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区; 老年病; 高血压护理干预; 护理体会; 临床疗效

高血压疾病是目前我国社会中老年人易发的常见病,同时也是引发老年患者发生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1]。社区护理的干预,可以使高血压患者提高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2]。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本社区165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护理组85例患者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60~84岁,平均(75.38±5.16)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9.34±4.97)年。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0~87岁,平均(74.92±6.38)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2.07±5.7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系居住在小区中的老年人;(2)患者沟通无障碍,意识清楚;(3)患者均服用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4)患者年龄≥60周岁,并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5)患者本人知情并表示同意,而且愿意配合实验方案

1.3 方法 对照组80例患者进行高血压常规基础护理方案,例如:健康宣传、常规用药以及饮食指导等。而护理组85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既往病史,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例如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等。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

1.4 评价标准 根据孙燕改编的生活质量(QOL)评定标准制定本次研究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标准,满分60分。(1)优:51~60分;(2)良:41~50分;(3)中:31~40分;(4)差:21~30分;(5)极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护理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组的总优良率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治疗费用情况比较 护理组患者的治疗费用(407.24±41.57)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1.82±88.01)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经常会伴有糖代谢紊乱、心、脑、肾、视网膜和脂肪等器官的功能性病变或者是器质性病变。有效的临床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方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十分重要的[3-4]。目前社区护理已经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干预方法,社区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规范的治疗[5]。

3.1 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社区护理人员可以按照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对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含有钾类的食物可以有效地对钠所引起的高血压病症和血管损伤进行控制,含有钙类的食物可以对患者的骨质起到增强的作用,并且可以维持正常细胞的通透性,所以应该多食用含有高钙、高蛋白的食物,对于一些油腻、高脂肪、辛辣的食物要尽量避免食用[6]。对于伴有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多喝粥,可以避免便秘,改善肠蠕动,还应告知患者进行戒烟行为,养成良好的进食规律[7]。在患者服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的进行服用,要坚持服药,不可随意中断,从而加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8]。因为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会使患者在治疗中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导致患者的血压上升,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心理的疏导,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引发因素的讲解和治疗及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使患者提高生活的信心,维持血压的稳定[6,9]。

3.2 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逐渐的升高,社区的护理人员应积极地协助健康机构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预防计划,并严格地落实社区的保健措施,对于社区中的高危人群进行筛选,通过各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对高血压的危害引起重视,从而树立自我的保健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10-11]。

参考文献

[1]王黎英.关于社区老年患者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健康必读,2010,18(10):246-247.

[2]汪建英,王一平,李润,等.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60-761.

[3] Gadsby R,Galloway M,Barker P,et al.Prescribed medicines for elderly frail people with diabetes resident in nursing homes-issues of polypharmacy and medication costs[J].Diabetic Medicine,2012,29(1):136-139.

[4]王云霞,席冠华,张辛,等.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1025-1026.

[5] Murphy S,Friesner D,Rosenman R.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choic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complications and secondary hyperten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2009,22(4):322-339.

[6]张德芹.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626.

[7]汪建英,王一平,李润,等.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60-761.

[8] Ausili D,Sironi C,Rasero L,et al.Measuring elderly care through the use of a nursing conceptual model and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nursing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knowledge,2012,23(3):146-152.

[9]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62-1464.

[10]李翠梅,彭剑芳,霍红英,等.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及生活状态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55-57.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最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良好的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循证护理(EBN)是近年来受到临床护理实践及研究关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EBN起源于循证医学,通过寻找护理对象的实证,并依据科学研究结果,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并通过护理实践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2]。本研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EBN模式,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57.8±8.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0例,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严重精神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以及不愿配合本研究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护理方案,入院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配合治疗方案,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护理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观察组患者根据循证护理方案的要求,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成立高血压脑出血

EBN小组按照EBN实施方案的要求,首先成立高血压脑出血EBN护理小组,成员由1名护士长和2名责任护士组成,要求参加过EBN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掌握EBN所需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好的写作和沟通能力。

