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1篇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对宁波市8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28份。回收有效问卷912份,有效回收率为91.2%。其样本构成为:男教师380名(41.67%),女教师532名(58.33%);小学教师 606名(66.45%),初中教师306名(33.55%)。

本研究问卷的结构和题目设计参考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等文件,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任教学科、职称等;第二部分是教师对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包括9个国际通用的基本科学观点的题目;第三部分是教师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包括科学研究涉及的过程、对比问题和概率问题;第四部分是教师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理解,包括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和与认知有关的问题。

本研究对调查数据通过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统计,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关于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的了解以及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结果如表所示。

1.对基本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包括基本科学术语和基本科学观点。调查涉及7个科学术语、26个基本科学观点,其中包括9个国际通用的基本科学观点。

(1)对基本科学术语的理解。科学术语方面主要是调查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几个重要科学概念的了解程度。本次调查中,主要有DNA、Intemet、绿色食品、分子、纳米、电脑软件、科学研究的7个基本的科学概念。

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农村教师能够正确了解DNA、Intemet、绿色食品、电脑软件这4个科学术语,而对分子、纳米、科学研究的基本科学术语的了解相对较低。除绿色食品、电脑软件术语小学教师了解的比例略高于初中教师外,对其他科学术语的了解均为初中教师高于小学教师。男女教师相比,除绿色食品女教师了解比例略高于男教师外,其他均为男教师了解的比例高于女教师。

(2)对基本科学观点的理解。对基本科学观点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对26个基本科学观点题中有14个回答正确的达到了80%以上,5个回答正确的在60%与80%之间,有7个低于60%。从学校类别分析,有20个基本科学观点题初中教师回答正确率高于小学教师,并且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的达到8个,最多的相差29.98%;有6个基本科学观点题小学教师正确回答率高于初中教师,但均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下。从性别分析,有23个题男教师正确回答率高于女教师,有3个题女教师正确回答率高于男教师。

如果将答对9个国际通用的基本科学观点题目中的6题或6题以上的看做是了解基本科学技术知识的话,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了解基本科学技术知识的比例为68.20%(见表),其中初中教师了解基本科学技术知识的比例(82.40%)高于小学教师(61.10%),高出21.30%。由于小学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较高 ,因此在性别比较上,男教师了解的比例(78.40%)高于女教师(60.90%),高出17.50%。

2.对基本科学方法的理解

(1)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了解程度。科学研究过程主要涉及观察、推理、实验。被调查的教师能正确陈述科学研究过程的比例为51.32%。其中初中教师高于小学教师,男教师高于女教师。无论是初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均有30%以上的教师认为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技术,这反映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科学研究过程缺乏应有的了解。

(2)对对比问题的了解程度。对比问题为新药疗效的对比试验题,能正确回答的教师达到91.01%,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对比问题了解的程度非常高。从学校类别和性别情况看,小学教师了解对比题的比例(92.08%)略高于初中教师(88.89%),女教师(91.73%)略高于男教师(90.00%)。

(3)对概率问题的了解程度。概率问题为有关遗传病问题的概率题。对这类题,能正确回答的教师达到76.75%。从学校类别看,中学教师了解概率题的比例(77.78%)略高于小学教师(76.24%)。从性别比较看,女教师(77.44%)略高于男教师(75.79%)。

既能正确理解科学研究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又能正确回答对比问题和概率问题的,即被认为是了解基本科学方法。按此要求,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了解科学方法的比例为37.28%(见表),其中初中教师了解基本科学方法的比例高于小 学教师14.72%,女教师略高于男教师。

3.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

(1)对与日常生活有关问题的理解。调查显示,有38.72%的教师能够正确回答“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选择“正确"和“不知道”的比例为50.22%和11.06%,说明农村教师并没有正确了解抗生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68.20%的教师能够正确回答“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无害”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选择“正确”和“不知道”的比例为8.55%和23.25%。从学校类别与教师性别比较来看,仍然是初中教师了解的比例(46.41%)高于小学教师(34.78%),男教师了解的比例(40.00%)高于女教师(37.79%)。

(2)对与认知有关问题的理解。农村教师对“电脑算命”持否定态度,有91.65%的教师表示不相信,只有5.93%的教师表示有些相信。对“人的命运有‘前世、今世和后世’的说法有科学道理吗”这个问题,有64.25%的教师认为没有科学道理;有29.82%的教师还在绯徊,所以选择了“有待探索"和“说不清楚";有5.92%的教师认为“有道理”或“有些道理"。

在对两个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和两个与认知有关的问题的回答中,能正确回答4个测试题中的3个或3个以上者,即被认为是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按此要求,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比例为57.24%(见表)。其中,初中教师与小学教师、男教师与女教师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三、结论与讨论

根据惯例,当教师对基本科学知识、基本科学方法和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了解都能达标 时,就可以认定其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按此要求,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当前农村中小 学教师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7.76%,其中初中教师与小学教师分别为21.57%和15 .84%,男教师与女教师分别为21.05%和15.41%。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

教师与其他专业人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即知道“怎么教”和如何教,所以科学素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因为科学素养的内涵所包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仅能为教学提供知识基础,也为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道德情操。为此,我们建议:

