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近的财政政策

最近的财政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1篇

一叶知秋。宏观调控的最猛一波可能已经到来。

作为最敏感的看板,目前最能体现政策细微变化的非股市莫属。从前不久所谓的“利空”到最近的“密电”,无一不在讲述一个事实:流动性的收紧趋势已经形成。

从提高印花税开始,重拳频频落下:先是调整出口退税,然后是即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还有将“适时”减免的利息税等。财政政策如此,作为主打牌的货币政策也不甘寂寞,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即传来消息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

央行措辞向来讲究,中性意味着偏紧,那么“适度从紧”,其潜台词必然是更为猛烈的流动性收紧。具体到手法,当然是狠招调整利率或者准备金率。

种种迹象告诉人们,调控已经到了“矫枉不妨过正”的时候。

楼市价格越调越高,股市暴跌尚未到位而投机风气又卷土重来。猪肉粮食价格按下葫芦冒起瓢……这都是以往调控手法相对温和,预期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结果。

当前,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攀升,流动性源头无法得到根本遏制,而这一问题随着层层放大,特别是“变压器”般的资产市场,已经波及到了经济各个层面。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虽然从金融机构和个人经济层面各有不同理解,但一个共同的特征却都是资金的相对充裕,投资冲动明显。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5月18日,更是罕见地同时调整了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今年1月,央行重启三年期央行票据,延长央票期限,发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累计发行的央票已超过2.5万亿元,未收回的更有3万亿之巨。

但在如此规模的行动中,流动性的泛滥依然势头不减。货币政策单臂难敌流动性,于是财政政策相继出手。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 影响 企业应对

一、宏观政策调整的背景

宏观政策调整,实际上是要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两个方面因素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也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都要做的一个事情。我们当前的宏观经济整体来说,增长是在持续回落之中,如果从增长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复苏达到高点以后,现在是持续的在回落。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尽管经济一直在回落,但是现在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2011年第四季度是9.1%的增长.从中国过去增长情况来看,9%以上增长基本上是一个比较适宜、适度的增长。

所以.如果只看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的话.宏观政策实际上只能进行一些微调,并不是一个总体的方向性变化。如果从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走势来看,应当说态势有一些新的特征在里面。如果我们展望2012年的增长,应该说经济增长当中面临下行的风险,而且明显在加大。

首先国内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滞后反应和影响.特别是投资增长面临的不利因素是比较多的。第二个方面是外需放缓可能性在大增。尽管说2012年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二次衰退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现在大家也普遍公认2012年市场经济增长率将会出现明显放缓。这段时间,对中国外需影响已经有所显露,可能在2012年中期的时候会显露更加明显一些。另外国内还有一些风险因素,这两种因素如果叠加起来,到2012年可能会对增长有比较大的影响。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我国经济增长也许会低过9%,甚至8%。如果那样的话,对我们整体企业环境将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在通胀方面.2012年通胀形势相对比2011年要乐观.这种整体的通胀压力,特别是一种输入型通胀压力是要趋于缓解的。首先是国际性输入型通胀压力将会明显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另外一方面也由于地区形势逐渐趋于稳定。从国内来看,应该说我们当前通胀还是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通胀。现在在国内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下,整个农产品生产供需基本上平衡了,流通成本也在国家政策调整.油价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控制.食品价格上涨已经明显趋缓了。

二、宏观政策调整的方向与内容

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运行的当前态势和未来趋势来看.宏观政策都没有进一步紧缩的必要.所以政策调整的方向只能说进一步走向宽松。现在通胀率还是比较高,在通胀率回到政府政策目标之前,宏观政策放松只能在一个从紧的大框架下进行。这个政策放松应该只是一个局部性的,小力度调整。这个政策放松也是非常有针对性,并不是一个全面性的,主要针对我们实体经济当中,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困难.还要针对我们投资可能出现的下滑因素.以及我们外需增长比较疲软,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放松方式。

