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室护理安全知识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疗养院;细节管理;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1]。提高护理安全必须加强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管理才能确保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2]。近年来,我院护理工作重点抓了细节管理,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防范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促使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疗养员的满意度也不断增加。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安全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强化细节管理
1.1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护士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护理人员必须增强安全意识,保证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杜绝护理纠纷[3]。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意识及护理缺陷的安全教育,组织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护士在执业中的权利、义务,正确认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学习《护士条例》、《医疗护理事故处理条例》、《疗养院管理制度》等有关文件,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使护理人员自觉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培养护士慎独精神,自觉落实护理安全制度,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
1.2强化护士长安全管理能力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子系统,护士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必须把护理安全管理作为工作重点[4]。为了加强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安全责任感,在年度举办的护士长培训班中,重点加强了护士长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要求护士长在工作中重视细节管理,从科室护理人员思想状况、人员资源调配、疗养员病情掌握及落实工作制度等方面着手,在工作中善于捕捉护理安全隐患并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科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
2注重安全形势分析,在完善制度中抓好落实
2.1注重护理安全形势分析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安全形势分析会,对护理安全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排除各种影响疗养护理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各个科室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一般每月2次(针对每月2批新入院的疗养员),对护理缺陷、差错和潜存的护理风险作出分析,及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并建立护理缺陷管理登记本,供大家随时查阅,起到警示作用。
2.2完善、落实护理制度严格落实护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根据疗养院工作特点,对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疗养院护理行为规范》、《护士告知制度》、《护理安全知识及事故防范措施》、《护理缺陷、事故登记报告与处理》等制度。护理部、科护士长对临床常用的查对制度、分级护理、急救器械、药品管理等制度,利用护理查房和晨会交班时间,经常检查和提问,反复强化,用制度规范约束护士,使其自觉地把规章制度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3注重优化护理流程,在环节监督中加强护理质量
3.1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理细节管理,严格规范工作流程。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包括交接班、输液、发口服药、办理入出院、护理病历书写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保证护理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3.2实行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护理部成立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将护理安全作为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在每周护理夜查房、业务小查房和每月的护理质量大查房的检查中,对科室在护理安全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控,并通过院内信息网通报,督促科室及时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4注重护理技能培训,在细化服务中确保环境安全
4.1强化护理专业技术培训重视护理实习生、新护士岗前培训,尤其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安排安全教育讲座。注重全院护理人员继续护理教育,并按照护理人员不同层次进行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尤其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的应急能力培训,下发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通过考核、提问、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4.2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围绕疗养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与疗养员的沟通能力,根据疗养员的文化层次、年龄、病种和生活问题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护理服务,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入院到出院,每一项治疗、护理措施和生活服务都确保安全。同时积极培养疗养员的安全意识,科室将安全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内容,例如防滑、防火、防盗、温泉浴注意事项以及疗养房间设施使用方法等,对每位入院的疗养员都进行教育,避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4.3提供安全舒适的疗养环境疗养院为疗养员不断完善疗区设施、设备,并做好安全警示。院内基础设施、环境布局、物品配备等均从安全角度考虑,并设置了必要的警示标志、宣传告知、安全辅助用具和应急装置。目前我院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疗养房间都光线明亮,开关设在易触摸处;室内外、卫生间地面都采用防滑材质;厕所浴室有扶手,显要位置均有安全警示标志。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巡视和检查,对坏的设施能够及时维修,以防意外事件发生。疗养工作区急救药品、设备齐全完好,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管理规范,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杜绝了安全隐患。
护理细节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和疗养员的满意度。我院护理部从以上几个环节入手,实施细节管理。近两年内我院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每年以0.5%递增。确保护理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妮,阎成美,翁庐英,等.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的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6,6(6):59-60.
[2]刘春娥,范荣.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0,7(6):180-181.
