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中国制造业物流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物流难上议事日程
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影响制造业盈利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供应商管理、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市场准入、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等,哪一个似乎都比物流重要,因此,现阶段物流还很难成为制造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重要话题。真正像海尔这样高层重视物流的公司还凤毛麟角,制造业还需要提高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2007年9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直接点燃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火种”,从此,中国制造业物流发展被提到国家层面。
物流外包“说”比“做”容易
物流外包是能让制造业和物流业都感到兴奋的口号,制造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业,能增加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这令物流业兴奋;制造业将物流业外包给物流业,制造业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这令制造业兴奋。制造商对外包的好处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制造商在物流外包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定,物流外包困难重重。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调查表明,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比例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5%以下,自营物流仍是主流。
供应链难协同
大家都知道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组成了供应链,供应链应该协同。在多数情况下,目前中国的供应链由制造商主宰,制造商过分强调博弈,较少考虑“双赢”或“多赢”,因此,供应链难以协同。目前形成的供应链关系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这不利于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制造商一味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获得运输、仓储等服务,由于客观上目前中国是“制造强,物流弱”,处于弱势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只能被动地降低报价以获得这些业务,导致运输价格、仓储价格不断走低,但同时供应链成本可能越来越高,并且供应链的合作与协同关系没有建立。为了更好地发展制造业物流,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供应链网络和产业集群将是主要三大变化。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制造业信息化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业界所关心的问题。
服务型为主
制造业信息化的需求来自制造业发展本身,20世纪后期经济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变化就是“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目前在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生产已占到服务领域总额的50%以上,欧盟达到52.3%,日本超过了54%。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向中后期推进的阶段。20余年来,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是以提高企业TQCSE为目标,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制造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中也不乏涉及“S(服务)”的内容,但并未从形成一种新的产业业态来考虑。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2008年11月26~28日,国家科技部召开了现代制造服务业专题工作研讨会,到底如何来发展这种业态?特别是信息化如何来加速其发展,目前尚在探索之中。
为此,需要考察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内涵,由此分析其对信息化的需求,进而讨论信息化如何加速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一般认为,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指围绕现代制造业的生产过程的各种业务,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现代”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这是区别于传统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特征之一,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没有信息化无法实现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也无法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
为适应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必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着力发展。
趋于协同平台
为促进服务型制造,需要根据企业的类型不同进行信息化的推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过去以集成为核心的企业内部信息化进一步向以协同为核心的企业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拓展,其核心是利用信息网络,特别是Internet,跨越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的空间差距,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过程协同、资源共享,对企业开展异地协同的设计、生产、网上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加速实现产品商务协同、产品设计协同、产品生产协同、供应链协同、物流配送协同、产品服务协同等。其中,支持协同的两种基本模式:协同产品商务和应用服务提供商应该得到大力发展。
CPC使用Internet技术把产品设计、分析、制造、采购、销售、现场服务连成一个全球网络,使得在地理上分布的个体能够在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承担不同角色、使用不同工具,协作地完成产品的开发、生产、服务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ASP模式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特别的意义,避免搞大而全的信息化,减少投资,降低信息化风险,同时与大型企业获得同样的信息化支撑。
形成供应链网络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战略下,如何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制造服务业融合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现代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新兴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制造服务业是企业为企业所提供的中间服务。众所周知,传统供应链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称之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造成产业链全库存加大、库存与物流成本加大。
以企业为核心供应链信息系统已经得到应用,但这种单核的供应链系统仍然难以有效解决“牛鞭效应”。例如,我国汽车零配件用于储存、装卸和搬运的时间大于90%,我国的物流成本高于欧美5%;医药制造业物流费用为30%~40%,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仅为3%~5%;我国IT制造业物流成本占20%左右,而美国仅为13%。
因此,在推进服务型制造时,单核的供应链系统必然发展为多核的集群式供应链网络。集群式供应链是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之间的耦合。从而,不但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多条平行的、单链式供应链,同时还有跨链企业关联、竞争和协同。它是供应链适应纵向企业相互分工协作、横向相互交叉的而形成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企业间/供应链间采购、制造、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与传统的以某个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相比较,具有大规模、高效益,节约资源、快速敏捷等优势,因此集成供应链,可更为有效地减少 “牛鞭效应” 。
集群式供应链业态是制造服务业的主要业态之一,信息化是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加速形成这种业态的不可或缺支撑环境。
面向产业集群
在发展方向上,要将重心从面向单个企业的信息化向面向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发展。产业集群包括区域集群、行业(产业)集群、社会集群多种形态,不但有同一产业的一批企业,更有与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还可能包括多种产业。信息化的形态表现为从相对单一的信息系统发展为信息化服务平台,从强调无缝集成发展到松耦合的协同,典型的是CPC服务平台,ASP服务平台、集群供应链服务平台。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投入产出表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2.0004
