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责任旅游;旅游开发;河南省商丘市
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责任旅游,本文调查了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各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该调研牵涉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对许多区域进行了调查。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以调查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目标。考虑到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如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考虑到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责任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1.1责任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Freeman[1]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责任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图1),比较核心的组合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3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的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了他们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
第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
第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当地的居民,于是就建立了一种供求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
1.2传统旅游与责任旅游开发方法比较
国外许多学者提出,责任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它包括一个框架和一套实践行动,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2-5]。责任旅游是在无规划、无管制的传统大众旅游的消极客观性之间描绘出一条明智的道路,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新的旅游业发展方式(表1)。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单纯鼓励的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或者小型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责任旅游,而只是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没有考虑旅游开发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大规模的破坏。实施责任旅游不仅能支持开发精心策划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也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角度深谋远虑地采用新兴技术、消除大众旅游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或使之最小化。实际上,由于责任旅游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管理,在实施责任旅游时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跨学科性,必须采纳旅游开发和规划的“6C”原则,即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协作(Collabor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协议(Compromise)和守信(Commitment)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政策冲突,防止政府机构和各部门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争夺资源上,从而最终实现责任旅游的目标——使各社区获得的利益最优化。
2责任旅游开发的原理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保护
1.研究对象
1.1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而且必须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必须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准并公布。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计99座,此后十几年间又有陆续增补。截止到2012年,中国已有119个市、县、区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1.2城市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指的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城市旅游开发则是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活动。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1保护对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按照旅游资源的各自特点可以分为七类,保护对象也因此各不相同。
以北京、西安、洛阳、南京为代表的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作为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和古都风貌。
以平遥、韩城为代表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
以苏州、桂林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彰显鲜明个性特征的、因历史原因而叠加的古建筑和山水环境。
以银川、丽江、拉萨为代表的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由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的城市风貌。
以上海、遵义为代表的近现代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以景德镇、自贡为代表的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与城市中在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某种职能相关的文化风貌。
以山海关、济南、无锡、长沙为代表的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
2.2保护措施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点鲜明,形态各异,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
(1)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文物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2)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3)应当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历史文化名城全局保护的资金,并将其纳入政府投资管理程序来执行。
(4)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5)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3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饱含历史的沧桑,悠久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类历史的古老见证。人们越发意识到全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历史文化名城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名胜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而完整地传承下去,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者的职责,又是旅游从业者的义务。
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能够经久不衰地延续并发展下来,其核心因素就是这些市、县、区始终代表着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并把其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留传给后代。不研究古代文化,不保护历史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更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
3.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3.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我国拥有超过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涌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历史文化星空中的璀璨明星。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这些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饱经自然因素的破坏,而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遭到了人为因素的破坏,很多名胜古迹都已面目全非,面临湮没的危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再局限于凭吊、怀古、探险等内容,旅游活动日新月异,旅游现象也变得更加复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完全适应游客接待、文化承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等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旅游城市化带来的巨大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名胜区不断遭受蚕食和破坏。
(3)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矛盾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保护与开发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不过在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全可以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3.2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办法
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开发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实现其历史文化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使其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能保持其历史个性及其风貌,并富有创造性地传承给子孙后代,是旅游从业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针对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3.2.1避免超负荷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必须以此为前提来进行。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不考虑景区承载能力的超负荷开发,对景区的长远规划和长期经济效益的增长有害而无益。可持续的旅游开发以发展为核心,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手段,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
3.2.2实施保护性建设
保护性建设的目的是彰显个性品质,为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真实的载体,避免文化的同化、异化和商品化。
3.2.3杜绝粗放型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在旅游开发中应尽力改变因宏观调控乏力或规划执行随意性大的发展格局,改变对景区开发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实施全新的开发战略。
4.结语
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11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是国家在新时期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必将对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也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力求使研究者在旅游开发理论方面有所创新,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在享受高品质旅游服务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醇美。
【参考文献】
[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96.
[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
Key words: 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development model;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24-03
0 引言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颁布了《保护非遗公约》,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概念,学术界开始了对非遗各方面的研究。非遗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到非遗的理论研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利用。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旅游开发利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十年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众多学者对非遗旅游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章选择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期刊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检索项进行主题检索,以2006年到2015年为时间节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18篇,其中期刊共150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章共375篇,博硕论文共482篇。