[3]马萍,侯正轩,吴庚平.增强安全意识 杜绝护理纠纷[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5):88-89.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神经内科2014年住院患者119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53例,女539例,平均年龄(53.79±17.18)岁,此阶段不主动推行循证护理干预,仅做数据指标收集;2015年住院患者1894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060例,女834例,平均年龄(52.95±18.31)岁,此阶段主动推行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循证护理措施 对照组遵医嘱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近三年科室用药差错事件查找原因,结合相关文献,制定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健全科室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把用药安全纳入科室护理重点关注内容,实施" 护士长-护理行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 四级目标管理责任制,科室成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改变管理理念,营造一个"非惩罚性"的工作环境,使得护理人员愿意主动上报给药错误、分享经验,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1.2.2加强培训及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临床药学知识。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临床用药原则:根据医嘱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实施给药(五准确:时间、剂量、药物浓度、途径、准确的患者);定期参加医院医务科和药剂科组织的药品安全知识相关讲座;科室经常组织考核,促进护士对药物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1.2.3规范操作行为,保证用药各环节安全。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临床用药操作规程,包括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医嘱处理准确;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防范配伍禁忌;选用合适的输液器具;详细询问过敏史;给药途径准确;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密切观察护理用药补液速度;应当依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病情进展情况以及各种药物的特性调整护理用药补液速度[2]。
1.2.4增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交流 护士在遵医嘱执行过程中,倘若发现医生开具的医嘱存在差错或者有疑义的地方应当及时和经管医师或者临床药师进行沟通交流,绝对不可以被动的、盲目的执行医嘱。邀请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的过程和决策中,给予更多合理用药的建议。
1.2.5加强培养护理谨慎独立精神 很多临床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都是独立完成护理用药操作。例如配药过程当中的药物剂量的把握、药物的配伍以及配置药物的浓度与时间;输液等无菌操作的实施、调整输液的速度、巡视输液情况等等,都是仅仅依靠护士个人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与业务技术水平相关性小,因此应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自觉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1.2.6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避免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持科室护理人员数量适宜,各层次护理人员比例适当。
1.2.7规范病房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 在病区药品储存当中,外用、注射、内服、消毒药、品以及高危药品需要分门别类放置;同时按药品有效期时间的先后顺序储存及领取使用。
1.2.8加强患者合理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认识和了解药物,根据病情让患者指导药物名称、主要作用、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措施及特别注意事项,使患者心中有数,主动地配合治疗为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药物知识教育,向患者交待清楚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积极鼓励住院患者参与用药过程,及时反馈自身用药感受,患者如有质疑要及时答疑解惑[3]。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注射类及口服类用药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自制《临床用药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共20题,每题5分,总分100分,85分及以上为满意,统计患者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收集两组相关资料数据,审核无误后录入Excel,用PSS 19.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使用χ2 检验,以P
2 结果
对照组119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注射类用药差错7例、发生率0.59%,口服类用药差错9例、发生率0.76%,满意患者976例、满意度81.88%;观察组1894例住院患者中发生注射类用药差错1例、发生率0.05%,口服类用药差错0例,满意患者1797例、满意度94.88%;观察组注射类及口服类用药差错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患者M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对药品进行定期更换及经常整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药品出现过期现象。结果表明注射类及口服类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循证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这说明正确使用各种各类药品标识,应用不一样的醒目颜色标识可以发挥良好的警示作用,尤其是对于新进入护士岗位的人员显得尤为重要,新入职护士岗位的人员是易出现护理用药差错的高危人群,组织他们进行临床护理用药安全专项培训及考核,不断更新新入职护士们的用药安全知识,能有效降低护理用药差错出现的概率[4],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放心、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璐,乔建歌,杨青敏.护理人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J].上海护理,2015,15(1):12-15.
[2]林秀,汤红静.利用"品管圈"降低用药查对缺陷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6(46):263-263,264.
