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的途径

文化交流的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能力 跨文化交流 交互性

随着科技、交通、通讯等手段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人们学习并使用英语,也就牵涉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一词是从英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而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参与到这个国际大家庭中。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点、语言技能的学习,还要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善于发现不同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授英语时,要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流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用途。究其原因,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缺乏是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学生只会一味地接受知识点,而没有办法扩大知识面,所以导致学习方法的单一和学习的被动,学什么都是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从而造成语言上的误解、交流上的困难、文化上的冲突。

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这一单元涉及颜色与文化,而很多颜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是不一样的。例如,green一词在英文中表示“缺乏经验的”,as green as grass意思为无生活经验的;a green hand意为生手,没有经验的人。若一个不了解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单从字面上把这两个习语翻译成“和草一样绿”和“一只绿手”,则恐怕要闹笑话。

上例说明,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注意学生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即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交流效果也不会理想,甚至导致尴尬与误解。所以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意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功能是不同的,所引起的效能也是不同的,激励学生正确地使用这些跨文化知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二、英语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得以提高

学生的英语能力其实包括交际能力。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熟悉、适应英语思维的方式,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要在跨文化交流的氛围中,提高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例如,中国人对“关心”他人的个人问题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而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被问及个人问题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友好或缺乏教养的做法。如果你具备类似的文化背景知识,你就不会贸然地使用: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年纪?) Where are you going ? (你去哪儿?) 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会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开始你的交流对话,使你的交际显得更加自然,更加妥帖,从而更加地道。

由于母语的影响及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生在理解和翻译某些词汇和句子的时候往往只会做简单的字面翻译。如:“狼吞虎咽”,被错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吹牛”被错误地翻译成“blow cow”等。当你熟悉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都是与“马”有关系的时候,你就不会受母语的干扰,就会准确无误地把“狼吞虎咽”翻译成“Eat like a horse”,“吹牛”翻译成“talk horse”。只有了解文化背景之后,才会准确地、流畅地表达,从而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维、信仰、习俗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在真正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用“活”,在交流中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会引起文化上的分歧、理解上的误差。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可以看做跨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学生又该怎么做呢?

1.教师方面

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所引发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教学理念,把着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1)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对比文化差异、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找到这些文化点,了解这些文化点的差异,并对这些文化点加以解释和说明。这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底蕴。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各个国家的概况与文化背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区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才能从容自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教师应该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对话、表演、竞赛、唱歌、看原版电影、做游戏、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开展英语角、圣诞派对等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深刻认识,从而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只是学习的初级目标,最终目标是培养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单单靠教师的培养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培养。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过于依赖老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习惯应试教育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余时间很少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而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传授的知识也必然有限,这就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不断地接触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与内涵。

要激励学生积极地拓展各种渠道,积极获取有关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把着眼点放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2)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中学英语教学中四会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口语练习少,书面练习非常大。但大量的书面练习又限制了人的想象力的发展。英语学习者,是听觉类型的学习者,书面练习时间相对少,重视口语表达,学习者才会“轻松愉快”。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两种本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同时掌握以上两种本领,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一旦脱离书本、面向社会,置身于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让听者不明白。

因此,为了使交际更顺畅有效,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2篇

如果说红色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话,那么民俗文化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必将促进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由于受地域条件和语言障碍的限制,陕北民俗文化步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是缓慢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延川县已先后接待国际友人千余人次,也多次选送剪纸大师高凤莲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或艺术展演,近年来这样的机会是越来越多。经过调研,笔者发现陕北民俗文化(以延川县为例)的双语构建几乎是个空白,而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也难免存在诸多不足。

(一)缺乏译介完善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要让文化艺术产品真正受到国外大众的欢迎就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其文化内涵。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译介不完善的文化产品就成为了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大“毒瘤”。与陕北民歌相比,延川剪纸和布堆画也具有对外交流传播的优势,但因其缺乏较完善的译介而导致其对外传播交流的进程有些缓慢。这些艺术作品本就非常精美,也有一定的销量,倘若再附有英语注解其文化内涵,就会更加受外国游客们欢迎。不但使外国友人了解了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增加了其观赏和收藏的价值,同时也会实现其对外输出。