1.2 研究方法
文章选取37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提取词频高于5的20个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
通过图1分析可以看出,非遗、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连线较密集,即对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开发模式、旅游价值、原真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以及传承上。
2 非遗旅游的研究内容
2.1 非遗保护与旅游研究
关于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非遗原真性的保护问题是众多学者最关注的方面。马育倩、左晓丽[1]认为非遗和旅游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发展旅游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注重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并且提出了“前台―后台”的发展模式,既要不断创新非遗的舞台表演形式,又要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徐茜[2]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提出了火把节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具体策略,突出了旅游专业人员、原住民与当地政府在火把节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的作用。雷蓉、胡北明[3]从保护和传承的视角分析了非遗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对非遗保护的作用,他提出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提供保护资金、为其发展提供生存空间、为其传承提供群众基础,同时还可以提升遗产旅游地的品牌与价值。顾金孚、王显成[4]提出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提出要科学规划非遗,合理分区,分类保护。适度引进高科技术对非遗进行保护。赵悦、石美玉[5]通过分析非遗的价值和多种保护途径,提出了对非遗的保护性开发对策,并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以解决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华春霞、贾鸿雁[6]从旅游系统的三大主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个方面论述了非遗开发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旅游开发对非遗的保护意义。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开发措施。邓小燕运用了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既注重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又强调旅游主体即旅游者的自身的体验。通过建构非遗原真性模型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指出理解原真性的概念要从动态和互动的角度出发,理解其是动态的复杂过程[7]。通过构建非遗原真性模型来分析非遗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和动态关系可以直观的为非遗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指导方法。贾鸿雁[8]指出要实现非遗旅游的保护性开发,需要建立行政机制、经济机制、规划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法制机制共同组成的保障机制来实现非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但是作者并没有提到高新技术对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作用。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冲突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和破坏。
2.2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如何进行非遗的开发,众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总体来说,非遗的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静态开发模式,即静态的展示方式,包括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活态开发模式,即包括大型舞台剧、生态博物馆、民俗村、文化村、情景体验等反方式;商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是通过纪念品、工艺品等形式来凸显非遗的特色;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将非遗的类型结合起来进行组合开发,通过旅游资源的异质性特点来吸引旅游者。此外,阚如良[9]等提出了主题村落再造的开发模式,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主要通过活化传承的方式,突出文化旅游的功能,并采取集聚开发的手段形成生态文化博物村落,为传统的手工技艺类的非遗旅游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雷蓉、胡北明[10]根据我国非遗的分类将其分为六大类,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提出了各自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为非遗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模式。为其他非遗的开发也提供了很好地借鉴意义。
非遗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初具模型,可以为各种非遗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借鉴各种开发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非遗的原真性保护和活化传承,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3 非遗旅游评价研究
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评价包括适宜性评价、价值评价、开发潜力评估等方面。
肖刚等[11]指出非遗的旅游价值包括文化、审美、教育、科考、经济和历史价值。尹华光[12]等通过调查问卷提出了非遗旅游开发潜力评估的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利益相关者、旅游产品开发、遗产本身价值、遗产承载力共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为非遗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顾金孚、王显成对非遗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遗产旅游开发价值、遗产生态敏感度[13]等5个指标构建了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等级分类。
2.4 非遗旅游多主体的研究
随着对非遗旅游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寻找不同的角度对非遗旅游进行研究。
虞阳、戴其文[14]从游客的角度来分析桂林非遗旅游开发的重点。通过对旅游对桂林非遗旅游和旅游产品的偏好,发现旅游者对传统音乐类非遗很感兴趣,其次是传统舞蹈类。并且得出了旅游者最喜欢的非遗旅游产品是主题公园的结论;游客基本上认同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并对以上几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这些理论分析为桂林非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积极地指导意义。
王红宝、谷立霞[15]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分析了非遗的旅游开发问题。文中突出了非遗的原真性和活态性的特点,构建了旅游体验与非遗旅游开发的关系模型,强调非遗是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以旅游体验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作者提出了基于旅游体验的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更加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并且要深入挖掘非遗的活态性。
周丽洁、易伟新[16]从消费者响应的角度来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消费者响应实质上是指消费者对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反映效果,及消费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产生的共鸣,使旅游者达到满意的体验效果。消费者响应重在强调旅游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效果。作者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响应的措施,即挖掘非遗的活态性,保护原真性,增加体验性,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非遗的教育和当地居民的参与性。作者从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因素入手,为提高旅游者体验满意度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邓小艳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探讨社区参与的非遗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的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旅游是以社区为依托的旅游方式,“社区+旅游”是社区旅游的基本特征[17]。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保护非遗的生存空间,可以凸显传承主题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下非遗旅游开发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
朱晗、赵荣[18]运用RMP理论以济南市为例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做出了研究。作者通过对济南市非遗的旅游开发资源(R)、旅游开发市场(M)以及旅游开发产品(P)的分析,得出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措施。
秦美玉[19]从遗产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方面入手,以西昌彝族火把节为例,分写了当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对非遗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SPSS分析法对问卷中的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缘条件差异导致火把节遗产发源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对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对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保护性开发关系、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不同主体和不同角度以及运用新理论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研究更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以期促进非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从消费者响应、旅游体验、社区参与、旅游者感知、旅游体验、旅游者、传承人等多个利益主体等多角度研究非遗的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结论
3.1 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关系
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旅游开发是对非遗的一种保护途径,有针对性地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需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增强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为非遗提供发展空间,促进非遗的传承。非遗保护的重点是要保留非遗的原真性。如何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和活化性,使非遗处于原生态环境,需要非遗传承人、当地居民、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3.2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多样化
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多种非遗综合开发,一类是按照非遗的分类进行个体开发。如表1、表2。
3.3 研究主体的多样性
学者从多个主体角度研究非遗旅游。从多个角度入手,可以更全面的反映非遗旅游开发的价值与应用。如表3。
3.4 非遗旅游价值评价是基础
非遗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非遗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否具备旅游价值是决定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非遗价值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是决定非遗旅游价值的关键。
关键词:__*欠发达地区风景名胜区旅游
__*位于*省西北部的*境内,地处*,是*,因*而得名。*景区内分布着很多植物,因其独有的原始自然美,变幻无穷的四季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被誉为“__”和“__”,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组合良好、旅游功能齐全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__*自1984年对游客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作为一个位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风景名胜区,__*在开发、经营和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全国其他同类地区借鉴。
1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是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的必经之路
__*所处的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这类地区的特点是经济实力不强、社会文化不发达、思想意识落后,居民生活封闭、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市场主体缺乏,在这样的地区开发旅游,政府就需要承担较多的“准市场主体”职责,在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制定、对外宣传促销等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积极为旅游发展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为风景名胜区的“滚动发展”打下前期基础。__*的旅游,正是在政府主导规划、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导政策法规的制定、政府主导引进和利用外资、政府主导旅游市场营销的基础上,从“从无到有”,到“做大做强”,逐渐发展起来的。
2积极培育旅游市场,逐步走向以市场为主体的发展道路
