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融危机与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虽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石油石化行业呈现需求增长、供应紧张、政策影响加大、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把握好“生产经营国际化、产业链条一体化、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方向低碳化”的战略方向。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挑战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石油需求将迅速增长,供应趋于紧张,国内外政策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加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当前,从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已出现企稳和复苏态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市场信心开始增强,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逐渐活跃,石油石化市场逐步回暖,国际金融危机基本见底,以经济周期性复苏为标志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已经到来。中国石油企业如何把握大势,发挥优势,顺势而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是后危机时代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石油需求增长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石油需求快速增长。
20__年和20__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石油需求分别下降0.6%和1.6%。但从20__年三季度开始,出现了环比回升走势。预计20__年全球经济增速由20__年的-1%增至3%左右,2020年前保持年均3%以上的增速。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拉动石油需求刚性增长,20__年开始世界石油需求将由负转正。20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年均增长将维持在1.2%以上。
我国国内石油需求也会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持续较快发展,1978-20__年年均增速为9.9%,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__年和20__年还分别增长9%和8.7%,预计20__年将超过9%,2020年前年均增长为8%。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由20__年的7619万辆增加到2020年的1.5亿辆以上,城市化率将由20__年的46.6%增加至2020年的60%左右。20__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超过了4亿吨,按照石油消费强度系数为0.5计算,我国石油需求将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增长,年增量在1600万吨以上,预计20__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3亿吨和6.5亿吨左右。
国际石油组织欧佩克在20__年3月的报告中说,预计今年全世界的石油日需求量为8524万桶,比上一年增长90万桶。报告说,对石油行业来说,20__年的石油需求情况是上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石油需求一直高度依赖靠各种政府刺激计划支撑起来的世界经济。这些刺激计划对于启动能源等诸多经济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各国政府还能够支撑其经济多久,这依然是个问题。该组织说,如果这种支持减弱,世界石油需求当然会受到影响。它特别指出,如果美国在其经济全面复苏之前减弱刺激经济的力度,有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打击需求增长的多米诺效应。欧佩克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情况的预测比美国能源部要保守。该部下属机构能源情报署3月预测说,20__年的世界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150万桶,这比它2月份的预期高出30万桶。它认为,世界石油需求的上升主要是靠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拉动,欧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20__年的石油需求不会出现明显增长。
三、石油供应趋紧
美国《油气杂志》20__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1855.23亿吨。《bp世界能源统计20__》数据显示,全球剩余石油探明储量1716/,!/.2亿吨,可供开采42年。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石油供给的客观规律是达到峰值后开始逐步递减,并最终走向枯竭。从实际情况分析,全球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在多年增长后最近五年已连续处于基本稳定和负增长态势,储采比在1左右运行,资源接替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近一年多时间国际油价的低位运行,主要资源国和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投资减少了19%,产能建设速度明显放缓,石油供给能力进一步弱化。20__年全球石油产量下降3.2%,欧佩克下降8.4%,预计20__年欧佩克石油产量与20__年大体持平或略有减少,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小幅增长。预计20__年后全球石油产量进入高峰平台,2020年后开始出现产量下降走势。
再看我国情况,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可采资源量212亿吨。20__年,我国生产原油1.89亿吨,同比下降0.4%;预计20__年和2020年分别为1.93亿吨和2亿吨,远低于国内石油消费量,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由20__年的52.6%上升到20__年的55%和2020年的65%,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四、长期油价预测
在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将震荡攀升,国内油气价格逐步理顺。20__年至20__年7月,国际油价逐年攀升,由23美元/桶升至147美元/桶。20__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石油需求严重缩水,国际油价快速回落,最低时降至32美元/桶,触底后震荡上升,20__年均价62美元/桶,目前大体在80美元/桶左右震荡。后危机时代,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持续增长,受石油供需、美元汇率、投机炒作、地缘政治、欧佩克政策、环境保护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际油价将呈现短期低位震荡、中期再次
走高、长期高位波动的特征,预计20__年均价在70~80美元/桶之间,“十二五”期间为80~100美元/桶,“十三五”期间在100美元/桶以上运行。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原油价格已与国际接轨和20__年开始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基础上,我国将继续加大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使油气价格能够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生态环境成本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政策影响加大
后金融危机时代,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有关油气的财税政策、合作条款都会有较大变化。随着全球范围油气供需的逐步趋紧和石油价格的逐步攀升,国际油气合作将进一步由资本主导向资源主导转变,一些资源国可能会在前几年国有化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对外油气合作战略与政策,通过修改和颁布法律、调整对外合作合同条款、改变合作模式、提高资源国股权和收益比例、增加税种税率和税额、要求投资方加大对资源国公共事业投资等办法,挤压外国石油公司的利润空间,维护本国国家石油公司利益和主导权,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油气资源的控制,实现国家利益和资源收益的最大化。比如,20__年,伊拉克两轮对外招标均采用服务合同模式,这种方式既利于资源国利用外资尽快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国资源,又使国际投资者不能掌控资源,不能获得油价上扬带来的溢价收益,很可能成为今后资源富集国对外合作中采取的主要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国家油气政策调整的力度会更大,节奏会更快,包括调节绝对地租的资源税、调节级差地租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和所得税、引入约束性指标的环境税、适应低碳绿色发展的碳税和鼓励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配套政策等,对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资源税的调整、碳税的征收等话题已经成为行业热点问题。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建议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征收对象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因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因此碳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上,对石油石化企业将带来巨大影响。