政策调整主要内容,首先是财政政策的调整。我们的财政政策应该还是一个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从执行来看.财政政策还是非常紧的。所以,首先放松恐怕要从财政政策开始,是要真正使我们财政政策成为一个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实施的主要方向就是实行一种结构性减税.应该说减税政策在中国过去不是特别多.我们更多利用一个政府支出政策。但是,从这一轮政策调整、政策放松来看,我们对财政政策运用幅度将会明显加大。首先是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的税收负担,加快对创新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我们已经宣布对小型企业营业税,增值税都已经提高了起征点,并且上海也开始做生产型服务业增值税,从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型,增值税的扩围,实际上这种政策都带有减税的性质。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适当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改善地方政府.铁道部这些部门融资条件。从2011年上半年来看,政府投资增长速度是非常非常慢的.特别是政府所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在2011年上半年增速几乎为零,中央项目投资增速也是为零。从现在的条件来看.政府投资适当增长在当前发展下也是必要的.也可以来弥补一部分。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出口部门的一些政策。对外贸政策调整,包括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我们国家已经多次降低出口退税率。现在在新的形势下,外贸政策可能就要以稳为主,不会说在外贸政策方面出台更多限制外贸发展,像过去的一些政策。

三、企业如何应对

对整体形势判断.可能对企业长期的战略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经济在中期的增长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从短期来看,企业确实可能会觉得最近的风险会多一些,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如果能够及时的做出这样的政策调整.短期的经济增长前景也还是不至于出现像硬着陆那样一种姿态。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3篇

而同时,根据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以及租金收入潜力,房产投资者出租房屋的平均租金回报甚至低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投资价值难以想象;高度紧张的负担能力(像上海等大城市,按平均家庭收入和平均房价计算,如以首付25%的方式购买90平方米的住房,每月房贷及其他相关支出/每月家庭收入的比率已达到70%,而按美国金融机构的标准,此比率超过32%即为“次级贷款”)也令所谓的“刚性需求”其实无从谈起。唯一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就仅剩下“对房价上涨的预期”而已。我个人对这种“预期”的可靠性持高度怀疑态度,因为“预期”作为一种态度,是最容易改变的。单以“预期”作为依据的趋势投资,不能令人踏实。

最近,有两则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是媒体报道温州和东莞最近出现了制造业劳工短缺的现象。由于订单的大增,企业招工数量大幅上升,雇主以加薪的方式,争相对纺织、成衣、电子等行业的熟练工人进行挖角。温州和东莞是我国出口产业的代表城市,这两地的劳lT短缺现象,应起着对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和我国出口业环境改善的“一叶知秋”的预示。

虽然,美国经济的长期走势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和结构性挑战,但在今后一年的这个时段,库存的正常化、汽车销售的恢复、商业固定投资的回升和住房开工水平的恢复等有利因素,令美国经济很可能超预期反弹,从而带动中国出口的超预期回升(根据中国出口与美国经济的历史相关性,我们估计中国出口的增速会从今年5月份处于低,奋的26%的同比增长,上升到今年年底的正增长,和明年年中的同比增15%左右)。

二是8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某些产业的过度、重复投资并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这就是说,我们的政府政策导向已从“保增长”向“保增长同时重质量”进行“微调”。

我们认为,如果出口真正强劲反弹,我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引擎将被成功重肩,经济再次下行的风险得到缓解。这时候,积极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可能在“微调”中淡出,而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政策也有了推出的空间了。

个人认为,在市场的风吹浪打之中,只要能把握好实在的经济变化因素,并依此决定投资策略,是应该能做到投资操作的“闲庭信步”的。其实,近期能令人踏实的数据也真不少:我国二季度七成上市公司业绩环比上升;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6个月站在50%这一“分水岭”上,表明当前中国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已经基本稳固。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4篇

但是为什么在货币政策一再从紧的情况下(去年以来已十次上调存准率),物价涨势劲头始终不衰?现在的物价对策问题在哪里?

(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看到CPI上涨,要不只是把CPI上涨的最近的一个源头(即银行信贷)给压住(即上调存准率),要不就直接压住CPI(即干预个别价格冻涨)。这是扬汤止沸,或者叫“锯箭法”。

(二)还有一个问题,货币扩张在先,是因;物价上涨在后,是果。但从因到果,往往有一到两年的时滞。所以针对当前的CPI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谁有充分把握高度准确地拿捏好那个松紧的“度”?如果拿捏不准,岂不又对一两年后的物价造成不是可能过紧就是可能过松的影响了吗?