【关键词】 护理;安全隐患;老年患者;措施
1 前 言
所谓风险管理具体指的是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通过衡量及识别风险,采取可行且必要的技术措施、经济手段来处理风险,以一定的成本将最大安全保障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较高的风险性,正是因为老年患者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不断退化,并且老年疾病的猝死率高、多发性、突发性和复杂性等诸多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老年患者成为了风险管理的重点。由此可见,探究强化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的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老年患者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护理人员方面 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部分责任心不强、缺乏临床经验、年龄的护理人员工作不够仔细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程好护理制度不到位,护理态度较差,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耐心不足,并且未意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没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2.2 药物治疗方面 由于老年患者总体的机体功能降低,通常会同时伴有多种疾病,所以,老年患者需要对多种药物加以服用,以对自身的疾病进行治疗,但是,多种药物的同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老年患者发生意外事件,极大地增加了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
2.3 心理方面 正是因为老年患者年老多病,再加上患者的听力与视力减退,与他人沟通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经常性的以己之心猜测他人之意,在理解别人上存在误区,不愿意主动麻烦别人;有些危重患者、癌症患者等特殊的患者,通常情绪会非常的低落,对疾病的治疗缺乏勇气及自信心,为减轻经济负担和自身的痛苦而出现自杀、自伤等不良行为。
2.4 环境方面 环境因素是老年患者护理尤为突出的一大安全隐患,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医从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病房设施不完善、病房布局不合理,比如房间地面不平整、房间地面太滑有积水、床尾摇把放置不妥当、不恰当光线以及病床高度不适宜等安全因素,均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发生意外伤害。
3 强化老年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应当将“以患者为本”、“人性化护理”的护理理念树立起来,向老年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要切实教育护理人员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岗位责任意识、同情心以及耐心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发自内心的体贴、关怀和尊重老年患者,经常性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及交流,按照患者的具体病况,提供与之相应的护理服务,尽可能地满足患者需求,并且对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加以实施。
3.2 重视用药护理 在采用药物治疗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应当全面地了解各类要素的作用机理,时刻注意观察老年患者用药后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并且详细地做好记录,向主治医生报告。比如,应用某些降压药物时,往往会难以避免地出现不良反应诸如性低血压以及头昏等,护理人员不仅应当对老年患者服药后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实施药物知识宣教,明确地告诉老年患者这些药物服用后改变要缓慢,避免因头昏而出现跌倒等不良情况。
3.3 构建风险预防机制 应当尽快地将处理、防范护理事故的预案建立起来,比如,针对压疮构建老年患者翻身卡、评估表、转科患者皮肤交接登记册等。完善预防引流管效能低下、医院感染、药物外漏、跌倒、自杀、自伤、坠床等对象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按照老年患者的特点,建立健全患者入院护理评估表,并且纳入护理安全评估项目,比如夜间入厕次数、夜间入厕时间、跌倒史等,以便于加强临床护理的针对性。
3.4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应当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处理医疗事故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院培训;可以聘任医学法律专家对护理人员讲解相关法规知识和法律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法律的手段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组织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知识加以学习,同时就有关案例展开讨论,促进他们对风险事件理解的加深;结合科室的特点,制定出专科护理安全培训体制,促进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
3.5 开展专科业务培训 应当对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知识学习班予以开设,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护理评价方法,不断地学习护理安全知识,正确地将老年患者潜在的亦或是现存的护理安全问题找出,同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新入科的护理人员,应当使其参与到为期两周的护理安全培训中,待考核合格后才可以准许其上岗。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专科技能训练、专科理论学习,进行呼吸机操作、除颤仪操作、心电监护仪操作以及静脉穿刺技术等的考核与训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设备和新技术,促进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提高。
4 结 果
我院科室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严、标准高,在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管理中未出现护理纠纷、护理投诉等不良情况,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护理质量十分满意。
5 讨 论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动态、连续的一个过程,尤其是随着当前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护理风险,所以,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切实的地将薄弱环节找出,正确地处理及化解安全隐患,并且不断地完善护理方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老年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才有助于护理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顾燕.老年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2(9):77-78.
[2] 郝群.老年开胸患者术后护理安全管理[J].海南医学,2010,3(14):66-67.