六、低碳发展趋势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发展成为国际化大趋势,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特别是20__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19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标志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和欢迎低碳时代的到来。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世界主要国家将逐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大力推广低碳发展技术,综合配套低碳发展政策,将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其中也不容忽视一些发达国家以低碳发展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问题。
我国也将从法律、标准和政策上积极推进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尤其是鼓励发展天然气、非常规油气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产业,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逐步形成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和一次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对石油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有利于加快发展天然气和新能源业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也面临着低碳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市场冲击、高碳能源逐步趋紧的财税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和技术挑战等问题。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虽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却已成为全球社会的共识。为此,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__年下降40%~45%的目标。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启动石化行业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专家表示,低碳经济的来临对石化产业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280亿吨/年,各种二氧化碳的资源化途径回收大约为2.5亿吨,不足排放量的1%,因此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二氧化碳的回收无论物理法和化学法都离不开石化产业的技术支撑,石油和化工领域在低碳经济方面一定大有可为。
七、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国内石油市场呈多元化走势。
后危机时代,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石油资源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国际石油市场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石油产品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特征更为明显,国家之间、国际石油公司之间、国际石油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围绕石油资源和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资源国与消费国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竞合手段会更加灵活多样,非经济、非传统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多,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会进一步增多,竞争领域不断扩大,竞争环节从终端销售逐步向中上游延伸,形成国有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公司、民营石油企业和其他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上游竞争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炼化主要集中在环渤海、东南沿海、华南和西南地区,储运销售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东南沿海高效市场。
20__年,随着中海油惠州大炼厂的投产,中海油大举进入国内成品油市场。同时,中航油正谋划内陆油品销售;中信、北方工业公司在成品油仓储方面已有突破,下一步计划开展成品油零售业务;陕西延长石油打入陕西高速公路加油系统,并与壳牌联合拓展在陕西和四川的油品销售终端业务等。今后,随着内资外资、国有民营,特别是一些国外石油巨头和大型国有企业加快进入国内石油终端市场,市场竞争形势将会越来越激烈。
八、石油企发展新“四化”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应该把握好“生产经营国际化、产业链条一体化、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方向低碳化”的战略方向。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的变化,制定了各自的战略目标。中国石油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确定了重点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中国石化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企业集团,确定了重点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一体化“四大战略”;中国海油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确定了协调发展、人才兴企、低成本、科技领先“四
大战略”。对比分析三大公司战略目标,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国际化”和“能源公司”两个方面,立足于我国油气资源和市场需求实际,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掌控资源的能力,逐渐完成由国内大企业向国际大公司的转变;立足于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加强煤层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完成由油气公司向能源公司的转变。通过“两个转变”,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发展质量和更宽的发展道路。
结合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石油市场发展趋势,立足于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还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发展战略问题。
九、生产经营国际化
石油石化企业应该按照战略布局、油气并举、规避风险、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抓住国家大力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机遇,从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化运作的战略高度,在现有海外五大合作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布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全面提升规模实力、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应始终把石油和天然气业务作为核心业务,立足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资源实际,坚持油气并举,生产与贸易并重,规模有效快速提高海外油气当量产量和供应量,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保障能力;针对海外生产经营风险的范围越来越大、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的复杂情况,强化对资源国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的综合评估,完善合同条款,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尽可能寻求与国际石油公司、国际金融公司、资源国商业银行和东道国国家石油公司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在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要坚持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既要加强与资源国合作,注重实现资源国的经济利益,又要开展与石油公司合作,重视合作伙伴的利益,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机会,关注资源国社会公益事业,实现与当地社会的互利共赢。
十、产业链条一体化