1.2.2心理调节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为老年人,加上病情严重,发病后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对治疗失去信心或过度担心后遗症等,不利于疾病的康复[3]。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非常有必要。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并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树立信心;同时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让患者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有助于患者以更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与康复。

1.2.3提出循证问题

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时查找相关原因并查阅相关文献,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肺部感染、吞咽困难、再出血等。究其原因,患者年龄通常较高,部分患者有意识障碍,长时间卧床,加上手术时行气管插管和全麻,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4];而吞咽困难则会导致患者摄食减少,痛苦程度增加,易出现负性心理情绪,影响治疗效果;血压过高或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可能引起患者的血肿增大,甚至发生再出血,使致死率和致残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需求,收集多方面临床资料并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

1.2.4护理要点和措施

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给予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1)肺部感染的护理:及时彻底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翻身和扣背,对无法自行咳痰的患者,应及时吸痰并辅助清洁口腔,选用合适的口腔护理液,防止病原体进入呼吸道。需气管切开的患者,应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插管中的病原体繁殖,避免肺部感染[6]。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黏稠度和痰液量是否发生改变,可作为判断感染的依据之一,防止交叉感染[7]。(2)吞咽困难的护理:根据患者吞咽困难的程度,给予不同的措施,中度困难者鼓励患者自行进食,重度困难者应采用胃管进食,并通过静脉辅助一定的营养摄入[8]。此外,还应由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摄食相关的训练,增强患者吞咽相关的肌肉功能,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进食、食物形态和进食量。同时,应做好口腔清洁护理。(3)再出血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监测病情变化,尤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避免发生再出血或脑病。术后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时,由于机体的保护机制,为满足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可能会出现血压应激性升高现象,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血压过高而加重脑出血,但又不宜降得太低而导致出血后脑梗死。术后应注意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防止扭转、打结或脱落,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引流量等。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抬高其头部,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静脉血液淤积。稳定患者情绪,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保持大小便通畅,嘱患者不要用力排便。清淡饮食,控制食盐摄入[9]。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2组的护理质量、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改善情况。焦虑抑郁程度评价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率(%),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比较

根据自制护理标准评分表,对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等5项内容进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比较

2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EBN的快速发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EBN理念也得到快速发展,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1]。国内外诸多报道显示,EBN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推动护理学发展,对护理科学的研究和临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8]。我国近年来也加快了对EBN的临床实践观察和理论研究,并且已有较多报道证实了EBN的临床应用价值[1-3,9]。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急性重度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临床护理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1]。EBN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事实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方案,已有研究者将其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实践中,并取得较好效果[10-11]。为进一步研究EBN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EBN的基本要求制定护理实施方案,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在实施过程中按照EBN要求,首先成立高血压脑出血EBN小组,选择参加过EBN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成员作为EBN小组成员,随后对护理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循证问题,发现肺部感染、吞咽困难、再出血等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护理方案。本组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方案比较,EBN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组通过焦虑抑郁量表评价表明,EBN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EBN不仅可减轻患者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综合素质。综上所述,EBN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减轻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3):2148-2149.

[2]周玉琛.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2):22-23.

[3]曹述敏,陈德.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42-144.

[4]张春花,赫承慧.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3,13(1):14-15.

[5]徐德明,钱佳栋,万默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3,17(5):325-327.

[6]王贤,陈罡,葛志强,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1(2):21-22.

[7]陶爱玲,张雪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工程,2015,1(6):146-147.

[8]唐雪芬.高血压脑出血并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43-1244.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21-02