(二)缺乏对外宣传的双语门户网站虽说多年来,当地政府在民俗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受语言障碍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民间艺术的对外传播和交流还是不容乐观的。21世纪的科技是如此发达,互联网就可以打破地域屏障,但是由于民间艺人大多都缺乏互联网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所以在对外交流中基本上都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扶持。而现有的陕北民间艺术双语宣传平台较少,再加之宣传模式也单一。延川县政府及其文化文物馆均没有建设任何以宣传陕北民间文化艺术为目的的英汉双语门户网站,而英汉双语语境恰恰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缺乏涉外文化交流的人才据统计,近几年延川县文化文物馆的展馆年均接待外国游客或访问者千余人次,但是由于馆内工作人员不懂英语,加之来访者随行的翻译人员对陕北民俗文化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很难和来访者顺利沟通,更不用说成功传播和交流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了。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往往是促进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而作为文化形象窗口的接待人员若能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与国外来访者顺利沟通,不仅可以为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还能为陕北经济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双语构建的可行性策略

(一)完善文化产品的译介,增强其收藏价值文化产品是民间艺术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这些物质载体,文化才能得以传播和交流。因此,文化产品只有把其文化内涵真正传达给外国友人才真正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可见,要使陕北民间艺术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其物质载体进行译介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比如精美绝伦的延川剪纸和布堆画等,若能附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译注,在增强其收藏价值的同时,会激起外国游客的购买欲进而提高文化产品的销量,也会带动当地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带动了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建设双语门户网站,加大其宣传力度民间艺术的传播和交流,仅仅靠带着剪纸和布堆画大师们去国外交流传播那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如此先进,是打破地域条件限制的有力保障,如通过建设英语网站、英语博客或微博、甚至是微信,这些媒介都可以宣传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我国人民可以随时了解陕北民间艺术,而且外国友人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知晓陕北民间艺术的发展及其对外交流状况。显然,建设英汉双语门户网站不仅可以打破地域和语言障碍对陕北民间艺术对外交流的制约,而且可以改变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对外宣传模式,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因此,构建双语网站宣传平台,从而扩大陕北民间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交流。

(三)引进涉外文化交流人才,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就目前而言,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是相对滞后的,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民间艺人对外交流的意识比较薄弱,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和缺乏涉外工作人员等。因此,要使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政府要依据其发展现状,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首先来规范文化产业的建设,并构建合理的发展模式。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3篇

1.丝绸之路

西汉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洛阳、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路运往西域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而被称为“丝绸之路”。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2.丝绸之路中的中国艺术文化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了一起,也大大展现了中国灿烂丰厚的艺术文化魅力。正是这些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国,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文学、数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番薯输入中国,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如果把中国的艺术文化比作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符号的话,那么丝绸之路就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将这些珍贵的传播符号给传播出去,发扬光大。综上所述,无论是灿烂的中国艺术文化,还是西方的一些技术文化,要想实现两者的相互借鉴,就始终离不开一条筋脉,这条筋脉便是传播,传播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丝绸之路上,中国艺术传播是条筋脉

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传播作为贯通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一条筋脉,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吸引受众,进而将美传播出去。丝绸之路充分体现并且肯定了中国的艺术文化,并通过传播的手段将中国的艺术美宣传、发送出去,因而传播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被说成是一条“筋脉”。有了这条重要的、基本的筋脉,艺术和文化才能如血液一般地在其中畅游,将中国古老、神秘、美好的艺术文化带到西方,传到全世界。人文研究艺术的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艺术接受既是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也是接受者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艺术接受还可以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的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它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艺术的接受与被接受都是通过传播来完成的,可以说,没有传播,艺术再美好也只能孤芳自赏,而得不到外界认可和欣赏的艺术,也只是伪艺术。因此,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灿烂的艺术文化的一种肯定,并且让外界知道、认可、欣赏,对自身艺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促动作用。

三、中国艺术传播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

中国的丝绸、绘画以及其他特色技术通过传播大批大批地输送到西方世界,这样一种独特的中国艺术传播途径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传播就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铺设了这条道路,东西方的艺术文化才得以充分交流。自张骞通西域后,汉代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宝也输入中国。从9世纪末到l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东南沿海转移,阿拉伯世界兴起,东西海上往来逐渐频繁;同时,丝绸之路上的安全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这就降低了这条陆上通道的重要性。元代统治者西征,甚至直接统治了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使东西驿路通畅,欧洲许多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东来中国,丝路又繁荣一时。明朝建立后采取闭关政策,陆上丝路作为中西交通路线已远不如海路重要了。在这里,如果把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通道比作一种传播手段的话,当这条传播道路繁荣顺畅时,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利益就都得到了保证;当这条传播道路被阻塞时,双方的经济文化利益就远不如以往了,甚至会走下坡路。因而,中国艺术传播是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一条彩色道路,这一路上不断地呈现着精彩的东西方文化。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4篇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用方面内容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高中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途径