企业应按照发挥优势、注重协同、利益互补、高效运作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石油企业的资源、市场、技术、管理和文化优势,以上游促下游,以资源拓市场,不断优化产炼销结构和完善国内外油气产业链,加快强化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全面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集团化企业的一体化优势,以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为龙头,加快发展炼油化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油气销售贸易以及相关业务,相互保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经济效益、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勘探开发与工程技术服务一体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炼化一体化、上中下游一体化、产销一体化、国内外一体化,逐步实现从生产一体化向规划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有效延伸,将一体化发展战略贯穿于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石油企业具有发展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业务或产品,沿其经营链条在纵向或横向上扩大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石油企业的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
十一、业务结构多元化
要按照一业为主、相关多元、有序推进、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现有业务为基础,突出并优先发展油气业务,始终坚持把油气生产作为石油企业发展的主线,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和效益之源,统筹老区与新区、陆上与海上、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努力实现做强做大做久的目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油气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立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超前研究和适时开发利用煤层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其作为石油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逐步实现由油气公司向能源公司的转变;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发展石油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矿区服务产业以及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等相关业务,形成有效的替代产业群,打造综合竞争优势;发展相关业务的过程中,要从战略上进行总体部署,在实施中主要是选择技术成熟、市场较好、有经济性和发展空间大的项目,建设一些示范工程,择机有序推进,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这场百年一遏的国际金融危机飓风刮起的同时,也向世界高高扬起了警示的“黄牌”:
警示一:守住创新的边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创新对合理配置资源、增进经济活力至关重要。但并非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有利于市场。此次金融危机证明,一旦创新脱离监管,将危害市场稳定。
有关人士称,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美国金融监管远远落后于金融创新。事实上,近70年来,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就一直上演着“挣脱与限制”的纠葛史,只是在最后数年间,美国才逐步放松监管。
对日益开放的中国来说,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就是,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如何完善监管?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廖岷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体制必须与其经济金融的发展与开放的阶段相适应,必须做到风险的全覆盖,在整个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创新链条上,不能有丝毫的空白和真空。
不过,必须强调的是,金融危机并不是宣告市场经济和金融创新的终结,金融创新不能因噎废食。经济学家成思危指出:“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就否定金融创新。”他指出,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应该是一个相互博弈。相互促进的关系。
警示二:警惕虚拟经济之殇
“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颇多警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金融改革与创新应当服务于实体经济,防止与实体经济‘疏远化’。”经济学家李扬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一大警示就是,金融市场发展的虚拟部分不能离开实体经济太远,虚拟的货币和市值不是财富,而是危机的伏笔。
“不过,我国在汲取发逸国家虚拟经济过度化教训的同时,应看到目前我国的虚拟经济仍处于发展不足的初级阶段,不能因此而拖延中国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脚步。”陈风英认为,在全面推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转型的同时,立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衡,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一步融合。
警示三:避免举债消费的噩梦
相比于金融危机的历史,更为久远的是关于储蓄与消费问关系的争论。因为在历次经济危机爆发中,人们总能发现储蓄与消费问关系的严重失衡。这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
作为美国梦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美国大量居民利用住房抵押贷款的再融资来获得更多贷款,以维持自己入不敷出的生活方式。由于市场利率较低,房屋价格不断上涨,住房抵押贷款者可以以已经升值的住房为抵押,以此原有贷款更为优惠的条件,借入一笔新的贷款。在偿还旧贷款之后,多出来的部分便可以提取现金,作为自己的消费开支。
“当人们最终无法偿还贷款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无节制的负债消费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这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重要警示。”余永定说。
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着储蓄过多而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如夸我国居民储蓄的存量资金已经突破20万亿元大关,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与储蓄的关系需要协调。
警示四:改革国际金融秩序
每一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一个重要的议题,那就是国际金融秩序和机制的重建。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人们提起过这个话题,而今天当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人们再次提到了这个话题。
“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美联储实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滥用货币发行权、谋取铸币税及国际货币的好处提供了可能。这种货币体系一方面助长了美国人毫无节制的借款行为和寅吃卯粮的消费行为,刺激了房市的非理性繁荣;另一方面通过所谓金融创新将风险转移给金融市场中的其他投资者,并使风险扩散至世界各地。”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曾红辉指出,金融危机的一大警示在于,国际金融制度中美元主导的格局需要尽快加以改革,多个主要国际货币共存应成为未来说50年全球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村信用社;金融体制改革
一、金融危机对农信社发展的影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而金融危机必然波及到经济领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危机甚至衰退。金融行业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或者主动缩小产业规模,或者开辟新的市场类型。而以立足县域经济、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所遇到的瓶颈和问题,自然会在金融危机的效应下被放大。
(一)“三农”大环境受挫
现代经济背景下,农村产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成为一个亚经济环节,为现代城市经济供应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因而对城市经济的依赖性愈发强烈,因而自身的链条式经营始终不得完善,产前、中、后的加工、服务、销售等渠道不畅通,粗放型农业仍占绝对主体地位。物价一旦上涨,农村产业的收益直线下降,农民的收入受到最直接的削减。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扭曲,必然引发农村金融市场的同向混乱,从而造成农信社需要面临更复杂和不确定性飙升的金融环境。
(二)信贷风险加大
金融危机首先造成的是企业倒闭和大量劳动力成本下降乃至失业,而最大的受害群体就是农民工。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信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金融危机加速了信贷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一损俱损效应,从而造成了农信社信贷风险的逐层加大。
(三)农信社体制改革风险加大