制造业和服务业关联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2015年5月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提出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制造,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依托信息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湖北是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2014年,湖北省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为38 992.3亿元,居全国第八位。同时,湖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优势突出,2014年软件业务收入709亿元,软件产业总值占全国的2.32%,居中部第一,且发展势头迅猛。当前,受国内市场需求下滑和产业竞争加剧的影响,汽车、船舶、钢铁等湖北省重点优势行业重点产业增速放缓。湖北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异常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产业发展乏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调整艰巨,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等诸多问题。因此,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优势,通过信息化、电子化等方式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产品技术水平,对于湖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信息服务业的需求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看,产业关联发展的规律和重要性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其中,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联互动关系引起了学者们较多的关注,研究表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关联互动关系,一方面,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了较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专业,吸纳了从制造业分离出的劳动力,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率,促进了制造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又通过需求效应拉动服务业的增长[1-2]。Markusen认为,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具有天然的互补关系,服务业在知识学习上的专有投资可以被制造业所利用,从而降低了制造业的学习成本;而劳动分工的细化,使生产业与制造业不断分离,从而促进生产业的快速发展[3]。陈宪和黄建锋通过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指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互补关系[4]。高觉民和李晓慧的研究发现生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并据此提出应运用互动机理确立产业结构转型战略[5]。周大鹏与余典范、张亚军都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应当努力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的产业升级效应[6-7]。尽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得到了众多经验研究的证实,但从中国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程度尚存在T多差异。吕铁通过测算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指标,发现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联互动在东部、中部、西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8]。
在“互联网+”时代和传统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下,信息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细分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发展日益凸显。Dana和Daniela认为,以信息服务业为典型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满足了制造业的最终需求,对产业绩效、产业价值链和集群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9]。植草益、潘云鹤等都提出伴随产业边界的模糊所产生的产业融合趋势,制造业将在信息通讯等产业的带动下形成新一轮发展[10-11]。徐盈之、孙剑对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融合是提升制造业绩效的新的切入点[12]。赵玉林、汪芳定量分析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联关系后认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两者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度,提出通过产业融合带动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建议[13]。
上述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对服务业及其细分产业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发展规律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讨,但从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操作层面来看,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地细化研究。一是产业的细化研究,现有研究较多地是对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联研究,但对于服务业中细分产业,比如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而信息服务业在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这说明现有研究的针对性和侧重性有待完善。二是区域的细化,中国区域广阔,各地区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省级区域层次上研究产业关联对于区域政策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区别于现有文献,首先选取了服务业中的细分产业信息服务业作为研究重点,探讨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这有利于更加具体深入地剖析各细分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其次,利用湖北省省级区域2002-2012年间的投入产出表以及相应年份的延长表,全面测算并比较了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产业之间关联变化的特征,并把湖北省的这种产业关联效应和全国水平相比,这有利于准确把握湖北省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细分产业之间产业关联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水平,对有效推动湖北省的产业关联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在研究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方面,大多数的研究基于计量分析方法,但这一方法缺乏稳健性,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建立的模型和选取的指标存在差异往往会导致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同时,计量分析方法也无法细分产业关联效应。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作为产业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在分析产业关联上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一方面其分析框架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在分解产业关联的各种效应方面也有着计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从整体趋势上看,湖北省重点产业相关部门中,除仪器仪表业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消耗呈下降态势。但从02、05、07年关联程度看,通用与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设备制造业以及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化学产品部门对信息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关联系数,保持与信息服务业的高关联性。湖北省拥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等多家金属冶炼企业,以及东风公司、武昌造船厂等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但金属冶炼、交通运输对信息服务部门完全消耗系数未能突破0.005,即万元产值完全消耗信息技术服务部门产品和服务约50元,但同时也表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信息服务业的关联程度,提高生产和产品的信息化水平,从而降低产业生产成本、能耗,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
2.后向关联变动趋势。交通运输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等支柱a业细分部门,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对其完全消耗系数的时间变化趋势见图2。
由图2可看出,信息服务业对纺织业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在2007年至2012年有所减弱外,与其它行业关联效应都有明显提升。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效应较2007年水平分别增长4.84倍、4.69倍与2.03倍,近年来湖北省信息服务业自身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与扩大,间接和直接增加了对其他产业的需求,有效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信息服务业交通运输设备、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消耗相对较少,但是后向关联系数在2007年至2012年间依旧分别上升了37.5%、 4.3%,纺织业则小幅下降。总体上看,除纺织业外,信息服务业与各产业的后向关联都相继在2005年或2007年开始增长,信息服务业需求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继续扩大信息服务业规模将有助于带动端拉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需求,对金属原材料等产业也将有显著的间接拉动作用。