高血压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可对患者不同部位的靶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诱发多种高血压并发症[1-3]。有研究表明,良好控制患者的血压状况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4-6]。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本院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8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8例,年龄57~73岁,平均(64.9±10.1)岁,其中男性86例,女性6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 140 mm Hg且舒张压 ≥ 90 mm Hg。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病、精神病、免疫性疾病、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不能谨遵医嘱用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74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血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定期检查血压,保持病房的通风良好、环境的干净整洁与安静舒适,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时间为1个月。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1)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饮食,适量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并减少过量脂肪与盐分的摄入,尤其要控制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谷物,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戒烟戒酒,可适量饮茶。(2)运动护理。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在病房内开展适度运动,从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对机体血压的影响。(3)健康教育。为患者认真讲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为其阐述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与意义,同时介绍相关的治疗方案等。(4)心理护理。长期的高血压影响着患者的情绪,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的苦恼和忧虑,多给予其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建立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可以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的开展。(5)用药指导。严格指导患者的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调整和改变药物及药量,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6)病情监测。护理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尿量变化、并发症情况,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方针。护理时间为1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6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多与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物理环境有关,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是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如下:在患者受到不良的外界刺激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波动时,可诱发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使得机体血管发生收缩,增加了血压效果,如果患者的情绪非常激动,会出现心理紧张情况,使得血压快速升高,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护理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准确掌握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进而扩大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可以让患者更为清楚地知道治疗的有效性,加速恢复速度;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恶习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减少由于情绪波动而带来的血压波动;制定有效的运动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机体抵抗力,通过合理的有氧运动,增强机体血管壁的弹性,可帮助患者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本次研究表明,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降低,说明经有效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良好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大幅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控制效果更好。观察组血压控制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67.6%),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进而提高了血压控制率。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是一种有效的血压控制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珍,沈玉英,张月葵.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北方药学,2011,8(5):122.

[2] 薛华,陈淑霞,张素巧. 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2976-2977.

[3] 佟春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4):151-152.

[4] 莫志云.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 现代护理,2012,10(20):82-83.

[5] 吴桂芳. 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107-108.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本文对护理干预应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2月-2011年8月在本院诊治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4:35;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1.2±7.2)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5.6±0.4)年;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3:36;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9.4±5.2)岁,病程7个月-11年,平均病程(5.5±0.3)年;血压分级:Ⅰ级36例、Ⅱ级71例、Ⅲ级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压分级等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超过45岁;均签署治疗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相关药物应用禁忌症。排除标准:继发性、恶性高血压或并发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实施者[2]。

1.4护理方法

两组均按医嘱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和高血压注意事项指导,每周固定到门诊接受血压测量。每次测量前先让患者安静休息10min后对其右上肢血压测量两次取其均值,同时填写好患者的主要症状。每季度进行一次血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头颅CT等常规检查。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给患者发放高血压知识小册子同时定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和电视教育,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愿自觉遵从医嘱。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强调按医嘱服药且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自觉建立终身用药的治疗观念。③血压监测指导:护理人员主动传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复诊时携带记录能够方便医师及时指导用药和药效评价。④生活指导:合理膳食控制食盐摄入量,以清淡为主多食含钾和维生素的新鲜果蔬,戒烟限酒并合理安排运动量。