体制改革是应对危机的核心环节。当前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农信社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不仅与金融改革的预期目标相距还很大,同时也难以适应当下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为了实现我国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农信社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但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于农信社的改革必然造成影响。一些关系到农信社整体发展规划的诸如产权问题、经营管理与监督服务的统一问题等,都会在金融危机的放大效应下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控制。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革除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等,而金融危机加大了市场和产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改革的对象和标准也呈现出多变的趋势,从而改革的风险加大。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推进农信社体制改革
(一)改革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市场不稳定和风险加大,客观上为产权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农信社必须定位为股份制农村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应该端正经营方向,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新型运行机制。具体方面可以通过这些手段来实现:首先要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和经营宗旨,即立足县域经济,服务三农。鉴于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波及,农信社必须承担对农村经济的扛鼎责任,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强大的资金吸纳手段。其次是改革人事制度,加大农村信用社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心,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主人。岗位责任制是激励农信人积极开展业务的制度动力。鉴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小额农业贷款整体上疲软的趋势,就要激励业务人员通过业务项目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市场并进行市场细分,创新多样化的农村信贷服务项目。再次,就是要全面提高农信社财务干部队伍的素质,建立新的良好的选用人员机制。最后,改善信用服务工具,创新金融产品,努力提高资金融通效益。鉴于金融危机下,农信社的客源流失严重,盈利能力减弱的现状,农信社就需要积极改善信用服务工具,创新金融产品,寻找市场突破口,适时推进结构调整和业务布局,并拓展业务融资渠道。
(二)开辟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是农信社开发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创新的组织载体,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场地。开辟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就是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县域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对农信社组织形式进行分类的、有针对性的改革。
1.组建股份制农业银行。这是针对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而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金融产品及其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如若仍旧沿用旧有的体制和服务方式来支撑当前的金融市场挖掘,显然是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的。因此要解决农信社体制与服务方式与当前层出不穷的金融市场新形势不适应的矛盾,就必须在农村信用社基本制度保留的基础上,成立体制最具活力、最符合金融产业发展规律、适宜市场经济发展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如何缓解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发展模式来看,想要减少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就必须对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其能够适应特殊经济环境的需要,以此来更好的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进行调整,实现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给财政税收政策带来的影响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不断发展,我国金融体系已经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当中,那么,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经济效益也不容乐观。因此,为了能够将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现状有效完善,对政府财政税收改革和管理进行多角度地探讨和深思是不容忽视的,其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进步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来看,政府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实行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说,行使了增值税、进出口税改革方案以及对中小型企业开展了许多财政补助措施等。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运行做进一步的调整,但是,这些措施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进一步保证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企业发展的稳定性,政府必须对财政税收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应该采取财政税收政策来带动经济发展,利用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契机;其次,政府还应该通过税收改革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必要的调控,使其杠杆作用能够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改革的思考
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如果想要确保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经济能够稳定的运行,那么就必须要对财政税收进行必要的改革。从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财政税收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处理财政、经济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财政和经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生产的增长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关系我国财政税收收入的增长。因此,政府如果想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确保财政税收收入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那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使财政、经济二者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而如何将这种良性互动有效的发展,就需要政府较多的介入竞争性领域,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将税收制度的形式转为公共性的投入,以此来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良性互动。
2、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
税收在我国目前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的途径,而且也是调控整体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往税收体系中的国税和地税征管机构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经济的发展需求,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完善,但是由于地方税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机构整合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为了能够将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税与地税机关应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二者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确保将国税与地税的协调工作处理得当,以此来为企业的税收合理化做出贡献。
3、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
