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摘要】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而且影响着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生儿母婴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知识,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全程、高效、优质、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服务。本文探讨了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要求,并提出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形成;培养

作为一名妇产科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其从事正常工作的基础条件,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也同时影响着正常护理工作的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首要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 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需求

1 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提高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保障,护理工作是临床评估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好这项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高尚的护理道德。基础护理工作中的生活护理,如妇婴休息环境、病床单位的整理,婴儿的卫生处置等。处理婴儿的各种排泄物,帮助产妇做积极产后恢复等,这是一些道德性很强的工作,要认真地做好,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极强的内心信念。缺乏护理道德的人,遇到这些护理工作很可能回避推诿或采取应付态度。而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妇产科护理人员会处处为妇婴着想,将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怕脏不怕累,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 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和丰富的学识:妇产科护理是一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要从事这一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做基础,熟练护理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并可以通过产妇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判断产妇的状态,做好产妇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要学会照顾新生儿,新生儿脾气秉性不固定,休息时间活动时间都不固定,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妇产科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学识经验,对于婴儿的一举一动要了如指掌,对婴儿可以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深入了解有关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以保证对妇婴的良好护理。

3 妇产科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耐心,宽容豁达的胸怀: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是护理道德的具体表现,护士是每天与病人交流的职业,作为一名合格的妇产科护理人员,无论你性格如何,心情好坏,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遭受多大的打击,只要你穿上白衣工作服后就应该都放下,一定要想到工作中面对的是弱势群体的病人,在与其交流过程中哪有足够的耐心,理智、冷静处理护患之间的矛盾,控制自己的情绪至最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如意识调节,语言转移,行动转移,释放法等进行自我控制和调整。用我们对护理工作的挚诚之心感化患者,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4 妇产科护士应善于沟通,平等对待每一位“病人”: 护理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修养的特殊群体--孕妇与婴儿,那么妇科护理人员在对待这一群体时,在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同时,对待病患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歧视性心理存在,无论是病患职位高低、贫富,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给予患者更多的微笑与温馨的话语,作为一名合格的妇科护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个人魅力,善于沟通,当护患之间产生矛盾纠纷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 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素质的对策

1 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质量就是医院发展的核心,高质量带来高效益。良好的妇科病患护理效果出自护理人员精湛的技术,而精湛的技术又来自过硬的基本功,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防止差错事故,避免护理缺陷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给予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原有的工作模式和自身技能与理论体系,不在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对妇科护理人员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业务学习,并考核,以提高整体素质。

2 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增强岗位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的重要条件,职业道德的形成又受到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作为院方应注重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定期思想教育引导,鼓励其热爱本职工作,建立高度的岗位责任感,在护患关系中能正确把握好医护、护际、护患等关系。端正自己的位置,建立起服务为病人的工作理念,为病人所想而想,为病人所急而急。另外,妇科护理工作是一项既苦又累的活儿,难免导致护理人员产生厌烦工作的抵触情绪,因此,多组织专题思政教育课程引导,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新分配、新调入的护理人员,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增加向心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提高护士人员的思想水平,使其热爱本职工作,并展示更好的工作状态。

3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明确护患法律关系:作为护士必须明确护患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服务与被服务人是一种合同关系,两者履行着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患者有要求护理人员提供符合标准服务的权利,护士有对患者提供符合要求服务的义务,每个护士必须明确,患者应享有平等待遇的权利,享有知情同意权、个人隐私权等,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每个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自觉履行职责,认真分析兄弟医院、兄弟科室、本院、本科、医疗纠纷案例。在为患者操作时,应考虑患者的知情权,明确告知各种操作目的及意义,对创伤性操作执行签字制度,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正当权利。增强每个护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娴熟的技术,得当的沟通技巧,全程全面的健康宣教,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有效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4 人性化语言沟通,建立融洽关系:开展人性化护理要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多心灵上的关爱和慰籍。语言沟通方面注重使用规范文明用语,见面先问“您好”,开口先加称谓,话前先用“请”字,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根据妇产科疾病特点,要求护士不议论病人隐私。严格遵守医院护士礼仪规范,注重形体沟通,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动作,甚至可以取得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教育年轻护士遇到病人情绪激动时要给予冷处理,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

参考文献

[1] 何喜春,曾佩,陈良珠,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及技能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5,11.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1、护理学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护理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护理心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包含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案例教学 试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妇产科护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即运用所学的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方法能力即继续学习的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创新能力;三是社会能力即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教师不仅应当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当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各种各样的临床案例中,让学生在案例中摸索、学习处理各种临床实际问题,从而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合作及科学决策能力[1]。为此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妇产科护理的实际教学中,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1级护理大专生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45名学生为对照组,2班47名学生为实验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智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试验教学法,实验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

