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儿护理知识

小儿护理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儿护理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5-01

小儿肠套叠作为小儿较为常见的一种腹部急症,发生肠套叠的儿童大部分都是处在2岁以下,旺发季节通常是春秋两季。立足于发生的部位,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回盲部套叠,二是小肠套叠,三是结肠套叠[1]。在小儿肠套叠的治疗过程中,一般常见的治疗方法为空气灌肠治疗法。在病程特点上,主要表现为起病快速、变化急速以及并发症严重。由此可知,要及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临床护理路径(CNP)主要是按照每日护理标准,为某些特殊病人设立住院护理图式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加快病人康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现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同时进行对照研讨,满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共100例为实际研究对象。在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中,男性占有72例,女性有28例,总体平均年龄在6个月到5岁之间。同时,在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中,主要的病例有四种:第一,回结,主要占78例;第二,主要占12例;第三,并发肠穿孔,总共有5例;第四,肠坏死,共有5例。在这些病例中都没有手术禁忌症,利用氯氨酮静脉复合麻醉,将10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主要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来进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年龄、性别以及体重等方面上均无显著差异。

1.2 一般方法

在护理基础上,两组都以整体护理为前提。对照组而言,采用常规医疗护理法进行;对于实验组而言,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引入临床路径,依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由护士进行各项检查、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时,在进行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做好详细记录。当因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家属以及相关医务人员原因影响路径的正常进行时,要进行详细分析和处理。当患儿出院后,要由路径执行小组评估整个护理效果。在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当患儿入院后,要及时向患儿家属讲述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以及护理过程,构建和谐病患关系;第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规划表,强化入院指导、术前准备、健康教育以及检查等工作,同时要采取术后康复活动等护理措施;第三,在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中,要明确划分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共100例,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在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较对照组相对显著(P

表1 两组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肠套叠作为小儿较为常见的一种腹部急症,主要是指某段肠管陷进与其相关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可以通过障碍。一般而言,套叠占肠梗阻的15%到20%之间[2]。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为中国。在利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效果。参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是循证护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来讲,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病几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的心理健康,提高了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整合了整个护理流程[3-4]。从整体上来看,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效益,有助于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和谐病患关系的建设。同时,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知晓度,避免护理缺陷,减少了患儿术后不良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减少了患儿的发病率,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强化了医护团队之间的协作,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整体满意度。参考文献

[1]祁亚娟,丁艳琼.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05): 54-56.

[2]崔惠明.小儿急性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 25-26.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2篇

1、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界定

以护士静脉穿刺1次,输液通畅并能维持到当天输液完成者为成功。如果静脉穿刺2次以上或静脉输液过程中有渗出,需重新穿刺方能完成输液者为不成功[1]。

2、设计的3种统计报表表样。

3、应用方法

3.1依据“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能手”的评比方案、评比标准及具体要求,对小儿静脉穿刺情况采取月统计、季汇总、年终总评的办法,并将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护士长及护理部意见纳入评比过程,用客观、真实、有效的手段来激励和督促护理人员历练技术、争先创优,从而在最短期内把静脉穿刺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3.2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统计表的应用:每天由参评科室护士长记录科室护士静脉穿刺患者总数,一次穿刺成功数,并对每位出院患者发放满意率问卷调查,最后在月末进行相关情况小结后,于25~30 d之间向护理部提交报表。

3.3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分析表的应用:科室建立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分析制度,每天进行小儿静脉穿刺失误分析,持续改进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即每天下午下班前,在班护士集中在一起,利用

10 min的时间由当班者对当天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家在一起探讨、切磋,而后由护士长进行点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既是对穿刺失败的现场剖析、也是对经验体会的总结交流,更是对自我业务技能水平的有形展示,从而促进穿刺技能的不断提高。

3.4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总评定表的应用:此表由护理部进行汇总时填写。在每季末由护理部对医护人员进行满意率问卷调查后,护理部将静脉穿刺成功率、出院患者满意率、医护人员满意率三项指标完整填写于表格内,并根据汇总的成绩和科室护士长的意见和建议评选出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的个人,在全院进行通报表扬和交流,年终设立单项奖,树立技术典范、工作榜样。