税负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是税收政策的核心,是直接或间接纳税主体经济负担的最有力体现。一般来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如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税收收入也必然会产生变化。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是政府的规模、财政支出总量,还是相应的税收收入总量,都离不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现状。因此,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也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财政税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首先应该减轻纳税人的税外负担,在不断减轻纳税人负担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其次,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还应该加快增值税的转型步伐,及时开征物业税。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
4、建立科学的支付体系
建立资金来源可靠的科学支付体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目前的实际经济情况对一般性转移资金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在目前的基础上适当将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提高;其次,建立资金来源可靠的科学支付体系还要改革税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以此来对转移支付资金来源加以稳定,从而确保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支付体系科学、完善。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再次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全球化时代跨国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了大国合作的紧迫性和可能性,G7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已经难以独自应对,不得不在半年内连续召开两次G20峰会进行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兴大国不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中崭露头角,而且相互机制化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全球金融危机助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
奥巴马政府在成功实施医疗改革后力推的金融监管改革,首先是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缺失所进行的一个正式的反思与修正。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奥巴马政府也试图通过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整固美国金融体系,提升美国金融战略竞争力,增强美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作为全球经济金融事务的主要领导者,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势必对未来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影子银行体系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推波助澜,必须消除金融监管在该领域的空白和缺失。影子银行机构通常既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并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衍生金融工具。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影子银行迅速膨胀,该类机构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其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的特点也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直接为危机推波助澜。全球金融危机表明,金融危机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没有向监管者提供法律权力来控制“影子银行系统”中的风险。监管者缺乏某些监管权力,或者是已有的监管实施不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存在空白地带和监管不力,一些影子银行机构游离于现行监管体系之外,对其缺乏适当的约束,是金融危机引起连锁反应的重要原因。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010年5月6日在美国国会调查“影子银行”对金融危机造成影响的听证会上也表示,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美国国会没有赋予金融监管者控制“影子银行”的权力。由此,盖特纳呼吁国会能够在金融监管改革立法中体现这一内容。因此,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监管体系,要求其进行适当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对此作出的许多规定,正是危机后政府反思在正式制度上的反映。
信用评级机构的商业模式为金融危机埋下伏笔,金融监管需要对其进行约束和问责。现在来看,穆迪等信用评级公司对众多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评级错误,未将系统性风险纳入评级模型,评级的模型和理念不适应评级对象,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而究其深层原因,信用评级机构之所以未能准确地对金融产品进行评级,背后是其严重包含利益冲突的商业模式。由于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在美国次贷危机、希腊债务危机中暴露出明显缺陷,美欧等国加强对信用评级公司问责和监管力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具体措施来看,加强对信用评级公司的监管,提高信用评级的质量和准确性,是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得出的重要教训。这大致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强调改变当前信用行业不合理的盈利模式,推动评级行业升级,确保评级机构独立性;强调对信用评级机构及评级活动进行监管,并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对不能预期市场风险、评级结果不符合事实的评级机构实行退出机制;强调关注信用评级在一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可能引发的经济和国家安全风险,从战略上规划信用评级行业的合理发展。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致的要求,势必将推动传统信用评级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为金融危机而得到关注,金融监管必须体现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有机结合。全球金融危机彰显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金融稳定中的重要性,危机后各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均将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深刻认识到,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在加强和完善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构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点的金融监管,并使两者有机结合。与此前微观审慎监管的容易识别不同,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种新型的金融监管模式,它将整个金融系统所面对的风险都纳入监管范畴,即把众多金融机构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制订全面的金融稳定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可以避免金融机构负面作用的冲击蔓延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的不稳定,最终维护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内在嵌入了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理念,注重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并对此作出了许多制度性的安排。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这一调整,对于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意义。
