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旅游文化经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古文化
左权县的历史悠久,涵盖的古文化十分丰富。郭守敬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仪器仪表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以及天文学家,他发明了很多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左权县紫金山书院以及郭守敬观象台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地位,紫金山上不仅有很多美如画的自然景观,还有很多人文古迹,特别是古代科技文化。对于左权县古文化的合理开发,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左权县旅游风景区,增加左权县的旅游收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1.2军事文化
战国时期,辽阳邑是赵国西部非常重要的一个镇区,即左权县。左权县中的古兵寨与紫金山“三关一院”涵盖了大量的古军事文化,时期,左权县作为太行山抗日的主要革命根据地,很多抗日英雄都牺牲在左权县。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新闻媒体人员血洒左权,是当今世界新闻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左权县中完整保存的高大石头房,是时期白求恩医院的旧址,还有一些墙壁上写满了朝鲜文字,诉说着当年朝鲜的英雄事迹。在军事家的眼里,左权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风水宝地,八路军曾经在左权县驻扎了5年左右,麻田八路军总部的旧址中,彰显着左权、、等民族精英的英勇事迹。左权县涵盖的这些军事文化,对于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应当重视军事文化的开发,将其作为左权旅游文化的标志。
1.3民俗文化
左权县的民间文化艺术十分浓郁,地方文化独具风味。左权县中的小花戏子、民歌在民间流传的范围较为广泛,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一种富有乡土气息、曲调风格多样的民间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区域。左权县的民众基本上从小就会唱歌、跳舞,如郝玉兰、冀爱芳等左权民间歌手唱遍了山西,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除此之外,一江晚霞剪纸馆、魏建忠曙光钱币博物馆、古婚书馆等,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左权民俗文化的内容,左权县从来不缺书法、剪纸、集币、绘画、刺绣以及集报等民间艺人。
1.4影视文化
张艺谋与吴天明共同拍摄的《老井》,拍摄地就是在左权县,这部电影曾经轰动了全世界,2001年左权县玉茭村中的150口枯井才打出水,在回首左权县掘进那一段往事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份勇敢、执着的精神。
2左权旅游文化主题的开发
现代旅游,是一种高层次享受与文化再创造,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真实体现。旅游文化,实质上就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文化主题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整合现代人的内心需求,左权文化具有丰富、独特的内涵,能够有效地满足现代人对于生活的精神追求。
2.1度假游玩
人们对于自然的崇尚与情感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现代人在生活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享受。左权县中,龙泉沟的气候条件非常好,洞、林、水、寺以及山等一系列旅游景观应有尽有,非常适合人们在此度假游玩;人们在左权旅游景观中能够体会到“密林深处有人家,牧羊坡上唱民歌”的浪漫之情,使游客完全融入到左权县旅游文化的氛围中。左权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可以将度假游玩作为主导。
2.2红色之旅
就目前来看,人们越来越崇尚历史,红色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了解与掌握历史的必然方向。左权县具有的独特历史背景与地理条件,使它涵盖了非常丰富精彩的军事文化内容与故事。左权旅游文化主题开发过程中,可以将红色之旅作为左权旅游文化的主题,借助抗日根据地,能够与黎城、武乡之间达到一个互补效果,加强左权旅游文化主题的鲜明性。
3左权旅游文化开发的营销策略
3.1营销思路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地方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只有不断地对地方文化进行合理的创新,促进地方文化中的认同进程,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想要达到一个良好的文化认同,就必须对文化形象进行合理的营销策划。优秀的文化形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不仅能够进行招商引资,还能够吸引大量的旅游产业人才。所以,在对左权旅游文化主题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树立一个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富含地方特色以及积极健康的旅游文化形象。左权县境内包含了太行山最高山峰孟兴垴,可以将其改名为“左权峰”,在左权旅游文化营销过程中将太行山最高山峰与左权县紧紧联系在一起,将红色之旅作为左权旅游文化中的主题,将度假游玩作为左权旅游文化开发的主导,然后推出相应的旅游文化产品。首先,将左权县中的民歌作为左权旅游文化产品的形象,对其进行包装,以传承传统民歌曲调为前提,创新左权县人民的生活内容,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在市场中进行宣传,并且重点将左权县中的英雄事迹进行突出,纳入太行山“红色之旅”这一旅游文化主题中,并且与一些发展成熟的旅游景区进行合作,对左权旅游文化产品进行联合销售。其次,应当兴办文化产业,对一些文化设施进行合理的运作,在左权县中将民间工艺品与收藏品集中在一起,可以在左权县中设立一条民俗文化街,并且还能够借助当地新闻媒体举办相应的民歌大赛或者民歌节等,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左权旅游文化的影响力,还能够对新人进行选拔,充分地对左权县涵盖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最后,应当对现有龙泉沟景区中的景点范围进行扩大,在对旅游文化产品进行设计与生产的过程中,将度假游玩、红色之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左权旅游文化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对左权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合理的组合;左权县各个旅游景区还应当设定多经典一票制的收费模式,对各个旅游景区中的收费价格进行统一,然后推向旅游市场,达到旅游文化开发促进消费增长的目标。
3.2服务行为
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左权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规范服务行为非常的重要。左权旅游文化营销服务行为应当充分体现出左权独特的民族风俗,设计与左权文化、景观相协调的服饰,对于不同特色的左权旅游景区,对于各个景点的设计要体现出不同色调与不同风格,使左权旅游景区服务人员的服饰、造型等一系列事项能够协调统一、富有特色,与旅游景点相互融合。同时,左权旅游景区中导游队伍的专业性、服务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左权旅游产品营销与左权旅游文化传播状况,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导游队伍的健全,为了能够确保左权县纯正的民族风俗能够吸引广大的游客,可以在一些特色景区中配置当地人作为向导,使游客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左权旅游文化具有的特色,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左权旅游景区的游客量,扩大左权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4结论
摘要: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基点,从旅游文化景观的挖掘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出发,从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本区位的旅游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并得出以下结论,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景观布局在物质空间上以山川、河流等地貌为附着点散性分布,在非物质空间上以地域性文化、民俗、气候为依托,并多数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隐性分布,在时空上以历史文脉的追溯性分布。通过研究,为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景观规划理论体系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旅游景观文化 布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景观资源拥有一个统一系统的理论规划体系,应该站在本区域历史文脉的沉淀、继承于发扬的从而带动江西经济中部崛起、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适应的高度对待。