四、湖北省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波及效应分析
各产业生产活动发生技术经济联系,发生相互影响的关联作用,即产业的波及效果。在此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别测度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生产活动的影响和受其他部门生产活动的影响。
(一)影响力效应分析
影响力系数计算结果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普遍在1以上,即制造业对湖北省经济的整体拉动能力高于平均水平。在制造业中,化学产品的影响力最大,即每增加一单位的最终需求,对各部门平均需求拉动为1.17141,对经济产生了较强的推动作用。而设备制造部门虽然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高于本省平均水平,但是和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细微差距。
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影响力系数为0.8389,虽然较05、07年有所上升,但是仍低于2002年水平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信息技术服务部门是高技术人才较为集中的部门,也是材料、计算机、电子商务、物理等多学科融合的部门,对材料、通信电子设备等高技术部门有较强的辐射和推动作用。从影响力系数看,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影响力还未完全挖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间的供需合作,满足不同部门的多样化的需求。
(二)感应力效应分析
感应度系数表征的是当其他产业最终需求发生变化时所受到的影响的程度。感应度计算结果见表4。
感应度是当其他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在需求方面受到的感应程度,因此感应度系数高的部门多见于基础性产业。从结果看,信息技术服务部门感应度系数由2002年的1.25下降到2012年的0.49,说明信息服务业由强辐射型产业发展成为中间产品供应减少的下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求变化对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发展影响较小。从2012年全国水平看,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同样为弱制约型产业。说明目前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产品还未能作为中间投入给予其他产业足够的支持。
湖北省拥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软件信息是重点培育的十大新兴领域之一,可能的原因是信息技术服务部门产品具有高创新性,但是知识成果的转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该着力培养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以加快对制造业整体信息化程度的提升。
在制造业部门中,金属冶炼压延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达到4.08719。但是长期以来,原材料部门出现了重化工业产能、轻环境保护的现象,导致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亟待产业的转型升级,由此才能科学发挥金属冶炼压延部门的拉动作用。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优势,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过程的应用,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完成企业资源的绿色转型,保障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交叉效应分析
将影响力-感应度系数以1为边界值,划分为4个象限。作出湖北省2012年制造业各部门和信息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值分布情况图,如下图3。
从图中看,信息服务业位于第三象限,即辐射力、制约力都比较弱,需要从供给和需求端加快其发展。
当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时,此时为强辐射力、强制约力部门,有成为支柱产业的潜质,从2012年数据看,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废品废料、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在此区域,以重工业为主,与湖北省重工业大省的情况相仿。
食品与烟草加工是唯一一个辐射力、制约力均低于平均水平的部门,在发达国家,食品加工值占国家工业总值的10%~18%,是最大的产出部门之一,由于食品深加工和安全性要求,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发挥湖北农业大省的优势,从提升加工技术着手,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增加与信息服务业的技术经济联系。
总体看来,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均有待提高,距离成为有竞争力和拉动力的产业部门还有差距。制造业是拉升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湖北省制造业部门完备,有较好的比较优势,但与制造业发达地区还有差距,产品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需要逐步增强与信息技术服务部门的产业关联程度,不断扩大制造业智能制造的规模,以适应经济新形势,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可持续高效发展的最终目标。
五、结 语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制造。依托信息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北作为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湖北省各年度投入产出数据对湖北省制造业细分行业与信息服务业间的关联程度及波及效果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总体上看,湖北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存在关联互动发展的特征。这一研究结果与现有研究关于制造业与生产业共生互动发展的结论相一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时间趋势看,制造业各部门在三个时间段内呈连续或波动下降趋势,2012年,除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外,湖北省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P联程度依旧低于同时期全国水平。在波及结构方面,制造业及信息服务业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均有待提高,与成为有竞争力和拉动力的产业部门的目标还有差距。在与其他制造业发达省份比较,本文还发现专用设备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保持了较高的关联程度。
本研究的区域政策含义在于,鉴于湖北省制造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今后应加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合作,对带动作用强的通信、专用设备等设备制造部门应予以优先发展。需要尽快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增强产业关联,促使第二、三产业交叉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Park S H, Chan K S. A cross-country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internat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J]. World Development, 1989,17(2):199-212.
[2]Coffey W J, Bailly A S. Producer servic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An exploratory analysis[J]. Growth and Change, 1991,22(4):95-117.
[3]Markusen J R.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79(1):85-95.
[4]陈 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65-71.
[5]高觉民,李晓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51-160.
[6]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J]. 世界经济研究,2013(9):17-22,48,87.
[7]余典范,干春晖,郑若谷.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5-15.
[8]吕 铁.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来自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7(2):59-64.
[9]Daria Ciriaci, Daniela Palma,Structural change and blurred sectoral boundaries: assessing the extent to which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satisfy manufacturing final demand in Western countrie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2016,28(1):55-77.
[10]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 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
[11]潘云鹤.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J]. 新华文摘,2009(2):112-114.
[12]徐盈之,孙 剑.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7):56-66.
[13]赵玉林,汪 芳.基于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的湖北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4):80-84.