鉴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复杂金融活动中必须实施对投资者及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复杂金融活动中更为明显,如危机中金融衍生品由于缺乏透明性,包括对手风险在内的一系列风险难以被监管机关以及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认识和警觉。这使得各国意识到,加强对于重要金融机构和复杂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的信息披露,加强对投资者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需要成为成熟金融市场体系下不可或缺的内容。鉴于此,保障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知情权与索赔权,强调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其透明度,增加复杂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已经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监管机构的共识。在6月25日通过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设立实体化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赋予其特殊的监管权力,全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美国给全球金融监管行为所发出的重要信号。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危机治理和金融监管的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刚刚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核心内容来看,美国朝野一致将监管的重点由着重于发挥市场的自由要素转向重于普济要素。这反映了美国试图正通过金融监管理念和体系的重塑,形成国家新的金融竞争力。
扩大了金融监管范围和对象,通过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达到消除系统性风险的目的。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来看,改革后监管的范围和对象更加全面,更加广泛。该法案吸取了金融危机中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教训,全面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纳入监管视野,使金融监管覆盖了以往的监管盲区,形成了更为全面的金融监管视角。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一个内容,是对于衍生金融产品条款,以及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自营交易的限制。该法案要求,对冲基金和私人资本运营公司需要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大型金融机构的运作并购、相关抵押贷款的发放和信用评级的制订,以及各种衍生工具的交易等,必须被纳入监管,接受监督。例如法案规定,银行在打包贷款时必须将相关风险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银行进行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等投机易,最高投资额不能超过其资本的3%,政府将对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和1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征收特别税等。而在银行分拆衍生品业务方面,最终议案放松了早前议员建议的严禁华尔街大银行从事衍生品交易的相关内容。最后通过的法案要求银行需分拆风险最大的衍生品交易,但是可保留利率、外汇、黄金、白银等衍生品交易。总的来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的一些措施虽然看起来有点事无巨细,但通过金融监管堵塞市场漏洞,清除监管盲区,监控金融市场风险,防范潜在金融风险的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改革并明确了系统性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式,为实现金融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系统中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于微观金融主体行为的外部性效应,金融监管必须体现高度关联的现代金融市场中系统性风险的要求。美国金融业一贯依赖于市场的力量形成金融体系自己的发展,虽然这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市场的积极作用,但却容易忽略了系统本身的风险。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对于宏观的系统风险有了一个统一监管的机构,这是原来金融框架里面没有考虑到的。
此外,作为该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法案彻底改革了政府官员评估和应对可能给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的方式。在此前参众两院的改革方案中,对于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一度成为各利益相关者争议的焦点。在最新的法案中,授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于大型、复杂金融企业的监管权,并创建一个由联邦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同时,法案还将首次授权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并分拆濒于倒闭边缘的金融服务公司。将确立一个新的架构来解散对整体经济构成危险的公司,允许美国财政部为相关解散费用提供资金,政府必须在使用一切政府资金前确定一个偿还计划,而这些资金将由倒闭公司资产、债权人以及针对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金融公司征收的费用来偿还。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美国重视实施对于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实现国家金融稳定的最终目标。
注重对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体现了从“买者自负”到“卖者有责”的监管理念转变。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不足是致导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美国政府深刻汲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的重中之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消费者保护,如向消费者提示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风险,修改消费者保护条例;提高信用卡信息披露有效性,禁止双循环计息方式;要求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风险定价通知等。而在6月25日国会通过的新的金融改革法案中,明确将设立强大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确保美国消费者在抵押贷款、信用卡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时能得到清晰明确的信息,并保护他们不受隐性费用的侵害,以对付为追求利润而不负责任的信用卡公司和购房借贷公司。在此之前,美国各界对于是否成立消费者利益保护机构,如何认识该机构设立的必要性和职责权限等,一直存在争议。此次通过的法案最终采纳了支持方的意见。实际上对于一些金融机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良行为,美国有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与之誓不两立的态度。如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监会对高盛集团提出诉讼,称高盛在打包并营销某种次级抵押贷证券时,就重要事实问题向投资者提供虚假陈述或加以隐瞒,使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美国证监会还宣布对19家大型银行的会计问题进行审查等等。此次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通过,不过是将此前的一些做法做了正式的制度化安排。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目前,我国尚处于金融发展的初始阶段,金融体系还未完全开放,金融结构、金融资产与资源分布以及金融资产管理组织发展还比较滞后,监管这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是,随着未来外部风险加大和国内金融体系的发展,我国建立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特征,涵盖制度监管、市场监管、全程监管、协同监管等形式的监管框架已是大势所趋。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系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金融领域博弈的新杠杆,金融监管的适度制度安排,必将成为未来金融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一环。
促进金融机构的自律和约束,实施对投资者及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现代金融产品的复杂性特征,使得市场微观主体经常难以正确理解产品的特征,对产品蕴含的金融风险作出正确评估,从而无法基于审慎的判断作出交易决策,甚至落入欺诈陷阱。也正因为如此,各国均将加强对重要金融机构、复杂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的信息披露,加强对投资者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对我国而言,吸取美国等国的经验,必须使金融监管贴近市场第一线,并保持相应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在增加金融衍生工具透明度的前提下,合理约束金融机构的销售行为,促进金融机构的自律和约束,切实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这显得非常重要。
