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教无类;有教有类;基础;价值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正因教育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所以这种活动必定有它的客观基础。根据教育是一种人为的实践活动,也因此它有自己的主体基础。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切来源于实践,是由实践所决定的。作为“有教无类”与“有教有类”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实践所决定的客观基础和主体基础。两者间存在不可否定的联系。

一、“有教无类”思想的剖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40余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形成了个人比较完整而独到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孔子说:“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没有类别之差。”古人对“有教无类”有三种解释:一是教不分类;二是教不择人;三是容众纳贤。前两种含义是“有教无类”的本体,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后一种含义是“有教无类”的用体,是教育原则的推广应用。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他们都把“类”解释为“种类”。“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是对“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经典解析,也是最乐于让人接受的。

(2)“有教无类”思想的基础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随之而来的是政治权力的不断下移,西周的奴隶统治走到了末路。伴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打破,出现了许多社会新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的崛起、官学的衰败、私学的兴起、思想的大解放等。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孔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提出,绝非偶然,而是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就是“有教无类”思想提出的客观基础。此外,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探究,我们不得不提及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哲学思想。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充分的反映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思想。“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由此可以看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也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这即是主体基础。

“有教无类”所强调的核心就是教育平等与公平,即是每个人无论身分的高低、财富的多少等,他都应拥有通关受教而成才成德的权利。“有教无类”所注重的是一个有机的社会共同体,但这并不等同于被人们常常误解的那种“有教无类”。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但是他也非常的注重“有教有类”。

二、“有教有类”思想的剖析

“有教有类”并不是孔子语言所表达过的,本文提出它并不是一种相对于“有教无类”而提出的一种标新立异的做法,而是更为了凸显“有教有类”的思想内涵。

(1)“有教有类”思想的内涵

“有教有类”的基本思想内涵就是,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和特点而施教,并却要求学生将学与思、学与行结合起来。孔子非常的注重它,在其因材施教的实践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其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这些不仅充分地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是“有教有类”在现实中践行。孔子的弟子非常的多,而且成才的也很多,这与孔子因材施教的做法分不开的。

(2)“有教有类”思想的基础

社会是每个个人生活而组成的共同体,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组成的。社会看似纷繁复杂,但是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社会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它的发展必须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了社会不同分工的专业人才的出现。那么怎样才能有不同分工的专业人才呢?毫不疑问,只有良好教育才能办得到。在实行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展开,做到“有教有类”。

做到“有教有类”是社会的客观因素所要求的,此外,从人性的角度看也是要如此的。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社会是由不同个性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由于每个的先天和后天条件都不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施予同一的教学行为。要根据不同人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有类”,才能有助于人类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有教有类”的思想主体基础。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64-03

教育是人类传递文明的特殊方式,也是社会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最为关键。在这方面,自古以来我们就积极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方法也就因而被后人所普遍推崇。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教育教学形势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这一传统教育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意思延伸,产生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读,并积极响应这种改变,使之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教育方法

《二程遗书・卷十九》曰:“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而后才有“因材施教”一说。孔子门徒众多,且各有千秋,归根结底就是因材施教的结果。这种教育方法贯穿于孔子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并有典故为证。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1]

这个故事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生动体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首先强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认清教育对象的特点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具体而言,孔子的教育教学主要注重从三个角度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即分别基于品格性状、智力差异和年龄特征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2]通过对学生特殊性的分析,老师就可以明确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因素,最大化地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因材施教还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即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教学都是有特定的,不能简单模式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3]教育必须正确对待每一个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上所述,子路和冉有因为品性不同,孔子在同一个问题上给予的回答是各异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本质内涵。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4]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特点,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效果极佳。

