数个重复而又细致的操作组成的,而这些操作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爱的表达。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对护理工作有着很好的憧憬,有很好的抱负,可当真正面对临床工作,容易被平凡而又琐碎的护理操作对护理工作打消其主观能动性。所以,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的前提,心理才不会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以平和的心面对自己选择的职业。

3.3 加强护士必备能力的学习 实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学生到护士的转变,这种转变中包括对护士必备能力的学习,而且贯穿于整个实习的始终。初入临床存在着技能与知识整体运用能力较弱,易忽视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不稳定,沟通交流能力欠佳等诸多问题。而护士应必备的能力包括技术操作能力、观察力、应急力、人际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3],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勤于操练,在实际工作中去总结、积累。最好建立一本《实习手册》,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便于知识点更加牢固的掌握,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护生职业生涯培训中,准确的把握以上要点,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断的总结、完善自我,塑造一个优秀的职业角色,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会更好的投入护理工作,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蒋玉琼.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国护理管理,2005,5(1):54.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课内容选自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基础护理技术》第二章第一节。此教材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以及必要的护理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佳的服务。

《入院病人的护理》主要是介绍病人入院的程序和入病区的初步护理工作,这是临床护士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次课在整本教材学习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基于本次课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大纲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入院病人护理的内容。

(2)比较一般病人和急诊病人入院护理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完成麻醉床、暂空床的铺设。

(2)能恰当地对病人进行入院介绍和健康教育。

3.思想目标

学会关心体贴病人,热情负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临床工作的需要,确立本次课的重点是入院病人护理工作内容。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护理内容,但在掌握工作程序安排上还有所不足,故学习的难点是护理工作开展的顺序。另一难点是学生在掌握铺备用床的基础上,学会麻醉床、暂空床的铺设并能弄清三者的区别。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的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因而,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师应让学生从机械地“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本次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角色扮演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思考评价法、总结反思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1.门诊、急诊护理工作内容是什么?通过门诊治疗后须住院的病人,我们又如何护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备用床的目的是什么?(准备迎接新病人)。如果新病人现在来了,我们又要铺哪种床呢?(引入新课,认定目标)。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角色扮演,生动有趣(25分钟)。

1.由学生扮演病人和护士,模拟病人入院护理工作程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请学生在观看时注意护士的工作内容和符合护士礼仪的言行举止。

2.先由学生根据表演分组讨论,总结护理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补充,并请学生结合临床实际安排合理的工作程序。

(三)创设情景,继续深入(15分钟)。

前面讲的是一般病人入院的护理工作,若是一急诊病人,入院的护理常规又有哪些内容?教师用多媒体先提供一个急诊病人入院的病例,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学习的急诊室的护理工作,采用比较法学习一般病人和急诊病人入院护理的区别。教师最后请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完成列表比较。

(四)自我探究,完成操作(40分钟)。

1.先由学生运用讨论的方式列表比较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三种床的不同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在各种情况下正确选择床铺的类型。教师创设各种情景,举例提问:现一病人去做B超检查,护士应铺哪种床?

2.学生已掌握备用床的铺法,因此先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备用床基础上改为暂空床、麻醉床,由学生总结三者在形态上的区别,并演示整个操作。

3.由浅入深,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完整地完成暂空床和麻醉床的铺设?学生自荐一位代表完整地演示暂空床和麻醉床的铺法,演示完请学生发言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加深理解。

4.为加强学生的印象,再次示教暂空床、麻醉床的铺法,强调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最后小结本次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印象。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加强理论复习和操作练习。理论复习结合练习册进行,对于操作技能要求做到课堂看,课后练,善归纳,善总结。

(六)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4篇

1 《用药护理》是适应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当今护理工作正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并进一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模式。护理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处于疾病边缘的人以及健康的人[1]。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用药护理》除传授药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外,并注重了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形成的培养,而药理学则侧重于药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1.1 课程设计理念不同

《用药护理》课程设计理念与护理程序保持一致,充分考虑如何按照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来设计,使《用药护理》的教学活动能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开展,从而将《用药护理》与护理程序与有机结合起来。《药理学》则是按照药物的临床应用思路进行设计,讲究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