推进信用评级机构的变革,加强对于信用评级行业的有效监管。针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变革。首先,国家从战略上重视信用评级行业的规划和发展,打破评级业垄断格局,增加区域内信用评级话语权。目前由三大机构垄断、一体化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多极化的国际经济体系下是不合理的,我国应抓住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给信用评级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打破行业垄断。顺应区域内评级机构发展潮流,把大力推动我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作为一种长远的战略选择。其次,完善信用评级的定位与功能,适当考虑评级的区域性。信用评级服务业应该是区域化的,本区域内由区域经济的管理者和参与者们自己博弈,平衡利益,自己评级,按级别配置资源。区域外机构不应横空评级,避免由此引发不必要的预期,造成恐慌。第三,强化政府对于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增强评级透明度。目前的信用评级作为制度安排,广泛存在于资本市场、银行信贷、商贸等领域,已具有公共品性质。目前,信用社会化的特殊国情需要我们重视信用风险,国家在对社会信用风险的管理应负有职责。建议有关部门明确监管机构及监管职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设置、产品、人员等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调整,加强对于信用评级机构及评级活动的监管,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控制金融工具的高杠杆率和风险传导链条,建立监控系统性风险的机制。目前,中国金融体系蕴藏潜在巨大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储蓄率下金融资产供给相对有限,各国救市所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受到资金追逐产生巨大泡沫的风险;经济刺激计划中银行大量放贷,由此导致的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隐忧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的风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累积,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和应对。但归根结底,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高杠杆率和传导链条问题。我国需要研究从国家整体角度认知杠杆率,并尽可能减少个体(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或地方财政)风险向整个系统(整个金融体系或中央财政)转嫁的渠道。从政策上考虑,建议我国从控制杠杆率和传导链条入手,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体可从一些措施入手。首先,加强对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政府的表内(外)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关注国家综合负债率。其次,控制国外金融风险的传递,打破国际流动性向国内流动性的传导机制,尤其是在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下更应强调这一点。最后是严控信贷,切断与资产价格挂钩之间的联系,防范资产价格泡沫。而对于减少系统性风险传导链条,可以从四个环节入手:即严格监控证券化产品和衍生工具,防止为本已流动性泛滥的市场注入更多的系统流动性;防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转移;防止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的财政风险转移;防止中央政府的风险倒流金融机构,变为金融机构的融资和清偿力风险。我国应加强一系列高层部门的协调,建立监控系统性风险链条的机制,并明确该机制的监管目标,通过将完善的监管框架、充分的监管资源和有效的监管实施结合于一体,可以将系统性风险堵塞于中国金融体系之外。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影响;应对政策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金融环境急剧恶化,投资者恐慌抛售股票,股价房价大幅度跌价,金融企业亏损、破产或处于破产边沿,大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降低,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经济当然也在这样一场力量强大的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和影响,我们将用IS-LM曲线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并且利用这一模型研究我国政府为应对危机采取了哪些政策及其意义。
一、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和对我国外汇储备缩水的影响。而这次危机对我国的间接影响表现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上,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演化成一场恶劣的美国经济危机,而美国经济的恶化将直接导致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尤其对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60%并且出口量最大的地区就是欧元区和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如果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出现下滑,国际需求大幅下降,将导致我国的出口量达达减少。而且,我国经济是出口拉动国内投资,出口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我国国内投资步伐放缓。
1.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投资减少
金融危机使美国货币供给量减少,美国以及其他我国主要出口过对于我国而言国外的进口需求大大减少,出口企业的投资边际效率减小,因而多数我国出口企业减少投资。投资减少,意味着边际投资效率的减少。我们知道,投资减少将引起产值减少和利率降低。
2.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储蓄增加
金融危机引起股票市场等投资领域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此时由于投资收益较小,风险比较大,因此多数投资者会选择在这一阶段放弃投资,将资金储蓄起来。由于储蓄量的增大将导致产值减小,利率下降。
3.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减少
由于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环境恶化,世界的股票市场急剧下跌,其他投资领域仍旧不容乐观。因而投资者趋向于需要更少的交易余额,预防余额和投机余额。因此货币需求量大大减少,由于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给量的均衡条件,货币供给量大大减少。
二、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
我国政府各部门针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为扩张的财政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改革步伐,从而改善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宽松的财政政策
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变为宽松,主要表现为降低税收和扩大政府指出。降低税收表现在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购房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同时,为拉动内需,改府扩大支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拉动内需十项措施和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包括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税收的降低和四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将促进投资者增大投资和消费,从而使投资增加,储蓄减少,货币供给量增大。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货币政策由应对通货膨胀的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防止出现通货紧缩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的政策表现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以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央行连续多次次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使人们趋向于减少银行存款增加贷款进行投资,从而投资增加,储蓄减少。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准则;变革
一、引言
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会计准则都会成为社会、企业、民众所指责的对象,并给通过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会计准则的改革,能够有效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各种的风险。目前,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的规律性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从会计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并辅以案例分析,希望能够为会计准则的改革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二、重大金融危机事件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