所以,要对付物价这个怪兽,还得真正地把通货膨胀这头怪兽的病理与生理全面地、彻彻底底搞清楚才行。有的时候,头疼医脚可能比头疼医头正确,因为脚上有着影响全身病理与生理的经络。换言之,我们得学一门能够彻底了解物价变化病理与生理的“通货膨胀经济学”。

通货膨胀或物价膨胀,就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有两种类型,一是成本推动型,例如国际油价上涨导致进口成本上涨,推动相关商品价格上涨。但严格的经济理论指出,成本推动造成的物价上涨如果没有需求面的购买力拉动,只能是一次为限的。因此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物价膨胀只有第二个类型,就是需求拉动型。

什么原因会产生需求拉动呢?只有一个,就是货币。所以经济学家说,所有的物价膨胀都是货币现象就是这个意思。说,要消除通胀的货币因素也是这个意思。货币就是“薪”,消除通胀的货币因素就是“釜底抽薪”。

那么,会导致物价上涨的货币又从哪儿来呢?主要有五个来源,也就是跟五种政策有关:

(一)货币政策。以这次物价上涨为例,为了对付2008年9月爆发的世纪金融海啸,中国货币当局从2008年底到2010年初采取了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的水龙头几乎开到了最大。这些大量释出的货币经过了一两年的传导过程终于传导到了CPI之上。

(二)财政政策。同样是为了对付金融海啸,财政当局采取了相当积极的两年四万亿的扩张政策,其中相当部分来自赤字财政,这当然也造成了货币扩张。

(三)贸易政策。主要是长久以来的巨大的贸易顺差。顺差来自于中国超强的出口竞争力,后者又包括了健康的出口竞争力(如工资低、劳动生产力高)及不健康的出口竞争力(如透支资源、环境、劳工与农民权益等)两种。巨大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净流入大增。中国外汇储备3月底已高达3万亿美元之多了。

(四)汇率政策。贸易所以出现顺差的另一个原因是汇率政策,长期被低估的人民币汇率也是出口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来源。不仅如此,现行汇率政策也产生大量热钱流入的效果。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5篇

中国人民银行局局长谢平:到为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当中始终没有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这是我们在具体工作当中碰到的比较尖锐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中国,尽管市场经济进展到现在,政府究竟哪些事情能干,哪些事情不能干,实际上还不是很清楚。现在采取的许多宏观经济措施还是政府主导的,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三年国企解困、债转股、开发大西北、发债1000亿、配套贷款1000亿、限产压库等等。这些宏观政策实际上都暗含一个前提,政府是可以驾驭市场经济的。实际上,这个前提本身不存在。为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已经不可能、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信息、没有这个知识、没有这个资源来确保经济运行逼近多重目标。对于一些经济总量,比方说总投资、总消费、总股价、总价格水平、总储蓄,政府目前也没有办法确保它们的总量和速度。

第二,有关金融改革。目前,对金融改革的不同学术观点相当多,存在很多争议。金融改革进展到现在,实际上剩下的是三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利率自由化、人民币可兑换。中国金融改革的顺序和其它国家相反,我国是金融改革都改完了,最后利率还没有市场化。别的国家金融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利率市场化。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所有的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唯独利率价格目前还是管着的。能不能管得住是个问题。

第三,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效果有多大?这两年来,原来觉得财政政策可以引致出需求来,现在看来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多,特别是在消费和非国有投资的增加方面,引致出来的总需求也不是那么大。货币政策究竟在中国有多大作用?现在看来,货币政策在中国是困难重重。基础货币增加比较慢,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比较堵塞。利率已经连续7次下降。1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已经到了2.25%,名义利率已经基本降到谷底。尽管通货膨胀率是-3%,实际利率是5.5%,但一个国家的名义利率不可能再低。其它政策,如公开市场政策也不行。工农中建现在手中拿的国库券是最好的资产,不可能卖给央行。扩大再贷款,现在大家不要你的再贷款,这也比较困难。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改革。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改革和结构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我们起了一个很大的非国有部门,它占74%的增加值,63%的GDP。但是,我们没有发展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大问题。非国有机构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到20%,这还算上那些国有股份制。产生的问题是,创造了不到40%国民总产值的国有部门占有着大多数的金融资产,而创造了70%产值的非国有部门占有着少部分的金融资产。这就产生了双重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坏债发展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发展受到融资的限制。1998年中央政府、中央银行积极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贷款。但是1998年尽管增量有所增加,但非国有经济总的感觉是融资渠道在收缩、在下降。因此,1998年非国有投资第一次出现上下降的局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也不能发展。因此,当前宏观经济的问题确实直接和金融体制的问题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根本解决问题,金融改革是当务之急。