[14]“十五”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J].信息化纵横,2008(14):44.
[15]任 宇.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智能制造的比较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5(2):68-76.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Linkage-development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of Hubei Province
LI Lan-lan, ZHAO Yu-lin
(School of Economics,WUT,Wuhan 430070,Hubei,China)
【关键词】服务 运营 管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331-01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活动中一个共同的趋势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人们把对物质产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生活质量上,这就给金融、保险、公用事业、健康、教育、娱乐等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深入研究并发展与服务经济紧密相关的运营管理理论,用其指导电力企业服务运营管理实践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分别对服务运营管理的定义、分类、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服务运营管理的定义
在经济学中,“服务”这个行业往往不是通过“是什么”,而是通过“不是什么”来定义的。在历史上,经济学论文中曾经将那些不属于“产品生产”的一切经济活动定义为“服务生产”。所谓“产品生产”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也就是那些属于第一产业的行业,比如农业、林业、渔业和矿业。其实,服务和产品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关于二者的区别,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概括。一般认为服务和物质产品的区别包括以下这些:
1、服务是无形的,而物质产品是有形的。
2、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
3、服务要求提供者与客户之间拥有更紧密的关系。
4、服务是不能储藏的。
以上这些特点使得电力企业服务运营管理更具有挑战性,同时也要求管理者拥有与传统管理实践不同的思路。
另外,我们也需要给电力企业“运营”下一个定义。传统的教科书将“运营”定义为“转换流程”,也就是将“输人”转换为“输出”的过程,也就是说,将人、原材料、技术等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服务或者产品的过程就是“运营”。
总的来说,服务运营管理的定义是很广泛的,它不仅包括服务性企业的运营管理,也包括其他任何组织中所存在的服务运营。产品的科技含量越高,其所有生产经营中的服务性活动,例如展示、配送、维护保养、使用指导、培训、安装等,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这些制造性企业不仅从服务性活动中获利,而且也通过这些高品质的服务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服务运营管理的分类
服务运营有一种著名的分类方法,叫做客户联系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根据客户联系的重要性来为服务行业分类。高联系程度的行业,或者称作“纯服务”行业,包括医院、饭店和那些需要客户在场才能提供服务的行业。在企业内部,高联系水平部门和低联系水平部门应该分类管理。例如,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加强联系可以同时提高服务水平的部门,包括导购部门,而非联系部门包括隔离程度比较高的内勤部门,都应该包括在高联系部门中。反过来说,那些极端麻烦的客户因此会降低低联系服务业的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一些减少联系的方式,比如采用预约系统;或者干脆采用无需与客户直接联系的方式,例如电话自动应答系统。
另一种将服务运营进行分类的方式是施米诺在1986年提出的服务流程矩阵。施米诺根据两个不同的方面来区分服务行业:联系和个性化的程度高低,以及劳动力集中程度的高低。这种方法中一共有4个类别,分别是服务工厂、服务商店、大规模服务、专业服务。其中“服务工厂”同时具有较低的联系和个性化程度,以及较低的劳动力集中程度。“专业服务”,例如律师、咨询师,将高度个性化的服务和很高的劳动强度结合在一起。最后是“大规模服务”,例如零售和批发,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比例高于服务工厂,但是客户个性化程度并不比服务工厂高。
从理论上来说,上述4个类别中的每一个都会遇到其服务流程有的挑战。服务工厂和服务商店的流程中都存在大量的资本投入,因此资本运作和机遇的选择就显得异常重要。固定资本一旦投人就很难更改,为了盈利,必须最大程度地利用已经投人的部分,因此,对于管理者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应对难以满足的需求高峰。服务商店和专业服务企业的困难则与高度的联系和个性化程度有关,例如质量控制。
这种分类方法在很多方面都和前面讨论的客户联系模型有很多类似之处,当我们根据问题的类似程度来对服务行业进行分类时,同一个板块中的其他行业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施米诺提出了服务流程矩阵的另一个用途:企业经常伴随着时间变化改变自身的定位。当他们在矩阵中的定位发生变化时,他们将面对不同的挑战,由此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三、服务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在每一个发达国家中,服务业都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一个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时,就认为该国家已进人服务经济时代。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30年前就进^了服务经济时代,而目前美国经济中属于“服务”领域的内容已高达80%左右,而且他们的分量只会越来越重。人们把对物质产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生活质量上,这就给金融、保险、公用事业、健康、教育、娱乐等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际上,不仅服务业在一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部分是由它们的服务性活动所创造的。因此,制造业企业也需要加强对服务运营的管理。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研究服务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虽然服务运营管理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经济学家们在过去还是疏忽了对它的研究,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有志于研究这个领域的管理者们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其原因之一在于:以往许多传统的运营管理工具和技术都是建立在产业革命和制造业的基础上,虽然其中的一些如项目管理、流程分析和存货管理对于服务领域来说同样适用,但是当应用到服务领域中的时候,它们的结构和重点就和生产领域中完全不同了。
在一个企业的运营部门中,“人”确切的定义是那些切实产出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而运营部门往往比其他任何一个部门都雇用了更多的人。因此,服务运营管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庞大的规模。如果一个人想成为服务运营系统里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他必须了解如何管理公司中最庞大的部门里所有的员工。
电力企业服务运营管理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和它的传统定义“转换流程”有关,运营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完成一件事”——也就是产生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不论一个人在这个流程中的位置如何,他必须切实完成产生产品或者服务的工作。一位销售人员必须将不同部门的人和资源组织在一起,去完成一次广告活动;财务部门必须执行贸易指令;会计必须每天对账,到月底的时候完成本月的账本,而上述活动都包括了服务过程。
一、功能性
展览会与展销会功能性明显;品牌宣传与市场运作,都是促销商品和传达信息。促销是指所有有助于把产品信息从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参展企业来说是必要的,组织展览会与展销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将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企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汇集在一起,向参观者进行展示和销售。在资讯传媒无处不在的时代市场信息获得的快慢无疑是影响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避免企业产品出现OUT的危险,掌握先人一步的市场信息犹为重要,另外,以静态为主的展会也能给企业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没有实力的经销商是不能完成上述工作的,展览会的功能性能够为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中间销售商选择和确定,为企业争取时间献计献策。展销会则在企业产品与产品终端消费者的接触中提供了方便的平台.
二、服务性
展览会与展销会服务性明显,展览展示与市场营销,都是面向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相对于面向公众观众,专业观众特指加盟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他们是展览会的主要和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参展企业关注的焦点。展销会是面向公众的展会,参展的产品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要么产品新颖难得,要么价格比较优惠,特别是名牌产品的断码、过季的尾货,更能产生现场销售高峰。展览会与展销会都是为展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是成功举办每一届展会的关键,开展前的广告宣传工作,邀请专业买家,非常重要,特别是展销会,针对住宅小区开展有针对性宣传至关重要。玩具幼教婴童行业密不可分,对中间商来说,找到好项目事半功倍,对参展企业而言,适合的专业观众是企业市场营销成功的决定要素之一.
同一个中间商有可能销售全线产品(大类),例如玩具幼教婴童产品:电子琴,学习机,童车或滑板车,都适合一个年龄段的消费者使用。同一个企业有可能制造全线产品(大类),例如:童床,童车,木质摇马,也都适合一个年龄段使用.