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达人众多,且各有专长。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都脱离不了因材施教的干系。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成为了名扬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因材施教也成为了教育者一直以来普遍遵从的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有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不可否认,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仍然在持续着。然而,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经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最大化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成为发展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改造的过程,其中也必然涉及教师能力的发挥以及教学设施的利用等内容,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所强调的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的理念也显露出一定的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首先,因材施教要继续坚持尊重学生个性的基本点,充分把握学生之“材”的全面性。因材施教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的解释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其核心意思在于强调要把学生的个性看作是教育的起点。那么,如何去把握学习者的个性呢?一般来说,我们因材施教的途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品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了解学习基础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学习兴趣可以提供投其所好的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品性可以采取灵活的手段指导学习。这些普遍性的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在今天,通过这些方面的了解进行因材施教却远没有达到要求。现代的学习者在个性上更加圆满和全面,因此在考察个性特点的过程中必须面面俱到,否则就可能会产生消极后果。因而有人又补充性地提出了“因性施教”,要尊重男女性别的差异;有人提出了“因龄施教”,要考虑年龄大小的不同;还有人提出了要“因需施教”,要重视需求的差异;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总之,因材施教重视教育对象个性的前提没有改变,但在形成整体认知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个性特点全面性,为后续教育奠定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才华,保证教师之“才”的可用性。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没有教师,教育教学就无从开展,其重要性无须赘述。但一直以来,教师都被当作知识传播工具来使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也就大大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师将不再是作为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5]可见,在新型教育理念中,教师就是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的引导者和服务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教师的才华,把最优秀的一面呈献给学习者,发挥其长处,做到因“才”施教。例如:有的老师善于搞科研,那么就可以安排在专业教学或科研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沟通交流,那么就可以安排在学生工作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事务性工作,那么就可以安排在教辅岗位上;等等。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才能等方面的基础上,把每位教师都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保证各尽其才。

再次,因材施教还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保证物资之“财”的效用最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双方就可以完成的事业,它还需要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学与行政人员等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资源,是在教育过程中投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6]教育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变速器,如果利用得当,就会大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就会产生消极后果。对此我们需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重点考虑区域之间以及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是教育物资的利用问题,积极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保证各种教育设施的合理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遵从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注意挖掘和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杜绝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教育发展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具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施行教育的方法,而且产生了充分发挥教师才华、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含义,成为了“因”学生之“材”、教师之“才”和资源之“财”三位一体内容而“施教”的新型教育理念。

三、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

在明确了因材施教的新内涵之后,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搞清楚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以其内涵为依据,我们可以大致从三个方面来落实因材施教,即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

因“材”择学,意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理想的专业知识或行业领域,保证学有所成。学习者可以从兴趣、基础、特长、品性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于自己要学习什么内容做出明确认知,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材”择学是学习的起点,但关系到学习者的人生道路,至关重要。其中对“材”的分析是关键,也是做出最终选择的依据。对此学习者可以借助本人和老师双方的综合考量,以学生的取向为主,教师的建议为辅,形成最为合理的判断。

因“才”教学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进行教学,保证教育教学的内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其二是指教育教学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个体的才能前提出发,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才”教学是过程论,是决定因材施教效果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对教师的“才”和学生的“才”有全面的把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因“财”助学指的是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既有教育资源的可用性,为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随着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普及,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正在日益被凸显出来。作为外因,教育资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丰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方式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内容的说服力等,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上三个方面各有偏重,但并非相互脱离,而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从内容上看,这三个方面分别从学生选择、教师教学和物资保障等环节上有所强调,指出了教育教学各方的职责和功用,体现了因材施教过程的全面性。其次,从逻辑上看,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有了学生的因“材”择学,教师的因“才”教学才能更有意义,如果再辅以教学资源的助力,就会大大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所以说,这三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于因材施教的全过程。

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虽然辩证一体,但要想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还必须充分依靠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和教师永远都是教学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实践者。一方面,学生要善于和老师交流,积极表达自我,让老师有充足的机会了解自己。这是因材施教的关键。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的特点可以被老师所把握,就可以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反馈深入了解自己,可以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工作,积极展现自我,把个人才华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这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生因“材”择学的有力回应。只有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想要的东西,才能使有所获的效果达到最佳。

四、因材施教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相应地,也产生了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上说,因材施教既是对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又是对当今“以人为本”理论的呼应,对于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一方面,因材施教发端于孔子,贯穿传统文化几千年,是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代表。我们在此探讨因材施教,思考它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意义,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强调教育要从个性特点出发,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条件,这种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完全相符,可以看作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见,因材施教的思想合乎古今教育理论的价值诉求,是当今时代的应然选择,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修正,是一种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已经摆脱了大而全的学科教育模式,转而从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出发强化个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包括理论水平、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而因材施教就为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指导。如前所述,因材施教要综合考虑教学双方以及相关设施的具体情况,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再按照因材施教的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就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可见,因材施教就是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构建,对于后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从实践上说,因材施教既符合现阶段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又合乎个人的发展利益,对于繁荣我国教育事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充分显现出来。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人才是科技实力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国家软实力的杰出代表……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材施教由于其特有的作用机理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也必然合乎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要,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化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

所以说,因材施教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现阶段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既要有专业性人才,又要有技术性人才;既要有学术性人才,又要有劳动性人才。因材施教很好地契合了这一目的。它坚持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教学因人而异,旨在最大化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实现各尽其才。可见,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拘一格,各具特色,完全符合当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五、结语

因材施教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在新时期具有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通过分析可知,因材施教的意思延伸是应时之需、必然结果,它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这种新变化,并把它转化成为我所用的方法论指导,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3.