怎么实现金融体制的改革呢?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和教训是,你想改革这个体制,第一步要做的是去发展新的东西,而不是先去改旧的东西。第二,没有新体制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发展,是不会改革的。国有经济现在之所以改革,是因为非国有经济的很大发展,市场竞争的很大发展,逼着它去改革。金融体制也是这样,金融体制现在最缺的是竞争。现在很多人寄希望于开放和外资机构的进入。对外开放了,对内竞争怎么发展。而且对内竞争的发展能够培养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能更好地应付国外历史悠久的机构进入中国后的管理问题。我认为,现在从金融改革的角度来看,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应该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做。这件事情做好了,其它很多事情会跟上,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革。最近我们作了一些调研。浙江有些信用社是真正私人的信用社,坏帐率为0.06%。地方的中小银行之所以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因为它运用了许多地方的信息,它的交易成本可以很低,效率可以很高。因此,第一步是创造竞争性的环境。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的运用问题。货币政策现在的效果确实有限,其基本原因就是刚才所说的,因为我们现在的通货紧缩、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恰恰是由于金融体制的问题造成的。但是,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并不是说不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即使搞财政政策,也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这一点,我们需要有所认识。谢平刚才讲过,财政发债券,银行巴不得拿债券,它可以当好资产,一年就可以不干事了。然后基础货币不能增加,债券就有了挤出效应,政府投资的增加实际上挤掉了一部分私人部门投资的增加,因为政府投资等于把贷款吸过去了,而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如果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比如增加基础货币来发债券。因此,在此提出的问题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也是这几年在宏观政策研究和操作方面值得吸取的教训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宏观司司长李晓西: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财政政策走来走去,走到了金融改革。大家都知道,财政政策中关系重大的是发国债。发国债这个问题,本来是财政政策,但往前再走一步,就是货币政策,和货币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相关。我们现在的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的债券和品种很少,短期的更少。因此,需要丰富的国债品种,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我们现在发国债,都是商业银行接收。商业银行接收后,是在银行间市场上进行交易,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没有沟通起来。因此,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没有一个统一的资本市场,限制了货币政策调控的能力,也限制了财政政策发国债对经济的作用。一个新的问题是:这两个市场之间能否有一个沟通?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市场呢?各类资本市场的统一就涉及到如何理顺央行、证监会、保监会的关系。一步一步推下去,就会发现,财政政策确实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顺便说一句,两个市场沟通起来,需要利率市场化。第二个例子是,从货币政策往前走一走,也会走到金融体制的改革。货币政策最集中的是货币供给量的问题。人们常说,和上一年相比,M0、M1、M2差不多都增长15%左右,而且货币政策该放宽的都已经放宽。但最近的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了3500家企业,反映的第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资金供给已经放得比较宽;另一方面,企业感到资金还比较紧张。这如何解释?这就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利率没有市场化。利率没有市场化,判断货币供给的多少,就没有利率这个最准确的标准,而只能是看同比。同比的问题是,和5年、10年的平均数相比,感到比较合理;可是和超常时候相比,感觉到比那个水平要低。但实际上很难说清是否正常。一方面水库里有水,一方面地里的小苗感到干渴,没有水喝。这就说明我们整个金融体制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困难。首先,中央银行再贷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宁可去买国债,宁可少担当贷款的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是不对称的。同时,它自己设立的约束机制也非常强,有信贷员终生负责、三级审贷制等等。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看,是国家银行,可以到财政部核减亏损指标。它要是不盈利,是不是就不生存?如果真是西方类型的银行,就不能生存了。不赚存贷利差,凭什么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改革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的行为真正商业银行化。货币政策要真想知道供给量的多少,知道钱流到企业中去能否用得起来,就必须要改变金融体制。