三、市场力度
展览会与展销会市场力度明显,,都是以招商及产品销售为目的,以品牌推广为目的,以推动行业发展为目的,创造需求,制造机会,吸引人气。不论是产品中间商,还是产品终端消费者,都是企业关注的核心,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以产品中间商为核心提供市场支持与销售支持,如:地区独家制,产品有奖销售制。玩具幼教婴童行业密不可分,同一产品有可能适合全线市场(玩具幼教婴童),如:学习机,音乐毯,组合滑梯。同一产品中间商有可能适应全线市场(玩具幼教婴童),如:幼儿园,各种幼教培训机构.
四、现场效果
展览会与展销会市场现场效果明显,都是以营销需求为目标,以外部市场环境为目标,以企业内部条件为目标,确定主题,缩定观众,设定切实可行的展会目标。按展会规模分:展览会可分为国际、国家、地方展以及单个公司的独家展,在最短的时间和空间里,为各自商业利益寻找商业机会,其结果是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展销会按举办地点不同,可分为场馆展销会,场地展销会和地区展销会,地点选择与客户选择达到完美统一。交通、天气,都会影响展会效果。玩具幼教婴童行业密不可分,展览会现场互动明显。行业龙头企业会影响和提升本次展会的关注程度,品牌龙头企业会影响和提升行业的关注程度。展销会现场互动明显,知名企业产品会扩大销售,企业折扣产品会扩大销售,活动促销产品会扩大销售,全线产品(玩具幼教婴童)展商会扩大销售,单线产品(玩具、幼教或婴童)展商会带动销售.
7月19日,GIO(Global Innovation Outlook全球创新展望)第二场沙龙――寻找中国企业在服务经济中的角色,如期在北京畅观楼举行。和第一场制造业沙龙相比,这次会议参会的企业更多,代表了14个不同的行业,这一方面说明本次会议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同时也表明了服务业众多庞杂的特点。
和中国的制造业相比,中国的服务产业不仅比重低,而且发展缓慢,中国服务产业为什么没有能够快速发展,其中的症结又在哪里?
为什么要发展服务业?
为何要发展服务产业?这是必须要先回答的一个问题。中国是应该继续巩固制造优势,还是要大力向服务进军?
数年前,无论是政府还是经济界都在呼吁中国经济必须向服务经济转型,但是到现在,尽管中国的服务产业在发展,但是比重仍然只有40%不到,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与此相应,中国成功地承接了大部分制造业,成了全球的“胳膊”。不过在成为制造大国之后,中国也必须面对新的挑战,怎么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就目前来看,在制造业转移之后,服务业的产业转移也正在展开,从这几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正在通过资本输出和外包的方式向成本比较低的国家转移。比如印度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T外包国家。在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大获全胜的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认为中国发展服务业比印度更具优势,“中国的制造业和工业化程度远好于印度,而服务业的基础是制造业。”在这次世界服务产业转移中中国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也是我们召开服务沙龙的原因之一。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高新民认为,中国在过去20年时间里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个奇迹,那么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引爆点在哪里,就是服务。“虽然我们的GDP在全球占4%,2003年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大量的石油、原煤、铁矿”,李实恭认为如果中国经济要继续这样的发展,则需要“吃掉整个地球”。显然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
此外,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制造业的成功,但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利润过低,比如,每卖出一个鼠标,40美元里边中国的制造企业得到3美元,而且3美元还包括发给员工的薪水,有一大半价值属于上端的研发、设计、品牌和下端的渠道、销售,中国制造业必须向两端发展。
从消化劳动力来看,服务业远远胜于制造业。目前中国每年有大约1400万新生劳动力。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弹性指数大约3%左右,也就是每一个百分点的GDP的增长可以创造三百万到四百万新的就业机会,但是今天在制造业强势的发展之下,我们已经落后于所谓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只能创造一百万新增加的就业机会,如果我们要从9.4%一直增长到可以吸收1400万人,我们需要将近24%的GDP增长,这是完全没有办法支撑的架构。
但是在美国却没有出现这样问题,美国的就业弹性指数是0.96%,换句话说1%的GDP增长可以创造九百多万的新增就业机会,因为美国经济中服务经济高达80%,如果有一天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能够达到跟美国一样的水平,我们要吸收一千四百万人就业,只要新增1.5%GDP。
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服务产业也面临着升级的过程,目前我国都市中的服务业基本是以传统商品零售业、餐饮、食品、理发等系列为主,其比重约占第三产业GDP的60%-70%。在都市经济中,房地产、咨询、设计、信息、广告等中介公司刚刚起步,而体育、文化产业严重滞后,仲裁、管理、投资、证券、展贸尚在开发中,新型的生产业、物流业几乎还是空白,法律、建筑师、医师、税务、审计等事务所亟待发展。
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相对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少。金融保险、房地产、科学研究及综合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代表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其比重大小决定了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决定了中国服务业的规模。
在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重要趋势的情况下,中国该怎么办?是主动承接还是被动接受?中国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能否将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成功复制到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上?我们有什么优势和不足?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这是摆在中国企业的一系列难题。
人才和技术是关键
几乎每一个与会嘉宾都认为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将是中国发展服务经济最大的障碍。中国社会正在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每年中国有数百万大学生无法就业,而另一方面50%的企业却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服务产业不是能吸收大量的人就业吗?李实恭博士解释,造成供需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根本就没有为服务产业培养人才”,李实恭认为当前中国急需建立服务科学体系和教育体系,培养专门人才。
来自企业的声音更为强烈,缺少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已经是非常紧迫的问题。很多企业承认,公司的管理人员很多是高薪从国外或者港台地区聘请,国内几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且包括律师、审计、会计等专业服务人才也非常少。
IBM 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叶天正博士透露,IBM从去年开始提出了服务科学的建议,目标是创建一个领域来培养人才、发展和实施技术应用以帮助商家、政府和其它组织改进目前的服务,并迎接和创造新机遇。
叶天正解释,该领域要求彻底了解如何创建和交付可以重复利用的资产以便更加容易地重复执行和更加有效地交付服务,这是服务科学的基础。这个新的学科将把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产业工程、商务战略、管理科学、社会和认知科学以及法律科学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相结合,发展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所要求的技能。
IBM 现在正通过与大学、产业合作伙伴以及相关政府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而创建服务科学学科。叶天正表示“真实的商务和科学案例分析”将是这一学科教育成败的关键。
受困于人才的同时,与会企业表示,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将是中国服务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很多传统服务企业开始利用新的技术进行转型,比如七斗星商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何红章介绍,由于采用了CRM和网络,七斗星的入住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而新兴服务产业则很多就是由新技术催生而来。
成也政府,败也政府?