1.要以综合性的科学知识促使农村教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科学素养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开放系统。形成这个系统,就要使教师既有宽广的知识面,又有精深的专业造诣,从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把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因此农村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捕捉新的科技信息,拓展知识领域,为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储备更多的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意吸收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2.要以科学方法训练农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调查表明,农村教师在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以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为最低。—个受过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教师,无论在认识上还是行为上都要能表现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注重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验证、推理等活动去发现新知识。同时,注重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设计更好、更优的课堂教学活动。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通过科研,能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提高自己对科学理论的认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科研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所以要鼓励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总结、创新,并将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从理论上加以归纳、提炼,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要以科学精神提升农村教师的道德情操

科学精神的内涵虽众说纷纭,但求真、理性、批判、协作等几个方面是大家所认同的。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首先是,科学精神教育能培养教师坚定的科学信仰,使其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排除迷信和愚昧。教师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态度还会影响到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学生的心灵中就会种下信仰科学、追求真理的种子,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其次,教师在言行举止中若能养成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科学态度,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课堂上或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就能有所尊重,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第三,科学探究活动既要求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与他人协同工作的态度,能独立地、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又要能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4.对农村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要给予政策倾斜

学历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相比之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提高仍需加大力度。这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倾斜,以使农村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来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促进农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2篇

一、农村小学科学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使之在探究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建构知识体系。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总是摆脱不了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无法让学生亲历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重视知识结论的直接传授(或变相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其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和生成性知识的获得。

2、重陈旧的学科体系,轻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虽然我国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着国际大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总不能突破过于注重科学知识教学的怪圈。也正是因为过于重视科学教育的学科体系,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及时地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3、重科学研究实用价值,轻科学研究经历。科学研究是经历多次甚至无数次的困难和失败后才成功的。成功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专业的科学知识,更需要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我们的教材仅断章取义地介绍了与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和内容,很少介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及所犯的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完整地介绍科学研究的真实背景。小学科学素养教育只重视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轻视科学研究的真实历程,也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更不能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及研究的局限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这又怎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科学未知的原动力?

4、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

二、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思考

1、搭建校本课程,开设科普选修课。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阵地,在小学广泛开设科普教育选修课,将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纳米技术、磁悬浮技术、航天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科学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和前沿动态纳入选修课程。也可紧密联系当地特色编写校本课程。如果地处山区,可建立中药园等,农村可建立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2、现行教材中增加人文教育和科学史的内容。在科学教育的教材中增加科学研究小资料、科学家解读等内容,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从事该研究的背景、实验中的得失、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表现出的科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科学家的兴趣和爱好等真实地展示给学生,可以消除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神秘感,使之学会正确地认识科学和科学家的平凡与伟大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探究情境和环节,以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科学研究的真实历程,拉近学生与科学探究的距离。

3、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这是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师的定位。教师要胜任这一角色,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要通过广博阅读和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科学教师理解科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力图体现的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各个目标及其内涵,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本质及其实施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培训从层次上可分为校级、区(县)级、市级、省级等;从培训形式上可参加现场培训,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金钥匙教练员培训、三模一电教练员培训、各级教学研讨活动等,也可参加网络培训学习,如网络科学教育论坛、QQ科学教育群等等。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22-02

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 《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

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科学;定性;定量;融合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25-05

一、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

所谓定性就是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理论思辨研究,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所以有所区别,就在于他们内在的本质不同,“质”所表征的是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要深入社会现象之中,通过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建基于对原始研究资料的收集,对研究对象进行“情景化”、“主体间性”的意义解释。社会科学之中的定性研究,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色。

(一)自然主义式的探究

从自然主义的研究传统来看,定性研究应当在一种自然情景之下进行,社会科学所面对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世界,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世界之中的个人及其行动都是包含动机、包含意义的,对社会中的个人及其行为所进行的研究,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要想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就需要与之进行接触、交往,对各种社会事件、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和描述,与研究对象进行交谈,了解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背景,在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背景”之下,对其“本来面目”进行研究,从而才能对社会生活世界中的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机、意义形成准确的理解。“自然探究的传统还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整体的、关联的考察。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该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该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该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1]在定性研究之中,对任何事件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开其所处的环境,定性研究之中的理解要涉及构成社会整体之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对“意义”的理解

社会整体是由充满个体性、主观意识的个体组成的,所以要想把握社会现实、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就必须注重对社会个体的行动及其主观意识、个人经验和意义等进行理解、领会。在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之中,他就十分强调“理解”在社会学的研究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认为“社会学指的就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2]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对那些富于个性色彩的主观意识、个人经验和意义进行研究的时候,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会发现,难于找到一个像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那种普遍适用的统一研究模式对复杂多变,充满个性化、特殊性的社会生活世界进行研究,所以他们会更倾向于采用亲身体验的研究方法进行观察、描述,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准确理解,通过这种理解来准确把握人类社会生活之中的意义。在对研究对象的“意义”进行理解的时候,必须要刨除研究者自身的先见、偏见,以免使理解产生偏差。这种抛弃先见、偏见的主张,在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当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胡塞尔的现象学,强调“本质直观”,主张人类要面向事实本身,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所在,现象学所要研究的现象,已经不再是那种感官知觉意义之上的现象,不是那种实证主义中所指的经验层面之上的现象。“现象学所反对的是‘自然态度(natural attitude)’式的假说,即在习惯上相信实在的本质先于研究之前的假说。基于这种原则,现象学在方法论上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中止判断’。其含义是,研究者在研究现象时,不要以任何假设或信仰为前提,而要‘中止’一切有关‘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3]45所有的先见、偏见等都要被刨除出去,再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对其进行准确定性,从而发现人类生活世界之中的本质所在。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质的规定性方面的考察,强调对事物整体性质方面的断定、把握,要想达到对研究对象真实本质含义的领会,单靠个人的感觉经验是不行的。受现象学的理论影响,我们会发现,人类要面向生活世界,对社会生活进行研究,就必须要注重考查现实生活世界中那些意义层面的东西,对这种意义的定性研究,要靠动态的描述和理解,比如想象的方法、移情的方法等。