[2]刘彦文.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叹息[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洪雪琼.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11,(3):127.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3篇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有教无类、师道尊严、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人才。

1 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在《论语?述而》里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又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他认为人性都是皆善,但由于每人所禀气质和习俗的不同而有善类和恶类之分,而且不论善恶,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使其复于善,所以接受学生可以不分善恶的不同。

“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显示出我国高校在招生上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依然不能做到对贫富家庭的子女一视同仁,这依然有碍于我们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中有教无类思想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仍具有指导意义。

2 师道尊严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尊敬师长是尊师重道的体现。荀子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可见,这时荀子已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

然而,当今轻视教育、轻视教师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所以“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3 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这一教育方法始终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可谓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时至当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旧有的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过渡期,导致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所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秉持严格的师道,自尊自励,刻苦钻研,务必要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务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及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4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是孔子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据《论语?先进》记载,冉求胆小怯懦,而仲由则胆大冒失,对于两个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教育他做事要果断,不能畏首畏尾;对仲由,孔子则教育他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万事不能贸然行事。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个性特征,再加上每个人的能力、志向、品德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5 循序渐进

孔子的学生颜渊感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是孔子施教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亦即如果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之后,南宋朱熹和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等都发展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其实,要培养一个内圣外王的大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且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其目标,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普遍的教学规律,是古代先贤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者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教学原则。

6 启发诱导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聚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老师如果加以诱导,使学生能够用一隅推出其他三隅的话,那么到最后就能够完全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了。在《礼记?学记》中又对孔子的这一启发诱导之法进一步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亦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明白道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引导、鼓励,而不应该强迫或压制,教育者只能起引路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是具有思维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启发诱导式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教育方法,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7 寓教于乐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4篇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今年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要增加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歌篇目的指导意见。总书记的指示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要增加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浸润当代教育。第十二届“孔子杯”全球华文作文比赛的主题是“我心目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对总书记有关指示的最好响应。

孔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半部论语治天下”,他的儒家学说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是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纲领性文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人不倦”等经典教育名言影响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教学,他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最深远的大教育家;“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的为人处事之道永远是全球华人的处事准则和做人根本。第十二届“孔子杯”全球华文作文比赛以“孔子杯”命名,这是对以孔子思想学说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好传承和弘扬。

二、对主办单位的认识。

孔子历史上籍贯属鲁国,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所以举办以“孔子杯”命名的作文比赛,非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莫属,主办单位是曲阜的最高学府――曲阜师范大学。主办方是著名的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和语文教学知名刊物《现代语文》杂志社等。曲阜师大是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内知名的师范院校,笔者远在广东揭阳,每年的高考填报志愿,仍有不少学生咨询贵校,体现了广东揭阳学生对曲阜师大的钟情,只是贵校在广东省没有招生计划而未能如愿。《现代语文》杂志是一本服务语文教学的专业杂志,其专业性、指导性、权威性毋容置疑。当今一些所谓的学术期刊打着学术的幌子,只要给钱就能发表文章的“金钱至上”之实。而《现代语文》杂志社始终特立独行,从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发表质量低劣的文章,始终坚持不论何人、以质取胜、服务教学的办刊原则,向广大语文教师和其他教研工作者推出质量上乘的精品专业性杂志。这次举办“孔子杯”全球华文作文比赛,又是公益性质,不收取参赛费用,绝无仅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曲阜师大国学院、《现代语文》杂志社等主办单位真是难能可贵,值得褒奖。