一、主体业务开展情况
1、改善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程序最简、效率最快、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要求,“县区域医疗卡”的实施简化了就医环节,缩短医疗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使就医流程井然有序、顺达通畅;开设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急诊服务和检验检查结果限时报告制,门诊实行义务导医、导诊服务,确保患者就医方便、快捷。
2、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针对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要求全体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缓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疗管理理念,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整体水平;要求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二是督促、检查及监督。经常深入各科室,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及诊疗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建立安全排查制度和工作查对制度,重点检查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提高病历质量。四是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国家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培训。五是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先后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及活动的实施计划。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改进护理服务措施,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二、管理运行状况
1、加强院务公开,让患者明白消费。针对新农合报销流程和比例、药品价格等热点问题,我院在门诊大厅和门诊收费处、住院收费处、新农合报销窗口等醒目位置,利用电子显示屏或展板对社会全面公示,公开了药品、检查、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门诊、急诊、住院、输液等就医流程。
2、近年来,从各科室认真筛选了多名积极上进、爱钻研业务的技术骨干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专业涉及内、外、妇、儿、影像等多个专业。通过深造学习,逐渐接受先进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将逐渐培养成为医院今后的特色科室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3、加强安保工作,病人入院时加强安全告知,提醒病人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加强巡视,增加监控数量,防控偷盗现象发生,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联系,共同维护好医院的安全环境,创建平安医院。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中药收入偏低,门诊中医科中药收入及饮片收入占比较低。
2、HIS系统有待完善,临床路径系统尚未安装到位。
【摘要】 在计划阶段,应用头脑风暴法,由科室全体员工提出可能引发火灾的原因,采用多米诺投票法评选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在实施阶段,落实消防安全核心制度,加强设备及电路管理,规范危化品管理。在检查阶段,通过调研和日常督查发现,项目改进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火灾隐患.通过持续改进,发现ICU消防安全监管需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以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 PDCA循环:重症监护室;火灾;消防;监管
DOI: 10. 13912/j. cnki. chqm. 2015. 22.4.15
王海娇 王硕 王欣然 韩斌如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 100053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公共场所,面临的消防形势十分严峻,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非常严重。尤其是重症监护室( Intensive Care Unit,ICU):一方面,病人病情较危重,多体弱、行动不便,火灾发生时易有生命危险;另一方面,精密仪器和医疗设备较多且价格昂贵,如果发生火灾,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巨大,给国家、社会、单位造成重大负面影响。PDCA循环是程序化、标准化的科学工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将PDCA循环应用于ICU消防质量监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计划阶段
一般而言,ICU容易发生火灾,有以下影响因素:(1)火源复杂。涉及大量贵重仪器设备,用电复杂;酒精灯使用频繁,操作不规范;病人及家属随意吸烟、乱扔烟头;压力容器、化学试剂以及窗帘、被服、纸张等易爆易燃物品使用量和库存量较大等。(2)人员复杂。除ICU固定人员外,还涉及其他后勤人员、外送人员、卫生员等,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不足。(3)环境复杂。院内改、扩建工程所使用装修材料、油漆等耗材,是引发火灾的高危因素。
对此,科室全体员工采用头脑风暴,提出可能引起火灾的原因,见图1。
根据图1,科室全体员工运用多米诺投票法按1分~5分进行评分,取总分最高的3个原因为主要原因。第一,消防安全巡查制度未细化,防火应急预案不全面,防火救灾培训不到位。以往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主要采取口头宣教形式,缺少现场操作;应急预案不全面,医务人员不重视,现场演练时未正确对待,责任不明确。第二,电路复杂。如呼吸机、血滤机、输液泵等数量多,且不断增加,用电负荷及电源插座数量往往考虑不充分,出现私拉乱接临时电源线路、自行加长接线板等现象,极易引起电源线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甚至短路。第三,危化品管理不到位。医院危险化学品数量多、品种繁杂,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危险性,稍有疏忽,容易造成失火、爆炸等事故。
针对要因,提出行动计划如下:(1)完善消防安全巡查制度,修订防火应急预案;(2)加强设备及电源线路管理;(3)制定危化品管理制度。