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概念,国内的统一公认的概念还未曾达成一致,学术界也多是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去阐释,沈福煦在《中国景观文化论》认为:“景观文化是一种文化,有更多的社会文化性.......还包括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文学的、书画的、建筑的、雕塑的、戏剧的等等”。[2]从文化的角度的出发,沈福熙的观点较为符合作为本文的切入点,因为从文化内涵的构架看,呈现“文化-景观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的衰减模式,他们之间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本文以下涉及的旅游景观文化的概念内涵即以上述为准。
一、基于物质文化层的空间布局
鄱阳湖水体旅游文化景观方面,江西省江河湖泊众多,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在古代曾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如赣江在古代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要通道,这也形成了我省丰富的水文化。鄱阳湖的湖体,本身具有很多待开发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潜在旅游点。如今年刚被国家文物局选定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几个点,诸如汉代九江浔阳城、都昌阳城等尘封水底的古城都;历史上曾有“沉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一旦对该水域的水文、气象、地理、地质进行系统的观察、探测和研究,破解这些谜团,不光其本身的未解之谜得以大白,这些过去让人神往而又无法企及的地方,一起更为独特的人文魅力,必将成为此区域新的旅游景观资源,并且由于诸如此类旅游景观的特异性,其不可替代性的意义更为特殊。
除了湖水体系,还包括数十条联通鄱阳湖的河流,比较大的主要是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这些河流的流经区域更为广阔,蕴涵的旅游景观文化价值更大,如赣江十八险滩、修水流域的“鄱阳湖候鸟生态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各支流的古交通河道,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物质景观,都将是未来提升本地域文化品位,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前提要素。
古村落聚居地旅游景观文化方面,概念上的古村落是指迄今为止已有五六百年以上历史,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保存较好,历史文脉得以传承的村寨、部落。[4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生活理念、建筑风格、建筑布局的古村聚落的存在,为延续区域文化的文脉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也正是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的关键。江西省在这方面的资源数量虽然不是多,但是质量和档次在全国皆属上层,如南昌的安义古村、景德镇婺源村庄等,都是代表鲜明的徽派建筑群。
二、基于非物质文化层的空间布局
在中国众多的傩文化中,江西的赣傩文化是其中一个很独特的分支。赣摊始自何时,来自何方,史籍均无记载,只有清代8座傩庙的相关记载,民国时有48部傩神之说, 摊舞称“仰摊神” 或“耍傩神”[5]。这些流传于民间的,口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傩文化,多加整理和保护,需要政府的引导扶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部分地域属于古徽州地区,这些地方属徽派文化圈辐射较为明显,如景德镇、鹰潭、南昌等市;这其中开发比较成熟的旅游景点有婺源和安义古村,徽派建筑标志性的白墙灰瓦、高耸的封火墙以明确的视觉符号冲击给游人,起到了较好的文化旅游效果。除此之外,区域内的道教文化资源也很丰富,其中不乏宗教文化重量级人文典故,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旅游区内的张天师典故及现存道观都是可以深入发掘的文化资源。与之相配合的还有区域的风水文化圈,江西对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作出卓越贡献的地域,传统的风水理论即发祥自这里,其中将罗盘纳入传统的“相地”风水勘察流程,更是传统风水学领域一大创新。
三、时空旅游景观文化布局
红色文化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明显的旅游文化优势,从地理分布来看,本区域内除了南昌市市区内存在民国时期遗留下的红色文化景观和建国后兴建的红色文化景观,这些地方依托大城市的物资集散优势和人员流动性强及知名度相对较高的优势,配合以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已经在形成比较成熟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其余大多数此类型旅游文化景观多分布与偏远的山区和城郊结合部,其中还有一些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地方,如余江县境内的烈士的革命根据地等,这些地方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长期被泯灭在历史的烟云中。类似这样的红色旅游景观文化资源,挖掘的潜力还很大,只要配套设施同步跟进,利用文化资源的优势,对李东地方绿色经济也是有很大裨益。
四、结 语
诚如戴代新等在《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一书中所言:研究文化与景观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如何用系统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来看待历史文化......一是如何从文化角度看待现代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和游憩开发。[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景观文化的构建,需要从文化发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空间布局的理性梳理,找到切合本地域发展的旅游文化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09.12:1-2
[2]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年第1期:40-43
[3]戴代新 戴开宇 .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3
(一)省域战略升格为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升格为国家战略。2月,国家发改委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把黔中经济区纳入西部重点经济区的经济布局,明确其目标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烟草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同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黔中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这一系列对贵州的文件和规划中,在“三化同步”的贵州发展战略中,都显现出一个相同视点――旅游业,其文化背景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十报告中,首次单列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为“五大建设”,已超越了节能、环保的实践层次。
(二)国内产业转移为贵州旅游文化凝聚了人气
为应对世界经济处于低谷的国际形势,我国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东部沿海一些产业向西向贵州转移,以及本省对内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外界对贵州社会历史的认识更加迫切,与贵州的文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对贵州旅游文化产业形成不可忽视的“气场”。
(三)原生态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是发展责州旅游文化的依托
贵州旅游具有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文化和山地文化特征,并带有中原文化的烙印。不可替代的原生态资源形成旅游的自然优势,多元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独特优势,这是贵州旅游文化的依托。
二、贵州旅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旅游文化学科中几个概念的浅解
“旅游文化”一词,在今天曝光度不低。就其内涵,一般来说,旅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外延很广,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建筑、生态、园艺、公共关系等学科。一般采用“总和说”来定义“旅游文化”,但特点并不鲜明。也有“旅游民族”说的观点,即认为旅游文化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在世世代代的旅游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本民族或本国家的文化”。这是从旅游文化的民族特殊性来定义的。