1.4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血压比较分析高血压控制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两年定期随访,统计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X2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临床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较高,且易引发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3]。主要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通过正确的用药、饮食指导及生活指导,减轻对高血压病误解和恐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制定有效的预后方案,促使患者及其家属树立健康意识,适当开展自我护理以控制血压。定期随访和复诊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预后干预提高中老年患者与家属自主控制血压意识,相应减少就医费用,改善生活水平。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预后措施的依从性,通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能够提高自身意识以更好的服从治疗,同时整个干预过程中家属也能充分发挥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在两年后的随访中发现行护理干预的研究组高血压控制率(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7%),发现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和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与并发症情况,提高中老年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艳芳.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降压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9(2):3278-3279.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生存质量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且控制率较低,高血压患者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生存质量的降低,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发展,医院-社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给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居家修养中接受系统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2]。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排除合并精神障碍、心脑肾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4.3±7.4)岁。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45~64岁,平均年龄(55.1±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在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每月电话随访一次。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后依然给予护理服务,具体方法为:(1)建立健康档案。患者入院后立即帮助其建立健康档案,其中主要内容为: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病情、用药情况、血压变化情况等。在治疗过程中跟踪调查,及时更新和完善健康档案,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2)成立延续护理小组。选择具有急诊工作经验、3~5年以上工作经验、协调沟通能力好的专科护士组成延续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彻底掌握个体化延续护理的理念、内容、方法等,在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模拟病例考核确定护士达标后方上岗给高血压患者提供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3)具体实施内容。①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如何使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告知患者记录24h内的饮食、排便、情绪波动的时间,并于第2天来医院,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回收患者的记录本和动态血压监测值,由医生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并制定个体化健康护理处方,对患者做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制定每日的饮食方案、运动方案、作息时间、自我监测血压等。②第3天,开始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是否有按时服药、是否自测血压等,鼓励患者说出疑问等,并给予健康指导,要求患者按照制定的个体化健康方案做好个人自我护理,遵医嘱服药、饮食、作息等。每周进行2次电话随访,耐心了解患者的居家护理情况,血压波动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③家庭访视。在患者出院后4周进行家庭访视,小组成员先通过电话跟患者约好时间,到患者加重进行访视,给患者测量血压,分析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体重、服药、运动、情绪控制、运动、自测血压等情况,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得擅自增减药物剂量,要每日按时服药。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跟踪的护理管理。对于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采用每月家庭访视一次,对于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则每月访视2次。1.3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后到医院复诊,并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量表共分为8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这6个维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无根治方法,只能通过对症治疗促进患者血压水平的降低和稳定,提高生活质量[3]。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遵医嘱服药,很多患者没能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依从性较差,血压控制率低。延续护理理念自传入我国后,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产科、肿瘤科中,但是在慢性疾病领域的应用较少,不少研究报道指出:延续护理之所以没能在慢性疾病中应用,主要原因是医院、社区的护理服务存在局限性,且高血压患者对长期护理的认识不足[4]。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深入研究延续护理理念,并制定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加强医院-社区-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将护理服务深入到患者的家庭,及时掌握患者回家后的各方面情况,如:遵医行为、生活习惯、饮食方案、自测血压等,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指导患者如何做好自我护理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个体化延续护理用于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吉云兰,崔秋霞,单君,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1-1403.

[2]吉云兰,崔秋霞,殷晓红,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403-4405.

[3]斯月萍,李燕.急诊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4):96-98,102.

[4]孙艺,刘洪珍.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9):944-945.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6篇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古浪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优质护理;母婴结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妇产科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人民群众生活习惯的变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呈现为逐年上涨的趋势。有研究提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对母婴结局产生积极的影响[1]。鉴于此,我院从2014年开始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工作中,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将护理方案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在甘肃省古浪县妇幼保健院学习期间,选取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根据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3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9±5.3)岁;孕周31~38周,平均孕周(34.6±2.5)周。观察组,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8.5±5.5)岁;孕周30~38周,平均孕周(35.4±2.3)周。

1.2护理方法

针对对照组产妇,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几点优质护理:①优质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积极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健康宣教,积极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其能够正确认知疾病相关的内容,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②优质心理护理。在护理进程中,护理人员要与产妇进行深入的交流,站在产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基于产妇的实际情况,充分围绕其病情、需求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得产妇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③优质饮食干预。综合参考产妇饮食爱好、饮食习惯以及病情实际来制定饮食方案,在保障饮食合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④休息与活动干预。治疗过程中,产妇必须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护理人员应当协助产妇进行的变换,同时给予适当的肢体按摩,使得产妇能够获得躯体的舒适感。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指标,分别包含产后出血、术后感染、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早产。

2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术后感染、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早产母婴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发于妊娠20周左右或者产褥早期,轻度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上腹不适等症状,重度患者主要变现为视觉或者神经障碍、持续性头痛以及上腹部持续性不适等症状,倘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对母婴结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为进一步保障母婴顺利分娩,提升母婴质量,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当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优质护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的护理方案,其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一种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通过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3]。

本研究中,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各项母婴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提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母婴结局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银桂梅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泗水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陈淑花.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A3):232+234.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高血压  护理 

        1  临床资料 

        根据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I级140-159/90-99mmHg,Ⅱ级160-179/100-109mmHg,Ⅲ级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其中包括临界高血压。 