此次沙龙还有一点共识就是呼吁政府对服务产业放松管制。“政府首先是服务型政府,中国经济才能成为服务经济”。
在世界范围内,服务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主体,一是地方政府主体,二是企业主体,这两个主体互相作用。但市场化程度的不足,使企业主体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成为服务业的主导力量。这使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程度。
政府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就多。金融、电信、民航、铁路等等属垄断或保护性质的领域,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而属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业发展,更远不是服务业本身的问题。
垄断性质的服务业,需要国家区别自然垄断和非自然垄断行业,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政策。而属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业的发展,则有待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
虽然已经到了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中国的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但中国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严重不足,这也是服务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有关统计,我国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数量上私营企业已占近半壁江山。但是,金融保险业中公有制依然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就整体来说,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基本上还是以国有投资为主。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仍占60%左右,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服务业44个大行业中,除餐饮、房地产、旅馆、租赁、娱乐业5个行业外,其他39个行业国有投资都占50%以上,其中20多个行业高达90%以上。
与会嘉宾认为,除了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服务业目前规模较小、政府职能不清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可以说,尽管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中国特色的体制性困境,仍严重制约中国服务业发展。
比如说,零售业的“婆婆”太多了,像消防、工商、食品、物价等等一口气能数好多,政府监管是应该的,但政出多头,让企业有时应接不暇。而且,一些手续办起来也太麻烦,特别是内地一些城市,盖章太多,程序太复杂。这些都是老问题了,但在很多地方,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而且,不该管的谁都管,该管的却谁都不管。其中一个例子是,和零售业相关的基础设施政府少有关心,比如路修得不够好,定期或不定期停电,超市需要自备发电机等等。
更甚者,体现为逆行。有的地方政府,出于所谓保护弱势群体的动机,一度出台“最低收入阶层的房子不得拍卖抵押”的政策,这个政策直接导致银行对低收入阶层更加惜贷,本来服务业是最能够容纳中小企业生存,最能够吸纳就业的领域,却被“因噎废食”,令公民创业的环境更为不堪。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制造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很快;在服务业,出现了许多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如软件开发业、咨询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已经成为当前新经济的增长点,并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整个社会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结构的变化,为评价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对这些“知识型”的产业进行统计,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而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作用的统计与量化分析也已成为当前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研究与实践的新的特点和趋势。知识型产业高度依赖于科学与技术,是以知识为主要输入而形成的产出。显然,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为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成为科技统计的重要内容。
在此,“知识型”产业是泛指那些知识密集度比较高的产业。“知识型产业统计”是指以知识型产业为统计对象的统计。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对不同的知识型产业进行统计,目前主要有高技术产业统计、服务业统计、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统计、知识产业统计这4类,在此,知识型产业统计是对这些不同统计的总称。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最先是从高技术产业统计开始的。起初,OECD采用美国制定的标准对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进行了统计,至1984年,以11个成员国的数据为依据制定了高技术产业的分类标准,1994年对标准进行了修定,提出了我们称之为“四分类”的标准。服务业的统计在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的服务业R&D统计是很笼统的。由于高技术的渗透作用,导致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出现,原有的分类和统计已不能满足需要,服务业中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已引起了注视,《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对服务业的分类进行了调整,知识型产业予以单列。知识产业的统计则打破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线,把高技术和高中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中的知识型产业集中在一起进行统计和分析。ICT统计则是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与通信为研究对象。
知识型产业统计在OECD及其成员国受到重视,并被广泛采用。1999年OECD秘书处的科技工业司为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准备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组数据》的文件,该文件就是描述OECD科学技术状况和趋势的一组指标。该《指标》共分6部分,其中有3部分都采用了来自知识型产业统计的指标。第2部分《教育、研究开发和创新的资源分布》共有9个方面指标,其中3个方面是知识型产业方向的指标,第4部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重要性》的5个方面的指标都与ICT统计有关,第6部分《科技产出及经济表现》有7个方面的指标,其中有2个方面来自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上述6部分共有34方面的指标,而与知识型产业有关的有10项,占30%。
二、各类知识型产业的界定
各类知识型产业统计的主要区别是分类系统不同。
1.高技术产业
OECD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已为部分国家所采用,我国也借用OECD的这一标准,确定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范围。关于OECD的高技术产业分类,在此只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这一分类只适用于制造业,这样就把一些属于服务业的知识型的产业如计算机软件、通信排除在高技术产业之外,因而具有局限性。
·这一分类是针对整个制造业的,共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4个产业组。在使用时,往往并不单独使用高技术产业一个类别的数据或高技术产业的某一项指标,而是把这4个类别及若干指标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以反映整个制造业产业结构也即知识密集程度的变化。
·以R&D投入强度作为判断技术密集度的唯一标准,其中既包括直接投入也包括间接投入。这些指标是:产业R&D直接支出与产值之比,产业R&D直接支出与增加值之比,R&D直接与间接支出之和与产值之比。然而,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间接投入对分类影响不大。
·这一分类所确定的高技术产业,即使在OECD范围内,也并不都具有高的技术密集度。这种不一致性是由各国国情不同所决定的,这是按产业分类的固有缺点,难以克服。
·为克服按产业分类的不足,提出了按产品分类的方法。OECD制定的高技术产品目录主要用于外贸。
2.服务业
虽然服务业并不都是知识型产业,但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份额越来越大,至1993年这一比例在OECD国家已达到45~68%,服务业R&D支出在企业部门R&D支出中的比例在部分国家也已达到15%~20%。服务业已经开始并正在取代、在部分国家已经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已从使用技术的产业部门转变为生产技术的部门,如通信、计算机服务等。正因为如此,服务业的统计受到了重视。1993年OECD在R&D统计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第5版中,对科技统计中采用的企业部门的分类进行了修改,最重要的变化是服务业的分类比较详细,由原先的6类增加到11类,R&D投入强度高,即技术密集的行业予以单独分类。1997年,OECD在制定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修改版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把对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统计也扩大到服务业。
OECD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提出了一个目前在科技统计中采用的服务业的分类标准(表1)。表2是部分国家服务业R&D经费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服务业R&D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及有关活动、通信、研究与开发、运输与仓储这4个行业。
表1服务业的范围与分类
名称ISICRev.3
批发、零售与车辆修理
饭店与餐馆
运输与仓储
通信
邮政
电信
金融媒介(包括保险业)