旅游文化归根结底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形态,是旅游主体文化。旅游文化以旅游客体(以自然景观、地质地貌、山川等组成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主体(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创造者和感受者。笔者更赞同“碰撞说”,即在旅游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不可缺少的桥梁,就是旅游媒体,连接旅游主体与客体,是旅游文化的发现和传播者。再好的旅游景观,没有人去发现、宣传、保护,不能真正成为旅游资源(旅游客体)。因此,媒体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此,媒体不仅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更包括从事旅游宣传、歌赞旅游的人,如诗人、作家、记者、歌者、民俗学者等。如此,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文化系统。从基本组成来看,旅游作为一门产业,还涉及旅游管理部门、服务团体和从业人员(旅游局、旅行社、导游等)。
(二)贵州旅游文化的传承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宜人,风景秀美,从雄奇、神秘到绮丽,不同特点的景致星罗棋布,有“公园省”的美称。贵州全境生活着苗、彝、侗、水、布依等多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7.9%,蕴含多彩多姿的山地村落民族民间文化和人类遗产。其中,世代口口相传的侗族大歌为世界非物质遗产,水族的水书遐迩闻名。更有大哲学家王阳明、一代经营之神沈万三等非黔籍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以及安顺地戏、屯堡文化的大明遗风与江南遗韵等,还有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都是贵州旅游文化的根基。
发展贵州旅游文化,要抢救和保护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是保护好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二是有组织发掘、整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如名胜古迹的修缮、民间传说的梳理和编撰:三是民间技艺、节庆、历法、医药、传统体育、原生歌舞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并有传承人;四是积极推动贵州非物质遗产世界“申遗”:五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注意环境保护。
加大非物质遗产保护并向世界“申遗”,是发展贵州旅游文化的重要基础。因为非物质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综合性、民族性,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具有不可复制的垄断性。“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这样的话只来自侗族世居的民间。
发展贵州旅游文化,要克服存在的“短板”问题,如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与此配套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省内国际航班,只有贵阳到曼谷)。
旅游业要做大做强,必然要与文化结缘。少林寺如果离开了少林文化,不过是普通的寺庙。唐朝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的诗歌,让寒山寺名扬天下;郑绪岚亮开嗓子,一曲《太阳岛上》让哈尔滨松花江北岸不起眼“太阳岛”几乎家喻户晓:一部电影《庐山恋》,胜过给庐山打专门广告上万次。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以文化内蕴为灵魂。因此旅游文化,除了民俗学家、园艺学家、博物学家等参与,还应有媒体人和诗人、作家、艺术家的参与。
(三)贵州旅游文化的创新
第一,观念的创新。发展旅游文化不只是旅游服务行业的事情,如前所述,它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位一体”的体系。因此,就需要政府和服务行业、文化新闻界和民间多方努力。
第二,战略思维的创新。旅游文化要与文学艺术结缘,借文学艺术之光照亮旅游客体。借开展活动的行为文化和影视文化宣传旅游,已成为宣传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本省人才资源来说,是做得到的。这类影视剧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与文化创意产业结缘,把创意理念融入旅游文化中,如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与市场运作、特色旅游文化活动的策划等。
第四,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把贵州旅游文化做成品牌,并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建立、完善常态化、动态化的“网上贵州旅游”数字化平台,实现宣传域面的全覆盖。
第五,借鉴外省乃至国外好的做法和运作模式,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第六,通过旅游学校、旅游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以旅游文化推动贵州跨越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秦皇岛地区 体育旅游文化 开发 利用 经济发展
一、前言
秦皇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它将承担2008年奥运会足球比赛项目,这对秦皇岛的体育旅游文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推动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它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了解秦皇岛、关注秦皇岛,提高秦皇岛在世界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使更多的人了解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形成、开发和发展,让体育旅游文化成为加快秦皇岛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有效载体。
二、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可行性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秦皇岛交通便捷,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40多个旅游景区独具魅力,每年吸引上千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2.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旅游业历史悠久,“千古一帝”秦始皇曾在这里求仙入海,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曾在这里观潮赋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都不见……”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气势磅礴。令秦皇岛名扬天下。
秦皇岛虽然是一个人口只有200多万的地级城市,但是,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积极打造体育名城,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扩建体育场地,美化运动环境,投资30多亿元进行交通改造和城市美化绿化,扩建65条道路,新增林木700多万株,新增绿地7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投入6.6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及配套设施,投入3.13亿元扩建体育运动场地,投资4.8亿元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和国家足球学校,投入13.13亿元修建了秦皇岛体育文化中心、奥林匹克公园、森林体育公园等体育比赛、体育训练、娱乐休闲、大众健身为一体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形成了以长城、滨海、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中,长城文化、滨海休闲度假、历史寻踪、名人别墅、山地观光、海洋科普 、国家地质公园、观鸟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精品线路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海关长城节、昌黎干红葡萄酒节、南戴河荷花节、孟姜女庙会、望海大会等旅游节庆活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是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产生的土壤,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的基础;是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三、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1.体育旅游文化的特点