(三)不断发展演化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管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者本身,都处在发展、变化、演变之中,“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之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双方都可能会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会变,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变。”[4]社会科学的研究所面对的是形态各异、且呈现复杂性、突现性特征的社会实体,对这种复杂实体的定性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研究过程,“这种观点决定了定性研究不是静态地而是动态地来对待和分析社会实在,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僵死的象征。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社会实在是一个变化过程的本质意义就在于:突出了社会实在的本质而不是现象,注重了社会实在的整体性而不是个体性,表明了社会实在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而不是间断性和孤立性,从而强化了定性研究方法的理性的约定而不是经验的描述。”[5]

正因为定性研究是一种动态演化的发展变动过程,也赋予了定性研究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定性研究之中,无法逻辑地预设研究步骤,也无法预设研究结果,没有预设的约束和限制,也就使研究者能够在定性研究的过程之中,不受既定研究框架的约束,进行不断地发现和创新。

(四)归纳法的使用

定性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在定性研究之中,研究者要亲身体验、深入实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情况,理解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习俗,也就是说站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通过收集研究资料、分析资料,在对资料的归纳、分析中,提出理论假设,进而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也可以说,在定性研究中,运用归纳法收集资料、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这些都是相互交叉,在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得以协调的。

二、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

与定性研究方法不同,定量研究方法则是一种运用数学、统计等量化分析方法、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主张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学者认为,从社会现象、事件的数量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以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那种量化关系,由此得出科学性、客观性的研究结果。

(一)定量研究的实证主义思想来源

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严密性、概括性等客观性的特点,定量研究方法注重以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为基础,主张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进行量化研究,得出具有数量关系特征的研究成果、结论。虽然在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始终伴随着和另一种定性研究分析方法的比较,但至今,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这种带有实证主义特点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仍然在被普遍使用着。在遵循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中,认为唯有进行像自然科学中所普遍使用的那种数量化的分析、统计计算,所得出的社会科学结论才够“硬朗”,才够“科学”,才具有强说服力,而那些非定量化的分析都应当被排斥在外。定量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表现在,对数据统计、量化分析的依赖性,研究结果的精确性,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等。

定量研究方法的创始时期,应当从17世纪的下半世纪开始,从那时起,便有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当要注意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指出,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仅仅使用定性研究方法,还应当补充以实证定量研究。

英国学者威廉·配第(Willian Petty,1623—1687年),是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是于17世纪在英国开始兴起的。配第在1690年出版了一本叫做《政治算术》的书,光从这本书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很浓重的定量研究色彩,将社会科学学科——“政治”,与“算术”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出其对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视。威廉·配第在书中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大量地使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能够量化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并加以比较,运用统计分组、推算、图表法等定量方法和平均数、相对数等统计指标来分析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他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示的展望和论旨,都是真实的,即使不真实,也不会有明显的错误。”[6]由配第所开创的政治算术学派,其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要对社会经济现象、事件背后的规律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给予显现,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在研究方法上,政治算术学派强调采用数字、重量、尺度等表现与比较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推算,配第本人甚至被称为是将经济学数学化的鼻祖。

在注重定量研究的潮流趋势之下,随着统计学学科本身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之中,便开始大量使用统计学的定量研究方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社会学的社会调查统计研究之中,“最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约翰·辛克莱(John Sinclair,1754-1835年)的统计社会调查。1791年至1799年,辛克莱发动宗教界人士为调查人员,对881个教区进行了统计性社会调查,他编制了116个项目的调查表,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此期间他编写出版了21卷本的《苏格兰统计报告》(1791-1799年)。辛克莱的统计性社会调查在欧洲许多国家影响很大,尤其对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口普查影响更深。英国自1801年起,便开始经常性的人口普查,并规定每10年进行一次。辛克莱的工作是早期社会现象定量研究的一个范例。”[7]统计学的定量研究方法除了应用在对人口的数量调查研究之中,还被大量应用到其他研究之中。例如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社会生活之中的各种现象:自杀、犯罪等等进行研究,经过统计学上的测量、分析,在对大量类似的社会现象进行实证量化处理过程之后,得出包含某种规律性的社会科学结论。