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
计算机及有关活动
软件咨询和供应
其它计算机服务
研究与开发
其它商业活动
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活动等
50~52
55
60~63
64
641
642
65~67
70~74
72
722
72(不包括722)
73
70.+71+74
75~99
表2服务业R&D占企业部门R&D的比例
单位:%
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及相关活动运输与仓储通信其它服务部门合计
挪威23.79.90.32.45.541.7
瑞士4.522.70.90.24.432.7
加拿大8.84.90.32.813.830.6
美国1.88.5——4.611.226.1
英国9.55.30.13.00.318.2
法国——2.62.7——1.46.8
意大利6.02.50.11.80.210.7
3.信息与通信技术(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知识型产业的核心,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一个行业,不仅其产值、增加值增长很快,而且还能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高工作和生产的效率而提品和服务。根据国际数据协会(IDC)的定义,ICT由以下3部分组成:
·信息技术(IT)硬件:计算机系统中心处理部件,存储设备,打印机,捆绑在一起的操作系统,数据通讯设备;
·IT服务和软件:IT软件,IT服务,内部IT消耗,其中包括信息系统运行消耗、定做的软件等;
·电信:公共的和私人的网络设备,电讯服务等。
根据这一定义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OECD在技术创新调查中提出了ICT产业的界定范围(见表3)。
表3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范围
ISICRev.3
制造业中的ICT
3000,3130,3210,3220,3230,3312,3313
服务业中的ICT
5150,6420,7123,7210,7220,7230
7240,7250,7290
4.知识产业
“知识产业”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鲁普于1958年提出来的。他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提出,知识产业是指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组织机构,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在该书中,他首次确定了知识产业的分类。其后,不少学者都对知识产业进行了研究。由于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中的知识型产业都只是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因而知识产业的提法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对知识产业范围的界定和分类有不同的说法。按OECD的提法,知识产业是指具有较为密集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的部门,从统计的角度出发,涵盖以下范围:
·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
·制造业中的中高技术产业;
·服务业中的通信业,即ISICRev.2的72;
·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活动,即ISICRev.2的8;
·服务业中的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即ISICRev.2的9。
按上述范围,1994年,OECD全部成员国的知识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企业部门增加值的51%,其中高技术产业占2.9%,中高技术产业占6.9%,通信业占2.8%,金融保险其它商业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业占38.2%;1986~1994年间知识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而全部企业部门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9%。
三、统计内容与指标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不需专门组织实施,只要按界定的范围和分类在已有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汇总,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统计数据,具有简便、成本低、可操作等一系列优点,知识型产业的统计主要有以下内容:
1.研究与发展(R&D)统计
知识型产业都是一些新兴的产业,往往处于学科前沿,其发展与学科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知识型产业的R&D资源强度高、R&D活动频繁,这也是促使这些产业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因为如此,知识型产业的R&D统计及指标分析已经显得日益重要,大有取代原有的产业分类的发展趋势。例如OECD1999年出版的科学技术产业公报中有关企业部门R&D指标内容,主要就是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的4类(高、中高、中低、低)、服务业、ICT以及知识产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产业分类。从各个国家出版的科技指标看,把本国的优势产业与知识型产业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R&D统计的主要指标是R&D支出,R&D支出占增加值的份额。由这2项指标按知识型产业的分类,就可以对各种分类下的R&D资源的分布结构,各结构类别R&D经费增长率、R&D经费强度及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
2.技术创新统计
知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最活跃,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对这些产业技术创新的统计与分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技术创新统计与分析如果不以知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也就没有生命力。例如,OECD在收集欧盟第二轮技术创新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时,就把ICT产业、服务业中的金融、通信、计算机及技术服务作为单独的类别,此外还把ICT方面的获准专利作为衡量经济竞争力的一项指标。技术创新统计还未形成统计制度,欧盟从90年代开始共进行过2次技术创新调查,目前正计划进行第3轮技术创新调查。
3.经济指标统计
主要是进行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和进出口产值统计。这些指标分别从总量与结构上反映了知识型产业的产出与进出口状况。其中,在产出分析中,各类知识型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或总增加值的份额,在进出口分析中服务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制造业进出口中按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产业的分布等指标常常被采用。
知识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作为产业,为社会提品和服务。这种贡献和作用可以直接从产值或增加值占GDP或总增加值的份额来表示。
·为产业部门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作为资产投入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形成产出。
对产值、增加值以及进出口的分析体现了上述第一种贡献。对知识型产业作为资产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例如,有人曾研究过,ICT作为产业部门其产值占GDP的份额在OECD各成员国约在2.5%~4.5%,ICT作为资产投入对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是0.13%~0.35%。
四、结论与建议
知识型产业的统计发展很快,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发展高技术是我国的国策,建立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知识型产业统计势在必行。
1.确定既与国家接轨,可以国际对比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以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的分类标准
为此,除了要对以高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产业进行界定外,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建立我国行业分类与《弗拉斯卡蒂手册》中企业部门分类的对应关系。
2.完善我国的R&D统计
R&D统计是知识型产业统计的基础,完善我国R&D统计是搞好知识型产业统计的保证。
内容摘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就谈不上新型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指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应该顺应这种趋势,促进现代服务业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新型工业 中部地区 融合 发展
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工业化的产业支撑点是制造业,信息化则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密切相关。把握好工业化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切实培育与发挥服务业的经济牵引力、产业整合力与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和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的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综上所述,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具有严格的区别。按主要功能和对象分类、按现代服务领域科技的作用分类,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四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达与落后的评估指标。如果服务行业的比重大,说明现代化程度就高些;反之则相反。
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必要性