1.2.1 传统试验教学法:教师针对上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对试验内容进行示教,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操作,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

1.2.2 案例教学法:①将学生随机分为7个小组,教师遴选临床较为典型的案例并为每组设置1~2个问题,将案例及每组的学习计划提前发给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学生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合作完成本组任务。②上课时教师对试验内容进行示教。③每组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示案例及实验内容,并在模拟的过程中展示出本组设置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④教师组织小组学生对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现场指导做出总结。⑤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完成试验报告。

1.2.3评价方法 采用统一组织的技能操作考试评定学生的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并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给出成绩;根据教学目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问卷由教师统一发放,并现场回收。

1.2.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检验,P

2 结果

2.1 学生成绩 对照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86±3.72)分,实验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92±3.31)分,两组数据经比较 =3.49,P

2.2 学生评价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临床护理课程,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数将知识和经验直接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单纯机械的练习并完成操作,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同时在临床实习时不能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护理患者[3]。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妇产科护理实验课进行教学,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准备问题及实施情景模拟,其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及实验报告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认真的对待实验课,在实施护理操作时不再是机械的面对模型,而是考虑到以人为本,学会对问题进行评判性思维,不但会考虑到现存的问题还会考虑到潜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将整体护理的理念渗入到了学生的心中。

本研究表明在妇产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案例的情景模拟及教师的总结,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每一步护理操作的意义及方法,对妇产科复杂多变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操作,并注意在操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妇产科护理的实验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春慧,孙霞,朱庆华.多种案例应用形式相结合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18-19.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按感染预防的操作常规进行护理及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观察围术期总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总感染率为17.89%(17/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4%(3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率为7.36%(7/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1%(2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的控制可采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预防对策,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患者手术伤口的愈合,达到减少围术期感染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对策

目前,我国在对于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方面的研究尚不是特别完善,尤其是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的患者群体。患者住院以后面对新的环境,会产生焦虑及抑郁心理甚至引发恐惧,严重者可能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治疗变得事倍功半。因此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促使其在整个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以积极地态度配合医护人员,使疾病的治疗得以顺利的进行。因在对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预处理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议,因此需要加强对围手术期感染护理干预方面的研究[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进行手术的妇产科围术期患者190例进行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年龄19~50岁,中位年龄35岁。手术包括剖宫产术9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5例,全子宫切除术50例,宫腔镜检查术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3]。

1.2.1保证住院时间及住院环境的整洁

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及住院的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就越大,其次保证病房的环境整洁也是预防患者感染发生的重中之重。病房属于公共场所,其空间比较小,而且医护人员由于治疗、护理以及巡视等工作原因经常出入,加之患者家属、朋友的探视增加了病房内人员的流动,产科患者由于生产、新生儿等诸多原因不愿意开窗通风等因素造成了病房内空气不流通,使病房成为了医院内细菌滋生较多的地方,因此要做好病房每日的清洁工作,保证环境的清洁,尽量减少家属探视的次数、限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及探视时间,经常开窗通风,使新鲜空气进入,保证患者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身心愉悦而且细菌较少的治疗场所,避免及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

1.2.2手术前护理配合

妇产科患者无固定群体,但均为女性,对手术顾虑大多心思较为细腻,顾虑较多,容易对手术产生顾虑。因此手术室及病房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强化术前访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位置及环境,减少陌生感,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及麻醉过程,使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积极配合。术前按要求及规范进行皮肤准备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1.2.3术中护理配合

手术过程中影响切口感染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手术室的环境,医务人员的操作以及医疗用物的消毒灭菌程度等,因此要在手术过程别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及感染的预防工作,除此之外每个患者自身存在的感染风险各不相同,如患者的住院时间,产科患者破水情况以及患者本身存在的感染病灶等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感染,因此,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高危感染因素的评估,及早确定每一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便及早进行预防。

1.2.4术后护理干预

术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抗感染处理,包括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对手术切口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防止切口感染。与此同时,为患者留置的各种引流管,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感染的几率。同时做好营养支持,增强患者其自身抵抗力。

1.2.5手术室护理方法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因现在大多数手术室采用的是洁净技术,因此减少手术室人员的走动以及手术间门的开关次数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感染的几率。手术用器械敷料要严格消毒灭菌,手术团队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消毒范围及时间,操作熟练,尽量减少手术时间,为患者提供安全手术护理。