2 实施阶段
2.1 落实消防安全核心制度
2.1.1 完善消防安全巡查制度
坚持科室安全巡查,确保消防疏散通道畅通。巡查包括日查和月查。
日查内容为疏散通道,检查安全出口是否通畅;消防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等是否完好;应急灯电量是否充足;有无遗留火种;病区公共区域用电设备电源线路是否存在隐患;提醒责班护士检查管辖区域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路是否完好等。每日由主班在下班前完成巡视并记录。
月点是库房、值班室等安全自查和消防应急箱物品检查。库房、值班室安全自查主要检查物品摆放是否合理。物品码放不超高(最高处距房顶特别是与烟感探头距离不少于60Cm),不堵塞出口,空调主机、风口下严禁摆放易燃物品。消防应急箱物品检查主要查看物品是否齐全并处于备用状态,包括红帽、哨子、逃生面具、手电等。月查由科室兼职消防安全员配合保卫部门进行。
科室安全员将以上活动记录在安全工作手册中,每月组织1次消防安全会议,对安全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对质量控制检查及科室管理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及建议,强化全科人员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树立科室成员风险意识,针对存在和潜在风险提前干预,并落实防范措施,同时督查上月改进效果。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卫部门。护士长、医生组长每月督查并签字。
2.1.2 修订防火应急预案 保卫部门曾制定应急预案,但预案落实环节未责任到人、分工不明确。对此,保卫部门重新修订防火应急预案,遵循“患者生命至上”原则,禁止将患者弃留在火灾现场。预案遵循国际通用灭火程序RACE原则:R( Rescue)救人,立即抢救火源附近患者,撤离火灾现场;A( A-lert)报警,呼救及警告其他人员,其他人员听到报警立即启动报警系统;C( Contain)救火,切断电源和可燃气体气源,限制火苗扩散;E( Evacu - Ate)疏散,疏散转移火源附近患者和工作人员,单位消防部门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动员协助疏散转移患者至安全区域。
预案规范了每名在场人员的责任范围。一名医护人员在场,迅速使用灭火器灭火,同时大声呼喊,保卫部门人员到达后,灭火工作移交保卫部门,医护人员主要职责转为指挥疏散病人。保卫部门增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负责指挥疏散病人,保卫部门增援人员听从现场医护人员指挥。两名及以上医护人员在场,谁发现火情拿灭火器灭火,同时大声呼喊,其余医护人员负责报警,然后指挥疏散病人。保卫部门人员到达现场后,灭火工作移交保卫部门,医护人员主要职责转为指挥疏散、安抚病人。
2.1.3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院内每年进行2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科内每季度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保卫部门录制防火宣传影片及宣传手册,内容包括燃烧常识、机理引入到灭火原理及方法、常见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等;并定期举行消防模拟演练。只有所有医护人员认真掌握并有实际经验,才能在发生火灾时做到沉着冷静、按部就班地完成本职任务。当组织全面演练有困难时,可以分部门、分项目进行演练,如:分楼层进行疏散演练;在消防控制室进行操作演练等。
2.2加强设备及电路管理
加强监护室内医学设备管理。定期检测是对医学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及理性化性能或功能的测试验证,目的是保证医学设备的安全性,由设备管理技术工程师完成,需保存检测记录和粘贴检测标识。
加强使用中电源线路的安全检查。查看用电设备连接线路有无过热、老化、腐蚀或缆线缘层破损等现象;检查用电设备上方是否有水、潮湿或化学液体滴漏等现象;病房内不存放腐蚀性气体或易燃气体等,如科室原有转运呼吸机佩带氧气瓶,为确保防火安全,转运呼吸机交由呼吸机中心统一管理,氧气瓶由氧气站统一管理。电工室为每张监护床设计电源插线板固定架,用电设备使用临时插板连线时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及独立开关的连线插板,连线插头配置紧固可靠,电源线路连接规整有序,不随意延长、拉扯电源线。特殊设备使用独立电源线路。
2.3规范危化品管理
危化品储存是危化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一旦管理或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事故隐患,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要求,结合科室危化品涉及情况,制定并完善危化品使用制度。(1)危化品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使用情况配合药房设立基数,定期检查清理,定期领取。(2)危化品单独放置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专柜保管,柜门上锁,钥匙由主班保管,保卫部门设危化品使用登记本,随用随记录,随领随记录。(3)危化品有醒目标识,由保卫部门统一下发,标明易燃易爆防护程度。(4)消防安全员每月5日督查危化品登记使用情况等。
3检查阶段
3.1 通过有效培训降低火灾风险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前后分别对培训对象的参与率、重视程度、理论考核、到场时间合格率、回答问题准确率等进行调研,理论考核以90分以上为合格。图2显示,除考核成绩外,其它项目均有明显改善。这反映了有效的培训对降低火灾风险有显著效果。
3.2通过电路管理降低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员每日对ICU的设备电源线路进行常规检查,每张监护床周边涉及仪器设备电源均已整理整齐,未发现电源线严重牵拉或移动设备时电源线碾压等情况。医护人员在推动监护床或其余电路设备时加强了对电源线的保护。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在每月1次的安全巡查中未发现消防安全隐患。
3.3通过危化品管理降低使用风险
危化品使用登记本显示,科室危化品领取使用记录较完整,存在个别漏登现象,护士长及消防安全员及时督导,规范了危化品使用登记情况。使用过程中发现消毒片用量较大,基数数量内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科室与药房积极沟通,将消毒片基数改为5瓶,满足了临床需求。
4持续改进阶段
循证发现,ICU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墙壁氧源管理、外来人员培训、病区设计老旧等。项目组将这些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持续改进,在ICU高风险工作环境中继续寻找消防安全隐患,提高警惕性,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亚庆.PDCA法应用于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的尝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 ,13(10):956 - 957.