欠发达地区政府主导旅游,并不等于政府包办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在政府前期强有力的支持下,一旦具有了一定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政府就应该还旅游于市场,充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保证旅游发展的活力。__*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在其旅游开发的初期,省政府及阿坝州政府主要从科学规划着手,以新筹建的__*管理局为依托,通过赋予其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林业、民族宗教事务等多种综合性政府职能,使其在__*先期的旅游开发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推动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一些基本的接待设施建设方面充当“主力军”。当景区初步形成和初具规模后,则政府主要从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着手,实行政企分开,通过直接建立旅游经营企业﹝如__*旅游(集团)公司﹞、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和吸引外资投资旅游等方式,壮大市场主体在__*旅游开发中的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格局,政府从直接从事旅游开发与经营转向仅从事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旅游管理工作,而支撑起__*旅游繁荣的是由各类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车辆公司和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等组成的广大的旅游企业。
3积极创立旅游品牌,提高欠发达地区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风景名胜区旅游品牌的创立,主要应从提高景区的级别和影响力着手。以__*为例,其成功的开发和经营,不仅依赖于其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众多的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的不断创立。创立旅游品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给旅游景区所带来的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上,更体现在其巨大的市场效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巨大经济效益上,而广泛的市场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是__*旅游得以繁荣和昌盛的根本保证。
4注重文化内涵是欠发达地区风景名胜区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旅游地的生命力所在,文化旅游消费是当今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趋势,即使像__*这种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也必须要有人类文化的融入才具有特色和魅力。欠发达地区风景名胜区虽不能像发达地区那样依托其发达的经济、科技和信息进行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旅游开发,却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积淀深厚的民族的文化进行文化旅游开发,通过打“文化牌”和“特色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同类旅游区展开竞争。__*旅游开发正是在充分把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走自然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__*所在的地区是藏羌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地居民在该地的长期生息和繁衍,积淀了深厚而具有特色的藏羌民族文化,而__*旅游开发在充分依托其良好的自然景观的同时,总是时时处处将其民族文化融入之中,有那回味悠长的藏寨体验,无处不渗透着浓郁的神秘而古老的民俗风情,让游客在充分领略大自然的恩赐和造化的同时,更陶醉于民族风情之间,以至留连忘返,沉浸其中。正是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旅游产品给__*美妙的山水景观“锦上添花”,使其具有了经久不衰的旅游吸引 力,也使__*旅游业具有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5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欠发达地区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与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根本基础,尤其是对于像__*这种以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名胜区,保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显得特别重要。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特殊性,在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上,我们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边开发、边保护”的道路,而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__*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旅游资源对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严格按照生态旅游的三大要求,即“①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②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③社区的参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走可持续旅游发展道路:首先,牢固树立起保护第一的思想意识,在旅游开发中始终贯彻“先保护、后开发”,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的基本原则,有力地保护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良好自然环境;其次,在风景名胜区开发上,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核心景区内尽量保持自然景观的原生状态,而主要旅游接待设施全部布局在旅游景区之外,通过功能分区划定游客的活动范围和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达到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再次,科学测定旅游容量,合理配置旅游资源。__*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游客容量控制,规定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不能超过120__人次,且通过景区内部调度系统,以内部交通车为工具,将游客合理地配置到景区内的各景点之上,既保证景区内游客总量不超过一定限度,也保证景区内各旅游点游客的均衡分配,避免部分景点过分拥挤,而部分景点闲置的现象发生;最后,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广泛参与是__*生态旅游发展最显著的特色。根据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的要求和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发展旅游业时,必须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使利益和成本在旅游促销人员和目的地居民之间得到公平分配;应该鼓励和期望当地居民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的支持下,在旅游开发中发挥领导作用”,__*在鼓励当地居民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有力地激发了当地居民参与风景区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积极性,并显著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这体现在:第一,风景区将全部因景区保护而拆迁的当地居民安置在区内各个合适的管理和服务岗位上,使其生存与发展自觉与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融为一体;第二,通过引导当地居民参股的方式,使当地居民成为__*风景区的所有者和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第三,通过鼓励当地居民在风景区内从事一定的接待服务工作及旅游纪念品销售工作等,使当地居民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充分获益。正是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从事旅游开发、经营和保护的积极性,从而将生态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理念转变成当地居民的一种自觉行为,有力地促进了__*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
6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是欠发达地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所谓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是合理确定支撑产业,走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产业集聚优势,如果一味追随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动力,尽管在一定时期会发挥出一定的后发优势,但产业雷同、城镇经济缺乏竞争力、在新的区域分工中将继续处于不利地位的可能性却非常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风险极大。相反,如果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则容易发挥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正基于此,对处于欠发达地区且旅游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十分突出的__*风景区来说,在旅游开发过程,积极结合小城镇建设,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将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事实上,在__*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始终充分贯彻了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一方面,使小城镇依托于风景区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一批如漳扎镇等以旅游接待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小城镇;另一方面,又依托小城镇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相对集中的优势,更好地为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提高风景区旅游服务的档次。__*外漳扎镇上密集分布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经济活动,既体现了__*旅游经济的繁荣,也体现了在__*通过旅游促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功。
关键词:旅游开发;当地社区;影响分析
一、引 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墨菲(Murphy)提出了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研究区域旅游业的开发和规划,社区与旅游开发的问题,就成为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热点问题。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与感知、社区居民态度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社区经济的影响、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与政策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于社区旅游研究的焦点。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也从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由于我国大量的旅游景区处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和欠发达区域,因此,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研究这些地区旅游开发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从政策和开发模式的角度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对这些地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特别是在新时期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下,此类实证研究,对于促进落后山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当地社区居民的脱贫致富,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一个具体的山区景区的旅游开发,来分析其旅游开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并试图建立一个旅游开发与当地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华蓥山大峡谷风景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风景秀丽的小平家乡广安市邻水县甘坝乡境内,紧临华蓥山石林旅游区也就是天然大盆景,属于邻水县管辖。景区距邻水县城有16公里,距小平故居有40公里,距重庆市渝北区仅有50公里,成都有300余公里,重庆市区有85公里,并且现在已经建成景区旅游公路至大峡谷景区,形成了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华蓥山大峡谷风景区就座落在华蓥山的主峰高登山南麓。风景区以峡谷景观、瀑布、溶洞景观为其特点。
华蓥山大峡谷风景区周边有苏家岩,邱家湾,易家曹,陆家岩,斜岩,瓦房子和马家湾等村的居民,旅游开发前马家湾地区居民多以经商为主,从事煤炭交易,或开车拉煤或直接从事炼焦煤,由于马家湾客运站的存在,马家湾、瓦房子、邱家湾公路两旁开有一些小商店、还有饭馆,算是比较富足了。苏家岩,易家曹,陆家岩,斜岩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喀斯特地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就苏家村地区就有两个煤矿,周边居民都以从事挖煤为生。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获取原始的资料及信息。调查对象以景区周边的村民为主,一些统计数据和发展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主要从当地政府以及景区管理部门获取。