现行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 --- 功能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有一个话题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话题均反映了中外不同的文化,每个单元的对话和阅读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既体现了交流功能项目,又体现了知识文化。英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语用意识,重视交流文化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词汇教学。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 dragon( 龙 ) 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 Asian Four Dragons ,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 Asian Four Tigers 。

2.对话教学。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流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

3.课文教学。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 B1,Unit22 Britain;B3,Unit13 USA 等)、语言( B1,Unit3 American English )、饮食( Book1,Unit8 Food around the World ; Book2, Unit15 Healthy eating )、音乐 (Book1, Unit11 Country music; Book2 , Unit2 Music) 、媒体 (Book1,Unit12 English programmes; Book2, Unit4 Newspapers; Book3,Unit5 Advertising) 等。

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第三册 Lesson 49 NEW YORK 时,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有关纽约及美国的相关材料,在课文学习后进行小组竟赛 ( 互相提问有关纽约的知识 , 以问得多、答得多的小组为胜者 ) 。

自然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课本当中 , 还提了诸如 Why is New Y0rk called a big apple? 和 Do you know what NASDAQ is? 这样的问题 。 通过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同学们既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文化的了解。课后我还印发了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的目的。

二、高中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原则

语言是承载文化的工具 , 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 而文化的渗透又必然会牵涉到世界观、 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 因此 , 在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实用性原则。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尤其是涉及到日常交流的内容。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解上,应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文化有差异的交流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操练,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

2. 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认知规律,学生的语用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现行教材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以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方式编写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中不同的语言功能,在不同语境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 , 把握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3. 思想性原则。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教师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思想性的原则。教师要多介绍主流文化,在课外阅读中多向学生介绍积极健康的内容。涉及到颓废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识形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地认识。总之,通过文化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无所谓孰好孰坏,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多样性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培养世界意识。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歌 《刘三姐》;南宁民歌节;东盟;文化交流

今年(2013)是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第十个年头。中国与东盟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双方合作已进入加速期,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把握时机推动双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全方位合作。在这其中,文化艺术交流的作用愈发显著。它不仅对推动文化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更在加深双方人民的了解与增进双方人民的友谊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民歌作为广西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传统民歌传唱:文化传播中埋下的种子—一以“刘三姐”为例

我国民歌不仅包括传统民谣、号子、小调还包括与众不同的广西壮乡山歌。民歌与古典音乐、重金属音乐、流行音乐以及摇滚音乐等相比不仅同样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节奏性和欣赏性,更重要的是民歌在文化传播与日常交流方面展现出极强的信息传递性。民歌来源于普通群众对生活生产的感悟,有的是独唱形式的小调,有的则是以对唱方式呈现的山歌,山歌对唱不仅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说理甚至于争吵。

中国民歌尤其是两广地区、福建和台湾地区的民谣、民歌在东南亚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邓丽君的《甜蜜蜜》等等。在东盟十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都通行汉语,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居民在明清时期移居东南亚,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生活习俗、商业活动、语言文化以及音乐舞蹈都相继流传开来。