1.2.6饮食护理

患者的身体素质是影响患者感染发生的另一主要因素,因此,适宜的饮食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营养,提高其自身对于感染发生的抵抗力,因此,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嘱咐患者多食蛋白含量高,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禁饮酒精类饮料,采用多样化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充足。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观察对象在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感染率有无差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感染2例,子宫肌瘤剔除围术期感染4例,剖宫产围术期感染8例,宫腔镜检查术围术期感染3例,总围术期感染率为17.89%;对照组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感染7例,子宫肌瘤剔除围术期感染8例,剖宫产围术期感染15例,宫腔镜检查术围术期感染5例,总围术期感染率为3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呼吸系统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率为7.36%(7/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1%(2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妇产科疾病发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尤其是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容易受到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围手术期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护理。患者围手术期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对真菌感染性,滥用抗生素,会加重炎症,所以须谨慎使用抗生素[4]。对围术期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使患者本身的焦虑及痛苦状态得以缓解,可以改善患者生存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例如经常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心理状态及其,倾听患者的需求,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其需求。对于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基本知识,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讲解,使患者充分理解,让其能够了解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尽量减少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产生,积极配合治疗。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宣教,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保持个人卫生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出院后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以及机体的抵抗力。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避免及减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4]。

参考文献

[1]乌云嘎,马静.妇产科围术期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196-197.

[2]彭军燕,王慧.综合护理在预防妇产科围术期感染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S1):7-8.

[3]李艳波.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3):164-165.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剖宫产;焦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1-02

产科患者在生产前的心理状况,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临床调查显示,产妇在生产前后都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1]。尤其是初次生产的产妇,她们对生产知识缺乏了解,没有相关的经验,受到的心理压力会更为严重。在本研究中,笔者对120例剖宫产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术前焦虑,同时大大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为产科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于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年龄在22-35岁之间,平均(27.62±1.2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两组在年龄,学历,职业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的医疗护理。对实验组产妇在常规的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操作方法如下:①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定期进行沟通和评估,及时回答产妇的所有疑问,排除产妇对生产的担忧情绪,做好心理辅导和疏通工作;②减轻产妇生产的紧张情绪,树立产妇的信心,尤其是初产妇;③对产妇进行生产健康卫生知识宣传,对产妇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她们的问题,使她们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她们的焦虑情绪;④利用图片或其他有效途径向患者说明手术环境、方法以及麻醉等等;⑤充分向其讲明术前各项注意事项,例如,注意术前饮食,禁食和禁水等,耐心讲解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⑥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以及手术的大致步骤,让患者对于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心中有底,能保证母子平安,尽量让产妇安心手术,排除不必要的担心。两组均采SAS评判产妇的术前焦虑程度,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记录分析。

1.3 试行标准与判断 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SAS方法进行评价[2]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重。通过对患者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所受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情况,其评判标准为:总体满意度=满意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有效率采用x2检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对比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实验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妊娠及分娩是伴随着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改变的生理过程,是一种重大的应激反应[3]。临床调查显示,产妇在生产前后都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初次生产的产妇,她们对生产知识缺乏了解,没有相关的经验,受到的心理压力会更为严重。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通过对产科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前心理沟通和指导,能够为产妇塑造一个心情愉悦的环境,在改善产妇心情的同时,能够消除他们的顾虑和不安情绪,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可以明显提高产妇的手术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剖宫产患者的心理素质,提高剖宫产的手术效果,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本研究采用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于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对比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实验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该结果可以看出,对产科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妇的术前焦虑。我们针对剖宫产患者术前存在的焦虑心理问题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沟通,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患者信心以及力量;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术前顾虑,增加患者对于剖宫产手术的了解和风险,让其对于手术放心;有不少患者对于分娩知识了解欠缺,向其宣传相关剖宫产基本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4]。从而也让患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预知和理解,使患者可以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姑丽克孜・尼亚孜.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3):368.