三、华蓥山大峡谷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分析
(一)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经济方面的影响
1.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在经济收入的增加方面,从事旅游经营的业户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根据本次对当地居民的调查统计,当地居民在开展旅游接待之前家庭年平均收入最集中的人群为1-2万元,占78%,在开展旅游接待之后家庭年平均收入最集中的人群层次为1.5-2.5万元,占28%左右。在“平均每年能够为业户带来的收益”的调查中分析得出,业户从事旅游接待平均每年获得收入在1.5-2万元的占58%,2-3万元占12%,3万元以上的占10%。
2.为当地居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华蓥山大峡谷地区从事旅游接待活动的业户88%为女性,由于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其中小学学历人数占76%,初中文化占24%,所以大部分农村妇女都是在家干农活或打一些零杂。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为这些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农村剩余和闲置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居民支持“旅游将提供更多工作”的占21%,支持“由于旅游我有了更多的收入”的人占24%。
3.其它影响
华蓥山大峡谷发展旅游业以来,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为其他外部企业的参与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契机。本次调查华蓥山大峡谷在开展旅游经营业务后,当地居民认为旅游业对其家庭以及村庄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中,支持家庭生活得以改善的居民占5.8%,支持知识有所增加或视野得到开阔的人数占45%,支持家庭成员素质得以提高的居民占7.9%,支持生活节奏加快的占1%。
4.负面影响
在调查选项中认为“旅游只对少数居民有利”这一观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认为“旅游导致了物价的上涨”这一观点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19%,这说明华蓥山当地居民已经意识到旅游会对经济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是旅游开发造成了当地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价上涨。
(二)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方面的影响
靠近华蓥山大峡谷风景区的马家湾和邱家湾地区居民主要从事商业经营和店面出租等,其中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会随着旅游的淡旺季变化而变化,在旅游旺季时期就从事自家的餐馆经营,到淡季时候就从事其他与旅游无关的事物。外来游客生活方式的长期渗透必然会引起旅游地区居民的追随,这其实就是旅游者的文化示范效应。游客的谈吐举止、衣着打扮等对于当地人的审美情趣和穿着习惯都会是一种冲击,久而久之当地人的着装开始跟随潮流,当地农耕传统的简朴随在性的衣着打扮逐渐受到都市风的侵袭。人们传统的饮食结构没有什么变化,仍以大米为主,人们的娱乐休闲生活主要是打牌、下棋、打麻将、看电视等。现在学着城里人也唱起了卡拉OK,办起了茶坊。而与旅游景区直线距离较远的苏家村、斜岩等地区仍然是以前的农耕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三)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思想认知方面的影响
1.语言方面
在与外来游客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45%的人们懂得用普通话进行交流,56%的居民懂得使用简单的日常交际英语(主要是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一些人员和学生们)。许多当地居民在被问及是否愿意花费一定时间和金钱让自己和子女学习外语时,回答都是十分肯定的而且是相当的迫切。
2.比较理想且健康的工作
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年轻人都把从事旅游行业作为工作首选,希望能作为景区讲解员或导游,就算是已经有了稳定工作的当地人也是愿意经常性的从事兼职导游工作。当地人都非常渴望能有政府或组织重视对他们的旅游相关教育,使其快速成长,为家乡旅游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对外来游客的态度
随着旅游开发的逐步完善以及政府和景区管理的联合宣传,该旅游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这给当地人带来很大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带来了外地的奇风异俗。在调查中58%的居民十分愿意为外来游客提供热情的帮助,34%的人选择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外国文化,增添生活的乐趣和自身的见识。
(四)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方面的影响
1.当地的“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旅游业中硬环境是指自然生态和基础设施环境。华蓥山大峡谷景区是由其开发业主四川易园集团委托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院按照4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编制的,景区的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与景区环境相互协调的专用停车场已经修建。在“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方面”调查中,支持“由于旅游交通改善了”观点的居民占44%,支持“旅游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机会”观点的居民占23%,支持“由于旅游当地公共设施得到改善”的观点占26%。
2.当地的“软环境”进一步提升
旅游业中的软环境指的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活动的质量水准和服务水平。景区从业人员都会定期的接受岗位培训,这为从业人员的接待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在调查当地开发旅游业后,居民认为其对家庭和村庄等带来的显著变化中,赞同“知识和视野有了变化”的居民占总人数的23%。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道路的扩展带来交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随着旅游区游客接待量的不断增加,旅游活动的频繁又引起了固体污染物的增多。另外,景区一些人造景观、贸易接待点在修建设置时使自然风景区受到了破坏,当前已成为旅游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了迎合旅游时尚而造成了旅游景区的过度使用:华蓥山大峡谷的旅游开发季节性差异非常明显,在旅游旺季时节大量的游客涌入景区,造成旅游接待设施的恶性高速运转。
三、结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
(一)意识层面:强调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开发理念
华蓥山大峡谷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关系中,只是停留在少数人参与发展阶段,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当地居民的主导作用。到目前为止,“社区参与发展旅游业”的观点只是作为一种改良方案引入到旅游界中的。张文(2007)认为: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或者介入旅游业管理,或者旅游业能够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活动,应该是理论界同实业界应当真正关注的重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理念强调的是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应该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理念。其基本特征就是关注并满足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居民自身发展需求,从而使旅游带给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推动旅游地社区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究当地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当地居民只是旅游业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认为当地居民没有“能力”来主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墨菲(1985)对社区参与的本质做了阐述,他认为“旅游从其一产生,就有含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能将它从纯粹的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中挽救出来,从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将旅游业考虑成一种当地居民的活动来进行管理,那么这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墨菲的将旅游业作为一种当地居民的活动来进行管理的期望,是对当地居民发展旅游业的权利的一种认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仅仅是将当地居民的权利停留在“参与”的层面上,这对旅游地居民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
(二)制度层面:实行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制度层面上特别是利益分配的机制方面,当地居民与利益相关者博弈失衡。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政府,当地居民,社会媒体等。旅游业之所以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存在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旅游资源的产权以及收益问题。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产权界定存在着难题,所以华蓥山大峡谷旅游开发中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旅游环境的投入中,客观上会使周边的环境得到美化,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出现积极的表面效益。但是旅游改善环境的投入,从客观上来说受益更多的是旅游经营者,因为这给他们带来了稳定的客源和更高的游客满意度,然而旅游目的地居民不但得不到相应的激励和回报,还要承受由于游客的涌入而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在传统的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中,旅游投资商和旅游开发商往往是外来的,旅游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通常被发达地区的工作人员和客商抢占,他们要和当地居民争夺就业权利,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传统严重地受到干扰,他们甚至会歪曲地传播当地文化,往往造成旅游目的地的过分商业化,对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政府和旅游规划部门也通常是把本地居民作为利益分配的最终环节,居于产业链的末端,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的是被动的接受者,认为旅游规划不需要去考虑当地的产业链问题。因此,相对于旅游经营商、政府和旅游开发商等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而言,当地居民在利益分配上就处于弱势地位了而且在整个旅游产业链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被动的。
在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建议实行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充分地得到关注,在以往的大众旅游开发模式中,当地居民的利益往往只是从属于外界旅游企业以及投资者的利益,当地居民只是旅游业的廉价劳动力,这种经济增长战略是将普通民众排除在发展进程之外,当地居民通常被视为旅游规划、开发、管理的局外人和旁观者,他们所居住的地区也是仅仅被看做开发的客体而不是主体。
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发展中的最关键群体,是旅游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那么,旅游地居民如何才能成为旅游发展的关键呢?居民的所有物及其行为习惯构成了旅游地的核心资源,所以,旅游景区居民凭借地方文化知识及其技能专用性资产而且作为社区的核心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理应成为旅游景区中最关键群体,参与到当地旅游的发展决策和收益分配中,获得应有的社区旅游经济体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而非政府安排下的被支配这或旅游发展的边缘群体。
(三)发展模式上: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景区旅游开发的重要补充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很好地把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高度地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产业。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当地居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好、做大,我们就必须要加大当地居民的参与力度,努力激发农民朋友们办旅游的积极性;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办旅游的能力;要努力挖掘华蓥山大峡谷地区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朋友们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根据华蓥山大峡谷当地实情,可发展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乡村酒店以及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产品,走出一条特色化、规范化、一体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道路,从而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MURPHY P.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 [M].New York:Methuen,1985.
[2]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小平故里旅游区华蓥山旅游区总体规划(2006-2020)[R].成都,2006.
[3]张文,何杜.我国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2):72-79
[4]胡北明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改[J].软科学,2010,24(5):69-72.