在经济服务化和工业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的条件下,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够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新型工业化的推进离不开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支持,而工业部门的发展也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服务业所占比重最终将超过工业。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水平转化的时期,产业结构属于快速变动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是一个转折点,服务业发展得快,经济发展就快,服务业发展得慢,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珠三角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从这些城市GDP中服务业实现的比例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见表1)。从表1中可知,现代服务业发展好的城市,基本上也是新型工业发展较快的城市。所以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已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这是以新型工业经济为基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新型生产方式。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要遵从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规律,各省市及经济区也要在促进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融合发展。
我国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通过计算得到2010年中部地区六省服务业占GDP的比例统计表(见表2)。由表2可知,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0%,我国中部地区六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数值,而与服务业十大城市相比差距就更大。
(一)我国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1.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且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在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这一趋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表现也较为明显。
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中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3%,这一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省份有较大差距(见表3)。
3.服务业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在制造业链条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生产前的服务除研究开发外,还包括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信息服务等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服务,生产后的服务包括物流、通信、仓储等能够实现价值、满足最终需求的服务。但是,目前我国服务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制约了工业部门的发展。
4.现代服务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开放,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正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制造基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现代服务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国际竞争力不强,直观的表现就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处于较低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1%,并且自1990年以来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物贸易上的顺差。由于目前我国服务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特许和专利使用以及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占出口的比重低于全球水平,我国服务贸易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仍将维持一定的逆差。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结构与全球服务贸易存在很大差异,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亟需改善。
(二)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
1.优化传统服务业。当前国际现代服务业正呈现出技术化、国际化、标准化,与传统服务业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消失的趋势。目前,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商业、物流、交通等行业科技含量较低,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中部地区要加大科技在上述服务行业中的含量和渗透力度,加大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程度,并注意不同行业的交叉和融合,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效率,增加产业的附加价值。同时注意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不管是新型工业还是现代服务业,它们均是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的。传统工业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新型工业更是集中体现为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物流、营销等需要通过现代信息科学、网络技术,将不同的经济主体、活动过程连结在一起,并且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服务过程。为此,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区域信息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打下信息基础。
3.协调好现代服务业和中部地区工业的关系。一方面,从产业发展顺序来看,我国中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拉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只有中部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才能分流到服务业,而收入水平的增加使人们有条件去满足个人更高的精神需求。工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要注意到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因此,中部地区在着力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新型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化,加速新型工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提高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
4.以完善的公共服务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完善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制度性公共服务等方面。为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政府应在突出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为主的经济性公共服务的同时,强化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制度性公共服务,主要在非市场领域或市场本身无力调节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在解决“越位”的同时重点解决“缺位”的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要重点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完善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健全信用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消除产权歧视,强化产权保护,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要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业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服务经济主体。市场化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本身是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要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打破市场壁垒和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宽准入领域,规范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5.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可以采取新设投资、收购兼并、风险投资、不良资产和债务的合作处置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等多种方式,引导外资投向我国现代服务业部门,更好地吸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2
2.徐冠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11)
3.郑吉昌.让现代服务业成为浙江“十二五”时期的主导产业[J].今日浙江,2011(7)
4.何德旭,姚战琪.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中国经贸导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