广西素有“歌海”的美称,古老而悠久的壮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优秀灿烂的文化和艺术。自古以来刘三姐歌谣见证了壮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民族风貌。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刘三姐的对歌传歌引来无数歌迷前来学歌,以后便形成了歌圩。刘三姐的歌谣内容主要以描述壮族人民日常辛勤的生产劳动,反映壮族人民勤恳朴实与乐于自然斗争的精神,及对爱情向往真诚、互信、自由、平等,对封建传统礼教反抗与蔑视的爱情婚姻观。“竹篙打水浪飞飞,好情结交不用媒。多个媒婆多把嘴,免得人家讲是非。” 这些都是对当时百越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东盟许多国家在当时都受中国文化辐射,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着历史渊源。以越南为例,越南与广西山水相连,世代友好往来,中越之间有很多民族都跨境而居,历史上多源于我国古代越人,双方之间文化交流密切。越南北方民歌主要内容也多以爱情为主题,对婚姻包办的不满如“嫁夫不知夫君面/夜睡疑是邻家翁。” 还有也多是越南人民与自然抗争的劳动描述。同时,越南北方的民间音乐的音阶也与刘三姐歌谣类似,sol-la-do-re-mi 曲调明快。这些内容与形式上与刘三姐歌谣有着相似之处,甚至可能是双方歌谣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这些都说明自古以来,双方就在歌谣传唱中就已埋下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种子,等着后人去挖掘。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很多古老的传承都已消逝。但是“歌仙”刘三姐却在新时代仍旧焕发着光芒,随着歌声传唱中国大地,乃至唱响东盟。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在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之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此后,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等作品也闻名世界,成为了新一代的“刘三姐名片”。在对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盟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结果显示大部分年轻留学生了解刘三姐多是通过《印象·刘三姐》这一途径。在观看《印象·刘三姐》这一过程中增加了他们对相关汉语知识文化的兴趣与了解程度,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无独有偶,越南政府早在2006年就计划将《印象·刘三姐》移植到越南下龙湾。据中新网报道,2006年广西就已着手与越南共同打造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越南广宁省文化官员在广西桂林观看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之后,认为具有“海上桂林”之称的广宁省下龙湾也可以开发一台实景演出,便多次到桂林“取经”。广西文化部门与越南达成协议,把中国的资本、创意、运营模式等和越南的民族风情相融合,共同打造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2]此外,该创意还将“扎根”柬埔寨吴哥;而歌舞剧《刘三姐》也将进入马来西亚表演。据悉,其他一些东盟国家对“刘三姐”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见这种文化交流方式不仅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可见以《刘三姐》为代表的民歌文化对巩固双边友谊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的,同时还扩大了双方文化产业的交流。为中国—东盟之间更深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歌交流:文化交流中的绝佳途径——以“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例

南宁国际民歌节也是广西民歌文化的一张名片,至今已举办了15届,是我国唯一的国际性民歌节,同时也是我国民歌文化与外国(特别是东盟)民歌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舞台。近年来,随着南宁国际民歌多次成功举办,前来参加的海外各国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越南、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等东盟国家也包括其中,带来了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节目。民歌节在我国和东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一)、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南宁国际民歌节充分的展现了中国的民歌艺术,原生态的民歌、改编民歌(民歌新唱)、新编民歌和流行歌曲同台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最近举办的2013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例,整场演出以《大地飞歌壮乡情》、《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和《中国民歌世界风》四个歌圩场景贯穿全部,将传统壮族文化和时代潮流元素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广西文化产业的实力与创新能力,满足了各个层次、各种爱好的听众的需求,给到场和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国观众与东盟人民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广西民歌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同样的,东盟各类优秀民歌作品也被引入民歌节的舞台,如印度尼西亚民歌《梭罗河》、马来西亚民歌《拉沙沙央》、菲律宾民歌《孩儿》在舞台上也广受好评。中国—东盟民歌艺术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交流中产生共鸣。民歌节上还有很多合作创新类的演出,如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传统民歌、中国歌手唱东盟民歌、各国歌手合唱新编曲目《相聚南宁,相聚永久》。整个民歌节文化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双方在文化交流碰撞中都能吸收精华,积累合作经验,实现共同协作创新。只有这样高质量的对话平台才能催生出高质量的优秀民歌新作与其它形式的艺术作品,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桥梁。

(二)、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提供新思路

传统形式上的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模式主要是政府包办为主,这种传统模式不仅为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而各种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应都大打折扣,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但民歌节则创新的采用“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行机制。政府在其中起主要引导作用,确定民歌节的主题,进行社会号召与宣传。节事运作方面交由专门的公司负责,采取市场化运作,提升了效率节省了开支。同时整个社会都参与到民歌节中来,为民歌节献计献策,营造整体的氛围。在这种新的文化交流模式下,加以民歌这种广受各国群众欢迎的主题,民歌节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效益都大大超出了各界的预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民歌在文化交流形式上的创新很好地建构了一种典型的成功模式,为其他文化上的交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模式。

三、民歌文化融合: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

民歌文化作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在双方文化交流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一)、民歌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融合中的“多点效应”