实证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便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中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要经典。此书是迪尔凯姆于1897年出版的著作,他以社会生活之中的大量自杀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各种自杀现象、事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社会学理论研究之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传统树立了典范。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定量研究是以特殊的形式化语言为主导方式,以自然科学的推理和证明模式为基础,以实证性求解难题为趋向的研究方法。这意味着定量研究方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以自然科学的逻辑和程序为范式的认识论标准,并且这一标准对任何具体的研究过程来讲,都被认为是先验地有效的和预设地真的。换句话说,先验的预设条件与经验的数学描述的统一构成了定量研究方法的实质。”[8]社会科学之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具备一些鲜明的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特征,诸如客观性、精确性、数量化等。在以数学、统计学为研究方法基础的定量研究之中,总是首先强调研究者要搜集大量能够被量化的数据资料,要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全都变成可供量化处理的数据,力图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分析,揭示各种社会现象、事件背后那种靠数量关系维系的特征,经过定量研究之后得出的研究结果、结论通常也都会以一种具有自然科学色彩的计算公式、图表等形式来进行表现。从这一点上来讲,定量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会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更靠近自然科学,带有实证主义的特点。定量研究的明显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做出数量级别上的精确描述,能够采用量化分析模式,以一种自然科学的量化指标,通过直观的数据来显现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中的特征和差异。以数学语言、逻辑语言或是今天的计算机语言为基础进行的定量研究,会使研究结果更加具备严密性和精确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于计算机的辅助计算,可以加速研究工作者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迅速得出精确度较高的计算结果,也大大便利了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程序。

无论人们采用哪种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之中进行定量研究,从定量研究之中得出的结论都是为了便于人们揭示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找到社会生活世界之中的规律,人们可以利用通过定量研究获得的这些对社会的规律性知识,确定性结论来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定量研究方法的精确性、客观性等实证特点,在人类对未来社会发展进行预测之时,就会显现出鲜明的优势。经过量化分析得出的那些数据、信息、资料,也便于人们在短时间之内对事物获得直观简便了解,而不必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之中浪费时间,直接就可以在经过定量研究得出的数量分析结论之上进行预测。但是,社会科学中所进行的预测并不都是数量方面的定量预测,在社会预测之中也要包含定性研究的内容,而精确的定量分析预测可以为定性研究、定性预测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数据、资料,从而使社会科学中的预测更加具备精确性、科学性、客观性,而不是仅凭主观经验、直觉判断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妄下结论。

(二)定量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运用

1.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断言“万物皆数”,伽利略也曾说过“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数学研究方法具备一种实证主义的鲜明特征,它具备逻辑上的严密性,经过数学方法推论出来的结论又具备可靠性,能够被广泛使用到其他学科当中,数学中的公式、定理都是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证明的,这可能也是数学能够得到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尊重、重视的原因所在,经典科学理论大厦的建立离不开数学工具的可靠分析、证明,自然科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树立起来的那种严谨、缜密、精确的形象,都是有赖于数学工具的辅助的。

数学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中本身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证研究方法,它能够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反映客观世界及其各种研究对象背后的规律,虽然不能武断地说,所有自然科学中的所有研究都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解决,但是历史事实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从伽利略时代开始,数学被引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确实取得了很显著的研究成效。在自然科学中,科学家们通过对自然事件、自然现象的数学化研究、处理、建模等,对之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推理,从而获得关于因果性规律的知识,得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确定性结论,甚至能够进行精准的控制和预言。这种数学化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也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社会科学也想借助这种定量化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使自身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于是人们除了使用数学工具来从事对自然的研究和认识工作以外,也将数学方法引用到对社会经济的研究当中。

有人把经济学称作为是社会科学中的“王冠”,原因可能就在于,在经济学中大量应用了可定量化研究的数学模型,以这种定量研究的实证方式来对社会中的经济生活现象、经济行为做出合理性的解释、说明,并从中引发出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这也是自然科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成功运用。比如说,在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他就特别青睐于使用这种具有实证主义特色的数学分析方法,大量地使用数学工具以论证他的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领域当中,如果离开了以数学方法为基础的定量分析研究,那么今日之经济学的现状将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学本身作为社会科学之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离不开数量分析、量化管理,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地引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计算、评估,有的时候还要使用线性代数、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的知识。数学与经济学的交融渗透,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新的研究课题的涌现,而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在经济学当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例如经济计量学,经济预测技术等,而且数学建模的定量研究方式,在经济学领域当中也在被大量地使用。

2.统计学的方法在人口学中的运用

人口学是一门专门对人口规模、地域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迁等,以及影响人口变迁的各种要素进行研究的学科。人口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局限在一门社会科学学科之中,而往往是与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甚至是人类学等研究领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人口学的研究,能够将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各种与“人口”有关的事件,如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都变成一种在科学研究之中能够被观察和度量的事件。这就使人口学较其他社会科学学科,能够呈现出一种更为“精准”量化研究的学科特征。