        1.1一般资料  300例高血压病人年龄69-82岁,男性276例,女性24例,全部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 

        1.2方法  入院/门诊24-48人评估高血压危险因素(吸烟、高血脂、糖尿病、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病史采集:记录高血压病史及治疗措施,包括目前和过去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确立影响血压的后天因素(体重、体育活动水平,钠盐摄人、饮酒、吸烟)。体检:测定目前卧位,坐位的血压、及立位血压测2次,以平均值为血压值。  

        1.3结果  300例高血压病人均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存在,前有靶器官损害,其受损程度心脏>脑>肾,且血压越高,时间越长,年龄越大,则靶器官损害越多。 

        2  措施 

        2.1建立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档案  规劝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度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干预方案,改变生活方式。 

        2.2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对药物治疗者,通过定期随访,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治疗个性化,采取讲座、赠送小册子,定期复查等方式,与病人保持经常联系,促进病人参与制订自己的治疗计划,提高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3  体会 

        循证护理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寻找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证据,然后就这些证据的有效性、可靠性、临床运用性、广泛性等做评判性评价,最后挑选出具有最佳证据,并与专家意见和病人意愿相符合的护理措施运用于临床[2],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新的标准,我们通过实践反馈,总结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循证护理研究为临床实践制定了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凭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在本组资料中,护士们展现了更多的理性思维,寻求更多的科学证据支持,使制订的护理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增加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保证了护理工作在严谨、详尽、科学的轨道上运转。在对老年高血压的护理中,使护理个性化、制订的护理计划的实施,增强了护患联系。

   总之,循证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促使其主动钻研业务,善于寻找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最佳护理方案。而且,循证护理提高了护士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科研及工作能力,更完善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加强循证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高血压的护理方案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c)-0161-02

目前,循证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对于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为探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该院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64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其中研究组中,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30±5.46)岁,初产妇为44例,经产妇为20例;在对照组中,年龄为21~42岁,平均年龄(31±5.24)岁,初产妇为41例,经产妇为23例。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妇产科相关标准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相符合[2]。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相关护理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脏等相关疾病;意识和认知障碍;精神及心理疾病。

1.4 方法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护理患者作对照组,予以循证护理患者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入院相关常规检查,基础血压控制及严格叮嘱按时用药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入院时护理人员耐心并认真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发放相关信息调查表,叮嘱患者亲自填写,并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检查,区分普通及高危的妊娠患者。依据信息完成患者个人病情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案。

研究组的患者需要安置在干净、安静病房中,并保证空气流通。由专业素质比较好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医院环境、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规章等。由于患者存在头晕、头痛、血压高等症状,因此,患者极易存在烦躁、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患者沟通,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保证患者积极乐观心态,从而提升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并且需要进行患者相关疾病治疗知识的健康宣教指导,叮嘱患者多食用维生素、蛋白质类、蔬菜及水果、镁、钙等微量元素等。指导患者予以正确左侧的卧位,能够改善患者胎盘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及胎儿的缺氧症状等。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情况,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6 疗效标准

1.6.1 SAS及SDS评分标准 患者心理状态疗效标准依据精神卫生相关焦虑自评(SAS)及抑郁自评(SDS)量表进行评定。量表能较好反应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心理状态,且临床应用较广泛。量表均由患者亲自完成填写,评分越高代表患者抑郁及焦虑严重程度越高。

1.6.2 护理的满意度标准 护理的满意度相关调查选择该院临床的常用调查表,分数用百分制,调查项目包含住院环境、护理质量、护理态度等,根据相关的临床标准将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分成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类。非常满意:分数≥90分;基本满意:分数≥60分且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和血压情况

经过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情况,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属于临床危急重症,会造成严重的母婴危害,甚至会出现死亡[3-5]。因此,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提升研究,一直属于产科临床重要课题方向。循证护理模式属于依据科学,结合临床大量实践,选择最合理方案,并经过专家意见及患者同意新型护理方法[6]。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心理障碍,有效控制血压,并防止并发症发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