三、对我校参赛的认识。

我校是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市级重点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一般不是很高。但接到这则比赛通知后,我们高二级语文教师商量后,决定在高二年级做如下参赛组织工作:一是宣传动员。这次比赛主办单位权威,曲阜师大是孔子家乡知名学府;获奖将有机会免费去山东游曲阜、逛孔庙、看师大,获奖证书能装入高考档案袋等。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被我们点燃起来。二是对作文比赛进行精心指导。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指定的国学书籍,尤其是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学说等有关知识要掌握得一清二楚;指导学生尽量选择与孔子有关、与国学等传统文化有关联的题材,以突出这次比赛的主题;特别强调学生要书写规范,要求学生一律用方格纸张书写,我们老师还特地制作了作文比赛的专用纸张;指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点,或把古文译成现代文、对古文进行仿写或扩写;指导学生可以写读后感、观后感、活动心得等。三是做好初赛作文的评选工作。学生的初赛作文收上来后,老师们进行了仔细评选,从主题、书写、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优中选优。四是由笔者作为代表,写出我校参加这次作文比赛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五是把经过评选后的参赛作品,由笔者打包快递寄给主办方。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孔子;师德风范;传承;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形成的一种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的民主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时候是愉快融洽的。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可以在提升教书育人的效果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思想的负面冲击等各方面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单一化、功利化等等的不和谐的倾向。因此,如何在新情况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值得每一个高校教师深入思考[1]。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堪称我国教师的光辉典范与榜样。从孔子的生平看来,他高尚的师德风范在传承教育理念和培养优秀人才两方面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他高尚的师德风范早已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因此,在当今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一定挑战的大背景下,传承先哲孔子高尚的师德风范,对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有着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2-3]。具体的来说,我认为高校教师可以在孔子生平事迹的启发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4]。

1 塑造“仁爱”师魂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教育学生的根本理念。何谓“仁爱”,孔子对这一点有着较为深入的阐发。首先,孔子认为,“仁”是人的自我意识,而非外在于人的东西。正如孔子自己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自我意识,来自于主体的强烈精神自觉,它不属于“天”,不归与“神”,也不是与“他人”相联系。那么,主体又应该怎样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仁爱”的理念呢?孔子把“孝弟”原则作了进一步推广、扩大,把“孝悌”由宗法血缘关系扩大为一般社会关系,响亮地提出“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积极践行“仁爱”精神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环节。郭沫若先生曾在《十批判书?孔墨批判》中指出:“无论身份、地位、种族、性别,彼此一视同仁,相亲相敬”[5]。人,也正是在与别人的“相亲相敬”中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价值。离开社会群体,人的价值便无从谈起。教师存在价值便体现在与学生的关系中。有仁爱之心的教师,不管学生来自何方,家境怎样,有什么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怎样,个性怎样,都会懂得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也只有怀有仁爱之心,教师才能做到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的教师认为,由于当代大学生年龄上正处于青年中期,其自我意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此时他们对自己心理活动的特点、过程和内容以及结果的体验、领悟和感受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平。因此,只要自己下足了功夫备好了课,课后无需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但事实上,大学生们在人际关系、心里、思想等方面尚不成熟,非常需要他人的知道与帮助。教师,是学生较为信任的群体。如果教师,袖手旁观,不给予他们帮助与支持,他们会感到无助,甚至会犯错误。教师只有满怀仁爱之心、平等对待学生、倾心与学生交流,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成人成才。这样也就真正实现了教师自身的社会价值。

2 提高业务素质

要构建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个人素质至关重要,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6]。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锻炼培养自身的业务素质呢?孔子以他的身体力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据各种史料记载,虽然在当时孔子就被认为是以博学多闻而著称于世的大家,但是,他从不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问自居,不仅如此,他还能始终保持谦恭好学的精神。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孔子“学无常师”。有一次,他的学生子夏考虑到道德礼仪的先后问题,问孔子:“礼后乎?”孔子回答说:“起予者商”。意思是说,启示我的是卜商你呀。孔子承认是弟子的观点对自己对礼仪道德问题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表现出孔子谦虚的胸怀和博大的气度。孔子认为,要求得真学问,不仅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更要做到把学习内化为心灵的自觉,学习主题能够以学问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而将学习的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如他自己所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直到晚年,孔子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这种一生谦恭好学、永不满足的精神不能不为后人所敬佩。

高校教师要以孔子为榜样,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具体的来说体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坚持自我教育,在加强专业学习、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开阔视野、扩充知识面、拓展工作思路;第二,要经常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有资格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展现人格魅力