在人口学之中有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一是形式人口学,二是人口研究。形式人口学较为关注对人口的生育、死亡、年龄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人口研究则更多地会从社会、经济、生物等多学科的角度来对人口构成和人口的变迁进行考察[9]214。可以说,人口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之中的一门重要实证学科,因为它关注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之中的人口,通过人口学的研究,能够为社会科学之中某些方面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本人口信息事实。此外,在人口学的研究之中,通过利用统计学的定量研究方法,还能够统计出关于人口的生育率、死亡率等数据,从而为社会未来的人口发展规模、社会保障需求等提供一种预测依据。“人口学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不仅类型多而且变化快,包括路径分析(pathanalysis)、结构方程、对数线性模型、计量模型以及事件史模型。人口学中的大量研究通常都是有抽样数据(相对于总体数据)的多元框架下的统计分析,有时,一些学者应用统计模型检验来自个体行为模型的假设。”[9]215可以说,统计学在人口学的研究之中,是一种典型而又重要的定量研究分析方法。正是因为借助了统计学的定量研究优势,人口学家才能够利用由统计学提供的各种抽样数据、模型来对社会生活中人口的变化、变迁进行研究,借助于统计学方法在人口学研究之中的运用,也使人口学能够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现在,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正处在一个人口发生巨大变革的发展时期,全球都面临着一个公共问题——人口老龄化,并且这个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对于政治、经济等的稳定发展都要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人口学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生育率的下降,二是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学的研究结果还预测了人类在未来社会发展之中所要遭遇的一个重要转变: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果持续恶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类金字塔结构就会发生倒转,原先占据“金字塔”结构底端的是大量的年轻人口,而位于顶端的则是人口数量较少的老年人口,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趋势,老年人口将会越来越多,充斥金字塔结构的底层,而年轻人的人口数量在金字塔中所占据的比重则会越来越少。这种从人口学的研究之中得出的预测,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之内,引发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使他们在制定国家政策、制度的时候,要对由人口学研究领域所提出的预测给予必要的重视。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社会科学中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并不能用来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进行量化分析,也不是社会生活世界中的所有事件、现象背后的本质性规律和关联都能够使用量化分析的数量关系、统计数字、图表表征出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很多微观层面,个体性事件、状态之中,还有很多具备特殊性,独特性的、不能被量化的研究现象、社会事件,不适宜使用这种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或仅靠定量研究方法难以取得满意、准确而可靠的研究结果。以社会学中的抽样调查研究方法为例,所谓抽样就要选取合适的样本,选取哪些研究对象作为样本,选取多少,为什么选取这些样本,不选取哪些样本进行调查分析,都需要进行均衡的考量。既然是抽样调查就不可能采用完全归纳法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逐一取样分析,在不能完全归纳的情况之下,进行的抽样调查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最后可能会与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真实状态之间存在差异,抽样调查的数据结果也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决定性依据,要想实现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确定性,除了定量研究之外,还要对研究对象中的个体性、差异性、特殊性等进行关注。有时候,定量研究也需要定性研究方法的配合辅助,才能够在定量研究分析中,得出准确的结论,对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仅使用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不够的,“人类的知识活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而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态。如果无论什么都想以数量解析方法来解决,那可是相当无聊了。”[10]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分析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可以结合使用,互为辅助。有人认为,在社会科学中所进行的定量研究,“它的具体研究对象是符合统计规律的数量较大的随机样本;它的资料收集方法是具有统计科学意义的封闭式问卷、统计表、控制性实验和结构式观察方法;它的具体研究程序是符合逻辑的实证科学程序;它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各种实用的数理科学方法;它的运算结果、推论估计都有相当大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无论在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中,它都有助于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11]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之处,想要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把所有社会现象、事件都做量化分析,强求使用唯一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定量分析的优势在于,借助于数学工具、统计工具等,找出隐藏在社会现象、事件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找寻社会事件之间的那种规律性,但是这种数量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能替代或等同于对社会现象、事件的内在本质的揭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规律、本质也不尽然都能在数量关系上有所体现。量化分析的手段在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宏观层面上,在对能够体现较强普遍规律的研究中,确实能够起到很强的说明作用,但是对于社会微观层次面上的研究,对于那些注重个体独特性等的研究可能就不太适用了。可见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也是存在着局限性的。

如果遵循哲学原理中质与量之间的对立统一原理来说,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它都是质与量的有机统一整体,对一个事物的研究,既要注重考查量的方面的规定性,又要注重考查它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只有经过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研究,才有可能对一个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揭示,所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在哲学原理之上也是有根据可寻的。不管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方法,它们的宗旨都是同一的,只不过是从不同的研究侧面切入,最后都要实现对研究对象“质”、“性”方面的揭示。

“从已出版的研究成果来看,定量研究和有些种类的定性研究的互补性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定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无偏见地发现问题,包括问题的内容、性质及其发展的形态,而定量研究则能帮助研究者去明了、确认问题的客观性内容以及检验业已出现的理论之信度。如此观之,两种研究的对立就研究实践而言是不存在的。”[3]47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之中,定性研究分析方法与定量研究分析方法,二者孰优孰劣,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着眼点,只要是能够实现社会科学研究之目的的方法,都可以被拿来使用,在社会科学研究实践之中,不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他们在研究对象上是统一的,都要以社会实在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都是要从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的分析过程中,找到现象、事件背后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因果机制。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是一种系统研究方法的体现,在前文中,已经论述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开放系统,那么在对社会系统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应当使用一种系统的方法,而不是片面使用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的融合统一,能够突破社会科学中的单一研究结构,使各自的方法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社会科学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的研究呈现出更加真实、更加准确的结论。

在社会科学之中,不管是定性研究方法还是定量研究方法,在这些方法的背后都有一种实证主义的立场,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背后存在的那种本质性的东西的揭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都承认这种本质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本质的揭示,我们究竟是采用“定量”计算,还是“定性”规定,这只是方法选择上的问题,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融合统一,这才是社会科学研究探索之中的“诺亚方舟”。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

[3]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4).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5]郭贵春.社会科学探索的“诺亚方舟”——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本质特征[J].晋阳学刊,1990,(1):13.

[6][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原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8-9.

[7]谢俊贵.关于社会现象定量研究的简要评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40.

[8]郭贵春.社会科学探索的“诺亚方舟”——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本质特征[J].晋阳学刊,1990,(1):10.