关键词:贵州;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74-02
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贵州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但目前对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对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制定整体发展规划
贵州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各具特色,但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尚待进一步加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首先要有系统、完善、可行的规划。政府应做好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规划。
首先,应注重提高贵州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规划的融合度。贵州正逐步重视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贵州亦早已重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但将二者有机融合尚待进一步加强。
其次,应把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纳入贵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之下,贵州确立以“生态立省”、“旅游立省”战略。而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中,饮食居于首位,故发展贵州旅游业必须开发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统筹贵州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全面开发,整体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整体效能,使贵州特色饮食开发和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再次,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规划一定要突出贵州自有特色,注重打造贵州饮食文化旅游的响亮品牌和鲜明特色。如民族风情旅游应是贵州旅游业的重头戏之一,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规划就应注重与当地的民族节庆相结合。
二、树立文化战略意识
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植根于贵州历史文化的土壤。每个地区都有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开发利用贵州饮食文化资源,应注重结合当地相关的历史文化。当然,要充分开发利用贵州饮食文化资源,包括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首先应对贵州饮食文化包括古代、近现代、当代饮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突出贵州饮食的历史文化厚重感。如贵州土司制度形成于元末明初。贵州有土司大大小小上千个,最为著名的有四大土司,即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土司。土司制度留下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饮食文化,应对土司菜系进行整理和包装。另,唯有贵州将屯堡文化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应打造贵州屯堡特色饮食文化品牌,使贵州饮食文化借乘屯堡文化之东风走出大山。再如贵州是红色资源大省。应充分抓住红色旅游的特点,开发特色系列菜肴、“忆苦思甜”系列菜肴、红色之旅特色系列菜肴等,并注重与相应地区农村的素食文化相结合。
把饮食与贵州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贵州饮食文化内涵最为有效的途径。要对贵州饮食文化进行全面挖掘、恢复和整理,加大力度整理贵州饮食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和典故等资料,对它们的形成、演变、发展和各种特色菜肴的用料、烹制、营养、特点以及传说、典故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故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特别注重结合当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三、注重品牌建设
培育贵州旅游餐饮品牌名店。贵州餐饮要做大做强,就需要培育建立起自己的餐饮名店和能充分展示地方饮食文化的旅游餐饮龙头企业。贵州应该有自己的餐饮知名品牌。此要求政府首先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引导餐饮企业走品牌化、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贵州特色旅游餐饮品牌名店。政府应指导、授权相关机构或商会对绿色餐饮企业、餐饮名店、名师、大师、名菜、名点等进行认定,并结合贵州主要旅游线路、主要景区(点)及主要城市,由政府相关机构或相关组织组织专门的评审会,定期评定“贵州特色餐饮特色名店——旅游餐饮接待推荐单位”。针对贵州近些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旅游知名度的提升,餐饮特色名店发展战略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餐饮特色名店除了要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外,国际化和专业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标准。当然相关评审应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例如可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适当地注重官方、专业机构的评定意见与民意相结合。评定应是非终身制,评定后定期还要进行复核评审,对已获评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对违规企业给予警告甚至摘牌,同时不断吸纳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加强地方特色餐饮企业的开发。
在树立名牌战略思想,打造当地餐饮名店工程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传统餐饮老字号,致力于贵州特色餐饮美食业的文化传承、品牌维护和品质提升。
四、设计推出贵州饮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
旅游路线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游客在饮食方面的消费和欣赏需求。我们可根据贵州旅游资源和饮食文化资源特色,设计贵州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如贵州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加快白酒产业发展作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百万千升产量、千亿元产值”为目标打造全新的白酒产业。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贵州酒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并注重与贵州经典的红色旅游路线相结合,如仁怀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而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被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当然,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酒文化更应是旅游线路设计中所考虑的重头戏之一。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加入主题鲜明的酒文化色彩,不仅有利于贵州旅游业乘贵州酒之美誉而名气大增,而且有利于酒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贵州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贵州茶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其实早在隋唐时期,贵州的茶叶即已通过交通干道,与邻近地区进行贸易。陆羽《茶经》说:“(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昔得之,其味极佳。”贵州可打造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如凤冈县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明确了“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将生态旅游和茶产业结合,通过对旅游业的宣传推介,提升茶产业知名度。茶产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载体,从而实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共赢。
除了可打造贵州酒文化、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之外,贵州还有诸多饮食文化资源可供开发,如亦可打造以辣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2005年9月28日,中国遵义首届辣椒节在遵义县虾子镇隆重开幕。同日,遵义县被认定为“中国辣椒之都”。总之,贵州饮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尚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发展与完善。
五、搞好旅游餐饮商品的开发与创新
贵州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特产,如茅台酒、老干妈、酸汤鱼系列、花江狗肉、丝娃娃、玫瑰糖、牛肉干、都匀毛尖等。仅贵阳著名的风味小吃就有肠旺面、恋爱豆腐果、素粉(酸粉)、夏家麻辣烫、洋芋粑粑、酸汤鱼、水城带皮黑山羊米粉、豆花面、刘二妈米皮、贞丰糯米饭等等。
应将上述饮食特产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开发生产出包装精美、便于携带、具有纪念意义并赋予特定文化内涵的各种档次的旅游商品,从而促进旅游餐饮商品的开发与创新。如修文县近年来不断加快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旅游文化娱乐、旅游商品经营等“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该县已成功开发出猕露—猕猴桃饮料、有机兔—兔大哥系列、桑椹果系列等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扎佐蹄膀、萝卜干、蜈蚣桥豆腐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了较大提高。该县还大力发展了以桃源河景区为依托的六屯乡独山村、扎佐镇大河村农家乐,以六广河景区为依托的六广镇滨江村农家乐,以春赏花、秋品果为主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谷堡乡折溪村农家乐[1]。
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向省外乃至国外推介贵州饮食文化、贵州旅游业。近年来,贵州省围绕文化和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强力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随着多彩贵州商标的全面注册和推广使用,“多彩贵州”品牌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多彩的贵州饮食文化及旅游资源是“多彩贵州”的重要内涵。
2011年8月1日起,融合品牌化、符号化系统传播理念的“贵州”形象标识正式启用,今后将用于政府系统以及系列经贸、旅游推介、文化交流活动中。2011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于8月18—20日在贵阳举行。据报道,讲述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专题纪录片《多彩贵州·神奇之旅》,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华民族》栏目播出。专题片由4集系列节目组成,以“衣、食、住、行”为主题,介绍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4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吃遍黔山秀水”是节目主题之一[2]。在立足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从而使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理念;目标;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072―08
“原生态”是自然地理和环境科学的一种概念,是指自然状态下的、未受人为人工影响和干扰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是天然美、原始美、自然美的“代名词”,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所谓“原生态民俗”,则是指在部分偏远地区,由于地理或历史等原因,当地民俗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保存下来的一种较原生的、未经改变的传统文化。一般而言,越是偏远、封闭、落后的地区,保存的原生态民俗就越丰富而完整,也成为最具旅游开发潜力的地区。
“原生态民俗旅游”是以原生态民族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和当地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享受乡野田园风光为动机,融观赏、考察、体验、度假、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多种多样,包含了原生态民俗的环境及其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各类资源。
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是黔东南的最大优势。这里的原生民族文化不仅保存完整,而且绚丽多彩、古朴厚重,是“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有“世界上最大的民俗博物馆”之称、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依托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优势,黔东南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方兴未艾,地方政府在原生态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及旅游开发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难题,原生态民俗的旅游开发并不理想,文化资源大州并未向旅游大州和经济强州转变。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基于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从文化均衡、产品深度开发、产业化发展、特色强化、促进参与等方面,对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1、基本理念