[2] 龚耀先.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妇产科 儿科 护理等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0000-00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科与妇产科学产生了更为密切的关系,笔者谨以临床工作积累经验浅谈体会。

护理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进行的,也是它的最终目的,了解这一点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前提。

首先,谈谈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纵观一些护理方面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医疗事故和纠纷常常由于以下原因: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遇见的因社会问题引发的护患之间的矛盾。在病员中有未婚生育、超生、性病等疾病时,由于护士个人的道德观念,使其在工作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特别注意,甚至议论、嘲笑、传扬等言行。这从护士角色上分析是不正确的行为,违反了平等、为患者保密的原则,我们应当避免其发生而引起患者的消极心理,影响治疗及康复,以及引起医疗纠纷。

护理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自己的工作:

1 妇科学

1.1 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对产妇的情况详细了解,包括产后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有无过敏等情况认真了解。

1.2 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避免护理安全隐患:

1.2.1提高自身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在操作之前要进行“三查七对”,可以避免例如发错口服药、接错液体、抽错血之类的错误。

1.2.2让基本功更加扎实、使护理技术错作更加熟练注重“三基”培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及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不断完善知识体系,避免和减少因操作失败和反复操作所引起的护理投诉。

1.2.3护理操作流程的严谨化。据统计,护理工作者因护理操作不严谨而引起的护理安全问题以及导致医患纠纷占了很大的比重。护理工作者往往认为操作流程繁琐而不愿遵守,但凭个人感觉来工作而忽略“三查七对”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为操作流程是查对制度是在长期护理工作中形成的,正确的执行才能有效预防医疗差错事故。

1.2.4 提高自身的共同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经常进入病房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形成良好的护患交流关系,建立双方沟通的基础。要做到有严谨的语言表达,端正的服务态度。(1)护士对患者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热心相助。不要一味注意其有无违反政策、道德、伦理等行为,而要重视其现在的病人角色给予热心帮助,它可以温暖患者,帮助他们战胜疾病或顺利分娩。(2)尊重患者,为其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隐私,不要用患者的疾病开玩笑,以免损伤其自尊心,影响治疗及疗效。(3)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她们的苦楚,以融洽的护患关系进行治疗护理工作。(4)满足患者正当的要求,解决具体问题,使之安心养病。对于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要耐心解释,并尽快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要强硬粗暴地否定,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予解释、劝说,以免矛盾产生与升级。(5)加强卫生宣教与健康咨询。围产期保健,优生、优育宣传与指导,越来越重要。指导性病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并及时彻底地治疗疾病也是妇产科医护人员工作的一部分。加强性知识及性道德教育也成为产科护理人员新的工作任务。

要求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经常进入病房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形成良好的护患交流关系,建立双方沟通的基础。如果有技术操作不成功时,应及时表示歉意。对于一些特殊疾病要求向患者保密的,不能透漏病情;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随意说不知道,而是应当积极帮助解决。

1.3护理人员要明确自己和患者各自所充当的角色

通过组织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使之懂法、知法、守法,确实明白在工作中存在的法律责任问题,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使医护工作者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护士的义务包括: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义务,为患者保密的义务,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护理知识的义务,为患者排忧解难的义务,听取和反映患者意见的义务。

病人的权利包括:有得到及时医治、护理的权利,有知情同意的权利,有被告知的权利,有要求保密的权利,有监督的权利等。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是防范护理差错最基本的措施。严格要求和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要求其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办事。定期检查、严格管理:护士长每天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的反馈,将各种医疗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差错行为,要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1.4 不断学习护理新理念,把握好护理角色,提高与病人的交流效果

1.4.1加强语言修养,树立服务意识 语言流,是护患交流的主要形式

患者入院后,护士为使其尽快适应病人角色,接受治疗,应该通过主动介绍医院科室情况、谈心、询问等方式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护理,在语言交流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方式上,应引导患者说话,认真倾听,根据患者的谈话提问,护士不要自己侃侃而谈一大堆医学术语,使患者产生恐惧感和距离感。而当护士认真倾听患者诉说自己的病情时,她就会感到来自护士的同情和关注,继而对护士产生亲切感、信赖感。(2)方法上,要让患者说出个人感觉,避免诱导病人。不要问有或无某症状,使患者只能局限回答“有”、“没有”,而应该问“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等。这样护士就较详细地了解了患者真实的病情现状。(3)技巧上,要注意言语适度,语速适中,通俗易懂,表达准确,增进护患关系。(4)与患者交流要注意把握“度”,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士不能解释的或不会解答的,应向患者说明或请上级领导解答。不可不懂装懂、信口雌黄。其次,在知情、告知的基础上,对于影响患者治疗信心的病情及诊断仍应坚持保护性医疗制度。对于患者的隐私也应该给予尊重和保密。

1.4.2护士注意与病人非语言流 比如护士的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都影响着病人情绪。当性病患者就诊时,护士如果用异样的目光与其接触,就会挫伤她们治病的信心,当孕妇临产时,护士能给她倒杯水、喂喂饭,或为她们擦擦汗,捶捶腰,都能使产妇感到温暖,增添信心。