三个结论。第一,到今天,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相对过剩的阶段,我们的改革也到了攻坚阶段。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改革统揽全局”。我认为这是改革到阶段不能回避的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改革的推进,发展很难持续。第二,小的政策调整、小的改革,也有助于宏观调控。另外,有人认为,宏观调控是短期的,体制改革是中长期的。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有些小的制度调整,短期就见效。比如同行拆借市场,现在允许进来七家证券公司,情况马上和原来有变化。大的根本性的体制改革,当然需要很长时间。就体制改革本身而言,很多小的制度改革,不要忽略。第三,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是渐进的。但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和激进相结合的。一个阶段是激进,一个阶段是渐进。对于激进还是渐进的判断,不能仅从速度来看。有些东西的变化是质的变化,质的变化就是激进的。

中国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中心主任李扬: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说经济形势好,GDP前三个季度增长率为7.4%,在世界上是很好的指标;净出口在增长;经常项目的盈余在扩大;公布的数字说的效益在转好,等等。坏消息也有,物价持续下跌;财政赤字在增加;失业率并没有改善;收入水平看来是在下降。人民银行最近公布存款数据,居民存款在下降,企业存款在增长。对居民存款下降的解释是7次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更基础的原因是收入跟不上。各方面的消息非常混乱。最近得到武汉的一个消息是,尽管7次降息加上加税,武汉的居民储蓄存款仍在巨额增长,据调查,老百姓说存款仍然是储蓄的主要形式。我是倾向认为武汉的居民是对的。目前我们没有几种储蓄形式,实物储蓄没有,股票、债券不能染指,只有存款。消息的混乱,不是一个好现象。从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一直处于极为矛盾的状况。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结构调整过程之中。大家都谈结构调整,讲这个词时,大家心里想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的经济学词典里,特别是官员讲结构调整,就是长线和短线。长线压一点,短线增一点。现在的结构调整则不是那么回事。首先,它是在全世界进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次,是在全世界都在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全球经济过剩、通货紧缩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几个背景是非常强的背景。从中国的情况看,结构调整很重要的是更新它的基础,总体来说要提高经济效益。这样一些事情是非常大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我们将会有一个长期的中速发展过程。

说得具体一点,现在的有利因素有一些,第一,中国事实上还在完成化,工业化是能解放生产力的,从供给方面会有增加,从需求方面也会有贡献。第二,它在进行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尽管没有改革初期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净的效果还是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中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了这样一些。各种各样的措施都从传统的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的基点转向促进需求这样一个基点,这是很大的一个制度性的变化。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大的条件存在,中国经济不会太差。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6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三结束。中央对经济形势恶化有清醒认识,明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央指出明年的经济工作着重点在于保增长,实现方式在于通过扩大内需。会议重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除了增加公共支出以外,会议提出要实行结构性减税。

国泰君安指出,在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出台的政策的驱动下,投资者可以关注农业、农资、必需消费品、零售、医药、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落实和细化需要1个月,纠错性投资机会将持续到09年春节;第一目标位为2200-2300点,如果货币增速反弹,有望达到2500点。

降息预期再度上升。周四发行的3月期央票参考收益率大幅下行近65个基点。同时,市场利率也全线走低,上证国债指数更是再创新高。预计CPI和PPI将继续下行,通缩压力上升,为进一步降息提供空间。中金公司认为,受经济加速下滑引发的产能过剩和失业压力,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破灭的影响,中国面临较大通缩风险,09年底前还将降息1 08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还将下调250-450个基点的判断。

大盘蓝筹整体下跌,中国石油(601857)和中国石化(600028)本周分别下跌3.63%和10.02%。12月5日政府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拟定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燃油税以提高消费税的方式从量征收,汽油消费税增加0.8元/升,柴油消费税增加0.7元/升。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成品油价格将来面临持续多次下调的压力,对石油公司的影响为负面。