[9]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5篇

一、培养目标重心的变化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大目标,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也都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

科学素质有四个核心因素,即:其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其二,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其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其四,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科学素质的培育是教育的整体行为和系统工程,它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并在这一观念和目标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以使教育在整体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科学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科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理解科学的具体目标。

理解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对科学的理解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对科学对象的理解。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科学的划界标准是意在把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其划界标准显示了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成为科学判断的重要依据。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是使由观察和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事实逻辑系统化的语言系统或命题系统。命题是否有意义确立了一种界限,凡是能够最终诉诸经验的、被经验所证实的命题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逻辑经验主义用这一标准把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逻辑经验主义之后,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用证伪替代了证实。可检验性是科学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是科学。但是,单单具备这个条件还不能成为科学。科学之所以为科学,不仅仅是在于其具有经验上的可检验性,还在于科学形成了内在一致的逻辑上完备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社会历史学派倒是更加看重后者。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就曾提出,有无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前科学的划界标准。范式是科学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在它尚未形成共同的范式之前,它并不是科学的,而只有形成统一范式之后,方由前科学发展成为科学。库恩的范式,其核心就是科学理论。由此可见,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现象――本质结构的反映,其知识系统具有经验知识――理论的结构,而科学判据则具有经验――理论的二元结构。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科学的首要条件。

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展开了三个维度,首先知识是个过程,真理也是过程。其二,这个过程是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必然的成功之路,没有程式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其三,通过科学史案例的教学可为学生“再现”从科研选题开始的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理解科学的过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科学方法有两类: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一般方法(原则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往往是来自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是能力素质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自然界的总体理解。自然界是个整体,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被认识的。自然的齐一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整体性,不从整体上来理解自然,或者没有获得对自然的整体性观点,就达不到对自然的真正认识。自然科学是一个整体,限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不足和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才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由于各分支学科都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因此,它们所提供的自然图景是孤立的、不完整的。要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真正理解,就要培育整体的自然观,而科学教育的综合课会承担起这一使命。

科学教育的目标构成了科学素质培养的核心,而且有着更加具体的内容,这门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范式的转变

科学教育目标的实施导致了教育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理解科学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其二是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代科学教育是指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自然学科为主体构成的并涉及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科学史在内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教育体系。从科学和技术的整体出发,理解科学,认识各分支学科。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人类理解科学的角度有了转变。西方科学是现代科学的楷模,它不仅带来了科学认识的宏大成就,更以其贯穿的方法、精神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类。古希腊以来,西方科学鲜明的分析式的思维方式是从局部出发,寻求对局部的详细、精确的认识,并期待在充分认识局部的基础上形成对整体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带来了西方科学研究的精确性和严密性,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是,随着20世纪人们对复杂性客体的研究,这种分析式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

随着系统科学的建立,系统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方法随之确立起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科学。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在更广阔空间――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大系统来研究科学、理解科学。从系统角度来看科学,注重的角度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要素的相关性。与分析的思维方式相比,整体的思维方式更具有辩证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导致了人们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科学的静态结构到关注科学认识的过程。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6篇

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方法论告诉我们:任何科学都有掌握它的科学方法,物理学也不例外。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因而就要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处理。

1.1观察法

观察通常是人们考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事物,即在人们不对客观事物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对事物进行研究。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观察方法是很重要的。观察不应该是无目的的,而应该是有意识的,长久的,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伽利略因观察教堂里的挂灯随风摆动的等时性而发明了钟摆;牛顿因为观察自由落体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1.2实验法

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规律。

在讲中学物理“液体压强”一节时,首先提出问题:“液体在其他各个方向上是否也有压强呢?”然后让学生依次做三个实验:(1)用钉子在白铁罐侧壁靠近底部同一个高度的不同地方打三、四个孔,灌满水后观察水会怎样从这些孔中喷出;(2)将其他小孔封住只留一个,再在罐的侧壁靠近顶部和中部的地方各打一个小孔(尽量使小孔的孔径相同),观察水怎样从这三个喷出,并且收集在同一时间内从每个孔喷出的水量;(3)将白铁罐砸成歪歪扭扭的形状,再观察水怎样从孔中喷出。实验后,让学生就这样两个问题得出结论:(1)液体在哪些方向上产生压强?(2)液体的深度对压强大小有什么影响?在科学研究中,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从而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1.3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是《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实验,我们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1.4理想化方法

为了便于研究,使问题简化,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物理过程在突出主要矛盾的纯粹情况下进行抽象和概括,来形成概念或得出规律,这就是研究物理学常用的理想化方法。

2.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科学研究方法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力学中的基本观念,它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其他各部分,它偏重于物理概念、物理思想、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力学中引入科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序幕。通过物理概念、原理的讲授,提出一个科学方法,不严格推敲方法的定义,也不详细阐述方法的内涵,有具体的实例为佐证,学生很自然就会意识到。

在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通过伽利略思想实验提出理想化方法;在讲述刚体力学时,提出类比法,等等。惯性定律是中学生熟知的定律,但伴随着这一定律的发现,提出了一种方法——思想实验法。这一发现“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它了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它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

讲授时,应回顾这一段历史,要突出思想实验这个方法。尽管这种实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实现,但它表明了人类理论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随着物理规律的阐述引出某一科学研究方法,可使物理知识前后连贯,可以活跃学生联想和推测的思维能力。