(1)文化至上观:“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特色之基”。旅游业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旅游者是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就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旅游的文化本质决定了旅游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经济类型。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其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原生态民俗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差异化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旅游开发首先应树立“文化至上”观,在对原生态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做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文章,真正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先富民、后富政”、以社区受益为目标的旅游扶贫观;大多数原生态民俗依托的社区都属于贫困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社区群众的脱贫,“先富民、后富政”旅游扶贫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
(3)以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全民参与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公平与效益的统一,只有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和村寨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才能实现真正的、长久的发展。
(4)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一体化的“大旅游观”;旅游开发不能仅仅着眼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社区的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才能为“五个统筹”做出旅游业应有的贡献。
(5)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注重长远效益和综合效益的旅游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的资源观和经济增长方式,原生态民俗旅游的规划、开发都应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追求长远效益和综合效益。
(6)重宏观调控和环境营造、轻微观介入和逐利的服务观。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前提是对政府职能的科学认识和定位。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选择扶持社区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摈弃片面追求投资回报甚至逐利的行为。
2、基本目标
(1)为旅游者提供原生态民俗的深度体验与交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2)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3)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多样化发展。(4)保护原生态民俗社区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历史遗留,保持社区文化的原生性与完整性,增强村民文化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5)寻求原生态民俗社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乡村。
二、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处理好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均衡问题。
民俗旅游开发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乃至商品的过程,既是技术的、经济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过程。开发者的文化理念将决定和影响着旅游开发的方向、方式和最终效果。因此,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认清自己要表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尺度以及要达到的阐释目的,将直接关系到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成败。黔东南各民族文化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乏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特质。象肇兴侗寨五座鼓楼以“仁、义、礼、智、信”命名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杉木文化”、“树木崇拜”所体现的“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念,正与现代国际生态旅游主题理念相一致。如能抓住这一点做文章,不仅可使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与国际旅游接轨,也能为各族人民提供一个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正确方向。
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均衡问题是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这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均衡:
(1)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均衡。从旅游供给的角度看,文化传统是发展旅游的依托和底蕴,强调和维护传统是必须的。但同时旅游者大都又以现代社会为现实生活背景,在文化寻异过程中会显示出他们对现代化的某种需求。因此,旅游开发中就不可避免地有传统性和现代化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一方面,要保护和弘扬实质性的传统,在推崇设施设备、思想观念、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同时,不忘以传统文化作为底蕴。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发展和创新问题,也就是通常说的不能过分强调原汁原味(比如民族村寨中一些饮食、卫生习惯就必须该),而应在结构完善、功能合理的基础上达到形式的最优。也不能片面强调产品的抽象文化价值,要让客人既能体验传统文化精神,又觉得我们的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并非“脏兮兮、臭烘烘”和“落后”的代名词。
(2)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均衡。由于文化的开发无法避免文化的商品化,而商品化往往又会导致文 化失去本真性,并最终遭到腐蚀和破坏。因此必须正确把握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平衡。如何把握?首先,不能把经济效益摆在过高地位,为文化的商品化大开绿灯。其次,旅游产品或商品的开发设计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文化法则。第三,在推出“表演文化”的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本真文化不受旅游文化的过度冲击和破坏。目前部分村寨的旅游开发已初显商品化、庸俗化的倾向值得注意。
(3)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均衡:任何接待地要发展旅游,必须开放自己的社会文化门户,接受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但每个社会的文化承受力是有限的。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旅游接待地发展的事实表明,全面开放是危险的,适当限制是明智的。岜沙苗寨祭树神的神秘禁地一旦变成喧闹的歌舞表演场所,“最后的部落”的最后一丝神秘感也就荡然无存了。当然任何限制都应以不导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隔离为前提。
2、树立科学的规划观,高水平策划和规划原生态民俗的开发。
加强旅游规划的规范性管理,切忌在没有完善、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前提下盲目进行控制性详规或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过去我们许多基层政府在进行旅游规划时,总存在“轻总规重详规”的错误倾向,以为自己有不错的资源,只需设计师告诉我在哪里建房子就可以,仿佛旅游开发主要是建筑师和工匠的事情。对于原生态民俗社区这类以旅游活动和体验为主的旅游区而言,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对区内资源的全面综合评估,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科学的市场预测,没有切实可行的项目策划和经济可行性论证,任何规划师的设计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科学规划应该建立在对全州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步骤,并通过旅游区划进行村寨群的划分,确立各村寨群的旅游形象、功能定位以及村寨间的旅游功能分工,为各村寨群策划各类旅游开发项目及设计系列旅游产品,同时结合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开况做好旅游线路规划。要倡导村寨情景规划和体验设计,就每个民族村寨的具体规划来说,一切要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游客来这个村寨是想追求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希望得到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因此,我们的规划师既要了解原生态社区所拥有的体验载体和基质(即差异化的文化与环境,尤其是景观建筑、民情风俗、风物特产、音乐歌舞、故事传说、生产生活形态、特殊文化形态等),也要了解该社区旅游细分市场的体验需求(主要是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愉悦性、刺激性、成就感、解脱感、归属感、荣誉感等)。规划师应以这种体验需求为导向,将村寨旅游资源中的体验载体和基质加以提升、组合、设计成各种体验性旅游项目和产品。
3、深度开发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
要提高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旅游综合效益,必须进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何谓深度开发?一方面,要针对游客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参与体验式的需求特点,设计开发出上档次、可参与、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不同层面,推出更多新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用前国家旅游局规划与财务司魏小安司长的话说就是“要从表面转向深入,从平面转向立体,从单一转向综合,从单干走向合作,从个别参与走向全民参与,从大众化走向特色化”。
(1)从表面走向深入。主要指旅游开发层次上要由浅层转向深层。黔东南的原生态社区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层面的,也有精神文化层面的。目前的开发仅停留在寨容寨貌、歌舞表演、礼仪祭祀器物、农产品、饮食、服饰等的观光与体验,而对村寨文化的景观美学价值、环境生态价值、社会伦理价值、道德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深层次的资源价值缺乏认识,缺少可供体验的项目和产品。因此深度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村寨旅游产品的层次,从单一观光旅游转向文化旅游、体验旅游,创造出更多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并逐步深化形成品牌。在努力营造旅游精品的同时,着眼于产品的多样化,追求档次与规模、数量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现代旅游文化的大众性,也决定了旅游开发和经营必须充分考虑大众游客的需求特点,仅仅依靠国外市场或某些细分市场,也不可能把原生态民俗旅游业做成支柱产业。因此,原生态民俗旅游不能搞得“曲高和寡”,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高处不胜寒”的冷清结果,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与旅游需求层次的游客,开发短期观光、度假休闲、参与体验、科普教育、学术考察、采风等不同类型的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
(2)由单一向综合转化。单一向综合的转化需要树立两个观点:一是树立综合性的资源观,民族村寨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社会性旅游的资源,不仅有观赏性旅游资源,还有度假体验、休闲、探秘旅游资源;二是树立综合的产品观,村寨不仅要有观光旅游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有参与、体验、度假、休闲、生态探险等复合型的旅游产品。有条件的还可推出特种旅游产品。邓敏文先生早在六年前就针对侗族文化开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诸如开展侗族稻作文化、渔猎文化、纺织文化旅游项目,深化民间歌舞文化、民间节日文化,使游客到侗乡来,不仅可以观光,还可观察和参与侗族人民的劳作,体验侗民族生活,感受侗族精神文化。试想当游客进入侗寨,体验一些常规项目后,再穿上侗家布衣,白天与侗家人一起下田捕鱼、上山打猎,傍晚回到木楼,围坐火塘,品尝香糯,喝着油茶、米酒,吃着烧鱼、腌肉,饭后与侗乡青年男女在鼓楼下吹芦笙、唱大歌、踩歌堂、看侗戏,或跟侗家妇女学习纺纱织布、挑花刺绣,或听老人讲述侗家古老的传说,在蛙叫虫吟声中沉睡侗乡,又在鸡鸣鸟语声中领略侗乡晨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这样的侗寨不就“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了吗?