1.2001年安然事件。1985年创立的安然公司曾经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和天然气交易商,拥有近700亿美元资产,在美国500强中排名第七。然而,在2001年安然公司公布的季度财务报告中,其收入由上一年的1000多亿美元下降到亏损6.38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改变立马震惊了全世界。后来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安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做假账的情况,粉饰财务报表来掩盖自己的实际经营成果。2001年12月12日,安然公司向纽约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在申请书中安然公司开出的资产总额近500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公司破产记录。安然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准则的变革。美国政府在安然事件的教训下对自身会计制度的有效性进行重新审视,并且公布了《萨班斯法案》来应对安然事件所造成的伤害。《萨班斯法案》不仅针对公司治理结构作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责任进行强化,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技术性,针对虚假财务报告、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从根本上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相关违法行为规避,更好的保护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资产,有助于投资者获得更加准确的企业信息。安然事件给美国政府敲响了警钟,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准则的合理性。2.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了美国经济,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蔓延,除了涉及到银行和保险业以外,其它次贷人也没有幸免于难,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给股市、外汇都带来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被称为百年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从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战略的视角对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实施进行调整,进一步遏制各个国家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中,全世界对于公允价值做出了全新的判定,肯定公允价值中有利的方面,同时也认识到公允价值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还推动了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和会计核算准则的变革,进一步弥补了传统会计准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财务报表中信息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
三、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启示
1.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变革中的客观性。通过对历史上重大金融危机事件的研究,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是毋容置疑的,能够引起会计准则变革的外生性变化和内生变化。其中外生性变化是在其社会性拉动下一种技术性变迁的模式,而其内生性的本质就是会计准则自组织演化的一个客观历史佐证。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变革中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变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无法避免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造成的影响,因为这种变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降低这种影响。因此,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应该树立正确而理性的思维逻辑,从会计问题的本质去进行分析与处理,正确的认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重点关注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会计准则中存在的局限性日益显著,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调整会计准则中的内容,这些局限性就会逐渐积累,而金融危机就是暴露这些问题的导火索。因此,国家应该正视由金融危机造成的会计准则变革,将金融危机看成是促进会计准则科学性发展的良好契机。2.有助于平衡会计准则双重属性的关系。会计准则的社会性和技术性是其变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平衡与协调的两大属性。其中,技术性是会计准则作为一门技术规范而具备的特质,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客观、理性、科学的基本原则。而社会性是经济后果引发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只有妥善协调好社会性和技术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金融危机的蔓延会引发基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利益冲突,从而促进了会计准则的改革,而这一事实恰恰说明了在会计准则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技术性的角度进行修缮,还需要从社会性的角度进行调整,只有平衡好技术性和社会性着两种属性之间的协调统一,才能够确保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3.进一步推动了会计准则系统的开放性。会计准则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一直保持着封闭的状态,就会逐渐走向衰亡。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出会计准则的重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会计准则系统的开放性。通过对历史上重大的金融危机事件的分析,笔者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金融危机对于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大,而这一切与会计准则系统的开放性有很大的关系,会计准则系统越开放,其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群体就越丰富,参与群体利益的博弈就越激烈,金融危机对于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也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要构建开放性的会计准则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新形势进行会计准则的制定,进一步推动会计准则的有利变革。4.金融危机是推动会计准则变革的发展途径。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准则舍弃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新回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认识到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发展中的危害,尤其是公允价值顺周期已经不能与谨慎性原则相符合的情况下,会计准则的变革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企业的财务报表,但是这只是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权宜之计,并不能成为会计准则未来的改革方向,还需要结合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本文通过对历史上重大的金融危机事件进行回顾,进一步明确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的变革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只针对金融危机这个角度无法准确的进行会计准则变革的研究,对于会计准则变革的研究也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进行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变革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变革中的客观性,从会计准则的技术性和社会性进行双重属性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会计准则系统的开放性,会计准则系统的开放性越高,其可实施性和有效性也会随之增强。
参考文献:
[1]罗飞.一部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前沿的力作——《后危机时代全球会计变革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发展研究》述评[J].会计之友,2015,05:137.
[2]董盈厚,于健,张艺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经济学特征:从替代均衡到非替代均衡——后危机时代会计准则变革路径[J].学海,2015,04:102-108.
[3]王强.基于金融危机史的会计准则变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4]韩晓敏.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变革及与国际准则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