护士的角色,决定了患者对护士的一言一行都是极其敏感的。护士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及护患关系。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妇产科,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首先,要明确医患双方的职责;其次,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不得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再次,要创造条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多致谢、早道歉”是护理学生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的有效办法;这样才能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2 儿科学

随着现代儿科学、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患儿及家属期望值在不断增高,儿科护士扮演的角色及专业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儿科护士要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并对每一年龄段的患儿施以发展性的照顾,。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是未来护理的需要。

2.1 加强安全护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安全教育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从护士第一天踏入病房就要注意安全,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与实施方法》等法律知识,加强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儿科护理工作责任心重,经常面对的是不会开口说话的婴幼儿,护士的工作常在无监督下独立进行,因此,慎独的医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联系实际教育护士,如在给婴儿洗澡时,不严格查对手圈,以至抱错婴儿,那么护士就要应负民事或刑事责任。让她们从以往的典型事例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2.2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专科技能操作

重视基本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引导实习护士步入成熟的基础,是将以往所学的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的必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护士们以前在学校里学习了3~4年的基本理论知识,到临床上实习,迫切希望能够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护士前辈耐心细致的做好指导工作。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上,把每一个疾病的相关因素都给予详细的讲解,找一些临床上比较典型的病例加以解释和分析,让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在临床工作中看到的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加以对照,并有一定的延续。儿科的专业性较强,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问不断学习,这样既补充了理论知识,又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护理;自控镇痛;麻醉;手术;妇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10-01

自控镇痛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注射泵,允许病人自行给药的一种急性疼痛治疗方法[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43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45.3岁,所有患者均要求术后镇痛24~72h。本组患者中剖腹产术98例,子宫肌瘤摘除术23例,输卵管妊娠破裂修补术12例,宫颈癌7例,卵巢囊肿剥出术3例。

1.2 镇痛效果评价和观察指标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态度诚恳、语气和蔼、仪表端庄,给患者一种亲切和负责任的感觉,取得患者的信任,便于护理措施的实施。 术后镇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明白术后疼痛可以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体力消耗负氮平衡,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等,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有效的镇痛,有利于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介绍自控镇痛泵的基本知识。护士向患者介绍自控镇痛泵的主要原理、安全性和注意事项等;自控镇痛是患者主动参与的按需止痛,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让患者注意不要等到剧烈疼痛才给药,否则影响镇痛效果。 心理护理。首先护士对患者的宣教要到位,使患者对自控镇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消除患者对其的陌生感;其次可以找正在使用或已经使用过自控镇痛泵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对其镇痛效果的顾虑;然后向患者讲解自控镇痛由于时间锁定及总量控制,不至于发生药物过量产生副作用,减轻患者对镇痛药物不良影响的担忧;最后很据患者的病情,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安慰和精神支持,让其充满自信,消除紧张和焦虑心理。

2.2 术后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常规给予去枕平卧位6h,后改半卧位;术后每小时测量BP、R、P、T和SpO2一次,术后6h改为每6h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做好记录;自控镇痛泵使用的止痛药物对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使用期间应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必要时吸氧,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镇痛管的护理。自控镇痛泵及其导管要妥善固定,防止将导管从体内拔出是护理关键;定时观察镇痛管有无移位,导管有无扭曲打折现象发生,如肥胖患者皮下组织疏松导管易移位,患者翻身和离床活动时易发生导管脱落或扭曲;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感染、出血,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疼痛的观察。密切观察镇痛效果和镇痛药使用量,患者应在感到疼痛时按键给药,避免患者盲目增加药物剂量,掩盖某些并发症的症状。 皮肤护理。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擦浴,按摩受压部位等,注意骶尾部受压情况,有无红肿硬块现象,预防褥疮发生。 尿管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24~48h,每2~4h定期开放,训练膀胱功能,定期消毒尿道口,防止感染发生。 尽早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向患者讲明主动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道排气,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2.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麻醉及镇痛药物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幅度,神志、表情变化,如患者SpO2低于90%,出现嗜睡、呼吸减慢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镇痛药物,报告医生处理。 低血压反应。部分镇痛药物对血管的敏感性较高,术后可能出现低血压。护士应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详细记录,当血压持续下降时应暂时停止使用镇痛药,并给与相应的处理。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反应,但原因很多,应区别对待,如因镇痛药物引起应暂时停止使用。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紧张和恐惧,同时应用胃复安止吐;患者出现呕吐时应指导患者和家属手按压切口,减少伤口张力,以免导致切口疼痛;同时让患者保持平卧头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呼吸道,发生窒息。 尿潴留。患者发生尿潴留时可采用热敷膀胱区、按摩、温水冲洗外阴、听流水声等方法促进排尿。