3.5以评选“小儿静脉穿刺能手”为契机,定期在儿科相关科室中进行小儿穿刺相关知识讲座与交流。每季评选出的“小儿静脉穿刺能手”要在护理部同期内组织的座谈会上,进行理论知识、实践体会、新方法新技巧等经验交流,并要求“技术能手们”对参评科室中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失败原因分析及指导。通过大家交流学习,不但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相关知识,同时还丰富人文方面的知识,使护士不但提高静脉穿刺水平,也提高了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会

应用以上3种统计量化报表,既体现“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能手”评选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也在评选过程中通过量化数据,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大家争先创优的意识和执行护理操作时的责任心。医院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由2年前的95.2%提高到目前的98.8%,因而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也逐步得到患儿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

评。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3篇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及肺部音等。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并长时间作用于患儿机体,从而致病。由于患儿年龄偏小,自控能力差,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有哭闹、不配合、躁动等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1]。为提高患褐瘟埔来有裕患儿家属的健康意识,纠正患儿不良健康行为,促进患儿早日康复[2]。本研究对患儿使用互动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儿科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分为两组。实验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范围1-9岁,平均年龄(5.0±0.6)岁;。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范围1-10岁,平均年龄(5.5±0.7)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儿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比较,差异小(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如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

实验组:本组患儿采用互动健康护理模式,方法如下:(1)开展讲座:要求患儿及患儿家属一同参与,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重视,转变其健康观念。(2)制作宣传手册:对患儿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手册,要求其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将手册交于家长,让其掌握关于小儿肺炎的知识。(3)讲解知识:对年龄小火文化水平低的患儿及家属进行亲自指导,并向其耐心解释。(4)全面评估:患儿入院后,即与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同时还要了解患儿家属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职业背景等情况。(5)入院宣讲:患儿及其家属入院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本院的相关情况,包括患儿的主管医师、主管护理、护理人员等。通过看图画、讲故事的方式增进与患儿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和医患关系。消除患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6)疾病宣传:根据患儿的识字情况、年龄、性格特点,结合家长的文化程度,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面谈、发放小册子、阅读图画等方式,向患儿及其家属普及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目的。(7)环境控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保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

1.3 评价标准 根据病房环境、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管理规范性、综合素质等五个项目评价护理质量,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差表示(±s),用t检验,若P

2.结果

2.1 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小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机体各项发育不完善,且目前多数患儿均为独生子女,因此依赖性较强,又娇生惯养,在面临陌生环境常常会出现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加上年龄偏小的患儿,难以正常与护理人员和医生交流,会更加烦躁,且患儿的自控能力低,从而阻碍了正常的治疗和护理。

由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周期长,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患儿的配合度与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因此,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儿及家长灌输正确的健康知识,就症患儿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传统单向健康教育模式,患儿及其家属均是在被动的接受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平等、双相、互动为基础的护理模式[3]。通过各种途径向患儿及其家属普及有关小儿肺炎的知识,并给与情感支持,鼓励家属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参与到护理计划的指定和决策,实现了双相交流互动,获取患儿家属信任,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从评估病情、环境护理、讲解知识、疾病宣传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病房环境、服务态度、服务及时行、管理规范性以及综合素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总分,发现观察组得分更高,充分证明了互动健康教育可取得较传统护理方案更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将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有助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李茜.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3):1828-1830.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追踪护理干预;小儿哮喘;发作次数;临床疗效;护理效果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为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目前,小儿哮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并成为了严重的公众所关注的卫生问题。临床护理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必须控制好小儿的活泼好动,使他们可以主动的配合治疗,这是解决护理难度的一个大问题。现有调查显示,我国患小儿哮喘的患病率为0.5%-3%,患病率高的地区达到了5%,而且近年来还有日益升高的趋势[1]。本论文通过近几年来对60例小儿哮喘患儿的追踪护理干预研究,最终取得了预期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60例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到我院住院并确诊的小儿哮喘患儿,年龄分布6个月至l2岁,病程时间0.5-l4年;全组患儿症状的临床表现均为反复性的气急、喘息、咳嗽或胸闷等;按照诊断标准来看均符合儿童哮喘病例,将曾接受过护理干预的患儿和随访困难者排除在外。