民歌音乐不仅能在双方的歌唱家之间交流传唱,同时也能极大的拉近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民的距离。音乐特别是民歌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各国、各民族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能够直接生动形象的展现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在特定的环境中,甚至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这对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都同样适用。通过旋律、曲调、歌词能人们到达无障碍的文化交流,还能使文化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多样、受众更加广泛。

在民歌交流中,我们一向“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仅大力邀请外国音乐家来我国进行表演,还常派代表团到各国进行巡演。国际交流力度也逐步加大,影响力也逐步提升。除了传统的“两会一节”以中国与东盟为双边主体外。我国民歌交流还多以与东盟各国“点对点”的交流形式展开。如2013中越歌曲演唱大赛在越南河内的顺利落幕,2012中泰友谊歌会的成功举办等等以对各国的特色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友谊。此外,如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文化处举办同唱友谊歌活动推进校园的类似特色活动,极大的扩大了我国民歌在越南青少年之间的影响力,这将对中国—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积极作用。

(二)、民歌在深层次的融合东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随着中国—东盟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急需文化上的广泛深入交往,从而达到文化认同和融合,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深入的交往。民歌元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并与日常生活关联密切,老百姓喜闻乐见。加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构筑区域文化,有利于地区稳定和繁荣发展。最后参照泰国以往民歌《????》(《火车》)、《??? ???》(《亲爱的妈妈》)、《?????????? ??????????》(《月亮婆婆》)、《????????》(《翩翩少年郎》)、《?????????:??????????????》(《乌龟与兔子》)、《????????????????????》(《宋干节》)、《???? ???? ???? 》(《大象歌》)、《????????????》(《礼拜歌》)等等,我们可以发现中泰民歌、民谣中所采纳的素材和曲调都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泰国民歌的曲调特点与中国大致相似,易于引起共鸣,都非常简洁、明快并且朗朗上口,民歌的取材都源于生活中的细节,比如节日、亲人、寓言以及具体事象。比如下面这首泰语歌:

“????????????????????(??????,??????????,???????????) ????

????????????????????(??????,??????????,???????????) ????

??????????????????????????????????? ?????????

???????????????????????(??????,??????????,???????????)”

这首泰语歌对应的翻译就是民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我们感到幸福就(拍拍手,跺跺脚,大声笑),如果我们感到幸福就(拍拍手,跺跺脚,大声笑),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幸福满意,别忘了一起(拍拍手,跺跺脚,大声笑)。”它从曲调到歌词大意几乎全是从中国的民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整体翻译而来的,可见中国民歌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的影响。

同志说过,“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4]东盟各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民歌也正在渐渐地深层次融入东盟文化氛围中,既展现了我国悠久而璀璨的民歌艺术文化,又让东盟各国加深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与精彩。这对他们更直观、感性的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也能激起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与兴趣,让中国广西民歌文化更好的走出国门,增强东盟人民对我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的认同。

所以,我们要积极发挥民歌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良好平台,扩大中国民歌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双方民歌文化的交流,为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共创中国—东盟美好明日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杨武.东盟文化与艺术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2]蒋雪林.《印象·刘三姐》移植越南下龙湾项目已获进展[Z].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17日.

[3]陆斐.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文化模式与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第20卷第l期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群众摄影;文化流行;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75-01

摄影技术可以通过摄影的方式来展现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传统的习惯,是体现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摄影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体现。群众摄影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培养,是面向大众化和通俗化的一种摄影形式,虽然其摄影作品的质量没有专业摄影师那么专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所以社会应该给予大众摄影师一些机会,使其可以进行摄影文化的交流,实现摄影艺术长远发展的目标。

一、群众摄影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原因

(一)摄影文化格局的转变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各个领域的文化和经济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也更加重视了摄影艺术,通过西方文化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着大众文化的方向去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也转向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实现了各种文化共同发展的局面。大众文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摄影艺术被更多人应用,一些摄影方面的人才都投入到了摄影工作当中,实现了自己摄影的理想,经过摄影文化的不断传播,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和兴趣,加快了摄影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速度。摄影文化格局的转变既提高了摄影艺术本身的价值,又实现了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是未来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铺垫。