(1)体育旅游文化的多样性。体育旅游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受社会制度、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等因素影响。体育旅游文化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可开发与利用的体育旅游文化各不相同,它的构成 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体育旅游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等构成了体育旅游文化的多样性。
(2)体育旅游文化的潜在性。多种多样的体育旅游文化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只有那些真正与游客旅游、观光、娱乐、健身等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旅游文化,才是实现了其自身价值。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实质上就是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背景,探索一切有可能进入旅游业的过程,能与游客旅游、观光、娱乐、健身等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体育旅游文化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旅游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在开发的过程中包含着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开发。
(3)体育旅游文化的多质性。同一种体育旅游文化对同一名游客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体育旅游文化具有多质性的特点,如:野外宿营既能锻炼游客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也可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可以培养游客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在开发利用体育旅游文化时,要充分挖掘它的多种利用价值。
2.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意义
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重要环节,秦皇岛旅游业历史悠久,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其他城市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给秦皇岛的旅游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旅游业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活力,没有活力就不会有效益。黄金海岸的“中国神话历险宫”,南戴河的“西游记宫”、“环游世界宫”等旅游景点,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开发更新,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也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游客的旅游还有发展吗?秦皇岛的旅游业要发展,要保持与其他城市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利用我市的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更是体育旅游吸引人的核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旅游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享受自然、愉悦心情的同时,更加关注娱乐、健身、增强体质。据国内外专家预测,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秦皇岛又是2008年奥运会的伙伴城市之一,作为秦皇岛人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打造体育名城,推动秦皇岛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这才是开发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意义所在。
3.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社会价值
(1)体育旅游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体育旅游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表现出的是它的经济功能,体育旅游文化的经济功能是指体育旅游文化进入市场,包括体育旅游文化活动在内的体育文化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实现交换关系的总合。体育旅游文化的经济功能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泛,但是,从人的参与情况分为三类,一类是欣赏型体育旅游文化,人们通过购买体育书籍、体育音像制品、观看体育比赛等形式,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欣赏体育表演,主要是寻求体育文化、享受体育艺术,自身不去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而是观看其他人进行体育文化活动;另一类是参与型体育旅游文化,通过自身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分享体育文化带来的快乐,满足自身的需求。第三类是买卖型体育旅游文化,通过货币交换实现各自的理想,如:购买体育彩票、体育福利彩票、足球彩票等。人们在旅游消费的同时刺激着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秦皇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几年秦皇岛的旅游业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其它旅游城市,特别是国外的旅游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公民对体育和健康的消费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82.23% 的人表示生活中需要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文化活动是带来健康、愉悦心情的有效途径,人们在进行体育文化消费的同时刺激了经济的增长.目前,世界体育文化产业年产值已经超过4000多亿美元,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有关资料显示:秦皇岛2002年接待游客770.81万人次,产值38.7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81%,2003年接待游客801.06万人次,产值40.8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4%。通过数字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秦皇岛旅游业收入年增长速度还不到10%,与世界体育产业年增长速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秦皇岛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成为秦皇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亮点。
(2)体育旅游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体育旅游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出来的是它的文化功能,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体育旅游文化活动项目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人们可以通过欣赏、参加各种体育旅游文化活动,放松心情、锻炼身体,满足个人不同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方式,对体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文化活动,自觉地规范个人行为方式,彼此进行交流、合作,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交流了情感、愉悦了心情,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有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体育文化直接为科学教育服务,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过程。体育旅游文化的创新不仅是人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娱乐健身的同时规范了其行为方式、道德标准、改善了人的思维模式。培养了人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了人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体育文化还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生活的满足不仅仅是生活表面的价值,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内在价值。