[2] 王丽华,缪滔,朱玲凤,等,运用PDCA模式管理病区环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93 -895.
[3]任国琴,张燕,“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在ICU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 22):2711 - 2713.
[4]黎艳,陆政,钟小红,等.ICU发生火灾的高危因素及预防管理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11):50 -51.
[5] 操基连.医院病房楼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作与演练[J].武警学院学报,2011,27(6):25 -27.
[6]施安,张恩科,高敬龙,等.医学装备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与流程设计[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 (1):77 - 79.
[7] 朱丽华,徐锋.我国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 .34(3):40 - 42.
通信作者:
王海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ICU护师
E - mail:wanghaijia00602@ sina. com
收稿日期:2014 - 11 - 28
【关键词】患者坠床 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手术室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44-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在中国医院协会所提出的“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的8项目标中,就有6项目标与护理工作直接相关,对护理人员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要求[1]。手术室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时间连续强等特点[2],如何避免和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已成为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甚至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现就我院1例手术室患者坠床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对策,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1岁5月,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2011-5-19在手术室准备手术时不慎从手术台上坠落到地,当时可见前额部肿胀、青紫,哭闹不止,无呕吐,瞳孔无改变,经医生检查全身无骨折及其他脏器损伤,随后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股沟疝嵌顿松解高位结扎术,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直到2011-5-26出院,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2 原因分析
2.1 沟通不到位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护士未向医师及其他人员作任何交待,把患儿一人放在手术台上,就去作自己的护理工作,与此同时各类医师也在做自己的本质工作,二者未互相了解,互相配合。
2.2 护士操作流程错误 手术室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后,未及时做好术前准备,等到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后,才去准备相应的药物,用物,造成患儿无人陪护。
2.3 手术室护士人员配置不够 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严重匮乏,1台手术仅有1名护士。
2.4 护士责任心不强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严格执行各种护理规章制度,注意力不集中,对护理工作随心所欲。
2.5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不强 一方面护士在学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相关安全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临床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安全和法律问题。另一方面护理管理者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不够及培训管理监督不力等。这不仅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6 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无预见性 手术患儿进入手术室无任何保护措施,就将患儿放在了手术床上,从思想上就没认识到患儿会从床上摔下。
3 对策
3.1 增强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 有研究报道,美国JACHO收集1995-2004年2966个预警事件中,沟通不足是所有严重差错事件发生的首要原因,2005年的582个预警事件中,沟通不足再次列在第一位[3]。在临床工作中医护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是一个充满协作精神的团体,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双方应互相沟通,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配合,在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达成一致,可以减少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沟通意识,并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和学习。
3.2 严格按护理工作流程操作 作为手术室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药品、器械、仪表和各种设备,做到心中有数。手术患者一进入手术室,要采取保护措施,保证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守护患者,如为小儿、昏迷、麻醉病人必须妥善固定,防止患者坠床或发生其他意外。
3.3 合理配置手术室护士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根据我国卫生部1978年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标准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手术台之比为2―3∶1。护理管理者应当结合实际为手术室配置足够数量的手术室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每台手术至少需一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及外勤人员等。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护士执业证,有一年以上手术室科室工作经验,工作踏实,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及团队精神。
3.4 提高护士责任心 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如果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掉以轻心,马虎从事,随心所欲,会给手术患者带来致命的威胁,给手术室造成重大损失。对于不负责任的护士要实行零度宽容,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使其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要每时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3.5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护理管理者针对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要召集人员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对大家容易忽视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必要时给予全院通报和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使护理工作安全警钟长鸣。
3.6 增强法制观念 在护理继续教育中,增加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从而降低护理职业风险,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又保护了自己。