1.2研究方法临床医护人员采用以下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并观察记录干预前后1年内患儿哮喘发作的次数、住院次数及急诊次数的变化情况。

1.2.1健康教育对全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哮喘及其药物治疗等基本知识方面的教育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哮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见诱因,常规治疗方案及防治方法。

1.2.2电话随访责任护士每周电话随访1次,对患儿家长提出的疑问和相关问题做出的解答,从而可以对治疗效果及病情做出及时的评价,纠正错误的吸入方法和调整用药剂量。

1.2.3运动干预鼓励家长帮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加患儿的机体免疫力。

1.2.4饮食指导指导家长给患儿做清淡的、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另外多吃蔬菜和水果。

1.3统计学分析采用定量资料(χ±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的比较,当P

2结论

干预1年后对全组患儿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干预前患儿哮喘病的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都明显的高于干预后1年内发作的次数,且两组比较均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细胞因子调节参与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病的本质[2],其已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患慢性哮喘性疾病的人大约有1.5亿,且近年来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小儿哮喘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小儿哮喘病的治疗主要以吸入治疗为主,其中控制发作,减少复发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3]。小儿患哮喘病反复发病率很高,且病情变化快。临床护理人员不仅要细致观察、考虑周到,还要对患儿保持耐心体贴、和蔼可亲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患儿的病情,及时的进行准确的治疗与护理,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4]。另外,对患儿的其家庭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还能使家长对患儿的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好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本研究采取追踪护理干预的方法对60例哮喘患儿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哮喘患儿在住院次数和发作次数上都明显减少,且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与国内已有的研究的结论一致[5]。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与下列因素相关:一是密切随访,密切随访可使病人家属了解哮喘病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可以及时的判断患儿的病情,有利于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及早的解除患儿的痛苦。二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向患儿的家长发放《哮喘防治常识》手册的方法,让其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哮喘方面的知识,认识到哮喘患病的影响因素及可能出现的症状,从而可以消除患儿家长对患儿的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三是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可以增强患儿的自身免疫力,明显的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四是饮食干预,饮食干预可以从患儿食用的食物上进行控制,由于哮喘会受到动物蛋白引起的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的影响,因此控制饮食对病情的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追踪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哮喘有着明显的作用,可减少小儿患哮喘病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少梅.支气管患者的教育和护理[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2):85-86.

[2]陈翠琼,唐美荣,曹结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7):753-754.

[3]Neurath MF,Finotto S,Glimcher LH,The role of Th1/Th2 polarization in mucosal immunity[J].Nature Med,2002,8:567-573.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儿;手术;护理配合

小儿的解剖、生理与疾病的种类都具有一定的特点,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手术打击的耐受力较差,因此对手术室护理有着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年龄小儿解剖、生理与疾病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配合。现将本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308例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共实施小儿手术308例,其中腹股沟斜疝188例,年龄8个月~10岁;鞘膜积液85例,年龄10个月~6岁;阑尾炎32例,年龄6~14岁;肠套叠3例,年龄5个月~8岁。麻醉方式采取静脉全麻256例;硬膜外麻醉52例。

2护理方法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对于小儿手术术前准备最关键的是禁食禁饮,婴幼儿哭闹,小儿自控力差,我们在手术前1天探视患儿,同时与家长沟通,使其配合完成各项术前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1.2手术用物准备备好吸痰器、插管用具、给氧装置、监护仪、小儿抢救用物、安置的约束带和夹板、手术用的各类无菌包。小儿各年龄阶段差异较大,根据病情、手术部位及患儿发育情况做准备,手术器械要尽可能符合小儿脏器大小及解剖组织学特点,尽可能选择精巧器械。

2.2术中护理

2.2.1心理护理小儿对手术有惧怕感,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我们要充分关心、爱护、说服患儿,取得信任,使其合作。同时介绍一些使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讲述一些与他们年龄相近儿童配合医生成功事例,激励其配合完成手术。