体育文化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文化的交流,享受了娱乐、健身的乐趣;建立起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热情。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只有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功能,人们的精神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健康,精神文明建设才会健康和谐发展,人们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学习、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秦皇岛有丰富多采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文化的开发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推动秦皇岛体育旅游的内在动力;是全面提高秦皇岛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构成秦皇岛人充实健康的生活重要内容;是秦皇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大好时机,加大对外宣传规模,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模式,“送出去”就是把秦皇岛文化特色和旅游优势宣传出去,提高秦皇岛在国内外的名度;“请进来”就是把国内外先进的旅游理念和发展模式消化吸收进来,为我所用;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构建“海-路-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坚持“扶持-开发-规模-效益”的发展战略;加大多元融资渠道,坚持“政府监管-谁开发-谁受益”基本原则;加人力资源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对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的结构调整,坚持“旅游-企业-学校”强强联合的发展战略。使体育旅游成为秦皇岛旅游业的生力军;成为秦皇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秦皇岛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秦皇岛旅游网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也随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旅游业中虽然旅游文化是独立存在的,但是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管理和持续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旅游文化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对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旅游文化建设的策略。
引言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而旅游文化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旅游文化可以体现出旅游景点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活动,旅游业也开始面向大众化。旅游业是自然景点和旅游文化的结合,而自然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旅游文化能够更好的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弘扬旅游景点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旅游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地区的景观为基础,通过经营管理吸引游客参与景观游玩,推动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我国有许多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景点,利用民族文化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北京著名景点长城、故宫等,其都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也是由于其中的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欣赏,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的目光。旅游文化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旅游文化提高了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对开放的旅游景点进行参观游玩,其中还包括了旅游过程中的诸多业务,比如食宿、交通等。旅游也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应该给旅客提供全方面的周到服务,并且要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而旅游也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所以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和导游人员可以很好的对旅游文化进行展示。旅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游也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也提高了游客的旅游质量。
(三)旅游文化有协调旅游环境的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的游客群体也越来越多,导致我国的旅游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所以旅游业应该做好和旅社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通过管理进一步改善旅游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能够健康平衡的发展。旅游文化是协调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管理中,根据旅游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进行全面管理,从而使得协调管理工作质量能够有所提高。旅游业在协调管理中,以旅游文化为基本原则不仅可以对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也可以减少矛盾的发生。
(四)旅游文化对游客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游客量越来越大,游客的行为大部分都在旅游环境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就目前我国的旅游环境来看还是比较复杂,所以在管理中不仅需要政府的管理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游客的爱护。在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可以从旅游文化角度出发,引导游客提升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层次,旅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由此也可以见得旅游文化在提升游客精神文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有助于构建旅游文化科学体系
旅游文化是旅游文化研究的跨科学。旅游文化与旅游学有着一致的结构,其都是以旅游为基础进一步展开的。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分子学科,在文化学研究中,旅游文化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旅游文化是以文化学为理论,通过文化学的方法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因此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能丰富旅游学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旅游学的发展。
二、提高旅游文化建设的策略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弘扬旅游景点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想要旅游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提高旅游文化的建设。
(一)提高游客以及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
旅游业中的主体是游客和工作人员,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工作人员文化素养而言,如果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那么也不能更好为旅客进行旅游文化宣传,使得游客的旅游质量有所降低。因此想要提高旅游区之间的竞争力,就应该加强人们的文化素养。可以针对旅游业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利用制度来加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从而促使旅游业的管理工作能够规范进行。