3.7 重视不稳定因素,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因素,都可能构成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随时都存在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压疮、坠床、摔伤、自杀等,护士必须对你所管理的病人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找出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果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都会招来不必要的纠纷,甚至相应的法律责任。
4 结果
我院通过对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了护士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三基三严、安全知识等的教育和培训,其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严格按护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将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手术室近期来无一例此类事故发生,大大提高效率,避免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失误,有效防止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鑫,张宝珠.护理执业风险防范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
预防为主,及早识别护理方面的风险。
建立专业的质量监控小组,让小组人员对每个人都进行监督工作,并定期进行汇报,小组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帮助发生护理差错的人员找出发生的原因,以便避免再次发生。护士长每天进行日检,查找安全隐患及工作缺陷,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每周末质量小组对全科水、电、消防、管道、仪器设备、药品等进行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如在工作出现问题要立即进行会议进行讨论,找出原因,并把责任下放到个人,及时改正不合理的措施。把预防工作作为重点,从而防患于未然。
让所有护理人员都要进行互相协作,互相进行监督工作,工作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在工作要集中注意力,但如果时间太长的话会致使人会有劳累,这样就会出现护理差错,致使事故发生。故应建议护理人员进行互相协作,相互进行监督,在工作中时刻提醒,并严格进行规范操作,相互间多互相查看,避免出现差错。
加强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并制定出相应的规范进行防范。护士这一职业有特殊性,其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的知识,在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保障其的安全,这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所以在工作中应避免风险,并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来进行预防,这是预防出现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在制定规范时应考虑到科室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规范应细致入微,并进行落实执行。比如针对科室的环境方面的安全事宜应制定如下的方案:防止地面过滑,并有小心滑倒警示标识。轮椅、平车处完好备用状态;氧气悬挂空或满标识。仪器设备安全的控制措施:要求每个仪器上有定期检测保养消毒登记。笔者所在医院还特别定制了一些进行警示的标识:小心滑倒、小心坠床、小心烫伤、静脉注射注意事项等。
加强风险评价监察,设立征求意见制度。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的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了解护士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检查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是否落实。
结果
1增强了护士的护理安全和服务意识。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把“安全第一”作为护理活动的首要价值取向,使科室形成愉快的工作环境,浓厚的安全氛围。护士从内心树立了安全护理的思想,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一切从患者的安全出发,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培养护士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2提高了护理风险识别、防范能力。护理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全科护士整体素质。通过查找安全隐患,识别主要风险,制订可行的预防措施。
3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差错事故发生。通过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使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我科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障。3年来住院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大96%以上。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降低0.3%。
体会
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护理队伍稳定性差。
据对周边几个乡镇卫生院护士编制人数的调查,护士队伍临时聘用人员占在编人员的80%,且这80%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导致护士流失严重,造成乡镇卫生院护士紧缺、分工不明确、工作繁杂、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倒班勤、休息时间少、待遇低,所以许多护士不安心工作,想方设法进大医院。
2、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护理质量得到保证。
乡镇卫生院护理队伍以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学历较少,本科学历更是凤毛麟角。由于条件的关系,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以致护理人员的责、权、利没法落实,护理各项制度,质量标准落实较差,执行不力,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
3、高年资护士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影响。
有些高年资护士依仗自己年龄大、资格老,工作上消极怠慢,年轻护士不仅要完成好自己份内的事,还要帮助做完高年资护士没做完的工作。本来已经繁忙的科室显得更加忙碌,使得低年资护士工作上处于被动状态,缺少工作热情,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被紧张、忙碌、压抑的气氛包围,很易出错。
4、护理管理组织不健全。
许多乡镇卫生院护士长都必须在临床一线顶班,还要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政务管理,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做好护理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护士长的管理职责,加上个别护士长自身安全意识淡漠,思想麻痹,缺乏管理力度,责任不清,奖罚不明,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任务观念强,报喜不报忧,对上应付了事,对不放任自流,甚至包庇、袒护不良行为。
二、对策与分析
1、加大护理人员的引进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招聘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护士,落实相应待遇,留住护理人才。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健康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落实护理工作制度,确保护理质量。经常性组织学习医疗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护士专业能力培养,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在医疗护理行为中,加强护士责任心,减少医疗纠纷,努力创造机会保障护士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新知识、新动向,转变观念和服务模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不断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管理,保证护理质量。
3、团结协作,扬长避短。
高年资护士因年龄大、体力下降等原因,每天8小时的上班难免有时会感觉疲乏,科室同事要给予理解和关心。低年资护士精力充沛,工作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主动承担一些高年资护士的工作,遇到难题主动请教,高年资护士也要耐心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指导,这样既轻松地解决问题,低年资护士又能多学知识,对科室健康发展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