(二)网络时代的介入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覆盖到很多行业的工作当中,并改善了传播领域的传播方式,网络时代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文化交流,所以促进了群众摄影文化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成为了“第四媒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很多网络的文化,很多行为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群众摄影艺术由于没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不容易被人们所熟知,经过网络的传播,可以把群众摄影的作品被更多人欣赏到,从而实现了群众摄影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摄影艺术与传统媒介的关系

现代传播媒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也实现了更宽阔的传播目标,传播媒介主要包括:语言传播媒介、文字传播媒介、电子传播媒介等,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来把传播的内容被更多人了解,提高了传播的影响力和效果。随后大众传播媒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被发掘出来,实现了信息文化交流的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其他媒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如今的网络传播媒体非常多样,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和信息,摄影艺术的作品也通过传统的纸质形式改变电脑上可以下载的图片。这种传播形式的改变丰富了摄影作品的内容,同时也实现了摄影文化的交流,人们可以通过简便的方式欣赏到摄影作品,加快了摄影文化传播的速度。

二、群众摄影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前景展望

(一)群众摄影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群众摄影艺术的发展对社会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随着群众摄影艺术的发展对摄影领域来说是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有利于提高摄影在社会中的影响,在传统的摄影领域中,摄影文化的传播只能通过专业的摄影师来实现,经过群众摄影的兴起,使其可是实现摄影文化交流的过程,扩大了摄影艺术的影响范围,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多好评。但是同时也给垃圾图片创造了流入市场文化市场的机会,所以摄影师和网络管理者一定要合理利用网络技术的途径,使摄影文化的交流不受污秽摄影作品的干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力度。

(二)前景展望

经过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摄影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更加懂得去欣赏和评价摄影作品,使摄影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播。所以摄影艺术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发展和传播的力度,实现更远大的发展目标。

结语: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了很多次的变革,也实现了社会不同领域的共同进步,摄影艺术是一种体现生活方式和我国文化的一种措施,为了实现摄影文化的全面交流,就应该发展群众摄影,使其可以发挥自身的价值。群众摄影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传播更多有价值的文化,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湖伟.互联网与草根公民的行动策略―从“微博寻子”看流动空间的主体实践[J].新闻记者,2012,10(12):59-63.

[2]王光和.西方浸润与的文学批评实践--浅论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方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1(13):12-15.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7篇

国家形象的定位

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大国,塑造文明、民主、发展、和平、环保的整体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逐步消除各种误解,维护国家形象和根本利益,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文明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已日益成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展示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的形象,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的优秀民族文化成果,塑造文化强国的形象。

民主的中国。为了有效地转变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与偏见,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发展政治文明,赢得国际社会更为普遍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还要顺应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支持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坚持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现有的国际秩序建设,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逐步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既是中国扩展自身国家利益的前提条件,也是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主流体系的必然要求。

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并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与“稳定器”。当前,一方面,应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误解和疑虑,主动向世界说明自身的发展状况,化解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资源需求的担忧;另一方面,应更加致力于塑造自己谋求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类型、原因等方面的误读。

和平的中国。和平形象是中国在迅速发展中最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所展示的国家形象。热爱和平、追求和谐,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依据国际法原则履行自身的国际义务,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远洋打击海盗、促进半岛和谈等都表明,中国正在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

环保的中国。从倡导“绿色奥运”到积极参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再到把PM2.5值纳入环保监测范围,说明中国已将环境变化作为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议题,纳入国家的整体战略考虑。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中国还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各种环境合作,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形象,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环境变化。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与途径

在明确了自身的国家形象定位之后,我们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完善公共外交机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外交管理体制,以确保本国的文化交流得以正常高效实施。如美国,就形成了以“美国新闻署”为核心的完善而成熟的公共外交系统,集中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的主要手段,推销和宣传美国形象。中国应该整合外交部与国务院新闻办等部委资源,来协调各涉外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公共外交中的最高领导权、决策权的问题,确保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避免在处理对外交流宣传时各部门因条块分割、缺乏沟通而导致的重复操作,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稳定而高效的公共外交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提高文化交流的能力。与国际社会打交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在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经验,才能做到留有余地、游刃有余、共谋发展。当前推行的中国“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各种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尽管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轰动一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强的助推作用,但却很难让外国民众深入领会中国文化的细微之处。文化传播讲究细水长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应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时间长、接触面广,这样才能使对方对我们的文化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中国还应深入分析国际受众市场,研究不同国家民众的思维特点与对中国的反应,做到因人、因地制宜,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与亲和力。