(二)加强旅游文化宣传
旅游业应该加强旅游文化的创新和宣传,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可以建设旅游文化品牌,并且品牌的建设应该重点宣传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工作人员应该对各个景点的文化进行介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不断的加强旅游文化的创新和宣传,可以有效的提高旅游业管理的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在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关注国外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从中借鉴好的经验,对于我国旅游业中的不足之处,应该加以纠正。其次旅游业应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加强与国外旅游业的经验交流,提高旅游理论。最后旅游景点可以从文化艺术品、地区特色产品方面来凸显旅游文化,这样不仅能吸引游客,也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从而使旅游文化能够充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结语
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成长,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而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全球旅游经济增加值以年均4.1%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5.9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将突破7万亿美元;全球文化产业以年均6.7%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接近1.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万亿美元。旅游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有增长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成熟的文化消费场和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占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旅游产业看,2008年世界主要旅游发达国家,如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10%,有的国家高达20%;从文化产业看,世界主要文化产业强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也都在1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达到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刚刚超过了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只有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旅游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存在,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具有真正现代旅游意义的旅游才发展起来,自从1978年以后,国家尤其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从最初的旅游事业转变成经济产业,自1992年以来我国不断推出以中国文化为主旋律的旅游主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强劲,迅速成为新兴产业。2008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3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400亿元;文化产业持续增长,总产值突破20000亿元,增加值大约7600亿元。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不仅世界经济走向衰退,而且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影响。其中,全球国际入境旅游大幅度下滑,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增长率与上年相比也出现下降,2008年全球国际旅游入境人数9.24亿人次,增长率仅达到1.8%,增幅比上年的6.9%下降了5.1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达到58,900亿美元,增长率为3.0%,增幅比上年的4.5%下降了1.5个百分点。我国入境旅游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1.30亿人次,下降约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300万人次,下降约3%;旅游外汇收入400亿美元,下降约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增长率将低于3%;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低于5.6%。全球文化产业也受到打击,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增幅出现下降,我国文化产业由于还是有限开放的产业,与国际场关联度不高,因此总体发展态势平稳,基本保持了以往3年的增长速度。
二、现阶段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从以上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到,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一定影响,但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文化产业也有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都提出来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但现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还是有很多问题:
(一)对旅游文化产业开始重视,但是实际投入较低旅游文化产业也有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都提出来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但是,很多重视停留在表面,实际上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还比较低。政府对于旅游业的投资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旅游文化产业不好把控,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还是很少。企业对于旅游业的投资也是集中在能迅速获取利润的行业和部门,没有真正重视旅游文化产业。
(二)缺乏对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都开始说旅游文化产业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是旅游文化产业,什么是旅游文化产业的内涵和核心,如何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家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现在的学术研究来看,旅游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都还是比较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和模式,从学术研究一直到政府和企业,都需要一个清晰明确的旅游文化产业的标准和基本理解,这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基本前提。
(三)缺乏一个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的法律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严重不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建设。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一个严格的保护,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入开发和研究,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现在我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还缺乏一个系统化的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
(四)旅游文化产业的人才稀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离不开旅游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特别是高端的人才,旅游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求人才必须具有综合素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懂文化,又懂旅游,这样的综合化人才还非常稀缺。另外,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然要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去与旅游有机结合,这样的高端研究型人才也很少。