(3)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强调的是立体开发、立体服务、立体消费。目前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和服务都很单一,能让游客掏钱的项目不多。是一种平面的概念。强调立体经营有几层含义:一是在时间上尽量延长,季节上争取全年都有。一般而言游客停留3个小时就有一顿饭,6个小时就有一个晚上。如何让客人停留一个晚上,又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个晚上,是目前原生态民俗旅游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村寨旅游几乎不受季节限制,特别是冬半年民族村寨节日众多,恰值自然风光旅游进入淡季,正是原生态民俗旅游的黄金时期。二是在空间上尽量开发更多的景点,不同的村寨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从食、住、行、娱、游、购诸方面,从山上、水上、寨中、户内等不同体验载体中提炼出一批深度体验的旅游项目。三是强调服务的立体化,除了旅游六要素方面的消费,村寨还有可能提供其它方面的机会,如商业机会、文化机会、教育机会,甚至生活机会,一旦这些机会成为可能,反过来可以大大促进旅游业本身的发展。
(4)单干转向合作,由小景区转向大景区。原生态民俗旅游的开发不仅仅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村寨的事,而是涉及到整个社区,必须实施整体联动开发战略。由于资源的同质性,过去各干各的,既零散无序又相互模仿,因而出现产品雷同和恶性竞争。实施整体联动开发就是要从单干转向合作,要 把整个民族社区当成一个大景区来看待,景区内各村寨应作为大景区整体的一部分,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把村寨最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提炼成核心品牌,形成一个个有各自特色的主题村寨,形成良好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关系,营造一个共赢的局面。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促销、线路设计上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把整个景区做大做强,增强整体竞争力。针对目前缺乏统一品牌、缺乏联动开发和整体竞争力的现状,一方面应科学分析和充分考虑各县之间的资源特点和竞合关系,整体策划,实施区域联动开发战略,形成联动性产品及环形线路,并统一促销宣传口径,统一包装,编制统一的旅游线路报价,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成真正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线,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民族村寨,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定位,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特别是一些村寨群的资源整合与联合开发更显迫切,要明确各村寨的功能和竞合关系,确定各村寨最适合发展的文化旅游项目,实施串联组合开发,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区,并进行统一的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充分发挥村寨群的整体优势。除了前面提到的巴拉河苗族村寨群、肇兴、堂安、厦格、纪堂侗族村寨群,黔东南有开发潜力的民族村寨群还有很多,黎平的地扪、茅贡、高近、流芳村寨群,锦屏的平秋、彦洞、石引村寨群,榕江的三宝、宰荡、大利村寨群,从江增冲、往洞、信地村寨群,还有地跨三县的报京、岑松、寨头村寨群以及仰阿沙湖畔众多的村寨群等。村寨间的充分联合不仅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种类,避免“千村一面”、“产品雷同”,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可带动更多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扩大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的范围和程度,并能避免少数村寨因游客过多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实施“六要素”综合开发战略。促进原生态民俗的产业化发展。
(1)食:饮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效益的重要来源。黔东南各民族都有着丰富的特色饮食文化,苗族的酸汤系列、侗族的腌味系列、瘪系列等都极富特色。开发中不仅要从色、香、味、名、形、器等方面予以提升,还要从环境、礼仪、风俗、民族歌舞与音乐等方面进行文化注入和氛围营造。
(2)住:黔东南各地民居各具特色,是各民族艺术、文化、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吃住农家、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是大多数民族文化旅游者的初衷和愿望。民族旅游村寨要不要修建星级宾馆?如何培训村民做好民居旅馆接待?如何确定民居旅馆的标准和档次?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业尤其要在“住”字上下功夫,以避免走人误区。依笔者见,大多数旅游者不是来村寨找星级享受的,但过于简陋、“室徒四壁”的民居也不能满足客人的基本要求,淋浴、水冲式厕所等起码的卫生设施和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家具、室内外陈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应开发不同档次的民居旅馆,如果能将地方生产生活器具、工艺品乃至祭祀用品合理展示,哪怕略作夸张的堆砌,也能增强民族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强化游客的感受。
(3)行:游客在经过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长途旅行之后也想感受一番“原始”交通工具的滋味。骑马、骑大象、骆驼,甚至毛驴和牛,坐独木舟、木筏、竹排、滑竿、轿子,在全国都有成功开发的先例,云南高山峡谷间的“马帮”更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旅游创汇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发黔东南特色旅游交通,不仅可以丰富旅游项目,也能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4)游:观光游览和文化体验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的主要形式。景点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仍然是旅游工作的重点,不仅要从点、线来开发,更要从面、网来建设,近期应选择有条件的若干区域,打造兼有民俗风情、文化考察、娱乐消遣、探险猎奇、医疗保健、商务贸易等多种功能,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文化旅游区。鉴于目前景点景区小而分散,尤其是缺少大体量、日常性经营的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体现原生态民俗主题的综合性景点景区的“有星无月”现状,建议在凯里周边地区(最好是巴拉河一带)修建一日常性经营的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黔东南民族风情园”,开展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娱乐消遣、探险猎奇、医疗保健、商务贸易等多种旅游活动。建议该园以类似但又不同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模式建设,既是黔东南原世居民族原生态文化的集中体验与展示场所,又是巴拉河村寨群、西江、雷公山等原生态旅游区的“大本营(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地”,同时还将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原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州的旅游接待水平,减少黔东南州旅游凯济效益漏损,提高旅游综合效益,真正打造出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的品牌,从而形成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5)购: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黔东南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众多原创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艺术品,但长期以来,民族工艺品品牌的保护、挖掘、生产和营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旅游购物消费偏低,极大地影响了黔东南旅游业的综合效益。笔者认为,实施民族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开发是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最佳途径。通过引入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民族工艺品的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将黔东南丰富的服饰、银饰、蜡染与刺绣工艺品、竹木模型、民间乐器、土特产品、保健食品、民族医药产品等打造成精品品牌,提高黔东南民族旅游商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从而满足黔东南旅游发展对民族旅游商品的迫切需要。
(6)娱:在文化娱乐方面,黔东南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各种民俗节日、庆典、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歌舞、民族音乐、婚俗等都是文化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黔东南有“百节之乡、歌舞之州”的美誉,举办各种节日活动也搞了很多年,但如何办得更成功更有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之,以旅游六大要素的综合开发为载体,通过恰当的文化注入,将黔东南原生态民俗的整体优势体现出来,将具体的民族文化景观以及渗透在设施、服务中的民族文化审美展现给旅游者,不断创造旅游消费的热点和亮点,延长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营链,最终促进原生态民俗的产业化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5、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全方位营造原生态民俗文化氛围。
民族文化氛围是提高旅游者整体地域文化体验的关键因素。原生态民俗是黔东南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氛围营造以突出这一特色。以侗族地区为例,侗族文化资源中最能体现侗族文化特色的不外乎侗族大歌、鼓楼、花桥及侗族服饰。因此侗族文化氛围的营造应重点加强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鼓励和支持组建民间侗族大歌艺术团、乡村侗歌侗戏队、景区表演队,让侗歌侗戏更多地进入中小学课堂,编写通俗易懂的侗族歌曲进行大众化普及演唱,尤其在职有关干部要求能说唱几句,并考虑在黎平建一座侗族大歌歌剧院,通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展现侗族文化。纳西古乐能烘热丽江,相信侗族大歌也能唱红侗乡。第二,县城作为侗族社会文化中心及文化展示的窗口,但多 数侗族县城却很难看到侗族服饰的着装,这与我们的宣传和定位在表象上极不相称,特别是以“侗乡之都”定位的黎平县城居民着装汉化率几乎达到100%(全县侗族着装汉化率也达80%以上)。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服饰的汉化显然大大削弱了侗族社会和文化的特色和氛围。近年来黎平、榕江、从江等县节日期间要求干部着民族服装效果良好,值得发扬。此外,在城市风貌上侗族县城的特色也不浓,作为侗族文化精品的鼓楼、花桥的装饰手法,是否可以适度移置于美化城市?是否有必要将老城区现有的建筑风格,逐步微调到符合侗乡特色的文化风貌上来,从而增加窗口的侗族文化氛围。剑河新县城的建筑风格就很好地营造了苗族文化氛围。