只有以身垂范的教师才可能塑造一批优秀的学生。孔子培养出大批的人才,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正是孔子以身垂范、长期熏陶的结果。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过来,“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只有端正自己,才能端正别人。因此,孔子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最严格的道德规范,正如孔子所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纵观孔子的一生,“克己复礼”既是其核心教育理念,也是其关键教育思想。“克己复礼”里面所包涵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克己”,也就是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的意思。他又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段话的意思是,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以自我为中心。“克己”的另一方法是“见贤思齐。”也就是要经常以“君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提醒自己力求达到这一标准,这样才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今天的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把先进的知识和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良好的自身修养、高尚的师德情操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因此,高校教师不能仅仅讲授道德的理论,实现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树立道德的良好榜样,从而用榜样的无穷力量积极引导学生成人成才。

4 了解关爱学生

《论语》记载:“樊迟问知。子日:‘知人。’”把这句话实践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也就是说,想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充分了解学生。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基于这些认识,孔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深入了解与学生相关的各种情况,也就能够把一些学生各自的特点说清楚,“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从这些事实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是多么了解啊。但是,在孔子看来,教师对学生仅仅了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关爱。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他又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据《论语》记载,当他发现自己的学生子路、闵子骞、子贡、冉有的进步时,便感到由衷的高兴。伯牛病重,他亲自去看望,十分伤感。颜渊、子路不幸去世,他又是那么的悲痛,这些事实都说明他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情谊。从孔子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了解关爱学生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从而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另一方面,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才有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扉。在教师的关爱下,学生能够看到欢乐与希望,懂得感恩与友爱。

师生关系是高等学校内部的重要基本关系之一。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的师生关系虽总体呈现亦师亦友的良好局面,但存在一定的隐忧。此时,孔子高尚的师德风范这一源头活水更值得每一个高校教师去传承、去践行,从而为构建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春娟. 论高等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 01, 63-65

[2] 李硕豪,王娟.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浅析.高校管理,2011,18,170-171

[3] 徐锋华.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师生关系构建,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 23(5),121-123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6篇

“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对人生的自觉反思,是对仁德不断追寻的思索。我想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也应具备这种情怀,更应拥有这份操守。教师职业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果有一天我们整个教育固步自封了,我想结局则可能是灾难性。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我们要进行为期一生的漫长的学习修炼,更应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学习情愫。我们所熟知的《论语》中就充分阐明了孔子的学习观,学习不只是知识的汲取,还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是知行合一的学习,我想这就是我们教师义无反顾地选择过反思式生活的古训吧!

一要反思生活习性给自己发展的影响。我们的宗师——孔子,他一生的求学之路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是几千年的精神财富,他是一位圣人,也是一个伟大的教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其漫漫求索之路,从中我们需要铭记的是“生命要进行漫长的学习修炼”,是终身学习。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每天耽于牌桌、茶杯、酒壶,或者是热衷于有偿家教,或是拼命捞取荣誉和地位,我想这样的习性会有悖于教师的初衷,会成为自己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教师,特别是一个有追求的老师,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因为追寻理想之路是孤独之旅。静下心来,淡泊名利,用书籍充盈自己的大脑,用思想丰厚自己的思想,是一个有理想教师的第一要务。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甘受寂寞的教师,他几乎不参加斗地主、打牌、跳舞等活动,而是挤出点滴时间潜心研读,积极反思,不断探索,他拥有很多的网友,在很多的教育教学论坛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因为他的淡泊,他的思想随着他的文字不断出现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报刊上;因为他的执着,他在年仅35岁的时候就成为省特级教师。这也许是个个案,可能也是个传奇,但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的是生活习性对一个教师成长的巨大作用。甘受清贫,耐住寂寞,在孤独中探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理,追寻那份飞翔的梦想。

二要反思道德操守给自己成长的影响。德行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命之根。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样才会与人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才能拥有无限的爱心,才能视学生如己出。我们所推崇的“张莉莉”“徐本禹”等一线教师,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的公德素养,所以当危难突袭时能够挺身而出,忘却自我,眼中只有学生,心中只有学生;在贫瘠的大山深处中默默坚守,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哺育着清贫的山村学子。

其次要拥有优良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是最基本的底线,唯有如此,我们方能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并将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者为己任。要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状况,让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走得更扎实,更坚定。德行高尚的教师,才会不断进取,才能埋头苦学,刻苦钻研,科学施教,从而使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教师要注重自己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等素养的提升,肩负起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的责任和使命, 深刻地理解教师工作的本质、责任和特点,从而将自己锤炼成一个“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爱事业”“爱学生”的智者,成为奉献事业、成就未来的勇者。