1.2 课程内容的编排不同

1.2.1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用药护理》的课程内容以护理程序为主线,按照护理程序的模式,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编排,强调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途径。《药理学》则是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编排,强调药物的临床应用,缺乏高职特色,常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型,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繁多[2]。

1.2.2 课程内容特征

《用药护理》课程内容凸显高职护理专业特色,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突出《用药护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有效运用《用药护理》知识为病人提供服务;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药理学》课程内容则相对缺乏护理职业特色,药理知识存在医疗化现象,缺乏护理用药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等与临床护理岗位用药所需的相关知识,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与临床护理岗位用药的实践技能相脱节。

2 《用药护理》是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2.1 适应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是主体,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学习为被动接受。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探索、发现、协作解决问题等为主的探究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用药护理课程构建的是“必需、够用、实用”知识体系,呈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适用性,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药理学》则注重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呈现重药物的用途轻药物的应用、重药物的理论知识轻药物的观察等与护理岗位不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2.2 适应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药理学》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学科意识,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常忽视对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药物疗效观察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护能力的培养,出现与临床护理用药联系较少的现象[3]。《用药护理》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按照整体护理的思维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进行,将护理程序与用药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以护理程序为主线,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讲述用药护理的基本知识。

《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强调了课程的基础性和桥梁作用。《用药护理》则能正确处理好药理知识与护理专业的关系,体现药理知识点具有专业的特点。因此,《药理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授课方式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而《用药护理》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处方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药理学》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药理知识医疗化现象,实践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动物实验为基础,旨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缺少与临床护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实践技能操作训练。而《用药护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了临床用药护理技能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尽早熟悉临床用药护理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安全而合理的用药意识、规范而严谨的工作作风、细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了在正确给药、用药监护、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等与临床护理岗位密切相关的用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用药护理》作为一门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能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打下基础,使之不断提高护理水平。《用药护理》是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是培养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护理的概念、任务和目标[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5-10.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护理学》是我校护理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专门为护理专业学生编写的、理论性很强的关于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课程。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无论在理论体系还是在临床实践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短短一学期18周内(我校为64学时,其中包括实践课程4学时)学习并且熟练记忆中医学知识,是非常困难的。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一无所知的具体情况,该如何组织教学,帮助同学们尽快了解和掌握相关中医学理论知识呢?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

要上好一门课,授课教师首先对所教内容要做到了如指掌,其次要对所用教材内容进行正确处理。具体来说,就是事先做好授课计划,分配好每节课所上内容,确定各章节的具体授课时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等,以及所需穿插的临床案例,以此来保证,达到自己的授课目的,最大限度地完成授课目标。那么,在授课时如何具体实行呢?笔者认为,需尽量做到以下三点。

(一)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

简单来说,当我们在授课时必须要明确自己在说什么,清楚教学流程,不能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否则学生就会不知所云,听得云里雾里,上课听得再认真也难有收获。那如何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呢,那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熟练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知识深度、广度的基础上,进行授课。同时,在授课时可通过反复强调的方式来突出重难点。只有掌握了重难点,才能把握中医学知识的主要脉络和精髓,进一步学好中医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自学能力,并为系统理解中医学理论实质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具体该如何实际授课呢,可通过板书分析、多媒体播放回放等方式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授。特别是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采用分割法,将难点分步骤一点点地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对难点进行各个击破,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二)权衡轻重,删繁就简

在授课时,牢记只需要对教材中重要内容,或重、难点的内容讲深讲透,在授课时间上对重难点知识的讲授给予充分保证,用多样化的手段如结合示意图、投影、形象演示、多媒体教学及临床示教等给予强化,使学生不仅能正确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且对之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一言带过或简单介绍,或让学生自学。对于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就更要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删减,放下“不讲不放心”的顾虑,需知受课程内容和教学学时所限,要想教学效果好,授课内容必须既要有轻重,又要详略得当,这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反复考虑教材的深度及广度

对于中医学内容的学习、掌握需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所谓广度、深度不仅是指全面的中医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们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即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换言之,光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中医学知识的,必须学会举一反三,将中医学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相联系来学习。自我分析和自学能力是医学生今后走上临床一线所必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在面对形形的病人、各种各样的疾病时才不会束手无策、慌里慌张,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在授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自学能力,教会他们如何用丰富而宝贵的中医学知识造福全人类,解除人类的病痛折磨。