2.2.2的摆放患者年龄小,不懂事,再加上手术时间长,所以的摆放很重要。既要保证呼吸道通畅,又要注意循环系统的功能,还要充分暴露术野。不论何种都要使患儿舒适。骨突和关节外用软垫垫好,四肢用绷带固定,以免术中乱动,影响手术进行。

2.2.3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小儿舌体相对较大,鼻腔、咽喉狭小,颈部短,下呼吸道狭窄,喉反射不完全,加上术中有些全麻药如氯胺酮等易引起呼吸抑制和喉头痉挛,有时由于禁食、禁饮不完全,易引起呕吐、误吸、窒息等[1]。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术中用过的器械及时收回,以免过多、过重器械压在患儿身上,影响患儿的呼吸循环。

2.2.4输液观察患儿血管细,因为静脉留置针操作比较方便,不易脱出血管,所以术中都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应用三通管,以便及时用药。小儿穿刺部位手术铺单后易被遮盖,必须严密观察,确保静脉通畅,手术顺利。

转贴于

2.2.5心率观察

小儿心率变化是判断术中失血量指标,术中失血量>10%时,患儿心率即出现变化。若心率增快表示处于代偿期;若心率过快表示处于失代偿期。

2.2.6呼吸频率观察

小儿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其需氧量以体表面积计算,相对较成人大,而换气面积小。为满足较多氧需要时,只有增加呼吸频率来代偿。因此,要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变化。

2.2.7注意保暖

小儿对外界温度变化不易适应,体温不稳定,所以注意保暖,防止术后肺炎发生。患儿进入手术间应调节室温在24℃~26℃,湿度在50%~60%。进行各种操作时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暴露,术中体腔内冲洗液要使用温盐水冲洗来保持患儿恒定的体温[2]。

2.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待患儿呼吸、循环稳定后,送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暖,备氧气袋、插管用具等,将患儿头转向一侧,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以保证患儿安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班工作。

3结果

30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讨论

4.1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医学知识,丰富临床经验,多专业医学护理知识和技巧以及急救知识,掌握呼吸机、监护仪器等医疗设备、器械使用和管理。手术过程中,细致观察、分析判断、娴熟配合,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重要技能。

4.2注意事项患儿在入手术室前,查对患儿的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尤其注意腕式识别带并要家属确认,向家属询问禁食、禁饮情况。小儿皮肤娇嫩,易损伤。患儿术中使用电刀时,一定选用小儿负极板,撕脱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皮肤。

4.3尽力缩减手术时间小儿对手术的应激较差,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所以手术护士术前要非常熟悉手术程序、步骤及解剖层次,配合时思想高度集中,传递无误,尽量简化不必要步骤,巡回护士在协助麻醉、摆放、建立静脉通道时也要做到动作迅速、敏捷。另外,术前必须做好术中所需用物准备,以缩短手术时间。

5小结

护理工作是手术不可缺少部分,在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熟悉手术步骤,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进展情况,遇紧急情况做到镇静,分秒必争,尽量避免各种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6篇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营养不良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营养不良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及营养卫生知识宣讲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小儿;营养不良;应用效果

小儿营养不良主要是在社会、疾病、喂养、家庭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发生的[1]。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小儿营养不良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及体格发育,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3个月至10岁,平均(4.98±2.33)岁。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4个月至11岁,平均(5.21±2.45)岁。两组患儿各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诊断并建立护理小组

医护人员对所有营养不良患儿均进行各项机体检查,找出影响患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建立专业的护理小组,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后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严格做到考核通过后上岗的标准。

1.2.2制定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健康路径表

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与患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患-患关系;护理人员还应制定健康路径表,以帮助记录患儿的各项情况。

1.2.3确定目标

人群并落实以患儿家属为目标人群,根据时间顺序在健康路径表上标记好各事项,并签署执行时间和执行人物,对事项效果进行评价。

1.2.4健康教育宣传

采用护理人员联合其家属在患儿能够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宣教,主要方式有:卡通书籍、动画、视频等,简明易懂,患儿家属还可以把营养知识应用到生活里。