三要反思职业素养给自己突破的影响。一个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着他前行的方向,也影响着他能走多远。

首先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提炼出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更加贴近时代脉搏。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着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四基、思维技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其应用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学会与自身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自己更加理智地辨析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走出自我沉醉、自我迷茫的格局,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反思中日益丰满起来。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为实现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就得花力气与时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武装自己,加速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再次要反思自己的教育功能。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道,古语云:道之不存,其物何用。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送进监狱和坟场,我想这样的教育真的不需要存在。因此,我们的教育功效就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我们要善于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调和学生内心的矛盾以及思想上的模糊认识,科学干预,灵活地进行疏导和教育,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身心两健地快乐成长。

第四要反思自己的教研实力。反思的最终目的一是改进手段、优化方法,使自己更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二是促进发展,积淀底蕴,使自己在业务上有所突破,有所斩获,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我。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准要点,书写自己的特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成一节好课更不容易。但我们得尽力发掘出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它可能是燎原之火,可能是成就自我的一个突破口。抓住每一个闪光点,就可能收获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试看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师们,无不凸显其智慧的光芒,如于永正老师的绘声绘色的课堂,窦桂梅老师的情境叠加的魅力课堂,华应龙老师的丝丝入理讲解的课堂……都为我们展示了智慧的灵动,彰显了思想的光辉。

学会解析自己在教学反思中的闪光点,扼要地记下来,写准活动的特点,以便于不断地将其发扬广大,促使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能够自觉地加以选择使用,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课堂是人的课堂,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能固守预设,要善于驾驭,灵活地捕捉灵感,就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活动带来勃勃生机。有机地贴近课堂教学进程,巧妙地设计一些开放性提问以打开孩子们想象的智慧之门,凸显孩童的智慧火花。关注孩子们的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让其自由地翱翔。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7篇

【关键词】儒学 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

谈到儒学,人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它是旧的、封建的、保守的、已死的东西。其实不然,早在封建社会以前,儒学已经存在,而且一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中国“孔子学院”在世界多个国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儒学中的许多思想是值得推崇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有教无类:教育普及的萌芽阶段

“有教无类”作为一个命题,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从人的外在性来看,“有教无类”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地域与国别,不分贵族与平民,人人都应该受教育。第二,从人的天赋素质以及后天的习惯与行为方面来看“有教无类”是指不论智愚,不论品行善恶,只要诚心求教都当给予教育。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他们来自鲁、齐、晋、宋、陈、楚、秦等各国。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和司马牛等,也有“”出身的仲弓、鲁之“鄙人”子张;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苦生活的颜渊;有比孔子只小四岁的秦商,也有比孔子小五十多岁的公孙龙。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不分民族,不受等级、地区、年龄等条件的限制。

当下,为了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我国相继推出了“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助学计划。同时,还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使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这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平等”等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二、教师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儒家认为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学而不厌,具有渊博的知识;诲人不倦,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应善于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等等。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是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代宗师,他认为学习应该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孔子重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孔子学无常师。孔子还说过:“学不可以已”。在儒学看来,学习知识作为一个过程,它是永无止境的。孔子还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含有在“博学”的基础上走向“专精”的思想意蕴。孟子则明确提出了“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主张既要广泛学习,又要加以融会贯通,掌握要领。儒家非常重视教师知识更新的问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还注重“学而时习”。儒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儒家尊重教师以及对为人师表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论

历代儒学大师多直接从事教学活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教学过程中某些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

第一,因材施教。孔子是第一个系统地运用因材施教方法获得成功的教育家,实施因材施教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了解,孔子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平时十分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还注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智力水平进行教育。“因材施教”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传统教学法。

第二,启发诱导。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方法。他最为欣赏的就是遇事皆问“怎么办”“为什么”的态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受教主体真正是从内心里想要解决问题,才是施教的最好契机和最直接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无功的。教师的任务首先要促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这既是对传统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继承,也是现代化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第三,教学相长。这是儒家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既解答了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其二是“相观而善”,即师生间的相互切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儒家教学相长的思想,提示了教与学之间的本质性规律,即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而这种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教学活动无疑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四、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论,归根到底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从“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论证贤才的标准便是“仁德”修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了实现这一人格追求,孔子继承西周以来的“六艺”教育传统,以《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来教育弟子们,要求他们在“礼”的约束下,尽力去实现“仁德”。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儒家的德育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德育体系也有很大帮助。我们认为:“学也者,学做人也”与“教也者,教做人也”,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儒家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德育方法,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典范,为全社会所追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一代代英才的出现,都与儒家所塑造的人格风范有着直接的关系。