东方航空(600115)和南方航空(600029)周四复牌后连续两个涨停。东航、南航同时公告大股东东航集团和南航集团将分别向两家上市公司增发A股和H股注资30亿元的计划。武钢股份(600005)一周下挫13%,安信证券预计四季度武钢股份面临大额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银行股本周波动较大,招商银行(600036)微升0.77%,周内最大涨幅超过10%。地产股亦未能守住升势,万科A(000002)跌3.16%。3 G板块周五逆市走强,中兴通讯(000063)一周升4.70%。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双边贸易关系;辩证法

从历史的延续性角度观察,美国目前正在面对的所谓跌落"财政悬崖"问题的形成,其近年来所施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比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前,美国的实际负债于2008年底为9.99万亿美元,次贷危机后的美国实际负债11.88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至2010年达到13.53万亿美元,一路攀升至目前已经超过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的状况。而同样的,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使其能够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发展,明显看到两国经济发展效果的不同。

历史里面给我们很多的教训,因此本文就针对2008-2010年的中美两国政府的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手段进行回顾,并详细讨论其政策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一、应对金融危机美中两国的政策手段回顾及评析

美中两国政府面对金融危机,同时拿起了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理论武器,通过引入"看得见的手"打出"救市组合拳"刺激有效需求,以期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刺激经济发展。其中,同样的是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同的是两国政策实施手段,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特点,下面就这两方面详细解释。

1、两国施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回顾

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角度看,两国政府都采用了大规模的宽松型财政政策和与之相配合的宽松型货币政策--布什政府实行了价值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并国有化了一部分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金融机构,通过财政手段解决了金融机构的"问题资产",对实体企业进行了直接救助。奥巴马政府又推出了价值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减税、增加转移支付和改进基础设施的手段改善实体经济情况。同时,美国采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调至了0-0.25%的水平,再贴现率下调575个基点,并向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创新金融工具实施紧急性救援,采取非常规手段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中国也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了两年的总计四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以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向增加投资来带动经济实体发展。相对应的货币政策有自2008年9月起,截止12月22日连续4次下调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连续5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促进人民币信贷投放,以期维持总体经济的增长。

由此看出,相同的"双宽松"的政策方向体现了两国面对金融危机的共同点,然而,两国政府在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上还具有很大的内在区别:美国的政策以货币政策为核心,注重刺激消费需求,在奥巴马政府的7870亿美元刺激计划中尤为明显是以减轻个人所得税、增加个人转移支付来促进消费;中国则是以财政政策为主线,注重刺激投资需求,以四万亿的对基础建设的投资鉴证。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方面,美中两国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存在差别,美国以增加政府财政赤字,购买国债的方式施行数量宽松政策;中国则是以发行国债来控制流动性。

2、两国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总体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刺激政策之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增长从金融危机冲击中缓解过来,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在2008年保持了上一年的总量水平(剔除物价因素后),虽然在2009年小幅回落,但于2010年很快恢复并较上一年增长了5385亿美元。中国则将经济增长稳定在了2008年的9.6%(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2009年的9.2%(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在2010年更是获得了10.3%(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的增长幅度,金融危机带来的本次冲击并没有减损较大的经济总量发展。其次,两国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2009年均呈现出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而与2008年持平甚至小幅降低的态势。随后由于中美两国政策推动经济迅速恢复,两国国内CPI水平也迅速恢复了金融危机前的增长速度。区别是:中国(内地,不包括港澳台)的消费者物价水平的控制较美国的控制慢,明显2008年CPI中国增长率超过美国。

二、金融危机前后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对立统一

1、从贸易规模看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对立统一

从两国贸易总体规模角度分析,从2010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看来,美中两国总出口水平基本上持平,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美国为18375.76亿美元,位列世界出口总额排名第一位;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为17526.21亿美元(较美国相差不足6个百分点),位列世界排名第二位。不过,美国贸易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77.33%,服务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2.67%,属于世界头号服务贸易提供者。中国的货物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88.86%,服务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1.14%。在两国的贸易结构上,美国擅长服务产品,属于世界头号服务贸易提供者;中国偏重贸易产品,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从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分析,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865.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2%,较2006年的2631.15亿美元增长了46.9%。其中,中国向美国出口金额为2837.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1%,较2006年增长了73.2%。中国从美国进口金额为1027.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2%,较2006年增长了39.2%。可见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水平增长幅度较多,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给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商品带来的冲击较大。