大力扶植民间文化交流。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民众,历来比较抵触“官方文化”。因此,中国要尽快在世界范围进一步提升整体亲和力,就必须着重借助民间力量。中国政府应整合现有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与人力投向民间文化交流领域,尽量淡化文化交流的官方宣传色彩。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还应争取更多的国际会议、体育赛事等落户中国,通过邀请各类知名人士来华,以其所见所闻影响其本国公众,在交流中逐步提升中国形象。同时,中国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打破西方国家的信息垄断,激发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加深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加强教育文化交流。教育文化活动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属于“长远收效”。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留学生培养。中国已吸引了众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今后应更加注重在留学软硬件等方面加强建设,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多保障,让他们不仅在中国能学有所成,而且成为对中国友好的国际支持者,以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形象传播者;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汉语战略。输出语言主要是为本国培育一批海外拥护者,并影响他们对当前各类问题的看法。截至2010年10月,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处孔子课堂,成为各国民众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此外,还应将设立国外文化中心等,作为国家文化与国家形象“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坚持。

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与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目前还处于劣势,文化品牌难以走出国门,制约着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对此,必须要寻求突破。一方面,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的资金投入与一定的政策扶植,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法规,为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面对各国的竞争对手,只有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才能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争取发展空间,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塑造一个正面、积极的中国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亲和力。

文化交流的途径范文第8篇

一、跨文化交际与归化和异化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不同语言间的一种复杂的转换过程,是创作者、翻译者、欣赏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新闻作为了解异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翻译的角度及语言层面是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直接影响的,因此新闻翻译既要满足尊重源语言的生动再现又要使异国的文化信息接受者能以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领会作品的真是意图及人物的情感表达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新闻翻译不是单纯的翻译文字,而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把源语文化通过恰当的译语传达给目标受众,是新闻翻译的核心需求。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两种比较常见的策略,前者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尽量将源语文化纳入译文读者的知识理解范围,倾向于读者;后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倾向于创作者。

归化是指翻译上遵照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采用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文化特色,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地道的译文。归化的目的就在于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侧重原语文化,让源语文化的优势略胜译语文化,旨在保留原语的特色,倾向于译者。

异化是指在翻译上遵照外国文化的语言传统,打破以目的语为翻译目标的常规,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异化翻译作为缓和文化冲突的手段之一,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让本国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二、新闻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翻译就是要实现交流的目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让译文读者充分领会,而又不能让读者看出翻译的硬性痕迹,同样新闻翻译更应重视这样的翻译要求。部分初学翻译者将归化看作是意译,将异化看作是直译,而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技巧,异化和归化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体现。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看似对立矛盾,却用统一互补。

新闻翻译归化和异化事例:

例1:The greatest threats do not announce themselves in screaming headlines. They are more subtle. They cut deeper.

最大的威胁并不会出现在耸人听闻的标题上。它们更加微妙,隐藏地更深。这里的”cut deeper”和“隐藏地更深”就是归化译法的体现。

例2: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the May 9 commencement speech was delivered by Eric Stough,animation director for Comedy Central’s “South Park” and a CU grad.”Good morning,class of 2014,” Stough,better known as the voice of several characters on the show,said. “As Mr. Hankey,the Christmas poo,would say,‘Howdy ho!’” Stough,the voice of “Butters,” also had a serious message for graduates about to enter the real world:“We need you. Your diploma is an inanimate object,so be the animator,and bring it to life.”

5月9日,埃里克?斯特图在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毕业典礼上致词,他是一名剑桥研究生,动画片导演,执导过美国喜剧中心频道的《南方公园》。“早上好,2014级毕业的同学们,”斯特图说道,他给几部动画片配过音,所以大家熟悉他的声音。他说:“当圣诞耙耙遇到卫生纸先生,他会这样打招呼,‘喂’”斯特图的声音表现得很搞笑,同时也不忘严肃地向毕业生说明了象牙塔外真实的世界。“我们需要你,不过你的毕业证书是没有生命的,所以你要做个有生命气息的人,快乐地活着。”这种异化的翻译方式让人们更加理解美国文化中,语言所体现出的幽默内涵。而 “圣诞粑粑和卫生纸”又是归化译法的体现。在新闻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也是对立统一且又互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