(五)对旅游文化的保护不足随着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国家和国民都开始越来越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也越来越规范,但是对于文化的保护还很不足。在旅游文化产业,很多项目都比较急功近利,寻求短期利益,缺乏对很多优秀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保护。
三、发展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正确引导,让整个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资金的投入,不能把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持只停留在表面。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系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要鼓励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在法律上对旅游文化产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企业愿意对旅游文化产业长远投资,鼓励和引导旅游文化产业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法制化。
(三)整合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任何一种旅游文化的形态,其整合力越强,其特色越加显明,其文化个性越加突出。有了自己的个性,有了自己新的美学价值,旅游文化特色才能产生轰动效应,才可能转化为更好的经济效益。旅游文化特色的发展对旅游市场占有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旅游市场化又带来了旅游文化整合的机遇,促进旅游文化特色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原则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无疑要求人们在开发旅游资源之时,预先就要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旅游文化特色观念,然后在旅游市场的建设中进行旅游文化的整合。
(四)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旅游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求人才必须具有综合素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懂文化,又懂旅游,这样的综合化人才还非常稀缺。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鼓励业界人才的进步,鼓励人才的综合化培养,并加强给人才的待遇,靠高报酬来吸引人才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价值的构成
明确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的内容,就是明确了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价值评估的基础。对于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的评估有多个角度,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对品牌资产的评估应该采用系统性的思维。旅游文化资源作为品牌,它必须具有持续创造利润的能力,同时,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还属于消费者和社会,它依附于一定时期的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在评估的时候,从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至少考虑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品牌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反应出品牌的综合价值和竞争力。
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的市场价值是指将这种无形的资产转化为一种可以衡量的资产,是通过这项旅游文化资源所占用的资金情况,盈利能力等,通过财务核算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资产机制。旅游文化资源品牌的建立可以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己的优势,提高竞争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优质的品牌,会产生较强的溢价效益,主要表现在销售量和获利能力上。销售量从企业的角度反映了品牌的影响力和在量上的影响。获利能力反映了品牌的生命力和在质上的音响。例如故宫博物院的门票价格要远远高于同类景点的价格,这就是品牌资产所带来的溢价效应。
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的社会价值是指旅游文化资源品牌对社会的影响,消费者对旅游文化资源所渗透的精神、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的认同。社会价值比较复杂,难以定量化研究,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通过测评与消费者生活的关联性、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性、认同品牌价值观的人群占有量等指标来替代评估。
二、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内容
基于旅游文化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其品牌资产价值的构成,旅游文化资源品牌资产价值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核心价值:旅游产品的市场表现;旅游文化资源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品牌个性代表的象征性价值。
旅游产品的市场表现方面的价值评估,除了一般意义上对于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估,还应该考虑到旅游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在这里加入一个综合分析指标,即旅游资源的等级。可以利用过去进行的旅游文化资源的评估结果来评价旅游文化资源品牌价值的优劣情况。按照我国旅游景区的等级划分,可以将旅游文化资源划分为5个等级。按照我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强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资源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是具有资产价值的,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广泛而高度的知名度、良好且与预期一致的产品知觉 、强有力且正面的品牌联想以及稳定的忠诚这四个方面的核心。(1)旅游文化资源品牌的品质认知是指旅游者根据出游动机,与备选的其他目的地相比,对旅游文化资源类的目的地及其配套设施质量和优越成都的感知。(2)旅游文化资源的品牌知名度是指潜在的旅游者认识或者记起旅游文化资源突出特点的能力。旅游文化资源与周围旅游资源的互补情况以及吸引范围都会影响到其知名度。(3)旅游文化资源的品牌联想是指旅游者透过其他的文化资源能够联想到该旅游文化资源的特征。旅游文化资源所处的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会对此维度产生持久的影响力。(4)旅游文化资源的品牌忠诚是指旅游者重复购买或者反复地向亲友推荐某项旅游文化资源。忠诚度可以用有客的满意度和偏好度来衡量,其中满意度包括游客对旅游文化资源展现出来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偏好度则主要是游客对旅游文化资源的识别程度。
旅游文化资源品牌的象征性价值即品牌所具有的个性,是指游客想到该旅游文化资源时能够想起的品牌的名称、标志及其感官冲击力等。比如提到金沙遗址,旅客是否会联想到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太阳神鸟以及古蜀文明。
品牌资产的价值评估有利于旅游企业或组织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升自身品牌的价值,并合理有效的保护品牌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要想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有效的应用品牌资源,必须先对自身所拥有的品牌资源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以便获得有效的信息,来进行品牌战略的制定与修正,更好的发挥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Maja Konecnik,William C.Gartner.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for adestin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2):400-421.
[2]崔凤军,顾永键.景区型目的地品牌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模型初探[J].旅游论坛,2009,(1):67-71.