2、从双边贸易差额看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对立统一

经历金融危机冲击,暂时使得各自的贸易差额得到缓解(2009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为3863亿美元,中国的贸易顺差为2201亿美元),但各国的经济结构和刺激经济的政策等因素促使其贸易差额很快又扩大。2010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为-5000.3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3.43%。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为2320.6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3.95%。金融危机及其后两国的政策调整均未使其贸易差额的到明显解决。观察中国的逆差/顺差项目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美国对中国的低价格的产品进口需求强大,造成中国对美国的长期顺差。两国产品结构决定了中美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这也是两国巨大贸易额的动力。

三、总结

金融危机中,在两国同时使用起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干预工具的同时,具体的政策实施方向却大相径庭:美国政府倾向于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刺激,寄希望于需求拉动经济;中国政府强调对实体经济的改善,以求利用投资拉动。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特点。

金融危机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在大规模的政策下表现较好,经济整体恢复效果明显。同时中美经贸关系产生微妙变化。金融危机虽然造成了两国的贸易超调,但却在危机后很快恢复并深化了彼此的贸易联系。这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依然保持竞争和依赖的对立统一。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M].梁小民,译.华夏出版社,1987.

[2]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J].国际金融研究,2005,(2).

[3]李长久,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启示,美国金融危机与中美经贸关系[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最近的财政政策范文第8篇

这次这张图更简单,一年期存款利率走势而已。一个很浅显的事实就是,目前处于新的利率下行周期中,即使是7 月份CPI 可能已经是最低点,但也没人担心会有加息的风险。但事实上,本次周期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就是从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本轮降息曲线的斜率很低,就是说降息速度和幅度都较上一周期小的多,造成了整体步伐非常缓和。而2008年底到2009 年初,几乎是用了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次降息周期。相对应的,2006-2007的升息周期,也较最近的2009-2011 升息周期更快。

这当然有背景的因素,前次是经济繁荣+通胀转到金融危机,本次是从经济类滞胀到经济衰退,背后的大逻辑大家自行了解,我觉得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背景,会决定不同的政策逻辑,从而对市场形成截然不同的影响。而这次,我们需要严重关注的就是,我们短期面临的可能是缓慢的降息周期,而未来面临的可能就是以此为代表的缓和的政策调控速度及幅度,或者说是激烈程度的长期缓和。

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短期看,受2008 年刺激计划教训及基本面超额货币量制约,本轮的利率下行周期不会重复以往迅速下行的局面,否则会重新引发通胀担忧。而长期看,则是中国的典型依赖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至今,已经造成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这中间的中介是货币,而且是超额货币。如果还是老套路,要经济增长,则投资动、货币动,货币一动,通胀就动,而且弹性极大,使得货币、财政政策在未来发挥的空间被长期压缩,学习到一些东西的政府,可能再也不会重演曾经发生的那种激烈了,否则得到的可能就是壮烈。

回到市场中来,如果预计2013年将处于缓慢利率下行区间内,那么目前的利率债券市场明显已经过早、过强烈的反映了降息周期,但不同以往的缓慢降息周期,会使得利率产品在一定区间内震荡,这个区间就是由缓慢的降息与各种影响市场的短期因素来共同决定,前者决定了顶部,后者就在下面运动,并多次尝试突破,从而形成波动。

信用债市场也是如此,将在利率制造的顶部之下,由于预期的不同变换,从而形成波段性机会,这在上半年的信用债市场尤为明显。目前的信用债券市场利差也未形成区分严格的个体差异,当系统性风险降低时,利差缩小,如2012 年上半年,当时有各种对实体经济的乐观幻觉,借此以为系统风险降低,信用水平上升,利差缩小,造就了信用债的小牛市。当系统性风险提高时,利差扩大,如2012 年下半年。对于经济的预期变化,将使信用债券市场在一定区间内震荡,从而形成波段性机会。