2.2科学研究方法在热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子物理和热学,除了提出新的方法——统计方法与宏观方法以外,在讲授热力学基本定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展开理想化方法的阐述。从力学到热学所遇到的理想模型有质点、刚体、单摆、弹簧振子、孤立系统、理想气体、平衡态、卡诺热机等,理想过程有自由落体、抛体、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等温、等压、等容、绝热等平衡过程。这时学生已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因此,可抓住适当时机归纳理想化方法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阐述卡诺循环对蒸汽机技术改进的指导及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学生能领略到人类理论思维的伟大之处。

2.3科学研究方法在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磁学部分所涉及的主要是类比法,电学与磁学的相似说明电与磁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这种相似反映在公式和和定律上,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种相似性,以类推的方法将静电部分的概念推广到磁学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了旧知识。

讲到电磁感应部分,法拉第正是从电与磁的对称性出发,由电能生磁大胆猜测磁能生电,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继法拉第之后麦克斯韦将该定律与安培环路定律对比时,发现了其中的不对称性。由变化磁场能产生电场推断变化电场能产生磁场,提出了位移电流假说,建立了麦克斯韦积分方程组,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开创了无线电的新时代,这是类比推理在物理学史上完成的一项伟业。除了电与磁的类比外,力与电类比的例子也很多。如库仑定律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相似;静电力的保守性与重力保守性的相似,等等。将这些例子穿插在原理和概念的讲授中,活跃了学生的联想推测思维,激发起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同时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3.结语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范式;简单性原则;简化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46-02

爱因斯坦曾总结说:“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观念和关系。这就是整个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1]39简单性原则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科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科学团体总是在一定的范式下展开其工作。并依此给出了他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科学革命就是抛弃旧范式、采纳新范式,就是新旧范式的不断更替。

既然科学的发展历程是范式不断更替的过程,那为何简单性原则却能够贯穿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以下先对范式一词的内涵展开讨论。

一、范式对科学研究的限定与简化

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2]21“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2]9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团体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以及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的科学家的共同信念。简单而言,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以及共有的范例。

范式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学术范式就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范式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对象、看到什么、忽视什么;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才是恰当的。科学共同体取得一个范式,也就取得了范式所暗含的看待世界的特有方式。范式为共同体提供了研究得以展开的预设和前提。在范式指导下工作的科学共同体,并不关心事物的所有的方面,思考的只是在范式特有的方式下所关注的事物的某个方面。

科学家一旦接受一个范式,其研究中所搜集到的事实就不再是“纯粹的事实”了。因为每个学派都强调作为范式观察结果的那些现象,而其他的观察则通过特设性的说明来对付,或者把它们作为突出的问题留待做进一步研究。在范式的指导下,事物多个方面的特点被简化为一个或较少的几个方面。科学共同体所观察到的是一个经过范式简化的世界,和范式设定无关的方面被过滤。科学“活动似乎是强把自然界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实的盒子里……那些没有被装进盒子内的现象,常常是完全视而不见的” [2]22。

可见,范式对科学研究起着限定和简化的作用,规定着科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简化原则,其本身就包含着简单性原则。

二、简单性原则的内涵随着范式的更替而演化

既然范式本身就包含着简单性原则,那范式的更替,对简单性原则又会带来何种影响?以下本文以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为例,来分析其新旧范式更替对简单性原则产生的影响。

通过引入一个新的范畴――力,牛顿协调了机械论哲学和数学力学,实现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牛顿力学不仅将物质运动的基础简化为几条规律,还证明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一样具有相同的性质。这样牛顿力学就用基本层次的微粒和几条简洁的基本定律,为人们构造了一个简单的世界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生物的生长,最终都被归结为基本微粒机械运动的结果。世界的复杂性可以还原为有限的若干简单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复杂是由简单构成的。

牛顿力学在描绘其世界图景的同时,也以自身作为范例规定了近代经典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引领了近代科学近三百年的发展。牛顿之后,经典物理的各分支理论均在不同程度上被还原为机械力学。但是到20世纪,情况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导致了科学研究方向的根本转变,不仅对牛顿力学甚至是整个机械论范式都做出了限定。

复杂性科学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世界的复杂性,批判了经典科学简单机械论的世界观,对其还原论方法论原则提出质疑。从诞生开始,复杂性科学就力图摆脱经典科学的已有范式的羁绊,继而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新范式,体现着强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色彩。从最初的系统理论开始,经由自组织理论,到非线性阶段,复杂性科学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超越经典还原论的独立研究进路,提出了自己超越经典机械论研究纲领的新范式。

在新范式下,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者对世界的看法与经典科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发现,即使“在无生命物质中,新的、井然有序的结构也会从混沌中产生出来,并随着恒定的能量供应而得到维持”[3]1,研究对象作为整体都是“活”的。世界并不是被预先设定好、按照固定的轨道运行的机器了,它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随机性,一个微小的涨落就很可能改变它的整个航程。在新的范式下,人们身处的世界由一架机器,换成了一个类似生物体的有着多重层次的复杂系统,生命有机体成为理解世界的基本模型。

如果说经典科学是以事物所表现出的简单、机械的性质来统一对世界的理解,那复杂性科学则立足于生命的复杂性来反观世界。和主要致力于研究物体的空间运动和物质组成的经典科学相比,复杂性科学则更多地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关注研究对象作为整体所表现出的结构稳定、形态发生以及生成演化。面对始终处于时间序列中生成、演化的对象系统,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整体行为的描述成为科学的中心任务。