纵观儒家的教育思想,它对我国发展和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儒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要面临两种情况:首先是儒学本身的改造与调整,努力使自身适应变化着的时代;其次是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人们一直在努力挖掘儒家思想中更多对现代社会前进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那些成分。

【参考文献】

[1]张健. 教育面临的挑战.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8篇

平等对话个性培养教育艺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一次谈话,一直是中学(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次读来仍然倍觉亲切感人,亲切之余,不禁膜拜。品读“至圣先师”的一则谈话,恰如沐浴一场润物的春雨,虽只寥寥数语,然而灼灼照人的思想光芒和雍容睿智的教育艺术,却会让我们这些忝为师表者思接千载,获得良多的启迪与借鉴。

一、平等对话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与几位弟子闲坐时的一则谈话,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次课堂讨论。在自由民主的课堂上,最需要平等对话的平台。这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气氛,需要老师精心营造。在谈话时,孔子和弟子们畅所欲言,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这首先得益于孔子平时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及实践,其次是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孔子一上来就诚恳地要求弟子们“勿吾以也”(不要因为我就不敢说),弟子们才得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各抒己见。

在平等对话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只有在观念和现实的双层面上与老师平等,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去。

二、尊重学生

他们的谈话自由开放,这主要是因为孔子能够充分地尊重学生。孔子不以长者自居,弟子们才会无拘无束地发言。其次,孔子很尊重学生的意见。当曾皙表明自己与前面三位意见不同时,孔子说大家也只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另外,孔子明显地不赞同子路毫不谦让的说法,却出于尊重,只是微笑了一下。

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需要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老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自己身体力行。

三、发展个性

这则谈话,充分地显现出谈话者鲜明的个性:子路恃才傲物而又直率鲁莽,曾皙知礼好乐而又卓尔不群,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谦恭礼让。这些弟子们之所以会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个性鲜明,是因为他们的老师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发展个性。而这则谈话中,孔子也以一个热情而又严格的诲人不倦的师长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谦和亲切,批评委婉含蓄,对弟子们耐心诱导、热情鼓励,为我们树立了蔼然施教的榜样。

赫伯・里德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求教师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条件地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并且尽其所能地为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空间。

四、循循善诱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交谈中他对弟子们循循诱导,体现了非凡的教育艺术。孔子一上来并没有直接让弟子们言志,而是先用谦逊温和的话语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言志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而又亲切活跃的气氛。这位思想明智、态度和蔼、胸襟开阔的教育大师针对弟子们的实际进行发问:“你们平时总爱抱怨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如有人了解你们(任用你们),那你们会怎么样呢?”在子路慷慨陈辞之后,他又逐个地询问冉有、公西华和曾皙的志向。当曾皙因为自己的想法与前面三位不同而有所顾虑时,孔子及时地予以鼓励:“有什么关系呢?也只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而已!”

在子路毫不谦让而又轻率鲁莽的陈述之后,孔子“哂”(微笑)了一下。为了避免谈话陷入僵局,孔子就一个个地询问。当曾皙请问老师为何对子路微笑时,孔子才指出子路“其言不让”的错误。

五、价值引领

孔子在日常交谈中,也很注重引导弟子立志。当四位弟子逐一言志之后,他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地将弟子们的发言上升到治理国家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大教育家在价值引领方面的绝活。

子路轻率狂妄的一番话,让孔子不由的哂笑。这个“哂”字,十分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对子路所言的含蓄态度,既有对他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否定了他的毫不谦让。

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皙的主张,就是因为曾皙形象地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谈到了根本点上。哂笑子路,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用委婉的态度批评“其言不让”。曾皙的话似乎与政治无关,但他所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社会的缩影,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所以深受孔子的赞扬。

六、因材施教

在这则谈话中,师生关系十分平等融洽。孔子关心弟子,爱护弟子,对弟子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孔子对弟子们的言志有三种态度:赞同欣赏曾皙,委婉否定子路,表面上未作肯否实际在热情鼓励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评冉有意在鼓励;而对公西华的评论则意在增强其信心。从以上对四位弟子言志的评论,不难看出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并擅长因材施教。

孔子最注重也最擅长因材施教。他的方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教育,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七、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