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运用

(一)临床实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中医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它来源于日常生活而后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一门医学理论体系,在授课时,可用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举例,如阴阳学说,可用四季变化来举例,既形象生动,又能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形式授课

先概念后内容是教材编写的惯常模式,但如果照此顺序授课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对此,可转化教学形式,采取课堂提问、多媒体演示、案例讲授、讨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三)教授记忆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医知识的记忆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死记硬背往往很快就忘记,在授课时,可以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法,如汤头、方药歌诀、经络穴位歌等。

三、对教学形式的调整改良

(一)巧举例子

众所周知,中医学理论体系比较抽象,对我校非中医专业的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在学习时就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对此,在授课时应尽可能地用日常用语来阐述,以便于学生理解。如阴阳依存理论,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课件以黑白坐标轴的方式表示阴阳的消长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更加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阴阳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结合临床实例教学

中医内科学有许多病名比较难以理解,在授课时可以换成熟知的西医病名,以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如在讲解八纲辨证等中医辨证方法时,可采用案例法。具体来说就是将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中医病名用西医病名(如疾病的前中后末期)相对应来讲解,这和学生们所熟悉的西医知识更契合,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并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案例教学法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十分重要。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是理论授课和实验室观察、解剖标本(由于标本的缺乏,解剖标本机会较少),而对于如何学以致用,有效联系临床知识,以临床应用促进同学对基础理论的分析和把握则十分欠缺,为此,笔者尝试将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环节引入解剖理论的学习,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笔者以我院护理系的3个普专护理班和2个涉外护理班为研究对象,在解剖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发现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课程结束后,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发放问卷305份,收回305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其学习医学的兴趣,促进了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对将来从事临床护理有了一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80%以上学生在与他人的医学知识交流中感受到了自信与尊严感的提升,认为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89.2%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法表达了自己的建议如希望增加案例教学法的数量,多使用视频教学,多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交流等。

当然,虽然笔者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笔者提出以下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1.有没有必要在解剖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对于解剖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这一点笔者持高度赞赏态度。笔者也查阅了不少教材版本,许多人体解剖学教材包括自编或国家级教材在多年前或现在都有明确的人体解剖学案例版的教材。说明与笔者持相同观点者不在少数。且笔者教学实践也印证了必要性。

2.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何在?

2.1优点

2.1.1传统教学法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常是被动学习,而案例教学法则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1.2增强医、护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对案例情景的描述,使医、护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救死扶伤需要的扎实基本功,而不是滥竽充数、一知半解。

2.1.3增加实用感、自豪感。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会认为一旦进了医学院校成为其中一员,就应该对疾病有尽快的了解和认识、掌握,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联系临床,会有莫大的实用感、自豪感。

2.1.4培养医、护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探索及研判精神,案例教学会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

2.1.5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分小组为合作单位完成,需要分工协作,团结互助,荣辱与共。通过磨合,势必为将来适应临床、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1.6不盲目割裂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让学生领悟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知识、能力积累的过程,既要前后联系,也要发散思维,而不是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应付考试,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受益终身。

2.1.7通过对照试验表明,实验组(采取案例教学)无论在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中成绩都优于对照组(采用一般教学)。[2]

2.2存在的问题

2.2.1受限于老师尤其是学生的临床知识的不完善和欠缺,案例来自实践,老师临床知识的不完善和欠缺会导致剑走偏锋,而学生的临床知识的不完善和欠缺会导致其思维的局限性和畏难情绪。

2.2.2受限于案例的选择性。典型案例本来就不是很多,加之案例的呈现必须要有相对应的科目、章、节的内容与之互相呼应,否则定位不当,案例不能配合教学需要,就很有可能事倍功半,也就是说,该科目、章节、内容是否适合案例教学,与之比较哪种教学方式占优,以及案例占比多少,这些都是必备的前提条件。

2.2.3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尚不成熟,不然全国早就推广开来,也就是说并非广泛适用。在面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时,如果所有章节都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3]。

2.2.4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分配是个令人头痛的事情。它需要老师、同学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在解剖教学中因为案例教学占时太多,势必影响其它基础课的学习,同时也影响同学在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