1.2.5营养卫生知识内容

(1)平衡膳食:对患儿挑食的情况护理人员及家属需对食物进行外形修饰,尽量引起患儿对食物的兴趣。(2)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护理人员对母乳喂养的方式及时间进行讲解。(3)营养的补充:对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素要及时地进行补充。(4)适量运动: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要积极地陪同患儿进行一些运动,如慢跑、散步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营养知识知晓率及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指标。

1.4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营养不良患儿家属对儿童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分为三种。(1)掌握:患儿家属得分在80分以上。(2)基本掌握:患儿家属得分在60~80分。(3)未掌握:治疗后未达到以上2个标准。营养知识知晓率=(掌握例数+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组患儿营养知识知晓率对比

观察组营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其主要是患儿体内蛋白质和热量不足所引起的,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儿童的发育。小儿营养不良极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对感染性疾病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慢性疾病的危险。现代社会患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较少,但患儿的营养状况并未达到理想状态[2],所以家属及其相关人员应谨慎对待小儿营养不良的情况。我们不但对营养不良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而且还给予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及营养卫生知识宣讲,对患儿营养不良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宣传,有效地提高了患儿家属对儿童营养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护理中,不但要建立专业的护理小组,而且对儿童营养健康教育要制定路径表,对患儿的各项情况进行记录。护理人员对饮食及方法进行宣传、讲解,还适当地联合患儿家属鼓励患儿进行锻炼[3];护理人员对宣传教育方式选用比较合理,选用卡通书籍、动画、视频等方式对患儿及家属来说更容易接受。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营养知识宣传效果,而且有利于患儿及家属对营养知识的吸收,对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使用健康教育路径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护理教育,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儿童营养知识的了解,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佳,黄唯,谌顺丽,等.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81-82.

[2]赖建新.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9):158-158.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26-02

小儿肺炎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是其多发季节,咳嗽?呼吸困难是其主要临床症状[1]?近年来,小儿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是儿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2]?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为了保障其治疗效果,除了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外,临床护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9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46例患儿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6.5岁,平均(4.37±1.41)岁;病程1.5-7d,平均(2.36±0.15)d?研究组46例患儿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1.5-6岁,平均(4.26±1.53)岁;病程1-8d,平均(2.40±0.13)d?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护理(比如憋喘严重患儿,取半卧位;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等)?环境护理(比如温度为22℃-25℃?湿度为50%-60%?光线等)?发热护理等?

研究组:对患儿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①饮食指导?患儿年龄较小,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全,患儿尽量避免摄入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儿童大多喜欢零食,极易厌食,在饮食方面,患儿家属既要考虑其喜好,同时还要控制零食和主食的比例;鼓励儿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饮食注意粗细搭配?②疾病宣讲?定期对患儿及其家属讲解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比如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③出院指导?患儿出院后,医护人员向其讲解患儿日常护理知识,加强营养,提升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陪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比如晒太阳?散步等;平时注意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当患儿感冒后,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同时多饮开水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做好卫生,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根据得分情况,可分为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版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X2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主要情况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43%,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P

3 讨论

大多数小儿肺炎有支原体感染引起,患儿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安全[3]?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的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位之一,其目的在于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措施,加快患者的康复[4]?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5]?从本文研究来看,在小儿肺炎常规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其中,饮食指导可以让患儿保持良好的饮食,满足身体每日所需营养,提升其身体免疫力,加快患儿的康复;其中的疾病宣讲可以加深患儿及其家属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取得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加强患儿的配合;通过出院指导,可以让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注意事项,比如保暖措施?运动锻炼?感冒的应对措施等?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先芹.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4,21(20):337-338.

[2] 李剑.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15):22-23.

[3] 张桂珍.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334-335.