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文化,这是文化的内在本质所在。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旅游的字面含义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人们的旅游活动,就是使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而言,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属性。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没有文化的旅游,就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没有旅游的文化,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的过程之中。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始终作用于整个旅游活动过程。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文化底蕴。宏扬旅游文化,有助于更好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将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
二、旅游文化与高等旅游外语教学
1.旅游文化与旅游外语
语言经济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能满足劳动力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便会取得不同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旅游外语不仅可以表达和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而且能很好的反应旅游文化,就具有市场价值。河南有很多旅游文化圣地,比如说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等。尤其是少林寺和龙门石窟,格外让异国游客憧憬和着迷。然而,要想让入境游来河南的游客很好的理解这些河南的旅游文化,就必须用外语加大这些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从而让河南旅游和河南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河南。
2.旅游文化与高等旅游外语教学
当今的旅游是跨国度的文化活动。旅游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信仰及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活动来进一步了解异国的山水以及文化。对于异国游客来讲,要想能很好地理解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只能通过旅游景区公示语或导游人员的讲解内容。旅游文化与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关系密切。高等旅游外语教学承担着培养旅游外语人才的重任。有了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才会有高质量的旅游景区公示语和高质量的旅游外语服务,这对促进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目前我国高等旅游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旅游外语教学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教学设施落后,旅游外语教材缺乏地方特色
对于很多高等旅游院校而言,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稍显不足,大部分院校没有办法配置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落后。这些院校只得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教学与实际相脱离。同时大多数旅游学校使用的旅游外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通用版本。教材内容编写不具备地方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根据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外语教学。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学生缺乏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毕业后眼高手低,就业时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与此相反,很多用人单位招收不到符合市场要求的人员。
2.旅游外语教学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旅游外语教育的老师多半是来自于与外语相关联的专业,只有少数的老师是来自于专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外语老师学科背景知识缺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大多数关心的是课本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涉及内容不多,无法架立起一个外语与学生专业结合的桥梁。
3.旅游外语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不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潮流
旅游外语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在旅游过程中肩负着为异国游客解说、传播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职责,他们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中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在2010年,郑州市旅游局所属导游共有1000多名,外语导游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一。在2010年进行的郑州市导游大赛中,郑州市原计划筛选出8名外语导游参加省级导游大赛比赛,但是外语导游组总共只有8人报名参加。由此可以看到河南省外语导游人员的极度匮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的外语教学大多依然沿袭传统的“语言文学加翻译”的培养目标模式,旅游外语教学也不例外。这忽视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旅游外语市场价值变化给旅游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因而,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潮流需要。
4.旅游外语教学中缺乏旅游文化教学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社会文化的过程。如前所述,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旅游外语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教师对课本知识讲解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但是,教材内容的编写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把很多的旅游文化知识加入其中,这就使得旅游文化缺席了旅游外语教学。
四、高等旅游外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旅游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旅游外语人才,因此应当针对旅游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策略。
1.加大旅游院校资金投入,使旅游外语教材编写符合地方特色
旅游外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地方政府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旅游院校的资金扶植,创建品牌旅游学校。同时,旅游学院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加大对教材内容的审核力度,慎之又慎,选择符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外语教材。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强化旅游外语人才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出符合旅游市场要求的旅游外语从业人员。
2.加大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旅游行业是发展迅速的行业,也是和国际接轨密切的行业,与其对应的知识也应该是最新最前沿的。要让从业的老师随时了解旅游外语发展的现状,加强旅游外语院校之间的交流,定期的进行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和组织教师进行外出考察。同时也应该让专业老师走下讲台,走出教室,更多的走进社会实践,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内容。高校还应该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适时的聘请旅游外语专业业内人士来学校做兼职讲师给学生讲学,与学生交流充实师资力量。这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外更多地了解外语旅游文化知识,提高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3.加大旅游外语人才的培训,走旅游外语人才市场化线路
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呼唤适应性强、专业知识过硬、知识面宽而且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旅游外语人才。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应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旅游外语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及其社会效益,以应对当前旅游市场旅游外语人才匮乏的状况。一方面,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加强宏观调控,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让高校调整旅游外语专业及课程设置,使高等旅游外语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让社会机构去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旅游外语人才。适者生存,不适淘汰。总而言之,高等旅游外语教学应该在外语经济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布局和规划,加大旅游外语人员的培训,使旅游外语人才市场化。
4.将旅游文化引进旅游外语教学中
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外语技能,还应当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方面的具体知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很多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的思维方式和日常交际清况中的对话能力,还可以直接为经济效益服务,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处理能力来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旅游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旅游外语教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接触感受旅游文化的过程。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文化教学;只有用旅游文化教学指导旅游外语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触、认识和感受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