3 结果

术后24h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统计,良好135例,基本满意8例,差0例,镇痛优良率为94.41%;本组患者通过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恶心呕吐有26例,低血压反应1例,尿潴留1例,无严重不良发应发生。

4 讨论

自控镇痛泵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的[1],有效地解决了患者术后的疼痛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镇痛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提高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我们认为护理的重点是术前介绍自控镇痛泵的基本知识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以有效解决患者术后的疼痛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产科护理;产科纠纷;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c)-189-02

近年来,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产科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科室,其医患纠纷也呈现逐步增多的态势,因此,对产科医患纠纷的分析则显得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1产科纠纷的常见原因

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的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了结的医患纠葛,称之为医疗纠纷。产科纠纷是医疗纠纷范畴中的一种,两者不可分割。产科纠纷原因多样而复杂,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医院方面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护理知识、工作经验不足,在观察病情时对患者出现的某些症状缺乏认识,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第二,在治疗过程中,因基本治疗技能操作不熟练,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痛苦,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第三,对常用或新的诊疗仪器、设备的性能不熟悉,操作生疏,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能力差。

1.2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有些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产妇权利、护理人员义务缺乏全面的了解,也没有证据意识,对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记录重视程度不够,陈述不准确,法律责任模糊,文字书写字迹不清,甚至随意涂改,记录内容与医嘱及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也不了解患者享有的知情权,未能及时、详尽告知医疗风险及患者义务等,这些因素都是引发纠纷的潜在风险。

1.3医院过分关注经济效益

一方面,医院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医院医疗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强行开展技术能力以外的工作,如明知产妇第一胎有剖宫产史及瘢痕子宫,不具备顺产条件却盲目收留其到院待产以致子宫自发性破裂,致使胎儿死亡等,这些都增加了医疗纠纷潜风险;另一方面,单方面提高检查及治疗费用,而未作出明确解释,导致医患之间由于诊疗费用的问题产生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便可能引起纠纷[1-2]。

患者方面的原因:

1.3.1 孕产妇独特的心理特点孕产妇往往比较脆弱易激动、敏感、依赖性强、被动。孕产妇的焦虑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及对陪护的依赖,在亲人面前往往表现得更为脆弱,而孕产妇家属因目睹到孕产妇或新生儿的不适,也会变得焦躁、精神抑郁、脆弱、易激动、怀疑与敏感,往往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1.3.2医疗期望值过高孕妇是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家属总希望妇婴都保持健康,便往往导致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当现实与其期望值偏离时,则会加剧焦虑心理,产生不满情绪,出现不配合治疗、不服从管理甚至不尊重医护人员的过激行为,使沟通无法顺利进行。

1.3.3 缺乏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孕产妇往往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对正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不理解,对必要的操作项目过多地干涉、不配合,甚至拒绝,这些消极因素都为医护人员的正常诊治带来困难和阻挠。

1.3.4 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在当前医疗费用普遍上涨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情况下,不少患者和家属把医疗纠纷作为减免医疗费用的手段,便有意制造各种产科纠纷,客观上增加了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2减少产科纠纷的对策

针对以上导致产科纠纷的种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降低产科纠纷发生的概率: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可以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的概率。因此,医院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对护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利做详细的规定,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时有章可循,也为纠纷的解决提供有利条件[3-4]。

2.2 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护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产房护理质量的基础。护理管理者要鼓励护理人员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去;同时,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技巧,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并掌握心理护理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在医患之间建立高效的交流渠道,为有效的诊治创造条件;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使护士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当发生护患矛盾时,教育护士如何站在患者的立场去想问题,为护患沟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5-6]。

3 讨论

产科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一方面,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不断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患者也要多加强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尊重和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疾病的诊治,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产科医疗纠纷发生概率才能降低。

[参考文献]

[1]胡浩波.医院护理管理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52.

[2]陆萍.妇产科医疗纠纷的易发性及其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2005,17(12):78.

[3]陈惠萍,左娅佳.妇产科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5):56.

[4]周丽萍.浅谈护患沟通的必备条件[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9):6l-62.

[5]虹.推行行风责任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现代医院,2010,10(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