小儿护理知识范文第8篇

1儿科特点

1.1儿科疾病的特点小儿患病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转归有正反两面倾向,从正面而言,如诊治及时,有效,护理恰当,疾病往往迅速好转恢复,但从反面而言,小儿病情危重,可能在未见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发生猝死。

1.2儿童自身特点小儿好动好奇心和模仿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不能主动或清楚的表达自己的不适。

1.3儿科工作的特点

1.3.1静脉穿刺困难:小儿稚嫩幼小,接受护理操作耐受力差,不合作,小儿血管细,深浅不一,大多数只能头皮静脉穿刺。且一些脱水水肿,皮疹,皮肤黑,毛发浓,发际低,穿刺时间较长,致使穿刺难度增打,不熟练的操作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增加他们的恐惧感和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

1.3.2工作环境的特点:儿科病房是为14岁以下的患儿提供的治疗,护理和恢复健康的场所,由于孩子自身特点,疾病影响,家长素质层次,教育程度不同致使有的孩子就地大小便,乱扔果皮碎屑,科室经常出现陪护多,嘈杂,凌乱的场面。

1.4陪护因素医疗机构竞争激烈,人们法律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独生子女的社会现状使许多家长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人员求全责备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由于患儿家属缺乏疾病知识,育儿经验,对孩子的病情产生焦虑担心的负性情绪,影响沟通交流。

1.5儿科护士儿科意外多,责任风险高,护士思想压力大,情绪易波动,相当一部分儿科护士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2护士素质的要求

2.1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儿科对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对小儿服务更应细致、周到,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因为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所以提倡优质的服务意识、转变护理观念,以人为本、以德养护,树立优质服务形象,可充分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儿科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境界,时刻把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忠于职守、充满爱心、坦诚、善良牢记心中,把护理对象提升到亲人一样的地位来对待。使患儿及家长感受到高的医疗质量与好的医疗服务的完关结合,感受到儿科护士温柔、体贴、慈母般的爱,患儿家民才会信赖的把孩子交给我们。

2.2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儿科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经验,了解小儿的心理、生理、临床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因年幼儿不能主动反映或准确倾诉病情,小儿的疾病种类与临床表现也与成人有很人的不同,如婴幼儿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且患感染性疾病是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故易并发败血症,并常伴有呼吸循环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新生儿及体弱儿患严重感染性疾病是往往表现为各种反应低下,如体温不升、拒食、表情呆滞、白细胞降低,平常无症状和体征,此外,儿童病情易反复,变化多端,在诊治过程中,除应详细向家长询问病情外,还要严密观察病情,才能有预见性的做出确切的诊断与治疗。因此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工作中的指航灯,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灵活运用于护理工作,才能使患者体会到护理的细微之处,科学之处。同时护士在为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关注患儿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疾病护理和家庭支持的服务,儿科护理工作不仅不应仅限于小儿的生理需求或维持已有的发育情况,还应包括维持和促进小儿心理行为发展和精神心理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拓展知识来适应不同层次的患儿及家长的需求,以促进小儿各方面的健康。

2.3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儿科护士应该刻苦钻研技术,熟练掌握基本功,做到熟能生巧,一针见血,对各种技术精益求精,如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吸痰、吸氧、鼻饲等,熟练掌握科内的急救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蓝光治疗仪等,抢救患者时要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准确完成。使患儿在住院期间不因我们的技术失误而增加痛苦,对于长期住院患者也保护了血管,使其不会失去抢救的有利机会,从而也避免了护患矛盾。因此儿科护士必须有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2.4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儿科护士要不断与患儿及家长交流信息,全面了解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情况。现代的儿科护理不仅要挽救患儿的生命,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疾病的过程对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而发展的影响。要求儿科护士必须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促进儿童身心健全。

2.5做一名个格的健康教育者,儿科护士不仅要护理患儿为患儿治疗,而且要但当健康教育者的任务,因此儿科护士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好的进行健康教育,由于患儿年龄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不同,对他们多想,多问,积极开动脑筋;儿科健康教育还包括家长的某些行为可以影响患儿干扰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分为:(1)个体指导;(2)集体讲解;(3)文字宣传,在方法上可通过观看录像,图片实物或模型,增强他们对健康知识的具体感性认识,可利用探视,分珍,候诊等各个环节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是他们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有所了解,让家长理解他们的责任及应掌握的照顾技巧,并能够协助护理人员适时对患儿进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