3.建议

案例教学法在解剖学课程中的应用还是初级阶段,所以如何把案例较好地融入到解剖教学当中,这是一个有意义、有争议的事情;如何控制数量和质量,这需要老师在应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建议同行间应该多切磋、多交流,不怕困难,努力创造适当的氛围和有利的条件,有效地整合资源,使教师能从容开展案例教学,而学生能较早地培养临床思维,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华,周小兰,宋梅等.《浅谈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及实施》.《卫生职业教育》[J],2011,29(16):59-60

[2]李绍兰.案例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08,(28):102-103

[3]李新枝,杨琴,林森等.《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的体会》.《基础医学教育》[J.2011,13(11) :979

作者简介:

鲁峻峰:(1972-),男,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便利取样的原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住院的社区长期卧床患者。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②患者或家属思维正常, 能进行语言沟通。

本组42例患者, 其中男19例, 女23例, 年龄39~94岁, 平均年龄68岁。脑出血9例, 脑梗死后遗症18例, 脑萎缩5例, 阿尔茨海默病2例, 晚期肿瘤1例, 年老体弱及其他疾病5例, 老年外伤性骨折2例。压疮发生部位以骶尾部多见, 其次为髂嵴、足跟、肩胛部、膝关节、枕部、耳廓;20例入组时为首次发病卧床, 22例为入组时已长期卧床;长期卧床者有17例已发生2处以上压疮, 最多1例17处压疮, 平均4处, II度31处, III度16处, 难以分期11处, 最大面积25 cm×21 cm。

压疮的评估(测量和分期):测量表面最宽、最长处, 纵向为长, 横向为宽。深度的测量:把1根无菌棉签或探针放入伤口最深处, 去掉皮肤外面的部分在厘米尺上测量的长度就是伤口深度[4]。压疮的分期:按照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2007年更新分期[5], 由原来的I~IV期压疮增加了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和难以分期的压疮。

1. 2 方法

1. 2. 1 个体化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 为了保证个体化教育内容的一致性、规范性, 压疮护理教育护士经过统一培训, 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示教室, 运用幻灯、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形式, 通过面对面的指导教育患者及家属压疮护理基本知识。授课时间包括:每次理论讲解20 min左右, 实践指导20 min左右, 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教育指导时间总共为5~6 h/例。教育内容:①理论部分包括压疮的危害性、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识别、定时翻身减压的意义与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压疮的主要临床表现, 知道长期卧床发生压疮的危害性与可预防性, 重点使患者及家属能识别、处理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②实践指导包括各期压疮的图片、模型人、预防压疮的各种用具, 创面处理的各种用具, 简单创面处理的操作示范。具体地示范、指导患者及家属选择正确的用具, 学会正确安置患者及家属的, 正确处理患者的简单创面, 正确使用便盆、尿壶等用具, 教会使用气垫床、翻身三角垫和脚圈等。教育指导后发放压疮护理知识教育手册, 便于患者及家属复习和巩固知识点。责任护士结合日常照护, 及时评估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

1. 2. 2 建立个体化教育目标及管理方案 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操作程序,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包含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态度、行为(KAP), 先对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方面的知识进行评估, 找出薄弱点与日常不正确的行为, 有针对性的建立指导计划和教育目标, 每次实施教育前评估患者及家属上次教育目标达到程度, 教育护士每天检查、督促患者及家属落实压疮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和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落实措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及时调整教育计划, 直至达到理想教育目标。出院前评估患者的照护方案, 居家康复环境, 压疮预防必备物品准备情况等。

1. 2. 3 随访 患者出院前, 建立访视登记本, 包括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基础疾病、皮肤情况。患者出院后, 3 d内护士电话随访1次, 评估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环境改变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2周后电话随访第2次, 1个月后家庭访视或电话随访1次, 以后每个月护士电话随访1次, 每次时间15~20 min, 询问患者及家属照护方案实施情况, 目前存在问题, 及时调整方案, 给予指导和帮助。