6、遵循公平、尊重的原则,促进社区群众的全面参与。
原生态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尊重、公平的原则,充分鼓励和保证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并从旅游业发展中充分获益。尊重原则是指充分尊重社区的文化、环境、经济模式和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行为,尊重当地普通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公平原则是要使旅游收益和成本在社区各类人群和各类参与者中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做到这两个原则的唯一途径则是保证社区群众全面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不仅要参与决策、规划,还要参与项目经营、管理,并在参与中取得旅游收益并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强调参与,一方面是要改变村寨旅游目前以观光为主的浅层次开发现状,从游客的体验需求出发,结合不同村寨的旅游资源特点,从食、住、娱、学等方面推出更多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充分参与。这不仅仅是一个体验是否充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丰富和提升了旅游产品,留住了客人,大大拓展了村寨旅游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要强调的是村民充分参与旅游开发。当地居民能否有效参与并获益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过去的村寨旅游开发往往只强调村民参与文化展示与接待方面的旅游活动,参与面不大,参与程度不高,受益不多,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如何形成一套民族村寨社区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有效机制,特别是社区普通群众从旅游发展中获益的机制,是当前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原生态民俗旅游的社区参与层面是无穷的,只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原生态社区的旅游资源潜力,就能找到各种参与并获益的途径和方式。
第一,参与旅游活动。村民除了能提供食宿、导游、信息等的有偿服务外,还能从民族文化展示(主要是民族歌舞表演和各种工艺与技能展示)、物品展览、技能传授等方面创收。比如在民族文化展示方面,可以有选择性地开辟一些家庭作坊,以民间传统技艺(刺绣、雕刻、竹编、篾编、织布、纺纱、木工等)的展示、表演和传授,以及民族工艺品的现场制作为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参观学习、参与,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工艺品的可信度和购买欲,延长滞留时间。在工艺品的开发上,应立即着手以师带徒的形式建立专门作坊,扩大生产规模,组织批量生产,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技艺得以传承。有关部门要帮助村民建立营销合作组织,并制定市场营销的目标和策略。为扩大参与面,可采取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工艺品开发。在拓展旅游项目和提高项目的参与性方面,民间传统文化也大有文章可做,侗族典型的农耕文化(稻作、旱作)、纺织文化、杉木文化等都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以稻作文化为例,侗族在稻作方面有独特的传统技艺,是不可多得的人类财富,从犁田到播种,从插秧到收割,从粮食的储备到加工成各种侗族风味食品,这些工序及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一年四季都可以展示,并可根据季节组织不同的农事活动让客人亲自参与、体验,如耕田、摘禾、打谷、放田捉鱼、烧鱼野炊、打粑粑等,为增加游人乐趣,还可以开展犁田、插秧、摘禾、捉鱼、打粑、春米等活动的比赛,增强参与性。有些独特的稻作工具,如犁、耙、摘禾刀、弯篓、抽水车等还可做成微缩精致的旅游纪念品,也可将稻作工具工序拍成照片、录像或写成小册子向游人出售,传播文明之光,使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这对城市居民、北方民族、麦作民族来说,无疑是一种吸引和启迪。侗族的风味食品更加丰富,也可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开发。侗族纺织文化、杉木文化、渔猎文化等传统文化也同样可以进行类似的深层次开发。
关键词:科学处理;文物保护;旅游开发
文物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都在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并为此制订了大量法规,采取了不少得力的措施,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于是,不少地方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旅游开发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给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绝大多数的旅游开发都涉及到文物的保护问题。
有人认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难以调和的矛盾。要搞旅游开发,文物保护就得让路。于是,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追求经济效益,干脆把文物保护单位承包给旅游公司。而旅游公司作为企业,它在经营和管理文物保护单位时,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开发过度,甚至出现乱修、乱改、乱拆、乱建,毁真造假等不负历史责任的现象。为此,国家曾三令五申,禁止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文物的安全,维护文物的原真性。
于是,有些地方又干脆把文物彻底封存起来,让其与旅游完全脱钩,实行“为保护而保护”的政策,结果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是一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关系。因为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利用文物旅游资源的条件发展旅游业,其本身便是对文物资源的一种保护与开发。也就是说,文物只有被利用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不可移动的文物,也只有通过旅游才可达到用“物”说话的目的,才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文物的价值。特别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力发挥文物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呢?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并不难,最关键的是要讲究科学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最科学的规划来解决。文物要保护,旅游要开发。但旅游开发决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科学的规划就是要兼顾两者的利益。所以这个规划必须经过实地考察、讨论研究、精心设计直到专家论证、行政报批、政府审议等严格的程序,才能付诸实施。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造成对文物的损害破坏,也不会产生不利于旅游开发的后果。如果做到了这点,那么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也就自然理顺了。
当然,要做到科学处理,还须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探索出妥善的方式,制定出最佳的方案。在这方面,笔者觉得敦煌研究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这里自然也显得特别突出。据统计,来莫高窟的游客数量几乎年年在不断增加,而游客增加便意味着对莫高窟环境人为扰动的增加。有监测表明:大批游客参观,导致窟内温度、湿度频繁变化,打破了洞窟原有的恒定环境,这已经成为导致壁画屡遭病害的重要原因。敦煌研究院曾在体积为143m3的第323窟做过试验,发现40名学生在窟内滞留37min,呼出的67%的水汽、52.3%的二氧化碳留在了窟内。窟内二氧化碳因此升高了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了10%,空气温度升高了4℃。而这些都会侵蚀壁画,使病害加重。
游客参观对洞窟的不利影响已被科学试验所证实,而参观的季节性、时段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据统计,到莫高窟来的游客大多集中在7、8、9月。这3个月的游客量占全年游客总量的65%左右。旅游旺季,莫高窟日接待游客达3000~5000人,“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则要超过5000人。而一天之中,游客又集中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几个小时。游客过于集中,使一些洞窟常常处于非常“疲劳”状态。
莫高窟现在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有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莫高窟年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00万人,游客日流量也会超过万人。需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莫高窟所承受的“负荷”将越来越重。我们不得不担心——莫高窟将来会不会被“累”垮呢?
因此,莫高窟面临两难境地——既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发展,又不能因保护文物而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
那么,该如何把对文物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呢?著名专家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认为,对莫高窟的旅游开放,要体现科学、合理、和谐、适度的原则。
为此,敦煌研究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相应对策:
(1)参观实行预约、预报,分时段、有计划地接纳游客,科学疏导分散游客,防止无序涌入,以降低洞窟利用强度。在旅游旺季,如果没有预约,将不能如愿参观石窟。
(2)对开放洞窟实行“轮休”制度,以便给开放过度的洞窟提供“喘息”的时间。
(3)增设旅游线路、景点,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对游客实行分流,以避免游客过于集中、拥挤。
(4)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