在复杂性科学创立自己研究范式的同时,也赋予了简单性原则以新的内涵。依据研究成果,复杂性科学给出了“简单”与“复杂”的新理解。在复杂系统生成、涌现的背后,复杂性科学发现了统一简单与复杂的新途径――“复杂”由“简单”生成。世界是复杂的,在复杂世界的背后是简单的规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规则所生成的。

三、简单性原则贯通所有科学范式

既然随着新旧范式的更替,简单性原则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演化。那简单性原则为何会随范式的更替而演化呢?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科学研究为何要在一定的范式下进行。

“自然界没有简单的事物,只有被简化的事物。”世界本质上是复杂的。面对复杂的世界,科学研究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将我们的一小部分信念视作与其他的信念不相关。我们要是无法把可入选的领域减少到易于处理的范围,就根本不能希望揭示特殊的原因和结果。”[4]16-17客观世界有无穷多个侧面,人脑只能分别从不同侧面或视角去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只有对世界进行合适的简化才能将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注意力和重点局限在某个范围内,将被认为是无关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无法保证科学研究顺利进行。

范式的作用恰恰在于限制科学家的视野,迫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小范围的相对深奥的问题上。在范式依然成功的期限内,科学共同体将能解决许多问题。相反,“如果没有对范式的承诺,团体的成员就很难想得到,也不可能去研究这些问题。”[2]22-23可见,科学研究需要在一定的范式下进行,其实是复杂的世界给科学研究提出的基本要求。

特定范式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其对世界采用的简化方式。把世界看作机器,基于部分和整体具有同质的假设,经典科学机械论范式采用了自己特有的简化原则――还原论。相反,由于将世界看作有机体,强调其生成、演化特性,复杂性科学则要求基于对象系统的动态过程,依据其整体特性简化对象系统。每个范式都从不同的方面,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简化。而正是这些特有的简化方式,保证了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然而,世界毕竟是复杂的,即使是最好的理论,也需要被严格限定在它的范围之内,并不存在普遍的涵盖。单靠某一种简化是不可能总是奏效的,随着危机出现,科学研究必然要改变自己的简化方式,更换范式也就在所难免。范式更替意味着看待世界方式的变化,与之对应,对世界的简化方式也会同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一种新的统一“简单”与“复杂”的观念随之确立,自然赋予简单性原则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德]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

[2]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评价 资料收集 评价资料处理 教育研究 收集方法

教育评价是评定教育价值的过程,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就包含在整个过程之中,教育评价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评价信息的处理阶段、评价结果反馈阶段。下面对四个阶段作简要介绍。

一、评价准备阶段

教育评价的准备阶段主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成立评价组织,确定参加评价的组成人员。

二是是确立该方面的评价标准。

三是制定评价方案,确定评价方法。

二、评价实施阶段

一是要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数量。

二是要全面收集信息。

三是收集的信息要有代表性。

三、收集评价信息的常见方法:

(一)观察法

(二)文献法

(三)调查法

(四)统计法

(五)行为研究法

(六)历史研究法

(七)比较法

(八)分析法

(九)实验法

(十)个案研究法

四、评价信息处理阶段

评价信息处理阶段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评价信息汇总,形成综合评价结论。

用数学方法综合成评价结果。定量处理评价信息的技术主要有:

(一)信息测量技术。

(二)信息统计技术。

(三)模糊数学技术。

二是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

对评价结果的解释通常可以有定量解释,即用分数、等级来解释;定性解释,即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解释;定性定量结合的解释。

五、评价结果反馈阶段

教育评价结果的反馈是指评价者将收集来的评价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判斯而形成的结论,返回到评价对象手里。评价结果反馈是评价部门有效调控评价对象的重要手段,它影响和激励着教育的发展。对于评价对象来说,可以通过评价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目标,修正工作计划,改进工作方法。

进行反馈时,可以直接反馈给教育评价对象,这是主要的反馈。一般来说。评价组织在评价结束后还要将评价结论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以便作为决策依据。有些项目的评价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方式公布。

反馈可以采取口头传达和书面送达两种方式。由于口头传达缺乏严肃性和正规性,所以,一般都采取书面送达评价报告的方式进行反馈。

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对于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最有效的途径。它们充分的揭示了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科学的各个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是一项探索、揭示教育运动、教育现象本质与规律的活动。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可以分成两种:一是以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各门学科为基本研究范围,就是所谓的基础研究;二是以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存在的问题为最基本研究对象,就是所谓的应用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的一些特点:(1)控制情景。(2)排除无关的因素。(4)反复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3)实验的结果可以有精确的数据记载,其所表示的准确性,其结果都是一致的。

(二)经验总结法

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法,对实验程序的要求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科学实验研究课题与研究对象。(2)广泛搜集查阅资料、制定实验计划。(3)全面收集实验有关依据材料材料。(4)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概括事实材料。(5)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三)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教育科研人员为了深入了解教育现状,也是为了更准确的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采取的系统的教育科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汇总。这种科研方法是通过对原始材料或者是对原始现象的观察,研究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促成对教育科学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很广泛,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研究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和调查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康万栋.素质教育研究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2,(12).

[2]朱怡青.创新教育:21世纪的呼唤[J]二.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8).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启中平的“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一文(《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14一17页),作者理解“科学的方式”为“统计与测量、实验与试验等科学方法”,而“人文的方式”等同于“体验、感觉、直觉与思辨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