1. 3 评价方法 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包括患者家庭情况、疾病基本情况、活动能力、压疮评分等条目。问卷包括3个维度:知识维度(K)、态度维度(A)、行为维度(P), 分别为卧床患者及家属对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压疮防治的态度及日常护理行为, 题型均为选择题。压疮防护相关知识以知识维度(K)表达;评分标准:完全不知道1分, 稍有了解2分, 基本了解3分, 完全了解4分。患者及家属对学习压疮防护知识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态度以态度维度(A)表达;评分标准:不愿意1分、无所谓2分、愿意3分、非常愿意4分。日常护理行为以行为维度(P)表达;评分标准:从不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总是4分。将各维度得分相加后转化成百分值, 60分为及格, 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及家属KAP状况越好。在正式调查前利用专家组评定该问卷的内容效度(CVI), 从医院压疮管理小组、护理管理队伍、临床专科护士中抽取5人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定。同时进行问卷重测信度的检测, 抽取10例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进行预实验, 测得值为0.819。问卷调查分别在入院后第2天、出院后1个月进行, 在院时调查由教育者发放问卷, 解释填写方法, 患者及家属自行填写, 出院后调查上门回访时患者及家属自行填写或者电话随访护士逐条解释时填写。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个体化教育指导对提高患者及家属压疮防护KAP有积极作用, 入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患者及家属KAP比较见表1。本研究在实施时经过充分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接受能力、目前最需掌握的知识和护理技巧、教育依从性, 可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 患者的KAP发生明显提高, 显示了个体化教育对提高压疮防护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积极作用。

2. 2 压疮发生情况 8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亡, 死亡时新发生II度压疮3例。3例分别在3个月、5个月、7个月时失访, 失访时发生II度压疮1例。其余31例患者发生I度压疮9例, II度压疮3例。3例难以分期压疮创面减小, 5例III度压疮创面减小, 9例II度压疮愈合。

3 讨论

3. 1 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压疮的发生与护理者的知识有较大关系[5]。由于在家里护理者对压疮的认识不足及知识缺乏, 导致在护理患者时对翻身、创面护理、皮肤护理等重视不够, 常常敷衍了事[6]。压疮的预防指南在护理中很少应用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7]。因此, 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指导教育是预防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形成最重要的措施。

护理必备知识点范文第8篇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就是使学生具备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工作的经验,使学生走出学校就能投入岗位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型转变;使教学组织形式向在专业化理实一体教室和实习医院进行的转变;使教师向综合能力强的行为引导型转变,使教学手段向“网络化、现代化”转变。

2条件保障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设定教学任务,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从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师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整合创新,从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实施中应具备的条件如下。第一,教材内容的修订。现行的教材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编写,无法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求。结合学生的现状,行业专家的意见,本课程组经过研究编写了新的课程标准,将本课程划为模块,21个护理项目和62个工作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每个工作任务,达到学习知识点的目标。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备硬件。本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教学设备、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合二为一。第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理实结合运用自如的教材分析能力及引导和总结能力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必不可少的条件。不仅要求教师为“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综合素质。于是学校选派了专业教师进修学习,充实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进行医院顶岗锻炼;参加国家级及省级的技能竞赛,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使教学与临床接轨,教师能胜任本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3实施过程

实施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3.1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基础,课程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教材以任务为驱动,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将理论融入到操作中,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参考材料。

3.2教学过程的设计

以任务十七:静脉输液法为例,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划分小组: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3~4人为一小组,课前根据学习目标开班会,明确学习任务,由教师带领到附属医院见习,见习时间一般为课余时间。通过见习,各小组讨论综合、教师指导得出最终的工作任务。第二,任务实施:学生通过见习对工作任务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在学校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在仿真静脉输液仪器上操作,亲身体会临床操作过程。第三,理论讲解及示教:教师运用多媒体讲解静脉输液的理论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教师示教静脉输液操作。第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教师巡回指导。第五,完成任务的评价:当堂进行课程测评,教师指定某一位学生按教师讲述和演示的操作顺序操作。完成后由当时在场观看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

3.3积极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力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建设一支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培养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形成理实一体化课堂引导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4教学效果的评价

根据专业特点制订了“334评价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上,由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比例为3︰3︰4。考核一方面能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

4主要成效

我校从2011年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不连贯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中实现了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学生在省级及国家级的护理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学生就业形势见好。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所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这两年,我们也进行了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中专护生实习时能很快地学会临床带教老师教授的技能操作,许多学生在医院实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毕业生遍布山西省的大大小小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养老院等,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有效地提高了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能力,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5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